小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编写教案有助于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好的小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是怎样的?这里给大家提供小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篇1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新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58页的《乘法口算》。
2、教材分析:
《乘法口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58页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口算是笔算的基础,以往的口算教学过多的强调口算技能、正确率的训练,简单、重复、机械的训练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甚至于对数学失去兴趣。本节课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创设了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讲,有了前面已有的知识,在一定情境创设的探究过程中来研究本节课的内容,学习新知识会感到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从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拟订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算法进行口算,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通过各种数学活动使学生能运用乘法口算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乘法口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明确口算算理。
二、说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明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口算方法。
《课标》中指出,第一学段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当选择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并熟悉的实际生活的情境素材,使学生体会到乘法口算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产生兴趣。以学生所熟悉的邮递员送报纸和信件为教学情境,创设熟悉的具体的问题情境,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探索口算方法、不仅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从而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2、学法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课标》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本节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熟悉生活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探索乘法口算的具体问题情境,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开展组员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能够在思考和探究中学习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生活情境:
邮递员送信,既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又能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同时又及时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评价,让学生有了认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新知的环节中,又利用刚才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事例中发现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学生自主探究口算方法过程中,第一个问题“邮递员叔叔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算式是300×10=3000,60×10=600,教师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开放的课堂气氛中,积极参与到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算理算法的探索过程中,经历口算乘法的过程,倡导算法的多样化。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第二个问题“工作一个月,又要送多少份报纸、多少封信?”300×30=9000,60×30=1800时,由刚才的“扶”到现在的“放”,比一比,看谁算得快,并且说说自己的想法,自己是怎么样,怎样才能说明结果是正确地。使学生能够学习到口算的不同方法,让学生经历从“多样化”到“优化”的过程,提升学生思维的抽象度和灵活度,实现智慧的碰撞,体验成功的喜悦。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总结规律: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乘法,口算时只要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在应用方法的巩固练习中,分四个层次:第一个练习是改错题,有多添加0的,有少添加0的,还有乘法误用加法计算的,其中“50×60=300”是学生易犯的一个典型错误,通过让学生找错、改错,可以减少学生在今后计算中犯同样的错误。第二个练习是你出我算,要求同桌每人编2道这样的口算式题;都不要把答案写出来。将你的口算式题给你的同桌,考考他,是不是掌握了口算方法?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同桌的合作能力。第三个练习是摘香蕉游戏。让学生看课件来进行口算。第四个练习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一个是拓展练习,我根据本课内容设计了由积推想因数的拓展练习,让学生根据本课学习的口算乘法类型来推想有几种不同的填法,()×()=2400,()×()=4000,这里既要求学生用口诀来推想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有几种不同的填法,又要求学生根据积末尾的0的个数来分配两个因数末尾的0的个数。特别是积4000的算式,既可以是想成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相乘得4的,也可以是相乘得40的,这样的练习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将本课所学知识运用其中,同时也关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发展,因为练习设计没有限定要写出几种填法,让每个学生都量力而行,在自己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最后的课堂总结以给聪聪回信的方式对学习内容进行了回顾。
小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篇2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二)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时间。
(三)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正确说出钟面所指的时间,掌握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难点: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指示的非整时的时间。
教具和学具
教具:有时针、分针的教具钟面,带有秒针的石英钟,书上起床、上课、睡觉时间的三幅图。
学具:带有时针、分针的学具钟面。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你们早上什么时间从家里出来到校上课?晚上几点上床睡觉?晚上几点看动画片?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师说:时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要是学会了看钟表的方法,我们就能更准确地掌握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时间单位——时、分、秒。板书课题“时、分、秒的认识”。
教师这儿有3幅图,是咱们班班长__×每天主要的作息时间。(展出3幅图P70)
师问:第一幅图画的是__×在干什么?几点钟起床?(上午6时30分起床)师说:对,__×从不睡懒觉。师问:第二幅图画的是__×在干什么?几点钟上课?(上午8时上课)师说:他上学从不迟到。师问:第三幅图画的是__×几点钟在干什么?(__×晚上9时睡觉)师说:他从不贪玩,每天按时休息,以保证第二天更好地学习,我们要向__×来学习,按时作息,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学习新课
1.认识钟面
教师出示没有秒针的教具钟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数一数:钟面上有多少个数?这12个数把钟面分成了多少个相等的大格?(板书:12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了几个相等的小格?(板书:5个小格)算一算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板书:一共有60个小格)
看一看:钟面上有几根针?都是什么样的?师说:短粗一点的针,我们叫它时针,细长一点的针叫分针。
板书:短粗——时针
细长——分针
学生在自己的学具钟面上指一指,哪是时针,哪是分针,同桌互相
看一看。
试一试: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分钟。那么一分钟究竟是多长时间呢?我们来数一数1分钟自己的脉搏跳几次。学生把自己的脉搏数填在书上。
师说:时针走一大格,也就是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是一小时。时针走一小时,分针正好走一圈,是60分钟。教师用教具演示。问:1时等于多少分?(板书:1时=60分)
练一练:
一节课是多少分钟?课间休息多少分钟?再加上几分钟就是1小时?
2.认识时分
(1)学习例1,会读写整时钟面
逐一出示4个整时钟面
师问:钟面是几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说:钟表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这时的时刻就是几时。怎样才能把钟表上的时间记录下来呢?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可以用汉字“时”、“分”来表示,也可以像有些电子表一样用“:”来表示。
板书:1时4时
1:004:00
边写边解释:“:”前面写几时,“:”后面写几分,现在钟面上是整时,没有分,所以“:”后面写两个零。你能独立写出后两个钟面所表示出的时间吗?两人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2)学习例2,会读写非整时钟面
先出示一个非整时钟面。
师问:你知道这个钟面所表示的时间是几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说:钟表上的时间刚走过几,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个小格,这时的
时刻就是几时几分。再逐一出示3个非整时钟面。
师问:怎样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呢?方法和前面写整时的一样吗?你能
试着写一写吗?6时5分写成6:05时,不要忘记写0。
做一做:
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时刻,再写出来。
拨一拨:
在学具上拨出下列时间:
6:30起床、8:00上学、11:50吃午饭、4:40放学回家、6:20看动画片、9:05睡觉。
连一连:
把显示相同时间的电子钟和闹钟用线连起来。
3.认识秒
师说:计算很短的时间,常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例如,跑100米用多少时间,就要用秒来计算。师出示带秒针的石英钟,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除了时针、分针,这根最细、走得很快的针叫秒针。(板书:最细——秒针)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仔细看看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问:1分钟等于多少秒?(板书:1分=60秒)
试一试:
呼吸一次用几秒?从1写到10要用几秒?
(三)巩固反馈
师说:时间在一分一秒不停地走动,而且走过的时间永远不会再回来,你用1分钟时间能做哪些事?那么这节40分钟的&39;课,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同学自由发言)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通过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许多认识钟表的知识,还进一步知道了时间的宝贵。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珍惜每一分钟,回家后,每人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科学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勤奋学习,长大建设我们的国家。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一节独立成章的课次,重点要让学生会读钟面所表示的时间,并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本节课分三大部分:在复习准备过程中,从提问学生几点上学、几点睡觉、几点看动画片等,引导学生体会时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时、分、秒的兴趣,并出示了一位好学生一天主要的作息时间图,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受到要科学安排作息时间的教育。
在学习新课这一部分,分成三个层次,首先认识钟面,了解钟面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中又分成几个小格,一共有几个大格,知道时针、分针的作用。然后认识时、分。由于整时时间在一年级已经学过,可以放手让学生先认,遇到困难再给以帮助。而钟面是几时几分的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可先教方法,再通过做一做、拨一拨、连一连等多种多样的练习进行巩固。最后再认识秒。
在巩固反馈过程中,通过提问这节40分钟的课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学生自由发言,总结这节课的知识点,并要求学生回家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科学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既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
板书设计
小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同时,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良好的情感因素。】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简单的一问,既拉近师生的距离,又初步掌握学生对新知识的了解情况,从而真正意义做到以学定教,以生为本,以人为本。】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设计意图:充分让学生观察钟面,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发现分和秒之间的关系,理解1分=60秒。】
(4)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
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设计意图:了解秒表、电子表以及计时方法,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体验数学学习的生活价值。】
(5)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设计意图:给足学生观察、探究、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和1分钟的时间概念,同时渗透惜时的思品教育。】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6页第2题。
2.课本第6页第1题。
3.课本第6页第3题。
4.课本第7页第7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概念。】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
《时间的计算》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3.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教学难点:
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开学了,熊大和熊二从熊堡出发去学校,熊大用了2小时,熊二用了120分钟,熊大说它用的时间少,熊二说它的用时少,它俩谁也不甘示弱。同学们,请你们当裁判,判断它们俩究竟谁用的时间少,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熊大熊二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地非智力因素的有效参与课堂学习。】
二、探究新知
(一)单位换算
1.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的时间少?为什么2时=120分?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3.同学间相互说一说。
4.180秒=()分,你是怎么想的?
5.练一练:3分=()秒600分=()时
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
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同学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不断地追问,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地复述思维的过程,使学生思维过程具体化,形成计算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时间计算
1.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课件出示:
2.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3.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4.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5.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1)直接数一数,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钟。
(2)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3)都是7时多,直接用45-30算出用了15分钟。
……
6.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对吗?你是怎么想的?(7:30过15分钟就是7:45,15分钟是对的。)
7.写上答语。(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8.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9.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说?师整理板书: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从而唤醒学生对经过时间计算的生活经验,想出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方法的多样化到方法最优化,建立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三、巩固新知
1.填一填。
2.做一做,引导:解决的问题是什么?需要利用的信息有哪些?哪些信息是多余信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9:00怎么减8:40呢?9时相当于8时几分?8时60分减8时40分你会计算吗?结果正确吗?答语写完整了吗?
3.课本第7页第8题。
4.课本第8页第9题。
“晚点”是什么意思?这题怎么解决?你是怎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习题梯度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的单位换算和时间计算的方法,进一步建立简单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同时获得新发现: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终点时间。】
四、课堂总结
1.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我们今天是怎样学习新知识的?
第一单元《时分秒》综合练习1
一、填一填
1、有些钟面上有3根针,他们分别是( )、()、(),其中()走得最快,它走一圈是();()走得最慢,它走一大格是()。
2、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3、秒针走一小格是( )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钟。分针走一小格是()分,走一圈是()分,也就是()小时。
4、秒针从钟面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 )。
5、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1)一节课约40( )(2)妈妈每天工作8()(3)小红跑50米的成绩是()(4)做一次深呼吸要4()(5)从北京到长春坐火车大约需要9()(6)小明每天大约睡觉9()(7)小明吃饭用了20()(8)跳绳15下用了10()
6、1时=( )分()时=240分4时=()分360秒=()分12分=()秒80秒=()分()秒
7、在○填上“>”、“<”或“=”
6分○60秒160分○3时
4分○200秒2时○200分
8、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测试,成绩如下:小红用9秒,小丽11秒,小明8秒,小军10秒( )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9、星期天,小强8:45出发从家去图书馆,路上用了20分钟,小强到达图书馆的时间是( ),他在图书馆呆了40分钟后,原路返回,到家时的时间是()。
10、20分+50分=( )24秒+48秒=()
1小时-40分=( )20分+160分=()时
40秒+()秒=2分2小时-60分=( )时
二、相信自己的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6分=600秒。 ()
2.分针走1大格时针就走一小格。 ()
3.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
4.火车下午1:05从南京出发,当天下午3:50到达上海,火车共走了2小时45分()
5.小红每天晚上9:00睡觉,第二天早上7:00起床,小红每天睡眠10小时。()
三、我会写(写出每个钟面上所指的时刻,并算出经过时间)
四、解决问题1、火车9:20开车,李华从家到火车站要35分钟,李华需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2、火车正点到站是9:20现在晚点35分钟,火车几点才能到达?
第一单元《时分秒》综合练习2
一、我会填
148秒=()分()秒3分12秒=()秒90分=()时()分
100分=()时()分1时=()分4小时=()分
2分=()秒65秒=()分()秒75秒=()分()秒
80分=()时()分1分=()秒3分21秒=()秒
2时12分=()分60分=()时
二、想一想、填一填
1、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2、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3、8:30:25是()时()分()秒。
4、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小格,是()秒。
5、()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6、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7、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8、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另一个数字是()小时,分针走一个大格是()分钟。
9、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9是()分钟。、
10、课间从9:40开始,10:00结束,课间操的时间是()。
三、比较大小
1时○100分60分○1时60秒○1时1分○10秒
2时○120分300分○3时5分○500秒240秒○4分
4时○4分1分30秒○100秒1时○60分1分○100秒
10分○1时6分○36秒7分○70秒40秒○4分250秒○4分150分○2时3时○240分250分○2时20分
1分20秒○80秒90分○1小时30分180分○3小时
四、填写合适的单位
1、洋洋每天睡9()。
2、小明跑60米,用了12()。
3、学校周一升国旗大约用了5()。
4、小华吃早餐大约需要20()。
5、摸摸自己的脉搏,1()大约跳了80下。
五、计算:
11时50分-7时40分=7时50分-15分=
10时40分+60分=12时10分-11时40分=
11时30分-8时30分=7时15分+45分=
2时50分-2时5分=
六、解决问题
1、足球比赛分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45分钟,下半场跟上半场的时间一样,中间休息15分钟,全场比赛需要多少时间?
2、汽车每隔6分开出一班,妈妈想搭8:45的一班汽车,到达车站时,已经是8:48分,她要等待几分钟才能够乘下一班汽车?
3、联欢晚会在晚上7:30分开始,演出2小时20分钟后结束,结束的时间是几点?
《时、分、秒》综合练习3
一、填一填。
(1)3分=()秒(2)4时=()分
(3)60分=()时(4)3时=()分
(5)180秒=()分(6)300秒=()分
(7)120分=()时(8)半小时=()分
二、在○里填上“<、>”或“=”。
(1)180分○2时(2)36秒○6分
(3)3时○180分(4)200秒○2分
(5)300分○6时(6)1分○70秒
三、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 )里。
(1)每天刷牙大约需要()。
①3秒②3分③3时
(2)上一节数学课需要()。
①40秒②1时③40分
(3)《新闻联播》每天晚上()开始,()结束,节目一共经过了()。
①30分②7时③7时30分
四、下面是三(1)班第1小组女同学100米的比赛成绩。
姓名 | 王玲 | 张勤 | 孙兰 | 陈婷 | 刘颖 |
成绩 | 18秒 | 19秒 | 22秒 | 20秒 | 17秒 |
名次 |
①请你按成绩帮她们排列名次。
②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③你还能提出别的问题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下面是健健放学后所做的活动,请你把各种活动完成的时刻记下来,并在钟面上画画看。
六、1号运动员比2号运动员1分钟多跳多少个?
七、从武汉到广州的飞机到达的时刻是晚上9时40分,因天气原因延时30分到达。这架飞机到达广州的时刻是几时几分?
八、宁宁每天上午8:00到校上课,她从家走到学校需要15分钟。宁宁每天最迟必须在什么时刻以前出门,才能保证不迟到?
小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篇4
1、同学们做习题,小华做了75道,小明做了85道,小青比小华和小明的总数少30道,小青做了多少道?
2、学校有14棵杨树,杨树的棵数是松树的2倍,柳树比松树多4棵,有多少棵柳树?
3、三年级(1)班有46人,其中21人是女生,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4、公园有7只大猴,小猴的只数比大猴多9只,公园一共养了多少只猴?
5、甲有140元,甲的钱数是乙的2倍,甲乙共有多少元?
6、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午3时到达乙地,但实际到达时间是下午5时整,晚点2小时、问火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7、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4时到达乙地、但实际晚点2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8、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7枝,小红买了5枝,小佳没有买、回家后,三个人平均分铅笔,小佳拿出8角钱,小佳应给宁多少钱?给小红多少钱?
9、三个好朋友去买饮料,小亮买了5瓶,小华买了4瓶,阳阳没有买、到家后,三个人平均喝完饮料,阳阳拿出6元钱,他应给小亮4元钱,给小华2元钱、
10、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牛奶,如果倒进去2杯牛奶,连瓶共重450克;如果倒进去5杯牛奶,连瓶共重750克、一杯牛奶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
小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篇5
《除法》:
教学目标:
进一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三(4)班有三个小组,每组有6个同学,一共做了108朵红花,平均每个同学做了几朵红花?
2、王叔叔2分钟打了106个字。他平均每分钟打了多少个字?如果他照这样的速度用了8分钟打完一篇文章,你知道这篇文章有多少个字吗?
3、三、四年级各有3个班,要选150名同学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平均每班要选多少名同学?
4、一个旅行团有153人,他们入住的酒店现在只有5人间的房了,想一想至少需要多少个房间呢?
5、图书室有3个书架,每个书架5层,一共有750本图书。平均每层有多少本?
7、三(4)班有4个小组,每组8人,平均每人采5个昆虫标本。他们班一共采集多少个昆虫标本?
(以上各题均由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再班级交流反馈。)
二、拓展练习
1、想想做做9
让学生充分理解题意,收集题中信息,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班级交流汇报。
2、P14思考题
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讨论。
对学生正确的解法给予充分的肯定。
3、商业大厦的。牛奶,原价每盒7元,现降价为每盒6元。人民商场同样的牛奶每盒7元,买4盒送1盒。小华要买5盒牛奶,你建议他在哪家商店买比较合算呢?
4、校园美了,我们的城市更美了。不过,一些非法广告到处张贴,损害了城市的形象。少先队员们积极地清除乱贴乱画,请观察下面的数据。
三年级以每分钟清除18张的速度,共清除252张广告。
四年级清除乱贴乱画387张,共用9分钟。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⑴⑵
做完这道题,你有什么想说的?
三、全课总结
四、作业
1、对想想做做6、7两题进行质疑,对困难学生进行启发。
2、作业:
P14:6、7
小学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篇6
教学目标:
1、能够准确地读出几时几分;知道某个时刻时针、分针在钟面上的位置。
2、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理解1时=60分
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建立时、分、秒的量感,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4、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准确读出钟面时间。
教学难点:
准确读出几时几分,会用电子表表示方法和几时几分的表示方法表示时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时钟教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景)
同学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小白兔失败后非常后悔,决心以后再也不骄傲了,有一天他又碰到了老乌龟,他们决定绕着这些树围成的圈再进行一场比赛,我们一起喊口令,让他们同时开始“预备、开始……”
比赛结束了,乌龟跑了多少?兔子跑了多少?
一共有几个空挡
他们跑的路程不同,但是时间怎么样啊?(他们同时起跑同时停,跑过的路程怎么样?)这个龟兔赛跑的场面像我们生活中的……:钟表
钟表告诉我们什么?怎样才能认识和掌握时间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时和分。
二、过程
1、课本20页投影。(分针、时针的认识)请你说说钟面上有什么?学生交流
师总结:较短的指几时的针叫时针;较长的指几分的针叫分针。
2、再观察一下钟面上有几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共有几个小格。(小组合作、交流)
师:5格5格数共有__小格,(5、10、15、……60),分针走一小格是__分,分针从12到1是__分,从12到4是__分,从12到9是__分,分针走一圈是__分
师:时针从12到1走了__大格,经过__小时。从12到3走了__大格,经过__小时。让学生得出时针走一格就是一小时的结论。
请学生举例说说时针走几格经过几小时。
师:实际生活中,分针和时针都是在同一桌面上同时同向转动的,只是它们快慢不同。(多媒体或教具演示:分针转一圈时时针的变化)
学生观察得出结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大格是一时
一时=60分,60分=一时
3、师:你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吧。(音乐)
你能在一分钟里做多少事情?(生交流)
抓紧一分钟,我们能做很多事情。
看看在一分钟里你能完成几道口算题。(生操作、交流)
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师:我们上一节课几分钟?课间休息几分钟?再加几分钟就是一小时?
4、认识钟面(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