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数学三年级教案

时间: 新华 三年级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资源,使教学过程有序、连贯。写数学三年级教案要注意什么?这里给大家提供数学三年级教案下载,供大家参考。

数学三年级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

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3.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可能想出以下计算方法

(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2)因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现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

4.解决问题。

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练习

1.口算。

3×25×46×7

30×250×46×70

300×2500×46×700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上面这组算式,横行、竖列分别有哪些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2.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3.数学游戏。

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一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数学三年级教案篇2

目标:

1、通过复习,加强统计观念的培养。

2、使学生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

3、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4、进一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掌握小数的读写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

教学过程:

一、统计知识点

1、出示:某地区1994~20__年沙尘天气情况统计表。

2、学生取出方格纸,按照统计表数据制作统计图。

(1)教师出示图例,引导学生制作。

某地区1994~20__年抄尘天气情况如下图,读懂统计图。

横轴上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使学生明白横轴上表示年份,纵轴表示沙尘的天数)

(3)指导画图。

①纵轴上每格表示多少天?1996年的13天应该怎么表示?(使学生懂得这里每格表示2天。但是这不是确定的,也可以改成每格表示1天)

②学生尝试画图,教师巡视辅导。

3、回答问题。

(1)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从表中得到的信息。如近十年,每年都有沙尘暴)

20__年沙尘暴天气最多达20天,近几年沙尘暴天气逐步增加。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算出这个地区10年中平均每年的沙尘天数。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答案,说出想法。

二、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读法

教师:你们都认识这些数吗?是什么数?

2.540.094006.575.67.089123.59800.922.709

(1)请学生读出这些小数。

(2)你还知道哪些小数?说一说,让同学写一写。

2、小数大小比较。

(1)出示两组小数让学生比较大小。

①1.02〇0.98元0.69元〇0.7元4分米〇3.8分米l.2米〇0.12米

②四名同学身高统计表(单位:米)

姓名王凤李娟刘丽李芳

身高146150135148

(2)让学生说一说想法和比较后的体会。

虽然学生根据小数的含义进行,但是也可以让学生明白一些简便的比较方法,比如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小的,这个小数就小。

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5+4.3=1.8+0.4=1.1一0.4=

先计算,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课堂活动

1、练一练:课本第115页的第9、10题。

2、课内外作业:课本第117页的第5、10、11、1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复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

数学三年级教案篇3

一、填空题。

1、由5个千,6个百和3个一组成的数是(),三千零二十八写作()。

2、□2÷4,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要使商是一位数,□里可填()。

3、在()里填上“>”、“<”、或“=”。

4930()40696×128()125×65900克()59千克96÷2÷4()96÷8

4、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冬瓜重约6()

一个鸡蛋约重60()

一个铅球重4()

小明身高约155()

5、一个数除以8,余数是(),4×345的积是()位数。

6、48名同学去滨江森林公园野营,每5人一个帐篷,一共需()个帐篷。

7、一个正方形的周长16厘米,那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

8、256÷5的商是()位数,位是()位。

9、用2个边长是3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周长是()厘米。

10、明明带13元钱去买书,每本书4元钱,他最多能买()个本,还剩()元钱。

二、判断题。

1、120×5的积末尾只有一个0。()

2、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

3、200÷4商的末尾有两个0。()

4、把一个苹果分成5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

5、正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数学三年级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学难点: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课件出示表格,并让学生填写表格。

年()个月

大月

小月

2.填空:平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闰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通常每()年里有()个平年,()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1题。

引导猜测:小明的生日是下个月的第1天,你知道是几月几日吗?

要求:请用类似“我的生日在教师节前两天”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让其他同学猜。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2题。

(1)提问: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在今年的年历上把它们圈出来。

(2)追问:爸爸、妈妈的生日过了吗?在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一天,你为他们做了什么?还没有过的同学,你打算怎样给爸爸、妈妈过生日?

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六”第3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月份,找出×月1日是星期几,制作一个月历,并完成以下要求。

(1)在表中圈出节日、纪念日。

(2)算一算这个月一共上课多少天,休息多少天?

(3)你还想说些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50页“动手做”。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月历卡,四人一组做框数游戏。

(1)要求:每次用长方形横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2)要求:每次用长方形竖着框出3个数,说说这3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

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

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3倍。

(3)追问:还可以框出几个数?怎样框?试一试。

2.出示教材第50页“你知道吗”内容。

提问:同学们,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四季和一年的四个季度一样吗?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说说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明确:一年四季与一年的四个季度是有区别的。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数学三年级教案篇5

一、我会算。

1、直接写得数。

300×5=810÷9=96÷3=88÷2=

420×2=380×0×25=240÷6=18×3=

2、用竖式计算,带※号的验算。

282×7=160×6=403×8=

※657÷3=※736÷6=

3、估一估,算一算。

102×4≈396÷2≈495×6≈604÷3≈

4、脱式计算。

76+24×5376-96÷8(47+25)×4

86-26×3453÷3+94(258-123)×7

二、解决实际问题。

1、学校买了13个足球,买的篮球比足球的5倍多8个。买了多少个篮球?

2、水果店里有梨5筐,苹果比梨多25筐。苹果的筐数是梨的多少倍?

3、三年级二班教室图书角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3层,平均每层能放20本书,一共能放多少本书?

4、有一根铁丝,用它可以围成一个长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5、把94个橙子装到盒子里,每个盒子装8个,想一想,需要准备多少个盒子呢?

数学三年级教案篇6

1.简单的数据分析

一、教学内容

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

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求平均数

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13——14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两种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两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重点:会看两种统计图

教学难点: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第38页例1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横向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图意)

如果超市的王经理,现在很想知道超市上周四种品牌矿泉水的销售情况,还想知道下周该进些什么品牌的矿泉水。你有什么好办法?(统计)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

说说这个统计图与以前见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2、它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

3、根据统计表,你能完成下面这份统计图吗?

3、学生讨论并说明如何完成统计图。

4、提问:如果用横轴代表销售量,用纵轴代表不同的品牌,该怎样设计这样的统计图?

5、小组合作学习

6、小组汇报

7、出示规范的横向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完成。

你能跟同学说说完成这样的条形统计图时要注意什么?

8、讨论:如果下周要进货,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哪种品牌的矿泉水应该多进些?你能说说理由吗?

三、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在前几个学期,我们已经学会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的结果。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统计、、、、、、让学生理解、体验统计的1、展示数据2、科学预测、决策作用。

四、巩固练

课本40页第一、第四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例2

教学目标:

1、向学生介绍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使学生会看这种统计图,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1、我们学校的校医非常关心我们同学的身体健康,经常要了解我们同学的体重,身高等,(出示班级座位图)

如果老师想要了解三(5)班第一组6位同学的身高的情况,你有什么办法能让老师一眼就看明白?

2、提问:你打算怎样完成这份统计图?

3、出示几个空白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尝试完成条形统计图。

4、如果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这个小组学生的身高,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比较合适?

5、出示教材上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你能说说破这个统计图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吗?

用折线表示的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其他格代表多少个单位?

这样画有什么好处?

6、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

在统计图的纵轴上,起始格和其他格表示的单位量是不同的(第一个图中起始格表示137厘米,其他每格表示1厘米。)

7、让学生按照例子把其他两个同学的条形补充完整。

8、学生讨论:什么情形下应该使用这样的统计图?这种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

9、观察体重统计图,看看这个图中的起始格表示多少个单位?其他每格表示多少个单位?

9、这个统计图跟我们刚才学习的学生身高统计图有什么不同?

10、独立完成书上的统计图

小组进行学习小结。

这种统计图一般在以下情形中加以使用:各样本的统计数据的绝对值都比较大(如本例中学生的身高都在138厘米以上,体重都在32千克以上),但不同样本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值又相对比较小(如本例中身高和体重的最小差异分别是1厘米和1千克)。当出现这种情形时,会出现一种矛盾: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小(如第一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厘米或2厘米),统计图中的条形就会很长,如果每格代表的单位量较大(如第二个统计图中每格表示10千克),又很难在统计图中看出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所以,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这种差异性,采取用起始格表示较大单位量,而其他格表示较小单位量的方式,就避免了上述矛盾。在这种统计图中的纵轴上,起始格是用折线表示的,以和其他的格有所区别。

10、通过完成这一份统计图。你得到了哪些信息?进一步体会统计的作用。

11、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

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引导学生把学生的身高、体重与正常值进行对比,找出哪些学生的身高在正常值以下,哪些学生的体重超出了正常值,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实践作业)让学生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并找出相应的信息,可以培养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巩固练习:40页2、41页3、5

数学三年级教案篇7

《小树有多少棵》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的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在二年级已经学过表内乘法,这节内容并不难理解。

在教授时,我首先复习了几道表内乘法题,然后复习了数的组成,为学生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算理进行了铺垫,我觉得花这几分钟的时间是值得的,学生在新授时,很快就能抓住“20就是2个十,20×3表示2个十乘3,也就是6个十,是60”这一算理。

因为学生的积极反应,导致我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学生列出算式“20×3”与“20+20+20”时,我没有把握住这一时机,相机引导学生比较加法与乘法的关系,体会乘法的简便性,从而概括出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因此,在练习反馈这一环节中,我就吃了苦头。个别学生由于没有彻底理解乘法意义,出现了“30×4=70”这种错误,并且,在70×5=++++这个问题上,学生显得很盲目。对于这个问题,只能在练习课上进行补充了,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教研时,莉群老师有一个很及时有效地方法,在解决三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时,趁机引导学生“如果有8捆小树呢?”让学生体会到乘法的简便,从而有了深入研究的兴趣。

值得高兴的是,课堂上学生的反应很积极,概括口算的方法也十分多样,且简洁易记。遮“0”补“0”的方法,计算起来,又对又快。整节课,教学目标有达到,算是欣慰。

数学三年级教案篇8

年、月、日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年、月、日计时法。

教学难点:

计算一年内有多少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2小时=()分60秒=()分60分=()小时

二、新授。

1、课题:认识年、月、日。

提问引入:我们以前学过了一些时间单位,如小时、分、秒,谁知道还有哪些时间单位?

引入年、月、日,并板书课题。

问:谁知道一年有几个月?

2、认识年历。

师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年历。

教学生学会看年历,并且指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一边回答问题:一年有几个月?

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各有几天?

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

分别找出:儿童节、元旦、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妇女节的月、日,说出今年这些节日是星期几。

用铅笔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自己生日是几月几日,说出那天是星期几。

3、认识平年和闰年。

问:二月有多少天?一定是28天吗?(出示几张不同年份的年历)

使学生明确: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83页有关平年、闰年的那段文字,了解确定闰年的方法:教师讲解:经过科学家的测定,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55天6小时。用公历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如1984、1988、1992年都是闰年。

强调:通常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公历年份中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数学三年级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学具准备:数字卡片

教学重点:能计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掌握计算的方法

教学方法:归纳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教师学生的活动

一、复习。

1、师生一同复习乘法口诀。

2、教师向学生出示口算乘法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二、新授。

1、小树有多少棵?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并提出问题:小树有多少棵?

2、将学生的方法板书到黑板上,并让学生说说20×3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3、学生完成本道题

4、教师再提哦出问题:4捆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

5、完成p1第2题,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6、完成p1第3题,做完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三、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1~3题

1、1~2学生独立完成。

2、第三题前两问可让学生先讨论怎样算,然后再做。最后一问有开放性,学生要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答。

四、数学游戏。

教师先向学生说明游戏的规则,并演示几次,让学生明白玩法后,再互相进行游戏。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学得怎样?

学生互相背诵,接力背诵也可以有其他方式。

学生听算,写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方法:

1、20+20+20=60

2、20×3=60

学生互相交流20×3的计算方法:2×3=6所以20×3=60

将答案写在书上。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自己完成,最后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交流自己发现的计算规律,说法可以不一致,只要意思正确,教师都给予肯定。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第一题先认真看图,明白图意,然后再解答。

第二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两人玩,也可以多人玩,可拓展到课堂外及放学后进行。

学生互相说一说

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挂图

20+20+20=6020×3=60(2×3=6)

数学三年级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

2.在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造林对人类的好处吗?每年我们学校都要植树,那么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植树的活动中有哪些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植树这一生活情境,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请你认真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一共有几捆小树?每捆有几棵?)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小树一共有多少棵?”。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计这样的环节,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已经到了三年级了,已能从图中收集信息,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策略。)

(二)解决问题,探索口算方法

1.独立解答。

学生列出算式20×3,然后尝试计算。

2.小组交流。

让学生结合“小树一共有多少棵”这个情境,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的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探索多种算法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3.全班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得出20×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3捆,60表示一共有60棵树,学生可能想出以下计算方法:

(1)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60;

(2)因为2×3=6,因此20×3=60;

(3)可以把20看成10×2,这样20×3可以变成10×6。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现了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更加方便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达到算法优化目的。)

4.解决问题。

4捆小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请同学们先试着解决,然后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拓展练习

1.口算。

3×25×46×730×250×46×70300×2500×46×700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上面这组算式,横行、竖列分别有哪些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的发现。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2.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3.数学游戏。

教师事先准备好卡片,以同桌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规则:一位学生取一位数,另一位学生取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然后两个学生都计算这两个数相乘的结果,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设计意图创设游戏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灵活性。)

数学三年级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计算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你乘车买票吗?六岁以前买票吗?你对乘车是否买票这方面的常识了解吗?我们把1.2米这条线叫“儿童乘车免票线”。看,就是这条线,经过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米。你知道怎么去确定这个标准吗?调查谁?如果数据来了,有高的,有矮的,如何处理?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

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

(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上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队活动,我班成立了三个小分队:快乐队、天使队、阳光队。

1、相同数据,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

出示快乐队数据:宁宁12个,丁丁12个,冰冰12个。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表示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用哪个数比较合适呢?

小结:快乐队每人都收集了12个矿泉水瓶。12能代表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

2、不同数据,深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出示天使队数据:小红12个,小兰14个,小丽11个,小明15个。

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现在,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据代表第二小队每人的收集情况呢?14能代表吗?12呢?(如果每人同样多就好了)怎样把他们的瓶子变成同样多?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具摆一摆。并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把它们变的同样多的。

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

生1: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然后每个人就一样多了。(刚才这些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生2:计算的方法(14+12+11+15)÷4=1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先把四个人的瓶子数合起来,再平均分给四个人)为什么要除以4?除以3可以吗?4表示什么。括号里的表示什么?关系式:总数量÷份数。板书:先求和再平分)

总结:其实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求和再平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数叫做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3、追问中理解平均数的虚拟性。

继续看天使队的收集情况:13是小红收集的数量吗?是小兰收集的数量吗?是小明收集的数量吗?

13到底是什么呢?是哪个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吗?

小结:13是天使队平均每人收集的数量。它代表天使队收集矿泉水瓶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快乐队每人收集12个,用12代表每人的收集数量;天使队每人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代表呢?学生体会到:都不合适,如果和快乐队一样,每人同样多就好了。通过移多补少或求和平分,用一个虚拟的13来代表。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慢慢体会平均数良好的代表性。在追问中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虚拟性特征,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出示阳光队收集矿泉水瓶统计表。阳光队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情预设:

生1:快乐队收集了36个,天使队收集了52个,阳光队收集了60个,第三小队收集的多。

生2:他们人数不同,这样不公平!

生3:人数不同,应该比较平均数。怎么求阳光队的平均数呢?

学生列式:(13+11+14+10+12)÷5=12(个)

12代表什么?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

小结:在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

平均数13能代表天使队的一般水平,12能代表快乐队、阳光队的一般水平。(板书: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设计意图:人数不等,哪个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引导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学生清楚:比总数不公平,而平均数能代表每队收集的一般水平,所以用平均数作比较更公平。从而加深对平均数作用的理解。)

(三)思考交流,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

如果阳光小队的王林收集的瓶子变多了或变少了,平均数会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平均数就是这么敏感!这组数据中任何一个数发生变化,都能引起平均数的变化。

结合平均数观察表格,平均数处于什么位置呢?

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可以代表一组数的一般水平,而且知道平均数在值和最小值之间,相信大家对平均数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首尾呼应,引起共鸣。

相关部门是怎么确定这个儿童乘车免票线的呢?和你们想的一样,相关部门就是参照了平均身高确定免票线的。据统计:6岁男童平均身高119.3厘米,6岁女童平均身高118.7厘米。

看来,平均数的作用真不小,连确定免票线的高度都可以参照它。

(五)联系生活,体会平均数的用途。

生活中在哪儿用到过平均数呢?出示平均数资料。如果学校订做校服,用平均身高订做可以吗?平均数的用途很广泛,可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三、应用拓展,巩固提高

1、小明家每人每天月平均用水量是多少?

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你知道3千克的水有多少吗?

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一则信息。

请选择正确答案。(2)第(1)式和第(3)式分别求的是什么呢?

小刚家平均每人每天用水88千克,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3千克,比较这两个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2、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游泳池平均水深只有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小明站在游泳池里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回顾反思,结束全课

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收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一说。

数学三年级教案篇12

编者按:

北师大教材为准备暑期(上册)教材培训,需要几节案例。6月15日,在青年教师连续作了二节《可能性》的试课以后,老师们普遍感受第五册教材内容太朴实、平淡、传统,无创新点,学生兴趣不高。对青年教师怎样来引领呢?刘校长决定以身试教,上了一节“两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小树有多少棵》(这是老师们选后剩下的内容,三年级上学期第一课时,因为提前试验,只能用二年级的学生试教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同学们的乘法口诀掌握的怎么样呢?现在来考考大家。我说上句你们答下句:四八(生答:三十二),七八(五十六)、六九……

不错。好,上课。

生:老师好。

同学们好,请坐下。

【听说校长要到班上课,学生自然心存期待,精神饱满。加之已不是第一次在本班上课,所以不必过多的营造气氛便直入主题了。】

这是六年级的大姐姐为我们画的三捆小树。(边说边将图片挂在黑板上)

生:老师,这不像小树?(有一个学生发言)

是呀!我也觉得不是很像小树。不过,我们把它当作小树就可以了。

【对于一些干扰信息,刘老师立刻做出了必要的反映,避免了对学生注意力和思维的负面影响。】

每捆20棵。(板书20棵)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一共有60棵。

生:有三捆小树,每捆20棵,一共有60棵。

同意吗?

生:同意。

都说有60棵,但是60是怎样算出来的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写得快的同学我们请他写到黑板上。

一分多钟后,陆续有几个孩子上台写了自己的算法:3×20=60,20+20+20=60,4×5+4×5+4×5=60,2×3×10=60。

现在请这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请认真听,同意的就点点头,不同意的话可以向他们提问。你们谁先来?

生:(有一个孩子主动出来站在讲台前)我是用3×20就等于60。

有要提问的吗?(学生没有反映,显然对刘老师这种畅所欲言的方式还不太适应,一双双迷茫的眼神回望着老师。于是老师不得不让发言的孩子再叙述一遍,这时,有三五个孩子举手了。)

生:你没有讲出3表示什么,20表示什么。

生:3表示有3捆,20表示每捆有20棵。3捆有多少棵是3个20。3×20不好算,就先算3×2。因为3×2=6,所以……(比较长的停顿)3×20后面要加一个0,就等于60。(边讲边用手指示)

刚才他用了一个“因为……所以……”来说明,有谁听明白了?(有好多的孩子举手)好,你来复述一遍吧。

【借用孩子的语言巧妙地将关键点加以强化,而不是靠教师的简单说教来重复。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得到一种信任感,这种感受将迅速怂恿他们主动地思考问题,挑战可能的一切……】

(刚才的小男孩又复述了一遍,老师相机板书“2×3=6”。其他同学没有异议,于是第二个学生讲解。)

生:(用手指着20+20+20=60)因为每捆20棵,有3捆就是20加20加20等于60棵。

生:你是对的,但是这样太麻烦了。(刚说完一个孩子就马上主动站起来发言)

生:这和前面的差不多,一个是乘法,一个是加法,乘法的还要

简便一些。如果有10捆小树你就用10个20加起来吗?(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赞同)

(老师俯下身对着讲解的孩子)你应该说什么?(那孩子立刻显得尴尬、局促起来,不知如何是好。)

你的对吗?

生:当然对啦!(非常小声)但是我的太麻烦了,没有这个简单(指着乘法算式)。

是呀,当然是对的啦(边说边画了一个红勾)!只是不简便。好,快感谢大家对你的帮助。

【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于是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就尤其重要。】

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向全班同学鞠躬敬礼(以前没有这种意识,反复作了三次才成功)后很体面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脸上不乏光彩。

生:我是用4×5+4×5+4×5也等于60。

生:你还麻烦些了,你还把20分成了4×5……(口欲言而未能,思路不清晰,问题抓不住要害。)

有谁明白他的问话了?(没有同学呼应)

生:我来问,请问你的4和5是怎么来的?

生:四五二十,就是4×5等于20……(说着说着,明显的底气不足了)

生:(又一个孩子站起来,理直气壮的)请问你的4表示什么,5又表示什么?这几个数字各代表什么意义?

被问的小孩看了看黑板,又用手指了指算式,想要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于是抓抓脑袋,看了看老师。

孩子,说吧,怎么想就怎么说。

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闭嘴无言。

哎,这个同学真会问,问得他不知怎么回答了。题目中并没有4和5,解题要根据题意来,要有根据,不能想这样凑数。你应该怎么办?孩子吐出了舌头,在老师的提醒下马上弯腰(模仿上一位同学的样子)给同学们敬礼回座位了。

生:我的是2×3×10=60。

生:2和10是哪里来的?2表示什么?10又表示什么?

生:因为20×3不好算,所以先算2×3等于6。

生:那你不是和(第一种)一样吗?

生:哦!(吐了吐舌头,马上敬礼回座位了。)

【老师已经退出了课堂教学的主宰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高度投入和积极思索,是学生的自主交流和表达。学生在相互的对话、交流、质疑、碰撞中思辨和构建新知,他们获得了一种迅速成长的力量,在课堂上他们不是“小孩子”,他们头脑中的许多都在膨胀,他们在这个“莫名其妙”的力量的作用下,不知不觉地大胆起来、脚步迈向了最前沿,最终他们占领了课堂的主阵地,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我们来瞧瞧,刚才……(突然冒出了一个声音打断了老师的话)

生:老师,我这么做对不对?6×10=60。

还没等老师发话,一个小男孩马上站了起来。

生:嗨!你这不就是2×3×10吗?和第一种一样。

【正是有了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作基础,学生才敢于、善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不同的看法,才能在“不自觉”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活生生的他们展现着“活生生的课堂”和“富有生机的个性”。】

我们来看看,这些方法可以归纳为几种方法……

……

同学们,刚才我们把这些方法归纳为三种,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如果要你来解答的话,你觉得哪一种最简便,别人看起来最清楚?

停顿一会儿后,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选择,纷纷、举起了手?

好,请用手势表示出你选择的方法。(学生用手指的根数表示第几种方法?

各种的都有,行,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试一试。(把例题中的3捆换成了4捆,求4捆小树有多少棵。约10秒钟后学生陆续举手。)

生:我是用20+20+20+20=80。(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生:4×20=80。

生:4×2×10=80。

生:3×20+20=80。

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将上述四种方法归纳为三种,加法、乘法和根据例题得到的算法(3×20+20=80)。

老师接着统计各种方法的人数,结果是用第二种方法(乘法)的最多。接着就组织学生说选择乘法的理由。

生:因为它简便。

生:乘法最清楚和简便,别人一眼就能明白。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是算法多样化的实质,体现了“用不同的方法学习数学”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在引导学生自己介绍自己选择的方法及理由的同时,促使学生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自主优化自己的算法。】

按照课前准备的应该是教材中的三组(2×3,2×30,2×300;……)同类型的练习题。但是教师此时没有用了。而是即兴出了几道题,让学生解答。

3×5得多少?

生:十五。(师相机板书)

3×50呢?

生:一百五十。

生:老师,那3×500呢?对呀,得多少?

一千五百。

生:3×5000呢?

生:十五千。

生:一万五千。

究竟是多少?下课后问问听课的老师吧。我们继续,来一个大数,90×5。(四百五十)

7×800(等于五千六百)。

600×8(四千八百)。

【在比较选择算法后,来一道练习很有必要。但是这里的练习没有用预设的书中的(因为预设的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而是根据教学的实情灵活选择的,是随机生成的。适时根据教学进程、课堂情况和学生需求而调整预设是教师高超教学技艺的表征。】

很好,你们刚才挺棒的。这是什么?(一盒草莓)

看见这盒草莓,你想说什么?

生:一个盒子里有40个草莓。

把你知道的用算式表达出来。

约一分钟以后:

生:我知道一个盒子里有40个草莓,40×1=40。

生:我知道了两个盒子里有80个草莓,40×2=80……

生:8盒有320个,40×8=320。

……

生:我知道了100个盒子里有4000个草莓,40×100=4000。

老师明显的一愣,然后将这个算式慎重的写在了黑板上。然后问同学们,对不对?

生:对。

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同意,大多数人却眉头紧锁。老师没有表态。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时间长达近半分钟后孩子们举起了手。

【此时的停顿是相当难得和可贵的。半分钟的时间,异常的安静。对于40分钟的课堂来说,半分钟是十分宝贵的,安静的半分钟也是相当漫长的。但是,刘老师等了,等的不急不躁,等的心安理得,等的难能可贵。数学课堂除了激烈的活动交流,我们期待多一些类似的思维的宁静思考和高度集聚。】

生:(跑到讲台前)就是这上面有几个零就写几个零(边用手指着算式的前半部分),前面有三个零,后面就应该有三个零,1×4等于4,在4的后面加三个零就是四千(边在黑板上写下4000)。

嗯,你有绝招。(随即转向全班同学)大家懂了吗?

生:我这样想,4个100是400,再在400后面再加一个0就是4000。

哦,你帮他做了解释,讲了道理。

生:10个100是1000,20个100是2000……40个100就是4000。

非常有道理。

生:先把100看成10,10个40是400,再在400后面加一个零就是4000。

……

随后,要求学生听算式写得数:2×100,40×6,8×70,70×3,800×2,2000×4……集体矫正。

【原创的力量是巨大的。教育的价值在于鼓舞和唤醒。从这个片段中,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潜力和能量。只要我们相信学生,“大胆的退出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搭建一个学生表现的舞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必将会有更多不可预约的精彩。】

评析:

1、“追寻常态下的好课。”——这是刘老师所一贯倡导的。“将常态的工作研究化、科研化。”“教师应该用一颗平常之心看待每一节课,即关注大的教学环节,更关注与学生对话过程中的细节,尊重学生的想法,在平常中寻找教育的不平常。”“努力研究常态下的好课,不一定要课上得多精彩,但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差异,体验平等民主,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合作、探究。”

刘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节课,没有借助任何现代媒体,教具也就只是三幅学生画的小树。没有精雕细刻的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随着学情在不断地变化生成。没有刻意的表扬和鼓励,有的只是非常客观中肯的评价。没有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情景创设,应用的是最常规的课前复习导入的方法……少了一些形式和喧闹,多了对问题的探究和交流。一切是那么的常态,那么的朴实,一切显得那么“随意”,那么和谐,那么的真实。但是,这并没有因此影响课堂效果,相反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却是那么的专注和投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那么的真实和鲜活。这与刘老师的“大家”的“内力”和“课堂魅力”是分不开的。

这种朴实和丰实的课堂,也应该是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所追寻的。平时繁重的教学工作中,不可能每一节可都象评优课一样精心的准备,去施教,更需要的是这种常态的课堂教学。但是要想在“常态”的课堂收到“不常态”的效果,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一个挑战。需要长期的钻研和积淀,增强自身的“内力”,这也就需要我们将“常态的工作研究化、科研化”。

2、“巧妙地把学生推向了前台”。——这也是刘校长上一贯提倡的。“少一些预设,多一些生成。”这节课之前,刘校长是没有很多的时间去准备的。只是从粗线条上大略的考虑了一下,请学生画了两幅图片就走进了课堂。在课堂中,刘老师充分的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谁听明白了复述一遍?”“有谁明白他的问话了?”“你觉得哪一种最简便,别人看起来最清楚?”……这些语言都巧妙的把学生推向了课堂的前台,智慧的把自己隐藏在了课堂的背后。刘老师对课堂的控制相对而言要少一些。更多的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说,去想,去讨论、去对话,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探究和获取新知。课堂上更多的是老师围着学生的思维进行的扁平的课堂流程,引导学生交流对话。可以说,在解决一个个知识点时,是学生自己通过互相质疑与对话,从而互相启发来突破的,甚至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瞬间的精彩。

但把学生推向前台,并不是弱化了老师的作用。与此相反的,此时老师的主导作用就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了。刘老师在课堂中适时地站起来,“刚才他用了一个“因为……所以……”来说明,有谁听明白了?““这些方法可以归纳为几种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把这些方法归纳为三种,你最喜欢哪一种呢?”不仅仅只是对课堂的控制,更多的则是引导,多从线形的教学流程上作了一些宏观的引导。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将学生主体地位凸显了出来。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引导、组织、合作和参与者,淡化了“教”的角色。

3、关注隐性目标和人文关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新课标三维目标中的一个新领域。如何达成这些目标?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每一节课堂的教学中?都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一个问题。课改初期,我们常常通过引人入胜的情景,活泼有趣的活动,夸张的表扬评价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这些外在的方式让学生确实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但是这种积极的情感是否完整丰富,是否坚实牢靠,是否持久没有研究说明,这些隐性的目标到底是应该“外显”还是应该“内隐”也是值得研究的。在这节课中,刘老师将这些隐性目标隐藏在了数学知识的背后,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倾听、质疑和启发,让学生体会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包容,体验到平等、包容、和谐数学课堂的美妙,体验到数学思考的魅力,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创造的喜悦。

在课堂中,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间,让每个学生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彰显了刘老师在朴实无华的背景中对学生的尊重。“不一定去追求每节课的完美,但一定要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里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尊重和耐性。”(刘可钦语)“你的对吗?”“是呀,当然是对的啦(边说边画了一个红勾)!只是不简便。好,快感谢大家对你的帮助。”课堂充满了对学生个体的充分关怀、爱护,教导。

思考:

“不一定去追求每节课的完美”。或许,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追求这种完美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好课。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看法。在对这节课的讨论中,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的老师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算理,因此应该总结出几条规律,比如,3×20=60,是因为3×2等于6,所以3乘以20是6个十等于60。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刘老师也试图让学生讲解算理的时候用语言总结出来,但是作了努力后却发现学生对这根本就不感兴趣,学生能“意会”,但很难自己总结成程式化的语言。所以在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方式理解了算理之后,刘老师没有强求学生去按照“表示6个十”的方式理解。这是否不利于学生后续对笔算乘法和多位数乘法的学习和理解?有没有其他的处理方式呢?我没有辨别答案的能力,或许根本就没有固定的答案。不同的观点会有不同的看法,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算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讨论的话题吧。

数学三年级教案篇13

教学内容:

认识角的名称、大小,会折角、画角。(课本第56 -58页)

学习目标:

1、 通过操作,使学生经历直观认识叫的过程。

2、 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会用纸折或画大小不同的角。

3、 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重、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直尺画角。

2、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角 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

过渡语:同学们,今天这节课和往常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一起来举行一场有意义的比赛,有信心吗?比赛的题目是:《角的认识》。

二、揭示目标

过渡语: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学习目标(小黑板出示),有信心完成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吗?

三、自学指导

第一次先学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翻到第56页,我们请自学指导来引领我们达到目标。请看自学指导(课件出示:师读)。

认真看课本56页的例1,认真看图、看文字。

1、先看第一部分,用2根小棒拼成的这四种图形都是( )?

2、观察例题2:观察角,你发现角是由( )条边和( )个顶点组成的。

3、说一说,所有的角的大小都是一样的吗?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4、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没有关系?

5、用一张纸,你能折出多少种角?你能指出他们的顶点和边吗?

6、观察我们生活的周围,那些物品上有角?

第二次先学

1、 打开课本第58页例3,看图、看文字,想一想,怎样画角?

2、 画角时,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3、 你能画出一个角吗? 师: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6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

四、先学

1、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

2、做一做: 过渡语:(5分钟后)师问:“看完的请举手?”“看懂的把手放下”如果全部放下,下面老师就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效果。请看检测题:

(1)课件出示检测题

(2)58页第一题

3、教师巡视,关注后进生,了解学情,收集错例,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全班都做完后),请大家一起观察黑板上的学生做的,如有不同答案,可以补充。

2、讨论(议一议):

(1)、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你是怎样判断的?

3、评议板书和正确率。

4、同桌交换互改还要改例题中的题,有误订正,统计正确率及时表扬。

六、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当堂训练(课件出示)

数学三年级教案篇1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70页到74页“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内容。

【教材解读】

《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做面积单位,以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充分感知,理解面积的含义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什么是面积

⑴情境导入

老师手中有两张纸,想请两名同学来进行涂色比赛,看谁涂的快一些,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张?为什么?

生可能回答,选择小的那张,因为它小,就涂得快。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这张纸小,是指的它的面小,这张纸大,是指的他的面大,其实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请你摸摸数学课本的封面在哪里,桌子的面在哪里,你感觉谁的面大一些

生可能说桌子的面大一些。

再摸摸椅子的面,看看黑板的面,你感觉谁的面大?

⑵、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摸和看知道物体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把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出示课件: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钟表表面的大小就是钟表表面的面积。谁还能举例说一说?

2.、通过封闭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现在老师把这几个物体的面给大家请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同学们看到的就是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像这样,首尾相连,密封起来的图形就是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

它们有大小吗?谁大?谁小?(生交流方法)

像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

板书封闭图形

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不规则图形的大小就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圆形的大小就是圆形的面积。你还能举例吗?如:正方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等等。

3、小结归纳面积的含义

谁能来说说,什么是面积?

师:物体表面或封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补充板书:或

二、动手操作,建立面积单位表象

(一)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设疑。

出示两个长宽各异,但面积相同的长方形纸,它们相比较,谁的面积大?(生交流)同学们意见不统一了,用观察法更无法确定谁大谁小,用重叠法试一试。也不行,怎么办?谁来想个好办法?

2、请学具帮忙:那就借助学具袋中的学具在这两张纸上摆一摆,比出它们的大小吧!动手操作要求:请同桌两人,每人选择一个长方形,任意选一种学具来测量长方形的大小,比比看哪个长方形大?

(1)全班汇报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A:同桌两人,一人用正方形摆,一人用圆形摆,但由于原形没有全部覆盖整个长方形,不能确定哪个图形大,哪个图形小。

B:同桌两人,一人用正方形摆,一人用长方形摆,由于所选的图形大小不一样,也不能根据小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个数来确定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关键是两人的标准不一样)

C:可能有的同桌都选用正方形来测量由于所选的图形大小一样,所以能根据正方形的个数来确定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D: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师质疑:为什么不用圆形?

生展示时,教师不做评价,让学生交流,质疑。(如果学生没有用到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师可质疑,为什么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没混着用呢?)

3、师小结:大家都认为要用同样的学具,也就是要统一标准。有的小组用长方形作为标准,有的小组用正方形作为标准,都比较出了这两张纸面积的大小!

到底使用哪种标准比较方便呢?人们习惯上用正方形的面积作为面积单位。

学到这里,让我们不禁想起了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二)认识面积单位:

1、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国际上也规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板书)

2.请同学们自学课本内容

3.汇报学习收获:

师:你们学会了吗?老师来考考你

(1)1平方厘米到底有多大?数学上是怎样规定的?(生交流)从学具中找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用尺子量一量,它的边长是一厘米吗?用手摸一摸它的大小。再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大小?

找找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

如果让同学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一量你的橡皮有多大,能不能量出来?如果让你用它去量你的课桌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感觉怎样?太麻烦了?那么有没有更大的面积单位适合量课桌呢?(一平方分米)

(2)一平方分米在数学上是怎样规定的呢?(谁来说)

在学具中找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是不是一分米?

摸一摸它的面,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的大小。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同桌两人比划1平方分米的大小

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一平方分米

量一量课桌的面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

(3)如果让你拿这张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去量一量我们的教室,你感觉怎样?(太麻烦了)老师这儿还准备了更大的面积单位?

出示一张一平方米大的纸贴到黑板上,想一想1平方米的大小。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米?

估计我们的黑板大约是几平方米?

三、表象运用,形成技能

1、做课本76页第1题,做完后交流。

2.做课本76页第4题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黑板长4()一枚邮票的面积是4()

小明身高128()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小华腰围6()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

四、全课交流,知识提升:说说你这节课印象最深的地方?

板书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

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我们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研究却刚刚开始,老师给大家留下个课下小调查:除了今天学的,还有哪些其他的面积单位?把你的调查结果与同学和你的数学老师交流。

数学三年级教案篇15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会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二、教学过程:

1、创设学习情境,提出相应的问题。

2、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3、组织学生对所提问题小组讨论。

4、交流结果,小组一:12+12+......+12=288(24个12相加)

小组二:12x4x6=288

小组三:12x3x8=288

小组四:12x20+12x4=288

小组五:用竖式计算

5、方法归类: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连加,第二类连成,第三类是把其中的一个乘数拆成两数的和或差

6、总结出方法

7、研究笔算方法

8、巩固法则

9、总结所学内容,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知识点

三、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课后编5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

39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