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这里提供优秀的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方便大家写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参考。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鞋子的设计和制作使学生获得一些工艺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2、把绘画和工艺制作结合起来,全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用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动手制作鞋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白纸、彩色卡纸、胶水、剪刀、彩笔、各种材料制作的鞋子、录相一段、课件
学具:各种制作材料、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0月25日——10月27日
活动一:
请同学们看看教室软木板上装饰的各种各样的鞋子,说说鞋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板书课题《有趣的鞋子》。
活动二:
提问:你知道鞋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吗?想不想知道最早的鞋子是什么样子的?
放录像:
鞋子最早出现于5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为了取暖和保护脚不受伤害,原始人用兽皮和麻片、草绳将脚包裹起来。
提问:最早的鞋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活动三:
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多样的鞋。(课件)
1.包子棉鞋
2.滑轮鞋
3.皮鞋
4.靴子
5.花盆底的鞋
6.景泰蓝做的鞋
7.综合材料制作的鞋
引导学生一屏屏欣赏,说说各种鞋的材料、花纹和制作的特色。
活动四:
课件展示
不同季节要穿不同的鞋,(学生说说不同季节穿什么鞋)这是根据季节设计的鞋。
运动时要穿运动鞋,休闲时要穿休闲鞋,这是根据不同功能设计的鞋。
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穿的鞋子也不同。
你还见过什么有趣的鞋?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从电视上、网络上见到的有趣的鞋子。
布置学生带材料下节做鞋子。
札记:从网上下了一个课件,里面关于鞋子的历史讲得很清楚,这个课件可帮了我的大忙,真是感谢网络的便利。
第二节
施教时间:10月28日——10月29日
活动一:
教师展示老师制作的鞋子,让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制作的鞋子。(注意引导学生对鞋子制作的方法产生不同的想法:从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
教师板书:鞋子的制作要点: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
活动二:学生分小组讨论
小组制作鞋子的创意构思(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
1、教师为学生分小组(四人小组),并请学生打开课本《有趣的鞋子》一课,通过欣赏课本中美丽而且有趣的鞋子,小组成员讨论一下本小组制作鞋子的创意构想。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进行巡视听取各种意见并参与讨论。
2、教师播放鞋店员工制作皮鞋的一段录相请学生注意观察鞋子的制作流程。
3、通过观察鞋子的制作过程,请学生进一步讨论,如何才能成功的制作出一双美丽而且有趣的鞋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鞋子的结构和制作程序,如鞋面与鞋底与装饰,并形成小组分工协作)。
4、请各小组有疑问的请提出来在全班进行讨论,教师帮忙引导并讨论、总结。
活动三:学生小组制作鞋子的活动:
学生四人小组开始制作鞋子,教师巡视辅导。教师在辅导中注意以下几件事:
1、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不同样式造型的鞋子,如用橡皮泥、布等。
2、装饰时的制作应细致,教师也可在黑板上提供一些小图案让学生参考资料。
3、鞋底可用自己的脚来做样式并略扩大一点,如果材料不够可以按比例来进行缩放。
活动四:学生作品的交流展示。
1、各小组进行交流并互相点评、帮助,最后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全班学生分小组对自己的作品自评并展示。
3、教师在学生的自评活动中注意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参考意见。
教师为本节课的学生活动进行总结。(学生在课后注意班级卫生的整理)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鞋子的设计和制作使学生获得一些工艺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养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2、把绘画和工艺制作结合起来,全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用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动手制作鞋子,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白纸、彩色卡纸、胶水、剪刀、彩笔、各种材料制作的鞋子、录相一段、课件
学具:各种制作材料、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0月25日——10月27日
活动一:
请同学们看看教室软木板上装饰的各种各样的鞋子,说说鞋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板书课题《有趣的鞋子》。
活动二:
提问:你知道鞋子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吗?想不想知道最早的鞋子是什么样子的?
放录像:
鞋子最早出现于5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为了取暖和保护脚不受伤害,原始人用兽皮和麻片、草绳将脚包裹起来。
提问:最早的鞋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活动三:
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欣赏多样的鞋。(课件)
1.包子棉鞋
2.滑轮鞋
3.皮鞋
4.靴子
5.花盆底的鞋
6.景泰蓝做的鞋
7.综合材料制作的鞋
引导学生一屏屏欣赏,说说各种鞋的材料、花纹和制作的特色。
活动四:
课件展示
不同季节要穿不同的鞋,(学生说说不同季节穿什么鞋)这是根据季节设计的鞋。
运动时要穿运动鞋,休闲时要穿休闲鞋,这是根据不同功能设计的鞋。
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穿的鞋子也不同。
你还见过什么有趣的鞋?
鼓励学生说说自己从电视上、网络上见到的有趣的鞋子。
布置学生带材料下节做鞋子。
札记:从网上下了一个课件,里面关于鞋子的历史讲得很清楚,这个课件可帮了我的大忙,真是感谢网络的便利。
第二节
施教时间:10月28日——10月29日
活动一:
教师展示老师制作的鞋子,让学生进行点评教师制作的鞋子。(注意引导学生对鞋子制作的方法产生不同的想法:从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
教师板书:鞋子的制作要点: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
活动二:学生分小组讨论
小组制作鞋子的创意构思(材料上、造型上、装饰上)
1、教师为学生分小组(四人小组),并请学生打开课本《有趣的鞋子》一课,通过欣赏课本中美丽而且有趣的鞋子,小组成员讨论一下本小组制作鞋子的创意构想。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进行巡视听取各种意见并参与讨论。
2、教师播放鞋店员工制作皮鞋的一段录相请学生注意观察鞋子的制作流程。
3、通过观察鞋子的制作过程,请学生进一步讨论,如何才能成功的制作出一双美丽而且有趣的鞋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鞋子的结构和制作程序,如鞋面与鞋底与装饰,并形成小组分工协作)。
4、请各小组有疑问的请提出来在全班进行讨论,教师帮忙引导并讨论、总结。
活动三:学生小组制作鞋子的活动:
学生四人小组开始制作鞋子,教师巡视辅导。教师在辅导中注意以下几件事:
1、不同的材料制作出不同样式造型的鞋子,如用橡皮泥、布等。
2、装饰时的制作应细致,教师也可在黑板上提供一些小图案让学生参考资料。
3、鞋底可用自己的脚来做样式并略扩大一点,如果材料不够可以按比例来进行缩放。
活动四:学生作品的交流展示。
1、各小组进行交流并互相点评、帮助,最后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2、全班学生分小组对自己的作品自评并展示。
3、教师在学生的自评活动中注意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参考意见。
教师为本节课的学生活动进行总结。(学生在课后注意班级卫生的整理)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篇3
一、学习领域:
设计,应用。造型,表现
二、课时:
1课时
三、教材分析
我国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据统计目前中国大约有五亿辆自行车,平均两三人就有一辆。在我国自行车是最为普遍、方便的交通工具,不论人们工作还是学习都离不开自行车,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对自行车并不陌生,但是平时却很少会仔细的观察它。
本教材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角度去观察生活中的自行车,并搜集相关的资料,同时也提供了部分相关知识素材:从自行车的结构外形、功能作用、发展历史、种类变化以及最新的概念款自行车的资料。综上所述我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班级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制定出了相适宜的学习内容。前期大量的浓缩知识结构,结合课件,给学生们在头脑里建立一个便捷快速的网络体系,更加利于创作。而欣赏评述概念款自行车的内容,则在外形设计、功能创新方面给了学生一个明确的启示。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自行车结构、功能的初步认识,指导学生设计自行车,用画笔描绘创作自行车。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富有创意的运用各种类型的材料,在创作中体验设计自行车的乐趣;
在创作与探索中,捕捉创作灵感,逐步形成创造性的构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讨论交流,相互启发,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自行车的'大体结构及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大胆创新教学难点:
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方法或材料,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自行车。
六、教学策略:
自行车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从它诞生至今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本课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不同样式、不同用途的自行车,使学生观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启发他们寻觅历史、关注现在、畅想未来,从而对普通的自行车产生全新的感受,进而提高欣赏能力,激发创造热情。本课可以采用“交流了解──欣赏感悟──观察发现──创意联想──创造表现”的教学策略。首先以竞猜游戏导入本课的教学,认识最早的自行车,初步了解自行车的发明史,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自行车奥秘的愿望;
通过欣赏,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历史,发现自行车的结构变化,理解自行车的设计变化目的是为了方便生活;
接下来师生共同探究自行车的结构,从整体入手,强化细节,学习自行车的基本表现方法;
通过新概念自行车的欣赏,引导学生将探究的方向转向自行车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外形、功能等方面进行自行车的设计构思;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以绘画的形式设计出造型独特、功能先进的自行车,并对自行车的特殊功能进行文字说明,创作中强化学生的设计意识,拓展欣赏废旧物品改造的自行车,渗透变废为宝的设计理念,鼓励学生动手尝试,长大后将自己的设计变为现实。
七、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自行车结构范画、水粉笔、纸学生课前了解自行车知识、纸、水彩笔八、教学过程1、有哪些同学在上课之前收集了关于自行车的知识?说一说自行车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2、出示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图片,说一说自行车的历史。
现在,自行车像潮水一样,遍及世界各地,进入家家户户。但很少有人知道,发明自行车的是德国的一个看林人,名叫德莱斯(1785—1851)。?德莱斯原是一个看林人,每天都要从一片林子走到另一片林子,多年走路的辛苦,激起了他想发明一种交通工具的欲望。他想:如果人能坐在轮子上,那不就走得更快了吗!就这样,德莱斯开始设计和制造自行车。他用两个木轮、一个鞍座、一个安在前轮上起控制作用的车把,制成了一辆轮车。人坐在车上,用双脚蹬地驱动木轮运动。就这样,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问世了。
1839年,苏各兰人马克米廉发明了脚蹬,装在自行车前轮上,使自行车技术大大提高了一步。此后几十年中,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自行车,如风帆自行车、水上踏车、冰上自行车、五轮自行车,自行车逐渐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以后随着充气轮胎、链条等的出现,自行车的结构越来越完善。
自行车是谁发明的一直争论不休。但公认的是1839年英国人麦克米伦发明了蹬踏式脚蹬驱动自行车,在此之前的自行车都是靠用脚蹬地前行。
(1)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的雏形大家仔细观察它的造型。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木制的自行车没有脚踏)
同学观察得很仔细,那它怎么前行呢?这辆自行车就是用脚蹬地前进的。它的速度自然会很慢。
想一想,如果我们骑上这样的自行车,感觉会怎样?(2)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自行车又进行了改进,变成了大小不同的两个铁轮,并在后轮装上了曲柄,从这辆车开始人的双脚真正离开了地面。看一看,自行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前轮上添加了鞍座和车瞪)
(把车轮上的辐条改成了钢丝辐条)
(3)这辆最接近我们现在的自行车,发明了钢管车架,轮胎变成了橡胶轮胎,发明了车闸,两个轮子变成了一样大小,最后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的自行车。(出示现代自行车图片)
自行车从产生至今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在这200年间,从第一辆木马式的自行车发展成现在的自行车,自行车一直在改进和发展中。那大家说自行车给我们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哪些方便、好处呢?(娱乐、交通代步、轻便运输、旅游健身、环保、交通工具等,自行车还被英国评选“250年来英国最伟大的发明”)
3、师生一起讨论现代自行车的结构。都由那几部分组成:车轮、车座、车把、车架、齿轮、脚蹬、链条。
下面咱们就来走进我们现代的自行车,,细心的观察一下现代的自行车。
(1)从整体入手,你认为自行车由哪几大部分组成?大结构:由车把、(掌握方向)车轮、(滚动)车座、(坐人)车梁、(支撑)脚踏板(带动轮子滚动)组成。
教师总结并演示:
(2)仔细观察还有哪些小部件?小结构:链条、齿轮、链合、车筐、车后座、铃铛、车闸线等组成。
4、讨论现代为了方便我们的生活,还有那些自行车(水上自行车、观光自行车、残疾人自行车……)。
5、现代还有那些新颖的自行车,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图片。通过新概念自行车的欣赏,引导学生将探究的方向转向自行车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外形、功能等方面进行自行车的设计构思。
(1)新概念自行车你喜欢哪一辆,为什么,你从它们身上受到了哪些启发?(2)不管什么样的自行车,都有轮子,扶手,坐垫,踏脚板。它们是自行车前行的关键。可你知道吗,在设计师的眼里,只要可以使他前进,一切外形都可以改变。(欣赏外形新颖的自行车)
(3)外形是设计师设计的重要元素,除了改变外形外,设计时还给自行车加了很多的功能。(欣赏多功能自行车)
(4)欣赏了设计师的作品,你有什么新的想法?想设计一辆什么样的自行车?6。大家来欣赏其他同学设计的新颖的自行车,播放图片。
其他同学也有许多很棒的创意,我们一起看一看。(欣赏学生设计的自行车)
7、布置作业:
根据自行车的功能,设计表现有创意的自行车。
作业要求:
(1)大胆想象,对自行车的外形或功能进行改造。
(2)对自行车的特殊功能进行文字说明。
(3)构图饱满,色彩搭配合理。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展示作品:大家设计的自行车真的很棒,我们都来办个自行车车展吧!说一说,你最喜欢谁的设计?哪辆自行车外形设计的最有创意?你喜欢哪辆自行车功能?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知圆形、方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状,能用线条等方法表现圆形、方形的组合物象。
2、能力目标:在视觉、触觉感官体验中感受圆形、方形不同形状特征和概括观察物象的方法;在尝试中体验各种材料工具表现圆形、方形物象的乐趣。
3、情感目标:能学会事物的搭配,合作精神运用到生活中。在参与中感受圆形、方形是一切物象基本形的科学现象;在合作竞赛中,尝试交往与共同努力获取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能用圆形、方形概括、观察和表现物象。
教学难点:感受圆形、方形不同形状特征和概括表现物象。
教具准备:教科书、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方法:讨论法、活动、总结、讲解、指导、启发与鼓励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程:
故事引入:从前有两个好朋友,它们的名字分别是圆圆和方方。有一天,它们发生了争吵,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朋友多。圆圆说:“我的本领可大了,圆形的物体可多了:太阳是圆的,星球是圆的,皮球是圆的·····”
方方说:“我的本领也不小,而且我的朋友也很多,你们看:电视机、房子、盒子......”;两个个好伙伴都生气了,谁也不让谁。
引出课题方方圆圆
二授新课:
(一)创设情境,启动主体
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帮忙劝劝它们:
想一想,圆圆、方方还有哪些朋友?
2.看来这两个个好伙伴朋友都很多,本领都很大,生活中少了那个形状都不行。如果没有了圆形,汽车变成方或尖的还能开动吗?如果没了方形,房子变成圆形怎么立得稳?所以这两种形状,在生活中缺一不可。
(二)发挥主体
1.游戏、感受:这个袋子装着两种不同形状:方形、圆形,请同学分别摸一摸,分辨形状,并说出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2.有什么是由圆圆、方方共同组成的?请学生从书上面找出各种形状。
3.能不能用各种圆圆、方方组成一幅画呢?你打算怎么画?欣赏学生绘画作品,看看画面上是怎么用几何形状表现主题的、表达思想的。
(三)创作:
发展主体一起来用方方、圆圆创作一幅画。
四作业评价,小结
1.比一比:谁用圆圆、方方创造的物品最多?谁用它们组成的画面最美?
2.自评:我画了什么?里面那些物体用了圆圆、方方?
他评:用美术学过的知识评价(如点线色美、画面物体形状美、组合美)
师评。
3.本课小结: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圆圆、方方的物品,同学们只要细心观察
就会找到许多有趣的发现。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篇5
课题:校园里的花
课时:1课时
施教时间:10月8日——10月10日
学习领域:造型__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校园里各种植物的枝叶的生长规律、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能运用大小不同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加完整。
3.通过写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现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的生长规律、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枝、叶、杈的形态及前后穿插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在美术教室每一组的桌上摆上一盆植物,再准备一些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
学生: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引导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如此美丽。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二:
观察自己组桌子上的植物,通过讨论说一说:植物的枝叶是怎样生长的?叶片或花瓣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是如何穿插的。
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很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和花瓣的形状特征。
活动三:
教师以讲台上的芦荟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教师简单示范构图与如何写笔写生,着重于绘画的先后、各部分的枝叶、花瓣;根据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画面的背景可以用点、线、面有规律的组合,或用一种花纹的重复组合。
学生作业:对自己桌子上摆的植物进行写生。
活动四:
展示作品,讲评。
展示一些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启发学生用纸和其他材料通过剪、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和半立体的花卉,美化教室。
札记:
孩子们对校园里常见的花还真是没怎么观察过,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认真地观察并表现了校园里的花,这才感叹道:“原来我们学校有这么多的花呀,原来这些花都这么美呀!”我借机告诉他们:“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缺少发现。”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篇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表现吃辣椒时的情景,学会用色彩来表现不同味道的感觉变化
2、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具有良好的感知与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构图和色彩来表现辣味的表情特征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以视频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播放人的表情表演视频,通过视频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辣的表情的欲望。
2、赏析探究,激发欲望
请同学们回忆酸甜苦辣的表情,并进行分析阐述,教师引导大家谈谈酸甜苦辣的表情特征,并进行模仿。在畅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进一步巩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创作欲望。
用课件请同学们观察酸甜苦辣的色彩体现,并让学生了解靓丽的色彩一般用来表现开心、愉悦的心情,灰暗的色彩用来表达难受、郁闷的情绪,通过自由想象,大胆发言,为下一步创作奠定基础。
3、发挥想象,创作作品
这一阶段,学生以小组合方式用绘画的手法,创作你的表情,教师进行辅导,并与大家探讨先画什么,再画什么,鼓励大家大胆创新。
当遇到问题时,如画面的节奏感、线条和色彩等问题时,教师引导大家共同分析、解决,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创作时我会播放音乐及图片,作参考,寻灵感。
4、欣赏交流,感受成功
请大家将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示,并进行简短表述,如自己画的是什么,最满意的地方等,使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物体的基本形体,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形成空间概念。
2、能根据物体的特征,用线描的方式画出物体的基本形体。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如何让学生懂得为熟悉的故事配画。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时:2课时
教具学具:水彩画工具,色彩卡片,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让学生带一件生活用品获图片,请学生说一件你喜欢的生活用品,说出喜欢它的理由,从造型特征、色彩、功能等方面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二、新课
1、看一看,说一说
我们现在的生活用品琳琅满目、美观又实用。它们都是具有长、宽、高的立体物。如:
方体柱体球体
找一些生活中美观的生活用品,观察一下它们都是什么形体。有什么特点?与哪个基本形体相似?
2、了解线描共10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
师:老师把我喜欢的一件生活用品画出来了,你们想看一看吗?这种表现方法叫线描。线描是一种简便而美观的表现方法。它要求线条简练、刻画细致,表现出物体的具体特征。
3、学习绘画方法
我们的生活用品越来越丰富了,他们的种类和形状纷繁复杂,我们该怎么画才能又轻松又简单地画出物体呢?
1)首先我们要观察物体,把它归纳成一个基本形体,如照相机是方形体、豆浆机是柱体、足球是球体等或形体组合。
2)按一定的次序细致描绘物体。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使物体造型生动。
注意:一定要先画基本形,不要一开始就画细节,抓住物体的主要形体和特征。
4、学生实践活动。
根据物体基本形体,画一两件你熟悉的生活用品。
5、作业展示评价。
学生互相评价,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展示优秀作品,分析出色的地方。
三、小结
我们的生活用品实用美观,我们同学们要留生活用品独具匠心的设计,分析其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尝试一下自己设计你喜欢的生活用品。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用几何形方方圆圆进行概括事物的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认识、观察表现各种事物和人物。
2、初步体验运用几何形造型乐趣,用方形、圆形、三角形组成美好画面,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学生运用几何形这一绘画语言进行表现的能力,使学生从感受生活的乐趣中,发现图形的美。
3、学会更好的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重点:
学习用简单的几何形观察事物,并用添加或减少的方法夸张、概括地造型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由几何形展开的想象。
教法学法:绘画法、演示法、游戏法、观察法、故事法等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范画、方方圆圆的几何形、生活实物、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启发导入。
1、故事引入:“从前有两个小朋友,它们的名字叫方方和圆圆,有一天,它们发生了争吵,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朋友多,圆圆说:“我的本领可大了,圆形的物体可多了:太阳是圆的,星球是圆的,皮球是圆的......”;方方说:“我的本领也不小,而且我的朋友也很多,你们看:电视机、房子、盒子......;方方和圆圆一直在争辩谁的本领大......”到底它们谁的本领最大呢?
2、请你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方方的,圆圆的?
3、揭示板书课题。
二、游戏体验,理解感知。
1、游戏感知——用两个个袋子装着两种不同形状:方形、圆形,请学生摸一摸,分辨形状,并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2、找朋友——出现包含两种形状的图片(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图画),请学生从上面找出各种形状。
3:对比找不同——用实物照片和用几何形概括了的图画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学习用几何形来概括和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形状,便于掌握简单、概括的绘画语言)。
4、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动物,还有哪些的外形分别近似于方形、圆形。(七星瓢虫、刺猬的外形与圆形想死,牛、羊等动物的外形与方形相似,等等)
5、用几何形概括事物的外形,有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外形特征。
三、欣赏评述,自主探究。
1、欣赏大师绘画作品和学生的绘画作品,看看画面上是怎么用几何形状表现主题的、表达思想的。
A、欣赏黄永玉的国画作品《羊》:
B、欣赏黄永国的国画作品《乌龟》,与真实乌龟图片进行对比:你能找找画与真实的动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C、黄永玉的水墨画《猫头鹰》。
2、了解动物特征:动物们都有自己的典型特征,请猜猜这些图片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局部。
3、仔细观察图中的动物,找出外形能用方形与它们近似的动物。画动物时,在概括的外型上添加动物们的典型特征,有助于我们准确的描画动物。
四、尝试概括,方法总结。
1、尝试小练习:选择图中的一种动物,快速的描绘出它的局部特征。描画动物时,特征可以有所取舍。
2、说说动物的哪些特征必须添画,哪些部分可以省略?
3、采用同一物体不同表现形式的比较法(例如:建筑可以有方形、圆形、三角形等造型??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知识面。)
4、教师示范,总结板书。
板书设计:
(1)用几何形概括出事物的特征,夸张表现外形。
(2)添加事物的典型特征。
(3)调整构图,添画背景。
五、大胆造型,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你见过哪些动物的外形近似圆形或者方形?用减或添的方法,夸张、概括地将它们描画下来!
2、学生自主表现,播放相关素材和优秀范作。
六、作业展示,交流评价。
1、自主展示,生生互评。
2、教师点评,表扬鼓励。
七、教学总结,拓展延伸。
仔细观察生活中各类事物,用各种几何形状总结概括,并尝试用减或添的方法,夸张、概括地将它们描画下来!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篇9
一、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二、教学目标: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能抓住教师的形象神态进行描绘,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2、能记忆或想象画出师生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培养自己的绘画表现力。
3、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步骤,能制作一张尊师卡片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
4、在充满生活情趣的绘画与制作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三、教学重点: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步骤,能制作一张尊师卡片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
四、教学难点:能记忆或想象画出师生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培养自己的绘画表现力。
五、教学准备:卡纸。
六、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本课围绕“老师”这个主题,将表现性绘画和手工制作融入到师生情感交流之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将激活学生对教师的美好印象。语言的交流、心灵的对白、细节的把握将再次勾勒师生学习生活的直观画面。
活动一重在启发学生观察、记忆自己喜欢的教师的形象特征,教学可作如下安排:引导记忆——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上课前讲发生在某位教师(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学生猜猜这位教师是谁,并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推理分析:“你是怎样猜出来的?”,“这位教师外形有何特点?”,“你还知道他(她)喜欢干什么?”,通过交流学习讨论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和记忆。在学习指导中可通过示范画或学习作业的展示观察,让学生重温“自画像”那一课中人物的基本画法,抓住自己喜欢的教师的特点进行独特的创作表现。作业之后,可将作业进行展示,先让学生们猜猜画上是哪位教师,再请作者本人进行介绍,首尾呼应,结束本课的学习。
活动一作业表现仅仅是教师个体形象,活动二与活动一比较,要表现的人物更多,情节更生动。教学中可作如下安排:观察比较——学习讨论——提供指导——自主表现——交流评析。
可利用CAI出示两副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第一副画是一位教师的具体形象,第二副画是将第一副画中的教师形象与一些学生形象进行组合的画面,通过比较揭示本课学习主题。学生讨论师生相貌、身材、衣着的区别,并在CAI中强化表现意识,在提供学习指导时可通过CAI让学生在画面中对既定的教师、学生形象进行尝试组合构图,出现人物形象组合的各种图画,并鼓励学生根据记忆加上一定的主观想象,积极思考“学生和教师在何处干什么?”的故事情节,大胆表现,在交流评析中对自己表现的印象深刻的画面故事畅所欲言。
活动三是关于卡片设计制作的学习内容,可以信息加工策略为主导设计学习活动,教学安排如下:观察分析——掌握规律——拓展思路——自主设计——体验交流。
教师出示尊师卡揭示课题,并让学生拆分卡片,了解卡片的构成要素包括:衬底、形象、文字,探讨卡片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规律。教师提供各种卡片供学生欣赏,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向学生提供卡片外形和图案设计的思路,如根据文字、祝词进行联想等。学生设计制作完毕后可相互欣赏,并赠送给自己喜欢的教师。教师充满谢意的表白既是对孩子的肯定,又促进情感交流的升华。
评价不能局限于绘画或制作表现的因别,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继续构建师生友谊之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作业要求:活动一,以写生或记忆的方式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老师,可以是头像、半身像或全身像。活动二,记忆或想象画出自己和老师之间印象最深的事情。活动三,设计制作一张贺卡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篇10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表现吃辣椒时的情景,学会用色彩来表现不同味道的感觉变化
2、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具有良好的感知与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构图和色彩来表现辣味的表情特征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以视频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播放人的表情表演视频,通过视频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辣的表情的欲望。
2、赏析探究,激发欲望
请同学们回忆酸甜苦辣的表情,并进行分析阐述,教师引导大家谈谈酸甜苦辣的表情特征,并进行模仿。在畅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进一步巩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创作欲望。
用课件请同学们观察酸甜苦辣的色彩体现,并让学生了解靓丽的色彩一般用来表现开心、愉悦的心情,灰暗的色彩用来表达难受、郁闷的情绪,通过自由想象,大胆发言,为下一步创作奠定基础。
3、发挥想象,创作作品
这一阶段,学生以小组合方式用绘画的手法,创作你的表情,教师进行辅导,并与大家探讨先画什么,再画什么,鼓励大家大胆创新。
当遇到问题时,如画面的节奏感、线条和色彩等问题时,教师引导大家共同分析、解决,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创作时我会播放音乐及图片,作参考,寻灵感。
4、欣赏交流,感受成功
请大家将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示,并进行简短表述,如自己画的是什么,最满意的地方等,使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篇11
一、教学内容:课本第1—4页。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二、教学目标: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能抓住教师的形象神态进行描绘,培养自己的观察力。
2、能记忆或想象画出师生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培养自己的绘画表现力。
3、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步骤,能制作一张尊师卡片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
4、在充满生活情趣的绘画与制作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三、教学重点:掌握贺卡设计的方法步骤,能制作一张尊师卡片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提高自己的动手设计能力。
四、教学难点:能记忆或想象画出师生之间印象深刻的故事,培养自己的绘画表现力。
五、教学准备:卡纸。
六、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本课围绕“老师”这个主题,将表现性绘画和手工制作融入到师生情感交流之中,教师的教学艺术将激活学生对教师的美好印象。语言的交流、心灵的对白、细节的把握将再次勾勒师生学习生活的直观画面。
活动一重在启发学生观察、记忆自己喜欢的教师的形象特征,教学可作如下安排:引导记忆——学习讨论——提供指导——创造表现——交流评析。
上课前讲发生在某位教师(或者是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学生猜猜这位教师是谁,并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推理分析:“你是怎样猜出来的?”,“这位教师外形有何特点?”,“你还知道他(她)喜欢干什么?”,通过交流学习讨论引发学生对教师的注意和记忆。在学习指导中可通过示范画或学习作业的展示观察,让学生重温“自画像”那一课中人物的基本画法,抓住自己喜欢的教师的特点进行独特的创作表现。作业之后,可将作业进行展示,先让学生们猜猜画上是哪位教师,再请作者本人进行介绍,首尾呼应,结束本课的学习。
活动一作业表现仅仅是教师个体形象,活动二与活动一比较,要表现的人物更多,情节更生动。教学中可作如下安排:观察比较——学习讨论——提供指导——自主表现——交流评析。
可利用CAI出示两副学生作业,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第一副画是一位教师的具体形象,第二副画是将第一副画中的教师形象与一些学生形象进行组合的画面,通过比较揭示本课学习主题。学生讨论师生相貌、身材、衣着的区别,并在CAI中强化表现意识,在提供学习指导时可通过CAI让学生在画面中对既定的教师、学生形象进行尝试组合构图,出现人物形象组合的各种图画,并鼓励学生根据记忆加上一定的主观想象,积极思考“学生和教师在何处干什么?”的故事情节,大胆表现,在交流评析中对自己表现的印象深刻的画面故事畅所欲言。
活动三是关于卡片设计制作的学习内容,可以信息加工策略为主导设计学习活动,教学安排如下:观察分析——掌握规律——拓展思路——自主设计——体验交流。
教师出示尊师卡揭示课题,并让学生拆分卡片,了解卡片的构成要素包括:衬底、形象、文字,探讨卡片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规律。教师提供各种卡片供学生欣赏,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向学生提供卡片外形和图案设计的思路,如根据文字、祝词进行联想等。学生设计制作完毕后可相互欣赏,并赠送给自己喜欢的教师。教师充满谢意的表白既是对孩子的肯定,又促进情感交流的升华。
评价不能局限于绘画或制作表现的因别,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继续构建师生友谊之桥,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作业要求:活动一,以写生或记忆的方式画一画自己喜欢的`老师,可以是头像、半身像或全身像。活动二,记忆或想象画出自己和老师之间印象最深的事情。活动三,设计制作一张贺卡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表达自己的心意。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篇12
面具,指遮盖全部或部分脸并有眼睛开孔的覆盖物,通常作为舞会、狂欢节或类似的节日、戏剧等的伪装起遮挡保护作用的外罩。
人类戴面具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早的面具可能产生于狩猎活动,为了便于接近猎物,猎人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各种动物,在世界各地的民俗活动中,人们往往用面具把自己装扮成神鬼及各种奇禽怪兽,以表示对自然力的崇拜或在想象中征服自然力,在民间的一些戏曲表演活动中,面具至今仍是主要的化妆手段。比如贵州的地戏等。
制作面具的材料:
古代面具以青铜、玉、陶、为主
现代面具多用木头、布、瓷、皮、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钢等。材料不同,装饰方法也不同。根据材质可雕刻,可绘画,也可用纸浮雕的方法制做。
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藏戏面具与宗教面具相比,造型带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表现的题材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人物、神灵和动物。
白色面具
白色面具表示人物性格纯洁、善良、温和,无害人之心,意味老者长寿,少者无理。对比:京剧中的白色脸谱表示人物性格奸诈多疑,代表人物为曹操
黄色面具黄色面具表示容光焕发、功德广大、知识渊博,系活佛、仙翁所戴。
对比:京剧中黄色脸谱代表人物性格猛烈,代表人物典韦
蓝色面具
蓝色面具表示正义、勇敢,为勇士相。
对比:京剧中蓝色脸谱表示人物性格刚直,桀骜不驯。代表人物为窦尔敦
绿色面具
绿色面具象征贤良智慧;美貌端庄,属于度母或空行女化身的女子。
对比:京剧中的绿色脸谱代表人物性格勇猛,莽撞。多用来表现绿林好汉。
红色面具
红色面具象征权力、威严、正义,表示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凡扮演国王、大臣者均戴红色面具。有时藏戏里宗教跳神中一些男性呈愤怒状也常用红色。
对比:京剧中的红色脸谱象征着忠义。代表人物为关羽。
黑色面具
黑色面具表示凶恶,为凶怒相。
对比:在京剧中,黑色脸谱代表着公正,铁面无私。代表人物为包拯。
半白半黑
半白半黑面具表示嘴甜心毒,两面三刀,专门挑拨离间者。
地戏中的将帅面具最为引人注目,而且造型独特,又有文将、武将、老将、少将、女将之分。它们均由面部、头盔、耳翅三部分构成。头盔又有平盔和尖盔之分。
这类面具特别注重头盔和耳翅的精雕细刻。
头盔多以龙、风作装饰。男将多为龙盔,女将多为凤盔,龙、凤可多可少,有头有尾,龙有鳞,凤有羽,形体有圆有扁,形态变化多端。
地戏面具的这一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龙、凤这一民族精神。有一些特殊人物,则龙、凤并用,如李世民是真龙天子,其头盔有龙有凤;关羽是丹凤眼,尉迟恭也有凤眼,他们的头盔也有龙有凤。头盔的装饰,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意象
二龙抢宝、游龙戏珠、龙凤呈祥、凤戏牡丹、龙飞凤舞、双凤朝阳、多喜(喜鹊)多福(蝙蝠)等等都是地戏面具头盔装饰的主题之一。
此外,星宿和神灵也是头盔装饰的重要主题。在地戏剧本和人们的观念中,有一些人物不是世间凡人,而是天上星宿下凡或神灵所变,因而头盔上刻着与人物对应的星宿或神灵以示其身份。例如岳飞、薛仁贵、盖苏文、樊梨花、薛丁山等人物就是如此。
岳飞是如来佛佛座前大鹏转世,头盔刻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大鹏;薛仁贵、罗成、马超是白虎星下凡,头盔上刻着一只老虎;盖苏文是条青龙所变,头盔刻着一条青龙。如此装饰,本来被神化了的面具表现得更加神圣了。
耳翅也是地戏面具的重要部件,它的作用是使人物显得更加神勇。耳翅有龙翅、凤翅、龙凤翅和葵花翅等等。男将面具多为龙翅,李世民、岳飞、薛仁贵、薛丁山、盖苏文、罗成、马超、韩群虎、胡敬德、单雄信等等都是如此。女将面具则多为凤翅,如樊梨花、陈金定、穆桂英等等。
另外,胡须也是地戏将帅面具的重要装饰,其作用是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年龄,如韩群虎、裴仁基、罗玉、宇文成龙、司马超、伍云召、朱灿等等。
从面部的造型看,将帅面具讲究的是刀法明快,要求有棱有角,轮廓分明,既注重写实也注重夸张。武将面具强调煞气。多用夸张的表现手法,豹子胆、火烧眉、高鼻梁、撩牙嘴,人物形象显得骠悍、勇武、刚烈、威猛、深沉。
文将面具注重灵气,着力于人物内在情感的刻画,人物形象显得威严而又庄重,平和而刚劲。少将面具则为五官端正、剑眉倒竖,多为粉脸小生形象,透着英武、洒脱、阳刚之美。女将面具则讲究秀气、娇媚、端庄、娴静,又不失武戏的人物特征,显现出一股飒爽英姿的精神气质。
用面具艺人的口诀来说,嘴的刻法是"天包地(上齿咬下唇),地包天(下齿咬上唇),上下撩牙分两边;地包天,天包地,吡牙例嘴显神气"。眉气的刻法则是"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根线,武将如烈焰"。眼睛的刻法是"武将豹子眼,女将弯月亮,少将精气足,文将菩萨样"。
将帅面具所表现的人物形象特征,除了面部造型、头盔和耳翅的装饰以外,还特别注重用色在人物形象上的表现。一般地,各种颜色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代表着一定的性格特征。例如红脸多为忠勇刚直的武将,关羽、杨龙、伍云召面具便是;黑脸多为刚烈、勇猛的武将,如张飞、杨玉成和尉迟恭;蓝脸多为果敢之将
如单雄信,麻叔谋;绿脸多为怪异者,如南洋王朱灿、尉迟宝林;白脸多为英武之将,如马超;青脸多为凶恶骁勇之将,二花脸多为守关总兵,三花脸多为反派营垒中的将帅或其他偏将、副将。
将帅面具的面部造型和头盔、耳翅装饰以及用色的变化,使各个人物面具显得栩栩如生,形、神、精、气便浑然一体了。
不拘于生活的自然形态,敢于夸张、装饰。把脸部一些重要部位的色彩、线条,巧妙地组织、归纳到一定的'形的图案中来。
脸谱的性格化,并非要把人物性格全画在脸上。人物性格的独立性和它自身的复杂性,只有在情节发展中,通过表演,才能充分显示出来;脸谱的性格化,就是要表现出符合人物性格的基本神气,是脸谱的色彩和纹榉的综合效果。
满族萨满面具多在跳野神祭祀时使用。萨满祭祀中,依照祭祀内容要求,模拟成各种动物或神怪。由于怕被死者或神灵认出,萨满要戴上面具,并用神帽上的彩穗遮脸。身穿萨满服,腰系腰铃,左手抓鼓,右手执鼓鞭,在抬鼓和其他响器的配合下,边敲神鼓,边唱神歌,充满神秘的色彩。
满族面具以反映女神为主,其形成时间大约为原始母系社会的繁荣时期。满族面具是萨满教的活化石,其涉及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神秘粗犷,色彩明快,稚美可掬。
面具作为一种纯精神的万能武器,等到原始先民的恐惧感、自卑感逐渐消失后,就漫漫演变成娱乐工具。满族面具由庄重威严的萨满祭奉逐渐转为戏剧娱乐表演。
在清朝,宫廷和民间已广为流传着玛虎戏。“玛虎”为满语,即假面舞,或称面具舞。早年,面具多用草枇、兽革、龟盖、贝壳制成。近世多用高丽纸、桦树皮制成,再刻绘人、鸟、鬼怪脸面形象,或慈祥,或狰狞,千姿百态。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篇13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船的特征,了解船的作用、构造,能自己设计并用废旧材料做一艘小船模型。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注意如何合理、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懂得废物利用。设计有创意、美观的船模型。
教学用具:电脑、一艘自制船模型、剪刀、小刀、胶水、彩色纸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引出小船,先让学生自己介绍平时看见的船,和坐船时都有哪些印象。
教师:总结刚才学生所讲,播放幻灯片边看边介绍(传统的木船、帆船、游艇、油轮、独木舟、龙舟。)
二、揭示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手工制作课。
今天,老师来教大家动手制作一个小船的模型。刚才我们都看见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片,那就让我们亲手去做一做。
先来欣赏课本中一些小学生制作的模型,观察造型和使用的材料(引导学生懂得废物利用),简单分析制作方法(由学生自己说)。
教师出示一艘自制的船模型,简单介绍它制作的材料和步骤!
三、动手制作。
分小组合作,分工合作方式,同学之间互助一起设计制作属于自己小组的船模型。
制作过程注意事项:(小黑板出示)
1、先构思设计一艘你们要制作的船模型,这艘船需要哪些材料?(学生说)
2、动手做时注意剪刀、小刀等锋利工具的使用,避免误伤他人与自己。
3、合理分工,很重要。这样才能又快又好完成制作。
师:各小组巡视,并指导制作。
四、交流展示。
经过15分钟左右的时间,看看哪个小组先做好。做好后,分别让九个小组,小组组长上台介绍:制作过程、材料使用、如何分工。
五、学生自评
评选小组作品活动:最具创意奖、最具美观奖。(奖品:一颗大红星)
六、课后拓展。
看~平时在我们眼中是废品,可今天却在我们的手中有了它的利用价值,制作船的模型。
只要我们懂得合理的利用,同样可以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今后我们大家要有保护环境意识,懂得再利用。为我们居住的美丽家乡献出一份力量!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篇14
教学目标
1.引导同学细心观察各种植物枝叶生长的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和枝杈的前后交叉变化。
2.能运用不同大小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完整。
3.通写生培养同学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示美,锻炼同学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实施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教具:在教室里摆几盆盆栽,再准备一些用不周资料制成的花卉作品。
2.同学准备学具:绘画工具资料。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引导考虑,是什么把我们的学校装点的如此美丽。培养同学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教室里分别摆放几盆盆栽,请同学观察,植物的枝叶是怎么生长的?叶片或花瓣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如何交叉的?得出画画前要先仔细观察对象的认识。
2.发展阶段
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根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同学讲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或花瓣的形状特征。如八月菊的叶子是椭圆形的,边缘还长着许多小齿,像是一把把木工用的锯子。叶子有大有小,良莠不齐。有的时子还垂下来。等同学心中有数了,再下笔去描绘。这时要注意画面的构图与盆栽外形有整体感觉,从什么地方画起都可以,主要是把前面的花,叶,枝杈的形态画出来,后面的花叶枝可根据前面的特征进行添加与加工。
三、教学拓展
1.出示用其它资料制成的花卉作品供同学欣赏。
2.启发深长用纸和其它资料通过剪,折拼贴等方法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花卉,美化教室。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课件篇15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船的特征,了解船的作用、构造,能自己设计并用废旧材料做一艘小船模型。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注意如何合理、安全地使用材料和工具,懂得废物利用。设计有创意、美观的船模型。
教学用具:电脑、一艘自制船模型、剪刀、小刀、胶水、彩色纸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引出小船,先让学生自己介绍平时看见的船,和坐船时都有哪些印象。
教师:总结刚才学生所讲,播放幻灯片边看边介绍(传统的木船、帆船、游艇、油轮、独木舟、龙舟。)
二、揭示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手工制作课。
今天,老师来教大家动手制作一个小船的模型。刚才我们都看见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片,那就让我们亲手去做一做。
先来欣赏课本中一些小学生制作的模型,观察造型和使用的材料(引导学生懂得废物利用),简单分析制作方法(由学生自己说)。
教师出示一艘自制的船模型,简单介绍它制作的材料和步骤!
三、动手制作。
分小组合作,分工合作方式,同学之间互助一起设计制作属于自己小组的船模型。
制作过程注意事项:(小黑板出示)
1、先构思设计一艘你们要制作的船模型,这艘船需要哪些材料?(学生说)
2、动手做时注意剪刀、小刀等锋利工具的使用,避免误伤他人与自己。
3、合理分工,很重要。这样才能又快又好完成制作。
师:各小组巡视,并指导制作。
四、交流展示。
经过15分钟左右的时间,看看哪个小组先做好。做好后,分别让九个小组,小组组长上台介绍:制作过程、材料使用、如何分工。
五、学生自评
评选小组作品活动:最具创意奖、最具美观奖。(奖品:一颗大红星)
六、课后拓展。
看~平时在我们眼中是废品,可今天却在我们的手中有了它的利用价值,制作船的模型。
只要我们懂得合理的利用,同样可以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今后我们大家要有保护环境意识,懂得再利用。为我们居住的美丽家乡献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