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
编写教案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写好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要注意什么?小编给大家分享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篇1
设计说明
1、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已有的经验和要学习的知识紧密结合。因此,本设计在学习新知之前鼓励学生说一说: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一是投石问路,可以较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二是能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资源;三是创设一个关于年、月、日的知识情境,在不经意间为引发学生的疑惑作铺垫。
2、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本设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从新课的引入到课后的练习,都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小课堂、大社会”,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注重观察,引导发现,培养能力。
本设计通过年历卡及相关统计表,让学生在观察和发现中掌握年、月、日及大月、小月等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又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使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中获取新知,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20__年、20__年的年历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已经知道了哪些?
预设
生1:一年有12个月。
生2:有的年份有365天,有的年份有366天。
2、说一说记忆中美好的或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生自由汇报)
3、观察教材76页主题图,说一说年历上标注了哪些特别的日子。在这些特别的日子里,都用到了哪些时间单位?(年、月、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年、月、日)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感兴趣、熟悉的素材作为引子,以特别的日子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内容就在身边,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对时间单位的理解,为下面的新知教学作铺垫。
⊙亲自实践,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观察20__年、20__年的年历。(课件出示)
思考:
(1)一年有多少个月?
(2)一年中哪几个月份有31天?哪几个月份有30天?
(3)2月有多少天?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一年有12个月。
(2)一年中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有31天,4月、6月、9月、11月有30天。
(3)20__年的2月有28天,20__年的2月有29天。
3、小结: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称为大月;有30天的月份称为小月;2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它的天数和其他的月份都不相同,所以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设计意图:通过认真观察20__年和20__年的年历,让学生自主发现并总结大月、小月的天数及2月的特殊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4、记忆大月和小月的方法。
(1)拳头记忆法。(课件演示)
①伸出左手,手背面向自己,握住拳头。从右边第一个凸起处开始数起,第一个凸起处是一月,凹下的地方是二月,接着以此类推数到七月,转回来,从数一月的地方接着数八月,一直数到十二月。凸起的地方就为大月,有31天;凹下的地方,除了2月,其他都是小月,有30天。
②请大家边看边实践。
(课件重复演示,学生实践)
(2)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说明:腊,这里指腊月,一般指农历十二月,在这里代表公历十二月。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用歌诀帮助记忆,让课堂教学的形式“活”起来。
5、知识拓展:一年中,为什么有7个大月,4个小月?
师:每年大月有7个,小月有4个,这其中有一段有趣的历史小故事。(播放录音:大月、小月的由来)
(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都是人为规定的)
设计意图:大月、小月的特殊安排使学生心中有一个大大的“?”。回溯历史,既解疑释惑,又丰富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使数学学习渗透着浓浓的数学文化。以英文August(八月)与国王的名字(奥古斯都)印证八月的演变,令学生折服。
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课本第106-107页的练习十八。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笔算一位数除三、四位数的.除法。
三、教学重点:
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四、教学难点:
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和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五、教学材料:
口算卡片。
六、教学途径: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基础
练习
基本
1、判断下面各题的首商是哪一位?
246÷3246÷248÷448÷6
2、笔算:
792÷6844÷4984÷3895÷5
全班学生练习,指名板演,亲正时要学生根据计算法则说出计算过程。
3、口算:
84÷2=320÷8=680÷20=60÷6=4000÷2=70×8=
4、完成书上练习十八的第1题。
学生口算,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又对又快。
1、表格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指名回答。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学生口算。
4、小组比赛。
出示表格。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基本
练习
课堂
作业
这个表格是让同学们填什么数?请同学们填表格。
3、笔算: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板演。
4、应用题。
(1)第5题。
请同学们先读题,再找一找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再在书上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第6题,教师单独辅导。
5、聪明题。
请小组讨论这道题目应该怎么思考?再在书上填空。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说一说你们组的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4题,教师批改。
1、指名回答。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板演。
3、学生自己读题,再列式计算。
4、教师辅导。
5、小组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表意见。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批改。
七、板书设计:
练习十八
84÷2=42320÷8=40680÷20=340
60÷6=104000÷2=200070×8=560
八、课后小结:
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篇3
教学内容:
例2、例3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2
1、观察第3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教学例3
1、观察例3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
三、巩固练习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课件)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四、综合练习
1、观察第2页的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第6页第3题、第7页第4题: 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
4、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五、总结。
六、布置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板书设计:
绘制平面图 弄清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找到位置
学看路线图 说出路线
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结合实际问题感知平均分的两种可能。
2、注重学生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教具准备:课件、小鱼图片、气球图片。
学具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创设小刺猬过生日的情境,导入新课。小刺猬过生日,请来一些小朋友,有猴子、小猫、小狗。
二、操作体验
1、分桃。猴子来了2只,小刺猬有8个桃子,可能有几种分法。
(1)独立操作。每个学生用小圆片当桃子,自己操作分法,并记录下来。
(2)汇报交流:
8888
17263544
(3)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你认为哪种分法更合理,为什么?意在分得同样多。
2、分鱼。小猫来了4只,小刺猬有12鱼,要让每只小猫分到同样多,该怎么分。
(1)独立操作。学生以小棒代替鱼,
(2)汇报交流:初步感受分法的多样性。
(3)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意义。
分得的同样多就叫作平均分
3、分骨头。
有18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几根。
按要求独立完成,并展示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你为什么这样分?因为题目叫我们平均分,就是要让每只小狗分到的同样多。首次应用平均分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强化平均分的含义。
三、巩固深化
1、“试一试”的第1题。有()双筷子,需2根2根的分,可画圈完成。
2、“试一试”的第2题。平均每盒放()支,可数总数后,用乘法口诀,得到答案。
3、“试一试”的第3题。5个画圈法
4、“试一试”的第4题。初步感知有余数的“平均分”。不作太多要求,还剩几个,就是余数。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分桃子弹”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篇5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加强学生对四个方位的认识和辨认能力,并能灵活根据方位确定物体的位置。
(2)将丰富的生活素材融入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
教具:校园情境图、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
《位置和方向》是在学生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关于东、南、西、北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按水平方向分出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教学时,我考虑到学生刚刚经历了闲适的假期生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尽量贴近学生的假期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将生活素材融入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2、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在学生已经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后,开展了用手势表示方位、快速转向辨认方位、游乐场里的小导游、学校方位我知道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
3、走进生活,活学活用。
让学生用所学方位知识介绍自己房间是怎样布置的,并把学生从教室里带到操场上,用东、南、西、北描述校园里各个方向的物体,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师:新学期,我们班上又迎来了一些新同学,他们还不太熟悉我们学校的位置,谁能给他们介绍一下?
(学生用二年级所学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知识不能很清楚地描述出学校的位置,从而产生疑问冲突,为新课的导入做好铺垫。)
(出示课题:位置与方向)
师:今天我们用东、南、西、北这些新的方位知识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开课从学生熟悉、现实的生活中出发,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强烈地探求欲望。)
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一)学会辨认东、南、西、北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师:生活中,你观察过太阳是从什么方向升起的吗?
(学生齐声回答从东方升起)
师:现在坐在教室里观察,你能在黑板上的哪个方向画出太阳?(指名一个学生画,同时老师标出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面)
师:从黑板上太阳的位置,你能知道我们教室里哪一面是东面吗?请大家面向东面。
(学生运用上、下、前、后、左、右等原有的方位知识帮助认识东、南、西、北)
(在生活中学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2、分组讨论,合作探索
师:我们借助太阳知道了东面,还有几个方向怎样确定呢?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发现:东与西相对,南与北向对)
(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挖掘学生内在探索新知的能力。让学生不拘一格,从多角度,用多种方法来求证新知。)
3、游戏激趣,巩固运用
(1)用手势表示方位
老师说一个方向,学生迅速用手指出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培养快速应变能力)
(2)快速转向辨认方位
师:面向北(生:前北,后南,左西,右东)
面向南(生:前南,后北,左东,右西)
面向东(生:前东,后西,左北,右南)
面向西(生:前西,后东,左南,右北)
(以活动促发展,通过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1、用东、南、西、北描述教室各个方向有什么物体?
2、模拟情景:说出物体所在的方位。
师:请四名学生分别扮演公园里的游乐馆,它们分别是海洋动物馆、马戏表演馆、
海豚游泳馆、儿童影视馆。
(请四名学生分别站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游客和导游)
游客:请问我要去海洋动物馆该怎么走?
导游:向东走。
(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3、介绍自己的房间
师:谁能用我们学习的方位知识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房间是如何布置的?
(学生用东、南、西、北描述自己房间各个方向分别摆有什么物品)
师:请同学们在纸上简单画出某某同学的房间布置图。
(展示几幅画得比较准确的图)
(学数学,用数学,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所学知识。)
三、走进生活,活学活用
学生先在操场上仔细观察,然后两人一组,互相介绍
1、学生用东、南、西、北描述校园各个方向分别有什么物体。
2、学生介绍校园的物体分别在什么方向。
3、学生之间开展一人提问,一人解答,并尝试根据所给方向寻找目的地的活动。
(从课堂学习认知回归实际生活运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有用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小结
我们在辨认方向时,必须先确定一个方向,然后根据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的原则来确定其它三个方向。
(将数学经验归纳整理成数学规律,有利于学生养成探寻规律、整理的知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篇6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例2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810
20__
9140
8160
7230
5031
6230
7021
2、笔算。
357=2321=
让学生集体完成并指名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做完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9页例2、
出示例2、
教师:读一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
师: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也就是求37个48是多少,怎样列式呢?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3748
老师:怎样计算呢?同学们可以根据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方法去想,也可以小组讨论,看看怎样得出得数,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各种计算方法。
(1)估算方法:485037405040=20__(盒)
大约有20__盒。
(2)笔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7去乘第一个因数各数位上的数,方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7乘8得56,在个位上写6,向十位进5;7再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4,得28个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5个十,得33个十,所以在十位上写3,百位上也写3;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3去乘48,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解答: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学生讨论后总结。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相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与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相加时不要忘记加进位的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主题图:
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2×3=66÷3=2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4、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三、课堂练习:做一做
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篇8
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5及练习二第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述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
3.使学生敢于、乐于和他人交流。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生活中常要用到方位知识,谁来和大家说说?
我们在参观游览的时候也会用到。
二、进入情境,运用新知
1.出示第9页例5彩图。
这幅图画了些什么?
2.通过指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同桌交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说说各场馆所在位置。
同桌互相问答。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小结:我们在参观游览的时候,先辨别方向,再弄清楚要去的场馆和设施在什么方向,然后前往。如果有人问路,要把行走路线说清楚。
三、巩固运用
1.第9页“做一做”。
2.小游戏:问路(第11页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第12页第5、6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篇9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导入新课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新知识点:
1、口算除法
(1)口算。
(2)估算。
2、笔算除法。
(1)基本的笔算除法
(2)除法的验算。
教学要求: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学生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
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1)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
学生已有的与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组学生解答除法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该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景中。
(2)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经验,结合一定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的思考和操作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笔算除法的计算规律。
(3)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的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运算程序和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中的提炼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说话环境。首先,让学生在思考每个例题时,自言自语地、轻声的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或与同桌)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过程的范例。让说得好的学生在班上交流,或者教师根据多个学生的表述概括出班上学生的不同解题策略。通过有层次的说过程、说算理,自主归纳出口算或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时,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2、拓宽主题图的情景视野。
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景中学习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中引出需要用除法解决的&39;若干问题。但是,这些素材还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因此,实际教学时,老师应根据当地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将除法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健康成长、交通、体育、娱乐、饮食和科普知识等联系起来,使枯燥乏味的除法计算融入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
“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①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作用,认识到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②将估算、口算、笔算的数学结合起来。教学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估算算法与其他算法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业,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③适当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估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4、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入手,将乘法运算的思维方法迁移到除法当中。如:教学60÷3()时,可引导学生思考3×()=60。又如,在验算除法时,可依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检验方法。这样,通过从矛盾的双方入手,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既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
2、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出示主题图)
师: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呢?
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教师提问: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请同学们说一说:
(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教师提问:这道题该怎样算呢?
让小组内每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完以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小组长归纳一下本小组一共想出了哪几种算法。这时教师巡回了解各组的情况,尤其要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教师将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类评价
教师提出要求: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算法,我们能不能把这些算法分分类,看看一共有几种思路。
四、介绍竖式
从刚才议论的结果来看,用数的分解组成方法来算比较简便。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三个算式像加法竖式那样合并成一个竖式呢?下面就请大家打开课本第74页看看小英是怎样列出乘法竖式的。
先出示有部分积相加的竖式,再出示简便竖式,并说明为什么可以写成简便竖式。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如有发现错误,指导订正。
五、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练习十六的作业。每道题先让学生估算,然后再用竖式计算。
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为什么是用乘法计算。
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并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这道题有哪几种算法。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在笔算时你认为要注意什么?
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篇1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5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认识年月日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24时计时法,并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刻,在能力上要求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迁移,培养善于思考、发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熟悉场景,认识24时计时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重点:
24时计时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化。
教学突破: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课堂的容量,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课件出示图片)
2.话说一天猪八戒收到了一张请柬,打开一看,(课件演示)
兹定于6月10日7时在瑶池举行蟠桃宴,请天篷大元帅届时光临!
王母娘娘
6月9日
3.原来是王母娘娘要请他赴宴。这下可把他乐坏了,第二天天还不亮,他就一个骨碌爬了起来,匆匆赶往瑶池去赴宴,可是他从早上一直等到晚上7时,瑶池的大门才姗姗打开。
4.这是怎么回事呢?
5.请柬上的时间该怎么修改呢?(课件演示:晚上7时)
6.一天中原来有两个7时,那一天中还有两个几时呢?(学生回答)
7.下面咱们把同学们说的这些时间按先后顺序排一排。首先要先弄清楚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谁知道?(学生回答)大家都见过这个场面吗?(课件出示春晚倒计时场面)这是年三十的晚上春晚倒计时的场面,当时针和分针同时指向12的时候,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
8.利用活动钟表熟悉普通计时法,丰富感知。(播放活动钟表课件)夜里的12时就是一天的开始,接下来就是凌晨1时,凌晨2时……。夜里12时,这一天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设计说明: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钟表的初步认识,只会读钟表上的时刻,以及时、分、秒之间的简单换算,通过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比较匮乏,只会读表,对普通计时法、一天24小时等不太了解或一知半解,而这些又是学习24时计时法所必备的。所以在这节课一开始我先安排这样一个环节,唤起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引导探究、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感悟24时计时法。
1.老师把刚才的时刻都记录了下来,请看:(出示课件)
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篇12
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等数学活动,经历认识简单分数的过程;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几分之几表示的意义,认识分母、分子和分数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涂色笔练习卡片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教学预设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圆饼)如果把这个饼分给2个同学,可以怎么分?
2、师∶(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105页(1)的两个图)哪种是平均分,哪种不是平均分?
3、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谁来指指哪部分表示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二、探究思考,构建新知。
1、师∶现在拿出你的圆片来平均分成3份,涂其中的1份,用分数怎样表示?
(生答,出示课件105页的图。)
2、师:昨天的知识掌握不错,涂2份用分数怎样表示呢?自己试着涂一涂,写一写!
3、(大部分学生涂完后)投影展示学生的结果,并找几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涂。
(课件出示105页的图)
4、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现在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分别涂其中的1份、2份和3份,你能用分数表示出来吗?看看谁最聪明。(学生自己涂色并用分数表示出来)
(投影展示结果,出示课件105页(3)的三个图。)
5、(课件出示)“议一议”:里面有几个?里面有几个?
在中,4和3各表示什么意思?
从学生熟悉的分东西入手,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
一切发明创造都源于猜想,让学生从
中猜想出2份是,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
在充分相信学生的基础上,鼓励生自己动手,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既培养其合作意识,又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分子、分母表示的意义。
放手让学生写分数,说名称和意义,深刻认识分母、分子表示的意义,也体现学生的个性化。
学生可能有两种分法:一种是“平均分”,一种不是“平均分”。
生可能会指出涂色部分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教师可用模型进行演示,认识1份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
涂2份用分数怎样表示呢?如果一些学生有困难,可以降低难度,问:“想想怎样表示呢?
(1)小组中交流。(2)全班交流。
7、师:像......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边说边板书)
在中,3是分子,4是分母,中间的横线是分数线。(边说边板书)
8、(课件出示)106页“试一试”。
三、实践应用,深化新知。
1、涂色游戏。
在卡片上任意涂色,并用适当的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独立涂色,展示交流。
2、
(1)说分数,提问题。(课件出示“练一练”)
(2)找生活中的分数。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你能从教室里找出用分数来表示的吗?
3、资料:“知识窗”——分数发展史。
四、总结质疑。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涂色游戏改变了给定一个分数按要求涂色的练习形式,可以涂几分之一,又可以涂几分之几,有自主选择的空间。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知识窗”与谈收获、体会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情感目标。
学生可能会写出如:、这样的数来,有可能是对分子、分母表示的意义不明白。师先肯定学生写的,再重点说说你知道分子、分母表示什么意义吗?如果涂色够不够呢?鼓励生再写出类似本课所学的分数。如还有困难,可让其用圆片动手剪一剪,画一画。
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学生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基本技能目标: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
对东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室外部分
一、导入
师: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听课,其中不少老师还是第一次来到我们纬二路小学呢!对我们学校不是很了解,大家能不能先当个小导游领着老师们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前院四周的情况,介绍时注意使用正确的方位词。能当好小导游吗?(能)下面就分小组请老师们去参观吧!
(学生分小组进入操场向参观的老师们介绍校园)
二、认识东、西、南、北
1、认识东、西、南、北。
学生集合汇报。
师:同学们是怎样向老师们介绍的?
(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介绍校园的情况)
师:为什么几位同学有的说他的前面是教学楼?有的说他的前面是幼儿园楼呢?
(两位同学站的方向不一样,所以他所面对的事物就不一样。)
师: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描述,有局限性了。怎么办呢?你还知道其他描述方向的方法吗?
(可以用东西南北来描述)
师:你知道哪是东吗?(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
知道了东还能知道那个方向?(西方,东与西相对)
剩下两个方向是什么?(南和北)
哪是南?哪是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巩固东西南北。
师:看大家是不是认清了东西南北,咱们来做几个小游戏。
教师说方向,学生转向那个方向。(速度适当加快,增加娱乐性,使学生在游戏中熟练辨别东西南北。)
一学生说方向,其余学生指出相应的方向。
用方位词再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3、知识扩展。
师:在学校同学们都已经熟练地辨别出东西南北了,出了学校还分得出来吗?老师要考考大家,东图书店在我们学校的哪个方向?聚丰德呢?泉城广场呢?
师:你的家大约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室内部分
4、方向的相对性。
师:回到电教室,你调向了吗?文化墙在操场的哪边?办公楼呢?教学楼呢?幼儿园楼呢?
师:现在在多媒体教室里,我在同学们的哪边?门呢?那幼儿园楼在我们的哪边?哎?刚才有同学说幼儿园在操场的南边,可现在幼儿园又在我们的北边,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是幼儿园在动,而是我们站的位置不一样了。)
师:看来我们再叙述方向时,要说明谁在谁的什么方向。
三、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我们学校的平面图没有完成,同学们能将“文化墙、教学楼、办公楼、幼儿园楼”及它们的方向填在操场四周并把这张平面图完成吗?试试看!
学生绘制,展台前展示,介绍绘制情况。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师:同样的校园,有的同学把“东”画在了上面,有的把“北”画在了上面,如果不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别人还能清楚地看懂我们的示意图吗?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统一一个画图的标准)
师:对了,根据地理知识,在地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板书)为了使大家知道我们是按这个标准画的就在图的右上角画一个向上的箭头写明“北”。
师:请同学们修改一下你的示意图。
展示。
四、看图辨方向
1、游乐园。
师:春天就要到了,我们该去春游了,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好吗?(出示)
师:介绍一下公园的情况。(如果没用上方位词可引导学生“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介绍”)
师:你怎么知道花坛的北边是喷泉的?
我们先去哪儿玩?(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并介绍情况)
2、北京。
师:去过北京吗?老师有几张北京的照片想不想看看?
出示,学生欣赏。
师:这儿有一张__广场的照片,同学们能根据左下角的平面示意图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吗?
变换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说四周的情况。
五、小结
今后我们再出去旅游就可以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顺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篇14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搭配(2)(教材第102页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掌握寻找简单事件的组合数并用符号表示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养成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2.让学生经历从众多表示组合的方法中,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3.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
教学过程:
【新课讲授】
1.(课件出示)同学们,元旦快要到了,小红代表我们学校去参加县里面举办的跳棋比赛。可是,小红遇到了麻烦事,为穿哪套衣服而烦恼,她左选右选,还是拿不定主意,同学们你能帮帮小红吗?
2.(屏幕显示: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两条裙子、一条裤子)哪位同学能来介绍一下小红都有哪些上衣和下衣呢?(生答:2件上衣,3件下衣)
你会建议小红穿哪套衣服呢?(学生自由说,请学生说)
3.你们提到了这么多的穿法,同学们真是有心,如果一件上衣只配一件下衣的话,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学生思考)
此时,不少同学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我们不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都有怎样的搭配方法?
同时思考: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汇报。(找学生来回答他们的搭配过程)
(1)先选上衣,一件上衣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就有三种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衣也可以分别与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也有三种不同的穿法,有2个3种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种不同的穿法。
(2)先选下衣,一件下衣分别与两件上衣搭配,有2种不同的穿法,三件下衣就有3个2种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种不同穿法。
请同学们回顾刚才的搭配方法,思考:上衣的数量和下衣的数量与有多少种搭配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回答)2×3=6(种)。(板书)
6.同学们真棒,刚才老师还给你们留了一个问题,我们在搭配的时候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回答)
刚才我们通过小组讨论,观察得出来共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现在请同学们把学具卡片拿出来,现在我们有一张图,在一幅图中怎样表示出不同的搭配呢?(用连线)想一想连线时应注意什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学生回答完再课件演示)
7.同学们,其实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走进了数学广角,刚才你们为小红搭配衣服,就是运用了我们数学广角的知识——搭配(板书课题)。
通过有顺序的搭配可以为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可要做个有心人,说不定你还能在生活中发现并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呢?
刚才同学们为小红搭配的衣服,每一套她都非常喜欢,老师代表小红谢谢你们,选好了衣服,小红该吃早餐了,她又拿不定主意了,你能再帮她一次吗?(生答)(课件出示)
同学们请看屏幕,早餐里都有哪些饮料和点心?(生答)
如果饮料和点心各选择一种,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呢?
(1)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我们刚刚学的方法,找出不同的搭配来。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教师强调,按一定的顺序搭配)谢谢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为小红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一起到公园里看看吧!(课件出示)
请看屏幕,公园里都有哪些景色?(生答:有猴山,百鸟园,数学乐园)
再仔细看看从猴山到百鸟园可以怎样走?从百鸟园到数学乐园呢?我要从猴山先到百鸟园再到数学乐园呢?一共有几种走法?
(1)先自己标一标。
(2)交流汇报。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的太优秀了,请把你们的另一个学具拿出来,拉一拉,看看还能组成哪些两位数?记下来,也可以把数字换掉拉一拉。
【课堂作业】
教材第102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教材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4、6题。
2.完成《典中点》中本课时的练习。
教学板书
2×3=6(种)
按一定的顺序搭配,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反思:
搭配这个知识学生比较熟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如何培养学生有顺序的搭配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节课力争从两个方面进行教学重难点突破:一是教学生首位固定法;二是教学生连线法。在教学时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和感悟这两种方法的作用,既方便快捷又避免遗漏。体会越深,前后感悟越矛盾,学生就能更深刻的掌握这个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怎么写教案篇15
教学内容:
教材第2至3页例1及练习一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重点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学生背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观察例1图
问: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
(2) 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德阳市的东西南北方向? 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5、背儿歌
早晨起床向太阳,前是东,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回家按照4个方向观察房间的摆设,明天来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早上太阳在东方
面东,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东西相对,南北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