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关于三年级的教案

时间: 新华 三年级教案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写好关于三年级的教案要注意什么?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三年级的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三年级的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2、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2、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设计理念】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并充分利用教材留有余地的空白处,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展开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让他们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并将课文充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有关荷花的课件,使学生入情入境,培养审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学生的自主读书,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交流资料,让学生自由地交流对荷花的了解。

2、播放荷花录象,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形象感知。

3、谈谈感受:

看完录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

(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白态的荷花……)

4、教师引入:

荷花真美啊,美得同学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作家叶圣陶爷爷也特别喜欢荷花,他还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让我们随着作者到文中细细欣赏吧。

二、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把你喜欢的段落绘声绘色地读给同桌听,让他和你一同分享作者优美的语言。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体会,也可以是自己的疑问。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发言小结一下:瞧,同学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大家说得多好啊,老师把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总结以下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是自己的疑难。现在,我们先来欣赏美丽的荷花。刚才好多同学都夸荷花很美,你们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5、小组学习、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个句子写出了荷叶的多、大、绿。

(出示课件,体会荷叶的挨挨挤挤)

生:我觉得“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个句子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出示课件,体会荷花的三种不同姿态)

生: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冒”字用得特别好,它把白荷花写活了。

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还有别的什么不同的姿势?你们可以比一比,也可以说一说。

生:自由发言,比划。

师:多么千姿百态的白荷花啊,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把二、三自然段读一读。

三、再创想象,拓展语感

师:同学们,这么美丽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现在,你们就是这满池荷花中的一朵了,哪一朵最美你就是哪一朵。你们穿着雪白的衣裳,在微风中摇摆。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用心倾听)

师:啊,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刚才还有哪些小动物告诉你什么悄悄话呢?

生自由表达:小鸟告诉我……蜜蜂告诉我……蝴蝶告诉我……青蛙告诉我……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多么美丽的荷花啊,连蜻蜓、小鱼、小鸟都被吸引过来了。请同学们再美美地读读这一自然段,先在小组里读,等一下各小组推选读得比较好的同学来比赛读,看谁读得。

四、拓展延伸,抒情表达

教师引入: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

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可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

师总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它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依然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吧。

五、作业(任选一项完成)

1、画一幅荷花图。

2、写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3、办一期有关荷花的手抄报。

4、深情地颂读课文。

关于三年级的教案篇2

教学要求:

★认知目标:认识“怒、燥、暮”等8个生字,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

★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激趣,存疑导入。

1、四人小组交流课前准备的资料,说说自己观察了哪些花,它们在什么时间开放?

比一比,看谁搜集的信息多。(可以得到观察小能手的称号)(板书:花)

2、教师播放课件:欣赏一些美丽的花。

问:你知道这些花的名字吗?它们是在什么时间开放的呢?(学生可以猜测。)

有一位植物学家,他的做法真绝妙呀!连老师心里都痒痒的,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请我们一起走进文本。

二、熟读课文,初步释疑。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想一想怎样才算把课文读熟练?(遇到意思不明确的词,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交流自己读的过程。

3、请学生读1、2两段。

4、评议。

5、余下一段同桌读。(帮助伙伴纠正错误)

6、现在知道那位植物学家做了什么吗?(补充课题:钟)

7、你觉得他的做法如何?(讨论、交流)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这课题呢?

(自由读课题)教师有意识地进行表扬。

8、读了课文你还知道些什么?(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

9、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

三、探究课文,感情朗读。

(根据学生的兴趣读懂课文。)

如:学生选择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一段。

2、谁想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请学生朗读)

师:你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师都被你感动了。你为什么会如此钟情于这一段呢?

(说体会,谈感想)

3、用课件出示两段话,学生朗读进行比较。(一段是原文;一段是教师改编,描写花儿开放的句式单调、干巴。)为什么你喜欢原文?(说理由)

4、师生合作朗读本段课文。

5、交流自己的收获。

6、带着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再美美地朗读这段课文。

7、背诵喜欢部分,与同学交流。

8、课件出示课后第三题。

小结:大自然实在奇妙,这些美丽的花儿为什么不在一个时间开放呢?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同学们,你们想去探究一下吗?要知原因,下节课再见。

四、书写指导。

1、出示生字认读,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2、书写生字。

(1)教师范写,学生学写。

(2)学生自己写,师生评议。

(3)学生练写,反馈结果。

五、课堂练习。

(1)课件出示练习题。

(2)抄写19个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认知目标:会写“艳、内、梦”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苏醒”等19个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欣赏的语气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目标: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观察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认真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发展目标: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花儿开放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昆虫的活动时间有关。学习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教学过程:

一、听写词语,巩固反馈。

1、学生听写词语。

2、同桌相互检查。

二、展开想象,推测原因。

1、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

2、学生自由推测。

三、研读课文,探究解惑。

1、默读课文第二段,画出表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讨论交流。

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学生朗读。

4、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什么关系。

5、小组交流,说说其他植物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关系。

6、全班交流。

四、总结全文,拓展能力。

1、朗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植物学家绝妙的做法。

2、继续观察搜集各种花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然后把这些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给他人。(形式多样:如编科学小报、做资料卡、写观察日记等)

关于三年级的教案篇3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五班有学生70名,经过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能懂得怎样听讲,知道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能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之间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团结。个别学生知识的掌握较差,有些学生现在还是不会阅读课本,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较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二、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1.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学生初步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4.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其他的经验和总结:

1、运用恰当的教具、学具。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获得知识。直观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的声、像、色,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课教学中,教具和学具的选用是否恰当,对于学生获取知识的影响,体现的很明显。让学生用学具盆中的数字卡片摆出算式,比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结果要方便,而且组成一个数时,更能显示“摆”的优越性,注重微机在课堂中的使用,用各种有趣的动画形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效果。

2、数学课上,强化了知识的趣味性,以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结合事例和史料对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的教育,如: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了任何一个数学家的成功后面都包含着他的辛勤汗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因此,在上学期我注意了课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学生在数学课中感到新颖有趣。并得到成功的满足,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生乐在其中,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了学生的意志力,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3、挖掘数学中知识美的因素,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认为数学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可以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知识的协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比例的技巧美,引导学生去探索数学知识的规律,收到了良好效果。

4、通过数学游戏培养兴趣的目的,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绝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游戏都有浓厚的兴趣。例如:扑克、幻方、火柴等都可纳入数学游戏中,学生在玩中学,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很善于动脑。

5、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当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后,把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使学生立足实际,面向未来,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

三、存在的不足之处:

1、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方法不对,主要表现在:上课听讲不认真,家庭作业经常完不成;加上学生家庭的不配合,造成了学习差。还有一部分是,反映问题慢,基础太差。

2、在教学中,不注意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只是一味的教学课本内容,教学太死板,不够灵活,不注意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还比较差,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4、在上课时,有时会留下一些小问题,比如说,有个别的落后生不能作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还需要课下辅导。

5、教师的教育思想有待于进一步更新,要多掌握一些现代教育理念,并把这种理念转化为自身的思想,切实的知道自己的教育行为。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针对我们班学困生比较多的特点,我主要是课上多提问,课下多辅导,和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不冷眼对待学困生,再就是利用星期四下午给差生补课的时间进行辅导,及时对学生进行家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课后练习要把握训练的要求和重点,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明确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内容。继续抓好常规管理,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以便更好的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2、适当加强口算,提前口算教学。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掌握这些口算可以为学习本册的笔算打下基础,对以后学习除法试商、简便算法等也有重要作用。为了使学生较好的掌握这些口算,并为笔算作好准备,在教材中分别把口算提到笔算之前教学。

3、加强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运用七巧板拼图形,初步理解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材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安排形式多样的练习和数学游戏,应用题注意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和富有思想性、知识性的内容,适当增加有关本册数学内容的历史知识,这些不仅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助于进行思想品德,注意引导学生想出不同的算法,并找出哪种算法简便。

5、加强学科教学研究,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并及时应用于教学实践,同时注意总结经验,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6、利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象的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于三年级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用几何形方方圆圆进行概括事物的方法,并运用这一方法认识、观察表现各种事物和人物。

2、初步体验运用几何形造型乐趣,用方形、圆形、三角形组成美好画面,表达自己的感受,发展学生运用几何形这一绘画语言进行表现的能力,使学生从感受生活的乐趣中,发现图形的美。

3、学会更好的用绘画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拓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重点:

学习用简单的几何形观察事物,并用添加或减少的方法夸张、概括地造型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由几何形展开的想象。

教法学法:绘画法、演示法、游戏法、观察法、故事法等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具准备:范画、方方圆圆的几何形、生活实物、彩笔等。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启发导入。

1、故事引入:“从前有两个小朋友,它们的名字叫方方和圆圆,有一天,它们发生了争吵,都说自己的本领大、朋友多,圆圆说:“我的本领可大了,圆形的物体可多了:太阳是圆的,星球是圆的,皮球是圆的......”;方方说:“我的本领也不小,而且我的朋友也很多,你们看:电视机、房子、盒子......;方方和圆圆一直在争辩谁的本领大......”到底它们谁的本领最大呢?

2、请你说说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方方的,圆圆的?

3、揭示板书课题。

二、游戏体验,理解感知。

1、游戏感知——用两个个袋子装着两种不同形状:方形、圆形,请学生摸一摸,分辨形状,并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2、找朋友——出现包含两种形状的图片(可以是照片,也可以是图画),请学生从上面找出各种形状。

3:对比找不同——用实物照片和用几何形概括了的图画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它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学习用几何形来概括和理解大自然中的各种形状,便于掌握简单、概括的绘画语言)。

4、说说你在生活中见过的动物,还有哪些的外形分别近似于方形、圆形。(七星瓢虫、刺猬的外形与圆形想死,牛、羊等动物的外形与方形相似,等等)

5、用几何形概括事物的外形,有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外形特征。

三、欣赏评述,自主探究。

1、欣赏大师绘画作品和学生的绘画作品,看看画面上是怎么用几何形状表现主题的、表达思想的。

A、欣赏黄永玉的国画作品《羊》:

B、欣赏黄永国的国画作品《乌龟》,与真实乌龟图片进行对比:你能找找画与真实的动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C、黄永玉的水墨画《猫头鹰》。

2、了解动物特征:动物们都有自己的典型特征,请猜猜这些图片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局部。

3、仔细观察图中的动物,找出外形能用方形与它们近似的动物。画动物时,在概括的外型上添加动物们的典型特征,有助于我们准确的描画动物。

四、尝试概括,方法总结。

1、尝试小练习:选择图中的一种动物,快速的描绘出它的局部特征。描画动物时,特征可以有所取舍。

2、说说动物的哪些特征必须添画,哪些部分可以省略?

3、采用同一物体不同表现形式的比较法(例如:建筑可以有方形、圆形、三角形等造型??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拓宽学生知识面。)

4、教师示范,总结板书。

板书设计:

(1)用几何形概括出事物的特征,夸张表现外形。

(2)添加事物的典型特征。

(3)调整构图,添画背景。

五、大胆造型,创作表现。

1、作业要求:你见过哪些动物的外形近似圆形或者方形?用减或添的方法,夸张、概括地将它们描画下来!

2、学生自主表现,播放相关素材和优秀范作。

六、作业展示,交流评价。

1、自主展示,生生互评。

2、教师点评,表扬鼓励。

七、教学总结,拓展延伸。

仔细观察生活中各类事物,用各种几何形状总结概括,并尝试用减或添的方法,夸张、概括地将它们描画下来!

关于三年级的教案篇5

为圆满完成新高一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必修一到四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我们高一数学组秉承高一决定高考,细节决定成败的.思想,从初、高中衔接起认真分析学情,积极研讨,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状况:

(1)本年级共12个行政班,学生860人。在中考数学成绩满分120分的基础上,我级100分以上的人很少,相对来说90分以上属于高分,绝大多数90分以下;学生数学底子薄弱,学习环节不完整,学习习惯不科学;另外,班级差异大,层次多。我们要加强集体备课力度,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由于初高中分别实施课改教学,高中教学内容与初中所学衔接度远远不够,存在较大断层,我们需制定并学习衔接材料,并且在新授的同时适时补充一些内容,势必挤占新课的授课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珍惜每一堂课,优化每一环节,提高学习效率,探索高效课堂。

(3)高一作为起始年级,作为从义务阶段迈入应试征程的适应阶段,学生有的是一份执着,期望值也较大。理想的期盼与学法的突变,难度的加强与惰性的生成等等矛盾冲突伴随着高一新生的成长,我们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并落实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不负众望。

(4)刚刚进入高一的学生还停留在初中时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以及对数学学习的散漫认识上,我们要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出发,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初三与高一的衔接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好从初中到高中学习方法的过渡。从高一起就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以适应高中领悟性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任务:

本学期完成数学人教A版《必修1》和《必修2》两册内容。

三、教学措施要求:

(1)注意研究学生,做好初、高中学习方法的衔接工作;加强自我学习,特别是两个纲领性文件《国家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年山东省高考数学科考试说明》的学习,吃透大纲,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率,不做无用功。

(2)加强集体备课,发动全组同志,确定阶段主讲人,集思广益,讨论优化教学方案;各班级统一进度,分层要求,分层作业,分层考试;注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注意运用多媒体、投影仪、电脑软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着眼于基础知识与重点内容,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分项突破难点。充分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教学,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切勿忙于过早的拔高,上难题。同时放眼高中教学全局,注意高考命题中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及新趋势,这样统筹安排,循序渐进,使高一的数学教学与高中教学的全局有机结合。

(4)培养学生解答考题的能力,通过例题,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对所学知识进行能力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训练数学能力和培养数学素养。

(5)让学生通过单元考试,检测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及时总结总结总结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做好充分的准备。

(6)精心组织教学,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重视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抓好尖子生与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提前展开数学分层培养和数学基础辅导。

关于三年级的教案篇6

一、 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 Unit 4 My family

二、 说教材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外貌描述表达及相关句型基础上进行的对话教学。通过学习John与妈妈之间的对话,理解句型“I have a new friend .”,“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并能加以运用。

三、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听、说、认读本课时主要句型“I have a new friend .”,“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

(2) 对话中出现的“photo”等单词,学生能听懂并理解其意思。

(3) 会朗读对话。

2、能力目标:

(1) 能描述朋友的外貌特征.

(2) 使用时能正确使用“He /She is ……He/She has……”, 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教育要学生珍惜友谊,并热于助人。

(2)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He /She is ……He/She has……的运用

五、 说学生

学生在本单元已分别学习了“He /She is ……He/She has……”,还不扎实,需进一步强化。

六、 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动物单词卡、人物头饰、多媒体、投影仪、奖励用的小贴画,自制人物奖励卡。

七、 说教法、学法

为突破这堂课的重、难点,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模仿力和表现欲旺盛等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任务型教学模式为主,以活动,合作为主线,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游戏感悟等多法并用的方式组织教学,促进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八、 说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是新课导入的关键。《 what’s your name?》这首歌曲突出了主题,以可爱的卡通画面给学生带来新鲜、亲切的感觉,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兴奋起来,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因此,在热身的时候这样的导入既吸引住学生进入对话主题,同时还渲染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气氛。

(二)夯实基础,温故知新。

教师要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拔、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样才能使课堂氛围充满活力。因此,我在这个环节请同学们回忆歌曲中男孩的名字,巧妙的引出对话中的新句子“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 进行答句的教授。出示一些卡通人物的photos,请学生回答,回答正确的学生可以得到该卡通人物的照片,并和他们交朋友.从学生喜爱的东西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用对比的方式,强调his与her,引导学生对照片提问。 当学生得到照片后,教师可以提问“Who has a new friend today?”请交到新朋友的同学对自己的朋友进行简单的描述。这样轻松复习了旧知识,还为学习新课扫平了障碍。

(三)呈现对话,合作互动。

由学生在课堂中结识的新朋友,自然过渡到对话中,John的朋友。在对话学习前,提出问题。孩子们带着疑问观看教学光碟后,解决了难题,非常有成就感。在朗读对话时,我先后进行了听音跟读,小老师领读,大组分角色朗读及互评,小组合作学习,表演展示等方式,做到读得充分而不失乐趣。特别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方面,让孩子们在师生,生生,小组等不同的合作方式中,学会倾听,学会评价,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四)通过课件出示两张照片,教师介绍照片中是已经失去联系的朋友,将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对照片进行描述,帮老师录制一段寻人启示。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鼓励学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五)我们的朋友有很多,有动物,植物,在科学发达的今天还有机器人。请同学动手设计一张机器人朋友的画像并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说明,提升学生的能力。

(六)作业布置注意结合学生实际分层,学生可任选其一。

(七)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

九、教学总结

这节课不论是旧知识的巩固,还是新知识的呈现和操练,都紧紧围绕教学重点,游戏和评价方式的设计适合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用,提高了课堂实效,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于三年级的教案篇7

一、设计说明

1、教学内容的地位:《倍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承接了二年级对乘除法的学习,并为后续倍的进一步认识做了铺垫。“倍”在学生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本节知识内容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2、学情分析:生活中,学生经常接触相关的概念,所以“倍”的概念对于学生应该并不陌生。而经过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乘法的应用比较熟练,也了解几个几代表的含义,所以这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只需多加练习,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出“倍”的含义,加深对倍的认识。

3、设计理念:根据课程基本理念中“课程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体验和理解、思考与探索……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和《课标》中的教学建议“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

4、基本思路:本节课我直接利用书中学生熟悉的小白兔吃胡萝卜的情景,将胡萝卜直观现实的摆在黑板上,并运用小棒让每人都能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等学生基本掌握了倍的概念,再让部分学生上台演示检查掌握情况。为了避免场景过多引发思维混乱,所以直接利用胡萝卜的增减继续学习。做题练习后,再次用拍手游戏巩固知识,做到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进行后,出示最后一道思考题,检验学生是否融会贯通,并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50页《倍的认识》例1及做一做和P53-练习十一第1题

教材分析:二年级教材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的意义及相关计算,为本单元“倍的认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倍的认识”也是对乘法和除法的拓展应用,进一步为第六单元多位数乘法做了铺垫。本单元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因此学好本单元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学生经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养成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胡萝卜贴片、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老师拍了多少下手,你们就拍多少下,从第一组开始,看哪个组拍的又对又齐。(教师拍两下,每组学生拍两下。)

通过体验一个两下与四个两下的关系,引出倍的概念。

师:像今天这样,我们就说你们拍的数是老师的四倍。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倍”的知识。(板书课题)

(拍手接力连接了新旧知识,且操作简便,耗时少,可以为后续学习留出更多时间。)

二、引导探究,认识新知

1.出示教材第50页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①师:同学喜不喜欢小白兔呢?今天就有一只小白兔蹦蹦跳跳的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有谁知道小白兔最喜欢吃什么呀?

学生自由回答。

师:老师今天就给小白兔准备了好多不同的胡萝卜。大家一起数一数图中有多少根大胡萝卜?(贴上大胡萝卜贴片,两两贴在一起。)

那带叶子小胡萝卜有多少根呢?(贴上小胡萝卜贴片,两两一起贴在黑板上。)

师:像这样把6根小胡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把胡萝卜两两圈起来),就是几个2根?(3个)

引导学生思考,指名回答。

所以我们就说小胡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3倍。(板书)

②师:大家再一起看看白萝卜一共有几根?

白萝卜是几个2根呢?怎样摆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来?

学生动手摆小棒,数一数。指名学生上黑板用白萝卜贴纸演示,摆一摆。

师:那白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几倍?

指名学生回答,将白胡萝卜两两圈起来。(板书)

(先由老师引导认识“倍”的概念,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直观体验,将“倍”与“几个几”直观的联系起来。)

2.巩固“倍”的概念。

①胡萝卜摆好了,小兔子就开吃了,它先吃掉了一个小胡萝卜(拿走一个),那大家再想想,白萝卜变成了小胡萝卜的几倍了?

同桌讨论怎样摆。指名学生上台摆胡萝卜,在后面写上有几个几,然后回答,集体订正。

②贪吃的小兔子又吃掉了两个白萝卜(拿走两个),那现在白萝卜是大胡萝卜的几倍呢?

同桌讨论怎样摆。指名学生上台摆胡萝卜,在后面写上有几个几,然后回答,集体订正。

引导:“倍”就是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让他们感到“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并体验到它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是什么内容。小兔子吃胡萝卜的情景也使学习不再只是枯燥的数字)

现在,小兔子去吃胡萝卜了,大家也继续用自己的小棒动动手,练习一下吧。

三、巩固运用,加深体验

1.教材P50-“做一做”第2题。

第一行摆5根小棒。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四倍,在第二行每5根摆在一起,要摆几个5根?一共多少根?

学生动手摆小棒,数小棒,指名学生用展示台示范,回答问题,集体订正。

大家完成的都非常不错,现在老师再来考考你们,看你们是不是明白了“倍”的概念。

2、教材P50“做一做”第一题。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教材P53-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填一填,指名学生回答并集体订正。

4、拍手游戏。

刚才的几个题大家都完成的很好,所以现在我们一起来休息一下,玩个小游戏。

老师先示范规则:我拍2下,你拍3个2下,回答你是我的3倍。

同桌之间进行游戏。

(通过师生的拍手游戏练习,将知识进一步抽象化,使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为下节课的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

四、收获,课后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根据学生回答本课内容。)

2、小兔子吃剩的小胡萝卜有3个,白胡萝卜有5个,大家可以讨论一下,老师要再贴上多少个白胡萝卜,它才是小胡萝卜的2倍?3倍呢?

板书设计:

倍的认识

大胡萝卜:2根大胡萝卜:2根

小胡萝卜:6根3个两根白萝卜:10根?5个两根

?小胡萝卜是大胡萝卜的3倍白萝卜是大胡萝卜的5倍

三、教学反思

因为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本节课的设计和教学注重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动手参与、直观体验,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相关知识。为此,我做到了如下几点:

1、游戏导入,连接新旧知识。

在本节课的开始,通过拍手接力,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也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几个几和倍),从而直观的让学生初步认识“倍”,初步形成倍的概念,为新知的转化做好铺垫。且拍手接力容易操作,费时少,为后续的新知学习和练习留出更多时间。

2、情景教学,提高参与兴趣。

结合教材中小兔子吃胡萝卜的情境,借助直观操作——胡萝卜贴片和摆小棒,加深对新识的理解。摆小棒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与同桌讨论交流的过程既加强了合作交流的能力,又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最后让学生上台演示,学生学习热情更高了。

3、巩固练习,多种方式结合。

与平时只为了答出问题不同,本次的练习先让学生继续用摆小棒的方式回答,动手的同时也巩固了刚学的知识。然后再让学生安静的完成后续两题,留出思考的时间。像这样动静结合,做到寓教于乐。

4、拓展延伸,留出思考余地。

为避免情景太多的混乱感,最后的拓展还是回到小兔子吃胡萝卜的情景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个数中有几个几”是“倍”的概念,还要让学生能反过来思考“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样也为后一节课的教学做了铺垫

实际教学和设计毕竟不同,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课堂上因为学生热情很高,指名了多位学生上台摆胡萝卜,所以课堂一度稍显混乱。所以以后设计课堂时不仅要注重引发学生兴趣,还要多注重教学常规与管理。实施数学新课程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

关于三年级的教案篇8

第一课时

一、比一比组词:

1、浆桨诱绣舔添燥躁

让学生结合偏旁部首,从字意上进行比较,然后再组词。

2、抄一抄

拥挤沉思酣睡黎明梦境

散步欣赏荣华视线收藏

高楼大厦新颖跃跃欲试无影无踪

在学生抄写之前,先让学生充分的读一读,然后再补充一些常用词语。

3、填写词语

让学生在填写时先进行分析,想一想“的”字前后词语的关系,然后再进行填写。

金色的阳光彩色的浓雾

明亮的教室清凉的微风

欢快的笑声苍翠的松柏

盛开的野花鲜嫩的蘑菇

4、积累词语

让学生先观察每组词语的特点,然后再进行照写。

葱葱笼笼密密层层严严实实AABB

又香又脆又松又软又肥又厚ABAC

绿茸茸亮晶晶笑盈盈ABB

5、品读句子

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了解句子中带点字用的生动形象准确。

春天,树木抽出新枝,长出嫩绿的叶子。

夏天,树木长的葱葱笼笼,密密层层的职业把森林封的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第二课时

1、读一读

让学生通过读这两组对子,了解对子的特点,并能自己编一编。

2、开卷有益

1、情同学们自己阅读短文,说一说短文主要写了些什么?了解短文的大意。

2、说一说,读了短文之后,你有哪些收获。

3、畅所欲言

1、让学生收集有关树的图片和资料。

2、让学生自己列举一些,比一比谁说的树多。

3、自己选择一种熟悉的树,从树的生长环境,生长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

4、初显身手

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做一做,,在班级中进行展示。

5、笔下生花

这是一篇想象作文,要启发学生想象,走进了大森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或者发生了什么事?

从不同的季节去想象,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方面写,从中感受到大森林的美,大森林的丰富多彩,奇妙无穷,体会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激发热爱自然的情感。

关于三年级的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语。

2、能照样子一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3、能找出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和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它的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个创举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而骄傲。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步阅读课文,了解课文梗概,学习车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人新课:

你们看见过哪些桥?我国有哪些著名的桥?(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扛大桥、上海南浦大桥、赵卅f桥等)。

板书:赵州桥。教学生字“赵”“州”。

师赵州桥虽然没有南京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那样高大,但却是一座世界有名的大桥。这座桥为什么能闻名于世界呢?我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听录音看课文,了解课文梗概。

(三)自字生字新词:

1自学生字表上的生字,掌握字的音、形。注意“砌”字的结构,“慧”、”互”、“匠”等字的笔画笔顺。

2默读课文,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不懂的词语,和联系上下文理解。

(四)检查自学生字、新词情况o

(五)初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o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正确地读,即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每个自然段各讲了什么内容?

3讨论后,师生共同小结。

板书:

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赵州桥

非常雄伟、坚固

不但坚同,而且美观

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六)作业:

1抄写生字及课后题3的词语。

2完成谋堂作业本中的1、2两题。

3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课文1、2段,弄清赵州桥设计上的两个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抽读生字、新词。

2、课文中讲了什么?分哪几个方面讲?

(二)讲读课文第1段。

1、默读第l段:

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还告诉我们什么?

讨论::共二句话,主要讲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还告诉我们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和建造的年代。

2、“闻名”什么意思?它的近义词是什么?

(有名)

3、指名朗读o

(三)讲读课文第2段o

1、自由读第2段:

思考:

(1)赵州桥闻名于世界,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雄伟、坚固)“雄伟”什么意思7

(2)课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请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o

2、出示两幅投影图,让学生比较:一幅是甲桥即赵州桥简图j一幅是乙桥,河中有桥墩,用长的单石桥板铺成的普通桥。通过两桥的比较,使学生了解:甲桥是拱形桥,无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而乙桥是平板桥,有桥墩,桥洞顶上没有小桥洞。

3、大桥洞没有桥墩有什么好处?(减少冲击力、节省石料。)

4、四个小桥洞有什么好处?(减少冲击力,减轻桥身重量、节省石料。)

5、李春为什么要设计成拱形的石桥7

实验比较: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拱形桥和普通桥相比,哪个承受的重量大?

先用长30cm、宽3cm的薄竹片平放在桥墩上,在桥面中央放物体A。问:桥面发生什么情况?(下陷)。说明了什么?(桥面不能承受这一重量)。再将同一薄竹片变成拱形,并固定好两头,将物体A放在拱形最高处。问:桥面下陷了吗?将重量大于A的物体B放在拱形桥上。问:桥面能承受吗?对比实验说明了什么?

(用相同材料制成的拱形桥,承受的重量,要比普通桥大得多。)

6、“设计”什么意思?课文中“这种设计”是指哪种设计?

(大桥洞没有桥墩、四个小桥洞)谁能用“设计”说一句话?

7、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出了这种设计上的优点?

(既……又…)回答后用“既……又……”口头造句。然后指名朗读这一句。

8、齐读第2段后回答: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讨论后小结:这座桥大桥洞没有桥墩,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它既减少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从来没有的,’所以说是一个创举。

9、这一段主要写了赵州桥设计上雄伟坚固的特点,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在这一段中,有些词语和句子跟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特别密切,请找出这些词语和句子。(”雄伟”、“创举”;“赵州桥非常雄伟”)

师:我们在阅读文章时抓住了关键词句,就如同找到了打开文章“门窗”的钥匙,对深刻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比较容易了。在写文章时,如果我们围绕关键的词句‘写,这样文章的主题就突出,中心就明确了。

(四)看投影片系统说说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也可练习背诵第2段)。

(五)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中3、4、5题。

2、熟读课文第二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3、4段,重点理解课文第3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挛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所以闻名世界,是因为桥的设计雄伟、坚固,是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赵州桥不但雄伟、坚固,还十分美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段,看赵州桥是怎样的美观。

·

(二)自由朗读第3段:

1、思考并讨论:(1)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2)这一句在段的开头有什么作用?(是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作用。“坚固”一词总结了上段写桥设计上的特点j

“美观”一词又概括了本段所写的桥的另一个特点。

2、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出桥的美观的?

(1)课文中写了大桥哪一部分的美观,它是怎么写的?指名读有关句子。

板书:雕刻精美有的有的还有的

(2)“似乎”是什么意思?用“似乎”口头造句。

3、分析句子:

用投影片出示句子:有的……有的…还有的……所有的……。

(1)齐读投影片上的句子。

师:这段话中有两个分号,表示连接的三个句子问的并列关系,并列地写出了三种龙的样子,最后一句是前面几句的总的说明。这种写作手法是“先分后总。

如果把最后一句调到前面去,请同学们读一读,是否可以?这

里的写作手法是“先总后分”。

4、对照投影片上的图案引读课文。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_______。桥面两侧有_______,栏板上雕刻着_______:有的______有的______还有的______。所有的龙_______,真像_______。

5、作者写赵州桥的美观,为什么只写了桥面两侧石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因为石栏板上雕刻的三幅神态各异、象活的一样的龙的图案,最能说明大桥的美观,最能突出主题,所以只选择这一部分写。)

6、练习背诵课文第3段(基础较差的班级改为读第3段)。

(三)讲读第4段:

赵州桥不但雄伟、坚固,而且精致美观,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1、齐读第4段。

思考讨论: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这一段是课文的总结,告诉我们赵州桥是我国的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四)齐读全文o

(五)归纳板书内容,总结课文的写作特点:

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先总述了赵州桥是石拱桥闻名世界,最后总结了赵州桥的建造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杰出表现,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课文2、3段分别围绕“雄伟”、“坚固”、“美观”这些关键词和“赵州桥非常雄伟”、“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的总起句来写,这样就使主题更突出,

中心更明确。

(六)除了赵州桥,你们知道我国还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古代建筑?

(万里长城、北京故宫、苏州林园、杭州六和塔、灵隐寺、大禹陵、保国寺、国清寺等)

(七)启发学生谈感想:

我们的祖先建造了许许多多闻名于世界的建筑物,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这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干,说明了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曾为人类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自强自立从小刻苦学习,练好本领,将来更好地建设家乡、建设祖国。)

(课文学完后,可结合学习单元提示,以明确单元训练重点。)

(八)作业。

1用“设计”、“似乎”书面造句。

2、完成课堂作业本中第6、7两题。

3、课堂小练笔:围绕一个句子写一段话。

关于三年级的教案篇10

《带雨的花》

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认读本课五个会认的生字,掌握九个会写的生字。

过程与方法:

1、多种形式朗读诗歌达到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读中感悟,边读边议,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品读诗歌与诗中的小朋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激发孩子们读诗的兴趣,享受美好的儿童诗的润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师:“看到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质疑:课文还有不会读的吗?

3、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4、认读生字并组词。

质疑:还有不认识的生字吗?

5、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诱饵”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尽情”、“香甜”、“原谅”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三、浅悟课文。

1、读文,看看自己都知道了什么?

2、交流。

四、小结。

谈谈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

师导: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波爷爷的诗《带雨的花》,这首诗真美,把你把我都深深的陶醉了,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第19课《带雨的花》,那谁还记得,这首诗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作答。

师激情导入范读文本。(意图:学生在引导下回忆所讲内容,积淀情感。)

二、教师范读课文。

师配乐范读课文。调动兴趣:你们想有滋有味的读读吗?(意图:教师的范读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情感,促使学生有朗读的兴趣。)

三、细读文本,深入品味,并指导情感朗读。

1、结合自己生活实际去体会文中小女孩当时的心情。

(1)找生说说自己和文中的小姑娘一样的经历。

(2)教师通过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偷偷的”、“尽情”等词语指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

2、以文中的“我”偷跑出去都发生了哪些开心的事为主线索,继续朗读文本。(出示大屏幕)

教师提问:你有没有追过蝴蝶?说说自己追蝴蝶的情景和当时的心情。并体会着去读读文本。

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他们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产生情感共鸣。)

3、继续故事情节的发展。找生读3、4小节。

师提问:小鱼小虾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乐趣,小女孩是怎样对待它们的?指导:下保证时的态度?

师小结,过渡到下环节。

4、朗读5、6小节。

(1)师提问:下雨了,人们都在跑,小女孩又是怎么做的?生回答并体会试读文本。

(2)教师追问:她给妈妈采花时心情怎样?都想到些什么?生回答,并体会着读文本。

(3)指导“一束带水珠儿的鲜花!”最后为什么用感叹号?出示大屏幕。

教师小结标点的作用。(意图:标点符号的设计达到文本性和工具性的结合。)

5、故事的尾声。

师过渡:玩了那么久,也玩痛快了,现在该回家了,此时小女孩是怎样的心情呢?

学生自读第7、8小节。

(1)学生自读文本,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当时小女孩的心情怎样?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着小女孩当时的心情读。

四、小练笔。

回到家里,小姑娘会挨妈妈一顿骂,甚至一顿打吗?如果你是那位妈妈,你会怎样对待孩子呢?。代替妈妈给孩子说说心里话。(课上时间充足可在课上写在小本本上。)

(意图:换位思考,让孩子体会做家长的那份爱与关心,注重听说读写结合。)

五、回读整首诗,整体感悟。

1、配乐朗读文本,并思考文中的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同时板书主要词语)

2、在美妙的音乐中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结束本课。(播放音乐)

(意图:整体感知文本,体会诗歌的韵味美。最后音乐中升华朗读。)

关于三年级的教案篇11

教材分析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是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体育”这一单元的一篇文章,作者通过中国女排队长孙晋芳训练、比赛、遭受挫折时的苦闷与夺取胜利时的欢乐,以及女排同心同德的团队精神的记录与描写,为人们刻画出一个胸怀宽广、认真善良、肯吃苦、顾大局的女排队长的光辉形象。

文章篇幅较长,在阅读时朗读,应抓重点句段理解语言环境,理解人物精神,从而受到思想启迪。

学情分析:

经过五年的学习,学生基本上掌握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具备了摘录、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但他们还缺乏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这些知识、能力。因此,六年级的教学应致力于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自读自悟,读中悟情、读中明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比较广泛的文化积累,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同时还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也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通过朗读和品味描写人物的外貌、个性化的语言以及动作的词句等体会人物所表现的优秀品质以及团结、拼搏、顽强、奋进的体育精神。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从而认识到孙晋芳的善良、诚恳、胸怀宽广、刻苦训练的优秀品质。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中所体现的团结、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从而认识到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能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在品读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习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优秀品质。

教学准备:

录象带、词卡

教学过程:

(计划两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播放排球比赛片断,让学生感受赛场上的激烈气氛以及队员的拼搏精神。

2、学生交流观看后的感受。

3、导入:八十年代初,女排姑娘用她们勇于拼搏、顽强奋战的体育精神,为中国人在奥运赛场上扬眉吐气。人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些女排姑娘们。我们更应该把掌声送给这位在赛场上至关重要,却默默无闻的女排姑娘。(板题)

(评:课始,利用音像再现排球赛场上激烈拼搏的场景,渲染了气氛“未成曲调先有情”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画出中心句读一读。

2、师述:同学们,这篇课文给我们刻画了一位优秀的女排队长。课文中一定有许多打动你的地方,自由读课文,想想孙晋芳的哪些地方值得自己敬佩,并用笔画出来,想想应该怎样读。

3、学生交流汇报时,可结合自己的感受说出孙晋芳的哪些地方最值得自己敬佩,并在朗读中揣摩该怎样读。

生1:孙晋芳传球技艺高超的惊人,这一点打动我,我想这样读……

生2:她朝夕苦练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我想这样读……

生3:她用宽大的胸怀来化解与同伴之间误会与矛盾。值得我敬佩,我想这样读……

4、在学生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读好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

(评: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感知课文,读出对人物的初步印象,辐射出全文的相关内容,既有利于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又进行了语感的训练,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初次对话。)

三、理解词语,再读品位

1、出示词卡“心海中的暗礁闪闪发光的金线指挥演奏一缕袅袅青烟”。

2、学生再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讲述这些词语的部分。细读体会这些词语的意思。

3、读3自然段,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从她手里飞走的球变成一缕袅袅炊烟,这是运用了什么写法?

生:作者运用了夸张的写法,这样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出她传球技艺高超,能化险为夷。

4、读6—10自然段,说说“心海的暗礁”指什么事?面对这些,孙晋芳是怎样做的?画出描写她心理活动的句子,细细读一读。

5、读11—12自然段,看看孙晋芳是怎样在赛场上指挥演奏的?作者应用了什么写法?

生:作者应用了比喻的写法,写出了在赛场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6、读14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把孙晋芳比作“一条闪闪发光的金钱”。

生1:因为珍珠再美丽,没有线把她穿在一起成为项链,它也只是一颗珍珠而已,这样写说明了孙晋芳在这个集体中的重要作用。

生2:因为团结就是力量,只有团结在一起,奋力拼搏,才能取得胜利,而这恰恰需要孙晋芳这样的一传手来把大家团结在一起,就像一颗颗珍珠穿成美丽的项链一样,所以把她比作一条闪闪发光的金线。

7、读15自然段,讨论:课文说应该把欢呼声和掌声分一半给孙晋芳一个人,你认为合适吗?

生:我认为很合适,因为没有孙晋芳,女排队员们就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永远不可能成为一条美丽的项链,所以我认为她的功劳大,应该把欢呼声和掌声分一半给她。

(评: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抓重点词语,理解语言环境,理解人物,梳理了文中脉络,让学生在自渎自悟中看清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并由点到面,把握住整个文章的中心,明白一个道理,从而提高他们的分析,欣赏和评价能力。)

四、总结全文,拓展视角

1、默读全文,说说孙晋芳是以怎样的体育精神进行训练和比赛的。

生1:这种精神应该是团结、拼搏。

生2:这种精神应该是把自己的事放下,把集体、祖国的荣誉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

2、读完全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完成“我的视角”(先和同桌交流一下,再写出来。)

(评:读一篇文章,学生的感受是多元的,表达的方式也是因人而异,“我的视角”这一设计着眼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

课后反思:

新课程准不仅仅要求语文教学“重读”,还将语文教学目标指向了新的高度——“悟”。读悟结合,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本节课的教学由于课文比较长,为了更好地阅读。我让学生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感知课文,概括文中最打动你的地方,并找出来,细读体会,为深入地感悟、品味奠定了基础,然后抓住几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受、思考、诠释、表达,这样一个胸怀宽广、诚恳善良、顾全大局、机智勇敢、球技高超的女排队长如在眼前。通过品词酌句很好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最后再回归整体,让学生通过“我的视角”用笔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突出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由于文章是一篇典型的人物报告文学作品,内容丰富,教学时关注了人物品质的感悟,对于一些细节描写就有所忽略。以后如何上好这种类型文章,怎样兼顾,让学生的收获更大一些,需要进一步地研究。

关于三年级的教案篇12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说说自己可爱的家乡,抒发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2、想象古人离开故土后如何抒发思乡之情。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这首诗。(课件显示课题——夜书所见)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多媒体课件放映第二张幻灯片)观察电视中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放映第三张幻灯片,重点指导生字词)

3、放映第四张幻灯片,指导古诗朗读: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4、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的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四、再读感悟,理解诗意。

1、老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边听边仔细看图,思考两句诗的意思。

(放映第五张幻灯片,画面中出现两个问题。)

问题一:诗中描写了哪几种事物?

问题二:这首诗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生四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各自对上面的问题发表见解。

3、(放映第六章幻灯片,画面出现参考答案:)老师重点点拨理解:

答案一:诗中描写了梧叶、秋风、儿童、灯明。

答案二: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4、有感情朗读。

五、拓展阅读。

1、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诗句?(放映第七张幻灯片)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教学反思:

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体验。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感悟。

关于三年级的教案篇13

《太阳》: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倍、庄稼、野兽、凝结、埋、炭、水滴、钢铁、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菌、预防”等词语。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具准备:

1、识字课件。

2、有关太阳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知道你们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后弈射日》)

[从学生的爱好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同学们,这个动画片讲了什么事?谁来说说。

3、天上的太阳到底能不能被射下来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说明太阳的课文。(板书:太阳)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圈出自己不会的字。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长组织本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不会的生字,互教互学。

(2)小组成员都不会的生字可以一起查字典学习。

(3)小组成员接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的能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4、出示生字课件,学生读熟巩固。

5、重点指导以下字的写法“嫁、兽、蔬、滴、凝、菌”

(1)观察字形,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2)生写字,同桌互评。

(3)写字交流展示。

三、再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

1、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远大热)

3、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4、互相交流读书体会。

四、作业:

1、向家长介绍太阳的特点。

2、搜集有关太阳及太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影像导入,激发兴趣。

1、早晨,当红通通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它那金灿灿的光芒洒向大地的时候,你可曾想过,是太阳给我们带来了这个可爱的世界。(播放太阳升起的录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太阳。

2、质疑梳疑:

太阳是怎样一个星球?

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学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抓词理解,品读课文。

1、讨论:太阳是怎样的一个星球?

(1)根据学生选择来学习

①远:重点词句:三万万里远

日夜不停的走走三千五百年;坐飞机飞二十几年;从地球上看只有盘子那么大。

②大:重点词句: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抵得上

③热:重点词句:大火球很高

表面六千度钢铁碰到变成气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三千倍

(看课件体会理解“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以学定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3)在你读出的这些句子中,有什么发现?(引导生体会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用你的朗读来再现一下太阳的特点吧!

2、太阳离我们那么远,那么大,还那么热,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讨论: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1)学生自读课文。自由发言。

(2)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真是很密切。请你找出最能表现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一句话。(学生练读)

(3)看录像:有关太阳与地球的关系。联系录像及生活实际谈太阳与我们的关系。

(4)根据你平时观察所得和书上提供的资料说说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怎么密切。提供句式:①有了太阳……②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

[出示两种句式,由学生自己任意选择,体现因材施教。]

阅读、讨论后学生回答,进行以上句式的说话训练。

(5)太阳与人类有这么密切的关系,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三、朗读展示,读出体会

同学们了解了太阳的特点,知道了太阳与动植物、人类生活、雨雪形成、风的形成、人类健康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这些密切的关系吧!

[读是理解文章的很好表现形式,也是教师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简易方法。]

四、课外资料交流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五、小结升华

人们说太阳是光辉灿烂的,不仅仅指它的光彩夺目,还有对它无私精神的赞美,让我们也做一个小太阳,无私的把光和热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

关于三年级的教案篇14

教学内容:16页例2

1、教学目标: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二.新授:

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

2、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示124÷3≈,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4、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5、小结,总结加强。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

1、260÷4≈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习。

四、作业:第18页6、7题。

关于三年级的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事情,从而学习他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归并自然段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仿照书上的句子用“不但......还“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学习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

同学们,当你得病吃药治好了病的时候,你知道吗?许多药方是记载在《本草纲目》这本巨蓍上。这本书是谁写的?他用多长时间写成的?他是一个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李时珍》这篇课文。

二、自学(略)。

三、读议课文

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立下了行医的志愿?

小议理解;“世代行医”、“救死扶伤”。

自由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李时珍立下行医的志愿。)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李时珍怎样得到父亲的同意开始行医的?

讨论:(用读句了,抓词语,谈体会的方法)

理解“鄙视“、“疑难病症”、“对症良方”。

点拔:从李时珍能想出对症良方,你看出了什么?

(看出他治病的本领已经不小了。)

轻声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李时珍偷学本领,22岁开始行医。)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完善“一词你怎样理解?

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投影;

从“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你看出了什么?

(看出李时珍处处为病人着想,医德高尚。)

议;这段讲了什么?

(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

4、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余人边听边画

在采药中,李时珍遇到哪些困难?用“_____”画出,他怎样做的?用“…”画出。

读句子,体会意思;

投影;(1)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

(意思是:他不怕环境艰险,不怕气候恶劣,勇于吃苦。)

(2)许多药物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意思是:他敢于实践,不顾个人安危,医德高尚。)

口头填空,并说说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李时珍走了()里路,访问了()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说明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学到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为写书做了充分的准备。)

有感情地朗读,说说这段的主要内容。

(为写书,李时珍亲自采药,访问百姓。)

5、自学第5自然段,填空:(投影)

他整整花了()年,终于编写出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这部书有()字,记载了()种药物,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议: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编写时间长,字数多,内容丰富,包含的药物多,比较完善。)

齐读,说说主要内容;

(李时珍终写出了《本草纲目》。)

四、指名分段

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你敬佩他什么?

(这本书一百多万字,一千百种药物,流传世界。)

五、指导分段

1、回忆各自然段意,思考:哪几个自然内容跟编写《本草纲目》有关系?

(三、四、五自然段)

2、点拔;这几段讲的都是编书的事,分别讲了著书的原因、准备、结果,因此可以把他们归并在一起,成为一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归并自然段内容分段的方法。

3、讨论:全文可分为几段?理由是什么?

(第一段:(1);第二段:(2);第三段:(3――5)

4、小结;用归并自然段内容的方法给课文分段,要先读懂课文,概括出每个自然段

的意思,再把讲同一个意思的几个自然归并起来就可以了,如果一个自然讲的是

一个意思,可以单独分为一段。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李时珍

1、立志行医―――一、立志行医

2、偷偷学医―――二、偷学本领

3、决心编书

4、采药访问三、编写药书

5、写《本草纲目》

课堂练习

1、组词

较()珍()编()猎()纲()

效()诊()遍()错()刚()

xing()zai()lei()

行载累

hang()zai()lei()

2仿写句子

例: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1)赵明不但喜欢打乒乓球,还()。

(2)不但......不......

4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