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简短教案
教案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指导。写好三年级简短教案是有技巧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三年级简短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三年级简短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3、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三年级简短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2.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3.体会作者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感情,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一则故事、音乐磁带、搜集重阳节的常识、教学挂图或课件。
学生:搜集思念亲人的古诗。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人,揭示课文题目
1.我们以前学过王维的古诗吗?谁会背?(《鸟鸣涧》《画》《相思》)
2.王维简介:唐代著名诗人,少年聪慧,9岁时就以文才出名。他多才多艺,不仅能做诗,而且懂音乐、绘画,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齐名。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他17岁时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揭题、质疑、解题。
二、学生自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意
1.学生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诗歌。要求读通句子。
3.点名读,让其他学生注意聆听,看朗读者是否达到了以上要求。
4.借助注释、插图,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初步感知诗的大意。
三、交流感悟,体会意境
1.全班齐读诗歌,然后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2.全班交流。
(1)借助注释,合作学习,弄清诗句字面意思。学生对哪句有所得就说哪句,顺序不限;教师还要重视多方互动与交流的作用,激励学生融入自己的阅读感受,综合理解古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独”,独自一人;“异乡”,他乡;“异客”,陌生的客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外地孤独一人,人生地疏、举目无亲,倍感孤寂。
每逢佳节倍思亲:“逢”,遇到;“倍”,更加;“佳节”,美好的节日,本诗指重阳节。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当遇到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遥”,远;“兄弟”,哥哥和弟弟;“登高”,民间风俗,重阳登高。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遍”,全都;“茱萸”,一种含有浓香的植物,古人重阳登高插茱萸,据说可以防灾。这句话的意思是,兄弟们头上都插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只缺少我一个人。
(2)质疑,交流。疑问主要由学生提出,答案则由交流得出结论。点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弄懂了些什么。(浓浓的思乡之情,有趣的民间风俗,对比的写作手法,简练的语言风格等)
(3)有感情地朗读。
先让学生自己悟读,再点名读并评议,接着集体读,最后男、女生比赛读。
(4)背诵诗歌。
自己试背,同桌互背,集体背诵。
四、拓展延伸,迁移练笔
1.人间最美是真情,同学们,我们都有亲人,都在亲人的关心和爱护下成长。如果现在你一个人漂泊他乡、孤苦无依,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能否写一写你的真情实感?
2.学生练笔,展示交流。(把优秀作品张贴在黑板上)
3.背诵诗歌,深化感情。
五、拓展思路
1.除了本诗外,你还搜集到了哪些思念亲人的诗?(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交流搜集到的诗歌,留意诗歌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更深地理解古诗)
2.课后练习。
(1)把自己搜集的古诗背熟。
(2)自主把自己搜集到的任意一首古诗改写成记叙文。
(3)办一期思乡、思亲为主题的古诗手抄报。(小组合作)
三年级简短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能根据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正确、灵活地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
4、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会正确的进行笔算和验算
三、教学难点:
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笔算346+93
657+329
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二)新课导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去过湿地吗?
出示图片,介绍湿地情况。再出示信息: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哪些信息呢?
2、交流问题。
学生交流,教师出示相应问题。
预设1: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预设2:该湿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动物多多少种?
预设3:该湿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动物少多少种?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第一个问题。
(三)新课展开
1、探究计算方法。
(1)完整出示例3。
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师:这道题,同学们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板书算式:445+298
(2)估算结果并交流。
师:这道题的结果大概是什么?同学们能估算吗?
(3)尝试计算并交流。
师:这道题到底等于多少?同学们能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
全班交流方法:
列竖式计算。
(4)与估算结果相比较。
2、探究验算方法。
(1)自主探索验算方法。
师:这道题算的对不对?同学们会验算吗?
(2)交流方法。
预设1:再重新用原来的竖式计算一遍,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预设2:可以交换445、298的位置,再算一遍。
预设3:利用原来的竖式,把相同数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
(3)归纳验算方法。
师:大家想出这么多的验算方法,你们真棒!今后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算,可要养成及时验算的好习惯哦。
3、练一练。
我是小医生,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163+979
395+475
4、小结提炼笔算方法。
问题1、今天我们做的加法题有什么共同点?
连续进位
问题2、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算出得数的呢?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问题3、为了保证计算正确,你有什么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开始加起,进位的小数字不能漏写,做完以后要及时验算。
(四)练习拓展。
先想一想是否有进位,再计算并验算。
67+93
165+78
409+394
总结回顾
回顾本节课收获。
回顾新课导入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研究一下,下一节课继续研究。
作业布置
第38页做一做,4题。
三年级简短教案篇4
《风筝》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教学对象分析
三年级第一学期是低年段向中年段过渡时期,这时期除了要继续进行词句训练外,也要逐渐引导学生进行段的训练。但由于学生缺乏阅读方法与经验,思维方式处在具体形象的事物中,阅读能力出在比较低的层面。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感受。让学生在读中走进文章,与文本对话,这样更好地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进而通过读写结合,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精心、憧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3.领悟文章的写作顺序和细致的心理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感受孩子们做、放、找风筝时的不同感情。
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写作顺序和细致的心理描写的方法。
教学策略:
诵读感悟法,读写结合法
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一)放一次风筝。(二)搜集风筝的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主要目标要求】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孩子们做风筝时的快乐。
【教学过程预设】
导入,激起快乐
师生交流:秋天中最喜欢的活动。
师:凉风飕飕,吹走了炎热的夏天,送来了凉爽的秋天,秋天天高云淡,风清气爽,这么美丽的秋天里,最好的活动是什么?昨天我们也放了一次风筝,你能用一两句话来说说我们放风筝的情景吗?(结合学生汇报播放学生放风筝时的相片)
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师:放风筝可真是一项快乐的活动,同学们知道吗?在中国,风筝可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还记得吗?二年级学过的古诗《村居》中从“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就知道古时候的孩子喜欢放风筝。风筝在中国有这么悠久的历史,你搜集到有关风筝的哪些资料?从哪搜集到的?
交流课前搜集关于风筝的资料。
自读资料袋,了解相关信息。
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放风筝,很多都放不高,老师认识一群孩子他们可喜欢放风筝了,而且放风筝的本领可高了,想认识吗,好,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风筝,认识这群喜欢放风筝的高手。
初读,初领快乐
(一)自读课文,要求:1.边读边标出有几个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不懂的字可以通过拼音或查字典读学习。
(二)学习生词。
(三)再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师:请同学快速读课文,想象课文围绕“风筝”讲了哪几个情景?──哪些自然段写了做风筝的情景?哪些自然段写了放风筝的情景?哪些自然段写了找风筝的情景?
品读,感受憧憬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总起段的作用。
(二)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我们在做风筝时的心情怎样?边读边想,画出相关的句子。
(三)品读做风筝时的句子。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1.引导联系实际理解词语“精心”。
2.引导想象“我们”怎样精心地做着风筝,并相机指导朗读。
3.引导走进角色,通过想象:假如让你做风筝,你会做一只怎样的风筝,希望它能怎样?理解词语“憧憬”,并相机指导朗读。
(四)品读做好了风筝的句子。
1.理解“什么都不像”而又叫“幸福鸟”的原因。
2.理解为什么要把名字写在风筝上面。齐读感悟。
四、布置作业,延伸快乐
第二课时
【主要目标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孩子们放风筝、找风筝时的不同心情,感受由此带来的快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熟练地朗读课文。
4.领悟文章的写作顺序和细致的心理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预设】
回顾,重温憧憬
复习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个情景?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趁着秋天在“风筝”中寻找秋天的快乐,还记得课文围绕“风筝”讲了哪几个情景?结合板书──我们已经学习了做风筝的部分,你感受到孩子们在做风筝时心情是怎样的?
重温孩子们做风筝时的心情。
师:孩子们,带着满心的憧憬与希望,精心地把风筝做好了,并给风筝起了名字叫“幸福鸟”。此刻就要去干什么?好现在让我们带着无限的憧憬与希望一起去放飞我们的“幸福鸟”吧,请同学翻开课文第10课,请同学默读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想,我们在放风筝时,开始是心情怎样的,后来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用直线划出相关的句子,朗读体会体会。
品读,感受快乐
(一)品读“放风筝”,放飞快乐
1.默读课文3—4自然段,思考:“我们”在放风筝时,开始是心情怎样的,后来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用直线划出相关的句子,朗读体会体会。
2.学生汇报,相机品读以下句子。
句子(1)
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的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①引导学生通过朗读领悟抓住动作将活动写生动的方法。
②引导学生抓住动作和“飞快”等关键词语重读突出放风筝时动作的紧凑与连贯与心情的紧张、兴奋。
③小组合作边做动作边有感情地朗读。
句子(2)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来越小,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①引导想象,体会幸福鸟越飞越高时孩子们的快乐。
②教师引导反复朗读,体会快乐。
导语:孩子,我们的风筝越飞越高,已经高过小鸟了,我们激动不已,所以,学生读句子──
现在风筝已经高过飞机了,我们无比兴奋与幸福,所以,学生读句子──
风筝已经比云彩还高了,我们的兴奋与幸福高涨到极点,所以,学生读句子──
师: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年级下册,便极快地飞走了。这时候,我们的心情怎样,谁来读读相关的句子。
句子(3)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影。
师: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年级下册,便极快地飞走了。这时候,我们的心情怎样,谁来读读相关的句子。
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大惊失色”。
创设情景理解“千呼万唤”的意思。
师: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年级下册,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这时候,你就是孩子们,你会怎样叫?──所以我们这么多小伙伴们一起不知喊了多少声,叫多少次,这就叫“千呼万唤”。
②指导朗读。
(二)品读“找风筝”,寻找憧憬
1.自读第5—8自然段,划出在找风筝时表现孩子心情的句子。
师:千呼万唤,却唤不回飞走的风筝,我们亲手做的,充满着我们的憧憬与希望的风筝,你们甘心吗?──想怎么做?自读第5—8自然段,划出在找风筝时表现孩子心情的句子,朗读体会。
2.汇报,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品读以下句子。
句子(4)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指导理解:为什么为了一只什么都不想的风筝就哭了?
创设情景理解词语“垂头丧气”。
师: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此刻你就是文中的孩子,你会怎样表现?(结合学生表情与体会理解“垂头丧气”)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总结,绘写快乐。
(一)教师总结,归纳写法:现在风筝能否找到,我们无从知道,但我们知道这过程中,孩子们找到了快乐、憧憬、希望、幸福与快乐的童年。现在我们回头看看整篇课文,课文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是我们孩子最大的乐趣,然后按照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顺序写,结构清晰,我们一读就知道文章写了写什么内容了。那么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几个情景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个情景?作者是抓住什么写生动的?其实,作者是通过连续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将孩子们的心情都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的秋天。想想,在秋天里你最喜欢做什么事情?要求:用上连续的动作描写或一些神态描写。
(二)小练笔。
汇报交流。
(四)布置作业:
完成小练笔。
摘抄喜欢的句子。搜集描写心情的词语。
留心观察,寻找秋天的快乐。
四、板书设计:
10.风筝
做风筝憧憬希望
放风筝快活焦急伤心
找风筝伤心希望
三年级简短教案篇5
第一单元时、分、秒
单元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2、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单元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第一课时时、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重点:
1.知道时间单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你看到了些什么?(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针。)揭示: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最细最长走得最快)
④找一找: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也就是几分钟?你发现了什么?(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课件出示。
这是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②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③课件出示。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6时55分57秒)④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⑤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课件验证。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出示钟表滴答声,学生闭眼感受。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
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
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⑥感受几秒
师吟诵《明日歌》。猜一猜,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想的?
计时验证。
师吟诵《长歌行》。估一估,老师用了多长时间?你是怎么估的?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课本第6页第2题。
2.课本第6页第1题。
3.课本第6页第3题。
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第二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教学目标:
1、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时钟模型、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如:5时,3时20分,6时,9时50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2时=()分
(1)教师:1时等于???(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4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方法(1)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2)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现在是几时几分?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第三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2、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3、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时针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三年级简短教案篇6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爱我的家
教学目标:
1、懂得人人都有自身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
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课程准备:
1、教学课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听教师朗诵一首诗歌:《我爱我家》
3、同学们,你们都有自身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生长,你们爱自身的家吗?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身的家。
二、认识自身的家庭
1、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身家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2、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1、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2、说说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为什么?
四、有家感觉真好
1、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教师给学生介绍自身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和家庭的基本情况,谈谈自身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小朋友是在家人的关爱下生长的。
五、我爱我家
1、请学生用彩笔在教材上画自身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身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动。
2、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并让他说说怎样美化自身的家居。比方,自制一张剪贴画,贴在墙上;将零乱地房间收拾干净、整齐。
3、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
六、讲讲我家历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师先讲讲自身小时候的故事或自身家长小时候的故事。
2、让学生将自身的调查情况在小组或班级中汇报,也可以将找到的照片和实物向大家做介绍。
3、交流一下调查后的`感想。谈一谈,自身从中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谈我的烦恼。
1、教师:家庭是温暖的,是我们快乐生长的摇篮,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但是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学也会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烦恼”,现在,请我们的同学说说心里话。
2、让学生自身谈谈与家长发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决的。大家互相交流解决矛盾的经验。
3、教师设置三种选择,学生先选其一,并说明自身选择的理由: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爸爸妈妈有时对我不好,我还是爱他们;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
4、选读一位学生的习作,宣读。
八、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家人吧,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满!
第二课、我们的学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自身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和学校与自身生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学校特色角等,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果,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发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神往。
二、教学重点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和学校与自身生长的关系。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从学校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发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学校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和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2、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1)播放歌曲《学校中的喜悦》
2)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你们喜欢学校的生活吗?
(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看图片,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身参与学校活动的纪念品,回忆自身参与的学校活动,如入队时的照片,参与活动时的照片,竞赛中获的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
3)讲一讲对自身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三)学校文化探秘
1)将学生实地了解到的本校的学校文化写成一个小报告。内容可以为“学校文化面面观”、“我最感兴趣的一角”、“我给学校文化的寄语”等几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学校设计这样的学校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三年级简短教案篇7
一、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十分钟队会,让每一位队员了解“中华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的重要意义,弘扬传统美德,培育时代新人,孝敬谦恭———爱从这里起步,培育高尚人格。
二、活动形式:
十分钟队会
三、活动人数:
全班学生(69人)
四、活动过程
(1)导入
你们知道几个民俗节日?你们了解它们风俗习惯吗?
(2)重阳节是其中之一,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它的风俗习惯?
生自由交流
(3)重阳节那天你是怎样做的?
生自由交流
(4)你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交流
(5)你有敬老小秘诀吗?我们中队有三位同学已迫不及待地要向大家介绍了,请看小品《真是奶奶的&39;好宝贝》
(6)诗歌朗诵《敬老歌》
五、课外延伸
重阳节一年只有一天,但是敬老活动不能一年一次,而是每一天;同样敬老不仅仅孝敬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而是所有的老人,让我们一起背诵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三年级简短教案篇8
学习目标:
1、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情感。
学习重难点
识字、书写会写字。
感知课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2、你们可知道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十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3、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
2、汇报朗读,点评。
四、学写生字:
2、指导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润”字里面没有点;
“罚”下面一个言字旁,一个立刀旁;
“互”的不顺要注意。
3、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话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活动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齐读课题。
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同桌合作读文。
全班齐读,熟悉课文。
出示今天要写的8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三年级简短教案篇9
module2introductions
第一课时 unit1 i’mmssmart
一、教学准备与分析
1、教学目标
1.1技能与知识目标
a.基本要求
基本能听懂、会说、会读howareyou?i’mfine,thankyou.andhowareyou?i’mfine,too.thankyou.的语言结构。
基本能听懂、会说、会读词汇goodmorning,mssmart
b.初步要求
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感知too的用法
初步了解感知词汇boysandgirls
2.教学重点
学会并运用句型howareyou?i’mfine,thankyou.andhowareyou?i’mfine,too.thankyou.
3.教学难点
词汇的girls mssmart的发音
4.任务设计
a.学习任务:
学习howareyou?iamfine,thankyou.andhowareyou?i’mfine,too.thankyou.的语言结构。
学会词汇goodmorning girlsandboys mssmart
b.运用任务
运用任务1运用游戏“超级模仿秀大赛”让学生练习对话,完成活动用书活动1、2
运用任务2 运用本课对话,开展找朋友游戏,比一比,赛一赛,谁找的朋友多。
1、教学用品
录音机、磁带、播放动画片的电脑或vcd机、课文挂图、单词教学卡片、手帕、教师自备的奖励小贴画。
二、教学课堂程序呈现(5分钟)
告诉学生,我们的新朋友samamydaminglingling他们也刚开学,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开学是怎样的,并且找出和我们相似的地方。
播放vcd或录音机,从对话中找出今天我们练习的句型。
将找出的句型howareyou?i‘mfine,thankyou.andhowareyou?i’mfine,too.thankyou.读出,比一比谁读的又好又对,表扬同学并给予奖励。
再次听音、看读,此时学生不跟读。
操练与指导(4分钟)
找找练练。找出本课重点句型,教师教授两遍,再请小老师教授(可以运用不同方法,由学生自由发挥,如:小老师可将同学分成两大组、或四大组进行开火车游戏。)
提醒学生注意词汇的发音,如girls mssmart.
听音跟读,模仿声音,并进行分角色朗读。
完成运用任务1(8分钟)
让学生模仿动画片中主人公,进行“超级模仿秀大赛”,看谁能获得最佳演员奖。这时再次播放录音机或vcd,让学生模仿,并进行现场表演,让其他同学做小评委,给予点评,指出优缺点。
做活动用书活动一,听音练习,判断是谁在说话?教师先让学生听一次录音,再第二遍时,根据自己的判断连线,最后全班核对,指图说出自己的答案,对优秀、好、还需提高的学生给予三颗、两颗、一颗不等的小贴画,以示奖励。
活动用书活动二,跟自己的小伙伴指图,猜一猜图上的人物都在说些什么,试试编成小对话,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
.巩固复习(4分钟)
活动用书活动2,跟自己的小伙伴指图,猜一猜图上的人物都在说些什么,假设图中的人物是自己,你会说什么,试编小对话,向全班展示自己的成果。
完成活动用书活动3,游戏“机灵豆”教师喊口令“girlsstandup!or boysstandup!”表扬做对的同学,做错的学生依次坐下,看谁是“最机灵的孩子”
完成运用任务2(6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上述活动做以评价,表扬好的学生并鼓励部分学生大胆展现自我,告诉学生还有一轮新的比赛,看谁是最后的胜利。 接下来的环节是一个需要全体成员合作共同完成的游戏——找朋友,让学生在班上自由结合,根据今天所学句型,结合自己课外所学的知识,如:what’syourname?howoldareyou?等一些简单日常用语,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自己的朋友。比一比,练一练,看谁的朋友最多,谁的对话最有意思。
.复习总结(2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总结本单元内容
跟读录音,或vcd复习课文。
安排学生准备下节课的活动。
家庭作业
大声朗读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并记下爸爸妈妈的建议。
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日常用语结交新的朋友,有记录。
第二课时 unit2what’syourname?
一.教学准备与分析
教学目标
2.1技能与知识目标:
.基本要求
能听懂并会说、会读goodafternoon和what’syourname? i’m__的句型。
能听懂并会说、会读词汇your,name,afternoon.
运用能力目的
能在不同时间段,正确地向他人问好。(上午:goodmorning!
下午:goodafternoon!)能用what’syourname?来询问他人姓名。并可以用i’m__.对他人的提问进行回答。
教学重点
能听懂并会说会读goodafternoon!what’syourname?i’m…
及词汇your,name,afternoon
教学难点
name中的 /m/与afternoon中/n/的发音。
.任务设计
学习任务
学习goodafternoon的用法,一般在12点之后到6点间使用。
学习what’syourname?的用法及用i’m__.回答别人的提问。
二.课堂教学程序
运用所学问候语进行师生间,生生间对话练习。
“goodmorning!i’m…”“howareyou? i’mfine.andhowareyou?i’mfine,too.thankyou.”
同学们今天表现不错,那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吧。当老师说“boys”时男生起立,再说“boys”时男生坐下。同样说“girls”时女生起立,再说“girls”时女生坐下,此活动是帮助学生分清“boys与girls”的用法。活动速度由慢到快,老师指令可交替进行,活动进行一段时间后可让学生来发指令。
2.导入(任务呈现)(2分钟)
ok!boysandgirlsyou’vedoneagoodjob.look老师左右手各持一手偶,通过变换音调来演一段对话,引出本课重点:what’syourname?
手偶1:hi,i’mms.li.what’syourname?
手偶2:hello,i’msam.(此活动可进行遍。)
3.呈现(2分钟)
同学们现在我是mr.li不是ms.yu,老师说话的声音变粗。老师将mr.li的头饰带在头上与学生对话:
mr.li:hello!goodmorning.
ss:goodmorning.
mr.li:what’syourname?
ss:i’m__.(老师提醒)
4.操作指导(15分钟)
放一遍录音,要求学生听录音指图片。
再次播放对话,要求学生跟读2—3遍;
老师纠正学生的发音。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朗读对话内容,并对个体学生进行抽查;
教授一首新歌《i’mmr.li》,利用“两只老虎“的曲调,录入歌词:
i’mmr.li
i’mmr.li
what’syourname?
what’syourname?
i’msam.
i’msam.
dingdingdong.
dingdingdong.
完成任务2 游戏:你是谁?(5分钟)
老师站在教室中间说:“i’mmissyu.what’syourname?”,学生集体拍手说“i’m__.what’syourname?”,老师走到其中一位同学面前问:“what’syourname?”,学生回答“i’m.”如果他/她回答对了,老师就坐在这个学生位子上当学生,这位学生做老师刚才做的活动。
.完成任务3歌曲“goodmorning!”(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好听的英文歌曲“goodmorning”
学完后让学生四人小组把歌词进行改可将“goodmorning!”改为“goodafternoon”。由四人小组向大家表演改编后的歌曲,评出优秀小组。
复习总结(4分钟)
让学生将今天所学的新语言进行总结让学生在早起时用英语跟他们的父母问候,比如:“goodmorning.”如果他们在下午看见父母,他们应说:“goodafternoon.”恰当地运用“what’syourname?”来向他人询问姓名,并且可以用i’m”回答别人的问语。
三年级简短教案篇10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小学三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和它的美丽富饶,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从整篇布局来看,篇幅较长,但语句描写优美,富有感染力。
张老师的这堂课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由于篇幅较长,他有选择、有重点地节选了海水和海底作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张老师以其特有的方式,带领我们一步一步走进西沙群岛,逐步感受西沙群岛的富饶。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理解定不会停留在华丽的言语间,那漂亮的珊瑚、蠕动的海参、成群结队的鱼都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在我看来,这堂课是一堂出色的课,它有这么几大亮点:
一、平常中显露不寻常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对于语文课堂的导入,我们也力求新颖,独特。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失真。在本堂课中,张老师的导入很简洁,却不得不让你拍手称赞。张老师以一组与海水相关的词语作为见面礼,引出大海,继而在黑板上画出了海底、海面的简略图。在解说的时候,张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如果它露出了海面,形成一小块四面环海的陆地,这叫什么呀?大的就叫岛,小的就叫屿,总称叫“岛屿”。如果不是一个,而是一群,这一群岛屿又叫什么呢?就叫“群岛。”在此基础上,教师直接引出本课课题。寥寥几语,不仅让孩子们理解了什么是岛屿,对西沙群岛的陌生感也会就此消弭。
二、标新立异学词语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并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教师在“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在词语教学上,张老师并没有依照传统的“把词语单独拎出来”这样的教学方式,而是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课文后,交流自己对西沙群岛的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地抓住了课文中的一些比较难理解的词语,通过朗读、表演、想象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做到了“寓学于乐”,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了像鹿角一样的珊瑚、懒洋洋的蠕动的海参,以及威武的龙虾的样子。
三、巧用多媒体,拉近生本距离
在课堂初始,教师形象的像学生解释了西沙群岛。但西沙群岛对这群孩子来说,依然是比较模糊的。针对此点,张老师在解释“群岛”引导课题时,就用多媒体向学生出示祖国地图,展示西沙群岛的所在位置。这样通过画一画,找一找,不仅填补了学生的这一知识盲点,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接着此举为后面的研读课文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再如对珊瑚、海参、大龙虾这样的海底生物,学生都缺乏感性认识。对此,张老师并没有畏惧,而是用多媒体直观呈现它们的形状、样子。从学生的一声声惊叹声中,我相信学生一定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恍若置身海底,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再如教学第四段时,老师抓住了“有的……有的……”,运用多媒体出示了更多的鱼种,对文本进行了补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然而张老师并没有止于此,而是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写一段话,无形中让学生感受谴词造句的艺术。
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在我看来,这节课同样也有不足之处。我觉得在某些环节,张老师的预设可能过强。如:在初读后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试图让学生主动的读完第三段,然后出示词语进行教学。但学生并没有如师愿,故而在此环节浪费了很多时间。我认为,如果真的想顺着自己的教案来上,也可以在学生读出本段中的其他句子时,教师可以直接引导学生去读这一段,从而有序教学。
当然,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精彩的课堂永远是下一堂课。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我相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我们才能不断进步,才能慢慢地走出属于自己的教育路!
三年级简短教案篇1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Let&39;stalk
【教学重点】句型:Howmany…canyousee?Icansee…
It’sbeautiful.Let’sflyit!
【教学难点】名词复数的读音。
【教具准备】1.课文对话中的人物头饰及一个风筝。2.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VCD或录像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4.有关动物、食物、玩具等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Listenanddo.(做第一册Unit6A部分Let’sdo)Showme1and2.Showme3and4.Showme5and6.Showme7and8.Showme9and10.2.Guess(复习数字1-10教师举起右手做出各种表示数字的手势,让学生看好后,教师立即把手放到身后,让学生说出来。(速度由慢到快)也可小组竞赛,看哪组正确率高,在黑板上记分。3.游戏:Howmanyfingers?1)教师伸出4个手指问学生:Howmanyfingers?学生回答:Four.教师继续问:Howmanyfingerscanyousee?引导学生回答:Icanseefourfingers.2)教师再伸出6个手指,问学生:Howmanyfingerscanyousee?学生回答:Icanseesixfingers.3)让学生两人一组做这一练习。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分别出示画有苹果、香蕉、橘子、桃和梨的图片给学生:Ihavemanyfruitshere.Doyouwanttoknowhowmanytheyare?OK,Let’scount.2数完后,教师问学生:Howmanyapples/bananas/oranges/peaches/pearscanyousee?让学生回答出:Icanseeelevenapples.Icanseetwelvebananas.Icanseethirteenoranges.Icanseefourteenpeaches.Icanseefifteenpears.(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复数的错误读音。)3.教师把图片贴到黑板上,指着图片教学生正确读出数字11-154.教师再出示其他有关动物、玩具、文具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Howmany…canyousee?Icansee…的问答练习。5.教师拿出一朵花儿:Look!It’sabeautifulflower.It’sbeautiful.教师拿起一个漂亮的铅笔盒问学生:Isitbeautiful?教师再给学生出示一张美丽的图片问学生:Isitbeautiful?让学生在回答It’sbeautiful的同时理解这一词的含义。6.教师拿出一个风筝问学生:Whatcanyousee?让学生回答:Icanseeakite.教师接着问:Isitbeautiful?让学生回答:Yes,it’sbeautiful.教师问学生:Doyouwanttoflyit?学生回答后,教师说:WuYifanandAmywillflythekitetoday.Let’sflyittogether17.通过录像展示Let’stalk部分的内容。8.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回答:HowmanykitescanAmysee?HowmanykitescanWuYifansee?Whatistheblackone?9.播放动画,让学生跟读课文。10.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表演课文。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两人一组用实物或图片进行对话:Howmany…canyousee?Icansee…l;2.教师出示Let’spractise部分的投影,引导学生去数小兔和小猫的数量,并进行问答练习:Howmanycatscanyousee?Howmanyrabbitscanyousee?Icansee…3.小组任选howmany.jpg图片中的一幅进行问答练习.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东西,并让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语言进行对话练习,如:Howmanywindowscanyousee?Howmanychairscanyousee?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Let&39;slearn
【教学重点】数字1-15。
【教学难点】数字的认读。
【教具准备】1.10根蜡烛的图片或实物。2.1-15的数字卡通图片。(见Let’slearn部分的图片)3.15个气球图片,上面写有1-15的英文单词。4.11-15的单词卡。5.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和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做游戏:报电话号码对抗赛,复习数字1-10。这个游戏的玩法是: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对抗赛在两个小组中进行,参赛的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张纸,上面写一个六位数的电话号码,在教师宣布游戏开始后,第一组的第一名学生立即出示他手中的号码,第二组的第一名学生应立即用英文将这个号码说出来,然后该学生出示手中的号码,第一组的第二名学生应立即将这个号码说出来,说错或不能迅速说出的记负分,最后哪组扣分最少为优胜。
2.教师播放第一册Unit6A部分Let’ssing“TenLittleCandlesDance”的录音,让学生跟唱。教师在学生唱歌的过程中用蜡烛图片或实物做演示。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
1.教师依次在黑板上贴出写有英文单词1-10的气球,边贴边让学生认读。
2.做“找朋友”的游戏:教师准备好1-10的卡通数字,找学生分别把数字贴到黑板上相应的气球下面。
3.教师让学生猜一猜手中有多少蜡烛的图片:Howmanycandles?学生猜完后,教师把图片贴到黑板上,边贴边让学生大声数出来。教读单词:eleven。3.教师依次增加黑板上蜡烛的数量,并询问学生:Howmanycandlescanyousee?让学生用Icansee…candles.来回答。同时教师教学生twelve,thirteen,fourteen,fifteen。
4.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写有11-15英文单词的气球,让学生认读单词。5.让学生把教师所给出的数字11-15贴到黑板上与之相应的气球下面。
6.教师出示1-15的单词卡,打乱顺序让学生认读。
7.找15个学生到前面各选择一个单词卡,然后按顺序排列。
8.教师放本部分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1.报数:Let’splay部分可结合学生平时上体育课的要求,请两小组的学生上台,先要求学生排好队(Lineup),然后要求他们大声报数1-15(Countfrom1-15)。依次请各小组上台,比一比看哪一组排队快、静、齐,报数响亮、准确。也可在全班范围进行1-15的报数比赛,训练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
2.猜年龄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批人物的图片,如Mike,Kate等,在图片的反面写上数字,如5,8,11,15等。这个游戏可以每一纵行为一组进行竞赛。由教师或一位学生出示一张图片,由每组的第一名学生轮流猜,可以说“Ishe(she)twelve(eleven)?”等。哪个组的学生猜对了就给该组记10分,然后接着往下猜。第一排的学生猜过后第二排接着猜。最后哪个组得分最多为优胜。
3.Bingo!需要Bingo游戏板(参考Bingo游戏板示例)
1)把数字1~15写在黑板上。指着每一个数字,引导学生说出数字。2)让学生画出一个Bingo游戏板。板上有4个空格。告诉学生他们可以选择任意4个数字写在空格内。数字的顺序不限,但是必须是不同的数字。3)把一组数字卡当作Bingo卡,放在一个帽子、书包或者盒子里。4)告诉学生认真听教师读出的数字,如果正好他们的Bingo板上有就在这个数字上画。5)从帽子、书包或者是盒子里抽出一个数字,并大声读。注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来听和找。6)第一个把全部4个数字划掉的学生说“Bingo!”并获得胜利。7)继续游戏,直到抽完所有15个数字,并且大部分学生的Bingo板都已完成。
(四)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1
看谁的记忆力最好教师可事先印制几张表格,表格上写有一些物品的名称和数量。教师发给每两个学生一张表格,游戏为两人一组。教师给30秒时间让其中的一个学生仔细看这张表格并努力记下来。30秒之后,由另一个学生问他:Howmany…canyousee?这时那个学生要背着不许看表格来回答问题。看一看能够记对多少。然后,两人交换继续游戏。各小组之间可以互换表格,使游戏时间更长一些。自制表格如下:
物品
名称appleballoonbusdeskgirlorange
数量109157114
物品
名称rabbitbookbagrulerpencilpen
数量146312813
2、猜数字
把写有数字one~fifteen的卡片或纸条放入一个帽子或盒子里。全班分成5组,每组自己起一个名字。把小组名称写在黑板上记分。第一组的一位学生来抽出一个数字,通过做形体动作让本组的学生猜出这个数字。他/她可以用身体组成这个数字的形状,也可以在空中画出这个数字。但是不能说出可以举着手指让其他的同学看。喊“Go!”开始游戏。其他组的学生有节奏地拍手十次来计时。如果第一组在限定时间内猜出正确答案,得两分。如果没有,其他组的学生可以来猜,正确答案得一分。各小组轮流抽取数字。得分最多的小组获胜。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Let&39;ssay
【教学重点】
1.学习英文字母Jj,Kk,能够按正确笔顺对字母进行描红。2.学习单词jeep,jump,kangaroo,key,能听懂会说。
【教学难点】
1.印刷体与手写体的区别2.Jj在单词中的发音。【教具准备】1.图片jeep,jump,kangaroo,key2.写有大小写Jj的字母卡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和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复习字母Aa-Ii1.做游戏:抢读字母。
这是一个训练学生认读字母的游戏教师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逐个出示字母卡片,学生们举手抢答,教师让最先举手的学生读出该字母,读对的给该组记10分,最后得分最多的组为优胜。
2.做游戏:看谁快。
这是一个训练学生听字母的游戏,将全班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持大写字母,另一组学生持小写字母,教师快速念字母,要求持有该字母的学生迅速站起来,最先站起来的人得两分,后站起来的得一分,没站出来的得零分,得分多的组获胜。
(二)呈现新课(Presentation)课题。
1.学习字母Jj和单词jeep,jump。
1)教师播放Let’ssay部分动画,学生观看。2)学习单词jump时,教师说:Therabbitcanjump.Look!Thefrogcanjump,too.边说边反复点击青蛙。教师接着问某一个学生:Canyoujump?引导学生回答:Icanjump.3)学生跟着动画学习字母和单词。4)教师问:你知道这两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是什么吗?5)教师出示字母动画,教读字母Jj,并让学生辨别字母Jj的大小写。6)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学过的单词中哪个是以字母Jj开头的?(juice)7)教师在四线三格中按笔顺书写字母,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做书空练习。
2.学习字母Kk和单词kangaroo,key。
1)复习所学过的有关动物的单词。教师:Wehavelearnedmanyanimals.Canyouspeakoutsomewords?2)点击袋鼠,学习单词“kangaroo”3)教师可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带读单词。4)教师指着袋鼠袋子里的钥匙问:What’sinit?教师点击钥匙,让学生听到单词的发音后回答:It’sakey.教师教读单词key。5)教师让学生读一读这两个词,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第一个字母是哪个?6)教师出示字母Kk动画,让学生辨别字母Kk的大小写7)教师在四线三格中书写字母大小写Kk。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做书空练习。8).让学生在活动手册上把所学字母Jj和Kk进行描红。
3、Let’ssay和Let’ssinging
1.再次播放Let’ssay/A部分动画让学生跟读模仿。2.播放录像,让学生欣赏歌曲《OneTwothreeFourFive》。3.教师教读歌词。让学生跟着录音或录像学唱歌曲。
(三)趣味操练(Practice
游戏1:看谁找得快学生把字母卡依次摆放在桌面上,教师读字母,学生以最快速度找到该字母并举起来向教师出示。看谁找得快,最先举起字母卡的学生为胜利。游戏2:配对子小组活动。教师发给每组一套自制卡片。每套卡片共22张,每张卡片上写有一个大写或小写字母:A,B,C,D,E…,a,b,c,d,e…。游戏方法:把这22张卡片扣着放在地上,小组成员按顺序每人从其中取两张卡片,大家进行判断。如两张卡片上的大写和小写字母不相符(如:B和d)则放回原处由其他人继续进行游戏。如果两张卡片上的大写和小写字母相符,该卡片被拿出,接着从其他卡片中再拿取,直到卡片都被拿完,游戏结束。最后,谁手里拿的对子最多,谁就获胜。
三年级简短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富”等11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富”等12个字和“群岛”等27个词语,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正确认读多音字“参”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梳理课文条理,概括各自然段意思,知道一个自然段讲一个中心意思,讲这个中心意思的'句子叫关键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别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4.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和课文的语句,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5.在教科书中选一幅图,写几句话。
重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2、3、4。
难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4、5。
教学准备:
教师:“富”等11个会认读的字的字卡(不注音),教学PPT。
学生:每人一套“富”等11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注:1.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2.学生答案,注意指导符合语法规范;并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设计中不再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要教学目标。
1.出示任务:默读单元导读的两段话,想一想,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课文?这个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有哪些?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示出来。
2.反馈指导。(PPT出示单元导读)
预设:
这个单元学习的是关于祖国美好山河的内容和热爱、赞美祖国美好山河情感的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两个: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要围绕一个意思写。
3.小结:通过对单元导读的学习了解,我们知道,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都是关于祖国美好山河的内容,以及表达热爱、赞美祖国美好山河的情感的。这个单元有两个主要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的学习,要知道什么是关键语句及其在阅读理解上的作用;
(2)习作要尝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二)导入,释题,明确课文主要教学目标。
1.导入释题。
1.板书课题:18富饶的西沙群岛
2.齐读课题。
3.释题。
提问:同学们,读了课题,通过课题,你知道作者向我们介绍的是祖国的什么地方吗?(指名回答。预设:通过课题,我知道作者向我们介绍的是祖国的西沙群岛。)通过课题,你知道作者想向我们介绍西沙群岛其中的一个什么内容?(指名回答。预设:通过课题,我知道作者想向我们介绍西沙群岛其中的一个内容是富饶。)
4.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二、指导预习,粗知课文大意(或整体感知课文)。
(一)指导预习。
1.出示预习任务。
(1)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把会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词读准。
(3)思考:西沙群岛在我国的什么地方?西沙群岛的“富饶”在课文里指的是什么?课文除了介绍西沙群岛的富饶,还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什么?
2.反馈指导。
(1)PPT出示会认读的生字词(注音)。通过个别指名检查等方法,指导读准生字读音。
(2)说说哪个生字容易读错,指导读准音难字。预设:“饶”“设”“瑰”。
(3)多音字学习。
①副板书出示多音字“参”本课的词语,注本课的读音,个别指名检查读准字音,读字读词。
②指名说出“参”已学过的读音,并组词语,读字读词。
③小结:“参”不同读音的意思及用法。
(3)PPT出示会写字词“浅绿、交错、挺、鼓起、数不清、厚厚的、宝贵”复习认读。
提示:会认读的字词和会写的字词中红色的字,学习完课文,就要求正确书写。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注意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注意做到标点符号的正确停顿和句子中间的正确停顿。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预习任务3。
4.反馈指导。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是否读准、读通顺,听的同时继续思考预习任务3。
(二)反馈预习任务3,粗知课文大意(整体感知课文)。
1.反馈指导预习任务3。
预设:
问题1:西沙群岛在我国南海的西北部,是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追问: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知道的?指名回答。预设:我是从课文的第1句话知道的。PPT出示中国地图,简介西沙群岛地理位置,及行政所属。)
问题2:西沙群岛的“富饶”在课文里指的是物产丰富。
问题3:课文除了介绍西沙群岛的富饶,还介绍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追问:你是从课文的哪句话知道的?指名回答。预设:我是从课文的这句话知道: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粗知课文大意。
出示任务:借助这些问题的答案,同桌议一议,课文讲了西沙群岛是什么样的地方?(提示用“什么怎么样”的句式简单说一说。)
3.反馈指导。
预设:课文讲了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4.小结:阅读写景状物的课文,在初读课文时,抓住描写的景或物,用简单句式说说这个景或物怎么样,这样,就粗知写景状物的课文大意(或整体感知课文)了。同学们做的真好。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学习,通过梳理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了。
三、梳理课文条理,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一个什么意思?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第1自然段: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第2自然段: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第3自然段:西沙群岛海底景象奇丽。
第4自然段:西沙群岛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或:西沙群岛海里鱼非常多)。
第5自然段: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
第6自然段:西沙群岛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3.小结:课文第1自然段,告诉我们西沙群岛在祖国领域中的位置,点出了西沙群岛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然后第2—5自然段通过具体的描写,告诉我们,西沙群岛是怎样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点明了西沙群岛是我国固有的领土,展望了西沙群岛美好的前景——更加美丽富饶,与第1自然段呼应,课文的结构就非常严谨。
四、学习“关键语句”。
(一)感知“关键语句”。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默读第5自然段,联系下文想一想,“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句话是说西沙群岛的鸟怎么样?
个体操作。
2.反馈指导。
预设:
这句话是说西沙群岛的鸟很多。
3.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后想一想,这个自然段里具体写鸟多的句子有哪些?按顺序标上序号。然后读一读,看看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出鸟多的?点出有关词语。
个体学习,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这个自然段里具体写鸟多的句子是第2、3、4句(即除了第1句)。
表现鸟多的词语:各种海鸟遍地鸟蛋厚厚的鸟粪
追问:这三句话,围绕这个自然段哪句话写?(指名回答。预设:这三句话,围绕这个自然段的第1句话:“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写的。)
5.小结:(以这个自然段为例说明)一个自然段讲一个中心意思。如果这个自然段里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中心意思的话,那么这句话我们叫它做“关键语句”。在阅读时,我们可以借助这句关键语句来理解这段话的意思;习作时,我们可以利用关键语句来写一段话。
(二)阅读课文,继续了解“关键语句”。
出示任务:默读第2、3、4自然段,根据梳理课文条理的结果想一想,它们有没有关键语句?如果有,用横线画出来,看看其他句子怎样围绕关键语句写的;如果没有,你能写出来吗?
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反馈指导。(采用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的策略进行。)
预设:
第2自然段:
关键语句: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接着的句子,例举了具体的颜色,颜色的具体状况以及造成五光十色的原因。
第3自然段:
没有关键语句;可在段首补上:西沙群岛海底景象真奇丽!(追问:如果在这个自然段后补上,可以怎样写?指名回答。预设:西沙群岛海底景象多奇丽啊!)
第4自然段:
关键语句:西沙群岛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第1句话说西沙群岛的鱼成群结队;第2句列举了各种各样鱼的样子;第3句说西沙群岛的鱼多得数不清。
3.小结:同学们真会运用学到的新知来读书!关键语句有时会在一段话的开头,比如第2、5自然段;有时会在一段话的末尾,例如第3自然段。由于关键语句概括了这段话的意思,我们可以利用它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利用它概括一段话的意思。
五、小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一)复习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
PPT出示会认读的字和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二)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新知识——关键语句。谁能说说什么叫关键语句,它有什么作用吗?(指名回答。预设:见上一课教学过程。)
二、体会“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说话练习,感悟主题。
(一)了解“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第2—5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的?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说一说。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先订正画出有关语句,然后才说话练习。说话评议标准:内容完整,语句通顺连贯。
有关语句: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
第3自然段的语句。
第4自然段的第1、2句。
说话指名2、3位同学汇报,评议后根据评议个体再练说,再指名汇报。
3.出示任务:有感情地朗读第2—5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说一说。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先订正画出有关语句,然后才说话练习。说话评议标准:内容完整,语句通顺连贯。
有关语句:
第3自然段的语句。
第4自然段的语句。
第5自然段的语句
说话,指名2、3位同学汇报,评议后根据评议个体再练说,再指名汇报。
提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西沙群岛什么样的情感呢?
指名回答。预设: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西沙群岛的喜爱和赞美。
6.小结:这句话概括了课文全文的内容,所以它是这篇课文的关键语句。
(二)介绍西沙群岛。
出示任务:根据自己的喜欢,在“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中选择一个方面,用上下面的起始句或结束句,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注意用上自己的话和课文的语句,做到内容完整,语句通顺连贯。(提示:可以自己起一个起始句或结束句。)
起始句:西沙群岛的风景是那么的优美!……西沙群岛的物产是那么的丰富!……
结束句:……西沙群岛的风景真优美!……西沙群岛的物产真丰富!
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
2.反馈指导。
指名2、3位同学汇报,根据评议标准评议后,依据评议意见个体再练说,再指名汇报。
三、小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第三课时
一、运用关键语句小练笔。
(一)看图说图意,形成关键语句。
1.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关键语句”,及其在阅读和写作上的作用,并且利用课文内容,用“关键语句”进行了说话练习。接下来,我们就要尝试用关键语句写几句话了。
出示任务:(PPT出示课后四幅图画)仔细观察这四幅图画,思考:它们呈现的分别是什么地方?各表现的是什么动物?这些动物怎么样?然后用一句话说说每一幅图画的图意。
个体操作,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预设:
图1:海底礁石上,一群黑黄相间的鱼在游来游去。
图2:海底珊瑚丛中,红黑白相间的小鱼在穿梭。
图3:在海底,一只海龟伸长脖子在觅食。
图4:海面上,一群海鸥在飞翔。
(二)选一幅图,用关键语句,先说后写。
1.出示任务:选其中的一幅图仔细观察,根据关键语句,想象动物是怎样活动的,然后用关键语句为起始句,说几句话。
个体操作;四人小组交流评议,提建议:
(1)是否围绕关键语句的意思说;
(2)语句是否通顺连贯;
(3)可以怎么修改或补充。
2.反馈指导。
指名2、3位同学汇报,根据小组评议标准评议后,依据评议意见个体再练说,再指名汇报。
3.出示任务:根据两次评议的意见,自己再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个体操作。写完后读给同桌听,互相提建议,再改一改,然后誊抄下来。
二、总结。
通过《富饶的西沙群岛》学习,我们学到了一个新知识——关键语句。“关键语句”是指能概括表达一段话主要意思(或全文内容)的句子。它可能在一段话(或课文)的开头,也可能在一段话的末尾(或课文的结尾)。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或课文全文的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把一段话或习作写好。
三、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与词语表词语读记。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认字评价(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PPT示词语表词语,自由读记。
(四)反馈读记(注: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四、写字教学。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观察字形,思考容易与学过的哪个字混淆,同桌说一说。
3.反馈指导。
指名说并板书,然后读一读:
例:优(优美)犹(犹有)浅(浅绿)钱(金钱)挺(挺威武)蜓(蜻蜓)
4.指名说说哪个字容易写错,会错在哪里。
例:“挺”,右边不是走之底“辶”,是建字底“廴”(音:yǐn)。
(二)写字指导。
1.观察并说说字的各部件相互位置,笔画的变形、退让、延伸等。
2.各写一个,反馈评议。
3.按评议对照修改,然后每个字在写两个。
五、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六、写字练习和抄写词语表词语。
作业设计: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你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的话写下来。
三年级简短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1.8.2 认识半时|人教课标版。
2. 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整时与半时的区别,半时的两种写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 出示明明起床、吃饭、读书、运动的图片。
2. 提出问题。
A.同学们,勤劳的明明要写一篇日记,他还没有学过钟表的表示法,你能帮帮它吗?你能正确的说出钟面上的时刻吗?
生:明明早晨6点就起来了。
B.他在什么时刻吃早饭呢?这个时刻以前我们没有学过,你知道吗?
生:7时半。
C.那么明明是在什么时刻开始读书的呢?
生:他在8时半读书。
D.下午明明他们有一节体育课,你知道明明踢球是在什么时刻吗?
生:3时半他在踢球。
揭示课题:明明是个很守时的孩子,他每天6时起床,7时半吃饭,8时半读书,3时半踢球。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半时。(板书)
[运用多媒体动画课件创设情景,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为学习新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课件出示3时半钟面。
A.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时刻吗?请用你的学具钟表,依照图上钟面拨一拨。
B.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自主汇报:时针指向3和4中间,分针指向6,就表示3时半。
3. 依次出现4时半、10时半、7时半
请小朋友们观察,并动手拨一拨,说一说。
A.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4时半、10时半、7时半它们的分针都指向6,小学数学教案《1.8.2 认识半时|人教课标版》。
B.半时和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生:整时它的分针都指向12,半时它的分针都指向6。
总结得出: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4. 引导学生观察半时的写法。(讨论)
整时有几种表示法?想一想半时的电子表表示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归纳:电子表的半时用“30”表示。点左边是几,点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
[通过动手拨一拨,观察、互相交流,找到半时分针与时针指的位置的特征,使学生充分了解时针、分针在半时时候的指向。]
三.实践应用
1.想一想你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对半时的认识。
完成小英的作息表。
2.游戏活动
A. 教师说出几个时间,让学生用钟表学具拨一拨。
B. 同桌合作,一个说时刻,另一个拨出来,相互交换。
3.让学生任意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刻,并说一说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后,鼓励同学们上台讲一讲自己最喜欢在那一时刻干什么?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中的乐趣。有学好钟表的欲望。]
四、全课小结
今天大家都学会了新本领。我们可以一起来帮助小蜜蜂完成它的日记了。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钟表,知道了时间是很宝贵的,希望小朋友们像明明一样做一个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五.拓展创新
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六。
[让学生通过设计星期六的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三年级简短教案篇14
学习目标
①认识“怒、暮、燥”等8个生字。会写“斗、艳、内”等14个字。能正确写“争奇斗艳、芬芳迷人”等19个词语。
②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
②教师搜集各种鲜花开放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③学生整理自己知道的花草名称,观察自己所喜爱的植物开花的时间。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①语言引述:鲜花是我们都喜爱的。它装扮着我们的世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交流一下你知道哪些花,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好吗?
②直观感受:老师搜集了一些有关花儿的资料,想欣赏一下吗?(展示多媒体课件)
③读题引疑:这些花儿不仅美丽,而且在它们身上还蕴藏着许多奥秘呢,(出示课题,读题读后有什么疑问吗?
逐段朗读,探究发现
①朗读、理解第一自然段。
a.自读第一自然段,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新词,读通句子。
b.朗读展示。营造乐读的氛围,激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多人次多形式地读)
c.引导发现。朗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对这些花儿一定有许多新的发现,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交流要点:一是花儿开放的样子不一样,二是开放的时间不一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引导。若学生发言先说花儿开放的样子不一样,可顺势让学生接着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句,然后说说这方面的感情发现并结合指导有感情朗读。若学生先说到花儿开放的时间不一样,也可让学生先找出各种花的不同开放时间。)
d.感情朗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惊喜、诧异、喜爱等)再入情地朗读全段课文。
e.再引生疑。读了这段课文,同学们又会自然地生发出哪些问题呢?(主要是“为什么这些植物开花的时间会不同”)
②顺势深入,探究解惑。
a.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b.交流并朗读“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有着密切的关系”和“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等句子。
c.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和牵牛花的开花时间和温度、湿度、光照等有什么关系。
据理推测,合理想象
①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熟悉的花什么时候开放,推测一下这是什么原因。
②全班交流。
当堂作业
①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a.出示生字卡片,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b.书写生字。
②填写句子,体会表达。
填写课文中用不同说法来表达鲜花开放的句子,并自己仿一句。
课后延伸
①学生自由结合,继续搜集各种花不同时间开放的资料,看谁搜集的资料翔实,丰富,为下节课的拓展活动作准备。
②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新词。
第二课时
听写词语,巩固反馈
①学生听写词语。
②同桌互改。
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①出示花开放的“时间表”,让学生根据提示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②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句的说法。
③交流搜集的各种花儿开放的时间。
学习最后一段
①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这位植物学家的做法妙在何处。
②引发兴趣:我们也搜集了各种花儿在二十四小时内的不同开花时间,如果让你把这些资料展示给他人看,你想采用怎样的方式?是设计一个花钟呢,还是做一张各种花儿不同时间开花的资料卡?
③学生自由组合,动手设计创作。
展示作品
①由创作者介绍自己的作品。
②同学欣赏、评点。
交流体会
回顾学习过程,说说自己产生了哪些新的经验或体会。
三年级简短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数和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除法的.全过程。渗透转化和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加深对口算除法的理解,发展数感。
3、情感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商是整十、整百和整千的口算除法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商是整十、整百和整千的口算除法算理。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彩色手工纸10盒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1、认识盒装手工纸数目
师:拿一盒手工纸,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有多少张?
学生猜后教师打开演示:介绍每沓10张,每盒100张。
1、2、师演示、生口答
(1)1盒里面有()沓手工纸,10沓有()个十张;
(2)2沓纸有()张,有()个十张;
(3)80张纸有()沓;
(4)2盒纸有()张,()个百张;
(5)400张能装()盒,有()个百张。
【设计意图】通过边演示边说想法,明确一沓就是一个十,几沓就是几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
教学例1
2、1、探索60÷3的口算方法。(课件出示例1)
把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1)认真审题,独立学习。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板书:60÷3)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想一想:应该怎样口算?
学生思考后,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一盒手工纸或小棒操作一下,把你的想法在小组中与同学说一说。
(2)汇报交流、耐心倾听。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1:60张纸就是6沓,先每人分一沓,共分掉3沓,剩下3沓再每人分一沓,刚好分完。这样每人得到2沓,2沓就是20张。
预设2:60张纸就是6沓,6沓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2沓,2沓就是20张。(课件演示)
预设3:60里有6个十,6个十除以3是2个十,就是20。(板书横式:6÷3=260÷3=20)
预设4:30×2=60或2×30=60可以得出60÷3=20。(想乘法算除法)
预设5:60—20—20—20=0共减3次,所以60÷3=20。
预设6:20+20+20=60所以60÷3=20。
【设计意图】教材在这里的编写意图,是以直观为支撑,形数结合。教师要尽量地多给出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充分的时间内亲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在自主探索中运用新知转化成旧知即表内除法的思想方法,化难为易,理解算理。
(3)算法优化,理清算理。
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请与预设3相同学生再说一说,理解后,其他学生与同桌再互相说一说。
【设计意图】学生口算除法往往喜欢这样说:先不看“0”,算完后商末尾添上“0”。这是一种描述的语音,是一种机械记忆的方法,这样的描述有时容易产生误解。如有学生说出,教师千万不可回避,应耐心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道理:先不看“0”,算完后商末尾添上“0”(算法)。其实这种规律的总结是预设3(算理)的翻版。口算教学应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使学生尽可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述计算过程。如60÷3表示把60看作6个十,6个十除以3是2个十,就是20;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引导学生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转化为表内除法。只有这样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后续学习,沟通前后知识的联系,总结出来的方法才能真正地为以后的学习服务。
(4)揭示课题、巩固方法。
师:刚才我们计算了60÷3=20(张),它就是口算除法。(板书课题)
抢答题(卡片出示正反两面)
5÷5=4÷29÷38÷4
50÷5=40÷2__________
根据前两组的规律,让学生猜一猜后面每一组算式,口算后说出算理。
同学们真厉害,下面有信心再解决一些问题吗?
600÷3=(课件出示)
2、探索一位数除整百和整千数的商
(1)你是怎样计算的?和同桌交流一下。(汇报后集体订正)
预设1:6盒除以3,每人得2盒,2盒就是200。
预设2:6个百除以3是2个百,就是200。(让多名学生再说一说,如不理解可用教具演示。)
(2)那么6000÷3呢?
【设计意图】在60÷3和600÷3的基础上,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直接类推出口算方法和结果。
2、3、引导小结:口算整十数、整百数和整千数除以一位数时,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把整千数看成几个千,转化成表内除法再进行口算较为简便。
1、探索120÷3的口算方法。(课件出示例2)
3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12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
认真审题,独立学习。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信息?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板书:120÷3)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想一想:应该怎样口算?
先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可利用盒中的手工纸或小棒边操作边说。
汇报交流、耐心倾听。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预设1:可以把120张看成12沓,12沓除以3是4沓,就是40。分步算式:
12÷3=4120÷3=40(生汇报师课件演示)
预设2:可以把120看成12个十,12个十除以3是4个十,就是40。分步算式:
12÷3=4120÷3=40
(3)算法优化,理清算理。
你认为以上两种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
请与预设2相同的学生再说一说,理解后其他学生再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4)1200÷3呢?(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第一节课口算除法的基础,通过复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一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学生会很自然地迁移类推出一位数出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配上直观操作演示,更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在交流和复述中培养了学生数学表达能力。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时,可以将几百几十看作几个十的数除以一位数,把它转化为表内除法。
1、探索66÷3的口算方法。(课件出示例3)
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
(1)摆出准备好的66张纸或小棒,让学生分一分,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2)多名学生说后,教师课件演示,并填空。
先分(),每份分得()沓,再分(),把单张的分成了()份,每份分得()张,分完后每份共有()张。
(3)说明计算方法:66张手工纸有6沓(每沓十张)和6张,也就是66可以分成6个十和6个。先分整沓的,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十,再分单张的,就是把6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沓和单张合起来20+2=22,就是所求的结果。
分步算式:60÷3=206÷3=220+2=22(板书)
(4)引导小结
都是“先分后合”把几十几分成两部分: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除以几再相加。将新问题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设计意图】这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除尽的例题。学生通过边分手工纸或小棒操作,边说出口算步骤,让学生充分理解算理。它采用的是“先分后合——化难为易”,将新问题分两部分转化成表内除法来解决问题。为了降低难度,教师以板书分步算式来解释口算方法,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为笔算除法打下基础。
3、课堂练习
3、1、算一算,说一说。
8÷4=()15÷5=()
80÷4=()150÷5=()
800÷4=()1500÷5=()
9÷3=()24÷6=()
90÷3=()240÷6=()
900÷3=()2400÷6=()
你是怎么算的?对比这两组题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
附答案:
8÷4=(2)15÷5=(3)
80÷4=(20)150÷5=(30)
800÷4=(200)1500÷5=(300)
9÷3=(3)24÷6=(4)
90÷3=(30)240÷6=(40)
900÷3=(300)2400÷6=(400)
左边这组题商的位数与被除数相同。右边这组题商的位数比被除数少一位。
3、2、解决问题。
一共90人,先排成人数相同的9列,再围成人数相同的3个圆圈。
(1)每列多少人?(2)每个圆圈多少人?
附答案:
(1)90÷9=10(人)答:每列10人。
(2)90÷3=30(人)答:第个圆圈30人
又出示了一组“智慧岛”习题。
附答案:
20元=200角200÷5=40(枝)答:可以买40枝铅笔。
20÷2=10(本)答:可以买10本。
4、巩固提升
4、1、填一填。
2、填出里()的数。
3、解决问题。
一只东北虎的体重是一只鸵鸟的4倍,是一只企鹅的9倍。
请你自己算一算企鹅和鸵鸟的体重。
附答案:
360÷9=40(千克)答:企鹅的体重是40千克。
360÷4=90(千克)答:企鹅的体重是90千克。
【设计意图】练习时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探索规律,发现简便的口算方法,正确口算出结果,注重培养学生养成验算和反思的习惯。
课后小结
a提问: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b师生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这些口算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同时又可以为后面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打下基础、加强这局部口算练习,有利于提高计算能力。
板书
口算除法
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除以一位数后再相加。
60÷3=20
600÷3=200
120÷3=40
6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