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

时间: 新华 三年级教案

教案的编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专注度,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如何撰写优秀的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这里分享一些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写作案例,供大家参考。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1

一、情境导入

1、大家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什么礼物?

(出示杨桃)这是——杨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水果,还能生津止渴、止血止痛呢!真正的杨桃是在秋季和冬季才成熟的。看,有趣吗?

2、(对照课前板书:岑桑)在著名作家岑桑心中,这个杨桃可不仅仅是有趣,已步入晚年的他直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小学时画杨桃的经历,想知道其中的故事吗?那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出示课题)画杨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谁愿意向困难发起挑战,把自己认为难读的段落大声地读给同学们听?

你来,(第2段)真不错!

你来读,(第1段)你把藏在这段话里的生字读得多正确呀!

你读(第13-16段)

你来读,读得一字不差,真了不起!

3、同学们可真了不起,这么短时间内就将文章读得通顺流利了,从你们津津有味的表情中我发现你们还若有所思呢,的确,只有细细地品读,才能品出其中的味来!那么,这节图画课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你来,你来,你来。

4、看来,图画课上的嘲笑声、老师和同学们的讨论、老师的教诲都是因为我那幅画得象五角星的杨桃图而引起的,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那堂图画课,目睹我的那幅杨桃图。

三、探究“我”的作画态度,初识“实事求是”

1、自由读读第2小节,想想:在课堂上,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划出句子多读几遍。(生读书动笔)你来读,课件出示: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1)自己读读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你说,你从“认认真真”这个词上发现他画得很认真,很仔细。请你把那份认真读出来。

你说,你从“老老实实”上读懂了他是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没有凭自己的想象去画。你是如何理解“我”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的呢?

你来,噢,原来在我这样的举动背后,老老实实地遵从了父亲的叮嘱。

(2)(课件出示)读读这位父亲的话,你读懂了什么?

父亲对我要求很严,经常叮嘱我:“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你读懂了“想当然”。对呀,还是在那个前排靠边的座位,如果我想当然地去画,也许会把杨桃画成什么样呢?你来,你来,你来。

对,不管是把它画成苹果,画成香蕉,画成平时最常见的那样,结果都——“画走了样”。

所以,在我开始要画画的时候,我的耳畔总会想起父亲严肃地说:——

在我粗心大意、画得想当然的时候,父亲仿佛在跟我语重心长地说:——

你来,好一份“语重心长”。我正是老老实实地听从了父亲的叮嘱,才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

(3)你还从哪些地方发现了“我”的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

你来,你可真会读书!你发现了“我”老老实实地在座位上观察。

课件出示:

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自己读读这句话,你怎么发现“我”的老老实实的?

你来,原来他将眼前的杨桃和平时的杨桃进行了——对比。

还有什么发现?

你在从小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听着你的理解,你仿佛同作者感同身受!真高明!(师走到前排靠边的位置)是不是这样的座位?现在就让坐在这里的同学“现身说法”。(示意一同学起立)

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到的可能和平时所经历的完全不一样。你能将这种和小作者相同的感受读出来吗?

还有谁想读?你来,(请同样坐在前排靠边位置的同学再读句子)

我似乎听到了小作者的心声了。假如你就是这位小作者,此时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我该不该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心中升起一种疑惑。

2、你说,正是父亲经常叮嘱我的话使我消除了心中的疑惑。让我们再来读读父亲的话。

(课件出示)齐读:

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就是这样,我老老实实地听从父亲的教诲,在座位上看到杨桃像五角星,我就老老实实地画出了——五角星。

把自己对“老老实实”的理解送到句子中读出来

(课件出示)

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你读,从你的朗读中我仿佛看到了那个老老实实作画的孩子。

你读,从你的脸上我感受到了一份如此坚定的“老老实实”。我坚持着这种“老老实实”的作画态度,换种说法就是——实事求是。

师板书:实事求是(生齐读)

我正是抱着这种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画杨桃的,(对照板书)尽管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我自己觉得还是——很满意、很自信

把那种自信、满意读出来。你读,多自信的孩子!你来,大家一起来。

四、探究“同学们”的心理转变,丰富“实事求是”

1、师:同学们又是如何看待我的这幅画的呢?自己读读下面两则对话,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现在你看看还像杨桃吗?”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

(生读对话思考)

(1)你说,多么会读书的孩子!你不仅仅是发现了省略号,更找到了文章的眼睛呀!还有什么发现?

你来,噢,你发现了,第一则后面是个感叹号,感叹号的语气是很肯定的。那第二则呢?

(2)同学们从这两则对话的字面上发现得不仅多,而且很有价值,我知道你们都在思考,文章的味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品出来的。

那么,该怎么把自己的发现读出来呢?自己联系上下文读读2-18小节想一想,怎么读才能读出其中的味呢?自己有收获了,就和同桌一同分享,合作读一读。

2、(课件出示第一则对话)

(1)哪对同桌愿意第一个尝试?你们吧。

你为什么这么读?噢他画错了,杨桃怎么可能是五角星呢!

请你们读(另一同桌对读)你为什么读得这么大声呢?

噢,杨桃根本不可能是这样的,每个人都知道,大家的回答是异口同声的,

请你们吧,为什么你的语气中还带有笑意?同学们觉得很好笑,竟然有人这么画杨桃,太不可思议了。同学们会怎样地笑呢?你说,你说,你说。

(2)就带着这种讥讽的笑、轻蔑的笑、讽刺的笑,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则对话,(师生对读)从你们异口同声的话语中、从课堂上传出的嘻嘻的笑声中,我听出了你们对这幅画的嘲笑。

3、(课件出示第二则对话)这则对话呢?又该怎么读?哪对同桌想试一试。

你们来,为什么你读得如此吞吞吐吐?噢,原来这里有很多省略号,

你们来,说说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能联系上下文发现问题,提出想法,这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真了不起。

4、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聚集目光的力量,注视着我这里。此时我就是文中的那位老师,我把杨桃的一端正对着大家,(现场演示、慢慢移动让全班同学都体验这个角度)看,你看到了什么?你可以放声地与旁边的同学交流。

5、现在,你就是刚才发出嘲笑声的同学,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你心里想说些什么呢?拿起你的笔,写下你想说的话。(学生动笔写话,教师巡回指导)

很多同学都已经写完了,那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大家的学习成果吧!请鼓起自己的的耳朵用心地倾听,别人的理解可能就是自己不曾想到过的。

(1)你读。我知道你已经学会去尊重别人作画时的实事求是了。

你说。你真会学以致用,用省略号表达出自己的感情了。你说。我知道你已经学会去评价别人的画了。

(2)请你再说。从你的感悟中,我发现你对父亲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课件再次出示父亲的话)一起读。

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子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从这以后,我们不需要父亲经常的叮嘱了,我们已经将这句话深深地烙在了我们的心上,让我们自信的说出这句话:(课件出示)

我们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子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走了样。

6、父亲就是在教导我们作一个——实事求是的人!

听着你们用真情写下的话语,我分明感受到了你们心中的那一份愧疚!就把这份愧疚送到这则对话中说出来吧!(课件出示第二则对话)

孩子,现在的杨桃还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那么,它像什么?

听着这些充满愧疚的回答,看着你们充满愧疚的脸庞,我知道你们再也笑不出来了,(对照板书)因为你们已经学会如何用“实事求是”的眼光去评价别人的画。

五、探究“老师”的引导过程,深化“实事求是”

画杨桃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只要用心地去品,还能品出更多的味来!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去思考、去探索老师是怎样引导同学们实事求是地去评价别人的画的?通过下节课的学习,我们将会对“实事求是”有更深的理解。

作业:预习“画杨桃”下节课的内容。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2

一、导入课题。

我们一进入教室,就置身于大海之中,谁能就这幅图画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图)说说。

二、借助重点句,指导分段。

1、听课文录音,思:海底世界怎样?划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

2、幻灯出示: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特产丰富。

3、课文是从几方面来写海底世界的?

4、结合“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尝试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划出这段中你认为最能反映海底世界景色特点的两个词。

(2)创设情境。

学生当潜水员。

(3)在深海里发现什么?

出示句子朗读:“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思:围绕哪一句话写?(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2)幻灯出示: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还好像在()。

(3)这些句子中用上许多叠词,好好地读一读。

(4)创设情境。

听海底动物的声音(录音)

(5)延伸说话(尽量用上叠词)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有的像()一样()

(6)引读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行进的时候……遇到危险……。

师:海底静中有(声音)有(动)。

(7)指导背诵(出示重点词)

四、学习第二段。

1、快速阅读4、5、6自然段,想想写什么?

海底特产丰富。不但有(),有(),而且还有()。

2、再读课文,准备说话。(抓住特点)

海底特产丰富。不但有()的动物,有()的植物,而且还有()的矿藏。

3、读好第4自然段。

(1)扶:“海参靠肌肉收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4米。”

师:写海参什么特点?人哪几个词看出来?这几个词,我们可以读得突出一点。

(2)放:“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公里,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火车还快。”(学生自己练读)

(3)练习读写“乌贼和章鱼”的句子。

4、训练:

(1)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练习:

校园里的花朵真多,有(),有(),也有()。(花朵的色彩多种多样),有(),有(),还有()。最()的(),最()的()。

五、总结课文。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重点认识“智、慧”两个字,会写11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县、设、史”3个字。正确读写“雄伟、坚固、创举、美观、缠绕、智慧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重点:

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收集有关桥梁方面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各种桥的课件图片)

在生活中个,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车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雄伟的长江南京大桥,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明才干。

1400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设计参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石孔桥。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吧,请欣赏(赵州桥的课件)

请大家说一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雄伟、坚固、美观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学习课文内容,领略赵州桥的飒爽英姿。板书:(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3.同桌间,相互说一说赵州桥的建造特点。

三、检查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

1.展示生字,指名拼读,认读

县济匠砌横坚雕抵智慧

设参部跨举击固栏案爪贵

2.指名学生教读,同桌间互读,相互检查

3.教师引导学习识记生字,辨析字形、字意

4.指名认读多音字、组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义、读音

cān (参加) héng(横跨)

参{ 横{

shēn(人参) hèng(蛮横)

zhuǎ(鸡爪) gàn(干部)

爪{ 干{

zhǎo(爪牙) gān(干净)

5.检查词语认读,教学

让全班学生参与,自由选择词语,练习说句子。

生:雄伟.......高大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真棒)

生:精美......朋友送我一个精美的文具盒。(多么深厚的友情啊)

生:宝贵......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珍惜我们的生命,让生命更精彩)

生:创举.......北京鸟巢的造型设计是世界建筑的伟大创举。(说的多好啊)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选择雄伟、精美、宝贵、创举四个词语,让学生感知这四个词语的美感,并为揭示赵州桥的坚固、美感埋下伏笔。】

6.请同学们小组推荐代表,说说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

四、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朗读第一自然段课文,读出自豪的感情

2.指名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汇报

文中介绍说明了赵州桥的位置、名称、设计者、历史状况。

师:赵州桥成为我国桥梁建造一颗璀璨的奇葩,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我们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下面,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诵读课文。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汇报,积极调动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赏析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品读本段课文。

2.引导感悟:(1)写赵州桥作者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它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介绍了桥的哪方面知识?(2)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这种设计好出在哪里?(4)写作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生: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写作,是本段中心句,具有总领全段的作用。主要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生:写“赵州桥的长50多米、宽9米多,......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那个方法,具有科学性。

生: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①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②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的作用:“减轻流水的冲击力,减轻桥身的重量,节省石料,是建桥的一个创举”。

生:本段写作上的特点是:“总写——分述”的写法,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

【设计意图:运用小组交流和汇报方式学习本段,让学生更加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与坚固,突出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六、指导书写

1.教师提示;书写时,坐直,保持身姿的正确,握笔姿势。

2.书写规范,注意字结构布局,观察,模仿,写美观。

七、通过课下搜集,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检查巩固

1.引导学生说一说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2.完成练习(课件展示)

赵州桥非常_________,长________,宽_______。.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________,只有一个________,大桥洞顶上___________,还各有________,这种设计,在建桥是_________,既减轻了___________,使桥不易___________,又减轻了_________,节省了__________。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欣赏赵州桥的魅力。

二、品读欣赏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大家朗读第3自然段

2.思考问题:(1)本段围绕哪句话写作?(2)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文中主要写了那些精美图案?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3)作者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些生动的画面吗?(4)写话:有的.......有的.......还有的........

3.大家分组交流讨论,汇报

生:课文围绕第一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来写。这一句在全文中是一个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上文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又提示下文要写的是赵州桥的“美丽壮观”。

(写话练习)不但......而且.......

生:本段主要写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课件展示)三种龙的不同姿态: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遥首相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分角色朗读)理解语句意思

生:作者用的关联词是: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些龙的生动图案,用词语形容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生:练习写话

有的........,有的.....,还有的.........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的在跳皮筋,还有的在打乒乓球,操场上热闹极了。

有的........,有的........,还有的.......池塘里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羞羞答答,有的刚绽开娇嫩的花苞,还有的怒放,开得正艳,美丽极了,引得游人流连忘返。

有的.......,有的.......,还有的..........考试的时候,同学们在考场里,有的正奋笔疾书,有的正沉思苦想,还有的已经答完试卷,正在检阅,大家的表现真是千姿百态。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写话这一环节,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4.引导赏析课文

作者写作中,秒写赵州桥的特点,用总----分的写法,围绕一个中心,分层写作,使中心表达得更准确详细。我们要借鉴这种写法,在自己的习作中,试着把事情写具体详细。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组合作交流:

前三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雄伟,坚固,美观,为什么还要再写第4自然段呢?

2.怎样理解“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3.指导朗读

四、完成课后习题,试着运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一下赵州桥。

五、总结全文

作者写赵州桥的雄伟,壮观,美丽,刻画描写生动细腻,栩栩如生。不仅是再赞桥,更是在赞美造桥的劳动人民,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爱我们的祖国,立志把她建设得更加美好。

六、拓展延伸

1.赵州桥的知识介绍: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的洨河上,始建于隋朝开皇大业年间(581-618),它是我国最早建造的石拱桥,对世界的桥梁建造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独特设计,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节省了石料,既美观,又大方,这种“敞肩拱”的运用为世界桥梁的首创,比欧洲的设计早了1100多年。在中国文学,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扬,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诗曰:“驾石飞梁尽一红,苍龙惊蛰背磨空”。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199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你的家乡还有什么样的桥?动手画一画,写一写。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4

《花的学校》教案

教学要求: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等5个生字。掌握“假”这个多音字。会写“落、荒、笛”等13个生字。认读“湿润、荒野、簌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的情景。

3.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读准下列字的字音。

荒笛罚假裳

2.交流、识记生字。

A.加偏旁记忆的字:荒—谎

B.换偏旁记忆的字:笛—油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湿润:潮湿润泽。

荒野:荒凉的原野。

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段的内容。

第一段(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

第二段(第3自然段~第5自然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便放假了。

第三段(第6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段(第7自然段~第9自然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准妈妈扬起了双臂。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每一段讲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段。

A.教师指名读。

B.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句话,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湿润)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这句话该怎样理解?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第二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6个“会写字”,学习3个新部首“又字旁”“绞丝旁”“门字框”。

2、培养学生能够多方法识字、记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让学生能够多方式地识字、记字。

教学准备:

课件、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亲爱的小朋友们,昨天我们学习了一首优美的诗歌《小树谣》,你们能背 诵了吗? 全班一齐背诵课文。

2、请小朋友们从文中找到6个要求会写的字,并读一读它们所在的句子。

3、出示课件图片:小朋友们,我们刚把生字宝宝找到,可它们实在太贪玩儿了,瞧!它们又跑到了小熊的火车上,我们得尽快把它们找回来,有信心吗?

二、 生字教学

1、出示“成”。

(1) 指名读拼音 ,重点指导“成”的读音为后鼻音。

(2) 学生观察“成”的结构,重点指导卧钩的书写。

(3)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书写“成”字。

(4) 分别请学生组词、造句,并分析“成”字和笔顺、结构。

(5) 让学生闭上眼睛书空。

2、出示“对”。

接下来我们再去看看第二节车厢里是哪个生字吧!

(1) 指名读拼音。

(2) 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偏旁“又”的书写,捺要变成点。

(3) 分别请学生组词、造句,说说“对”的笔顺、结构。

(4) 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的?闭上眼睛书空。

3、同样的方法学习“叶”、“红”、“它”、“间”。

三、 我是记忆大师。

1、课间休息记字“拍拍手”,老师带领学生们边读记儿歌,边拍手。

大城市,没有土,剩下一个“成”,成成成,成长的“成”。

左边又,右边寸,左右相加就是“对”,对对对,对方的“对”。

左边口,右边十,左右想加就是“叶”,叶叶叶,叶子的“叶”。

绞丝旁,小工人,合在一起就是“红”,红红红,红花的“红”。

宝盖头,小匕首,上下想加就是“它”,它它它,它们的“它”。

一扇门,日字住,里外相加就是“间”,间间间,中间的“间”。

2、猜谜语记字。

小朋友们,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进行猜谜语大赛,可有些小动物们遇到了难题,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出示课件:

(1)城边没有土。 (成)

(2)宝盖底下藏匕首。 (它)

(3)“又”加一“寸”。 (对)

(4)工人站在丝线旁。 (红)

(5)“十”“口”左右换,来把花儿衬。(叶)

(6)“门”里有太阳。 (间)

3、读拼音,写汉字游戏。

小朋友,森林大王老虎看大家这么聪明,还想考考大家,你们怕吗? 请一个小朋友上台,任意抽取一张拼音卡片,其他小朋友拿出小手写出相应的汉字。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大家成功地把六个生字宝宝回家,希望大家以后多运用它们哦。

五、 作业。

1、用你喜欢的生字组词,并造句。

2、将每个汉字写一行,要求组词,并写出笔顺。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相关的词语。

2、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朗读和感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懂得“诚实的劳动可以换来难忘的关怀与爱意”。

3、学生在感悟和体味这种真情的基础上,能抒发自己的真情体验,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达到的情感内化和升华。

【学习目标】:

1、我会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知道—"我"的真情表现在哪里?

订户的真情表现在哪里?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课文蕴涵着的浓浓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起学生情感共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都喜欢听什么样的歌?(指名说)

师:能说说为什么喜欢听这样的歌?(指名说)

师:其实,老师和你们一样,也喜欢听歌,老师最喜欢听《爱的奉献》这首歌,想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老师最喜欢这首歌里的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齐说)

师: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小结:是啊!只要我们献出一份爱,也就献出了一份真情,有了真情,才能换来人世间真情的回报!今天我们将与同学们学习这样的一篇课文,题目就是《真情的回报》。

二、揭示课题,据题设问,确立研读的主题。

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

2、指导读题,并根据题目设问、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怎样读好课题呢?请老师说,大家读。

师:(真情)--的回报(突出真情)

真情的付出得到真情的--(突出回报)

师:根据题目的朗读,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呢?指名质疑。

3、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以确立研读主题。

通过同学们的预习,回答:谁对谁的真情?(板书:"我"、订户)

你还有什么没解决的问题:老师我想问:"我"的真情表现在哪里?

订户的真情表现在哪里?

师:你提的两个问题也是今天学习目标之一:

出示学习目标:

1、我会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我知道—"我"的真情表现在哪里?

订户的真情表现在哪里?

三、围绕研读的主题,自读课文感知。

过渡:请同学们围绕这两个学习目标,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要求课文读正确、流利,可以边读边圈出本课的生字、生词。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想领读生字。(指名读)

师:现在把生字生词送回课文中。

四、检查自读情况,激发学生读书兴趣。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并作相关的评价,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我”的真情表现在哪?订户的真情表现在哪?

五、精读感悟,讨论解决研读主题。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我想,同学们书读好了,两个问题也肯定会迎刃而解的!下面我们来一起讨论两个问题。

1、"我"的真情表现在哪里?指名学生读相关的语句。(最后一节前半部分)

讨论:"绝活"这个词明白吗?(超出一般的本领)既然是超出一般的本领,上面怎么还用上了引号?(表示特殊意义)想象一下,别的邮递员是怎样施展这?”“绝活”的?(指名学生做相关的动作)

师:如果你是订户,你乐意我这么做吗?

生:不乐意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觉得这是一种不尊重订户的表现,也是一种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

师:谢谢你的提醒,你的回答让我认识到了这样做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我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学习,每次送报依旧把报纸送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送进门里。请你告诉我,"两个依旧"说明什么?

生:说明我是诚实的劳动

生:两个“依旧”可以看出我过去是很认真负责地为订户送报的,现在订户们送给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我更应该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回报订户们对我的真情回报。

师:精辟的解释、精彩的回答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巧妙与产生的魅力。所以我们在作文时也应该好好推敲一些词语或符号怎样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它们的内涵。

师:请大家一起把这段话读好,体会“真情”报“真情”的意味。

2、"我"的真情得到了什么!(板书:在"我"与"订户"间画上横线和单箭头)

3、"订户"对我的真情是什么?指名学生读,并指导概括。

A、推荐新订户;

B、多给小费;

C、圣诞礼物(送辆新车;真诚祝福;)E、一个星期的报费;

现在,如果你是59个订户中的一个,你会在圣诞卡上对"我"说些什么?分别指名说。

4、小结:这实际上就是"我"得到的"回报"!

5、讨论:"我"在真情付出的时候,想到要得到回报吗?

6、小结:"我"真情的付出,并没有想到要得回报,但我却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这使我永远记住了--(引读最后一句)

7、板书:诚实的劳动关怀与爱意

8、说话: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说说看。(如助残日等)

9、小结:只有诚实的劳动,才能换来难忘的关怀与爱意。(在两者间分别画上横线和单箭头)

六、归纳总结,倾吐自己的感受。

学到这儿,你有什么话想说?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请同学们凝成一句话。我先送给大家一句:"真情的付出,才有可能得到真情的回报!"(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真情换真心,真心换真情!"试着说一说。指名板写自己的"小名人名言",并让大家交流,读一读。

七、板书设计:

5、真情的回报

"我"----订户

诚实的劳动----关怀与爱意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7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时间: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将看到的事物写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列文虎克在观察中发现了显微镜和微生物,老人在观察中发现了商人的骆驼,那么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这节课让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观察告诉同学们。

二、板书:观察中的发现

三、分小组先汇报自己在观察总的发现。

四、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五、建议将观察到的事物写成。

1.出示一、两则,指导格式。

2.口头,看看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写的具体。

3.试着将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继续写观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将看到的事物写成。学会修改自己的。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述本周的基本情况。

1.格式正确与否。

2.观察的事物及发现是否有新意。

3.叙述是否较完整。

二、对典型作品进行评议

1.出示佳作。

1·生读。

2·生评。

3·齐读。

2、比较差的。

1·生自由读。

2·生评。

3·生改。

三、根据所学知识在学习小组内评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

五、作业

抄写改后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完成“我的发现”

1.回忆这学期学过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出示小黑板。

3.自由读,汇报带点字的特点。

4.指导识记这些字。

5.说说除了这些字以外,还有哪些字也有类似情况。

6.进行课堂练习巩固。

二、完成“日积月累”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将顺口溜读通。

3.指名或小组汇报读

4.归纳顺口溜的内容。

5.试着背诵顺口溜。

6.学生自由汇报课外积累的顺口溜。

7.出示人体挂图。

8.指名上前指出人体部位,根据指出标出器官的名称。

9.指导看图读、记名称。

10.指导识记生字。

11.指导书写。

三、作业

1.抄写“我的发现”词语。

2.背顺口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背顺口溜。

二、谈话

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一定又查找了不少资料,让我们这节课来开开眼界,受到启发吧!

三、板书:观察与发明

四、展示资料

五、交流、谈谈这节课的感受,受到哪些启发。

六、古今中外还有不少这样的故事,让我们通过日常阅读和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家和发明发现的故事。同时,自己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那么不远的将来,伟大的科学家就从我们在座的同学们诞生了!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8

《不懂就要问》教案

教学要求:

1.会认“诵、例”等11个字,掌握“背、圈”这两个多音字,理解“私塾、霎时、戒尺、鸦雀无声”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3.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2.师简介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生活的课文。揭题:不懂就要问。

4.齐读课题,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课文讲谁不懂?哪儿不懂?要问谁?“不懂就要问”是谁说的?他为什么要这样说?……)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师: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请“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生读生字,相互指正。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分组识字竞赛。

三、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解决前面的问题及理解“私塾、戒尺、霎时、鸦雀无声”的词义)还有什么不懂的?

2.指名分读课文正音。(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3.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同座互相交流后,举手回答。(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五、课堂作业。

1.抄写写字表一遍。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一段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

2.听写本课生字。

二、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1.思考:课文中的孙中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思考: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孙中山勤学好问?划出相关的词句。

3.集体交流阅读心得,并在交流中及时解决学生先前提出的不懂的问题。

重点交流:

a.从“照例”、“流利”、“壮着胆子”等词语中领悟到孙中山读书认真,学业完成得极为出色,表达了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有进一步要求理解课文意思的愿望。

b.当孙中山提出问题后,学生的表情有什么变化?先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从中可以体会到什么?(侧面描写,更突出了孙中山对待学习的认真、执著的态度)

c.向先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还要挨打呢?而今天的老师为什么却鼓励学生提问呢?(帮助学生区分清楚:过去私塾封闭式的封建教育与今天民主开放式教育的不同。)

孙中山在那种棍棒教育下敢于提问,你体会到什么?(明确:孙中山当时就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可贵精神。)同时,解决“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这句话的意思。

4.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提出来讨论交流。

5.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四、拓展阅读,注重迁移。

(出示PPT)积累格言,明读书道理。同学们,我这里有一些关于读书方面的格言,请你用心读一读,悟一悟,定会有收获。

①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②蜂采百花酿佳蜜,人读万卷知深理。

③书声歌声声悦耳,粉笔钢笔笔生花。

④恒心搭起通天桥,勤奋拨开智慧门。

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⑥千古文章书卷里,百花消息雨声中。

⑦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恨读书迟。

⑧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五、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

用“不是糊里糊涂、壮大胆子、不懂就要问、弄清楚、连连点头”等词语写一段话来赞扬一位同学的勤学好问精神。

2.收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小故事。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学重点:

从文中明白题目“绝招”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导入新课

1、“绝招”的意思。(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讨论理解题意)

2、通过课题,你还理解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

2、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根据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小组讨论: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几个孩子都比赛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四、全班讨论交流围绕上面提出的问题,组织全班同学讨论。

1、引导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全文内容。

2、重点引导想象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学生可各抒己见,想象他在练的过程中是怎样克服困难,虚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悦。

3、通过两次比绝招的阅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中有很多处描写了人物的动作和对话,要通过这些动作和对话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感情,并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出来。

六、扩展延伸

说说自己有哪些绝招,平时有过像课文描写的那样的比赛吗?有兴趣可以写一写。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朗读,感悟语文内容。

2、过程和方法: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培养阅读兴趣。在读中感悟“小树在春风里摇绿了嫩芽和树梢,摇红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树和小鸟说的话。并在文本基础上,适当进行思维拓展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引导学生爱惜树木、保护环境。

教学难点:

1、在读中感悟“小树在春风里摇绿了嫩芽和树梢,摇红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树和小鸟说的话。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鸟头饰,小树头饰,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又请来了小树和大家一起学习。(老师戴上小树头饰)

2、复习巩固。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二、创设情景,朗读感悟。

1、播放《小树谣》歌曲,随机板书标题。

2、理解题意:小树谣就是小树的歌谣。

3、导入课文,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个小节,回答问题:课文讲的是哪个季节的小树。

4、提出问题“小树在春风里摇有哪些神奇的变化”,学习第一节,指导朗读,体会春天到了,小树变绿了的高兴心情。

5、出示图片(小树开出了红色的小花),指导观察图片,学习第二节,回归课文指导朗读,体会小树开花的喜悦心情。

6、小树啊!现在召唤来爱唱歌的小鸟。理解“召唤”的意思,画出小树对小鸟说的话。区别两个“它”指代不同的对象。指导朗读,体会小树愿意为小鸟遮风挡雨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思维。

小鸟听了小树的话,会说什么呢?

同桌合作表演小树和小鸟的对话。

四、回顾全文。

请同学们看着图片加上动作一起来唱唱《小树谣》这首歌曲。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棵长得很美,很爱帮助小鸟的小树,你喜欢这样的小树吗?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六、作业。

讲一讲小树长大后和小鸟之间的故事。

板书设计:

小树 (有爱心) 绿了 红了 嫩芽、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想想你了解的春天是什么样的景色。

2.搜集有关春天的图片(特别是有关燕子的资料),诵读歌颂春天的诗歌和文章。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件展示“春天的图片”,导入课题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春天的图片并用优美词句描述给大家听。

2.师小结导入:从同学们介绍的鸟语花香、潺潺流水中,我们感受到春天已经来临了,特别是小燕子,更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课文《燕子》。(出示课题齐读)

3.指导“燕”字的写法。(“廿”是燕头,“口”是燕身,“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5.师小结:我们读课文,可以从题目想开去,可以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有些问题不用老师讲,你自己就能读懂。

设计意图:导入课文比较精当简练,在学生交流资料中,既帮助学生积累了优美的词语,又显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课题的质疑,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

(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语句。

3.小组内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读生字组词,说说生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重点注意“倦”、“添”两个字。通过组词,巩固生字的掌握。

(2)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3)交流不理解的语句,有的问题可在小组内解决,组长归纳组内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4)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入手,自学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并进行小组交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全班交流并质疑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课文是按照由近到远的顺序,从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四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

(2)可让学生谈一谈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学生提到哪个方面的特点教师就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段落。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段话写什么?(燕子的外形特点:羽毛、翅膀、尾巴)

2.讨论:作者为什么只写这三部分呢?难道他观察不仔细吗?

3.小结: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点的地方去写。

4、你想怎么读这段话?为什么?试着读读。

(“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凑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泼机灵的燕子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5.词语训练:“凑成”换成“组成”好吗?为什么?(反复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活泼的基调)

6.采用指名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设计引导学生在学文的基础上,从课文中想开去,体会写景物抓特点的写作方法,最后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深化对燕子特点的认识。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分自然段指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讨论交流。

(1)“蒙蒙的”是什么感觉?(体会春雨的特点)

(2)读中体会:“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引导学生读出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

(3)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先引导学生理解“赶集”的意思,再讨论春天的花草与“赶集”有什么联系?最后说说“赶集”在文中的意思?要让学生想象花儿争相开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

3.出示课件,展示“微风、细雨、柔柳、青草、绿芽、鲜花”这些景物,与“飞来一只只机灵的小燕子”的画面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

4.你能美美地把这段文字读出来吗?配乐指名朗读。

设计意图:以大问题为学习背景,通过读、画、悟、想,让学生体会想象春天花、草、树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情景,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燕子的可爱。培养学生对语

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3.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重点字词理解句子意思,通过对“斜、掠过、唧唧”的理解尽情的体验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和快乐。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和“几根”。(“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板画体会“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3)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对“几痕”和“几根”的辨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

五、总结全文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2.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春天的美丽和燕子的可爱。

六、作业

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模仿燕子外形的写法,抓住这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写一段话。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汉字,会写7个汉字。

2.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2.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

你知道司马光吗?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请你讲一讲!学生讲故事。

2.了解人物,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作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主持编撰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二、听读感知

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真精彩,但是你知道吗?在《宋史》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只有30个字。古人只用了30个字就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清楚了。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注意课文朗读的节奏。

2.想一想课文讲的故事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有什么不同?

3.跟老师一起读课文,读准文章的节奏。

预设: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在课本上圈画生字,小组交流识字。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给大家领读一下?

2.出示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司、跌、皆、弃、持。

3.学生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法识字。

预设:

用加一加、减一减、分一分、比一比、换一换的方法,分别识字。

如:“司”加一笔变成“同”;“跌”减去“”变成“失”;“皆”可以分成“比、白”两个汉字;“弃”可以跟汉字“弄”进行比较识字;“持”可以换掉部首“扌”,加“牛”变成“特”。

四、了解内容

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根据阅读成果填空。

课文主要写________在小伙伴掉入瓮中时,沉着冷静地________救出了小伙伴。

2.我们都知道一个事件一般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作者用这么少的字,有没有把事件说完整呢?请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读了这篇文章后,你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吗?(用原文回答)

预设:

起因: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经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结果:儿得活。

五、咬文嚼字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课文只用了30个字就把故事讲明白了。我们一起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吧!

1.逐字逐句翻译,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的内容。

2.读一读课文,试着翻译成现代汉语。

预设:

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耍),一失足就掉到了缸中,并没入水中。其他小孩(见出了事情)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起石头把瓮打破,水流出来,这个小孩子便得救了。

3.再读课文,说一说小组讨论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在哪里?重点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

预设:文言文精炼简短、概括力强。体会文言文的语序有所不同。例如:

“群儿戏于庭”这句话我们的翻译是:“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并不像课文中的语序一样直接翻译为“一群儿童玩耍在庭院里”。

六、走近人物

1.危急时刻其他孩子的反应是怎样的?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读这句话,说一说:大家是怎样做的,司马光是怎样做的?了解作者用众人来衬托司马光的衬托手法。

2.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对朋友不离不弃,遇事临危不乱,机智勇敢。

七、能说会道

1.如果你在现场,可能会怎么做?

2.你觉得司马光的办法怎么样?这个办法好在哪里?

学生自由交流。

3.如果你是被救出的小伙伴,你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做人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

据说那个被救的孩子名叫上官尚光,此人在宋史上没有记载,或许一生之中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历史贡献。但他成年之后,对司马光当年的救命之恩却铭记于心,后来上官尚光移居到他地,特意在其住所之内,建造了一座庭院来感念司马光儿时的救命之恩,并且建立碑文来铭记这段史实。后来人们都叫这座亭子为“感恩亭”。

八、学写汉字

课文同学们学得真好,这么好的故事之所以流传了下来,就是因为它被载入了史册,让我们认真写字,以后用自己优美的文字来表现故事吧!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我们在书写时一定认真写。

强调执笔姿势和书写规范:

执笔:三指执笔,指实掌虚,用笔灵活。

书写目标:规范、端正、整洁。

1.出示生字:跌、登、庭、司、持、弃、众。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登”的上部的笔顺要注意。

4.学生临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小组成员比一比,看谁的坐姿最正确,书法最漂亮,写得最快。

5.背诵课文,用生字填空。

群儿戏于____,一儿____瓮,足____没水中。____皆____去,光____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九、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神童故事有很多,说一说你知道的故事。

预设:曹冲称象的故事、王戎识李的故事等。

十、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阅读训练-《司马光》”,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13

学习目标

⒈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⒊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⒋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⒈谈话

中国人民历来是勤劳善良、充满着智慧,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其中就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呢?(长城、故宫等)赵州桥也是我国的古代建筑。它是怎样的一座桥呢,有什么特点呢?

⒉简介赵州桥(播放赵州桥的图片)

打开地图,我国东部的川流映入眼帘,对于跨越河道,有利民生的桥梁,古人有许多幻想和实践,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韩湘子,就因一天造一桥,造福人类而得到赞说。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建桥技术,汉代的画像砖上刻有为数不少的拱桥图形。我国现存最早的拱桥,是建于一千三百年前的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横跨赵州(今河北赵县)的洨河之上,全长50.82米[全长应为64.4米],桥面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是一座单孔坦拱式桥梁。拱券[桥梁、门窗等建筑物上筑成弧形的部分。券,读“xuàn”]净跨37.37米,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了。赵州桥由隋朝石匠李春主持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赵州桥的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弓形的,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一般桥都有桥墩,两个桥墩之间的桥洞,都采用半圆形的弧,桥洞的高一般是这段桥身长度的一半,这样桥才稳固。赵州桥如果只用一个桥洞,桥洞两边架桥墩,那么桥洞就得高25米(因为桥长50米),车马行人过桥就会像爬山一样困难。而要想降低桥的高度,就得多修几个桥洞,多造几个桥墩。这样既费工,又费料,桥下行船也不方便。(因为当时造桥全用石料,但那地方石料不易取得,因此造什么样的桥才能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就需要精心设计和建造。)

李春在拱桥建造工艺上进行了重大的革新创造。他创造的坦拱式、敞肩式建桥法,在当时堪称独步,桥梁质量上乘。由于李春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赵州桥结构合理,外型秀丽,富有民族风格,素有“奇巧固护,甲于天下”的美誉。

赵州桥建成之后,成为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南通东都洛阳的交通要冲。历经千年风霜以及车压人行、洪水冲击的考验,至今仍可通行车辆,成为世界桥梁建筑的一个奇迹。 赵州桥建成700多之后,也就是公元14世纪,欧洲才有人造出类似的石拱桥,那就是法国泰克河上建造的一座拱形桥——赛雷桥。但早已毁坏。而赵州桥一直保存到今天,因此更加引起世人注目,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拱桥。

我国古代造桥技艺在实践中继承发扬,留下了许多杰作,如广西侗乡的风雨桥,又称廊桥;河北程阳的永济桥等等。如今,横跨江河湖海的大桥比比皆是,谱写了我国桥梁的崭新一页。

⒊揭示课题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赵州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结合注音多读几遍。

⒉采用自读、同座互读的形式练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⒊教师检查。

⑴检查生字词

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

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 爪、回首

遥望、双龙戏珠、 才干、宝贵、遗产、雕刻、智 慧

⑵检查课文朗读,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这篇说明性的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⒈自由朗读课文

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⒉理清脉络

思考:课文哪一部分是写赵州桥的外形(结构)特点?(2)哪一部分是写赵州桥的美观?(3)

第一段(1)写明了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和建造年代。

第二段(2)写赵州桥的外形(结构)特点,以及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

第三段(3)写赵州桥的美观。

第四段(4)写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四、课下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⒈认读字词

⒉朗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体会感悟

⒈品读感悟第一段

⑴指名朗读

⑵研读感悟

①说说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和建造年代。

②“世界闻名”“一千三百多年”说明什么?

(前者说明赵州桥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是都很有名,表现了这座桥很不一般,突出了它的价值和地位;后者是说历经一段很长很长的时间。想象:在这样漫长的岁月里,赵州桥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承受了多少人踩车轧,至今仍横架在洨河上,说明这座桥很坚固,设计合理,工程质量高,充分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⒉品读感悟第二段

①默读分层

第一层(1、2)讲赵州桥非常雄伟。

第一层(3、4)讲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两个特点。

第一层(5)讲赵州桥的作用。

第一层(6)讲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②默读填空

这一段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是通过它的具体长度和宽度来说明的。接着介绍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桥下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二是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小桥洞。然后讲赵州桥的作用。最后讲赵州桥的设计优点:一是坚固,二是节省石料。这种高超巧妙的设计称得上“世界之最”。因此,说它是建桥史是的一个创举。

③出示:“赵州桥非常雄伟。”

理解:这是一个总起句,后面介绍了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具体描写。可以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这种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作者是通过什么来说明赵州桥的雄伟的?(长和宽。比如说,一个教室的长是9米左右,50多米就有五六个教室那么长,9米大约是一个教室的长。)“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说明什么?(这座桥功能齐全。这种各行其道的设计,体现了设计者的聪明才智,这一思想对以后桥梁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师:课文写赵州桥的雄伟,主要运用了数字表达的方法。在学生朗读时,可以引导学生仔细体会这些数字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把“雄伟” 的气魄读出来。

④设计上有哪两个特点?(对照图)

⑤其作用是什么?(平时……,发大水时……)

⑥这种设计优点是什么?(既……又……)用“既……又……”练习说话。

⑦出示: “这种设计在建桥是一个创举。”

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创举”,字典中的解释: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

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是一个创举?(因为这种设计既……又……,所以……)

⑧想:这种设计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吗?(符合:一是平时水少,发大水时水多;二是赵州桥全用石料,但此地石料不易采得。)

⒊品读感悟第三段

①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什么?(美观)作者用哪句话把上一段写其坚固和这一段写其美观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句)

②默读课文,填空

桥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③作者主要抓住什么来讲赵州桥的美观的?(主要抓住桥两侧石栏的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师: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④雕刻的龙个是什么样的姿态?句中的分号起什么作用?

(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分别介绍了三种龙的不同姿态。第一种“相互缠绕,吐着水花”。“缠绕”指两条龙的身体绕在一起。第二种“前爪相抵,回首遥望”。“飞龙”是说腾空飞起的龙。“抵着”是用前爪顶着之意。“回首遥望”是说它们前爪虽然相互顶着,头却没有相对,而都回过头看着远处。第三种“双龙戏珠”,是两条龙在玩一个珠子。“戏” 是玩之意。句中的分号表示并列关系中的停顿。这三个小分句描述了龙的一种.种生动的姿态,每种不同的姿态之间用上分号加以区别。)

⑤理解最后一句。(看出把龙雕刻得生动逼真。“所有的龙”,既包括前面列举的三种姿态的龙,也包括没有讲到的其他姿态的咯功能,指的是栏板上雕刻着的每__。这些图案使人感到赵州桥不仅是一座具有实用价值的桥,而且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从科学性到实用性,从实用性到艺术性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⑥作者是用哪句话把上一段写其坚固和这一段写其美观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句)理解这句话的作用?(这句话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也是二、三段内容的概括句。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隐含的意思就是前面的内容讲了“坚固”,下面的内容即将要讲“美观”。也就是第一个分句总结了第二段的主要内容,第二个分句提示并概括了第三段主要的内容。有了这一过渡句就自然地把二、三段联系在一起。课文使用这样的表达方式,使文章显得眉目清楚。学生在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时,不一定要求说出很深的道理,只要学生了解到,这个句子既概括了前面的内容,又引出了下面的内容就可以了。)

⑦这一段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主要讲什么?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写的?用“不但……而且……”练习说话。

(先用“不但……而且……”这个过渡句,点出本段讲述重点——美观;再具体讲图案精美;最后总结赞美。采用“总起——具体——总结”这一形式写的。找出总起和总结句。)

⒋品读感悟第四段

①朗读,理解“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②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赵州桥的构造以及栏板上图案的设计,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龙,谁也没有见过。它的形象以及各种不同姿态,都是凭借人们的想象画出来的。桥的建造和图案的雕刻都需要精湛的技艺,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才干,由此可见,赵州桥不仅是一座具有实用价值的桥,而且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从科学性到实用性,从实用性到艺术性都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所以……)

③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三、全文总结

⒈在通篇文章中,我们能够体会到,作者不仅是在介绍桥,赞美桥,同时也是在赞美造桥的人,我们更能够体会到作者在写作时充满着的骄傲和自豪的感情。所以,读课文时,我们要站在作者的角度,既表达出作者所要表现的情绪,也表达出自己从文本中体验到的情感。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朗读课文,

思考: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

⒉中心:这篇说明性的课文通过介绍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⒊教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赵一曼,知道赵一曼的感人事迹。

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上的资料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整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个革命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一定要珍惜。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必须要牢记国耻,发愤学习,勇于拼搏,克服一切困难,用聪明才智建设一个更强大的祖国。

教学准备:

学生整理有关赵一曼的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一位哲人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重温那段历史。

在东北抗日的战场上,有无数的抗日英雄在誓死保卫着我们的国土。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她是众多抗日英雄中为数不多的一位女英雄——赵一曼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山黑水间的抗日英雄(四)赵一曼”(教师板书)

二、体验交流

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教师出示赵一曼的照片和简介。

2、赵一曼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家庭,但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亡的时刻,他抛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最前线,在他的身上还有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由于我们手中没有教材,老师给你们提供一些材料,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读一读他的事迹,一会老师再请一名同学把她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交流资料。

4、各组讲述赵一曼的故事。

5、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赵一曼闭口不语,受过多种酷刑从没有开口喊叫一声,这就是我们的女英雄赵一曼,让我们一起走进她。(出示课间)

6、赵一曼不仅仅是一位英雄,还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虽然他在他的孩子宁儿只有一岁大的时候就离开孩子到异地参加革命去了,但是他的心永远牵挂着她的宁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7年没有相见的孩子宁儿,他在临终前给宁儿写了这样一封信,(出示课件)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教师朗读信的内容。

这张照片是赵一曼和儿子的照片,赵一曼是多么想再见一见自己可爱的宁儿啊!我相信宁儿同样也非常想念自己的妈妈。同学们,如果你是宁儿,现在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呢?

三、激发感情,延伸感受

在我们今天和平的年代里,人们不会忘记你,哈尔滨不会忘记你,共和国不会忘记你,虽然现在不再有硝烟、不再有战场,但我们不应忘记国耻,为了民族的富强、为了祖国的强大,让我们永远记住抗日英雄赵一曼、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民族解放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让我们行动起来,用我们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为我们祖国的未来打一仗胜仗!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15

教材分析:

《荷花》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不到400字,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二、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一、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二、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交流资料,让学生自由地交流对荷花的了解。

2、播放荷花录象,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形象感知。

3、谈谈感受:看完录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白态的荷花……)

4、教师引入:荷花真美啊,美得同学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作家叶圣陶爷爷也特别喜欢荷花,他还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让我们随着作者到文中细细欣赏吧。

二、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把你喜欢的段落绘声绘色地读给同桌听,让他和你一同分享作者优美的语言。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体会,也可以是自己的疑问。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发言小结一下:瞧,同学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大家说得多好啊,老师把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总结以下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是自己的疑难。现在,我们先来欣赏美丽的荷花。刚才好多同学都夸荷花很美,你们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5、小组学习、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个句子写出了荷叶的多、大、绿。(出示课件,体会荷叶的挨挨挤挤)

生:我觉得“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个句子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出示课件,体会荷花的三种不同姿态)

生: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冒”字用得特别好,它把白荷花写活了。

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还有别的什么不同的姿势?你们可以比一比,也可以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比划)

师:多么千姿百态的白荷花啊,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把二、三自然段读一读。

三、再创想象,拓展语感

师:同学们,这么美丽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现在,你们就是这满池荷花中的一朵了,哪一朵最美你就是哪一朵。你们穿着雪白的衣裳,在微风中摇摆。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教师配乐朗读,学生用心倾听)

师:啊,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刚才还有哪些小动物告诉你什么悄悄话呢?

生自由表达:小鸟告诉我……蜜蜂告诉我……蝴蝶告诉我……青蛙告诉我……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多么美丽的荷花啊,连蜻蜓、小鱼、小鸟都被吸引过来了。请同学们再美美地读读这一自然段,先在小组里读,等一下各小组推选读得比较好的同学来比赛读,看谁读得。

四、拓展延伸,抒情表达

教师引入: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

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可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

师总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它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依然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吧。

作业:(任选一项完成)

1、画一幅荷花图

2、写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3、办一期有关荷花的手抄报

4、深情地颂读课文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16

一、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掌声》,——生齐读课题

2、课文一共写了几次掌声?(指名说)同学们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给小英鼓掌的呢?课文第四小节就描写了大家为小英两次鼓掌的经过,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的这一小节,找出同学们为小英鼓掌的句子,用“~~~”划出来。看谁找得准。

3、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

4、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5、交流,出示句子:

6、同学们为什么两次给小英鼓掌?两次掌声又给小英带来了什么?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问题继续读课文。

二、探究变化原因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同学们两次给小英鼓掌。第一次,是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可引读)这一次,大家为什么会给小英鼓掌呢?还是请大家读课文,读2——4小节,看看在鼓掌前,同学们看到了什么,把描写小英表现的句子画出来。

(一)交流讨论第一次掌声

1、找出直接描写小英表现的句子。指名说,出示句子。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2、体会小英走上讲台的不容易。

这些句子直接描写了小英的表现,大家再读读这几句话,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再想想这几句话该怎样读?自己练练。

3、指名读

出示第一句: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指名读

▲师描述: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小英曾经是一个自卑、忧郁的孩子。她平时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她害怕别人看到她的缺陷,一直害怕别人注视的目光,轮到小英上台演讲的时候,同学们一齐把目光投向了那个角落。当大家把目光投向她的时候,小英立刻低下了头。[板书:自卑忧郁]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引导学生走进小英的内心,细细体会小英此刻的心情。指名朗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引读过渡

▲指名读,评价读,再读,女生齐读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小结:刚才我们读了这两句话,体会到了小英矛盾、害怕、为难的心情。下面捧好书,我们一起读好二、三小节,再次体会小英复杂的心情。(齐读二、三小节)

▲指名读

▲教师描述,指导朗读。尽管从教室的一角到老师的讲台,只有短短的几步路。可是要走完这几步路,对于小英来说该有多难啊。每走一步,小英的内心都在痛苦地挣扎。一起读好这句话。

▲小英一开始是不敢走上讲台,现在终于走上了讲台。从这个“终于”中你看出了什么?如果你就是小英的同学,看到小英走上讲台,你是什么心情?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心情也读出来。(指名读)

▲是啊,小英能够克服心里的害怕,从犹豫、矛盾中走上讲台,多不容易啊,我们应该为小英感到高兴啊,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

▲谁能够把小英的这种读出来?

(指名说)

4、理解第一次掌声的含义。

(出示第一次掌声)

▲引读

▲对于我们来说,走上讲台可能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可是对于小英来说,是多么不容易啊!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谁再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

▲那掌声热烈、持久,如果你就是小英的同学,你想通过这热烈、持久的掌声告诉小英什么?(指名说)[相机板书:鼓励、尊重……]

▲这是期待的掌声、这是安慰的掌声,这是鼓励的掌声!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小英说,此时,千言万语都汇成了热烈、持久的掌声,他们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小英的鼓励、支持、理解……,所以,(引读)当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同学们要说的太多太多了,他们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是那么迫切,所以,那掌声——热烈、持久!所有的男生再把这激动人心的场面读出来。

▲小英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鼓励、理解、安慰啊。这掌声是多么地及时啊!当掌声响起的时候,小英感动了,小英流泪了。如果你就是小英,听了同学们掌声,你心里会想些什么?(指名说)

5、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好描写第一次掌声的句子

(二)交流第二次掌声

1、(出示第四小节后半段)引读:掌声渐渐平息,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2、(想象经久不息的场面!)这一次,教室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能不能想象出那是个怎样的场面?

3、这一次,同学们为什么给小英经久不息的掌声呢?同学们又想通过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告诉小英什么呢?指名说[板书:赞美……肯定]

小英不但完成了这次演讲,而且完成得很出色,同学们又一次把肯定、表扬、赞赏送给了小英,那场面是多么感人啊!谁再来读读这段话,(指名读)

4、如果说,第一次掌声给了小英勇气和力量的话,这一次,同学们的掌声又带来了什么?[板书:自信]从小英的微笑中你知道小英在想些什么?

5、有了同学们的肯定,小英变得自信了。从红着眼圈走上讲台到微笑着走下讲台,小英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

这是多么的神奇的掌声啊!在小英最需要的时候,是掌声给了她勇气和力量,是掌声给了她自信的微笑。谁来读好第四小节。(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好这段话。(齐读第4小节)

多媒体出示第四小节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到得流下了眼泪。掌声渐渐平息,小英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她童年的故事。故事十分动人,她的普通话也很好。当她结束演讲的时候,班里又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三、感受小英的开朗和自信

1、有了同学们的掌声,小英变得自信了。(引读第五小节)

2、大家想想看,我们还能在哪里看到小英的身影?(指名说)

3、小英变得自信、开朗了![板书:自信开朗]我们真的为小英感到高兴啊!

这是多么神奇的掌声啊,它可以改变一个人,使他重新树立生活的勇气,迈出成功的一步。难怪,小英在给我的来信中说:……(多媒体出示小英的信,引读)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

四、总结掌声的内涵

1、你觉得掌声像什么?打个比方说一说(指名说)

2、掌声能给我们带来温暖,带来力量,带来自信,带来关爱。在生活中,我们的要给别人带来温暖、带来力量,带来自信,带来关爱,除了鼓掌,还可以用什么方式呢?(指名说)

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3、是啊,生活中,人人都需要爱,人人都需要掌声,人人都离不开掌声。反过来也一样,在别人需要鼓励、安慰、赞美的时候,我们也不要忘记把掌声送给别人。所以,课文最后这样说: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多媒体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

4、读了《掌声》这一课,老师也被深深地感动了,还选了一首小诗,送给同学们,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让掌声陪我们快乐地成长,自信地生活。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17

一、设计理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教材在编排上强化了导语的导学功能,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整合性,所以,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小学语文单元整组主题教学”的模式,将全组课文放在单元主题的大环境下去学:先通过导读课整体感知单元内容,再分别从4篇课文中体验不同角度,不同季节的自然美景,最后再通过单元总结课整体感悟,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的放矢,省时高效。因为《燕子》是精读课文,因此教学中,要处处体现出精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分析中品味,在精读中感悟。

二、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三、教学思路: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自学字词

1.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情境之中,激起学生自学生字生词的欲望。

2.板书课题《燕子》,指导书写“燕”字。

3.自读课文,勾勾画画,自学生字词。

4.交流汇报学习字词的情况。

(设计意图:三年级学生字词的学习、掌握还需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引导,要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字词的时间,适时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兴趣,才能让学生扎扎实实地把字词学好学会。为理解课文内容打基础。)

(二)设境激趣,读通课文

设立比赛的机制,鼓励学生读通课文。

(设计意图:在学会字词,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很有必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课文,可以为下一环节的品读感悟做好准备。)

(三)默读感悟,小组探究

1.老师引导学生由读通课文进入到下一个自读感悟的环节,提出要求,提示学生拿起笔,边读书边勾画边思考。

2.学生读完,小组交流汇报学习所得,互相启发,进一步探究。

(设计意图:做什么事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学习也是一样。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他们根据老师的引导去自读自悟,充分的思考,到学习课文的时候,他们就有话可说了。这就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且在不断的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四)教师小结学习情况,制造悬念,激发学生下节课的学习欲望。

(第二课时)

(一)汇报收获,研读课文

1.过渡语引入。

2.学生汇报学习收获,汇报前教师提示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汇报。

3.在学生汇报的同时,研读课文重点语句。

⑴研读第一自然段。

A.用课件展示小燕子。

B.用缩句、扩句的方法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小燕子的方法。

C.通过设疑促思,来感悟作者突出小燕子特点的写法。

D.用感悟词语、体验朗读感悟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⑵研读第二自然段。

A.引导想象春天的景色,课件展示春天的美景。

B.引读长句“微风吹拂着……柳丝”采取缩句扩句的方式让同学理解句子意思,并学习把句子写优美写完整的方法。

C.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赶集”的意思,体会打比方的句子的妙处,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万物萌生的繁荣景象。

D.课件动画出示小燕子,引导学生体会小燕子在春天里的作用。

E.指导朗读。

⑶研读第三自然段。

A.学生汇报小燕子出现的位置,课件以动画的形式出现小燕子。

B.赏析“斜”、“掠”、“沾”等词的妙用。

C.师生扮演小燕子,展示课文中对飞翔的小燕子的描写,拓展联系想象说话。

D.想象画面,指导朗读,通过读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⑷研读第四自然段。

A.课件出示五线谱的图案,引导学生想象燕子停歇图。

B.赏析“痕”的妙用。

C.引导学生体会打比方的妙用,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

D.启发想象,小燕子在电线上说什么了?

E.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F.美读感悟。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阅读、感悟后,就会感觉有好多话要说出来,希望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因此,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并精心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穿插进预设的教学方案,使师与生、生与生融为一体,共创和谐。)

(二)品读课文,升华情感

创境激情,引导品读,升华情感。

(设计意图:有位名师说过:理解了再读,就更有味儿了。的确如此,等学生们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再导读,学生的情感就会与文本、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就会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同时借助朗读,对课文的理解也会水到渠成。)

(三)赏读课文,指导背诵

1.配乐朗读,享受美文的熏陶。

2.激情引读,指导背诵。

3.集体背诵,抒发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设计意图:课后练习题中有一题,要求学生要把课文背下来。现实教学中,有不少老师把背诵课文的练习留到课下去完成,结果有的同学根本就不能完成。主要原因是没有给学生创设情境,没有教给学生背诵课文的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他们肯定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把背诵放到课堂上来完成,让学生学会背诵的方法很重要。)

(四)搜集资料,课外拓展

1.关于写燕子的文章,关于燕子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去查找来与大家共享!

2.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小燕子,别忘了把看到的和大家说说。

(设计意图:语文课就要有大语文的观念,要把生活情景引入课堂,再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觉处处皆语文,语文即生活。)

(五)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1.抄写好词好句。(必做)

2.以《我是一只小燕子》为题写一篇小练笔(选做)

3.仿照自己喜欢的段落,写一段话。(选做)

小学语文三年级的教案篇1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或运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领悟作者的说明方法,进行说、写训练,发展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了解当代科技及其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以及为科技的发展而勤奋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知道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学习作者介绍玻璃的表达方法进行说写训练。

教学难点:

领悟各种玻璃的不同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关于玻璃的资料,了解科技发展的情况。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了解生活中的推销员: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到家里推销商品的推销员,他们是怎样推销的?指名简要介绍。

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假如要让你当一个“推销员”向客户推销一种“新型玻璃”(板书课题),你们认为,怎样推销才能赢得客户的青睐呢?(引导学生领悟出:必须了解新型玻璃“新”在哪里?有哪些特点和作用?怎样准确表达出来等等。)

3.教师导入:好,我们每个同学都来当一次推销员,看哪些同学推销的水平?我们先来了解关于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设计意图:兴趣是儿童认知活动的内驱力。本环节与社会生活联系,采用“创境激趣”法,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产生学习需求,引发学生主动学习。]

二、自主学习,理解内容

自主学习生字新词,扫清阅读障碍。

1.学生自学,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检查下列词语的读音,理解带点字:安然无恙、藕断丝连等。

(2)重点检查字形易混的几个字,并注意辨别相近的几个字的字形和意思:嫌—谦、歉;粘—沾、贴;噪—燥、操、躁;废—费。

2.这篇新型玻璃的“说明书”,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找出五种新型玻璃。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感知内容,了解文章所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

自主学习,完成表格,理解内容。

1.要当好推销员,让更多人了解 “新型玻璃”,我们应该先了解其特点和作用,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完成表格内容。要求

(1)自学课文: 读、思、画、圈、收集资料……要重点画出特点和作用,概括出来。

(2)填写表格并注意玻璃名称与特点的联系。

新型玻璃名称特点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有层丝网,自动报警防盗, 用于重要部门

夹丝玻璃坚硬不碎,藕断丝连安全不易伤人,用于高层建筑

变色玻璃反射阳光,改变颜色调节室内光线,用于建筑物

吸热玻璃夏天挡光,冬天挡冷房间冬暖夏凉,用于窗户

吃音玻璃临街窗子,消除噪音房间减少噪音,用于临街窗子

2.交流自主学习和填写表格的情况

交流时先小组后全班。全班交流自学情况时,注意比较同学填的内容的异同,抓住生成点,在比较与释疑中得出更好的答案。这儿要注意:学生填写的内容没有,只有更好。

3. 指导逐段细读品析,领悟多种说明方法。

这篇课文除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之外,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新型玻璃的?

引导领悟用词准确、形象生动的特点,同时领悟出“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诠释、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夹丝网防盗玻璃”运用了“举事例”的方法。说明“夹丝玻璃”的坚硬时,用“藕断丝连”来形容。说明“变色玻璃”时运用“打比方”,比作“自动窗帘”。把噪音比作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在介绍吃音玻璃时,作者又运用拟人和通过具体例子和数字加以说明的方法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自主细读文本,感悟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领悟说明的方法,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整个环节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能真正做到积极主动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

召开新型玻璃展销会,评选推销员。

1.组内自主练习。我们知道了这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为了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并购买,下面大家就来当一次推销员,想想怎样介绍才能赢得顾客的青莱呢?请同学们先自己在小组内推销,选出一个最有特点的。

引导学生总结出友情提示:

(1)要介绍好新型玻璃的特点及作用

(2)推销要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

(3)推销具有创意,注意语言表达、态度等。

2.全班交流,评选。老师当主持人,学生当评委,师生共同评选出创意、推销词、推销效果的“推销员”。

[设计意图:通过评选“推销员”,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能力的空间,学生全身心投入,主体参与性极高,激活了学生的内驱力。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提高口头表达、倾听和评析的能力,真正实现由“被动学”转为“主动学”。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社会竞争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

三、拓展延伸,训练表达

1.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的需要,运用本文学到的说明方法,每人结合课前预习时对新科技的了解,创意一种新型产品,用一段话写清楚了,最后评出“小小发明家”。

2.学生写,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读,师生点评,评出“小小发明家”。

4.小结:真是奇思妙想,富有创意,新奇实用,相信大家只要刻苦学习,不断探索,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就一定能够“梦想成真”,为人类的发明创造史写上更加光彩夺目的一笔。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在口头表达的基础上迁移运用领悟出的表达方法,进行创造发明。重点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习语文和发展思维相结合,阅读与表达相结合,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8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