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三年级教案 >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

时间: 新华 三年级教案

教案的编写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自信心。优秀的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是什么样的?下面给大家带来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供大家参考。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1

一、师生对话,激发兴趣

我国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同学们知道哪些?老师知道哪些?比比谁说得多。

(长城、故宫、布达拉宫……)

赵州桥也是我国著名古代建筑(写课题),它是怎样一座桥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根据注音读通课文

2、自学生字,要求能读会字

3、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画出来

4、想想如果请你说一句话介绍赵州桥,你打算说哪一句?

三、组织交流,字词点拔

1、听写生字发现错误将自己出错的字正确书写在黑板上教师指导读记酬情抄写

2、交流不理解的词,教师巧作点拔,让学生相互帮助解决问题。

3、你准备了哪一句话介绍赵州桥?为什么?

——由“重点句”导入“重点词”

4、学习单元提示,初步了解“重点词”的概念。

四、再读课文,找重点词

1、逐段读,逐段找;充分读,细心找,说出理由,意见不强求一致,同学们听后想一想,选你认为最恰当的一个画出来。

2、统计画下的词,支持率最高的词由教师书写到黑板上。

世界闻名创举美观宝贵

五、精选练习,巩固字词

1、练写生字,自己选择词语抄写数遍。

2、选择一个自然段熟读成诵。

3、收集赵州桥的相关资料,预备交流。

六、研读课文,自由感悟

1、分发简图,说明要求

各自学习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建造年代:

设计师:

建筑特色:

设计亮点:

历史意义:

你的评价:

2、用视频投影仪展示研读成果。一边展示,一边请学生自己上台讲解,交流。

3、有关赵州桥的多媒体资源展示,学生收集的资料交流。

六、综合实践

播放绍兴桥文化相关资源,选绍兴的一座桥,制作图文并茂的卡片以备展示。

七、听写词语,选择造句

八、再读课文,背诵片断

九、交流卡片,展示评优

十、作业指导,完成习题

重点:关联词:不但……而且……

十一、质疑:初读课文时不理解的词,现在仍不懂的,请提出来。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13个新词语。

2、学习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了解与之用法相似的关联词“不但……还……”“不仅……而且……”等。

3、能正确理解每个自然段主要意思,能找出重点词句。

4、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可以选择一段背诵,有各自的感受。

5、了解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的设计和建造是建桥史上一个创举。

__6、结合绍兴的“桥文化”,激发对具有浓厚江南风情的石桥的探究兴趣,培养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6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机器人的能干,开阔视野,丰富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学词识字。

难点:感受机器人的能干,激起对科学的兴趣。

教具准备

1、字词卡。

2、有关机器人的.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引入,导疑激趣

1、读课题,思考: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请带着你想知道的问题读一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读通课文

1、自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汇报初读收获:读课文之前,你提出了什么问题?读了课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读懂的?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卡,多种形式读字,纠正读音。

2、小组合作交流,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3、读准由生字构成的词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初步理解词义,理解不了的做上记号。

4、练习书写生字。

①仔细观察田字格上的范字,

按字形结构归类,找出容易写错的字,说说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②教师相机范写难写字,学生评。

③学生在田字格上先描后写。

④同桌共同欣赏评价所写的字。

四、扩展延伸

搜集有关机器人的图片资料,带到班里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字词卡,巩固识字。

2、课文主要介绍了什么?文中的机器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细读课文,积累词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2、介绍自己读懂的词语,并说说你是运用什么方法弄懂的。

3、用“”画出描写机器人外形的句子,用“”画出体现机器人能干的词语、句子读一读。

4、提出不懂的地方,请老师、同学帮忙解决。

三、读演结合,加深体验

1、再读课文,注意读好对话,体会语言魅力。

2、学生自由进行机器人角色体验(动作要表现其滑稽与笨拙)。

3、表演。小组为单位,由组长组织,以课本剧形式表演课文。

四、交换信息,深入感悟

1、小组里交流搜集到的图片资料,共同欣赏。

2、讨论探究。

①你还知道有哪些机器人?它们能干什么?

②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五、练习与扩展

1、完成课后练习3。

2、把你喜欢的词语写在你的采集本上。

3、与大家合作办机器人图片展。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3

《海滨小城》

情感目标:从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感受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

知识目标: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学习本课按地点转换的顺序记叙的方法。

能力目标:进一步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观察景物的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叙述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的词句;学习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叙述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海滨风光的图片及有关资料。

2、多媒体课件、投影、挂图。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交流课前收集的海滨风光的图片及有关资料,并表扬认真收集的同学。

2、激趣:同学们,从我们刚才收集到的资料中,我们能体会到什么?(海滨很美、景美……)

3、现在,大家想不想去欣赏更美的海滨小城?

(想)那老师带大家去。(板书课题)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样既可以激起学生阅读的欲望,也可以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二、欣赏画面,激发探究欲望。

1、放录相欣赏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2、过渡:同学们被海滨小城的美给迷住了,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把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跃然于纸上呢?

(想给静态的学习内容注入生命,让其变得鲜活,让学生在欣赏鲜活的景物中生成初步的表象,自觉形成乐学、会学的学习习惯。)

三、欣赏语言,感受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1、个性朗读,自主欣赏,感悟质疑。

(1)读第一遍,把课文读通,并思考:文中描写了哪几处景物,把点明这几处景物的词语画下来,用自己喜欢的符号表示,并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读第二遍,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并注上旁注,说明为什么喜欢。

(3)读第三遍,提出自己通过努力,但没能解决的问题。

2、合作欣赏,感悟语言的表现力。

把你刚才读的收获在小组中交流,把不懂的问题在小组中再讨论,组长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不用紧张,待会儿我们就会读懂的。

(我注意用自己的语言感情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让他们尝到自主学生的甜头,乐此不疲)

3、读细赏,再现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1)各小组汇报读、思、议的结果。可以选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如画画,朗诵或以小导游的身份。

(2)抓住重点词、句、落实语言训练点,点拨学习方法。

结合语境,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全班讨论、交流。

(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进行全班讨论交流,取长补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消除了妨碍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因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学习也更主动、积极、畅所欲言。)

a、“早晨,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镀”来感悟。课件出示相应的景物感受其美。

b、“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红云中。”

引导学生抓住“热闹”“笼罩”来理解。

请同学们想象这情景怎样,请学生描述,出示课件感受。

c、“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指导朗读,感悟。

(3)指导读课文。

a、师范读一段。

b、指名读,分男女读,小组赛读。

(鼓励读得不太好的同学再读读,如“你愿意再读吗?老师相信你行的。”对读得好的同学加以肯定、表扬,如“你真棒,让大家感受到了小城的美丽、整洁,谢谢你。”我相信这些关切的话语定会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和期待,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使三维教学融为一体,有机渗透。)

过渡:海滨小城这么美丽、整洁,谁带大家再去游一游?

四、欣赏技巧再造想象,拓展延伸。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以小导游的形式带大家游,愿意当游客的同学跟在导游后面。

(创设激趣的情景,这样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巩固本课的学习内容,并进一步拓展延伸,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体现了语文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要求,“选择你喜欢的……”能让学生的自主性、自信心得到很好的张扬,内心的情感得到自由放飞。)

五、总结全文,巩固方法。

1、同学们,刚才真了不起啊!未来秀的导游会在我们同学中产生,你们真有悟性啊!很快就会用文中作者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空间的变换顺序记叙。

2、同学们,汕头也是一座海滨小城,如何把我们的家乡汕头建设得更美呢?(自由发言)

(鼓励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巩固了本课的重点,同时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结合教材特点,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和爱美的情感。)

六、作业。

把这篇课文美美地读给你的家里人听。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4

《北京》教学设计(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如何按方位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四周、中央的主要建筑物。

2、学习课文写法,练习按方位顺序说话。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第二自然段,能按方位顺序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游戏):有意识的用游戏的方式同学生一起复习有关方位词语,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我们三(1)的小朋友特别聪明,反应很快,对吗?那好,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板书:东南西北

这些表示方位的词语叫做“方位词”(板书)

一、谈话揭题

1、板书:北京看老师写字,一起读一读。

看到这个词,你想说什么?

2、问:小朋友,你们去过北京吗?你从哪里看到过北京?

3、谁说说北京怎么样?(课题后划)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5

《秀才砍树》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特点,感受幽默的效果。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懂得生活里不能相信迷信,要有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版块特点。

本版块带给我们三则小幽默,幽默是什么?

二、新课。

1、揭示本课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幽默,齐读课题——《秀才砍树》。齐读课题。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间学习生字。

4、检查生字。

5、检查读文,分自然段读文。

6、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7、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8、快速浏览课文,把课文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一下段落?

9、同桌间说一下各段的段意。

10、指名说各段段意。

三、写字。

祖、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维持、状况、兆头、境地、根深叶茂"等词语。

2、通过对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体会秀才的可笑之处。

3、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生活里不能相信迷信,要有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人物的特点,感受幽默的效果。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性格特点,懂得生活里不能相信迷信,要有科学的人生观。

教学准备: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中悟趣、以读代讲。

1、指导学生学会揣摩人物心理活动。

秀才在想到"困"这个字的时候,他心里想什么?

2、分角色朗读,学会利用关键词演绎故事内容。

3、朗读评价,在相互评价中提高朗读水平。

三、合作表演。

1、小组内分角色。

2、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进行演绎,大胆展开想象,可以进行合理的、创造性的表演。

四、总结深化、揭示道理。

1、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这则古代笑话可笑在哪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秀才偏执迷信这一做法的可笑之处。

2、利用关键词复述故事,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化。

五、课后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预习下一课。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6

《天山的托木尔峰》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发挥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写字。

2、以读为主,抓住重点的词句,发挥想象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托木尔峰的奇特、迷人。

2、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昨天,我们感受了祖国南疆的缅桂花树的馨香俊秀,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领略西域的天山的托尔木峰的奇特迷人的自然风光。

2、老师板书课题。

3、学生齐读课题,认识生字:托、峰。

二、看图读文,初步认识托木尔峰

1、老师出示课件。

2、学生看课件感知托木尔峰。

3、学习课文第一段,初步了解托木尔峰。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2)说说:读了这段话,你对托木尔峰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3)指名反馈、评议。

(4)理解词语:耸立,体会托木尔峰的高。

(5)学生齐读课文第一段。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导言;托木尔峰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山峰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分段指年、名读课文。

4、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5、同桌比赛读课文,看看谁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6、说说: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托木尔峰的什么?

7、学生畅所欲言,评议、补充。

8、动手从文中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9、老师小结,下节课我们再来欣赏托木尔峰的奇特景观,接下来我们先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

四、学习生字、结束课堂

1、老师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指名认读。

托木尔峰衬托而且耐干旱童话迷人千资百态其实雪莲

2、齐读词语。

3、从词语中抽出本课的生字,开火车读,并扩词。

4、引导独立识字:说说其中哪些生字的读音要注意,哪些生字的书写要注意?

5、学生书写生字,结束课堂。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老师抽读本课生字新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学生简单介绍托木尔峰。

3、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托木尔峰,去感受它的奇特,它的壮观,他的迷人。

二、学习课文,感受奇特

1、学习课文第二段。

(1)出示导学提纲,引导自学。

·认真读课文的第二段。

·数数这段共有几句话。

·哪些句子写了托木扼峰的奇特,哪些句子写出了托木尔峰的壮观,哪些句子写出了托木尔峰的千姿百态。分别用不同线条画出来。

·想一想:在这些句子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好在哪里?

(2)逐项指名反馈、平议,引导理解课文内容。

·指名读第二段课文内容。

·说说这段共有几句话?

(3)指名反馈描写托木尔峰奇特、壮观、千姿百态的语句,引导感受托木尔峰的特点。

(4)结合理解,逐句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全斑齐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三段。

(1)欣赏了托木尔峰的自然景观,现在我们去寻找托木尔峰上动植物的身影。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段。

(3)说说:这段主要介绍托木尔峰的动物还是植物?你从中了解了哪些有关托木尔峰的植物知识?

(4)指名反馈、交流、评议。

(5)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托木尔峰地取植物分部情况特点。

(6)老师总结:托木尔峰上原来生长着这么多各种各样的植物,那托木尔峰上的动物又是怎样的呢?

(7)学生读课文,并加以介绍。

(8)引导理解文中“珍禽异兽”一词的意思,感受动物的奇特。

(9)学生有感情的练习朗读课文第三段。

三、总结全文,学习文法

1、学生齐读课文。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围绕托没木尔峰的什么特点来写?(奇特)

3、文中主要从那几方面说明托木尔峰的奇特?

4、其中重点介绍了什么/(冰川与植物)

5、读相关段落语句,小组讨论:课文是怎样介绍冰川与植物的?

6、老师引导体会“有的……有的……有的……”的妙用。以及列举事例练习仿写。

四、拓展探究、结束课堂

1、你还了解哪些有关托木尔峰的知识。

2、鼓励课后查阅书籍,多角度了解托木尔峰,了解西域。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7

《我们的歌》

一、教学目标:

1、会认读4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3、让学生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4、模仿创作诗歌。

二、教学重点

1、会认读4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诗歌。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2、模仿一、二节创作诗歌。

四、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儿童诗歌。

五、教学时数: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三年级导语

儿童诗歌是小朋友心中的梦,同学们是那样喜欢它。我们童年的生活也像一首首五彩斑谰的诗歌,许多诗人将它们写成了好听的诗。将你们准备的一首描写校园生活或童年生活的诗歌在小组内交流。各小组组长注意:1、负责发现本组的诗歌,2、推荐本组朗诵的同学来朗诵。(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可以个人朗诵,也可合作朗诵)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过渡(师有声有色的背诵诗歌内容,并辅以简单动作)师:呀,老师忘记了这首诗的题目了。谁能帮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吗?(师板书:10我们的歌)

1、自由朗读。要求读正确、流利

2、让学生在诗中找到能反映自己学校生活的、有同感的诗句,试着练习读出自己的感情。

3、交流汇报

(1)小组交流:把读懂的内容,即学生认为可以反映自己校园生活的诗句,读给小组同学听,并试着读出自己的体会,(师巡视指导、参与,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2)集体汇报:

(3)指名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诗句。

(4)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相机指导朗读)

(5)师:诗中有几句很难读,谁能读好它?(特别是:我们的歌/为什么/这样/绚丽多彩?)

三、反复诵读,体会情感

1、轻声朗读,特别注意难认难懂的字词。

2、自由朗读,边读边感受自己在校园生活的快乐。

3、试着背诵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我们学习了《我们的歌》,我们一起来回忆诗歌,能背则背,不能背的翻开书读。

二、理解诗歌,模仿作诗。

1、师(生读后谈):这首诗好在哪里?师随机点拨引导(用词美、贴切,相机学习镶嵌、绚丽多彩、腾飞,分句句式相同,好记又有节奏感,琅琅上口…)

2、模仿作诗

(1)出示第1、2节内容,齐读,师:我们的歌除了在校园里草坪上、秋千上、蓝天中,还会在哪呢?哪儿还有我们的歌呢?(学生想象说)

(2)谁想当当小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也像诗中那样编上几句。老师期待着出现更多的小诗人!(师边说边示课件)

我们的歌,()上,

在(),有我们();

我们的歌,()上,

在(),有我们();

我们的歌,()上,

在()有我们()

………………………………

(3)小结:同学们,你们真的很了不起,相信这首诗的作者听到你们写的这些诗句,也会对你们点头称好的。

三、学习会认写字。

1、认读会写字。

2、小组合作,说一说,你用什么简单方法记住了哪些字?

小组评选出谁的记字方法最多。

特别注意:可按偏旁字归类法,形成整体认字。

左右结构:征、绚、腾,

上下结构:窝、索,

半包围:途

3、生字口头组词

4、指导书写

四、作业

1、抄写、听写生字

2、修改、补充课堂所作的诗歌,誊正在家庭作业本上。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并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3、想象画中美景,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的词句和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感受、品悟、积累优美的语言,弄清作者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中的美景,掌握并能运用课文观察方法练习写作。

教学过程

一、赏画激趣,导入新课

1、孩子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什么?(投影展示文中的插图)看见这样一幅画,你们想说些什么?

2、导入新课。

哟,孩子们都在认真欣赏这幅画呢?你们知道吗?一位小朋友最喜欢这幅油画了,他不但像你们一样欣赏了这幅画,而且还写了一篇优美的文章《一幅画》(板书课题)。看看这幅画,看看这个题目,孩子们说说你最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归纳,提炼出主要问题。

那么我们就带着问题,走进这幅令人陶醉的画卷中,和作者一起欣赏这幅画吧!

二、自学课文,了解写了什么

1、孩子们,你们都是学习的主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应该怎么办?对,老师相信你们能自主读懂它!

2、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1)自己读通课文,注意带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采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2)这幅画画了些什么?用铅笔勾画出文中描写的画中景物。

(3)作者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幅画?

3、师:现在孩子们可以按自学要求,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如果你有体会、有感受,请与同桌互相交流,和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请教同桌,寻求他的帮助。

4、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深入到学生中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仔细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帮助。(指名读→师生评议)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摇线、悦耳、奇形怪状”等词语。

3、说说哪些段落写了这幅画的主要内容,都写了些什么?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先汇报,教师点拨。课文的第2~6段写了这幅画的内容,作者在第2、3段中描写了天空——大山——绿树——草地——野花——小木屋等景物,其中侧重描写了绿树;在第4、5、6段中抓住小溪——溪水——两旁的野花——石铺小路——石头等进行描写,其中抓住了小溪动态的描写,写出了自己的联想。

四、重点阅读,学习怎样写

过渡:孩子们,刚才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已经知道课文写了画上的天空、大山、绿树、草地、小木屋、小溪、野花、石铺小路和石头。画上的景色美,作者写的文章美吗?就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书上描写的这些内容吧!

1、教师配乐,有感情地美读课文第2~6段。

2、老师在读的时候,希望孩子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小组探讨:课文这几段按什么顺序观察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弄清楚作者由远到近欣赏图画的顺序,并且一边欣赏,一边发挥想象,使画上的内容活起来。写的时候,采用打比方等方法,写得生动而又具体。

五、拓展延伸

请你自选一幅你最喜欢的画或自己画一幅最美的画,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并写一写。看谁选的画最美,看谁写的文章最美!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9

目的

1.品味课文,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2.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重点

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难点

能仿照“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的表达写句子。

一、复习导入

1.认读本课生字。

2.做“开火车”的游戏给本课生字口头组词。

3.指名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分小组朗读课文。

2.学习第1、2自然段,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

(1)教师范读第1、2自然段。

(2)学生交流汇报优美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美在哪里。

(3)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位语言的精妙。

①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A.理解体会:哪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湿润)

B.从“走过荒野”“吹着口笛”这两个短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将东风赋予人的特征,惟妙惟肖地写出了东风吹过原野的动态。)

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一幅怎样的画面?(指名说)

②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A.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

B.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

C.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

D.“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吗?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跳舞、狂欢的动作,体会大片花儿的兴奋、喜悦和无拘无束的自由。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第3、4自然段。

(1)学生齐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2)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为什么“我”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他们关了门做功课”?

4.指导学习第5、6自然段。

(1)教师范读。

(2)合作探究。

①你是怎样理解“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这句话的?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

出示花儿的情景,请学生仿照着写一写。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阳一照,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晚降临,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互相碰触”说明了什么?“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互相碰触一下,想象雷云在天空中轰隆隆作响的场景。

③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的?

④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是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3)教师指导朗读。

(4)学生自由朗读。

5.学习第7~9自然段。

(1)学生齐声朗读。

(2)思考: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在作者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3)学生自由感悟、想象,在课文的空白处写写自己想到了什么。

(4)师小结。

三、总结

1.说说课文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师:这篇课文优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描写出了一群活泼、天真、渴望自由的花孩子,让我们也仿照课文的写法来写其他事物,相信大家会写得很有趣。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10

《赵州桥》

教学目标:

1、会认“济、匠、砌、雕、抵、智、慧”等7个生字;会写“爪、贵、参、案”等14个生字,理解“创举、横跨”等词语。

2、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理解总起句和过渡句的形式和作用。

4、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5、学会用关联词“不但……而且”“既……又”“有的……有的”等关联词造句。

教学重点: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课前准备:图片、PPT、生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1、利用学生的固有的对桥的认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你们见过桥没有?见过哪些桥呢?那些桥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2、介绍中外现代比较有名的桥。

(ppt,图片,简单介绍金门大桥、悉尼大桥、南京长江大桥、虎门大桥等)

3、设疑,引入文本学习。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赵州桥》,一座建造在中国古代的石拱桥。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课本不说金门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又或者虎门大桥,不介绍精钢做的桥、木头做的桥,而偏偏介绍一座石头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赵州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什么课文不介绍其他桥而介绍赵州桥。)

(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桥)

2、学习生字词。

(1)(过渡)师:刚才我们读课文的时候,感受到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桥吗?如果感觉不到的话,有很大原因是我们的生字词还没有学会。那我们先学习生字词,再深入了解赵州桥。

(2)生字词的教学。

形式:生字卡(板书)所有生字词,学生根据预习记录,自由说他们想说的字的音、形、义,教师正音、强调字型、字义。全班齐读生字词。

重点点拨:“抵”与“底”和“低”区分;

“雕”与“准”和“推”比较识记;

“贵”下面不是“虫”;

“参”字下面三撇的占位;

“案”字的结构分布

“爪”是多音字

二、再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我们已经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是石拱桥,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它世界闻名呢?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赵州桥的?

(总结:雄伟、坚固、美观)

师:具体哪些自然段写赵州桥这三个特征呢?(2、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生字卡复习生字词。

2、提问赵州桥的三个特征。指名回答。

二、围绕主题,品读课文。

1、体会赵州桥的雄伟。

针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采取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式引导学生。

师:赵州桥五十多米长,就是我们操场的跑道那么长,九米多宽,就是大概三楼那么宽。同学们可以想象、感受一下,赵州桥的雄伟。

2、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1)运用简笔画的方法,直观地表现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①赵州桥的设计到底是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先找出说明赵州桥设计特点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②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黑板上,根据其他同学的朗读,画出赵州桥。

③根据课文内容点评画。

④再朗读设计特点的部分,巩固理解。

(2)理解赵州桥设计的优点。

①对照简笔画或者书中插图,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总结: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②用“既又”造句。

③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是一种创举。

我们知道了赵州桥设计的这种优点,能不能理解为什么课文说这种设计在建桥是一种创举呢?你知道创举的意思吗?

(从来没有的,有重大意义的做法。赵州桥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而且对世界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意义)

④体会“坚固”。

赵州桥的设计有这样的`优点,它才能存在至今一千三百多年,它才能经受无数次洪水的冲击,地震的摇撼,多少车辆的重压。你体会到赵州桥的什么特点呢?

⑤朗读,体会。

(3)继续品读,初步认识过渡句。

赵州桥除了有雄伟、坚固的特点,还有美观的特点。

①自由朗读,感悟“美观”。

②理解“美观”。

出示图片。(一人指着图片介绍,组员模仿龙的不同姿态,做动作呈现介绍的内容。)用“有的有的”造句。

③朗读比赛。读出美、有趣、读出赞美之情。

所有的龙都刻画得那么栩栩如生,谁能把这些龙给读活了?

(采用师生对读、同桌互读、小组互读的方式。)

④初步了解过渡句。

我们学习了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的特点,课文有一句话,很巧妙地把这两个特点连在一起了,哪位同学能够把它找出来?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点拨:用一句话把前后两个自然段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就是过渡句。这个句子是用了“不但……而且”这两个关联词把坚固和美观连在一起。

造句。“不但而且”

3、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①学完了课文后,你能用一、两句话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说一说吗?可以用课文的句子,也可以自己的感想。

②启发学生:在盛赞赵州桥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赞美谁呢?(劳动人民)拓展:中山纪念堂的建筑特点,同样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③读最后一段,读出自豪之情,由衷的赞美之情。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11

教学目标:

1、会认“济、匠、砌、雕、抵、智、慧”等7个生字;会写“爪、贵、参、案”等14个生字,理解“创举、横跨”等词语。

2、了解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3、理解总起句和过渡句的形式和作用。

4、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5、学会用关联词“不但……而且”“既……又”“有的……有的”等关联词造句。

教学重点: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课前准备:图片、PPT、生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1、利用学生的固有的对桥的认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你们见过桥没有?见过哪些桥呢?那些桥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2、介绍中外现代比较有名的桥。

(ppt,图片,简单介绍金门大桥、悉尼大桥、南京长江大桥、虎门大桥等)

3、设疑,引入文本学习。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是《赵州桥》,一座建造在中国古代的石拱桥。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课本不说金门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又或者虎门大桥,不介绍精钢做的桥、木头做的桥,而偏偏介绍一座石头桥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赵州桥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什么课文不介绍其他桥而介绍赵州桥。)

(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桥)

2、学习生字词。

(1)(过渡)师:刚才我们读课文的时候,感受到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桥吗?如果感觉不到的话,有很大原因是我们的生字词还没有学会。那我们先学习生字词,再深入了解赵州桥。

(2)生字词的教学。

形式:生字卡(板书)所有生字词,学生根据预习记录,自由说他们想说的字的音、形、义,教师正音、强调字型、字义。全班齐读生字词。

重点点拨:“抵”与“底”和“低”区分;

“雕”与“准”和“推”比较识记;

“贵”下面不是“虫”;

“参”字下面三撇的占位;

“案”字的结构分布

“爪”是多音字

二、再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我们已经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是石拱桥,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它世界闻名呢?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赵州桥的?

(总结:雄伟、坚固、美观)

师:具体哪些自然段写赵州桥这三个特征呢?(2、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引入。

1、生字卡复习生字词。

2、提问赵州桥的三个特征。指名回答。

二、围绕主题,品读课文。

1、体会赵州桥的雄伟。

针对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采取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方式引导学生。

师:赵州桥五十多米长,就是我们操场的跑道那么长,九米多宽,就是大概三楼那么宽。同学们可以想象、感受一下,赵州桥的雄伟。

2、理解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1)运用简笔画的方法,直观地表现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①赵州桥的设计到底是怎么样呢?请同学们先找出说明赵州桥设计特点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②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黑板上,根据其他同学的朗读,画出赵州桥。

③根据课文内容点评画。

④再朗读设计特点的部分,巩固理解。

(2)理解赵州桥设计的优点。

①对照简笔画或者书中插图,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总结: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②用“既又”造句。

③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是一种创举。

我们知道了赵州桥设计的这种优点,能不能理解为什么课文说这种设计在建桥是一种创举呢?你知道创举的意思吗?

(从来没有的,有重大意义的做法。赵州桥不仅是我国而且是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而且对世界后代的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意义)

④体会“坚固”。

赵州桥的设计有这样的`优点,它才能存在至今一千三百多年,它才能经受无数次洪水的冲击,地震的摇撼,多少车辆的重压。你体会到赵州桥的什么特点呢?

⑤朗读,体会。

(3)继续品读,初步认识过渡句。

赵州桥除了有雄伟、坚固的特点,还有美观的特点。

①自由朗读,感悟“美观”。

②理解“美观”。

出示图片。(一人指着图片介绍,组员模仿龙的不同姿态,做动作呈现介绍的内容。)用“有的有的”造句。

③朗读比赛。读出美、有趣、读出赞美之情。

所有的龙都刻画得那么栩栩如生,谁能把这些龙给读活了?

(采用师生对读、同桌互读、小组互读的方式。)

④初步了解过渡句。

我们学习了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的特点,课文有一句话,很巧妙地把这两个特点连在一起了,哪位同学能够把它找出来?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点拨:用一句话把前后两个自然段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就是过渡句。这个句子是用了“不但……而且”这两个关联词把坚固和美观连在一起。

造句。“不但而且”

3、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①学完了课文后,你能用一、两句话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说一说吗?可以用课文的句子,也可以自己的感想。

②启发学生:在盛赞赵州桥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赞美谁呢?(劳动人民)拓展:中山纪念堂的建筑特点,同样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③读最后一段,读出自豪之情,由衷的赞美之情。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12

《燕子》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主动探究,团结合作,提高欣赏阅读及口语交际能力,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录音播放《小燕子》,全体同学跟着哼唱。

(二)图文结合,体会小燕子的外形特点。

1、自由说说对小燕子的了解。

2、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小燕子外形特点的句子。

3、全班学生齐读。

4、对比读,体会形容词的作用。(突出了燕子的特点)

(1)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2)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语调轻快,流露喜欢之情)

(三)学习燕子的飞行,体会动态美,欣赏作者的遣词造句。

1、师导入:众多的燕子在春光中,在湖面上飞行,为湖光春色增添了活力,使早春更加生机勃勃。大家轻声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认真地体会。

2、教师提供导学提纲,学生自由读文,反复吟咏体会。

(1)文中具体写了燕子的几种飞行姿势?

(2)文中有什么词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这说明了什么?

(3)用"·"标出燕子飞行时的动作词语,想作者用得好吗?

(4)读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画面,用"——"画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3、逐题反馈,欣赏佳句。

"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并熟读成诵。

(四)学习燕子的停歇部分,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领会中心。

1、教师一边板画一边说:燕子在春光中飞来飞去,累了就落在电线上休息。

2、自由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要求:

(1)批出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或句子。交流好在哪?

(2)画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3、逐题反馈。

用得好的词语或句子:

"落"——写出了小燕子的轻盈、迅速。

"痕"——使得细线更具美感,远望去就像什么从天上飞过留下的痕迹。

"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良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句子更加的生动形象,作者把燕子比作符,把电线比作五线谱,更具体地写出了远看燕子、电线的特点。

含义深刻的句子。

"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了一支正等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天的赞歌"是指赞颂万物复苏、大地呈现一片生机勃过的歌曲。这句话以想象点明全文中心,即借描绘小燕子,赞美像征生机、活力的春天,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1、总结文章的内容。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在写作上有何启发和收获。

(要求学生各抒己见)

3、教师归纳总结。

(1)点面结合。

(2)动静结合。

(3)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及动词运用准确。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13

《燕子》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初步掌握读懂长句子的基本方法,体会祖国的语言美;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4、通过对课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可爱,春光的美丽,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5、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竞争和团队精神。

二、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正确理解长句子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课文的语言,感受燕子的可爱、春光的明丽和祖国语言的丰美。

三、课前准备(第二课时)

五线谱、《春天奏鸣曲》第五乐章、歌曲《小燕子》、课件制作

四、课前活动

名称:(课件1呈现)心有灵犀一点通

要求:请学生在纸片上写一个词,老师任意抽点几个学号的同学,如能组成一个句子,则说明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也就不愧是四年的同窗学友了。

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组成句子的基本形式是这样三种:“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为课堂教学的“简缩课文”环节作些铺垫。

注意:若学生未能拼出“是”字句,教师视情况可自己或请听课老师参与活动。

原则:趣味性、语文性、针对性

五、教学过程

1、读一读

《燕子》这篇课文,同学们已经很熟悉呈现学习材料了,听说同学们挺喜欢的。我们班谁最能读以读为本书?谁最怕读书?请两人合作把课文读给大整体感知家听听可以吗?(注意正音如:杆、偶尔)激励与合作

2、数一数

现在我们来做一道很简单的题目,请问:《燕子》这篇课文有几句话?请同学们快速落实单元数一数。(对,《燕子》这篇课文虽然将近训练重点400字,但只有10句话,可见长句子是比较多的。课前活动时,我们已了解了句子组成的三种基本形式是“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因此,我们可以用缩句的方法来理解这些句子。)

3、缩一缩

先看第一句——可缩成“羽毛、翅膀、与课前活动呼应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第二句,第三句呢?

……

4、评一评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银幕上简缩后的文章,学会鉴赏然后请大家评一评,两篇文章各有什么优点?

(原文生动具体,短文简洁明了)

5、辩一辩

辩论分组。

我提议,咱们来一个辩论赛,怎么样?当创设竞争性的然,我们的辩论赛在自由的前提下,得有一定主体性的语文的组织和要求:学习环境

(1)确定正方——原文支持者

反方——简缩的文章

(2)确定正反方第一辩手、第二辩手和第注意全体参与三辩手,其它同学为自由辩手,在自由辩论时注重语文能力陈述。(听说读写)

(3)评委:所有来听课的老师。(欢迎)培养

(4)为了使你在辩论赛中取胜,现在我想传授一点秘诀给你,可得听好了:

——听(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而且,在辩论时,只有听懂了对方的观点,才能更好地驳斥对方)

——说(口齿清楚、普通话准、声音响亮是说话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如此,才可以让别以情感为内人听明白你的观点)核,以语言

——读(充分陈述了你的理由后,选一两个为中心,以句子读一读,来打动评委)读写为两翼

——写(同一方同学可用传纸条的方式给辩手,不过,字要写得又快又好)

(5)至于主持人,我就毛遂自荐了。

(6)学生辩论,教师点评引导。

6、点一点

辩论赛暂告一个段落。本次辩论赛双方人数虽然悬殊,但在辩论方面可谓势均力敌、导师就是“导”旗鼓相当,难分胜负。不过有一点是可以下结论的:那就是同学们读书读得棒,说话说得妙,还敢于竞争,又很会与人合作,这,对我们的一生都是有用的。

7、唱一唱

我提议,在即将下课之际,我们用歌声来结课如何体现赞一赞小燕子,并且把这首歌献给每一位热爱整体性?愉悦春天的朋友。性和含蓄性?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14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雏、巢,理解运用相关词语。

2、积累姹紫嫣红、风平浪静这类结构的词语。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阅读芳草地中的两句话。

4、通过因果句式的训练,使学生理解句子间的关系,并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仿写诗歌。

5、了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形式。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仿写诗歌。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以杜甫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简要说明信的重要性

师:刚才同学们背诵了好几首唐代诗人的诗。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老师也特别喜欢他的诗,记得他的《春望》一诗中有这样的诗句:

[出示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由读,抽生读,理解句子意思)

师:这首诗写出了在战乱中,诗人对远方的家人的思念与牵挂,此时一封报平安的家信可以带给他多少安慰啊!因此

[课件出示]信是心与心的交流,信是情与情的碰撞,信使你我手拉手,心贴心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信》。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谁能说说我们平时写信要用到些什么吗?

(二)初读课文

1、师:有一位小朋友刚学会写信,心情特别激动大家看:

[课件出示]我学会了写信,

用笔和纸,

用手和心。

我多么想写啊,

写许多许多的信

给自己,

我也要

写一封封信,

让自己的心,

和别人的心,

贴得紧紧、紧紧

2、师:自由读这两段话,思考他写信所需的和我们有什么不同吗?

3、写信为什么要用心?它又为什么能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的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学习课文。

(三)精读课文

[课件出示]

1、听课文录音,并思考我写了几封信?分别是写给谁的?

2、生仿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封信来读一读。

3、检查自读情况。

4、学习第二节

a、齐读第二节,自学生字雏和巢(从音形义三方面来学习)。

雏:谁会读这个字?(注意翘舌音)开小火车读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雏这个字?

我们以前学过的好多字中也含有这个部分。想一想有哪些字呢?

雏什么意思吗?[课件出示]

师:瞧,它们是那么稚嫩,羽毛还没有长丰满,嘴角还是嫩黄的,走路也摇摇晃晃的。

(幼小)雏鸟、雏

巢:学生交流。(翘舌音、上下结构)

哪里见到过这个生字?

[课件出示]

师:这些不同形状的鸟巢,就是给小鸟遮风挡雨的窝,更是小鸟温馨的家。

生字宝宝回到课文中,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三句。

b、理解内容。读后回答:

(1)我替谁给谁写信?信上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2)出示句式:我要替雏鸟给鸟妈妈写信,是因为,让她快回巢。

(3)师:在天色将暗的时候,小鸟在巢中焦急地等着妈妈回家。假设你是雏鸟会对妈妈说什么?

(4)交流后个人竞赛读。(注意读出急切的语气)

C、是啊,它们是亲亲爱爱的一家人,彼此关心,互相依恋,小鸟的心和妈妈的心贴得紧紧的。师生一起感情朗读。

5、学习第三小节

(1)女生读第三小节。

(2)出示画面,学习姹紫嫣红的意思。(老师指出词语后的1和注释条的1相对应)

(3)花朵为什么要蜜蜂快来采蜜?

交流小结:它们是甜甜蜜蜜的好伙伴,团结一心酿出甜甜的花蜜,造福我们人类。花朵和蜜蜂的心也贴得紧紧的。

抽生感情朗读第三小节。

6、习第四小节。

(1)男生读第四小节。

(2)大海为什么要请小船快去航海呢?

(3)出示句式练习。

(4)出示画面,理解风平浪静的意思。

(5)出示词语练习。

交流小结:它们是平安和谐的一家亲。此时,慈祥的大海敞开宽广的胸怀,让小船在自己的怀抱里自由驰骋。大海的心和小船的心更是贴得紧紧的。

小组竞赛读第四小节。

7、习第五小节

(1)分三小组读这三节课文

(2)齐读第五小节,读后体会2、3、4小节和第5小节的句式有什么变化?

(3)出示尝试园,师:聪明的你能否把这两封信修改成和前面三小节一样的形式呢?

(四)拓展

1、师读第六小节。我们给别人写信,真诚地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感情和看法,力所能及地给与别人帮助。从而使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贴得紧紧的。

2、师生合作朗读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最真诚的心,老师和你们一齐

3、过渡:这位小朋友用自己真诚的心写了许多许多的信,此时的你是否也有许多心里话要和自己的亲人、同学、朋友、需要帮助的小伙伴、处于战争中的苦难的人们说呢?请大家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纸上。(提出要求:形式不拘,可选两句或三句,内容简短。)

4、创意读课文:加学生创作诗朗读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对重点字词进行理解,理解句子意思。

3.联系实际,领悟道理。

4.总结学习古文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文意思。

教学难点:

对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教 学 具:课件、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想一想,平时我们都是怎么学习的?

你想不想知道古人怎么学习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如何学习吧。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9课,齐读课题:27、古人论学习

通过这个题目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内容的吗?(生对题目进行解答:古人讨论有关学习的问题)

过渡:古人是怎样讨论学习的呢,我们赶快来了解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你们自由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反馈读,并提示知的不同读音,多音字:好的读音,乐的读音。

2、带着同学们的提示,请你再仔细读一读课文。(自读)

3、指名朗读课文

师:前面我们学习古诗时认识了诗人,你们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吗?(学生试着解答,不知道老师补充资料)

《论语》对

过渡:那到底他们是怎样讨论学习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

三、理解句子,感悟理解:

自学提示:我们以前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不知道的意思可以怎样做呢?(生:看注释、查字典、连接句子意思等)那就按照前面学过的方法看看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学完后,同桌可以交流一下。(学生自学)

汇报:(读文、解释重点字、串联句子的意思,其他学生补充)

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释义: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明智。

知:知道 为:就是 知:聪明

师:这句话中有这么多的“知”字,它们的意思一样吗?(学生解释:前面的一样,最后一个不一样,从注释中发现的。师适时鼓励,并巩固重点字“知”)

2、“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释义:(对于做学问来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趣的人。

好:喜爱 乐:以……为乐趣。

师:这句话是对谁而言的,学习的人,所以我们前面要添加一些词,使句子意思完整,能读懂。请你们用添加符号添上:对学习的人来说或对做学问的人来说。

3、“凡理不疑必不生悟,惟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释义:凡是(对事情)不怀疑(的人)一定不会有感悟,只有怀疑了才能有感悟。小的怀疑就有小的感悟,大的怀疑就有大的感悟。

理:道理 疑:怀疑 悟:了解、领会。

师过渡:刚才通过句子的理解,我想大家对这篇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请你们再读一读,带着你们的感受。

学生朗读课文,然后再和同桌互相读一读。汇报配乐读。

汇报交流:

联系你的学习情况,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逐句谈)

1、学习知识要诚实、踏实。(学习态度)

2、学习的深度缘于你自己。

3、学习中要不断发问,解问。

教师适时鼓励和肯定,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

四、总结方法,拓展提高:

今天这篇课文我们就学完了,想想我们学习这篇古文有哪些步骤?

学生回答:(读文正音、了解背景、理解句意、感悟道理)师板书提升。

师:今后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学习其他古文,你们有信心吗?咱们现在来试试怎么样?

课件出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试着解释理解)

五、收获体会

学生谈体会。

六、作业: 背诵古文。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16

《燕子》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念儿歌《春天多美好》:小燕子,真灵巧,拖着一把小剪刀。剪彩云,彩云飞,剪柳条,柳条摇。一幅图画剪好了,春天风光多美好。

2、同学们,春天,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喜欢燕子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燕子》这篇课文。这篇文章是作家郑振铎写的,请打开书,谁来读读。

二、初读课文体会

1、明确自学要求。

(1)读准注拼音的生字,划出生字组成的新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认真写几遍。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错的句子要重读,直到读通为止。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新词语,指名认读,全班齐读。

(2)理解词语的意思。

4、开火车一人一句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学习第一段

这篇文章写的确实很美。下面仔细读第一节,说说你脑子里浮现出来的燕子是什么样的。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师:这自然段是一句长句子,我们怎样读懂一句长句子呢?大家先来看“单元学习提示”

4、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怎样?先……再……,用线划出。

5、下面我们就用“单元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再读这一段。

6、问:这句话写了燕子哪些部分?它的羽毛、翅膀、尾巴是怎样的?

7、句子中用“乌黑光滑、俊俏、剪刀似的”有什么作用?

8、归纳学习这句长句子的方法。

9、指导感情朗读这一段,归纳段意。

四、进行“画图、说话”训练,深入体会。

1、我们能不能把郑振铎写的燕子画下来?我请一个同学读第一段,咱们一起画,怎么样?不过读的时候,要慢一点。

2、同桌的同学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燕子。

3、谁愿意到前边来把老师画的燕子向介绍一下?

4、你说得比我画得好!大家注意没有,作者怎么没写眼睛、嘴,是疏忽了吗?

三年级学过一篇课文——《翠鸟》,那一课没写翠鸟的尾巴,记得吗?是不是也是作者的疏忽?

5、这告诉我们,描写景物,一定要抓住有特色的地方写。

6、再朗读第一小节,试背。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齐背第一段。

2、说说第一段的段意。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大家再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节第一句。

(板书:斜、掠过、唧)

3、师:一个“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以又轻又快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过”这个词字典里怎么解释的?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节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8、师:“那小圆晕就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要读得慢一点,要有个想象的余地,谁再把这句读一读?

师:“小圆晕”是什么?想过吗?(教师板画)

师:作者为什么不说“小圆圈”而说“小圆晕”“晕”是什么意思?想过吗?

师:“晕”就是日光或者月光透过云层折射出来的七彩圈,你们见过日晕或者月晕吗?那七彩的光圈可真美!在作者的眼里,燕子点水荡起的一圈一圈的波浪就像日晕、月晕。不但作者笔下的燕子美,就连这小圆圈也是美的!咱们再读读这一句,领略一下其中的美。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了第三节,我们知道燕子飞得很轻快,姿态很优美。我们接着读第四节,看看写的是什么,谁读懂了谁说。

2、指名说。(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的样子)

3、读懂了,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读读、划划。

4、“这多么像一首正待演奏的曲谱啊!”“这”指的是什么?看看书上的插图。

5、老师这里有一段五线谱,也就是曲谱,请想象一下,并对照一下插图,远远地看去,落在电线的燕子连同电线,像不像五线谱?

师:这是一个多么贴切而又生动的比喻!我们不能不佩服作者惊人的想象力!同学们想一想,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正等着我们去演奏的曲谱?(这一定是赞美春天,赞美小燕子的曲谱)

6、学生齐唱《小燕子》

7、同学们唱得美,从歌词中,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燕子的美。这一节还有两个词用得特别传神,不知有人注意没有,请读读第二句。

8、这里的“痕”字用得好,为什么不用“条”?(因为电线远,而且高,看不清楚,在蓝天里只留下一丝痕迹)

9、大家细细读读这一节,再自己细细体会。

四、朗读三、四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读1、3、4自然段。

2、说说这三自然段各写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写的是什么?(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

2、我们先来学习第二句,齐读。

(1)这句句子是句长句子,用学习提示中的方法,怎么学?

(2)说得很对,那么“黄绿眉眼”指的是什么?(再读句子)

(3)师画简图,“黄绿眉眼”指的就是柳芽,大家还要进一步考虑:作者为什么把柳芽比作“黄绿眉眼”,为什么不就说嫩芽?

(柳树睡了一冬天,发的芽就像睁开的眼睛)

3、学习第三句句子。

(1)我们再来看看第三句写什么?指名同学读句子。

(2)要求学生用理解长句子的方法来理解。

(3)指名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长句子的。

师:什么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是怎样形成的?其它词语有什么作用?

(4)什么叫“赶集”?

师:去买的,还有卖的,都叫赶集——请说说赶集的情况,再想想赶集和春天的草、叶、花生长和开放有什么相似之处。

师:古人说:“红杏枝头春意闹”,春天,万花盛开,确实给人以热闹的感觉。

(5)齐读第三句。

4、学习第四句。

这么热闹、美丽的春天,少了燕子可不行,请大家朗读第四句。

(1)谁能简单地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增添”是什么意思,“生趣”是什么意思?

(3)师:同学们,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诗人写春天少不了燕子,歌唱家歌唱春天也少不了燕子,可以这样说,少了燕子,春天会失去一半的美,下面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来朗读这一段。

三、总结,朗读全文。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17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本单元以“童真童趣”为主题,选编了两篇课文《童年的泥巴》《雨后》和“快乐读书屋”《“球星”马嘴》《故事故三首》,课文都反映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

课时安排:10课时

课题:1童年的泥巴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认识10个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时间: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童年的泥巴。)

2.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多读几遍。

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对方的不足。

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

4.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2)分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

(3)班级赛读,评选朗读能手。

2.讨论。

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

四.扩展阅读,培养能力。

你知道哪些名人的童年趣事。

第二课时

时间:

一识写生字。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结构特点。

3.学生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4.联系写字。

二.积累运用。

语文三年级教案反思篇18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角”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介绍了自己一次怎样的经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分角色朗读文中的对话部分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思考并理解妈妈告诉孩子的道理,体会母亲对孩子的良苦用心和循循善诱的亲情。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认读生字词,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刚刚看到《金色的蒲公英》这个题目时,你想到了什么?

那么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

1、认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障碍。

2、利用生字卡片,了解学生认字情况。

3、读完课后和你刚看到题目的想法一致吗?说说你的想法。

4、利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惟一、滚瓜烂熟、委婉、振作、会心等词师生共同解决。漫不经心、意味深长、可放在分析课文中去理解。

5、指名读课文。

三、深入读文。

1、默默地品读课文,看看从读文中,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

①从开头和结尾两部分,能够读出来,这篇课文是对过去的事情的回忆。

②学生能清楚地描述出事情的经过:“我”开始是演公主的,可一上台就忘词,后来老师安排“我”演叙述者;我很伤心,妈妈借蒲公英给我讲道理,并鼓励“我”,“我”终于成功了。

③妈妈是如何帮助我的:假装要拔掉蒲公英,从而开导我:每种花都以自己的美丽带给我们快乐,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公主,不再演公主也不是丢脸的事。

2、文中哪些词语或语句能让你体会到浓浓的爱意。

①在“微笑、、慈爱、意味深长、不厌其烦”等词语中体会到母亲对孩子的爱,朗诵相应的语句。

②妈妈漫不经心地弯下腰,要拔掉蒲公英,其实是别有用心。(理解词语漫不经心)

③妈妈不是直接给“我”讲道理,而是通过养花的事来教育“我”,体会妈妈对孩子的良苦用心。

3、分角色朗读对话。

四、拓展延伸

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长听。

五、指导书写

1、“励”可以跟“厉、历”对比学习。

2年级上册教案、“练”注意右半部分不要写成东。

8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