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生物教案 >

高中生物教案2024

时间: 新华 生物教案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整合教学计划、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等,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怎么写好高中生物教案2024?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生物教案2024,方便大家学习。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1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第2节细胞的分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说明细胞的分化。

2、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

能力方面:进行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的资料搜集和分析。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⑴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⑵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解决方法:联系初中学过的有关组织、器官、系统的知识;联系不同组织中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特点。从个体发育过程中各种组织、器官、系统的建成让学生理解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2、教学难点: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

解决方法:从体细胞一般是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繁殖而来的,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具有本物种特征的DNA分子的角度,得出细胞全能性。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解法。

五、教具准备:课件

六、学生活动

1、通过具体实例,启发学生得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点。

七、教学程序

[问题探讨]

1、为什么健康人的血细胞数量不会随着血细胞的死亡而减少?

2、骨髓与血细胞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一、细胞分化及其意义

出示教材P117、118相关图片讲解。

1、细胞分化的概念:略。

2、引导学生探讨以下问题:

⑴细胞分化在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实例。例如,在植物的胚根发育成根的过程中,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形成的细胞近似正方体。随着细胞的生长,变成伸长区的长方体细胞,后来分化成成熟区的输导组织的导管细胞、根毛细胞、薄壁细胞等形态、结构、功能各异的细胞。又如动物的胚胎细胞形成多细胞生物体。干细胞再生出各种细胞等。⑵细胞分化的过程。

在细胞外观尚未出现明显变化之前,细胞分化的前途就由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决定了。分化的细胞所呈现出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首先源于细胞内化学物质的变化,如结构蛋白和催化化学反应的酶,以后依次渐变,不能逆转。因此,分化是一种持久的、稳定的渐变过程。⑶细胞分化的意义。一般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起点是一个细胞(受精卵),细胞的分裂只能繁殖出许多相同的细胞,只有经过细胞分化才能形成胚胎、幼体,并发育成成体,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

3、细胞分化的特点:持久性,不可逆转。

4、细胞分化的时间: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5、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6、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吗?

二、细胞的全能性

1、细胞的全能性概念

教师出示教材P119胡萝卜的组织培养的图片,介绍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的实验。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染色体,携带有本物种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在合适的条件下,有些分化的细胞具有恢复分裂、重新分化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能力。细胞的全能性就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介绍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应用)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说,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细胞核仍然保持着全能性。例如,将绵羊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培育出克隆绵羊“多利”。

2、干细胞

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做干细胞。例如,人的骨髓中有许多造血干细胞。干细胞有多种类型,可分为成体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也可以分为这样三种类型:能够分化产生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细胞的干细胞称为全能干细胞,它本身可以形成一个生命;不能单独发育成完整个体,但能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的干细胞称为多能干细胞;能分化产生与特定器官和特定生理功能相关的细胞称为专能干细胞。

[资料搜集和分析]干细胞研究进展与人类健康,讨论回答教材P120相关问题。

三、总结

细胞分化的概念,细胞分化的生物学意义和细胞的全能性等。

四、作业布置

P120练习

五、板书设计

第2节细胞的分化

一、细胞的分化及其意义

1、概念:

2、特点:持久的,不可逆转的

3、时间: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4、意义:

5、实质:基因选择性表达

二、细胞的全能性

1、概念

2、基础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类型动物细胞核的全能性

三、干细胞

1、概念

成体干细胞全能干细胞

2、类型或多能干细胞胚胎干细胞专能干细胞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2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的呼吸细胞的增殖染色体变异人的视觉和听觉

细胞的基本结构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了高倍镜的使用及本章第一节的有关细胞膜的知识以后,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基础。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还是比较低,线粒体较小,在高倍镜下,在短时间内学生可能较难观察到,所以教师要准备好示范镜。

【教学目标】

1、知识目的

①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测叶绿体和线粒体。

③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④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2、能力目标

通过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巩固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②制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准备20台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新鲜黑藻叶,1%的詹那绿染液。

2、课件制作:制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等的幻灯片。

【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限制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及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第二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1)放映一张某玩具厂忙碌的车间的动画片。

提出问题:

①一件优质的产品是如何通过个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产生出来的?

②细胞内也存在类似工厂的各种车间吗?

③细胞内的各种“车间”是怎么样的?

(2)总结:

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细胞内部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这些车间都有一定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等,它们统称为细胞器。

①观看动画片;

②结合生活经验,以及对细胞的观察,展开讨论。

③学生倾听,并参与交流。

①创设问题情景,引出新课;

②通过类比,学生能更形象地认识细胞内的各个“车间”──细胞器。

(1)教师先引导学生

制作黑藻叶片细胞及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记载和描述观察现象,然后依次讨论与交流:

针对该试验提出如下问题:

①描述观察到的黑藻细胞的叶绿体分布和形态。

②植物的叶子为什么是绿色?

③描述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分布和形态。

(2)总结:

在显微镜下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正是由于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大量叶绿体,所以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可以看到被詹那绿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线粒体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①学生动手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

②记载和描述观察现象;

③展开组内讨论和小组间交流等活动;

④倾听总结,并参与交流。

①学生对微小的细胞总有一种神秘感,通过亲自观察细胞来解决自身的疑惑对学生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这样能够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探究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②训练了学生制做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

③知道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和形态;

④对微观世界的细胞有了初步的认识。

细胞的呼吸

一、教学目标:

【知识】:

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理解)

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理解)

【技能】:

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重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难点)

三、课前准备:

知道两个小组学生分工完成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四、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回顾atp的生理功能,糖类、脂肪被细胞分解后把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提出问题:有机物进入细胞后以什么方式分解的呢?在体外,有机物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放出大量能量。而生物学家发现,有机物在细胞内也是通过复杂的氧化反映产生能量的。

引出细胞呼吸的概念

回顾旧知识,受教师的问题所引导,进入新课。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对引导其他学生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提问,并进行归纳。(问题如:为什么选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小白鼠等;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出结论: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引导学生说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产生co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

对实验的设计、结果进行交流和表达,并回答老师和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有氧呼吸

提出问题:在学习细胞器的内容中,和细胞有氧呼吸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阐明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用幻灯片展示线粒体的结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表述,以问题作为引导:

1、线粒体是由多少层膜组成;

2、外膜和内膜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内膜的特点如何与线粒体的功能相适应;

3、内膜和基质上有什么物质。

以幻灯片为辅助,讲授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注意整理三个阶段发生的场所、能量的变化、产物。

提出问题:有氧呼吸与有机物在体外燃烧放能过程比较,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介绍有氧呼吸能量的转化效率,可以让学生来计算。一般内燃机的效率为25%左右,而生物有氧呼吸的能量效率为40%左右,其余60%左右转变为热能。

回答问题(线粒体)

观察线粒体的结构,并回答相关问题,并把多个问题的答案进行整合,得出线粒体适应有氧呼吸功能的结构。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填写表格,并进行分组讨论后,分别讲述有氧呼吸三个阶段。

比较两者的区别

分析有机物产伤的热能的生理意义。

教学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四)第一课时小结及练习

用幻灯片展示半成品的概念图,指导学生完成

练习略

小组讨论,完成概念图

(五)无氧呼吸

提出问题:人体所有的细胞任何时候都在进行有氧呼吸吗?师生共同列举一些无氧呼吸的例子(如马铃薯块茎,水稻的根、蛔虫、骨骼肌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等

无氧呼吸的场所、过程、产物、能量的变化

以乳酸、酒为例子,讲授发酵的概念。

通过用图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者的区别,指导学生概括无氧呼吸的概念

举出生活中遇到的无氧呼吸的例子。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3

一、教学目标

1.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写出ATP的结构简式;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通过小组讨论和自主合作探究得到新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

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生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我国晋朝“车胤囊萤”的典故,邀请学生分享感受,学习古人勤奋学习的态度。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与能量有关的物质。顺势提出问题:“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能直接利用它们吗?那种物质为萤火虫尾部细胞的发光直接提供能量呢?”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新课教学

1.合作探究1:探究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利用多媒体展示“萤火虫发光器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器具,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强调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等量和单因子原则,之后请学生预测实验现象及可能的结论。随后多媒体展示具体的实验流程,最后得出结论,ATP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以人民币比喻ATP,在细胞中糖类、脂肪等有机物储存有大量的能量,但不能被直接利用,可以比喻为存折,存折不能直接流通,ATP分子能被直接利用可以比喻为货币,货币可以直接流通,这样加深学生对细胞的能量“通货”的理解,并能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2:ATP分子的结构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8页,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一说ATP的结构特点,体会自己获取知识的乐趣。随后,分组分发各种碱基、核糖、磷酸模型,引导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ATP模型的构建。通过展示模型和相互评价进行修正,在互评的过程中理解ATP的化学结构特点,构建正确的ATP的分子结构模型。总结ATP能作为直接能源是因为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远离A的那个高能磷酸键容易水解,也很容易重新形成,ATP和ADP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合作探究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多媒体展示如下问题情境:

“一个成人一天在静止状态下所消耗的ATP为48kg,在紧张活动的情况下,ATP的消耗可达0.5kg/min。而细胞内ATP、ADP的总量仅有2-10mg”。

“用32P标记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内快速分离出ATP,ATP的总量变化不大,但是大部分ATP末端磷酸基团却已经带有放射性标记”。

问题1:生物体内的ATP有什么特点?ATP与ADP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思考2:在细胞中,ADP若转化成ATP需要些什么条件呢?ATP若要转化成ADP又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总结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条件及过程。此时提出问题: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否是可逆反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发表意见。

在ADP转化成ATP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能量从哪里来呢?以此引出ATP的形成途径。

4.合作探究4:ATP的利用。

多媒体展示90页的图解:在ATP转化成ADP的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呢?请学生自主说一说,并讨论ATP还有哪些其他用途,对该知识点进行补充和完善。

(三)当堂练习,巩固提高`

通过课堂练习加以巩固。

(四)小结作业,课外拓展

学生自主分享这节课的收获,老师加以补充,构成完善的知识体系。

课后作业:多媒体展示资料:氰化钾是阻止人体内新的ATP合成的毒药,人中毒后在3~6分钟内就会死亡。思考:氰化钾为什么顷刻使人毙命?通过互联网搜索查找相关知识并归纳原因。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4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过程与方法:1.在资料分析中,进一步掌握归纳总结的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1.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资料一: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资料二: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也是通过细胞体现的。资料三

:人的学习等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资料四: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也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小结: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

四、教学准备

五、教学过程: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学生阅读背景资料和阅读课文中的访谈录,以问题引导: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生物学上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从访谈录中,你认为造就了这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阅读完了这些资料,你觉得对于你学习高中生物,在方法上有什么启发呢?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1.教材分为必修3个模块、选修3个模块。必修: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简述三者之间知识结构上的关系;

2.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3.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

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6

教案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

1、说明抗生素在控制感染性疾病等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2、简述常用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3、列举生活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讨论、分析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4、认同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过程与方法方面:本节课主要采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并通过浏览网站资料来了解当前人们在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展开激烈的讨论。了解抗生素的史话以及作用机理。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自我学习、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人们健康。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

教案重点

1、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2、合理使用抗生素。

教案难点

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及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教案方法

讲授法和学生合作学习相结合

教案课时

1课时。

教案过程

导入新课)师: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日常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实例和危害。

学生:分组探讨、交流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抗生素素用法的认识。每位学生提出自己对抗生素的使用的做法。

教师:用课件展示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一些做法。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个讨论。

教师:展示电视广告中一些关于抗生素药物的一些内容,学生讨论。

课件展示:某同学患感冒后,打点滴。第一次,用的青霉素,第二次,还是用的青霉素但用量比第一次的量比第一次多,他本人认为多了好得快。以此实例,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学生分组探究学习结束后,进行交流。解答以下问题并展示:

1、抗生素史话

1)青霉素的分子式

学生通过看课本,熟练掌握青霉素的分子是的具体写法。

2)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学生看课本讨论)

a、细菌的结构

b、作用机理

抗生素主要是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他们的目的。

2、合理使用抗生素

1)学生讨论细菌产生抗药性的示意图,并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2)对教材中的资料进行分析,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例

3、对如何保健,少用药。或不用药展开讨论。

4、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抗生素,通过本节课的探讨,学生浅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7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板书设计:

一、演替

㈠初生演替

㈡次生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四、教学过程:

引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2.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

板书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问题以“本节聚焦”的问题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演替的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考与讨论1”,阅读P79~P80,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提示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3.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板书㈠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彻底消灭了的地方的演替。

㈡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讲述我国东北科尔沁草原地区的农田,在弃耕后开始出现恢复演替,这是一种次生演替。耕作前的原始植被为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后种了几年玉米,后因产量下降而弃耕。弃耕后的1~2年内以黄蒿、狗尾草、猪毛菜、苦荬菜等杂草占优势;2~3年后,黄蒿占优势;3~4年后,羊草、野古草、狼尾草等根茎禾草入侵,并逐渐占优势,进入根茎禾草阶段;7~8年后,土壤变坚实,丛生禾草开始定居,并逐渐代替了根茎禾草,恢复到贝加尔针茅群落。这一过程需要经历10~15年,根据耕作时期长短,土壤侵蚀程度,以及周围原始物种的远近而有所不同。

板书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考与讨论2”,阅读P81,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提示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板书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讲述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这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20__年1月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退耕还林。1999年开始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试点,20__年全面实施,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18×106hm2,荒山造林3.25×106hm2,中央累计投入达232亿元。规划在20__年前退耕还林1.47×107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3×107hm2。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控制面积8.67×107hm2,防风固沙控制面积1.03×108hm2。这是50多年来我国涉及范围最广、任务量最大、农民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

退田还湖。1998年以来,为治理长江水患,国家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方针。5年来的“退田还湖”,已使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面积由3950km2“长”到了5100km2,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增长了35%,恢复到60年前的4350km2。两大湖区为此搬迁的移民相当于三峡移民的1.4倍。两大湖泊的扩容,改善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目前,长江干流水面恢复了1400多km2,增加蓄洪容积1.3×1010m3。这是历史上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

退牧还草。从20__年起,用5年时间,在蒙甘宁西部荒漠草原、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和青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先期集中治理6.67×107hm2,约占西部地区严重退化草原的40%。“退牧还草”将采取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3种形式进行,实行草场围栏封育,适当建设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基地,大力推行舍饲圈养。力争5年内,使工程区内退化的草原得到基本恢复,天然草场得到休养生息,变过牧超载为以草定畜,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起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草原生态系统。

⊙要点解析

1.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这个过程直到出现一个顶极群落才会中止。群落这种依次取代现象就叫演替。如:一块农田,如果人们不去耕耘和种植,任其自然发展,不用多久,就会长满各种野草。多年以后,农田又会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减少,各种灌木又繁茂地生长起来。再过若干年,一些高大的乔木也在这里生长起来,灌木又处于次要地位。经过漫长的时间,最终这块农田演变为一片森林。在不受外力的干扰情况下,它将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森林群落,而不会被别的群落所取代,成为顶极群落。

2.群落的形成总是从没有生物生长的地段开始的,这种没有生物生长的地段称为裸地。裸地可分为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前者指从来没有生物生长或虽曾有过植物生长,但被彻底消灭了,没有留下任何植物的传播体及原有植被影响下的土壤。后者指原来有植物生长,因植被遭受破坏后形成的裸地。这种裸地虽然没有植物生长,但原有的土壤条件没有被破坏或破坏不够严重,在土壤中还保留了植物的繁殖体,如种子、根、茎等。原有的植物繁殖体和残存的土壤条件在群落形成过程中将起一定的作用,故次生裸地上群落形成的速度比原生裸地快。次生演替过程的长短,主要决定于群落受干扰的强度和所持续的时间。例如,森林的次生演替取决于森林的利用方式,砍伐方式(择伐、皆伐)及其对林内优势树种的苗木、幼树和地被的破坏程度都为群落的演替造成了不同的条件,影响群落的复生和变化过程。在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动物群落的演替也是十分明显的。

3.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情况下,是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为自己创造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落解体,为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诱发演替。

4.外界环境条件如气候决定着群落的外貌和群落的分布,也影响到群落的&39;结构和生产力。气候的变化,无论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都会成为演替的诱发因素。地表形态(地貌)的改变会使水分、热量等生态因子重新分配,转过来又影响到群落本身。土壤的理化特性对于置身于其中的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火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发演替的因子。影响演替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不限于上述几种,凡是与群落发育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因子都可成为演替的外部因素。

5.人类的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社会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等,都可以使生物群落改变面貌。人还可以经营、抚育森林,管理草原,治理沙漠,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司于自然发展的道路进行。人甚至还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五、教后感: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教育学生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8

一、教学目标

1.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2.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3.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三、板书设计:

一、演替

㈠初生演替

㈡次生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四、教学过程:

〖引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2.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群落结构。

〖板书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问题以“本节聚焦”的问题再次引起学生的思考。

〖板书一、演替的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考与讨论1”,阅读P79~P80,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提示1.因为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

2.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3.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板书㈠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彻底消灭了的地方的演替。

㈡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讲述我国东北科尔沁草原地区的农田,在弃耕后开始出现恢复演替,这是一种次生演替。耕作前的原始植被为贝加尔针茅草原,开垦后种了几年玉米,后因产量下降而弃耕。弃耕后的1~2年内以黄蒿、狗尾草、猪毛菜、苦荬菜等杂草占优势;2~3年后,黄蒿占优势;3~4年后,羊草、野古草、狼尾草等根茎禾草入侵,并逐渐占优势,进入根茎禾草阶段;7~8年后,土壤变坚实,丛生禾草开始定居,并逐渐代替了根茎禾草,恢复到贝加尔针茅群落。这一过程需要经历10~15年,根据耕作时期长短,土壤侵蚀程度,以及周围原始物种的远近而有所不同。

〖板书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学生活动学生带着“思考与讨论2”,阅读P81,并完成“思考与讨论”。

〖提示1.至少有两种因素在小路周围的杂草分布中起作用:一是人的践踏,从耐践踏而言,车前草最强,狼尾草次之,狗尾草最弱;二是植物之间的竞争,在远离人践踏的地方,茎秆较高的狗尾草优先获得阳光,车前草等处于劣势。

2.如果小路被废弃后,人的践踏活动停止了,在路周围会慢慢长出茎秆较高的植物,逐渐成为优势植物。于是,就会出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景象。

〖板书三、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讲述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边际土地开垦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新疆和华南地区有计划地组织大规模垦荒,在其他江河、荒原、沼泽和丘陵地区也开展了规模不等的垦殖活动。1952~1990年,全国累计开垦荒地3.58×107hm2,其中80%是1970年以前开垦的。大量开垦直接导致农牧渔业生产能力和环境质量下降。开垦的结果是:水土流失,江河蓄洪能力下降,以及土地严重退化。这些问题已引起各方面广泛关注。我国已实施大规模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牧还草等重要政策,并从20__年1月起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条例》。

退耕还林。1999年开始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试点,20__年全面实施,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3.18×106hm2,荒山造林3.25×106hm2,中央累计投入达232亿元。规划在20__年前退耕还林1.47×107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3×107hm2。工程建成后,工程区将增加林草覆盖率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控制面积8.67×107hm2,防风固沙控制面积1.03×108hm2。这是50多年来我国涉及范围最广、任务量最大、农民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

退田还湖。1998年以来,为治理长江水患,国家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的方针。5年来的“退田还湖”,已使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面积由3950km2“长”到了5100km2,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面积增长了35%,恢复到60年前的4350km2。两大湖区为此搬迁的移民相当于三峡移民的1.4倍。两大湖泊的扩容,改善了长江流域的生态。目前,长江干流水面恢复了1400多km2,增加蓄洪容积1.3×1010m3。这是历史上自唐宋以来第一次从围湖造田转变为大规模的退田还湖。

退牧还草。从20__年起,用5年时间,在蒙甘宁西部荒漠草原、内蒙古东部退化草原、新疆北部退化草原和青藏高原东部江河源草原,先期集中治理6.67×107hm2,约占西部地区严重退化草原的40%。“退牧还草”将采取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3种形式进行,实行草场围栏封育,适当建设人工草地和饲草料基地,大力推行舍饲圈养。力争5年内,使工程区内退化的草原得到基本恢复,天然草场得到休养生息,变过牧超载为以草定畜,达到草畜平衡,实现草原资源的永续利用,建立起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草原生态系统。

⊙要点解析

1.群落的演替是一个群落取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这个过程直到出现一个顶极群落才会中止。群落这种依次取代现象就叫演替。如:一块农田,如果人们不去耕耘和种植,任其自然发展,不用多久,就会长满各种野草。多年以后,农田又会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减少,各种灌木又繁茂地生长起来。再过若干年,一些高大的乔木也在这里生长起来,灌木又处于次要地位。经过漫长的时间,最终这块农田演变为一片森林。在不受外力的干扰情况下,它将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森林群落,而不会被别的群落所取代,成为顶极群落。

2.群落的形成总是从没有生物生长的地段开始的,这种没有生物生长的地段称为裸地。裸地可分为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前者指从来没有生物生长或虽曾有过植物生长,但被彻底消灭了,没有留下任何植物的传播体及原有植被影响下的土壤。后者指原来有植物生长,因植被遭受破坏后形成的裸地。这种裸地虽然没有植物生长,但原有的土壤条件没有被破坏或破坏不够严重,在土壤中还保留了植物的繁殖体,如种子、根、茎等。原有的植物繁殖体和残存的土壤条件在群落形成过程中将起一定的作用,故次生裸地上群落形成的速度比原生裸地快。次生演替过程的长短,主要决定于群落受干扰的强度和所持续的时间。例如,森林的次生演替取决于森林的利用方式,砍伐方式(择伐、皆伐)及其对林内优势树种的苗木、幼树和地被的破坏程度都为群落的演替造成了不同的条件,影响群落的复生和变化过程。在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中,动物群落的演替也是十分明显的。

3.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情况下,是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为自己创造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落解体,为其他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诱发演替。

4.外界环境条件如气候决定着群落的外貌和群落的分布,也影响到群落的结构和生产力。气候的变化,无论是长期的还是暂时的,都会成为演替的诱发因素。地表形态(地貌)的改变会使水分、热量等生态因子重新分配,转过来又影响到群落本身。土壤的理化特性对于置身于其中的植物、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火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发演替的因子。影响演替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不限于上述几种,凡是与群落发育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因子都可成为演替的外部因素。

5.人类的活动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社会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放火烧山、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等,都可以使生物群落改变面貌。人还可以经营、抚育森林,管理草原,治理沙漠,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司于自然发展的道路进行。人甚至还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五、教后感: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人类可以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也可以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教育学生要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9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细胞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利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提高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增加概述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细胞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膜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难点】

细胞膜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老师展示地球与宇宙、中国与外国、生物与外界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细胞的结构图,提问:

(1)地球与宇宙的边界是什么?

(2)中国与外国的边界呢?

(3)生物与外界环境的边界呢?

(4)细胞与外环境的边界呢?

(过渡语)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系统的边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环节二、新课教学

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首先要把细胞膜与细胞的其他组分分开,怎么样获得细胞膜呢

(一)细胞膜的成分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学生思考要制备细胞膜,应该选择什么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呢?PPT呈现植物叶肉细胞、神经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图片?请学生选择并说明原因,之后PPT呈现人体正常的红细胞,人的圆涨的的红细胞和人的涨破的红细胞图片

(2)确定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那又该选择什么方法制备细胞膜呢?PPT呈现3种方法:①用针扎破,让细胞的内容物流出?

②用镊子把细胞膜剥下来?

③细胞内的物质是由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既可得到细胞膜。

(3)确定了实验材料和试验方法,该如何做实验呢,学生看教材“实验”这一模块,思考总结实验步骤,并在大屏幕呈现人正常红细胞和光镜图片和人部分红细胞已涨破的光镜照片。

思考如果上述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2.细胞膜的组成

(1)PPT呈现材料:①19世纪末,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②人的消化液中含有很多能够水解蛋白质的物质,用这种物质处理细胞膜,会使细胞膜分解。学生阅读这两段材料得出结论: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环节三:总结与收获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堂课重要知识:制备细胞的材料、方法;细胞膜的成分

作业:细胞膜具有怎样的作用?学生课下预习并查找资料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10

新课学习

设问:从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可以看出生物膜的功能是什么?其功能特性是什么?为什么生物膜表现出这样的特性?

进一步思考:还有更好的材料做细胞膜吗?

引出本节内容生物膜的具体结构

创设情境:

时间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十九世纪末,让学生思考如果他们是当时的科学家,他们首先会怎样来探究?同时指出,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还不能亲眼看到生物膜。那么,通过什么办法进行第一步的探究呢?引导学生看教材,让学生明白当时科学家是从生理功能入手来探究的。通过实验观察,科学家才有严谨的推理,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这一假说,提示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后的步骤是什么(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从而进入下面的学习,由于技术的进步,对细胞膜提取和分离,并通过化学分析表明膜的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从而证明了前面的假说是正确的。

引导学生思考在验证假设的实验得出结论后的下一个步骤是什么?

小组分享学生绘制的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图,讨论细胞膜的选材

讨论交流,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阅读教材,猜想、讨论

思考如果他们是当时的科学家对膜的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会提出什么新的问题进一步探究呢?

引起学生对生物膜结构探究的兴趣

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来探究新课的内容,并加深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了解

了解假说是怎样提出的,以及提出假设后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新课学习

总结提高 课堂练习

介绍脂质的探究,先介绍科学家的实验,提取红细胞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同时介绍磷脂的结构,并举例说明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这个现象。

介绍蛋白质的探究,先介绍由于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可以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细胞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模型,但这一模型将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变形虫为什么可以运动,这一功能与生物膜的静态的结构相适应吗?

质疑:这一模型解释不了膜的许多生理功能,如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等,因此这一模型的提出不能完全与功能统一,假设不完全成立,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完善,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家发现,膜蛋白并不是全部平铺在脂质表面,有的蛋白质是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并通过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引导学生总结在探究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运用的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一步验证完善,不断发展。

说明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指导学生在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想象,加深对流动镶嵌模型内容的理解,同时,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归纳总结知识、方法、态度价值观的体会

倾听,思考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阅读教材资料,思考变形虫为什么可以运动,这一功能与生物膜的静态的结构是否相适应?

阅读教材资料,了解膜的流动性

小组合作尝试构建生物膜模型,并交流分享

学生交流分享本节收获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11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

1、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

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求同存异讨论教学、自学指导法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的情绪

(二)、引入新课:

问题:1、病毒是不是生物?

2、病毒在细胞外不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呢?

3、冠状病毒在哪些细胞里面复制?

(三)、问题讨论:

1、浏览PPT上病毒的图片以及相关资料:

2、组织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总结:小结上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细胞外表现不出生命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细胞的任何一部分脱离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分子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问题:细胞能表现出哪些生命活动呢?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进行小组讨论活动。

(四)、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学生自学资料并思考讨论

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摄食、排泄、生长、应激;

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系;

实例三:缩手反应的结构基础,强调多重分化细胞之间的协调合作;

小结:细胞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五)、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快速阅读并速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找学生上黑板板书这九个层次:

2、依次讲解生命系统的几个层次,尤其是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3、强调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与动物的区别

小结:生命系统的宏观结构层次为生物圈,微观层次为细胞,各层次都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但彼此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各层次之间紧密联系互相配合成为一个整体。

七、本节小结:

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八、教学反思:

1、内容熟悉,能抓住重难点,条理清晰

2、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12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理解感觉器官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耳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近视和远视,眼睛的卫生保健知识,以及耳的结构和功能,听觉的形成,耳的卫生保健。

能力目标:培养预防近视沙眼中耳炎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眼的结构与视觉的形成,耳的结构与听觉的形成。

难点:视觉的形成与视觉异常,听觉的形成、耳的结构

教具准备

眼、耳结构的挂图与视觉、听觉形成的示意图及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装置等。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分配为2课时。

教学过程

(感觉器官→眼的结构→凸透镜成像实验演示→视觉的形成→近视与远视)

引入新课:从“任何反射的产生都开始于某感受器对刺激的感受”出发,引出本节课题:感觉器官与人的视觉和听觉。

主体内容:首先明确,特殊的感受器与其附属结构所组成的器官称为感觉器官,然后指出眼和耳是关系视觉与听觉形成的感觉器官。再进一步指出,视觉对我们认识周围事物是最为重要的功能,我们首先学习眼与视觉的知识。

提出:眼的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让学生们一面观察见图,一面互相观察眼的外部结构,认识角膜、虹膜、瞳孔、巩膜等可见部分的结构部位。接着出示见图,并可配合模型由前向后,由外到内地简要介绍眼球的解剖结构。以板书形式逐一归纳之,最后简单介绍眼球附属结构及功能。

接着指出,视觉形成的第一步是光线首先射入眼球,这一过程类似这样一个实验现象——演示透镜成像实验,学生们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教师一方面简单明确地介绍实验装置,一方面提示学生注意纸屏、凸镜、蜡烛之间的距离与成像状况的关系及透镜凸度与成像状况的关系。简明记录实验结果。

要求学生观察见图,并联系刚才的实验现象。教师请学生回答:物像是怎样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然后一步步引出视觉产生的全过程,同时以板书形式归纳。

再提出:当物体远近、大小变化时,如何使视网膜上的成像清晰?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眼球结构,认识到晶状体曲度调节的意义,同时引出近视与远视的现象及纠正的方法。

小结:简要总结本节课知识要点。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13

一、教学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理解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4.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图文转换能力和组织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具与教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讲述与学生练习、讨论相结合。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大家打开课本的章首,上面一图是雪山环境,如果把一杯水放在雪山的环境中,这杯水的温度是低还是高,哪么在这个环境中的边防士兵的体温又是多少呢?下面一图是炼钢炉旁边的工人,这个环境温度如何?如果放一杯水在炼钢炉旁边,这杯水的温度与放在雪山的那杯相比较那个高?炼钢炉旁边的工人的体温又是多少?为什么放在雪上和炼钢炉旁边的水的温度一高一低,然而在这两个环境中的人体温却一直是37℃左右?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人体内的环境——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结合问题,讲述新课: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展示课本第二页问题探讨)

【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两幅图中图1是什么细胞?图2是什么细胞?他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师生共答】图1是血细胞,生活在血浆当中。图2是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直接生活在水环境当中,从水获取营养物质并把代谢废物排入水中。

【教师讲述】血浆大部分是水环境,也就是说血细胞也生活在水当中。从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单细胞生物的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是生活在水中的。

【设问】那我们知道人体也是由细胞构成,人体内的细胞是否也生活在水环境中呢?

【学生阅读】大家看课本P2相关信息,成年男性含水60%。成年女性含水50%。教师讲述:曹雪芹曾经说过女人是水做的。从这则资料看来男人更是水做的。也就是人体内含水量特别的多。因此我们把人体以水为基础的液体成为体液。

【设问】我们知道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组成人体的细胞(如血细胞)外有没有液体呢?哪么细胞内呢?

【师生共答】我们又根据体液分布的位置不同又把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教师提问】血液是不是体液呢?

(展示血液组成成分)

【教师讲述】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我们称为血浆,简述细胞外液的概念。

【设问】既然血液中有细胞,那么血液是不是体液?如果不是,那么血液中的什么成分是体液呢?什么成分是细胞外液?

【学生讨论回答】血液不是体液,血细胞内的液体和血浆是体液,血浆是细胞外液。

【教师强调】血浆存在于血细胞外,所以血浆是属于细胞外液。血浆就构成了血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设问】我们知道血细胞和血浆存在于血管内,哪么我们人体除了血细胞外还有很多其他细胞,哪么这些细胞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展示课本P3图1—1)

【教师提问】请大家看一下红色的是什么?蓝色的呢?绿色的管这些又是什么管呢?这些管内是什么呢?在这些管外还有一些细胞,这些细胞由叫什么细胞呢?这些细胞之间有间隙吗?如果有,间隙中的液体叫什么呢?

【教师讲述】红色和蓝色管是血管,内有血液,其中红色的是动脉毛细血管,蓝色的是静脉毛细血管。绿色的管为毛细淋巴管,管内有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以及淋巴液,淋巴就是他们的直接生活环境。管外的细胞为组织细胞,在细胞于细胞之间存在一些间隙,在这间隙中也充满着液体成为组织间隙液又称为组织液。组织液就构成组织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的讲解,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是不是细胞外液?

【教师讲述】血浆、组织液、淋巴这些都是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这个环境与我们人体周围的这个环境有很大的区别,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细胞生活的环境在体内,所以我们把细胞生存的环境称为内环境。

【教师提问】大家考虑一下细胞外液和内环境是否相同?

【师生共答】是相同的,都是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

【教师提问】血浆中水是怎样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水又是怎样进入血浆?通过课本P3图1—1简述三种细胞外液的关系。

【师生共同总结】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内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

【设问】细胞外液的成分有那些呢?

(展示P4资料分析血浆的化学组成)

【思考讨论】P4资料分析中的讨论题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通过研究表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成分相近但不完全相同,最主要差别在于血浆含较多蛋白质。细胞外液成分类似海水,反映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设问】我们知道细胞外液是一种液体,在化学学习时,我们没接触到一种液体就要了解一种液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把这些统称液体的理化性质。哪么细胞外液都有哪些理化性质?

【学生阅读】P5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师生共同总结】

1、渗透压:溶液中溶质的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微粒数越多,吸引力就越大也就是渗透压越大。血浆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2、酸碱度:人的PH为7.35~7.45。PH的稳定与酸碱对物质有关。

3、温度:人的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师提问】我们在前面讲过了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细胞生活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来自于细胞外液,那么细胞外液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又是从外界吸收的,氧气和营养物质是怎样进入细胞?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是怎样排出体外?

(展示课本P5思考与讨论)

【学生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

(展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教师强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细胞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废物的排除都需要通过内环境,因此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综合知识,本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学习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以及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着重要掌握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中三者之间的关系,外界物质如何与外界环境发生物质交换。

五、课堂作业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2、内环境中不含()

A血红蛋白B尿素

C葡萄糖D二氧化碳

3、血浆中的水来自()

A组织液B血浆、消化道

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4.人体占体液总量比例最多的是()

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

C.血浆D.组织液

5.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需要

通过的磷脂分子层()

A.2层B.3层

C.4层D.6层

6.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体液﹑体液B.血液﹑体液﹑淋巴

C.血浆﹑组织液﹑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答案:CADADC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14

一、三维目标

1、能说出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

2、能概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3、能阐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能概述DNA分子复制的时间、场所、过程、特点和意义

5、通过构建概念图,有利于培养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能力。

6、通过课堂的技能训练,强化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7、认同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8、通过师生互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能规范和准确描述专业术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分子复制的条件和特点

2、教学难点: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进行相关计算

半保留复制应用

三、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法

四、教具准备:PPT课件

五、教学课时:1课时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1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

2.通过学习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提高有关蛋白质相关计算的能力。

3.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关注蛋白质研究的新进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

难点: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及相关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提问:

之前我们学习过了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如果把氨基酸比喻成珍珠的话,那么这些“珍珠”是如何穿成串儿,成为“珍珠项链”蛋白质的呢?如果告诉你氨基是具有碱性的,而羧基是具有酸性的,那么大胆猜测一下会发生什么?(酸碱中和。)带着这样的思考,接下来共同学习一下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二)新课讲授

1.蛋白质的结构层次

过渡: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所谓大分子就是相较无机物来说分子量大百倍或千倍以上的分子。比如牛胰岛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700,人的血红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64500等。

提问:那么小小的氨基酸是如何组成那么大的蛋白质的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说一说从氨基酸到蛋白质大致有哪些结构层次。(经历了二肽→三肽→多肽,通过盘曲、折叠形成了具有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过渡:这种氨基酸和氨基酸的连接方式称为脱水缩合。

2.脱水缩合过程

组织学生自学课本,说出脱水缩合的含义: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此时重点强调肽键的含义及写法。

活动(角色扮演):请4位同学分别扮演一种氨基酸,如果每位的右手代表氨基,左手代表羧基,然后站成一排,相邻的同学手牵手,牵手的部分可以称作什么?(肽键。)

问题:

怎样才能更高地还原脱水缩合过程?(每人右手拿着NH和H的卡片,左手拿着CH和OH的卡片,一个同学和另一个同学左右手相连的时候,拿掉H和OH的卡片。)

其他同学观察,4位同学站成一排,会形成几个肽键?脱去几分子水?(3;3。)

如果是5位同学呢?(4;4)6位同学呢?(5;5。)

继续提问:那么n个氨基酸形成一个肽链时,脱掉几个水分子?形成几个肽键?如果n个氨基酸形成m条肽链呢?(n-1;n-1;n-m;n-m。)

(三)巩固提高

提出启发性问题:如果4位同学站的不是一排,是一个圈,结果跟之前的有什么区别?(形成环肽,形成4个肽键,脱去4个水。)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其他同学点评,总结结论。

(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作业:如果同学们在进行角色扮演时,改变站位、人数、人员等等,结果又是如何?形成的蛋白质是一样的么?请同学们课下进行活动,并且探究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下节课进行分享。

四、板书设计

中公讲师解析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16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2.为什么红细胞放在清水或者浓度较高的以及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过低的情况都无法正常生存?

3.为什么细胞外液适宜于细胞的生存?何为渗透压?为什么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能够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4.正常人血浆的pH为

多少?为什么血浆的pH能够保持稳定?

5.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多少度?

压的大小取决于溶液中__________。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源于_________和_________。正常人的血浆pH为__________,其稳定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__________左右。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通过观察课本P5图1-3思考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是如何进行的?而结合课本中的思考与讨论思考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

细胞与内环境之间__________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__________的参与,同时,细胞与内环境之间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

2、例题精析

〖例1〗酷暑季节,室外工作的工人应多喝()A、盐汽水B、核酸型饮料C、蛋白型饮料D、纯净水

解析:酷暑季节,由于天气炎热,室外作业的人出汗较多。人在排出汗液的同时,也排出了一部分无机盐,使体内无机盐的含量降低,为了维持体内盐代谢的平衡,故室外作业的人应该多饮淡盐水,以补充丧失的盐分。答案:A

〖例2〗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解析:班氏丝虫是我国常见的丝虫病病原体,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淋巴,早期主要表现为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晚期则出现淋巴管阻塞所引起的病症,如下肢肿胀等。主要原因是淋巴管被阻塞后,组织液中的蛋白质被淋巴液回收受阻,大量蛋白质积聚在组织液中,是组织液胶体渗透压不断升高,组织液的生成增多,使组织间隙积聚液体,造成人体下肢肿胀。答案:B

【自我诊断】●.基础题

1.细胞外液的主要阳离子是()A.Fe2+B.K+C.Na+D.Ca2+

2.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明显变化引起的病症()A.浮肿B.手足抽搐C.贫血D.尿毒症

3.正常情况下,动物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氧气的数量主要取决于()A.组织液中氧气的浓度B.细胞膜上氧气载体的数量C.细胞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D.细胞中ATP的数量4.下列物质中,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有()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C.蛋白酶、钙离子、脂肪、葡萄糖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5.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6.在下列物质中,不参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葡萄糖C.二氧化碳和氧D.氨基酸7.血浆中水的来源是()

A.组织液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C.淋巴和组织液D.消化道和组织液

8.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A.血浆、体液和体液B.血液、体液和淋巴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D.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9.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产生了大量的乳酸。请回答下列的问题:

(1)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与血液中的H2CO3/NaHCO3这对缓冲物质中的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这一反应会使乳酸原有的电离平衡发生什么变化?

(2)这些变化具有什么生理意义?你做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是什么?●拓展题

10.从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两种鼠种,选出数量、重量、年龄相同的鼠用于实验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17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高二级新开课程,依据高中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体现生物学科的探索性、实验性的特点,使研究性学习课题渗透于课堂教学,我对本节内容进行了调整,第一课时学习酶的作用,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学会控制自变量、因变量与无关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第二课时学习资料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通过实验总结酶的高效性和专一性,处理相关习题;第三课时进行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本课时要按新课程标准的思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探究思想。对此学生不知如何探究,教师在处理这块知识时也感到困难,好在教材中有思路提示,这样就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也给了教师根据学生和本地实际选择和创造的空间,便于教师更加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尝试探究温度与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2、能力目标:

(1)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和重复实验;

(2)在探究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3)通过探究,让学生领悟科学探究思想,培养学生探究性实验设计、观察、分析、判断、汇总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生物学实验设计的能力。

(4)在探究基础上,绘制实验图像,从中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图像定性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到科学探究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中前进的;

(2)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端正科学探究不仅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3)加深对合作学习的体会与认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通过理解酶活性的影响因素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逐步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理念,增强sts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性实验进行的一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进行实验设计。

四、教学策略:

1、引课时直接进入探究内容,明确学习任务。

2、展示背景资料,确定探究主题

探究活动起始于问题的提出,我出示加酶洗衣粉洗衣小窍门,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温度改变如何影响酶的活性?”立即把学生引入情景了,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考查学生从生活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并激励学生树立从生活中收集知识信息的学习素养。通过提问使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情境二给出的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有注解,学生通过观察后,根据前二节所学理论知识回答问题“唾液淀粉酶与食物入胃后,是否还有活性?”学生回答后,确定探究问题“酸碱度改变如何影响酶的活性?”通过学生对示意图解的观察、分析和倾听老师的讲解,引导学生的学习激情,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分析实验材料,确立实验意图

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试剂与器具,与学生一起分析材料、试剂和器具在本实验中分别是做什么的,它们各有什么样的特性和使用要求。然后把材料、试剂和器具依据实验要求进行分类,哪些是用于探究t的,哪些是探究ph值的。为了使设计实验和做实验更有针对性,我在准备实验材料时,做了限定,每个探究主题准备了三组实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给的是淀粉酶,调解变量每组准备了五个贴了不同温度标签的烧杯,试管给了11个,也分别用标签贴了a1a2b1b2c1c2d1d2e1e2,有一个试管没有编号有两个作用,一是加淀粉和碘液与其它实验组进行颜色对比,另一个作用是个备用试管,为了使实验科学准确,每组还准备了二个贴了标签的量筒。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给的是肝脏研磨液和过氧化氢,给了蒸馏水,10%的盐酸,1%的盐酸,1%的氢氧化钠,10%的氢氧化钠,五个贴了标签的试管,七个贴了标签的量筒,通过学生观察这些材料和用具,教师再提出为什么准备这么多试管和量筒?为什么要贴号?学生思考后,心中就会对实验设计有了大致的框架。这样就使教学难点实验设计得到突破。

4、设计实验

不同小组学生选择材料不同,设计实验也不同,教师在提示清楚相关问题时,不能干涉太多,这一环节很费时间,我根据学生可能选择的探究问题,给了三个提示性问题(①、你将怎样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②、你将设定哪几个温度或ph值?怎样控制?怎样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③、根据实验设计的等量、对照、单因子变量、可行性原则,完成实验设计),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合理设计。在实践中我认为应组织好学生讨论,让形成小组的实验方案,教师不能给出现成的实验方案,如果给一个现成的实验方案,那将改变本节课的性质,不是探究实验,而是成了验证性实验,并且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参与到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去,与每小组同学交流,及时发现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来学生再修改。不同的小组,设计所需的时间不同,快的小组方案可以用示物展台展示,这样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高效学习。。此环节从目的、材料选择,装置,过程,实验结果预测都与学生活动相联系,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突出学生是学习和教育的主体,培养学生高效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突破知识难点设计实验的能力。教师引领,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消耗,使学生减少盲目性,树立自信,学习借鉴教师和本组其它成员的探究经验和方法,以实际行动启发学生要资源共享。

5、进行实验

学生在本环节按实验方案进行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相互协作。教师在行进中查看学生实验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做适当提示,并了解各小组实验的探究进度。学生体验实验过程,培养自身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分析实验数据,汇总实验结果的创造性思维与运算能力。教师参与到小组实验结论的讨论中去,及时了解各小组情况,确认差异,及时纠正错误,激励参与,注重过程评价。

6、结果分析,全班交流。

每小组发言人用视频展台展示本组所选探究问题,实验设计思路和本组探究能力表现评价表(见后续附表)。

学生学习与欣赏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及分享信任,分享实验成果的乐趣。创造一种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氛围。训练学生获取、加工和表达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获得科学探究活动的经验,初步确立严谨的作风,敢于面对失败,积极分析原因,尊重客观事实。

7、得出结论,推广应用

在此环节依据学生五组实验数据,采用描点法绘制成曲线图得出结论,应用阶段准备了二道如何利用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的练习题,一道如何利用酶的活性受ph值影响的练习题,作业是学生自学课后sts部分知识,并写小论文《如何保存酶制品》,和让学生给加酶洗衣粉进行广告设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通过学生对练习的表达与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并对下一步的教学做及时调整。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发展 ,为打造未来技术型社会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五、教后反思

剖析成败,寻求良方

1、使用课件创设实验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用课件展示加酶洗衣粉的洗衣小窍门和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配合老师一起分析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温度改变如何影响酶的活性?酸碱度改变如何影响酶的活性?”。课件背景用黑色象征探究活动就象在黑夜里长征,绽放的礼花象征着知识的瑰宝引导着探究的主体勇往直前。通过以上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提问与引导有度,培养与激发有节。

根据本地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实验材料及器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实验材料的基本特性,掌握实验器具的使用与操作方法。使学生在短时间内熟悉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教师还准备了一些与实验相关的提示性问题,学生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相互间分析、讨论,充分发挥各自独特的创造性思维和集体的力量完成这些问题,从而达到突破实验设计这个教学难点的目的。理论要在实践中检验,进入实验阶段,学生兴趣更加浓厚,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探究实验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学习资料,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提炼知识内涵的能力,在结果分析、交流环节,培养学生准确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3、用心准备课堂预案,积极应对课堂挑战。

设计实验很费时间,教师不能着急,不能把自己设计好的方案给学生去做实验,要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和完善实验方案,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地实验过程中探究到真知,并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实验方案和操作。同时,有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会不止一次的出现错误,教师要有耐心,允许学生出现错误,教师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切不可因态度和语言的失误挫伤学生的实验情趣。还会有部分学生可能还不适应这种探究性学习方式,显得无所适从,不能积极认真的参与到实验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对这部分学生的监督和引导。总之,45分钟时间完成所有环节很紧凑,在时间的分配和把握上,对任课教师有很大的挑战,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各种情况,准备充分,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4、教学失误:

⑴、课堂容量过大,时间比较紧,对学困生表现出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以后开展探究课教学时,要更多地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不同层次。

⑵、探究活动结束后,要留给学生巩固知识、强化应用的课后作业,注重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探究性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未来技术型社会探究者的主体。

教学是创造性的劳动,是一株常青树,它的每一片新叶、鲜花和甜美的果实,都是在课改第一线的教师辛勤耕耘的结晶。我们会在这广阔的舞台,天然的实验室,为新课程的实施继续实践。

高中生物教案2024篇18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A:知道)。

(2)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的概念(C:理解)。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C:理解)。

(4)测交法证明基因解释的正确性(C:理解)。

(5)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D:应用)。

2.能力目标

(1)通过从分离定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定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定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二、重点·实施方案

1.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3)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2.实施方案

(1)采用举例、挂图、投影等进行教学。

(2)联系所学知识,演绎归纳本节知识,从而掌握重点内容。

三、难点·突破策略

1.难点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突破策略

(1)运用减数分裂图说明减数第一次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2)出示有染色体的遗传图解进行讲解。

(3)应用遗传定律解题---典型引路,讲清思维方法,从而突破难点。

四、教具准备:

1.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2.豌豆各种相对性状挂图;

3.对分离现象解释示意图;4.投影仪;5.多媒体课件。

五、学法指导

首先,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并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

其次,指导学生在教材中找疑点、难点,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问、勤思考,且做好笔记。

再次,指导学生进行做题思维训练。

六、课时安排

3课时,讲课2课时,实验1课时(也可根据情况把实验内容在讲授课时进行)。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程序

导言

前面学习了遗传物质DNA及其基本单位--基因,知道它的复制使前后代保持连续性,它的表达使亲代和子代相似。那么,基因在传种接代过程中有没有一定的传递规律呢?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二]教学目标达成过程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2-4

教师列出如下提纲:(投影显示)

1.了解孟德尔简历

2.孟德尔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什么?选用什么材料?纯系亲本的杂交技术怎样进行?在学生阅读、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点拨: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动力。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

(2)孟德尔用避免外来花粉干扰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豌豆纯合植株进行杂交试验,这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设疑:什么是杂交法?

教师出示人工异花传粉挂图,并与学生一起回忆:减数分裂、受精作用、胚珠发育成种子,直到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从而理解杂交试验法。

教师最后强调:孟德尔在试验中发现豌豆一些品种之间具有易于区分的、稳定的性状,如茎的高与矮、种子形状的圆粒与皱粒。从而引出相对性状的概念。

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最后归纳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

(1)同种生物;

(2)同一性状;

(3)不同表现类型。

教师出示:豌豆相对性状的挂图。

学生观察后得出:不同品种的豌豆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提问: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

(答: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

再提问:孟德尔开始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

学生回答:否。(这是孟德尔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学生阅读教材P4~5。

教师出示挂图: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试验。

讲述: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

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39;。

提问:子一代为什么全是高茎;矮茎性状哪里去了?

学生回答:(略)

讲述: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看看孟德尔是怎样做的。他让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植株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提问:子二代出现的两种性状,能提示我们什么?

学生回答:矮茎性状在子一代中并没有消失,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教师讲述: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把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如矮茎。子二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做性状分离。

同时孟德尔对子二代两性状的株数进行了统计分析,他发现,在所得到的1064个子二代豌豆植株中,有787株是高茎,277株是矮茎,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l。请问学们注意这个比例。

设疑:豌豆的其他相对性状杂交情况如何呢?

教师出示:孟德尔做的豌豆杂交试验的结果投影。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杂交子二代都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3∶1,具有规律性。

[三]教学目标巩固

1.孟德尔杂交试验选用什么材料?为什么?

2.什么是相对性状?拟人为例举例子。

3.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的是

A.狗的长毛与黑毛

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

答案:1.略2.略3.D

[四]布置作业

1.P8练习题第一题。

2

.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B.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原因是

A.甜是显性性状B.相互混杂()C.非甜是显性性状D.相互选择

分析: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之间相互授粉,甜玉米的果穗上全表现为非甜,说明非甜是显性性状,甜玉米的果穗上出现非甜籽粒也说明非甜是显性性状。

答案:C

3.玉米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矮秆玉米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高秆,使其自交得到F1植株是()

A.高矮之比是1∶1

C.高矮之比是3∶1B.全是矮秆D.全是高秆

分析:生长素作用于植物,促使细胞体积的增大引起植株快速生长,但不影响内部基因组成,因此,用生长素处理后长成的高秆玉米仍然受隐性基因控制,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答案:B

总结

这节课要重点掌握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理解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掌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

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