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生物教案 >

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

时间: 新华 生物教案

好的教案应该有及时的教学反思,对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启示。怎么写好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方便大家学习。

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篇1

一、知识方面

1、使学生理解矿质元素的概念,了解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种类和来源

2、使学生理解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及其与植物根细胞呼吸作用之间的密切关系

3、使学生理解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与根吸水的联系和区别

4、使学生了解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运输方式和利用特点

5、使学生了解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

二、能力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过程与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分析影响根吸收矿质离子的环境因素,训练学生分析实验和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在教学中介绍合理施肥、无土栽培原理和实用,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对学生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主要讲述了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合理施肥以及无土栽培的基础知识。

1、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教材在第一章中已经学习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基础上讲述了:

(1)什么是矿质元素

将植物烘干后充分燃烧,植物体中的C、H、O、N元素会以二氧化碳、水分、分子态氮和氮的氧化物等气体形式散失,而矿质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灰分中,所以矿质元素元素也叫做灰分元素,它们主要是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氮元素虽在燃烧过程中散失,不存在于灰分中,但是氮与其它矿质元素一样,也是植物从土壤中以无机盐的形式吸收来的,因此,也将氮归于矿质元素一类。

(2)什么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目前,科学家确定的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N、P、S、K、Ca、Mg等6种属于大量元素,Fe、Mn、B、Zn、Cu、Mo、Cl等7种属于微量元素。

(3)简要地讲述了确定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方法

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中,除去某一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不正常了,而补充这种矿质元素后,植物的生长发育又恢复正常的状态,就说明这种矿质元素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2、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教材主要从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器官、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的主要部位、矿质元素的存在形式、矿质元素被植物吸收的形式、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几个方面介绍了植物对矿质元素离子吸收,其中根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过程教材概括为两步:首先矿质元素离子通过交换吸附到根细胞表面;然后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

教材特别强调了根对矿质元素离子吸收与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密切关系。

3、矿质元素的运输和利用

(1)矿质元素的运输

教材简要讲述了矿质元素进入根毛以后如何最终进入导管和矿质元素如何被利用的知识。教材还通过列举科学家所做的实验强调了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与根对水分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即植物运输水分和运输矿质元素是一个同一过程;而植物吸收水和植物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不是同一过程,因此蒸腾作用能促进水的吸收和运输,也能促进矿质元素的运输的道理,但不能促进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教材还提到了植物体除了根以外、叶片等部位也能吸收矿质元素离子,及其在农业生产实际中的重要意义。

(2)矿质元素离子的利用

教材介绍了矿质元素离子在植物体内的存在形式与其能否被重复利用之间的关系。

4、教材注意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概括地讲述了合理施肥的基础知识,并且简要讲述了无土栽培这一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优点。此外,本节还在“课外生物科技活动”栏目,鼓励学生利用无土栽培技术培养植物。

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篇2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桦叶蛾类型变迁的事实,概述自然选择学说,说明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比较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异同。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模拟保护色形成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运用资料培养学生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比较的方法。

(3)情感目标:学习达尔文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认同生物与环境和谐,生物和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圈,关爱生命的`情感。

2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遗传、变异、可遗传的变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历程等生物知识,并通过模拟探究实验,形成了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通过多媒等辅助,尽量从学生提供直观的图片和资料,帮助他们学习本节知识,增加感性认识,认真组织活动,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尽量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重点难点

重点:模拟和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概述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渗透环保教育。依据是:生物进化的原因和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本课教材的主要内容。

难点:模拟和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依据是:过程模拟和分析较复杂抽象,需要教师的高效指导,需要同学间的分工合作,默契配合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评论

教学目标

1.明确英国曼彻斯特地区两种颜色桦尺蠖的数量变化是由于环境变化而导致的。

2.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评论(0)学时重点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实验。

2.通过模拟实验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篇3

第二节       生物的进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德育目标1.了解达尔文及<物种起源>一书的意义2.识记达尔文的进化学说的中心学说及中心内容3.理解自然选择学说四点内容之间的关系4.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与不足5.灵活应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的多样性与适应性教学重难点1. 自然选择四点内容之间的联系2.应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的多样性与适应性和生物进化的原因突破重难点的方法1. 实例2. 挂图3. 引导理解教学教具挂图投影仪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环节

内容

备注

导入新课陈述: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在不同的地层中,以现有不同的马化石的存在。(问)这种现象能说明什么问题?(答)现代马是由始祖马经过漫长时间进化而来(问)是不是只有马才有这种进化现象呢?(答)不是陈述:前面讲的生物进化的证据,已经证明现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长期进化而来,那么,生物为什么要进化呢?即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这就涉及生物进化的学说尖丛多生物进化的学说里其最重要的当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这里首先介绍达尔文这个人。介绍达尔文1. 英国的博物学家2. 1831-1836年随英国海军勘探船“内格尔”作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其间,对动植物及地质作广泛观察,采集大量标本。3. 1859年<物种起源>一书发表4. 意义:以极其丰富的材料,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理论,即提出自然选择学说根据情况可祥可略板书自然选择学说过渡该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它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四点,即: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对中心论点适当解释板书1.自然选择学说中心: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2.自然选择学说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看书理解四点内容思考:自然选择学说四点内容之间的联系(5分钟)重点引导理解四点内容由例子帮助理解例:在钱足够的情况下,我想到某商埸选择一台电视机,问我能买到电视机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答:商埸中有可供选择的电视机的存在对比自然选择得出有可供选择的材料是自然选择的取基本的条件,是基础联系自然选择引导得出被选过渡:问:生物自然选择的材料应当是什么呢?答:同种生物的不同变异类型问:生物的不同变异类型如何产生呢?答:由变异产生问:只有变异行不行呢?答:不行?(为什么?)帮助理解能够稳定遗传的不同类型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材料。(比较难理解,应当注意)如何理解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择材料的存在是基础是前提陈述:生物的变异为生物的自然选择提供较多的选择材料,而生物的遗传使生物的变异得以延续。只有生物具有变异和遗传之时才能为生物的自然选择提供稳定的选择材料。因此,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过渡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生物是可以发生突变的,但突变的突变率很低因此,生物要获得较多的变异即较多的选择材料就只有大量的繁殖。下面多们来看一看地球上的生物是不是能大量繁殖呢?

板书过度繁殖过度繁殖同大量繁殖的区别例1假设一对老鼠1年只产生10个后代又因为后代是雌是雄的机率一样因此10个后代可以等同于5对后代。__年后这对老鼠能产生多少后代510=1220703125(12亿)例2         我国的人口政策(正常情况下,一对夫妇应当生2.2个孩子)过渡鼠的繁殖力这么强,是不是它的数量就可以无限制的增长下去呢答:不能板书生存斗争讲述:生物过度繁殖使后代数目急剧增加,而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生活条件(食物、空间)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生物要生存下去,都要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而进行斗争,这就是生存斗争即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自然条件之间的斗争,赖以维持个体生存并繁衍种族的自然现象。例。内蒙古大草原上的牧羊和草过渡生存斗争的结果是什么呢?板书适者生存叙述:生物由于过度繁殖产生大量的后代,有较多的变异,其中有有利的变异,也有不利的变异,但绝大多数变异是有害的,少数是有利的。有利的个体,即改善性状环境的变异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就容易失败而死亡,这就是适者生存。例:某池塘的鱼的变异:耐高温的,耐低温的;需氧量高的、需氧低的例2: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的进化的解释理解性状和积累总结①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②变异产生之后,由自然决定是生存还是被淘汰③经过多代的自然选择,生物的有利变异被定向积累,时间一长,产生新类型,即新的物种产生由此可见: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而生物的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里得到积累和加强,它们共同构成生物进化的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推动生物的进化,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而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过渡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意义)不足之处: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性质,自然选择对遗传和变异的作用等问题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用本质的阐明

附:例1: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解释斑马的进化过程:(1)斑马群中存在着不同体色的个体,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性,这种特性一般是           的,           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2)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变,体色为黑白相间,跑得快的斑马因与环境相适应,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在         中获胜得以生存、繁衍。这样,环境对斑马起了   作用,而这种作用是           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         。(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动力是           ,自然选择的结果是        。例2: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形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不定向的b.两种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原始狼群由于食物来源不同,通过自然选择进化成不同的类型d.生存斗争中,狼和鹿之间进行自然选择例3: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学说中,正确的是(   )①         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②         能够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③         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④         变异经过漫长年代的片段选择和积累而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⑤例4:九斤黄鸡是一种重要的肉食鸡,它的形成是(   )a.人类对其产生的有利于其自下而上的变异选择的b.人类对其产生的有利于人的需要的变异选择的结果c.自然选择的结果d.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例5:达尔文认为出现生存斗争的原因是( )a.生物之间有强有弱b.生物同时存在着遗传和变异这对矛盾c.适者自下而上,不适者被淘汰d.生物的过度繁殖和争夺有限生活条件的矛盾例6:生物适应性的形成是自然界对(   )定向选择的结果a.遗传    b.变异   

c.过度繁殖   d.适者生存

附2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新物种产生的过程①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②变异产生之后,由自然决定是生存还是被淘汰③经过多代的自然选择,生物的有利变异被定向积累,时间一长,产生新类型,即新的物种产生总结:由此可见:生物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选择材料,而生物的遗传使有利变异在后代里得到积累和加强,它们共同构成生物进化的基础,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生存斗争推动生物的进化,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而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

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篇4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第三章第三节群落的演替。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作业设计和说教学反思七个方面对本课题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群落的演替》是第三章第三节内容,是学生在前面学习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群落的演替过程,引导学生比较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不同。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可以加深对群落的优势种、群落结构和类型等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稳定性、多样性作铺垫。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年龄特点、生活经验、认识问题的层次、程度、学生发展

的需要等方面制定出三维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①描述群落演替的概念。

②举例说出群落演替的类型;

③举例说出阐明群落演替的过程;

④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能力目标:

①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②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全面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情感目标:

①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认同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②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教学重点及难点

从教学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实际、理论层次、对学生的作用等方面确定本节课的教学

重点和难点:

重点:群落的演替过程

难点:群落的演替过程;锻炼学生提炼重点内容进行汇报。

二、说教法

1、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四章的前三节已经学习了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基础知识,对种群已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对群落演替的现象并不陌生,但由于生活经历的简单性和生活环境的差异性,学生对群落演替现象还仅停留在零散的、非系统的感性认识上,没有建立起概念与现象之间的联系。

2、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尽可能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出发,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性学习,综合利用视频、图片等直观教具动态地展示群落演替的过程,始终围绕着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及本质。并将本节课的新知内化为学生生活行为中的具体行动。我采用的教法是:

①参与式教学法(学生课前自主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多媒体课件)

②演示法(各种图片、视频)

③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自学教材、阅读参考书)

④谈话法

三、说学法

1、学生课前自主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

第一小组收集影响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第二小组在校园内观察被人踩踏成的小路周围

杂草的分布特点及原因。第三小组收集我国外来入侵物种入侵情况;第四小组收集我国实行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工程的情况。充分体现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2、学生课前依据学案自主预习

3、联系具体的事例,让学生自己比较、归纳和总结。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动机

利用课本78页的“问题探讨”,多媒体课件展示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前和后及变化的图片。然后设疑:①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②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引出课题“第4节群落的演替”(板书)

(二)新课教学

1、例举群落演替的过程,归纳演替的类型

过渡:光的岩石上是如何长出森林的呢?

(1)岩上的演替过程:

学生再次阅读课本78-79的图4-14“发生在岩上的演替”的过程图片。

然后学生板书岩上的演替的几个阶段;

其次学生回答学案上的问题:

①光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②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③在森林阶段,还能否找到地衣、苔藓、草本、灌木吗?取代的含义是什么?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多媒体投影展示相应图片。

(2)建立演替的概念,由岩上的演替过程师生共同归纳概念。

(3)揭示群落演替的有关规律

学生回答问题④⑤视频:

④在此演替过程中,土壤怎么变化?特别是植物的变化有怎样的特点?

⑤在此演替过程中,群落的丰富度、空间结构和抵御环境变化的能力有什么变化?

通过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群落演替的有关规律:

①群落演替是有顺序的过程,是有规律地向一定方向发展,因而是能预见的

②虽然演替受物理环境所制约,但演替是受群落本身所控制的,演替前期为后期物种的入侵与繁荣准备了条件

③演替的最后阶段是稳定的系统,往往生物量,种间关系最紧密。

(4)与导入呼应: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后,这一地区还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这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新获得的知识,层层深入地分析解决问题。过渡:演替只能从岩开始吗?

(5)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学生再次阅读课本80页的图4-15“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图片并思考:所有弃耕农田都能演替成树林吗?

学生板书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几个阶段并回答问题。

(6)演替的类型

教师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发生在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过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比较两者的不同点。并思考为什么这两个演替过程的起点不相同呢?师生共同归纳:群落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概念及分类依据。并展示相应图片。

(7)第一小组同学汇报,影响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视频。

教师总结:在这个演替的漫长过程中,不论是内因还是外因都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说明群落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命系统。它时时刻刻都发生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总是向着相对稳定状态的方向进行。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过渡:影响群落演替的内外因素中不可忽略的还有人类的活动。你了解的有哪些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的演替呢?

2、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教师出示图片,引出鲁迅先生的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第二小组的同学汇报校园内小路周围杂草的观察结果视频。

(2)教师:随着国际间交流的日益频繁,人类有意或无意的活动使物种的迁移也越来越频繁。①第三小组展示相应信息视频。学生思考:从资料的描述中,你知道外来物种入侵后,增长有什么特点?会造成怎样的危害吗?

②教师出示图片,了解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其他负面影响。

③人类的活动都是破坏现有的各种生物群落的吗?——视频展示宁夏治理沙漠情况视频。师生共同总结: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的,可以对生物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甚至可以改造或重建起新的关系。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图片资料的能力,及利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过渡:以前为了扩大耕地面积,不惜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带来的后果就是大量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我们如何解决呢?

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第四小组汇报我国有关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情况视频。

从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这件事上,你得到了哪些启发?

总结: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我们的努力下,地球一定能为我们人类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这部分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把新知识内化为学生生活行为中的具体行动。

五、说板书设计

这样设计能直观形象地体现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点、利于巩固新知识。

六、说作业设计

1、课本P80练习常规作业,主要为巩固和落实认知目标服务。

2、活动与探究:以“警惕外来物种入侵”为题,写一篇科普文章。——开放性作业,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的同时,可以相互合作,通过自主学习所获得的成果经共享,共同整理、归纳、分类,得到一种比较完整的答案。

七、说教学反思

1、本节教学过程主要重视运用“动态发展观”来组织实施教学,用历史性的眼光从纵向进行寻踪,综合利用视频、图片等直观教具动态地展示群落演替的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及本质。

2.从学生的讲述过程中发现,学生能按照提示大概说出主要内容,但是胆量不足,表达能力不强,逻辑思维不够严密。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更加重视这些方面的教育,并给与学生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这些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大胆的去展示自己的风采,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学生素质的教育。

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意义。

2、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原因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1、知道达尔文进化论的实质。

2、能够较准确的'判断达尔文地雀的进化顺序。

3、能够运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桦尺蛾的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科学没有绝对的真理

2、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唯物主义的自然世界观

重点

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

难点

达尔文进化学说与其他进化学说的关系。

导入

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是怎么灭亡的,新的物种又是怎么形成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繁殖

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篇6

目的要求

1.了解实验原理。

2.学会DNA的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

3.通过本实验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实验原理

1.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着NaCl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

当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原理,可以使溶解在NaCl溶液中的DNA析出。

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则可以溶于酒精溶液。利用这一原理,可以进一步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

3.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注意事项

1.步骤3析出含DNA的黏稠物中,蒸馏水要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不能一次快速倒入。

2.实验中有多个步骤都要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但是在不同的步骤中玻璃棒的用法不同。

实验用具

鸡血细胞液(5~10mL);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2mol/L和0.015mol/L的NaCl溶液,二苯胺试剂;烧杯(100mL,1个,50mL,500mL,各2个),漏斗,试管(20mL,2个),玻璃棒,滴管,量筒(100mL,1个),纱布,镊子,滤纸,铁架台,铁环,三角架,酒精灯,石棉网,载玻片,试管夹。

课前准备

制备鸡血细胞液,方法是:将质量浓度为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100mL,置于500mL烧怀中,注入新鲜的鸡血(约180mL),用玻璃棒搅拌,使其充分混合,以免凝血。静置于冰箱内一天,使血细胞自行沉淀。(也可以用离心机离心2min(转速1000转/分)。用吸管吸去上清液。

板书:(课前写好)

实验十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实验原理:

1.析出溶解在NaC1溶液中的DNA.

2.用冷酒精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

3.DNA在沸水浴时被二苯胺染成蓝色。

方法步骤:

1.提取细胞核物质:顺时针方向搅拌,稍快,稍重。5min

2.溶解DNA:

3.析出含DNA的黏稠物:蒸馏水300mL,逆时针方向搅拌,缓慢

4.过滤:取黏稠物

5.再溶解:顺时针方向搅拌,较慢。3min

6.过滤:取滤液。

7.提取出含杂质较少的DNA,逆时针方向搅拌,稍慢。5min

8.DNA的鉴定:沸水浴5min

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篇7

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成长变化的&39;学生,期望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本学期我主要调整了以下几项工作方式:

1、依据考试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发现学生是我们教师上课讲的不如他们课外练的,课外练的不如考试考过的效果好。据此我们采用上课少讲多练,课外少做多考的方式,如为了提高学生解选择题的能力,我们备课组连续5周左右每周1-2次(每次10题)给学生随堂考试,并且评分给予反馈,表扬得分较高的学生和进步较大的学生,期望提高学生解选择题能力。

2、有些作业少批(但我们学生还是要检查有没有完成),要求他们自己批改,更多时间留给自己选题上,资料备课组全部共享。

3、最近我采用先学生做,他们问了问题之后再统一讲评,有利于节省学生的时间,但自己的工作量加大了,学生成绩能提高那是最好的。

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篇8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内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1.体液血浆

细胞外液组织液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淋巴等

2.内环境中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细胞外液的成分(血浆中的主要成分)

(1)水,占90%

(2)气体,以氧气和二氧化碳最为重要

(3)各种无机离子,钠、氯、钾、碳酸根、磷酸根的量最多

(4)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脂质、葡萄糖、核苷酸、维生素等

(5)各种激素

(6)细胞代谢的废物,氨、尿酸、尿素等

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1)溶液的渗透压:约770kPa

(2)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

(3)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度

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五、布置作业:

P6第一大题和第二大题

六、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较多,较抽象,较难理解,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图片、多媒体动画。对每个知识点要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再进行总结。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内环境的组成是本节课的重点,要利用直观图片引导学生识别图中的各种结构和成分,为学生更好理解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内在联系。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要以课堂讨论解决知识问题、课后建构模型巩固知识的形式呈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

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篇9

教学设计

1、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三、教学对象及课时

初中二年级、一课时

四、教学手段

实物投影、学生自由讨论发言,教师讲解总结

五、教学方法

激趣法

六、教学步骤

(一)

课文导入

向学生介绍古希腊“特洛伊木马”的故事,了解什么是入侵者进而提出什么是生物入侵者的概念。

(二)

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正字音

(三)

转入正文学习,主要通过以下问题的解决来完成教学重点。(问题由实物投影展出)

形式:学生自由讨论找出问题答案,教师加以总结归纳。

问题一: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答案:课文第一段。

问题二:本文向我们还介绍了哪些内容?

答案: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者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四)

了解课文内容后,进而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明确:1、使用了逻辑顺序

作用: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2、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五)

教师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

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生态现象的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以及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六)

板书设计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第一段

摆出现象:生物入侵者与非生物入侵者的介绍。

第2——4段

《生物入侵者》

探究原因:新鲜水果、蔬菜贸易,跨国宠物贸易。

第5段

揭示态度:两种不同态度(截然相反)。

第6——7段

采取措施:通过议案、成立部门。

第8段

(七)

作业

抄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B●教学目标

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

搜集生物人侵的相关资料,要求写出生物入侵者的名称、原产地、人侵地及

危害。(至少搜集一种生物入侵者的资料)

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在卡片上。

教学设计

导入

新课

教师讲述一则生物入侵的消息(也可用多媒体播放生物入侵的相关资料)。

教师讲完后,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明确: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

战,环境问题已成了摆在人类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生态问题则又是当今世界环境

问题的中心议题。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生物入侵者》,希望学习此文能促使我们提高保

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师板书课题)

■题解

要求学生合上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入侵”和“生物人侵者”的含义。

要求学生从文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教师用多媒体(或幻灯)展示以下问题,学生阅读思考。

a.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入侵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

b.你觉得学习本文应从哪些方面人手?试拟出本文的学习目标。

质疑问难、交流互动。

a.小组内交流: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弄清文章内容,并共同拟定学习目标。

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并共同解决,如果有不能解决的问题,课下与老师、

b.班上交流:明确本文学习目标及主要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见前面的教学目标)

主要内容:本文还讲了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以及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采取的相应措施。

编写提纲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结构图示,要求学生在空缺处填上相关内容。

引出话题:介绍什么是生物入侵者(1段)

摆出现象:——(段)

《生物人侵者》探究原因:——(段)

揭示态度:——(段)

采取措施:——(段)

■写法探究

O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

a.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b.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学生讨论后明确:运用逻辑顺序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且使文章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探究学习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a.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b.找出文中运用上述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

(将学生分成三大组,每一组找一种说明方法的相关语句,看哪一组找得又快又好)

C.说说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并从文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可安排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上交流。

■小结

要求学生从主要内容与写作方法两方面对全文作一个小结。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全文。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生态问题的说明文。它向我们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以及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促使我们对这一特殊的生态现象高度警觉。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能培养我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借鉴。

延伸拓展

教师出示一只彩色粉笔,要求学生从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这三种说明方法中至少选两种方法对其作简要说明。(每一小组推荐一个同学,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最好。)

自然界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怎样才能有效扼制生物入侵的现象?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现生物入侵者我们该怎么做?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生物入侵的资料,然后各小组推荐1~2份到班上展览。(展览安排在课后)

要求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班上交流。

■布置作业

抄写“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并从中任选五个词语写一段话。(不超过150字)

查阅资料,了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理论。

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篇10

一、说教材

1.地位、作用

浙科版教材必修模块展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细胞、个体、群体、生态系统等,本模块主要揭示生物在种族繁衍、生命延续过程中,生物的遗传变异规律,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一节以第四章《生物的变异》为基础,从宏现上对生物界的进化作一个广度上学习,并且为第六章中人类遗传病的学习设下伏笔,是为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建立协调统一的唯物辩证观提供了素材。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中课程目标,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标: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通过观察图片和阅读教材,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表述及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以达尔文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现代生物进化论,对学生进行进化、适应的生命科学观点教育,同时渗透生命物质不断变化发展,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3.说重点

①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学生在初中仅接触过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界完整的进化进程欠缺系统性的理解,再加上学说本身理论性强,要求学生理解并用理论解释现象存在一定的难度。②种群的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在掌握了基因库的基础上从数学的范畴角度对基因作分析和归纳,从而使生物界的进化具体内容(表现)上升到理论实质的高度。即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可以说,能否正确理解基因频率,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生物进化论的实质性理解。

4.说难点

基因频率:基因频率是人们对基因库中的基因所做的一种统计和分析。由于基因库本身较为抽象,学生不易接受,因此增加了对基因频率学习的难度。

5.说突破重难点的关键

比较法,列举典型事例法,边讲边练法。

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说学情

经过前面遗传学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形成进化论的观点,知道了环境对生物进化的作用,同时对于高二的学生来说,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因此本节课将采用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与探究、讨论、讲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将进一步运用科学学习方法如:阅读、思考、分析、讨论、探究等,来开展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根据自身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自身的获取信息素养。

2、说教法

根据教材知识及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主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适当地加以讲授,并与学生归纳、探究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3、说学法

为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知识发展思维的同时,着重让学生深入理解,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物进化观。在学法指导上我采用知识迁移法,逻辑推理分析方法等。

三、说教学过程

1、通过上节课内容以问题探讨的方式导入教学

2、具体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3、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4、巩固与练习

本节课的引入,可以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的某些观点,与现代遗传学所揭示的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之间引发的问题冲突开始,通过问题探讨,使学生初步了解一种生物个体的有利变异的基因,只有在该种生物的某一群体中才能传递、扩散,这个群体就是种群。

问题1:怎样的一群生物个体可以称为种群呢?一个生物“种”或“物种”与种群有何区别呢?

通过举例如“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所有的蒲公英是一个种群”,试着让学生去总结出构成种群的几个要素(①一定区域,②全部③同种),通过比较,使学生初步理解种群和物种的概念。

问题2:种群内部的生物之间是处以怎样的关系?

学生讨论,初步认识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并认识到提出新的概念在研究中的意义。

问题3: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的传递有什么特征?

引导学生从基因的角度思考:种群在进化过程中即传种接代中→师生共同归纳①基因传递具稳定性→引出种群基因库的概念及稳定性。②基因传递存在变异性→基因库的可发展性。使学生认识到为什么要提出并研究基因库和基因频率。使学生初步理解基因库和基因频率的概念。

通过具体种群的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使学生学会计算基因频率的方法。

从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计算结果中,使学生发现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的变化规律。

问题4:自然界种群的基因频率能世代不变吗?为什么?

使学生能够领会到自然界的种群发生变化是必然的。

问题5:影响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因素?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学生了解自然选择作用,归纳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他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指导学生阅读桦尺蠖种群变化和抗青霉素细菌的资料,依据这些事实明确提出问题,要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变化相联系,而不仅仅停留在适者生存的层面上。

2.做出假设。针对事实和问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提出假设。在这里,假设可以是:黑褐色的生活环境,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对黑色花尺蠖生存有利,这种环境的选择作用使该种群的S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即自然选择可以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3.进行简单数学计算,加深理解。完成课本活动“用数学计算证明遗传平衡中的种群基因频率计基因型频率不发生变化”。可以将全班分成几个组,各组设定的比例不同,但计算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都不变,即完成总结归纳。

探究之后,教师应强调,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可以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第一课时可到此结束)

关于“隔离与物种的形成”内容的教学,可直接使用教材中的引言,引出物种的概念。指出人们是如何定义物种,至于为什么如此定义物种可以不深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依据物种定义,举例说明并区分物种。学生理解物种的概念后,教师可以在提出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虽然基因频率发生很大的定向变化,但并没有形成新物种的原因,并通过师生套路得出,只要物种的种群之间和种群内部个体之间,没有形成生殖隔离,基因交流就不会停止,遗传组成的差异就不会拉大,新物种就难以形成。什么因素可以阻止种群间基因交流呢?由此可引出隔离的概念。

学生初步理解隔离的概念之后,可以安排学生讨论隔离的各种可能的方式,教师归纳出隔离的类型。然后组织学生阅读分析教材中的“资料分析”,组织讨论“资料分析”中提出的几个问题。最后教师应强调,一般情况下,地理隔离是生殖隔离的先决条件,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一个物种的两个种群,就成了两个物种。

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内容的教学,可以学生自学为基础,教师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使学生理解共同进化的含义,无机环境的变化、无机环境的复杂化和多样化、有性生殖的出现和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对生物多样性形成的作用。

最后,组织学生讨论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板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1.种群定义:一定区域同种生物全部个体

特点: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得基因传给后代。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特点:频率可变。

4.结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

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结论: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第二课时

(一)隔离与物种的形成

1、物种的概念

2、隔离的概念及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二)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的概念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篇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能力目标:描述酒精发酵过程,明确发酵原理;通过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浓厚兴趣;通过对祖国传统工艺的介绍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制作酸奶的方法并能解释原因。

2、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3、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4、发酵过程的控制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图片、动画、视频资料

2、学生做预习

3、相关实验材料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

1、教师描述:我们在平时吃早饭时会吃腐乳,学校楼下还经常会有人叫卖桂花酒酿(板书)(酒、醋、酱油、馒头等)

教师:刚才我在黑板上写下的这些食品都有一个共同点,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问:我们经常会听别人说到发酵,究竟什么是发酵呢?

(发酵:某些微生物厌氧呼吸的一种方式)

教师描述: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为什么会变酸,水果放久了为什么会有酒味,发酵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答:发酵指的是某些微生物在缺乏氧气的情况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呼吸。通过这种呼吸不同的微生物会产生不同的产物。

教师描述:比如在果酒中含有乳酸菌,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乳酸菌会发酵产生乳酸,使酒变酸。而水果中的酵母菌发酵会产生酒精,所以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以上这两种情况是我们所不希望发生的,大家可以想一下乳酸菌和酵母菌的这两种发酵产物我们可以如何加以利用呢?

2、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

3、教师提问果酒的制作过程以及原理。

4、学生自己看课本后回答问题。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做出点评和补充。

6、教师演示果酒的制作过程,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请学生上台尝试。

7、教师提问不同风味的腐乳的制作过程并向学生展示他们的不同,引起学生的兴趣。

8、学生根据课本回答问题。

9、教师补充一些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10、教师向学生发酵的基本原理以及发酵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菌种和其它物品。

11、布置课外作业。学生调查最感兴趣的与发酵技术相关的一种职业,如面包师、制药厂技术员、食品厂技术员、酿酒厂技术人员等,了解该职业主要的工作内容和职业特点。

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篇12

一、鼠妇的介绍

鼠妇又称“潮虫”,在南方也叫“西瓜虫”、“团子虫”,属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潮虫亚目。鼠妇的种类较多,它们身体大多呈长卵形,成体长9—15毫米,背腹扁平十分显著,呈灰褐色、灰蓝色;常能卷曲成团,是草食的陆栖类群,口器是咀嚼式口器,为甲壳动物中完全适应于陆地生活的动物,从海边一直到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地都有它们的分布。第一触角短小,后7对胸肢变成步足。但它们都需生活在潮湿、温暖以及有遮蔽的场所,昼伏夜出,具负趋光性。不像昆虫和蜘蛛那样高度适应于陆地上生活,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分布,在田间,主要为害黄瓜、西红柿、油菜等常见的种类有潮虫科、鼠妇科、球鼠妇科等代表动物。

二、鼠妇的生活环境及采集

鼠妇喜栖息于朽木、腐叶、石块等下面,有时也会出现在房屋、庭院内。鼠妇在20---25度之间生活较为正常。若室内外温度在25度左右,在房前屋后的石块、瓦砾下面、盆里、坛内均可以找到;温度低于25度,需要选择温暖的花窖、庭院的下水道旁边进行采集,也可在平房条件的厨房地砖下面进行收集。我们在学校园里采集时发现,鼠妇的数量较少,个体也较小,以一些个体小的为主。在花盆底下可以采集得到,但数量少,如果花盆是放在水泥地上则其数量会很少,而且水分过多数量也会大大减少。为了采集的方便,我们经过一番努力后发现,如果把台湾草连根铲起,倒盖在墙边的草坪上(可盖两到三层),开始几天不要浇水,等草干了之后,三天左右浇少量的水,只要保护相对潮湿就可以。一个月左右开始采集,则可得到个体较大,数量较多的鼠妇。而且,采集过程非常方便,只要把草皮拿走就是。在鼠妇的收集过程中,必须小心地保护,收集后,容器内应带一些湿土和注意通风。湿土是富含有机质,颜色以黑色,同时可放几片烂树叶或一些植物的小根。

三、鼠妇的饲养

在实验室饲养鼠妇可用大的盆子如塑料水槽、也可用月饼的盒子。在盆子内放一些经过筛选后的松软的土壤,土壤以富含有机质为好,特别是黑色的土壤则效果更佳,同时可放一些烂树叶。土壤的含水量不宜太大,每天可向土壤中喷洒少量的清水,水滴入过多,土壤容易形成泥块或泥浆,这样会使鼠妇的活动减慢,甚至造成死亡。可以用手进行小测,用手抓起一把泥土,用力捏,没有水从指缝流出,松开手,轻轻一碰,泥土疏松,表明土壤的湿度适中。同时每3天换一次土,最长不要超过一周,换土也不要全部换,可放一半留一半。鼠妇的密度不宜过大,大概每1000毫升的容器内可饲养25---30只左右的鼠妇,密度过大,妇容易死亡。盆子上可用黑布遮盖,保证有充足的空气,同时用橡皮圈套住黑布,防止鼠妇逃跑。也可在晚上开灯,也能起到防止鼠妇逃跑的效果。

四、鼠妇的培养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每次换土时,保留一部分原来的土壤;对换出的土壤要细心检查,以免因个别鼠妇“假死”或钻在土壤中而丢掉。

2、在实验室放置鼠妇时,要留心周围是否有其它动物如老鼠、蟑螂等的危害。

3、土壤中水分不宜过多,保持湿润即可。如果不小心加入的水太多,可用细沙进行调节。

4、为了保证实验的效果,在饲养鼠妇时尽可能给它提供适宜的温度。

5、不要将饲养的鼠妇放在太亮的地方,尽可能给它提供较为黑暗的环境。

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篇13

一、指导思想

通过八年级生物上册的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实际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认识生物、了解生物、应用生物,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态度和情感,使学生树立生活与科学是紧密相连的观点,培养学生观察、收集资料、分析、评价、综合概括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动物的运动﹑动物的行为﹑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的生殖和发展﹑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共6章,内容比较多,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与思考以及活动栏目。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和一定的理论和技能,并且通过前四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生物圈中各类群生物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有了大致的了解,还有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也对遗传和变异充满好奇,所以第六单元的内容刚好可以替学生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能真正认识自己,了解生命是怎样延续的。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注意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条件力争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等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运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

5、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小组活动,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具体措施:

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培训。

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

4、进行课外辅导和写小论文及做小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

5、认真批改作业,从中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6、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

五、教学内容及进度(略)

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篇14

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模块三《稳态与环境》中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二节的内容。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习题设计等七个方面来简要谈一下我对这节内容的构思和设计,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课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特点及研究意义四部分内容,在教材内容的设计上首先由能量流动的概念引入分析能量流动的方法:由个体→群体→系统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分析方法,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科学规律的能力。在学生揭示能量流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桑基鱼塘、草原放牧两个实例分析,使学生切身体验生态学规律与现实生活及生产实践的密切联系,自觉树立生态学观点,遵循生态学规律,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努力。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在整个高中生物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以生物的新陈代谢、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等知识为基础,同时又是学生巩固生态系统结构,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以及生态系统等知识的基础,它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是重点和难点。

(二)课程标准内容

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三)考纲要求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Ⅱ)

(四)教学目标

为落实课程标准内容,结合本节教材内容设计及高中二年级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心理水平,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

2.在运用能量流动规律进行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并概述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能力目标:

1.能从整体水平对生态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系统分析,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

2.应用能量流动的规律进行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释,并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生态农业的建设,注重生态学观点的培养。

2.认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观点,养成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五)重难点及其突破

1.重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1)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动力,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圈中每一完整的生态系统都是一个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系统,这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体现。

(2)指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推理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用准确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的过程。

(3)研究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一方面可以巩固前面学习的食物链、食物网的知识,另一方面也为研究生态系统的目的——更好地服务于人类自身(调节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打好基础,教育学生树立生态学观点,自觉坚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原理。

基于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现实生活的需要,确定了以上教学的重点。

2.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难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难在能量流动比较抽象和学生缺少揭示规律的方法。针对这一难点主要采取了以下突破措施:

1.采用由局部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先定性再定量的分析方法,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能量流动过程,归纳能量流动的特点。

在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时,先由一个个体的能量输入、储存、转化和散失途径分析,逐步种群、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最终归纳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在能量流动的特点的教学中,先由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的定性分析作出推测,然后以赛达泊格湖能量为例定量分析,最终得出能量流动的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2.设计合理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的合作进行推理探究,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师生互动,共同探究规律。

在学生完成能量流动概念学习之后,教师提出问题:一个个体的能量如何输入储存和散失?一个种群呢?引导学生进行教材的学习和思考;接着提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如何流动的?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小组探究: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第二营养级呢?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师生合作归纳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归纳:①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什么?②如何输入?③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④能量在各个营养级的来源和去路?⑤能量流动的起点和渠道?通过探究和师生互动准确掌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

在解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定量分析赛达泊格湖能量流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通过小组合作,最终归纳出能能量流动的规律。

3.重视联系实际,巩固规律,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生归纳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为什么一山不容二虎?”“食物链长度一般只有4-5级?”“鲁宾逊荒岛生存策略”等实例分析,既巩固了知识,又使学生在分析实例的同时,体验了生活实际中的科学规律,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发现规律、运用规律、揭示事物本质的科学探究_,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已经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且通过高一年级的学习已经养成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且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逻辑推理能力;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来看,学生通过初、高中学习已逐步建立了能量,能量传递,能量守恒等一些基本概念;在生物学学习中,已学习了储存能量的物质、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等内容,这些都是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

三、教学策略

以“自主、探究、合作”作为学习的基本形式,充分利用教材、媒体等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加工信息、推理判断、合作探究、归纳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思考、合作、探究、归纳,教师启发引导、归纳、拓展延伸,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在乐学氛围中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直观性,条理性、动态性、高效性等优点,设计多媒体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

四、学法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由现象发现规律、掌握规律,并运用规律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去分析问题、揭示问题,方法很重要。本节内容教学中教师重在指导学生掌握由个别→一般,由局部→系统的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规律常用的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方法,同时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重要途径之一。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1.问题探讨、设疑激趣

2.理解概念、问题引导,学生由个体→种群→营养级→生态系统逐步进行能量流动分析。

3.小组探讨交流,师生共同归纲总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4.定量分析赛达泊格湖能量流动,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同归纳能量流动特点并探究其表示形式。

5.实例分析,运用能量流动的规律。

6.小组探讨实例、归纳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7.课堂小结

(二)本节课教学的设计思路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导诱,使学生乐学、会学、学有所获是本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关键。

本节课一开始通过问题探讨,使学生置身其中;与生存挑战相联系,激发学生求知_。自觉主动投入本节课的学习。

接着通过教师问题引导,指导学生进行能量流动的分析,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学会由个体→群体→系统的分析方法。然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探究,师生共同总结出能量流动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做出定性推测:能量有逐级递减的趋势。

教师进一步提出这一推测的准确性有待验证,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_。教师因势利导转入定量分析赛达泊格湖的能量流动,通过定量分析和小组的交流探究归纳出能量流动的规律。

学生沉浸在发现规律的快乐中,教师趁热打铁引入实例分析,使学生在分析实例中体验规律应用的快乐进而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农田生态系统与桑基鱼塘,以及小组变流如何更好的进行草原放牧,尝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突出学生由现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规律的教学思路,容易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的几个注意点

1.注意区分摄入量和同化量

2.在讲能量金字塔时要避免学生在理解不透或知识巩固不牢时,引入其他的金字塔造成干扰,暂不拓展其他生物金字塔。

3.区分提高能量利用率与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不同。

六、板书设计

为突出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板书设计如下: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能量流动的概念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输入传递、转化、散失1.特点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单向流动

1.来源逐级递减

2.起点2.表现形式

3.渠道能量金字塔

4.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四、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5.各个营养级能量来源1.效利用

6.各个营养级能量的去路2.持续高效流向对人有益的部分

7.能量转化过程

七、习题设计

1.课堂巩固练习

旨在巩固本节课的重点,区分易混点

2.课后探究

设计课后探究的目的,在于进一步调动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科学研究的积及性;同时通过开放性试题,拓宽学生思维。

生物教案设计怎么写篇15

【学习目标】

1.知道酶的发现过程。

2.理解酶的性质(主要是高效性、专一性、酶需要适宜条件的特性)。

3.用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酶的专一性。

【学习障碍】

1.理解障碍(1)如何理解酶与新陈代谢的关系?(2)如何理解酶的高效性、专一性等特性?

(3)如何理解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2.解题障碍(1)用酶的作用特性去解释和说明一些生物学现象。(2)解影响酶的催化作用因素的图表题。

(3)解有关的实验设计题。

【学习策略】1.理解障碍的突破(1)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等观点理解新陈代谢与酶的关系。生命系统既是一个需要维持稳态的系统,又是一个瞬时就会发生一系列合成、分解的运动着的系统,这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新陈代谢中的各种化学反应是在温度、酸碱度等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化学反应不能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条件下进行,可是又要迅速、高效地进行反应,怎样实现生命系统的这种功能?因此就必须有一种结构或物质存在,来行使其功能。这就是生物催化剂——酶。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如人体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经过变化成为人体自身的组成物质,组成物质又经过氧化分解成为代谢的最终产物而排出体外,这些过程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生物化学反应。据估计,人体细胞内发生化学反应的频率约为几百万次/min。这么多的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够在平常的温度、压力下迅速顺利地完成,完全是依靠酶的催化作用。正因为这样,生物体自我更新的速度是很快的。拿人体来说,体内血液中的红细胞更新的速度通常为200万/s以上,大约60d左右全部红细胞要更新一半;肝脏和血浆中的蛋白质,大约10d左右要更新一半;皮肤、肌肉等组织中的蛋白质,大约150d左右要更新一半。人在一生(按60年计算)中与外界环境交换各种物质的数量,大约水为50000kg,糖类为10000kg,脂质为1000kg,蛋白质为1600kg。物质交换的总重量大约相当于人体重量的1200倍,而实际上现在人类的寿命已经大大超过60岁了。所有这些复杂的代谢活动,只有在酶的参与下才能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迅速有序地进行。因此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实际上是由一系列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所组成的反应网络,这就是功能与结构的和谐统一。

(2)用“迁移法”来帮助理解酶的特性。酶是生物催化剂,因而它既有与一般催化剂相同的性质,也有与一般催化剂不同的特点。酶和一般催化剂的共同点是:第一,酶在催化反应加快进行时,在反应前后酶本身没有数量和性质上的改变,因而很少量的酶就可催化大量的物质发生反应。第二,酶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反应,而不能使本来不能进行的反应发生。第三,酶只能使反应加快达到平衡,而不能改变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因此,酶既能加快正反应进行,也能加快逆反应进行。酶促反应究竟朝哪个方向进行,取决于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酶与一般的催化剂相比又有其特点,最突出的是它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生物化学理论的迁移

A.用“酶的中间产物学说”来理解酶的高效性

酶具有强大的催化能力,酶的催化能力远远超过化学催化剂。例如,碳酸酐酶能够催化下面的反应:

碳酸酐酶是目前已经知道的催化反应速度最快的酶之一。每个碳酸酐酶分子催化CO2水合作用形成相同数量的H2CO3的速度通常为6×10个/s。碳酸酐酶催化上述反应的速度比非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速度快10倍。如果没有这种酶,CO2从组织到血液,然后再通过肺泡呼出体外的过程只能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进行,远远不能满足生物体生存的需要。酶具有这样强大的催化能力,可以用酶的中间产物学说来解释:酶在催化某一底物(被酶催化的物质)时,先与底物结合成一种不稳定的中间产物,这种中间产物极为活泼,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变成反应物,并且放出酶。按照中间产物学说,酶促反应(需酶催化的反应)可以写成下式:

57B.用“酶的诱导契合学说”来理解酶的专一性: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这就是说,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底物,或一类分子结构相似的底物,促使底物进行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反应产物。酶的这种高度的专一性,可以用“诱导契合学说”来解释:酶对于它所作用的底物有着严格的选择,酶和底物结合时,酶并不是事先就以一种与底物互补的形状存在,而是在受到诱导之后才形成互补的形状。这种方式如同一只手伸进手套之后才诱导手套的形状发生变化一样。底物一旦结合上去,就能诱导酶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使酶和底物契合而形成酶—底物络合物,这就是科学家们普遍支持的“诱导契合学说”(见下图)。

底物的结构和酶的活动中心的结构的这种互补形状,使酶只能与对应的化合物契合,从而排斥了那些形状、大小不适合的化合物,这就是酶作用的专一性。用来说明酶专一性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的学说还有“锁和钥匙学说”,见本节教材复习题二图示,在此不再赘述。

(3)用“内外因法”来理解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影响的机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用此方法可以找出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酶起催化作用所需条件虽然不象一般催化剂那样苛刻,如要求高温、高压,但它还是需要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的。这些条件就是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外因,主要是温度与pH;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内因是由酶本身的性质——蛋白质所决定的。我们主要研究其外因。①温度:酶的催化效率又称酶的活性或活力。酶促反应与普通的化学反应一样,一般说来,环境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随之提高,但不是无止境的。随着温度升高,酶的稳定性也越来越低,表现为酶的活性急速丧失。某种酶在某一温度下能表现出最大的活性,这个温度称为该种酶的最适温度。就大多数酶来讲,最适温度在40℃左右,温度继续升高,酶的活性会显著下降,以致完全丧失催化能力。这是因为酶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加温到70℃~90℃就会变性沉淀,如鸡蛋清在开水里一煮就凝固成白色固体一样。各种酶能忍受高温的限度不同,绝大多数酶在60℃~70℃的溶液中即受到很大破坏。酶的活性随温度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

②酸碱度(pH):酸碱度对酶的催化作用有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种酶在不同的pH下活性不同,如上图。二是各种酶的最适pH不同,过酸或过碱都会降低酶的活性。例如胃蛋白酶在酸性(pH1.5)环境下活性最高,胰蛋白酶在微碱性(pH8)环境下活性最高,大部分酶在中性环境下活性最高。

[例1]在酶法生产葡萄糖时,pH先调到6,后调到4.5。这是因为最初以一种淀粉酶溶液为原料时,该酶的____________,继后以糖化酶继续作用,该酶的____________之故。

解析:用“内外因法”解。各种酶的最适pH不同,据题意,催化淀粉最终水解成葡萄糖最先需要淀粉酶后需要糖化酶,pH先调到6,后调到4.5,可见这分别是两种酶的最适pH。

答案:最适pH为6最适pH为4.52.解题障碍的突破

(1)用“系统化”和“具体化(对号入座)法”来解有关酶的特性的问题。

按系统化方法将酶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如下图。

具体化(对号入座)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例2]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B.分解酶C.水解酶D.蛋白酶

解析:用“系统化”和“具体化(对号入座)法”解。题目告诉我们这主要是考查酶的功能特性,根据我们已建立的上述知识网络将问题对号入座,很明显题目具体是考查酶的专一性的特点,淀粉酶只能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分解酶是具有分解作用的所有酶的总称;水解酶是催化有机物与水作用形成各类分解产物的酶,包括淀粉酶、蛋白酶等;蛋白酶是只能水解蛋白质的酶。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因此,促使其水解的酶只有蛋白酶。答案:D[例3]新采摘的玉米果穗具有甜味,但放一段时间后甜味便降低,如果采摘后放在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存,甜味会保留较长一段时间,请回答:

(1)放一段时间后甜味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沸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存,甜味可保留较长时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用“系统化”和“具体化(对号入座)法”解。玉米的甜味是由某些单糖引起的,放一段时间后甜味便降低,显然是单糖减少的缘故;如果采摘后放在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存,甜味会保留较长一段时间,即单糖减少的速度明显减慢,单糖这种变化与温度有关,综合分析,不难看出这是酶的作用。

答案:(1)在酶的作用下,单糖分解或转变成淀粉(2)高温使酶失活,抑制了单糖的分解或淀粉的合成(3)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的影响,高温可使酶失活

(2)先用“图文转换法”,再用“层析综合法”来解图表类问题。

在解图表类问题时,先进行图文信息转换,再对其分析。具体分析时,用“层析法”来找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