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024教案
教案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为教师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教学指导。写生物2024教案有什么要注意的呢?这里给大家带来生物2024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2024教案篇1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阐明群落的演替过程。
⑵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⑶关注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⑷通过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演替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掌握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2.能力目标:
⑴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
⑵培养学生课前预习、全面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⑴关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认同我国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的政策。
⑵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群落的演替过程。
难点:
⑴群落的演替过程。
⑵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生物,苏教版,必修1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展示教材中的“观察小型环境中生物群落的变化”的案例,分析实践案例:
学生讨论:1.查阅有关水生生物类群的资料,根据7d内记录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小型环境中生物群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哪些因子在影响这个群落的变化?
教师:在进入今天要探讨的主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确什么是群落。各种各样的群落在地球上形成后,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
课件展示草原生物群落,激活学生脑海中关于“群落”的原有知识,利用多媒体动画,让学生明白地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群落,得出群落不是一成不变的,会发生演替。
1.生物是如何一步步地定居在新土地上的
2.这一地区有可能恢复原来群落的结构吗?
学生讨论以上两个问题,大致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
展示教材“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逐步层层分析: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生物群落演替的过程
阅读课本P67-69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1〗在生物群落发展过程中它是不是永恒不变的?如果不是又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讲述】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不是永恒不变的。其中一个群落会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变现象,这种现象叫做群落的演替。
〖问2〗演替是怎样体现的?其主要标志是什么?
【讲述】演替是群落长期变化累积的体现,主要标志是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或者是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逐步替代的过程。
〖问3〗如何理解群落演替的过程与特点?
【讲述】群落演替的过程:群落演替的过程可人为地划为三个阶段:
⑴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⑵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竞争,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上达到相对平衡。
⑶相对稳定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资源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结构更加完善,有比较固定的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群落结构复杂,层次多。
〖问4〗光裸的岩地上首先定居的生物为什么不是苔藓和草本植物,而是地衣?
苔藓和草本植物无法直接从裸岩中获取养分,而地衣可以通过分泌有机酸而从裸岩中获取养分。地衣由真菌与蓝菌或绿藻所组成,其中真菌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首先是真菌提供一个保护层,这样藻类不至被晒或干死,藻类以其光合作用所获糖分除自用外还提供给真菌。
〖问5〗地衣阶段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怎样的基础?为什么苔藓能够取代地衣?
【讲述】通过地衣分泌有机酸加速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并积累起了有机物,这为苔藓的生长提供了条件。而苔藓生长后,由于其植株高于地衣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处于优势地位,其结果是逐渐取代了地衣。
〖问6〗在森林阶段,群落中还能找到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和灌木吗?
【讲述】能找到这些植物。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不是“取而代之”。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问7〗是不是群落的演替只能发生在光裸岩石的地区?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演替过程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讲述】不是。有其他的可能。演替的过程不同。如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
〖问8〗总结以上问题4—7可知演替的类型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讲述】群落演替类型比较
探究二?影响群落演替的的因素
阅读课本P69-P70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问9〗对比原生演替与次生演替,说说群落演替有哪些特点?
【讲述】(1)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变化的有序过程,因而它往往是可预测的。
(2)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
〖问10〗分析群落演替的过程及群落演替的特点,你能否总结出群落演替的原因?
生物2024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是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教材呈现的是科学史教育,是对众多科学家关于光合作用探究过程的简介。但同时,教材介绍的经典实验还蕴含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好素材。因此,对本节教材的再加工和深度开发,可以为高三实验设计的教学奠定基础,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精神,突出了生物学科重视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学科特点。
初中生物教材已经讲述了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安排了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本节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从产物到场所等方面讲述了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实验,目的是使学生不仅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懂得探索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识的精神和合作精神。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主要针对分析人类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阐明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实质,总体教学思路就是保质保量的完成以上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一些典型例题贯穿于本堂课中,以题促教,以教促学。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大纲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通过研究经典实验,从而认识人类探索光合作用的历程;了解经典实验的方法及结论;能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场所、条件等。
(2)过程与方法:体验前人设计实验的技能和思维方式;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学会合作交流、建立模型、控制实验条件、设置对照等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激
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培养学生敢于大胆质疑,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光合作用原料、产物、场所、条件的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难点:光合作用发现过程中经典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运用原理设计简单实验。
二、学情分析:
作为步入高中学堂快一个学期的高中学生,对生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在授课时关注以下几点:
(1)他们在初中的生物学学习中已具备了一定的关于光合作用的基础知识,也做过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个实验。
(2)他们具备物质转变和能量变化等相关的化学知识。
(3)在前面的《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对照实验和相关的实验设计原则,使本节课最后的实验设计得以顺利进行。
(4)他们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实施问题探究教学是可行的。学生在学完“细胞”以及理解“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知识后,转入难度较大的“光合作用”学习,从生物界看,光合作用是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学生学习生态系统等内容的基础。
三、说教法
本堂课采取的导学案教学形式,提倡学生预习在先,教师教授在后,教师要少讲精讲。因此,体现设计好导学案下发至每位学生手中,针对本节内容提炼出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得出的能够消化的基础知识,结合重难点内容为主导思想的练习题的渗透,加深学生对于重难点知识的掌控。
授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完成的氛围是最理想的,在教室的正确引导下能够轻松的完成本堂课教学内容,通过练习检验出学生掌握程度,遗漏或不能及时吸收的知识点及时补充,与下节课光和作用的过程链接是非常必要的,知识的联系时必要的。
课堂教学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想、动手做、动眼看、动嘴说,让学生亲自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课堂问题解决的习惯。所以本节课采用了“过程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设疑质疑,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得出结论,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基础上强化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要始终灌输生物实验的设计思路,引导他们进行实验时,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如英格豪斯的实验)。
四、说学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功的必要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其学会学习。结合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主要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自学法
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进行有目的、有侧重地阅读教材,自主获取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归纳法
引导学生对相关素材进行观察、对比、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完善化。
3、讨论法
创设课堂论坛,使学生具有展示自我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在讨论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生物2024教案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细胞的分化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2节内容。本节内容包括两块知识,一是细胞的分化,一是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分化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是细胞生命中的重要现象。高度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这是细胞的全能性。前面学习了细胞的分裂,它是理解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基础,而细胞分化与后面将要学习的细胞癌变,基因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学好这一课,有利于完善学生对细胞生命现象的整体认识,同时有利于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2.三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阐明细胞的分化;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围绕上述知识目标,本节课将实现以下能力目标:首先通过学生收集分析有关干细胞的资料,从而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次通过探究细胞分化的特点和细胞全能性的体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课上进行交流讨论,进而关注健康,珍爱生命,从而实现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细胞分化是分子与细胞的主干知识,是生物高考的高频考点,所以我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植物的组织培养和动物的克隆,其原理都是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全能性与生物前沿科学紧密联系,知识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我把它是确定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克隆羊的形成过程,前面又学习了细胞分裂,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同时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这节课的成功学习奠定了基础。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基因的表达,所以细胞分化的本质和细胞全能性的体现就显得难以理解,教学中要注意这部分的处理。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结合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课前让学生搜集造血干细胞相关的资料,为课堂上的交流做好准备,同时我准备了胎儿发育的录像,胎儿组织细胞的图片,植物组织培养的图解,克隆羊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在课堂上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知识结论。
四、说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引入设置:播放“胎儿的发育”录像,录像展示了由一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一个胎儿的全过程,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求知的欲望。看完后,我追问学生:一个受精卵,如果只进行细胞的分裂,能形成一个胎儿吗?答案是否定的。细胞通过分裂只产生相同的细胞,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细胞的分化。
(二)新课设置:
1、细胞分化
⑴细胞分化的概念
展示:胎儿和一些组织细胞的图片
设疑:
①你能据图说出组成人体胚胎的部分细胞吗?
②这些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有何不同?(简述肌细胞、神经细胞,血细胞的不同)它们都来源与一个相同的受精卵,为什么不同?因为发生了细胞分化,那么什么是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相比,它又有什么的特点?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并交流讨论,准备举例说明。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归纳出细胞分化的概念,(体会细胞分化后形成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和特点(持久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⑵细胞分化的意义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为什么要发生分化?
追问:没有细胞的分化,有人体产生吗?
引导学生归纳出:有了细胞的分化,才会形成不同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人体,因而细胞的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
⑶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探讨以下问题:
①细胞分化是否意味着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为什么?
②同样来自一个受精卵,且每个细胞都携带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为什么还会出现差异?
教师举例:红细胞和肌细胞
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讨论分析出:
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细胞在遗传信息控制下合成特异性蛋白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的全能性
⑴细胞的全能性实例展示
已经发生高度分化的细胞,还能像早期胚胎细胞那样,再分化成其他细胞吗?
多媒体演示实验过程:
①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植株的过程
观察现象: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②绵羊“多莉”整个克隆过程展示
观察现象: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发育成个体的能力。
根据上述事例引导学生思考:何为细胞的全能性
思考: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为什么具有全能性?
教师点明:
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由于细胞核中具有该物种全套的遗传物质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3、干细胞的研究
我们体内还有没有可以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造血干细胞资料
教师展示图片并提问:造血干细胞有何特点?有何功能?
骨髓移植是什么意思?有何意义?
学生观察、读图,思考回答相应问题。
思考:人体还有哪些干细胞,研究用途有哪些?
教师补充:
将干细胞在体外培养出组织和器官,解决器官移植治疗疾病的难题
4、设计课堂练习:
设计一道典型的课堂练习题:通过当堂练习,巩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反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改进教学。
5、师生共同小结
6、布置课后作业
五、说课反思
1、短时间内准备,能脱稿说课,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完;2、说课程序周到全面,在15分钟内将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意图,教学手段的使用介绍得清晰、明确;3、由于知识点较多,为了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完,语速就较快,显得较匆忙,语调无法抑扬顿挫,显得激情不够;4、在说教学过程时,先定好框架,这样便于非专业评委了解你的大致教学程序,在非专业评委面前,说得越简单越好,越形象越好!
生物2024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明酶在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情感】: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技能】: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二、教学重难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重点);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实验器材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问题探讨
提出问题:与外界的化学反应相比,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有什么特点(条件温和、效率高);在学习化学知识中,我们为了让一些化学反应更容易地进行,会使用催化剂,那无机物催化剂和生物体内的催化剂在反应条件上,效率上有什么区别呢?阅读问题探讨内容,进行相关的讨论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实验幻灯片展示:酶的本质学生阅读《资料分析》部分,完成讨论,并进行交流。
(三)酶的本质
方案一: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方案二:指导学生阅读实验实验,提出问题:
1.2号管发生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出活化能的概念)
2.3、4号管中,fecl3和过氧化氢酶起了什么作用。(说明催化剂并没有并没有提高分子的能量,而是把发生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降低了)
3.3、4号管中,哪个反应速度快?说明什么问题(说明酶具有高效性)方案一:学生进行实验
方案二:阅读相关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并回答问题。
(四)酶的特性1.复习实验,指出酶的高效性,也可以给出一些数据加以证明
2.用例题说明酶的专一性。可以简单介绍“钥匙-锁“学说
(五)探究活动: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指导学生完成探究活动的设计和操作
揭示酶促反应的条件:最适温度和最适ph完成探究活动,并进行交流和表达
(六)小节让学生画概念图
练习略
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一、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写出atp的分子简式
解释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atp化学组成的特点及其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让学生到药店了解atp药品的性状、功效。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问题探讨提出问题:前面学习过的能源物质有那些?这些能源物质被细胞分解后,以什么形式提供为细胞提供能量呢?
问题探讨:萤火虫发光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萤火虫为什么能发光?一个关于atp让萤火虫尾部重新发光的例子。引出atp是直接能量物质。回答问题(如糖类、葡萄糖、脂肪)
(二)atp分子简介以及atp和adp的转化展示atp的分子结构式,讲授atp的分子简式的写法和含义。磷酸键水解放出的能量水平。
由atp脱去最远离a的磷酸放出能量引入,讲述adp可以和pi结合,吸收能量,形成atp的过程。,用幻灯片或板书辅助。adp转化为atp所需要的能量的动物、人、真菌、大多数细菌通过呼吸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图表辅助)
学生随教师的讲授作出回应,特别是atp和adp相互转化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三)atp的利用理解:吸能反应与atp合成想联系;放能反应与atp水解相联系。
简介图5-7,细胞中能量的利用途径。
(四)小结及例题什么是atp
atp与adp的转化,及其能量的变化
例题略
第3章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异同。(理解)
说明细胞呼吸的原理,并探讨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理解)
【技能】:设计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重点);
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难点)
三、课前准备:知道两个小组学生分工完成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四、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回顾atp的生理功能,糖类、脂肪被细胞分解后把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中。提出问题:有有机物进入细胞后以什么方式分解的呢?在体外,有机物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放出大量能量。而生物学家发现,有机物在细胞内也是通过复杂的氧化反映产生能量的。
引出细胞呼吸的概念回顾旧知识,受教师的问题所引导,进入新课。
(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对引导其他学生对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提问,并进行归纳。(问题如:为什么选用酵母菌作为实验材料,而不选用小白鼠等;naoh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总结出结论: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引导学生说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产生co2;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对实验的设计、结果进行交流和表达,并回答老师和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
(三)有氧呼吸提出问题:在学习细胞器的内容中,和细胞有氧呼吸有关的细胞器是什么?阐明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用幻灯片展示线粒体的结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表述,以问题作为引导:1.线粒体是由多少层膜组成;2外膜和内膜在形态上有什么区别,内膜的特点如何与线粒体的功能相适应;3.内膜和基质上有什么物质。
以幻灯片为辅助,讲授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注意整理三个阶段发生的场所、能量的变化、产物。
提出问题:有氧呼吸与有机物在体外燃烧放能过程比较,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介绍有氧呼吸能量的转化效率,可以让学生来计算。一般内燃机的效率为25%左右,而生物有氧呼吸的能量效率为40%左右,其余60%左右转变为热能。回答问题(线粒体)
观察线粒体的结构,并回答相关问题,并把多个问题的答案进行整合,得出线粒体适应有氧呼吸功能的结构。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填写表格,并进行分组讨论后,分别讲述有氧呼吸三个阶段。
比较两者的区别
分析有机物产伤的热能的生理意义。
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四)第一课时小结及练习用幻灯片展示半成品的概念图,指导学生完成练习略小组讨论,完成概念图
(五)无氧呼吸提出问题:人体所有的细胞任何时候都在进行有氧呼吸吗?师生共同列举一些无氧呼吸的例子(如马铃薯块茎,水稻的根、蛔虫、骨骼肌细胞在缺氧的情况下等
无氧呼吸的场所、过程、产物、能量的变化
以乳酸、酒为例子,讲授发酵的概念。
通过用图表比较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者的区别,指导学生概括无氧呼吸的概念举出生活中遇到的无氧呼吸的例子
填写相关的表格
以有氧呼吸概念为例子,尝试总结出无氧呼吸的概念。
通过小组讨论,尝试找出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之间的相同、相异之处。
(六)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指导学生进行资料分析和讨论。进行讨论,或者自由发言,利用无氧呼吸的知识,解释教材中相关的实例
(七)小结及练习
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3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了解)
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了解)
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它的认识过程(理解)
研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情感态度】: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用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
【能力、技能】:进行有关的探究和实验,学会提取、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等的&39;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分享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和研究历史;光合作用的光反映、暗反应过程以及相互关系;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难点:光反映和暗反应的过程;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三、教学用具:实验材料;ppt课件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引入光合作用对自然界的意义:生成氧气,进而紧接形成地球的臭氧层;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能源;促进碳的循环。
(二)光合色素实验:探究光合色素的的种类
讲述光合色素的种类、吸收光谱
(三)叶绿体的结构通过图片和问题的引导,讲述叶绿体的结构及其适应光合作用的特点。对恩格尔曼的两个实验进行讨论,并进行表达交流
(四)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利用学生初中学过的关于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利用填空的方式,展示光合作用的定义。
引导学生对几个主要的探索历程资料进行阅读,并找出相关阶段的研究成果或观点。特别讲述用同位素追踪氧元素走向和碳元素走向的实验
(五)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以光合色素捕获的光能的用处入手,并辅以板话,能量的是水脱氢,并放出氧气和产生[h];并且使adp生成atp。强调了光反应需要的条件是光、光合色素、酶。
暗反应:目的是二氧化碳获得h,被还原成为葡萄糖。二氧化碳与c5化合物结合(二氧化碳的固定),成城2分子c3;一部分c3获得了[h]被还原为葡萄糖;一部分c3形成c5继续参与循环。归纳光合作用的本质:把利用光能,产生[h],把二氧化碳还原为葡萄糖,并把光能储存在更加稳定的糖类中。
以表格的形式再次巩固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各种变化。以及两个阶段之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六)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以及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关系设计情景,引导学生了解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利用哈密瓜之类的例子,分析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关系。
(七)化能作用自养生物;异氧呼吸的概念,并且通过例子来讲述叶绿体的苦恼。
生物2024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知道酶的发现过程。
2.理解酶的性质(主要是高效性、专一性、酶需要适宜条件的特性)。
3.用实验探究酶的高效性、酶的专一性。
【学习障碍】
1.理解障碍(1)如何理解酶与新陈代谢的关系?(2)如何理解酶的高效性、专一性等特性?
(3)如何理解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2.解题障碍(1)用酶的作用特性去解释和说明一些生物学现象。(2)解影响酶的催化作用因素的图表题。
(3)解有关的实验设计题。
【学习策略】1.理解障碍的突破(1)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等观点理解新陈代谢与酶的关系。生命系统既是一个需要维持稳态的系统,又是一个瞬时就会发生一系列合成、分解的运动着的系统,这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新陈代谢中的各种化学反应是在温度、酸碱度等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些化学反应不能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条件下进行,可是又要迅速、高效地进行反应,怎样实现生命系统的这种功能?因此就必须有一种结构或物质存在,来行使其功能。这就是生物催化剂——酶。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如人体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经过变化成为人体自身的组成物质,组成物质又经过氧化分解成为代谢的最终产物而排出体外,这些过程中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生物化学反应。据估计,人体细胞内发生化学反应的频率约为几百万次/min。这么多的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够在平常的温度、压力下迅速顺利地完成,完全是依靠酶的催化作用。正因为这样,生物体自我更新的速度是很快的。拿人体来说,体内血液中的红细胞更新的速度通常为200万/s以上,大约60d左右全部红细胞要更新一半;肝脏和血浆中的蛋白质,大约10d左右要更新一半;皮肤、肌肉等组织中的蛋白质,大约150d左右要更新一半。人在一生(按60年计算)中与外界环境交换各种物质的数量,大约水为50000kg,糖类为10000kg,脂质为1000kg,蛋白质为1600kg。物质交换的总重量大约相当于人体重量的1200倍,而实际上现在人类的寿命已经大大超过60岁了。所有这些复杂的代谢活动,只有在酶的参与下才能在常温、常压的条件下迅速有序地进行。因此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过程,实际上是由一系列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所组成的反应网络,这就是功能与结构的和谐统一。
(2)用“迁移法”来帮助理解酶的特性。酶是生物催化剂,因而它既有与一般催化剂相同的性质,也有与一般催化剂不同的特点。酶和一般催化剂的共同点是:第一,酶在催化反应加快进行时,在反应前后酶本身没有数量和性质上的改变,因而很少量的酶就可催化大量的物质发生反应。第二,酶只能催化热力学上允许进行的反应,而不能使本来不能进行的反应发生。第三,酶只能使反应加快达到平衡,而不能改变达到平衡时,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因此,酶既能加快正反应进行,也能加快逆反应进行。酶促反应究竟朝哪个方向进行,取决于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酶与一般的催化剂相比又有其特点,最突出的是它的高效性和专一性。生物化学理论的迁移
A.用“酶的中间产物学说”来理解酶的高效性
酶具有强大的催化能力,酶的催化能力远远超过化学催化剂。例如,碳酸酐酶能够催化下面的反应:
碳酸酐酶是目前已经知道的催化反应速度最快的酶之一。每个碳酸酐酶分子催化CO2水合作用形成相同数量的H2CO3的速度通常为6×10个/s。碳酸酐酶催化上述反应的速度比非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速度快10倍。如果没有这种酶,CO2从组织到血液,然后再通过肺泡呼出体外的过程只能以极其缓慢的速度进行,远远不能满足生物体生存的需要。酶具有这样强大的催化能力,可以用酶的中间产物学说来解释:酶在催化某一底物(被酶催化的物质)时,先与底物结合成一种不稳定的中间产物,这种中间产物极为活泼,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而变成反应物,并且放出酶。按照中间产物学说,酶促反应(需酶催化的反应)可以写成下式:
57B.用“酶的诱导契合学说”来理解酶的专一性: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这就是说,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底物,或一类分子结构相似的底物,促使底物进行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反应产物。酶的这种高度的专一性,可以用“诱导契合学说”来解释:酶对于它所作用的底物有着严格的选择,酶和底物结合时,酶并不是事先就以一种与底物互补的形状存在,而是在受到诱导之后才形成互补的形状。这种方式如同一只手伸进手套之后才诱导手套的形状发生变化一样。底物一旦结合上去,就能诱导酶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使酶和底物契合而形成酶—底物络合物,这就是科学家们普遍支持的“诱导契合学说”(见下图)。
底物的结构和酶的活动中心的结构的这种互补形状,使酶只能与对应的化合物契合,从而排斥了那些形状、大小不适合的化合物,这就是酶作用的专一性。用来说明酶专一性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的学说还有“锁和钥匙学说”,见本节教材复习题二图示,在此不再赘述。
(3)用“内外因法”来理解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影响的机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用此方法可以找出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酶起催化作用所需条件虽然不象一般催化剂那样苛刻,如要求高温、高压,但它还是需要一些特定的环境条件的。这些条件就是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外因,主要是温度与pH;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内因是由酶本身的性质——蛋白质所决定的。我们主要研究其外因。①温度:酶的催化效率又称酶的活性或活力。酶促反应与普通的化学反应一样,一般说来,环境温度升高,酶的活性随之提高,但不是无止境的。随着温度升高,酶的稳定性也越来越低,表现为酶的活性急速丧失。某种酶在某一温度下能表现出最大的活性,这个温度称为该种酶的最适温度。就大多数酶来讲,最适温度在40℃左右,温度继续升高,酶的活性会显著下降,以致完全丧失催化能力。这是因为酶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加温到70℃~90℃就会变性沉淀,如鸡蛋清在开水里一煮就凝固成白色固体一样。各种酶能忍受高温的限度不同,绝大多数酶在60℃~70℃的溶液中即受到很大破坏。酶的活性随温度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
②酸碱度(pH):酸碱度对酶的催化作用有很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种酶在不同的pH下活性不同,如上图。二是各种酶的最适pH不同,过酸或过碱都会降低酶的活性。例如胃蛋白酶在酸性(pH1.5)环境下活性最高,胰蛋白酶在微碱性(pH8)环境下活性最高,大部分酶在中性环境下活性最高。
[例1]在酶法生产葡萄糖时,pH先调到6,后调到4.5。这是因为最初以一种淀粉酶溶液为原料时,该酶的____________,继后以糖化酶继续作用,该酶的____________之故。
解析:用“内外因法”解。各种酶的最适pH不同,据题意,催化淀粉最终水解成葡萄糖最先需要淀粉酶后需要糖化酶,pH先调到6,后调到4.5,可见这分别是两种酶的最适pH。
答案:最适pH为6最适pH为4.52.解题障碍的突破
(1)用“系统化”和“具体化(对号入座)法”来解有关酶的特性的问题。
按系统化方法将酶的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如下图。
具体化(对号入座)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例2]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B.分解酶C.水解酶D.蛋白酶
解析:用“系统化”和“具体化(对号入座)法”解。题目告诉我们这主要是考查酶的功能特性,根据我们已建立的上述知识网络将问题对号入座,很明显题目具体是考查酶的专一性的特点,淀粉酶只能使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分解酶是具有分解作用的所有酶的总称;水解酶是催化有机物与水作用形成各类分解产物的酶,包括淀粉酶、蛋白酶等;蛋白酶是只能水解蛋白质的酶。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的特点。因此,促使其水解的酶只有蛋白酶。答案:D[例3]新采摘的玉米果穗具有甜味,但放一段时间后甜味便降低,如果采摘后放在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存,甜味会保留较长一段时间,请回答:
(1)放一段时间后甜味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沸水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存,甜味可保留较长时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
上
述
实
验
可
以
证
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用“系统化”和“具体化(对号入座)法”解。玉米的甜味是由某些单糖引起的,放一段时间后甜味便降低,显然是单糖减少的缘故;如果采摘后放在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保存,甜味会保留较长一段时间,即单糖减少的速度明显减慢,单糖这种变化与温度有关,综合分析,不难看出这是酶的作用。
答案:(1)在酶的作用下,单糖分解或转变成淀粉(2)高温使酶失活,抑制了单糖的分解或淀粉的合成(3)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的影响,高温可使酶失活
(2)先用“图文转换法”,再用“层析综合法”来解图表类问题。
在解图表类问题时,先进行图文信息转换,再对其分析。具体分析时,用“层析法”来找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生物2024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尝试根据植物和动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2、列举植物和动物的主要类群。
3、在尝试分类活动中,对动物和植物的主要类群的有关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4、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树立分类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的情感。
5、掌握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6、明确“种”是最基本单位,同时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
7、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8、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通过展示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情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9、通过对本节学习,继续培养学生唯物辩证观点及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学生对图片的观察及教师的介绍,培养学生爱护生灵、爱护地球的情感。
10、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并能举例说明。
11、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合作等能力。
12、关注我国珍稀动植物,增进爱护生物的情感,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参与意识和公民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通过梳理所学的生物知识,学习生物分类方法。
2、引导学生在尝试分类的活动中,体验分类的基本方法。
3、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4、概述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5、说出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6、组织学生对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的阐述。
7、了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8、增进爱护生物的情感,培养多种能力。
课时安排:
参照学期计划
生物2024教案篇7
一、教材分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这部分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生物与环境》第三节《生态系统》的核心内容。在教学中,本节知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知识和第三章《新陈代谢》的知识联系密切,又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学习,学科内综合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需要提高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和识图解图能力。
纵观____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该部分知识为高考热点内容之一,历年高考都会考查。但近三年来天津卷涉及较少。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往往涉及到图形、图表的分析。命题方式灵活多样,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其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各营养级能量传递的计算及综合运用本章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知识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热点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焦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考纲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知识水平,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流动渠道和研究目的
(2)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
(3)应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能量传递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识图解图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等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物质运动和物质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
2、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相关知识的计算
3、重难点的突破
利用多媒体课件为手段,借助于其形象、直观、动态等多种功能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来突出重点。再通过经典例题跟进、教师详解、学生分析来强化知识,突破难点
四、教学方法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在课前制定有针对性的复习目标,并要求学生提前复习,教师加以检查落实。授课中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各种教学方法。通过对近几年与本部分内容相关的高考题的分析研究,以及解题中如何确立关键词、关键点及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及技巧的讲解,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并加以掌握。
生物2024教案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和模拟探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去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能力目标
①通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统计,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②通过模拟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情感目标
①通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②通过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让学生了解保护色在人类的某些领域的仿生应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资料分析和模拟探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去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准备:
学生:学生分成10个小组,搜集有关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与环境相适应的各种形态特征和生理结构的图片或文本资料。
教师:准备实验材料;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一、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启发思考
教师出示“恐龙灭绝”,“各品种鸡的形成”和“生物进化树”三组图片,同时提出问题: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为什么有些生物种类会绝灭?新的生物种类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推动生物不断进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三个问题的提出,给学生以思维的冲击和震动,要求学生用1分钟时间思考问题,让他们就自己已有的知识贮量在脑海里形成雏形的解释,但并不要求即时做出回答,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顺势导入新课。
二)桦尺蠖工业黑化的原因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桦尺蠖的工业黑化事例,分析科学家的仿真实验结果,并提出问题:
为什么100年后深色桦尺蠖变成了常见类型,而浅色的桦尺蠖却成了少数?(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分析,之后就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解释作出及时的评价和归纳。为以下的内容学习作好铺垫。)
三)“保护色”的概念学习
在了解了“桦尺蠖工业黑化的原因”后,让学生观察“冬雷鸟”、“夏雷鸟”和“几种不同环境中的蛙”等具有保护色的动物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出保护色的概念及意义。然后指导学生阅读保护色的仿生(应用的拓展资料:军舰的色彩与斑马身上漂亮而雅致的条纹;迷彩服与蝴蝶的迷人色彩;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百叶窗样式与蝴蝶身上的鳞片。接着引导学生列举相关的仿生例子。使学生认识到保护色不仅有利于动物避敌和觅食,还能启迪我们人类的智慧,造福人类社会。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四)模拟探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
教师说明桦尺蠖工业黑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保护形成的'过程,虽然不可能重现桦尺蠖体色变化的整个过程,但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感受这个过程。为了让实验能顺利完成,课前预先培训各小组长,让他们掌握实验操作要领,上课时作为小老师指导其他小组成员。首先引导学生对保护色的形成作出假设后进行探究实验,教师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注意学生探究实验的实施情况及数字记录,并从中加以点拨。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实验结果,讨论交流并推测出保护色形成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推测结果给予合理的评价。使学生对保护色形成过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接着问:如果人们要使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的桦尺蠖又重新恢为常见类型,你认为该怎样做?(让学生各抒已见,互相评论,但不一定形成统一的观点和做法。这样,把学习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另外充分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人力资源,达到了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五)拓展阅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生分析判断:有些动物如某种蛾类幼虫的体表具有鲜艳的色彩和斑纹,并长有毒毛,很容易被食虫鸟发现,因此,这种具有与保护色不一致的体色是不利于它们生存的。你认为以上说法对吗?为什么。(这问题让学生认识到生物适应性不仅仅是保护色。接着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选择地阅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相关网页资料,该网页汇集了大量老师和学生搜集的图片和文本资料,界面友好,很具可读性。学生阅读时,教师提醒:你从资料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得到了什么启示。这部分拓展阅读旨在告诉学生物适应环境除保护色外,还有警戒色、拟态等其它形态特征和生理结构的适应,启示学生要学好本领充实自己,将来才能适应社会的竞争。同样也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深刻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六)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恐龙灭绝的几种假说”,“华南虎和大熊猫濒临灭绝的原因”,“各品种鸡的来源”,“狼的进化”和“特殊环境的昆虫”等资料,同时讨论交流“引入”的三个问题。
二、师生总结归纳
生物进化的原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环境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繁衍。
三、拓展练习
写一篇小短文
提出问题:现代社会里,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人身安全也有了保障。请推测:我们人类还会有重大的进化吗?将会进化成什么样子呢?要求学生写一篇有关人类进化的小短文,师生相互交流和评价,从而进一步深化促使生物进化的原因。
四、小结
生物2024教案篇9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
二、复习目标:
通过高三三轮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安排:
第一轮:20__年2月—20__年3月(一个月)。
第二轮:20__年3月—20__年4月(2个月)。
第三轮:20__年5月(一个月)。
四、复习策略
第一轮:以教材为主,按资料的编排顺序,强化基础知识。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将三本教材按知识的内在联系,融合在一起,形成七个单元通过复习,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利于知识的迁移,这是学科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前提。
第二轮:注重知识间的纵横联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综合、探究的能力。强化学科用语、规范用语。以专题复习为主,突出主干、重点,查漏补缺,加强知识的综合。
第三轮:加强应试能力的强化训练,总结一、二轮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尤其在学生答理综试卷中所暴露出的缺陷,给学生以技巧的指导,方法的指点。
五、抓好复习的六个环节
(1)读。预习课本,发现问题。
(2)讲:按知识体系,疏理知识,形成网络,提炼生物思想和方法,理清基本题型,讲清解题方法。
(3)练:精选习题,学生训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强调控制数量,讲求质量,不避陈题,特别是经典题。
(4)测:进行单元测试,定时练习,查漏补缺。
(5)评:全批全改,统计问题,课堂讲评。
(6)补:及时纠错,矫正练习,二次过关。对作业中出现错误的学生一定抓好错误订正,错题再测的工作,以提高复习的实际效果。
生物2024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3、进一步复习巩固各种生物的主要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资料分析,对地层、化石、始祖鸟、各种细胞色素C的比较,认识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学生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设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比较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2、通过对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激励学生保护生命,热爱生物圈,形成生物圈是一个大家庭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认识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比较法。
(2)通过完成进化树,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难点:通过完成进化树,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生命的诞生,知道了地球上出现的原始生命是原始单细胞生物。而如今生物圈中我们熟悉的景象却有着丰富多彩的生物。这些五彩缤纷的植物和千姿百态的动物由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经过什么样的历程演变而来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生物进化的历程。
二、合作学习,获取新知
(一)生物进化的证据
分析资料1:布置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内容,课件展示不同的化石图片。
2:提问什么是化石?介绍什么是地层?思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在地层中按什么顺序依次出现的?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出现。
师生分析后,小结出:
1.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
2.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
分析资料2:展示几种“生物和人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的差异”的数据,介绍为什么可以用细胞色素C进行不同类型生物进化比较的'原因。
思考:哪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近,哪种生物与人的亲缘关系远?
差别越小,亲缘关系越近。
分析资料:展示始祖鸟化石的发现过程,同时展示始祖鸟化石复原图片。
思考:1、始祖鸟与现代鸟类和古代爬行动物有哪些相同点?
2、你能对始祖鸟的发现做出什么推测?
将始祖鸟和爬行动物及鸟类进行比较得出:鸟类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
总结:在这三份资料中,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问题时各采用了什么方法?在这三种方法中都用到了同一种在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比较法。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
过渡:科学家们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在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推断出了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那么从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形式到现在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经历了哪些进化环节呢?为了直观,把这个复杂的过程画成一棵进化树。
引导学生结合已学知识完成课本上未完成的进化树,总结并要求记录。
要求学生:归纳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结构上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活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进化水平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举例来说明,例如以植物为例)
展示学过的一些植物和动物然后引导学生根据展示逐步总结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三、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
生物2024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及其意义。
2、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地雀进化的原因及其意义。
过程与方法
1、知道达尔文进化论的实质。
2、能够较准确的'判断达尔文地雀的进化顺序。
3、能够运用达尔文进化理论解释桦尺蛾的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科学没有绝对的真理
2、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唯物主义的自然世界观
重点
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的基本思想
难点
达尔文进化学说与其他进化学说的关系。
导入
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是怎么灭亡的,新的物种又是怎么形成的。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繁殖
生物2024教案篇12
生物教案-《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说课稿(通用2篇)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篇1《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说课稿
《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这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一、根据课标及学生已有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订为如下:
知识目标: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说出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参与技能训练,发展推理能力。参与动手实验及实验现象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采用的课型是探究式教学。
二、说教材:
本节的内容是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子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的第二节,前面一节已介绍了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来的,那么绿色植物如何对有机物进行利用呢,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从上节到这节的过渡很自然。在这节课中教材阐明了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它附合课标中的第四个主题中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在课标中,它属于理解层次。贯穿教材安排了三个演示实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知识结构的安排来看,它包括三个方面:1是有机物对生物体的作用,2是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3是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
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我会将教材中的三个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全班分为8组,每组选做一个小实验,选择时指导同学们每个小实验至少要有两个小组选择。由同学们在课前按要求准备好。这三个小实验不难,学校也有足够的设备可做演示实验,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将让学生为家里的栽培植物松土,达到学于至用的目的。
三、下面我说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这节课的一开始会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在复习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制造这么多有机物有什么用呢?这样的引入比较自然,也很快可切入主题。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估计可以答出有机物的用途,这是我会顺着学生的思维,设置思维的障碍:为什么有机物可用来构建植物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请学生一起总结。至于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这部分内容,则由同学们交流他们所做的实验过程,并上台演示,在演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采用启发学生总结,根据学生的分步演示的方法,总结出呼吸作用的公式并推论到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的对于生物圈子的重要意义。
在此我想说的是:为突破重点与难点,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改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去探究,组织学生参与分析,通过质疑,探究,交流,总结,实现教学目标 。
本节课中所使用的教学课件比较简单明了,它将做成网页状的结构,主要它将按学生发言及教师教学的需要,调整教学的进度。其中呼吸作用的公式将做成可分批显示的。课件中还会做个小动画,用于巩固呼吸作用公式的课堂练习:将正确的答案拖到相应的位置,如果答对,它就会在停在相应的位置,如果答错,则它会回到原来的起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中,我还会渗透学法指导,例如:在学生已初步了解观察方法的基础上,继续明白观察要有一定的观察目的,观察时伴随思考,如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实验中采用的是萌发的种子做为实验材料,我们可以不可以改用其它材料,引导大家交流,从而让学生的只要多问一个为什么,我们的发散性思维就可以得到培养。而在小组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善于与他人合作,从他人的身上学到优点,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在技能训练中,让学生明白推理的方法也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节课的课前要求同学们到实验室完成准备实验,课堂上将利用3分种完成课后练习,在这当中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后将指导学生课外实践,给家中的植物栽培植物松土,并请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动手能力给予评价。
生物教案-《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说课稿篇2《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这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
一、根据课标及学生已有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订为如下:
知识目标: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说出有机物对于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参与技能训练,发展推理能力。参与动手实验及实验现象的分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采用的课型是探究式教学。
二、说教材:
本节的内容是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子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的第二节,前面一节已介绍了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来的,那么绿色植物如何对有机物进行利用呢,就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从上节到这节的过渡很自然。在这节课中教材阐明了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它附合课标中的第四个主题中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在课标中,它属于理解层次。贯穿教材安排了三个演示实验,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从知识结构的安排来看,它包括三个方面:1是有机物对生物体的作用,2是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3是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根据以上分析,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
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我会将教材中的三个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全班分为8组,每组选做一个小实验,选择时指导同学们每个小实验至少要有两个小组选择。由同学们在课前按要求准备好。这三个小实验不难,学校也有足够的设备可做演示实验,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将让学生为家里的栽培植物松土,达到学于至用的目的。
三、下面我说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这节课的一开始会组织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在复习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制造这么多有机物有什么用呢?这样的引入比较自然,也很快可切入主题。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估计可以答出有机物的用途,这是我会顺着学生的思维,设置思维的障碍:为什么有机物可用来构建植物体。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再请学生一起总结。至于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这部分内容,则由同学们交流他们所做的实验过程,并上台演示,在演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课件,采用启发学生总结,根据学生的分步演示的方法,总结出呼吸作用的公式并推论到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的对于生物圈子的重要意义。
在此我想说的是:为突破重点与难点,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改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为主动去探究,组织学生参与分析,通过质疑,探究,交流,总结,实现教学目标。
本节课中所使用的教学课件比较简单明了,它将做成网页状的结构,主要它将按学生发言及教师教学的需要,调整教学的进度。其中呼吸作用的公式将做成可分批显示的。课件中还会做个小动画,用于巩固呼吸作用公式的课堂练习:将正确的答案拖到相应的位置,如果答对,它就会在停在相应的位置,如果答错,则它会回到原来的起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中,我还会渗透学法指导,例如:在学生已初步了解观察方法的基础上,继续明白观察要有一定的观察目的,观察时伴随思考,如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在实验中采用的是萌发的种子做为实验材料,我们可以不可以改用其它材料,引导大家交流,从而让学生的只要多问一个为什么,我们的发散性思维就可以得到培养。而在小组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善于与他人合作,从他人的身上学到优点,也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在技能训练中,让学生明白推理的方法也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节课的课前要求同学们到实验室完成准备实验,课堂上将利用3分种完成课后练习,在这当中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后将指导学生课外实践,给家中的植物栽培植物松土,并请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动手能力给予评价.
生物2024教案篇13
教材分析:
上节已讲遗传,本节讲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变异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2、举例说出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举例说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
4、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变异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2.科学探究生物变异的原因。
教学难点:
1.深刻认识生物变异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2.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及总结规律。
教学方法:
观察法、比较法、分析和讨论法
教学用具:
两个品种的小麦若干,关于变异种类的挂图,和变异现象有关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二片叶子
(一)变异的现象与概念
在自然界中,与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提问,讨论: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哪些现象是变异现象?根据同学们的讨论,什么叫做变异?请做一个小结。
变异: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与子代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称为变异。或生物在生殖过程中,在上下代之间、子代之间表现出的性状差异。
提问:比较遗传和变异两个概念,两个概念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差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通过生物的生殖过程实现的。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上下代之间的相似性为遗传。但是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完全与祖先一样。后代在继承亲代特征的主要特点时还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称为变异。所以,我们所说的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变异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小猫与大猫的样子有所不同,但是小猫仍旧是猫,并没有变为其他生物。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的变异?这种说法是否有根据?
(二)变异的原因
1.外界环境的影响:播放有关的资料,每个学生发放2--3个花生。学生讨论热烈。
提问,讨论:产生花生性状变异的原因?
(可多让几个学生回答、讨论,最后老师给予总结。)
在我们观察到的变异中,有些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的。在我们刚才提出的变异现象中,哪些是属于这一类?
提问,讨论:同一品种的小麦种在不同的田里,小麦的麦穗有大穗、小穗,产生大穗、小穗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如何证明这些差异是由于环境影响造成的?将大穗和小穗上的种子收获后分别种到田里,它们的后代会如何?
小结:田中小麦的大穗和小穗的变异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一般是不能遗传的。
提问:什么因素引起的变异可以传递给后代?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情况。
2.遗传物质的变化:
提问,讨论:一个孩子单眼皮。但是,他的父母是双眼皮,这种变异是怎样产生的?这种变异是否可以传递给后代呢?
我们从上一节的学习中已经知道,若这个孩子是单眼皮,他的双眼皮的父母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Aa。孩子与父母的性状不同,是因为在生殖过程中父母传给了他决定单眼皮的基因。也就是说,他的遗传物质组成与父母有了差异,因此产生了与父母不同的性状。他的这种性状可以是通过生殖过程传递给他的后代。
小结:这种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根据以上变异的原因,我们将变异分为两类:
遗传的变异:变异由遗传物质决定;
不遗传的变异:变异由外界环境影响引起。
请同学们再分析两个例子。
(1)某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的儿子。
(2)某兄弟二人,哥哥长期在室外工作,弟弟长期在室内工作。哥哥与弟弟相比脸色较黑。哪一种变异可以遗传?为什么?
提出问题:是否由环境影响引起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变异?
一些环境因素也可能使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若环境影响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这样产生的变异是可以传递给后代的。根据这一原理,人类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环境因素使遗传物质改变而制造出能遗传的变异为人类所用。
所以,遗传物质是遗传和变异这一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提出问题:变异对生物个体、对生物界会产生什么影响?
(三)变异对生物个体的影响
变异对生物个体有利、还是不利?这要看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我们看两个例子。
小麦要获得高产,人们采取的办法往往是多施肥、多浇水。肥多水多,小麦的茎秆会长高,茎秆高,小麦成熟时容易倒伏,又会造成粮食减产。在这种小麦中,出现矮秆小麦,可以抗倒伏,但不会影响小麦在肥多水多的情况下长大穗。
一些玉米植株发生变异会出现没有叶绿素的白化苗。绿色植物生长要进行光合作用,这种白化苗就无法生存下去。
提问:高秆小麦变异为矮秆小麦,绿色玉米苗变异为白化苗,这都是变异,他们对生物个体的生存有什么影响?
——前者有利于生存,后者不利于生存。
根据变异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我们可以把变异分为两类: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四)变异在生物进化上的意义
变异对进化有重要意义。
地球上环境复杂多样,不断变化。多种多样的生物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
此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的进化,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变异对进化的重要意义,我们在以后将继续学习。
(五)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人类出于生存的需要,在远古时就开始注意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对遗传变异的现象加以利用,特别是在农牧业生产中。人类在农业上利用变异的方法主要有这样几种:
(1)在农作物、家禽、家畜中,有许多对人类有益的变异,人类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培育,获得新的品种,如肉用牛和奶用牛的培育。
(2)用杂交的方法,将不同生物个体的性状重新组合,形成新的性状组合的新品种。如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与产量不高但抗倒伏的小麦杂交,让两种小麦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产生变异,可以培养出高产同时抗倒伏的新的小麦品种。
(3)为培养新的品种,也可以改变环境因素来影响遗传物质,使生物产生变异并对变异进行选择,培育出新品种。如用射线照射或用药物处理植物的种子,种子产生变异后进行选择,选出有利于生产的变异培育成新品种。
应用以上方法,人类曾经培育出许多品种。
板书设计: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一、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二、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生物性状的变异决定于遗传物质;同事、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生物2024教案篇14
“生物的特征”说课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生物的特征》,采用的教材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著的《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生物的特征。本次说课包括五个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新教材,打破了学科体系,构建了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体系,所以把生物圈作为第一单元,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把“生物的特征”作为第一节,做为初中生物课的开篇之作,说明了本节课在教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才能为进一步学习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教学目标。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标的精神,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了解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1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说课稿汇总,可供参考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热爱生命、保护生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3.教学重点。生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4.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5.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来突破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由于学生刚升入初中,一切都有陌生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融入生物课之中,让其产生一种归属感,找到一种家的感觉。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从学生熟悉的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入新知识,利用多媒体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教师不要把这节课引的过难,要从感性入手。第一课的教法要以培养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为基点。我个人认为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在本课都应围绕“兴趣”做文章。
三、说学法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资料──长白山风光片,展示长白山的秀美山川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从学生熟知的长白山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生物圈之中,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从感性入手,拉近了课程与学生的距离,同时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为后续教学打开了局面。然后让学生说出在片中看到的哪些是非生物、哪些是生物?这时可能会对某一个产生的不同的判断,这时教师不要进行评判,做出结论,而是由此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问题:如何判断什么是生物?也就是说生物应有哪些特征。
(二)分组讨论
对于什么是生物,生物具有哪些特征,教师要播放有关生物和生物的五个特征的多媒体资料,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分组讨论,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一种隐性的课程资源,课堂上要充分激活。学生通过观察和资料分析、分组讨论来探究新知识,培养了科学探究的能力,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相互交流、辩论、归纳和总结
当学生讨论完后,教师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围绕什么是生物,生物具备哪些特征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意见一致,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才下结论。如果意见还不一致,这时要发挥教师的作用,运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实例来加以概括和总结。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说课稿汇总,可供参考
讨论时,教师要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加活动,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对或错,都要给予掌声或语言鼓励,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知识迁移
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生物除了上述特征外,还有哪些特征呢?教师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课后去收集资料。
(五)巩固与练习
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让学生到前面模仿中央台《幸运52》栏目的方式,学生两人一组一个比划一个猜,通过这种形式既复习了知识点,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我们每个人也是生物圈的一个成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谈谈做为生物圈的一分子,学完本课内容有什么感想,从而提升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生命,爱护我们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的意识,懂得保护自然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七)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校园内有哪些生物,做好记录。这样既可以把课堂教学得以延续,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为生物课的后续教学打下了铺垫。
五、说板书
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这样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很好地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最后由多媒体课件展出。《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基于课改理念,我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培养。通过“目标引领、自主学习、教师释疑、当堂反馈”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技能,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章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生物的特征,一是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这一节是在前一节认识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对我们身边的生物进行实地调查。旨在通过调查,认识我们身边的生物,进一步了解生物有别于非生物的共同特征。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身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的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与训练。
三、教学规划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你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培养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明确调查的目的后,小组进行实地调查,最后进行交流和展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能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增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认识到保护环境要从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开始。
-教学策略
本节课是一节调查课。在调查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调查?怎样开展调查?调查的目的是什么?然后针对调查的目的小组确定调查对象、调查范围、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调查表,然后小组分头进行调查、记录,撰写调查报告,最后在全班交流、展示。-教学重点
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培养学生调查实践以及和同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生物2024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多方面的影响。
2.设计并完成酸雨或废电池对生物影响的探究实验。
3.能够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
教学重难点
1.知识方面:掌握调查和收集资料、科学探究的方法;设计两个探究实验的方案;开展课外调查并完成调查报告;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2.科学方法、能力方面: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3.科学价值观方面:充分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树立环境保护的紧迫感、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分成四组,明确组长及组员名单。
2.布置调查任务:
①人类破坏森林的实例。
②人类活动引起沙尘暴的实例。
③各种野生动物被捕杀的实例。
④结合广州珠江水的污染状况,收集我国河流、湖泊被人类污染、破坏的实例。
⑤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实例。
⑥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
⑦酸雨、废电池产生危害的实例。
⑧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小组讨论:这些现象的后果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的行为?
3.每组选两个标题(彼此不重复)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做成幻灯片(最好图文并茂),在课堂上汇报。小组讨论内容每个同学都要做好发言的准备。
设计意图:
考虑到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因此将下一课时的调查内容也纳入本节课,每个小组选做其中两项内容,负担不会太重,再通过堂上的汇报交流,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里将课外阅读也纳入查阅范围,一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当前生态环境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及有关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教学引入:
通过大屏幕展示组图:
青山—绿水—蓝天—小鸟天堂—繁华的都市—拥挤的人群—密集的厂房—高高耸立的排污烟囱—荒山—污水—灰蒙蒙的天空—垂死挣扎的小鸟
教师:美丽的青山绿水没有了,带给我们的是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画面。人类在制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课前同学们都做了大量的工作,有了充分的准备,我们看看哪一小组做得最好!先请出我们第一组的代表来发言。
学生堂上展示阶段:
学习活动:由每组选派发言人x人,用ppt展示资料收集结果。
第1组汇报:人类破坏森林的实例,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实例。
第2组汇报:人类活动引起沙尘暴的实例,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实例。
第3组汇报:各种野生动物被捕杀的实例,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
第4组汇报:结合__的污染状况,收集我国河流、湖泊被人类污染、破坏的实例,收集酸雨、废电池产生危害的实例。
师生互动:教师可向学生发问,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问。
生生互动:一个小组汇报结束后,不同小组成员之间可提问。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是学生课前资料收集整理成果的展示,也是这节课的主要环节。学生学生将课外查找到的资料,以制作的演示文稿进行汇报,在课堂上同其他同学共同分享,互相交流。组内可以分工,每人交流一个方面,其他同学给予补充,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位置,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堂上教师要提醒每组发言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
学生在汇报的同时,其他小组也要认真聆听,并对汇报的小组作出质疑或提问,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将一些重要的内容点出,引起学生的关注,或者将被学生忽略的内容加以补充。
无论是学生的展示环节,还是师生、生生间的互动环节,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引导着学生,使他们自觉地参与到调查问题、收集资料、准备发言的活动中去。学生在课堂上参与交流可以促进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收集资料和信息,达到了课标要求的“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师生讨论阶段:
讨论内容:这些现象的后果是什么?面对这些问题,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我们应该怎样要求自己的行为?
学生:各抒己见,具体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或感想
教师: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发言,参与其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作起。
设计意图:
给学生提供自由宽敞的舞台,让学生尽情地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完全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与学生一起平等地发言,拉近师生关系,有利于创造学生平等、自由的学习氛围。
结束:
表扬各小组成员作业完成得很好,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下次做得更好!
播放“地球之歌”的MTV,在歌声中结束本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