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初中数学教案
好的教案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怎么写好经典初中数学教案?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经典初中数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经典初中数学教案篇1
【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高元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此外,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它学科有重要意义。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能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0)并知道各项及其系数。
2、在分析、揭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工具,增加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进一步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会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教法、学法】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法教学。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数学模型-----概念归纳”的模式。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类比新知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像这样的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一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一般形式:
是常数且
设计意图:复习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回忆起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回忆起“项”及“系数”的概念,通过类比,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生活情境,自主学习
(1)正方形桌面的面积是2m,设正方形桌面的边长是xm,可得方程
(2)矩形花圃一面靠墙,另外三面所围的栅栏的总长度是19米。如果花圃的面积是24m2,设花圃的宽是xm则花圃的长是m,可得方程
(3)一张面积是600cm2的长方形纸片,把它的一边剪短10cm,恰好得到一个正方形。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xcm,可得方程
(4)长5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与墙的距离比梯子的顶端到地面的距离多1m,设梯子的底端到墙面的距离是xm,可得方程
设计意图:因为数学来源与生活,所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为素材创设情景,易于被学生接受、感知。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抽象能力。情景分析中学生自然会想到用方程来解决问题,但所列的方程不是以前学过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地进入新课。
三、探究学习:
1、概念得出
讨论交流:以上所列方程有哪些共同特征?
设计意图:英国一位著名的数学教育心理学家曾说:概念的教学要从大量实例出发,通过实例帮助完成定义,而不是教定义。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列方程的特点,再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到定义,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定义的目的.
2、巩固概念
下列方程中那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设计意图:
这组练习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定义中3个特征的理解.题目的设置,目的在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定义的掌握,提高学生对变式的理解能力.此环节采取抢答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得出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和项,系数的概念,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并掌握的目的.
4.典型例题
例将下列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设计意图:此题设置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一般形式的理解。
5.巩固练习
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设计意图:此题设置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一般形式的理解
6、拓展应用
(1)、若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p为任意实数B、p=0C、p≠0D、p=0或1
(2)、若关于x的方程mx-2x+1=2x(x-1)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3)、若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值为
设计意图:此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让学生进行讲解,教师作适当归纳,可留疑,让学生课下思考。此题需进行分类讨论,开拓学生思维,体现数学的严谨性。
7.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小结反思中,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体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为每个学生都创造了数学活动中获得活动经验的机会。
【课后作业】
1、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试说明理由。
2、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经典初中数学教案篇2
问题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
初中的,随便那个年级.2000字.案例和反思
1个回答分类:数学2014-11-3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2.3平行线的性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3节平行线的性质,它是平行线及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行线的性质
难点:“性质1”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与“动像探索法”
五、教具、学具: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媒体:
大屏幕、实物投影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1.播放一组幻灯片.内容:①火车行驶在铁轨上;②游泳池;③横格纸.
2.声音: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师:首先肯定学生的回答,然后提出问题.
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引出课题——平行线的性质.
(二)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1.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如图).
问题一: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把结果填入下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同位角
∠1
∠5
角的度数
数量关系
学生活动:画图——度量——填表——猜想
结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问题二: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探究、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2.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
3.性质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三)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问题三:请判断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a‖b因为a‖b
所以∠1=∠2所以∠1=∠2
又∠1=∠3又∠1+∠4=180°
所以∠2=∠3所以∠2+∠4=180°
语言叙述:
性质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四)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抢答)
(1)如图,平行线AB、CD被直线AE所截
①若∠1=110°,则∠2=°.理由:.
②若∠1=110°,则∠3=°.理由:.
③若∠1=110°,则∠4=°.理由:.
(2)如图,由AB‖CD,可得()
(A)∠1=∠2(B)∠2=∠3
(C)∠1=∠4(D)∠3=∠4
(3)如图,AB‖CD‖EF,
那么∠BAC+∠ACE+∠CEF=()
(A)180°(B)270°(C)360°(D)540°
(4)谁问谁答:如图,直线a‖b,
如:∠1=54°时,∠2=.
学生提问,并找出回答问题的同学.
2.(讨论解答)
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A=100°,
∠B=115°,求梯形另外两角分别是多少度?
(五)概括存储(小结)
1.平行线的性质1、2、3;
2.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六)作业第69页2、4、7.
八、教学反思:
①教的转变: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在引导学生画图、测量、发现结论后,利用几何画板直观地、动态地展示同位角的关系,激发学生自觉地探究数学问题,体验发现的乐趣.
②学的转变: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
③课堂氛围的转变: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经典初中数学教案篇3
一、说教材
(五)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绝对值》是选自人教版初一数学第一章第二节第四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的内容,这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绝对值的内容主要包括含义及有理数之间的大小比较,这也为后面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奠定了基础。
(六)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以及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掌握绝对值的含义,并且会比较有理数之间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数轴来推理数的绝对值,并在推理的过程中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逐步发展发生的抽象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分析,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绝对值的理解以及有理数的比较
难点:负数的绝对值的理解及比较
二、说学情
以上就是我对教材的分析,由于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也是在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下面我对学情进行分析。
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需一定的感性材料作支撑,同时思维比较活跃和积极,所以教学过程中会注重直观材料的运用,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理解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教材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我在本课中采用的教法有:讲授法、演示法和引导归纳法。演示法中需要的教具有多媒体和温度计。
四、说教法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怎样自己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本课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法来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五、说教学程序
为了更好的实现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出示温度计,"北方某一城市的温度是零下15摄氏度,南方某一城市的温度是15摄氏度",学生在稿纸上画一条数轴,标出这两个温度,并请一位学生画在黑板上。
数轴的两个数值是相反数,是上节课的内容,0到-15°和0到15°的变化温度分别是15°,那么两个相同的变化温度,怎么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呢?
(二)新授
1、从上面的问题中,我引出今天的"绝对值"概念,然后和学生一起从数轴上推导出绝对值。
2、使用多媒体呈现一组数字,包括几个正数,几个负数。让大家在数轴上画出,并写出每个数字的绝对值。然后学生来依次说出每个绝对值,以巩固概念的掌握。
3、和大家一起写出这些绝对值,把负数、正数、0的绝对值分别写在三个地方,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绝对值,并思考其中的规律,然后和学生一起得出结论,即正数的绝对值是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的0、得出这个结论后顺势提问:数a的绝对值是多少?进行分组讨论,在讨论一段时间后提醒学生刚刚的结论。
4、在每组的回答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数a的绝对值,分三种情况,当a大于0,绝对值为a;等于0时,为0;小于0时,为-a、这三种情况的分析后,学生就充分理解了绝对值的含义。
5、回到大家画的数轴,大家很容易比较出原点0右边的正数的大小,那么左边的.负数的大小怎么比较呢?提出这个问题后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把学生引入一个情境,即把数轴上的数都看成是温度,比较温度的大小就比较容易,然后回到数的比较。在这个引导后,得出的结论是:离0越远的数,越小;也可以说绝对值越大的负数越小。
(三)巩固练习
在PPT上呈现一些数的绝对值,以及一些负数、正数、绝对值之间的比较的题。
(四)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五)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不是目的,目的是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并运用本节课的内容。所以我会布置这样一个作业:请学生回家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找出南方和北方分别三个城市的温度,比较这些温度的大小,并写出每个温度的绝对值并进行比较。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学生能够更清晰的掌握内容,我用写关键词的方式来有逻辑性的呈现我的板书。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
经典初中数学教案篇4
案例主题:学生参与教学,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活动、合作、自由、民主、创新。
背景:我在进行数学七年级上册图形的认识的应用教学时,处理定理时,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很有感想:??
例题:课本p123证明两个角之间的关系,
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他们可能出现的情况。
活动过程:师:谁能总结一下判定两个角比较大小的方法?(学生都在紧张的思考中)(突然间,我发现一名平时学习较困难的学生闫家衔这次第一个举起了手,很惊奇,便马上让他发言了。也有了我思想上的一次飞跃。)
生:我认为前面,度量,而刚才第一条,第二条的叠合法。(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个别同学在讥笑,这位学生顿时有些难堪,想坐下去,我赶紧制止。)
师:很好!那你准备应该怎么做呢?生:嗯,(一下子来劲了):接着这位同学上黑板画了图,写出自己度量的方法和自己的想法。
师:刚才闫家衔同学真的不错,不但提出了新的方法,而且还给出了说理,我和全班同学都为你今天的表现感到非常高兴(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要有勇气展示自己,你今天的表现就非常非常地出色,你今后的表现一定会更出色。好,下面我就让我们一同来总结一下菱形的证明方法。
在师生的共同研讨下得出了这些方法。
师:今天的课程内容还有一项,那就是请闫家衔同学谈谈这堂课的感想。
生:以前我不敢发言,我怕说的不对会被同学们笑话,而今天的他的方法恰好是我前几天才预习过的,所以一下子??我今天才发现不是这样??我今后还会努力发言的??
理念反思:从这一个学生的举手发言到说得头头是道的“意外”中,我明白了:学生需要一个能充分展示自我的自由空间,作为老师,我们需要给学生一个自由的民主的氛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使“学困生”也能产生发言的欲望,也能对问题畅所欲言,教师还应能及时捕捉到这一闪光点,给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也就是说要使学生全部积极参与教学,因为它集中体现了现代课程理念:活动、合作、自由、民主、创新。
1、活动、合作是现代课程中的新的理念,只有参与,才能合作创新。
2、民主是现代课程中的重要理念。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课程实施中学生能够平等地参与。没有主动参与,只有被动接受,就没有民主可言。相反,如果没有民主,学生的`参与
就不是主动性参与,而是被动的、消极的参与。
3、在提问时,应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如:“请你帮助设计一下,有几种方案等问题?这样才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空间,学生在这个空间中可以按自己的方式展开想象,才能畅所欲言。
4、在课堂上,老师应不只关注“优等生”,而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学困生”和“学优生”同时享有尊严和拥有一份自信。特别是发现到一个学困生在举了手时,应及时给“学困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发言,学生在发言中,虽然有时不能把问题完全解决,老师也要充分的肯定这个学生的成绩和能够大胆发言的勇气。
经典初中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难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讨论、引导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一幅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答: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已知:如图,△ABC≌△DEF,请找出图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答:AB=DE,BC=EF,AC=DF,∠A=∠D,∠B=∠E,∠C=∠F。
3、若有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如何画?
答:能,先量出这个三角形纸片的每边的长,各个角的度数,然后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每边长,每个角的度数分别等于已知三角形纸片的每边长,每个角,这样作出三角形一定与已知三角形纸片全等。
4、如上图,△ABC与△DEF满足上述六个条件的全部可以使△ABC与△DEF全等。如果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部分是否能保证△ABC与△DEF全等?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一个条件行吗?两个条件、三个条件呢?
这节课就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二、新课讲授
1、只给出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⑴、给出一个内角,一条边;⑵、给出两个内角;⑶、给出两条边。
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
⑴、三角形一个内角为30°,⑵、三角形的两个内角⑶三角形的两条边
一条边为3cm;分别为30°和50°;分别为4cm,6cm。
结论: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注解〕:若给出的条件能够使两个三角形全等,则班上所有同学所作的三角形都应该全等;若给出的条件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只要按照同一要求作图,只要有两位同学作的三角形不全等,即可以说明给出的条件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特别地,只要能举出相关的反例能说明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可以适当减少作图环节。
3、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⑴、都给角:给三个角;⑵、都给边:给三条边;
⑶、既给角,又给边:①给一条边,两个角;②给两条边,一个角。
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
⑴、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和8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结论: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39;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⑵、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4cm、5cm和7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结论:边边边公理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AB=DE
AC=DF△ABC≌△DEF(SSS)
BC=EF
注意:三边对应相等是前提条件,三角形全等是结论。
5、由上面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
如图,是用三根长度适当的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所得框架的形状固定吗?用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的形状固定吗?
三角形框架形状和大小是固定不变的,四边形框架形状是可以改变的。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举例说明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投影片)
三、例题与练习
例1如图,当AB=CD,BC=DA时,图中的△ABC与△CDA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
答:△ABC与△CDA是全等三角形。
证明:在△ABC与△CDA中
AB=CD(已知)
∵AD=CB(已知)
AC=CA(公共边)
∴△ABC≌△CDA(SSS)
例2变式题如图,当AB=CD,BC=DA时,你能说明AB与CD、AD与BC的位置关系吗?为什么?
答:能判定AB∥CD
证明:在△ABC与△CDA中
AB=CD(已知)
∵AD=CB(已知)
AC=CA(公共边)
∴△ABC≌△CDA(SSS)
∴∠3=∠4,∠1=∠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B∥CD,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1)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2)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3)边边边公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2、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五、作业
课本第160页,习题5.7数学理解第1、2题;问题解决第1题
六、板书设计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AB=DE
AC=DF△ABC≌△DEF(SSS)
BC=EF
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经典初中数学教案篇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函数是初等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也是实际生活中数学建模的重要工具之一,二次函数在初中函数的教学中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初中代数内容的引申,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更为高中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和圆锥曲线奠定基础。在历届佛山市中考试题中,二次函数都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基本数学思想和素养的形成起推动作用。
(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的联系,使学生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课标要求:
①通过对实际问题情境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②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③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
④会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情分析:
(1)初三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已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等基本知识。
(2)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学习新课时有明显提高。
(3)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很高,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学生能力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明显。
4.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掌握二次函数y=图像与系数符号之间的关系。通过复习,掌握各类形式的二次函数解析式求解方法和思路,能够一题多解,发散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制作动画增加直观效果,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数学之美。在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感受探索与创造,体验成功的喜悦。
5.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掌握二次函数y=图像与系数符号之间的关系。
(2)各类形式的二次函数解析式的求解方法和思路。
(3)本节课主要目的,对历届中考题中的二次函数题目进行类比分析,达到融会贯通的作用。
难点:(1)已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说出函数性质
(2)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选用恰当的数学关系式解决几何问题.
二、教学方法:
1.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既直观、生动地反映图形变换,增强教学的条理性和形象性,又丰富了课堂的内容,有利于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2.将知识点分类,让学生通过这个框架结构很容易看出不同解析式表示的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形成一个清晰、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
3.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以课标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初三学生的求知心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形成学生自动、生生助动、师生互动,教师着眼于引导,学生着眼于探索,侧重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思维的训练。同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分层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知识,能力得到提高。
三、学法指导:
1.学法引导
“授人之鱼,不如授人之渔”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传授学生基本知识,还要培育学生主动思考,亲自动手,自我发现等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教学终极目标。
2.学法分析: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因此教师有组织、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并参入到学习活动中,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研讨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习惯与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设计理念:《课标》要求,对于课程实施和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4、设计思路:不把复习课简单地看作知识点的复习和习题的训练,而是通过复习旧知识,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设计:
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类比、联想、转化的思想,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复习旧知识的目的是对学生新课应具备的“认知前提能力”和“情感前提特征进行检测判断”。学生自主完成,不仅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为课堂教学扫清障碍。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按照分层递进的教学原则,设计安排了6个由浅入深的题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准备。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环节通过开放性题的设置,发散学生思维,学生对二次函数的性质作出全面分析。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经历发现过程,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运用知识,体验成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配有两个由低到高、层次不同的巩固性习题,体现渐进性原则,希望学生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感受成功的喜悦。
安排三个层次的练习。
(一)从定义出发的简单题目。
(二)典型例题分析,通过反馈使学生掌握重点内容。
(三)综合应用能力提高。
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在获取新知识中体现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策略进行反思,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方法与小结
由总结、归纳、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作业设计:(见课件)
3、板书设计:(见课件)
五、评价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我以学生活动为主线,通过“观察、分析、探索、交流”等过程,让学生在复习中温故而知新,在应用中获得发展,从而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本节教学过程主要由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运用知识,体验成功;知识深化――应用提高;归纳小结――形成结构等环节构成,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体现了让学生成为行为主体即“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新课标》要求。本设计同时还注重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活动、合作、开放、探究、交流中,愉悦地参与数学活动的数学教学。
经典初中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3.同学们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的简洁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重、难点
重点: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二、自学提纲:
一.主要让学生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1.判别式在什么情况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
2.判别式在什么情况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
3.判别式在什么情况下无实数根?
二.ax2+bx+c=o(a≠0)的两个根为x1.x2那么
X1+x2=-x1x2=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不同的类型的问题.列出不同类型的方程.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k-1没有实数根.试判别关于x的方程x2+kx=1-k的根的情况。
巩固提高:
已知在等腰中,BC=8.AB.AC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10x+m=0的两个实数根.求的周长
例题2:
.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2a-1)x+a2=0的两个实数根.且(x1+2)(x2+2)=11.求a的值。
.巩固提高: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m+1)x+2m-1=0.
(1)求证:不论m为任何实数.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两根为x1.x2.且满足
求m的值。
例3某电脑销售商试销一品牌电脑(出厂为3000元/台),以4000元/台销售时,平均每月销售100台.现为了扩大销售,销售商决定降价销售,在原来1月份平均销售量的基础上,经2月份的市场调查,3月份调整价格后,月销售额达到576000元.已知电脑价格每台下降100元,月销售量将上升10台,
(1)求1月份到3月份销售额的平均增长率:
(2)求3月份时该电脑的销售价格.
练习: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商场决定采取适当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
1)若商场平均每天要赢利1200元,则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2)则降价多少元?
四、小结
这节课同学有什么收获?同学互相交流?
五、布置作业:
课前课后P10-12
经典初中数学教案篇8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
2.渗透转化思想.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勤思、认真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把记成,显示了乘方符号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引导探索法,尝试指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2.学生学法:探索的性质→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运算.
2.难点:运算的符号法则.
3.疑点:①乘方和幂的区别.
②与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类比,学生讨论归纳乘方的概念,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学生讨论归纳乘方的性质,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 新课
师:在小学我们已经学过:记作,读作的平方(或的二次方);记作,读作的立方(或的三次方);那么可以记作什么?读作什么?
生:可以记作,读作的四次方.
师:呢?
生:可以记作,读作的五次方.
师:(为正整数)呢?
生:可以记作,读作的次方.
师:很好!把个相乘,记作,既简单又明确.
【教法说明】教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发展是不断进行推广的,是由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得到的,是由计算正方体和体积得到的,而,……是学生通过类推得到的.
师:在小学对底数,我们只能取正数.进入中学以后我们学习了有理数,那么还可取哪些数呢?请举例说明.
生:还可取负数和零.例如:0×0×0记,(-2)×(-2)×(-2)×(-2)记作.
非常好!对于中的,不仅可以取正数,还可以取0和负数,也就是说可以取任意有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课题:(板书).
【教法说明】对于的范围,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动脑参与,并且根据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层逐步说明可以取正数,可以取零,可以取负数,最后总结出可以取任意有理数.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求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相同的因数叫做底数,相同的因数的个数叫做指数.一般地,在中,取任意有理数,取正整数.
注意:乘方是一种运算,幂是乘方运算的结果.看作是的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的次幂.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1)
(1)在中,底数是_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或读作___________;
(2)在中,-2是__________,4是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或读作__________;
(3)在中,底数是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
(4)5,底数是___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_____.
【教法说明】此组练习是巩固乘方的有关概念,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2)、(3)小题的区别表示底数是-2,指数是4的幂;而表示底数是2,指数是4的幂的相反数.为后面的计算做铺垫.通过第(4)小题指出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一次方,如5就是,指数1通常省略不写.
师:到目前为止,对有理数业说,我们已经学过几种运算?分别是什么?其运算结果叫什么?
学生活动:同学们思考,前后桌同学互相讨论交流,然后举手回答.
生:到目前为止,已经学习过五种运算,它们是:
运算:加、减、乘、除、乘方;
运算结果:和、差、积、商、幂;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评价并鼓励.
【教法说明】注重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思维.主动参与,通过学生讨论、归纳得出的知识,比教师的单独讲解要记得牢,同时也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师:我们知道,乘方和加、减、乘、除一样,也是一种运算,如何进行乘方运算?请举例说明.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同桌相互讨论,并在练习本上举例.
【教法说明】通过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得出可以利用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来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
2.练习:(出示投影2)
计算:1.(1)2, (2), (3), (4).
2.(1),,,.
(2)-2,,.
3.(1)0, (2), (3), (4).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解题过程,请三个学生板演,教师巡回指导,待学生完成后,师生共同评价对错,并予以鼓励.
师:请同学们观察、分析、比较这三组题中,每组题中底数、指数和幂之间有什么联系?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边巡视边做适当提示.然后让学生讨论,老师加入某一小组.
生: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零的任何次幂都是零.
师: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与,与中,底数、指数和幂之间有何联系?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同桌之间、前后桌之间互相讨论.
生: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奇次幂仍互为相反数,偶次幂相等.
师:请同学思考一个问题,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是什么数?
生:任何一个数的偶次幂是非负数.
师:你能把上述结论用数学符号表示吗?
生:(1)当时,(为正整数);
(2)当
(3)当时,(为正整数);
(4)(为正整数);
(为正整数);
(为正整数,为有理数).
【教法说明】教师把重点放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上,通过学生自己探索,获取知识.教师要始终给学生创造发挥的机会,注重学生参与.学生通过特殊问题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既训练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对法则记得牢,领会的深刻.
经典初中数学教案篇9
4.1二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能说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辨别一个方程是不是
二元一次方程;
2、通过探索交流,会辨别一个解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能写出给定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了解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说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探究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进一步培养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关注生活,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即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
但不是任意的两个数是它的解。
2、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认识二元一次方程,了解二元一
次方程的特点,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的引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激发学习情绪,营造学习气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
空间,自主探讨,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
3、通过学练结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大6,这个数是多少?
2、写有数字5的黄卡和写有数字2的蓝卡若干张,问黄卡和蓝卡各取几张,才能使取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22?
思考:这个问题中,有几个未知数?能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吗?
如果设黄卡取x张,蓝卡取y张,你能列出方程吗?
3、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时,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推陈出新发现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所列的方程:5x?2y?22,2a?3b?20,这两个方程有哪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与一元一次方程比较,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板书:二元一次方程)
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你认为怎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小试牛刀巩固新知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1)x2?y?0(2)12a?b?2b?0(3)y?x(4)x??123y
3、师生互动再探新知
(1)什么是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你能给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下一个定义吗?(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
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若未知数设为x,y,记做x?,若未知数设为a,b,记做
?y?
4、再试牛刀检验新知
(1)检验下列各组数是不是方程2a?3b?20的解:(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a?4a?5a?0a?100
b?3b??1020b??b?6033
(2)你能写出方程x-y=1的一个解吗?(再一次让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
5、自我挑战三探新知
有3张写有相同数字的蓝卡和2张写有相同数字的黄卡,这五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10。设蓝卡上的数字为x,黄卡上的数字为y,根据题意列方程。3x?2y?10
请找出这个方程的一个解,并写出你得到这个解的过程。
学生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体验和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6、动动笔头巩固新知
独立完成课本第81页课内练习2
三、你说我说清点收获
比较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
如何求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四、知识巩固
1、必答题
(1)填空题:若mxy?9x?3yn?1?7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n?x?2y?5变形正确的有2
10?__?10①x?5?4y②x?10?4y③y?④y?44
(3x?7是方程2x?y?15的解。()(2)多选题:方程
y?1
x?7
(4)判断题:方程2x?y?15的解是。()y?1
2、抢答题
是方程2x?3y?5的一个解,求a的值。(1)已知x??2
y?a
(2)写出一个解为x?3的二元一次方程。
y?1
3、个人魅力题
写有数字5的黄卡和写有数字2的蓝卡若干张,问黄卡和蓝卡各取几张,才能使取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22?设黄卡取x张,蓝卡取y张,根据题意列方程:5x?2y?22你能完成这道题目吗?
五、布置作业
经典初中数学教案篇10
一、教材内容及设置依据
【教材内容】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有理数加法、减法的运算的回顾,学习包括分数和小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其方法;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设置依据】教材内容的确定主要根据知识的社会作用性、教育性原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以及形成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作用)、后继教育原则(为进一步深造、参加实际工作和适应日常生活准备条件)、可接受性原则(即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生理心理特征,又要着眼于学生的不断发展);还要与现实生活、科技发展相适应,逐步深透现代教学思想。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加强,同时又是后面所要学习的有理数的乘法、除法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础,
特别是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为后面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的学习提供了
类比依据。也为后面学习代数式的合并同类项及有关的恒等变形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对重点的处理】本节的重点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了突出重点,教师应尽量从实际问题引入、应尽可能的在课堂上创设具体教学情境,注重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运算的方法。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和每节课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的把每节课的“课堂练习”和“习题”的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板块,如:1、知识巩固型2、实际应用型3、方法多变型4、知识拓展型等。
【对难点的处理】对于难点的处理,因为新教材“强调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因此教学时我们应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或用“已知”去解决“未知”的思想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交流,充分的探索。同时淡化形式,突出实质(不出现代数和的定义,只是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以及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对“代数和”加以体会)
四、关于教学方法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采用的方法:
1、情境体验:通过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会到课堂中去,产生共鸣,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观察、分析、探索,加深其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发现法: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中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巩固性、可接受性、教学与发展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等原则。引导发现法的关键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小组合作、探究讨论:通过合作讨论,使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形成合作的意识,产生合作的愿望。
五、关于学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給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会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提出问题后,要鼓励学生分析、探索、讨论,确定出问题解决的办法。通过小组探究交流,得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开拓了思路,培养了思维能力。同时意识到:数学是生活实际中的数学、大自然中的数学,萌生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愿望。
六、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复习铺垫:
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有关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速算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1、45+(-23)2、9-(-5)
3、-28-(-37)4、(-13)+0
5、(-29)+(-31)6、(-16)-(-12)-24-(-18)7、1.6-(-1.2)-2.58、(-42)+57+(-84)+(-23)
从四排学生中个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板演6、7、8、题。
通过比赛的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迎合了学生好胜的心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题目进行评判,对优胜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其他学生加以鼓励,使他们意识到“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要有信心,要有高昂的斗志。通过练习,学生已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特别是减法法则,加深了印象,这符合教学论中的巩固性原则,为后面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
二、新知探索:
1、出示引例1: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高度变化记作
上升4.5千米+4.5千米
下降3.2千米-3.2千米
上升1.1千米+1.1千米
下降1.4千米-1.4千米
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米?
让学生分组探究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难得出两种算法:
①4.5+(-3.2)+1.1+(-1.4)②4.5-3.2+1.1-1.4
=1.3+1.1+(-1.4)=1.3+1.1-1.4
=2.4+(-1.4)=2.4-1.4
=1千米=1千米
教师随之提出问题: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教师的引导、规纳、总结可得出:加减法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代数和“的含义。这里不要求出现“代数和”的名称。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让每一个学
经典初中数学教案篇11
1.知识结构
2.重点和难点分析
重点:本节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和性质.虽然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在小学学过,但对于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并不深刻,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以后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打下基础,所以教师不要忽视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以后证明四边形问题的基础,也是学好全章的关键.尤其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推论,推论的应用有两个条件:
一个是夹在两条平行线间;
一个是平行线段,具备这两个条件才能得出一个结论平行线段相等,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结论都不成立,这也是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教师要反复强调.
难点:本节的难点是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为了能熟练的应用性质定理及其推论,要把性质定理和推论的条件和结论给学生讲清楚,哪几个条件,决定哪个结论,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即书写格式,都要在讲练中反复强化.
3.教法建议
(1)教科书一开始就给出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我感觉这样引入新课,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己设计了一个动画,建议老师们用它作为本节的引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2)在生产或生活中,平行四边形是常见图形之一,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平行四边形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让他们自己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教师最后做总结.平行四边形是特殊的四边形,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要判断两点:首先是四边形,然后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3)对于教师来说讲课固然重要,但讲完课后有目的的强化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做题,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讲内容,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要反思回顾,总结深化.
平行四边形及其性质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
2.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1、2.
3.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或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1.知道解决平行四边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处理,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推导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推导、论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风.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渗透几何方法美和几何语言美及图形内在美和结构美
二、学法引导
阅读、思考、讲解、分析、转化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的应用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的概念和运用性质定理2的推论;在计算或证明中综合应用本节前一章的知识.
3.疑点及解决办法:关于性质定理2的推论;两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平行直线中间的距离的区别与联系,注重对概念的教学,使学生深刻理解上述概念,搞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关问题.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做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投影仪,投影胶片,小黑板,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习提问,学习思考口答;教师设疑引思,学生讨论分析;师生共同总结结论,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达标练习
第一课时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四边形?什么叫四边形的一组对边?
2.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在位置上有几种可能?
(教师随着学生回答画出图1)
图1
【引入新课】
在四边形中,我们常见的实用价值最大的就是平行四边形,如汽车的防护链,无轨电车的击电杆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形象,平行四边形有什么性质呢?这是这节课研究的主要内容(写出课题).
【讲解新课】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注意:一个四边形必须具备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才是平行四边形,反过来,平行四边形就一定是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一个四边形.因此定义既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定义判定法)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表示:平行四边形用符号“
”表示,如图1就是平行四边形
,记作“
”.
align=middle>
图1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讲解平行四边形性质前必须使学生明确平行四边形从属于四边形,因此它具有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共性),同时它又是特殊的四边形,当然还有其特性(个性),下面介绍的性质就是其特性,这是一般四边形所不具有的.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
(教具用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凑的平行四边形演示,由此得到证明以上两个定理的方法.如图2)
图2如图3
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由此得到
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图3
要注意:必须有两个平行,即夹两条平行线段的两条直线平行,被夹的两条线段平行,缺一不可,如图4中的几种情况都不可以推出图4
4.平行线间的距离
从推论可以知道,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从一条直线上所有各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相等,如图5.
我们把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平行线的距离.
图5
注意:(1)两相交直线无距离可言.
(2)连结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叫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一定要注意这些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例1已知:如图1,
经典初中数学教案篇12
一、教材分析
幂函数是学生在系统学习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之后研究的又一类基本初等函数。是对函数概念及性质的应用,能进一步培养利用函数的性质(定义域、值域、图像、奇偶性、单调性)研究一个函数的意识。因而本节课更是一个对学生研究函数的方法和能力的综合提升。从概念到图象(),利用这五个函数的图象探究其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公共点,概括、归纳幂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一般认知规律。从教材的整体安排看,学习了解幂函数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获得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以便能将该方法迁移到对其他函数的研究。
二、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幂函数的定义,会画常见幂函数的图象,掌握幂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初步学会运用幂函数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过程与方法]引入、剖析、定义幂函数的过程,启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会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主动探索幂函数性质,体会学习数学规律的方法,体验成功的乐趣;对幂函数的性质归纳、总结时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和识图能力;运用性质解决问题时,进一步强化数形结合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幂函数概念,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研究函数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
三、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幂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2)指数α的变化对幂函数y=xα(α∈R)的影响。从知识体系看,前面有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学习,后面有其他函数的研究,本节课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就知识特点而言,蕴涵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就能力培养来说,通过学生对幂函数性质的归纳,可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概括能力,运用数学语言交流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指数α的变化对幂函数y=xα(α∈R)性态的影响。
(2)数形结合解决大小比较以及求参数的问题。从学生认知发展看,他们具备一定的学习新函数的能力,可以通过学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方法来类比,但毕竟幂函数在三种初等函数中是最难的,因为它分类的情况很多,且性质多而复杂,我采用让学生自己利用计算机作出函数的图像,从中归纳性质的方法来突破难点。
四、学情与教法分析
1.学情分析
从学生思维特点来和认知结构看,前面学生已经学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新函数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一方面可以把本节课与前面的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进行类比学习,但另一方面本节课分类情况多,性质归纳困难,尤其是三个函数放在一起可能产生混淆。对进入高中半个学期的学生来说,虽然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也初步形成,但缺乏冷静、深刻,思维具有片面性、不严谨的特点,对问题解决的一般性思维过程认识比较模糊。
2.教法分析
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在思维习惯上还有待教师引导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在教师的带领下创设疑问,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索,逐步解决问题。采用引导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教师点拨,启发学生主动观察、主动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达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接受。
3.教学构想
新课标的要求是通过实例,了解y=x,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而原数学教学大纲要求掌握幂函数的概念及其图像和性质,在考查掌握函数性质和运用性质解决问题时,所涉及的幂函数f(x)=xα中α限于在集合{-2,-1,-,1,2,3}中取值。新课标无论从内容的容量和难度上都要远低于旧课标。而苏教版的教材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处理此部分内容,内容体系均未超出课标要求。所以我们应以新课标为准绳,控制难度与要求。由于本节课的难点在于指数α的变化对幂函数y=xα(α∈R)性态的影响,本身幂函数比较抽象,所以我采用在多媒体教室让学生用Excel来模拟得到图象,再从图象上观察、归纳函数的性质。从心理学上讲,自己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印象更深刻,学生容易接受与理解。
经典初中数学教案篇13
一、一次函数
1、问题导入:
问题1:小明暑假第一次去北京、汽车驶上A地的高速公路后,小明观察里程碑,发现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5千米/时、己知A地直达北京的高速公路全程为570千米,小明想知道汽车从A地驶出后,距北京的路程和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有什么关系,以便根据时间估计自己和北京的距离、
问题2:小张准备将平时的零用钱节约一些储存起来、他己存有50元,从现在起每个月节存12元、试写出小张的存款与从现在开始的月份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1)找出问题中的变量并用字母表示,列出函数关系式、
(2)这两个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各有什么限制?
以上这些问题,请各小组讨论一下,派代表回答、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教师最后总结一次函数的概念、(板书)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函数关系式的结构特征,引出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学生回答,且互相补充)老师最后归纳:一次函数通常可以表示为的形式,其中为常数,特别地,当时,一次函数(常数)也叫做正比例函数、
二、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
1、做一做: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请同学运用描点法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老师用多媒体打出题目)。根据学生的动手实践、观察与讨论,得出结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特别地,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2、接下来教师提问:
(1)观察所画出的四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比较各对一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能否从中了现一些规律?对于直线(是常数),常数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各有什么影响?
3、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最后总结出规律:当一样,不一样时,直线方向相同(平行),但没有相同点;当不一样,一样时,都经过(0,)点(相交),但直线方向不同、
4、巩固训练:
(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教师提出问题:①画出图象,看看是否与上面的讨论结果一样;②你取的是哪几个点?和同学比较一下,怎样取比较简便?
(2)将直线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直线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学生到前板演)、
5、对于教材中第42页例2处理,教师先用多媒体打出,并提出问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在坐标轴上取点有什么好处?组织学生结合问题去分析,动手尝试,小组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对于教材第43页例3处理,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讨论同学们讨论:①这里取的数悬殊较大怎么办?②这个函数是不是一次函数?③这个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函数的图象是什么?④在实际问题中,一次函数的图象除了直线和本题的图形外,还有没有其他情形?你能不能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三、一次函数的性质
函数反映了客观世界中量的变化规律,那么一次函数又有什么性质呢?
1、请同学们来一起观察大屏幕上函数图象(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函数的图象),并回答:当一个点在直线上从左右移动时,它的位置如何变化?你能从中得到函数值的变化与自变量的变化规律吗?(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演示点的移动情况,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变化规律理解)由学生讨论出结果:也就是说,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教师板书)
2、请同学们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观察它们是否也有相应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你能否发现什么规律?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最后归纳出一次函数如下性质:(1)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上升;(2)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下降;
3、补充性质:(3)时,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4)时,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5)时,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6)时,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
4、对于教材中第45页做一做处理,可以作为例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起着指导作用;对于教材中第45页例4的处理,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审题分析找出题中的己知量,并提示学生:要想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关键是要确定和的值,那么,结合题中所给的己知条件,又怎样来确定和的值呢?组织学生讨论,结合学生得出的结论,教师再给出待定系数法的概念,这样学生马上就会理解,从而难点得以突破、在这里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实际问题有关函数的自变量的范围限制、
经典初中数学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说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2、能熟练运用法则结合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特别是应用绝对值概念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能利用数轴对多个有理数进行有序排列。
3、能正确运用符号"<"">""∵""∴"写出表示推理过程中简单的因果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法则借助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难点:利用绝对值概念比较两个负分数的大小。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一)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多媒体显示)某一天我们5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从刚才的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从常见的气温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能有些学生会说从中知道广州的最低气温10℃比上海的最低气温0℃高,有些学生会说哈尔滨的最低气温零下20℃比北京的最低气温零下10℃低等;不会说的,老师适当点拔,从而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以下填空。
比较这一天下列两个城市间最低气温的高低(填"高于"或"低于")
广州_______上海;北京________上海;北京________哈尔滨;武汉________哈尔滨;武汉__________广州。
2、画一画:(1)把上述5个城市最低气温的数表示在数轴上,(2)观察这5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3)温度的高低与相应的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发现原点左边的数都是负数,原点右边的数都是正数;同时也发现5在0右边,5比0大;10在5右边,10比5大,初步感受在数轴上原点右边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教师趁机追问,原点左边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吗?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进一步验证了原点左边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从而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的乐趣,在探究中不知不觉获得了知识。)由小组讨论后,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二)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练一练(师生共同完成例1后,学生完成随堂练习1)
例1:在数轴上表示数5,0,-4,-1,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连接。(师生共同完成)
分析:本题意有几层含义?应分几步?
要点总结:小组讨论归纳,本题解题时的一般步骤:①画数轴②描点;③有序排列;④不等号连接。
随堂练习: P19 T1
2、做一做
(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对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①2和7 ②-6和-1 ③-6和-36 ④-和-1.5
(2)求出图中各对数的绝对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由①、②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代表站起来发言,口述自己组的发现,说明自己组发现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规律的能力。)
要点总结: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由学生总结得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1)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
(3)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3、师生共同完成例2后,学生完成随堂练习2、3、4。
例2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师生共同完成)
(1)1与-10,(2)-0.001与0,(3)-8与+2;(4)-与-;(5)-(+)与-|-0.8|
分析:第(4)(5)题较难,第(4)题应先通分,第(5)题应先化简,再比较。同时在讲解时,要注意格式。
注:绝对值比较时,分母相同,分子大的数大;分子相同,则分母大的数反而小;分子分母都不相同时,则应先通分再比较,或把分子化相同再比较。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时的一般步骤:①求绝对值;②比较绝对值的大小;③比较负数的大小。
思考:还有别的方法吗?(分组讨论,积极思考)
4、想一想:我们有几种方法来判断有理数的大小?你认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讨论后,得出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法则,另一种是利用数轴,当两个数比较时一般选用第一种,当多个有理数比较大小时,一般选用第二种较好。
练一练:P19 T2、3、4
5、考考你: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有没有的有理数,有没有最小的有理数,为什么?
(2)有没有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若有,请把它写出来?
(3)在于-1.5且小于4.2的整数有_____个,它们分别是____。
(4)若a>0,b<0,a<|b|,则你能比较a、b、-a、-b这四个数的大小吗?(本题属提高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
(新颖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6、议一议,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由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的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法则,两两比较,另一种是利用数轴,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必须把要比较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然后按照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用"<"(或">")连接,这种方法在比较多个有理数大小时非常简便。
六、布置作业:P19 A组、B组
基础好的A、B两组都做
基础较差的同学选做A组。
经典初中数学教案篇15
12.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应注意是方程的解,但不一定符合题意,因此求解后一定要检验,以确定适合题意的解.例如线段的长度不为负值,人的个数不能为分数等.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2)长方形的周长、面积?长方体的体积?
2.例1 现有长方形纸片一张,长19cm,宽15cm,需要剪去边长是多少的小正方形才能做成底面积为77cm2的无盖长方体型的纸盒?
解:设需要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xcm,则盒底面长方形的长为(19-2x)cm,宽为(15-2x)cm,
据题意:(19-2x)(15-2x)=77.
整理后,得x2-17x+52=0,
解得x1=4,x2=13.
∴ 当x=13时,15-2x=-11(不合题意,舍去.)
答:截取的小正方形边长应为4cm,可制成符合要求的无盖盒子.
练习1.章节前引例.
学生笔答、板书、评价.
练习2.教材P.42中4.
学生笔答、板书、评价.
注意:全面积=各部分面积之和.
剩余面积=原面积-截取面积.
例2 要做一个容积为750cm3,高是6cm,底面的长比宽多5cm的长方形匣子,底面的长及宽应该各是多少(精确到0.1cm)?
分析:底面的长和宽均可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则长×宽×高=体积,这样便可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解:长方体底面的宽为xcm,则长为(x+5)cm,
解:长方体底面的宽为xcm,则长为(x+5)cm,
据题意,6x(x+5)=750,
整理后,得x2+5x-125=0.
解这个方程x1=9.0,x2=-14.0(不合题意,舍去).
当x=9.0时,x+17=26.0,x+12=21.0.
答:可以选用宽为21cm,长为26cm的长方形铁皮.
教师引导,学生板书,笔答,评价.
(四)总结、扩展
1.有关面积和体积的应用题均可借助图示加以分析,便于理解题意,搞清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互关系.
2.要深刻理解题意中的已知条件,正确决定一元二次方程的取舍问题,例如线段的长不能为负.
3.进一步体会数字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3、6、7.
教材P.41中3.4
五、板书设计
12.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
例1.略
例2.略
解:设……… 解:…………
………… …………
12.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应注意是方程的解,但不一定符合题意,因此求解后一定要检验,以确定适合题意的解.例如线段的长度不为负值,人的个数不能为分数等.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2)长方形的周长、面积?长方体的体积?
2.例1 现有长方形纸片一张,长19cm,宽15cm,需要剪去边长是多少的小正方形才能做成底面积为77cm2的无盖长方体型的纸盒?
解:设需要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xcm,则盒底面长方形的长为(19-2x)cm,宽为(15-2x)cm,
据题意:(19-2x)(15-2x)=77.
整理后,得x2-17x+52=0,
解得x1=4,x2=13.
∴ 当x=13时,15-2x=-11(不合题意,舍去.)
答:截取的小正方形边长应为4cm,可制成符合要求的无盖盒子.
练习1.章节前引例.
学生笔答、板书、评价.
练习2.教材P.42中4.
学生笔答、板书、评价.
注意:全面积=各部分面积之和.
剩余面积=原面积-截取面积.
例2 要做一个容积为750cm3,高是6cm,底面的长比宽多5cm的长方形匣子,底面的长及宽应该各是多少(精确到0.1cm)?
分析:底面的长和宽均可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则长×宽×高=体积,这样便可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解:长方体底面的宽为xcm,则长为(x+5)cm,
解:长方体底面的宽为xcm,则长为(x+5)cm,
据题意,6x(x+5)=750,
整理后,得x2+5x-125=0.
解这个方程x1=9.0,x2=-14.0(不合题意,舍去).
当x=9.0时,x+17=26.0,x+12=21.0.
答:可以选用宽为21cm,长为26cm的长方形铁皮.
教师引导,学生板书,笔答,评价.
(四)总结、扩展
1.有关面积和体积的应用题均可借助图示加以分析,便于理解题意,搞清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互关系.
2.要深刻理解题意中的已知条件,正确决定一元二次方程的取舍问题,例如线段的长不能为负.
3.进一步体会数字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3、6、7.
教材P.41中3.4
五、板书设计
12.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
例1.略
例2.略
解:设……… 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