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数学教案 >

数学教案怎么写

时间: 新华 数学教案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数学教案怎么写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数学教案怎么写,供大家参考。

数学教案怎么写

数学教案怎么写篇1

【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1页。

【教材分析】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比例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

【设计理念】

数学学习是一个学生自发探究的过程,因此,要让学生经历“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猜想——自主实施验证——自主归纳结论”的过程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本课的设计旨在为学生的探究学习创设简洁、开放的情境,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学会探索方法,体验数学思想,发展数学素养。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

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4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评价设计】

1.通过练习1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练习1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练习1、2、4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练习3检测目标4的达成.

【学习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习难点】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课件

【学习过程】

一、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复习

(1)什么叫做比例?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成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6:15和8:200.5:0.4和2:25

2、介绍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4:5=8:10中,组成比例的四个数“4、5、8、10”叫做这个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4和10”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5和8”叫做比例的內项。

3、你能说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

(1)1.4:1=7:5

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猜数

(1)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12∶□=□∶2”,不过它的两个內项看不清了,想一想,这两个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如1和24,2和12,……)

(2)追问:正确吗?为什么?(求比值判断)

(3)还有不同答案吗?

(4)你能举出项不是整数的例子吗?

(5)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2、猜想

仔细观察这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內项的位置可以交换……)

3、验证

(1)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有什么好办法?(举例验证)

(2)应该怎样举例呢?你有什么好方法?

示范:①任意写一个简单的比;②求出比值;③根据比值写出另一个比的一项,求出另一项;④组成比例;⑤算出外项的积和內项的积。

(3)合作要求

①前后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

②每个同学写出一个比例,小组内交换验证。

③通过举例验证,你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4、归纳

我们的发现与数学家不谋而合,他们也发现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5、完善

(1)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ad=bc或bc=ad)

(2)老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0:3=0:4,可以吗?3:0=4:0呢?

(3)比例中两个比的后项都不能为0。

6、如果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这怎么相乘?(交叉相乘)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示范:6:3和8:5

先让学生尝试判断,再交流,明确思考方法。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2)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用求比值的方法判断能否组成比例可以吗?(将学生分两大组,分别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判断)

(3)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为什么?

2、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內项的积,如果知道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內项的积,你会写比例吗?

某同学根据“2×9=3×6”写出了比例,猜猜他可能是怎么写得?请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追问:你为什么写得那么块?有什么窍门吗?(强调有序思考)

补问:根据这个乘法等式,一共可以写多少个比例?

3、如果a×2=b×4,则a:b=():();

如果a:b=4:2,则a=4,b=2。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那么a、b还可能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

4、猜猜我是谁?

6:()=5:4

延伸:如果把“()”改为“x”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解比例。

四、分享收获畅谈感想

(1)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

(2)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数学教案怎么写篇2

探究过程十分重视形象思维教学和推理思维教学。如我在教《连加、连减》时,在学生看图(左边3只小鸡,中间2只小鸡,右边1只小鸡)讲图意并列式计算后,我让学生观察3+2+1这个式子里有几个运算符号,3、2、1各表示什么?整个式子表示什么?从而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我们用加法计算,而这种加法式子我们叫连加;接着让他们小组讨论3+2+1这个算式应该怎样算,最后让他们思考这个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在探究教学中,我用思考题启发学生说话,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并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给予肯定、纠正或补讲,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探究能力。在教连减时,我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的式子(3+2+1)我们把它叫做连加,那这个式子(8-3-1)叫做什么呢?此时,我紧扣“旧”知识,捕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训练点,给学生探究时间,让他们观察、比较、思考、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进而形成初步的探究氛围。

综述: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第一册中的“6到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一节计算教学课。它是学好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关键。计算是一切数学活动的基础。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项最基础性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有3点:一、懂得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二、理解并知道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三、会正确口算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由于计算教学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显得十分枯燥,以往学生对这类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掌握不扎实。基于以上情况,教师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学:1)情境激趣,引发思维2)网上探究,协作交流3)强化练习,拓展运用4)全班交流,总结评价。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资源以其它媒体和手段无法替代的情境再现、超时空交流等功能与优势,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操作性平台,为学生呈现了仿真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了学习兴趣,并为他们提供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氛围,引导他们积极体验,在特定的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建构自己的学习经验。在多媒体网络环境支撑下的数学基础性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地缩短学生认知的过程,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促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得以牢固地掌握,并达到灵活运用。

教学策略分步阐述(教案模板):

课   题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学科   年级  

教学目标 

一、懂得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

二、理解并知道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会正确口算加减两步计算式题。

重、难点  

信息环境及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分 步 策 略

谈话引入:“小朋友,都乘过公共汽车吗?”

计算机显示屏上出现了一辆正在行驶的公共汽车,可以清晰地看到车上有8名乘客,随着刹车声响,汽车到站。这时老师问:“汽车到站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教师通过切换、演示功能,把学生操作后的结果进行展示交流:“原来有8个人,到站后,上来×人,下去×人,车上还剩×人”。接着老师请学生们用一个式子表示出刚才交流的结果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设置了内容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学会应用。

选择学生三个板块的练习题上传至教师机进行展示教师帮助引导学生作总结评价。

有人上车,有人下车

用鼠标移动电脑图像中的人物上车与下车”。

把车上的几个人“拉”下来,再把马路边上的若干人“拉”上了车。

小组同学的合作讨论下,列出了各自的算式,

学生自主地选择点击相应的板块

由学生自己介绍进行全班交流

多媒体技术把生活场景搬进课堂,通过形象、具体的移动变化、动态的图像与音频构成了仿真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兴趣,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引发思维。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形象地再现出来,使学生在新颖的操作活动中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

发挥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的

运用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经验的重组建构

通过对经验的唤起,学生在操作和思维活动中理解了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原理等意义,通过意义的建构,感悟并理解了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概念的掌握和巩固,关键在于应用。

在生动、丰富的情境中进行强化新知识的练习巩固和应用。

学生在信息技术呈现的图像、声音的激励下,不断体验成功。在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

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数学教案怎么写篇3

教学目标 :

1、理解的概念;

2、掌握定理及推论,并会运用它们解决有关问题;

3、进一步理解化归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完全归纳的证明方法.

教学重点:定理及其应用是重点.

教学难点 :定理的证明是难点.

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以旧探新

1、复习:什么样的角是圆周角?

2、概念:

电脑显示:圆周角∠CAB,让射线AC绕点A旋转,产生无数个圆周角,当AC绕点A 旋转至与圆相切时,得∠BAE.

引导学生共同观察、分析∠BAE的特点:

1顶点在圆周上; 2一边与圆相交; 3一边与圆相切.

的定义:

顶点在圆上,一边和圆相交,另一边和圆相切的角叫做。

3、用反例图形剖析定义,揭示概念本质属性:

判断下列各图形中的角是不是,并说明理由:

以下各图中的角都不是.

图1中,缺少“顶点在圆上”的条件;

图2中,缺少“一边和圆相交”的条件;

图3中,缺少“一边和圆相切”的条件;

图4中,缺少“顶点在圆上”和“一边和圆相切”两个条件.

通过以上分析,使全体学生明确:定义中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二观察、猜想

1、观察:电脑动画,使C点变动

观察∠P与∠BAC的关系.

2、猜想:∠P=∠BAC

三类比联想、论证

1、首先让学生回忆联想:

1圆周角定理的证明采用了什么方法?

2既然可由圆周角演变而来,那么上述猜想是否可用类似的方法来证明呢?

2、分类: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当固定切线,让过切点的弦运动,可发现一个圆的有无数个.

如图.由此发现,可分为三类:

1圆心在角的外部;

2圆心在角的一边上;

3圆心在角的内部.

3、迁移圆周角定理的证明方法

先证明了特殊情况,在考虑圆心在的外部和内部两种情况.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将一般情况的证明转化为特殊情况.

如图 1,圆心O在∠CAB外,作⊙O的直径AQ,连结PQ,则∠BAC=∠BAQ-∠l=∠APQ-∠2=∠APC.

如图 2,圆心O在∠CAB内,作⊙O的直径AQ.连结PQ,则∠BAC=∠QAB十∠1=∠QPA十∠2=∠APC,

在此基础上,给出证明,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回顾证明方法:将情形图都化归至情形图1,利用角的合成、对三种情况进行完 全归纳、从而证明了上述猜想是正确的,得:

定理: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4.深化结论.

练习1 直线AB和圆相切于点P,PC,PD为弦,指出图中所有的以及它们所夹的弧.

练习2 如图,DE切⊙O于A,AB,AC是⊙O 的弦,若=,那么∠DAB和∠EAC是否相等?为什么?

分析:由于 和 分别是两个∠OAB和∠EAC所夹的弧.而 = .连结B,C,易证∠B=∠C.于是得到∠DAB=∠EAC.

由此得出:

推论:若两所夹的弧相等,则这两个也相等.

四应用

例1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AC是弦,直线CE和⊙O 切于点C,AD⊥CE,垂足为D

求证:AC平分∠BAD.

思路一:要证∠BAC=∠CAD,可证这两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相似,于是连结BC,得Rt△ACB,只需证∠ACD=∠B.

证明:学生板书

组织学生积极思考.可否用前边学过的知识证明此题?由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思路二,连结OC,由切线性质,可得OC∥AD,于是有∠l=∠3,又由于∠1=∠2,可证得结论。

思路三,过C作CF⊥AB,交⊙O于P,连结AF.由垂径定理可知∠1=∠3,又根据定理有∠2=∠1,于是∠2=∠3,进而可证明结论成立.

练习题

1、如图,AB为⊙O的直径,直线EF切⊙O于C,若∠BAC=56°,则∠ECA=______度.

2、AB切⊙O于A点,圆周被AC所分成的优弧与劣弧之比为3:1,则夹劣弧的∠BAC=________

3、如图,经过⊙O上的点T的切线和弦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C.

求证:∠ATC=∠TBC.

此题为课本的练习题,证明方法较多,组织学生讨论,归纳证法.

五归纳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归纳:

1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知识;

2在学习过程中应用哪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六作业 :

教材P13l习题7.4A组l2,5,6,7题.

探究活动

一个角的顶点在圆上,它的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的度数,试探讨该角是否圆周角?若不是,请举出反例;若是圆周角,请给出证明.

提示:是圆周角它是定理的逆命题.分三种情况证明证明略.

数学教案怎么写篇4

《函数及其表示》

一、教材分析

(一)地位与作用

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函数的学习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了函数的描述性概念,接触了正比例函数,凡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本章学习的函数的概念、基本性质与后续将要学习的基本初等函数(i)和(iI)是函数学习的第二阶段,是对函数概念的再认识阶段;第三阶段在选修系列得导数及其应用的学习,使函数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因此函数及其表述这一节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函数的思想贯穿高中数学的始终,学好这章不仅在知识方面,更重要的是在函数的思想、方法方面,将会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受益无穷。

本小节介绍了函数概念,及表示方法.我将本小节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函数概念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函数图象的教学。这里我主要谈谈函数概念的教学。

函数的概念部分用三个实际例子设计数学情境,让学生探寻变量和变量的对应关系,结合初中学习的函数理论,在集合论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建构出函数的概念,体验结合旧知识,探索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的快乐。

(二)学情分析

(1)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习过函数的概念,并且知道函数是变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2)学生思维活泼,积极性高,已初步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

(3)学生层次参次不齐,个体差异比较明显。

二、目标分析

根据《函数的概念》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应实现如下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理解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概念,并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③由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和抽象概括知识等方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探寻变量和变量的对应关系,通过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函数概念;体验结合旧知识探索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函数概念形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超越的创新品质

(二)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正确理解函数的概念难点:函数概念及符号y=f(x)的理解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设问、引导、启发、发现的方法,并灵活应用多媒体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和谐、愉悦互动的环境,组织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

(二)学法

首先,学生通过研究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实例和提出的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发表个人的见解,接下来采用学生评价学生的方法提炼问题的中心思想。其次,学生通过对新旧两种函数定义的对比,在集合论的观点下初步建构出函数的概念。最后,学生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建构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求法。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引入课本的三个具体实例,引发学生的探索

对于例1:可以分别让学生计算t=1,2,5,10时,炮弹距离地面多高,同时关注t和h的变化范围,引导学生体会有解析式刻画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启发学生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函数关系:

对于例2:可以让学生观察图像,找出臭氧空洞面积的年份或者臭氧空洞面积大约为2000万平方千米所对应的年份,引导学生体会图像对刻画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关注t和s的范围。启发学生再次利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函数关系:

对于例3:恩格尔系数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是否和前两个例题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相似?如何用集合和对应的语言进行描述

(2)引导探究,建构概念。

(1)进一步提问:“你觉得这三个问题有没有共同的特点呢?”由于这个问题比较开放,所以学生,容易形成数学以外的或者不在本课研究范围的观点。首先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获得共识,并由各小组派代表发表探究成果,接着再让其它学生根据老师的叙述,评论、提炼出重点。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我需要及时对学生的解答进行指引。最终得出函数的概念

(2)教师概括总结学生的探究成果,形成函数概念,并进一步解释函数概念

I、函数的三要素

Ii函数富豪的内涵

为深化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还可以用函数概念解析已经学过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妇女比例函数等,可以设计如下表格

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对应关系

定义域

值域

由学生填写

(3)自我尝试,初步应用。

例1、判断下列图像是否为函数图像。考察学生对函数定义的理解

例2、采用课本例1,并增加一问若f(x)=-1,求x

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求函数定义域的基本方法;对于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数会用解析式求

函数值或有函数值求子变量的值,进一步体会函数级号的含义,区分f(-1),f(a),f(x)例3.采用课本例2

目的:通过判断函数的相等认识到函数的整体性,并指出在三要素中,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决定的,所以只要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相同,两个函数就相等;进一步加深函数概念的理解

(4)当堂训练,巩固深化。

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从而实现对知识识的再次深化。

采用课后练习1、2、3

(5)小结归纳,回顾反思。

小结归纳不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知识、方法、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体验是什么?(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二)作业设计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对本节课学生知识水平的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延伸与,注重知识的延伸与连贯,强调学以致用。通过作业设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的形成.

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必做题:课后习题A1(2,3),2、5、6

(2)选做题:课后习题B1、2

(三)板书设计

板书要基本体现整堂课的内容与方法,体现课堂进程,能简明扼要反映知识结构及其相互联系;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通过使用幻灯片辅助板书,节省课堂时间,使课堂进程更加连贯。

五、评价分析

学生学习的结果评价当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评价。我采用及时点评、延时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评价学生是否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顽强的理性精神,在概念反思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是否得到发展,通过巩固练习考查学生对本节是否有一个完整的集训,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谢谢!

数学教案怎么写篇5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招待客人(7以内数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运用数字表示7以内物体的数量,巩固对7以内数的认识。

2、爱自己的家,乐于帮助爸爸妈妈招待客人。

3、能独立完成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筷子若干双,托盘一个(内装有小包装的糕点若干),碟子3-5个(边上分别贴有一张7以内的数卡);实物展示仪。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1-7的数字印章、印泥若干。

活动过程:

一、我帮妈妈夹花生。

教师:今天爸爸妈妈邀请了朋友来做客,你是家里的小主人,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呢?

鼓励幼儿提出帮助父母整理家里的物品,招待客人。

教师(出示贴有数卡的碟子):客人来了,爸爸妈妈要邀请客人吃点心。你知道客人想吃几个点心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出示装有花生的托盘):谁愿意帮客人拿点心?请个别幼儿示范拿点心,鼓励幼儿看清卡上的数字,边拿边数。

教师将幼儿装有点心的小放在视频展示仪下面,师幼共同检查花生的数量和数卡是否一致。

二、幼儿操作活动。

给客人送点心。仔细观察图片上客人想吃几个点心,想一想每个方框里放了几个点心,用连线的方法把点心送给客人。

添上几棵花生。观察画面,说说客人想吃几棵花生,方框里已经有几棵花生,给每个方框里添上一些花生,让方框里的花生数量和客人想吃的花生数量一样多。

三、评价活动。

教师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请幼儿说说:你知道客人想吃几棵花生吗?你在方框里添上了几棵?现在方框里有几棵花生?它们一样多吗?

表扬能独立完成活动的幼儿。

数学教案怎么写篇6

教学目标1.在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条件中,理解并掌握用边、对角线来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2.会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来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及应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灵活应用

小明的父亲手中有一些木条,他想通过适当的测量、割剪,钉制一个平行四边形框架,你能帮他想出一些办法来吗?

二.探

阅读教材P44至P45

利用手中的学具——硬纸板条,通过观察、测量、猜想、验证、探索构成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思考并探讨:

(1)你能适当选择手中的硬纸板条搭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2)你怎样验证你搭建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3)你能说出你的做法及其道理吗?

(4)能否将你的探索结论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判别方法?你能用文字语言表述出来吗?

(5)你还能找出其他方法吗?

从探究中得到: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证一证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画出图形)

平行四边形判定方法2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画出图形)

三.结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用

【例题】

例、已知:如图所示,在ABCD中,E、F分别为AB、C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练习】

1、已知:四边形ABCD中,AD∥BC,要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需要增加条件.(只需填上一个你认为正确的即可).

2、如图所示,在ABCD中,E,F分别是对角线BD上的两点,

且BE=DF,要证明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最简单的方法

是根据来证明.

作业P46练习1、2题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例题练习

教学反思

16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