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面向大多数学生,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才能写好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这里给大家提供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方便大家学习。
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按事物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体验类包含关系。
2、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颜色、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图片若干个;水果、蔬菜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幼儿听音乐坐好,引起幼儿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观察演示。出示图形卡片,让幼儿观察其特征,想一想如何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组?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幼儿进行讨论。
2.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选择一种分法进行演示,如:将图形分成形状不同的两部分。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想一想如何将每一部分再分成两部分。教师演示分法。
3.教师小结:可先将图形按形状分,再按大小分;也可先按大小分,再按形状分;还可先按颜色分,再按形状分。
4.幼儿操作。让幼儿观察图形的外形特征,然后按其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5.复习巩固。教师指导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练习题,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
三、结束部分:教师奖评小结,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
活动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对二次分类的理解让我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惊喜,也留下了值得我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游戏中如何灵活、有机地处理好教学活动中的“动”与“静”;如何让幼儿的思维更开阔、更活跃,激发起幼儿的内在活动机制,产生积极体验,我不断地尝试、变换多种活动方式,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从而使幼儿更喜欢上数学课。
小百科: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
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篇2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6的形成,认识数字6,理解6的实际意义。
2、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幼儿操作,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数字6教学难点:理解6的实际意义活动准备1、萝卜、青菜、磨菇卡片各6张,1—6数字卡片。
2、萝卜图片(数量是幼儿人数的三倍),上贴各种图形;另备与萝卜上所贴形状相同的图形若干。
3、兔子拼图(幼儿人数的一半),反面划成6格,分别写上1—6的数字并剪开。同样大小的底板图也划成相应的6格,画上1—6的圆点。
活动过程:
1、拔萝卜、青菜,采蘑菇(学习6的数数,认识数字6)(1)律动:师幼扮兔子随音乐"兔跳"。
(2)说说你(兔子)喜欢吃什么?
(3)为过冬备粮食:拔萝卜、青菜,采蘑菇。
(4)数数:有几个萝卜、几棵青菜、几个蘑菇。出示数字6,认读数字6。
2、分萝卜:学习6的形成,数数。
萝卜太少不够吃,请兔宝宝把每个萝卜分6份。
老师示范在一个萝卜上贴上6个图形,先贴5个红色的圆形,再贴1个绿的圆形,5个圆形添上1个圆形是6个圆形,把萝卜分成6份了。
幼儿操作:找图形贴到萝卜上。
3、拼小兔:复习认识数字1—6和6以内数数。
老师介绍玩法:出示拼图底板,上划成了六格,每格上画了圆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出示拼图6块,(数一数,认一认它们背后1—6的数字)请兔宝宝将六块拼图贴到底板相应的位置。
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篇3
活动目标:
1.能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
2.能正确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物品用途的相关经验。
2、物质准备:若干实物,图谱标记、实物图片,分类盒,分类板等。
活动过程:
一、以认识物品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整理物品,让幼儿初步学习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引导幼儿将篮子里的物品,按照它们的特点分到篮子里的三个格子中,想想看可以怎么分。
2.分好后和同伴说说你的分类理由。
三、师观察幼儿操作并个别指导。
四、师幼互动交流。
师:谁来说说他是怎么分,为什么要把它们分在一起?
五、运用图谱标记帮助幼儿梳理分类经验。
1.师:出示嘴巴、手、苹果、积木、汽车等标记卡,引导幼儿从中选出分别代表“吃的”“玩的”“用的”的标记。
2.师引导幼儿根据标记,将自己篮子里的物品按标记摆放好。
六、分组练习,巩固按物品的用途分类。
1.介绍操作材料。
2.提出要求。
3.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
活动反思:
一、活动开始我用为“小白兔”搬家作为引入让我们班的孩子自由去探索“小白兔”家的物品,这样不但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象,还能更有兴趣学习。虽然有兴趣,但是可能我想的不够周到,我只考虑孩子的兴趣,却完全没有去考虑孩子们的能力水平,我提供的搬家物品(桌面玩具)类型太多了,如果我先2.3样再慢慢增加,我想就会更完美了。
二、我在让幼儿第一次探索时候,孩子刚开始很有兴趣,也有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这让我表示很欣慰,但是在探索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能力强的孩子和能力弱的孩子有差别,能力强的孩子一直拿,一直再进行分类,而能力弱的孩子却在那边玩玩具,所以在针对这点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多去帮助能力弱的孩子进行活动,而不是只顾着能力强的孩子。还有在幼儿探索完成的时候,我的小结不够明了,我只是一句带过,让很多幼儿都懵懵懂懂,他们分玩具是要干嘛。这点很需要反省。
三、第一次探索完接下来就是第二次探索,第二次探索的物品,我选择的是生活中幼儿常见的水果:苹果、香蕉、梨子这三样水果。在环节开始时,孩子们看到一堆水果,不知有多兴奋,多开心。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让孩子先认识这3样水果,然后再进行名称分类,并让幼儿学会用__和__放在一起。在分水果的时候,几乎全部的孩子都能够参与在活动当中,无论是能力强还是能力弱的,这让我感到很开心。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很棒,可是在让他们说是怎样分了?把__和__放在一起?能力强的孩子就会说,但是也没有说的很完整,而能力弱的孩子就不会说了,可见我们班的孩子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是要更加加强的。
四、整堂课下来,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认为如果将第一次探索和第二次探索交换一下会更好些,因为分水果只有3样,而且比较明了,桌面玩具太多,而且形状也多,让孩子一开始就探索比较难的会比较不合理。
总之,要上好一堂好的公开课,没有充分的准备,充实的思考,是不能够诠释好一堂好的公开课的。在这次的公开课,我将反省我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一名教师。
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习比较轻重的方法,并安步学会记录。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天平盐萝卜白菜南瓜(一个)菠萝(一个)两个苹果西瓜一个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教师把物品放在桌上,让几位同学上来,把物品放在手里,感受一下哪种物品轻?哪种物品重?今天我们就来带领大家学习"比较轻重"。
2、新授课①把一个苹果和一个南瓜放在天平称上,南瓜一端往下沉,苹果一端往上翘。让孩子们举手说:"南瓜重,苹果轻"。
②再称南瓜和白菜教师把南瓜和白菜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侧,天平一直保持平衡。说明白菜和南瓜一样重。
③依次称出不同物品。
3、课堂练习看课本30页,根据小动物们在天平谁重?谁轻?并按从重到轻在()里填上序号。
教学小结:
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天平的状态,比较物体的轻重;观察图示,运用推理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反思:
让孩子理解几组中从重到轻交叉换位思考,部分学生难于掌握,要多实践,对比。
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篇5
一、活动目标
1、幼儿用身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现出三种蔬菜黄瓜、番茄、茄子的形象,体验欢快的音乐节奏。
2、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更加喜欢吃蔬菜。
二、活动重点
用身体动作表现蔬菜的形象。
三、活动难点
合着音乐节奏表现。
四、活动准备
1、布置菜市场场景。
2、尝过黄瓜、番茄、茄子做的菜。
五、活动过程:
1、用儿歌的形式,有节奏的说说对3种蔬菜的认识。
幼儿与教师一起用儿歌的形式买菜,踏步进入场景。合着2/4拍的音乐节奏,用儿歌形式表现出买菜。(歌曲洗澡歌)
T:走走,走走走,跟着妈妈去买菜,小脚小脚动起来,小手小手动起来。
T:今天妈妈去买菜。
S:买了什么菜?
T:番茄圆又圆。
S:我爱吃番茄。
T:今天妈妈去买菜。
S:买了什么菜?
T:茄子弯又弯。
S:我爱吃茄子。
T:今天妈妈去买菜。
S:买了什么菜?
T:黄瓜长又长。
S:我爱吃黄瓜。
小结:番茄、黄瓜和茄子,统统把它买回家。买回家呀买回家,统统把它买回家。(幼儿入座)
2、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出三种蔬菜的形象。
(1)T:宝宝跟着妈妈到菜场买了哪些菜呀?
S:哦!有番茄、有茄子、还有黄瓜。
T:这些菜,你们都喜欢吗?谁喜欢吃黄瓜?黄瓜吃在嘴里怎么样?(脆脆的黄瓜我喜欢,我爱吃黄瓜)
T:谁喜欢吃茄子?(好样的,祝你健康)。
T:还有什么?
S:番茄
T:番茄吃在嘴里。
S:酸酸的,甜甜的。
T:甜甜的番茄我喜欢,我爱吃番茄。
小结:原来,这些好看的,好吃的蔬菜你们都喜欢。
(2)T:既然那么喜欢它们,你知道茄子长什么形状?
S:弯弯的。
T:你能不能用动作告诉我?(幼儿用动作表演弯弯的茄子)
小结:弯弯的茄子我喜欢,我爱吃茄子。
T:茄子宝宝我们来跳舞吧!幼儿与老师一起跟着音乐表演弯弯的茄子。
(出示番茄)
T:这是?
T:番茄长什么形状?用动作告诉我。小小的番茄,那大大的番茄呢?(幼儿用动作表演小番茄、大番茄、还有最大的番茄)
T:番茄可以怎么吃?
S:番茄炒蛋拌番茄
T:番茄炒蛋我喜欢,我爱吃番茄。
T:番茄宝宝,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跳舞吧!(幼儿与老师一起合着音乐跳舞)
T:妈妈还买了什么蔬菜呀?(黄瓜)
黄瓜长什么样子,用动作告诉我。
T:黄瓜摸在手上什么感觉呀?
S:有点戳人。
T:刺刺的,谁来做个刺刺的样子。(刺刺的黄瓜我喜欢,我爱吃黄瓜)
小结:今天我们买了许多蔬菜。圆圆的番茄我喜欢,我爱吃番茄;长长的黄瓜我喜欢,我爱吃黄瓜;弯弯的茄子我喜欢,我爱吃茄子。
3、结束活动。
蔬菜宝宝,我们跟着音乐跳起来吧!幼儿根据老师出示的蔬菜宝宝合着音乐有节奏的进行表演。
课后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所有的孩子都能跟着我的思维,我的动作进行表演、展示,孩子和我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非常的好。在试上时,我想通过自己形象的肢体动作让孩子了解、表现黄瓜"刺刺"的特征。但有的孩子并没有懂得,只是跟在后面一味的模仿。听课老师们建议我先让孩子自己来表现刺刺的样子,若孩子不能很到位的表现,教师再帮忙,这一建议,进一步突出孩子的主体性。再次进行活动时,我让孩子自己来表现刺刺的样子,孩子们一个个都做得唯妙唯俏,非常的棒。整个过程中我都一直在鼓励孩子用不同的动作形象表现三种蔬菜,同样,我舞蹈中的动作全部来自于孩子。整个活动环节清晰、层层相扣,很好的体现出游戏化教学和以孩子为主体的教学。
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篇6
一、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的认知、操作、逻辑思维能力在不断提高,同时,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老师所告诉的、所传授的,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证实。因此,他们对操作比较感兴趣。目前,我班幼儿已经基本能单独进行图形、事物的一级分类,但是对事物图形进行二次分类有点困难。
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我选择的“二次分类”这个数学活动时,我是考虑到,老师们习惯于仅以幼儿认识事物是从具体到抽象这一特点为依据,只强调直观性,在活动中教师常运用教具演示,并以此为基础讲解基本的数学概念,而实际上,幼儿数学概念的形成不是通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演示所能解决得了的,必须通过幼儿自己主动活动的过程。
“图形二次分类”主要让幼儿和教师一起通过图形的特征进行一次分类,再进行第二次分类,等幼儿初步掌握好二次分类的方法后,我们再进行一次直接的二次分类,我希望提供给幼儿充分的操作材料,再加以引导,一步一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
二、教学目标:
1、学习按图形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2、大胆用语言表述出图形的二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能按要求操作,形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重点:学习按图形的两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活动难点:大胆用语言表述出图形的二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三、教学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两份,磁性板(板上画好房子、房间)、含两种特征的图形、标记。
四、教学方法
整个活动采用了三种方法:游戏法、语言讨论法、尝试操作法。
1、游戏法:通过“图形宝宝分家”的游戏,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思维,变被动为主动。即使知识上得到了巩固和深化,又使幼儿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得到了提高。
2、语言讨论法:在数学教育中,讨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讨论的时机选在操作的不同时间,就会对幼儿的具体操作及思维活动起不同的作用。引导幼儿先讨论用什么方法分类,操作后,再一次请幼儿讨论。这样,通过不断的交流与讨论,加上教师的帮助归纳,使幼儿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二次分类的概念。
3、尝试操作法: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最后的操作活动中,给幼儿投放了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并通过商量,一个分一个记录的环节进行互助学习,对二次分类再一次进行经验归纳。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今天,“图形之家”来了一些新朋友,你们看一看,新朋友是谁?
生: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
评析:设计了“图形之家”这个大家庭,让图形宝宝们顺利的带上了拟人化的色彩,吸引了幼儿。
(二)、幼儿操作,复习巩固一次分类。
1、请幼儿根据图形娃娃不同的颜色或者不同的形状,给图形娃娃分家。
师:咦?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们它们几个呆在同一个房间,实在是太挤了,于是发生了争吵,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它们分分家,好吗?首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生: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
师:那么,我们在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时候,可以按照什么特征来给它们分类呢?
幼:按形状分,按颜色分。
2、幼儿操作,进行一次分类,教师巡回指导。
师:请你根据你喜欢的方式,来给图形宝宝分家吧?
3、讲解,演示。
师:你是按什么特征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有没有谁也是这么分的?在大黑板上演示,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师:谁有不一样的分法呢?上来解释一下你是按什么特征给图形宝宝来分家的?为了让小朋友看的更清楚些,老师把它在另外一个“图形之家”上也进行演示并贴上相应的标记。
4、小结:现在,请你看一看,现在每个房间里的图形宝宝一样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评析:此过程是帮助幼儿巩固图形的一次分类,教师一边记录一边运用语言跟进,为幼儿下一步的分组活动奠定基础,让孩子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来初步感知分类,在第一个环节中孩子们积极性很高,都在自己的主动参与中感知了通过图形的特征来分类。
(三)、学习二次分类。
1、找出这些图形的不同特征。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帮图形宝宝找到房间了,可是,刚刚我还是听到了争吵声,原来,它们还是觉得房间太挤,还想请我们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分家,你们愿意吗?“看看红房间里的图形宝宝,它们的颜色都是红色的,可是,它们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幼:形状不一样。
师:那我们可以怎样来分呢?对,现在我们可以按照他们的另一个特征——形状再来帮他们分家。
2、幼回答,师根据幼的回答进行操作演示。
3、谁来给绿房间里的图形宝宝来分分家呢?幼上台操作。
4、现在,请你给你们操作纸上的图形宝宝来分分家吧,操作的时候要记住你是按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哦。
5、幼儿进行第二次分类操作,师巡回指导。
评析:清楚讲述操作要求,让幼儿在第一次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分类,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图形的二次分类,更好的分组操作。
6、讲解:让幼儿说说是怎样为图形进行分家的。
(1)师:谁来介绍一下,这一步,你是按照什么特征来给图形宝宝分家的?分下来之后,你发现了什么?
(2)再请另外一种分法的幼儿上来介绍一下。
(3)观察,最后的4个小房间里的图形宝宝有什么特征?(它们一模一样)
7、总结:
今天,我们给图形宝宝分了几次家啊?(2次)像我们今天这样,按图形宝宝两种不同特征来进行分类的方法,叫做图形的二次分类。其实,我们刚刚做的操作纸中间那一部分是我们的过度环节,我们可以把纸折一下,把中间的房间藏起来,就出现了这个图(师边说边演示),这就是把我们图形宝宝按照它们的两种不同特征直接分到那4个小房间里时的样子。
(四)、幼儿再次操作,巩固二次分类的方法。
(1)师:现在,还有许多图形宝宝想请我们小朋友来给它们分家呢,你们愿意吗?分之前一定要仔细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他们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大小怎样的,再进行分类哦。
(2)幼儿再次操作,直接给图形宝宝二次分类。
(3)介绍,你是按图形宝宝的哪两种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评析:加入新的图形的特征,让幼儿直接进行图形的二次分类,引导幼儿借助了标记,仔细看清图形的特征,成人看似简单的操作,对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五)、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真能干,帮这么多图形宝宝分了家,现在它们都舒适地住在自己的房间再也不争吵了。它们很感谢我们,想请我们去图形王国做客,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出发吧!
(六)、活动延伸:给更多的图形宝宝进行二次分类。
六、活动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在这个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投放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各种红色、黄色、蓝色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摆弄后,尝试找到分类的方法,并进行经验归纳,最大限度地让幼儿自己动脑、动手自主来进行操作、探索。
我用一个“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故事贯穿始终,孩子们便于理解,也十分愿意投入其中,加上我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并加以引导,逐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让他们充满激情的完成了一个个任务。
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篇7
设计意图:
小毛巾是小班幼儿入园后每天都必用的生活用品,比较熟悉。但在日常活动中还有有很多孩子不会正确使用小毛巾,通过这节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毛巾的用处,在游戏中学习正确使用小毛巾,爱护小毛巾。在科学方面,运用游戏形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更深切地对一些图形的认知和常见颜色的分辨。也是小班幼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并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探索的乐趣。
教学目标:
1、通过各感官的接触感知物体的基本形状和颜色。
2、了解毛巾的用处,学会正确使用小毛巾。
3、愿意愉快的参与活动,体验探索的乐趣。
教学准备:
彩色正方形小毛巾若干(等同幼儿数量)小盆数量与幼儿人数相等音乐律动《我爱洗澡》、《洗手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毛巾律动《我爱洗澡》进活动室
二、初步感知毛巾的颜色形状
1、师:我们刚才拿什么跳舞的啊?毛巾老师介绍自己的毛巾,我的小毛巾漂亮吗?它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幼儿集体回答)
2、师:请你们拿起自己的小毛巾,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悄悄话,告诉他你的小毛巾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幼儿与同伴交流)
3、师:请你让你的小毛巾在自己的小腿上休息休息,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他的`小毛巾呢?(请个别幼儿介绍毛巾的形状和颜色)
4、师:小朋友的小毛巾也是正方形的,有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真漂亮5、颜色对对碰小游戏三、教师引导幼儿“变魔术”,探索方法,巩固基本形状。
1、师:小毛巾还想请小朋友来变魔术呢,想不想变?看!小毛巾什么形状的呀?能不能变出长方形呢?变变变,变成长方形。快快开动小脑筋,想想怎样把正方形的小毛巾变成长方形?(幼儿探索正方形折长方形)
2、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把正方形变出长方形的?(教师用语言:用这2边的角对折过去,让2个小角做了好朋友,长方形就变出来了,幼儿演示)
3、师:小朋友真了不起呀,能变出三角形吗?变变变,变成三角形。
4、请一个幼儿演示变三角形。教师讲解:拎住一个小角去找对面的那个小角做好朋友了,瞧,一个三角形变出来了,你是这样变的吗?
四、了解毛巾用处,学会正确使用小毛巾
1、师:我们能用小毛巾来干什么呢?(每回答出一个用处,与幼儿共同用小毛巾来做一做动作)
2、师:对呀,可以用小毛巾来擦汗,擦鼻涕,擦嘴巴,擦手。
3、来,让我们一起拿起小毛巾,试一试:小小毛巾,四方方,软软身体,本领大,擦擦头发,擦擦汗,擦擦嘴巴,擦擦手,感冒时候用处大,阿嚏,阿嚏,擦鼻涕。
五:变脸小游戏
师:小毛巾本领真大啊,小毛巾想和大家玩变脸的游戏!准备好了吗?(用小毛巾把脸遮起来)变变变,变笑脸,变变变,变哭脸,变变变,变生气。
六、延伸活动
师:小毛巾又有用又好玩,是我们的好朋友,用的时候要轻拿轻放,一起爱护它,这样小毛巾就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啦!我们刚才用小毛巾来擦手擦嘴巴,还用小毛巾来变魔术、做游戏,小毛巾都有些脏了,那我们一起来洗洗小毛巾。
跟着音乐律动《洗手帕》:(模仿动作)挽起袖子,拿小盆,准备开始洗,最后晾毛巾退出活动室。
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数数、认数、看看、玩玩、说说、贴贴、摆摆等形式,感知3以内的数量,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2、让幼儿知道2添上1是3,学会手口一致的正确点数,3个物体并说出总数。
3、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准备:画有3个茄子的课件图,3个苹果图等。学生准备3支铅笔,3个圆形个粉笔,教学方法:带读引导游戏教学教程:
一、复习
1)从1数到2。
2)1.2的组成。
二、 新课1.数数量是3的物体。、
(1 出示3个茄子课件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
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小狗。
数一数,一共有几只?让幼儿说出数量。
添上一只,一起数数一共几只?、
学生回答后,师说:2只添上1只是3只。2添上1是3,这是茄子个数3。带领幼儿读。
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
板书:“3”。 领读数字3。
说明:“3”字像耳朵会听话,两笔写成,第一笔写半圆,第二笔半圆。
(2)拿出3个苹果演示数数。
教师提问:出示苹果,“这是几个”?先一个一个数,再总体问多少?
(3)出示茄子,让幼儿上台数出3茄子。
(4)出示小朋友,让幼儿上台数出3小朋友。
(5)说出生活中有哪些数量是3的物体?
(启发幼儿说出:三个橙子,三个文具盒, 三个橡皮)三、教学3的组成。
(1)学生拿出3个苹果,把它摆成两堆。教师巡视。
(2)让学生说不同的摆法
(3)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着重说明2和1组成3,1和2也组成3,实际是把两堆小棒,换了位置。
所以看到2和1组成3,就能想到1和2组成3。
师生活动:请3个小朋友上台练习(3)练习3的组成。
a、齐说3的组成。(2和1组成3,1和2组成3。)
b、教师提问:“2和1组成3,你还能想到什么?”
板书:3的分成。
四、师生互动游戏:
1、请小朋友伸出手,数数自己的小凳的有几条腿?
2、数数教室墙上的标语“好好学习”是几个字?
3、用手拍桌子3下。
4、找朋友,在贴好的数卡下面摆学具。(出示课件)、
5、小结:一只小羊四条腿,小猫小狗四条腿,都可以用4来表示它们的数量。
五、指导书写。
1、讲书写3的方法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3,交流后小结。
3、交流。
4、幼儿练习写。
六、活动拓展练习,编游戏巩固对3的认识。
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篇9
活动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动手动脑的乐趣。
2、能有目的的将卡片上的物品按照其包含的不同形状进行多次分类。
3、能仔细地观察卡片上的物品,并大胆表述分类的理由。
活动准备:
预知内容:知道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特征,认识小白熊、小棕熊、小黑熊。
教师教具:磁性黑板一块,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房子大卡片各一张,小白熊、小棕熊、小黑熊大卡片各一张,三种典型礼物的大卡片各一张〔树、镜子(只有两种图形)、积木〕,篮子2个,磁铁若干。
幼儿教具:桌子6张,小篮子24个,小椅子24张;小熊新家的小操作卡片每个幼儿3张,送给小熊的礼物卡片每个幼儿14张。
活动过程:
一、直接出示三只小熊和三座小房子大卡片,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宝宝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三位小客人,它们是谁呢?
幼:小黑熊、小棕熊、小白熊
师:三只小熊搬了新家,看它们像什么图形?
幼: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师:看来小黑熊最喜欢的图形是正方形,小棕熊最喜欢的图形是圆形,小白熊最喜欢的图形是三角形。(说一只熊反扣其房子)
二、游戏“猜一猜”:幼儿能说出生活中像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事物。
1、问:想一想,猜一猜,小黑熊的新家里有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再猜猜,小棕熊的新家里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想想,你们家里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呢?最后再猜猜,小白熊的新家里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2、小结:看见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让我们想起了生活中的许多东西。
三、游戏“神奇的礼物”:教师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卡片上的礼物,尝试根
据物品的基本形状进行分类。
1、指示语:小熊们有了新家,邀请我们去做客。老师到超市买了许多的礼物,请你们将篮子里的礼物拿在手上,一张一张仔细地看,边看边说,它们是什么礼物?
这些礼物里有没有小熊喜欢的图形,在哪里?
(1)问:谁来告诉我们,这些礼物里有没有三只小熊喜欢的图形,是什么图形?[也可以问:这些礼物里有没有小黑熊喜欢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完整的说一次。还有没有其它小熊喜欢的图形,在哪里?]
小结:原来这些礼物里都有小熊喜欢的图形,有小黑熊喜欢的正方形,有小棕熊喜欢的圆形,还有小白熊喜欢的三角形。
四、游戏“分礼物”:教师引导幼儿有目的地找出卡片上物品所包含的基本图形,尝试按图形多次分类。
(一)幼儿尝试分礼物。
1、在教师引导下,幼儿将小熊和新房放在桌上合适的地方。
指示语:我们要把这些礼物送给三只小熊,它们高兴极了。哎呀,三只小熊着急了,快把它们请出来像老师一样放好。
2、幼儿尝试给三只小熊分礼物。
问:哎呀,这么多礼物,怎么分呢?
师:这样吧,我们按照三只小熊分别喜欢的图形把篮子里的礼物先给它们分一分。分的时候请注意,把它们喜欢的礼物分别放在房子的下方。
3、幼儿尝试分礼物,教师观察幼儿分礼物情况。然后请一幼儿到黑板上将自己的分类结果展示出来。(用教师手里的14张大礼物卡片)
1)先分好的宝宝仔细地看一看,你分给小熊的礼物里有没有它喜欢的图形,也可以给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请宝宝们放下手里的东西,眼睛看到老师这里。我们来看XXX是怎么分的。
XXX给我们说说,你为什么要把这些礼物送给小黑熊,它喜欢的图形在哪里。
小结:对了,这些礼物里都有小黑熊喜欢的正方形。
(其它的方法同上)
4)问:刚才XXX把小丑礼物分给了小白熊,还有与他分得不一样的吗?
小结:原来这些礼物里还有这么多秘密,有的礼物里三只小熊喜欢的图形都有。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三种典型的礼物,知道这些礼物里有几只小熊喜欢的几种图形。
1、指示语:老师这里还有几个超大型的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礼物?是哪只小熊喜欢的,为什么?(出示第一张大图树)
小结:原来这礼物里只有一只小熊喜欢的一种图形,是什么图形。
2、出示第二张大图镜子,方法同上。
3、出示第三张大图积木:这里还有最后一个超大型的礼物,你们看,是什么?这个礼物里有几只小熊喜欢的几种图形?
小结:原来这个礼物里有三只小熊喜欢的三种图形,是哪三种图形?
四、游戏“比一比,看谁分得又快又好”。教师引导幼儿有目的的分礼物,并检测幼儿的分类情况。
指示语:宝宝们,现在我们要玩游戏了,比一比,看谁把送给小熊们的礼物分得又快又好。怎么玩呢?先请你们把礼物全部放入篮子里,然后把三只小熊轻轻地放在自己的椅子下,看谁动作最快。
游戏马上就要开始了,请宝宝们仔细地听、认真地看、大胆地说。好了,请把礼物拿在手中,准备好!
1、教师引导幼儿在卡片中找出只有一只小熊喜欢的礼物,并放在指定的地方。
看谁先把只有一只小熊喜欢的一种图形的礼物找出来,并摆成一排,开始!
问:你们看只有一只小熊喜欢的一种图形的礼物有哪些?
2、教师引导幼儿在剩下的卡片中找出只有2只小熊喜欢的和三只小熊都喜欢的礼物。
看谁先把两只小熊喜欢的有两种图形的礼物找出来并摆成一排。
找到的宝宝,请相互看一看,两只小熊喜欢的有2种图形的礼物有哪些?
3、你们看,手上还剩几样礼物。看看有没有三只小熊喜欢的三种图形都有的礼物,把它们摆成一排。
宝宝们,三只小熊喜欢的三种图形都有的礼物是哪些?
小结:好了,聪明的宝宝们,今天我们一起商量,按三只小熊分别喜欢的图形给它们分了礼物。现在请宝宝们收拾整理好礼物,拿好藏在椅子下的小熊,到老师身边来,我们一起去给三只小熊送礼物了。(活动自然结束)
延伸活动:
1)表演游戏:给三只小熊送礼物;
2)在活动区内玩游戏“小熊的新家”,引导幼儿从相反角度去分或按自己意愿去分;
3)给三只小熊画图形礼物;
4)与家长一起玩智力游戏“看谁分得对”。
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篇10
教材分析:
10是一个特殊的数,既是计数的结果,又是计数单位,在计算中以10来进位和退位,所以是小朋友认数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
本节课知识点多,容量大,面对厌静好动的低龄儿童,我力求为学生营造一个怡人、精美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获取新知。
教学目标:
1、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在认识、感受10的过程中初步建立数感,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理解“10个一就是一个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对学好数学有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会独立认、写10,并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难点:
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孕伏“10个一就是一个十”的思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智慧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点数复习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进入情境
小红帽遇到大灰狼,回答相邻数问题。
2、点数奶奶家的门牌号码:1—9
二、跟随情境,学习新知
1、师:奶奶家已经有9个小朋友等着和小红帽玩呢!
初步了解9的后面是10。
2、出示直尺,直观感受10以内数的顺序关系。
3、分别出示摩托车和自行车,比较大小。
4、情境教学10的分解。
5、幼儿动手操作摆小棒练习10的组成。
6、“两个数凑成十”游戏。
教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10。
同桌两人做游戏,说数并出手指,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10。
三、探索发现,书写表达
1、10的写法和0~9这些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2、谁能说说你会怎么记住它?(学生先尝试说说,教师再小结)
3、在田字格里练习写10,并把好的贴在“作品栏”里。
4、用“10”说一句话。
四、熟悉题型、巩固练习
1、填空
2、连线
3、涂色
五、师幼游戏、感受快乐
1、操作:捆小棒
师:我们走过山洞就来到了小辣椒的家里,辣椒哥哥想让我们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请同桌两人合作完成。然后告诉学生我们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一个十,让小朋友举起“一捆”说:10个一就是一个十。
2、游戏:“找朋友”
教师拿出一张数字卡片,说:“我是1,谁是我的好朋友?”
手拿能和它凑成10的卡片的幼儿快速说:“我是9,我是你的好朋友。”
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篇11
活动目标
1.学习按一定特征给物体多次分类并统计、记录。
2.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分类的方法和结果。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两种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树叶模切卡片每人一套,分类记录卡。
2.音乐《找朋友》。
3.幼儿学习资源3第20页。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确定分类标准。
幼儿操作模切卡片,将树叶抠下,仔细观察,讨论这些树叶的大小、颜色、形状有什么不同,如果把这些树叶分成两组,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清幼儿给树叶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
3.汇报交流,分享成果。
(1)请2~3名幼儿
(2)引导幼儿知道同样的树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请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3第20页,分类并记录,相互交流分类的方法及结果。
5.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玩法:幼儿站成一圈,请出6位幼儿站到圈里找朋友。《找朋友》音乐开始,幼儿随音乐节奏拍手,找朋友的幼儿边拍手边找和自己有相同特征的幼儿手拉手成为好朋友,音乐结束时请幼儿说一说找到的好朋友是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游戏可进行3次,教师提醒幼儿按衣着、性别、头发等特征来找好朋友。
活动延伸
1.关注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如家庭中橱柜的物品、超市中各种物品的摆放等
2.活动结束时,请幼儿分类收整玩具和材料。
活动反思
设计本课时,我以主题内一个故事的内容激趣引入,幼儿兴致很高,在探讨分类的方法时,幼儿纷纷发言,在指名板演时欲欲跃试。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能通过协商的方法按某一特征把树叶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结束时,设计送树叶回家这个游戏,既进一步强化了分类,又使幼儿认识“叶落归根”的自然规律了,增长知识。整堂课,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了合作交流,享受了成功的乐趣。本课存在的不足是,对幼儿自主探索的重视不够,如果一开始直接去捡树叶回来就让他们试一试分类,效果是否会更好呢?
小百科: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叶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
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篇1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3、利用"一图二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4.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文明常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掌握得数是6或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准确运用"想加算减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2+1=1+2=3+1=1+3=
4+1=1+4=2+3=3+2=
(2)
66777
╱╲╱╲╱╲╱╲╱╲
1□□□□23□□□
二、学习通过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
(1)学习摆枣。(两人一组面对面坐着,期中一人摆。)
老师提示学生一边摆5个,另一边摆一个,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观察,各自写出一个加法算式。
(2)学生汇报自己写的.加法算式,老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
1+5
提示学生观察: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不完全相同)
引导学生思考: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枣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呢?
生:
老师说明: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同学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
(3)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4)引导学生比较5+1=61+5=6
老师引导学生: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引导说出: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算法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调换了位置。
三、学习在田字格中写算式
同学们,老师在田字格中写的算式漂亮吗?你也想像老师一样在田字格中写算式吗?
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减法
(1)学生两人一组在桌面上摆7个枣,引导学生去掉一个,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7-1(板书),让后从7个枣里面去掉6个,同学们又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7-6(板书)。(让学生把算式写在田字格中。)
(2)让学生算出得数。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4)引导学生观察两个减法算式,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篇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大小,能简单区别10个和第10,会写10。
2.使学生在活动中、操作中,归纳并掌握10的组成。
3.通过学具的拼摆,使学生经历发现、归纳数学知识的过程,培养学习方法和能力。
4.通过游戏、儿歌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引出关于10的故事──认识10以内数的顺序
1.数字娃娃排排坐:
师: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去找我们的好朋友。一起来吧……
(播放音乐《找朋友》,学生跟着拍手唱。歌曲结束时,画面切入0~9十个数字娃娃的动画。)
师:原来是数字娃娃呀。还认识吗?
教师指,学生认读。
师:数字娃娃来到直尺上,要找自己的位子。谁能帮帮他们?
学生口答,电脑将数字在直尺上正确排列。
师:为什么0在直尺上排最前面?
(因为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2.10的故事:
师:数字娃娃坐得可直整齐。0排最前面,在直尺上表示什么呢?
(0在直尺上表示起点。)
(0还表示一个也没有。)
师:所以,在这十个数字中,谁最小?
(0)。
师:的呢?
(9)。
师:9一听自己,可得意了。它神气地对其他数字说,你们谁都比不过我,我是的。尤其是你,0!还有1。0和1听了,可伤心了。其他数字也很不服气。于是,0和1凑到一起想了一个办法……
猜一猜,他们怎样打败9,变得比9还大呢?
(1和0联合起来,站一起变成10,10比9大。)
(演示1和0变成10。)
师:1和0团结起来,变成──10。同学们团结起来,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在“田”字格中,10该怎么写呢?
(先写1,再写0)
师:对,10要占两个格,一个格写1,一个格写0。
以前学习的0-9都是一位数,而10是两位数。10在直尺上该排哪里呢?
(9的后面)。
(将10归位,排在直尺上9的后面。)
师:最小的0和1,站在一起变成比9还大的10。一起读一读。
(学生齐读:0,1,……9,10。)
3.比大小
师:9看见10站在自己后面,比自己还大,就不服气了。它拿出九个点子说,我有这么多,你比我多吗?同学们说说看。
(教师板书9的点子图)
(当然是10比9大,因为9个点子再加一个才是10,10比9要多一个。)
师:请你上来画出10个点子。
(学生在黑板上合适位置画出10个点子。)
师:现在,10>()
(9)。
(10还大于8、7、6、5、4、3、2、1、0。)
(10。)
师:这节课,我们就专门来认识神奇的新朋友──10。
板书课题:认识10
二、创设关于10的情景──感受用10表示事物的数量,区别10个和第10
1.主题图中的10。(出示课本主题图)
师:你能找出图中藏着的10吗?
(图上有10只鸽子。)
(图上有9个小朋友,还有1个老师,一共有10个人。)
2.拿小棒表示10。
师:动动小手,拿出10根小棒,看谁拿的又对又快。
(学生一边拿一边数。)
3.寻找生活中的10。(说一句话或动作表演)
师: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是用10表示的?
(妈妈买了10个苹果。我有10支铅笔。我们有10个手指。还有脚趾也是10个。我们组有10个人。)
(间奏:唱儿歌。)
师:对呀,我们的双手正好是十个手指。两棵小树十个杈……
(学生拍手打节奏唱儿歌: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猜猜它是谁?手。)
4.写10。
师:是啊,数一数咱们的手指吧,刚好十个。能写会算还会画呢。10该怎么写呢?
(演示10的书写过程,教师示范。)
师:10是两位数,写的时候要占两格,一格写1,一格写0,1和0要不能隔太远。
学生书写,并在田字格中描红写10,用水彩笔完成10的卡片。
5.——认识序数第十
师:咱们的新朋友10说,从左起,只要排第十的,就和它是一家人。谁是10的一家人?这样好了,先作一个自我介绍吧。
(学生开始自我介绍:我坐在第N组,第N个,同时举起卡片N。)
师:排第10的同学请到讲台上来。
师:数一数,共有几个?
(8个。)
师:怎样才能变成10个呢?
(再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上,共10人。)
三、解决关于10的问题——理解10的组成
师:把10个同学分成两个小组,可以怎么分呢?
学生分,并说出10的组成,写在黑板上。
1.实践操作,分小棒:
2.师:还可以怎么分呢?请大家用10根小棒表示,自己分一分,说一说10的组成,并写下来。也可以直接写。
3.(教师巡视,发现不同情况。)
4.2.汇报板书:
5.学生汇报各自发现的10的组成,在投影仪下用小棒演示,说一说,并写在黑板上,并领导大家读一读。
6.3.归纳发现:
7.教师引导学生整理黑板上板书的10的组成,按一定顺序读一读,并发现其中的规律:10的组成有5组,共9个。
8.——看到10可以分成1和9,就能知道10可以分成9和1,交换位置。
9.——10的组成中,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后面的数就越来越小。
4.理解中记忆:
10.拍手打节奏,诵读10的组成——按不同规律和顺序诵读后,尝试闭眼诵读10的组成。
11.四、享受关于10的游戏——巩固10的组成
12.1.教师和学生互动,伸手指:
13.我出1,我出9,1和9组成10。
14.……
15.2.引导学生创造新的游戏:拍手对歌——
16.你说1,我说9,我们都是好朋友;
17.你说2,我说8,团结起来力量大;
18.你说3,我说7,我们从小爱学习;
19.你说4,我说6,说话诚实不吹牛;
20.你说5,我说5,两数凑十不马虎。
21.五、总结关于10的知识——关于10的知识的回顾总结
22.这节课,大家学的开心吗?认识了哪个新朋友?了解了关于它的哪些知识?
23.六、完成关于10的练习——应用有关10的知识
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篇14
活动内容:认识6
活动目的:
1.认识6,了解6的意义,知道6与5的关系
2.学会点数6以内的实物数量
3.初步理解数的守恒,培养幼儿动脑的习惯
4.正确认读和书写数字6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口哨一个,数字卡,点子卡,小黑板。
2.幼儿准备彩笔。
活动重点:学会点数6以内的`数,认识6和正确书写6。
活动难点:了解6的意义及6与5的关系,正确书写6。
活动方法:游戏的方法、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动手操作等方法。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将5把小椅子先摆成圆圈,请6个小朋友出来玩“抢椅子”游戏。幼儿一边拍手,一边围着椅子走,拍手由慢到快停,此时幼儿立即找一把椅子坐下,没坐上椅子者为输。再将椅子摆成一排一行或两排,重复玩几次。
2.让幼儿想一想,为什么总有一个小朋友没椅子坐?
3.启发幼儿数一数有几把椅子?几个小朋友?从而知道有6个小朋友只有5把椅子,6比5多1,5比6少1。
二、教学认识6
1.问幼儿:要使6个小朋友都有椅子坐,应该怎么办?
2.添上一把椅子,再玩游戏,每一个人都能坐上一把椅子,使幼儿通过活动知道5添上1就是6,6里面有6个1。
3.问幼儿:现在玩游戏的有几个小朋友?几把椅子?该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三、板书课题:认识6
4.出示数字卡片6,教幼儿认读。
5.让幼儿说说6像什么?(出示口哨,6像哨子吹得响)
6.教幼儿正确书写6
四、巩固练习
1.拍手游戏后抽读数字卡片
2.出示小黑板
〔2〕树上有几个桃子,请你再添画一个后再数数有几个桃子,将数字填在方格里。
五.作业
让幼儿拿出算术本再本子上书写6.
板书设计:认识6
学前班数学教案下载篇15
活动目标⒈能正确的感知数字7,知道它们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⒉能安静的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以及能情绪愉快的参加小组活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音乐磁带《黑猫警长》、老鼠卡片若干、小河若干条。
活动过程㈠游戏捕鱼⒈教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妈妈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吧!看我们来到哪里啊?(小河)让我们一起来钓鱼吧!
⒉个别幼儿讲述钓了几条鱼,并送到相应的篮子里。
⒊集体送鱼。
㈡认识数字7⒈教师:小鸭子想吃鱼,我们看看来了几只小鸭子?小鸭子和小鱼哪个多?小鸭子能吃饱吗?那有什么好办法?《添上一只鸭子》,又游走一只小鸭子,现在哪个多?要让他们数量一样多有什么好办法?《去掉一条鱼》
⒉教师:数字7象什么?数字7除了表示7只小鸭还可以表示什么?
㈢游戏猫捉老鼠⒈教师:听,谁的声音?(老鼠)教室里有许多的老鼠,请宝宝帮忙用添去的方法抓身上幼个点子的老鼠。
⒉幼儿操作㈣听音乐玩游戏(猫捉老鼠)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