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
写教案时,需要注重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和记录,以便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优秀的初中数学教案要怎么写?下面给大家整理初中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初中数学教案篇1
总体说明:
完全平方公式则是对多项式乘法中出现的较为特殊的算式的一种归纳、总结.同时,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是初中数学中运用推理方法进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开端,通过完全平方公式的学习对简化某些整式的运算、培养学生的求简意识有较大好处.而且完全平方公式是后继学习的必备基础,不仅对学生提高运算速度、准确率有较大作用,更是以后学习分解因式、分式运算、解一元二次方程以及二次函数的恒等变形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具有培养学生逐渐养成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的作用.因此学好完全平方公式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继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本节是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运算》的第8小节,占两个课时,这是第一课时,它主要让学生经历探索与推导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与推理能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数学中的作用.
一、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的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对本章前几节课的学习,已经学习了整式的概念、整式的加减、幂的运算、整式的乘法、平方差公式,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平方差公式一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探索和应用的过程,获得了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一定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同时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很多探究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探究意识以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2)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
数学能力:
(1)由学生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与推理能力.
(2)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情感与态度:
将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暴露出来进行分析,避免形成教学上的“相异构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
2、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1、消除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避免形成“相异构想”;
2、完全平方公式结构的认知及正确应用.
四、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十一个教学环节:学生练习、暴露问题——验证——推广到一般情况,形成公式——数形结合——进一步拓广——总结口诀——公式应用——学生反馈——学生PK——学生反思——巩固练习.
第一环节:学生练习、暴露问题
活动内容:计算:(a+2)2
设想学生的做法有以下几种可能:
①(a+2)2=a2+22
②(a+2)2=a2+2a+22
③正确做法;
针对这几种结果都将a=1代入计算,得出①②都是错误的,但③的做法是否一定正确呢?怎么验证?
活动目的:在很多学生的头脑中,认为两数和的完全平方与两数的平方和等同,即:
(a+2)2=a2+22,如果不将这种定式思维,就很难建立起一个正确的概念;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的这种错误或其它错误充分暴露出来,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原有的定式思维是错误的,为下一步构建新的思维模式埋下伏笔.
第二环节:验证(a+2)2=a2–4a+22
活动内容:(a+2)2=(a+2)•(a+2)=a2+2a+2a+22
活动目的:在前一环节已经打破了学生的原有的思维定式的基础上,给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方法,避免形成“相异构想”.
第三环节:推广到一般情况,形成公式
活动内容:(a+b)2=(a+b)(a+b)=a2+ab+ab+b2=a2+2ab+b2
活动目的:让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体验到发现的快乐.
第四环节:数形结合
活动内容:设问:在多项式的乘法中,很多公式都都可以用几何图形进行解释,那么完全平方公式怎样用几何图形解释呢?
展示动画,用几何图形诠释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
学生思考: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来诠释完全平方公式?(课后思考)
活动目的: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与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数与形是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第五环节:进一步拓广
活动内容:推导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
方法1:(a–b)2=(a–b)(a–b)=a2–ab–ab+b2=a2–2ab+b2
方法2:(a–b)2=[a+(–b)]2=a2+2a(–b)+(–b)2=a2–2ab+b2
活动目的:让学生经历由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拓广到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体会到符号差异带来的结果差异,由第二种推导方法体会到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是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第六环节:总结口诀、认识特征
活动内容:比较两个公式的共同点与不同点:(a+b)2=a2+2ab+b2
(a–b)2=a2–2ab+b2
特征:①左边都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两者仅有一个符号不同;右边都是二次三项式,其中第一、三项是公式左边二项式中每一项的平方,中间一项是左边二项式中两项乘积的两倍,两者也仅一个符号不同;
②公式中的a、b可以是任意一个代数式(数、字母、单项式、多项式)
口诀:首平方,尾平方,首尾相乘的两倍在中央.
活动目的:认识完全平方公式的特征,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口诀,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避免学生在应用该公式中出现错误.
第七环节:公式应用
活动内容:例:计算:①(2x–3)2;②(4x+)2
解:①(2x–3)2=(2x)2–2•(2x)•3+32=4x2–12x+9
②(4x+)2=(4x)2+2•••••(4x)()+()2=16x2+2xy+
活动目的:在前几个环节中,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已经有了感性认识,通过本环节的讲解以及下一环节的练习,使学生逐步经历认识——模仿——再认识.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阶段.
第八环节:随堂练习
活动内容:计算:①;②;③(n+1)2–n2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的反馈练习,使教师能全面了解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是否到位,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是否得当,以便教师能及时地进行查缺补漏.
第九环节:学生PK
活动内容:每个学生各出五道完全平方公式的计算题给自己的同桌解答,比一比谁的准确性率高,速度快.
活动目的: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的好胜心,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第十环节:学生反思
活动内容: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收获1: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并能简单应用;
收获2:了解了两数和与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之间的差异;
收获3:感受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数学中的作用.
活动目的:通过对一堂课的归纳与总结,巩固学生对完全平方公式的认识,体会数学思想的精妙.
第十一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P43习题1.13
初中数学教案篇2
一、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P83例2)让学生养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例2(补充)培养学生利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进一步养成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课堂引入
创设情境:在军事和航海上经常要确定方向和位置,从而使用一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
三、例习题分析
例1(P83例2)
分析:⑴了解方位角,及方位名词;
⑵依题意画出图形;
⑶依题意可得PR=12×1.5=18,PQ=16×1.5=24,QR=30;
⑷因为242+182=302,PQ2+PR2=QR2,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QPR=90°;
⑸∠PRS=∠QPR-∠QPS=45°。
小结:让学生养成“已知三边求角,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意识。
例2(补充)一根30米长的细绳折成3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条边的长度比较短边长7米,比较长边短1米,请你试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
分析:⑴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先求三角形的三边长;
⑵设未知数列方程,求出三角形的三边长5、12、13;
⑶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52+122=132,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解略。
四、课堂练习
1。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80m后,又走了60m,再走100m回到原地。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了80m后,又走60m的方向是。
2。如图,在操场上竖直立着一根长为2米的测影竿,早晨测得它的影长为4米,中午测得它的影长为1米,则A、B、C三点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为什么?
3。如图,在我国沿海有一艘不明国籍的轮船进入我国海域,我海军甲、乙两艘巡逻艇立即从相距13海里的A、B两个基地前去拦截,六分钟后同时到达C地将其拦截。已知甲巡逻艇每小时航行120海里,乙巡逻艇每小时航行50海里,航向为北偏西40°,问:甲巡逻艇的航向
初中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难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讨论、引导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一幅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答: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已知:如图,△ABC≌△DEF,请找出图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答:AB=DE,BC=EF,AC=DF,∠A=∠D,∠B=∠E,∠C=∠F。
3、若有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如何画?
答:能,先量出这个三角形纸片的每边的长,各个角的度数,然后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每边长,每个角的度数分别等于已知三角形纸片的每边长,每个角,这样作出三角形一定与已知三角形纸片全等。
4、如上图,△ABC与△DEF满足上述六个条件的全部可以使△ABC与△DEF全等。如果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部分是否能保证△ABC与△DEF全等?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一个条件行吗?两个条件、三个条件呢?
这节课就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二、新课讲授
1、只给出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⑴、给出一个内角,一条边;⑵、给出两个内角;⑶、给出两条边。
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
⑴、三角形一个内角为30°,⑵、三角形的两个内角⑶三角形的两条边
一条边为3cm;分别为30°和50°;分别为4cm,6cm。
结论: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注解〕:若给出的条件能够使两个三角形全等,则班上所有同学所作的三角形都应该全等;若给出的条件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只要按照同一要求作图,只要有两位同学作的三角形不全等,即可以说明给出的条件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特别地,只要能举出相关的反例能说明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可以适当减少作图环节。
3、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⑴、都给角:给三个角;⑵、都给边:给三条边;
⑶、既给角,又给边:①给一条边,两个角;②给两条边,一个角。
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
⑴、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和8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结论: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39;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⑵、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4cm、5cm和7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结论:边边边公理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AB=DE
AC=DF△ABC≌△DEF(SSS)
BC=EF
注意:三边对应相等是前提条件,三角形全等是结论。
5、由上面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
如图,是用三根长度适当的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所得框架的形状固定吗?用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的形状固定吗?
三角形框架形状和大小是固定不变的,四边形框架形状是可以改变的。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举例说明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投影片)
三、例题与练习
例1如图,当AB=CD,BC=DA时,图中的△ABC与△CDA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
答:△ABC与△CDA是全等三角形。
证明:在△ABC与△CDA中
AB=CD(已知)
∵AD=CB(已知)
AC=CA(公共边)
∴△ABC≌△CDA(SSS)
例2变式题如图,当AB=CD,BC=DA时,你能说明AB与CD、AD与BC的位置关系吗?为什么?
答:能判定AB∥CD
证明:在△ABC与△CDA中
AB=CD(已知)
∵AD=CB(已知)
AC=CA(公共边)
∴△ABC≌△CDA(SSS)
∴∠3=∠4,∠1=∠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B∥CD,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1)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2)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3)边边边公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2、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五、作业
课本第160页,习题5.7数学理解第1、2题;问题解决第1题
六、板书设计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AB=DE
AC=DF△ABC≌△DEF(SSS)
BC=EF
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初中数学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位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体会平行线的三种判定方法,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是《相交线与平行线》的重点,学习它会为后面的学行线性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石”。同时,本节学习将为加深“角与平行线”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发展思维,并能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交流分享探索的成果,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运用数学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
重 点 三种位置关系的角的特征;会根据三种位置关系的角来判断两直线平行的方法。
难 点 “转化”的数学思想的培养。
由“说点儿理”到“用符号表示推理”的逐层加深。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角的特征,认识“直线平行”的三个充分条件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①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活动归纳出三种判定方法,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动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活动及实际问题的研究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
情感目标 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敢想、敢说、敢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习惯。
通过学生体验、猜想并证明,让学生体会数学充满着探索和创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②通过“转化”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让学生认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教学方法
1、采用指导探究法进行教学,主要通过二个师生双边活动:①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索。②导——知识类比,合理引导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动口参与数学活动,经历问题的发生、发展和解决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整堂课围绕“情景问题——学生体验——合作交流”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充分交流,既满足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探索欲望,又排除学生学习几何方法的缺乏,和学无所用的思想顾虑。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愉快和进步。
3、利用课件辅助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扩大学生知识面,使每个学生稳步提高。
四、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设计是:从创设情境,孕育新知开始,经历探索新知,构建模式;解释新知,落实新知;总结新知,布置作业等过程来完成教学。
创设情境,孕育新知:
①师生欣赏三幅图片,让学生观察、思考从几何图形上看有什么共同点。
②从学生经历过的事入手,让学生比较两张奖状粘贴的好坏,并说明理由,让学生留心实际生活,欣赏木工画平行线的方法。
③落实到学生是否会画平行线?本环节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回答问题,了解实际生活中平行线的广泛应用。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和动画展示,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经历过的事入手。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应用数学无时不有。符合“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经验出发”的新课程标准要求。
2、实验操作,探索新知1
①由学生是否会画平行线导入,用小学学过的方法过点P画直线AB的平行线CD,学生动手画并展示。
②学生思考三角尺起什么作用(教师点拨)?
③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塑料条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并探讨图中角的关系(同位角)。
④教师把学生画平行线的过程和塑料条模型抽象成几何图形,指明同位角的位置关系是截线,被截线的同旁,
归纳:两直线平行条件1
教师展示一组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关注:
①学生能否画平行线,动手操作是否准确
②学生能否独立探究、参与、合作、交流
设计意图:复习提问,利用教具、学具让学生动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考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质量,教师有的放矢,让学生掌握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及时练习巩固,,体现学以致用的观念,消除学生学无所用的思想顾虑。
3、大胆猜想,探究新知
⑴学生分组讨论:
①∠2和∠3是什么位置关系?
∠3和∠4是什么位置关系?
②直线CD绕O旋转是否还保持上述位置关系?
③∠2与∠3,∠2与∠4一定相等吗?猜想,展示讨论成果。
⑵学生探究:
问题:①∠2=∠3能得到AB∥CD吗?
②∠2+∠4=180可以判定AB∥CD吗?
学生用语言表述推理过程,教师深入学生中并点拨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并规范推理过程。和学生一起归纳直线平行的条件2,3。
⑶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本环节教师关注:
①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敢于发表个人观点。
②小组团结协作程度,创新意识。
③表扬优秀小组
设计意图:猜想、交流、归纳,符合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会将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并用练习及时巩固,落实新知与方法,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4、解释运用,巩固新知
本环节共有五个练习,第一题落实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位置特征。第二、三题落实三种判定方法的应用。第四、五题是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
本环节教师应关注:
①深入学生当中,对学习有困难学生进行鼓励,帮助。
②学生的思维角度是否合理。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运用新知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并进行自我评价,既面向全体学生,又照顾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5、总结新知,布置作业
通过设问回答补充的方式小结,学生自主回答三个问题,教师关注全体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程度,学生是否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采用必做题和选做题的方式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养成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良好习惯,发挥自我评价作用,同时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业分层要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给基础好的学生充分的空间,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五、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教案篇5
一、课题2.4有理数的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
四、教学难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
五、教学用具
三角尺、小黑板、小卡片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
(1)(-2.6)+(-3.1);(2)(-2)+3;(3)8+(-3);(4)(-6.9)+0.
2.化简下列各式符号:
(1)-(-6);(2)-(+8);(3)+(-7);
(4)+(+4);(5)-(-9);(6)-(+3).
3.填空:
(1)______+6=20;(2)20+______=17;
(3)______+(-2)=-20;(4)(-20)+______=-6.
在第3题中,已知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在小学里就是减法运算.如______+6=20,就是求20-6=14,所以14+6=20.那么(2),(3),(4)是怎样算出来的?这就是有理数的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减法法则
问题1(1)(+10)-(+3)=______;
(2)(+10)+(-3)=______.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式的结果相同,(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即(+10)-(+3)=(+10)+(-3).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但是,这是否具有一般性?问题2(1)(+10)-(-3)=______;
(2)(+10)+(+3)=______.
对于(1),根据减法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等于+10,这个数是多少?
(2)的结果是多少?
于是,(+10)-(-3)=(+10)+(+3).
至此,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教师强调运用此法则时注意“两变”:一是减法变为加法;二是减数变为其相反数.减数变号(减法============加法)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计算:
(1)(-3)-(-5);(2)0-7.
例2计算:
(1)18-(-3);(2)(-3)-18;(3)(-18)-(-3);(4)(-3)-(-18).
通过计算上面一组有理数减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
在小学里学习的减法,差总是小于被减数,在有理数减法中,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了,只要减去一个负数,其差就大于被减数.
例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为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阅读课本63页例3
(四)、小结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强调指出:
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
(五)、课堂练习
1.计算:
(1)-8-8;(2)(-8)-(-8);(3)8-(-8);(4)8-8;
2.计算:
(1)16-47;(2)28-(-74);(3)(-37)-(-85);(4)(-54)-14;
(5)123-190;(6)(-112)-98;(7)(-131)-(-129);(8)341-249.
3.计算:
(1)1.6-(-2.5);(2)0.4-1;(3)(-3.8)-7;
(4)(-5.9)-(-6.1);
(5)(-2.3)-3.6;(6)4.2-5.7;(7)(-3.71)-(-1.45);(8)6.18-(-2.93).
利用有理数减法解下列问题
4.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m,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392m.两处高度相差多少?
八、布置课后作业:
课本习题2.6知识技能的2、3、4和问题解决1
九、板书设计
2.5有理数的减法
(一)知识回顾(三)例题解析(五)课堂小结
例1、例2、例3
(二)观察发现(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
十、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教案篇6
一、说教材
1、本课在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式的加减》这节课是代数运算的基础,分两课时完成,我所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及简单的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同时也学习过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将为《分式的加减》第二课时以及《分式方程》的学习做好必备的知识储备。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运算,具有一定的代数化归能力,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其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有条理思考及代数表达能力,体会其价值。
4、重点、难点
①重点: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
②难点: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及简单的分式混合运算
二、说教法
本课我主要以“创设情景——引导探究——类比归纳——拓展延伸”为主线,启发和引导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师生共同研究探讨,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过程。
三、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想归纳和巩固提高”四个层次的学法。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问题1: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需n天,乙工程队要比甲队多用3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问题2:2001年,2002年,2003年某地的森林面积(单位:公顷)分别是S1,S2,S3,2003年与2002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多少?
老师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再共同研究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探究、发言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这两个问题情境,引入分式的加减运算,既体现了分式加减运算的意义,又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建立分式模型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环节: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想一想:(1)同分母的分数如何加减?如:2/3+5/3=(2+5)/3,:2/3—5/3=(2—5)/3;(2)思考:类比分数的加减法则,你能归纳出分式的加减法则吗?老师活动:鼓励学生通过类比、探究并大胆猜想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并多举类似例子进行类比,而后,小组发表意见,说明自己的推测。
在学生通过交流得到猜想的基础上出示做一做:做一做:(1)1/a+2/a=_____________2(2)x/(x—2)–4/(x—2)=___________(3)(x+2)/(x+1)–(x—1)/(x+1)+(x—3)/(x+1)=___________教师通过让学生练习“做一做”的题目,加以验证和领悟,法则的形成打下基础,并导出分式加减运算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老师活动:引入习题“做一做”,适当纠正学生的语言,并板书法则学生活动:通过个体练习,领悟规律,再小组交流,形成法则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分数运算方法,大胆猜想分式的加减法则
(二)主动探究,拓展延伸
第三环节: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想一想:
(1)异分母的分数如何相加减?如:1/2+2/3=?:1/2—2/3=?。
(2)你认为异分母的分式应该如何加减?如:1/a+2/b=?老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类比得到异分母分式相加减的方法学生活动:参与交流、讨论、归纳异分母分式加减的方法设计意图: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类比思想;同时通过讨论解决分式的通分,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式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三)例题教学
第四环节:解决问题
(1)回到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s3?s2s2?s111?问题一:(?)s2s1nn?3问题二:
(2)例题1:计算(课本P81页)老师活动:出示习题,巡视、引导、纠正学生活动:自主完成
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能力
(四)随堂练习
第五环节:巩固深化
老师活动:巡视、引导学生活动:个体练习、板演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方法(五)课堂小结第六环节:提高认识老师活动:本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活动
归纳总结
(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
(2)简单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和归纳能力(六)作业布置第七环节:反思提炼课本P27第1、2题五、板书设计
初中数学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x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880、
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kg苹果和3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x元/kg,梨的单价y元/kg;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可得方程:
(2)课本P80练习2、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合作学习:
活动背景爱心满人间——记求是中学“学雷锋、关爱老人”志愿者活动。
问题:参加活动的36名志愿者,分为劳动组和文艺组,其中劳动组每组3人,文艺组每组6人、团支书拟安排8个劳动组,2个文艺组,单从人数上考虑,此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相等?由学生检验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两边相等、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39;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并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书写方法。
3、合作学习:
给定方程x+2y=8,男同学给出y(x取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的值,女同学马上给出对应的x的值;接下来男女同学互换、(比一比哪位同学反应快)请算的最快最准确的同学讲他的计算方法、提问:给出x的值,计算y的值时,y的系数为多少时,计算y最为简便?
出示例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x+2y=8。
(1)用关于y的代数式表示x;
(2)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
(3)求当x=2,0,—3时,对应的y的值,并写出方程x+2y=8的三个解。
(当用含x的一次式来表示y后,再请同学做游戏,让同学体会一下计算的速度是否要快)
4、课堂练习: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变形为y=当x=2时,y=;
5、你能解决吗?
小红到邮局给远在农村的爷爷寄挂号信,需要邮资3元8角、小红有票额为6角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问各需要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说说你的方案。
6、课堂小结: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书写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
(3)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7、布置作业:
初中数学教案篇8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的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会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关于增长率问题的应用题。
学习难点:
如何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学习过程:
一、复习提问: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二、探索新知
1.情境导入
问题:“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为了解决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生态问题、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战略措施,某村村长为带领全村群众自觉投入“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行动,率先示范.2002年将自家的坡耕地全部退耕,并于当年承包了30亩耕地的还林还草及管理任务,而实际完成的亩数比承包数增加的百分率为x,并保持这一增长率不变,2003年村长完成了36.3亩坡耕地还林还草任务,求①增长率x是多少?②该村有50户人家,每户均地村长2003年完成的亩数为准,国家按每亩耕地500斤粮食给予补助,则国家将对该村投入补助粮食多少万斤?
2.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关于环保的情境导入问题,这是一个平均增长率问题,它的基数是30亩,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为x,那么第一次增长后,即2002年实际完成的亩数是30(1+x),第二次增长后,即2003年实际完成的亩数是30(1+x)2,而这一年村长完成的亩数正好是36.3亩.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①30(1+x)2=36.3;(1+x)2=1.21;1+x=±1.1;x1=0.1=10%,x2=-2.1(舍去),所以增长的百分率为10%.
②全村坡耕地还林还草为50×36.3=1815(亩),国家将补助粮食1815×500=907500(斤)=90.75(万斤).
三、例题学习
说明:题目中求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直接设增长的百分率为x,好处在于计算简便且直接得出所求。
例、某产品原来每件是6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价,现价为384元,如果两降价的百分率相同,求每次降价百分之几?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时间基数降价降价后价钱
第一次600600x600(1-x)
第二次600(1-x)600(1-x)x600(1-x)2
(由学生写出解答过程)
四、巩固练习
一商店1月份的利润是2500元,3月份的利润达到3000元,这两个月的利润平均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精确到0.1%)?
五、课堂总结:
1、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严格审题,弄清各数据间相互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2、注意解方程中的巧算和方程两个根的取舍问题。
六、反馈练习:
1.某商品计划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将售价提高20%,设每月平均增长率为x,则列出的方程为()
A.x+(1+x)x=20%B.(1+x)2=20%
C.(1+x)2=1.2D.(1+x%)2=1+20%
2.某工厂计划两年内降低成本36%,则平均每年降低成本的百分率是()
3.某种药剂原售价为4元,经过两次降价,现在每瓶售价为2.56元,问平均每次降低百分之几?
初中数学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学会运用。
2、知道判定切线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初步掌握方法的选择。
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的方法。
教学难点:切线判定定理中所阐述的圆的切线的两大要素:一是经过半径外端;二是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学生开始时掌握不好并极容易忽视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教师】问题1.怎样过直线l上一点P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问题2.直线和圆有几种位置关系?
问题3.如何判定直线l是⊙O的切线?
启发:(1)直线l和⊙O的公共点有几个?
(2)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与半径的数量关系如何?
学生答完后,教师强调(2)是判定直线l是⊙O的切线的常用方法,即:定理: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OA等于圆的半(如图1,投影显示)
再启发:若把距离OA理解为OA⊥l,OA=r;把点A理解为半径在圆上的端点,请同学们试将上面定理用新的理解改写成新的命题,此命题就是这节课要学的“切线的判定定理”(板书课题)
二、引入新课内容
【学生】命题:经过半径的在圆上的端点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证明定理:启发学生分清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写出已知、求证,分析证明思路,阅读课本P60。
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定理的证明:已知:直线l经过半径OA的外端点A,直线l⊥OA,
求证:直线l是⊙O的切线
证明:略
定理的符号语言:∵直线l⊥OA,直线l经过半径OA的外端A
∴直线l为⊙O的切线。
是非题:
(1)垂直于圆的半径的直线一定是这个圆的切线。()
(2)过圆的半径的外端的直线一定是这个圆的切线。()
三、例题讲解
例1、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
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引导学生分析:由于AB过⊙O上的点C,所以连结OC,只要证明AB⊥OC即可。
证明:连结OC.
∵OA=OB,CA=CB,
∴AB⊥OC
又∵直线AB经过半径OC的外端C
∴直线AB是⊙O的切线。
练习1、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R,直线AB经过⊙O上的点A,并且AB=R,∠OBA=45°。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练习2、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CD于点D,AC平分∠BAD。
求证:CD是⊙O的切线。
例2、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D在AB的延长线上,且BD=OB,过点D作射线DE,使∠ADE=30°。
求证:DE是⊙O的切线。
思考题:在Rt△ABC中,∠B=90°,∠A的平分线交BC于D,以D为圆心,BD为半径作圆,问⊙D的切线有几条?是哪几条?为什么?
四、小结
1.切线的判定定理。
2.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
①定义:直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
②数量关系: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该圆半径(即d=r)。[
③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且与这条半径垂直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证明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辅助线和证法规律。
凡是已知公共点(如:直线经过圆上的点;直线和圆有一个公共点;)往往是"连结"圆心和公共点,证明"垂直"(直线和半径);若不知公共点,则过圆心作一条线段垂直于直线,证明所作的线段等于半径。即已知公共点,“连半径,证垂直”;不知公共点,则“作垂直,证半径”。
五、布置作业:略
《切线的判定》教后体会
本课例《切线的判定》作为市考试院调研课型兼区级研讨课,我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二期课改的理念出发,通过学生自我活动得到数学结论作为教学重点,呈现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为教学宗旨,进行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本质的、有效的理解。本节课切实反映了平时的教学情况,为前来调研和研讨的老师提供了真实的样本。反思本节课,有以下几个成功与不足之处:
成功之处:
一、教材的二度设计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批学生习惯于单一知识点的学习,即得出一个知识点,必须由浅入深反复进行练习,巩固后方能加以提升与综合,否则就会混淆概念或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导致错误,久之便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本教时课本上将切线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导出作为第一课时,两个定理的运用和切线的两种常用的判定方法作为第二课时,学生往往会因第一时间得不到及时的巩固,对定理本质的东西不能很好地理解,在运用时抓不住关键,解题仅仅停留在模仿层次上,接受能力薄弱的学生更是因知识点多不知所措,在云里雾里。二度设计将切线的判定方法作为第一课时,切线的性质定理以及两个定理的综合运用作为第二课时,这样的设计即是对前面所学的“直线与圆相切的判定方法”的复习,又是对后面学习综合运用两个定理,合理选择两种方法判定切线作了铺垫,教学呈现了一个循序渐进、温过知新的过程。从学生的反馈情况判断,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二、重视学生数感的培养呼应了课改的理念
数感类似与语感、乐感、美感,拥有了感觉,知识便会融会贯通,学习就会轻松。拥有数感,不仅会对数学知识反应灵敏,更会在生活中不知不觉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中,两个例题由教师诱导,学生发现完成的,而三个习题则完全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完成,不乏有不会做和做得复杂的学生,但在展示和交流中,撞击出思维的火花,难以忘怀。让学生尝试总结规律,也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本节课中,辅助线的规律是由学生得出,事实证明,学生有这样的理解、概括和表达能力。通过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结论往往是刻骨铭心的,长此以往,对数和形的感觉会越来越好。
不足之处:
一、这节课没有“高潮”,没有让学生特别兴奋激起求知欲的情境,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一个平静、和谐的氛围中完成的。
二、课的引入太直截了当,脱离不了应试教学的味道。
三、教学风格的定势使所授知识不能很合理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感悟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拓宽知识面,努力突破已有的教学形状,适应现代教育,适应现代学生。课堂教学中,敢于实验,舍得放手,尽量培养学生主体意识,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揭示,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让学生自己去获得,教师只提供给学生现实情境、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活动空间,给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教学理念。
初中数学教案篇10
一、学生起点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探索和推理的能力.在小学,他们已学习了一些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包括割补法),但运用面积法和割补思想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还远远不够.部分学生听说过“勾三股四弦五”,但并没有真正认识什么是“勾股定理”.此外,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较高,探究意识较强,课堂活动参与较主动,但合作交流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待加强.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一章《勾股定理》第一节第1课时.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一种美妙关系,将形与数密切联系起来,在数学的发展和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作用.本节是直角三角形相关知识的延续,同时也是学生认识无理数的基础,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承前启后的紧密相关性、连续性.此外,历勾股定理的发现反映了人类杰出的智慧,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与人文价值.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用数格子(或割、补、拼等)的办法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并理解勾股定理反映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会初步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实际运用.
2.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并体会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推理的意识及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4.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通过介绍勾股定理在中国古代的研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悠久文化历史,激励学生发奋学习.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第二环节:探索发现勾股定理;第三环节: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第四环节:课堂小结;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内容:2002年世界数学家大会在我国北京召开,投影显示本届世界数学家大会的会标:
会标中央的图案是一个与“勾股定理”有关的图形,数学家曾建议用“勾股定理”的图来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今天我们就来一同探索勾股定理.(板书课题)
意图:紧扣课题,自然引入,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效果: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爱国热情.
第二环节:探索发现勾股定理
1.探究活动一
内容:投影显示如下地板砖示意图,引导学生从面积角度观察图形:
问:你能发现各图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何关系吗?
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
结论1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意图:从观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地板砖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对特殊情形的探究得到结论1,为探究活动二作铺垫.
效果:1.探究活动一让学生独立观察,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2.通过探索发现,让学生得到成功体验,激发进一步探究的热情和愿望.
2.探究活动二
内容:由结论1我们自然产生联想: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具有该性质呢?
(1)观察下面两幅图:
(2)填表:
A的面积
(单位面积)B的面积
(单位面积)C的面积
(单位面积)
左图
右图
(3)你是怎样得到正方形C的面积的?与同伴交流.(学生可能会做出多种方法,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方法一:
如图1,将正方形C分割为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
方法二:
如图2,在正方形C外补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形成大正方形,用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方法三:
如图3,正方形C中除去中间5个小正方形外,将周围部分适当拼接可成为正方形,如图3中两块红色(或两块绿色)部分可拼成一个小正方形,按此拼法,.
(4)分析填表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通过分析数据,归纳出:
结论2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
意图:探究活动二意在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探讨、归纳进一步发现一般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由于正方形C的面积计算是一个难点,为此设计了一个交流环节.
效果: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探究,在突破正方形C的面积计算这一难点后得出结论2.
3.议一议
内容:(1)你能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来表示上图中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吗?
(3)分别以5厘米、12厘米为直角边作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2中发现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
数学小史:勾股定理是我国最早发现的,中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勾股定理”因此而得名.(在西方文献中又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
意图:议一议意在让学生在结论2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得到勾股定理.
效果:1.让学生归纳表述结论,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作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第三环节:勾股定理的简单应用
内容:
例题如图所示,一棵大树在一次强烈台风中于离地面10m处折断倒下,树顶落在离树根24m处.大树在折断之前高多少?
(教师板演解题过程)
练习:
1.基础巩固练习:
求下列图形中未知正方形的面积或未知边的长度(口答):
2.生活中的应用:
小明妈妈买了一部29in(74cm)的电视机.小明量了电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只有58cm长和46cm宽,他觉得一定是售货员搞错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吗?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意图:练习第1题是勾股定理的直接运用,意在巩固基础知识.
效果:例题和练习第2题是实际应用问题,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意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内容:
教师提问:
1.这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知识和思想方法?
2.对这些内容你有什么体会?与同伴进行交流.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
1.知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用,,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
2.方法:(1)观察—探索—猜想—验证—归纳—应用;
(2)“割、补、拼、接”法.
3.思想:(1)特殊—一般—特殊;
(2)数形结合思想.
意图: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发言,可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效果:通过畅谈收获和体会,意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增强不断反思总结的意识.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内容:布置作业:1.教科书习题1.1.
2.观察下图,探究图中三角形的三边长是否满足?
初中数学教案篇11
【学习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2.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负数的大小;学习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3.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
重点: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负数的大小。
难点:对绝对值和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几何意义的理解。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数轴:规定了__、__、__的一条直线叫做__.
2.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正数大于,负数小于,正数大于一切。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0—p32,预习过程中请注意:⑴不懂的地方要用红笔标记符号;⑵完成你力所能及的习题和课后作业。
二、精读教材
4.相反数的意义
+3与—3,—5与+5,—1.5与1.5这三对数有什么共同点?还能列举出这样的数吗?
归纳:如果两个数只有__不同,那么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__,也称这两个数__.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__。如,+3的相反数是—3,也可以说+3与—3互为相反数。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
《2.3绝对值》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10题)
1.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
A.正数B.负数
C.零或正数D.零或负数
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可知: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零的绝对值是零;所以答案选择C选项
分析:考查有理数的绝对值,注意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2.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
A.0个B.1个C.2个D.无数个
答案:D
解析:解答:根据绝对值得定义可知正数和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所以答案选择D选项
分析:考查绝对值这一知识点.
3.相反数等于-5的数是()
A.5B.-5C.5或-5D.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所以答案选择A选项
分析:考查相反数的基本概念。
2.3绝对值》同步练习
10.如果a=-a,下列成立的是()
A.-a一定是非负数B.-a一定是负数
C.a一定是正数D.a不能是0
11.下列说法:①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②-a一定是一个负数;③没有绝对值为-3的数;④若a=a,则a是一个正数;⑤-20__的绝对值是20__.其中正确的有__.(填序号)
12.若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距离为6,则这两个数为()
A.+6和-6B.-3和+3C.-3和+6D.-6和+3
初中数学教案篇12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学生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以及会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和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拓展,是对前面所学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的一次升华,又是今后学习《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二次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预备知识,又是学生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它在教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本节课最大特点,是结合图形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这充分体现了一个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数学思想。因此,这一节课,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有着广泛的应用。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作出函数=ax2+c的图象,比较函数=ax2和函数=ax2+c的异同,了解它们的性质;函数=ax2+c的图象与性质的理解,掌握抛物线的上下平移规律是本节课的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做函数=ax2和=ax2+c的图象,并能比较它们的异同;理解a,c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能正确说出两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了解抛物线=ax2上下平移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节课,过程是由抽象到直观,再由直观到抽象(既二次函数=ax2+c的关系式——作出图像——说出二次函数=ax2+c的图像与性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探讨、分析、分类讨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养成全面看问题、分类讨论的学习习惯,通过直观多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作图、分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结构设计
建立以“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学教结合式。让学生先自己动手画图,然后由老师来演示,这样从直观的看图观察,思考,提问,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学教结合”为模式的课堂结构设计为“三个阶段”:
①准备阶段教师先从回忆函数=ax2图象与性质,从而导入二次函数=ax2+c的图像与性质,进而带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②参与阶段学生围绕目标自我表现,相互交流,启发理解。
③应用与升华阶段这一阶段是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升华。延伸阶段要做到“三化”,一是知识的深化,二是知识向能力、技能的转化,三是学习方法的固化,即演练巩固,牢固掌握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