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案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好的高中数学教案要怎么写?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中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高中数学教案篇1
一、说教材:
1.地位及作用: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是高中《解析几何》第二章第七节内容,是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会考的必考内容,是在学完求曲线方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椭圆的特性,以完成对圆锥曲线的全面研究,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的要求,并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以及它们的应用。
(2)能力目标:
(a)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b)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培养学生快速准确的运算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类比、分类讨论的思想以及确立从感性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因为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是解决与椭圆有关问题的重要依据,也是研究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基础,因此,它是本节教材的重点;由于学生推理归纳能力较低,在推导椭圆的标准方程时涉及到根式的两次平方,并且运算也较繁,因此它是本节课的难点;坐标系建立的好坏直接影响标准方程的推导和化简,因此建立一个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是本节的关键。
二、说教材处理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以下的处理:
1.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2.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安排:
本节教材的处理上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原则组织和安排如下:
(1)复习提问(2)引入新课(3)新课讲解(4)反馈练习(5)归纳总结(6)布置作业
三、说教法和学法
1.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而愉快的学习,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展开。请学生参与课堂。加强方程推导的指导,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的溶为一体,为此,本节课采用“引导教学法”。
2.利用电脑所画图形的动态演示总结规律。同时利用电脑的动态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3.设a(-2,0),b(2,0),三角形abp周长为10,动点p轨迹方程。
例1属基础,主要反馈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程度。
例2可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和基本知识的灵活运用。
小结
为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完整深刻的认识,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小结。
1.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及其应用。
2.椭圆标准方程中a,b,c诸关系。
3.求椭圆方程常用方法和基本思路。
通过小结形成知识体系,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增强学生学好圆锥曲线的信心。
布置作业
(1)77页——78页1,2,3,79页11
(2)预习下节内容
巩固本节所学概念,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发现和弥补教学中的遗漏和不足。
高中数学教案篇2
数列的极限教学设计
西南位育中学肖添忆
一、教材分析
《数列的极限》为沪教版第七章第七节第一课时内容,是一节概念课。极限概念是数学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因为极限理论是微积分学中的基础理论,它的产生建立了有限与无限、常量数学与变量数学之间的桥梁,从而弥补和完善了微积分在理论上的欠缺。本节后续内容如: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求解也要用到数列极限的运算与性质来推导,所以极限概念的掌握至关重要。
课本在内容展开时,以观察n时无穷等比数列an列anqn,(q1)与an1的发展趋势为出发点,结合数n21的发展趋势,从特殊到一般地给出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在n由定义给出两个常用极限。但引入部分的表述如“无限趋近于0,但它永远不会成为0”、“不管n取值有多大,点(n,an)始终在横轴的上方”可能会造成学生对“无限趋近”的理解偏差。
二、学情分析
通过第七章前半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列的有关概念,以及研究一些特殊数列的方法。但对于学生来说,数列极限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由于已有的学习经验与不当的推理类比,学生在理解“极限”、“无限趋近”时可能产生偏差,比如认为极限代表着一种无法逾越的程度,或是近似值。这与数学中“极限”的含义相差甚远。在学习数列极限之前,又曾多次利用“无限趋近”描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特征,这又与数列中“无限趋近”的含义有所差异,学生往往会因为常数列能达到某一个常数而否定常数列存在极限的事实。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学目标:
1、通过数列极限发展史的介绍,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更好地把握极限概念的来龙去脉;
2、经历极限定义在漫长时期内发展的过程,体会数学家们从概念发现到完善所作出的努力,从数列的变化趋势,正确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描述性定义;
3、会根据数列极限的意义,由数列的通项公式来考察数列的极限;掌握三个常用极限。教学重点: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
四、教学策略分析
在问题引入时着重突出“万世不竭”与“讲台可以走到”在认知上的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并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极限概念形成时,结合极限概念的发展史展开教学,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数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过程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学生在某些概念上的进展有时与数学史上的概念进展平行。比如部分学生的想法与许多古希腊的数学家一样,认为无限扩大的正多边形不会与圆周重合,它的周长始终小于其外接圆的周长。教师通过梳理极限发展史上的代表性观点,介绍概念的发展历程以及前人对此的一系列观点,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可能也存在着类似于前人的一些错误想法。对数学发现的过程以认知角度加以分析,有助于学生学习数学家的思维方式,了解数学概念的发展,进而建构推理过程,使学生发生概念转变。在课堂练习诊断部分,不但要求回答问题,还需对选择原因进行辨析,进而强化概念的正确理解。
五、教学过程提纲与设计意图1.问题引入
让一名学生从距离讲台一米处朝讲台走动,每次都移动距讲台距离的一半,在黑板上写出表示学生到讲台距离的数列。这名学生是否能走到讲台呢?类比“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认为这样的过程是永远不会完结的,然而“讲台永远走不到”这一结果显然与事实不同,要回答这一矛盾,让我们看看历史上的数学家们是如何思考的。【设计意图】
改编自芝诺悖论的引入问题,与庄子的“一尺之捶”产生了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并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极限概念的发展与完善
极限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早期以“割圆术”“穷竭法”为代表的朴素极限思想,到极限概念被提出后因“无穷小量是否为0”的争论而引发的质疑,再经由柯西、魏尔斯特拉斯等人的工作以及实数理论的形成,严格的极限理论至此才真正建立。【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极限发展史上的代表性观点,了解数学家们提出观点的时代背景,对照反思自己的想法,发现自己可能也存在着类似于前人的一些错误想法。教师在比较概念发展史上被否定的观点与现今数学界认可的观点时,会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可能使学生发生概念转变,抛弃不正确的、不完整的、受限的想法,接受新的概念。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史展开教学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而提升学生概念转变的动机。
3.数列极限的概念
极限思想的产生最早可追溯于中国古代。极限理论的完善出于社会实践的需要,不是哪一名数学家苦思冥想得出,而是几代人奋斗的结果。极限的严格定义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时期才得以完善,它是人类智慧高度文明的体现,反映了数学发展的辩证规律。今天的主题,极限的定义,援引的便是柯西对于极限的阐述。
定义:在n无限增大的变化过程中,如果无穷数列{an}中的an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A,那么A叫做数列{an}的极限,或叫做数列{an}收敛于A,记作limanA,读作“n趋向于
n无穷大时,an的极限等于A”。
在数列极限的定义中,可用an-A无限趋近于0来描述an无限趋近于A。
如前阐述,柯西版本的极限定义虽然不是最完美的,但作为摆脱几何直观的首次尝试,也是历史上一个较为成功的版本,在历史上的地位颇高。有时,我们也称其为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历史上不同观点下的极限定义,教师呈现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分析该定义的历史意义,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列极限的含义。4.课堂练习诊断
由数列极限的定义得到三个常用数列的极限:(1)limCC(C为常数);
n(2)lim10(nN__);nnnn(3)当q判断下列数列是否存在极限,若存在求出其极限,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0--(1)an;
nsinn;n(3)1,1,1,1,,1(2)an(4)an4(1n1000)
4(n1001)11-,n为奇数(5)ann
1,n为偶数注:
(1)、(2)考察三个常用极限
(3)考查学生是否能清楚认识到数列极限概念是基于无穷项数列的背景下探讨的。当项数无限增大时,数列的项若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则认为数列的极限存在。因此,数列极限可以看作是数列的一种趋于稳定的发展趋势。有穷数列的项数是有限的,因而并不存在极限这个概念。
(4)引用柯西的观点,解释此处无限趋近的含义,是指随着数列项数的增加,数列的项与某一常数要多接近就有多接近,由此得出结论:数列极限与前有限项无关且无穷常数数列存在极限的。
(5)扩充对三种趋近方式的理解:小于A趋近、大于A趋近和摆动趋近。本题中的数列没有呈现出以上三种方式的任意一种。避免学生将趋近误解为项数与常数间的差距不断缩小。练习若A=0.9+0.09+0.009+0.0009+...,则以下对A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A、A是小于1的最大正数
B、A的精确值为1C、A的近似值为1
选择此选项的原因是_________①由于A的小数位都是9,找不到比A大但比1小的数;
②A是由无限多个正数的和组成,它们可以一直不断得加下去,但总小于2;
③A表示的数是数列0.9,0.99,0.999,0.9999,...的极限;
④1与A的差等于0.00…01。
注:此题是为考查学生对于无穷小量和极限概念的理解。由极限概念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数学家们曾长时期陷入对无穷小概念理解的误区中,极大地阻碍了对极限概念的理解。学生学习极限概念时可能也会遇到类似的误区。
练习顺次连接△ABC各边中点A1、B1、C1,得到△A1B1C1。取△A1B1C1各边中点A2、B2、C2并顺次连接又得到一个新三角形△A2B2C2。再按上述方法一直进行下去,那么最终得到的图形是_________.A、一个点
B、一个三角形
C、不确定
选择此选项的原因是_________.①
无限次操作后所得三角形的面积无限趋近于0但不可能等于0。②
当操作一定次数后,三角形的三点会重合。
③
该项操作可以无限多次进行下去,因而总能作出类似的三角形。
④
无限次操作后所得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会趋向于一点。
注:此题从无限观的角度考察学生对极限概念的的理解。学生容易忽视极限概念中的实无限,他们在视觉上采用无穷叠加的形式,但是会受最后一项的惯性思维,导致采用潜无限的思辨方式。所谓实无限是指把无限的整体本身作为一个现成的单位,是可以自我完成的过程或无穷整体。相对地,潜无限是指把无限看作永远在延伸着的,一种变化着成长着不断产生出来的东西。它永远处在构造中,永远完成不了,是潜在的,而不是实在的。持有潜无限观点的学生在理解极限概念时,会将极限理解为是一个渐进过程,或是一个不可达到的极值。
通过习题,分析总结以下三个注意点:
(1)数列{an}有极限必须是一个无穷数列,但无穷数列不一定有极限存在;
1}可以说随着n的无限增大,n1数列的项与-1会越来越接近,但这种接近不是无限趋近,所以不能说lim1;
nn(2)“无限趋近”不能用“越来越接近”代替,例如数列{(3)数列{an}趋向极限A的过程可有多种呈现形式。
【设计意图】
通过例题与选项原因的分析,消除关于数列极限理解的三类误区:
第一类是将数列极限等同于如下的三种概念:渐近线、最大限度或是近似值。第二类是学生对于数列趋向于极限方式的错误认知。第三类是对于无限的错误认知。
5.课堂小结
极限的描述性定义与注意点三个常用的极限
6.作业布置
1>任课老师布置的其他作业
2>学习魏尔斯特拉斯的数列极限定义,并用该定义证明习题的第一第二小问【设计意图】
通过与数列极限相关的延伸问题,完善极限概念的体系,为学生创设课后自主探究平台,感受静态定义中凝结的数学家的智慧。
高中数学教案篇3
教材第108页例1,练习二十四第1、2题。
二、教材分析:
“渗透集合知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试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小学生从一开始学习数学,就已经在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例如,学生在一年级学习数数时,把1个人、2朵花、3枝铅笔等等用一条封闭的曲线圈起来表示,这样表示的数学概念更直观、形象,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又如,我们学习过的分类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本节课教学的例1是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渗透集合的思想,并利用直观图的方式求出两个小组的总人数。在教学例1时,我注重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集合的理解。(2)有关计算。(3)巩固练习。基于以上的安排,结合新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能够借助直观图及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借助具体内容,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重难点
重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突破方法:借助具体内容,初步体会集合的思想方法。
难点:用集合直观图来表示事物。
突破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利用集合直观图来表示事物。
五、教法学法
集合问题属人教课改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的智力游戏,所以学生对它的掌握程度允许有差异性,即学生能掌握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所以设计的集合问题有较简单的,一题多法的,还有课后让学生继续研究集合问题的实践题目,使每个学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各有所乐,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由于集合问题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较复杂和抽象,所以设计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领会集合问题的基本结构,并根据确立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设计中,我将特别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适时引导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我通过学生熟悉的队列问题导入新课,使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多种感官被调动起来,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设置认知冲突,感知体验集合图
以“参加两个兴趣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一问题冲突为线索,让学生想想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当学生解答过程中出现分歧时,进而引导学生借助一种图(集合图)来理解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到集合图的作用。
六、教学准备:导学卡、数字卡片。
七、教学流程:
1、创设情景(引出目标)
2、自主探究(感知目标)
3、巩固加深(巩固目标)
4、课堂小结(再现目标)
(一)情境引入、小故事引出大学问(理解重复)
我是用了一道同学们儿时的问题,在站队的时候,有一个小朋友从左数是第5个,从右数还是第5个,算一算这个队一共多少个同学?这个情景的设计,是让学生充分理解重复。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于小学生实际生活当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探索新知(体会集合)
1、在教学例1时,我大胆的将例题进行了改写,我没有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先出示统计表告诉学生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和数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名单,让他们通过观察统计表得出信息,参加语文小组的有5人,参加数学小组的有7人,然后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而是直接告诉了学生参加两个兴趣小组的人数,然后让他们算一算参加两个小组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列出算式5+7=12(人),此时我不去及时评判,目的在于我要让学生猜想可能会发生的情况,然后等学生掌握了新知识后,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正,为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有意设局的。
2、接下来引导学生用图示的方法表示两个课外小组的人员组成情况。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对号入座的活动,请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到台前去贴号,再贴号的过程中当问到有什么好办法能一眼看出来两个组的人数时?很自然的就引出了集合圈,让学生理解了集合的意义,导出了课题《集合》。很快学生发现,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的两名学生,安排在中间的位置是最合适的,这样就组成三个部分,如中间部分表示既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又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另外两边一边是只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边是只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
3、经过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集合,再次的确定两个学生既参加了语文小组又参加了数学小组,计算时重复了,进而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得出在计算参加语文小组和数学小组总人数时,一定要减去重复的数据2,得出正确的算式5+7—2=12(人),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体现算法的多样化,并不是只有这一种列示方法。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39;能力,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巩固加深
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过程,还要确保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因此,练习的巩固我主要设计了两道习题。第一道题让学生把动物的序号填在合适的位置,一边是只会游泳的,一边是只会飞的,还要让学生说出中间部分表示的是什么?第二题是让学生算算文具商店两天一共进了多少种货?这道题中两天进的货是以图画的形式出现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观察,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四)总结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事物本质属性的能力。只要学生在平时多观察,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具有双重性,或者在数量上是重复的。我们可以运用画集合圈的方法来分析类别,再计算它们的数量;但是在计算总数时必须减去重复的数量;还可以将左中右圈里的数量相加。
高中数学教案篇4
【考纲要求】
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性质。
【自学质疑】
1.双曲线 的 轴在 轴上, 轴在 轴上,实轴长等于 ,虚轴长等于 ,焦距等于 ,顶点坐标是 ,焦点坐标是 ,
渐近线方程是 ,离心率 ,若点 是双曲线上的点,则 , 。
2.又曲线 的左支上一点到左焦点的距离是7,则这点到双曲线的右焦点的距离是
3.经过两点 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
4.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5.与双曲线 有公共的渐近线,且经过点 的双曲线的方程为
【例题精讲】
1.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且与椭圆 有公共焦点,求该双曲线的方程。
2.已知椭圆具有性质:若 是椭圆 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当直线 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 时,那么 之积是与点 位置无关的定值,试对双曲线 写出具有类似特性的性质,并加以证明。
3.设双曲线 的半焦距为 ,直线 过 两点,已知原点到直线 的距离为 ,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矫正巩固】
1.双曲线 上一点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则它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2.与双曲线 有共同的渐近线,且经过点 的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是 。
3.若双曲线 上一点 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是 ,则点 到 轴的距离是
4.过双曲线 的左焦点 的直线交双曲线于 两点,若 。则这样的直线一共有 条。
【迁移应用】
1. 已知双曲线 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是其顶点到渐近线距离的2倍,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2. 已知双曲线 的焦点为 ,点 在双曲线上,且 ,则点 到 轴的距离为 。
3. 双曲线 的焦距为
4. 已知双曲线 的一个顶点到它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则
5. 设 是等腰三角形, ,则以 为焦点且过点 的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6. 已知圆 。以圆 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作为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和顶点,则适合上述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高中数学教案篇5
2。2。1等差数列学案
一、预习问题:
1、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通常用字母表示。
2、等差中项:若三个数组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与的,
即或。
3、等差数列的单调性:等差数列的公差时,数列为递增数列;时,数列为递减数列;时,数列为常数列;等差数列不可能是。
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5、判断正误:
①1,2,3,4,5是等差数列;()
②1,1,2,3,4,5是等差数列;()
③数列6,4,2,0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④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⑤数列是等差数列;()
⑥若,则成等差数列;()
⑦若,则数列成等差数列;()
⑧等差数列是相邻两项中后项与前项之差等于非零常数的数列;()
⑨等差数列的公差是该数列中任何相邻两项的差。()
6、思考:如何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二、实战操作:
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是不是等差数列中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3)已知数列的公差则
例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其中为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
例3、已知5个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为5,平方和为求这5个数。
高中数学教案篇6
一、教学内容分析
向量作为工具在数学、物理以及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小节的重点是结合向量知识证明数学中直线的平行、垂直问题,以及不等式、三角公式的证明、物理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利用向量知识解决不等式、三角及物理问题,感悟向量作为一种工具有着广泛的应用,体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一些数学问题,使一些数学知识有机联系,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2、了解构造法在解题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平面向量知识在各个领域中应用.
难点:向量的构造.
四、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与回顾
1、提问:下列哪些量是向量?
(1)力 (2)功 (3)位移 (4)力矩
2、上述四个量中,(1)(3)(4)是向量,而(2)不是,那它是什么?
[说明]复习数量积的有关知识.
二、学习新课
例1(书中例5)
向量作为一种工具,不仅在物理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在数学学科中也有许多妙用!请看
例2(书中例3)
证法(一)原不等式等价于,由基本不等式知(1)式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
证法(二)向量法
[说明]本例关键引导学生观察不等式结构特点,构造向量,并发现(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例3(书中例4)
[说明]本例的关键在于构造单位圆,利用向量数量积的两个公式得到证明.
二、巩固练习
1、如图,某人在静水中游泳,速度为 km/h.
(1)如果他径直游向河对岸,水的流速为4 km/h,他实际沿什么方向前进?速度大小为多少?
答案:沿北偏东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是8 km/h.
(2) 他必须朝哪个方向游才能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前进?实际前进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答案:朝北偏西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为km/h.
三、课堂小结
1、向量在物理、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数学问题,是数学知识有机联系.
四、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课本P73, 练习8.4 4
高中数学教案篇7
一、单元教学内容
(1)算法的基本概念
(2)算法的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循环结构
(3)算法的基本语句:输入、输出、赋值、条件、循环语句
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古代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中学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习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1、算法的基本概念3课时
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结构5课时
3、算法的基本语句2课时
四、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循环结构。
3、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输出、斌值、条件、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4、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五、单元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
(1)理解算法的含义
(2)掌握算法的基本结构
(3)会用算法语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程序框图
(2)变量与赋值
(3)循环结构
(4)算法设计
六、单元总体教学方法
本章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辅以观察法、发现法、练习法、讲解法。采用这些方法的原因是学生的逻辑能力不是很强,只能通过对实例的认真领会及一定的练习才能掌握本节知识。
七、单元展开方式与特点
1、展开方式
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算法语句
2、特点
(1)螺旋上升分层递进
(2)整合渗透前呼后应
(3)三线合一横向贯通
(4)弹性处理多样选择
八、单元教学过程分析
1、算法基本概念教学过程分析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喝茶,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能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2、算法的流程图教学过程分析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算法和程序语言的区别;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会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3、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过程分析
经历将具体生活中问题的流程图转化为程序语言的过程,理解表示的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基本算法语句表达算法,
4、通过阅读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中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九、单元评价设想
1、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在数学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是否对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充满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能否体会集合语言准确、简洁的特征;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2、正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在本章(节)及今后学习中,让学生集中学习算法的初步知识,主要包括算法的基本结构、基本语句、基本思想等。算法思想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相关部分,在其他相关部分还将进一步学习算法
高中数学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
(2)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
(3)掌握排列数公式,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数;
(4)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对排列应用问题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观察、归纳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排列的定义、排列数及排列数的公式,并运用这个公式去解决有关排列数的应用问题.难点是导出排列数的公式和解有关排列的应用题.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是对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并将这两个原理的基本思想方法贯穿在解决排列应用问题当中.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因此,两个相同排列,当且仅当他们的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种数,只要弄清相同排列、不同排列,才有可能计算相应的排列数.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具有m个元素的排列,后者是这种排列的不同种数.从集合的角度看,从n个元素的有限集中取出m个组成的有序集,相当于一个排列,而这种有序集的个数,就是相应的排列数.
公式推导要注意紧扣乘法原理,借助框图的直视解释来讲解.要重点分析好 的推导.
排列的应用题是本节教材的难点,通过本节例题的分析,应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应用题的解法时,教材上先画出框图,然后分析逐次填入时的种数,这样解释比较直观,教学上要充分利用,要求学生作题时也应尽量采用.
在教学排列应用题时,开始应要求学生写解法要有简要的文字说明,防止单纯的只写一个排列数,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基本掌握之后,可以逐渐地不作这方面的要求.
三、教法建议
①在讲解排列数的概念时,要注意区分“排列数”与“一个排列”这两个概念.一个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出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成一排”,它不是一个数,而是具体的一件事;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它是一个数.例如,从3个元素a,b,c中每次取出2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排,有如下几种:
ab,ac,ba,bc,ca,cb,
其中每一种都叫一个排列,共有6种,而数字6就是排列数,符号 表示排列数.
②排列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一定顺序排列”.
从定义知,只有当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排列的顺序也完全相同时,才是同一个排列,元素完全不同,或元素部分相同或元素完全相同而顺序不同的排列,都不是同一排列。叫不同排列.
在定义中“一定顺序”就是说与位置有关,在实际问题中,要由具体问题的性质和条件来决定,这一点要特别注意,这也是与后面学习的组合的根本区别.
在排列的定义中 ,如果 有的书上叫选排列,如果 ,此时叫全排列.
要特别注意,不加特殊说明,本章不研究重复排列问题.
③关于排列数公式的推导的教学.公式推导要注意紧扣乘法原理,借助框图的直视解释来讲解.课本上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先推导 , ,…,再推广到 ,这样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讲法,学生是不难理解的.
导出公式 后要分析这个公式的构成特点,以便帮助学生正确地记忆公式,防止学生在“n”、“m”比较复杂的时候把公式写错.这个公式的特点可见课本第229页的一段话:“其中,公式右边第一个因数是n,后面每个因数都比它前面一个因数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 ,共m个因数相乘.”这实际是讲三个特点:第一个因数是什么?最后一个因数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连续的自然数相乘.
公式 是在引出全排列数公式 后,将排列数公式变形后得到的公式.对这个公式指出两点:(1)在一般情况下,要计算具体的排列数的值,常用前一个公式,而要对含有字母的排列数的式子进行变形或作有关的论证,要用到这个公式,教材中第230页例2就是用这个公式证明的问题;(2)为使这个公式在 时也能成立,规定 ,如同 时 一样,是一种规定,因此,不能按阶乘数的原意作解释.
④建议应充分利用树形图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比较直观,便于理解.
⑤学生在开始做排列应用题的作业时,应要求他们写出解法的简要说明,而不能只列出算式、得出答数,这样有利于学生得更加扎实.随着学生解题熟练程度的提高,可以逐步降低这种要求.
高中数学教案篇9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集合的概念》是人教版第一章的内容(中职数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集合以及集合有关的概念,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初中数学课本中已现了一些数和点的集合,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解的集合等,但学生并不清楚“集合”在数学中的含义,集合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也是也是中职数学的开篇,是我们后续学习的重要工具,如:用集合的语言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方程与不等式的解集,曲线上点的集合等。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让学生领会到数学语言的简洁和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的语言描述客观,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集合以及有关概念;
b、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元素与集合关系的表示方法。
(2)能力目标:a、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得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的能力;
b、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a、通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b、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
3、重点和难点
重点: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难点:准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说学情)
对于中职生来说,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他们还没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有厌学情绪。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从学生较熟悉的实例出发,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设情境认知策略上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引导学生主动思、交流、讨论,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集合概念的形成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四、学习指导(说学法)
教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根据数学的特点这节课主要是教学生动脑思考、多训练、勤钻研的研讨,这样做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参与的意识,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进而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a、创设情境,揭示本课主题,同时对集合的整体性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b、介绍集合论的创始者康托尔
2、究竟什么是集合?(实例探究)切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熟悉的事物(物体),以实际生活为背景进行探究,为本课教学创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接待探究过程学生积极思考、交流、作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实例中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观察,总结能力范围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为下面水到渠成的介绍集合概念做好铺垫。
3、集合的概念,本课的重点。结合探究中的实例,让学生说出集合和元素各是什么?知识的呈现由抽象到具体进一步熟悉元素与集合的概念,让学生分清实际问题中的集合和元素为后面学习两者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教师在这一环节做好学习指导,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叫集合,如果对象不确定,就不能确定为集合(举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熟悉巩固集合的概念通过例题,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理解集合的概念。
5、集合的符号记法,为本节重点做好铺垫。
6、从实例入行手,探索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学生能用文字语言描述,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给出元素与集合关系符号表示,在这个环节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逐步形成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落实本课的重点,学习指导:⑴集合元素的确定。⑵理解两符号的含义。
7、思考交流本课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通过自由举例,能深化概念。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8、从所举的例子中抽象出数集的概念,并给出常见数集的记法。
9、学生练习:通过练习,识记常见数集的记法,同时进一步巩固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
10、知识的实际应用:
问题不难,落实课本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集合的眼光观看世界。
11、课堂小节
以学生小节为主教师帮助为辅,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到要学会梳理所学内容,要学会总结反思,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培养学生的鬼纳总结能力。
六、评价
教学评价的及时能有效调动课堂气氛,感染学生的情绪,对课堂教学发挥着积极作用,教学过程遵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应用集合的眼光看研究对象,注重过程评价与多元评价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本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
七、教学反思
1、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从特殊到一般,在具体感知基础上得出集合的描述概念,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2、启发探究教学,营造学生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高中数学教案篇10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投影和三视图,这部分知识是立体几何的基础之一,一方面它是对上一节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的再一次强化,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并能将三视图还原为直观图,是建立空间概念的基础和训练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有效手段。另外,三视图部分也是新课程高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常常结合给出的三视图求给定几何体的表面积或体积设置在选择或填空中。同时,三视图在工程建设、机械制造中有着广泛应用,同时也为学生进入高一层学府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三视图表示的立体模型,从而进一步熟悉简单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培养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精神。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完成由立体图形到三视图,再由三视图想象立体图形的复杂过程。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是新课程几何课堂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这节课的设计思路。通过大量的多媒体直观,实物直观使学生获得了对三视图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实践,操作练习,实现认知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几何直观能力为学习立体几何打下基础。
教学的重点、难点
(一)重点:画出空间几何体及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体会在作三视图时应遵循的“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原则。
(二)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即:将三视图还原为直观图。
四、学生现实分析
本节首先简单介绍了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投影形式,学生具有这方面的直接经验和基础。投影和三视图虽为高中新增内容,但学
生在初中有一定基础,在七年级上册 “从不同方向看”的基础上给出了三视图的概念。到了九年级下册则是在介绍了投影后,用投影的方法给出了三视图的概念,这一概念已基本接近了高中的三视图定义,只是在名字上略有差异。初中叫做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进入高中后特别是再次学习和认识了柱、锥、台等几何体的概念后,学生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所以,给出了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变化也说明了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差异
五、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针对本节课知识是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空间思维难度较大的特点,我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教学法、启导发现法。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引导启发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同时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启发性,解决了教师“口说无凭”的尴尬境地,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2)学法指导
力争在新课程要求的大背景下组织教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在学生的辩证和讨论前提下,发挥教师的概括和引领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通过摄影作品及汽车设计图纸引出问题
1.照相、绘画之所以有空间视觉效果,主要处决于线条、明暗和色彩,其中对线条画法的基本原理是一个几何问题,我们需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2.在建筑、机械等工程中,需要用平面图形反映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和大小,在作图技术上这也是一个几何问题,你想知道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吗?
设计意图:通过摄影作品及汽车设计图纸的展示引出问题1,2,从贴近生活的实例入手,给学生以视觉冲击,引领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内容。
引出课题:投影与三视图
知识探究(一):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光是直线传播的,一个不透明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在物体后面的屏幕上会留下这个物体的影子,这种现象叫做投影。其中的光线叫做投影线,留下物体影子的屏幕叫做投影面。
思考1:不同的光源发出的光线是有差异的,其中灯泡发出的光线与手电筒发出的光线有什么
不同?
思考2:我们把光由一点向外散射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把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下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那么用灯泡照射物体和用手电筒照射物体形成的投影分别是哪种投影?
思考3:用灯泡照射一个与投影面平行的不透明物体,在投影面上形成的影子与原物体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当物体与灯泡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影子的大小会有什么不同?
思考4:用手电筒照射一个与投影面平行的不透明物体,在投影面上形成的影子与原物体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当物体与手电筒的距离发生变化时,影子的大小会有变化吗?
思考5:在平行投影中,投影线正对着投影面时叫做正投影,否则叫做斜投影.一个与投影面平行的平面图形,在正投影和斜投影下的形状、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思考6:一个与投影面不平行的平面图形,在正投影和斜投影下的形状、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讲解投影,投影线,投影面,让学生了解投影式如何形成的。通过六个思考层层深入,学生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总结出投影的分类及每种投影的特点。
知识探究(二):柱、锥、台、球的三视图
把一个空间几何体投影到一个平面上,可以获得一个平面图形。但只有一个平面图形难以把握几何体的全貌,因此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投影,这样就能较好地把握几何体的形状和大小,通常选择三种正投影,即正面、侧面和上面。
从不同的角度看建筑
问题1:要很好地描绘这幢房子,需要从哪些方向去看?
问题2:如果要建造房子,你是工程师,需要给施工员提供哪几种图纸?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大楼的图片,提出问题1,2,这种设计更易于让学生接受,说明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给出三视图的含义:
(1)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叫做几何体的正视图;
(2)光线从几何体的左面向右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叫做几何体的侧视图;
(3)光线从几何体的上面向下面正投影得到的投影图,叫做几何体的俯视图;
(4)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统称为几何体的三视图。
思考1 :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分别是从几何体的哪三个角度观察得到的几何体的正投影图?它们都是平面图形还是空间图形?
思考2 :如图,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 ,那么其三视图分别是什么?
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的高度一样,俯视图和正视图的的长度一样,侧视图和俯视图的宽度一样。
思考3 :圆柱、圆锥、圆台的三视图分别是什么?
思考4 :一般地,一个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俯视图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有什么关系? 师生活动:分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来完成思考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对学生的结论进行验证,大概花1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这部分的教学。学生自主归纳总结将本节课的重点化解。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