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教案示例

时间: 新华 数学教案

教案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优秀的初中数学教案示例应该是怎样的?快来学习初中数学教案示例的撰写技巧,跟着小编一起来参考!

初中数学教案示例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判定定理的证法、

2、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判定定理,会用判定公理及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第二个判定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39;教育、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发展思维、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判定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

(二)难点

使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三)解决办法

1、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定理,解决重点、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设计练习,复习基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新知,练习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定理的推理,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创设,设计悬念,引出课题,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现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一种判定方法,根据所学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1、2题、

师:你能说出有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

学生活动:由第l、2题,学生思考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教师将第3题图形画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理由,同角的补角相等、

师:要求学生写出符号推理过程,并板书、

教法说明: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继续,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通过第1、2两题复习上节课所学平行线判定的两个方法,使学生明确,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第3题是为推导本节到定定理做铺垫,即如果同旁内角互补,则可以推出同位角相等,也可以推出内错角相等,为定理的推理论证,分散了难点、

师:第4题是一个实际问题,题目中已知的两个角是什么位置关系角?

学生活动:同分内角、

师:它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互补、

师:这个问题就是知道同分内角互补了,那么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案示例篇2

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

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

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 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

    内容:老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3、+2、-1、+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

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问题见教材。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0.5、-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举例说明:3、2、0.5、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

-3、-2、-0.5、-等是负数

4、数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5、让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展示图片(又见教材P5图1.1-2-3)让学生观察地形图上的标注和记录支出、存入信息的本地X银行的存折,说出你知道的信息。

巩固提高:练习:课本P5练习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课后作业:课本P7习题1.1的第1、2、4、5题。

活动与探究:在一次数学测验中,X班的平均分为85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高出部分记为正数。

(1)美美得95分,应记为多少?

(2)多多被记作一12分,他实际得分是多少?

初中数学教案示例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再例如

-3-4表示-3、-4两数的代数和,

-4+3表示-4、+3两数的代数和,

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

等。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如

12-5+7应变成12+7-5,而不能变成12-7+5。

教学设计示例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

2.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

3.应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的准确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了本节课就知道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尝试指导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每一环节,设置一定题目进行巩固练

习,步步为营,分散难点,解决关键问题.

2.学生写法:练习→寻找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理解为加法算式.

2.难点:把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练习讨论,总结归纳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反馈.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学得都很好!请同学们看以下题目:-9+(+6);(-11)-7.

师:(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

“+、-”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学生活动: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继续提问:(1)这两个题目运算结果是多少?

(2)(-11)-7这题你根据什么运算法则计算的?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两题(教师订正).

师小结:减法往往通过转化成加法后来运算.

【教法说明】为了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必须先对有理数加法,特别是有理数减法的题目进行复习,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这里特别指出“+、-”有时表示性质符号,有时是运算符号,为在混合运算时省略加号、括号时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师:把两个算式-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2.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

教学说明:由复习的题目巧妙地填“-”号,就变成了今天将学的加减混合运算内容,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明白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目组成.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讲评(-9)+(-6)-(-11)-7.

(1)省略括号和的形式

师:看到这个题你想怎样做?

学生活动: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

教师针对学生所做的方法区别优劣.

【教法说明】题目出示后,教师不急于自己讲评,而是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时,有的学生可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有的同学可能是先把减法都转化成了加法,然后按加法的计算法则再计算??这样在不同的方法中,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

师:我们对此类题目经常采用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时就成了-9,+6,+11,-7的和,加号通常可以省略,括号也可以省略,即:

原式=(-9)+(+6)+(+11)+(-7)

=-9+6+11-7.

提出问题:虽然加号、括号省略了,但-9+6+11-7仍表示-9,+6,+11,-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成??

学生活动:先自己练习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口答(教师纠正).

【教法说明】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写成省略括号代数和的形式后,通过让学生练习两种读法,可以加深对此算式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1)

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出来.

(1)(+9)-(+10)+(-2)-(-8)+3;

(2)+()-()-().

2.判断

式子-7+1-5-9的正确读法是().

A.负7、正1、负5、负9;

B.减7、加1、减5、减9;

C.负7、加1、负5、减9;

D.负7、加1、减5、减9;

学生活动:1题两个学生板演,两个学生用两种读法读出结果,其他同学自行演练,然后同桌读出互相纠正,2题抢答.

【教法说明】这两题旨意在巩固怎样把加减混合运算题目都转化成加法运算写成代数和的形式,这里特别注意了代数和形式的两种读法.

2.用加法运算律计算出结果

师:既然算式能看成几个数的和,我们可以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通常同号两数放在一起分别相加.

-9+6+11-7

=-9-7+6+11.

学生活动:按教师要求口答并读出结果.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2)

填空:

1.-4+7-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9-1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3+2-4=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2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教法说明】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时,很可能产生“-9+7+11-6”这样的错误,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去做,然后纠正,又做一组巩固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律把同号数放在一起时,一定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这一知识点.

师:-9-7+6+11怎样计算?

学生活动:口答

[板书]

-9-7+6+11

=-16+17

=1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3)

1.计算(1)-1+2-3-4+5;

(2).

2.做完前面两个题目计算:(1)(+9)-(+10)+(-2)-(-8)+3;

(2).

学生活动:四个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教法说明】针对一道例题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组相应的巩固练习,这样每一步学生都掌握得较牢固,这时教师一定要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使分散的知识有相对的集中.

师小结: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

1.减法转化成加法;

2.省略加号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三)反馈练习

(出示投影4)

计算:(1)12-(-18)+(-7)-15;

(2).

学生活动:可采用同桌互相测验的方法,以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

【教法说明】这两个题目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测验的方式来达到及时反馈.

(四)归纳小结

师: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2.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的两种读法?

学生活动:口答.

【教法说明】小结不是教师单纯的总结,而是让学生参与回答,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将本节的重点知识纳入知识系统.

八、随堂练习

1.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1)(-5)+(+7)-(-3)-(+1);

(2)10+(-8)-(+18)-(-5)+(+6).

2.说出式子-3+5-6+1的两种读法.

3.计算

(1)0-10-(-8)+(-2);

(2)-4.5+1.8-6.5+3-4;

(3).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1.计算:(1)-8+12-16-23;

(2);

(3)-40-28-(-19)+(-24)-(-32);

(4)-2.7+(-3.2)-(1.8)-2.2;

(二)选做题:(1)当时,,,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当时,,,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十、板书设计

初中数学教案示例篇4

绝对值(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能根据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距离”,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2.给出一个数,能求它的绝对值.

(二)能力训练点

在把绝对值的代数定义转化成数学式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转化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解释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从上节课学的相反数到本节的绝对值,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的联系性.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数形结合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和相反数与绝对值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领略数学的和谐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辅之以讲授,学生讨论,力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要求,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自得知识,自觅规律.

2.学生学法:研究+6和-6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绝对值概念→巩固练习→归纳小结(绝对值代数意义)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给出一个数会求出它的绝对值.

2.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出.

3.疑点: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电脑)、三角板、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6和-6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研究讨论得出绝对值概念;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讨论解答归纳出绝对值代数意义.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数轴、相反数.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并标出表示-6,,0及它们的相反数的点.

学生活动: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教法说明】绝对值的学习是以相反数为基础的,在学生动手画数轴的同时,把相反数的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也为绝对值概念的引入奠定了基础,这里老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自己练习.

(二)探索新知,导入  新课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6与6是相反数,它们只有符号不同,它们什么相同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很难得出答案.

师: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距离是6个单位长度的点.

学生活动: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师:显然A点(表示6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6,B点(表示-6的点)到原点距离是6个单位长吗?

学生活动:产生疑问,讨论.

师:+6与-6虽然符号不同,但表示这两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都是6,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个距离叫+6与-6的绝对值.

[板书]2.4绝对值(1)

【教法说明】针对“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只有符号不同”提出问题:“它们什么相同呢?”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但这时学生很难回答出此问题,这时教师注意引导再提出要求:“找到原点距离是6个单位长度的点”这时学生就有了一个攀登的台阶,自然而然地想到表示+6,-6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同,从而引出了绝对值的概念,这样一环紧扣一环,

绝对值(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能根据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距离”,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2.给出一个数,能求它的绝对值.

(二)能力训练点

在把绝对值的代数定义转化成数学式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转化思想指导思维活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解释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从上节课学的相反数到本节的绝对值,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具有普遍的联系性.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数形结合理解绝对值的意义和相反数与绝对值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领略数学的和谐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辅之以讲授,学生讨论,力求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要求,注意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自得知识,自觅规律.

2.学生学法:研究+6和-6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绝对值概念→巩固练习→归纳小结(绝对值代数意义)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给出一个数会求出它的绝对值.

2.难点: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代数定义的导出.

3.疑点: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电脑)、三角板、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6和-6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研究讨论得出绝对值概念;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讨论解答归纳出绝对值代数意义.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数轴、相反数.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并标出表示-6,,0及它们的相反数的点.

学生活动: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画.

【教法说明】绝对值的学习是以相反数为基础的,在学生动手画数轴的同时,把相反数的知识进行复习,同时也为绝对值概念的引入奠定了基础,这里老师不包办代替,让学生自己练习.

(二)探索新知,导入  新课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6与6是相反数,它们只有符号不同,它们什么相同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很难得出答案.

师: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距离是6个单位长度的点.

学生活动:一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师:显然A点(表示6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6,B点(表示-6的点)到原点距离是6个单位长吗?

学生活动:产生疑问,讨论.

师:+6与-6虽然符号不同,但表示这两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都是6,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个距离叫+6与-6的绝对值.

[板书]2.4绝对值(1)

【教法说明】针对“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只有符号不同”提出问题:“它们什么相同呢?”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但这时学生很难回答出此问题,这时教师注意引导再提出要求:“找到原点距离是6个单位长度的点”这时学生就有了一个攀登的台阶,自然而然地想到表示+6,-6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同,从而引出了绝对值的概念,这样一环紧扣一环,

初中数学教案示例篇5

教学设计思想:

本小节依次介绍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并结合公式讲授如何运用公式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第一课时的内容是用平方差公式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首先提出新问题:x2-4与y2-25怎样进行因式分解,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逆向得出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然后让学生独立去做例题、练习中的题目,并对结果通过展示、解释、相互点评,达到能较好的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目的。第二课时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提取公因式法及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重点放在判断一个多项式是否为完全平方式上,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用平方差公式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会用完全平方公式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能够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提高全面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体会这两个公式在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中的不同方向,加深对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这两个相反变形的认识,体会从正逆两方面认识和研究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②运用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

难点:①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正确判断因式分解的彻底性;②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关键:把握住因式分解的基本思路,观察多项式的特征,灵活地运用换元和划归思想。

初中数学教案示例篇6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的二次函数的概念及相关习题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上,来学习二次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最后一个具体的函数,也是最重要的,在历年来的中考题中占有较大比例。同时,二次函数和以前学过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将为它们的解法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并使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而本节课的二次函数的概念是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是为后来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做铺垫。所以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根据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的方法,并了解如何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过程与方法:复习旧知,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经历二次函数概念的探索过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加深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与信心.

3、教学重点: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4、教学难点:由实际问题确定函数解析式和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三、教法学法设计:

1、从创设情境入手,通过知识再现,孕伏教学过程

2、从学生活动出发,通过以旧引新,顺势教学过程

3、利用探索、研究手段,通过思维深入,领悟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函数?我们之前学过了那些函数?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

2.它们的形式是怎样的?

(y=kx+b,ky=kx,ky=,k0)

3.一次函数(y=kx+b)的自变量是什么?函数是什么?常量是什么?为什么要有k0的条件?k值对函数性质有什么影响?

【设计意图】复习这些问题是为了帮助学生弄清自变量、函数、常量等概念,加深对函数定义的理解.强调k0的条件,以备与二次函数中的a进行比较.

(二)引入新课

函数是研究两个变量在某变化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我们已学过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看下面三个例子中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电脑演示)

例1、(1)圆的半径是r(cm)时,面积s(cm2)与半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解:s=0)

例2、用周长为2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场地面积y(m2)与矩形一边长x(m)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解:y=x(20/2-x)=x(10-x)=-x2+10x(0

例3、设人民币一年定期储蓄的年利率是x,一年到期后,银行将本金和利息自动按一年定期储蓄转存。如果存款额是100元,那么请问两年后的本息和y(元)与x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不考虑利息税)?

解:y=100(1+x)2

=100(x2+2x+1)

=100x2+200x+100(0

教师提问:以上三个例子所列出的函数与一次函数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列出关系式,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出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1)函数解析式均为整式(这表明这种函数与一次函数有共同的特征)。(2)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这与一次函数不同)。

(三)讲解新课

以上函数不同于我们所学过的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我们就把这种函数称为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ax2+bx+c(a0,a,b,c为常数)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巩固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

1、强调形如,即由形来定义函数名称。二次函数即y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关于的x代数式一定要是整式)。

2、在y=ax2+bx+c中自变量是x,它的取值范围是一切实数。但在实际问题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实际问题有意义的值。(如例1中要求r0)

3、为什么二次函数定义中要求a?

(若a=0,ax2+bx+c就不是关于x的二次多项式了)

4、在例3中,二次函数y=100x2+200x+100中,a=100,b=200,c=100.

5、b和c是否可以为零?

由例1可知,b和c均可为零.

若b=0,则y=ax2+c;

若c=0,则y=ax2+bx;

若b=c=0,则y=ax2.

注明:以上三种形式都是二次函数的特殊形式,而y=ax2+bx+c是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设计意图】这里强调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其特征,为接下来的判断二次函数做好铺垫。

判断: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哪些不是二次函数?若是二次函数,指出a、b、c.

(1)y=3(x-1)2+1(2)

(3)s=3-2t2(4)y=(x+3)2-x2

(5)s=10r2(6)y=22+2x

(8)y=x4+2x2+1(可指出y是关于x2的二次函数)

【设计意图】理论学习完二次函数的概念后,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什么样的函数是二次函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

(四)巩固练习

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的和是10cm。

(1)当它的一条直角边的长为4.5cm时,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2)设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Scm2,其中一条直角边为xcm,求S关

于x的函数关系式。

【设计意图】此题由具体数据逐步过渡到用字母表示关系式,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2.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xcm,它的表面积为Scm2,体积为Vcm3。

(1)分别写出S与x,V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子;

(2)这两个函数中,那个是x的二次函数?

【设计意图】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会很容易列出函数关系式,也很容易分辨出哪个是二次函数。通过简单题目的练习,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欢愉,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设圆柱的高为h(cm)是常量,底面半径为rcm,底面周长为Ccm,圆柱的体积为Vcm3

(1)分别写出C关于r;V关于r的函数关系式;

(2)两个函数中,都是二次函数吗?

【设计意图】此题要求学生熟记圆柱体积和底面周长公式,在这儿相当于做了一次复习,并与今天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4.篱笆墙长30m,靠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坛,写出花坛面积y(m2)与长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此题较前面几题稍微复杂些,旨在让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让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到。

(五)拓展延伸

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当x=0时,y=0;x=1时,y=2;x=-1时,y=1.求a、b、c,并写出函数解析式.

【设计意图】在此稍微渗透简单的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的问题,为下节课的教学做个铺垫。

2.确定下列函数中k的值

(1)如果函数y=xk^2-3k+2+kx+1是二次函数,则k的值一定是______

(2)如果函数y=(k-3)xk^2-3k+2+kx+1是二次函数,则k的值一定是______

【设计意图】此题着重复习二次函数的特征: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2次,且二次项系数不为0.

(六)小结思考: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

【设计意图】让学生来谈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学生自我检查、自我小结的良好习惯,将知识进行整理并系统化。而且由此可了解到学生还有哪些不清楚的地方,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补充。

(七)作业布置:

必做题:

1.正方形的边长为4,如果边长增加x,则面积增加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这个函数是二次函数吗?

2.在长20cm,宽15cm的矩形木板的四角上各锯掉一个边长为xcm的正方形,写出余下木板的面积y(cm2)与正方形边长x(cm)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注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选做题:

1.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求m的值。

2.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画出二次函数y=x2和y=-x2图象

【设计意图】作业中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实施分层教学,体现新课标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另外补充第4题,旨在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二次函数图象的兴趣。

五、教学设计思考

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前提

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

贯穿一个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突出一个特色充分鼓励表扬的特色

渗透一个意识应用数学的意识

初中数学教案示例篇7

课题名称:完全平方公式(1)

一、内容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计算结果中总结出完全平方公式的两种形式。

关键信息:

1、以教材作为出发点,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引导学生体会、参与科学探究过程。首先提出等号左边的两个相乘的多项式和等号右边得出的三项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做出假设与猜想,并通过多次的检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通过收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方法、态度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得出结论,使学生感受科学的严谨,启迪学习态度和方法。

二、学习者分析:

1、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①同类项的定义。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

③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

2、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之前,学生已经能够整理出公式的右边形式。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等号的左边形式和右边形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公式的应用方法。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力能力。

2、会推导完全平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知识与技能: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

数、实数、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代数式、防城、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四)解决问题:能结合具体情景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尝试从不同

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五)情感与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

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能从交流中获益。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迷路的时

候,教师不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明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2、采用“问题情景—探究交流—得出结论—强化训练”的模式

展开教学。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总结、训练等活动中的主

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判断和举例,给学生更多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

揭示思维过程和反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3)通过课后访谈和作业分析,及时查漏补缺,确保达到预期的

教学效果。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提出问题

[引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和合并同类项法则,通过运算下列四个小题,你能总结出结果与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吗?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

(2m-3n)2=_______________,(-2m+3n)2=_______________。

〈二〉、分析问题

1、[学生回答]分组交流、讨论

(2m+3n)2=4m2+12mn+9n2,(-2m-3n)2=4m2+12mn+9n2,

(2m-3n)2=4m2-12mn+9n2,(-2m+3n)2=4m2-12mn+9n2。

(1)原式的特点。

(2)结果的项数特点。

(3)三项系数的特点(特别是符号的特点)。

(4)三项与原多项式中两个单项式的关系。

2、[学生回答]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语言描述: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加上它们乘积的两倍;

两数差的平方,等于它们平方的和,减去它们乘积的两倍。

3、[学生回答]完全平方公式的数学表达式:

(a+b)2=a2+2ab+b2;

(a-b)2=a2-2ab+b2.

〈三〉、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口答:(抢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_,

(-m+n)2=____________,(-m-n)2=______________,

(a+3)2=______________,(-c+5)2=______________,

(-7-a)2=______________,(0.5-a)2=______________.

2、判断:

()①(a-2b)2=a2-2ab+b2

()②(2m+n)2=2m2+4mn+n2

()③(-n-3m)2=n2-6mn+9m2

()④(5a+0.2b)2=25a2+5ab+0.4b2

()⑤(5a-0.2b)2=5a2-5ab+0.04b2

()⑥(-a-2b)2=(a+2b)2

()⑦(2a-4b)2=(4a-2b)2

()⑧(-5m+n)2=(-n+5m)2

3、小试牛刀

①(x+y)2=______________;②(-y-x)2=_______________;

③(2x+3)2=_____________;④(3a-2)2=_______________;

⑤(2x+3y)2=____________;⑥(4x-5y)2=______________;

⑦(0.5m+n)2=___________;⑧(a-0.6b)2=_____________.

〈四〉、[学生小结]

你认为完全平方公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1)公式右边共有3项。

(2)两个平方项符号永远为正。

(3)中间项的符号由等号左边的两项符号是否相同决定。

(4)中间项是等号左边两项乘积的2倍。

〈五〉、冒险岛:

(1)(-3a+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m)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m+2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a-1/2b)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mn+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2b-0.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xy2-3x2y)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2n3-3m3)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生自我评价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悟?

本节课,我们自己通过计算、分析结果,总结出了完全平方公式。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大胆探索,团结协作共同取得了进步。

〈七〉[作业]P34随堂练习P36习题

初中数学教案示例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过程与方法:了解计算器的性能,并会操作和使用,能运用计算器进行较为复杂的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

教学难点:能用计算器进行数的乘方的运算。

教材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较为复杂的混合运算,这就要求使用科学计算器。因此,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数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就成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Powerpoint幻灯片、科学计算器。

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一、从问题情境入手,揭示课题。

(出示幻灯一)

在棋盘上放米,第一格放1粒米,第二格放2粒米,第三格放22粒米,然后是23粒、24粒、25粒……一直到64格,你能计算第64格应放多少粒米?有简单的计算方法吗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并带着问题引入本节课题:

板书:3.4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积极回答。通过师生的相互探讨,使学生认识到学会使用计算器的必要性,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活动一一、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出示幻灯二)

B型计算器的面板示意图如下:

教师结合示意图介绍按键的使用方法。

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使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训练,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按键操作,熟悉计算器的程序设计模式。

探究活动二二、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出示幻灯三)

例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3.75)+(-22.5)

(2)51.7(-7.2)

解:(1)

(-3.75)+(-22.5)=-26.25

学生相互交流,并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计算,使学生熟悉计算器的用法。

探究活动二(2)

51.7(-7.2)=-372.24

学生相互交流,并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计算,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探究活动二例2用计算器计算(精确到0.001)

(-0.45)5

(-0.45)5-0.018

相互讨论,并进行实际操作。通过计算,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探究活动二

例3用计算器求值

(1)(-6)2(2)-62

解:

思考:

注意观察它们的按键顺序有什么不同?

学生认真观察、讨论,得出结论。

通过对比,使学生能区分两种按键的不同,灵活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探究活动三三、随堂练习

(出示幻灯四)

用计算器求值

1.9.23+10.2

2.(-2.35)(-0.46)

3.(-3.45)3

4.-2.082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通过训练,使学生能熟练地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运算。

探究活动四四、实际应用,能力提高。

1.用计算器解决“创设情境”中提出的问题。

(出示幻灯五)

2.张老师在银行贷月息为0.456%的住房贷款50000元,满5年时共需付款50000(1+600.456%)元,其中包括贷款本金和贷款利息。张老师共需付利息多少元?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回答有关的信息,学生互评。通过实际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总结五、学习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体会?

教师简要点评:

(1)由于受计算器显示数位的限制,计算结果是一个近似数。

(2)当计算结果很大时,计算器能将计算结果自动转化为科学记数法的.形式来显示。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参与互动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学生自由发表学习心得,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课堂反馈

1.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略)

2.(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2)根据(1)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如果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11111111111111的结果吗?让学生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操作,学以致用。及时反馈,并使学生能运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附:板书设计:

3.4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

1.介绍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运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运算;

3.运用计算器探究数学规律。

教学反思:

1.只停留在powerpoint的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能演示使用计算器的方法,效果会更好。

2.更新教学观念,最好以学生自学使用计算器的方法为主,使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教师主导课堂,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利于创新思维及个性化发展。而通过网络或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易忽视教师的作用,过分的依赖于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成本也大幅度提高。

初中数学教案示例篇9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因式分解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恒等变形·它是学习分式的基础,又在恒等变形、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函数中有广泛的应用,就本节课而言,着重阐述了两个方面,一是因式分解的概念,二是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它是继整式乘法的基础上来讨论因式分解概念,继而,通过探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来寻求因式分解的原理·这一思想实质贯穿后继学习的各种因式分解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原理,而且又为后面学习因式分解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因式分解这一节课的内容,对于掌握各种因式分解的方法,乃至整个代数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掌握从整式乘法得出因式分解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分工协作及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及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对比、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事物之间互相转化的辨证思想,从而初步接受对立统一观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的本质属性是学习整章因式分解的关键,而学生由乘法到因式分解的变形是一个逆向思维·在前一章整式乘法的较长时间的学习,造成思维定势,学生容易产生“倒摄抑制”作用,阻碍学生新概念的形成·因此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难点确定为、

教学的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

教学的难点、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并能意识到可以运用整式乘法的一系列法则来解决因式分解的各种问题·

二、说学情

1·学生已经学习整式的乘法、乘法公式以及整式的除法的学习·

2·八年级的学生接受能力、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有很大变化和提高,自学能力较强,通过类比学习加快知识的学习·

三、说教法学法

教发与学法是互相和统一的,正如新《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就本节课而言,在教法上不妨利用对比教学,让学生体验因式分解概念产生的过程;利用类比教法、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概念的形成和同化相结合,促进学生对因式分解概念的理解;利用尝试教学,让学生主动暴露思维过程,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不管用什么教法,一节课应该不断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不断优化教师本身的教学行为,自始至终对学生充满情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最重要的·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以下六个环节、

创设情景,引出新知;观察分析,探究新知;

师生互动,运用新知;强化训练,掌握新知;

整理知识,形成结构;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具体过程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我先出示几个整式乘法的练习,让学生做·教师巡视·

学生完成习,一是复习整式的乘法,激活学生原有整式乘法的认知结构,满足“温故而知新”的后,教师引导、把上述等式逆过来看一看还成立吗?

安排这样的练教学原理·二是为本节课目标的达成作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因式分解·

第二环节、观察分析,探究新知

全班两个组,比赛看哪一组算的快,当a=101,b=99时,第一组求a2—b2的值,第二组求(a+b)(a—b)·教师巡视,代表性地抽取两名学生板演,给出两种解法·

安排这一过程是想利用对比分析,让学生体会,把a2—b2化为整式积的形式,会给计算带来简便,顺应了因式分解概念的引出·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将会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发教学高潮,是学生知识及能力获得发展的有效动力·故在教因式分解概念时,我设计以下两个问题、

(1)你能尝试把a2—b2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吗?并与小学所学的因数分解作比较·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归纳因式分解的定义·

一个多项式→几个整式+积→因式分解

我特设三个例题,这几个题目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例1、例2罗列一些似是而非、容易产生错误的对象让学生辨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互逆关系·促使他们认识概念的本质、确定概念的外延,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通过例3体会用分解因式解决相关问题的简捷性·

第三环节、强化训练,掌握新知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学数学而不练,犹如入宝山而空返”·适当的巩固性,应用性练习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所必不可少的·为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及时安排学生完成两个练习·通过这两个练习让学生学会辨析因式分解这种变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因式分解,为下一节提取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打基础;同时又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第四环节、整理知识,形成结构·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小结·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升为一种能力,并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提炼能力·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在作业上我布置了看书、作业本、思考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五、说板书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因为提纲式—条理清楚、从属关系分明,给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数学教案示例篇10

一、一次函数

1、问题导入:

问题1:小明暑假第一次去北京、汽车驶上A地的高速公路后,小明观察里程碑,发现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5千米/时、己知A地直达北京的高速公路全程为570千米,小明想知道汽车从A地驶出后,距北京的路程和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时间有什么关系,以便根据时间估计自己和北京的距离、

问题2:小张准备将平时的零用钱节约一些储存起来、他己存有50元,从现在起每个月节存12元、试写出小张的存款与从现在开始的月份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请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1)找出问题中的变量并用字母表示,列出函数关系式、

(2)这两个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各有什么限制?

以上这些问题,请各小组讨论一下,派代表回答、引出课题(板书课题)教师最后总结一次函数的概念、(板书)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函数关系式的结构特征,引出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学生回答,且互相补充)老师最后归纳:一次函数通常可以表示为的形式,其中为常数,特别地,当时,一次函数(常数)也叫做正比例函数、

二、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

1、做一做: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请同学运用描点法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老师用多媒体打出题目)。根据学生的动手实践、观察与讨论,得出结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特别地,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2、接下来教师提问:

(1)观察所画出的四个一次函数的图象,比较各对一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能否从中了现一些规律?对于直线(是常数),常数的取值对于直线的位置各有什么影响?

3、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最后总结出规律:当一样,不一样时,直线方向相同(平行),但没有相同点;当不一样,一样时,都经过(0,)点(相交),但直线方向不同、

4、巩固训练:

(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教师提出问题:①画出图象,看看是否与上面的讨论结果一样;②你取的是哪几个点?和同学比较一下,怎样取比较简便?

(2)将直线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直线向上平移5个单位,得到直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学生到前板演)、

5、对于教材中第42页例2处理,教师先用多媒体打出,并提出问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在坐标轴上取点有什么好处?组织学生结合问题去分析,动手尝试,小组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对于教材第43页例3处理,教师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讨论同学们讨论:①这里取的数悬殊较大怎么办?②这个函数是不是一次函数?③这个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什么?函数的图象是什么?④在实际问题中,一次函数的图象除了直线和本题的图形外,还有没有其他情形?你能不能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三、一次函数的性质

函数反映了客观世界中量的变化规律,那么一次函数又有什么性质呢?

1、请同学们来一起观察大屏幕上函数图象(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函数的图象),并回答:当一个点在直线上从左右移动时,它的位置如何变化?你能从中得到函数值的变化与自变量的变化规律吗?(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演示点的移动情况,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变化规律理解)由学生讨论出结果:也就是说,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教师板书)

2、请同学们画出函数的图象,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观察它们是否也有相应的性质,有什么不同你能否发现什么规律?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最后归纳出一次函数如下性质:(1)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上升;(2)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这时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下降;

3、补充性质:(3)时,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4)时,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5)时,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6)时,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二、三、四象限、

4、对于教材中第45页做一做处理,可以作为例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起着指导作用;对于教材中第45页例4的处理,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审题分析找出题中的己知量,并提示学生:要想求一次函数的关系式,关键是要确定和的值,那么,结合题中所给的己知条件,又怎样来确定和的值呢?组织学生讨论,结合学生得出的结论,教师再给出待定系数法的概念,这样学生马上就会理解,从而难点得以突破、在这里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实际问题有关函数的自变量的范围限制、

初中数学教案示例篇11

知识结构

本节首先给出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相似比的概念,并利用探究法得出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

重难点分析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相似三角形是研究相似形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图形,是在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的拓广和发展,全等形是相似形的特殊情况,研究相似三角形比研究全等三角形更具有一般性.对应边和对应角子相似三角形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在找对应边及对应角时常常出现错误.

教法建议

1.从知识的逻辑体系出发,在知识的引入时可考虑先给出相似形的概念,在给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在知识的引入上,可以从生活实例的角度出发,在生活中找几个相似三角形的例子,在此基础上给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3.在知识的引入上,还可以从知识的建构模式入手,给出几组图形,告诉学生这几组图形都是相似三角形,由学生研究这些图形的边角关系,从而得到对相似三角形的本质认识

4.在相似三角形概念的巩固中,应注意反例的作用,要适当给出或由学生举出不是相似三角形的例子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5.在概念的理解过程中,要注意给出不同层次的图形,要求学生从中找出相似三角形,既增加学生的参与又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6.在本节内容中对应边及对应角的寻找学生常常出现混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由浅入深的一系列题组由学生寻找其中的对应边或对应角,并说明根据,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理解相似比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预备定理,并了解它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3.通过预备定理的条件所构成的图形的三种情况,教给学生对一致性问题的思考方法.

4.通过学习,培养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二、教学设计

类比学习、探索发现.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及预备定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加深对相似三角形概念的本质的认识.

2.教学难点:是相似比的概念及找对应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它在形状上、大小上有何特征?

2.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也和对应角有什么关系?

【讲解新课】

1.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相同形状”,它们的大小不一定相等,这是和全等三角形的重要区别.为加深学生对相似三角形概念的本质的认识,教学时可预先准备几对相似三角形,让学生观察或测量对应元素的关系,然后直观地得出:两个三角形形状相同,就是他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符号“∽”,读作:“相似于”,记作:∽,如图所示.

反之亦然.即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性质).

∽,

另外,相似三角形具有传递性(性质).

注:在证两个三角形相似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

思考问题:(l)所有等腰三角形都相似吗?所有等边三角形呢?为什么?

(2)所有直角三角形都相似吗?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呢?为什么?

2.相似比的概念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K,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注:①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具有顺序性.

如果与的相似比是K,那么与的相似比是.

②全等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这也说明了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殊情形.

3.预备定理:平行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如图所示.

教材通过探讨的方法,根据题设中有平行线的条件,结合5.2节例6定理的结论,再根据三角形的定义,从而得出了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结论,这里要强调的是:

(1)本定理的导出不仅让学生复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而且为后面的证明打下了基础,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2)由本定理的题设所构成的三角形有三种可能,除教材中两种情况外还有如左图所示的情形,它可以看成BC截两边所得,其中,本质上与右图是一致的.

(3)根据两个三角形相似写对应边的比例式时,每个比的前项是同一个三角形的三边,而比的后项是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对应边,它们的位置不能写错,作题时务必要认真仔细,如本定理的比例式,防止出现的错误,如出现错误,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

(4)根据两个三角形相似写对应边的比例式时,还应给学生强调,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所对的边就是对应边,对应边应写在对应位置.

(5)建议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一些形象性语言,如:有平行就有成比例线段,有平行就有相似三角形.

【小结】

1.本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正确理解相似比的概念,为以后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打下基础.

3.重点学习了预备定理及注意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案示例篇12

学习目标

1、学会用公式法因式法分解

2、综合运用提取公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

学习重难点重点:

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综合运用两种公式法因式分解

自学过程设计

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的逆运用:

做一做:

1.(1)16x2-8x+_______=(4x-1)2;

(2)_______+6x+9=(x+3)2;

(3)16x2+_______+9y2=(4x+3y)2;

(4)(a-b)2-2(a-b)+1=(______-1)2.

2.在代数式(1)a2+ab+b2;(2)4a2+4a+1;(3)a2-b2+2ab;(4)-4a2+12ab-9b2中,可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A.x2+y2=(x+y)2B.x2-xy+x2=(x-y)2

C.1+4x-4x2=(1-2x)2D.4-4x+x2=(x-2)2

4.分解因式:(1)x2-22x+121(2)-y2-14y-49(3)(a+b)2+2(a+b)+1

5.计算:20062-40102006+20052=___________________.

6.若x+y=1,则x2+xy+y2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展示一:

1.判别下列各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

2、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x2+4xy-4y2

(2)3ax2+6axy+3ay2

(3)(2x+y)2-6(2x+y)+9

应用探究:

1、用简便方法计算

49.92+9.98+0.12

拓展提高:

(1)(a2+b2)(a2+b210)+25=0求a2+b2

(2)4x2+y2-4xy-12x+6y+9=0

求x、y关系

(3)分解因式:m4+4

教后反思 考察利用公式法因式分解的题目不会很难,但是需要学生记住公式的形式,之后利用公式把式子进行变形,从而达到进行因式分解的目的,但是这里有用到实际中去的例子,对学生来说会难一些。

初中数学教案示例篇13

一、说教材

(五)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绝对值》是选自人教版初一数学第一章第二节第四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的内容,这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绝对值的内容主要包括含义及有理数之间的大小比较,这也为后面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奠定了基础。

(六)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内容的分析,以及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掌握绝对值的含义,并且会比较有理数之间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数轴来推理数的绝对值,并在推理的过程中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逐步发展发生的抽象思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及教学目标的分析,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重点:绝对值的理解以及有理数的比较

难点:负数的绝对值的理解及比较

二、说学情

以上就是我对教材的分析,由于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也是在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下面我对学情进行分析。

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需一定的感性材料作支撑,同时思维比较活跃和积极,所以教学过程中会注重直观材料的运用,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理解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教材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我在本课中采用的教法有:讲授法、演示法和引导归纳法。演示法中需要的教具有多媒体和温度计。

四、说教法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学到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怎样自己学习,为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本课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法来更好的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五、说教学程序

为了更好的实现三维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出示温度计,"北方某一城市的温度是零下15摄氏度,南方某一城市的温度是15摄氏度",学生在稿纸上画一条数轴,标出这两个温度,并请一位学生画在黑板上。

数轴的两个数值是相反数,是上节课的内容,0到-15°和0到15°的变化温度分别是15°,那么两个相同的变化温度,怎么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呢?

(二)新授

1、从上面的问题中,我引出今天的"绝对值"概念,然后和学生一起从数轴上推导出绝对值。

2、使用多媒体呈现一组数字,包括几个正数,几个负数。让大家在数轴上画出,并写出每个数字的绝对值。然后学生来依次说出每个绝对值,以巩固概念的掌握。

3、和大家一起写出这些绝对值,把负数、正数、0的绝对值分别写在三个地方,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绝对值,并思考其中的规律,然后和学生一起得出结论,即正数的绝对值是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的0、得出这个结论后顺势提问:数a的绝对值是多少?进行分组讨论,在讨论一段时间后提醒学生刚刚的结论。

4、在每组的回答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数a的绝对值,分三种情况,当a大于0,绝对值为a;等于0时,为0;小于0时,为-a、这三种情况的分析后,学生就充分理解了绝对值的含义。

5、回到大家画的数轴,大家很容易比较出原点0右边的正数的大小,那么左边的.负数的大小怎么比较呢?提出这个问题后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把学生引入一个情境,即把数轴上的数都看成是温度,比较温度的大小就比较容易,然后回到数的比较。在这个引导后,得出的结论是:离0越远的数,越小;也可以说绝对值越大的负数越小。

(三)巩固练习

在PPT上呈现一些数的绝对值,以及一些负数、正数、绝对值之间的比较的题。

(四)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五)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不是目的,目的是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并运用本节课的内容。所以我会布置这样一个作业:请学生回家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找出南方和北方分别三个城市的温度,比较这些温度的大小,并写出每个温度的绝对值并进行比较。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学生能够更清晰的掌握内容,我用写关键词的方式来有逻辑性的呈现我的板书。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

初中数学教案示例篇14

学习目标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并能找出变化规律。

2、由坐标的变化探索新旧图形之间的变化。

重点

1、作某一图形关于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并能写出所得图形相应各点的坐标。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已知轴一边的图形或坐标确定另一边的图形或坐标。

难点

体会极坐标和直角坐标思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学习过程(导入、探究新知、即时练习、小结、达标检测、作业)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旧知回顾:

1、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义:在平面内,两条____________且有公共_________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2、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_。

3、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特征:

二、新知检索:

1、在方格纸上描出下列各点(0,0),(5,4),(3,0),(5,1),(5,-1),

(3,0),(4,-2),(0,0)并用线段依次连接,观察形成了什么图形

三、典例分析

例1、

(1)将鱼的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5画出图形,分析所得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如果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减2呢?

(2)将鱼的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加3画出图形,分析所得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如果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减2呢?

例2、(1)将鱼的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2倍画出图形,分析所得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

(2)将鱼的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1/2画出图形,分析所得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

四、题组训练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坐标为(0,0),(2,4),(2,0),(4,4)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图案。

(1)这四个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变成原来的1/2,将所得的四个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所得图案与原来图案相比有什么变化?

(2)纵、横分别加3呢?

(3)纵、横分别变成原来的2倍呢?

归纳:图形坐标变化规律

1、平移规律:2、图形伸长与压缩:

第二课时

一、旧知回顾:

1、轴对称图形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二、新知检索:

1、如图,左边的鱼与右边的鱼关于y轴对称。

1、左边的鱼能由右边的鱼通过平移、压缩或拉伸而得到吗?

2、各个对应顶点的坐标有怎样的关系?

3、如果将图中右边的鱼沿x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长度,为保持整个图形关于y轴对称,那么左边的鱼各个顶点的坐标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三、典例分析,如图所示,

1、右图的鱼是通过什么样的变换得到左图的鱼的。

2、如果将右边的鱼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1倍,画出图形,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3、如果将右边的鱼的纵、横坐标都分别变为原来的1倍,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四、题组练习

1、将坐标作如下变化时,图形将怎样变化?

①(x,y)(x,y+4)②(x,y)(x,y-2)③(x,y)(1/2x,y)

④(x,y)(3x,y)⑤(x,y)(x,1/2y)⑥(x,y)(3x,3y)

2、如图,在第一象限里有一只蝴蝶,在第二象限里作出一只和它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蝴蝶,并写出第二象限中蝴蝶各个顶点的坐标。

3、如图,作字母M关于y轴的轴对称图形,并写出所得图形相应各端点的坐标。

4、描出下图中枫叶图案关于x轴的轴对称图形的简图。

初中数学教案示例篇15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

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

有()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

四、评价

1、同学互评

2、老师点评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4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