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数学教案 >

数学教案的案例

时间: 新华 数学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数学教案的案例怎么才能写好?这里分享一些数学教案的案例,方便大家学习。

数学教案的案例

数学教案的案例篇1

课题古典概型课型高一新授课教学目标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并能计算有关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弄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教学方法导学式、启发式教学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问题1:考察两个试验:

(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

(2)掷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的试验。

问:在这两个试验中,可能的结果分别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学生思考结果且给出基本事件的特点1

问题1设计意图:通过掷硬币与掷骰子两个接近于生活的试验的设计。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试验,分析结果,找出共性。

问题2:在掷骰子试验中,随机试验“出现偶数点”可以由哪些事件组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2:学生归纳与总结,问题2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引出基本事件的特点2。问题3:基本事件有什么特点?

教师加以引导与启发,利用基本事件的关系发现基本事件的特点问题3:学生口答问题3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概括总结能力问题4:例1、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实验中,有那些基本事件?教师引导学生列举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师指出画树状图是列举法的基本方法。

问题4:学生列举出基本事件。问题4引导学生用列举法列举基本事件的个数,不仅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研究对象的总数,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列举的时候作到不重不漏。解决了求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总数这一难点

通过设疑引出概念

问题1:(1)请问掷一枚均匀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2)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各种点数向上的概率是多少?其中出现偶数点向上的概率是多少?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观察数学模型,老师启发引导学生推导公式。

问题1学生得到答案且深层次的考虑问题

问题1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已经可以独立得出概率,通过教师的步步追问,引导学生深层次的考虑问题,看到问题的本质,得出概率公式。让学生带着思考问题观察试验,使其有目的的去寻找答案,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达到教学目标。

问题2:上述概率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基本事件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共性。具有下列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才能运用上述公式,我们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

(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问题2学生观察和初步概括归纳古典概率模型及特征

问题2设计意图培养运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数学思想。启发诱导的同时,训练了学生观察和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出古典概型的概念。

问题3:(1)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射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2)某同学随机地向一靶心进行射击,这一试验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命中10环、命中9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问题3学生互相交流,回答补充得到的答案问题3设计意图:两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的把握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突破了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这一教学难点。

例题分析加深理例题分析加深理

例2、在数学考试中单选题是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假设考生不会做,他随机的选择一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满足古典概型的特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与总结

例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说出看法

例2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对古典概型的判断,就是看是否满足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有限性与等可能性,由此掌握求此类题目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变式:假设我们现在将单选题改为不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假设还是这名考生,他随机的选择一个答案,他猜对的概率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列举15种可能出现的答案,判断是否满足古典概型的特征,利用概率公式求值。变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列举15种可能出现的答案,并且判断是否满足古典概型的特征,利用概率公式求值。变式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模型的生活化,能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主旨。当学生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后,会有极大的成就感,提高了学习兴趣。

例3、同时掷两个骰子,计算:(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

教师将学生的结果汇总展示,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会有多种,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寻找解答中存在的问题。其中这两种答案分别对应了解题中的两种处理方法:把骰子标号进行解题和不标号进行解题,可以提示学生先把这两种方法下的基本事件全部列出来,然后验证是否为古典概型。

教师分析两种方式中每个基本事件的等可能性,引导学生发现在第二种情况下每个基本事件不是等可能的,不是古典概型,因此不能用古典概型计算公式。

例3学生思考、讨论,列出两种方法下的基本事件,发现基本事件的总数不相等,学生发现在第二种情况下每个基本事件不是等可能的,不是古典概型,因此不能用古典概型计算公式

例3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古典概型的特征,用列举法解决概率问题。深化巩固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用列举法来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基本事件的个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数学思维情趣,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数学教案的案例篇2

教材说明

本小节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两部分内容。教材首先从几个不同的角度选取了学生熟悉的几个百分数。接着通过聪聪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在此基础上直接说明: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8%、50%、64.2%……叫做百分数。然后进一步让学生结合实例说说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并用定义的方式概括出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使得“百分数”这一概念的内涵更加明确。最后说明百分数的表示法和写法。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分三个层次进行。第一层次:联系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课前,让学生广泛收集、整理生活中的百分数。课中交流收集到的百分数,说说是从哪里收集的。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或者先通过课件或挂图呈现教材第77页的插图,提出问题“教材收集了哪些数学信息,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随着学生的介绍老师将其中的百分数表示出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接着提出“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上面这样的数”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百分数,然后说明:像上面这样的数,如18%、50%、64.2%……叫做百分数。接着进一步提出“人们为什么这么喜欢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代表什么含义呢?从而揭示课题:“百分数的意义与写法”。

第二层次:理解百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结合实例说说百分数的具体含义。在这一过程中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达,让学生在体验大量生活实例的基础上,讨论、概括百分数究竟表示什么?再得出结论: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然后让学生思考“百分数和我们学过的哪种数比较相似?”“百分数和分数完全一样吗?”“在上面这些事例中,为什么选择使用百分数而不是分数?”通过讨论使学生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层次:教学百分数的读写。先说明如何写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再让学生尝试写百分数并互相评议。评议中注意提醒学生,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接着教学百分数的读法,可以向学生直接说明:百分数的读法与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百分数的读写可以采取自学教材——尝试读写——交流评议的形式进行。

2.“做一做”第3题比较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不同时,应着重使学生明确: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这里所讲的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所以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3.关于练习十八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3题是理解百分数意义的题目。要鼓励学生大胆设计,发展个性,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到:相同的百分数可以用不同的设计表示。

第4题练习后,可以让课堂上还没有机会交流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数信息的学生继续介绍,其余学生写出(或读出)相关百分数,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密切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教案的案例篇3

“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

1、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读、写比及求比值。

2、理解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4、渗透知识源于实践及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等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把两种量组成比,并在此基础上求比值

教学关键: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

(一)创新情境、复习迁移

创新情境:六(1)班参加电子计算小组男生人数有5人,女生有4人。

同学们看到这些信息,你们知道哪些问题?

可能会出现六种以上比较的方法: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人。2、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1人。3、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倍。4、女生人数是男生的。4、男生比女生多25%。6、女生人数比男生少20%。

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对某些数量进行比较。

除了以上六种比较的方法,你还知道其他比较的方法吗?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量比较的方法。

揭示课题:比的意义(板书)

同学们,这节课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1)概括比的意义

A:出示例1: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倍,怎样求?谁和谁进行比较?

5÷4=两数相除(板书)5、4和分别表示什么?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倍,是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进行比较。我们又可以说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比4两个数的比(板书)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怎样求?谁和谁进行比较?

4÷5=(板书)4、5和分别表示什么?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是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进行比较。我们又可以说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4比5(板书)

B:出示例2: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求这辆车的速度。

180÷3=60(千米)(板书)180、3和60分别表示什么?

谁把它能说成两个数量的比?

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又可以说成: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比是180比3(板书)。

60千米是谁与谁的比的结果?

概括比的意义:

5÷4=5比4

4÷5=4比5讨论: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

180÷3=60(千米)180比3(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练习:试一试

1、李强植树6棵,张明植树5棵。说出李强和张明植树棵数的比。

2、3支圆珠笔的总价是6元,圆珠笔的单价是多少元?说出圆珠笔总价和数量的比。

练一练

甲(1)甲、乙两个长方形周长的比是()比()。

3米(2)甲、乙两个长方形面积的比是()比()。

乙1米

5米8米

3、大小两个齿轮,大齿轮每分钟转25转,小齿轮每分钟转92转。大、小两个齿轮转数的比是()。

4、六(2)班有男生24人,女生23人,写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再分别写出男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女生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2)学习比的读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表示除法的运算符号是除号。那么表示的比的符号叫什么呢?(比号)

我们来写一个比号。5比4写作5:4,读作5比4。

前项后项

比号

练习:练一练

读出下面各个比:120::11.6:1.8

(3)学习求比值的方法

既然两个数相除叫做比,那第5:4如何进行计算呢?

5:4=5÷4=计算结果叫做什么?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完善各部分名称)

比值

讨论:比和比值一样吗?

练习:练一练

求出下列各个比的比值:

45:1350.42:0.14:11.8:2

(4)探究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学习和探索,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做比,了解了比的各部分名称,学会了如何来求比值,请大家想一想,比跟什么关系最密切?(除法、分数)

比还可写成分数形式,5:4可以写成,还读成5比4,说一说比的前项是几?后项是几?分数形式的比与分数的写法也不一样,教师示范写法。

板书:比号

练习:把下列比写成分数形式的比:21:10032:15

请你与分数作一下比较,有什么联系和不同?(比的前项、比号、后项、比值相当于……意义不同,读法不同,写法不同)

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联系区别

5:4前项(5)比号(:)后项(4)比值

一种关系

5÷4被除数(5)除号(÷)除数(4)商

一种运算

分子(5)分数线()

分母(4)分数值

一个数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比的后项能不能为零?体育比赛的比分和我们今天的学习的比一样吗?

(三)反馈矫正,贯穿全课

综合练习:

1、有4只羊共重140千克,羊的总重量和只数比是():(),比值是()。

2、3÷8=():()=

=()÷()=():()

23:8=()÷()=

3、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4、甲数是乙数的6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5、小康村今年粮食比去年增产10%,今年与去年粮食产量的比是()。

6、1小时:15分钟的比值是()。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数学教案的案例篇4

编者按:

北师大教材为准备暑期(上册)教材培训,需要几节案例。6月15日,在青年教师连续作了二节《可能性》的试课以后,老师们普遍感受第五册教材内容太朴实、平淡、传统,无创新点,学生兴趣不高。对青年教师怎样来引领呢?刘校长决定以身试教,上了一节“两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小树有多少棵》(这是老师们选后剩下的内容,三年级上学期第一课时,因为提前试验,只能用二年级的学生试教三年级上册的内容)。

同学们的乘法口诀掌握的怎么样呢?现在来考考大家。我说上句你们答下句:四八(生答:三十二),七八(五十六)、六九……

不错。好,上课。

生:老师好。

同学们好,请坐下。

【听说校长要到班上课,学生自然心存期待,精神饱满。加之已不是第一次在本班上课,所以不必过多的营造气氛便直入主题了。】

这是六年级的大姐姐为我们画的三捆小树。(边说边将图片挂在黑板上)

生:老师,这不像小树?(有一个学生发言)

是呀!我也觉得不是很像小树。不过,我们把它当作小树就可以了。

【对于一些干扰信息,刘老师立刻做出了必要的反映,避免了对学生注意力和思维的负面影响。】

每捆20棵。(板书20棵)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一共有60棵。

生:有三捆小树,每捆20棵,一共有60棵。

同意吗?

生:同意。

都说有60棵,但是60是怎样算出来的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写得快的同学我们请他写到黑板上。

一分多钟后,陆续有几个孩子上台写了自己的算法:3×20=60,20+20+20=60,4×5+4×5+4×5=60,2×3×10=60。

现在请这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请认真听,同意的就点点头,不同意的话可以向他们提问。你们谁先来?

生:(有一个孩子主动出来站在讲台前)我是用3×20就等于60。

有要提问的吗?(学生没有反映,显然对刘老师这种畅所欲言的方式还不太适应,一双双迷茫的眼神回望着老师。于是老师不得不让发言的孩子再叙述一遍,这时,有三五个孩子举手了。)

生:你没有讲出3表示什么,20表示什么。

生:3表示有3捆,20表示每捆有20棵。3捆有多少棵是3个20。3×20不好算,就先算3×2。因为3×2=6,所以……(比较长的停顿)3×20后面要加一个0,就等于60。(边讲边用手指示)

刚才他用了一个“因为……所以……”来说明,有谁听明白了?(有好多的孩子举手)好,你来复述一遍吧。

【借用孩子的语言巧妙地将关键点加以强化,而不是靠教师的简单说教来重复。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得到一种信任感,这种感受将迅速怂恿他们主动地思考问题,挑战可能的一切……】

(刚才的小男孩又复述了一遍,老师相机板书“2×3=6”。其他同学没有异议,于是第二个学生讲解。)

生:(用手指着20+20+20=60)因为每捆20棵,有3捆就是20加20加20等于60棵。

生:你是对的,但是这样太麻烦了。(刚说完一个孩子就马上主动站起来发言)

生:这和前面的差不多,一个是乘法,一个是加法,乘法的还要

简便一些。如果有10捆小树你就用10个20加起来吗?(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赞同)

(老师俯下身对着讲解的孩子)你应该说什么?(那孩子立刻显得尴尬、局促起来,不知如何是好。)

你的对吗?

生:当然对啦!(非常小声)但是我的太麻烦了,没有这个简单(指着乘法算式)。

是呀,当然是对的啦(边说边画了一个红勾)!只是不简便。好,快感谢大家对你的帮助。

【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于是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就尤其重要。】

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向全班同学鞠躬敬礼(以前没有这种意识,反复作了三次才成功)后很体面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脸上不乏光彩。

生:我是用4×5+4×5+4×5也等于60。

生:你还麻烦些了,你还把20分成了4×5……(口欲言而未能,思路不清晰,问题抓不住要害。)

有谁明白他的问话了?(没有同学呼应)

生:我来问,请问你的4和5是怎么来的?

生:四五二十,就是4×5等于20……(说着说着,明显的底气不足了)

生:(又一个孩子站起来,理直气壮的)请问你的4表示什么,5又表示什么?这几个数字各代表什么意义?

被问的小孩看了看黑板,又用手指了指算式,想要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于是抓抓脑袋,看了看老师。

孩子,说吧,怎么想就怎么说。

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闭嘴无言。

哎,这个同学真会问,问得他不知怎么回答了。题目中并没有4和5,解题要根据题意来,要有根据,不能想这样凑数。你应该怎么办?孩子吐出了舌头,在老师的提醒下马上弯腰(模仿上一位同学的样子)给同学们敬礼回座位了。

生:我的是2×3×10=60。

生:2和10是哪里来的?2表示什么?10又表示什么?

生:因为20×3不好算,所以先算2×3等于6。

生:那你不是和(第一种)一样吗?

生:哦!(吐了吐舌头,马上敬礼回座位了。)

【老师已经退出了课堂教学的主宰地位,取而代之的是学生的高度投入和积极思索,是学生的自主交流和表达。学生在相互的对话、交流、质疑、碰撞中思辨和构建新知,他们获得了一种迅速成长的力量,在课堂上他们不是“小孩子”,他们头脑中的许多都在膨胀,他们在这个“莫名其妙”的力量的作用下,不知不觉地大胆起来、脚步迈向了最前沿,最终他们占领了课堂的主阵地,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我们来瞧瞧,刚才……(突然冒出了一个声音打断了老师的话)

生:老师,我这么做对不对?6×10=60。

还没等老师发话,一个小男孩马上站了起来。

生:嗨!你这不就是2×3×10吗?和第一种一样。

【正是有了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作基础,学生才敢于、善于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不同的看法,才能在“不自觉”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活生生的他们展现着“活生生的课堂”和“富有生机的个性”。】

我们来看看,这些方法可以归纳为几种方法……

……

同学们,刚才我们把这些方法归纳为三种,你最喜欢哪一种呢?如果要你来解答的话,你觉得哪一种最简便,别人看起来最清楚?

停顿一会儿后,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选择,纷纷、举起了手?

好,请用手势表示出你选择的方法。(学生用手指的根数表示第几种方法?

各种的都有,行,现在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试一试。(把例题中的3捆换成了4捆,求4捆小树有多少棵。约10秒钟后学生陆续举手。)

生:我是用20+20+20+20=80。(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生:4×20=80。

生:4×2×10=80。

生:3×20+20=80。

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将上述四种方法归纳为三种,加法、乘法和根据例题得到的算法(3×20+20=80)。

老师接着统计各种方法的人数,结果是用第二种方法(乘法)的最多。接着就组织学生说选择乘法的理由。

生:因为它简便。

生:乘法最清楚和简便,别人一眼就能明白。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是算法多样化的实质,体现了“用不同的方法学习数学”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在引导学生自己介绍自己选择的方法及理由的同时,促使学生在交流中反思,在反思中自主优化自己的算法。】

按照课前准备的应该是教材中的三组(2×3,2×30,2×300;……)同类型的练习题。但是教师此时没有用了。而是即兴出了几道题,让学生解答。

3×5得多少?

生:十五。(师相机板书)

3×50呢?

生:一百五十。

生:老师,那3×500呢?对呀,得多少?

一千五百。

生:3×5000呢?

生:十五千。

生:一万五千。

究竟是多少?下课后问问听课的老师吧。我们继续,来一个大数,90×5。(四百五十)

7×800(等于五千六百)。

600×8(四千八百)。

【在比较选择算法后,来一道练习很有必要。但是这里的练习没有用预设的书中的(因为预设的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而是根据教学的实情灵活选择的,是随机生成的。适时根据教学进程、课堂情况和学生需求而调整预设是教师高超教学技艺的表征。】

很好,你们刚才挺棒的。这是什么?(一盒草莓)

看见这盒草莓,你想说什么?

生:一个盒子里有40个草莓。

把你知道的用算式表达出来。

约一分钟以后:

生:我知道一个盒子里有40个草莓,40×1=40。

生:我知道了两个盒子里有80个草莓,40×2=80……

生:8盒有320个,40×8=320。

……

生:我知道了100个盒子里有4000个草莓,40×100=4000。

老师明显的一愣,然后将这个算式慎重的写在了黑板上。然后问同学们,对不对?

生:对。

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同意,大多数人却眉头紧锁。老师没有表态。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时间长达近半分钟后孩子们举起了手。

【此时的停顿是相当难得和可贵的。半分钟的时间,异常的安静。对于40分钟的课堂来说,半分钟是十分宝贵的,安静的半分钟也是相当漫长的。但是,刘老师等了,等的不急不躁,等的心安理得,等的难能可贵。数学课堂除了激烈的活动交流,我们期待多一些类似的思维的宁静思考和高度集聚。】

生:(跑到讲台前)就是这上面有几个零就写几个零(边用手指着算式的前半部分),前面有三个零,后面就应该有三个零,1×4等于4,在4的后面加三个零就是四千(边在黑板上写下4000)。

嗯,你有绝招。(随即转向全班同学)大家懂了吗?

生:我这样想,4个100是400,再在400后面再加一个0就是4000。

哦,你帮他做了解释,讲了道理。

生:10个100是1000,20个100是2000……40个100就是4000。

非常有道理。

生:先把100看成10,10个40是400,再在400后面加一个零就是4000。

……

随后,要求学生听算式写得数:2×100,40×6,8×70,70×3,800×2,2000×4……集体矫正。

【原创的力量是巨大的。教育的价值在于鼓舞和唤醒。从这个片段中,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潜力和能量。只要我们相信学生,“大胆的退出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搭建一个学生表现的舞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必将会有更多不可预约的精彩。】

评析:

1、“追寻常态下的好课。”——这是刘老师所一贯倡导的。“将常态的工作研究化、科研化。”“教师应该用一颗平常之心看待每一节课,即关注大的教学环节,更关注与学生对话过程中的细节,尊重学生的想法,在平常中寻找教育的不平常。”“努力研究常态下的好课,不一定要课上得多精彩,但一定要尊重学生、尊重差异,体验平等民主,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合作、探究。”

刘老师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这节课,没有借助任何现代媒体,教具也就只是三幅学生画的小树。没有精雕细刻的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随着学情在不断地变化生成。没有刻意的表扬和鼓励,有的只是非常客观中肯的评价。没有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情景创设,应用的是最常规的课前复习导入的方法……少了一些形式和喧闹,多了对问题的探究和交流。一切是那么的常态,那么的朴实,一切显得那么“随意”,那么和谐,那么的真实。但是,这并没有因此影响课堂效果,相反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却是那么的专注和投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是那么的真实和鲜活。这与刘老师的“大家”的“内力”和“课堂魅力”是分不开的。

这种朴实和丰实的课堂,也应该是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上所追寻的。平时繁重的教学工作中,不可能每一节可都象评优课一样精心的准备,去施教,更需要的是这种常态的课堂教学。但是要想在“常态”的课堂收到“不常态”的效果,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一个挑战。需要长期的钻研和积淀,增强自身的“内力”,这也就需要我们将“常态的工作研究化、科研化”。

2、“巧妙地把学生推向了前台”。——这也是刘校长上一贯提倡的。“少一些预设,多一些生成。”这节课之前,刘校长是没有很多的时间去准备的。只是从粗线条上大略的考虑了一下,请学生画了两幅图片就走进了课堂。在课堂中,刘老师充分的相信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谁听明白了复述一遍?”“有谁明白他的问话了?”“你觉得哪一种最简便,别人看起来最清楚?”……这些语言都巧妙的把学生推向了课堂的前台,智慧的把自己隐藏在了课堂的背后。刘老师对课堂的控制相对而言要少一些。更多的是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说,去想,去讨论、去对话,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探究和获取新知。课堂上更多的是老师围着学生的思维进行的扁平的课堂流程,引导学生交流对话。可以说,在解决一个个知识点时,是学生自己通过互相质疑与对话,从而互相启发来突破的,甚至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了瞬间的精彩。

但把学生推向前台,并不是弱化了老师的作用。与此相反的,此时老师的主导作用就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了。刘老师在课堂中适时地站起来,“刚才他用了一个“因为……所以……”来说明,有谁听明白了?““这些方法可以归纳为几种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把这些方法归纳为三种,你最喜欢哪一种呢?”不仅仅只是对课堂的控制,更多的则是引导,多从线形的教学流程上作了一些宏观的引导。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将学生主体地位凸显了出来。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只是一个引导、组织、合作和参与者,淡化了“教”的角色。

3、关注隐性目标和人文关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新课标三维目标中的一个新领域。如何达成这些目标?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如何落实到具体的每一节课堂的教学中?都是值得思考和探究的一个问题。课改初期,我们常常通过引人入胜的情景,活泼有趣的活动,夸张的表扬评价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这些外在的方式让学生确实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但是这种积极的情感是否完整丰富,是否坚实牢靠,是否持久没有研究说明,这些隐性的目标到底是应该“外显”还是应该“内隐”也是值得研究的。在这节课中,刘老师将这些隐性目标隐藏在了数学知识的背后,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倾听、质疑和启发,让学生体会着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包容,体验到平等、包容、和谐数学课堂的美妙,体验到数学思考的魅力,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创造的喜悦。

在课堂中,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间,让每个学生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彰显了刘老师在朴实无华的背景中对学生的尊重。“不一定去追求每节课的完美,但一定要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里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责任、尊重和耐性。”(刘可钦语)“你的对吗?”“是呀,当然是对的啦(边说边画了一个红勾)!只是不简便。好,快感谢大家对你的帮助。”课堂充满了对学生个体的充分关怀、爱护,教导。

思考:

“不一定去追求每节课的完美”。或许,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追求这种完美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好课。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不同的看法。在对这节课的讨论中,也有不同的声音。有的老师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是让学生理解算理,因此应该总结出几条规律,比如,3×20=60,是因为3×2等于6,所以3乘以20是6个十等于60。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刘老师也试图让学生讲解算理的时候用语言总结出来,但是作了努力后却发现学生对这根本就不感兴趣,学生能“意会”,但很难自己总结成程式化的语言。所以在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方式理解了算理之后,刘老师没有强求学生去按照“表示6个十”的方式理解。这是否不利于学生后续对笔算乘法和多位数乘法的学习和理解?有没有其他的处理方式呢?我没有辨别答案的能力,或许根本就没有固定的答案。不同的观点会有不同的看法,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算是为大家提供了一个讨论的话题吧。

数学教案的案例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三角盘的计算方法,对相邻区域小圆片(或数)进行相加,对给出的“结果数”进行分拆。

过程、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的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相邻区域的数进行相加。

教学难点:

对给出的“结果数”进行分拆。

教具学具:

三角盘、小圆片、数卡等。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三角数图

1、简介三角数图

(板书出示三角盘和小圆片,再出示11)

师:这是三角数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计算三角”

(板书课题)。

问:你发现这幅三角数图有什么秘密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师生共同小结:三角数图里的三部分,每部分都放有小圆片,相邻部分里的小圆片个数相加,其结果写在边上。

2、反馈练习

师:三角数图中的另2个空格怎么填为什么

3、同桌合作玩“三角盘”

(一人在三角盘上摆小圆片,另一人根据所摆小圆片摆数卡。)

学生在“玩三角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了三角数图的特点,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建议各位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多给学生“玩”的时间。

二、探究三角数图

1、变式练习

师:在这个三角数图中你先填哪部分为什么学生独立审题,并在三角盘上动手摆一摆。你有什么好方法

(5+=1111—5=)

2、数代替圆片

在刚才题目基础上,把小圆片改成数,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习,小组核对。

小结:通过想加减法,就可以很快算出结果。

3、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书上的习题。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小圆片和三角盘动手操作辅助完成。

三、拓展练习

小组合作,三部分中分别填几你们是怎样想的

如果学生在练习时有困难,教师可给予提示:

(1)猜想三部分可以填的数。

(2)把猜想的数放到三角数图,并验证。

(3)如不符合可以进行适当地调整。

四、总结

师: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本领

数学教案的案例篇6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

教学目标 

(一)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二)掌握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养成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难点:掌握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的方法。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用两种方法解答下题(投影出示):

商店原有一些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学生解答后,订正。

学生讲解为什么这样做,根据是什么?

解法1:

根据: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原来的重量。

列式:35+40=75(千克)

解法2:

根据:原有的重量-卖出的重量=剩下的重量。

解:设原来有x千克。

x-35=40

x=40+35

x=75(千克)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2.观察比较:以上两种解法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式。

不同点:解法1:以已知推出未知,是算术法。解法2:把未知数用x表示,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师讲解:像解法2中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实际上就是方程,解法2实际上就是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学习新课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方程解答一些步数较多的应用题。

思考:

①什么是方程?

②列一个方程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①等式;②含有未知数。)

2.学习例1。

(1)将复习题中第一个直接条件改为间接条件,使之成为例1。

商店原来有一些饺子粉,每袋5千克,卖出7袋以后,还剩40千克。这个商店原来有多少千克饺子粉?

(2)找出方程所需要的两个条件。

学生思考、讨论得出:

①原来的重量是未知数,可以把它设为x。

②根据题目的叙述顺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原有的重量-每袋的重量卖出的袋数=剩下的重量

(x千克)(5千克)(7袋)(40千克)

(3)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解方程。

学生试做:

解:设原有x千克。

x-5×7=40

x-35=40

x=40+35

x=75

答:原来有75千克饺子粉。

(4)检验:

怎样检验?

①可检查方程是否符合题意。

②把解得的x的值代入原方程,看解得对不对。

③也可用算术法进行检验。

学生按以上方法进行检验。

(5)试做:商店原有15袋饺子粉,卖出35千克,还剩40千克,每袋多少千克?

学生试做后讲解。

解:设每袋饺子粉x千克。

列方程:15x-35=40

15x=40+35

15x=75

x=5

答:每袋饺子粉5千克。

(6)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步骤是怎样的?

讨论后得出:

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②找出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出答案。

3.学习例2小青买2节五号电池,付出6元,找回了0.4元。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多少元?

(1)审题:已知什么条件,求什么问题?可把题目中的什么数量看作一个整体?(可将买2节电池的钱看作一个整体。)

(2)思考讨论:这道题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相等关系?

(3)学生试做后讲解:

解:设每节五号电池的价钱是x元。

①根据:

列方程:6-2x=0.4

2x=6-0.4

2x=5.6

x=2.8

②根据:

列方程:6-0.4=2x

5.6=2x

2.8=x

③根据:

列方程:2x+0.4=6

2x=6-0.4

2x=5.6

x=2.8

(4)检验:(略)

(5)小结:

这道题为什么能列出三个方程呢?(因为题中的三种数量之间存在着三个基本的相等关系,每个相等关系就可列出一个方程,三个相等关系就可列出三个不同的方程。)

说明根据对题目的不同理解,可以找出不同的等量关系,列出不同的方程。

4.总结:

从以上几道题可以看出,列方程解应用题有什么特点?(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根据题目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出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也就是方程),再解出来。)

(三)巩固反馈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每袋大米x千克,5袋大米()千克;

(2)每个练习本x元,小明买8个练习本,应付()元;

(3)每套桌椅x元,10套桌椅()元;

(4)每箱水果x千克,25箱水果()千克。

2.说出下面每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1)女生人数,男生人数,全班人数;

(2)苹果的重量,梨的重量,梨比苹果少的重量。

3.找出题目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1)一辆公共汽车中途到站后,先下去15人,又上来9人,这时车上正好有30人,到站前车上有多少人?

(2)一本书240页,小刚看了5天,还剩165页没看,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4.课本:1。

根据提出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把方程补充完整。

5.课后作业 :P112:2,3,4。

课堂说明

本节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出发,针对新的解题思路不易接受的特点,紧紧抓住基本概念。在区别比较中,概括总结已有的思路,对比归纳新的解题思路。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分析,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教案采取了由易到难的设计方案。例1的等量关系与复习题相同,都是按题目的叙述顺序写出的。由例1改编的练习,基本数量关系没变,重点是把15袋饺子粉的重量看作一个整体,为学习例2做了铺垫。例2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找出不同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板书设计 (略)

数学教案的案例篇7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2、会由圆的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方程;

3、利用圆的方程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和待定系数法的理解;

3、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39;求法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①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

②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3、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问题一: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m,高为3m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引导]:画图建系

[学生活动]:尝试写出曲线的方程(对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及圆的定义进行提示性复习)

解:以某一截面半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圆的直径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半圆的方程为x2+y2=16(y≥0)

将x=2。7代入,得

即在离隧道中心线2。7m处,隧道的高度低于货车的高度,因此货车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问题二:1、根据问题一的探究能不能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的方程?

答:x2+y2=r2

2、如果圆心在,半径为时又如何呢?

[学生活动]:探究圆的方程。

[教师预设]:方法一:坐标法

如图,设M(x,y)是圆上任意一点,根据定义点M到圆心C的距离等于r,所以圆C就是集合P={MMC=r}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M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①

把①式两边平方,得(x―a)2+(y―b)2=r2

方法二:图形变换法

方法三:向量平移法

(三)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I.直接应用(内化新知)

问题三:1、写出下列各圆的方程(课本P77练习1)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

(2)圆心在,半径为

(3)经过点,圆心在点

2、根据圆的方程写出圆心和半径

II.灵活应用(提升能力)

问题四:1、求以为圆心,并且和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教师引导]由问题三知:圆心与半径可以确定圆。

2、求过点,圆心在直线上且与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教师引导]应用待定系数法寻找圆心和半径。

3、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学生活动]探究方法

[教师预设]方法一:待定系数法(利用几何关系求斜率—垂直)

方法二:待定系数法(利用代数关系求斜率—联立方程)

方法三:轨迹法(利用勾股定理列关系式)[多媒体课件演示]

方法四:轨迹法(利用向量垂直列关系式)

4、你能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吗?

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

III.实际应用(回归自然)

问题五:如图是某圆拱桥的一孔圆拱的示意图,该圆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在建造时每隔4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的长度(精确到0。01m)。

[多媒体课件演示创设实际问题情境]

(四)反馈训练(形成方法)

问题六:1、求以C(-1,-5)为圆心,并且和y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2、已知点A(-4,-5),B(6,-1),求以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

3、求过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标准方程。

4、求圆x2+y2=13过点P(—2,3)的切线方程。

5、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点的切线方程。

(五)小结反思(拓展引申)

1、课堂小结:

(1)知识性小结:

①圆心为C(a,b),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当圆心在原点时,圆的标准方程为:

②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

(2)方法性小结:

①求圆的方程的方法:I。找出圆心和半径;II。待定系数法

②求解应用问题的一般方法

2、分层作业:(A)巩固型作业:课本P81—82:(习题7。6)1、2、4

(B)思维拓展型作业:

试推导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3、激发新疑:

问题七:1、把圆的标准方程展开后是什么形式?

2、方程:的曲线是什么图形?

设计说明

圆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曲线。初中平面几何对圆的基本性质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因此这节课的重点就放在了用解析法研究它的方程和圆的标准方程的一些应用上。首先,在已有圆的定义和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步骤的基础上,用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获得圆的标准方程,然后,利用圆的标准方程由潜入深的解决问题,并通过最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我分别在引例和问题四中,设计了两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问题的设计中,我用一题多解的探究,纵向挖掘知识深度,横向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使学生的有效思维量加大,随时对所学知识和方法产生有意注意,能力与知识的形成相伴而行,这样的设计不但突出了重点,更使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本节课的设计了五个环节,以问题为纽带,以探究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问题的指引下、我的指导下把探究活动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应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变为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锻炼了思维、提高了能力、培养了兴趣、增强了信心。

数学教案的案例篇8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百分数统计表的结构及能够准确熟练地进行数据计算与表格填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3.通过制统计表,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1.讲述练习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含有百分数的统计表,这节课我们进行巩固练习。

2.复习

让学生观察教材52页例1统计表提问:制一张合格的统计表的步骤是什么?(要求边看书边讨论,然后回答)

制复式统计表的步骤:

(1)设计“表头”

(2)定纵横栏目各需几格

(3)画表

(4)填写数据(包括总计、合计)

(5)写上名称、制表日期

3.巩固练习

在学生掌握复式统计表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出示练习十七第3题。

方法:指导做题,让学生研究后再制表

(1)提问:“各年级”和“全年级”各表示什么意思?

(2)教师巡视指导,然后让学生结合题目说一说制表的步骤。

4.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5题。

方法: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回答第二季度合计数填写的位置,全班齐练。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4题。

方法:要求学生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弄清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准确计算。在做题时一定要注意差后,发现普通的问题要统一纠正。

5.深化练习

练习十一第6题,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教师提示引导,学生试做。

教师引导,表中各班占总数的百分几中的总数指的是谁平均每人植树的棵数又是什么意思?学生试做后讲评。

6.全课总结

有关统计部分的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因此这部分知识很重要,同学们一定要牢牢记住。

7.作业(补充)

数学教案的案例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字母排序的变换问题,并会解决简单的字母变换问题(3个字母排序)。

2、初步体会程度规则对字母排序变换的影响,了解变换的周期性。

教学重点:

简单的字母排序的变换问题。

教学难点:

1、体会程序规则对排序的影响。

2、培养学生做事有条理,次序分明。

教学用具:

字母卡片(或数字卡片)、指令条。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⑴甲、乙丙三位同学排成一列,顺序为甲、乙、丙。

⑵变为丙、乙、甲的顺序。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概括活动的过程。

引入

生:变换前、后两个人的位置。

师:这就是指令,我们通过执行不同的指令可以重新排列甲、乙、丙3人的顺序位置。

二、情境展示,探索新知。

出示A、B、C三张卡片。

⑴ABC→BAC

想一想:执行了什么指令?你能概括说明吗?

(变换左边两张卡片的位置)

⑵ABC→CAB

想一想:执行了什么指令?

(将最右边一张卡片放到最左边,其余卡片顺次进一格或向右退一格)

⑶ABC→BAC→CBA

想一想:这一过程中执行了什么指令?你能描述吗?

(先执行①指令,再执行②)指令)

师:先执行指令①,再执行指令②记作执行指令序列①②,所以(3)还可以记作:执行指令序列(1)(2)

ABCCBA

⑷尝试填空

①ABC(CAB)(ACB)

即执行指令序列②①

ABC(ACB)

②执行指令序列①②①

ABC(BCA)

③小结:改变卡片的顺序可以通过执行不同的指令来完成,与指令的序列也有关系。

⑸继续填空,感受“周期性”。

①ABC(ABC)

ABC(ABC)

学生填完后,说说有什么感受?

②CBA(CBA)

CBA(CBA)

进一步验证。

③ABC()()()

三、练习拓展,开阔思维。

⒈执行指令序列②①多少次。

ABCABC

⒉寻找指令序列。

①BCA→BAC,可以执行什么指令序列?

②ABC→CBA,可以执行什么指令序列?(根据学生解答分析情况,进入下一环节:这个指令序列可以缩短吗?)

四、我的设计

你能重新设计一种指令序列,连用2次后,把ABC调整为ABC吗?

五、作业。

⒈一个厨师带了一头猪、一条狗和一筐菜过一条河,因为船太小,一次只能带一样东西,但他不在时,狗要咬猪,猪要吃菜,请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样安排过河?

⒉三张卡片A、B、C,根据①交换右边两张卡片的位置,②将左边第一张移到最右边,其余依次向左退一格。

⑴ABC()

⑵ABC()

⑶ABC()

⑷ABC()

⑸ABC()

数学教案的案例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2.较熟练地掌握把一个式子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较熟练地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难点:把被开方数是多项式和分式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

1.把下列各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请说出第(3),(4)题的解题过程.

答:第(3)题的被开方数是一个多项式,先把它分解因式,再运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把根号中的平方式及平方数开出来,运算结果应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理化.

二、新课

例1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请说出各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

答:(1)题的被开方数及(2)题的被开方数的分子是多项式,应化成因式积的形式,可以先分解因式,再化简.

(3)题的被开方数的分母是两个数的平方差,先利用平方差公式把它化为乘积形式,再根据商的算术平方根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及分母有理化的方法,使运算结果为最简二次根式.

例2计算:

分析:依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要把计算结果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三、课堂练习

1.选择题:

(1)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2)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3)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4)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5)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7)下列化简中,正确的是[]

(8)下列化简中,错误的是[]

2.把下列各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3.计算:

答案:

四、小结

1.把一个式子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时,如果被开方数是多项式,应把它化成积的形式,一般可考虑先分解因式,然后再化简.

2.如果一个式子的被开方数的分母是一个多项式,而这个多项式又不能分解因式(如课堂练习2(2)),在分母有理化时,把分子分母同乘以这个多项式.

3.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运算结果一定要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五、作业 

1.把下列各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2.计算:

答案: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最简二次根式教学分二课时进行.教学设计中首先安排讨论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是单项式以及被开方数的分母是单项式的情况,然后再讨论被开方数是多项式和分母是多项式的情况.通过5个例题及课堂练习,最后达到使学生比较深刻地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达到熟练地掌握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教学目标 .

的是引导学生能把一个式子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应用于有关计算问题中去,把最简二次根式和已学过的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进行联系,促使学生把单个概念和方法纳入认知系统中,启发学生认识到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与最简二次根式是密切关联的.

数学教案的案例篇11

重点难点教学:

1.正确理解映射的概念;

2.函数相等的两个条件;

3.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一.教学过程:

1.使学生熟练掌握函数的概念和映射的定义;

2.使学生能够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3.使学生掌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

二.教学内容:1.函数的定义

设A、B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

(),yfA

其中,x叫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作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对应的y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A叫值域(range)。显然,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

注意:

①“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②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3、映射的定义

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

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4.区间及写法:

设a、b是两个实数,且a

(1)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为[a,b];

(2)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为(a,b);

5.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①解析法②列表法③图像法

数学教案的案例篇12

第10课时确定起跑线

主备人:时间:2014.9课型:实践活动课

教学内容:教材80—8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田径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

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对跑道周长的计算,了解田径场跑道的结构,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确定起跑线的问题。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圆的知识解答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究起跑线位置的设置与什么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播放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米决赛场面,博尔特以9秒58创新世界纪录。

师:为什么那么多人为这9秒58而欢呼不停?

(与学生聊一聊比赛中公平的话题。)

2、播放200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决赛场面。

师:看了两个比赛,你们有什么发现,又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①100米跑运动员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400米跑运动员为什么要站在不同的起跑线上?

②400米跑的起跑线位置是怎样安排的?外面跑道的运动员站在最前,这样公平吗?

3、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运动场。(板书课题)

二、观察跑道、探究问题:

(一)观察思考,找出问题关键。

师:观察跑道图,每条跑道一圈的长度相等吗?差别在哪里?比赛的时候,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怎样才能做到公平?

(二)分析比较,确定解决问题思路。

1、小组交流:观察跑道图,说一说,每一条跑道具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内外跑道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充分交流得出结论:

①跑道一圈长度=2条直道长度+一个圆的周长

②内外跑道的长度不一样是因为圆的周长不一样。

2、小组讨论:怎样找出相邻两个跑道的差距?

①分别把每条跑道的长度算出来,也就是计算2个直道长度与一个圆周长的总和,再相减,就是相邻两条跑道的差距。

②因为跑道的长度与直道无关,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再算出相邻两圆的周长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

(三)计算验证,解决问题:

师: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

生:直径

师:第一道的直径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方法一:计算完成下表。

方法二:

75.1×3.14-72.6×3.14=7.85(m)

77.6×3.14-75.1×3.14=7.85(m)……

师:刚才大家通过计算已经知道了400米跑相邻两个跑道长度大约相差7.85米,也就是相邻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7.85米。哪一种方法更快更简便呢?

生:第二种方法更简便。

师:如果我们计算圆的周长时直接用π表示,你有什么发现?

(72.6+1.25×2)π-72.6π

=72.6π-72.6π+1.25×2×π

=1.25×2×π

(75.1+1.25×2)π-75.1π

=75.1π-75.1π+1.25×2×π

=1.25×2×π……

(相邻跑道起跑线相差都是“跑道宽×2×π”)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起跑线的确定与什么关系最为密切?

生:与跑道的宽度关系最为密切。

小结:同学们经过努力终于找到了确定起跑线的秘密!其实只要知道了跑道的宽度,就能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三、巩固应用,形成技能:

小学生运动会的跑道宽比成人比赛的跑道宽要窄些,要开小学生运动会,你能帮裁判计算出相邻两条跑道的起跑线又该相差多少米吗?400米的跑步比赛,跑道宽为1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如果跑道宽是1.2米呢?

四、回顾小结,体验收获: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教案的案例篇13

教学要求: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二、尝试: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

1 0 .2 8 6 3 . 2 7 2 . 0 4

× 0. 3 2 × 1. 5 × 2 8

2 0 5 7 2 1 6 3 5 1 6 3 2

3 0 8 5 8 3 2 7 4 0 8

3. 2 9 1 5 2 4. 9 0 5 5 7 1 2

三、运用

1、P.13页2题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体验:

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

P.8页1

数学教案的案例篇14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引入语:明年“六一”我们学校一年级有一批小朋友加入少先队,学校准备做一批红领巾,要我们帮忙算算要用多少布,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帮学校解决这个问题?(屏幕出示红领巾图)同学们,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你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探索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探索交流、归纳新知

1.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观察: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剪开成两个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完全一样)三角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上节课,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大家猜一猜: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

2.分组实验,合作学习。

(1)提出操作和探究要求。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三种类型三角形(各两个)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摆一摆或剪拼。

屏幕出示讨论提纲: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能拼出什么图形?

②拼出的图形与原来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讨论。

(3)展示学生的剪拼过程,交流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让学生将转化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再选择有代表性的情况汇报)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

(两锐角三角形)(两钝角三角形)(两直角三角形)(两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课件演示:用旋转平移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各种已学过的图形。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3.归纳公式

(1)讨论:

A、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B、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C、你能根据实验结果,写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2)归纳交流推导过程,说出字母公式。

根据学生讨论、汇报,教师进行如下板书:

因为:三角形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2

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师:为什么要除以2?

生:……

师: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α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S=ah÷2

同学们真了不起,得到了这个公式,我们就可以求出任何三角形的面积。用这个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指板书),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有了公式,下面我们可以帮学校解决问题了。(回应引入问题)

1、(屏幕显示)出示85页例1:

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集体订正。

师:你认为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什么地方容易出错?(强调“÷2”这一关键环节)

2、独立完成P85做一做。

完成后交流、讲评。

四、深化理解、应用拓展

1.课本86页的练习第1题。课件出示下图:

2、课本86页第2题:你能想办法计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吗?。

3.想一想,下面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一个三角形面积为2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是40平方米。()

(3)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平方厘米。()

(4)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5)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求右图三角形面积的正确算式是()

①3×2÷2②6×2÷2

③6×3÷2④6×4÷2

5.做课本86页第4题(然后汇报、评讲。)

要在公路中间的一块三角形空地(见下图)上种草坪。1O草坪的价格是12元。种这片草坪需要多少元?

五、回顾总结,深化提高

1.这节课我们探究学习了什么?是怎样探究的呢?(渗透数学方法)

2.今天我们分小组通过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用摆拼(还可以用折叠、割补)等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探究问题的方向,相信同学们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数学教案的案例篇1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

探索并归纳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并能正确应用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0、1、2、3和小数点,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主题。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三分钟老师先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妇女节这天,丈夫给当教师的妻子发38.00元红包,祝妻子妇女节快乐!妻子收到后——

妻子:“谢谢老公,多了点!”

丈夫想既然嫌多,就给妻子发红包3.80元。

妻子:“我是说多了点!(意思是取掉小数点)。”

丈夫心想还嫌多就又给妻子发红包0.38元。

妻子:“我是说多了一点!”

师:不知道大家听懂这个故事吗?谁来说说?

师:看来大家听懂了这个故事。妻子在这里说的“多了点”,意思让丈夫把小数点去掉(发成3800元),而丈夫理解的却是发的多了。这里的“多了点”,在语文修辞中叫“一语双关”,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表意丰富,值得我们去学习。没想到小数点就在我们生活中作用这么大,而且引出这么有趣的故事。

故事讲到这里,老师的问题也就出来,老师也把问题装在红包里,让我们一起拆开红包。

红包问题:丈夫发红包从38.00元、3.80元、0.38元,钱数是多了还是少了?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

生:钱数少了,小数点左移动了。

师: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出示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大家一起读课题

师:(教师板书课题的同时问)同学们,我们先做个猜想:大家猜一猜小数点会向哪个方移动(左右),向哪方移动会变大,哪方移动会变小?好,让我们一起寻找规律,验证猜想。

二:复习旧知讲授新课

1、故事引出新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师:大家看过电视剧《西游记》吗?喜欢吗?(喜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大话西游》的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途径庆阳,听说庆阳的香包文化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也分别看中标价为80.00元、8.00元、0.08元和0.80元的四款香包,但他们遇到些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以下问题:

1.化简下列小数。

80.00元=8.00元=0.80元=

2.说出下列各数中每个8所表示的意义。

8080.080.8

3.将下列小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8080.080.80

(0.08<0.8<8<80)

小组讨论:

观察下列一组小数,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小数点每移动一位,数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乘以1000,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右大)

2、独立思考,总结规律。

(过渡句,大家总结的特别好,刚才大家将从左到右观察,如果让大家从右到左观察,你又能发现什么样的规律呢?)

独立思考:

观察下列一组小数,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小数点每移动一位,数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0.08<0.8<8<80

生: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十分之一,移动两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百分之一)。移动三位,相当于把原数除以(1000),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千)分之一(左小)

树立模型思想:右大左小。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同学们能不能用几个字概括一下呢?(右大左小。)

同学们,问一问你们喜欢左还是喜欢右,生,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喜欢左还是右?老师喜欢右,因为小时候左手写字,妈妈就批评,所以我喜欢右,而且如果将这38.00元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是不是更喜欢了。

(同学们表现真棒,看看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什么礼物——砸金蛋,同学们,和平常一样,我们把学生分成三组,谁答对问题加一分,获胜组将的到老师送的意外惊喜哦)

4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