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数学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测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这里分享一些活动数学教案下载,供大家写活动数学教案参考。
活动数学教案篇1
大班:和时间赛跑
活动目标
1、认识时钟,知道时钟的基本用途。
2、感知时间,体验时间的长短。
3、发现时间的价值与自身努力的关系。
活动准备时钟、写字本、积木、图书、画纸、铅笔、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1、认识时间老师出示时钟,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这是时钟,是用来看时间的)你会看时间吗?现在是几点?(9点)你怎么知道的?(长针指向12,短针指向9,就是9点整)如果长针和短针都指向12,是几点?(12点)小结:当长针指向12时,短针指向几,就是几点。
2、感知时间有谁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很短、不知道、很长)我们一起来玩“和时间赛跑”的游戏。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在这一分钟里,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事,时间到了就停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做的事情多。(幼儿游戏,教师计时。孩子们纷纷离开座位,有的去拿纸,有的去拿积木,还有一个孩子呆呆地站在一边在想要做的事。)幼儿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我觉得一分钟实在太短了,什么事都没做时间就过去了;我在一分钟里画了一个圈;我在一分钟里搭了一个积木┄┄小结:小朋友都说一分钟太短,老师在这一分钟里可做了许多事情:回答了天天的问题,给如如拿了一张纸,观察了所有小朋友的活动,看到有人在争吵,然后找了把椅子坐下来。我们再玩一次,看看这一次我们在一分钟里能做多少事情。(我这样做小结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感觉到他们做得很多事情都被忽略了,只要抓紧时间就可以做许多事。第二次游戏时,好多孩子果然加快了速度,没再出现争执。)幼儿再次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张纸,画了一个小人。我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找到了自己的数学本,写了26个数字;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堆雪花片,搭了两架飞机;我在一分钟里看了5页书......
3、总结交流提问: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发现?学会了看时钟;知道一分钟很短,但我们加快速度也能做许多事情。
活动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并理解三角形的意义。
2.结合实际,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3.使学生能按三角形内角的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形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概念。
4.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学重、难点:三角形的认识及其特性。能正确区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指出下面的角各是什么角。
2.什么叫锐角?什么叫直角?什么叫钝角?
二、教学新课
1.导入。
大家都知道角的两边是射线,下面我在这每个角的两边上分别截取一段(老师在每个角的边上点上一点),这样每个角的两边就成了什么?(线段)我再连结这两个端点,看变成了什么图形?(三角形)今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研究三角形。
2.理解三角形的意义。
(1)我们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
(2)指名学生说。老师投影红领巾、三角旗、房梁架图,(覆盖片)再掀掉覆盖层,还原三角形原形。
(3)观察这些三角形,数一数,每个三角形中有几条线段?(板书:三条线段)
(4)是不是只要给你三条线段,都可以组合成一个三角形吗?看投影,这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吗?
(5)那么什么叫做三角形?(老师接着板书:围成的图形)学生齐读三角形的概念;
(6)能不能说:“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为什么?(指名说)
(7)老师指出: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边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看一看,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顶点,几个角。(板书如下)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1)投影电线杆、自行车图。大家观察一下图中哪些部位是三角形的?
(2)这些部位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的,而不做成其它形状呢?我这儿有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木框,角上都用螺母固定了,下面我请两个同学上来拉给大家看看,你们就明白了。
(3)指名的两同学先拉长方形框,大家观察,发现了什么?(变形)再拉三角形框,又发现什么?(不变形),这说明了什么呢?
(4)老师指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是三角形固有的特性。正因为三角形的这种特性,所以不少东西都采用三角形的结构。
(5)请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4.教学三角形的分类。
(1)在黑板上贴上一组三角形贴片,请大家说一说每个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
(2)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些三角形的特征,每两个一组,把这些三角形分成三组?
(3)指名回答,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把归为一组的贴片放到一起)
(4)指出:①⑥为一组,因为都有一个角是直角;②④为一组,因为都有一个角是钝角;③⑤是一组,三个角都是锐角。
(5)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6)大家根据我们刚才看这些三角形角的情况,想一想,不管是锐角三角形还是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它们都有一个怎样的共同特点?(每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锐角)
(7)我们把所有三角形作为一个整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就分别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老师边讲解边板书)
(8)尝试练:猜三角形的形状。老师揭下黑板上三角形贴片,在一本大书后面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猜三角形是什么形状。
(9)重点说明,只露出一个锐角,你能猜出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吗?为什么?
三、课堂小结
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和特性?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什么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题。着重结合三角形的概念说清为什么。
2.做练习三十一的第2题。多指名说。
3.做练习三十一的第3题。
只指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4.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如果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钝角,这个三角形就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就是锐角三角形。()
活动数学教案篇3
教案示例一
课题:十几减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关系计算十几减8,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减法想加法的思考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结合学生动手摆,动口说,培养学生的动脑筋、想问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8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用加法算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例1的投影片或图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教师出示下面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答.
8+5=8+7= 8+9= 8+4=
8+10=8+6= 8+8= 8+3=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用手势表示括号里该填的数.
8+()=128+()=15 8+()=16
8+()=118+()=14 8+()=13
8+()=178+()=18
教师谈话:刚才计算的两组题都是“8加几”的加法,今天我们要利用“8加几”的知识计算“十几减8”的算式,看谁学得认真,学得好,学得快.同时板书课题:十几减8.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片(杯子图).
先出示11个茶杯,然后用虚线圈去8个,引导学生说明图意.
有11个茶杯,拿走8个,还剩几个?
(2)启发学生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用减法计算,11减去8
板书:11-8
(3)引导学生想:
8加()得11,因为8加3得11,所以11减8得3.
即11-8=3,板书:3.
(4)指名读算式11-8=3
2.教学例2.
(1)启发学生摆学具,同时口述题意.
有13个圆片,拿走8个,还剩几个?
(2)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使学生明确:8加()得13,8加5得13,所以13-8=5.
(3)学生填书.
(4)读算式13-8=5.
(5)学生看书,边说题意边摆学具(例2右图)
有15个正方形,拿走8个,还剩几个?
(6)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启发学生明确:
8加()得15,8加7得15,所以15-8=7
(7)学生填书.
(8)读算式15-8=7.
3.教学例3.
(1)引导学生分组交流.
12-8=□想:8加()得12.
16-8=□想:8加()得16.
(2)学生读算式.
4.教学例4.
启发学生讨论、交流,独立填写,读算式:
14-8=617-8=9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十几减8的口算题.
随堂练习
1.猜一猜.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10张口算卡片,现在我们做几道:
16-810-611-915-8
谁知道我手里还剩几张口算卡片?(老师手里还剩6张口算卡片)
师:你是怎样想的?(想:几加4是10,6加4是10,从10张里去掉4张,就是老师手里还剩几张卡片)
师:怎样列式?(10-4=6)
接着教师又出示3道:
14-89+612-9
师:现在一共做了几道?(一共做了7道)
师:老师手里还剩几道?(原来老师手里一共有10张口算卡片,我们两次做了7道,老师手里现在还剩3张卡片)
师:怎样列式?
10-7=3
也可以这样列式:
10-4-3=3
2.出示“做一做”第1题投影片(图片“练习一”),引导学生看图说意,独立填写.
3.练习二第1题(图片“练习二).
想组成算减法,分组练习.
布置作业
10-8=13-8=16-8=
11-8=14-8=17-8=
12-8=15-8=18-8=
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二
课题:图画应用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需要进行减法运算的图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2.根据图中的条件,确定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根据图中的条件,确定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图中的条件,确定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例5的投影片或图片、口算卡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10-8=13-8=16-8=
11-8=14-8=17-8=
12-8=15-8=18-8=
2.看图说意(出示投影片):
启发学生说图意,明确计算方法,然后列式计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左图.
(1)出示例5左图(图片:苹果图).
(2)启发学生看图说意.
(3)指导学生操作学具.
摆出10个圆片(看作苹果).
拿走3个,还剩几个?
(4)使学生明确:从10个里去掉3个,就用减法计算.
列式为:10-3=7
(5)指导学生填书.
2.出示例5右图(图片:铅笔图).
(1)启发学生看图说意.
(2)分组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14-4=10.
(3)学生填书.
三、全课小结.
略.
随堂练习
1.第7页下面的“做一做”(图片“练习三”).
分组练习:先看图说意,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再独自填写.
2.小竞赛.
12-8=15-9=7+3=
9+5=8+8=14-8=
18-9=17-8=10-6=
16-9=8+3=13-8=
布置作业
练习二第13题(图片“练习四”)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游戏:找朋友
游戏目的
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复习20以内的减法.
游戏准备
教师制作如下的数字卡和算式卡:
游戏过程
1.教师发下数字卡和算式卡.
活动数学教案篇4
一、授课班级:
中班
二、内容分析:
幼儿喜欢探究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对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产生兴趣和好奇心,能正确辨认和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但是不能对这些图形进行很好的利用和玩耍,也不能和自己联系起来,去发现图形和人的关系。所以设计该活动时就是通过引导幼儿去主动活动,让幼儿温故而知新,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猜想、拼搭、组合、图画等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为了在活动中进一步开展探索活动,让幼儿在生活经验中进行大胆的联想和创造;我组织幼儿围绕图形展开一系列的创新思维活动,让幼儿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受创新思维的乐趣,从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我们的创新智慧游戏内容注重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着眼于幼儿身边的有趣现象,精心选择生活中的内容作为教育内容,活动内容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创新思维特点就此设计了本节活动。
三、幼儿分析
中班的幼儿已认识不少基本的图形,在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思维能力稍微有点欠缺,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不成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虽然也涉及到拓展幼儿思维的内容,但都不系统,因此,幼儿对于创新思维缺乏主动性和经验。本次活动设计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创新的欲望,学习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更容易为幼儿接受。
四、活动设计意图:
在巩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的基础上,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猜想、拼搭、组合、图画等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进一步开展探索,在生活经验中进行大胆的联想和创造;我组织幼儿围绕图形展开一系列的创新思维活动,让幼儿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受创新思维的乐趣,从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创新思维习惯,我们的创新智慧游戏内容注重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着眼于幼儿身边的有趣现象,精心选择生活中的内容作为教育内容,活动内容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创新思维特点就此我设计了本节活动。
活动目标:
1、体验图形分、合的乐趣。
2、能将图形进行等分、拼搭、组合,理解图形间的关系。
3、能主动操作、仔细观察。
4、幼儿发散思维创造、想象。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各种图形的基本特征。
2、物质准备:
1)准备各种大小不一、颜色不同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一部分在草地上,一部分在篮子中。幼儿专用剪刀、胶水、水彩笔、篮子等。
2)猜想表,展示卡。
活动过程:
一、观察图形,寻找秘密,巩固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提问:
1、草地上有哪些图形?
2、他们有什么秘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告诉给好朋友听。
小结:原来每种图形都有自己的秘密,比如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等等。
二、幼儿主动进行等分、拼搭的游戏活动。
(一)等分游戏
1、出示“猜想卡”,记录图形等分后的猜想。
1)你想猜什么图形?(三角形)
2)三角形平分成2份后,会变成什么图形?(圆形、三角形……)请在“猜想卡”上记录。
3)个别记录——集体记录(同上记录完“猜想卡”)
小结:刚才你们猜想了每种图形在平分成2份后会变成另外的图形,那么你们想自己亲自来验证验证,分一分吗?
2、幼儿进行图形等分。
1)幼儿进行操作,将各种图形进行2等分。
对分后,教师提问:
①图形有变化吗?变成了什么图形?在“猜想卡”上做记录。
②如果图形没有变化,再拿这个图形来分分,看可以变成另一种图形吗?
2)幼儿讲述自己的分法,可以进行多种分发的给予鼓励。
(二)拼搭游戏
1、出示“展示卡”,展示拼搭后的图形。
介绍“展示卡”的用途:将拼搭好后的图形贴在卡上展示。
2、幼儿进行图形拼搭
1)幼儿操作,将图形进行拼搭。
要求:在蓝中找2个一样大小的图形进行拼搭,拼搭后观察。
提问:你的2个一样大小的图形变成了哪种图形?想想拼拼还可以变成什么图形?
2)幼儿展示并讲述自己的拼搭。
①幼儿出示“展示卡”,讲解给同伴听“我选的2个一样大小的__图形拼搭后变成了什么图形”。
②幼儿出示“展示卡”,讲解给客人老师听。
活动延伸:《变图形》回家后,请爸爸或妈妈给你在纸上画上图形让幼儿添画,变成自己喜欢的东西。
活动反思:通过本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幼儿对图形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分别了解了图形的基本特征。活动中发现幼儿对用图形玩的游戏和操作活动,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图形拼贴,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活动中也有个别幼儿对长方形与正方形发生混淆。还需要加强练习。在活动中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有的拼出了机器人;有的拼出了黄鹤楼;有的拼出了大拖车;有的拼出了轮船火车;活动中发现幼儿对用图形玩的游戏和操作活动,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图形拼贴,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数学教案篇5
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2、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7、推论: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8、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9、推论: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活动数学教案篇6
[教材简析]
教材通过一些场景,如码头的货物、货场上的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等等,导人新课,让学生感知这些都是比较重的或大宗的货物,了解计量这些货物有多重,通常都是用吨作单位,感受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每袋100千克的大米,说明10袋这样的大米重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从而引出吨与千克的进率。接着又以一个小学生体重是25千克,推算出40个这样的小学生重1000千克,即1吨。这里所出现的大米、学生等,都是学生熟悉的,有助于学生在已经掌握单位千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一猜数学老师的体重吗?
①请几名学生猜一猜;
②让猜的学生说说老师的体重为什么用千克作单位而不用克呢?
2.课件展示场景:码头的货物、货场上的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车厢。
①学生观看场景图,师说明这些图中堆放或者运输的都是些很重或大宗的物品;
②提问:如果我们现在用克或者千克作单位来表示这些物件的重量,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用时方便吗?
3.揭示课题:
如果用克或千克作单位来表示上面物品的重量,用起来比较麻烦。因此,计量这些重的物品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可以用符号“t”表示。
板书:吨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猜老师的体重,唤起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回忆,接着通过观看场景图,初步感知在计量比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有多重时,需要用比克或者千克更大的单位,从而引出吨这个单位。
二、参与实践,充分体验
1.感知25千克、50千克、100千克大米的重量
(1)感知25千克
出示25千克重的一袋米,请一位力气小的同学来搬,如搬不动,再请一位力气大的学生来搬。
(2)感知50千克
出示50千克重的一袋米,还请上面力气大的同学来搬,如搬不动,再请一位学生来帮忙搬。
(3)感知100千克
出示100千克重的一袋米,让班级几位力气的学生一起来试试,看能否搬动,搬完后,让学生谈谈搬米袋的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三次搬米袋,由最轻到重,逐步强化学生对100千克重的感知,为下一步建立1吨重的表象铺设合适的台阶。
2.直观感知1吨的实际重量
(1)谈话:刚才同学们在搬100千克米袋时,感觉很重,那么2袋这样的大米多少千克呢?3袋、4袋……10袋呢?(课件展示10袋大米的情境图)
(2)学生按老师所说的大米袋数说出相应的千克数。
(3)小结:1袋大米100千克,10袋大米重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板书:1吨=1000千克,lt=1000kg。
(4)让学生根据:1吨=1000千克
说出3吨=()千克,8吨=()千克,5000千克=()吨,7000千克=()吨。
(5)假如我们班学生的平均体重是25千克,算一算,我们班多少位同学才有大约1吨?
学生动手算一算,然后交流算法,得出40位同学大约有1吨。
[设计意图]用10袋大米,40个学生的体重,让学生体会1吨重的概念,学生看得见,模得着,有助于学生在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基础上初步建立1吨重的概念。
3.结合实际,加深对吨的认识(多媒体结合演示)
(1)读一读:
一棵白菜重1千克,1000棵白菜重才是1吨
每头牛重500千克,2头牛重是1吨
一桶油重200千克,5桶油重是1吨
每袋水泥重50千克,20袋水泥是1吨
(2)算一算:
1桶水大约10千克,()桶水重1000千克
2块砖重5千克,200块砖重是()千克,()块砖重是1吨
(3)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吨这个单位?
学生举例说明重大约1吨的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读一读、算一算、想一想等活动,丰富学生对1吨有多重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1吨观念的建立。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填一填:
一只河马重3()
一只羊重大约45()
一个苹果重200()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4()
拖拉机能装2000千克石子,也就是()吨
大象的重量约6000千克,也就是()吨
一条蓝鲸重7吨,也就是()千克
一条鲨鱼重约3吨,也就是()千克
2.算一算:
一台起重机一次能吊起2t的货物,照这样计算,15次能吊起的货物是多少吨?
3.试一试(多媒体):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面标记限重量是1t,13个成人
(1)如果是我们三年级的小学生去乘的话,每次可以乘坐几个?
(2)如果是我们学校83位老师都要乘电梯,至少要乘几次?
[设计意图]让学生填一填,算一算,使学生充分认识吨这个质量单位,通过让学生解决乘电梯问题,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吨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四、小结评价,回归生活
1.说说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有哪些收获。
2.课外实践:星期天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商店或超市调查一下,有哪些货物是用吨作单位的,有哪些货物是用千克作单位的?如果是以千克作单位,估计一下多少件这
样的货物的重量是1吨,作好记录。
[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拓展,通过调查、收集、处理信息,进一步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活动数学教案篇7
教学目标与解析
1、教学目标
(1)理解函数的概念;
(2)了解区间的概念;
2、目标解析
(1)理解函数的概念就是指能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区间的概念就是指能够体会用区间表示数集的意义和作用;
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函数的概念及符号的理解,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函数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通过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况函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况能力,其中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把抽象转化为具体。
教学过程
问题1:一枚炮弹发射后,经过26s落到地面击中目标.炮弹的射高为845m,且炮弹距离地面的高度h(单位:m)随时间t(单位:s)变化的规律是:h=130t-5t2.
1.1这里的变量t的变化范围是什么?变量h的变化范围是什么?试用集合表示?
1.2高度变量h与时间变量t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若是,其自变量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问题,让学生正确理解让学生体会用解析式或图象刻画两个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从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在t的变化范围内任给一个t,按照给定的对应关系,都有的一个高度h与之对应。
问题2:分析教科书中的实例(2),引导学生看图并启发:在t的变化t按照给定的图象,都有的一个臭氧层空洞面积S与之相对应。
问题3:要求学生仿照实例(1)、(2),描述实例(3)中恩格尔系数和时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理解得到函数的定义,培养学生的归纳、概况的能力。
问题4:上述三个实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都是函数,那么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分析,函数还可以怎样定义?
4.1在一个函数中,自变量x和函数值y的变化范围都是集合,这两个集合分别叫什么名称?
4.2在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A→B中,集合A是函数的定义域,集合B是函数的值域吗?怎样理解f(x)=1,x∈R?
4.3一个函数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如果给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那么函数的值域确定吗?两个函数相等的条件是什么?
活动数学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百分数,知道百分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熟练读、写百分数。
3、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
预习提示;
(1)找一找生活中的百分数。
(2)什么是百分数?
(3)羊毛含量36%是什么意思?
(4)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把事先找到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带入课堂。
请同学们拿出在生活中找到的实际应用的百分数,并说一说是在哪儿找到的。
学生交流。
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人们经常要用到百分数,百分数有什么好处?什么叫百分数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百分数。
二、引导探究,揭示百分数的特征
(一)出示课本例
1、一条裙子,羊毛的含量为36%,对此进行分析,并完成下表。
一条裙子,羊毛的含量为36%.
这个句子中,单位“1”的量是:
这个百分数是()和()比较的结果.
这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是:
看到这个句子,你能想到什么?
这个36%的分母100表示什么?分子36又表示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学习,每位学生在小组内汇报学习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什么叫做百分数?我们学过分数,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那百分数呢?
学生通过探究得出: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百分数表示两个数的一种倍数关系,百分数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二)小组合作学习,比较百分数与分数的不同。
接下来我们就比较一下百分数和分数,到底有那些不同?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明白:百分数和分数的写法不同,为了区别与分数和便于书写,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采用%来表示。
在这个过程中渗透百分数的写法以及读法。并进行随机练习。
通过比较还要使学生明白;
①百分数可以不是最简分数,如:52%、38%,分子和分母不用约分,而分数就不一样了。
②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如:3.1%。也可能分子比分母大,如:120%,和分数不同。
(三)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揭示百分数的意义。
出示例1。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
三、学生反思学习过程
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出百分数,并回答问题。
1%18%50%89%100%125%7.5%0.05%300%
①谁是最小的百分数?在这组内还有比它小的吗?
②谁是的百分数?
③请读出跟一半的意思一样的那一个百分数。
④300%是什么意思?
⑤在这组百分数中,我们可以看到,百分数的分子有的是小数,有的是整数,有的大于分母,有的小于分母,这是为什么呢?
2、读出下面的句子,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1)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
(2)我国的人口约占世界的22%。
提问:这两句话中的百分数表示谁与谁比?
看到这两句话,你想到什么?
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3、三峡库区分重庆库段和湖北库段。重庆库段的面积占三峡库区面积的85%,湖北库段的面积占三峡库区面积的百分之几?
完成课本练习一的相关习题。
活动数学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巩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认识半圆形。
2.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3. 用不同的几何图形拼出图形。
活动重点:
认识半圆形。
活动难点:
用几何图形拼出图
活动准备:
ppt、几何图形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今天,老师发现了一张信封,我来看看信里说了什么。”
教师念信,“亲爱的小朋友,我是图形王国的国王,我邀请你们到我们图形王国的国王,我邀请你们到我们图形王国来玩,这儿有很多的漂亮的图形,你们愿意来吗”?
教师让小朋友坐在座位上,教师坐在前面以开火车的形式来到图形王国。
“小朋友,让我们一起开火车到图形王国”教师放映音乐《火车快飞》。
二、游戏:摸一摸“魔术箱”。
师:“小朋友们,图形王国到了,图形王国里有一只奇妙的箱子,你们看,就是这只魔术箱。(出示魔术箱)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藏的是什么秘密?好了,我们来看看这只魔术箱会给小朋友们变出什么有趣的东西。
1.教师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让我先来摸一摸,摸出来看是什么?”
摸出正方形,问:“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
问: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是正方形的?(启发幼儿说出)
2.再念儿歌:“魔术箱子东西多,请小朋友来摸一摸。”
当幼儿摸到后,要求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物品。游戏反复进行。
3.教师总结:魔术箱里的东西有的是圆形的,有的是三角形的,有的是正方形的,
4.你怎么知道它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梯形的?
5.老师总结:圆形:圆溜溜,没有角,滚来滚去真能跑;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像座小山立得牢;
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方方正正本领好。
梯形:四条边、四个角,上下两条边平平的、两边斜斜的,四个角还不一样大,像滑梯一样。
三、出示半圆
“小朋友们看一看,在图形王国里有很多的西瓜,西瓜是什么形状的,如果老师把西瓜切下来它变成什么形状的呢。”
“是半圆形的,刚刚老师是横着切的,现在老师要竖着切,看看是不是变成了半圆。”
“在生活中有哪些是半圆形呢?”
“小朋友们看一看老师可以用风车拼出什么图形呢”
出示ppt,风车转动。
四、游戏:小动物找家
“小朋友们,图形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变!变!变!咦!魔法棒变出什么了?(“变”出四种小动物)小朋友们,你们看他是什么动物呀?
“咦!这三个小动物好像在哭,我们来问问它怎么了。“小狗、怎么啦?”
(教师模拟小动物的声音)“我们找不到家,见不到妈妈了!”
“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小动物找家吧!你们愿不愿意啊?”
师:“你们看,这些都是小动物的房子,现在我们来帮小动物找找家。”
教师请一个小朋友在黑板上来拼出房子 。
小狗说,房子的身子是正方形的,屋顶是三角形的,门是长方形的,窗子是半圆和圆形的。”
五、游戏:谁的本领大
1.教师用魔法棒“变”出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半圆组成的图片,请幼儿找出其中的图形宝宝,并数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师:“小朋友们,图形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魔法棒,(出示魔法棒)它也会变出好多的东西。变!变!变!咦!魔法棒变出什么了?(边说边出示其中的一幅图画)原来是一幅漂亮的图画。现在,小朋友们来找一找,这幅图由哪些图形组成,并数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2.教师用魔法棒依次“变”出另外的几幅图画,请幼儿分别找出各种图形,及数数每种图形有几个。
六、操作练习
“小朋友们,现在请你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每个小组的小朋友都要拼出不同的图案”
七、结束部分:
让学生巩固对四种几何图形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在图形王国认识了好多的图形宝宝,小朋友们说说它们是谁啊?”(让小朋友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图形王国里还有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下次老师再带你们去,好不好?
活动数学教案篇10
设计说明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探究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到算法的多样化。因此,教学设计突出了以下的特点:
1.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和时间。
教学时,在学生列出乘法算式之后,教师不急于强调统一的计算方法,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在小组中讨论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并在探究中进一步明确算理,为提炼出计算方法打好基础。
2.关注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在教学中,当学生展示出各种计算方法之后,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算,是怎样想的,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到多种计算方法,更通过多种算法体会算式的意义,沟通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开拓了思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小树苗的图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质疑引新:
师:同学们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
师:对,这一天是我们国家的植树节,每年的这一天,园林工人都会忙着把各种小树苗运到全国各地,让这些树苗把我们的环境装点得更美。
师(出示教材情境图):你们看,淘气和笑笑也忙着帮园林工人清点要运走的树苗呢,我们看看他俩给大家带来了哪些信息。
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观察情境图,获取数学信息。
师:请大家说一说,从情境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独立寻找数学信息并汇报。(杨树每捆20棵,每车装500棵)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用乘法解决的问题的特征,然后照样子提出问题,注意把数学问题叙述完整。
预设
生1:杨树每捆20棵,3捆杨树一共有多少棵?
生2:每车装500棵杨树,3车能装多少棵?
……
设计意图:观察情境图,从图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2.探究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课件出示问题:3捆一共多少棵?
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呢?列出的算式能用口诀直接算出得数吗?如果不能,你能想出别的方法来计算吗?
请学生尝试独立列式并计算出结果,在小组内与同伴互相说说各自的算法。
(2)集体交流20×3的算法。
师:大家列出的算式都是20×3,你们是怎样算出得数的呢?
预设
生1:我是用连加来算的,20+20+20=60。
生2:我是用列举法算的,1捆是20棵,2捆是40棵,3捆就是60棵。
生3:我是先算2×3=6,那么20×3就等于60。
师:为什么可以用连加来算呢?你是怎样想的?
预设
生:因为20乘3就是求3个20相加是多少,所以可以转化成连加来算。
师:20乘3为什么可以先算2乘3呢?
预设
生:因为20里的2表示2个十,2×3=6,6表示6个十,也就是60。
师:刚才计算20×3的几种方法,你们更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预设
生:我更喜欢第三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比较简便,能很快算出得数。
(3)解决问题:4捆一共多少棵?5捆呢?
师(出示问题):你们能接着解决这两个问题吗?能口算出得数吗?
请学生独立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
(4)集体交流,理解算法。
师:请把你们的计算结果展示一下吧。
(20×4=80,20×5=100)
师:你们列的算式是什么意思?怎样计算的?(学生汇报交流)
(5)总结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出示算式:20×3=6020×4=8020×5=100。
活动数学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了解演绎推理的含义。
2.能正确地运用演绎推理进行简单的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教学重点:正确地运用演绎推理、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难点:了解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与差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合情推理
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
类比推理从特殊到特殊
从具体问题出发――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归纳。类比――提出猜想
二、问题情境。
观察与思考
1.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
铜是金属,
所以,铜能够导电
2.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
(2100+1)是奇数,
所以,(2100+1)不能被2整除。
3.三角函数都是周期函数,
tan是三角函数,
所以,tan是周期函数。
提出问题:像这样的推理是合情推理吗?
二、学生活动:
1.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大前提
铜是金属,←-----小前提
所以,铜能够导电←――结论
2.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大前提
(2100+1)是奇数,←――小前提
所以,(2100+1)不能被2整除。←―――结论
3.三角函数都是周期函数,←——大前提
tan是三角函数,←――小前提
所以,tan是周期函数。←――结论
三、建构数学
演绎推理的定义: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这种推理称为演绎推理。
1.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2.“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括
(1)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2)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3)结论——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
三段论的基本格式
M—P(M是P)(大前提)
S—M(S是M)(小前提)
S—P(S是P)(结论)
3.三段论推理的依据,用集合的观点来理解:
若集合M的所有元素都具有性质P,S是M的一个子集,那么S中所有元素也都具有性质P。
四、数-用
例1、把“函数y=x2+x+1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恢复成完全三段论。
解: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大前提)
函数y=x2+x+1是二次函数(小前提)
所以,函数y=x2+x+1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结论)
例2、已知lg2=m,计算lg0.8
解:(1)lgan=nlga(a>0)——大前提
lg8=lg23————小前提
lg8=3lg2————结论
lg(a/b)=lga-lgb(a>0,b>0)——大前提
lg0.8=lg(8/10)——-小前提
lg0.8=lg(8/10)——结论
例3、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D⊥BC,BE⊥AC,
D,E是垂足,求证AB的中点M到D,E的距离相等
解:(1)因为有一个内角是只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大前提
在△ABC中,AD⊥BC,即∠ADB=90°——小前提
所以△ABD是直角三角形——结论
(2)因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大前提
因为DM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小前提
所以DM=AB——结论
同理EM=AB
所以DM=EM.
练习:第35页练习第1,2,3,4,题
五、回顾小结:
演绎推理具有如下特点:课本第33页。
演绎推理错误的主要原因是
1.大前提不成立;2,小前提不符合大前提的条件。
作业:第35页练习第5题。习题2。1第4题。
活动数学教案篇12
课题古典概型课型高一新授课教学目标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并能计算有关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弄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教学方法导学式、启发式教学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问题1:考察两个试验:
(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试验;
(2)掷一颗质地均匀的骰子的试验。
问:在这两个试验中,可能的结果分别有哪些?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学生思考结果且给出基本事件的特点1
问题1设计意图:通过掷硬币与掷骰子两个接近于生活的试验的设计。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观察试验,分析结果,找出共性。
问题2:在掷骰子试验中,随机试验“出现偶数点”可以由哪些事件组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2:学生归纳与总结,问题2设计意图:通过举例,引出基本事件的特点2。问题3:基本事件有什么特点?
教师加以引导与启发,利用基本事件的关系发现基本事件的特点问题3:学生口答问题3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概括总结能力问题4:例1、从字母a,b,c,d中任意取出两个不同字母的实验中,有那些基本事件?教师引导学生列举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教师指出画树状图是列举法的基本方法。
问题4:学生列举出基本事件。问题4引导学生用列举法列举基本事件的个数,不仅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研究对象的总数,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列举的时候作到不重不漏。解决了求古典概型中基本事件总数这一难点
通过设疑引出概念
问题1:(1)请问掷一枚均匀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2)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各种点数向上的概率是多少?其中出现偶数点向上的概率是多少?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观察数学模型,老师启发引导学生推导公式。
问题1学生得到答案且深层次的考虑问题
问题1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已经可以独立得出概率,通过教师的步步追问,引导学生深层次的考虑问题,看到问题的本质,得出概率公式。让学生带着思考问题观察试验,使其有目的的去寻找答案,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达到教学目标。
问题2:上述概率公式的推导过程中基本事件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共性。具有下列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才能运用上述公式,我们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简称古典概型。
(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
(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问题2学生观察和初步概括归纳古典概率模型及特征
问题2设计意图培养运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数学思想。启发诱导的同时,训练了学生观察和概括归纳的能力。通过问题的解决引出古典概型的概念。
问题3:(1)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射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2)某同学随机地向一靶心进行射击,这一试验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命中10环、命中9环……命中5环和不中环。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问题3学生互相交流,回答补充得到的答案问题3设计意图:两个问题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加准确的把握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突破了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这一教学难点。
例题分析加深理例题分析加深理
例2、在数学考试中单选题是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假设考生不会做,他随机的选择一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满足古典概型的特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与总结
例2学生思考、讨论、交流,说出看法
例2设计意图:通过例题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对古典概型的判断,就是看是否满足古典概型的两个基本特征:有限性与等可能性,由此掌握求此类题目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
变式:假设我们现在将单选题改为不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所有正确答案,假设还是这名考生,他随机的选择一个答案,他猜对的概率是多少
教师引导学生列举15种可能出现的答案,判断是否满足古典概型的特征,利用概率公式求值。变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列举15种可能出现的答案,并且判断是否满足古典概型的特征,利用概率公式求值。变式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模型的生活化,能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学习的主旨。当学生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后,会有极大的成就感,提高了学习兴趣。
例3、同时掷两个骰子,计算:(1)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
(2)其中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结果有多少种?
(3)向上的点数之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
教师将学生的结果汇总展示,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能会有多种,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寻找解答中存在的问题。其中这两种答案分别对应了解题中的两种处理方法:把骰子标号进行解题和不标号进行解题,可以提示学生先把这两种方法下的基本事件全部列出来,然后验证是否为古典概型。
教师分析两种方式中每个基本事件的等可能性,引导学生发现在第二种情况下每个基本事件不是等可能的,不是古典概型,因此不能用古典概型计算公式。
例3学生思考、讨论,列出两种方法下的基本事件,发现基本事件的总数不相等,学生发现在第二种情况下每个基本事件不是等可能的,不是古典概型,因此不能用古典概型计算公式
例3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古典概型的特征,用列举法解决概率问题。深化巩固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用列举法来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基本事件的个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数学思维情趣,形成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态度。
活动数学教案篇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
设计思路:
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重量概念,在教学时,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的机会,通过猜、掂、比、称等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知道1千克=1000克。并让学生在估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估测结果,在课前调查与课后实践中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
教具准备:
1、一架天平;2、电脑,多媒体课件;3、将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台盘秤,6个2分硬币,一些苹果,一些鸡蛋,2袋盐,6个乒乓球,100克、300克的大米各一袋。
教学过程:
一、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1.教师拿一包糖和一包盐,让学生肉眼观察并判断哪个重。
2.让学生亲自动手掂一掂判断哪个重。
3.启发学生说出要知道糖和盐的准确重量有两种办法:一是用秤称,二是看包装袋上净含量。
4.让学生汇报课前调查多种物品净含量情况。
5.揭示并板书课题“克和千克”。
二、认识秤: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2.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
3.介绍盘秤的使用办法。
4.让学生称出一个苹果和一本数学课本的重量,初步学会认秤。
三、建立“千克”的概念。
1.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苹果和1千克的盐。
2.提出问题,使学生知道因为苹果的大小不一样,因此每组称得的1千克的.苹果的个数也不一样,而1千克的盐都是2袋的道理。
3.让学生感受1千克的重量。
4.让学生互抱对方感受比1千克重的重量。
四、建立“克”的概念。
1.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现比较轻的物品(比如豆子)用盘秤称不出来,引出天平。
2.课件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及生活中用天平称的物品。
3.教师拿天平演示称2分硬币的方法。
4.让学生每人把一个2分硬币掂一掂,并在小组内谈感受。
5.让学生通过掂、比、称,感受100克、300克、500克、1000克的重量,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提供丰富的表象。
五、“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1.谈话得出1千克=1000克。
2.播放课件,巩固练习,强化学生对“千克”和“克”的理解。
六、课堂练习。
1.我会连。(西瓜、方便面、驼鸟蛋、2分硬币的重量)
2.我会判断。
3.找错误。
七、游戏:
1.老师发给每组一样物品,让他们在组内先估测该物品重量,再统一意见,然后实际称量,最后修正自己估测与实测的误差。
2.老师总结估测的方法是要找一个参照物。
八、布置作业,延深课外。
1.让学生称出1千克鸡蛋。
2.让学生提出问题:1000克鸡蛋大约多少个,500克(1斤)鸡蛋大约多少个。
3.布置课后实践作业。
活动数学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提问:大家说说,我们常用右手做哪些事?我们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2)谈话: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谁来说说?(要求学生摸着说)[评析:通过自己身体上的实例,使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物体间左右位置关系奠定础。]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评析: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充分体验左和右。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1)出示挂图:小朋友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谈话:小朋友,人的手、脚、眼睛、耳朵都有左之分,那么我们坐的位置有没有左右之分呢?我们一起来看,画面中坐在前面的小明(男)和小红(女)是同桌,你能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提问:有的同学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吗?同桌讨论后汇报。
[评析:紧密结合小朋友上课的情景,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和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联系教室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想想做做第1题)
让每个学生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B所处的位置。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会儿说B在左边,一会儿说B在右边。
讲述:我们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说完整,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
[评析:联系实际,在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某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而说的。]
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
[评析:通过说说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所处的位置,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置关系的习惯和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巩固深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摆一摆。(想想做做第2题)
(1)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边,把铅笔摆在文具盒的右边,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边,把橡皮摆在学具盒的左边。
(2)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3)请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几人交流。
[评析: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把操作、观察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自由摆放学具的活动,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
2.说一说。
(1)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丁丁和拉拉跟着妈妈去超市购物,他们来到了玩具柜台。呵!那么多玩具,挑选什么呢?妈妈规定每人只能买一样,并且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
提问:小朋友,如果你是丁丁或拉拉,你会怎么说呢?其他小朋友能根据他的说法,猜出他想买的是什么吗?(评析:给单调的练习赋予一定的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猜测、推理、交流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和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评析: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综合运用前后、上下、左右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人人参与,人人表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实践活动,增强应用意识
1.想一想。
谈话:老师有一个问题问大家,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的是右手吗?(可能有的学生说是右手,有的说不是右手,说法不一)
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断一下,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
(教师举起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让学生检验自己的看法。)说明:我们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起的右手就刚好相反。
[评析: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教学难点,运用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判断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引起学生注意,引发思考;让学生举起右手与老师对照,促使学生去体验感悟;最后教师转身验证让学生明白: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左右也就不同。总之,这段教学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2.动脑筋。
(挂图显示学生上下楼梯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思考: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哪边走?谁走错了?为什么?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表演体验。)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成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右边有秩序地走。
[评析:看图判断左右,学生容易以自己为标准来下结论。为此,组织有效的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去感悟\去体验,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方向的变化过程,明白方向不同左右不同的道理,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玩得愉快吗?在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课后,到学校和家里再观察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左右位置关系说一说。
[评析:教师富有情趣地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知识汇报交流学习过程和掌握的学习策略,在自由的氛中,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本领去探索周围更广阔领域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样的课堂总结是必要的,有价值的。]
活动数学教案篇15
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探索新知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
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作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
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类型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练一练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10页练习.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思考: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也可以教师说出一些数,让学生进行判断。
集合的概念不必深入展开。
创新探究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
有理数这个分类可视学生的程度确定是否有必要教学。
应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标准不一样时,分类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分类的标准要明确,使分类后每一个参加分类的象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只能属于这一类,教学中教师可举出通俗易懂的例子作些说明,可以按年龄,也可以按性别、地域来分等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1题
2,教师自行准备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本课在引人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
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
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
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
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同时还体现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提高的特点,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作用。
3,两种分类方法,应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可视学生的情况进行。
课题:1.2.2数轴
教学目标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知识重点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
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点表示数的感性认识。
点表示数的理性认识。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教师: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
从游戏中学数学做游戏:教师准备一根绳子,请8个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整为等距离,规定第4个同学为原点,由西向东为正方向,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整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数对应的同学要回答“到”;口令为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数字”,如果规定第3个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学生游戏体验,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寻找规律
归纳结论问题3:
1,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
2,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
3,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4,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12的归纳。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给学生适当指导。
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2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请学生总结:
1,数轴的三个要素;
2,数轴的作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2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