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数学教案 >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

时间: 新华 数学教案

教案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根据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思考、模仿等过程。写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要注意什么?这里给大家提供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下载,供大家参考。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1

2。2。1等差数列学案

一、预习问题:

1、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通常用字母表示。

2、等差中项:若三个数组成等差数列,那么A叫做与的,

即或。

3、等差数列的.单调性:等差数列的公差时,数列为递增数列;时,数列为递减数列;时,数列为常数列;等差数列不可能是。

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5、判断正误:

①1,2,3,4,5是等差数列;()

②1,1,2,3,4,5是等差数列;()

③数列6,4,2,0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④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⑤数列是等差数列;()

⑥若,则成等差数列;()

⑦若,则数列成等差数列;()

⑧等差数列是相邻两项中后项与前项之差等于非零常数的数列;()

⑨等差数列的公差是该数列中任何相邻两项的差。()

6、思考:如何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二、实战操作:

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2)是不是等差数列中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3)已知数列的公差则

例2、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其中为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

例3、已知5个数成等差数列,它们的和为5,平方和为求这5个数。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2

授课时间:08年9月12日

授课年级、科目、课题:高一数学集合的概念

使用教材:必修1(人教版)

说课教师:刘华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集合的概念”,本节内容选自高中数学必修1(人教版),下面我将主要从六个方面介绍我的教学方案。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集合是学习高中数学的重要工具之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小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人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等,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从教材我归纳出本节内容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集合元素的特征

(二)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三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其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2)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学会分析问题和创造地解决问题;

(3)通过教师指导,发现知识结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

操,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实事求是的科学学习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针对现在的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差、计算能力差的特点,第一节课的内容不要求学生太多的计算,通过大量的举例让学生充分掌握集合的基础知识。

四、教法分析: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主要采用观察、分析、类比、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学习,将学生置于主体位置,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知识的形成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探索类比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发现的成就感。在这个过程中力求把握好以下几点:

(1)通过实例,让学生去发现规律。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力求使学生学会用类比的思想去看待问题。

(2)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

(3)力求反馈的全面性、及时性,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老师进行适当的点评。

(4)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不急于把结果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分析,类比得出结果,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1)集合的有关概念

(2)常用集合及表示方法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的集合(不确定)

(2)好心的人的集合(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4)所有直角三角形的集合(是的)

(5)高一(12)班全体同学的集合(是的)

(6)参加20--年奥运会的中国代表团成员的集合(是的)

2、教材P5练习1、2

六:总结

1.本节主要学习了集合的基本概念、表示符号;一些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集合的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集合元素具有的特征.

2.我们在进一步复习巩固集合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又学习了集合的表示方法和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概念,同学们要熟练掌握.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3

说教材:

1、地位、作用和特点:

《》是高中数学课本第册(修)的第章“”的第节内容,高中数学课本说课稿。

本节是在学习了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打下基础,所以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B、C

(2)能力目标:A、B、C

(3)德育目标:A、B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基于上面的教材分析,我根据自己对研究性学习“启发式”教学模式和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一是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和学的各种方法综合起来统一组织运用于教学过程,以求获得最佳效果。另外还注意获得和交换信息渠道的综合、教学手段的综合和课堂内外的综合。并且在整个教学设计尽量做到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思维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三是注重渗透数学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数形结合等一般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素质。四是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当然这就应在处理教学内容时能够做到叶老师所说“教就是为了不教”。因此,拟对本节课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新课教学

反馈发展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有效的能被学生接受的学法指导应是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通过优化教学程序来增强学法指导的目的性和实效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渗透以下几个方面的学法指导。

1、培养学生学会通过自学、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使学生在探索研究过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本节教师通过列举具体事例来进行分析,归纳出,并依

据此知识与具体事例结合、推导出,这正是一个分析和推理的全过程。

2、让学生亲自经历运用科学方法探索的过程。主要是努力创设应用科学方法探索、解决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科学方法,如在讲授时,可通过

演示,创设探索规律的情境,引导学生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揭示内在规律,从而使学生领悟到把可靠的事实和深刻的理论思维结合起来的特点。

3、让学生在探索性实验中自己摸索方法,观察和分析现象,从而发现“新”的问题或探索出“新”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动力。在实践中要尽可能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观察、多交流、多分析;老师要给学生多点拨、多启发、多激励,不断地寻找学生思维和操作上的闪光点,及时总结和推广。

4、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猜测、尝试、质疑、发现等探究环节选择合适的概念、规律和解决问题方法,从而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如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中,蕴含的本质差异,从而摆脱知识迁移的负面影响。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真分析过程、善于比较的好习惯,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通过现象发掘知识内在本质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创设情景:A、教师演示实验。B、使用多媒体模拟一些比较有趣、与生活实践比较有关的事例。C、讲述数学科学史上的有关情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提出接下去要研究的问题。

(二)、新课教学:

1、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设计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通过动手探索有关的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得出新知,并进一步提出下面的问题。

2、组织学生进行新问题的实验方法设计—这时在设计上最好是有对比性、数学方法性的设计实验,指导学生实验、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显示学生的实验数据,模拟强化出实验情况,由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知识的结构。

(三)、实施反馈:

1、课堂反馈,迁移知识(最好迁移到与生活有关的例子)。让学生分析有关的问题,实现知识的升华、实现学生的再次创新。

2、课后反馈,延续创新。通过课后练习,学生互改作业,课后研实验,实现课堂内外的综合,实现创新精神的延续。

五、板书设计:

在教学中我把黑板分为三部分,把知识要点写在左侧,中间知识推导过程,右边实例应用。

六、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整个课堂中,我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并把它运用到对的认识,使学生的认知活动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理解曲线的方程、方程的曲线的概念,能根据曲线的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了解两条曲线交点的概念.

(3)通过曲线方程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数与形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通过求曲线方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转化能力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

(5)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曲线与方程是在初中轨迹概念和本章直线方程概念之后的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在充分讨论曲线方程概念后,介绍了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以及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即由曲线的已知条件,求曲线方程;通过方程,研究曲线的性质.曲线方程的概念和求曲线方程的问题又有内在的逻辑顺序.前者回答什么是曲线方程,后者解决如何求出曲线方程.至于用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则更在其后,本节不予研究.因此,本节涉及曲线方程概念和求曲线方程两大基本问题.

(2)重点、难点分析

①本节内容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曲线方程概念和掌握求曲线方程方法,以及领悟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

②本节的难点是曲线方程的概念和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教法建议

(1)曲线方程的概念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概念,也是基础概念,教学中应从直线方程概念和轨迹概念入手,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出曲线的点集与方程的解集之间的对应关系,说明曲线与方程的对应关系.曲线与方程对应关系的基础是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注意强调曲线方程的完备性和纯粹性.

(2)可以结合已经学过的直线方程的知识帮助学生领会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思想,学习解析几何的意义和要解决的问题,为学习求曲线的方程做好逻辑上的和心理上的准备.

(3)无论是判断、证明,还是求解曲线的方程,都要紧扣曲线方程的概念,即始终以是否满足概念中的两条为准则.

(4)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可以看得更清楚:

设 表示曲线 上适合某种条件的点 的集合;

表示二元方程的解对应的点的坐标的集合.

可以用集合相等的概念来定义“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即

(5)在学习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时,应从具体实例出发,引导学生从曲线的几何条件,一步步地、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代数方程(曲线的方程),这个过渡是一个从几何向代数不断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转化是否为等价的,这将决定第五步如何做.同时教师不要生硬地给出或总结出求解步骤,应在充分分析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然地获得.教学中对课本例2的解法分析很重要.

这五个步骤的实质是将产生曲线的几何条件逐步转化为代数方程,即

文字语言中的几何条件 数学符号语言中的等式 数学符号语言中含动点坐标 , 的代数方程 简化了的 , 的代数方程

由此可见,曲线方程就是产生曲线的几何条件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个形式的特点是“含动点坐标的代数方程.”

(6)求曲线方程的问题是解析几何中一个基本的问题和长期的任务,不是一下子就彻底解决的,求解的方法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的,教学中要把握好“度”.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掌握直线方程几种形式之间的互化.

(2)理解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及其证明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分类讨论能力、逆向思维的习惯和形成特殊与一般辩证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直线方程的一般式.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不同时为0)的对应关系及其证明.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下面给出教学实施过程设计的简要思路:

教学设计思路:

(一)引入的设计

前边学习了如何根据所给条件求出直线方程的方法,看下面问题:

问:说出过点(2,1),斜率为2的直线的方程,并观察方程属于哪一类,为什么?

答:直线方程是,属于二元一次方程,因为未知数有两个,它们的最高次数为一次.

肯定学生回答,并纠正学生中不规范的表述.再看一个问题:

问:求出过点,的直线的方程,并观察方程属于哪一类,为什么?

答:直线方程是(或其它形式),也属于二元一次方程,因为未知数有两个,它们的最高次数为一次.

肯定学生回答后强调“也是二元一次方程,都是因为未知数有两个,它们的最高次数为一次”.

启发:你在想什么(或你想到了什么)?谁来谈谈?各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学生纷纷谈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边评价边启发引导,使学生的认识统一到如下问题:

【问题1】“任意直线的方程都是二元一次方程吗?”

(二)本节主体内容教学的设计

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如何解决?自己先研究研究,也可以小组研究,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生或独立研究,或合作研究,教师巡视指导.

经过一定时间的研究,教师组织开展集体讨论.首先让学生陈述解决思路或解决方案:

思路一:…

思路二:…

……

教师组织评价,确定最优方案(其它待课下研究)如下:

按斜率是否存在,任意直线的位置有两种可能,即斜率存在或不存在.

当存在时,直线的截距也一定存在,直线的方程可表示为,它是二元一次方程.

当不存在时,直线的方程可表示为形式的方程,它是二元一次方程吗?

学生有的认为是有的认为不是,此时教师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把它看成二元一次方程的合理性: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上点的坐标形式,与其它直线上点的坐标形式没有任何区别,根据直线方程的概念,方程解的形式也是二元方程的解的形式,因此把它看成形如的二元一次方程是合理的.

综合两种情况,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何一条直线,都有一条表示这条直线的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

至此,我们的问题1就解决了.简单点说就是:直线方程都是二元一次方程.而且这个方程一定可以表示成或的形式,准确地说应该是“要么形如这样,要么形如这样的方程”.

同学们注意:这样表达起来是不是很啰嗦,能不能有一个更好的表达?

学生们不难得出:二者可以概括为统一的形式.

这样上边的结论可以表述如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任何一条直线,都有一条表示这条直线的形如(其中、不同时为0)的二元一次方程.

启发:任何一条直线都有这种形式的方程.你是否觉得还有什么与之相关的问题呢?

【问题2】任何形如(其中、不同时为0)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吗?

不难看出上边的结论只是直线与方程相互关系的一个方面,这个问题是它的另一方面.这是显然的吗?不是,因此也需要像刚才一样认真地研究,得到明确的结论.那么如何研究呢?

师生共同讨论,评价不同思路,达成共识:

回顾上边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原路返回就是非常好的思路,即方程(其中、不同时为0)系数是否为0恰好对应斜率是否存在,即

(1)当时,方程可化为

这是表示斜率为、在轴上的截距为的直线.

(2)当时,由于、不同时为0,必有,方程可化为

这表示一条与轴垂直的直线.

因此,得到结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任何形如(其中、不同时为0)的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

为方便,我们把(其中、不同时为0)称作直线方程的一般式是合理的.

【动画演示】

演示“直线各参数”文件,体会任何二元一次方程都表示一条直线.

至此,我们的第二个问题也圆满解决,而且我们还发现上述两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大问题的两个方面,这个大问题揭示了直线与二元一次方程的对应关系,同时,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是对直线特殊形式的抽象和概括,而且抽象的层次越高越简洁,我们还体会到了特殊与一般的转化关系.

(三)练习巩固、总结提高、板书和作业等环节的设计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6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包括定义域、正负符号判断);了解任意角的余切、正割、余割函数的定义.

2.经历从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过度到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推广过程,体验三角函数概念的产生、发展过程.领悟直角坐标系的工具功能,丰富数形结合的经验.

3.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渗透事物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4.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定义域、(正负)符号判断法.

难点:把三角函数理解为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关键:如何想到建立直角坐标系;六个比值的确定性(α确定,比值也随之确定)与依赖性(比值随着α的变化而变化).

三、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学中注意用新课程理念处理传统教材,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仅要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而且要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师生互动,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揭示本质、经历过程.

根据本节课内容、高一学生认知特点和我自己的教学风格,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索、讲练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

四、教学过程

[执教线索:

回想再认:函数的概念、锐角三角函数定义(锐角三角形边角关系)--问题情境:能推广到任意角吗?--它山之石:建立直角坐标系(为何?)--优化认知:用直角坐标系研究锐角三角函数--探索发展:对任意角研究六个比值(与角之间的关系:确定性、依赖性,满足函数定义吗?)--自主定义: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登高望远:三角函数的要素分析(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与正负符号判定)--例题与练习小明回顾小结--布置作业]

(一)复习引入、回想再认

开门见山,面对全体学生提问:

在初中我们初步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前几节课,我们把锐角推广到了任意角,学习了角度制和弧度制,这节课该研究什么呢?

探索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板书课题),请同学们回想,再明确一下:

(情景1)什么叫函数?或者说函数是怎样定义的?

让学生回想后再点名回答,投影显示规范的定义,教师根据回答情况进行修正、强调:

传统定义: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x叫做自变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现代定义: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映射?: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自变量,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设计意图:

函数和三角函数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概念,因此对三角函数的学习就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的过程,也是以具体函数丰富函数概念的过程.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对函数两种定义的记忆是有一定困难的,容易遗忘,此处让学生对函数概念进行回想再认,目的在于明确函数概念的本质,为演绎学习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作好知识和认知准备.

(情景2)我们在初中通过锐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学习了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等三个三角函数.请回想:这三个三角函数分别是怎样规定的?

学生口述后再投影展示,教师再根据投影进行强调:

设计意图:

学生在初中学习了锐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现在学习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又是一种推广和拓展的过程(类似于从有理数到实数的扩展).温故知新,要让学生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就要从源头上开始,从学生现有认知状况开始,对锐角三角函数的复习就必不可少.

(二)引伸铺垫、创设情景

(情景3)我们已经把锐角推广到了任意角,锐角的三角函数概念也能推广到任意角吗?试试看,可以独立思考和探索,也可以互相讨论!

留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或自由讨论,教师参与讨论或巡回对学困生作启发引导.

能推广吗?怎样推广?针对刚才的问题点名让学生回答.用角的对边、临边、斜边比值的说法显然是受到阻碍了,由于4.1节已经以直角坐标系为工具来研究任意角了,学生一般会想到(否则教师进行提示)继续用直角坐标系来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设计意图:

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出发,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行必要的启发,将学生思维引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再创造"征程.

教师对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后布置任务情景:请同学们用直角坐标系重新研究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师生共做(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图形和比值):

把锐角α安装(如何安装?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非负半轴重合)在直角坐标系中,在角α终边上任取一点P,作Pm⊥x轴于m,构造一个RtΔomP,则∠moP=α(锐角),设P(x,y)(x>0、y>0),α的临边om=x、对边mP=y,斜边长oP∣=r.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定义用x、y、r列出锐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三个比值,并补充对应列出三个倒数比值:

设计意图:

此处做法简单,思想重要.为了顺利实现推广,可以构建中间桥梁或公共载体,使之既与初中的定义一致,又能自然地迁移到任意角的情形.由于前一节已经以直角坐标系为工具来研究任意角了,学生自然能想到仍然以直角坐标系为工具来研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初中以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来定义锐角三角函数,现在要用坐标系来研究,探索的结论既要满足任意角的情形,又要包容初中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这是一个认识的飞跃,是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关键之一,也是数学发现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属于策略性知识,能够形成迁移能力,为学生在以后学习中对某些知识进行推广拓展奠定了基础(譬如从平面向量到空间向量的扩展,从实数到复数的扩展等).

(情景4)各个比值与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比值是角的函数吗?

追问:锐角α大小发生变化时,比值会改变吗?

先让学生想象思考,作出主观判断,再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同时作好解释说明:保持r不变,让P绕原点o旋转即α在锐角范围内变化,六个比值随之变化的直观形象。结论是:比值随α的变化而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图3,联系相似三角形知识,

探索发现:

对于锐角α的每一个确定值,六个比值都是

确定的,不会随P在终边上的移动而变化.

得出结论(强调):当α为锐角时,六个比值随α的变化而变化;但对于锐角α的每一个确定值,六个比值都是确定的,不会随P在终边上的移动而变化.所以,六个比值分别是以角α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设计意图:

初中学生对函数理解较肤浅,这里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进一步研究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在思维上更上了一个层次,扣准函数概念的内涵,突出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或对应关系,是从函数知识演绎到三角函数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准确理解三角函数概念的关键,也是在认知上把三角函数知识纳入函数知识结构的关键.这样做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增强函数观念.

(三)分析归纳、自主定义

(情境5)能将锐角的比值情形推广到任意角α吗?

水到渠成,师生共同进行探索和推广:

对于一个任意角α,它的终边所在位置包括下列两类共八种情形(投影展示并作分析):

终边分别在四个象限的情形:终边分别在四个半轴上的情形:

(指出:不画出角的方向,表明角具有任意性)

怎样刻画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呢?研究它的六个比值:

(板书)设α是一个任意角,在α终边上除原点外任意取一点P(x,y),P与原点o之间的距离记作r(r=>0),列出六个比值:

α=kππ/2时,x=0,比值y/x、r/x无意义;

α=kπ时,y=0,比值x/y、r/y无意义.

追问:α大小发生变化时,比值会改变吗?

先让学生想象思考,作出主观判断,再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同时作好解释说明:使r保持不变,P绕原点o逆时针、顺时针旋转即角α变化,六个比值随之改变的直观形象。结论是:各比值随α的变化而变化.

再引导学生利用相似三角形知识,探索发现:对于任意角α的每一个确定值,六个比值都是确定的,不会随P在终边上的移动而变化.

综上得到(强调):当角α变化时,六个比值随之变化;对于确定的角α,六个比值(如果存在的话)都不会随P在角α终边上的改变而改变,六个比值是确定的(对应的多值性即诱导公式一留到下节课分析).

因此,六个比值分别是以角α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根据历史上的规定,对比值进行命名,指出英文记法和读法,记作(承前作复合板书):

=sinα(正弦)=cosα(余弦)=tanα(正切)

=cscα(余割)=sec(正弦)=cotα(余切)

教师强调:sinα表示sin与α的乘积吗?不是,sinα是函数记号,是一个整体,相当于函数记号f(x).其它几个三角函数也如此

投影显示图六,指导学生分析其对应关系,进一步体会其函数内涵:

(图六)

指导学生识记六个比值及函数名称.

教师指出:正弦、余弦、正切、余切、正割、余割六个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和思想方法,我们以后主要学习正弦、余弦、正切三个函数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对于余切、正割、余割,只要同学们了解它们的定义就够了(遵循大纲要求).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理解:

已知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对于每一个确定的实数,把它看成一个弧度数,就对应着唯一的一个角,从而分别对应着六个唯一的三角函数值.因此,(板书)三角函数可以看成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这将为以后的应用带来很多方便.

设计意图:

把角的终边分别在四个象限、四条半轴上的情形全作出来,有利于对任意性的全面把握.明确比值存在与否的条件,为确定函数定义域作准备.动画演示比值与角之间的依赖性与确定性关系,深化理解三角函数内涵.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地对三角函数作出明确定义,是本节课的中心任务.由于学生刚学弧度制,对弧度制的理解有待于在以后的学习应用中逐步感悟,因此部分学生对"三角函数可以看成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的理解有半信半疑之感,有待通过后续的应用加深理解.

(四)探索定义域

(情景6)(1)函数概念的三要素是什么?

函数三要素: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

正弦函数sinα的对应法则是什么?

正弦函数sinα的对应法则,实质上就是sinα的定义:对α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有唯一确定的比值y/r与之对应,即α→y/r=sinα.

(2)布置任务情景:什么是三角函数的定义域?请求出六个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填写下表:

三角函数

sinα

cosα

tanα

cotα

cscα

secα

定义域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那么使解析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三角函数的定义域自然是指:使比值有意义的角α的取值范围.

关于sinα=y/r、cosα=x/r,对于任意角α(弧度数),r>0,y/r、x/r恒有意义,定义域都是实数集R.

对于tanα=y/x,α=kππ/2时x=0,y/x无意义,tanα的定义域是:{αα∈R,且α≠kππ/2}..........

教师指出:sinα、cosα、tanα的定义域必须紧扣三角函数定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熟,cotα、cscα、secα的定义域不要求记忆.

(关于值域,到后面再学习).

设计意图:

定义域是函数三要素之一,研究函数必须明确定义域.指导学生根据定义自主探索确定三角函数定义域,有利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它、应用它,也增进对三角函数概念的掌握.

(五)符号判断、形象识记

(情景7)能判断三角函数值的正、负吗?试试看!

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三角函数定义来分析,r>0,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决定于x、y值的正负,根据终边所在位置总结出形象的识记口诀:

(同好得正、异号得负)

sinα=y/r:上正下负横为0cosα=x/r:左负右正纵为0tanα=y/x:交叉正负

设计意图:

判断三角函数值的正负符号,是本章教材的一项重要的知识、技能要求.要引导学生抓住定义、数形结合判断和记忆三角函数值的正负符号,并总结出形象的识记口诀,这也是理解和记忆的关键.

(六)练习巩固、理解记忆

1、自学例1: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2,-3),求α的六个三角函数值.

要求:读完题目,思考:计算什么?需要准备什么?闭目心算,对照解答,模仿书面表达格式,巩固定义.

课堂练习:

p19题1: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3,-1),求α的六个三角函数值.

要求心算,并提问中下学生检验,--------

点评:角α终边上有无穷多个点,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只要知道α终边上任意一个点的坐标,就可以计算这个角的三角函数值(或判断其无意义).

补充例题: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x,-3),cosα=4/5,求α的其它五个三角函数值.

师生探索:已知y=-3,要求其它五个三角函数值,须知r=?,x=?.根据定义得=(方程思想),x>0,解得x=4,从而--------.解答略.

2、自学例2:求下列各角的六个三角函数值:(1)0;(2)π/2;(3)3π/2.

提问,据反馈信息作点评、修正.

师生探索:紧扣三角函数定义求解,首先要在终边上取定一点。终边在哪儿呢?取定哪一点呢?任意点、还是特殊点?要灵活,只要能够算出三角函数值,都可以。

取特殊点能使计算更简明。课堂练习:p19题2.(改编)填表:

角α(角度)

90°

180°

270°

360°

角α(弧度)

sinα

cosα

tanα

处理:要求取点用定义求解,针对计算过程提问、点评,理解巩固定义.

强调: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叫轴线角,如0、π/2、π、3π/2等,今后经常用到轴线角的三角函数值,要结合三角函数定义记熟这些值.

设计意图:

及时安排自学例题、自做教材练习题,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进行适量的变式练习,以巩固和加深对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通过课堂积极主动的练习活动进行思维训练,把"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在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始终.

(七)回顾小结、建构网络

要求全体学生根据教师所提问题进行总结识记,提问检查并强调:

1.你是怎样把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推广到任意角的?或者说任意角三角函数具体是怎样定义的?(建立直角坐标系,使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在终边上任意取定一点P,---)

2.你如何判断和记忆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根据定义,------)

3.你如何记忆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的符号?(根据定义,想象坐标位置,-----)

设计意图: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回顾再现是记忆的重要途径,在课堂内及时总结识记主要内容是上策.此处以问题形式让学生自己归纳识记本节课的主体内容,抓住要害,人人参与,及时建构知识网络,优化知识结构,培养认知能力.

(八)布置课外作业

1.书面作业:习题4.3第3、4、5题.

2.认真阅读p22"阅读材料:三角函数与欧拉",了解欧拉的生平和贡献,特别学习他对科学的挚着精神和坚忍不拔的顽强毅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查阅欧拉的相关情况.

教学设计说明

一、对本节教材的理解

三角函数是描述周期运动现象的重要的数学模型,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直角三角形简单朴素的边角关系,以直角坐标系为工具进行自然地推广而得到简明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紧紧扣住三角函数定义这个宝贵的源泉,自然地导出三角函数线、定义域、符号判断、值域、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多组诱导公式、多组变换公式、辅助角公式、图象和性质,本章教材就是这些内容的具体安排.定义直接用于解析几何(如直线斜率公式、极坐标、部分曲线的参数方程等),定义还是直接解决某些问题的工具,三角函数知识是物理学、高等数学、测量学、天文学的重要基础.

三角函数定义必然是学好全章内容的关键,如果学生掌握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由三角函数定义的基础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本节教材的重点就是定义本身.

二、教学法加工

数学教材通常用抽象概括的形式化的数学书面语言阐述其知识和方法,教师只有通过教学法加工,始终贯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观,"将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张奠宙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活动,直接参与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发展的背景、过程,返璞归真,揭示本质,体会其中的思想和方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方法,有效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在本节教材中,三角函数定义是重点,三角函数线是难点,为了较好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分散重点和难点,同时兼顾例题、课堂练习的协调匹配,将不按教材顺序来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安排三角函数的定义(突出重点)、定义域、符号判断、例题1、2及p19课堂练习1、2、3,第二课时安排三角函数线、p15练习(突破难点)、诱导公式一及课本例题3、4和其它练习.本课例属第一课时.

教学经验表明,三角函数定义"简单易记",学生很容易轻视它,不少学生机械记忆、一知半解.本课例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采用"启发探索、讲练结合"的常规教学方法,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围绕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了一系列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程序,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动画演示比值与角之间的依赖关系,拓展思维活动时空,力求使学生全员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体会定义产生、发展的过程,通过思维过程来理解知识、培养能力.

将六个比值放在一起来研究,同时给出六个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够增强对比感和整体感,至于大纲对两组函数掌握与了解的不同要求,在下一步的教学中注意区分就行了.

教学中关于符号sinα、cosα、tanα的出场安排,教材首先对比值取名并给出英文记法,再研究它们与α的函数关系;另外可以先研究六个比值与α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再对六个比值取名给出记法.后者更能突出函数内涵,揭示三角函数本质.本课例采用后者组织教学.

三、教学过程分析(见穿插在教案中的设计意图).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数学活动课,大家乐意吗?(板书课题)现在大家来看一下我们的活动目标。(课件出示活动目标)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课件出示圣诞老人画面,圣诞老人过生日了,想请大家参加他的生日聚会,但是他有要求。通过圣诞老人提出本节课任务。

二、合作学习,构建模型

(一)初步感知。课件出示:

第一关:摆一摆,猜密码。(用数字卡片

1、2能排成几个两位数自己动手摆一摆)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卡片后,指名汇报。

(二)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第二关:摆一摆,比一比(用数字卡片1、2、3能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比比看,哪个组找的最多。

小组探讨,组长把大家的讨论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活动开始,教师巡视。)

以组为单位派代表汇报。

师:有的组摆出了4个不同的两位数,有的组摆出了6个不同的两位数,你们是怎么摆的?有什么好办法?

(鼓励方法的多样化,对各组的不同方法进行肯定和表扬。)结合发言,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选出优胜组。

师生共同归纳:用数字排列组成数,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确定十位上的数,然后考虑个位上有哪些数可以与其搭配。

(三)握一握。课件出示:小精灵说的话。

恭喜你们成功的度过了前两关,现在,我们握手祝贺一下。师:每两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握几次手?(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活动后,小组指名汇报。

师:究竟是几次呢?请大家互相握握看吧!请一个组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同学一起数数。

(四)课件出示:

师:圣诞老人决定奖励你们两件上衣、两条裤子,那么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呢?(课件出示图片。)

学生拿出学具卡片,小组活动解决问题。汇报交流,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设计。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一)付钱问题。

课件出示:99页做一做2题

小组讨论,小组长统计本组学生答题情况,并由小组代表汇报。

(二)拍照站法。

小丽、小芳、小美在风景如画的郊外游玩,三人想站成一排拍照留念,她们有几种站法?

小组讨论后,由一组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数一数。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8

一、教学内容分析

向量作为工具在数学、物理以及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小节的重点是结合向量知识证明数学中直线的平行、垂直问题,以及不等式、三角公式的证明、物理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利用向量知识解决不等式、三角及物理问题,感悟向量作为一种工具有着广泛的应用,体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一些数学问题,使一些数学知识有机联系,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2、了解构造法在解题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平面向量知识在各个领域中应用.

难点:向量的构造.

四、教学流程设计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与回顾

1、提问:下列哪些量是向量?

(1)力 (2)功 (3)位移 (4)力矩

2、上述四个量中,(1)(3)(4)是向量,而(2)不是,那它是什么?

[说明]复习数量积的有关知识.

二、学习新课

例1(书中例5)

向量作为一种工具,不仅在物理学科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在数学学科中也有许多妙用!请看

例2(书中例3)

证法(一)原不等式等价于,由基本不等式知(1)式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

证法(二)向量法

[说明]本例关键引导学生观察不等式结构特点,构造向量,并发现(等号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例3(书中例4)

[说明]本例的关键在于构造单位圆,利用向量数量积的两个公式得到证明.

二、巩固练习

1、如图,某人在静水中游泳,速度为 km/h.

(1)如果他径直游向河对岸,水的流速为4 km/h,他实际沿什么方向前进?速度大小为多少?

答案:沿北偏东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是8 km/h.

(2) 他必须朝哪个方向游才能沿与水流垂直的方向前进?实际前进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答案:朝北偏西方向前进,实际速度大小为km/h.

三、课堂小结

1、向量在物理、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2、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个数学问题,是数学知识有机联系.

四、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课本P73, 练习8.4 4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9

学习目标

明确排列与组合的联系与区别,能判断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能运用所学的排列组合知识,正确地解决的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复习:

(课本P28A13)填空:

(1)有三张参观卷,要在5人中确定3人去参观,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2)要从5件不同的礼物中选出3件分送3为同学,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3)5名工人要在3天中各自选择1天休息,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4)集合A有个元素,集合B有个元素,从两个集合中各取1个元素,不同方法的种数是;

二、新课导学

探究新知(复习教材P14~P25,找出疑惑之处)

问题1:判断下列问题哪个是排列问题,哪个是组合问题:

(1)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安排游览,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2)从4个风景点中选出2个,并确定这2个风景点的游览顺序,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

应用示例:

例1:从10个不同的文艺节目中选6个编成一个节目单,如果某女演员的独唱节目一定不能排在第二个节目的位置上,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例2:7位同学站成一排,分别求出符合下列要求的不同排法的种数.

(1)甲站在中间;

(2)甲、乙必须相邻;

(3)甲在乙的左边(但不一定相邻);

(4)甲、乙必须相邻,且丙不能站在排头和排尾;

(5)甲、乙、丙相邻;

(6)甲、乙不相邻;

(7)甲、乙、丙两两不相邻。

反馈练习

1、(课本P40A4)某学生邀请10位同学中的6位参加一项活动,其中两位同学要么都请,要么都不请,共有多少种邀请方法?

2、5男5女排成一排,按下列要求各有多少种排法:(1)男女相间;(2)女生按指定顺序排列

3、马路上有12盏灯,为了节约用电,可以熄灭其中3盏灯,但两端的灯不能熄灭,也不能熄灭相邻的两盏灯,那么熄灯方法共有______种.

当堂检测

1、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新节目.如果将这两个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那么不同插法的种数为()

A.42B.30C.20D.12

2、(课本P40A7)书架上有4本不同的数学书,5本不同的物理书,3本不同的化学书,全部排在同一层,如果不使同类的书分开,一共有多少种排法?

课后作业

1、(课本P41B2)用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数,问:(1)能够组成多少个六位奇数?(2)能够组成多少个大于201345的正整数?

2、(课本P41B4)某种产品的加工需要经过5道工序,问:(1)如果其中某一工序不能放在最后,有多少种排列加工顺序的方法?(2)如果其中两道工序既不能放在最前,也不能放在最后,有多少种排列加工顺序的方法?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复数的几何意义,会用复平面内的点和向量来表示复数;了解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的几何意义.

2.通过建立复平面上的点与复数的一一对应关系,自主探索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教学重点:

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教学难点:

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我们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实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那么,复数是否也能用点来表示呢?

二、学生活动

问题1任何一个复数a+bi都可以由一个有序实数对(a,b)惟一确定,而有序实数对(a,b)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是一一对应的,那么我们怎样用平面上的点来表示复数呢?

问题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A与以原点O为起点,A为终点的向量是一一对应的,那么复数能用平面向量表示吗?

问题3任何一个实数都有绝对值,它表示数轴上与这个实数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任何一个向量都有模,它表示向量的长度,那么相应的,我们可以给出复数的模(绝对值)的概念吗?它又有什么几何意义呢?

问题4复数可以用复平面的向量来表示,那么,复数的加减法有什么几何意义呢?它能像向量加减法一样,用作图的方法得到吗?两个复数差的模有什么几何意义?

三、建构数学

1.复数的几何意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复数a+bi的实部a为横坐标,虚部b为纵坐标就确定了点Z(a,b),我们可以用点Z(a,b)来表示复数a+bi,这就是复数的几何意义.

2.复平面: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其中x轴为实轴,y轴为虚轴.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除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

3.因为复平面上的点Z(a,b)与以原点O为起点、Z为终点的向量一一对应,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向量来表示复数z=a+bi,这也是复数的几何意义.

4.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可由向量加减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到,两个复数差的模就是复平面内与这两个复数对应的两点间的距离.同时,复数加减法的法则与平面向量加减法的坐标形式也是完全一致的。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1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等差数列》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数学》必修5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的方法使学生深刻的理解不完全归纳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等差数列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难点:

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

②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二、学情教法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我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在初中时只是简单的接触过等差数列,具体的公式还不会用,因些在公式应用上加强学生的理解

三、学法分析:

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首先要学生回忆数列的有关概念,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12

【考纲要求】

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性质。

【自学质疑】

1.双曲线 的 轴在 轴上, 轴在 轴上,实轴长等于 ,虚轴长等于 ,焦距等于 ,顶点坐标是 ,焦点坐标是 ,

渐近线方程是 ,离心率 ,若点 是双曲线上的点,则 , 。

2.又曲线 的左支上一点到左焦点的距离是7,则这点到双曲线的右焦点的距离是

3.经过两点 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

4.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

5.与双曲线 有公共的渐近线,且经过点 的双曲线的方程为

【例题精讲】

1.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且与椭圆 有公共焦点,求该双曲线的方程。

2.已知椭圆具有性质:若 是椭圆 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 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当直线 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 时,那么 之积是与点 位置无关的定值,试对双曲线 写出具有类似特性的性质,并加以证明。

3.设双曲线 的半焦距为 ,直线 过 两点,已知原点到直线 的距离为 ,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矫正巩固】

1.双曲线 上一点 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则它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

2.与双曲线 有共同的渐近线,且经过点 的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是 。

3.若双曲线 上一点 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是 ,则点 到 轴的距离是

4.过双曲线 的左焦点 的直线交双曲线于 两点,若 。则这样的直线一共有 条。

【迁移应用】

1. 已知双曲线 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是其顶点到渐近线距离的2倍,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2. 已知双曲线 的焦点为 ,点 在双曲线上,且 ,则点 到 轴的距离为 。

3. 双曲线 的焦距为

4. 已知双曲线 的一个顶点到它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 ,则

5. 设 是等腰三角形, ,则以 为焦点且过点 的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6. 已知圆 。以圆 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作为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和顶点,则适合上述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13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模板(通用2篇)

高中数学备课模板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直线参数方程的条件及参数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直线的几何条件,写出直线的参数方程及参数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索、发现的创造性过程,培养创新意识。

二、重难点:教学重点:曲线参数方程的定义及方法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曲线的参数方程.

三、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写出圆方程的标准式和对应的参数方程。

圆参数方程(为参数)

(2)圆参数方程为:(为参数)

2.写出椭圆参数方程.

3.复习方向向量的概念.提出问题:已知直线的一个点和倾斜角,如何表示直线的参数方程?

(二)、讲解新课:

1、问题的提出:一条直线L的倾斜角是,并且经过点P(2,3),如何描述直线L上任意点的位置呢?

如果已知直线L经过两个

定点Q(1,1),P(4,3),

那么又如何描述直线L上任意点的

位置呢?

2、教师引导学生推导直线的参数方程:

(1)过定点倾斜角为的直线的

参数方程

(为参数)

【辨析直线的参数方程】:设M(x,y)为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参数t的几何意义是指从点P到点M的位移,可以用有向线段数量来表示。带符号.

(2)、经过两个定点Q,P(其中)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其中点M(X,Y)为直线上的任意一点。这里参数的几何意义与参数方程(1)中的t显然不同,它所反映的是动点M分有向线段的数量比。当时,M为内分点;当且时,M为外分点;当时,点M与Q重合。

(三)、直线的参数方程应用,强化理解。

1、例题:

学生练习,教师准对问题讲评。反思归纳:

1)求直线参数方程的方法;

2)利用直线参数方程求交点。

2、巩固导练:

补充:

1)直线与圆相切,那么直线的倾斜角为(A)

A.或B.或C.或D.或

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若直线与直线(为参数)垂直,则.

解:直线化为普通方程是,

该直线的斜率为,

直线(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是,

该直线的斜率为,

则由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得,。

(四)、小结:

(1)直线参数方程求法;

(2)直线参数方程的特点;

(3)根据已知条件和图形的几何性质,注意参数的意义。

(五)、作业:

补充:设直线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直线的方程为y=3x+4则与的距离为_______

【考点定位】本小题考查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基础题。

解析:由题直线的普通方程为,故它与与的距离为。

五、: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模板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画三视图的基本技能

(2)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

主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动手作图,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

(2)体会三视图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难点:识别三视图所表示的空间几何体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1.学法:观察、动手实践、讨论、类比

2.教学用具:实物模型、三角板

四、教学思路

(一)创设情景,揭开课题

“横看成岭侧看成峰”,这说明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视觉的效果可能不同,要比较真实反映出物体,我们可从多角度观看物体,这堂课我们主要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你能画出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吗?

(二)实践动手作图

1.讲台上放球、长方体实物,要求学生画出它们的三视图,教师巡视,学生画完后可交流结果并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用类比方法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1)画出球放在长方体上的三视图

(2)画出矿泉水瓶(实物放在桌面上)的三视图

学生画完后,可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并与同学交流,总结自己的作图心得。

作三视图之前应当细心观察,认识了它的基本结构特征后,再动手作图。

3.三视图与几何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1)投影出示图片(课本P10,图1.2-3)

请同学们思考图中的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是什么?

(2)你能画出圆台的三视图吗?

(3)三视图对于认识空间几何体有何作用?你有何体会?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然后让学生发表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4.请同学们画出1.2-4中其他物体表示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三)巩固练习

课本P12练习1、2P18习题1.2A组1

(四)归纳整理

请学生回顾发表如何作好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五)课外练习

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底面是正方形,侧面是全等的三角形的棱锥模型,并画出它的三视图。

2.自己制作一个上、下底面都是相似的正三角形,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的棱台模型,并画出它的三视图。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14

1.1.1任意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包括正角、负角、零角)与区间角的概念.

(二)过程与能力目标

会建立直角坐标系讨论任意角,能判断象限角,会书写终边相同角的集合;掌握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1.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教学重点

任意角概念的理解;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教学难点

终边相同角的集合的表示;区间角的集合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回顾角的定义

①角的第一种定义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②角的第二种定义是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二、新课:

1.角的有关概念:

①角的定义: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②角的名称:

③角的分类:A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④注意:

⑴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角α”或“∠α”可以简化成“α”;

⑵零角的终边与始边重合,如果α是零角α=0°;

⑶角的概念经过推广后,已包括正角、负角和零角.

⑤练习:请说出角α、β、γ各是多少度?

2.象限角的概念:

①定义:若将角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端点除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例1.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第几象限的角.

⑴60°;⑵120°;⑶240°;⑷300°;⑸420°;⑹480°;

答:分别为1、2、3、4、1、2象限角.

3.探究:教材P3面

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

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α在内,可构成一个集合S={ββ=α+

k·360°,

k∈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个周角的和.注意:⑴k∈Z

⑵α是任一角;

⑶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有无限个,它们相差

360°的整数倍;

⑷角α+k·720°与角α终边相同,但不能表示与角α终边相同的所有角.

例2.在0°到360°范围内,找出与下列各角终边相等的角,并判断它们是第几象限角.

⑴-120°;

⑵640°;

⑶-950°12’.

答:⑴240°,第三象限角;

⑵280°,第四象限角;

⑶129°48’,第二象限角;

例4.写出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用0°到360°的角表示).解:{αα=90°+n·180°,n∈Z}.

例5.写出终边在y?x上的角的集合S,并把S中适合不等式-360°≤β<720°的元素β写出来.

4.课堂小结

①角的定义;

②角的分类:

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射线没有任何旋转形成的角

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

③象限角;

④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

5.课后作业:

①阅读教材P2-P5;

②教材P5练习第1-5题;

③教材P.9习题1.1第1、2、3题思考题:已知α角是第三象限角,则2α,

解:??角属于第三象限,

?k·360°+180°<α<k·360°+270°(k∈Z)

因此,2k·360°+360°<2α<2k·360°+540°(k∈Z)即(2k+1)360°<2α<(2k+1)360°+180°(k∈Z)

故2α是第一、二象限或终边在y轴的非负半轴上的角.又k·180°+90°<

各是第几象限角?

<k·180°+135°(k∈Z).

<n·360°+135°(n∈Z),

当k为偶数时,令k=2n(n∈Z),则n·360°+90°<此时,

属于第二象限角

<n·360°+315°(n∈Z),

当k为奇数时,令k=2n+1(n∈Z),则n·360°+270°<此时,

属于第四象限角

因此

属于第二或第四象限角.

1.1.2弧度制

(一)

教学目标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弧度的意义;了解角的集合与实数集R之间的可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熟记特殊角的弧度数.

(三)过程与能力目标

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之间的换算,能推导弧度制下的弧长公式及扇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新的度量角的单位制(弧度制)的引进,培养学生求异创新的精神;通过对弧度制与角度制下弧长公式、扇形面积公式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弧长及扇形面积公式在弧度制下的简洁美.教学重点

弧度的概念.弧长公式及扇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与证明.教学难点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角度制:

初中所学的角度制是怎样规定角的度量的?规定把周角的作为1度的角,用度做单位来度量角的制度叫做角度制.

二、新课:

1.引入:

由角度制的定义我们知道,角度是用来度量角的`,角度制的度量是60进制的,运用起来不太方便.在数学和其他许多科学研究中还要经常用到另一种度量角的制度—弧度制,它是如何定义呢?

2.定义

我们规定,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用弧度来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弧度制.在弧度制下,1弧度记做1rad.在实际运算中,常常将rad单位省略.

3.思考:

(1)一定大小的圆心角?所对应的弧长与半径的比值是否是确定的?与圆的半径大小有关吗?

(2)引导学生完成P6的探究并归纳:弧度制的性质:

①半圆所对的圆心角为

②整圆所对的圆心角为

③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正数.

④负角的弧度数是一个负数.

⑤零角的弧度数是零.

⑥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α=.

4.角度与弧度之间的转换:

①将角度化为弧度:

②将弧度化为角度:

5.常规写法:

①用弧度数表示角时,常常把弧度数写成多少π的形式,不必写成小数.

②弧度与角度不能混用.

弧长等于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弧度数)的绝对值与半径的积.

例1.把67°30’化成弧度.

例2.把?rad化成度.

例3.计算:

(1)sin4

(2)tan1.5.

8.课后作业:

①阅读教材P6–P8;

②教材P9练习第1、2、3、6题;

③教材P10面7、8题及B2、3题.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15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是中数学教材第册第章第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学情分析:(说学法)

(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知识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习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习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一)课堂结构:复习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习,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高中数学集合教学反思

集合这章内容,教学参考书上安排的课时为五课时,我们的导学案也是安排五课时,实际教学时,由于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估计不足,第一课时的导学案用了两课时才完成。集合这一章的特点是概念不多,但这章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广,学生学习本章内容时,不仅要理解本章的概念,还要理解与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其他内容,这些内容有初中学习过的内容、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相关知识,再加上高中学习方法与初中不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学生感觉学起来比较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实际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如:集合的元素具有三个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的关系、运算等都是从元素的角度定义的,所以解集合问题时,教会学生对元素的性质进行分析,反复训练,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这三个性质。

第二,掌握相关的符号语言、venn图,正确使用列举法、描述法表示集合,特别要注意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这是一个教学难点。第二个难点是集合的运算—交集和并集。突破难点充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以数形结合思想为指导,借助图形思考,可以使各集合间的关系直观明了,使抽象的集合运算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使解题思路清晰明朗,直观简捷,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第三,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这三种语言,灵活准确地进行语言转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集合问题涉及到的其他内容,遇到了讲透,不拓展。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16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2.会由圆的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方程.

(2)能力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解析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和待定系数法的理解;

3.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以及选择恰

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3.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问题一: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m,高为3m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引导]画图建系

[学生活动]:尝试写出曲线的方程(对求曲线的方程的步骤及圆的定义进行提示性复习)

解:以某一截面半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圆的直径ab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半圆的方程为x2y2=16(y≥0)

将x=2.7代入,得.

即在离隧道中心线2.7m处,隧道的高度低于货车的高度,因此货车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问题二:1.根据问题一的探究能不能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的方程?

答:x2y2=r2

2.如果圆心在,半径为时又如何呢?

[学生活动]探究圆的方程。

[教师预设]方法一:坐标法

如图,设m(x,y)是圆上任意一点,根据定义点m到圆心c的距离等于r,所以圆c就是集合p={mmc=r}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m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①

把①式两边平方,得(x―a)2(y―b)2=r2

方法二:图形变换法

方法三:向量平移法

(三)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i.直接应用(内化新知)

问题三:1.写出下列各圆的方程(课本p77练习1)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

(2)圆心在,半径为;

(3)经过点,圆心在点.

2.根据圆的方程写出圆心和半径

(1);(2).

ii.灵活应用(提升能力)

问题四:1.求以为圆心,并且和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教师引导]由问题三知:圆心与半径可以确定圆.

2.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学生活动]探究方法

[教师预设]

方法一:待定系数法(利用几何关系求斜率-垂直)

方法二:待定系数法(利用代数关系求斜率-联立方程)

方法三:轨迹法(利用勾股定理列关系式)[多媒体课件演示]

方法四:轨迹法(利用向量垂直列关系式)

3.你能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吗?

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

iii.实际应用(回归自然)

问题五:如图是某圆拱桥的一孔圆拱的示意图,该圆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在建造时每隔4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的长度(精确到0.01m).

[多媒体课件演示创设实际问题情境]

(四)反馈训练(形成方法)

问题六:1.求以c(-1,-5)为圆心,并且和y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2.已知点a(-4,-5),b(6,-1),求以ab为直径的圆的方程.

3.求圆x2y2=13过点(-2,3)的切线方程.

4.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点的切线方程.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17

教学分析

本节课的研究是对初中不等式学习的延续和拓展,也是实数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将让学生回忆实数的基本理论,并能用实数的基本理论来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让学生从一系列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到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并充分认识不等关系的存在与应用.对不等关系的相关素材,用数学观点进行观察、归纳、抽象,完成量与量的比较过程.即能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把这些不等关系表示出来.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还安排了一些简单的、学生易于处理的问题,其用意在于让学生注意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衷地产生用数学工具研究不等关系的愿望.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应用再现、回忆得出实数的基本理论,并能用实数的基本理论来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

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阅读书中实例,充分利用数轴这一简单的数形结合工具,直接用实数与数轴上 点的一一对应关系,从数与形两方面建立实数的顺序关系.要在温故知新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不等式的认识.

三维目标

1.在学生了解不等式产生的实际背景下,利用数轴回忆实数的基本理论,理解实数的大小关系,理解实数大小与数轴上对应点位置间的关系.

2.会用作差法判断实数与代数式的大小,会用配方法判断二次式的大小和范围.

3.通过温故知新,提高学生对不等式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的奥秘与数学的结构美.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比较实数与代数式的大小关系,判断二次式的大小和范围.

教学难点:准确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大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思路1.(章头图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卫星、飞船和一幅山峦重叠起伏的壮观画面,它将学生带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大自然和浩瀚的宇宙中,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到不等关系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由此产生用数学研究不等关系的强烈愿望,自然地引入新课.

思路2.(情境导入)列举出学生身体的高矮、身体的轻重、距离学校路程的远近、百米赛跑的时间、数学成绩的多少等现实生活中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描述出某种客观事物在数量上存在的不等关系.这些不等关系怎样在数学上表示出来呢?让学生自由地展开联想,教师组织不等关系的相关素材,让学 生用数学的观点进行观察、归纳,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到不等关系与相等关系一样,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这样学生会由衷地产生用数学工具研究不等关系的愿望,从而进入进一步的探究学习,由此引入新课.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回忆初中学过的不等式,让学生说出“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的异同.怎样利用不等式研究及表示不等关系?

2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既有相等关系,又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你能举出一些实际例子吗?

3数轴上的任意两 点与对应的两实数具有怎样的关系?

4任意两个实数具有怎样的关系?用逻辑用语怎样表达这个关系?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不等式概念,使学生明确“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的异同.不等关系强调的是关系,可用符号“>”“<”“≠”“≥”“≤”表示,而不等式则是表示两者的不等关系,可用“a>b”“a

教师与学生一起举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等关系的例子,可让学生充分合作讨论,使学生感受到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在学生了解了一些不等式产生的实际背景的前提下,进一步学习不等式的有关内容.

实例1:某天的天气预报报道,气温32 ℃,最低气温26 ℃.

实例2:对于数轴上任意不同的两点A、B,若点A在点B的左边,则xA

实例3:若一个数是非负数,则这个数大于或等于零.

实例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实例5: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实例6:限速40 km/h的路标指示司机在前方路段行驶时,应使汽车的速度v不超过40 km/h.

实例7:某品牌酸奶的质量检查规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f应不少于2.5%,蛋白质的含量p应不少于2.3%.

教师进一步点拨:能够发现身 边的数学当然很好,这说明同学们已经走进了数学这门学科,但作为我们研究数学的人来说,能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观点进行观察、归纳、抽象,完成这些量与量的比较过程,这是我们每个研究数学的人必须要做的,那么,我们可以用我们所研究过的什么知识来表示这些不等关系呢?学生很容易想到,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来表示这些不等关系.那么不等式就是用不等号将两个代数式连结起来所成的式子.如-7<-5,3+4>1+4,2x≤6,a+2≥0,3≠4,0≤5等.

教师引导学生将上述的7个实例用不等式表示出来.实例1,若用t表示某天的气温,则26 ℃≤t≤32 ℃.实例3,若用x表示一个非负数,则x≥0.实例5,|AC|+|BC|>|AB|,如下图.

|AB|+|BC|>|AC|、|AC|+|BC|>|AB|、|AB|+|AC|>|BC|.

|AB|-|BC|<|AC|、|AC|-|BC|<|AB|、|AB|-|AC|<|BC|.交换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也可以.

实例6,若用v表示速度,则v≤40 km/h.实例7,f≥2.5%,p≥2.3%.对于实例7,教师应点拨学生注意酸奶中的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需同时满足,避免写成f≥2.5%或p≥2.3%,这是不对的.但可表示为f≥2.5%且p≥2.3%.

对以上问题,教师让学生轮流回答,再用投影仪给出课本上的两个结论.

讨论结果:

(1)(2)略;(3)数轴上任意两点中,右边点对应的实数比左边点对应的实数大.

(4)对于任意两个实数a和b,在a=b,a>b,a应用示例

例1(教材本节例1和例2)

活动:通过两例让学生熟悉两个代数式的大小比较的基本方法:作差,配方法.

点评:本节两例的求解,是借助因式分解和应用配方法完成的,这两种方法是代数式变形时经常使用的方法,应让学生熟练掌握.

变式训练

1.若f(x)=3x2-x+1,g(x)=2x2+x-1,则f(x)与g(x)的大小关系是(  )

A.f(x)>g(x)       B.f(x)=g(x)

C.f(x)

答案:A

解析:f(x)-g(x)=x2-2x+2=(x-1)2+1≥1>0,∴f(x)>g(x).

2.已知x≠0,比较(x2+1)2与x4+x2+1的大小.

解:由(x2+1)2-(x4+x2+1)=x4+2x2+1-x4-x2-1=x2.

∵x≠0,得x2>0.从而(x2+1)2>x4+x2+1.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a≠b).

(1)a+b2与21a+1b(a>0,b>0);

(2)a4-b4与4a3(a-b).

活动: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常根据实数的运算性质与大小顺序的关系,归结为判断它们的差的符号来确定.本例可由学生独立完成,但要点拨学生在最后的符号判断说理中,要理由充分,不可忽略这点.

解:(1)a+b2-21a+1b=a+b2-2aba+b=a+b2-4ab2a+b=a-b22a+b.

∵a>0,b>0且a≠b,∴a+b>0,(a-b)2>0.∴a-b22a+b>0,即a+b2>21a+1b.

(2)a4-b4-4a3(a-b)=(a-b)(a+b)(a2+b2)-4a3(a-b)

=(a-b)(a3+a2b+ab2+b3-4a3)=(a-b)[(a2b-a3)+(ab2-a3)+(b3-a3)]

=-(a-b)2(3a2+2ab+b2)=-(a-b)2[2a2+(a+b)2].

∵2a2+(a+b)2≥0(当且仅当a=b=0时取等号),

又a≠b,∴(a-b)2>0,2a2+(a+b)2>0.∴-(a-b)2[2a2+(a+b)2]<0.

∴a4-b4<4a3(a-b).

点评:比较大小常用作差法,一般步骤是作差——变形——判断符号.变形常用的手段是分解因式和配方,前者将“差”变为“积”,后者将“差”化为一个或几个完全平方式的“和”,也可两者并用.

变式训练

已知x>y,且y≠0,比较xy与1的大小.

活动:要比较任意两个数或式的大小关系,只需确定它们的差与0的大小关系.

解:xy-1=x-yy.

∵x>y,∴x-y>0.

当y<0时,x-yy<0,即xy-1<0. ∴xy<1;

当y>0时,x-yy>0,即xy-1>0.∴xy>1.

点评:当字母y取不同范围的值时,差xy-1的正负情况不同,所以需对y分类讨论.

例3建筑设计规定,民用住宅的窗户面积必须小于地板面积.但按采光标准,窗户面积与地板面积的比值应不小于10%,且这个比值越大,住宅的采光条件越好.试问:同时增加相等的窗户面积和地板面积, 住宅的采光条件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请说明理由.

活动:解题关键首先是把文 字语言转换成数学语言,然后比较前后比值的大小,采用作差法.

解:设住宅窗户面积和地板面积分别为a、b,同时增加的面积为m,根据问题的要求a

由于a+mb+m-ab=mb-abb+m>0,于是a+mb+m>ab.又ab≥10%,

因此a+mb+m>ab≥10%.

所以同时增加相等的窗户面积和地板面积后,住宅的采光条件变好了.

点评:一般地,设a、b为正实数,且a

变式训练

已知a1,a2,…为各项都大于零的等比数列,公比q≠1,则(  )

A.a1+a8>a4+a5        B.a1+a8

C.a1+a8=a4+a5 D.a1+a8与a4+a5大小不确定

答案:A

解析:(a1+a8)-(a4+a5)=a1+a1q7-a1q3-a1q4

=a1[(1-q3)-q4(1-q3)]=a1(1-q)2(1+q+q2)(1+q)(1+q2).

∵{an}各项都大于零,∴q>0,即1+q>0.

又∵q≠1,∴(a1+a8)-(a4+a5)>0,即a1+a8>a4+a5.

课堂小结

1.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本节课的小结,从实数的基本性质的回顾,到两个实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从例题的活动探究点评,到紧跟着的变式训练,让学生去繁就简,联系旧知,将本节课所学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2.教师画龙点睛,点拨利用实数的基本性质对两个实数大小比较时易错的地方.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对节末的思考与讨论在课后作进一步的探究.

作业

习题3—1A组3;习题3—1B组2.

设计感想

1.本节设计关注了教学方法 的优化.经验告诉我们:课堂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计最能体现教学规律的教学 过程,不宜长期使用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或原封不动地照搬一种实验模式.各种教学方法中,没有一种能很好地适应一切教学活动.也就是说,世上没有万能的教学方法.针对个性,灵活变化,因材施教才是成功的施教灵药.

2.本节设计注重了难度控制.不等式内容应用面广,可以说与其他所有内容都有交汇,历 来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作为本章开始,可以适当开阔一些,算作抛砖引玉,让学生有个自由探究联想的平台,但不宜过多向外拓展,以免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3.本节设计关注了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思维的品质,是数学教师直面的重要课题,也是中学数学教育的主线.采用一题多解有助于思维的发散性及灵活性,克服思维的僵化.变式训练教学又可以拓展学生思维视野的广度,解题后的点拨反思有助于学生思维批判性品质的提升.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18

考试要求重难点击命题展望

1.理解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2.了解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3.会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了解复数的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及其运算的几何意义.

4.了解从自然数系到复数系的关系及扩充的基本思想,体会理性思维在数系扩充中的作用.本章重点:1.复数的有关概念;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本章难点:运用复数的有关概念解题.近几年高考对复数的考查无论是试题的难度,还是试题在试卷中所占比例都是呈下降趋势,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多为容易题.在复习过程中,应将复数的概念及运算放在首位.

知识网络

15.1复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典例精析

题型一复数的概念

【例1】(1)如果复数(m2+i)(1+mi)是实数,则实数m=;

(2)在复平面内,复数1+ii对应的点位于第象限;

(3)复数z=3i+1的共轭复数为z=.

【解析】(1)(m2+i)(1+mi)=m2-m+(1+m3)i是实数1+m3=0m=-1.

(2)因为1+ii=i(1+i)i2=1-i,所以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1,-1),位于第四象限.

(3)因为z=1+3i,所以z=1-3i.

【点拨】运算此类题目需注意复数的代数形式z=a+bi(a,bR),并注意复数分为实数、虚数、纯虚数,复数的几何意义,共轭复数等概念.

【变式训练1】(1)如果z=1-ai1+ai为纯虚数,则实数a等于

A.0B.-1C.1D.-1或1

(2)在复平面内,复数z=1-ii(i是虚数单位)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解析】(1)设z=xi,x0,则

xi=1-ai1+ai1+ax-(a+x)i=0或故选D.

(2)z=1-ii=(1-i)(-i)=-1-i,该复数对应的点位于第三象限.故选C.

题型二复数的相等

【例2】(1)已知复数z0=3+2i,复数z满足zz0=3z+z0,则复数z=;

(2)已知m1+i=1-ni,其中m,n是实数,i是虚数单位,则m+ni=;

(3)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2i)x+2+ki=0有实根,则这个实根为,实数k的值为.

【解析】(1)设z=x+yi(x,yR),又z0=3+2i,

代入zz0=3z+z0得(x+yi)(3+2i)=3(x+yi)+3+2i,

整理得(2y+3)+(2-2x)i=0,

则由复数相等的条件得

解得所以z=1-.

(2)由已知得m=(1-ni)(1+i)=(1+n)+(1-n)i.

则由复数相等的条件得

所以m+ni=2+i.

(3)设x=x0是方程的实根,代入方程并整理得

由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得

解得或

所以方程的实根为x=2或x=-2,

相应的k值为k=-22或k=22.

【点拨】复数相等须先化为z=a+bi(a,bR)的形式,再由相等得实部与实部相等、虚部与虚部相等.

【变式训练2】(1)设i是虚数单位,若1+2i1+i=a+bi(a,bR),则a+b的值是()

A.-12B.-2C.2D.12

(2)若(a-2i)i=b+i,其中a,bR,i为虚数单位,则a+b=.

【解析】(1)C.1+2i1+i=(1+2i)(1-i)(1+i)(1-i)=3+i2,于是a+b=32+12=2.

(2)3.2+ai=b+ia=1,b=2.

题型三复数的运算

【例3】(1)若复数z=-12+32i,则1+z+z2+z3++z2008=;

(2)设复数z满足z+z=2+i,那么z=.

【解析】(1)由已知得z2=-12-32i,z3=1,z4=-12+32i=z.

所以zn具有周期性,在一个周期内的和为0,且周期为3.

所以1+z+z2+z3++z2008

=1+z+(z2+z3+z4)++(z2006+z2007+z2008)

=1+z=12+32i.

(2)设z=x+yi(x,yR),则x+yi+x2+y2=2+i,

所以解得所以z=+i.

【点拨】解(1)时要注意x3=1(x-1)(x2+x+1)=0的三个根为1,,-,

其中=-12+32i,-=-12-32i,则

1++2=0,1+-+-2=0,3=1,-3=1,-=1,2=-,-2=.

解(2)时要注意zR,所以须令z=x+yi.

【变式训练3】(1)复数11+i+i2等于()

A.1+i2B.1-i2C.-12D.12

(2)(20__江西鹰潭)已知复数z=23-i1+23i+(21-i)2010,则复数z等于()

A.0B.2C.-2iD.2i

【解析】(1)D.计算容易有11+i+i2=12.

(2)A.

总结提高

复数的代数运算是重点,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①加减法按合并同类项法则进行;②乘法展开、除法须分母实数化.因此,一些复数问题只需设z=a+bi(a,bR)代入原式后,就可以将复数问题化归为实数问题来解决.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19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能利用树形图写出简单问题的所有排列;

(2)了解排列和排列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

(3)掌握排列数公式,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写出符合要求的排列数;

(4)会分析与数字有关的排列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对排列应用问题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例的观察、归纳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二、重点难点分析

本小节的重点是排列的定义、排列数及排列数的公式,并运用这个公式去解决有关排列数的应用问题。难点是导出排列数的公式和解有关排列的应用题。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是对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掌握和运用,并将这两个原理的基本思想方法贯穿在解决排列应用问题当中。

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因此,两个相同排列,当且仅当他们的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的排列顺序也完全相同。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种数,只要弄清相同排列、不同排列,才有可能计算相应的排列数。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概念,前者是具有m个元素的排列,后者是这种排列的不同种数。从集合的角度看,从n个元素的有限集中取出m个组成的有序集,相当于一个排列,而这种有序集的个数,就是相应的排列数。

公式推导要注意紧扣乘法原理,借助框图的直视解释来讲解。要重点分析好的推导。

排列的应用题是本节教材的难点,通过本节例题的分析,应注意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问题的能力。

在分析应用题的`解法时,教材上先画出框图,然后分析逐次填入时的种数,这样解释比较直观,教学上要充分利用,要求学生作题时也应尽量采用。

在教学排列应用题时,开始应要求学生写解法要有简要的文字说明,防止单纯的只写一个排列数,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基本掌握之后,可以逐渐地不作这方面的要求。

三、教法建议

①在讲解排列数的概念时,要注意区分“排列数”与“一个排列”这两个概念。一个排列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出m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成一排”,它不是一个数,而是具体的一件事;排列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它是一个数。例如,从3个元素a,b,c中每次取出2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排,有如下几种:

ab,ac,ba,bc,ca,cb,

其中每一种都叫一个排列,共有6种,而数字6就是排列数,符号表示排列数。

②排列的定义中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取出元素”,二是“按一定顺序排列”。

从定义知,只有当元素完全相同,并且元素排列的顺序也完全相同时,才是同一个排列,元素完全不同,或元素部分相同或元素完全相同而顺序不同的排列,都不是同一排列。叫不同排列。

在定义中“一定顺序”就是说与位置有关,在实际问题中,要由具体问题的性质和条件来决定,这一点要特别注意,这也是与后面学习的组合的根本区别。

在排列的定义中,如果有的书上叫选排列,如果,此时叫全排列。

要特别注意,不加特殊说明,本章不研究重复排列问题。

③关于排列数公式的推导的教学。公式推导要注意紧扣乘法原理,借助框图的直视解释来讲解。课本上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先推导,,…,再推广到,这样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讲法,学生是不难理解的。

导出公式后要分析这个公式的构成特点,以便帮助学生正确地记忆公式,防止学生在“n”、“m”比较复杂的时候把公式写错。这个公式的特点可见课本第229页的一段话:“其中,公式右边第一个因数是n,后面每个因数都比它前面一个因数少1,最后一个因数是,共m个因数相乘。”这实际是讲三个特点:第一个因数是什么?最后一个因数是什么?一共有多少个连续的自然数相乘。

公式是在引出全排列数公式后,将排列数公式变形后得到的公式。对这个公式指出两点:

(1)在一般情况下,要计算具体的排列数的值,常用前一个公式,而要对含有字母的排列数的式子进行变形或作有关的论证,要用到这个公式,教材中第230页例2就是用这个公式证明的问题;

(2)为使这个公式在时也能成立,规定,如同时一样,是一种规定,因此,不能按阶乘数的原意作解释。

④建议应充分利用树形图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比较直观,便于理解。

⑤学生在开始做排列应用题的作业时,应要求他们写出解法的简要说明,而不能只列出算式、得出答数,这样有利于学生得更加扎实。随着学生解题熟练程度的提高,可以逐步降低这种要求。

万能教案高中数学电子版篇20

说课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二章第四节“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第一课时---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下面,我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思考进行说明。

一、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继向量的线性运算之后的又一重要运算,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中应用十分广泛。本节内容教材共安排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概念,第二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通过物理中“功”的事例抽象出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探究数量积的性质与运算律,使学生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论证的能力。其中数量积的概念既是对物理背景的抽象,又是研究性质和运算律的基础。同时也因为在这个概念中,既有长度又有角度,既有形又有数,是代数、几何与三角的最佳结合点,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很好的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得数量积的概念成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自然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熟知了实数的运算体系,掌握了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具备了功等物理知识,并且初步体会了研究向量运算的一般方法:即先由特殊模型(主要是物理模型)抽象出概念,然后再从概念出发,在与实数运算类比的基础上研究性质和运算律。这为学生学习数量积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倍感亲切。但也正是这些干扰了学生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一方面,相对于线性运算而言,数量积的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两个有形有数的向量经过数量积运算后,形却消失了,学生对这一点是很难接受的;另一方面,由于受实数乘法运算的影响,也会造成学生对数量积理解上的偏差,特别是对性质和运算律的理解。因而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数量积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设计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对本节课的要求有以下三条:

(1)通过物理中“功”等事例,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体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3)能用运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从以上的背景分析可以看出,数量积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无论是在概念的引入还是应用过程中,物理中“功”的实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作为数量积概念延伸的性质和运算律,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同时也是进行相关计算和判断的理论依据。最后,无论是数量积的性质还是运算律,都希望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究来发现,因而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类比思想都无疑是很好的载体。

综上所述,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理解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体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掌握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

并能运用性质和运算律进行相关的运算和判断;

3、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

三、课堂结构设计

本节课从总体上讲是一节概念教学,依据数学课程改革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的逻辑关系,我按照以下顺序安排本节课的教学:

即先从数学和物理两个角度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归纳和抽象得到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然后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巩固概念,加深印象,最后通过课堂小结提高学生认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教学媒体设计

和“大纲”教材相比,“课标”教材在本节课的内容安排上,虽然将向量的夹角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一节提前做了介绍,但却将原来分两节课完成的内容合并成一节,相比较而言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加重了许多。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顺利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本节课的实际特点,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我的设想主要有以下两点:

1、制作高效实用的电脑多媒体课件,主要作用是改变相关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此来节约课时,增加课堂容量。

2、设计科学合理的板书(见下),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主要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使学生清楚本节内容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一、数量积的概念二、数量积的性质四、应用与提高

1、概念:例1:

2、概念强调(1)记法例2:

(2)“规定”三、数量积的运算律例3:

3、几何意义:

4、物理意义: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六个活动:

活动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正如教材主编寄语所言,数学是自然的,而不是强加于人的。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这一重要概念,和向量的线性运算一样,也有其数学背景和物理背景,为了体现这一点,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我们已经研究了向量的哪些运算?这些运算的结果是什么?

问题2:我们是怎么引入向量的加法运算的?我们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研究了这种运算的?

期望学生回答:物理模型→概念→性质→运算律→应用

问题3: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

(1)力F所做的功W=。

(2)请同学们分析这个公式的特点:

W(功)是量,

F(力)是量,

S(位移)是量,

α是。

问题1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了解数量积的数学背景,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数量积与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一样,都是向量的运算,但与向量的线性运算相比,数量积运算又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其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问题2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在与向量加法类比的基础上明了本节课的研究方法和顺序,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

问题3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了解数量积的物理背景,让学生知道,我们研究数量积绝不仅仅是为了数学自身的完善,而是有其客观背景和现实意义的,从而产生了进一步研究这种新运算的愿望。同时,也为抽象数量积的概念做好铺垫。

活动二:探究数量积的概念

1、概念的抽象

在分析“功”的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4

问题4:你能用文字语言来表述功的计算公式吗?如果我们将公式中的力与位移推广到一般向量,其结果又该如何表述?

学生通过思考不难回答:功是力与位移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的乘积;两个向量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的乘积。这样,学生事实上已经得到数量积概念的文字表述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明晰数量积的概念。

2、概念的明晰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它们的夹角为

,我们把数量︱

︱·︱

︱cos

叫做

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

·

,即:

·

=︱

︱·︱

︱cos

在强调记法和“规定”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一概念,提出问题5

问题5: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与线性运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影响数量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完成下表:

的范围0°≤

<90°

=90°0°<

≤180°

·

的符号

通过此环节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数量积的结果与线性运算的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且认识到向量的夹角是决定数量积结果的重要因素,为下面更好地理解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做好铺垫。

3、探究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这个问题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在给出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后,只介绍了向量投影的定义,直到讲完例1后,为了证明运算律的第三条才直接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我觉得这样安排似乎不太自然,还不如在给出向量投影的概念后,直接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所以做了调整。为此,我首先给出给出向量投影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5。

如图,我们把│

│cos

(│

│cos

)叫做向量

方向上(

方向上)的投影,记做:OB1=│

│cos

问题6: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这样做不仅让学生从“形”的角度重新认识数量积的概念,从中体会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同时也更符合知识的连贯性,而且也节约了课时。

4、研究数量积的物理意义

数量积的概念是由物理中功的概念引出的,学习了数量积的概念后,学生就会明白功的数学本质就是力与位移的数量积。为此,我设计以下问题一方面使学生尝试计算数量积,另一方面使学生理解数量积的物理意义,同时也为数量积的性质埋下伏笔。

问题7:

(1)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功的数学本质:功是力与位移的数量积。

(2)尝试练习:一物体质量是10千克,分别做以下运动:

①、在水平面上位移为10米;

②、竖直下降10米;

③、竖直向上提升10米;

④、沿倾角为30度的斜面向上运动10米;

分别求重力做的功。

活动三:探究数量积的运算性质

1、性质的发现

教材中关于数量积的三条性质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的,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一探究活动,在完成上述练习后,我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8:

(1)将尝试练习中的①②③的结论推广到一般向量,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2)比较︱

·

︱与︱

︱×︱

︱的大小,你有什么结论?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明晰数量积的性质,然后再由学生利用数量积的定义给予证明,完成探究活动。

2、明晰数量积的性质

3、性质的证明

这样设计体现了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研究者,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品质。

活动四:探究数量积的运算律

1、运算律的发现

关于运算律,教材仍然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为此,首先提出问题9

问题9:我们学过了实数乘法的哪些运算律?这些运算律对向量是否也适用?

通过此问题主要是想使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猜测提出数量积的运算律。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猜测:①

·

=

·

②(

·

)

=

(

·

)③(

+

=

·

+

·

猜测①的正确性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猜测②的正确性,我提示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猜测②的左右两边的结果各是什么?它们一定相等吗?

学生通过讨论不难发现,猜测②是不正确的。

这时教师在肯定猜测③的基础上明晰数量积的运算律:

2、明晰数量积的运算律

3、证明运算律

学生独立证明运算律(2)

我把运算运算律(2)的证明交给学生完成,在证明时,学生可能只考虑到λ>0的情况,为了帮助学生完善证明,提出以下问题:

当λ<0时,向量

与λ

与λ

的方向的关系如何?此时,向量λ

与λ

的夹角与向量

的夹角相等吗?

师生共同证明运算律(3)

运算律(3)的证明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节约课时,这个证明由师生共同完成,我想这也是教材的本意。

在这个环节中,我仍然是首先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归纳,然后教师明晰结论,最后再完成证明,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类比创新的意识,将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活动五:应用与提高

例1、(师生共同完成)已知︱

︱=6,︱

︱=4,

的夹角为60°,求

(

+2

)·(

-3

),并思考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运算?

例2、(学生独立完成)对任意向量

,b是否有以下结论:

(1)(

+

)2=

2+2

·

+

2

(2)(

+

)·(

-

)=

2—

2

例3、(师生共同完成)已知︱

︱=3,︱

︱=4,且

不共线,k为何值时,向量

+k

-k

互相垂直?并思考:通过本题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四道例题,我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了其中的三道,并对例1和例3增加了题后反思。例1是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的综合应用,教学时,我重点从对运算原理的分析和运算过程的规范书写两个方面加强示范。完成计算后,进一步提出问题: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运算?目的是想让学生在类比多项式乘法的基础上自己猜测提出例2给出的.两个公式,再由学生独立完成证明,一方面这并不困难,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通过类比这一思维模式达到创新的目的。例3的主要作用是,在继续巩固性质和运算律的同时,教给学生如何利用数量积来判断两个向量的垂直,是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基本应用之一,教学时重点给学生分析数与形的转化原理。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量积的含义,熟练掌握性质及运算律,并能够应用数量积解决有关问题,再安排如下练习:

1、下列两个命题正确吗?为什么?

①、若

≠0,则对任一非零向量

,有

·

≠0.

②、若

≠0,

·

=

·

,则

=

.

2、已知△ABC中,

=

,

=

,当

·

<0或

·

=0时,试判断△ABC的形状。

安排练习1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与实数乘法比较的基础上全面认识数量积这一重要运算,

通过练习2使学生学会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进一步感受数量积的应用价值。

活动六:小结提升与作业布置

1、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两个基本应用是什么?

3、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思维模式进行概念的归纳和性质的探究?在运算律的探究过程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

4、类比向量的线性运算,我们还应该怎样研究数量积?

通过上述问题,使学生不仅对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下

一节做好铺垫,继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布置作业:

1、课本P121习题2.4A组1、2、3。

2、拓展与提高:

已知

都是非零向量,且

+3

与7

-5

垂直,

-4

与7

-2

垂直求

的夹角。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考虑检测全体学生是否都达到了“课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安排了一组教材中的习题,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继续加深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其次,为了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又安排了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标指出:相对于结果,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学生成长的历程。因此,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结合“课标”对数学学习的评价建议,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通过与学生的问答交流,发现其思维过程,在鼓励的基础上,纠正偏差,并对其进行定

性的评价。

2、在学生讨论、交流、协作时,教师通过观察,就个别或整体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表现做出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通过练习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并在讲评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通过作业,反馈信息,再次对本节课做出评价,以便查漏补缺。

44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