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数学教案 >

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

时间: 新华 数学教案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教学自信心。想知道如何写出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吗?这里为大家分享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快来学习吧!

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1

【活动目标】

1、巩固对颜色和几种几何图形特征的认识。

2、初步学习按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统计,并记录统计结果。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已认识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椭圆形、长方形、半圆形、梯形)。

2、黑板,水彩笔,几何图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统计操作材料和白纸,集体操作材料两份。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

“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特殊的小客人,在他们身上藏了许多的图形,把他们请出来吧!”

2、学习统计方法。

(1)请幼儿按图形的形状特征进行统计,教师记录或请个别幼儿进行记录。

(2)请幼儿按图形的颜色特征进行统计,教师或幼儿记录。

3、幼儿操作。

(1)请幼儿观察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看清特征再进行统计记录。

(2)请个别幼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统计结果。

4、创意拼贴画。为幼儿提供几何图形进行图形拼画。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延续幼儿以往的学习经验,将图形融合在一起,拼画成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如:机器人、小汽车等,让幼儿在感兴趣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初步学习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统计,活动材料注重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操作发现数学活动的乐趣。

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2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看图口边应用题并懂得运算。

2、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数学的魅力。

活动准备:

1、10以内的加减算式卡片若干有数字的篮子2个没数字的篮子1个

2、情景图4张

3、图卡动物(小老虎小松鼠小猴)图卡水果若干

4、音乐《兔子舞》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师:小朋友们早上好!我是快乐数学栏目的主持人—Sky姐姐,今天,快乐数学大本营有一个活动,邀请小朋友们去参加,你们想去吗?那请小朋友们悄悄地走到线上来,我们一起出发吧!我们栏目的口号是: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我们大声的把口号喊出来吧: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到了,请你们各就各位。欢迎你们来到快乐数学大本营,首先,我要向你们介绍今天的三方队,我这儿有三只小动物:老虎松鼠猴子这边的小朋友就是老虎队,这儿的小朋友就是松鼠队,这边的小朋友就是猴子队。老虎,松鼠,猴子都喜欢吃水果,今天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水果,你们想要得到水果吗?想要得到水果还得闯关胜利了才能得到水果,你们有信心吗?那我们马上进入快乐数学第一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

1、师:第一关:必答题,请小朋友们观察这几个篮子,有什么区别?有请老虎队的答题,我把算式卡发老虎队的每一位小朋友,将算出算式卡的答案,在将算式卡送到相应的篮子里(老虎队放好之后教师将进行点评,在进行下一队,胜利队奖励一个水果)

小结:第一关结束,我们来关注各队的水果得数,某某队得到了几个水果,可以用数字机表示(表扬水果个数多的队伍,鼓励水果个数少的队伍)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关——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

三快乐数学第二关

1、师:第二关:我来你来算,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来算一算,我的图上有几只小动物?(花园里有五只蝴蝶,后来飞走了2只,请问花园里还有几只蝴蝶?)小朋友请你说出一道算术题

2、师:我这儿还有几张图片,每个队一张,请各队的小朋友一起讨论把图片编成一段话。

3、挑战开始:老虎队选择另两队的其中一队接受挑战

师:你们选哪一队?(老虎队选出一个代表编一段话,接受挑战的选出一个代表答题。

小结:第二关结束,我们来关注各队的水果得数,某某队得到了几个水果,可以用数字机表示(表扬水果个数多的队伍,鼓励水果个数少的队伍)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三关——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

四快乐数学第三关

师:抢答题:我出示算术卡,每队抢答,看哪队答得又快又准,将获得一个水果。

师:第三关结束,我们来看看各队的水果得数,某某队的水果最多胜利了,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刚才每个小朋友都表现得很不错,在用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

五结束活动

播放音乐《兔子舞》

师: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你们玩得开心吗?玩了这么久,我们也该回家了,请小朋友悄悄地走到线上来,我们一起回家吧!

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3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互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过程。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四座城堡图,四幅画、数字1—7、符号+、—、=,信封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玩"碰球游戏"师:我的1球碰几球?

幼:你的1球碰6球。

2、情境感知———看图学习7的第一组加减法、

你们看,火车已经把我们开到城堡王国,一共有四座城堡,有绿颜色、红颜色、黄颜色、蓝颜色四座城堡,这么漂亮的城堡你们想不想进去参观参观啊(电话响)是城堡国的国王打来的,说这四个城堡里分别有三副图片,请我们小朋友分别用三句话来讲述图上的事情,要是谁能正确的说出这事情的话就能顺利的进入城堡。你们愿不愿意来说一说(愿意),那好,就请我们小朋友开始去说一说吧。

1)幼儿第一次探索操作———看图讲述

(1)问:请你来说一说,你选择到了什么颜色的城堡?里面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树上有一只鸟,又飞来了6只鸟,树上一共有7只鸟)集体验证,并集体把这件事讲述。

(2)分别请到其他颜色城堡的小朋友来讲述(得到大家验证后,再集体讲述)。

小结:呀,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能把四个城堡里的事情讲的很清楚了,国王还夸我们都是最聪明的小客人呢。赶快表扬表扬自己。

2)幼儿第二次探索操作———边讲述边列出算式(电话再次响起),又是城堡国的国王打电话来了,它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刚才是让小朋友分别讲了四个城堡里的事情,现在让小朋友根据刚才讲的事情分别用一道算式题把它记录下来。

1)交代幼儿操作要求2)集中提问:这件事你用一道什么方法的算式记录下来?为什么用加法算式?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边讲边记这道加法算式。(1+6=7)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依次类推,分别得出其他三个算式。6+1=7、7—1=6、7—6=1。再次把算式认读两遍。

3、体验理解———互换规律

1)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题,他们有个小秘密?看谁先能找出秘密来。

小结:1+6=7、6+1=7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1+6=7,马上就想到6+1=7。我们把它称做为朋友题。同样看到7—1=6,马上就想到7—6=1。我们也把他们称做为朋友题。

2)练习互换,老师拿出题卡,请我们小朋友马上说出他的朋友题是谁?1+6=7(6+1=7)、7—1=6(7—6=1)

4、内化迁移———幼儿游戏游戏规则:

(1)每个信封里面也藏着一个算式题,答对的得一朵小红花。

(2)每次请每队选一个小朋友参加进行比赛,看看到最后那队得到的小红花最多,那么就能得到金牌。

四:幼儿练习主题数学操作题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创设孩子们熟知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中的“智救懒羊羊”故事情境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配以形象生动的,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7的加法,并发现使用交换规律。

首先,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实际情况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主要把活动分成四大块进行组织。“碰球”游戏导入——情境中感知学习7的加法——交流验证——分组操作,内化迁移。引入部分我以“与时光飞车玩碰球游戏,就能带着小朋友们到神秘的地方游玩。”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复习了7的组成。接下来的第二块是活动的重难点部分了,幼儿要理解什么是加法的意义、学会看图列算式,并理解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而总数不变。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三个层次引导幼儿观察列式,并通过动手操作、表格记录等形式让他们获得更直接的知识积累。让幼儿带着任务去观察,既培养了观察兴趣,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又增进他们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再接着引导幼儿与同伴、听课老师表达交流自己从三组算式中发现的交换规律,并以获得肯定作为进入狼堡大门的密码游戏验证操作结果。最后在“狼堡内救羊”的小组操作中将本次活动的重点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内化迁移。整个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兴趣很高,思路始终跟随着老师,所有幼儿都能正确列出7的加法算式。在这次活动后我发现了:

优点:

1、创设的情境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的常规有了明显的进步。

2、活动中各环节层次清楚,能层层递进。

3、在让幼儿动手操作前能及时的讲清楚要求,使幼儿能按要求操作。

4、本次活动幼儿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足:

1、活动中因过于急于让幼儿表述并运用交换规律,引导幼儿发现规律的问题提得不够多,在幼儿还没来得及表达出来教师就小结了。

2、在第三个交流验证环节,教师的引导语可以更加清晰,结合挂图和手势。

3、课件中有些页面,画面有些复杂,如花、树不够突显。

通过这次的活动对于今后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我有以下几点感悟:首先,教师必须观察孩子的生活需求,走进孩子的`生活,了解并理解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引导孩子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其次,教师要有全面、科学的数学教育的新的价值观,使幼儿的日常生活数学化,探索研究生活化、情境化的幼儿数学活动的模式,是贯彻《纲要》精神的有效途径;再则,教师必须要学习数学理论,弄清数学概念。用规范的语言深化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使他们加深对相关概念意义的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理解、运用数学。

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4

活动过程:

一、激发用脚测量的兴趣。

(教师示范跨步测量的方法)小朋友,我们来玩个游戏,看好我是怎么过来的?(跨一步、并一步)我从大椅子跨到小朋友这儿,跨了几步呢?

二、幼儿感受用脚测量的乐趣。

(1)请个别幼儿练习跨步测量。

想试一试吗?我请一个小朋友从你的小椅子跨到前面的大椅子要跨几步?我们可以边跨边数。

(2)请男小朋友练习跨步测量。

现在我请男小朋友从你的小椅子跨到黑板要跨几步?

(3)请女小朋友练习跨步测量。

看,女小朋友也等不及了。我们也来试一下从你的小椅子到黑板要跨几步呢?

三、引导幼儿初步学习记录的方法。

我来考考小朋友,刚才你从小椅子跨到大椅子,跨了几步?那我们把这个结果记录下来。那小椅子到黑板呢?小朋友想一下,从你们的小椅子还可以跨到哪里呢?

四、幼儿在情境中练习用脚测量,并进行简单记录。

(1)练习用脚测量,进行简单记录。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的动物朋友,看一看有谁呀?小朋友要去小动物家,还必须有一张邀请卡,就是让小朋友知道从你的小椅子到小动物家要跨几步,然后到前面的桌子上找一个相应的数字贴上去。那如果我们要去第二个小动物家,应该还是从哪儿出发?现在邀请卡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请你们从椅子底下拿出来。请小朋友看一下,你第一个去谁的家?第二次呢?好,现在我们开始吧!

(2)通过提问,幼儿得出测量结果。

你去了哪个小动物家?用了几步?谁来说说你到哪个小动物的家近,到哪个小动物的家远?

五、幼儿自主选择测量的距离,并进行记录。

小朋友,想想看,还可以从哪些别的地方开始吗?谁来试一试,我们把这个结果也记录下来。现在我们都来尝试一下,你从哪个地方开始到哪个地方结束,把它量一量、画一画,并在纸上记录下来。刚才,我们都是在教室里面量的,那现在我们带着纸和笔去外面量一量、跨一跨吧!

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5

教材分析:

日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并不陌生,几乎家家都有,是幼儿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指南》中也指出“数学的核心目的就是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怎样让这些内容由“枯燥”变得“有趣”呢?我实行了两个策略和两个变化。

第一,利用多媒体游戏化教学将“年”变成了“年妈妈”的角色,由“抽象思维”变成了“具体思维”;

第二,结合幼儿的亲身体验,如:制作“班级生日册”、“合作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巩固“看日历找日期”的方法,让幼儿由“被动学”变“主动学”。

与此同时,我还整合了语言活动中的儿歌,把“看日历找日期”的方法可以总结成朗朗上口的小秘诀“先找月,后找日,最后对应找星期”这样既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又便于幼儿记忆和使用。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现有水平,也是幼儿感兴趣的身边科学。

活动名称:

数学

活动内容:

《认识日历》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日历种不同符号的意义,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一个星期有7天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重点)

2、掌握看日历的方法,能迅速找出日历中的日期。(难点)

3、感受日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体验合作探索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PPT课件;

2、日历册和幼儿1寸照片;

3、四本挂历册、动物图片及抢答牌

经验准备:

1、知道自己的生日;

2、对日历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时光精灵导入,引导幼儿了解日历的种类及日历中不同符号的`意义。

1、提问:今天是几月几日?出示各种日历,引导幼儿了解日历的种类及用途。

小结:这是日历、月历、年历,他们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日历”。

2、组织谈话,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日历中不同符号的意义。小结:日历中的不同数字,文字和颜色分别代表年份、月份、星期和节假日等。

二、结合故事《年妈妈和它的孩子们》,引导幼儿知道一年有12个月,1个星期有7天及它们的排列顺序。

1、讲故事《年妈妈和它的孩子们》,引导幼儿知道一年有365天,12个月。

提问:年妈妈有几个孩子?年妈妈给孩子盖了几座房子?大房子、小房子、最小的房子分别有几座?大房子、小房子、最小的房子分别住多少人?

2、提问互动,引导幼儿知道一星期有7天及他们的排列顺序

提问:为了让孩子们生活更有规律,年妈妈是怎样安排他们住的?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小结:一星期有7天,他们是按照星期日星期六排列的。

三、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掌握看日历的方法,能迅速找出日历中的日期,感受日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利用课件,初步掌握看日历的方法

提问:请小朋友在日历中找出今天、昨天、明天分别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小结:找日历的小秘诀就是先找月,再找日,最后对应找星期。

2、制作班级生日册,进一步掌握看日历的方法,感受日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玩法:在“大日历”中找出自己的生日贴上照片并说出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巩固幼儿找日历的方法,最后制成生日册。

3、“找节日大比拼”比赛,引导幼儿迅速找出日历中的日期,体会合作探索的快乐。

玩法:4人为一组,分为4组,教师说节假日,幼儿迅速在日历中找到相应的节日,并圈出,马上举起抢答牌,又快有准的一队加分。

小结:今天小朋友都学会了看日历找日期的小秘诀,其实日历中还藏着许多小秘密,比如说公历和农历,回家可以和爸爸妈妈继续探索哦!

活动反思

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欢、理解日历。果然,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发现孩子们掌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

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两种实物按标记有规律地交替排序,会在操作中讲述出排列的序列,并能正确使用单位量词。

2.激发操作学习的兴趣,发展观察力、比较力和初步的判断推理的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将两种实物按标记有规律地交替排序。

活动难点:

学习利用数量上递增和递减的方法排序。

活动准备:

教具:蔬菜卡片:茄子、西红柿、菜椒、黄瓜、萝卜、蘑菇等。标记:______XOXOXOXOOXOOXOO__OO__OO。纸偶:青菜奶奶一个。

学具:作业纸每人一份;胡萝卜、蘑菇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探索各种排队的方法

1.一个跟着一个排队。

师:小朋友,青菜奶奶今天过生日,邀请蔬菜宝宝来做客,可是它有一个要求,蔬菜宝宝必须按要求排好队才能参加。

看,谁来了?(出示茄子一个跟着一个排队的图片)茄子宝宝是怎么排队的?

师:一个接着一个可以用这种标记来表示。

出示图标______

2.了解一个一个间隔排序。

出示图标XOXOXO

师:这个标记和上面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会是哪种蔬菜来排队呢?

(出示西红柿和菜椒间隔排队的图片)它们是怎样排队的?

师:原来(XO)这两个标记表示两种不同的蔬菜,他们是一个一个间隔排队的。

X和O除了可以用西红柿和菜椒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蔬菜表示呢?

3.了解一个两个间隔排队。

出示图标XOOXOOXOO

师:看,这个标记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

又有许多蔬菜宝宝来了(出示黄瓜、辣椒),青菜奶奶请他们按照这样的顺序排队去它家做客。谁愿意帮助他们的?

幼儿上来操作,集体检查后读:一个两个一个两个。

这两种蔬菜除了这种排列的方法,还有其他方法吗?(幼儿探索、操作,集体评价)

小结:排队的方法有很多种,一个接一个排、一个一个间隔排、一个两个间隔排等。

二、小组活动:按标记给蔬菜排队

1.还有许多蔬菜宝宝也想排队呢,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请幼儿先看一看、再说说自己操作纸上的标记,然后给蔬菜宝宝排队。

2.完成作业的小朋友相互检查一下是不是正确。

三、游戏:按标记排队。

出示图标__OO__OO

师:你知道这个标记表示什么意思吗?(表示两个两个间隔排队)青菜奶奶也邀请我们小朋友去做客呢,你们想去吗?

等会儿小朋友去邀请自己的朋友一起按标记排队,开火车去青菜奶奶家做客好吗?

幼儿分男女组玩开火车游戏,幼儿相互检查。

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7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分解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引导小朋友积极探索数学活动。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1———10的数字卡。

2、学具:儿童用书,幼儿自带10根小棒。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0

1、教师:伸出小手,数数自己有几个手指头?(10个)

2、教师:数字10怎么写?

3、请孩子说一说,写一写。

二、学习10的组成(标题)

1、出示10张苹果图让学生数一数(课件演示)。

2、教师:请你尝试着把10根小棒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呢?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3、请孩子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4、(演示课件)教师根据交换规律和左边多1,右边少1的规律在黑板上写出10的分解式。(教师板书)

5、教师总结,请学生分组读一读10的组成。

三、情境感知——看图学习加法应用题

1、出示苹果图。

看看这幅图,根据这幅图编出一道加法应用题出来?

2、引导小朋友用三句话表达图片的意思。(图上有4个红苹果,6个绿苹果,问:图上共有几个苹果?)

3、小朋友口述图意并说出算式,老师记录。

4+6=10(个)

四、做游戏"找朋友"

1、教师提供每个孩子一张数字卡,组织孩子围成一个圆圈。

2、教师:音乐开始,当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时,请你找到和你的数字卡合起来是10的同伴做好朋友。

3、游戏开始,可以让孩子互换数字卡反复游戏。

五、请孩子结合儿童用书练习。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8

【活动目标】

1、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学习有序地观察和统计数量的方法。

2、能清晰地表达观察的内容,喜欢挑战空间逻辑游戏。

【活动准备】

正方体小积木;“积木房”图片若干;记录用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话建筑,赢积木。

导语: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老房子和新建筑,你喜欢怎样的房子,为什么呢?

激趣:想不想造一幢喜欢的房子?

过渡:今天我们就用积木来造房子!每组的桌上有几块积木呀?够不够造一幢房子?

那就请你们就分成4组在数积木游戏中赢取更多的积木。

二、争回答,数积木。

(一)数数相同数量的积木房。

导语:听清题目哟!(出示相同数量积木建造的不同房子)

出题:我用积木造了4幢房子,请你们用好方法数一数,每幢房子各由几块积木建成的?

形式:将答案记录在记录纸上,呈现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对的为本组加上一块积木。

验证:移去屋顶,拆层演示

重点提问:房子有几层?每层有几块?一共有几块?

小结:数量相同的积木能造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积木被其他积木挡住了,我们不容易发现,点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不多数,也不漏数看不见的那些积木。

(二)找找躲起来的积木块。

导语:有的小组了,有的小组暂时落后,不过没关系,我又造了一幢房子,房子里有些积木很顽皮,像玩捉迷藏一样躲了起来。让我们仔细观察,把藏起来的积木找出来。

出题:准备好了吗?请问这幢房子有几层?每一层有几块?共有几块积木建成?

重点:移去屋顶,拆层演示,帮助幼儿学会数隐藏起来的积木块。

小结:房子一层层往上造,如果上层有几块积木,那这些积木下一定也有几块积木

三、造房子,数“砖块”。

(一)造幢房子把分数。

导语:经过两轮的比赛,哪一队的了呢?请每组朋友用你们现有的积木造一幢房子,然后我们一起来数数你们的房子由几块积木建成,共得到了几分。

重点:鼓励各组建造出点数上有难度(有多层、有重叠)的房屋

集体点数时一层一层数清楚。

(二)学做小小建筑师。

导语:(出示建房图纸)你们造房子、数积木的本领都那么大。那你们能不能在根据图纸上的建房要求,在5分钟内造出与图上一模一样的房子,并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他是由几块积木建成的呢?

要求:每队派一个代表挑选喜欢的图纸,用积木搭出与图中相同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点观察:每组搭的房子是否与图纸上的一样,各组搭建、点数的方法。

验证:他们搭的房子与图纸上的一样吗?记录的对不对呢?

小结:虽然各队拿到的图纸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是同一幢房子从不同的角度拍出的照片,所以搭出的房子是相同的。

四、延伸。

小小建筑师们让我们回去建造更多独特的房子,考考你的好朋友们你是用几块积木建成的好不好!

【】

今天的活动较为顺利的开展了,也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还成为了我园计算专题组的“一课多研”研讨的课例,反思一路走来获得成功的的原因,我觉得有:

a)关注细节的设计

计算活动教具多,对环节间的小结语要求也高,在这一次组织活动前教案在我的脑海中一次次的“过电影”,把握了每一个环节的细节要点(孩子合作中可能的状况、每一次小结重点提炼和梳理的内容、重难点落实的方式)。“细节决定成败”,活动前我让一个个环节都顺溜了,我想这也是活动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b)注重互动的有效性

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不仅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也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多合作互动和思考的机会,无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9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集中较差,设计这节课,旨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判断图形是否正确。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找出与图形对称的另一半,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对称的图形,感受对称美。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找出与图形对称的另一半,应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对称的图形。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图形是否正确,感受对称美。

活动准备

各种对称图形,硬纸片,剪刀。

活动过程

一、后面躲着谁(教师先出示已折成一半的图形或实物,让幼儿猜猜后面会是什么。再是让幼儿折对称图形)

二、找朋友(展示图形片,请幼儿在提供的图形中找找每个图形的朋友,说说它们为什么是朋友,再集体观察两个图形的异同:形状、颜色、图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对称的意义)。

三、找一半(让幼儿说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对称物体和自己身体上有没有对称的地方,指导幼儿操作活动材料,找出对称的图画并涂色请幼儿观察已经拼好一半的图案,用相同的玩具材料拼出相对称的另一半)。

四、画一画(在操作纸上先找对称图案,再涂色对称图案,最后画对称图案的另一半)。

教学反思

《好玩的对称图形》是幼儿大班数学中关于几何图形认识的一节课。旨在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能正确的画出与图形对称的另一半,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能运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对称的图形,感受对称美。根据幼儿心理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我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做到趣味性、直观性和美观性的和谐统一。

在活动设计方面,我考虑到幼儿大班小朋友的年龄因素,先用故事导入话题,引起小朋友的兴趣。接着是一个对“对称”含义理解的活动,而“对称”的物体、图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告诉幼儿“对称”的条件,幼儿能容易找到,为了让幼儿主动学,乐意去寻找发现,这是活动设计的关键,我设计了“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的几个环节,引导他们去发现“对称”所需的条件,每个环节清晰、明了,重点突出。

活动过程方面,“猜一猜”是活动的初始环节。而“猜”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去“找”。我要让幼儿在快乐的“猜一猜”后,自己去寻找物体或图案左右两边的异同点,这就是重点。在猜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高涨,因为我对幼儿的猜测答案都没肯定也不否定,所以他们就特好奇,给下面的“寻找”增加了更大的兴趣。在我的鼓励下,他们都积极主动的寻找着每张图片两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最终很自然地发现了“对称”的条件:形状、颜色、大小、图案相同,方向相反。

活动的目标浅显实在,并已在过程中很好的体现,特别是“发现物体的对称性”我觉得非常好,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得到的正确答案。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反映。

存在的不足:由于准备不够充分,这节课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这有待于今后业务学习,提高幼儿教学理念,把幼儿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10

活动目标:

1、能以不同方向为起点,认识10以内的序数。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在序列中的位置。

3、喜欢参与游戏,并从中获得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能以不同方向为起点,认识10以内的序数。

难点:把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准备:

为了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游戏情景,椅子排成横排。

方向箭头标记卡、伴奏音乐、教师演示板、幼儿操作板、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场外发好入场券带领幼儿进入会场)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手上拿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要拿着入场券才能进入会场。你们都在哪里见到过入场券呢?仔细观察一下入场券上有什么呢?

请小朋友拿着手上的入场券按照座位号,安静有序的坐到位置上。

小结:入场券上的座位号能帮助我们找到对应的位置,保持会场秩序。

二、游戏互动,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幼儿坐好后,和幼儿一起活动活动吧!)

请第一排的小朋友拍手……一号的小朋友踏脚。

三、操作练习,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巩固对"左右"概念的认知,在操作过程中达到目标1。

师:请小朋友猜一猜,两只手伸出来会变成什么呢?

咱们让小鸟飞到左边,再飞到右边,飞到森林里,它很开心,因为有很多小伙伴和它一起玩。咱们一起来打个招呼吧!你们认识这些鸟吗?

(出示PPT让幼儿认识这些鸟从哪个方向来)

小鸟们在森里里玩累了,想回家休息。你们看,小鸟的家多美呀!__鸟住在什么哪里?(例如:__鸟住在从左往右数第一层的第_号)

--依次提问其他小鸟的位置,引导幼儿说完整,巩固对序数的认知。

师:这里环境优美,把附近的小鸟都吸引过来了。这些小鸟应该住在哪个房间里呢?让我们跟着老师的图卡帮助鸟儿们吧!

--出示提示卡,引导幼儿完成两张图卡,其余三张图卡粘贴在黑板上,鼓励幼儿自己完成。

四、音乐节奏游戏,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

师:小鸟们,多么开心呀!谢谢大家帮助它们找到家,为了感谢大家,小鸟们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只要按照小鸟们的房间位置来打节奏,就可以为好听的音乐伴奏了。咱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五、结束部分

师:今天我们一起玩了很多关于序数的游戏,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会用到序数,你们在哪儿见过呢?(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的序数,然后看图。)

延伸及总结:请小朋友回去后,看一看你们家的家庭住址或找一找有关序数的内容,回来后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1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2、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数卡1—10(大的两份,小的两份);单数、双数字卡一份。

2、分别画有1—10个花蜜桶的卡片20张;彩色花20朵。

3、小红旗标志20枚;花泥两块。

4、小蜜蜂的胸饰一个。

5、蜜蜂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蜜蜂采蜜师:小蜜蜂们,今天的天气真不错,让我们去花园里玩吧!(蜜蜂音乐起,幼儿学教师做蜜蜂飞舞的动作。)

1、师:哇!好漂亮的花朵啊,让我们采些花蜜吧!记住每只小蜜蜂只能采一朵花哦!(幼儿分别采到花蜜后,教师带幼儿坐到位置上)

二、介绍"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1、师:我发现小蜜蜂们都采了好多的花蜜,现在请你们先检查一下自己都采了几桶花蜜呢?

2、那么请采了一桶花蜜的小蜜蜂把花蜜送到我这里来。一桶花蜜我们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教师将幼儿送上来的花蜜桶按1—10的顺序摆放成一排,同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置于上方,剩余的花蜜桶均按此方法进行,可2—3个小朋友一起送。中间可请全体幼儿一起验证送的对不对,比如送5桶和8桶时。)

3、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手指游戏,用手指来划花蜜桶,看看能不能通过,好吗?(教师从1—10依次用手指通过花蜜桶)

4、教师把可以通过的数字往下移。

概念介绍:

——不可以通过的下面多出了一个,孤孤单单的,我们叫它单数。(同时出示字卡"单数")提问:单数有哪些?

——可以通过的都是一对一对好朋友,我们叫它双数。(同时出示字卡"双数")提问:双数有哪些呢?

5、小结:所以1—10中单数有:13579;双数有:246810(教师边指幼儿边念)

6、现在考考你们,3是单数还是双数?(5、8、10)

7、教师再次进行小结:所以1—10中,单数有:13579;双数有:246810

三、以比赛的形式让幼儿进一步区别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师:小蜜蜂们真棒!采了这么多的花蜜,还认识了单数和双数。现在老师要跟你们玩一个游戏,把你们分成两队——A队和B队问题回答对的,那一队就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看哪队得到的红旗最多,那队就是冠军,每人将会得到一份小礼物。现在比赛开始,小蜜蜂们加油了!

(一)第一轮:必答题请认真听题:

1、请两队的两位小朋友找出1—10中所有的单数。

2、请两队的两位小朋友找出1—10中所有的双数。

(注:对幼儿的回答及时面向全体进行验证)

(二)第二轮:抢答题教师讲解规则:当我说:"预备,开始"后,看哪队的小蜜蜂先举手,就请哪队回答。回答错了,机会就给另一队。

1、请说出1—10中最大的单数。

2、请说出1—10中最大的双数。

3、请说出1—10中最小的单数和双数。

4、请说出比5大的单数。

5、请说出比8小的双数。

(注:对幼儿的回答及时面向全体进行验证)

(三)第四轮:附加题规则:两队各派一位代表进行石头剪刀布,决定哪队先回答,答对加一面红旗。(进行两次)

1、说出我们身体上哪些是单数的?(如一个头,一个鼻子,一张嘴等)

2、说出身体上哪些是双数的?(如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只手等)

(四)比赛结束,评出本次比赛的获胜方。

四、拓展幼儿的经验

1、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地方都用到了数字。那你们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单数和双数呢?(门牌号、车牌)

2、(出示门牌号车牌)提问:这是什么?

那么它是单数还是双数呢?

教师小结:我来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一个数不管它有多大多长,只要它的尾数(最后一个数)是单数,那么它就是单数。如果它的尾数是双数,那么这一整个数就是双数。

五、幼儿操作联系:停车场

1、(出示停车场)现在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了,所以我们都倡导大家要文明停车,我们也来帮帮忙,把车牌号是单数的车停在一起,把车牌号是双数的车停在一起,你们愿意吗?

2、幼儿操作。

教学反思:

如何将枯燥的数学活动融入孩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是数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世界学前教育之父福禄贝尔最早提出对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主张,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我设计的这个教学活动,拚弃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以游戏贯穿于整个活动,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

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1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数字的组成和分解,了解数与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

2、能学会5的多种分法。

3、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并能从其中得到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通过观察、分析一个数多种分法,掌握4的组成。

活动准备:

师:小兔子(2个一个小白兔一个小灰兔)萝卜(5个)幼:笔记录卡数字卡(每人一张)纸片每人5张活动过程:

一:情境创设,学习5的组成与分解。

导入:

1、师:小朋友们,看看符老师帮你们请来了谁到我们班来做客?

2、出示小兔子。

丰收的秋天到了,农民伯伯扒了许多的萝卜,我们来数数有几个?

3、师出示萝卜并一个一个贴在黑板中间。(观察萝卜的形状的大小、颜色)提问:有几个萝卜?用数字谁来表示?

4、教师:农民伯伯要把5个萝卜分给两只小兔子吃,这可给农民伯伯给难住了,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来帮助农民伯伯?我知道小朋友们很聪明,但是先不急着帮农民伯伯解决问题,先思考一下,然后老师把5张小纸片发给小朋友,你们来操作一下怎么分,到时候呢,老师请小朋友来回答,看谁分得又好又多,看谁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孩子?

2、幼儿操作5分钟3、复习3和4的组成和分解。师:以前的课上啊,我记得我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3、4的组成和分解,可是现在老师忘记了,谁来告诉老师怎么分得呢,假如你有三个胡萝卜,要分给两只小兔子,可以分成2和1,或者1和2.假如有四个呢,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

师:那么把5个萝卜,分给小灰兔和小白兔,怎么分呢?请小朋友来分。

4、再请个别幼儿来分。

是提问:你是怎么分的?5个萝卜分成了几个和几个?引导幼儿说出来分5、请第三个小朋友来分(依次类推)小结:5的分法有几种?

总结:教师总结有四种分法,引导幼儿一起念出来。

三、游戏(给数字宝宝找朋友)

1、请2个小朋友上来玩游戏。

2、小朋友要仔细听好游戏规则。规则是要找到和你的数字宝宝合成5的数字宝宝,假如你的数字宝宝是4,那么你的好朋友就是1;如果你的数字宝宝是3,那么你的好朋友就是2,我们来看下哪个小朋友找到又快有准?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回家后,向爸爸妈妈展示你的小本领,和爸爸妈妈玩5的分解和组合的数学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13

任何事物都会有长短,胖瘦,大小等等。幼儿园数学教案比长短,我们一同来看看下文。

比粗细

1、建立粗细概念,学会比较物体的粗细,知道哪个粗哪个细或是一样粗。

2、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及积极思维能力学会比较粗细

第四幅图

讲解法、实践法

图片、投影、自制学具。

一、导入:

提问:(引导学生回忆)谁来把上几次课我们已学习了哪些知识?

回答:比大小、比高矮、比长短。

谈话: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知识——比粗细(板书课题)

二、新授:

1、借助图示学习:比粗细。

1)请仔细观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2)比一比,互相说说,谁比谁粗?谁比谁细?

3)鼓励自己说再指名说。

2、分小组活动:

小组同学相互说一说:下面图中什么比什么粗?什么比什么细?

小组汇报:说说每幅图是怎样比的?

3、比一比:【最粗的画√,最大的画×】

仔细观察图:想一想,哪个最粗?哪个最细?(让学生感受大(小)

中有大(小))

要求:1)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比一比,互相说说。

2)提问:哪个粗?哪最细?(毛衣针最粗、缝衣服的针最细)

3)认识“√”、“×”,然后再最粗的上打“√”。最细的上打“×”

三、练习。(请在粗的上打“√”,在细的上打“×”)

1、钢笔与圆珠笔、铅笔比较。2、树干与树枝比。3、教室里的实物比一比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生活中怎样用。

五、练习册第4页:比粗细

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14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继续学习自然测量,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教幼儿初步学会将测量的次数用记录的方式记录,并进行简单的统计。

活动重点:

学习用种子测量铅笔的大致长度。

活动难点:

幼儿理解种子(量具)的长短(或大小)与测量的结果有关。

活动准备:

教具:用泡沫制成放大的铅笔、白云豆种子、花生种子各一;

学具:两种不同的种子若干白云豆、花生(选择种子时颗粒的大小要大致相同)、记录卡、记号笔、铅笔与幼儿人数相同;

幼儿已有测量的初步经验。

活动过程

一、探索

“看看桌上有什么?”(铅笔、白云豆、花生)“请你们拿一种种子来量一量这只铅笔的长,用多少种子表示铅笔的大致长度。”教师

析:通过让幼儿自由探索用种子来测量铅笔的大致的长度,给幼儿提供一个探索、交流

二、交流、讨论探索结果

(一)交流测量铅笔的方法

1、教师请2-3个用不同方法测量铅笔的幼儿大胆地将自己探索的方法告诉同伴;

2、组织、引导幼儿进行讨论,刚才几位幼儿说的方法谁的最好,最正确;

3、得到幼儿的一致认可后,教师小结测量的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为第二次的开始点,依次接着量;

4、教师利用教具示范,教给幼儿正确测量铅笔的方法,量时白云豆的一头要对齐铅笔的最顶边,在白云豆的另一头用记号笔做记号(画一条短线,第二次量时要从记号开始节下去量)量完数一数,铅笔的长有几个白云豆长,提醒幼儿用相同的方法用花生也能测量出铅笔的长度;

析:此时,教师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测量方法告诉同伴,既给幼儿提供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又为幼儿提供一个敢说、想说、会说的语言交流环境;教师的及时小结和正确的示范,把活动的重点在不经意的环境中教给了幼儿,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和本领。

(二)交流测量发现的问题

1、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刚才用不同种子测量铅笔的长度,所用的种子数量是否一样多?同样的铅笔用不同的种子,结果怎不一样?是不是量错了?为什么?

2、引导幼儿用两种不同长度的种子测量铅笔长度;

3、体验量铅笔的长短与测量结果的关系,并让幼儿学习记录种子的数量,幼儿测量时,教师注意提醒幼儿一定将种子一头对齐铅笔的顶端,以及是否每一次测量结束处,开始第二次测量,并请幼儿讲述测量的结果,引导幼儿观察种子的长短,什么样的种子量出来的次数少?什么样的种子量出来的次数多?通过操作让幼儿发现:白云豆长量出来的次数少,花生米种子短量出来的次数多。

4、教师小结:测量物品时,物品的长度与测量的工具有关,量具越长(越大)测得次数少,量具越短(越小)测得次数越多。

析:本环节是将活动的难点进行分散教学

三、延伸活动:

幼儿利用其他的东西去量班上的别的&39;物品。

反思:

本次活动,无论是教材的选择、目标的制定和教具、学具的准备都能充分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将枯燥无趣的测量活动,以孩子们感兴趣的“种子”为载体,来让幼儿学习测量,同时,教师的循序渐进,由用一种种子测量铅笔长度,引升为两种种子测量,从而让幼儿在测量中自然而然地发现量具的不同与测量的结果有关,在活动延伸时,教师还能恰到好处地引出“替换”,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对数学的一些概念有了一个较清楚的认识,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当然,在活动中量具是一个比较关键的物品,教师如何抓住教育契机,发挥该教育契机的作用;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中发现“一粒白云豆可以换三粒花生米”、“不能按个的大小换,应按种子的多少来换”等等,这些闪光点和教育契机我们应如何把握都是我们今后探讨、研究的方向。

,首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理解测量物品的长短与量具有关,再进一步,让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发现测量物品的长短与量具的关系。的平台,同时教师不急于告诉幼儿测量的方法,而是让幼儿通过自己不断的操作、不断从失败中寻找原因、积累经验,自己发现怎样测量才能把铅笔的大致长度量出来。与幼儿探索测量铅笔的方法,幼儿自由探索用种子测量铅笔的长度。自然测量的方法

大班数学教案反思简短篇15

一、活动目标:

1、学习10的减法,感知减法算式表达的数量守恒关系。

2、尝试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并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二、活动准备:

PPT,钥匙题卡,门三。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游戏,复习10的组成。

(二)看一看PPT,学习10的减法。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小白兔家的门终于开了。咦!小白兔在家吗?(不在)看,桌上有一张纸条,原来啊是灰太狼留下的,它说小兔被它抓走了,想要救小兔,去狼村找!我们一起出发吧!

1、学习第一组算式10—1=9和10—9=1。

(1)师:你们看前面有群小鸡,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这幅画的意思?(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鸡,1只小鸡在小桥上,还剩下9只小鸡在草地上)。

(2)师:谁能根据小鸡的不同位置,列出一道减法算式题?(10—1=9)

(3)师:10表示什么?(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鸡)1表示什么?(1只小鸡在桥上)9表示什么?(9只小鸡在草地上)

(4)师:谁还能根据小鸡的不同位置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10—9=1)这里的10、9、1又表示什么?

(5)师:这两道题中有什么秘密呢?

小结:原来这两道算式都有数字10、1、9,最大数排在最前面,等号前后的数字交换了一下位置,算式仍然成立。

2、学习第二组算式10—2=8和10—8=2。

(1)师:我们一起到前面去看看吧!谁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鸭子这幅图的意思?(图上一共有10只小鸭子,有2只蓝色的鸭子,还剩下8只黄色的鸭子)

(2)师:谁能根据鸭子颜色的不同列出一道减法算式?(10—2=8)。

(3)师:谁能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10—8=2)。

(4)小结:以后看到10、2、8就可以列出两道不一样的减法算式题。

3、学习第三组算式10—3=7和10—7=3。

(1)师:走的好累呀,我们休息一会吧!看,好多鸟呀!谁能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2)师:谁能列一道减法算式来表示这幅图的意思?(10—3=7)。

(3)师:看到10、3、7这三个数字,谁能列出另一道的减法算式题?(10—7=3)。

4、学习第四组减法算式10—4=6和10—6=4。

(1)师:前面到沙滩了,你们能用完整的话来表示沙滩上的乌龟吗?

(2)师:用一道减法算式来表示,谁来?(10—4=6)。

(3)师:看到10、4、6还可以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题,谁来试一试?(10—6=4)。

5、学习第五组算式:10—5=5。

(1)师:羊村到了,谁来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草地上一共有10只懒羊羊,5只在吃东西,5只不在吃东西)。

(2)师:用一个减法算式来表示,谁来?(10—5=5)。

(3)师:10,5,5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前面一个5和后面一个5分别表示什么)。

(4)师:这个算式等号前后的数字一样吗?自:屈;老师教。案网,那它还可以列出另外一道减法算式吗?

三、游戏活动:送数字宝宝回家。

(1)师:看,是灰太狼,听听他会说些什么呢?想要进去,先回答我的问题!我这儿有些数字宝宝找不到家了,请你们送他们回家!

(2)师:你们愿意接受灰太狼的挑战吗?

四、玩一玩游戏,复习10以内加减。

活动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

50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