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

时间: 新华 数学教案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希望对大家写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有所帮助。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篇1

【关键词】函数;函数思想方法;初中数学

函数概念,首先出现在初中数学课本.初中课本对函数概念是这样描述的:“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变量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函数概念的出现,开始了变量教学的新起点,打破了在此之前的常量教学的旧格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都可以利用函数概念来解析,利用函数思想方法来处理,甚至对于一些数学难题,一旦用上了函数思想方法,即迎刃而解,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函数概念的教学,重视函数思想方法的应用.

一、函数思想方法的特性

函数思想方法,就是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函数的形式,把这种关系表示出来并加以研究,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办法.函数思想方法,作为中学数学的思想方法,它具有以下特性:

1.函数概念的抽象性引起函数思想方法的复杂性

函数概念,体现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的一种对应,也体现一个集合到另一个集合的一种映射,在初中数学来讲,则是一个变数与另一个变数的一种关系.什么叫对应,什么叫映射,什么叫关系,对初中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这些抽象词汇,造成了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函数思想方法作为函数概念的外延,就显得非常复杂了.一个连函数概念都不理解的人,怎么能掌握函数思想方法呢?函数与图像的亲密对应,引发了数形结合方法;函数的等价变换,引发了化归思想方法;还有其他的,如换元法、配方法、综合法、分析法等.正确认识函数思想方法的复杂性,使教师更加重视函数概念的教学,更加重视函数思想方法的研究,提高教学的责任心.

2.函数概念的生活性引起函数思想方法的广阔性

函数概念虽然很抽象,但函数的具体应用却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函数,我们的每一个生产活动也离不开函数,许多关于数量的科学研究问题,只有引入函数才能表达清楚.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只要引入变量,就可以与函数联系起来,而函数的变化千姿百态,目不暇接,于是,就产生千姿百态的函数思想方法.例如初中数学的路程问题、浓度问题、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的解法问题,高中数学体现在生产中的增产节支问题、生产的成本核算问题、一次不等式和二次不等式的求解问题、解三角形问题、面积问题、体积问题等,都可以引入变量,转变为函数问题.这一转变,使人们的函数思想方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前景,解决问题思路也就左右逢源.

3.函数变化的奇异性引起函数思想方法的多样性

函数的变化经常出现奇妙的效果,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关系通过三角式联系得天衣无缝,懂得了这些道理,不上山者能测山高,不过河者能测河宽,就显得不足为奇了.二次函数与抛物线的联系也是如胶似漆,看见二次函数就应该想到抛物线,看见抛物线也应该想到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变化便引起抛物线的运动,而抛物线的运动又使二次函数变得奇异无穷.一次函数与直线的关系也是如此,一次函数的变化与直线的运动,引出许多美妙的数学问题,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思维效果.本来是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产值最大问题、原料最省问题,还有生产设计问题、最优决策问题,列出了函数,掌握了函数与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那么,解决问题就如囊中取物.

二、函数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函数概念是初中数学概念的灵魂,函数思想方法是数学方法的主线,它能把数学概念、数学命题、数学原则、数学方法贯穿起来,使得数学内容达到更高层次的和谐与统一.因此,函数概念和函数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到了统帅的作用.数学教师若能抓住函数思想方法这条主线,再把其他思想方法连贯起来,应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以肯定地说,教学效果是很好的.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

1.函数思想方法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函数的概念是动态的概念,函数思想方法是一种动态的思想方法,这正符合动态式的数学教学的要求.引进函数概念之后,实现了数与点的结合、函数与图形的结合,还实现了数与形的灵活转换、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的灵活转换.我们要帮助学生从局部的、静止的、割裂的认知结构中解放出来,学会运用动态的、变化的、联系的观点来理解数学知识,这乃是提高数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正是考虑到动态教学的新理念,于是,应该把体现动态思想方法的函数思想方法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课外作业、科研辅导等教学环节,只要能用函数思想方法来处理的,都应运用.这需要毅力,需要创造,需要教师从现有教材中挖掘与函数概念有关系的数学知识点,然后考虑运用函数思想方法解决它.

例1若关于实数x的不等式(k2-2k-3)x2-(k-3)x-1<0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而是已知这个不等式恒成立,反过来求k的取值范围.这与函数概念有关吗?诚然,不等式的左边可以看做关于变量x的函数,记为y=(k2-2k-3)x2-(k-3)x-1,它的图像是抛物线,按题意,不等式恒成立,也就是说,函数值y恒小于零,则函数的图像,即抛物线总在x轴的下方,并且与x轴没有交点.根据抛物线的这个特点,可以确定,抛物线开口向下,二次项系数a=k2-2k-3<0,又可以确定,抛物线全部落在下半平面,与x轴没有交点,则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Δ=(k-3)2+4(k2-2k-3)<0.这是一次成功的转化,把题意转化为解下列不等式组:

a=k2-2k-3<0,Δ=(k-3)2+4(k2-2k-3)<0

(k+1)(k-3)<0①(5k+1)(k-3)<0②-<k<3.

故k的取值范围是-<k<3.

这个数学问题的解决,确实是运用了函数思想,把不等式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再把函数问题转化为图形问题,最后又把图形的特征转化为另一个不等式组的计算,这样的一条龙似的解题过程相当流畅,不仅充分体现了函数思想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的高度统一,同时也是函数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一个典型范例.

例2已知(1-2x)7=a0+a1x+…+a7x7,求代数式a1+a2+…+a7的值.

这个问题初中生能解决吗?初看起来,有点像二项展开式,是高中的问题.按高中知识来做,那就得把左边按二项式定理展开,对比两边系数,分别求出a1,a2,…,a7的值,最后把它们加起来,就得代数式a1+a2+…+a7的值,难度不小啊!

认真观察一下,这也是一个函数问题.把已知问题看做函数,记为y=(1-2x)7=a0+a1x+…+a7x7.

当x=0时,y=(1-2×0)7=a0=1;

当x=1时,y=(1-2×1)7=a0+a1+…+a7=-1,

所以a1+a2+…+a7=(a0+a1+…+a7)-a0=-1-1=-2.

一个看起来似乎是高中的数学问题,用了函数思想方法,却变成了初中生也能接受的数学问题.函数思想方法的功能不小啊!

2.函数思想方法要与其他数学知识紧密结合

函数思想方法确实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有力武器,但绝不是万能武器.不是说所有数学问题都能用函数思想方法解决,而是说,凡能转化为函数问题的,就应该尽量转化.这也体现函数概念与其他数学知识的紧密结合.

3.函数思想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我们的生活空间是一个巨大的数学空间,生活中的每一个实际问题大都能转化为数学问题,其中相当大的部分可以用函数思想方法来处理.为了强化函数思想方法的应用,更为了培养学生运用函数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解决身边发生的经济问题,学会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社会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锻炼.

例3数学竞赛队的3位教师和若干名参赛学生准备乘飞机到北京参加全国性比赛,按当地飞机票价,乘飞机往返每人需交3000元.但民航服务站对师生乘坐飞机有优惠的临时规定:第一种优惠方案是教师买全票,学生买半票;第二种优惠方案为师生一律按六折优惠购票.你认为,应采取哪一种优惠方案?

这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与经济有关的生活问题,采取哪种方案,当然应以节约为原则,哪种方案为竞赛队节约开支,就采取哪种方案.考虑把旅费与学生人数建立函数关系,若设学生人数为x,两种优惠方案的旅费分别为y1和y2,则

y1=3000×3+1500x=9000+1500x,

y2=3000×0.6×(x+3)=1800×(x+3).

y1<y2?圳9000+1500x<1800x+5400?圳x>12;

y1>y2?圳9000+1500x>1800x+5400?圳x<12;

y1=y2?圳9000+1500x=1800x+5400?圳x=12.

当学生人数多于12人时,采取第一种优惠方案;当学生人数少于12人时,采取第二种优惠方案;当学生人数等于12人时,采取哪种优惠方案都可以.

函数思想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确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加强这一方法的教学探讨和学习训练,把数学教学推向新水平.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篇2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步骤,逐步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组。

知识重点

建立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探究实际问题

出示教科书第145页例2(略)

问:(1)你是怎样理解“不能完成任务”的数量含义的?

(2)你是怎样理解“提前完成任务”的数量含义的&39;?

(3)解决这个问题,你打算怎样设未知数?列出怎样的不等式?

师生一起讨论解决例2.

归纳小结

1、教科书146页“归纳”(略).

2、你觉得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应用题与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一样吗?

在讨论或议论的基础上老师揭示:

步法一致(设、列、解、答);本质有区别.(见下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应用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解题步骤异同表。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篇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

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

顶点A1,A2,A3重合在一起,记作A,并使直角边AC1,AC2,AC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1,AB2,AB3……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

形中,∠A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

通过引导,使学生自己独立掌握了重点,达到知识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能力,进行了德育渗透、

而前面导课中动手实验的设计,实际上为突破难点而设计、这一设计同时起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

练习题为作了孕伏同时使学生知道任意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能求出来、

(四)总结与扩展

1、引导学生作知识总结:本节课在复习勾股定理及含30°角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基础上,通过动手实验、证明,我们发现,只要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教师可适当补充:本节课经过同学们自己动手实验,大胆猜测和积极思考,我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结论,相信大家的逻辑思维能力又有所提高,希望大家发扬这种创新精神,变被动学知识为主动发现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2、扩展:当锐角为30°时,它的对边与斜边比值我们知道、今天我们又发现,锐角任意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如果知道这个比值,已知一边求其他未知边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看来这个比值很重要,下节课我们就着重研究这个“比值”,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提前预习一下、通过这种扩展,不仅对正、余弦概念有了初步印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本节课内容较少,而且是为正、余弦概念打基础的,因此课后应要求学生预习正余弦概念、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篇4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会画已知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会画已知线段的对称线段,会画已知三角形的对称三角形。

2、经历探索轴对称的性质的活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作已知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一般步骤。

教学难点:怎样确定已知图形的关键点并根据这些点作出对称图形。

学习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完成课本第10页的操作,即图1—6,并将你完成的操作带到课堂上来。

2、思考:

下列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请把它们找出来,画出它们所有的对称轴。

3、请你在下图的方格内,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

二.自学、合作探究

(一)自学、相信自己(书本)

实践、操作:

1、思考:如图1-9,3点都在方格纸的格点位置上。请你再找一个格点,使图中的4点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2、如果直线外有一点,那么怎样画出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

问题一:画点关于直线的对称点的方法,并说明道理。

问题二:怎样画已知线段的对称线段?怎样画已知三角形的对称三角形?说说你的想法和依据。

(二)思索、交流(书本例题练习难)

3、分别画出图1-10(1)、(2)、(3)中线段关于直线对称的线段。

4、分别在图图1-10(1)、(2)、(3)的直线上取一点,并画关于直线对称的.

(三)应用、探究(难度大综合纵横思考)

例题讲解

例题1、如图所示,要在街道旁修建一个牛奶站,向居民区A、B提供牛奶,牛奶站应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A、B到它的距离之和最短?

例题1

例题2

三.学习体会(空)

四.自我测试(书本练习)

1.练习1下列数字图象都是由镜中看到的,请分别写出它们所对应的实际数字,并说明数字图象与镜面的位置关系。

1、如图1,线段AB与A’B’关于直线l对称,

⑴连接AA’交直线l于点O,再连接OB、OB’。

⑵把纸沿直线l对折,重合的线段有:。

⑶因为△OAB和△OA’B’关于直线l,所以△OAB-△OA’B’,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O=∠,∠AO’B=∠。

图1图2图3

2、如图2,三角形Ⅰ的两个顶点分别在直线l1和l2,且l1⊥l2,

⑴画三角形Ⅱ与三角形Ⅰ关于l1对称;

⑵画三角形Ⅲ与三角形Ⅱ关于l2对称;

⑶画三角形Ⅳ与三角形Ⅲ关于l1对称;

⑷所画的三角形Ⅳ与三角形Ⅰ成轴对称吗?

3、如图3,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弹子球台面,有黑白两球分别位于E、F两点位置上,试问怎样撞击黑球E,才能使黑球先碰撞台边AB反弹后再击中白球F?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篇5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因式分解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恒等变形·它是学习分式的基础,又在恒等变形、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函数中有广泛的应用,就本节课而言,着重阐述了两个方面,一是因式分解的概念,二是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它是继整式乘法的基础上来讨论因式分解概念,继而,通过探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来寻求因式分解的原理·这一思想实质贯穿后继学习的各种因式分解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原理,而且又为后面学习因式分解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及因式分解这一节课的内容,对于掌握各种因式分解的方法,乃至整个代数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掌握从整式乘法得出因式分解的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分工协作及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及用数学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对比、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事物之间互相转化的辨证思想,从而初步接受对立统一观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的本质属性是学习整章因式分解的关键,而学生由乘法到因式分解的变形是一个逆向思维·在前一章整式乘法的较长时间的学习,造成思维定势,学生容易产生“倒摄抑制”作用,阻碍学生新概念的形成·因此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难点确定为、

教学的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

教学的难点、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并能意识到可以运用整式乘法的一系列法则来解决因式分解的各种问题·

二、说学情

1·学生已经学习整式的乘法、乘法公式以及整式的除法的学习·

2·八年级的学生接受能力、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都有很大变化和提高,自学能力较强,通过类比学习加快知识的学习·

三、说教法学法

教发与学法是互相和统一的,正如新《数学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就本节课而言,在教法上不妨利用对比教学,让学生体验因式分解概念产生的过程;利用类比教法、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概念的形成和同化相结合,促进学生对因式分解概念的理解;利用尝试教学,让学生主动暴露思维过程,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不管用什么教法,一节课应该不断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机制,不断优化教师本身的教学行为,自始至终对学生充满情感、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是最重要的·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以下六个环节、

创设情景,引出新知;观察分析,探究新知;

师生互动,运用新知;强化训练,掌握新知;

整理知识,形成结构;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具体过程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我先出示几个整式乘法的练习,让学生做·教师巡视·

学生完成习,一是复习整式的乘法,激活学生原有整式乘法的认知结构,满足“温故而知新”的后,教师引导、把上述等式逆过来看一看还成立吗?

安排这样的练教学原理·二是为本节课目标的达成作好铺垫·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因式分解·

第二环节、观察分析,探究新知

全班两个组,比赛看哪一组算的快,当a=101,b=99时,第一组求a2—b2的值,第二组求(a+b)(a—b)·教师巡视,代表性地抽取两名学生板演,给出两种解法·

安排这一过程是想利用对比分析,让学生体会,把a2—b2化为整式积的形式,会给计算带来简便,顺应了因式分解概念的引出·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而一个好的问题的提出,将会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引发教学高潮,是学生知识及能力获得发展的有效动力·故在教因式分解概念时,我设计以下两个问题、

(1)你能尝试把a2—b2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吗?并与小学所学的因数分解作比较·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归纳因式分解的定义·

一个多项式→几个整式+积→因式分解

我特设三个例题,这几个题目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例1、例2罗列一些似是而非、容易产生错误的对象让学生辨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互逆关系·促使他们认识概念的本质、确定概念的外延,从而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通过例3体会用分解因式解决相关问题的简捷性·

第三环节、强化训练,掌握新知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学数学而不练,犹如入宝山而空返”·适当的巩固性,应用性练习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知识所必不可少的·为了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我及时安排学生完成两个练习·通过这两个练习让学生学会辨析因式分解这种变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因式分解,为下一节提取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打基础;同时又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第四环节、整理知识,形成结构·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表格的形式进行归纳小结·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升为一种能力,并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提炼能力·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在作业上我布置了看书、作业本、思考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发展·

五、说板书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因为提纲式—条理清楚、从属关系分明,给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3.同学们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的简洁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重、难点

重点: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3.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二、自学提纲:

一.主要让学生能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1.判别式在什么情况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

2.判别式在什么情况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

3.判别式在什么情况下无实数根?

二.ax2+bx+c=o(a≠0)的两个根为x1.x2那么

X1+x2=-x1x2=

三.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根据不同的类型的问题.列出不同类型的方程.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例1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k-1没有实数根.试判别关于x的方程x2+kx=1-k的根的情况。

巩固提高:

已知在等腰中,BC=8.AB.AC的长是关于x的方程x2-10x+m=0的两个实数根.求的周长

例题2:

.已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2a-1)x+a2=0的两个实数根.且(x1+2)(x2+2)=11.求a的值。

.巩固提高: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m+1)x+2m-1=0.

(1)求证:不论m为任何实数.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两根为x1.x2.且满足

求m的值。

例3某电脑销售商试销一品牌电脑(出厂为3000元/台),以4000元/台销售时,平均每月销售100台.现为了扩大销售,销售商决定降价销售,在原来1月份平均销售量的基础上,经2月份的市场调查,3月份调整价格后,月销售额达到576000元.已知电脑价格每台下降100元,月销售量将上升10台,

(1)求1月份到3月份销售额的平均增长率:

(2)求3月份时该电脑的销售价格.

练习: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赢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利润,商场决定采取适当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

1)若商场平均每天要赢利1200元,则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2)则降价多少元?

四、小结

这节课同学有什么收获?同学互相交流?

五、布置作业:

课前课后P10-12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篇7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达到什么目标,一个是结果达到什么水平。教学设计不宜于交流,教学案例适宜于交流。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或理性思考)。

4、教学案例的特点是

——真实性:案例必须是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

——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

——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二、数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数学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晰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习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反映的学生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情况写清楚,或者把个别学生独立学习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习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反思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三、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主题的选择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可从以下六方面选择主题:

(1)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

(2)体现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教学的成功经验;

(4)体现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法;

(5)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6)体现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和评价,以及怎样帮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等等。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篇8

知识结构

本节首先给出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相似比的概念,并利用探究法得出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

重难点分析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相似三角形是研究相似形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图形,是在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的拓广和发展,全等形是相似形的特殊情况,研究相似三角形比研究全等三角形更具有一般性.对应边和对应角子相似三角形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在找对应边及对应角时常常出现错误.

教法建议

1.从知识的逻辑体系出发,在知识的引入时可考虑先给出相似形的概念,在给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在知识的引入上,可以从生活实例的角度出发,在生活中找几个相似三角形的例子,在此基础上给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3.在知识的引入上,还可以从知识的建构模式入手,给出几组图形,告诉学生这几组图形都是相似三角形,由学生研究这些图形的边角关系,从而得到对相似三角形的本质认识

4.在相似三角形概念的巩固中,应注意反例的作用,要适当给出或由学生举出不是相似三角形的例子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5.在概念的理解过程中,要注意给出不同层次的图形,要求学生从中找出相似三角形,既增加学生的参与又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6.在本节内容中对应边及对应角的寻找学生常常出现混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由浅入深的一系列题组由学生寻找其中的对应边或对应角,并说明根据,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理解相似比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预备定理,并了解它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3.通过预备定理的条件所构成的图形的三种情况,教给学生对一致性问题的思考方法.

4.通过学习,培养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二、教学设计

类比学习、探索发现.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及预备定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加深对相似三角形概念的本质的认识.

2.教学难点:是相似比的概念及找对应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它在形状上、大小上有何特征?

2.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也和对应角有什么关系?

【讲解新课】

1.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相同形状”,它们的大小不一定相等,这是和全等三角形的重要区别.为加深学生对相似三角形概念的本质的认识,教学时可预先准备几对相似三角形,让学生观察或测量对应元素的关系,然后直观地得出:两个三角形形状相同,就是他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符号“∽”,读作:“相似于”,记作:∽,如图所示.

反之亦然.即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性质).

∽,

另外,相似三角形具有传递性(性质).

注:在证两个三角形相似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

思考问题:(l)所有等腰三角形都相似吗?所有等边三角形呢?为什么?

(2)所有直角三角形都相似吗?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呢?为什么?

2.相似比的概念

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K,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注:①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具有顺序性.

如果与的相似比是K,那么与的相似比是.

②全等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这也说明了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殊情形.

3.预备定理:平行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如图所示.

教材通过探讨的方法,根据题设中有平行线的条件,结合5.2节例6定理的结论,再根据三角形的定义,从而得出了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结论,这里要强调的是:

(1)本定理的导出不仅让学生复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而且为后面的证明打下了基础,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2)由本定理的题设所构成的三角形有三种可能,除教材中两种情况外还有如左图所示的情形,它可以看成BC截两边所得,其中,本质上与右图是一致的.

(3)根据两个三角形相似写对应边的比例式时,每个比的前项是同一个三角形的三边,而比的后项是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对应边,它们的位置不能写错,作题时务必要认真仔细,如本定理的比例式,防止出现的错误,如出现错误,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

(4)根据两个三角形相似写对应边的比例式时,还应给学生强调,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所对的边就是对应边,对应边应写在对应位置.

(5)建议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一些形象性语言,如:有平行就有成比例线段,有平行就有相似三角形.

【小结】

1.本节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正确理解相似比的概念,为以后学习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打下基础.

3.重点学习了预备定理及注意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篇9

学习目标

1、学会用公式法因式法分解

2、综合运用提取公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

学习重难点重点:

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难点:综合运用两种公式法因式分解

自学过程设计

完全平方公式:

完全平方公式的逆运用:

做一做:

1.(1)16x2-8x+_______=(4x-1)2;

(2)_______+6x+9=(x+3)2;

(3)16x2+_______+9y2=(4x+3y)2;

(4)(a-b)2-2(a-b)+1=(______-1)2.

2.在代数式(1)a2+ab+b2;(2)4a2+4a+1;(3)a2-b2+2ab;(4)-4a2+12ab-9b2中,可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3.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A.x2+y2=(x+y)2B.x2-xy+x2=(x-y)2

C.1+4x-4x2=(1-2x)2D.4-4x+x2=(x-2)2

4.分解因式:(1)x2-22x+121(2)-y2-14y-49(3)(a+b)2+2(a+b)+1

5.计算:20062-40102006+20052=___________________.

6.若x+y=1,则x2+xy+y2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

想一想

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懂?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习展示一:

1.判别下列各式是不是完全平方式.

2、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x2+4xy-4y2

(2)3ax2+6axy+3ay2

(3)(2x+y)2-6(2x+y)+9

应用探究:

1、用简便方法计算

49.92+9.98+0.12

拓展提高:

(1)(a2+b2)(a2+b210)+25=0求a2+b2

(2)4x2+y2-4xy-12x+6y+9=0

求x、y关系

(3)分解因式:m4+4

教后反思 考察利用公式法因式分解的题目不会很难,但是需要学生记住公式的形式,之后利用公式把式子进行变形,从而达到进行因式分解的目的,但是这里有用到实际中去的例子,对学生来说会难一些。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篇10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 :根据数与数字关系找等量关系.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步骤?

①审题,②设未知数,③列方程,④解方程,⑤答.

(2)两个连续奇数的表示方法是,2n+1,2n-1;2n-1,2n-3;……(n表示整数).

2.例1 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这两个数.

分析:(1)两个连续奇数中较大的奇数与较小奇数之差为2,(2)设元(几种设法) .设较小的奇数为x,则另一奇数为x+2, 设较小的奇数为x-1,则另一奇数为x+1; 设较小的奇数为2x-1,则另一个奇数2x+1.

以上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有三种设法,就有三种列法,找三位学生使用三种方法,然后进行比较、鉴别,选出最简单解法.

解法(一)

设较小奇数为x,另一个为x+2,

据题意,得x(x+2)=323.

整理后,得x2+2x-323=0.

解这个方程,得x1=17,x2=-19.

由x=17得x+2=19,由x=-19得x+2=-17,

答:这两个奇数是17,19或者-19,-17.

解法(二)

设较小的奇数为x-1,则较大的奇数为x+1.

据题意,得(x-1)(x+1)=323.

整理后,得x2=324.

解这个方程,得x1=18,x2=-18.

当x=18时,18-1=17,18+1=19.

当x=-18时,-18-1=-19,-18+1=-17.

答:两个奇数分别为17,19;或者-19,-17.

解法(三)

设较小的奇数为2x-1,则另一个奇数为2x+1.

据题意,得(2x-1)(2x+1)=323.

整理后,得4x2=324.

解得,2x=18,或2x=-18.

当2x=18时,2x-1=18-1=17;2x+1=18+1=19.

当2x=-18时,2x-1=-18-1=-19;2x+1=-18+1=-17

答:两个奇数分别为17,19;-19,-17.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1.三种不同的设元,列出三种不同的方程,得出不同的x值,影响最后的结果吗?

2.解题中的x出现了负值,为什么不舍去?

答:奇数、偶数是在整数范围内讨论,而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3.选出三种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

练习

1.两个连续整数的积是210,求这两个数.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21,求这三个数.

3.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2,积为23,求这两个数.

学生板书,练习,回答,评价,深刻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例2 有一个两位数等于其数字之积的3倍,其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2,求这两位数.

分析:数与数字的关系是:

两位数=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三位数=百位数字×100+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解:设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x-2,这个两位数是10(x-2)+x.

据题意,得10(x-2)+x=3x(x-2),

整理,得3x2-17x+20=0,

当x=4时,x-2=2,10(x-2)+x=24.

答:这个两位数是24.

练习1 有一个两位数,它们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8,如果把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两位数乘以原来的两位数就得1855,求原来的两位数.(35,53)

2.一个两位数,其两位数字的差为5,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数与原数之积为976,求这个两位数.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笔答,板书,评价,体会.

(四)总结,扩展

1奇数的表示方法为2n+1,2n-1,……(n为整数)偶数的表示方法是2n(n是整数),连续奇数(偶数)中,较大的与较小的差为2,偶数、奇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数与数字的关系

两位数=(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三位数=(百位数字×100)+(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

2.通过本节课内容的比较、鉴别、分析、综合,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刻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在解应用问题中的用途.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1、2、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 :根据数与数字关系找等量关系.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步骤?

①审题,②设未知数,③列方程,④解方程,⑤答.

(2)两个连续奇数的表示方法是,2n+1,2n-1;2n-1,2n-3;……(n表示整数).

2.例1 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这两个数.

分析:(1)两个连续奇数中较大的奇数与较小奇数之差为2,(2)设元(几种设法) .设较小的奇数为x,则另一奇数为x+2, 设较小的奇数为x-1,则另一奇数为x+1; 设较小的奇数为2x-1,则另一个奇数2x+1.

以上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有三种设法,就有三种列法,找三位学生使用三种方法,然后进行比较、鉴别,选出最简单解法.

解法(一)

设较小奇数为x,另一个为x+2,

据题意,得x(x+2)=323.

整理后,得x2+2x-323=0.

解这个方程,得x1=17,x2=-19.

由x=17得x+2=19,由x=-19得x+2=-17,

答:这两个奇数是17,19或者-19,-17.

解法(二)

设较小的奇数为x-1,则较大的奇数为x+1.

据题意,得(x-1)(x+1)=323.

整理后,得x2=324.

解这个方程,得x1=18,x2=-18.

当x=18时,18-1=17,18+1=19.

当x=-18时,-18-1=-19,-18+1=-17.

答:两个奇数分别为17,19;或者-19,-17.

解法(三)

设较小的奇数为2x-1,则另一个奇数为2x+1.

据题意,得(2x-1)(2x+1)=323.

整理后,得4x2=324.

解得,2x=18,或2x=-18.

当2x=18时,2x-1=18-1=17;2x+1=18+1=19.

当2x=-18时,2x-1=-18-1=-19;2x+1=-18+1=-17

答:两个奇数分别为17,19;-19,-17.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1.三种不同的设元,列出三种不同的方程,得出不同的x值,影响最后的结果吗?

2.解题中的x出现了负值,为什么不舍去?

答:奇数、偶数是在整数范围内讨论,而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3.选出三种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

练习

1.两个连续整数的积是210,求这两个数.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21,求这三个数.

3.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2,积为23,求这两个数.

学生板书,练习,回答,评价,深刻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例2 有一个两位数等于其数字之积的3倍,其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2,求这两位数.

分析:数与数字的关系是:

两位数=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三位数=百位数字×100+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解:设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x-2,这个两位数是10(x-2)+x.

据题意,得10(x-2)+x=3x(x-2),

整理,得3x2-17x+20=0,

当x=4时,x-2=2,10(x-2)+x=24.

答:这个两位数是24.

练习1 有一个两位数,它们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8,如果把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两位数乘以原来的两位数就得1855,求原来的两位数.(35,53)

2.一个两位数,其两位数字的差为5,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数与原数之积为976,求这个两位数.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笔答,板书,评价,体会.

(四)总结,扩展

1奇数的表示方法为2n+1,2n-1,……(n为整数)偶数的表示方法是2n(n是整数),连续奇数(偶数)中,较大的与较小的差为2,偶数、奇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数与数字的关系

两位数=(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三位数=(百位数字×100)+(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

……

2.通过本节课内容的比较、鉴别、分析、综合,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刻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在解应用问题中的用途.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1、2、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篇11

①结合你对一元一次方程中的一次的理解,说一说你对一次函数中的“一次”的理解.②k可以是怎样的`数?

③你怎样认识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关系?

一个常数b的和即Y=kx+b定义:一般地,形

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

b=0时,

Y=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例1、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①Y=X-6②Y=3X③Y=X2④Y=7-X

学生独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例2、写出下列各题中x与y之间的关系式,并判

解释与应用

断,y是否为x的一次函数?是否为正比例函数?①汽车以6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路程中y(千米)与行驶时间(时)之间的关系式;②圆的面积y(厘米2)与他的半径x(厘米)之间的关系:③一棵树现在高50厘米,每个月长高2厘米,x月后这棵树的高度y(厘米)之间的关系式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篇12

12.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应注意是方程的解,但不一定符合题意,因此求解后一定要检验,以确定适合题意的解.例如线段的长度不为负值,人的个数不能为分数等.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2)长方形的周长、面积?长方体的体积?

2.例1 现有长方形纸片一张,长19cm,宽15cm,需要剪去边长是多少的小正方形才能做成底面积为77cm2的无盖长方体型的纸盒?

解:设需要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xcm,则盒底面长方形的长为(19-2x)cm,宽为(15-2x)cm,

据题意:(19-2x)(15-2x)=77.

整理后,得x2-17x+52=0,

解得x1=4,x2=13.

∴ 当x=13时,15-2x=-11(不合题意,舍去.)

答:截取的小正方形边长应为4cm,可制成符合要求的无盖盒子.

练习1.章节前引例.

学生笔答、板书、评价.

练习2.教材P.42中4.

学生笔答、板书、评价.

注意:全面积=各部分面积之和.

剩余面积=原面积-截取面积.

例2 要做一个容积为750cm3,高是6cm,底面的长比宽多5cm的长方形匣子,底面的长及宽应该各是多少(精确到0.1cm)?

分析:底面的长和宽均可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则长×宽×高=体积,这样便可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解:长方体底面的宽为xcm,则长为(x+5)cm,

解:长方体底面的宽为xcm,则长为(x+5)cm,

据题意,6x(x+5)=750,

整理后,得x2+5x-125=0.

解这个方程x1=9.0,x2=-14.0(不合题意,舍去).

当x=9.0时,x+17=26.0,x+12=21.0.

答:可以选用宽为21cm,长为26cm的长方形铁皮.

教师引导,学生板书,笔答,评价.

(四)总结、扩展

1.有关面积和体积的应用题均可借助图示加以分析,便于理解题意,搞清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互关系.

2.要深刻理解题意中的已知条件,正确决定一元二次方程的取舍问题,例如线段的长不能为负.

3.进一步体会数字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3、6、7.

教材P.41中3.4

五、板书设计 

12.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

例1.略

例2.略

解:设……… 解:…………

………… …………

12.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应注意是方程的解,但不一定符合题意,因此求解后一定要检验,以确定适合题意的解.例如线段的长度不为负值,人的个数不能为分数等.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2)长方形的周长、面积?长方体的体积?

2.例1 现有长方形纸片一张,长19cm,宽15cm,需要剪去边长是多少的小正方形才能做成底面积为77cm2的无盖长方体型的纸盒?

解:设需要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xcm,则盒底面长方形的长为(19-2x)cm,宽为(15-2x)cm,

据题意:(19-2x)(15-2x)=77.

整理后,得x2-17x+52=0,

解得x1=4,x2=13.

∴ 当x=13时,15-2x=-11(不合题意,舍去.)

答:截取的小正方形边长应为4cm,可制成符合要求的无盖盒子.

练习1.章节前引例.

学生笔答、板书、评价.

练习2.教材P.42中4.

学生笔答、板书、评价.

注意:全面积=各部分面积之和.

剩余面积=原面积-截取面积.

例2 要做一个容积为750cm3,高是6cm,底面的长比宽多5cm的长方形匣子,底面的长及宽应该各是多少(精确到0.1cm)?

分析:底面的长和宽均可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则长×宽×高=体积,这样便可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解:长方体底面的宽为xcm,则长为(x+5)cm,

解:长方体底面的宽为xcm,则长为(x+5)cm,

据题意,6x(x+5)=750,

整理后,得x2+5x-125=0.

解这个方程x1=9.0,x2=-14.0(不合题意,舍去).

当x=9.0时,x+17=26.0,x+12=21.0.

答:可以选用宽为21cm,长为26cm的长方形铁皮.

教师引导,学生板书,笔答,评价.

(四)总结、扩展

1.有关面积和体积的应用题均可借助图示加以分析,便于理解题意,搞清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互关系.

2.要深刻理解题意中的已知条件,正确决定一元二次方程的取舍问题,例如线段的长不能为负.

3.进一步体会数字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3、6、7.

教材P.41中3.4

五、板书设计 

12.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

例1.略

例2.略

解:设……… 解:…………

………… …………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篇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

难点:正确理解题意,从中找出数量关系里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写成代数式???

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用代数式表示乙数:(投影)

(1)乙数比x大5;(x+5)

(2)乙数比x的2倍小3;(2x-3)

(3)乙数比x的倒数小7;(-7)

(4)乙数比x大16%?((1+16%)x)

(应用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解答本题)

2、在代数里,我们经常需要把用数字或字母叙述的一句话或一些计算关系式,列成代数式,正如上面的练习中的问题一样,这一点同学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在代数式里也常常需要把用文字叙述的一句话或计算关系式(即日常生活语言)列成代数式?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例1用代数式表示乙数:

(1)乙数比甲数大5;(2)乙数比甲数的2倍小3;

(3)乙数比甲数的倒数小7;(4)乙数比甲数大16%?

分析:要确定的乙数,既然要与甲数做比较,那么就只有明确甲数是什么之后,才能确定乙数,因此写代数式以前需要把甲数具体设出来,才能解决欲求的乙数?

解:设甲数为x,则乙数的代数式为

(1)x+5(2)2x-3;(3)-7;(4)(1+16%)x?

(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

最后,教师需指出:第4小题的答案也可写成x+16%x?

例2用代数式表示:

(1)甲乙两数和的2倍;

(2)甲数的与乙数的的差;

(3)甲乙两数的平方和;

(4)甲乙两数的和与甲乙两数的差的积;

(5)乙甲两数之和与乙甲两数的差的积?

分析:本题应首先把甲乙两数具体设出来,然后依条件写出代数式?

解:设甲数为a,乙数为b,则

(1)2(a+b);(2)a-b;(3)a2+b2;

(4)(a+b)(a-b);(5)(a+b)(b-a)或(b+a)(b-a)?

(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

此时,教师指出:a与b的和,以及b与a的和都是指(a+b),这是因为加法有交换律?但a与b的差指的是(a-b),而b与a的差指的是(b-a)?两者明显不同,这就是说,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句子里应特别注意其运算顺序?

例3用代数式表示:

(1)被3整除得n的数;

(2)被5除商m余2的数?

分析本题时,可提出以下问题:

(1)被3整除得2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3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n的数如何表示?

(2)被5除商1余2的数是几?如何表示这个数?商2余2的数呢?商m余2的数呢?

解:(1)3n;(2)5m+2?

(这个例子直接为以后让学生用代数式表示任意一个偶数或奇数做准备)?

例4设字母a表示一个数,用代数式表示:

(1)这个数与5的和的3倍;(2)这个数与1的差的;

(3)这个数的5倍与7的.和的一半;(4)这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的和?

分析:启发学生,做分析练习?如第1小题可分解为“a与5的和”与“和的3倍”,先将“a与5的和”例成代数式“a+5”再将“和的3倍”列成代数式“3(a+5)”?

解:(1)3(a+5);(2)(a-1);(3)(5a+7);(4)a2+a?

(通过本例的讲解,应使学生逐步掌握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为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5设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m,用代数式表示:

(1)教室里每行的座位数比座位的行数多6,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2)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每行座位数的,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

分析本题时,可提出如下问题:

(1)教室里有6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

(2)教室里有m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

(3)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结果,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总座位数=每行的座位数×行数)

解:(1)m(m+6)个;(2)(m)m个?

(三)、课堂练习

1?设甲数为x,乙数为y,用代数式表示:(投影)

(1)甲数的2倍,与乙数的的和;(2)甲数的与乙数的3倍的差;

(3)甲乙两数之积与甲乙两数之和的差;(4)甲乙的差除以甲乙两数的积的商?

2?用代数式表示:

(1)比a与b的和小3的数;(2)比a与b的差的一半大1的数;

(3)比a除以b的商的3倍大8的数;(4)比a除b的商的3倍大8的数?

3?用代数式表示:

(1)与a-1的和是25的数;(2)与2b+1的积是9的数;

(3)与2x2的差是x的数;(4)除以(y+3)的商是y的数?

〔(1)25-(a-1);(2);(3)2x2+2;(4)y(y+3)?〕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请学生回答:

1?怎样列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什么?

其次,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对于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应按下述规律列代数式:

(1)列代数式,要以不改变原题叙述的数量关系为准(代数式的形式不唯一);

(2)要善于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成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

(3)把用日常生活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是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要求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

练习设计

1、用代数式表示:

(1)体校里男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60%,女生人数是a,学生总数是多少?

(2)体校里男生人数是x,女生人数是y,教练人数与学生人数之比是1∶10,教练人数是多?

2、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一边是a厘米,

求:(1)这个长方形另一边的长;(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板书设计

§3.2代数式

(一)知识回顾(三)例题解析(五)课堂小结

例1、例2

(二)观察发现(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

教学后记

由于列代数式的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本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故在设计其教学过程时,注意所选例题及练习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地掌握好这一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初的培养。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篇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能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会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在经历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发展符号感;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丰富多彩的现实情景,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长“用数学”的信心.

2.通过用含字母的式子描述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认识到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数学工具之一。

教学重、难点:

重点: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难点:单项式次数的概念;单项式的书写格式及注意点。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式

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探究现实情景中用字母表示数的问题,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找出材料中个体的共同点,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抽象、概括单项式及相关的概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一张奔驰在青藏铁路线上的列车照片,并配上歌曲《天路》,边欣赏边向学生介绍青藏铁路所创造的历史之最。

情境问题:

青藏铁路西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t小时呢?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出发,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青藏铁路的伟大成就,激发

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一次情感教育。

解: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2小时行驶的路程是:100×2=200(千米)

3小时行驶的路程是:100×3=300(千米)

t小时行驶的路程是:100×t=100t(千米)

注意: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若出现乘号,通常将乘号写作“·”或省略不写。

如:100×a可以写成100a或100a。

代数式:用基本的运算符号(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等)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

代数式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和数量的关系,本节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类代数式整式。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路程=速度×时间出发,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历一个从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认识过程,发展学生的认知观念。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探究

思考:用含字母的式子填空(独立完成),并观察列出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小组可交流讨论)。

1、边长为a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是__,体积是__.

2、铅笔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的2.5倍,则圆珠笔的单价是___元。

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小时,它t小时行驶的路程为__千米。

4、数n的相反数是__。

解:(1)6a2、a3(2)2.5x(3)vt(4)-n

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6a2=6·a·aa3=a·a·a2.5x=2.5·xvt=v·t-n=-1·n

单项式: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的乘积。

注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设计意图:从熟悉的实际背景出发,充分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描述,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获得数学猜想和数学经验,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和探究欲,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火眼金睛

下列各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不是?

(1)a(2)0(3)a2

(4)6a(5)

(6)

(7)3a+2b(8)xy2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不同形式的单项式的直观认识。

解剖单项式

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如:-3x的系数是,-ab的系数是,的系数是。

次数:一个单项式中的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如:-3x的次数是,ab的次数是。

小试身手

单项式2a2-1.2hxy2-t2-32x2y

系数

次数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对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是否理解,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巩固概念。

单项式的注意点:

(1)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应写在字母的___,且乘号可_________;

(2)带分数作为系数时,应改写成_______的形式;

(3)式子中若出现相除时,应把除号写成____的形式;

(4)把“1”或“-1”作为项的系数时,“1”可以__不写。

行家看门道

①1x②-1x

③a×3④a÷2

⑤⑥m的系数为1,次数为0

⑦的系数为2,次数为2

设计意图:单项式的书写和表示有其特有的格式和注意点,通过以上两个题目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注意点。

三、例题讲解,巩固新知

例1: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册;

(2)底边长为a,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

(3)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a,高是h,它的体积是;

(4)一台电视机原价a元,现按原价的9折出售,这台电视机现在的售价

为元;

(5)一个长方形的长0.9,宽是a,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解:(1)12n,它的系数是12,次数是1

(2),它的系数是,次数是2;

(3)a2h,它的系数是1,次数是3;

(4)0.9a,它的系数是0.9,次数是1;

(5)0.9a,它的系数是0.9,次数是1。

设计意图:学生能用单项式表示简单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进一步巩固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试一试

你还能赋予0.9a一个含义吗?

设计意图:同一个式子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式子更具有一般性,而且发散学生思维。

大胆尝试

写出一个单项式,使它的系数是2,次数是3.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为不同程度的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拓展提高

尝试应用

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1)全校学生总数是x,其中女生占总数48%,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是;

(2)一辆长途汽车从杨柳村出发,3小时后到达相距s千米的溪河镇,这辆长途汽车的平均速度是;

(3)产量由m千克增长10%,就达到千克;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单项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能力提升

1、已知-xay是关于x、y的三次单项式,那么a=,b=.

2、若-ax2yb+1是关于x、y的五次单项式,且系数为-3,则a=,b=.

设计意图:照顾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体会跳一跳、摘桃子的乐趣。

五、小结:

本节课你感受到了吗?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1、单项式的概念: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的乘积。

2、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

系数:单项中的数字因数;

次数:单项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

3、会用单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注意列式时式子要规范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和反思,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学生,使学生相信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结束寄语

悟性的高低取决于有无悟“心”,其实,人与人的差别就在于你是否去思考,去发现!

设计意图:这是对学生的激励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期盼,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六、板书设计

2.1整式

单项式概念探究例1多

单项式的系数概念观察交流尝试应用媒

单项式的次数概念能力提升体

七、作业:

1.作业本(必做)。

2.请下面图片设计一个故事情境,要求其中包含的数量关系能够用单项式表示,并且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选做)。

设计意图:布置分层作业,既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让学生自行编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可以改变一味由教师出题的形式,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知识,同时培养同学之间的竞争意识。

八、设计理念:

本节课是研究整式的起始课,它是进一步学习多项式的基础,因此对单项式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学习。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性,即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认识概念,同时也要注重分析,亦即在剖析单项式结构时,借助反例练习,抓住概念易混淆处和判断易出错处,强化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单项式系数、次数,为进一步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热情高,但观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将提供大量感性材料,以启发引导为主,同时辅之以讨论、练习、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并逐步培养起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同类项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教案设计电子版篇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说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2、能熟练运用法则结合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特别是应用绝对值概念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能利用数轴对多个有理数进行有序排列。

3、能正确运用符号"<"">""∵""∴"写出表示推理过程中简单的因果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法则借助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难点:利用绝对值概念比较两个负分数的大小。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一)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多媒体显示)某一天我们5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从刚才的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从常见的气温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能有些学生会说从中知道广州的最低气温10℃比上海的最低气温0℃高,有些学生会说哈尔滨的最低气温零下20℃比北京的最低气温零下10℃低等;不会说的,老师适当点拔,从而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以下填空。

比较这一天下列两个城市间最低气温的高低(填"高于"或"低于")

广州_______上海;北京________上海;北京________哈尔滨;武汉________哈尔滨;武汉__________广州。

2、画一画:(1)把上述5个城市最低气温的数表示在数轴上,(2)观察这5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3)温度的高低与相应的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发现原点左边的数都是负数,原点右边的数都是正数;同时也发现5在0右边,5比0大;10在5右边,10比5大,初步感受在数轴上原点右边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教师趁机追问,原点左边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吗?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进一步验证了原点左边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从而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的乐趣,在探究中不知不觉获得了知识。)由小组讨论后,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二)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练一练(师生共同完成例1后,学生完成随堂练习1)

例1:在数轴上表示数5,0,-4,-1,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连接。(师生共同完成)

分析:本题意有几层含义?应分几步?

要点总结:小组讨论归纳,本题解题时的一般步骤:①画数轴②描点;③有序排列;④不等号连接。

随堂练习: P19 T1

2、做一做

(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对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①2和7   ②-6和-1  ③-6和-36  ④-和-1.5

(2)求出图中各对数的绝对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由①、②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代表站起来发言,口述自己组的发现,说明自己组发现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规律的能力。)

要点总结: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由学生总结得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1)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

(3)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3、师生共同完成例2后,学生完成随堂练习2、3、4。

例2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师生共同完成)

(1)1与-10,(2)-0.001与0,(3)-8与+2;(4)-与-;(5)-(+)与-|-0.8|

分析:第(4)(5)题较难,第(4)题应先通分,第(5)题应先化简,再比较。同时在讲解时,要注意格式。

注:绝对值比较时,分母相同,分子大的数大;分子相同,则分母大的数反而小;分子分母都不相同时,则应先通分再比较,或把分子化相同再比较。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时的一般步骤:①求绝对值;②比较绝对值的大小;③比较负数的大小。

思考:还有别的方法吗?(分组讨论,积极思考)

4、想一想:我们有几种方法来判断有理数的大小?你认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讨论后,得出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法则,另一种是利用数轴,当两个数比较时一般选用第一种,当多个有理数比较大小时,一般选用第二种较好。

练一练:P19 T2、3、4

5、考考你: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有没有的有理数,有没有最小的有理数,为什么?

(2)有没有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若有,请把它写出来?

(3)在于-1.5且小于4.2的整数有_____个,它们分别是____。

(4)若a>0,b<0,a<|b|,则你能比较a、b、-a、-b这四个数的大小吗?(本题属提高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

(新颖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6、议一议,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由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的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法则,两两比较,另一种是利用数轴,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必须把要比较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然后按照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用"<"(或">")连接,这种方法在比较多个有理数大小时非常简便。

六、布置作业:P19 A组、B组

基础好的A、B两组都做

基础较差的同学选做A组。

5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