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课件教案

时间: 新华 数学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如何才能写出优秀的初中数学课件教案?这里给大家分享初中数学课件教案供大家参考。

初中数学课件教案篇1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初二下册第16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分式的加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它是代数运算的基础,分两课时完成,我所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及简单的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同时也学习过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将为《分式的加减法》第二课时以及《分式方程》的学习做好必备的知识储备。因此,在分式的学习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节课中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是重点,运用法则计算分式的加减是难点,掌握计算的一般解题步骤是解决问题是关键。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识和结构与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说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及本课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新课程标准制定如下:知识与技能: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运算,具有一定解决问题计算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有条理思考及代数表达能力,体会其价值。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载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设计思路。

三、说教学方法

教法选择与手段:本课我主要以“复习旧知,导入新知,例题讲解,拓展延伸”为主线,启发和引导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师生共同研究探讨,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过程。学法指导: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观察思考、猜想归纳、例题学习和巩固提高”四个层次的学法。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在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预设的教学过程是:观察导入、例题示范、习题巩固、归纳小结和作业布置。

五、分层作业

各位老师,以上所说只是我预设的一种方案,但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会随着学生和教师的灵活发挥而随机生成的,预设效果如何,最终还有待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

初中数学课件教案篇2

一、教材内容及设置依据

【教材内容】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有理数加法、减法的运算的回顾,学习包括分数和小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理解其方法;应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设置依据】教材内容的确定主要根据知识的社会作用性、教育性原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以及形成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作用)、后继教育原则(为进一步深造、参加实际工作和适应日常生活准备条件)、可接受性原则(即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生理心理特征,又要着眼于学生的不断发展);还要与现实生活、科技发展相适应,逐步深透现代教学思想。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的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和加强,同时又是后面所要学习的有理数的乘法、除法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基础,

特别是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为后面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的学习提供了

类比依据。也为后面学习代数式的合并同类项及有关的恒等变形奠定了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对重点、难点的处理

【对重点的处理】本节的重点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了突出重点,教师应尽量从实际问题引入、应尽可能的在课堂上创设具体教学情境,注重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运算的方法。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和每节课的具体情况,尽可能的把每节课的“课堂练习”和“习题”的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板块,如:1、知识巩固型2、实际应用型3、方法多变型4、知识拓展型等。

【对难点的处理】对于难点的处理,因为新教材“强调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因此教学时我们应尽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或用“已知”去解决“未知”的思想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交流,充分的探索。同时淡化形式,突出实质(不出现代数和的定义,只是让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以及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对“代数和”加以体会)

四、关于教学方法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可采用的方法:

1、情境体验:通过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会到课堂中去,产生共鸣,激发兴趣,鼓励学生观察、分析、探索,加深其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发现法:它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中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巩固性、可接受性、教学与发展相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等原则。引导发现法的关键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小组合作、探究讨论:通过合作讨论,使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形成合作的意识,产生合作的愿望。

五、关于学法的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給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会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提出问题后,要鼓励学生分析、探索、讨论,确定出问题解决的办法。通过小组探究交流,得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开拓了思路,培养了思维能力。同时意识到:数学是生活实际中的数学、大自然中的数学,萌生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愿望。

六、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复习铺垫:

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组有关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速算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1、45+(-23)2、9-(-5)

3、-28-(-37)4、(-13)+0

5、(-29)+(-31)6、(-16)-(-12)-24-(-18)7、1.6-(-1.2)-2.58、(-42)+57+(-84)+(-23)

从四排学生中个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板演6、7、8、题。

通过比赛的方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迎合了学生好胜的心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对题目进行评判,对优胜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其他学生加以鼓励,使他们意识到“胜败乃兵家常事”,关键要有信心,要有高昂的斗志。通过练习,学生已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特别是减法法则,加深了印象,这符合教学论中的巩固性原则,为后面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

二、新知探索:

1、出示引例1:一架飞机作特技表演,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表:高度变化记作

上升4.5千米+4.5千米

下降3.2千米-3.2千米

上升1.1千米+1.1千米

下降1.4千米-1.4千米

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了多少米?

让学生分组探究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不难得出两种算法:

①4.5+(-3.2)+1.1+(-1.4)②4.5-3.2+1.1-1.4

=1.3+1.1+(-1.4)=1.3+1.1-1.4

=2.4+(-1.4)=2.4-1.4

=1千米=1千米

教师随之提出问题: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合作讨论、教师的引导、规纳、总结可得出:加减法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代数和“的含义。这里不要求出现“代数和”的名称。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让每一个学

初中数学课件教案篇3

12.6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三)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2.教学难点 :有关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词语的异同;增长,增长了,增长到;扩大,扩大到,扩大了.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

(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

(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

2.例1 某钢铁厂去年一月份某种钢的产量为5000吨,三月份上升到7200吨,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分析: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

则2月份的产量是5000+5000x=5000(1+x)(吨).

3月份的产量是[5000(1+x)+5000(1+x)x]

=5000(1+x)2(吨).

解: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据题意得:

5000(1+x)2=7200

(1+x)2=1.44

1+x=±1.2.

x1=0.2,x2=-2.2(不合题意,舍去).

取x=0.2=20%.

教师引导,点拨、板书,学生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为计算简便、直接求得,可以直接设增长的百分率为x.

(2)认真审题,弄清基数,增长了,增长到等词语的关系.

(3)用直接开平方法做简单,不要将括号打开.

练习1.教材P.42中5.

学生分析题意,板书,笔答,评价.

练习2.若设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为x,分别列出下面几个问题的方程.

(1)某工厂用二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到原来的b倍,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

(1+x)2=b(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

(2)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由a万元增加到b万元,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

(a(1+x)2=b)

(3)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了原来的b倍,求每年增长的百分数.

((1+x)2=b+1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

以上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总结下面的规律:

设某产量原来的产值是a,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增长一次后的产值为a(1+x),增长两次后的产值为a(1+x)2,…………增长n次后的产值为S=a(1+x)n.

规律的得出,使学生对此类问题能居高临下,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例2 某产品原来每件6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价,现价为384元,如果两个降价的百分数相同,求每次降价百分之几?

分析:设每次降价为x.

第一次降价后,每件为600-600x=600(1-x)(元).

第二次降价后,每件为600(1-x)-600(1-x)•x

=600(1-x)2(元).

解:设每次降价为x,据题意得

600(1-x)2=384.

答:平均每次降价为20%.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毕,学生板书,笔答,评价,对比,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增长”、“下降”的区别.如果设平均每次增长或下降为x,则产值a经过两次增长或下降到b,可列式为a(1+x)2=b(或a(1-x)2=b).

(四)总结、扩展

1.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严格审题,弄清各数据相互关系,正确布列方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渗透转化和方程的思想方法.

2.在解方程时,注意巧算;注意方程两根的取舍问题.

3.我们只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所以只求到两年的增长率.3年、4年……,n年,应该说按照规律我们可以列出方程,随着知识的增加,我们也将会解这些方程.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8

五、板书设计 

12.6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三)

1.数量关系: 例1…… 例2……

(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 分析:…… 分析……

(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 解…… 解……

(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  

2.最后产值、基数、平均增长率、时间  

的基本关系:  

M=m(1+x)n n为时间  

M为最后产量,m为基数,x为平均增长率  

12.6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三)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2.教学难点 :有关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词语的异同;增长,增长了,增长到;扩大,扩大到,扩大了.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

(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

(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

2.例1 某钢铁厂去年一月份某种钢的产量为5000吨,三月份上升到7200吨,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分析: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

则2月份的产量是5000+5000x=5000(1+x)(吨).

3月份的产量是[5000(1+x)+5000(1+x)x]

=5000(1+x)2(吨).

解: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据题意得:

5000(1+x)2=7200

(1+x)2=1.44

1+x=±1.2.

x1=0.2,x2=-2.2(不合题意,舍去).

取x=0.2=20%.

教师引导,点拨、板书,学生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为计算简便、直接求得,可以直接设增长的百分率为x.

(2)认真审题,弄清基数,增长了,增长到等词语的关系.

(3)用直接开平方法做简单,不要将括号打开.

练习1.教材P.42中5.

学生分析题意,板书,笔答,评价.

练习2.若设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为x,分别列出下面几个问题的方程.

(1)某工厂用二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到原来的b倍,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

(1+x)2=b(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

(2)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由a万元增加到b万元,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

(a(1+x)2=b)

(3)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了原来的b倍,求每年增长的百分数.

((1+x)2=b+1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

以上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总结下面的规律:

设某产量原来的产值是a,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增长一次后的产值为a(1+x),增长两次后的产值为a(1+x)2,…………增长n次后的产值为S=a(1+x)n.

规律的得出,使学生对此类问题能居高临下,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例2 某产品原来每件6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价,现价为384元,如果两个降价的百分数相同,求每次降价百分之几?

分析:设每次降价为x.

第一次降价后,每件为600-600x=600(1-x)(元).

第二次降价后,每件为600(1-x)-600(1-x)•x

=600(1-x)2(元).

解:设每次降价为x,据题意得

600(1-x)2=384.

答:平均每次降价为20%.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毕,学生板书,笔答,评价,对比,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增长”、“下降”的区别.如果设平均每次增长或下降为x,则产值a经过两次增长或下降到b,可列式为a(1+x)2=b(或a(1-x)2=b).

(四)总结、扩展

1.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严格审题,弄清各数据相互关系,正确布列方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渗透转化和方程的思想方法.

2.在解方程时,注意巧算;注意方程两根的取舍问题.

3.我们只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所以只求到两年的增长率.3年、4年……,n年,应该说按照规律我们可以列出方程,随着知识的增加,我们也将会解这些方程.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8

五、板书设计 

12.6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三)

1.数量关系: 例1…… 例2……

(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 分析:…… 分析……

(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 解…… 解……

(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  

2.最后产值、基数、平均增长率、时间  

的基本关系:  

M=m(1+x)n n为时间  

M为最后产量,m为基数,x为平均增长率  

初中数学课件教案篇4

一、教材、学情分析

“扇形统计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浙江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四节的学习内容,是从生活中实际问题出发,结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创造使用教材设计的一节课。生活中经常需要收集数据,而统计图是展示数据的重要方法,经常出现在报刊杂志媒体中,为此教科书安排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和制作。

学生在小学里曾经学习过扇形统计图,对扇形统计图的意义、特点和制作有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数据的收集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简单问题入手,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能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进而养成数据说话的习惯,初一学生积极要求上进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应该给学生广阔的舞台,让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和探究,品尝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认识扇形统计图的含义和特点;

2、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收集数据的过程当中,学会合作学习,并了解收集数据的方法步骤;

2、在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当中,学会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3、在决策和形成猜想中的过程当中,感受收集和利用数据是非常重要的。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从身边的一些简单问题,体验数据在解决不少现实问题中是有用的;

2、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品尝发现带来的欢乐,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合作讨论的过程当中体会数据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学会制作扇形统计图。

难点:从扇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并且正确地获取信息、利用数据进行分析、作出判断。

四、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简单课件(没有多媒体教室可采用小黑板展示);

2、布置学生准备,圆规、铅笔、彩色笔、计算器、剪刀等工具。

(二)教学流程

1、引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今天我们将学习另外一种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大家小学里已经学过,有印象吗?能回忆起来是怎样的一个图吗?学生回答(是一个圆分成几部分),下面先让大家欣赏一个扇形统计图。(展示)同学们暑假肯定看了奥运会,能知道中国得了多少枚金牌吗?(32)

射击412。5%

球类825%

水上项目825%

力量型项目928。125%

田径26。25%

体操13。125%

从这个统计图中同学们能知道中国在什么项目上有优势,什么项目上薄弱呢?大家知道吗?美国在什么项目上有优势?(田径)

引入设计说明:

1、从学生感兴趣的奥运会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2、突出扇形统计图的优点——能直观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区别于折线型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更深入一步认识一下扇形统计图,并教大家如何来画扇形统计图。

2、出示课本学生快餐营养成份统计图,学生观察、思考,老师介绍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用圆和扇形分别表示关于总体和各个组成部分数据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或称饼形图),特点是能直观地、生动地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

第一问、第二问学生回答;

第三问先说明什么是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课本上有摩天轮图(学生观察)。我们可以更直观向学生介绍,用事先准备好圆纸片对折,再对折,把圆分成相等四部分,这个直角就是圆心角。

这样学生更直观、清楚地理解了圆心角的概念。

还有奔驰汽车的标志,把圆分成相等的三部分,圆心角为120。

总结:圆心角的度数为所占的比例乘以360。

请一个学生回答第三问。

3、做一做,P152,第(2)小题后面部分,老师分析。

4、合作活动,师生互动(主要让学生学会画扇形统计图)

提出问题—→调查情况—→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画图

问题:同学们从家里到学校交通情况。

学生举手,一个学生点数,另一个学生记录,得出有关数据。

①步行20人40%144不妨设有50名学生,统计数据若如下(根据现场统计情况有不同的数据)。

②骑自行车15人30%108

③坐公交10人20%72

④其他5人10%36

画图步骤:1、画一个圆;

2、按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算出各个扇形的圆心角度数;

3、根据算出的各圆心角的度数画出各个扇形,并注明相应的百分比,各比例的名称可以注在图上,也可用图例表明。

注意:不用彩色,也可用白色、涂黑、斜线、网状等表示,学会动手画出扇形统计图。

学生再看例题:气象资料统计图,计算圆心角度数需用计算器。

5、课内练习,学生板演,一个学生计算数据,一个学生画出扇形统计图。

6、作业1)P153①②③④,思考题⑤

2)收集扇形统计图,渠道来自报纸、杂志、上网查询。

3)自己设计一个调查方案,用调查的数据制作一个扇形统计图。

五、教学设计说明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设计应全面贯彻六大基本理念,更加侧重理念③和理念④,本节课突出生动有趣的特点,学习方式多样化,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入的情景设计是学生身边的问题,例题采用学生自己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最后画图,让学生感到一种自己研究成果的成就感,相比之下,比课本的气象资料更具有感染力。作业中有一题是自己设计一个调查方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这就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

初中数学课件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经历不同的拼图方法验证公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因式分解、整式运算、面积等的认识。

2.通过验证过程中数与形的结合,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数学知识之间内在联系,每一部分知识并不是孤立的。

3.通过丰富有趣的拼图活动,经历观察、比较、拼图、计算、推理交流等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方法与经验。

4.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数学学习的信心。通过丰富有趣拼的图活动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1.通过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因式分解、整式运算、面积等的认识。

2.通过拼图验证公式的过程,使学习获得一些研究问题与合作交流的方法与经验。

难点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验证公式

教学方法动手操作,合作探究课型新授课教具投影仪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情景设置:

你已知道的关于验证公式的拼图方法有哪些?(教师在此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让学生回想前面拼图。)

新课讲解:

把几个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再通过图形面积的计算,常常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式子。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就由这个图(由两个边长分别为a、b、c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两条直角边都是c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得出:c2=a2+b2他的证法在数学史上被传为佳话。他是这样分析的,如图所示:

教师接着在介绍教材第94页例题的拼法及相关公式

提问:还能通过怎样拼图来解决以下问题

(1)任意选取若干块这样的硬纸片,尝试拼成一个长方形,计算它的面积,并写出相应的等式;

(2)任意写出一个关于a、b的二次三项式,如a2+4ab+3b2

试用拼一个长方形的方法,把这个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

这个问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和拼图,教师在这要引导适度,不要限制学生思维,同时鼓励学生在拼图过程中进行交流合作

了解学生拼图的情况及利用自己的拼图验证的情况。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及时指导,并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拼图及让学生讲解验证公式的方法,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状况给予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整理结论。

小结:

从这节课中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只要是学生的感受和想法,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最后,教师要对学生所说的进行全面的总结。)

学生回答

a(b+c+d)=ab+ac+ad

(a+b)(c+d)=ac+ad+bc+bd

(a+b)2=a2+2ab+b2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硬纸板制作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拼图、思考、交流经验,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适当引导。

作业第95页第3题

板书设计

复习例1板演

………………

………………

……例2……

………………

………………

教学后记

初中数学课件教案篇6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二元一次方程》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第一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这为本节的学习起了铺垫的作用。本节内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起始部分,因此,在本章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概念;

2.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和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二)数学思考:

体会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的必要性,学会独立思考,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和主元思想。

(三)问题解决:

初步学会利用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获得求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思路方法。

(四)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发现意识和能力,使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里“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理解;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教法:情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阅读教学法。

学法:阅读、比较、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从学生熟悉的姚明受伤事件引入。

师:火箭队最近取得了20连胜,姚明参加了前面的12场比赛,是球队的顶梁柱。

(1)连胜的第12场,火箭对公牛,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12分,其中罚球得了2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师:能用方程解决吗?列出来的方程是什么方程?

(2)连胜的第1场,火箭对勇士,在这场比赛中,姚明得了36分,你知道姚明投中了几个两分球,罚进了几个球吗?(罚进1球得1分,本场比赛姚明没投中三分球)师:这个问题能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吗?,你能列出方程吗?

设姚明投进了x个两分球,罚进了y个球,可列出方程。

(3)在雄鹿队与火箭队的比赛中易建联全场总共得了19分,其中罚球得了3分。你知道他分别投进几个两分球、几个三分球吗?

设易建联投进了x个两分球,y个三分球,可列出方程。

师:对于所列出来的三个方程,后面两个你觉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吗?那这两个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吗?你能给它们命一个名称吗?

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第一个问题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从而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第二、三问题设置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当实际问题不能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列出二元一次方程,渗透方程模型的通用性。另外,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创设轻松的问题情境,点燃学习新知识的“导火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我要学”的主人翁姿态投入学习,而且“会学”“乐学”。)

2.探索交流,汲取新知

概念思辨,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征

师:那到底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翻开书本,请同学们把这个概念划起来,想一想,你觉得和我们自己归纳出来的概念有什么区别吗?(同学们思考后回答)

师:根据概念,你觉得二元一次方程应具备哪几个特征?

活动:你自己构造一个二元一次方程。

快速判断: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

①x2+y=0②y=2x+

4③2x+1=2x④ab+b=4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设计的重点,为加深学生对“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内涵的理解,我采取的是阅读书本中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项的次数”的.思考,进而完善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通过学生自己举例子的活动去把“项的次数”形象化。)

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概念

师:前面列的两个方程2x+y=36,2x+3y=16真的是二元一次方程吗?通过方程2x+3y=16,你知道易建联可能投中几个两分球,几个三分球吗?

师:你是怎么考虑的?(让学生说说他是如何得到x和y的值的,怎么证明自己的这对未知数的取值是对的)利用一个学生合理的解释,引导学生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让学生归纳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及其记法。(学生看书本上的记法)

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取值,猜x和y的值,从而更深刻的体会二元一次方程解的本质: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取值。引导学生看书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记法上体会“一对未知数的取值”的真正含义。)

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对于2x+3y=16,你觉得这个方程还有其它的解吗?你能试着写几个吗?师:这些解你们是如何算出来的?

(设计意图:设计此环节,目的有三个:首先,是让学生学会如何检验一对未知数的取值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其次是让学生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最后让学生感受如何得到一个正确的解:只要取定一个未知数的取值,就可以代入方程算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这也就是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如何去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例:已知方程3x+2y=10,

(1)当x=2时,求所对应的y的值;

(2)取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数作为x的值,求所对应的y的值;

(3)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

(4)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x;

(5)当x=负2,0时,所对应的y的值是多少?

(6)写出方程3x+2y=10的三个解.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形成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一般方法,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再从他们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复步骤中提炼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把它与原方程比较,把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哪一个方程计算会更简单,形成“正迁移”,引导学生体会“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过程,实质是解一个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渗透数学的主元思想。以此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大显身手:

课内练习第2题

梳理知识,课堂升华

本节课你有收获吗?能和大家说说你的感想吗?3.作业布置

必做题:书本作业题1、2、3、4。

选做题:书本作业题5、6。

设计说明

本节授课内容属于概念课教学。数学学科的内容有其固有的组成规律和逻辑结构,它总是由一些最基本的数学概念作为核心和逻辑起点,形成系统的数学知识,所以数学概念是数学课程的核心。只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才能理解数学。二元一次方程作为初中阶段接触的第二类方程,形成概念并不难,关键如何理解它的概念,因此本节课采用先让同学自己试着下定义,然后与教材中的完整定义相互比较,发现不同点,进而理解“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这句话的内涵。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让学生体会“一个解、不止一个解、无数个解”的渐进过程,感受到用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并不能求出一对确定的未知数的取值,从而让学生产生有后续学习的愿望。

在讲授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时候,采用“特殊、一般、特殊”的教学流程,以期突破难点。首先抛出问题“这几个解你是如何求的”,

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二元一次方程;其次学生归纳先定一个未知数的取值,代入原方程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教师引导回到二元一次方程,假如x是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方程可以看成是一个关于谁的一元一次方程,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原来的二元一次方程;最后代入求值,此时注意的聚焦点是等号右边的那个算式,体会“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在求值过程中的简洁性,强化这种代数形式。另外,在引导学生推导“用含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过程中,渗透数学的主元思想和转化思想。

初中数学课件教案篇7

教学目标

通过十几减9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内退位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

(1)9+()=15(2)9+()=18

15-9=()18-9=()

(3)9+()=14(4)9+()=17

14-9=()17-9=()

二、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4题。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

(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将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

(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

1.完成P11页练习一的第5题。

2.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布置作业。

初中数学课件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体会公式的发现和推导过程,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理解公式的本质,会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发现、归纳、概括、猜想等探究创新能力,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与喜悦,树立学习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公式的理解,包括它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语言表述(学生自己的语言)、几何解释.

2、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其几何解释.

2、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问题1:请说出平方差公式,说说它的结构特点.

问题2:平方差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问题3:平方差公式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举例说明.

问题4:想一想、做一做,说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1)(a+b)2(2)(a-b)2

(此时,教师可让学生分别说说理由,并且不直接给出正确评价,还要继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探究新知

一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实验田,因需要将其边长增加b米,形成四块实验田,以种植不同的新品种.(如图)

(1)四块面积分别为:、、、;

(2)两种形式表示实验田的总面积:

①整体看:边长为的大正方形,S=;

②部分看:四块面积的和,S=.

总结:通过以上探索你发现了什么?

问题1:通过以上探索学习,同学们应该知道我们提出的问题4正确的结果是什么了吧?

问题2:如果还有同学不认同这个结果,我们再看下面的问题,继续探索.(a+b)2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请你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加以验证.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到猜想、感觉得到的不一定正确,只有再通过验证才能得出真知,但还是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表见解,但要验证)

问题3:你能说说(a+b)2=a2+2ab+b2

这个等式的结构特点吗?用自己的语言叙述.

(结构特点:右边是二项式(两数和)的平方,右边有三项,是两数的平方和加上这两数乘积的二倍)

问题4:你能根据以上等式的结构特点说出(a-b)2等于什么吗?请你再用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加以验证.

总结:我们把(a+b)2=a2+2ab+b2(a–b)2=a2–2ab+b2称为完全平方公式.

问题:①这两个公式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这两个公式吗?

语言描述: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这两数积的2倍.

强化记忆:首平方,尾平方,首尾二倍放中央,和是加来差是减.

三、例题讲解,巩固新知

例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2x-3)2(2)(4x+5y)2(3)(mn-a)2

解:(2x-3)2=(2x)2-2o(2x)o3+32

=4x2-12x+9

(4x+5y)2=(4x)2+2o(4x)o(5y)+(5y)2

=16x2+40xy+25y2

(mn-a)2=(mn)2-2o(mn)oa+a2

=m2n2-2mna+a2

交流总结: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1)确定首、尾,分别平方;

(2)确定中间系数与符号,得到结果.

四、练习巩固

练习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练习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练习3:

(练习可采用多种形式,学生上黑板板演,师生共同评价.也可学生独立完成后,学生互相批改,力求使学生对公式完全掌握,如有学生出现问题,学生、教师应及时帮助.)

五、变式练习

六、畅谈收获,归纳总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

2、我们在运用公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公式中的字母a、b可以是任意代数式;

(2)公式的结果有三项,不要漏项和写错符号;

(3)可能出现①②这样的错误.也不要与平方差公式混在一起.

七、作业设置

初中数学课件教案篇9

12.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应注意是方程的解,但不一定符合题意,因此求解后一定要检验,以确定适合题意的解.例如线段的长度不为负值,人的个数不能为分数等.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2)长方形的周长、面积?长方体的体积?

2.例1 现有长方形纸片一张,长19cm,宽15cm,需要剪去边长是多少的小正方形才能做成底面积为77cm2的无盖长方体型的纸盒?

解:设需要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xcm,则盒底面长方形的长为(19-2x)cm,宽为(15-2x)cm,

据题意:(19-2x)(15-2x)=77.

整理后,得x2-17x+52=0,

解得x1=4,x2=13.

∴ 当x=13时,15-2x=-11(不合题意,舍去.)

答:截取的小正方形边长应为4cm,可制成符合要求的无盖盒子.

练习1.章节前引例.

学生笔答、板书、评价.

练习2.教材P.42中4.

学生笔答、板书、评价.

注意:全面积=各部分面积之和.

剩余面积=原面积-截取面积.

例2 要做一个容积为750cm3,高是6cm,底面的长比宽多5cm的长方形匣子,底面的长及宽应该各是多少(精确到0.1cm)?

分析:底面的长和宽均可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则长×宽×高=体积,这样便可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解:长方体底面的宽为xcm,则长为(x+5)cm,

解:长方体底面的宽为xcm,则长为(x+5)cm,

据题意,6x(x+5)=750,

整理后,得x2+5x-125=0.

解这个方程x1=9.0,x2=-14.0(不合题意,舍去).

当x=9.0时,x+17=26.0,x+12=21.0.

答:可以选用宽为21cm,长为26cm的长方形铁皮.

教师引导,学生板书,笔答,评价.

(四)总结、扩展

1.有关面积和体积的应用题均可借助图示加以分析,便于理解题意,搞清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互关系.

2.要深刻理解题意中的已知条件,正确决定一元二次方程的取舍问题,例如线段的长不能为负.

3.进一步体会数字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3、6、7.

教材P.41中3.4

五、板书设计 

12.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

例1.略

例2.略

解:设……… 解:…………

………… …………

12.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 :找等量关系.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时,应注意是方程的解,但不一定符合题意,因此求解后一定要检验,以确定适合题意的解.例如线段的长度不为负值,人的个数不能为分数等.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2)长方形的周长、面积?长方体的体积?

2.例1 现有长方形纸片一张,长19cm,宽15cm,需要剪去边长是多少的小正方形才能做成底面积为77cm2的无盖长方体型的纸盒?

解:设需要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xcm,则盒底面长方形的长为(19-2x)cm,宽为(15-2x)cm,

据题意:(19-2x)(15-2x)=77.

整理后,得x2-17x+52=0,

解得x1=4,x2=13.

∴ 当x=13时,15-2x=-11(不合题意,舍去.)

答:截取的小正方形边长应为4cm,可制成符合要求的无盖盒子.

练习1.章节前引例.

学生笔答、板书、评价.

练习2.教材P.42中4.

学生笔答、板书、评价.

注意:全面积=各部分面积之和.

剩余面积=原面积-截取面积.

例2 要做一个容积为750cm3,高是6cm,底面的长比宽多5cm的长方形匣子,底面的长及宽应该各是多少(精确到0.1cm)?

分析:底面的长和宽均可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则长×宽×高=体积,这样便可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

解:长方体底面的宽为xcm,则长为(x+5)cm,

解:长方体底面的宽为xcm,则长为(x+5)cm,

据题意,6x(x+5)=750,

整理后,得x2+5x-125=0.

解这个方程x1=9.0,x2=-14.0(不合题意,舍去).

当x=9.0时,x+17=26.0,x+12=21.0.

答:可以选用宽为21cm,长为26cm的长方形铁皮.

教师引导,学生板书,笔答,评价.

(四)总结、扩展

1.有关面积和体积的应用题均可借助图示加以分析,便于理解题意,搞清已知量与未知量的相互关系.

2.要深刻理解题意中的已知条件,正确决定一元二次方程的取舍问题,例如线段的长不能为负.

3.进一步体会数字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3、6、7.

教材P.41中3.4

五、板书设计 

12.6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二)

例1.略

例2.略

解:设……… 解:…………

………… …………

初中数学课件教案篇10

一、教材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负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39;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18℃~-5℃

北京:-6℃~6℃

深圳:15℃~25℃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3℃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初中数学课件教案篇11

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改革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二次函数的图像的性质”这一课题,通过对传统教法的改进,以全新的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接受问题挑战,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民主的科研氛围,让学生感受“二次函数的性质”的探究发现过程,体验研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让学观察抛物线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以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能通过图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3、通过具体例子,在探索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过程中,学会利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表达式表示成:y=a(x-h)^2+k的形式,从而确定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和对称轴。

4、通过一般式与顶点式的互化过程,了解互化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认识“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在经历“观察、猜测、探索、验证、应用”的过程中,渗透从“形”到“数”和从“数”到“形”的转化,培养了学生的转化、迁移能力,实现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情感目标

1、通过主动操作、合作交流、自主评价,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好奇心与求知欲,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猜想与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协同合作的意识、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能力目标

1、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探讨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研究、、、这几类函数图像,得出平移规律,并总结概括出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学方法:

运用问题解决理论指导教学,力求体现“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备:计算机、网络

[教学内容]

步骤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复习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那么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别是、.用媒体方式呈现,让学生填空,然后提交.

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呢?(课前已经做过)

(1)画出图像经过了哪些过程?

(2)列表时自变量取了几个数?哪几个数?

(3)找几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图像。

(4)想一想,列表时如何合理选值?以什么数为中心?当x取互为相反数的值时,y的值如何?让学生结合老师强调的作图注意事项,再画函数的图图像。

然后老师用画函数工具作出的图像。由学生观察作比较。

教会学生用画函数工具画图,让学生比较两种画法,弄清学生自己所画的不足之处.

(2)观察函数的图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用几何画板呈现已画好的函数图象,让学生观察图象上的点变化的过程,确认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让学生归纳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老师作总结.

归纳:(1)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并且开口向上;

(2)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是轴;

(3)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那么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是;

(4)在对称轴的左边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边随着的增大而增大.

实践一

一、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

(1);

(2).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观察、比较两图象之间的关系。

2.练习: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

(1);

(2).

学生观察、总结、交流

二、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寻找两图象之间的关系:

(1),;

(2),.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

2.练习: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

观察三条抛物线的相互关系,并分别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你能说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吗?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

三、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寻找三个图象之间的关系:

(1),;

(2),;

(3),.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

2.不画出图象,你能说明抛物线与之间的关系吗?

四、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寻找三个图象之间的关系:

(1),,;

(2),,;

(3),,.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教师指出就叫抛物线的顶点式。

2.把抛物线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讨论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由函数怎样平移而得到?

归纳:由函数的图象沿对称轴向上(下)平移个单位(为向上,为向下),

向右(左)平移个单位(为向右,为向左)得到函数的图象.

实践二1.由二次函数解析式能否写出它的一般式.

2.讨论二次函数的图象怎样画,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学生努力把它变形为顶点式

牛刀小试(1)抛物线,当x=时,y有最值,是.

(2)当m=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它的图象开口,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4)抛物线的开口,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5)函数,当x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时,函数取得最值,最值y=.

(6)画图填空:抛物线的开口,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7)将抛物线如何平移可得到抛物线()

A.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B.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D.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8)抛物线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再向平移个单位而得到.

(9)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

(10)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是,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通过网络完成,然后反馈.

小结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概括出图象的特点及函数的性质.

2、会用工具画出、、、这几类函数的图象,通过比较,了解这几类函数的性质.

3、熟练掌握二次函数、、、这几类函数图象间的平移规律.

4、能通过配方把二次函数化成+k的形式,从而确定这类二次函数的性质.

作业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

2.填空:

(1)抛物线,当x=时,y有最值,是.

(2)当m=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它的图象开口,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已知抛物线,求出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4.利用配方法,把下列函数写成+k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

(2)

初中数学课件教案篇12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判定定理的证法、

2、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判定定理,会用判定公理及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第二个判定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39;教育、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发展思维、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判定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

(二)难点

使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三)解决办法

1、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定理,解决重点、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设计练习,复习基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新知,练习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定理的推理,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创设,设计悬念,引出课题,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现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一种判定方法,根据所学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1、2题、

师:你能说出有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

学生活动:由第l、2题,学生思考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教师将第3题图形画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理由,同角的补角相等、

师:要求学生写出符号推理过程,并板书、

教法说明: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继续,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通过第1、2两题复习上节课所学平行线判定的两个方法,使学生明确,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第3题是为推导本节到定定理做铺垫,即如果同旁内角互补,则可以推出同位角相等,也可以推出内错角相等,为定理的推理论证,分散了难点、

师:第4题是一个实际问题,题目中已知的两个角是什么位置关系角?

学生活动:同分内角、

师:它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互补、

师:这个问题就是知道同分内角互补了,那么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初中数学课件教案篇13

我说课的题目是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垂线》。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学设计: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教材分析:

垂线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垂线的概念、性质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教材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大多数学生感到数学枯燥,学习兴趣不高。我所教的班一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这节课利用普通的多媒体教室,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实例的展示及动画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图形中蕴含的垂线特征,使知识的生成过程更直观更形象。对学生的认知、理解以及教学重难点突破起到了关键作用。

2、根据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包括垂直的定义垂线的画法与性质。

数学思考包括

探索垂线的性质,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并通过“做数学”,让学生对猜想进行检验,作出正确判断。

解决问题包括

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的合作意识和习惯。

情感与态度包括

让学生体验数学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趣味,获得发现的喜悦。

鼓励学生感想敢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垂直概念的建立、垂线的画法与性质。

教学难点:

用数学语言描述垂直的定义以及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这节课的特点,我把整堂课分为课题导入、合作探究、课堂小结、拓展创新四个环节,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为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设立了预习导航,准备了大量有关本节课的学习资料,并鼓励学生自己到网上查阅资料,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课题导入

课题导入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熟悉的马路、篱笆、小棒等实物形象,并提出问题:仔细观察各组图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共同点?让学生感到数学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2、合作探究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学会发现。合作探究分为垂直的定义、课堂练习、试试身手、垂线性质、你来当老师、走进生活五个小版块。其中,垂线的定义鼓励学生自己概括,并积极与大家交流。课堂练习梯度明显,答案灵活,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试试身手”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发现,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很容易发现垂线的性质。“你来当老师”、“各抒己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给学生一份自信,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学会发现。“走进生活”借助多媒体把学生的生活体验真实的再现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学有用的数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谈本节课的收获、体会、本节课还有什么问题、新发现。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锻炼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语言概括能力。

4、探究创新:“创新园”让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课后去思考、去动手制作、去创新发现。既能激发学生课后去学习、去探索的欲望,又能让学生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反作用于生活的道理。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创新意识,我想,只要我们教师用心,精心培育,创新园一定能育出创新果。

初中数学课件教案篇14

各位专家领导: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4绝对值内容。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是:《绝对值》是七年级数学教材上册1、2、4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有理数,数轴与相反数等基础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绝对值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还为以后学习两个负数的比较大小以及有理数的运算作好必要的准备!所以说本讲内容在有理数这一节中,占据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位置。

(二)、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制定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绝对值的表示法,会计算有理数的绝对值。

2)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几何定义;理解绝对值非负的意义。

3)能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理解字母a的任意性。

2、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思想目标:

通过对绝对值的教学,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三):重点,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

本课中绝对值的两种定义是重点,绝对值的代数定义是本课的难点,其理论依据是如何突破绝对值符号里字母a的任意性这一难点,由于学生年龄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对数学分类讨论思想理解难度大。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与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一)、教学手段:

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思维特征,他们往往需要依赖直观具体形象的图形的年龄特点,以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相反数,对正负数,相反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非常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也为使课堂生动、有趣、高效,特将整节课以观察、思考、讨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与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教给学生“多观察、动脑想、大胆猜、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

教学中积极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机会和空间,使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与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辅助作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

1、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2、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3、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4、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5、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6、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7、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二)、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师生交谈法、问答法、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来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

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有效地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1、知识掌握上,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相反数,对相反数的概念理解不一定非常深刻,许多学生容易造成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2、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障碍。学生对绝对值两种概念,不易理解,容易出错,所以教学中教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和生理特征,学生好动性,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心理上,学生对数学课的重视与兴趣,老师应抓住这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课的科学性,学好数学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科知识的渗透性。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温故知新,激发情趣:

首先打出第一张幻灯片复习提问:什么叫做相反数?学生回答后让大家讨论:你能找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共同特点吗?学生会积极回答第一个问题,但第二个问题学生可能难以准确回答,于是打出第二张幻灯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从而引出课题:绝对值。结合实例使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进入了本节课的学习,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同时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了期待,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绝对值这样比较深奥的数学名词,所以我利用数轴在第三张幻灯片里直接给出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value)这个定义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

给出定义后引导学生讨论:“定义里的数a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

(通过教师亲切的语言启发学生,以培养师生间的默契)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到绝对值定义里的数a可以是正数,负数和0。

然后再回到第一张幻灯片里提出的问题: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三)、手脑并用,深入理解:

1、在上一环节与学生一起理解了绝对值的定义后,我再提出问题:如何由文字语言向数学符号语言的转化,即如何简单地标记绝对值,而不用汉字?在此不用提问学生,采取自问自答形式给出绝对值的记法。

2、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对绝对值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学生做教材的课堂练习第一题,写出一些数的绝对值。可以请学生起立回答。我就学生的回答情况给出评价,如“非常好”“非常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再次强调绝对值的定义。

3、在完成第一题的练习后,我又给出一新的幻灯片,并提出问题:议一议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有什么关系?启发学生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从而引出绝对值的第二个定义。

(四)、启发诱导,初步运用:

有了绝对值的两个定义后,我安排了10道不同层次的判断题让学生思考。特别注重对于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热情。

(五)、反馈矫正,注重参与:

为巩固本节的教学重点我再次给出三道问题:

1)绝对值是7的数有几个?各是什么?有没有绝对值是-2的数?

2)绝对值是0的数有几个?各是什么?

3)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一共有多少个?

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达到灵活运用,形成一定的能力。

视学生的反馈情况以及剩余时间的多少我还预备了五道课堂升华的思考题,再次强化训练,启发学生的思维。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1、全体学生必做课本习题1、23,4,5,10。

2、选作两道思考题:

(1)求绝对值不大于2的整数;(2)已知x是整数,且2、5<x<7,求x、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设想,不足之处请老师们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初中数学课件教案篇15

【学习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2.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负数的大小;学习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和分类讨论的思想。

3.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

【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学习重难点】

重点: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负数的大小。

难点:对绝对值和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几何意义的理解。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数轴:规定了__、__、__的一条直线叫做__.

2.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正数大于,负数小于,正数大于一切。

3.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0—p32,预习过程中请注意:⑴不懂的地方要用红笔标记符号;⑵完成你力所能及的习题和课后作业。

二、精读教材

4.相反数的意义

+3与—3,—5与+5,—1.5与1.5这三对数有什么共同点?还能列举出这样的数吗?

归纳:如果两个数只有__不同,那么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__,也称这两个数__.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__。如,+3的相反数是—3,也可以说+3与—3互为相反数。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

《2.3绝对值》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10题)

1.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

A.正数B.负数

C.零或正数D.零或负数

答案:C

解析:解答: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可知: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零的绝对值是零;所以答案选择C选项

分析:考查有理数的绝对值,注意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正数,零的绝对值是零

2.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有()

A.0个B.1个C.2个D.无数个

答案:D

解析:解答:根据绝对值得定义可知正数和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所以答案选择D选项

分析:考查绝对值这一知识点.

3.相反数等于-5的数是()

A.5B.-5C.5或-5D.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解答:根据相反数的定义可知,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所以答案选择A选项

分析:考查相反数的基本概念。

2.3绝对值》同步练习

10.如果a=-a,下列成立的是()

A.-a一定是非负数B.-a一定是负数

C.a一定是正数D.a不能是0

11.下列说法:①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②-a一定是一个负数;③没有绝对值为-3的数;④若a=a,则a是一个正数;⑤-20__的绝对值是20__.其中正确的有__.(填序号)

12.若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距离为6,则这两个数为()

A.+6和-6B.-3和+3C.-3和+6D.-6和+3

5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