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有哪些大班数学教案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将教学计划、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组织起来,形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幼儿园有哪些大班数学教案怎么写,这里给大家分享幼儿园有哪些大班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有哪些大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能初步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在小组活动中能边做边讲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教具:贴绒红圆片5片,贴绒数字1—10。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认识单、双数。
“贴绒上有什么?”“每一行有几个红圆片,谁会用数字表示?”请幼儿在每行圆片下放在相应的数字。“你怎么数得这么快?”“我们一起来说说每排圆片的数目。”带领幼儿依次说出每排圆片的数目。“小圆片要出去散步了,我们让每行的圆片两个两个手拉手,排好队。”教师示范两两排列。方法是把最上面一个圆片拿下来与最下面的一个配对,如果单数会有一个不能成对。“现在1、2、3、4、5的圆片已经两个两个排整齐了,谁来为后面每行的圆片两两排队?”“看看哪些数两个两个配对后有一个是单的,哪些数两个两个配对后没有单的?”“两两配对后,有一个单的就叫单数,两两配对以后没有单的叫双数。”
1、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分别指单数和双数引导幼儿讨论。教师可任指某一数,引导幼儿观察。“它是几?排成什么样子?是单数还是双数?”
2、小组活动第一组:区别单、双数。看看每行的圆片是几,在单数下的格子里打“√”
“做完后讲讲哪些是单数?”
第二组:区别单、双数,在双数下的格子里打“√”。
第三组:小动物住第几层楼。
教后感:孩子操作,概念较清楚,初步认识了10以内的单双数。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很好。
幼儿园有哪些大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解组成,加深对整体和部分关系的理解,对分和活动感兴趣。
2.知道每一个数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合方法。
3.书写数字6.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一个老爷爷、16条鱼和两个金鱼缸的图片,圆片、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
2.每个幼儿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数字卡、分合符号若干,记录纸每个幼儿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6条金鱼和2个金鱼缸的图片,提出问题:老爷爷买回6条金鱼,他要把这6条鱼养在两个金鱼缸里,要求每个鱼缸里都有金鱼,可以怎样做,你能帮助老爷爷吗?请幼儿说出分法,教师贴出实物分解图及数字分解图(不一定按顺序)。
二、请幼儿取瓶盖、石子、扣子和豆子各6个,各分成两堆,要求每种的分法都不一样。说出是怎样分的,有几种分法,并尝试记录下来。
三、在黑板上出示6个圆片及分合符号,请一名幼儿上来将他的分法逐一摆出,再请一名幼儿用数字卡摆出相应的分解式。引导幼儿观察并读出6的几种分法,知道有5种分法。
四、讨论:3有几种分法?2有几种分法?将2~6的分解式逐一摆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发现,每个数字都有比这个数少1的几种分法。
五、练习:翻开用书,添画或填写6的分解组成式。
活动延伸:
在练习册上进一步复习巩固6的分解组成和书写。
教学反思:
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幼儿园有哪些大班数学教案篇3
设计背景:
进入大班后,孩子们对对称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对称图形”这一知识点孩子们却没有接触过,为了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对称,通过动手、动脑,判断是否对称,感受对称的美,设计了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地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2.能正确地摆、画出与图形对称的另一半,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3.能运用对折的方法,剪出对称的图形,感受对称美。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操作纸、剪刀、小篓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教师通过讲述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二、拯救女王
通过创设闯关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
1、通过第一、二、三关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判断图形是否对称。(重点)
第一关:找一找
教师通过出示一半的爱心,激发幼儿寻找它的另一半把爱心复原。
教师总结:像这种左右两边大小、形状一样的,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它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第二关:折一折
通过动手折图形判断图形是否对称,鼓励幼儿探索发现同为对称囹形,对称轴的数量不同。
教师总结:原来在对称图形中,有的像半圆形只有一条对称轴,有的像正方形有几条对称轴。
第三关:分一分
请幼儿把它们分一分,把对称的放在笑脸框里,不对称的放在哭脸框里。
2、通过第四、五关知道相对称的两个正方形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难点)
第四关:摆一摆
请幼儿把『F方形摆一摆,让它们和左边的图案相对称。
第五关:拼一拼
请幼儿6人一组合作拼一拼,在左边拼出一个小士兵和右边的小士兵相对称。
三、女王送礼物
出示女王图片,介绍女王的王国叫“对称王国”。
出示礼物图片,引导幼儿把礼物完整的变出来。
活动延伸:
剪一剪
请幼儿带坐礼物回教室动手剪一剪。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的探索欲望越来越强,此活动中设计了闯关形式,极大地吸引了幼儿。通过活动,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收获颇多:
1.环节清晰明了。
活动的整个环节很清晰,通过拯救女王而闯关明确了任务,设计了“找对称爱心——折对称图形——分一分对称物品——摆出左右对称的图形”4个难关,每一个关口都有关于对称的学习与练习;在教学的具体环节上,让小朋友们动手参与也是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折纸游戏有效地增加了每一个小朋友参与和成功的体验。
2.电子白板与PPT相结合。
白板的种种功能为小朋友理解对称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它完全取代了黑板,打破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只能坐在电脑前使用鼠标的限制,给教师更多的发挥空间,使教学更加生动,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并且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学习兴趣。
幼儿园有哪些大班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分成,进一步掌握数的分成的互换规律。
2.初步理解数的分成的递增递减规律。
3.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数的分成的互换规律。
活动准备
1.小老鼠图片,小老鼠头饰各6个,鼠妈妈头饰一个
2.画有小河的图画一幅,西瓜形状的小船图片两个
3.1---5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小朋友们知不知道今年是什么年?”(鼠年),从而引出小老鼠。
2.讲故事,学习6的分成
老师出示图片并讲故事,“老鼠妈妈有6个孩子,它们6个一起去外面郊游,天色晚了,它们要赶回家去,回家的路上要经过一条小河,它们要乘坐两条西瓜船过河,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帮助这6只小老鼠乘上西瓜船过河回家,好吗?”
(1)先让其中一只小老鼠坐上一条西瓜船,另外6只小老鼠坐上另外一条西瓜船,引导幼儿说出6可以分成1和5,并在黑板上记下结果6分成1和5
(2)根据以前所学分成的数的互换规律,将以上分成的两个数互换为6分成5和1
(3)老师让乘坐5只小老鼠的西瓜船“下沉”,告诉幼儿,这条小船载不下这么多的小老鼠,怎么办?引导幼儿让这条船上的其中一只小老鼠坐上另一条西瓜船,然后让幼儿观察现在6只小老鼠分成了几只和几只?老师在黑板上记下结果6分成2和4。
(4)用以上互换规律将6分成2和4互换为6分成4和2。
(5)让幼儿一起看现在两条西瓜船能不能过河,然后老师让乘坐4只小老鼠的船仍然下沉,和幼儿一起让其中一只小老鼠再乘上另外一条船,再让幼儿说出这次分成的结果,并在黑板上记录下来,6分成3和3。
(5)老师操作图片并告诉幼儿:小老鼠们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终于可以安全过河了。
3.师生共同将分出来的结果:6分成1和5,6分成5和1,6分成2和4,6分成4和2,6分成3和3,用分成出来的两个数左边一个数依次多1,右边一个数依次少1的方法整理为6分成1和5,6分成2和4,6分成为3和3,6分成4和2,6分成5和1。
4.玩游戏巩固6的分成
(1)老师告诉幼儿:“小老鼠在我们的帮助下已经安全的回到了家,正在家门口玩耍,现在天要黑了,鼠妈妈来叫它们回洞了,它们家住着两个洞,现在小朋友们来和老师一起玩小老鼠回洞的游戏,好不好?”
(2)请几位幼儿上来分成两组手拉手上举组成两个洞,然后请6位幼儿上来带上头饰扮演小老鼠,老师带上头饰扮演鼠妈妈,当“鼠妈妈”说:“天黑了,小老鼠们快回洞”,6只小老鼠分别跑进两个洞里,这时让下面的幼儿一起数一数每个洞里各有几只小老鼠,然后说出6可以分成几和几?
(3)同样的方法,再换几位幼儿上来玩游戏,得出不同的结果。
5.跟音乐玩“找朋友”游戏
每次找10位幼儿,每人胸前戴上1—5数卡中的任意一张,老师向幼儿说明游戏玩法:胸前数字可以组成6的两位小朋友是“好朋友”,当老师琴声响起时,做游戏的小朋跟着全体幼儿一起边唱边“找朋友”,找到“朋友”后,两人互相敬礼,握手,然后手拉手站在一起,这时老师与其他小朋友来看每对好朋友找的对不对,老师对做游戏的小朋友分别进行奖励。
6.老师总结所学内容,结束本节课。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显得很兴奋,完全沉浸在助人为乐的过程当中,不停地开动小脑筋去为鼠妈妈想办法,一次又一次的把六个鼠宝宝按不同的数量分到了两条西瓜船上,很自然的掌握了6的各种分法,看着孩子们愉快的掌握了知识,我也特激动。激动之余,我也要反省自己,在作课的时候因为一些孩子思维敏捷很快知道了答案,结果未能给反应相对较慢的孩子更多的思考时间,再有就是游戏时间还不够,孩子显得意犹未尽,如果再有这样的活动,我一定会更全面的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给孩子更多自有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更加愉快!
小百科:6是5与7之间的自然数。是阿拉伯数字,是自然数字中的一员。
幼儿园有哪些大班数学教案篇5
目标: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将数量与数字对应起来。
准备:ppt,数学本子
一、复习10以内的数量
师:今天有很多小动物来我们这做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谁?
1、出示长颈鹿(谁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只?又来了几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可以有数字几表示?)
2、出示狮子(谁来了?请小朋友数数有几只狮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出示斑马(谁也来了?有几只?看看又来了几只?现在有一共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4、我们来听听谁也来了?(老虎有几只?又来了几只?现在一共有几只了?可以用数字表示?)
二、今天除了这些小动物,还有一些不同职业的叔叔阿姨也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人都是做什么工作的?
1、出示交警(谁来了?交警会在哪工作呢?)
2、出示厨师——厨房
3、(猜猜拿着剪刀,吹风机的是谁呢?)出示理发师——理发店
4、出示建筑工人(带着安全帽的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
5、(猜猜坐着消防车,穿着消防衣。一有火灾就马上赶去的是谁?)消防员——消防大队
6、出示医院,(猜猜谁会在这工作呢?)
三、幼儿操作
师:那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找找这些叔叔阿姨的工作呢?
要求:
1、将同一职业的人用笔圈起来。
2、数一数,有几个?将数字宝宝贴在旁边。
3、把这些叔叔阿姨和他们的工作地方用铅笔连线。
幼儿园有哪些大班数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看图学习7的加法
活动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习7的组成
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 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二、情境感知——登城堡:看图学习7的加法
1、师:看,城堡王国已经到了,国王说了,他在城堡里藏了许多的问题
想考考我们小朋友,那我们就先去这座最大的城堡去看看好吗?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
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
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
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
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师:象1 6=7、6 1=7这两道算式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得数不变,所以看到1 6=7马上就想到6 1=7,我们把他们称为朋友题,同样我们看到2 5=7就会想到什么呢?看到…
三、内化迁移——游戏:买水果
1、师:城堡国的国王夸我们都很聪明,送了我们每人一张水果券(出示水果券),我们先来看看水果的价钱。
2、国王又想考我们了,他说,7元钱只买两样水果,你会买什么?为什么?还可以买哪两样?
3、 幼儿操作
4、讲评:你有几种方法?买的是什么?
5、师:如果7元钱买三样水果呢?
四、结束:
6、好我们一起去水果店选购吧。(结束)
活动反思:
只有在充分了解数学理论、科学全面地理解数学概念,及在充分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将数学概念正确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有效地引领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理解、运用数学。
幼儿园有哪些大班数学教案篇7
活动名称:
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幼儿园有哪些大班数学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数学逻辑推理、肢体运作、空间、内省、自然探索智能。
2、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并发现事物间内在的联系,进行简单推理与分析。
3、养成爱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红、黄丝带若干条;故事图片,眼罩一付,自制书小颜色不同的碗;1个小球;3杯水和勺糖。
活动活动:
一、导入部分:
谈话: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废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在玩游戏之前,小朋友先告诉我10以内的单数都有谁?10以内的双数都有谁?
二、基本部分:
1、游消称:跳单双
①教师介绍游戏规则:今天我们小朋友身上都系有漂亮的丝带,那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的丝带有什么不同?(颜色不同)那我们系红丝带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圈,系黄丝带的小朋友在红丝带小朋友的外面再围一个圈,小朋友手插腰跳,里面的小朋友往外跳,外面的往里跳,按照老师的的口令来回的跳复进行,直到老师说:“停”则立即停下,老师检查完丝带就可以判断出你跳的是单数还是双数,你们相信吗?教师要说的神秘一些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
②游戏过程:教师喊口令幼儿做游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并对犯规的幼儿及时提醒。
③教师总结:为什么老师能说出你们谁是单数,谁是双数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听完这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2、教师讲述故事《小鸭子学游泳》
①教师提问:乌龟老师为什么说小鸭子撒谎了。幼儿可以根据刚才玩的游戏的经验判断,推理
②教师总结:因为它在原地往对面游,到对面是一次,到原位是2次,复……让幼儿说出答案听完了这个故事小朋友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聪明吧!是因为老师通过简单的分析和推理才想出它的结果,所以我们小朋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难题时要多动脑筋,多思考。接下来我就要考考你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猜他是谁。”
3、游消称:猜猜他是谁游戏规则:教师选一位幼儿戴上眼罩,任意再请一位幼儿上前,让戴眼罩的幼儿用手摸摸其头部并可以提任意的问题。如:是男孩还是女孩,胖还是瘦的,喜欢什么等,请戴眼罩的幼儿来猜猜他摸的是哪位同伴。
4、阅读推理游戏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奇妙的书,出示书幼儿观察,从封面到第3页,封面是彩条,依次红、橙、黄、绿、紫,第1页是一个的红苹果,第2页是两个橙色的桔子,第3页是三个黄香蕉,请幼儿依次猜猜后面几页上有什么,是怎么猜的。
5、小朋友真聪明接下来我们在玩一个游戏“猜猜看”。出示三个碗和小球,请幼儿闭上眼睛,把三个碗倒扣好,再将小球放入任意一个碗中,根据情境给线索,如球放在最右边的碗里,给出的线索可以是不在中间的碗里,也不在中间碗的左边的碗里,请幼儿猜出小球换位只继续游戏。
6、小朋友你们喝果糖水吗?那我们一起做一个实验“猜猜哪杯水最甜”在3个杯子里倒入不同量的开水,水量区别一些在分别放入一勺糖,请幼儿猜一猜哪杯水最甜,并说明理由,尝一尝验证一下。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小朋友通过动脑筋思考,进行分析与推理说出了很多难题的答案和结果,最后我们所有的小朋友都获得了爱动脑筋的小明星,接下来我们一起到外面继续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活动反思: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简单的推理只是个开始,学生在生活中,数学问题中已经无形的接触了一些简单的推理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合情推理的知识经验,只不过没有意识到这是推理的内容而已。而这节课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叙述推理过程,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推理的趣味性,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紧紧围绕重点,做到:
1、本节课用学生喜欢的、擅长的猜密码引入。低年级的学生对游戏永远是充满了兴趣。通过猜密码的游戏,由开始没有任何的提示引导学生了解要想猜对,必须要有提示。体验因为所给提示不同,所猜得结果也不一样。调动起学生猜的兴趣和激情,初步感知推理的意义。
2、助学生建立多种推理模式。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基本都是借助于语言的表述,教师引导他们借助连线法、表格法来推理,简化了推理的过程。
3、在推理的过程中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我想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简单推理的能力。简单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让学生根据所给的提示,清晰表述自己在推理过程中的想法。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只有想得清,才能说得明。因此在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的时候,让学生多说,完整的说。然后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的表达推理的过程。
4、练习形式多样化。通过设计形式生动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练习层次分明,有坡度、有新意,充分体现生活化、自主化、开放化。既巩
固了新知又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幼儿园有哪些大班数学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感知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学习用不同方法进行7元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1、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面值的纸币与硬币若干。
2、布置"银行"场景,里面1元、2元、5元面值的纸币若干。
3、幼儿用书第21、37页操作材料,记录单,铅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教师出示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教师:这些钱币一样吗?
3、它们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样知道的?
4、中国钱币有一个共同名称叫什么?
5、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钱币名称?
二、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探索取7元钱的不同策略。
1、教师出示若干1元、2元、5元的纸币。
2、教师"你到银行会取7元钱吗?想一想,可以取几张什么面值的人民币?
3、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所取的7元钱。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
5、鼓励幼儿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6、比较两次取7元钱的不同策略。
三、引导幼儿记录自己的取钱策略
1、请幼儿探索取7元钱的不同策略。
2、鼓励幼儿运用标记、符号、数字、图示等方法在记录单上记录自己每一次取钱的不同策略。
四、同伴之间相互交流各自记录的结果。
五、幼儿分组操作
1、取钱
2、算式接龙
3、翻花片
4、撕贴格子
六、活动评价
1、教师展示幼儿多种不同的取7元钱的策略
2、师幼小结: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取出7元钱?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题,钱币虽然不是幼儿每天要接触的东西,但是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设计这样的活动,能有计划地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启发和引导幼儿尝试把所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游戏之中,不断丰富经验促进能力提高。但是原活动的设计并不令人满意,原因一,活动形式的设计以个别演示、集体讨论、自己记录的方式,游戏性不强不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操作活动以个人书面的形式,教师不能快速有效给予帮助,也将影响教学效果。原因二,探索钱币的不同兑换策略,限定兑换7元钱,过于死板,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同时以数字、符号等方式记录策略,增加了幼儿的思维难度,也没有考虑幼儿间个体的差异性。
幼儿园有哪些大班数学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了解面积的几种比较方法。
2、学习用正方形画格子,数格子的方法测量面积,比较面积的大小。
3、知道面积一样的图形,形状不一定一样,初步感知守恒。
活动准备:
各种图形、小正方形
活动过程:
一、梳理已有的经验,运用各种方式比较面积大小,引出“面积”概念。
1、目测法比面积大小
老师出示两张大小差异较大的图形(绿、蓝)
师:“两个图形哪张大?”(幼儿:“……”)师:“噢,眼睛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2、重叠法比面积大小,(教师出示两张大小差异小的纸)
师:现在哪个大?有不同意见吗?(幼儿:“桔黄色的大,白的大……),师:“看着差不多,怎么比大小?”(幼儿:“重叠起来”)
请幼儿上来尝试。
师:我看他是一边的边角都对齐的,你是用了什么办法?这个叫重叠法。
师:哪个大?大了那么一点用重叠法一下子就知道了。
总结:当两个图形看着差不多比不出大小的时候,重叠法真是个好办法。
(教师:对,当两样东西看不出面积谁大的时候,重叠法真是个不错的办法)
3、引出“面积”概念
师:通过刚才两组的比较,我们知道图形的(的表面)有大有小,图形的大小还有一个名字,叫作图形的面积。
通过比较,可以说绿色纸的面积比蓝色纸的面积大,教师指着另一组问:这组可以怎么说呢?。,(幼儿说:“黄色纸的面积比白色纸的面积大)。
4、数格子法比面积
教师出示两张不规则图形,(面积一样)
师:这里又有两个图形,可形状很奇怪,那个面积大?有(什么)办法比出来吗?重叠法可以用吗?
教师:“别担心,我今天带来了一样工具,是什么?它能帮助两个图形测量面积、比较大小。
怎么量呢?(教师将图形贴在黑板上)将正方形角与1号图形边角都对齐。画下轮廓线,再将边去和刚才的轮廓线边角重叠,画出轮廓线,从左到右按顺序一个接一个,一行画好了,在画下一行,边量边画,将整个图形都量好、画满。之后用这个小正方形用同样办法,将②号图形量好画满。
师:量好后,你知道它们的面积谁大谁小了吧吗?(幼儿:一样大)怎么知道?量一号图形面积用了6个正方形,量②号图形面积用了6个正方形。所以它们的面积是一样的。
教师:那我们数数1号图形用了几个正方形,(教师边数边记下),数数2号图形用了几个正方形。所以他们的面积是一样大的。
(教师总结:看来虽然图形不一样,但面积也会有一样大的时候。)
刚才比面积大小时用了什么方法?(幼儿:画正形方法),对,我们是用正方形画格子,每一格格地数出来,所以可以叫它数格子法。
(教师小结:给两个形状不一样的图形比不出面积大小的时候,数格子法真是个好办法。)
二、幼儿操作:
师:数格子法那么好你想不想试试?
A、(一组4个图形、4个方块、勾线笔)
①、我在后面的桌上的篮子里面给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图形,一个小正方形,用画格子数格子法知道图形的面积并记录下来,请你们不拿椅子,4个人用一张桌子。(记录下来后将小正方形放回原处,拿图形回到位置上,看谁第一个坐下来。
②、去找你的好朋友比一比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跟另外一边比一比。
请幼儿上来:“你刚才跟谁比,那__上来吧,你们俩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为什么(面积占几格)哪有没有跟你好朋友的图形面积是一样大的呢?为什么?形状一样吗?看来面积一样大的图形,形状可以不一样啊。谁跟他们的面积是一样的举起你的图形吧。
②、现在这些图形要回家了,面积一样大的图形他们都是一家人。(教师出示图形的家。这这是谁的家?这个家的图形面积都是几啊?请三个人验证。
B、教师出示图示已作好。
请你比一比这3个图形几号面积最大,几号小,我们一起从一号开始数吧?(边说教师做记录)。
按照面积大小,它们三个怎么排队?(教师指着记录表)排好后,师:“你是用什么顺序排的,还有别的排法吗?两种方法你会了吗?排好后,将每个图形面积用了几格记录下来。
②、我的记录表做好了,我给你们每组也准备了一张记录表,请你四个人一组,每个人拿一个图形,一个小正方形工具,将图形量好画满之后,4个人将面积大小按顺序排列起来。(教师字有幼儿工具),并记录每个图形面积,再请组长上来讲一讲。
验证:你们最大图形面积数了几格,最小图形数了几格,你是用什么顺序排的。
结束:我们用了正方形量一量、数格子给图形面积比大小,我们到教室看看有哪些东西可以了着用这个办法来比面积大小。
幼儿园有哪些大班数学教案篇11
活动目标:
1、学习不同的排序方法,能发现物体的排序规律。
2、在情境中感知数学的规律美,增强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人手一份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寻找“abab”“aabb”的规律。
1、进入活动室
(1)老师:今天老师想邀请你们到我家去做客,你们愿意吗?
(2)出示PPT(1)(一男一女站立)那你们看应按什么规律排队出发呢?”
(3)幼儿观察并进行讲述,按规律排队出发(开火车)
2.幼儿入坐
出示PPT(2)“家”
(1)小朋友们,我家门口到了,请你们按这个规律来坐下来吧!”(出示PPT(3))(两男两女)(两个半圆座位)
(2)幼儿观察并进行讲述,并按规律坐在椅子上。
(二)观看PPT(4—8),
1、你们想进去吗?可是进我家需要经过四扇门,这些门呀都需要通行证才可进去,你们想来尝试一下吗?
2、出示(PPT4第一扇门)(门上一把大锁,锁上画有颜色规律排序表,如红、黄、蓝、),你们看这把锁上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是怎么排队的?那接下去应该是怎么排呢?(请幼儿讲述并示范操作)
3、出示(PPT5第二扇门)(门上一把大锁,锁上画有实物规律排序表,如花、树、草、云),你们看这把锁上都有些?它们是怎么排队的?那接下去应该是怎么排呢?(请幼儿讲述并示范操作)
4、出示(PPT6、PPT7第三、第四扇门)(门上一把大锁,锁上画有实物规律排序表,但是难度要逐步提高,如形状的变化可用弯弯曲曲、“z”或“t”的,规律的变化等),它们是怎么排队的?那接下去应该是怎么排呢?(请幼儿讲述并示范操作)
(三)制作通行证,再现物体的序列。
1.小朋友们真会观察,发现了藏在锁里的规律。真棒!可是,最后一扇大门,需要你们每个人制作的通行证才可进去,你们愿意来挑战吗?
2、幼儿制作一张规律排序的通行证。(每人一把锁型操作纸)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幼儿作业评价
教师检察幼儿作业,制作正确的幼儿通行证贴在门上。
(四)孩子们真棒!都可到我家了,请进!和幼儿一起跳个舞!结束活动。
幼儿园有哪些大班数学教案篇12
目标:
1.区分左右关系。
2.发现以自身为中心的左右和以客体为中心的左右的差别。
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4页,笔。
2.每位幼儿右手贴一标记。
3.纸蝴蝶人手一只。
过程:
一、发现自身的的左右。
1.启发幼儿发现自身的左右,说说自己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分左右的。(胳膊、肩膀、眉、眼、耳、鼻孔、腿、脚等)
2.游戏:看谁做得对。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如:“摸右耳”、“举左手”、左手摸右肩“、“左手摸头”,右手叉腰”等。
3.游戏:蝴蝶飞飞。幼儿人手一只蝴蝶,当教师说“蝴蝶停在左肩上(或其它部位)”,幼儿就把蝴蝶放在左肩上,。教师检查,幼儿全放对了,游戏继续进行;如果幼儿把蝴蝶放错了,请个别幼儿来帮助纠正。
4.请幼儿说说自己左边有谁,右边有谁,左边和右边各有哪些物体。
二、尝试以客体为中心判别左右。
1.请一组5—6个幼儿排成一横排,说说__的左边是谁,右边又是谁。
2.幼儿两两结伴,面对面站立,听老师的指令做相应的动作,感知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和以客体这中心区分左右的差异,如:“伸出右手拍一拍”、“伸出左脚碰一碰”等。
3.活动后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三、操作活动。
1.请幼儿翻开幼儿活动材料,按要求完成添画、涂色活动
2.请幼儿结合活动材料,说说图上具体的左右关系。
课后反思:
在上本课之前我先给幼儿在右手上系上一个彩色的蝴蝶结,然后引导幼儿来进行区分左右。左右对于幼儿来说要准确区分有一定难度,活动中半数幼儿能够区分的很清楚,但还有许多小朋友让他反复按口令来区分还是容易分错。针对这一情况可请家长在家里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摸底检查和教孩子区分左右。平时还可利用玩游戏形式帮助孩子区分左右,加深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