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数学教案 >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

时间: 新华 数学教案

教案是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根据老师安排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思考、模仿等过程。怎么写出优秀的初中数学设计教案?这里给大家分享初中数学设计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再例如

-3-4表示-3、-4两数的代数和,

-4+3表示-4、+3两数的代数和,

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

等。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如

12-5+7应变成12+7-5,而不能变成12-7+5。

教学设计示例一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

2.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

3.应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的准确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了本节课就知道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尝试指导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每一环节,设置一定题目进行巩固练

习,步步为营,分散难点,解决关键问题.

2.学生写法:练习→寻找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理解为加法算式.

2.难点:把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练习讨论,总结归纳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反馈.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学得都很好!请同学们看以下题目:-9+(+6);(-11)-7.

师:(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

“+、-”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学生活动: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继续提问:(1)这两个题目运算结果是多少?

(2)(-11)-7这题你根据什么运算法则计算的?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两题(教师订正).

师小结:减法往往通过转化成加法后来运算.

【教法说明】为了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必须先对有理数加法,特别是有理数减法的题目进行复习,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这里特别指出“+、-”有时表示性质符号,有时是运算符号,为在混合运算时省略加号、括号时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师:把两个算式-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2.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

教学说明:由复习的题目巧妙地填“-”号,就变成了今天将学的加减混合运算内容,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明白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目组成.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讲评(-9)+(-6)-(-11)-7.

(1)省略括号和的形式

师:看到这个题你想怎样做?

学生活动: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

教师针对学生所做的方法区别优劣.

【教法说明】题目出示后,教师不急于自己讲评,而是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时,有的学生可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有的同学可能是先把减法都转化成了加法,然后按加法的计算法则再计算??这样在不同的方法中,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

师:我们对此类题目经常采用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时就成了-9,+6,+11,-7的和,加号通常可以省略,括号也可以省略,即:

原式=(-9)+(+6)+(+11)+(-7)

=-9+6+11-7.

提出问题:虽然加号、括号省略了,但-9+6+11-7仍表示-9,+6,+11,-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成??

学生活动:先自己练习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口答(教师纠正).

【教法说明】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写成省略括号代数和的形式后,通过让学生练习两种读法,可以加深对此算式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1)

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出来.

(1)(+9)-(+10)+(-2)-(-8)+3;

(2)+()-()-().

2.判断

式子-7+1-5-9的正确读法是().

A.负7、正1、负5、负9;

B.减7、加1、减5、减9;

C.负7、加1、负5、减9;

D.负7、加1、减5、减9;

学生活动:1题两个学生板演,两个学生用两种读法读出结果,其他同学自行演练,然后同桌读出互相纠正,2题抢答.

【教法说明】这两题旨意在巩固怎样把加减混合运算题目都转化成加法运算写成代数和的形式,这里特别注意了代数和形式的两种读法.

2.用加法运算律计算出结果

师:既然算式能看成几个数的和,我们可以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通常同号两数放在一起分别相加.

-9+6+11-7

=-9-7+6+11.

学生活动:按教师要求口答并读出结果.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2)

填空:

1.-4+7-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9-1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3+2-4=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2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教法说明】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时,很可能产生“-9+7+11-6”这样的错误,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去做,然后纠正,又做一组巩固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律把同号数放在一起时,一定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这一知识点.

师:-9-7+6+11怎样计算?

学生活动:口答

[板书]

-9-7+6+11

=-16+17

=1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3)

1.计算(1)-1+2-3-4+5;

(2).

2.做完前面两个题目计算:(1)(+9)-(+10)+(-2)-(-8)+3;

(2).

学生活动:四个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教法说明】针对一道例题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组相应的巩固练习,这样每一步学生都掌握得较牢固,这时教师一定要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使分散的知识有相对的集中.

师小结: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

1.减法转化成加法;

2.省略加号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三)反馈练习

(出示投影4)

计算:(1)12-(-18)+(-7)-15;

(2).

学生活动:可采用同桌互相测验的方法,以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

【教法说明】这两个题目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测验的方式来达到及时反馈.

(四)归纳小结

师: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2.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的两种读法?

学生活动:口答.

【教法说明】小结不是教师单纯的总结,而是让学生参与回答,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将本节的重点知识纳入知识系统.

八、随堂练习

1.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1)(-5)+(+7)-(-3)-(+1);

(2)10+(-8)-(+18)-(-5)+(+6).

2.说出式子-3+5-6+1的两种读法.

3.计算

(1)0-10-(-8)+(-2);

(2)-4.5+1.8-6.5+3-4;

(3).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1.计算:(1)-8+12-16-23;

(2);

(3)-40-28-(-19)+(-24)-(-32);

(4)-2.7+(-3.2)-(1.8)-2.2;

(二)选做题:(1)当时,,,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当时,,,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十、板书设计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的条件,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3、在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其运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难点

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讨论、引导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一幅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答: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已知:如图,△ABC≌△DEF,请找出图中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答:AB=DE,BC=EF,AC=DF,∠A=∠D,∠B=∠E,∠C=∠F。

3、若有一个三角形纸片,你能画一个三角形与它全等吗?如何画?

答:能,先量出这个三角形纸片的每边的长,各个角的度数,然后作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每边长,每个角的度数分别等于已知三角形纸片的每边长,每个角,这样作出三角形一定与已知三角形纸片全等。

4、如上图,△ABC与△DEF满足上述六个条件的全部可以使△ABC与△DEF全等。如果满足上述六个条件中的一部分是否能保证△ABC与△DEF全等?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一个条件行吗?两个条件、三个条件呢?

这节课就来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二、新课讲授

1、只给出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⑴、给出一个内角,一条边;⑵、给出两个内角;⑶、给出两条边。

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

⑴、三角形一个内角为30°,⑵、三角形的两个内角⑶三角形的两条边

一条边为3cm;分别为30°和50°;分别为4cm,6cm。

结论: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注解〕:若给出的条件能够使两个三角形全等,则班上所有同学所作的三角形都应该全等;若给出的条件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只要按照同一要求作图,只要有两位同学作的三角形不全等,即可以说明给出的条件不能使两个三角形全等。特别地,只要能举出相关的反例能说明两个三角形不全等,可以适当减少作图环节。

3、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⑴、都给角:给三个角;⑵、都给边:给三条边;

⑶、既给角,又给边:①给一条边,两个角;②给两条边,一个角。

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

⑴、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和8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结论: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39;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⑵、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4cm、5cm和7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结论:边边边公理

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AB=DE

AC=DF△ABC≌△DEF(SSS)

BC=EF

注意:三边对应相等是前提条件,三角形全等是结论。

5、由上面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

如图,是用三根长度适当的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所得框架的形状固定吗?用四根木条钉成的框架的形状固定吗?

三角形框架形状和大小是固定不变的,四边形框架形状是可以改变的。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举例说明生活中经常会看到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投影片)

三、例题与练习

例1如图,当AB=CD,BC=DA时,图中的△ABC与△CDA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

答:△ABC与△CDA是全等三角形。

证明:在△ABC与△CDA中

AB=CD(已知)

∵AD=CB(已知)

AC=CA(公共边)

∴△ABC≌△CDA(SSS)

例2变式题如图,当AB=CD,BC=DA时,你能说明AB与CD、AD与BC的位置关系吗?为什么?

答:能判定AB∥CD

证明:在△ABC与△CDA中

AB=CD(已知)

∵AD=CB(已知)

AC=CA(公共边)

∴△ABC≌△CDA(SSS)

∴∠3=∠4,∠1=∠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AB∥CD,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1)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2)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3)边边边公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4)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2、你还有什么想法吗?

五、作业

课本第160页,习题5.7数学理解第1、2题;问题解决第1题

六、板书设计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AB=DE

AC=DF△ABC≌△DEF(SSS)

BC=EF

2、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图形、画点的底图、水笔、三角形组合的挂图、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实物。

2、正方形的蜡光纸、剪刀、胶水、图画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

2、出示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然后让幼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

3、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宝一样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体会三角形的外形——三个角,三条边。

4、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

1)引导幼儿找出挂图的图案都是三角形组成的。

2)请幼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

5、出示左图,请幼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

6、老师与小朋友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

7、剪贴花: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什么图形粘贴的。

2)提出问题: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进行粘贴。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4

【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它高元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此外,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它学科有重要意义。本节课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并通过观察归纳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学目标】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能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0)并知道各项及其系数。

2、在分析、揭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工具,增加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进一步认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会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教法、学法】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启发式、类比法教学。教学中力求体现“问题情景---数学模型-----概念归纳”的模式。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同时学生在现实的生活情景中,经历数学建模,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效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类比新知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像这样的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一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一般形式:

是常数且

设计意图:复习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回忆起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回忆起“项”及“系数”的概念,通过类比,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二、生活情境,自主学习

(1)正方形桌面的面积是2m,设正方形桌面的边长是xm,可得方程

(2)矩形花圃一面靠墙,另外三面所围的栅栏的总长度是19米。如果花圃的面积是24m2,设花圃的宽是xm则花圃的长是m,可得方程

(3)一张面积是600cm2的长方形纸片,把它的一边剪短10cm,恰好得到一个正方形。设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xcm,可得方程

(4)长5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与墙的距离比梯子的顶端到地面的距离多1m,设梯子的底端到墙面的距离是xm,可得方程

设计意图:因为数学来源与生活,所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为素材创设情景,易于被学生接受、感知。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抽象能力。情景分析中学生自然会想到用方程来解决问题,但所列的方程不是以前学过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地进入新课。

三、探究学习:

1、概念得出

讨论交流:以上所列方程有哪些共同特征?

设计意图:英国一位著名的数学教育心理学家曾说:概念的教学要从大量实例出发,通过实例帮助完成定义,而不是教定义。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列方程的特点,再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到定义,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定义的目的.

2、巩固概念

下列方程中那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设计意图:

这组练习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定义中3个特征的理解.题目的设置,目的在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定义的掌握,提高学生对变式的理解能力.此环节采取抢答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3、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得出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和项,系数的概念,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并掌握的目的.

4.典型例题

例将下列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设计意图:此题设置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一般形式的理解。

5.巩固练习

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设计意图:此题设置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一般形式的理解

6、拓展应用

(1)、若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p为任意实数B、p=0C、p≠0D、p=0或1

(2)、若关于x的方程mx-2x+1=2x(x-1)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3)、若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值为

设计意图:此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让学生进行讲解,教师作适当归纳,可留疑,让学生课下思考。此题需进行分类讨论,开拓学生思维,体现数学的严谨性。

7.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小结反思中,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体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为每个学生都创造了数学活动中获得活动经验的机会。

【课后作业】

1、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试说明理由。

2、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5

一、说教学地位和作用

全等三角形是《三角形》这一章的主线,在知识结构上,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的平分线等内容都要通过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来加以解决;在能力培养上,无论是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可在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得以培养和提高。因此,全等三角形的教学对全章乃至以后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全面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充分的掌握该知识点,同时尽量扩充他们的知识范畴。在教学中,采用的是“设疑——实验——发现——总结”的教学方法,并采用“变式练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

二、说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1.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2.能力目标:

(1)通过全等三角形有关概念的学习,提高学生数学概念的辨析能力;

(2)通过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多方位审视问题的创造技巧。

三、说教学重点:

1.能准确地在图形中识别出对应边,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利用其基本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四、说教学难点:

能在全等变换中准确找到对应边,对应角。(在对应边,对应角的识别,查找中运用动画的展示,使学生能直观认识该知识点,化难为易,从而突破该难点)

五、说教法与学法:

采用直观,类比的方法,以多媒体为手段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步设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肯定成绩,使其具有成就感,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六、说教学用具:

多媒体,剪刀,直尺,硬纸,三角板

七、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方面

从复习全等图形方面入手,展示一些直观的图形,接着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如何翻新一个旧的`三角形的纸样让学生动手画图,实验尝试,从而发现其实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画一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引出课题。通过以上的环节主要是提高学生数学概念的辨析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此环节约用时5分钟)

(二)新课讲解方面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

通过动画的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得出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先展示动画)。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此环节学生约用2分钟进行讨论分析)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以动画的形式,介绍全等三角形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之间分别有怎样的关系,从而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图形识别能力和直观判断能力。(此环节约用时7分钟)

3.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法

介绍全等符号,说明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此环节用时约2分钟)

4.议一议

方法:(1)小组活动,展示部分小组的解决方案

(2)动画展示解决方案

(3)知识点的扩充:动画展示全等三角形的变换识别中对应边,对应角的查找。

以上环节主要趋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认识团队的力量和开拓学生的思维,扩充学生的知识范畴。(此环节约用时8分钟)

(三)课堂练习(此环节约用时18分钟)

用多媒体课件逐一展示练习题目,让学生一一解答。主要是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此环节约用时2分钟)

经过以上的教学环节,为了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这一步骤中,我准备利用提问的形式,师生共同进行小结和归纳。

(五)作业布置(约用时1分钟)

(六)板书设置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6

4.1二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能说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会辨别一个方程是不是

二元一次方程;

2、通过探索交流,会辨别一个解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能写出给定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了解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3、会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说理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探究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进一步培养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培养关注生活,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良好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即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无数个,

但不是任意的两个数是它的解。

2、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认识二元一次方程,了解二元一

次方程的特点,体会到二元一次方程的引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2、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激发学习情绪,营造学习气氛,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

空间,自主探讨,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和相关性。

3、通过学练结合,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数的3倍比这个数大6,这个数是多少?

2、写有数字5的黄卡和写有数字2的蓝卡若干张,问黄卡和蓝卡各取几张,才能使取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22?

思考:这个问题中,有几个未知数?能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吗?

如果设黄卡取x张,蓝卡取y张,你能列出方程吗?

3、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时,你能列出怎样的方程?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推陈出新发现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所列的方程:5x?2y?22,2a?3b?20,这两个方程有哪些共同特征?这些特征与一元一次方程比较,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你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板书:二元一次方程)

根据它们的共同特征,你认为怎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小试牛刀巩固新知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

(1)x2?y?0(2)12a?b?2b?0(3)y?x(4)x??123y

3、师生互动再探新知

(1)什么是方程的解?(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2)你能给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下一个定义吗?(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

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若未知数设为x,y,记做x?,若未知数设为a,b,记做

?y?

4、再试牛刀检验新知

(1)检验下列各组数是不是方程2a?3b?20的解:(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a?4a?5a?0a?100

b?3b??1020b??b?6033

(2)你能写出方程x-y=1的一个解吗?(再一次让学生感悟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不唯一性)

5、自我挑战三探新知

有3张写有相同数字的蓝卡和2张写有相同数字的黄卡,这五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10。设蓝卡上的数字为x,黄卡上的数字为y,根据题意列方程。3x?2y?10

请找出这个方程的一个解,并写出你得到这个解的过程。

学生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体验和了解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唯一性。

6、动动笔头巩固新知

独立完成课本第81页课内练习2

三、你说我说清点收获

比较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方程两边都是整式

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

如何求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四、知识巩固

1、必答题

(1)填空题:若mxy?9x?3yn?1?7是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n?x?2y?5变形正确的有2

10?__?10①x?5?4y②x?10?4y③y?④y?44

(3x?7是方程2x?y?15的解。()(2)多选题:方程

y?1

x?7

(4)判断题:方程2x?y?15的解是。()y?1

2、抢答题

是方程2x?3y?5的一个解,求a的值。(1)已知x??2

y?a

(2)写出一个解为x?3的二元一次方程。

y?1

3、个人魅力题

写有数字5的黄卡和写有数字2的蓝卡若干张,问黄卡和蓝卡各取几张,才能使取到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22?设黄卡取x张,蓝卡取y张,根据题意列方程:5x?2y?22你能完成这道题目吗?

五、布置作业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7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有理数乘方是有理数的一种基本运算。从教材编排的结构上看,共需四个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既是有理数乘法的推广与延续,又是后面继续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科学记数法和开方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铺路架桥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及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⑴、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乘方,幂,底数,指数的概念及意义;能够正确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⑵、过程与方法:

在生动的情景中让学生获得有理数乘方的初步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经历从乘法到乘方的推导过程,从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观察、推理,归纳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法则,增进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拓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及运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有理数乘方中幂,指数,底数的概念及其相互间关系的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1、学情分析:

在知识掌握方面,由于学生刚学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许多概念、法则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容易造成知识的遗忘与混淆。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应全面系统的加以讲述。

在知识障碍方面,学生对有理数乘方中相关概念的理解及其符号规律的推导、应用方面可能会有模糊现象。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在学生特征方面:由于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问、好奇的心理特征。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特征,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与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学策略: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并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特征。我将以多媒体为教学平台,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与师生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与活动,不断创造思维兴奋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亲自动手操作,探索结论。教给学生多观察、勤动手、大胆猜、肯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获得充足的体验与发展,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

1、设置游戏,引入新课:

首先借助多媒体及课前准备好的硬纸片让全体学生共同做两个折纸游戏。

游戏一是把面积为1的长方形硬纸片沿中间对折,使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引导学生思考:如此折叠五次后所得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得出算式:____;

游戏二是让学生把长方形纸片对折后再沿折痕剪开,将得到的所有纸片重合放置后再对折、剪开。如此操作五次之后共有多少张硬纸片?得出算式:2×2×2×2×2;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算式的特点,引入新课。

这个环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使其从直观上理解了乘方运算的特点,并为后续学习起到了导航作用。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下面算式特点:①____,②2×2×2×2×2,③(-3)×(-3)×(-3)×(-3),④(-0.3)×(-0.3)×(-0.3)

接着让学生思考正方形面积与边长a的关系,正方体体积与棱长a的关系,得出:a·a=a,a·a·a=a。然后让学生类比出上面四个算式的记法与读法,最后引导学生猜想:a·a·……·a的结果,总结出幂、底数与指数的概念。

n个a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从游戏结果出发,通过正方形面积与正方体体积的表示方法,类比出乘方的表示形式,总结出相关概念。既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又渗透了转化思想。

3、迁移训练,总结规律: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要求学生把算式①﹙-4﹚×﹙-4﹚×﹙-4﹚,②﹙-2﹚×﹙-2﹚×﹙-2﹚×﹙-2﹚,③﹙-﹚×﹙-﹚×﹙-﹚,④﹙-﹚×﹙-﹚写成乘方的形式,并说出其底数和指数分别是多少?接着评析例1,结合例1的解题结果,总结出负数的幂的&39;正负的规律。然后启发学生思考将例1各题的底数换为正数或0,结果会怎么样呢?在学生练习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即: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最后结合例2,要求学生掌握计算器的用法,并运用计算器完成课本上的练习,进一步理解有理数乘方的符号规律。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变换例1的条件让学生加以练习,进而归纳出结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初步接触到数学的奇妙,提高其积极性与主动性。

4、应用新知,尝试练习:

本环节我主要设计了两组练习,第一组练习是以运用符号规律为目的,让学生通过计算﹙-2﹚、-2、﹙﹚,进一步掌握有理数乘方符号规律的运用方法,并使其在对比﹙-2﹚与-2,﹙﹚与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底数为负数和分数时,一定要用括号把底数括起来。

第二组练习是以乘方的实际应用和综合应用为目的而设计的,共两个习题。希望借助第一题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乘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其树立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而第二题则是乘方与有理数大小比较的综合应用,可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分析能力和综合解题能力。

5、归纳小结,形成体系:

首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然后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接着布置本节课的课内与课外作业;最后说一下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8

一、教材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负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39;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18℃~-5℃

北京:-6℃~6℃

深圳:15℃~25℃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3℃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说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2、能熟练运用法则结合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特别是应用绝对值概念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能利用数轴对多个有理数进行有序排列。

3、能正确运用符号"<"">""∵""∴"写出表示推理过程中简单的因果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法则借助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难点:利用绝对值概念比较两个负分数的大小。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设计

(一)交流对话,探究新知

1、说一说

(多媒体显示)某一天我们5个城市的最低气温    从刚才的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从常见的气温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可能有些学生会说从中知道广州的最低气温10℃比上海的最低气温0℃高,有些学生会说哈尔滨的最低气温零下20℃比北京的最低气温零下10℃低等;不会说的,老师适当点拔,从而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以下填空。

比较这一天下列两个城市间最低气温的高低(填"高于"或"低于")

广州_______上海;北京________上海;北京________哈尔滨;武汉________哈尔滨;武汉__________广州。

2、画一画:(1)把上述5个城市最低气温的数表示在数轴上,(2)观察这5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3)温度的高低与相应的数在数轴上的位置有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发现原点左边的数都是负数,原点右边的数都是正数;同时也发现5在0右边,5比0大;10在5右边,10比5大,初步感受在数轴上原点右边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教师趁机追问,原点左边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吗?从而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进一步验证了原点左边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从而使学生亲身体验探索的乐趣,在探究中不知不觉获得了知识。)由小组讨论后,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二)应用新知,体验成功

1、练一练(师生共同完成例1后,学生完成随堂练习1)

例1:在数轴上表示数5,0,-4,-1,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将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号连接。(师生共同完成)

分析:本题意有几层含义?应分几步?

要点总结:小组讨论归纳,本题解题时的一般步骤:①画数轴②描点;③有序排列;④不等号连接。

随堂练习: P19 T1

2、做一做

(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对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①2和7   ②-6和-1  ③-6和-36  ④-和-1.5

(2)求出图中各对数的绝对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由①、②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后,代表站起来发言,口述自己组的发现,说明自己组发现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规律的能力。)

要点总结: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由学生总结得出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1)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2)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

(3)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3、师生共同完成例2后,学生完成随堂练习2、3、4。

例2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并说明理由:(师生共同完成)

(1)1与-10,(2)-0.001与0,(3)-8与+2;(4)-与-;(5)-(+)与-|-0.8|

分析:第(4)(5)题较难,第(4)题应先通分,第(5)题应先化简,再比较。同时在讲解时,要注意格式。

注:绝对值比较时,分母相同,分子大的数大;分子相同,则分母大的数反而小;分子分母都不相同时,则应先通分再比较,或把分子化相同再比较。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时的一般步骤:①求绝对值;②比较绝对值的大小;③比较负数的大小。

思考:还有别的方法吗?(分组讨论,积极思考)

4、想一想:我们有几种方法来判断有理数的大小?你认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由学生讨论后,得出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共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法则,另一种是利用数轴,当两个数比较时一般选用第一种,当多个有理数比较大小时,一般选用第二种较好。

练一练:P19 T2、3、4

5、考考你: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有没有的有理数,有没有最小的有理数,为什么?

(2)有没有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若有,请把它写出来?

(3)在于-1.5且小于4.2的整数有_____个,它们分别是____。

(4)若a>0,b<0,a<|b|,则你能比较a、b、-a、-b这四个数的大小吗?(本题属提高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

(新颖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思维的习惯和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6、议一议,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由师生共同完成本节课的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法则,两两比较,另一种是利用数轴,运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必须把要比较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然后按照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用"<"(或">")连接,这种方法在比较多个有理数大小时非常简便。

六、布置作业:P19 A组、B组

基础好的A、B两组都做

基础较差的同学选做A组。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10

教学目的

1. 使学生熟练地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等腰三角形内角的角度。

2. 熟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2.通过例题教学,帮助学生总结代数法求几何角度,线段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简洁的逻辑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叙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它是怎么得到的?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也可以简称“等边对等角”。把等腰三角形对折,折叠两部分是互相重合的,即AB与AC重合,点B与点 C重合,线段BD与CD也重合,所以∠B=∠C。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由于AD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所以BD= CD,AD为底边上的中线;∠BAD=∠CAD,AD为顶角平分线,∠ADB=∠ADC=90°,AD又为底边上的高,因此“三线合一”。

2.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和4,则其周长为多少?

二、新课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底边与腰相等,这时,三角形三边都相等。我们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呢?

1.请同学们画一个等边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各个内角的度数,并提出猜想。

2.你能否用已知的知识,通过推理得到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得到∠A=∠B=C,又由∠A+∠B+∠C=180°,从而推出∠A=∠B=∠C=60°。

3.上面的条件和结论如何叙述?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也称为正三角形。

例1.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B=30°,求∠1和∠ADC的度数。

分析:由AB=AC,D为BC的中点,可知AB为 BC底边上的中线,由“三线合一”可知AD是△ABC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从而∠ADC=90°,∠l=∠BAC,由于∠C=∠B=30°,∠BAC可求,所以∠1可求。

问题1:本题若将D是BC边上的中点这一条件改为AD为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或底边BC上的高线,其它条件不变,计算的结果是否一样?

问题2:求∠1是否还有其它方法?

三、练习巩固

1.判断下列命题,对的打“√”,错的打“×”。

a.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

b.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其它两个内角也为60°( )

2.如图(2),在△ABC中,已知AB=AC,AD为∠BAC的平分线,且∠2=25°,求∠ADB和∠B的度数。

3.P54练习1、2。

四、小结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推出等边三角形的各角相等,且都为60°。“三线合一”性质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推出其中一个结论成立,其他两个结论一样成立,所以关键是寻找其中一个结论成立的条件。

五、作业: 1.课本P57第7,9题。

2、补充:如图(3),△ABC是等边三角形,BD、CE是中线,求∠CBD,∠BOE,∠BOC,∠EOD的度数。

12.3.2 等边三角形(二)

教学目标

1.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等边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过程

I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回顾上节课讲过的等边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1.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

2.等边三角形每一个角相等,都等于60°

3.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其中1、2是等边三角形的性质;3、4的等边三角形的判断方法.

II例题与练习

1.△ABC是等边三角形,以下三种方法分别得到的△ADE都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

①在边AB、AC上分别截取AD=AE.

②作∠ADE=60°,D、E分别在边AB、AC上.

③过边AB上D点作DE∥BC,交边AC于E点.

2. 已知:如右图,P、Q是△ABC的边BC上的两点,,并且PB=PQ=QC=AP=AQ.求∠BAC的大小.

分析:由已知显然可知三角形APQ是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是60°.又知△APB与△AQC都是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推得∠PAB=30°.

3. P56页练习1、2

III课堂小结:1.等腰三角形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条件

V布置作业: 1.P58页习题12.3第ll题.

2.已知等边△ABC,求平面内一点P,满足A,B,C,P四点中的任意三点连线都构成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有多少个?

12.3.2 等边三角形(三)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二、 新授:

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边相等;三角都是60°;三边上的中线、高、角平分线相等

2.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注意:推论1是判定一个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方法.推论2说明在等腰三角形中,只要有一个角是600,不论这个角是顶角还是底角,就可以判定这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推论3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

3.由学生解答课本148页的例子;

4.补充:已知如图所示, 在△ABC中, BD是AC边上的中线, DB⊥BC于B,

∠ABC=120o, 求证: AB=2BC

分析 由已知条件可得∠ABD=30o, 如能构造有一个锐角是30o的直角三角形, 斜边是AB,30o角所对的边是与BC相等的线段,问题就得到解决了.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解题,使学生了解到数学是具有趣味性的。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趣味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问题,希望大家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1、小卫到文具店买文具,他买毛笔用去了所带钱的一半,买铅笔用去了剩下钱的一半,最后用去剩下的8分,问小卫原有()钱?

2、苹苹做加法,把一个加数22错写成12,算出结果是48,问正确结果是()。

3、小明做减法,把减数30写成20,这样他算出的得数比正确得数多(),如果小明算出的结果是10,正确结果是()。

4、同学们种树,要把9棵树分3行种,每一行都是4棵,你能想出几种

办法来用△表示。

5、把一段布5米,一次剪下1米,全部剪下要()次。

6、李小松有10本本子,送给小刚2本后,两人本子数同样多,小刚原来

有()本本子。

二、小组讨论

三、指名讲解

四、评价

1、同学互评

2、老师点评

五、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12

数学教案:相反数

教学目标

1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的概念,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2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归纳的能力,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相反数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难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思考:

⑴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2的点有______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_____;与原点的距离是5的点有______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

(2)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0.5的点有_____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______,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的点有____个,这些点表示的&39;数是_______

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的点有___个,它们分别在原点的____,表示____和____,我们说这两点关于原点对称。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相反数的概念

观察:+3.6和-3.6,6和-6,,和-每对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归纳:像+3.6和-3.6、6和-6、,和-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叫另一个的相反数.

考考你:

(1)-8的相反数是___,7是____的相反数。

(2)a的相反数是_____.-a的相反数是____

(3)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就可表示这个数的相反数。如12的相反数是____,-9的相反数是_____,如果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表示____.

(4)有人说一个数的前面带有“-”号这个数必是负数,你认为对吗?如果不对,请举一个反例。

(5)互为相反数在轴上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6)零的相反数是____.

三应用迁移,拓展提高

1关于相反数的概念

例1判断下列说明是否正确

(1)-(-3)表示-3的相反数,(2)-2.5的相反数是2.5()

(3)2.7与-3.7是互为相反数()(4)-π是相反数。

2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例2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1.3、-6、-、-(-3)、π-1

3理解-(-a)的含义

例3填空:(1)-(-0.8)=___,(2)–(-)=____,(3)+(+4)=____,(4)–(-11)=_____

四冲刺奥赛,培养智力

例4已经:a+b=0,b+c=0,c+d=0,d+f=0,则a,b,c,d四个数中,哪些数是互为相反数?哪些数相等?

例5若数与互为相反数,求a的相反数。

变式:如果x与互为相反数,且y≠0,则x的倒数是()

A2yBC-2yD

例6有理数a等于它的倒数,有理数b等于它的相反数,则等于()

A0B1C-1D2(第9届“希望杯”初一第2试)

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1.6是____的相反数,___的相反数是0.3.

2.下列几对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对为().

A.-(-8)和-(+8)B.-(-8)与-(+8)C.+(-8)与+(+8)D-(-8)与+(-8)

3.5的相反数是____;x+1的相反数是___;的相a-b的反数是____.

4.若a=-13,则-a=_____若-a=7,则a=_____

5.若a是负数,则-a是___数;若-a是负数,则a是______数.

6有如下三个结论:

甲:a、b、c中至少有两个互为相反数,则a+b+c=0

乙:a、b、c中至少有两个互为相反数,则

丙:a、b、c中至少有两个互为相反数,则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B1C2D3

五反思小结,巩固升华

1什么叫互为相反数?

2一对互为相反数有什么特点?

3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作业:作业评价,相反数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13

一、说教材

1、本课在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式的加减》这节课是代数运算的基础,分两课时完成,我所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及简单的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同时也学习过分式的基本性质,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将为《分式的加减》第二课时以及《分式方程》的学习做好必备的知识储备。

2、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会进行简单的分式加减运算,具有一定的代数化归能力,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②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的过程,理解其算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有条理思考及代数表达能力,体会其价值。

4、重点、难点

①重点: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

②难点:异分母的分式加减运算及简单的分式混合运算

二、说教法

本课我主要以“创设情景——引导探究——类比归纳——拓展延伸”为主线,启发和引导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师生共同研究探讨,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过程。

三、说学法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猜想归纳和巩固提高”四个层次的学法。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

问题1: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需n天,乙工程队要比甲队多用3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

问题2:2001年,2002年,2003年某地的森林面积(单位:公顷)分别是S1,S2,S3,2003年与2002年相比,森林面积增长率提高了多少?

老师活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再共同研究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探究、发言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这两个问题情境,引入分式的加减运算,既体现了分式加减运算的意义,又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建立分式模型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环节: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想一想:(1)同分母的分数如何加减?如:2/3+5/3=(2+5)/3,:2/3—5/3=(2—5)/3;(2)思考:类比分数的加减法则,你能归纳出分式的加减法则吗?老师活动:鼓励学生通过类比、探究并大胆猜想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学生活动: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并多举类似例子进行类比,而后,小组发表意见,说明自己的推测。

在学生通过交流得到猜想的基础上出示做一做:做一做:(1)1/a+2/a=_____________2(2)x/(x—2)–4/(x—2)=___________(3)(x+2)/(x+1)–(x—1)/(x+1)+(x—3)/(x+1)=___________教师通过让学生练习“做一做”的题目,加以验证和领悟,法则的形成打下基础,并导出分式加减运算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老师活动:引入习题“做一做”,适当纠正学生的语言,并板书法则学生活动:通过个体练习,领悟规律,再小组交流,形成法则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分数运算方法,大胆猜想分式的加减法则

(二)主动探究,拓展延伸

第三环节: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想一想:

(1)异分母的分数如何相加减?如:1/2+2/3=?:1/2—2/3=?。

(2)你认为异分母的分式应该如何加减?如:1/a+2/b=?老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类比得到异分母分式相加减的方法学生活动:参与交流、讨论、归纳异分母分式加减的方法设计意图: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类比思想;同时通过讨论解决分式的通分,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式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三)例题教学

第四环节:解决问题

(1)回到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s3?s2s2?s111?问题一:(?)s2s1nn?3问题二:

(2)例题1:计算(课本P81页)老师活动:出示习题,巡视、引导、纠正学生活动:自主完成

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能力

(四)随堂练习

第五环节:巩固深化

老师活动:巡视、引导学生活动:个体练习、板演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分式的加减运算方法(五)课堂小结第六环节:提高认识老师活动:本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在运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活动

归纳总结

(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

(2)简单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及时总结的良好习惯和归纳能力(六)作业布置第七环节:反思提炼课本P27第1、2题五、板书设计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14

第1课时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了解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是整式的两种相反方向的变形.

2.让学生会确定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通过与因数分解的类比,让学生感悟数学中数与式的共同点,体验数学的类比思想.

2.通过对因式分解的教学,培养学生“换元”的意识.

【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及提公因式法的应用.

【难点】正确找出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

【教师准备】多媒体.

【学生准备】复习有关乘法分配律的知识.

导入一:

【问题】一块场地由三个长方形组成,这些长方形的长分别为,,,宽都是,求这块场地的面积.

解法1:这块场地的面积=×+×+×=++==2.

解法2:这块场地的面积=×+×+×=×=×4=2.

从上面的解答过程看,解法1是按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进行计算的,解法2是先逆用乘法分配律,再进行计算的,由此可知解法2要简单一些.这个事实说明,有时我们需要将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而提公因式法就是将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一种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这一特殊算法,运用类比思想自然地过渡到提公因式法的概念上,从而为提公因式法的掌握打下基础.

导入二:

【问题】计算×15-×9+×2采用什么方法?依据是什么?

解法1:原式=-+==5.

解法2:原式=×(15-9+2)=×8=5.

解法1是按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进行计算的,解法2是先逆用乘法分配律,再进行计算的,由此可知解法2要简单一些.这个事实说明,有时我们需要将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而提公因式法就是把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的一种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这一特殊算法,运用类比思想自然地过渡到提公因式法的概念上,从而为提公因式法的掌握打下基础.

一、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概念

思路一

[过渡语]上一节我们学习了什么是因式分解,那么怎样进行因式分解呢?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

如果一块场地由三个长方形组成,这三个长方形的长分别为a,b,c,宽都是,那么这块场地的面积为a+b+c或(a+b+c),可以用等号来连接,即:a+b+c=(a+b+c).

大家注意观察这个等式,等式左边的每一项有什么特点?各项之间有什么联系?等式右边的项有什么特点?

分析:等式左边的每一项都含有因式,等式右边是与多项式a+b+c的乘积,从左边到右边的过程是因式分解.

由于是左边多项式a+b+c中的各项a,b,c都含有的一个相同因式,因此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由上式可知,把多项式a+b+c写成与多项式a+b+c的乘积的形式,相当于把公因式从各项中提出来,作为多项式a+b+c的一个因式,把从多项式a+b+c的各项中提出后形成的多项式a+b+c,作为多项式a+b+c的另一个因式.

总结: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的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公因式和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思路二

[过渡语]同学们,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看看同学们谁先做出来.

多项式ab+ac中,各项都含有相同的因式吗?多项式3x2+x呢?多项式b2+nb-b呢?

结论:多项式中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多项式2x2+6x3中各项的公因式是什么?你能尝试将多项式2x2+6x3因式分解吗?

结论: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设计意图]从让学生找出几个简单多项式的公因式,再到让学生尝试将多项式分解因式,使学生理解公因式以及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概念.

二、例题讲解

[过渡语]刚刚我们学习了因式分解的一种方法,现在我们尝试下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因式分解吧.

(教材例1)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3x+x3;

(2)7x3-21x2;

(3)8a3b2-12ab3c+ab;

(4)-24x3+12x2-28x.

〔解析〕首先要找出各项的公因式,然后再提取出来.要避免提取公因式后,各项中还有公因式,即“没提彻底”的现象.

解:(1)3x+x3=x3+__2=x(3+x2).

(2)7x3-21x2=7x2x-7x23=7x2(x-3).

(3)8a3b2-12ab3c+ab

=ab8a2b-ab12b2c+ab1

=ab(8a2b-12b2c+1).

(4)-24x3+12x2-28x

=-(24x3-12x2+28x)

=-(4x6x2-4x3x+4x7)

=-4x(6x2-3x+7).

【学生活动】通过刚才的练习,大家互相交流,总结出提取公因式的一般步骤和容易出现的问题.

总结:提取公因式的步骤:(1)找公因式;(2)提公因式.

容易出现的问题(以本题为例):(1)第(2)题中只提出7x作为公因式;(2)第(3)题中最后一项提出ab后,漏掉了“+1”;(3)第(4)题提出“-”号时,没有把后面的因式中的每一项都变号.

教师提醒:

(1)各项都含有的字母的最低次幂的积是公因式的字母部分;

(2)因式分解后括号内的多项式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3)若多项式的首项为“-”,则先提取“-”号,然后再提取其他公因式;

(4)将分解因式后的式子再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其积应与原式相等.

[设计意图]经历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在教师的启发与指导下,学生自己归纳出提公因式的步骤及提取公因式时容易出现的类似问题,为提取公因式积累经验.

1.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一般形式,如:

a+b+c=(a+b+c).

这里的字母a,b,c,可以是一个系数不为1的.、多字母的、幂指数大于1的单项式.

2.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的关键在于发现多项式的公因式.

3.找公因式的一般步骤:

(1)若各项系数是整系数,则取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2)取各项中相同的字母,字母的指数取最低的;

(3)所有这些因式的乘积即为公因式.

1.多项式-6ab2+18a2b2-12a3b2c的公因式是()

A.-6ab2cB.-ab2

C.-6ab2D.-6a3b2c

解析:根据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的方法,可知公因式为-6ab2.故选C.

2.下列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12abc-9a2b2=3abc(4-3ab)

B.3x2-3x+6=3(x2-x+2)

C.-a2+ab-ac=-a(a-b+c)

D.x2+5x-=(x2+5x)

解析:A.12abc-9a2b2=3ab(4c-3ab),错误;B.3x2-3x+6=3(x2-x+2),错误;D.x2+5x-=(x2+5x-1),错误.故选C.

3.下列多项式中应提取的公因式为5a2b的是()

A.15a2b-20a2b2

B.30a2b3-15ab4-10a3b2

C.10a2b-20a2b3+50a4b

D.5a2b4-10a3b3+15a4b2

解析:B.应提取公因式5ab2,错误;C.应提取公因式10a2b,错误;D.应提取公因式5a2b2,错误.故选A.

4.填空.

(1)5a3+4a2b-12abc=a();

(2)多项式32p2q3-8pq4的公因式是;

(3)3a2-6ab+a=(3a-6b+1);

(4)因式分解:+n=;

(5)-15a2+5a=(3a-1);

(6)计算:21×3.14-31×3.14=.

答案:(1)5a2+4ab-12bc(2)8pq3(3)a(4)(+n)(5)-5a(6)-31.4

5.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1)8ab2-16a3b3;

(2)-15x-5x2;

(3)a3b3+a2b2-ab;

(4)-3a3-6a2+12a.

解:(1)8ab2(1-2a2b).

(2)-5x(3+x).

(3)ab(a2b2+ab-1).

(4)-3a(a2+2a-4).

第1课时

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

教材第96页随堂练习.

【选做题】

教材第96页习题4.2.

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

1.把多项式4a2b+10ab2分解因式时,应提取的公因式是.

2.(20__淮安中考)因式分解:x2-3x=.

3.分解因式:12x3-18x22+24x3=6x.

【能力提升】

4.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

(1)3x2-6x;

(2)5x23-25x32;

(3)-43+162-26;

(4)15x32+5x2-20x23.

【拓展探究】

5.分解因式:an+an+2+a2n.

6.观察下列各式:12+1=1×2;22+2=2×3;32+3=3×4;….这列式子有什么规律?请你将猜想到的规律用含有字母n(n为自然数)的式子表示出来.

【答案与解析】

1.2ab

2.x(x-3)

3.(2x2-3x+42)

4.解:(1)3x(x-2).(2)5x22(-5x).(3)-2(22-8+13).(4)5x2(3x+1-42).

5.解:原式=an1+ana2+anan=an(1+a2+an).

6.解:由题中给出的几个式子可得出规律:n2+n=n(n+1).

本节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在新概念的提出、新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如学生在接受提公因式法时,由提公因数到提公因式,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到提公因式法的概念,都是利用了类比的数学思想,从而使得学生接受新的概念时显得轻松自然,容易理解.

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

由于因式分解的主要目的是对多项式进行恒等变形,它的作用更多的是应用于多项式的计算和化简,比如在以后将要学习的分式运算、解分式方程等中都要用到因式分解的知识,因此应该注重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方法的教学.

随堂练习(教材第96页)

解:(1)(a+b).(2)52(+4).(3)3x(2-3).(4)ab(a-5).(5)22(2-3).(6)b(a2-5a+9).(7)-a(a-b+c).(8)-2x(x2-2x+3).

习题4.2(教材第96页)

1.解:(1)2x2-4x=2x(x-2).(2)82n+2n=2n4+2n1=2n(4+1).(3)a2x2-ax2=axax-ax=ax(ax-).(4)3x3-3x2+9x=3x(x2-x+3).(5)-24x2-12x2-283=-(24x2+12x2+283)=-4(6x2+3x+72).(6)-4a3b3+6a2b-2ab=-(4a3b3-6a2b+2ab)=-2ab(2a2b2-3a+1).(7)-2x2-12x2+8x3=-(2x2+12x2-8x3)=-2x(x+62-43).(8)-3a3+6a2-12a=-(3a3-6a2+12a)=-3a(a2-2a+4).

2.解:(1)++=(++)=3.14×(202+162+122)=2512.(2)∵xz-z=z(x-),∴原式=×(17.8-28.8)=×(-11)=-7.(3)∵ab=7,a+b=6,∴a2b+ab2=ab(a+b)=7×6=42.

3.解:(1)不正确,因为提取的公因式不对,应为n(2n--1).(2)不正确,因为提取公因式-b后,第三项没有变号,应为-b(ab-2a+3).(3)正确.(4)不正确,因为最后的结果不是乘积的形式,应为(a-2)(a+1).

提公因式法是本章的第2小节,占两个课时,这是第一课时,它主要让学生经历从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到提公因式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一种主要思想——类比思想.运用类比的思想方法,在新概念的提出、新知识点的讲授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如学生在接受提公因式法时,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到提公因式法的概念,就利用了类比的数学思想,从而使得学生接受新的概念时显得轻松自然,容易理解,进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

已知方程组求7(x-3)2-2(3-x)3的值.

〔解析〕将代数式分解因式,产生x-3与2x+两个因式,再根据方程组整体代入,使计算简便.

解:7(x-3)2-2(3-x)3

=(x-3)2[7+2(x-3)]

=(x-3)2(7+2x-6)

=(x-3)2(2x+).

由方程组可得原式=12×6=6.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1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x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880、

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kg苹果和3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x元/kg,梨的单价y元/kg;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可得方程:

(2)课本P80练习2、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合作学习:

活动背景爱心满人间——记求是中学“学雷锋、关爱老人”志愿者活动。

问题:参加活动的36名志愿者,分为劳动组和文艺组,其中劳动组每组3人,文艺组每组6人、团支书拟安排8个劳动组,2个文艺组,单从人数上考虑,此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相等?由学生检验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两边相等、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39;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并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书写方法。

3、合作学习:

给定方程x+2y=8,男同学给出y(x取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的值,女同学马上给出对应的x的值;接下来男女同学互换、(比一比哪位同学反应快)请算的最快最准确的同学讲他的计算方法、提问:给出x的值,计算y的值时,y的系数为多少时,计算y最为简便?

出示例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x+2y=8。

(1)用关于y的代数式表示x;

(2)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

(3)求当x=2,0,—3时,对应的y的值,并写出方程x+2y=8的三个解。

(当用含x的一次式来表示y后,再请同学做游戏,让同学体会一下计算的速度是否要快)

4、课堂练习: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变形为y=当x=2时,y=;

5、你能解决吗?

小红到邮局给远在农村的爷爷寄挂号信,需要邮资3元8角、小红有票额为6角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问各需要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说说你的方案。

6、课堂小结: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书写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

(3)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7、布置作业: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16

学习目标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并能找出变化规律。

2、由坐标的变化探索新旧图形之间的变化。

重点

1、作某一图形关于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并能写出所得图形相应各点的坐标。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已知轴一边的图形或坐标确定另一边的图形或坐标。

难点

体会极坐标和直角坐标思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学习过程(导入、探究新知、即时练习、小结、达标检测、作业)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旧知回顾:

1、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义:在平面内,两条____________且有公共_________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2、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_。

3、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特征:

二、新知检索:

1、在方格纸上描出下列各点(0,0),(5,4),(3,0),(5,1),(5,-1),

(3,0),(4,-2),(0,0)并用线段依次连接,观察形成了什么图形

三、典例分析

例1、

(1)将鱼的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5画出图形,分析所得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如果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减2呢?

(2)将鱼的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加3画出图形,分析所得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如果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减2呢?

例2、(1)将鱼的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2倍画出图形,分析所得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

(2)将鱼的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1/2画出图形,分析所得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

四、题组训练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坐标为(0,0),(2,4),(2,0),(4,4)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图案。

(1)这四个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变成原来的1/2,将所得的四个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所得图案与原来图案相比有什么变化?

(2)纵、横分别加3呢?

(3)纵、横分别变成原来的2倍呢?

归纳:图形坐标变化规律

1、平移规律:2、图形伸长与压缩:

第二课时

一、旧知回顾:

1、轴对称图形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二、新知检索:

1、如图,左边的鱼与右边的鱼关于y轴对称。

1、左边的鱼能由右边的鱼通过平移、压缩或拉伸而得到吗?

2、各个对应顶点的坐标有怎样的关系?

3、如果将图中右边的鱼沿x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长度,为保持整个图形关于y轴对称,那么左边的鱼各个顶点的坐标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三、典例分析,如图所示,

1、右图的鱼是通过什么样的变换得到左图的鱼的。

2、如果将右边的鱼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1倍,画出图形,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3、如果将右边的鱼的纵、横坐标都分别变为原来的1倍,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四、题组练习

1、将坐标作如下变化时,图形将怎样变化?

①(x,y)(x,y+4)②(x,y)(x,y-2)③(x,y)(1/2x,y)

④(x,y)(3x,y)⑤(x,y)(x,1/2y)⑥(x,y)(3x,3y)

2、如图,在第一象限里有一只蝴蝶,在第二象限里作出一只和它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蝴蝶,并写出第二象限中蝴蝶各个顶点的坐标。

3、如图,作字母M关于y轴的轴对称图形,并写出所得图形相应各端点的坐标。

4、描出下图中枫叶图案关于x轴的轴对称图形的简图。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17

12.6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三)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2.教学难点 :有关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词语的异同;增长,增长了,增长到;扩大,扩大到,扩大了.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

(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

(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

2.例1 某钢铁厂去年一月份某种钢的产量为5000吨,三月份上升到7200吨,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分析: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

则2月份的产量是5000+5000x=5000(1+x)(吨).

3月份的产量是[5000(1+x)+5000(1+x)x]

=5000(1+x)2(吨).

解: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据题意得:

5000(1+x)2=7200

(1+x)2=1.44

1+x=±1.2.

x1=0.2,x2=-2.2(不合题意,舍去).

取x=0.2=20%.

教师引导,点拨、板书,学生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为计算简便、直接求得,可以直接设增长的百分率为x.

(2)认真审题,弄清基数,增长了,增长到等词语的关系.

(3)用直接开平方法做简单,不要将括号打开.

练习1.教材P.42中5.

学生分析题意,板书,笔答,评价.

练习2.若设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为x,分别列出下面几个问题的方程.

(1)某工厂用二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到原来的b倍,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

(1+x)2=b(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

(2)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由a万元增加到b万元,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

(a(1+x)2=b)

(3)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了原来的b倍,求每年增长的百分数.

((1+x)2=b+1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

以上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总结下面的规律:

设某产量原来的产值是a,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增长一次后的产值为a(1+x),增长两次后的产值为a(1+x)2,…………增长n次后的产值为S=a(1+x)n.

规律的得出,使学生对此类问题能居高临下,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例2 某产品原来每件6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价,现价为384元,如果两个降价的百分数相同,求每次降价百分之几?

分析:设每次降价为x.

第一次降价后,每件为600-600x=600(1-x)(元).

第二次降价后,每件为600(1-x)-600(1-x)•x

=600(1-x)2(元).

解:设每次降价为x,据题意得

600(1-x)2=384.

答:平均每次降价为20%.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毕,学生板书,笔答,评价,对比,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增长”、“下降”的区别.如果设平均每次增长或下降为x,则产值a经过两次增长或下降到b,可列式为a(1+x)2=b(或a(1-x)2=b).

(四)总结、扩展

1.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严格审题,弄清各数据相互关系,正确布列方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渗透转化和方程的思想方法.

2.在解方程时,注意巧算;注意方程两根的取舍问题.

3.我们只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所以只求到两年的增长率.3年、4年……,n年,应该说按照规律我们可以列出方程,随着知识的增加,我们也将会解这些方程.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8

五、板书设计 

12.6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三)

1.数量关系: 例1…… 例2……

(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 分析:…… 分析……

(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 解…… 解……

(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  

2.最后产值、基数、平均增长率、时间  

的基本关系:  

M=m(1+x)n n为时间  

M为最后产量,m为基数,x为平均增长率  

12.6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三)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

2.教学难点 :有关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词语的异同;增长,增长了,增长到;扩大,扩大到,扩大了.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

(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

(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

2.例1 某钢铁厂去年一月份某种钢的产量为5000吨,三月份上升到7200吨,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分析: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

则2月份的产量是5000+5000x=5000(1+x)(吨).

3月份的产量是[5000(1+x)+5000(1+x)x]

=5000(1+x)2(吨).

解: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据题意得:

5000(1+x)2=7200

(1+x)2=1.44

1+x=±1.2.

x1=0.2,x2=-2.2(不合题意,舍去).

取x=0.2=20%.

教师引导,点拨、板书,学生回答.

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为计算简便、直接求得,可以直接设增长的百分率为x.

(2)认真审题,弄清基数,增长了,增长到等词语的关系.

(3)用直接开平方法做简单,不要将括号打开.

练习1.教材P.42中5.

学生分析题意,板书,笔答,评价.

练习2.若设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为x,分别列出下面几个问题的方程.

(1)某工厂用二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到原来的b倍,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

(1+x)2=b(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

(2)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由a万元增加到b万元,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

(a(1+x)2=b)

(3)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了原来的b倍,求每年增长的百分数.

((1+x)2=b+1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

以上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总结下面的规律:

设某产量原来的产值是a,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增长一次后的产值为a(1+x),增长两次后的产值为a(1+x)2,…………增长n次后的产值为S=a(1+x)n.

规律的得出,使学生对此类问题能居高临下,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例2 某产品原来每件6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价,现价为384元,如果两个降价的百分数相同,求每次降价百分之几?

分析:设每次降价为x.

第一次降价后,每件为600-600x=600(1-x)(元).

第二次降价后,每件为600(1-x)-600(1-x)•x

=600(1-x)2(元).

解:设每次降价为x,据题意得

600(1-x)2=384.

答:平均每次降价为20%.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毕,学生板书,笔答,评价,对比,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增长”、“下降”的区别.如果设平均每次增长或下降为x,则产值a经过两次增长或下降到b,可列式为a(1+x)2=b(或a(1-x)2=b).

(四)总结、扩展

1.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严格审题,弄清各数据相互关系,正确布列方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渗透转化和方程的思想方法.

2.在解方程时,注意巧算;注意方程两根的取舍问题.

3.我们只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所以只求到两年的增长率.3年、4年……,n年,应该说按照规律我们可以列出方程,随着知识的增加,我们也将会解这些方程.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8

五、板书设计 

12.6 一元二次方程应用(三)

1.数量关系: 例1…… 例2……

(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 分析:…… 分析……

(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 解…… 解……

(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  

2.最后产值、基数、平均增长率、时间  

的基本关系:  

M=m(1+x)n n为时间  

M为最后产量,m为基数,x为平均增长率  

初中数学设计教案篇18

学习方式:

从具体问题情景中探索体会合并同类项的含义。

逆用乘法分配律探求合并同类项法则。

通过多角度的练习辨别同类项,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掌握同类项的定义;

2、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了解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3、能运用合并同类项化简多项式,并根据所给字母的值,求多项式的值。

4、通过“合并同类项”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2、难点: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中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次数也相同的含义。

3、疑点:同类项与同次项的区别。

教具准备

投影仪(电脑)、自制胶片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创设情景(出示投影)

如图的长方形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①当学生列出代数式8n+5n时,可引导学生是否还有其他表示方法,启发学生得出:

(8+5)n

②接着引导学生写出等式:

8n+5n=(8+5)n=13n

启发学生观察上式是怎样的一种变化;

它类似于我们前面学过的什么运算律

为什么8n与5n可以合并成一项(组织学生充分

讨论,从而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③同类项的概念

举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同类项的实际例子。

如:-7a2b,2a2b;

8n,5n;

3x2,-x2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给出的几组代数式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①所含的字母相同

②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教师顺势提出同类项的概念

强调同类项必须满足以上两条

④结合长方形面积问题,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概念: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学生观察,思考

讨论交流

(反例巩固)出示问题;

x与y,

a2b与ab2,

-3pa与3pa

abc与ac,

a2和a3是不是同类项

(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紧紧结合同类项的两个条件进行判断)

其中:a2b与ab2可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

(教师强调“必须是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这句话的含义,从而分清同类项与同次项的区别)

(引导学生题后反思,同类项与它们的系数无关,只与所含的字母及字母的指数有关)。

紧扣定义

加以判别

例1根据乘法分配律合并同类项

(1)-xy2+3xy2(2)7a+3a2+2a-a2+3

(教师强调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

(学生板书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合并的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中系数怎样变化的?字母及字母的指数又怎样变化了)

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在合并同类项时,只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学生思考

解答(找二生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写出过程)

总结法则

可根据情况适当复习关于乘法分配律的有关知识

通过上面的实例,学生对怎样合并同类项的问题已有较深刻的印象,但还不能用完整的数学语言将其叙述出来,教师要积极引导,让学生动脑思考。

应用法则

例2,合并同类项

①3a+2b-5a-b

②-4ab+8-2b2-9ab-8

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独立的思考时间

找二生到黑板上板演。

学生板演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评价,根据出现的问题,作点拔,强调。

强调:合并同类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减的过程,在系数相加时,不要遗漏符号,字母和字母的指数都不变。

教师不给任何提示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评判。

(二生到黑板上板演)

变式

应用补充例题

例3,求代数式的值

①2x2-5x+x2+4x-3x2-2其中x=

②-3x2+5x-0.5x2+x-1其中x=2

出示例题后,教师不要给任何提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部分学生会直接把x=代入式中去计算,出现这一情况后,教师可积极引导。

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学生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先合并化简后,再代入求值,此时教师可提出让学生对比分析哪种方法简便。从而强调,先化简再求值会使运算变得简便。

独立完成

分析比较

寻求简便方法

随堂

练习1、合并同类项

①3y+y=__________

②3b-3a2+1+a3-2b=___________

③2y+6y+2xy-5=_____________

2、求代数式的值

8p2-7q+6q-7p2-7

其中p=3q=3

练习交流合作

教师可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获得了哪些方法,

有什么体会?自己总结

作业 教材课后习题

5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