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案数学
好的教案应该有及时的教学反思,对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启示。初中教案数学要怎么写?接下来给大家带来初中教案数学,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教案数学篇1
一、教材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负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39;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18℃~-5℃
北京:-6℃~6℃
深圳:15℃~25℃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3℃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初中教案数学篇2
学习目标:
1、能用不同的方法探索并了解三角形3个内角之间的关系;;
2、会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问题;
3、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的关系;
4、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学习重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学习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感悟新知
1、三角形蓝和三角形红见面了,蓝炫耀的说:“我的面积比你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也比你大!”
红不服气的说:“那可不好说噢,你自己量量看!”
蓝用量角器量了量自己和红,就不再说话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呢?
方法一:度量法。
方法二:剪拼法。
3、你还有其他说明方法吗?
二、探索规律,揭示新知
1、议一议:如,3根木条相交得∠1、∠2.若a∥b,则∠1+∠2=。
理由:。
2、操作:把木条a绕点A转动,使它与木条b相交于点C.根据形,你能说明“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0”的理由吗?
3、说理:
(补充说明:也可以转化为平角进行说明。)
4、方法小结:在这里,为了说明的需要,在原来的形上添画的线叫做辅助线。在平面几何里,辅助线通常画成虚线。
5、你还有其他方法说明“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等于1800”吗?
(1)
(2)
6、思路总结:为了说明三个角的和为1800,转化为一个平角或同旁内角互补,这种转化思想是数学中的常用思想方法。
三、尝试反馈,领悟新知
例1:如,AC、BD相交于点O,∠A与∠B的和等于∠C与∠D的和吗?为什么?
例2.如右,在△ABC中,∠A=3∠C,∠B=2∠C求三个内角的度数。
若将条件改为∠A:∠B:∠C=2:3:4,又如何解呢?
四、拓展延伸,运用新知
1、随堂练习
2、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巩固练习:
①、△ABC中,若∠A+∠B=∠C,则△ABC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②、在一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中,最多能有几个直角?最多能有几个钝角呢?为什么?
③、如△ABC中,CD平分∠ACB,∠A=70度,∠B=50度,求∠BDC的度数。
五、课堂小结,内化新知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
六、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1、必做题:
习题7.5第1、2、3、4题。
2、选做题。
如右:试求出中∠1+∠2+∠3的度数
七、教学寄语,拓宽课堂
老师寄语:
如果你想学会游泳,你必须下水;
如果你想成为解题能手,你必须解题。
初中教案数学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公式的意义,使学生能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概括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式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教学建议:
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具体例子了解公式、应用公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抽象为具体的公式,要注意从中反应出来的归纳的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从一些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许多常用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往往写成公式,以便应用。如本课中梯形、圆的面积公式。应用这些公式时,首先要弄清楚公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些字母之间的数量关系,然后就可以利用公式由已知数求出所需的未知数。具体计算时,就是求代数式的值了。有的公式,可以借助运算推导出来;有的公式,则可以通过实验,从得到的反映数量关系的一些数据(如数据表)出发,用数学方法归纳出来。用这些抽象出的具有一般性的公式解决一些问题,会给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带来很多方便。
三、知识结构
本节一开始首先概述了一些常见的公式,接着三道例题循序渐进的讲解了公式的直接应用、公式的先推导后应用以及通过观察归纳推导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节内容渗透了由一般到特殊、再由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
四、教法建议
1、对于给定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公式,首先在给出具体例子的前提下,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公式中每一个字母、数字的意义,以及这些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具体例子的基础上,使学生参与挖倔其中蕴涵的思想,明确公式的应用具有普遍性,达到对公式的灵活应用。
2、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认识有时问题的解决并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套,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尝试探求数量之间的关系,在已有公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具体运算推导新公式。
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应观察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明确数量之间的对应变化规律,依据规律列出公式,再根据公式进一步地解决问题。这种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能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理解公式与代数式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1、利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利用已知的公式推导新公式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数学来源于生产实践,又反过来服务于生产实践。
(四)美育渗透点
数学公式是用简洁的数学形式来阐明自然规定,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了色彩斑斓的多种数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公式的简洁美。
二、学法引导
1、数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以复习提问小学里学过的公式为基础、突破难点。
2、学生学法:观察→分析→推导→计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利用旧公式推导出新的图形的计算公式。
2、难点:同重点。
3、疑点:把要求的图形如何分解成已经熟悉的图形的和或差。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者投影显示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学生思考,师生共同完成例1解答;教者启发学生求图形的面积,师生总结求图形面积的公式。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字母表示数,用字母表示数有很多应用,公式就是其中之一,我们在小学里学过许多公式,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公式,教法说明,让学生一开始就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后面利用公式计算感到不生疏。
在学生说出几个公式后,师提出本节课我们应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研究如何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公式
师:小学里学过哪些面积公式?
板书:S=ah
(出示投影1)。解释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
【教法说明】让学生感知用割补法求图形的面积。
初中教案数学篇4
学习目标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并能找出变化规律。
2、由坐标的变化探索新旧图形之间的变化。
重点
1、作某一图形关于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并能写出所得图形相应各点的坐标。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已知轴一边的图形或坐标确定另一边的图形或坐标。
难点
体会极坐标和直角坐标思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学习过程(导入、探究新知、即时练习、小结、达标检测、作业)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旧知回顾:
1、平面直角坐标系定义:在平面内,两条____________且有公共_________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2、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_。
3、各象限点的坐标的特征:
二、新知检索:
1、在方格纸上描出下列各点(0,0),(5,4),(3,0),(5,1),(5,-1),
(3,0),(4,-2),(0,0)并用线段依次连接,观察形成了什么图形
三、典例分析
例1、
(1)将鱼的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5画出图形,分析所得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如果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减2呢?
(2)将鱼的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加3画出图形,分析所得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如果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减2呢?
例2、(1)将鱼的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2倍画出图形,分析所得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
(2)将鱼的顶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1/2画出图形,分析所得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
四、题组训练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坐标为(0,0),(2,4),(2,0),(4,4)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图案。
(1)这四个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变成原来的1/2,将所得的四个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所得图案与原来图案相比有什么变化?
(2)纵、横分别加3呢?
(3)纵、横分别变成原来的2倍呢?
归纳:图形坐标变化规律
1、平移规律:2、图形伸长与压缩:
第二课时
一、旧知回顾:
1、轴对称图形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中心对称图形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二、新知检索:
1、如图,左边的鱼与右边的鱼关于y轴对称。
1、左边的鱼能由右边的鱼通过平移、压缩或拉伸而得到吗?
2、各个对应顶点的坐标有怎样的关系?
3、如果将图中右边的鱼沿x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长度,为保持整个图形关于y轴对称,那么左边的鱼各个顶点的坐标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三、典例分析,如图所示,
1、右图的鱼是通过什么样的变换得到左图的鱼的。
2、如果将右边的鱼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变为原来的1倍,画出图形,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3、如果将右边的鱼的纵、横坐标都分别变为原来的1倍,得到的鱼与原来的鱼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四、题组练习
1、将坐标作如下变化时,图形将怎样变化?
①(x,y)(x,y+4)②(x,y)(x,y-2)③(x,y)(1/2x,y)
④(x,y)(3x,y)⑤(x,y)(x,1/2y)⑥(x,y)(3x,3y)
2、如图,在第一象限里有一只蝴蝶,在第二象限里作出一只和它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蝴蝶,并写出第二象限中蝴蝶各个顶点的坐标。
3、如图,作字母M关于y轴的轴对称图形,并写出所得图形相应各端点的坐标。
4、描出下图中枫叶图案关于x轴的轴对称图形的简图。
初中教案数学篇5
一、课题2.4有理数的减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并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
四、教学难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
五、教学用具
三角尺、小黑板、小卡片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计算:
(1)(-2.6)+(-3.1);(2)(-2)+3;(3)8+(-3);(4)(-6.9)+0.
2.化简下列各式符号:
(1)-(-6);(2)-(+8);(3)+(-7);
(4)+(+4);(5)-(-9);(6)-(+3).
3.填空:
(1)______+6=20;(2)20+______=17;
(3)______+(-2)=-20;(4)(-20)+______=-6.
在第3题中,已知一个加数与和,求另一个加数,在小学里就是减法运算.如______+6=20,就是求20-6=14,所以14+6=20.那么(2),(3),(4)是怎样算出来的?这就是有理数的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二)、师生共同研究有理数减法法则
问题1(1)(+10)-(+3)=______;
(2)(+10)+(-3)=______.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式的结果相同,(更多内容请访问首页:)即(+10)-(+3)=(+10)+(-3).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但是,这是否具有一般性?问题2(1)(+10)-(-3)=______;
(2)(+10)+(+3)=______.
对于(1),根据减法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等于+10,这个数是多少?
(2)的结果是多少?
于是,(+10)-(-3)=(+10)+(+3).
至此,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教师强调运用此法则时注意“两变”:一是减法变为加法;二是减数变为其相反数.减数变号(减法============加法)
(三)、运用举例变式练习
例1计算:
(1)(-3)-(-5);(2)0-7.
例2计算:
(1)18-(-3);(2)(-3)-18;(3)(-18)-(-3);(4)(-3)-(-18).
通过计算上面一组有理数减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
在小学里学习的减法,差总是小于被减数,在有理数减法中,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了,只要减去一个负数,其差就大于被减数.
例3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为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阅读课本63页例3
(四)、小结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强调指出:
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
(五)、课堂练习
1.计算:
(1)-8-8;(2)(-8)-(-8);(3)8-(-8);(4)8-8;
2.计算:
(1)16-47;(2)28-(-74);(3)(-37)-(-85);(4)(-54)-14;
(5)123-190;(6)(-112)-98;(7)(-131)-(-129);(8)341-249.
3.计算:
(1)1.6-(-2.5);(2)0.4-1;(3)(-3.8)-7;
(4)(-5.9)-(-6.1);
(5)(-2.3)-3.6;(6)4.2-5.7;(7)(-3.71)-(-1.45);(8)6.18-(-2.93).
利用有理数减法解下列问题
4.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是8848m,陆上最低处是位于亚洲西部的死海湖,湖面海拔高度是-392m.两处高度相差多少?
八、布置课后作业:
课本习题2.6知识技能的2、3、4和问题解决1
九、板书设计
2.5有理数的减法
(一)知识回顾(三)例题解析(五)课堂小结
例1、例2、例3
(二)观察发现(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
十、课后反思
初中教案数学篇6
教学设计思想:
本小节依次介绍了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并结合公式讲授如何运用公式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第一课时的内容是用平方差公式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首先提出新问题:x2-4与y2-25怎样进行因式分解,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逆向得出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然后让学生独立去做例题、练习中的题目,并对结果通过展示、解释、相互点评,达到能较好的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目的。第二课时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提取公因式法及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重点放在判断一个多项式是否为完全平方式上,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用平方差公式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会用完全平方公式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能够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提高全面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体会这两个公式在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中的不同方向,加深对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这两个相反变形的认识,体会从正逆两方面认识和研究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进一步理解数学知识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②运用完全平方式分解因式。
难点:①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正确判断因式分解的彻底性;②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关键:把握住因式分解的基本思路,观察多项式的特征,灵活地运用换元和划归思想。
初中教案数学篇7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的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会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关于增长率问题的应用题。
学习难点:
如何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学习过程:
一、复习提问: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二、探索新知
1.情境导入
问题:“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为了解决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生态问题、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战略措施,某村村长为带领全村群众自觉投入“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行动,率先示范.2002年将自家的坡耕地全部退耕,并于当年承包了30亩耕地的还林还草及管理任务,而实际完成的亩数比承包数增加的百分率为x,并保持这一增长率不变,2003年村长完成了36.3亩坡耕地还林还草任务,求①增长率x是多少?②该村有50户人家,每户均地村长2003年完成的亩数为准,国家按每亩耕地500斤粮食给予补助,则国家将对该村投入补助粮食多少万斤?
2.合作探究、师生互动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关于环保的情境导入问题,这是一个平均增长率问题,它的基数是30亩,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为x,那么第一次增长后,即2002年实际完成的亩数是30(1+x),第二次增长后,即2003年实际完成的亩数是30(1+x)2,而这一年村长完成的亩数正好是36.3亩.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①30(1+x)2=36.3;(1+x)2=1.21;1+x=±1.1;x1=0.1=10%,x2=-2.1(舍去),所以增长的百分率为10%.
②全村坡耕地还林还草为50×36.3=1815(亩),国家将补助粮食1815×500=907500(斤)=90.75(万斤).
三、例题学习
说明:题目中求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直接设增长的百分率为x,好处在于计算简便且直接得出所求。
例、某产品原来每件是6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价,现价为384元,如果两降价的百分率相同,求每次降价百分之几?
(小组合作交流教师点拨)
时间基数降价降价后价钱
第一次600600x600(1-x)
第二次600(1-x)600(1-x)x600(1-x)2
(由学生写出解答过程)
四、巩固练习
一商店1月份的利润是2500元,3月份的利润达到3000元,这两个月的利润平均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精确到0.1%)?
五、课堂总结:
1、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严格审题,弄清各数据间相互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2、注意解方程中的巧算和方程两个根的取舍问题。
六、反馈练习:
1.某商品计划经过两个月的时间将售价提高20%,设每月平均增长率为x,则列出的方程为()
A.x+(1+x)x=20%B.(1+x)2=20%
C.(1+x)2=1.2D.(1+x%)2=1+20%
2.某工厂计划两年内降低成本36%,则平均每年降低成本的百分率是()
3.某种药剂原售价为4元,经过两次降价,现在每瓶售价为2.56元,问平均每次降低百分之几?
初中教案数学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认识三角形。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三角形图形、画点的底图、水笔、三角形组合的挂图、教室周围布置三角形的实物。
2、正方形的蜡光纸、剪刀、胶水、图画纸。
活动过程:
1、导入:有个图形宝宝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图形宝宝吗?
2、出示三角形,让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名称,然后让幼儿找出教室周围与三角形相似的实物。
3、提出问题:“你怎么知道它们是和三角形宝宝一样的图形?”引导幼儿用手摸摸三角形的角和边,体会三角形的外形——三个角,三条边。
4、出示三角形组合的挂图:
1)引导幼儿找出挂图的图案都是三角形组成的。
2)请幼儿说说怎么知道是三角形组成的。
5、出示左图,请幼儿用直线与点连接起来成三角形。
6、老师与小朋友一起讲评连接三角形的情况。
7、剪贴花: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老师的花是用什么图形粘贴的。
2)提出问题:没有三角形的`蜡光纸怎么办?(引导幼儿用正方形折剪成三角形进行粘贴。
初中教案数学篇9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推理、证明的格式,理解判定定理的证法、
2、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判定定理,会用判定公理及定理进行简单的推理论证、
3、通过第二个判定定理的推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进行推理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只有学好文化知识,才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从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39;教育、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启发式引导发现法、
2、学生学法:积极参与、主动发现、发展思维、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判定定理的推导和例题的解答、
(二)难点
使用符号语言进行推理、
(三)解决办法
1、通过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发现定理,解决重点、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推理过程,解决难点及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三角板、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设计练习,复习基础,创造情境,引入新课、
2、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探索新知,练习巩固,完成新授、
3、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完成小结、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掌握平行线的第二个定理的推理,并能运用其进行简单的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创设,设计悬念,引出课题,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现新知,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和一种判定方法,根据所学看下面的问题(出示投影)、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第1、2题、
师:你能说出有什么条件,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呢?
学生活动:由第l、2题,学生思考分析,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
教师将第3题图形画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学生口答理由,同角的补角相等、
师:要求学生写出符号推理过程,并板书、
教法说明: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继续,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所以通过第1、2两题复习上节课所学平行线判定的两个方法,使学生明确,只要有同位角相等或内错角相等,就可以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第3题是为推导本节到定定理做铺垫,即如果同旁内角互补,则可以推出同位角相等,也可以推出内错角相等,为定理的推理论证,分散了难点、
师:第4题是一个实际问题,题目中已知的两个角是什么位置关系角?
学生活动:同分内角、
师:它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互补、
师:这个问题就是知道同分内角互补了,那么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初中教案数学篇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把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向学生渗透转化思想,通过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揭示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渗透事物间普遍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运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熟练进行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减法法则。
四、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正负数、相反数、有理数加法运算之后,以初中代数第一册第53页的有理数减法法则及有理数减法运算的例1、例2为课堂教学内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一种基本的有理数运算,对今后正确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对解决实际问题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
六、教具:幻灯片
七、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1、计算(口答):
(1)1+(-2)
(2)-10+(+3)
(3)+10+(-3)
2、出示幻灯片二:
如图:
这是20__年11月某天北京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教师引导观察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1、师:谁能把10-3=7这个式子中的性质符号补出来呢?
(+10)-(+3)=7
再计算:(+10)+(-3),师让学生观察两式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
观察减法是否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呢?是如何转化的呢?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注意学生的参与意识)
2、再看一题:
计算:(-10)-(-3)
教师启发: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有理数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它与-3相加会得到-1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
问题:计算:(-10)+(+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上述两题结果,由此得到
(-10)-(-3)=(-10)+(+3)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式子,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
教师总结:由以上两式可以看出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加法运算。
教师提问:通过以上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两个有理数相减的法则是什么?
教师对学生回答给予点评,总结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强调法则:(1)减法转化为加法,减数要变成相反数(2)法则适用于任何两个有理数相减(3)用字母表示一般形式为a-b=a+(-b)
3、例题讲解:
出示幻灯片三(例1和例2)
例1计算:
(1)6-(-8)
(2)(-2)-3
(3)(-2.8)-(-1.7)
(4)0-4
(5)5+(-3)-(-2)
(6)(-5)-(-2.4)+(-1)
教师板书做示范,强调解题的规范性,然后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步骤,(1)转化(2)进行加法运算。
例2:小明家蔬菜大棚的气温是24℃,此时棚外的气温是-13℃,棚内气温比棚外气温高多少摄氏度?
师巡视指导,最后师生讲评两个学生的解题过程。
课后练习1、2
教师巡视指导
师组织学生自己编题
1、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2、本节课涉及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什么
教师点评: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要求同学们掌握并能应用进行计算。
课堂检测(包括基础题和能力提高题)
1、-9-(-11)
2、3-15
3、-37-12
4、水银的凝固点是-38.87℃,酒精的凝固点是-117.3℃。水银的凝固点比酒精的凝固点高多少摄氏度?
学生思考后抢答,尽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观察思考如何计算
学生观察思考
互相讨论
学生口述解题过程
由两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第1小题学生抢答
第2小题找两个学生板演。
学生回答
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收获和体会,教师参与互动并给予鼓励性评价。
综合考查学以致用
既复习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同时为进行有理数减法运算打下基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让学生通过尝试,自己认识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计算。
学生通过一个问题易于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可以照顾不层次的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体验知识的应用性。
能增强学生学习的&39;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学生尝试小结,疏理知识,自由发表学习心得,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解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2.6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减法法则:
(+10)-(+3)=(+10)+(-3)
(-10)-(-3)=(-10)+(+3)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例1:
例2:
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问题探索过程中,以提问的形式展现新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讨论交流的气氛很热烈,解决问题后有一种成就感,从而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学习,并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初中教案数学篇11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找出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因为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对该命题深刻理解的前提,而对命题理解能力是我们今后研究数学必备的能力,也是研究其它学科能力的基础.
难点:
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因为理解和掌握一个命题,一定要分清它的题设和结论,所以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但有些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不明显.例如,“对顶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等.一些没有写成“如果那么”形式的命题,学生往往搞不清哪是题设,哪是结论,又没有一个通用的方法可以套用,所以分清题设和结论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建议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或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结合学生熟悉的事例,来理解命题的概念、找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并能判断一些简单命题的真假.
2、命题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虽然高中阶段我们还要学习,但对于程度好的A层学生还要理解:
(1)假命题可分为两类情况:
①题设只有一种情形,并且结论是错误的,例如,“1+3=7”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
②题设有多种情形,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形的结论是错误的.
例如,“内错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这个命题的题设可分为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是两个内错角都等于90°,这时两直线平行;
第二种情形是两个内错角不都等于90°,这时两直线不平行.
整体说来,这是错误的命题.
(2)是否是命题:
命题的定义包括两层涵义:
①命题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②这个句子必须对某件事情做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判断.即命题是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在语法上,这样的句子叫做陈述句,它由“题设+结论”构成.
另外也有一些句子不是陈述句,例如,祈使句(也叫做命令句)“过直线AB外一点作该直线的平行线.”疑问句“∠A是否等于∠B?”感叹句“竟然得到5>9的结果!”以上三个句子都不是命题.
(3)命题的组成
每个命题都是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命题常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具有这种形式的命题中,用“如果”开始的部分是题设,用“那么”开始的部分是结论.
有些命题,没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题设和结论不明显.对于这样的命题,要经过分折才能找出题设和结论,也可以将它们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另外命题的题设(条件)部分,有时也可用“已知”或者“若”等形式表述;命题的结论部分,有时也可用“求证”或“则”等形式表述.
初中教案数学篇12
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改革的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二次函数的图像的性质”这一课题,通过对传统教法的改进,以全新的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接受问题挑战,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和谐、民主的科研氛围,让学生感受“二次函数的性质”的探究发现过程,体验研究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计算机制作动画(让学观察抛物线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以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能通过图像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3、通过具体例子,在探索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过程中,学会利用配方法将数字系数的二次函数表达式表示成:y=a(x-h)^2+k的形式,从而确定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和对称轴。
4、通过一般式与顶点式的互化过程,了解互化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认识“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在经历“观察、猜测、探索、验证、应用”的过程中,渗透从“形”到“数”和从“数”到“形”的转化,培养了学生的转化、迁移能力,实现感性到理性的升华。
情感目标
1、通过主动操作、合作交流、自主评价,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学习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好奇心与求知欲,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猜想与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的意识、协同合作的意识、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能力目标
1、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探讨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研究、、、这几类函数图像,得出平移规律,并总结概括出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学方法:
运用问题解决理论指导教学,力求体现“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备:计算机、网络
[教学内容]
步骤教学内容呈现方式
复习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那么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别是、.用媒体方式呈现,让学生填空,然后提交.
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呢?(课前已经做过)
(1)画出图像经过了哪些过程?
(2)列表时自变量取了几个数?哪几个数?
(3)找几位同学展示一下自己画的图像。
(4)想一想,列表时如何合理选值?以什么数为中心?当x取互为相反数的值时,y的值如何?让学生结合老师强调的作图注意事项,再画函数的图图像。
然后老师用画函数工具作出的图像。由学生观察作比较。
教会学生用画函数工具画图,让学生比较两种画法,弄清学生自己所画的不足之处.
(2)观察函数的图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用几何画板呈现已画好的函数图象,让学生观察图象上的点变化的过程,确认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让学生归纳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老师作总结.
归纳:(1)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并且开口向上;
(2)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是轴;
(3)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那么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是;
(4)在对称轴的左边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在对称轴的右边随着的增大而增大.
实践一
一、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
(1);
(2).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观察、比较两图象之间的关系。
2.练习: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
(1);
(2).
学生观察、总结、交流
二、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寻找两图象之间的关系:
(1),;
(2),.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
2.练习: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
观察三条抛物线的相互关系,并分别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你能说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吗?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
三、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寻找三个图象之间的关系:
(1),;
(2),;
(3),.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
2.不画出图象,你能说明抛物线与之间的关系吗?
四、1.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图象,说出图象性质,寻找三个图象之间的关系:
(1),,;
(2),,;
(3),,.
利用画函数图象工具.教师指出就叫抛物线的顶点式。
2.把抛物线向左平移3个单位,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
讨论二次函数的图象可由函数怎样平移而得到?
归纳:由函数的图象沿对称轴向上(下)平移个单位(为向上,为向下),
向右(左)平移个单位(为向右,为向左)得到函数的图象.
实践二1.由二次函数解析式能否写出它的一般式.
2.讨论二次函数的图象怎样画,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学生努力把它变形为顶点式
牛刀小试(1)抛物线,当x=时,y有最值,是.
(2)当m=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它的图象开口,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4)抛物线的开口,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5)函数,当x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时,函数取得最值,最值y=.
(6)画图填空:抛物线的开口,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7)将抛物线如何平移可得到抛物线()
A.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B.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C.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D.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8)抛物线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再向平移个单位而得到.
(9)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
(10)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是,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通过网络完成,然后反馈.
小结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概括出图象的特点及函数的性质.
2、会用工具画出、、、这几类函数的图象,通过比较,了解这几类函数的性质.
3、熟练掌握二次函数、、、这几类函数图象间的平移规律.
4、能通过配方把二次函数化成+k的形式,从而确定这类二次函数的性质.
作业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2)
2.填空:
(1)抛物线,当x=时,y有最值,是.
(2)当m=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3)已知函数是二次函数,它的图象开口,当x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已知抛物线,求出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4.利用配方法,把下列函数写成+k的形式,并写出它们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
(2)
初中教案数学篇1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____年级册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____的基础上,对____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__X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进一步研究____的工具性内容。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____,对____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____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
难点确定为:__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我确立了如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三、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引导分析时,给学生流出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联想、探索,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建构。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1)复习就知,温故知新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主张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____是本节课深入研究____的认知基础,这样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学习情境。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动力,此时我把学生带入下一环节———
(3)发现问题,探求新知
设计意图:现代数学教学论指出,教学必须在学生自主探索,经验归纳的基础上获得,教学中必须展现思维的过程性,在这里,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归纳。
(4)分析思考,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概念(定理等)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范围等),通过对定义的几个重要方面的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此时,他们急于寻找一块用武之地,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把学生导入第____环节。
(5)强化训练,巩固双基
设计意图:几道例题及练习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其中例1……例2……,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理念。这一环节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内化知识。
(6)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7)当堂检测对比反馈
(8)布置作业,提高升华
以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我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一个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延伸。总的设计意图是反馈教学,巩固提高。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见解,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评委谅解!
初中教案数学篇1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
2、掌握用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问题;
3、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并能灵活应用;
4、通过二次根式的计算培养学生的&39;逻辑思维能力;
5、通过二次根式性质和的介绍渗透对称性、规律性的数学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二次根的意义;
(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难点:确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平方根、算术平方根?
2、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并计算
(二)引入新课
新课:二次根式
定义: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对于请同学们讨论论应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
(1)式子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是二次根式吗?呢?
若根式中含有字母必须保证根号下式子大于等于零,因此字母范围的限制也是根式的一部分。
(2)是二次根式,而,提问学生:2是二次根式吗?显然不是,因此二次
根式指的是某种式子的“外在形态”。请学生举出几个二次根式的例子,并说明为什么是二次根式。下面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由学生分析、回答。
例1当a为实数时,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
例2x是怎样的实数时,式子在实数范围有意义?
解:略。
说明: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在x是什么数时,x—3是非负数,式子有意义。
例3当字母取何值时,下列各式为二次根式: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义,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把问题转化为解不等式。
解:(1)∵a、b为任意实数时,都有a2+b2≥0,∴当a、b为任意实数时,是二次根式。
(2)—3x≥0,x≤0,即x≤0时,是二次根式。
(3),且x≠0,∴x>0,当x>0时,是二次根式。
(4),即,故x—2≥0且x—2≠0,∴x>2。当x>2时,是二次根式。
例4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满足的条件:
分析:这个例题根据二次根式定义,让学生分析式子中字母应满足的条件,进一步巩固二次根式的定义,。即:只有在条件a≥0时才叫二次根式,本题已知各式都为二次根式,故要求各式中的被开方数都大于等于零。
解:(1)由2a+3≥0,得。
(2)由,得3a—1>0,解得。
(3)由于x取任何实数时都有x≥0,因此,x+0。1>0,于是,式子是二次根式。所以所求字母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4)由—b2≥0得b2≤0,只有当b=0时,才有b2=0,因此,字母b所满足的条件是:b=0。
初中教案数学篇15
因式分解
教材分析
因式分解是进行代数式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式分解是在学习整式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不仅仅在多项式的除法、简便运算中等有直接的应用,也为以后学习分式的约分与通分、解方程(组)及三解函数式的恒等变形带给了必要的基础,因此学好因式分解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续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好处。由于本节课后学习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来进行因式分解,务必以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为前提,所以本节资料的重点是因式分解的概念。由整式乘法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一种逆向思维过程,而逆向思维对初一学生还比较生疏,理解起来有必须难度,再者本节还没涉及因式分解的具体方法,所以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并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好处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相反变形,并会运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潜力目标:由学生自行探求解题途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决定潜力和创新潜力,发展学生智能,深化学生逆向思维潜力和综合运用潜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理解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目标制定的思想
1.目标具体化、明确化,从学生实际出发,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同时便于上课操作,便于检测和及时反馈。
2.课堂教学体现潜力立意。
3.寓德育教育于教学之中。
教学方法
1.采用以设疑探究的引课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用心性。
2.把因式分解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作为主线,训练学生思维,以设疑——感知——概括——运用为教学程序,充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潜力。
3.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坚持启发式,鼓励学生充分地动脑、动口、动手,用心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原则。
4.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前提下,融教材练习、想一想于教学过程中,增设了由浅入深、各不相同却又紧密相关的训练题目,为学生顺利掌握因式分解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
5.改变传统言传身教的方式,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安排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看谁算得快?(计算机出示问题)
(1)若a=101,b=99,则a2—b2=(a+b)(a—b)=(101+99)(101—99)=400
(2)若a=99,b=—1,则a2—2ab+b2=(a—b)2=(99+1)2=10000
(3)若x=—3,则20x2+60x=20x(x+3)=20x(—3)(—3+3)=0
二、观察分析,探究新知
(1)请每题想得最快的同学谈思路,得出最佳解题方法(同时计算机出示答案)
(2)观察:a2—b2=(a+b)(a—b)①的左边是一个什么式子?右边又是什么形式?
a2—2ab+b2=(a—b)2②
20x2+60x=20x(x+3)③
(3)类比小学学过的因数分解概念,(例42=2×3×7④)得出因式分解概念。
板书课题:§7。1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
三、独立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
1.下列由左边到右边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哪些不是?为什么?(计算机演示)
①(x+2)(x—2)=x2—4
②x2—4=(x+2)(x—2)
③a2—2ab+b2=(a—b)2
④3a(a+2)=3a2+6a
⑤3a2+6a=3a(a+2)
⑥x2—4+3x=(x—2)(x+2)+3x
⑦k2++2=(k+)2
⑧x—2—1=(x—1+1)(x—1—1)
⑨18a3bc=3a2b·6ac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因式分解
结合:a2—b2=========(a+b)(a—b)
整式乘法
说明:从左到右是因式分解其特点是:由和差形式(多项式)转化成整式的积的形式;从右到左是整式乘法其特点是:由整式积的形式转化成和差形式(多项式)。
结论: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正好相反。
问题:你能利用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正好相反这一关系,举出几个因式分解的例子吗?
(如:由(x+1)(x—1)=x2—1得x2—1=(x+1)(x—1)
由(x+2)(x—1)=x2+x—2得x2+x—2=(x+2)(x—1)等等)
四、例题教学,运用新知:
例: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计算机演示)
(1)am+bm(2)a2—9(3)a2+2ab+b2
(4)2ab—a2—b2(5)8a3+b6
练习2:填空:(计算机演示)
(1)∵2xy=2x2y—6xy2
∴2x2y—6xy2=2xy
(2)∵xy=2x2y—6xy2
∴2x2y—6xy2=xy
(3)∵2x=2x2y—6xy2
∴2x2y—6xy2=2x
五、强化训练,掌握新知:
练习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计算机演示)
(1)2ax+2ay(2)3mx—6nx(3)x2y+xy2
(4)x2+—x(5)x2—0。01(6)a3—1
(让学生上来板演)
六、变式训练,扩展新知(计算机演示)
1。若x2+mx—n能分解成(x—2)(x—5),则m=,n=
2.机动题:(填空)x2—8x+m=(x—4),且m=
七、整理知识,构成结构(即课堂小结)
1.因式分解的概念因式分解是整式中的一种恒等变形
2.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两种相反的恒等变形,也是思维方向相反的&39;两种思维方式,因此,因式分解的思维过程实际也是整式乘法的逆向思维的过程。
3.利用2中关系,能够从整式乘法探求因式分解的结果。
4.教学中渗透对立统一,以不变应万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八、布置作业
1.作业本(一)中§7。1节
2.选做题:①x2+x—m=(x+3),且m=。
②x2—3x+k=(x—5),且k=。
评价与反馈
1.透过由学生自己得出因式分解概念及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的结论,了解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潜力和逆向思维潜力及创新潜力。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2.透过例题及练习,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实际运用潜力,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暴露问题和认知误差,及时发现和弥补教与学中的遗漏和不足,从而及时调控教与学。
3.透过机动题,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熟练程度和思维的灵敏性、深刻性、广阔性及探研创造潜力,及时评价,及时矫正。
4.透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与综合运用知识及灵活运用知识的潜力,教师及时批阅,及时反馈讲评,同时对个别学生面批作业,能够更及时、更准确地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状况,矫正的针对性更强。
5.透过课堂小结,了解学生对概念的熟悉程度和归纳概括潜力、语言表达潜力、知识运用潜力,教师恰当地给予引导和启迪。
6.课堂上反馈信息除了语言和练习外,学生神情也是信息来源,而且这些信息更真实。学生神态、表情、坐姿都反映出学生对教师教学资料的理解和理解程度。教师应用心捕捉学生在知识掌握、思维发展、潜力培养等各方面全方位的反馈信息,随时评价,及时矫正,随时调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