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
好的教案应该包括合理的教学过程,包括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环节。好的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要怎么写?小编给大家带来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实验、推算、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培养学生数感,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受到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学生准备:计算器、作业纸、数学书;
教师准备:
大米(100粒5份)、1千克大米一份、天平、卷尺、第三张表格图及下面的算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经历估计——验证的过程,借助时间体验一亿有多大。
师:这是作业本,老师数一数1、2、3、4、5、6、7、8……照这样的速度数一亿本作业本,你估计要多长时间?(学生估计3小时、5小时、24小时……,师板书)
师:同学们估计得怎么样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议一议:怎样能够得到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呢?
小组讨论。(数100本、50本、20本……作业本的时间,再推算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
实验: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数本子,数50本,老师记时。
数50本作业本大概是40~50秒,学生得出数100本作业本大概需要80秒~100秒的时间,从中取一个中间值大概90秒。
师: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推算一下数一亿本作业本所需要的时间。
(课件出示下表)本数时间(秒)90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上表。
师:通过推算我们知道了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是90000000秒,这段时间长不长?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年)怎样把9千万秒换算成多少年呢?(先把秒换算成分,再换算成时,最后换算成年)出示书上的算式:()÷60=()分()÷60=()时()÷24≈()天()÷365≈()年(学计算,并保留整数。)
师:看了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
小结:
数一亿本作业本,有的同学估计要……,而实际结果却将近要3年的时间。在这三年里,我们有没有去掉吃饭时间,有没有去掉睡觉时间,也就是说不吃不喝不睡不停的数下去要3年哪,同学们,看了这个漫长的时间,你有什么感受?(一亿实在是太大了、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太长了……)
三、再次经历估计
验证的过程,借助长度体验一亿的.大小。
师:课间老师经常发现同学们喜欢手拉手一起玩,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会有多长呢?(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必回答)
师:凭空想象有一定的难度,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头道羊岔吧,从学校到头道羊岔的公路长不长,老师告诉你,这条公路全长大概是1千米。想一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有没有从学校到头道羊岔的公路那么长呢?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个这样的长度?(学生估计2个、4个、3000个……师板书)
小组讨论:怎样能得到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呢?(测量5个、10个、10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推算出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测量1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各组组长上来,每三个人一组负责测量,注意方法正确。
其他同学在走廊上手拉手站成一行,站得要又快又安静。
(实验收集数据。实验时注意,从第一个同学的手指尖量到第10个同学的手指尖,并推算出十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大概12米。)
师:刚才我们测量出1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大概是12米,下面我们就可以进行推算了。
(出示表格,师生一起推算)
人数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00长度(米)12120再算一算,这个长度有几个从学校到头道羊岔的公路长?
出示算式,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120000000÷1000=120000(个)回过头来比较学生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数据,再次感受一亿的大小。
四、总结方法,指导学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了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的方法,先估计再推算,最后比较,了解了一亿有多大。)
师:你们会用这样的方法再次体验一亿的大小吗?五、拓展研究大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借助重量体验一亿的大小。
师:观察一下你们的桌面,看一看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的研究来了解、感受一亿的大小?(用天平称100粒大米的重量,推算一亿粒大米的重量)学生说说怎样用上面学到的方法进行实验。
分组实验:
学生用天平称100粒大米的重量,得出大概是2.5克。小组合作推算出一亿粒大米的重量,并用千克作单位,与刚才的估计进行比较,进一。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同时更是一段充满创造与激情的过程,我们针对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流程.
一、讨论中理解
60÷4+2×3
60÷(4+2)×3
60÷(4+2×3)
通过学生的计算,发现了相同的数字,相同的符号,因为有了小括号,所以运算顺序不一样了,计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这一情节巧妙地.不流痕迹的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热情,激发了学习兴趣,为顺利传授新课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学生动手动脑亲自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了中括号的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
二、尝试中规范
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先减再乘最后除
32×800–400÷25
(2)先除再减最后乘
32×800–400÷25
(3)先减再除最后乘
32×800–400÷25
规范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时的解答过程.
三、质疑中发展
航模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合唱组有84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先让学生观察这道题,再思考从题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航模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合唱组有84人;)
要想知道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首先要知道什么?
(合唱组的人数和美术组的.人数)
美术组的人数题中直接告诉了吗?美术组的人数应该怎么做?
(没告诉,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列示8+6=1414×2=28)
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列算式84÷28=3
如果列综合算式84÷(8+6)×2对吗?(小组交流)
反馈:不对,因为(8+6)×2是美术组的人数,所以这里要用中括号。
学生独立完成算式,后讨论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再算(),最后算()
四、巩固练习
下面的运算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订正。
36+65÷5-20
=100÷5-20
=0()
320÷[(24-16)×4]
=320÷8×4
=40×4
=160()
48-(36+350÷50)
=48-(36+7)
=48-43
=5()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篇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94~96。
【教材分析】
《栽蒜苗(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首先,教材创设了“栽蒜苗”的实践活动,学生在15天的观察与记录中经历着数据收集的全过程,体验着数据收集的方法,感受着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其次,教材提供了学习活动的一些基本要求,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数据描述的方法与过程,感受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感悟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活性。最后,教材通过“试一试”与“练一练”的学习情景,促进学生学会读条形统计图,提高读图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学情分析】
在第一学段,学生经历过统计的全过程,感受过“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统计方法,对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了初步的感受与体验。在第二学段,当学生面对一个新的实践情境(如:“栽蒜苗”)时,他们自然会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观察、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当学生发现“格子不够画”的时候,自然会产生认知冲突,并尝试着去解决问题。课堂上,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生能比较快地感悟到“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活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记录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表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活性。
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4.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有关的统计知识。[板书:栽蒜苗(一)]
二、探索新知
1、学习数据收集的方法。
师:同学们,怎样观察与记录呢?我们来看看天才小学的小朋友们是怎样做的。
2、讨论数据描述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看第一小组蒜苗第十五天生长情况统计表。(学生汇报,集体交流)师:通过统计表同学们都知道了谁的蒜苗长得高,谁的蒜苗长得矮。为了形象地反映这些蒜苗生长的情况,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画条形统计图)
3、制作条形统计图
师:好,我们来在方格纸上涂蒜苗生长的条形。(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两张15×9的方格纸。)
生:老师,这张方格纸的一格表示1厘米,格子数不够涂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提的好,有没有办法解决格子数不够涂的问题呢?(再补充格子,用一格表示2厘米)
师:请同学们看第二小组蒜苗第十五天生长情况统计图。(交流信息,指出用一格表示3厘米)
师:刚才大家想出了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好办法,它能解决格子不够用的问题。那么每张图上的每一格到底表示几个单位,还与所画条形的数据有关。如果数据很大,那么每一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那么所表示的单位就小。
4、讨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观察这些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指名口答,通过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91页“试一试”及P92页“练一练”
1、试一试
这两道题目的练习主要是巩固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使学生能结合现实的背景,说出条形统计图中数据的实际意义。
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说得过程中体会从一小格表示的几个单位中理解条形所代表的实际数据。鼓励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练一练
先让学生在已确定每小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方格纸上独立画条形统计图,再进行展示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样画条形统计图的,你能从图上获取哪些信息?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认识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今天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让学生自由回答)
五、实践活动。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应?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自己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数据在附页2中制成条形统计图。
板书设计:
栽蒜苗(一)
条形统计图
2cm
3cm
一格表示100个多个单位
2人
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
将图形分两次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
认识沿斜线方向平移的困难
教学方法:
观察、课件演示、讲授等方法
教学准备:
方格纸、课件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出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雪橇、滴水、缆车等),回忆是什么数学知识。
2、说说下图分别是怎样平移的。
(1)、重点解决平移的方向
(2)、重点让学生回顾平移的距离是怎样确定的。
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以课件演示。
(3)、说说火箭图是怎样平移的?
小结:在平移时要考虑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板书
二、新知探究
1、出示下图
(1)、先指导学生认清原来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
(2)、思考,可以怎样移动,沿什么方向?
学生汇报,使学生认识到可以向下移动,再向右移动,也可以向右移动,再向下移动。
(3)、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平移。
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情况。
(4)、学生汇报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并请他们结合作品进行介绍(注意体现不同的方法)
(5)、了解全班学生完成的情况。
教师小结,并以电脑演示:可以先确定一个点,接着将这个点向右平移6格,连成图形,再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一次移动后的图形向下平移4格。
(6)、思考除了以上两种平移的方法外,还有别的平移方法吗?
教师在图上介绍沿斜线方向平移,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的困难。
三、操作深化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观察,认清原来与后来的位置,然后尝试解决。
反馈交流,你是怎样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方法,进行演示。
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样平移?
2、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画图,然后请学生在电脑上介绍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做必要的补充和指导。
核对答案,并进行订正。
3、解决实际问题
(1)、思考,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什么地方用到过平移的知识?
引导学生回忆平行线的画法。
让学生根据的平移的知识画出指定距离的平行线。
思考,在画的过程中,谁在平移?
(2)、先指导学生认识必要的方向、路名,然后请学生思考可以怎样平移才能回家?
哪一条路线,老师会走的多一些呢?请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猜测。
四、小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对于平移,你有什么新的认识,掌握的怎样?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结合律。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04+9688+104+96
=192+96=88+200
=288=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二、练习练习
1、完成P18做一做2。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
287+129+118=287+(+118)(32+47)+65=32+(+)
3、教材练习五
三、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板书设计加法结合律
88+104+9688+104+96
=192+96=88+(104+96)
=288=88+200
=288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混合加减运算。
4、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
2、能进行两位小数的加减及其混合加减运算。
3、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的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课时:
1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第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书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运用拓展
1、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是1,请你表示0.01可以吗?小组讨在此处键入公式。论一下,你打算怎么样表示?为什么?
1、阅读书上P2的生活中的小数。
2、学生试着解释这些小数的意义。
3、一同探究小数意义。从长度单位“米”来研究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用1米的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有诸多不便。有时不足1米,因此我们可以把1米怎么样?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
2、技能目标: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情感目标:接纳并乐于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综合运用运算定律,使学生感到自由。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老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l+2+3+…+99+100=()。同学们都埋头算了起来,高斯却没有,他仔细地观察了算式,认真地想了想,马上报出得数。他是怎么想的?你能算吗?为了彻底搞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从考察比较简单的问题人手。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254+687+313
(1)师生竞赛,看谁算得快。
(2)通过比赛,请速度快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可能有两种情况:
a、不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只是学生计算能力强、速度快。
问: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b.生答:254+687+313=254+(687+313)
问:你是怎样想到的?这样算为什么会比较快?
(1)揭示课题:
(2)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千、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定律”)
(3)基本运用:用简便方法计算。
718+57+8257+62+138
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A、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一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①观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
②如无,按顺序计算或竖式计算。如有,用加法运算律计算。
2、凑整训练:
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因此要正确迅速地作出决定,必须加快我们分辨凑整数的速度。
把左边和右边的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线连起来。
36283
1597253。
47164
317403
3、教学例4:27+56+173+44
(1)学生进行尝试练习。
(2)反馈——投影出示整个计算过程。
(3)请同学们当小老师,说说为什么可这样做?根据什么?
(4)小结:先凑整,再简算。
凑整中同时使用交换律、结合律,我们可以把加法式中的数任意调换位置,也可以按需要把任意两个数放在一起加。
三、自主训练
1、怎样简便怎样算。
77+255+45+23273+15+185+18
68+74+33+67125+21+33+48
(1)分组完成(每组一张玻璃片,中等生解答,投影校对)。
(2)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做?依据是什么?(指名说、同桌互说)
2、看算式直接写出得数:“练一练”3。
口答得数,说说依据和方法。
①发展训练:老师出给高斯的题目怎样算?
1+2+3+4+5+6+7……+99+100
=(1+100)+(2+99)+…十(50+51)
=101×50
=5050
四、课堂小结:
1、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在计算中有什么作用?关键是什么?
2、综合运用计算律进行计算,你有何感觉?
注意:当能熟练运用时,简算过程可写可不写。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实验、推算、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培养学生数感,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受到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学生准备:计算器、作业纸、数学书;
教师准备:
大米(100粒5份)、1千克大米一份、天平、卷尺、第三张表格图及下面的算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经历估计——验证的过程,借助时间体验一亿有多大。
师:这是作业本,老师数一数1、2、3、4、5、6、7、8……照这样的速度数一亿本作业本,你估计要多长时间?(学生估计3小时、5小时、24小时……,师板书)
师:同学们估计得怎么样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议一议:怎样能够得到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呢?
小组讨论。(数100本、50本、20本……作业本的时间,再推算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
实验: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数本子,数50本,老师记时。
数50本作业本大概是40~50秒,学生得出数100本作业本大概需要80秒~100秒的时间,从中取一个中间值大概90秒。
师: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推算一下数一亿本作业本所需要的时间。
(课件出示下表)本数时间(秒)90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上表。
师:通过推算我们知道了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是90000000秒,这段时间长不长?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年)怎样把9千万秒换算成多少年呢?(先把秒换算成分,再换算成时,最后换算成年)出示书上的算式:()÷60=()分()÷60=()时()÷24≈()天()÷365≈()年(学计算,并保留整数。)
师:看了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
小结:
数一亿本作业本,有的同学估计要……,而实际结果却将近要3年的时间。在这三年里,我们有没有去掉吃饭时间,有没有去掉睡觉时间,也就是说不吃不喝不睡不停的数下去要3年哪,同学们,看了这个漫长的时间,你有什么感受?(一亿实在是太大了、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太长了……)
三、再次经历估计
验证的过程,借助长度体验一亿的.大小。
师:课间老师经常发现同学们喜欢手拉手一起玩,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会有多长呢?(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必回答)
师:凭空想象有一定的难度,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头道羊岔吧,从学校到头道羊岔的公路长不长,老师告诉你,这条公路全长大概是1千米。想一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有没有从学校到头道羊岔的公路那么长呢?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个这样的长度?(学生估计2个、4个、3000个……师板书)
小组讨论:怎样能得到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呢?(测量5个、10个、10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推算出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测量1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各组组长上来,每三个人一组负责测量,注意方法正确。
其他同学在走廊上手拉手站成一行,站得要又快又安静。
(实验收集数据。实验时注意,从第一个同学的手指尖量到第10个同学的手指尖,并推算出十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大概12米。)
师:刚才我们测量出1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大概是12米,下面我们就可以进行推算了。
(出示表格,师生一起推算)
人数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00长度(米)12120再算一算,这个长度有几个从学校到头道羊岔的公路长?
出示算式,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120000000÷1000=120000(个)回过头来比较学生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数据,再次感受一亿的大小。
四、总结方法,指导学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了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的方法,先估计再推算,最后比较,了解了一亿有多大。)
师:你们会用这样的方法再次体验一亿的大小吗?五、拓展研究大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借助重量体验一亿的大小。
师:观察一下你们的桌面,看一看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的研究来了解、感受一亿的大小?(用天平称100粒大米的重量,推算一亿粒大米的重量)学生说说怎样用上面学到的方法进行实验。
分组实验:
学生用天平称100粒大米的重量,得出大概是2.5克。小组合作推算出一亿粒大米的重量,并用千克作单位,与刚才的估计进行比较,进一。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篇9
教学目标:
了解中括号产生的必要,掌握含有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有关算式题,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教学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同时更是一段充满创造与激情的过程,我们针对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流程.
一、讨论中理解
60÷4+2×3
60÷(4+2)×3
60÷(4+2×3)
通过学生的计算,发现了相同的数字,相同的符号,因为有了小括号,所以运算顺序不一样了,计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这一情节巧妙地.不流痕迹的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热情,激发了学习兴趣,为顺利传授新课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在学生动手动脑亲自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了中括号的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
二、尝试中规范
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
(1)先减再乘最后除
32×800–400÷25
(2)先除再减最后乘
32×800–400÷25
(3)先减再除最后乘
32×800–400÷25
规范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时的解答过程.
三、质疑中发展
航模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合唱组有84人;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先让学生观察这道题,再思考从题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航模组的男生有8人,女生6人;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合唱组有84人;)
要想知道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首先要知道什么?
(合唱组的人数和美术组的.人数)
美术组的人数题中直接告诉了吗?美术组的人数应该怎么做?
(没告诉,美术组的人数是航模组的两倍,列示8+6=1414×2=28)
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列算式84÷28=3
如果列综合算式84÷(8+6)×2对吗?(小组交流)
反馈:不对,因为(8+6)×2是美术组的人数,所以这里要用中括号。
学生独立完成算式,后讨论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再算(),最后算()
四、巩固练习
下面的运算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订正。
36+65÷5-20
=100÷5-20
=0()
320÷[(24-16)×4]
=320÷8×4
=40×4
=160()
48-(36+350÷50)
=48-(36+7)
=48-43
=5()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主要来学习图形的平移,理解平移的含义,能够判断一个图形是由原始图形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感受平移
今天早上,同学们是怎样到校的?(骑车、走路)骑车、走路都是运动,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也是运动的,你们愿意看一看吗?
出示汽车图片,请你说一说汽车是怎样运动的?
出示电梯图片,请你说一说电梯是怎样运动的?
出示蝴蝶图片展开,请你说一说蝴蝶图片展开是怎样运动的?
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这样的运动你能给它起个名字吗?
好,就以大家说的来命名(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在三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图形的平移是图形上所有的点沿着平行的方向等距离移动。平移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方向,一个是距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它的位置。(板书: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了。)
二、怎样平移
多媒体课件出示:小亭子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
你能把小亭子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吗?
先回忆我们过去学习过的平移方法,看他先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个格子,又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可以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尝试着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再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平移。(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以指点和帮助)
小组交流
反馈汇报
怎样才能把小亭子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
小亭子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
小亭子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6格。
小亭子向右下平移,斜着过去。
电脑演示三种方法
指导画法,选择一种方法,投影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边指边说是怎样平移的?
归纳提炼:学生自由发言,再次电脑演示,及时小结。
选择方法一:先确定几个关键点(图中三角形的顶点和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接着把这几个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再连成图形,这是沿水平方向平移,最后沿竖直方向,用以上方法把图形向下平移4格。
三、练习平移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1)出示小船图,谈话:仔细观察小船是怎样平移的,并用手指出小船的起始位置和平移后到达的'位置,看一看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再向哪边平移了几格。请你先在书上数一数,填一填。
你是怎么数的?(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对应点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小船平移了几格)
(2)电灯平移图,同上教学
(3)提问:这两幅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达现在的位置?(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平移方法)
2.设计运用,引入生活。
(1)出示梯形图:按要求移动。
(2)出示船图:如果你现在是一名轮船的调度员,你的任务就是应客户要求,调度车辆到达指定地点,那么,你能用哪些不同的平移方法做到呢?试一试吧!
要求:为自己任选一题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交流,小组长负责记录不同的方法,最后在全班交流。
3画平移后的图形。
(1)谈话:刚才我们已经学会看一个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了,如果请你画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可以吗?请注意,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画,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3)投影学生作品,交流平移的过程与方法。
(4)转换练习。
教师出示一把直角三角尺,并投影出示格子纸。
把三角尺向下平移5格再向左平移3格;
把三角尺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3格;
个别学生上台按要求操作演示。(同桌练习,一人提要求,一人操作)
4体验平移的价值。
(1)出示两条直线,观察这两条直线,观察这两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是平行线)
你怎么肯定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有无办法验证?
(2)学生默读课本65页第3题,按书上办法操作。
(3)观察画出的两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吗?
小结: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然后把三角尺沿着直尺平移,在沿三角尺的同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样,先后画出的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
(4)学生尝试这种方法画平行线。鼓励学生可以画不同的一组平行线。教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5)你能用这种方法检验刚才观察的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吗?
四.全课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做了哪些事情?你对什么印象最深?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图形的平移
形状、大小位置
平移不变变了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让学生在认识平移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教学重点:
将图形分两次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平移。
教学难点:
认识沿斜线方向平移的困难
教学方法:
观察、课件演示、讲授等方法
教学准备:
方格纸、课件
教学程序:
一、导入
1、出示一组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雪橇、滴水、缆车等),回忆是什么数学知识。
2、说说下图分别是怎样平移的。
(1)、重点解决平移的方向
(2)、重点让学生回顾平移的距离是怎样确定的。
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以课件演示。
(3)、说说火箭图是怎样平移的?
小结:在平移时要考虑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板书
二、新知探究
1、出示下图
(1)、先指导学生认清原来的位置和最后的位置。
(2)、思考,可以怎样移动,沿什么方向?
学生汇报,使学生认识到可以向下移动,再向右移动,也可以向右移动,再向下移动。
(3)、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平移。
教师巡视指导,并了解情况。
(4)、学生汇报
在实物投影上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并请他们结合作品进行介绍(注意体现不同的方法)
(5)、了解全班学生完成的情况。
教师小结,并以电脑演示:可以先确定一个点,接着将这个点向右平移6格,连成图形,再用同样的方法把第一次移动后的图形向下平移4格。
(6)、思考除了以上两种平移的方法外,还有别的平移方法吗?
教师在图上介绍沿斜线方向平移,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方法的困难。
三、操作深化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观察,认清原来与后来的位置,然后尝试解决。
反馈交流,你是怎样数的?
教师根据学生介绍的`方法,进行演示。
再让学生说说还可以怎样平移?
2、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先独立画图,然后请学生在电脑上介绍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做必要的补充和指导。
核对答案,并进行订正。
3、解决实际问题
(1)、思考,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什么地方用到过平移的知识?
引导学生回忆平行线的画法。
让学生根据的平移的知识画出指定距离的平行线。
思考,在画的过程中,谁在平移?
(2)、先指导学生认识必要的方向、路名,然后请学生思考可以怎样平移才能回家?
哪一条路线,老师会走的多一些呢?请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猜测。
四、小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对于平移,你有什么新的认识,掌握的怎样?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结合律。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04+9688+104+96
=192+96=88+200
=288=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二、练习练习
1、完成P18做一做2。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里填上适当的数。
287+129+118=287+(+118)(32+47)+65=32+(+)
3、教材练习五
三、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板书设计加法结合律
88+104+9688+104+96
=192+96=88+(104+96)
=288=88+200
=288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篇1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94~96。
【教材分析】
《栽蒜苗(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首先,教材创设了“栽蒜苗”的实践活动,学生在15天的观察与记录中经历着数据收集的全过程,体验着数据收集的方法,感受着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其次,教材提供了学习活动的一些基本要求,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数据描述的方法与过程,感受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感悟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活性。最后,教材通过“试一试”与“练一练”的学习情景,促进学生学会读条形统计图,提高读图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学情分析】
在第一学段,学生经历过统计的全过程,感受过“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统计方法,对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了初步的感受与体验。在第二学段,当学生面对一个新的实践情境(如:“栽蒜苗”)时,他们自然会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观察、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当学生发现“格子不够画”的时候,自然会产生认知冲突,并尝试着去解决问题。课堂上,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学生能比较快地感悟到“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活性。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记录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表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活性。
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3.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4.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准备】
课件,方格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有关的统计知识。[板书:栽蒜苗(一)]
二、探索新知
1、学习数据收集的方法。
师:同学们,怎样观察与记录呢?我们来看看天才小学的小朋友们是怎样做的。
2、讨论数据描述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看第一小组蒜苗第十五天生长情况统计表。(学生汇报,集体交流)师:通过统计表同学们都知道了谁的蒜苗长得高,谁的蒜苗长得矮。为了形象地反映这些蒜苗生长的情况,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画条形统计图)
3、制作条形统计图
师:好,我们来在方格纸上涂蒜苗生长的条形。(教师给每个小组发两张15×9的方格纸。)
生:老师,这张方格纸的一格表示1厘米,格子数不够涂怎么办?
师:这个问题提的好,有没有办法解决格子数不够涂的问题呢?(再补充格子,用一格表示2厘米)
师:请同学们看第二小组蒜苗第十五天生长情况统计图。(交流信息,指出用一格表示3厘米)
师:刚才大家想出了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好办法,它能解决格子不够用的问题。那么每张图上的每一格到底表示几个单位,还与所画条形的数据有关。如果数据很大,那么每一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那么所表示的单位就小。
4、讨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观察这些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指名口答,通过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91页“试一试”及P92页“练一练”
1、试一试
这两道题目的练习主要是巩固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使学生能结合现实的背景,说出条形统计图中数据的实际意义。
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说得过程中体会从一小格表示的几个单位中理解条形所代表的实际数据。鼓励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练一练
先让学生在已确定每小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方格纸上独立画条形统计图,再进行展示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样画条形统计图的,你能从图上获取哪些信息?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认识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今天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让学生自由回答)
五、实践活动。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应?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自己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数据在附页2中制成条形统计图。
板书设计:
栽蒜苗(一)
条形统计图
2cm
3cm
一格表示100个多个单位
2人
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放大,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自己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笔算。算完后互相检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主要说清楚分别要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
二、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图:
让学生看图后,读读题目的意思,说说怎么列式?
随学生回答板书:144×15
指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探索算法:
1、学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换算法,说说自己怎么算的?有问题么?
2、找几个学生的做法板演,分别说说各题错在哪里?正确的该怎么算?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数是两位的',要分两次乘。
(2)分别用第一个乘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去乘,乘了三次。指出:一般用第二个乘数分别去乘]另外再指出:个位乘得的积末尾和个位对齐,十位乘得的积和十位对齐。
总结:
(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
(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四、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做在书上)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很容易出错,除了上面说的错,还有哪些呢?一起看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怎么改正?
特别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还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
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下册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放大,培养类比以及分析、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自己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笔算。算完后互相检查。
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主要说清楚分别要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
二、教学例题:
出示例题图:
让学生看图后,读读题目的意思,说说怎么列式?
随学生回答板书:144×15
指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探索算法:
1、学生自主探索: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换算法,说说自己怎么算的?有问题么?
2、找几个学生的做法板演,分别说说各题错在哪里?正确的该怎么算?
[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数是两位的',要分两次乘。
(2)分别用第一个乘数三个数位上的数去乘,乘了三次。指出:一般用第二个乘数分别去乘]另外再指出:个位乘得的积末尾和个位对齐,十位乘得的积和十位对齐。
总结:
(1)用两位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三位数;
(2)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四、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4题
1、做想想做做第2题(做在书上)
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中很容易出错,除了上面说的错,还有哪些呢?一起看第2题:说说错在哪里?怎么改正?
特别要注意三位数中间有0时,不能漏乘;还要注意不能忘记每次计算时的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