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四年级教案 >

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

时间: 新华 四年级教案

教案中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安排,包括导入、授课、互动、练习、总结等环节,确保教学过程有序。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怎么写才规范?下面给大家分享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恐龙、欣喜若狂、轻盈、敏捷”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恐龙是怎样演化成鸟的。

3、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知识的兴趣。

4、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树立学生探究的意识,培养他们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准备】

有关恐龙的资料、课文朗读磁带、教学挂图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挂图展示,激趣导入

二、板书课题、解题

飞向蓝天的恐龙

三、听课文录音带,自学生字词

1、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自学生字词:

⑴认读字:

钝凌。

⑵书写字:

恐、凶、笨、鸽、仅、顿、描、绘、吨、盈、敏、捷、崭。

⑶新词:

迟钝:反应慢,不灵敏。

五彩斑斓:灿烂多彩。

凌空翱翔:在空中回旋的飞。

后裔、欣喜若狂、隧道、繁衍、茹毛饮血、毋庸置疑等词语让学生用老师教的方法自己解释、讨论。

四、自由朗读课文,感悟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大量的化石显示,鸟儿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

第二部分(3、4自然段):科学家们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科学家们希望能从化石中重现这一历史过程。

五、小结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确定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老奶奶培育白色金盏花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持之以恒”精神的可贵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

从老奶奶培育白色金盏花的过程中体会“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明白这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不知道)这种花叫做金盏花(板书:金盏花)。能说说你刚才看到的金盏花是什么颜色的吗?(红色、黄色)金盏花除了金色、红色,就是棕色。同学们,现在有这样一则消息。(出示消息:美国博培公司悬赏两万美元,征全世界第一朵纯白金盏花。)(板书:白色的)你愿意试一试,种一种吗?(愿意或者不愿意,愿意的继续追问:你能坚持种植多长时间?)。1954年爱荷华州有一位老奶奶就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同学们想知道她是怎么做的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屋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5页,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为了能把课文读得更顺畅,我们首先要扫清阅读障碍。老师现在要考考大家。(出示词语:悬赏枯萎沮丧呵护兑现金盏花遗传学橘黄播种)

3.课文读过一遍,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三、交流感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老奶奶为什么要种植金盏花,她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如何?找到答案后和你同桌交流交流。(出示要求)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出示: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怀疑——依然满怀信心地种植金盏花„„)指名读。在这20年中,老奶奶无数次的遭到家人的反对,可她——从不沮丧怀疑,一直坚持着;老奶奶的儿女远走了,丈夫也去世了,生活中发生了许多的事,可老奶奶依然——满怀信心地种植金盏花。同学们,这段的结尾出现了省略号,你能想象一下老奶奶在培育白色金盏花的20年中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吗?

(学生自主交流)

尽管老奶奶的生活遭遇了很多变故,可她仍然满怀信心的种植金盏花。“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奶奶终于种出了白色的金盏花。齐读第四自然段。(出示扩句练习:老奶奶种出了金盏花)你能通过刚才的学习完成这个练习吗?看谁完成得更加出色。组织交流。

★至此,一个连专家都感到束手无策的大难题,竟在一位对遗传学一无所知的老太太手中自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奇迹。当老奶奶种出了白色的金盏花之后,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动笔写下来。集体交流。

(出示:她甚至不知道现在那则启事还是否有效,也不知道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来纯白色的金盏花)指名读,谈谈自己的理解。重点抓住两个“不知道”加以体会。(第一个“不知道”说明老奶奶不贪图“重金”。她根本没有关注“重金悬赏”,所以她不在意“启事是否有效”;第二个“不知道”更进一步说明老奶奶不关心“重金”是否能到手。两个不知道揭示了老奶奶纯洁、正直、朴素的品格,表明她培育白色金盏花毫无功利目的,只是想为社会做贡献,为园艺事业作贡献。)齐读,体会老奶奶的高尚情操。

★一年之后,当老奶奶知道赏金不能兑现的时候,她是怎么说的呢?你感受到了什么呢?(这是老奶奶在听到园艺所所长电话后的回答。为美化社会,为繁荣园艺事业,她愿意继续无偿地做下去,这才是真正的“无私奉献”!)

3.曾经那么普通的一粒种子,也许谁的手都曾捧过,却因为少了一份以心为圃、以血为泉的培植与浇灌,才使得自己的生命错过了一次最美丽的花期。可这位爱荷华州的爱丽丝·凡克奶奶却创造了这个奇迹,你觉得老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4. 我们能从老奶奶培育白色金盏花的故事中,体会到什么呢?(学生谈体会)

四、续写练习。

同学们,老人用了20年的时间创造了奇迹,不但如此,她还想要种植黑色的金盏花。你愿意把接下来的故事写完吗?请同学们动笔续写这个故事。(生动笔写,集体交流、评议)

五、总结

持之以恒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成功的日子就会日益接近。同学们,记住:只要天天进步,小进步也会创造出大奇迹。

板书设计:

白色的金盏花

持之以恒

创造奇迹

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篇3

一、导入

1、小游戏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童话吗?

那咱们来玩个和童话有关的小游戏――――看图片猜猜猜。请你认真看图片,然后猜一猜,这是来自哪篇童话?()

2、师:看来大家是多么喜欢、了解童话啊!童话伴随着我们成长。童话、孩子,孩子、童话,是那么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一句话,这个世界是因为有了孩子才有了童话,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童话。

(出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童话。)

生读

2、揭题:

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英国著名童话作家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粗读感知

1、师:这是王尔德童话中最优美、最富有诗意的一篇。据说,王尔德给儿子讲《巨人的花园》时,竟然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儿子问他为什么哭了,王尔德说,明媚的春天,可爱的孩子,是多么美呀!我是为真正美好的事物感动、流泪。

接下来,请小朋友自由读一读这篇感人的童话,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词。读完后找一找,课文中哪句话使你感受最深,最让你感动,请你用笔画出来

(生自读,师巡视)

2、检查朗读情况,纠正字音

师:看来这篇童话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住了,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现在老师想听听小朋友有没有把课文读通读顺,哪一组愿意来读?

(生开火车读课文,师随机点评正音)

3、交流感受:

师:你愿意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和大家分享吗?

(生读文中句子)

师:刚才老师特地留意了一下,发现同学们划找的句子主要集中在这三句。(点击出现)

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的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幸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从你们找出的句子中,藏着几个多次出现的关键词,请你马上用敏锐的眼睛去搜索,看谁能在第一时间告诉我,是哪几个词?

(生:孩子、春天)(随机词语在句中变色)

师:是孩子,是春天!有了孩子的提醒,春天留住了,有了孩子的相伴,巨人幸福了。难怪巨人终于明白――(生齐说: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师:(板书这句话)反过来,也就是说,有孩子的地方――

(生齐说:就有春天)

三、品读感悟

(一)读有孩子和没有孩子时花园的前后变化的句子

1、师:在文中,孩子和春天是那么紧紧地联结在一起。接下来,请一二大组到文中去找当花园里有了孩子时,是怎样的一派春色的句子。请三四大组找当花园没有孩子时又是怎样的句子。

2、生划找,交流(主要共有四处,重点指导朗读)先交流没有孩子时

①生:但不知为什么,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风大作,雪花飞舞。巨人裹着毯子,还瑟瑟发抖。他想:

“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

师:没有了孩子,巨人的花园仍然是――(生接说:冬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狂风大作,雪花飞舞,瑟瑟发抖)(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播放课件)狂风呼呼地刮着,鹅毛般的大雪下个不停,巨人的花园里冷得像冰窖,真冷啊!你来读一读。(生读)

师:瑟瑟发抖是什么样的?谁上来表演一下。

(生演)

师:大家看到了,在严寒中,巨人的身体中颤抖,那他的声音呢?

(生:也在颤抖)

师:谁来读读巨人想说的话?

(最好学生能加上动作读,抽2-3人读)

师:请男孩子齐读,可以加上动作。

(男孩子读)

师:还从哪里看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②生: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师:你从哪看出没有春天?

(生:鲜花凋谢,树叶飘落,冰雪覆盖)

师:对,这儿有个生字“覆”笔画比较多,请大家看老师在黑板上写一遍。请在本子上写两个。

(生写字,师巡视)

师:来,大家一起来读这句话。

交流有孩子时

师:还有别的发现吗?

①生:他抬头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好几个月没见过这么明媚的阳光了。巨人激动地跑到花园里,他看

到花园里草翠花开,有许多孩子在欢快地游戏,他们大概是从围墙的破损处钻进来的。孩子们的欢笑使花园增添了春意。

师:哦,春天来了,春天在哪里?让我们一起和巨人找春天吧!请大家自由读读这段话。

(生读)

师:小朋友,你和巨人一起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采访学生)(生:春天在孩子们的欢笑里,在明媚的&39;阳光里{能把‘明媚的阳光’改成四个吗?阳光明媚}在草翠花开里)〔师板书:阳光明媚、草翠花开〕

师:春天来了,这样美丽的景色巨人有多长时间没见过?

(好几个月)

师:好几个月哪,如今看到阳光明媚,草翠花开,巨人的心情怎样?

(激动、兴奋、充满惊喜??)

师:请你带着这些感情自己来读一读这段话。(生自由读)

(点名读)

师:读得多好呀,老师也听出来了,当人激动、兴奋时,声音也响了,语速也快了,来,我们都来感受巨人的喜悦吧!一起,读――

(全班齐读)师:还有谁找到文中哪里也能看出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春天?

②生: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除许多美丽的花朵。

师:这小男孩分明是个魔术师!他变出了什么?

(生:绽出绿芽、开出美丽的花朵)

〔师板书:绽出绿芽、开出花朵〕

师:多神奇呀,谁来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孩子,具有多么神奇的力量啊!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有孩子的地方才有春天。来,大家一起读读这些词语。

(生齐读黑板上的词语)

(二)品读巨人态度了的前后变化

1、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花园时而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春天、时而是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冬天?巨人

他做了些什么?

(学生交流:(1)巨人一次次地斥责孩子们。

师:巨人是怎么斥责孩子们的?找出他的训斥孩子们的话。

生:“谁允许你们到这儿来玩的!都滚出去!”

“好容易才盼来春天,你们又来胡闹。滚出去!”

“喂!你赶快滚出去!”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这些句子)

师:听,滚出去!滚出去!巨人每次在训斥孩子们时,心里可能是怎么想的?他说话的时候可能是什

么样子的?

(参见教参P60)

师:听听,这可真是一个―――

生:这真是一个自私、没有爱心、脾气暴躁、任性、冷漠无情的巨人。

(2)师:巨人除了训斥孩子他还做了什么事?

(砌墙,竖牌子,不许孩子们进来)

【1、2两部分顺序可能倒置,当学生先说1,由1到2;如果学生先说2,再到二,重点学习1的内容】师:是呀,正是巨人的自私、任性、冷酷、粗暴,他砌起了围墙,一次次地赶走孩子,也一次次地赶走了美丽的春天。这堵砌在花园里的围墙,不也正是巨人砌在自己心灵里的一堵墙吗?

如果你是这些孩子中的一个,面对着他的斥责,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参考教参P61)

2、师:经过孩子的提醒,最后巨人终于明白了―――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巨人的一段话:

师:任性、冷酷的心唤来的是寒冬,那么,要唤来春天,就该拥有一颗怎样的心呢?

(生:宽容、善良、愿意与别人分享美好的东西??)

3、美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师:巨人醒悟之后,他变得不再自私无情,他学会了宽容、给予。从此他的花园里又是春意盎然,充满了欢声笑语,它又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出示画面,配上欢快的音乐)瞧,他们相处得多和谐,玩得多开心呢!让咱们随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一起快乐地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配乐朗读)

(2)想像说话:

师:你能想象此时的花园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吗?景如何?人又如何?(机动)

四、写话、拓展阅读,深化认识

1、写话训练:巨人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为了让更多的人分享到他的幸福,欣赏到花园

的美丽,巨人特意相请大家帮忙,帮他写一块告示牌插在花园门口。你们愿意帮助他吗?最好能写一段话,可以描绘花园的美景来吸引孩子,也可以用上黑板上的词语写一写有了孩子们的到来,花园不再怎么样了;还可以写巨人的心里想法,表达对孩子们的歉意。写完四人小组交流。(出示这段话)

2、集体交流

3、拓展阅读。《学会分享》

板书:

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

阳光明媚狂风大作

草翠花开雪花飞舞

绽出绿芽瑟瑟发抖

开出花朵鲜花凋谢

树叶飘落

冰雪覆盖

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篇4

教学内容:

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中的11个生字,其中3个只识不写,联系上下文说说词语“摇篮”、“掺和”的意思。

3、能联系上下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语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氛围,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课文的二、三段为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1、引导看题质疑。

2、引导看图导入。

出示有关维也纳的图片,师作简单介绍。

二、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3、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长句或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4、交流。

★字词。

★读书情况。

★质疑解疑。

5、默读课文,给课文分分段,并交流。

三、学习第一、二小节。

1、抽读第一小节,说说告诉我们什么。理解“摇篮”一词。

2、学习第二小节,可补充音乐家的有关资料。

四、学习课文重点段。

1、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然后利用合作的形式学习。

2、交流。

☆维也纳是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学生说说相机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指导朗读。

☆分三个层次说:一是这儿到处是音乐大师们的雕像;二是这里的许多建筑都是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三是就连王宫花园草坪上的鲜花图案,是用鲜花组成的巨大的音乐符号。

☆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从四个方面说:一是人们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优美的华尔兹舞曲;二是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三是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室内演奏的传统;四是在集会、庆典甚至政府会议是,会前,会后都要奏一曲古典音乐。

☆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最为有名。学生边读书,边说,师边出示图片,边指导朗读。

3、指导背诵其中的一段。

4、总结。

同学们,维也纳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此时,你想说什么?

五、迁移练习。

读第三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写维也纳歌剧院的。

1、介绍了维也纳歌剧院的设施、规模以及在全世界的影响。

2、从哪可看出歌剧院的规模宏大?

3、介绍了歌剧院的哪些设施?

4、按什么顺序来写歌剧院的?

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教学大楼。

1、外观的形状。

2、规模,设施。

3、按一定顺序描写。

4、学生写一写。

5、习作欣赏。

六、作业。

1、用“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这一组词语描写自己看到的景观。

2、开展“维也纳——音乐之都”专题研究,引导学生组成小组,自行选题。

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边读边想象,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

课时划分 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雪景,质疑导入

1、配乐欣赏松坊溪雪景图,导入课题,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呢?

3、带着你的疑问,让我们和作家一道去感受松坊溪雪景的美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松坊溪的雪景,让作家郭风印象深刻,他用非常优美的文字记录了那片雪景。让我们来读读他的作品,读了课文,松坊溪的雪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雪的?先写(下雪)时的景色,再写(雪止)时的景色。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开始欣赏美文吧。

3、课文哪些段写下雪时的景色?哪些段写雪后的景色?

三、研读课文,感悟景美

(一)研读“下雪了”一层。

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雪中美景的段落,一边读一边想象,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你的同桌听听,最好能讲讲喜欢的原因,互相交流一下学习感受。

2、朗读、交流。

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交流得也不错,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咱们在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的顺序分别投影重点句子点拨:

(1)“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风中飞舞。”

课文把在风中飞舞的雪比作柳絮、芦花、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连用三个比喻写出了雪花轻、柔而洁白的特点,还写出了雪下得很大,雪在空中飞舞有许多种姿态。

带着你们的体会再来读句子。抽读。学生相互评价,是否读出雪花的美、雪的大。再全班读。

(2)“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都覆盖着白雪了: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饮水;好像有两只白色的狮睡在雪地里;好像有几只白色的熊,正准备从溪中冒雪走上岸。”

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增强了动感,把溪石写得栩栩如生。

溪中的大溪石和小溪石上都覆盖着白雪,还会像什么呢?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看谁想得最美妙。

(3)“好像松坊村有一座白玉雕出来的桥,搭在松坊溪上了。”

想象白玉雕出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这样比喻有什么作用?(石桥落满雪,洁白如玉,描写出了雪中石桥的美丽。)

(4)你们看,置身于这么美的雪景中,你们的心情会怎么样?指导读“下雪了……落在松坊溪上了”,读出欢快喜悦之感。

(二)研读雪后美景一层。

读书是做“学问”的,边学边问,边读边动脑。让我们来看看描写雪后景色的有关段落,把你喜欢的句子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读出你的感受来,找出你不理解的地方来。

重点研读:

1、“我看见溪中有一个发亮的白雪世界。”“发亮的白雪世界”是指远山、石桥、溪石的雪影倒映在溪水中的美丽景象。溪中映着雪白的世界,雪白的世界又在溪水旁,不禁使人想到“这样的山倒映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围绕着这样的山”的句子。这样美丽的画卷足以和桂林山水媲美。这不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吗?真是“画意在眼前,诗情在心中”啊!诗一般的文字怎么能让它只躺在书里呢?让我们美美地读读吧。配音乐朗读第9段(诗情画意,无限深情)。

2、水中还有小生灵呢,溪鱼又有什么特点?(多、美、活。)

小鱼儿们是那么漂亮,那么活泼。同学们,如果将你们自己想象成这一条条小鱼儿,那么你们在这么美丽的溪水里畅游,心情会是什么样的?你最想对你的家园松坊溪说什么?

3、为什么写雪后景色要写溪鱼呢?

这样描写使静中有动,寒中有暖,洁白中有色彩,严寒中蕴含着生机。鱼儿们使这原本恬静、雪白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了。鱼儿们,你们继续向前游吧,去饱览松坊溪周围无限的冬日风光吧。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呢?又能听到什么呢?请写下来好吗?

4、交流赏析。

5、同学们写得真棒,让老师身临其境了,仿佛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话来表达此刻的心情,这样吧,请允许老师用作者郭风的一首散文诗来表表心声吧。(师读散文诗)

四、积累拓展,读写迁移

1、这么美的雪景,这么生动的文字,让我们牢牢地记在心里吧!选择你最喜欢的句段读背。

2、教师配乐让学生有感情地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3、师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其他写雪景的诗文或作家郭风的作品,课后可办成小报。

板书设计

8 松坊溪雪景

下雪了:雪花 轻盈柔美

溪石 千姿百态

石桥 洁白如玉

雪止了:村庄 溪水 溪鱼

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篇6

一、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2、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说说“沙漠”、“绿洲”

1、教师:“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绿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可以用词语、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来描绘你脑海中的“沙漠”和“绿洲”,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2、自己读全文。

3、交流“沙漠”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 白茫茫一片 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 教师相机板书:恶劣、不毛之地 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不毛之地…… 咸而板结 环境十分恶劣。

(2)看图,进一步感受环境的恶劣。 教师:阿联酋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3)指导读好句子

A、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B、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4、交流说说“绿洲” 教师相机板书:绿树成阴 鲜花遍地 良好的生存环境 出示图片,看图进一步感受美好。

(二)精读第三自然段。

1、教师: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恶劣的自然环境建设成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呢?是如何在沙漠中建设绿洲的呢?

2、自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

3、交流出示句子。

4、再好好地读读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体会? 引导学生体会:困难是巨大的;建设绿洲的代价是巨大的,但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决心是坚定的。 板书:花大代价培植

5、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精读4、5、6自然段。

1、自己读4、5、6自然段,谈谈你有什么感受?

2、交流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引导学生理解“侍弄”?

3、再读课文,你从哪里体会到他们像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花草树木。圈圈画画词、句。

4、交流句子,指导读好句子。

(四)总结课文。

1、教师:阿联酋人民为什么那样爱护花草树木? 那么,在阿联酋,仅仅只有迪拜这样一个城市绿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星罗棋布)

2、教师: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创造了奇迹! 所以,后来,2000年开始,联合国人居中心在全球组织评比改善人居环境范例奖,这个奖项就叫“迪拜奖”。

用来奖励在改善居住环境做出杰出贡献的范例。 (中国的广州、周庄也获得了此奖项)

三、教学结束: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写下来和大家分享。

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篇7

教材分析:

《大地的话》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大地拟人化为母亲,抒写了大地母亲博大的胸襟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诗歌语言通俗,学习难度低,学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更好地体味了大自然的魅力,感受语言情趣,也能够继续以“大地”或者其他人称向所有她想与之对话的对象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也就是能够做到仿照文本,继续文本内容。

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多的学习,学生已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大多学生能够在自学中掌握生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新词。我还鼓励学生在自学中能够针对课文中的某段话、某个词发表自己有个性的感受,并随手写在书上以备与他人讨论交流。我班学生特别喜欢诗歌,因此在教学中不必给学生做过多琐碎的讲解,学生就能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学完后指导学生进行仿写,然后组织展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三个生字,掌握写字表中的八个生字,重点指导“蕊”的写法。

2、注重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体会诗中蕴含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3、能够仿照诗歌续写,独立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练习配乐朗读 投影:生字 学生准备:课前有感情的朗读诗歌,自学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入情入境

教师直接板书“大地”,激活学生思维,思考:同学们,一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

(这是个十分个性化的宽泛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学生回答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接着板书完课题,再预设大地会与谁对话的问题导入新课。

(学生已经预习课文了,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尽量将课文读通

2、生字 出示生字、词

3、指名读课文,说说大地在和谁说话?

三、细读诗歌、品读赏析

本篇诗歌共分5小节,前4节内容浅显易懂,故在教学设计中应以读为主,使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较为深刻的感受文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使学生能够自己有效和真情的与文本对话。故在设计品读诗歌这一环节中以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和有效的指导,让学生能够自主感悟,自发抒情,自然续情。设计以下两个环节:

(一)进入角色,以读悟情

1、教师出示课文内容,配乐范读。

[设计意图:将学生带入情境,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

2、用心的默读以下课文的前四段,看看大地都想和种子、飞鸟、游鱼和小草说什么?并选出其中的一节练读。在读流利的同时,尽量将大地的话读懂。

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篇8

一、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掌握课文中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

3、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

4、模仿最后一段的构段和表达的方式写出一位自己所敬仰和赞颂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羊皮筏子的特点和功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和合作讨论去感受、去发现、去体会艄公的形象内涵。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1、预习

(1)读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朗读要正确,通顺。

(2)通过结合上下文和理解生词,无法自己理解的词语或句子请做上记号。读不懂或有疑问的地方可通过问题的形式记下来,准备课上讨论。

(3)收集课文中和课外书中描写黄河的词语和句子,准备课上交流。

(4)从课外书或网上去寻找黄河上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了解它的.制作、特征和功能,最好能附上图片。

(5)在人与外界的各类挑战中,除了课文中介绍的羊皮筏子上的艄公以外,你最敬佩哪一种人,请你收集一些介绍他们的有关资料。

(6)理解词语(带点的字先理解)

筏子竹篙胆战心惊惊涛骇浪如履平地提心吊胆

2、课件制作

3、其它准备工作

(1)课前教师提供一些关于羊皮筏子和艄公的资料,分发给学生。

(2)课上准备好电脑,实物显示频、投影仪器等。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解题质疑

1、谈话引入,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与黄河有关的课文,(板书:黄河)同学们,在你脑海中,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请谁来说一说。

2、课文写到了黄河,作者面对黄河时,他的所见所感也是通过丰富的语言传达出来的,出示:黄河滚滚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波浪滔滔惊涛骇浪激流湍急汹涌胆战心惊提心吊胆如履平地。

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篇9

一、学习目的:

1、熟读课文,认识“镶”“嵌”等八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想象画面,感受异国风光。

3、积累“膘肥体壮”“辽阔无垠”等词语和喜欢的句子。

4、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荷兰的无比喜爱之情,激发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二、学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关于异国风光的明信片或其他图片以及音像资料课件

重点:积累词句

难点:培养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的能力。

三、学习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发学习欲望。

师:同学们,在咱们的地球上,有一个绿水幽幽鲜花盛开的美丽国度,你知道是哪儿吗?对,就是有着水之国、花之都美誉的——荷兰,它还是一个牧场之国。

齐读课题。课前让大家查了资料,谁能说说你了解到的荷兰?

(二)理解内容,感受美景。

1、师:同学们真会学习。今天我们就通过这篇文章去感受异国的风情。请几个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听听他读得对吗?读通顺了没有?听了课文后,说说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整体印象?

师:谁能评一下?(教师相机出示重难点词语和生词,提示朗读。)

2、师:谁来谈一谈荷兰留给你的整体印象。

师:是啊!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荷兰是个牧场使国,是个美不胜收的地方!咱们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文第一段。

3、为什么称荷兰是牧场之国呢?现在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把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语句找出来读一读,充分地体会。生自由读。

师:谁来读读能体现荷兰是牧场之国的句子。

生读。师相机引导学习相应自然段。(如先说到二自然段师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牛多,牛的悠闲自在。)

师:这一段说了什么?大家也自己读一读。

出示“一条条运河间的绿草地上,黑白花牛,白头黑牛,白腰蓝嘴黑牛,在低头吃草。”

读句子,说说你的体会。(牛多)作者是怎样准确描写这些牛的?(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师板书。(牛多)

师:读读后面的句子,你还有何感受?(想象牛的神态和动作,理解作者拟人句的准确生动。)

师:同学们很会读书,请带着自己的感受轻轻地美美地读一读。待会儿咱们比赛比赛。

指名比赛,师生评价。

提出选择句子积累背诵的要求,练习背诵。

师小结:看来作者是通过写牛来描写荷兰的牧业。

4、大家注意到了吗?咱们刚才是怎么学习这一段的?师引导总结学法:初读——交流体会感受——想象、美读——赛读——选择性积累背诵

5、分组合作根据刚才的方法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交流反馈,教师相机引导。

6、师:同桌交流一下,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你就是这辽阔无垠的草原上的一头牛、一匹骏马、、一只绵羊或一只小鸡,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呢?

同桌交流。

7、师:难怪作者说——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8、你看出这几段哪些语句或词语特别出色呢?你能把它记住并写出来吗?试一试,和小组的同学比一比。

(三)课件展示异国风光片,欣赏完后再用一段话介绍介绍,可以用课文中学过的词句。

作业:小组合作办一期异国风光的剪贴小报,并配以简短的说明,课外展览并分小组评比。

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课文,学会质疑。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3、自主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讲读第二部分

三、拓展,深化主题

四、总结

五、听写生字、新词。

1、抽读词语卡片。

扩词。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你读懂了什么?

找出你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小蓝裙带来了哪些变化?

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吗?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人的双手可以让世界改变,只要努力工作,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

3、听写生字

读词语卡片。

扩词。

4、分段朗读课文。

自主学习3——8自然段。

小蓝裙给周围带来了许多变化,小姑娘更漂亮了、家里焕然一新、房屋整洁亮丽了、街道整齐清洁了。.。.。.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5、自由发言。

这些变化都是经过人们努力,用双手改变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

自由发言。

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篇11

复习内容:《学标点》。

复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常用标点符号。

2、通过学习,懂得运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复习重难点:通过学习,懂得运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复习准备:小黑板、相关练习题。

复习过程:

一、故事导入主题。

二、进入标点符号的王国。

1、出示标点符号,介绍它们的特点。

2、出示句子,说明常用标点符号的用途。

三、进入实践阶段。

根据教师出示的句子,理解意思,填入相应的标点符号。

各小组进行比赛。

四、进入训练场。

五、教师巡堂指导。

六、教一首有关标点符号的儿歌。

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篇1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深刻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

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认识“逞、崎、岖、煌”4个生字,会写“斯、凝、煮、蝉、哲、燃、煌、智、

慧”9个字,要求掌握的词语有“煮热、燃起、灯火辉煌、智慧”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重点词句理解父亲和我的三次对话,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描写山的诗句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纲

二、展示交流

(一)出示课件,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很多同学都有过爬山的经历,也写过爬山的周记,老师想问问同学们爬山给你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

谈谈你的父亲说过什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印象深刻。

2.今天我们来了解一对父子,听听他们在爬山的过程中有什么深刻的对话。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提示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字词。

1、圈画生字和要求掌握的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按预习笔记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找出父亲说的话画上记号,说说父亲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出这些话的。

2、理解父亲第一次说的话。

(1)齐读

(2)说说“我们”爬山与别人有所的`不同。

(3)“征服”还可以换成别的词?“征服山”和“征服自然”各是什么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斯、凝、煮、燃、慧”。

三、检测反馈

1.课件出示词语、生字

2.流利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预习提纲

二、展示交流

(一)继续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理解父亲第二次说的话

(1)在课文中找到父亲第二字说的话,并指名朗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让其他同学思考。

(2)学生带问题思考说说父亲的话强调的是什么?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3)你能举一个自己尽力做一件事的例子吗?

2、理解父亲第三次说的话

(1)齐读本段课文。

(2)小组讨论

A父亲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B说说这位父亲的话给你什么启示?

(3)把父亲三次说的话连起来读一读。

3.齐读最后一段,回答有什么新的感悟,说说学到了怎么样的智慧,并指导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4.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检测反馈

1、巩固生字、新词,同桌互相检查认读。

2、拓展。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看一看大自然有哪些美景,听一听有哪些美妙的声音,然后用心去体会,用大脑去思考。

四、板书设计

爬山

不重要爬到山顶

重要是否尽了力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重在说理,把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的事例之中。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启发学生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从而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来说,爬山并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很多同学都有过爬山的经历,也写过爬山的周记。教学伊始,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爬山感受,奠定学生学习课文的认知、情感的基础。

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篇13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记叙了作者游双龙洞的所见所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情的能力。

3.按空间顺序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4.学会生字、新词。

5.朗读课文。背诵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到这一神奇的溶洞。激发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写作特点,培养有条理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释题,读第一段。

1、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老作家、老教育家叶圣陶爷爷的游记记金华的双龙洞。

2、释题。记是什么意思?

3、读第一段。

二、初读课文。

1、激趣。听说,双龙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览一番,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双龙洞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赶快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读几遍。快读吧。

2、自由读课文。

3、检查学习字词和课文的情况。

三、理清顺序。

1、看,这是什么?(出示小红旗小黄帽)谁用的?说起导游这个职业,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现在,有一个当导游的机会,你们想不想当?想当的都来当吧,现在,你们都是导游,就我一个游客。(让一个女生起立)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线?教你一个方法,可以画一张游览示意图。怎么画?细细读课文,借助课文中地点转换的语句来画。例如: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张。一组板演。导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线?你这个导游当得真好,这个旅游帽作为奖品奖给你。

四、学习第二段。

1、刚才就我一个游客太冷清了,你们还是陪伴我一起来当游客吧。现在让我们从金华出发到双龙洞去,请你注意欣赏沿途景物。(出示相机)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你们也带了吗?下面请同学们当摄影师,把路上的美景拍摄下来,并且配上解说词。(出示一张照片做例子)拍镜头时,要拍一个你最喜欢的景物,配解说词时,要使用文章的句子。要完成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读23段。

2、学生自由朗读23段。

3、讨论。

(1)你拍了什么镜头?为什么拍了这了这个镜头?随学生出示图,补充介绍:映山红花色众多,有紫红、红、桃红、粉红、橙、金黄、雪青、纯白等颜色。

(2)还有谁也拍了这个镜头,你们愿不愿意来一次配解说词的比赛。

(3)猜一猜,油桐开的花是什么颜色的?出示图。

(4)出示实物,新绿。

4、看到大家拍了这么多的镜头,我也憋不住了,我让你们看看我拍的镜头,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出示问题:溪声为什么会变换调子,溪流与双龙洞有什么关系?)播放录象,看完后讨论。指导朗读。

5、一路上,有山有水,景色美丽,请你能否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景色。比如,叶圣陶爷爷就用了一个词明艳,你用什么词?

6、景色美,文章美,我们来把它背下来,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句话背给同桌听。

五、课堂总结,作业。

这堂课,我们游了路上,又游了洞口和外洞,玩得开心吗?今天回去,把你的见闻告诉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齐读课题。

过渡:我们一同随着叶圣陶老先生从金华出发,经过罗甸就渐渐入山。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眼前一片明艳,耳边溪流潺潺,迎着溪水抬头望去,看!双龙洞到了!

二、学习课文。

过渡:请大家打开书,朗读课文的三、四、五大段,看看我们都随叶老游览了哪些地方,你最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过渡:这高大的溶洞,景象奇特,我们一起来到洞口,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请你用笔划下来,再读一读。

1.洞口宽像桥洞

(1)指读,读出宽大的感受。

(2)明确学法:洞口这部分我们是先找出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再把体会读出来。

过渡: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继续学习。经过宽大的洞口,就来到了外洞。这里又是怎样的景观呢?

2.自学外洞,把自己的收获汇报给大家。

高、大

仿佛到了个大会堂

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谁能把这种奇特的感受读出来?

过渡:这又高又大的外洞已经让我们感到很奇特,更令人惊叹的是,那正流出溪水的孔隙。快来看看吧!

3.出示资料:

内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如欲观赏,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不得稍有抬头,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

(1)看录像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孔隙给你什么感受?(窄小、低矮)

(2)自读第四大段,说说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自以为、没有一处、挤压、稍微、准会)

(3)感情朗读。(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4)看电脑填空。

过渡:这样的水石奇观,游览后真令人拍案叫绝。下面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第四大段。

(5)有感情朗读全段。

过渡:我们乘船从孔隙经过,大约走了八、九米就来到了内洞。这里又有什么样奇特的景观呢?

4.默读第五大段,用我们上面的学习方法进行个人学习。再分小组讨论。思考:在内洞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然后有语气地读出来。(1)黑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见(2)洞顶的双龙(3)石钟乳和石笋名目有四十多种。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4)看图片加深体会。(5)把句子补充完整。

(6)出示资料:

洞内钟乳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黄龙吐水、倒挂编幅、彩云遮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共生、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等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

过渡: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像神仙、像动物、像宫室、像器用名目繁多,造型奇特,再加上那摇曳的灯光,忽明忽暗,让我们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我们惊叹自然的奇异,请大家有感情地读读内洞这部分。

(7)感情朗读。指读。

过渡:就这样,我们随叶老又仰卧在小船里,通过孔隙出了洞。

三、总结:

(1)

结合板书总结全文,体会双龙洞景观的奇特。

这节课,我们不仅随叶老游览了金华的双龙洞,洞中的景观令人惊叹。那孔隙的奇妙,石钟乳和石笋造型的奇特,真不愧为大自然中又一奇特的景观。(景象奇特)而且,还掌握了游记的学习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览中作者的所见、所闻,体会作者的所感和对山水、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2)

发散:学生出示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进行课内外结合。

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课下也结合课文从书中、报刊中、网络上找到了许多与课文相似或相关的材料,下面我们就来展示给大家吧。

(3)

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总结。

同学们从网络上、书中、报刊中以及亲身的游历中,搜集到丰富的材料,《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给我们带来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更丰富的知识,和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能这样做。

板书设计

23.记金华的双龙洞

景象奇异

金华→罗甸→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高大

窄小

黑大

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篇14

一、教材分析:

在万物萌发的春天,一切生机勃勃。身处于美好的春光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不负于这大好的春色?诗歌《走,我们去植树》以明快清新的节奏、具有行动号召力的语言向少先队员发出倡议:“迎着和煦的春风,迈开轻快的脚步,亲爱的少先队员们,走,我们一起去植树!”

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放录音《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在音乐声中,老师谈话引入:同学们,春天已经来临了,在这和煦的春光中,你们想去植树吗?(想)

那我们就一起行动吧!(板书课题:《走,我们大家植树去》)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路。

1、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和印象深刻的地方,作上记号。

3、交流、讨论。学生质疑并解决,重点问题可以存疑。

A、和煦是什么意思?

B、音符:表示音调高低的符号。

C、版图:户籍和地图,引申为国家的疆域。

D、植树有什么好处?

E、为什么说一棵树就是一座绿色工厂,片片树叶都是快乐的音符?

4、再读课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B、纠正学生的读音。

C、自由练读课文。

(三)、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1)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

(二)、(2-6)讲植树的重要。

(三)、(7)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这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3、理解“和煦”

4、“迈开轻快的.脚步”说明了什么?(说明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去参加植树的情景。)

5、指导朗读,要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预习下一段。

六、教学反思:

《走,我们去植树》这不是一篇假诗,不是一首想像诗,而是一首实践加思考的诗,是一首通过实践来说理的一首诗。植树是为自己、为他人、为人类、为社会、为今天、为未来创造,我们应该让学生拥有这种创造。作者用自己的智慧头脑展示了孩子们的希望,展示了人类需要的环境。这一句句创造之语,很容易感动四年级的学生,但感动归感动,让他们真的行动起来,那是难的,特别现在城市的小孩真的很难有这种体验,城市的植树往往是由专门的劳动者来做,而农村的孩子这种体验还是有的,因为大多数的农村每一年都有着植树的活动,他们摸一摸,看一看,也会有着灵动。但不管是有,还是没有,但能以诗的方式主动表白自己的感动的学生却是很少的,所以在一课上,特别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也应该引导他们学着用诗的方式记下自己的感动。课后有第五题是: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介绍,其实也可以模仿着课文的形式,让学生以诗的方式介绍,也许更能够激起学生的创造欲望。

既然诗是一种创造,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拥有这种创造。这也是母语教育要思考的,要做的。

四年级下册教案语文课件篇15

教学目标: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2、感受娃丽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大意,体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谈话导入,审题质疑

同学们,你们知道信箱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学生自由说)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第25课(学生齐读课题)——《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给我们引出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同桌合作读词语,检查读书情况。

锤子钥匙摔跤邮票门牌潘诺夫滑稽地址

3、默读课文,概括出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提示引路,自主探究

1、学生再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

(1)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送错的信?

(2)娃丽为什么能管信箱了?

(3)对于哥什提亚、娃丽的做法,你认为谁更值得学习?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用笔画出相关句子,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的空白处。

3、教师巡视,点拨。

二、解疑合探

哥哥、娃丽各是怎样对待这封信的?

1、指名回答哥哥:将这封信放在台阶上等着邮递员拿走。娃丽:不顾大风雪在黑暗里找门牌号,将信准确的送到主人家里。

2、结论:哥什提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娃丽——急他人之所急。过渡:娃丽在送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请同学们默读“娃丽送信”的&39;段落,说一说她送信有哪些坚难?

3、指名回答

4、用“﹏”画出描写风大雪急的句子和对陌生叔叔衣着描写的句子,认真读一读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5、讨论

a、此时此刻,你想用什么样的话来赞美娃丽?

b、你身边有像娃丽这样的人吗?他们都做了哪些好事?你将怎样向娃丽学习呢?

6、学生代表展示。

7、小结。

娃丽为什么能管信箱了?

生:因为娃丽的做法让爸爸相信她可以管好这个信箱,所以就让她管信箱了。

生:娃丽的做法赢得了爸爸的信任,所以让她和哥哥一起管理信箱。

三、质疑再探

1、想一想,课前提出的两个问题弄明白了吗?

2、快速阅读课文,看还有没有其它的疑问?预设:爸爸才让娃丽和哥哥轮流管信箱,爸爸的用意何在?(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娃丽继续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暗示哥哥要像娃丽一样做个有责任感的人等。)

四、拓展学习

1、根据本节课所学为同桌设计一道测试题。

2、展示。

3、教师补充题:你喜欢娃丽吗,为什么?

4、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天真可爱的娃丽,她有责任心,能为别人着想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5、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