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
教案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指导。如何写出优秀的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篇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运用乘法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上节课学习了乘法分配律,谁能分别用自己的话和字母表述乘法分配律?
2.填空。
25×6+75×6=
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5
用简便方法计算102×45,32×27+32×73。
教师:观察每个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吗?(学生观察思考,独立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汇报,教师板书如下:
(1)①102×4
②102×45
③……=(100+2)×45 =102×(40+5)
=100×45+2×45 =102×40+102×5
=4500+90 =4080+510
=4590 =4590
(2)①32×27+32×73
②32×27+32×73
③……=32×(27+73) =864+2336
=32×100=3200 =3200
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1)你认为每个题的哪种算法最简便?为什么?这种简便算法的依据是什么?
(2)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小结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
1.基本练习
(1)练习五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口算题。
(2)填空。
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练习五第4题:学生根据题中所呈现的信息独立解决问题,然后思考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练习五第8题:学生根据情景图中所呈现的信息先独立思考解决,对有困难的可在小组中讨论解决。
全班交流,板演在黑板上,并说出自己解题的思路。
3.发展练习
练习五思考题,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先在小组中商量解决,最后全班反馈,要求说出思考过程。
4.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2,3,6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都有些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光溜溜、货物、节奏、平衡、诵读、超过、肌肉、拘束、耽误、哲理。
2.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理解课文
1..带着挑山工和游人各是怎样登山的问题默读全文,画出挑山工登攀的语句。
2.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画出折尺形的登山图。
3.把文中描写挑山工登攀的语句连起来读一读,并对照课文插图,头脑里要浮现出挑山工朝着一个目标艰难地不断地奋力登攀的形象,联系自己的登山体验及见过的登山的画面,更形象更真切地感知挑山工的艰辛、执着。
4.与同桌讨论:挑山工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要从不同角度(如:目标明确、吃苦耐劳、一步一步地脚踏实地、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乐观开朗的性格)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发表有创意的见解。
5.在课文插图下面写几句最想说的话,可写描述性格的话,体现挑山工的艰辛;可写赞美性的话,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怀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山顶的道理。
3.使学生懂得课文内蕴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执著追求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懂得课文内蕴的人生哲理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说一说通过朗读课文,你对挑山工有哪些深入的了解?
二、合作探究
1.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各小组自由选择一句含义深刻的语句,共同讨论其含着的意思。小组长要综合组员的意见,不要忽略组内有创见的和不同的意见。
2.组织小组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同学可以争论、补充、修正、综合,使各种看法更完整、更准确。
(1) “我”为什么会愉快地(“心悦”)接受挑山工的说法? 从课文中找出挑山工说的话,从游人和挑山工登山的不同特点中,体会“快”与“慢”的关系;“我”真心实意地佩服(“诚服”)挑山工的什么精神? 联系前面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体会他们朝着认定的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的坚韧不拔、奋力攀登的精神。
(2) 联系前面挑山工的话所包蕴的哲理及画面的内容,体会其中含着的意思——“我”最需要的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即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地做下去,就一定能达到目的。
3.质疑。
三、积累拓展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在课文插图下写几句最想说的话。鼓励学生说有创意的话,有哲理的话,也可写赞美挑山工精神的话,以表白自己敬佩的情怀(让学生先写后说,多元化表白情怀)。
板书设计:
13.挑山工
路程多一倍 时间却不多
脚踏实地
奋力登攀
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篇3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这篇童话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巨人拥有一座美丽的花园,但当他看见孩子们在里面玩时很生气,把孩子们都赶了出去,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只有冬天永远留在那里,他的自私换来了花园的寒冬。之后经一个男孩的提醒,巨人明白了自己的自私和冷酷,他把花园送给了孩子们,自己也获得了快乐和幸福。从这篇童话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能和大家一齐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运用比较进行写作,如巨人回来之前和巨人回来之后花园的不同景色,春天来了花园内外的不同变化,孩子们进入花园和巨人赶走孩子们后花园的不同景色等等,因此,我在上课的过程中紧紧抓住教材的这一特点,运用比较进行教学。
我首先引导学生学习了巨人不再时,孩子们在花园里快乐玩耍的情景,巨人回来了,花园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然后引导学生开始学习后面的文章,在学生初步了解巨人的加入给花园带来的变化之后。我引导学生抓住“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这句话从“有孩子就有春天”和“没有孩子就没有春天两个方面进行阅读。学生通过找句、品词,慢慢的感悟到,巨人不愿意让孩子到花园里来玩,所以春天永远不会来到花园里,是巨人的自私换来了寒冬,文章告诉我们有了快乐就应和大家一起分享。
其次是阅读,我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这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获。抓住巨人的言行细细品味,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巨人性格的变化。
最后我安排学生说一说,比如巨人赶孩子们的时候是怎样想的,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小男孩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但他没有说出来,又比如当巨人看到小男孩这种眼神后,他心里火辣辣的,为什么火辣辣的,却也没有写出来,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表达的潜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讲给大家听,学生都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生字,会写12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条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播放多媒体
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天就让我们进入那美妙的世界中。
2.齐读课题,你有什么想问得吗?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巨人是个怎样的人?巨人的花园里发生什么事了?花园有什么特点?
3.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9.
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出示新词““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语。
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课文朗诵通顺流利。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指名回答补充。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溢、允、墙、牌、添、训”认读,自己想办法记住字型。
2.你还能用这些生字组和课文不一样的词吗?
3.重点指导以下字的书写。
允应该读yǔn第三声,不要读成rǔn,yǒng。
“添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
4.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
五.抄写生字
六.布置作业
预习,画出能体现花园特点的句子。
板书设计:
巨人的花园
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
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
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学能完成得比较理想!通过本节课,学生积累了很多优美词语,而且能通过默读,快速读等方式理清课文的条例,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但是学生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明白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教学难点:明白揭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快乐需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不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大家结合上节课你所懂得的道理来说一说。明白了道理,那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大家再读读课文。
二、学习新课:
(一).粗读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采用比赛等方式,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并作简单的批注。
2.谈谈读后的感受。
(二).重点阅读,体会道理
1.再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一座花园?
学情估计:学生会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
2.从哪里看出这个花园很美丽,很漂亮?
3.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花园的漂亮、迷人吗?
注: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方式要多样,如:赛读、品读。
4.为什么又说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呢?
方法:学生再次读课文,并自己做简单的分析,教师巡视指导。
(1)第6自然段:春天到村子里时,巨人的花园还是隆冬。
A.反复读3、4句,要读出村子和花园不同景色所蕴涵的不同情感。
B.同是春天巨人的感受是什么?想象孩子们又在做什么?
学情估计:如果学生能说到孩子们想到他们的乐园??花园里去,教师可以点拨:巨人在里面日子过得并不好,孩子们也想进去玩,现在最好的是什么?
(2)第7自然段:孩子们在时,花园草翠花开;孩子们离开后,花园冰雪覆盖。
A.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B.体会“与此同时”。
C.朗读本段。
(3)第8、9自然段:小男孩用手摸了一下树枝,桃树开花了,巨人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A.巨人终于明白了,他究竟明白了什么?
B.讨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是什么意思?
5.句型训练,理解中心
(1)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
唤来春天的,()
(2)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注:要结合讨论的结果,让学生体会,教师要引导。反复阅读这两句话,在读中深化感受。
(三).
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写
1.读课文,要求:看在读什么地方时脑袋里会出现相应的画面。
读写结合的点:
(1)巨人推倒围墙前后的情景。
(2)巨人生活在隆冬中的情景。
(3)孩子们在花园中玩耍的情景。
(4)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玩耍的情景。
2.交流汇报
建议:学生说的时候,要进行语言规范性的指导,同时要引导学生尽量用积累的好词佳句。
3.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本课小结
“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诗人白朗宁也曾这样说,在这里我衷心大家能人人都付出一点爱,让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布置作业
1.语言积累抄写喜欢的句子段落。
2.童话读起来不仅有趣,而且还能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以后可以多读读,在后面的活动课上我们要举行一次讲重话、演童话的比赛
把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板书设计
冷酷任性寒冬
巨人的花园热情好客春天
分享快乐幸福
教学反思: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探究的合作方式,充分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本篇课文是选自王尔德童话集的一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自古以来,童话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章体裁,尤其受孩子们的青睐。这篇童话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巨人拥有一个美丽的花园,但当他看见孩子们在里面玩时很生气,把孩子们都赶了出去,后来他的自私换来了花园的寒冬,后来经一个男孩的提醒,巨人明白了自己的自私和冷酷,他把花园送给了孩子们,自己也获得了快乐和幸福。这篇童话要让学生明白是巨人的冷酷剥夺了孩子的快乐,气跑了美好的春光和快乐的花草树鸟,教学生懂得待人要宽容,要学会给予、奉献。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接触了不少童话,童话本身以其生动有趣深深吸引了这些爱幻想的孩子。孩子对童话的浓厚兴趣使本篇教材具有莫大的磁性,但磁性到底能吸引住多少孩子,得靠教师的精心引导,因为孩子们毕竟没真正掌握阅读童话的技巧。
在教学时,我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的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这篇意蕴深刻的童话,让每一位学生的心灵都为之一颤,为他们点燃心中的一盏明灯,让他们学有所获。
具体的措施:
1、抓住巨人的言行细细品味,引导学生想象,体会巨人性格的变化。
2、让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美好的东西应与别人同享。
上完课后,蔡老师和石老师给我提了两条宝贵的意见,第一,在学习“同一个花园,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呢?”这个问题的时候,由于我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出示了“当巨人外出,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时,花园里();巨人回来后禁止孩子们玩耍,当春天来临时,花园里();当孩子们偷偷钻进花园里玩耍时,花园里又();当巨人训斥孩子,孩子纷纷逃窜时()”这一系列的填空,结果好心办坏事,这些填空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教学过于死板。两位老师认为,应该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让他们自由说说原因,再回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第二,在抓住巨人的言行仔细品味时,总是从巨人看到孩子在自己的花园里玩,心里会怎么想,进行朗读指导,体会巨人任性、自私、冷酷的心,教学方式太单一。
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搓、葵”等7个生字。
2.了解用空行标示长文章各部分的方法,为每个部分列出小标题,把握主要内容,把其中印象最深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3.运用边读边想、前后联系的方法,感悟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阅读长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张图片,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出示课文插图)
2.在这张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分享)
3.这张图片的主人公叫青铜,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解决字词。
1.提出读书要求: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查阅字典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雪屑”——“屑”的读音。
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全班齐读,读中巩固掌握。
三、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对作者的认知,教师再补充。
2.你能用简短的语言为每部分拟写小标题吗?
第一部分:青铜一家做了一百零一双鞋
第二部分:青铜冒雪去卖鞋
第三部分:青铜卖鞋给城里人
第四部分:青铜准备卖掉自己的鞋
3.结合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冬季快要来了,青铜和妹妹葵花去采芦花,他们一家子为了生计,要做一百双芦花鞋来卖钱。有一天下着鹅毛大雪,青铜为了家里生计,冒雪到镇上去卖鞋。幸运的是,有几个城里人把剩下的十双芦花鞋全部买去了。最后青铜甚至连自己脚上的鞋子也要卖出去。
四、品读文本。
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篇6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课文,学会质疑。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3、自主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讲读第二部分
三、拓展,深化主题
四、总结
五、听写生字、新词。
1、抽读词语卡片。
扩词。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你读懂了什么?
找出你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小蓝裙带来了哪些变化?
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吗?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人的双手可以让世界改变,只要努力工作,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
3、听写生字
读词语卡片。
扩词。
4、分段朗读课文。
自主学习3——8自然段。
小蓝裙给周围带来了许多变化,小姑娘更漂亮了、家里焕然一新、房屋整洁亮丽了、街道整齐清洁了。.。.。.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5、自由发言。
这些变化都是经过人们努力,用双手改变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
自由发言。
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篇7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学设计。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一、复习词语:
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二、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3、组内交流。
4、换一换,将加点的部分换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再读一读,你还会发现什么?
5、试一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三、日积月累: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体会诗意。
3、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课后反思:
第二、三、四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
一、谈话引入: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大家在综合时间活动中又集了课外资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获吧!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田园,去看看你们对田园生活的学习成果吧!
二、口头交流展示:
1、小组交流,互说互评。边说边展示课外学习的成果,如:搜集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关农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师生共评。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受深。
三、习作:
1、精彩回放:
·读一读:上节课整理好的好词佳句。
·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词句的。
·写一写:你感受最深的内容。
·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最普通的场面来展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2、学生习作:
·教师启发思路。
·教师个别指导。
·同桌互相交流
·推荐代表交流
·师生共同评议。
·独立进行修改
3、展示台:
将自己的习作展示在“学习园地”中,请同学们观看、评议。
反映自己农村家的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画展或照片。
课后反思:
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篇8
教学目标:
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积累词语及诗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难点:
进行语文活动一—当回小记者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方法:
导析法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万花筒"
1、指名读、正音。
2、教师领读,学生齐读。
3、投影出示这六个字,让学生观察。(减、喊、感、涡、锅、窝)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4、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用这些字组词。
5、在田字格里描写这些字。
二、学习"我能填"
1、投影出示。
2、指名读,正音。
3、教师领读。
4、引导学生分析每组两个字的异同点,识记生字。
5、学生先独立组词,然后交流、讨论。
6、教师小结。
{丑(小丑)扭(别扭){雏(雏鹰)准(准备)
三、学习"我能写"
1、学生读例句,说说自己的`发现。
2、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发现及这样写的好处。
3、教师引导学生扩写第一个句子。
(1)投影出示:()老师穿着一条()裙子。
(2)学生试填。提示学生括号里可以填许多不同的词,只要语意通顺就行。如:(美丽的)老师穿着一条(耀眼的红)裙子。
(年轻的)老师穿着一条(崭新的)裙子。
4、学生试着扩写第二句,教师个别指导。
四、学习"百宝箱"——读读背背
1、课件出示古诗。
2、配乐朗读古诗。
3、指名读,正音。
4、齐读古诗,说说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学生交流对诗句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
6、学生读背古诗。
五、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一下自己在这节课中的学习收获。
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篇9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从中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3、激发学生探索科技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感受新型玻璃的神奇。
教学难点: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新型玻璃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谜语:看看没有,摸摸倒有,似冰不化,似水不流。
说说日常见到的玻璃有哪些种类?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玻璃家族,认识一些新成员吧!
二、出示学习任务
1、朗读课文,读准生词,勾画出玻璃家族中新成员的名字。
2、试着从对话片段中概括这些新型玻璃的特点、用途。
3、选择自己喜欢的对话片段,在小组内与同学合作,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不同的说话语气。
三、自学、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学习
四、展示
1、同学们,你们认识了哪些新成员?
2、新成员还真不少,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新成员?
3、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文中的角色之一,试一下,看谁读的!
五、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补充资料
2、如果你是玻璃厂的设计师,你想为玻璃家族增添哪些新成员,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3、同学们,你们设计的玻璃一定会问世,你们都是未来的科技新星!
六、课后反思
这节课,始终以读为主,在多种形式的读中,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不足的是,学生在学的环节中,思想不集中,导致自学时间过长,这需要平日多加训练,养成教育很重要!
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或抄写有生字新词的小黑板。
2教师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蝙蝠图片、雷达图片。
第一课时
预习探究
1以图为媒,引入新课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板书课题)
2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①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②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③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合作交流
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品读体验:
①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③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表中加黑部分为需填写的内容,答案供参考,只要学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碰着。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第三次把蝙蝠的嘴巴封住。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
③交流:先在小组,再在班上交流填与表格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听写本课生词。自我批改,错的订正一遍。
2.指名说一说课文大意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的,以及雷达与蝙蝠之间的联系。
二、继续学习新课
1.自由读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问题。
2.以演促读,理解蝙蝠探路的办法,指三名同学表演,一生当“蝙蝠”,一生当“嘴里发出的超声波”,一生当障碍物。
3.以画促读,理解蝙蝠探路与雷达之间的联系。
请用图示表示蝙蝠探路和雷达探测
4填空,看图说一说雷达和蝙蝠之间的联系。
飞机上的雷达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巩固延伸
1默读全文,说说你从本文中受到什么启示?适当交流“我也要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设计一个小发明。”
2阅读文后“资料袋”,教师出示有关仿生学的图片,补充相关文字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与探究兴趣。
3布置学生课外搜集关于仿生学的资料,有兴趣的话,结合综合性学习,设计小发明并动手.
板书:蝙蝠和雷达
耳朵雷达
蝙蝠飞机
教学反思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课文层次清楚,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提出飞机为何能在夜间安全飞行这一问题;三次特殊的实验;受蝙蝠的启示制造出了雷达。教学要点是让学生弄清蝙蝠的嘴和耳朵的作用,初步了解蝙蝠探路的方法,以及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关系。这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
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篇11
《乡下人家》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
一、教学目标:
1、掌握14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理解“时令、屋檐”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3、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三、教学课时: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描绘引入
同学们,当我们远离喧嚣的都市,步入乡村,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同学们,我们今天共同走进乡下人家,一起感受田园的诗情画意吧!(揭题)
二、初读课文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号,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词、句。
3、全班交流。
4、指7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5、默读课文1—6自然段,想想描写了哪几处乡村的风景。
第一自然段:屋前的瓜棚;
第二自然段:门前的花、屋后的竹;
第三自然段:房前屋后的鸡群;
第四自然段:屋后的小河;
第五自然段:傍晚吃饭的情景;
第六自然段:瓜架上的纺织娘。
二、学习生字
1、检查预习生字的情况。
音:指名读、齐读。(重点正音:棚“péng”不读“póng”;率“shuài”翘舌;眠“mián”不读“mín”)
形:采用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重点指导“谐”的右下部分是“白”不是“日”;“冠”是上下结构,“寸”应写在“冖”里面;
意:组词。
2、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读完后你想说点什么吗?
2、想想文中描写了哪几处乡村风景?
3、你对哪一处风景最感兴趣,找出来并读读。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4、喜欢同一处风景的同学在一起品读,交换自己的看法。
5、有感情齐读全文,并想像画面。
6、你觉得这篇乡村课文写得怎么样?(形象、生动)
二、积累好词、佳句。
把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读一读。
三、画。
把你喜欢的一处风景的段落多读读,并展开想象把它画出来。
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篇1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的深刻含义,教育学生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
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认识“逞、崎、岖、煌”4个生字,会写“斯、凝、煮、蝉、哲、燃、煌、智、
慧”9个字,要求掌握的词语有“煮热、燃起、灯火辉煌、智慧”等。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重点词句理解父亲和我的三次对话,背诵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教具】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描写山的诗句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提纲
二、展示交流
(一)出示课件,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很多同学都有过爬山的经历,也写过爬山的周记,老师想问问同学们爬山给你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什么?
谈谈你的父亲说过什么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印象深刻。
2.今天我们来了解一对父子,听听他们在爬山的过程中有什么深刻的对话。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课文,提示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自己知道了什么。
(三)学习生字、字词。
1、圈画生字和要求掌握的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2、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按预习笔记
(四)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默读课文,找出父亲说的话画上记号,说说父亲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出这些话的。
2、理解父亲第一次说的话。
(1)齐读
(2)说说“我们”爬山与别人有所的`不同。
(3)“征服”还可以换成别的词?“征服山”和“征服自然”各是什么意思?
(五)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斯、凝、煮、燃、慧”。
三、检测反馈
1.课件出示词语、生字
2.流利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预习提纲
二、展示交流
(一)继续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理解父亲第二次说的话
(1)在课文中找到父亲第二字说的话,并指名朗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让其他同学思考。
(2)学生带问题思考说说父亲的话强调的是什么?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3)你能举一个自己尽力做一件事的例子吗?
2、理解父亲第三次说的话
(1)齐读本段课文。
(2)小组讨论
A父亲为什么要说这些话?
B说说这位父亲的话给你什么启示?
(3)把父亲三次说的话连起来读一读。
3.齐读最后一段,回答有什么新的感悟,说说学到了怎么样的智慧,并指导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4.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检测反馈
1、巩固生字、新词,同桌互相检查认读。
2、拓展。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看一看大自然有哪些美景,听一听有哪些美妙的声音,然后用心去体会,用大脑去思考。
四、板书设计
爬山
不重要爬到山顶
重要是否尽了力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重在说理,把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寓于具体的事例之中。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启发学生的思想,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从中学习做人的道理,从而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学生来说,爬山并不是一件陌生的事情。很多同学都有过爬山的经历,也写过爬山的周记。教学伊始,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回顾自己的爬山感受,奠定学生学习课文的认知、情感的基础。
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篇13
学习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导语
不知不觉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学们最想去春游了,记得往年我们去了哪里?今年我们还要去,不过需要由大家来自己安排。
准备计划
先读读课文里的这段话,想想需要考虑哪些问题,准备纸笔,稍做记录。
分组讨论
恐怕一个人拿不定主意,咱们分小组进行。看哪一组计划的周密、妥当,咱们就听从他们的意见,每人稍做准备,谈谈自己的计划,再由小组长统一意见,推选一人作好发言,师生评议。最后,由班长综合大家意见,制定出一个春游方案。
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篇14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运用猜测、举例、验证等数学方法学习乘法分配律。
2、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用规律简算,增强用规律验算得意识。
设计理念:
1、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课堂上灵活处理教材,选择适当的教法。
3、提高了小组的合作学习有效性。
4、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性、个性化的学习。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出示数学挂图:通过看图,把图意说一说。
二、提出问题,解答质疑。
弄清题以后,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小组讨论)
生答师板书: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 怎样解答呢?
(1)要求全长多少千米,可以先求每辆车分别行驶的路程,再求全长的路程。
110 × 2 + 90 × 2 = 220 + 180 = 400 (千米) 还可以先求两辆车1小时行驶的路程,再求全长的路程。
(110+90)× 2 = 200 × 2 = 400(千米)
仔细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小组合作探讨)
生交流:发现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 110×2 + 90×2 =(110+90)× 2 这是个什么规律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小组合作学习) 生自己举例来验证
生答师小结: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把它们分别乘这个数,再把乘得的积相加,这个规律就叫做乘法分配律。 你能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吗?
生板书: (a + b).c = a .c + b .c 通过学习,让学生思考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
①可以进行验算。
②可以使计算简便。 运用乘法分配律能使计算简便吗? (生小组举例探讨)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 第一题:让学生在小组中快速连接,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第二题:先让生自己解答,然后再组内互相说出师运用的什么定律。
第三题:先观察,再说出对错,然后把错的题重新做出来,集体订 正,并说出错题错在哪里。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110×2 + 90×2 (110 + 90)×2 = 220 + 180 = 200×2 = 400(千米) = 400(千米)
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可以先把它们分别和这个数相乘,再把乘得的积相加,这个规律就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 a + b).c = a .c + b .c
四年级下册教案电子版篇15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课文,学会质疑。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3、自主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讲读第二部分
三、拓展,深化主题
四、总结
五、听写生字、新词。
1、抽读词语卡片。
扩词。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你读懂了什么?
找出你最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小蓝裙带来了哪些变化?
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吗?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事情?
人的双手可以让世界改变,只要努力工作,一切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
3、听写生字
读词语卡片。
扩词。
4、分段朗读课文。
自主学习3——8自然段。
小蓝裙给周围带来了许多变化,小姑娘更漂亮了、家里焕然一新、房屋整洁亮丽了、街道整齐清洁了......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5、自由发言。
这些变化都是经过人们努力,用双手改变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
自由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