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教案2024

时间: 新华 物理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预测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初中物理教案2024怎样写才正确?接下来给大家整理初中物理教案2024,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电压表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知道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2、通过测量电压,掌握电压表使用方法,提高动手操作及实践能力。

3、体会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研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难点】正确使用电压表进行测量。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电路中电压的大小应该利用什么仪器进行测量?举手最快这名同学你请来说。他说测量电压要用电压表。请坐,看来你对于之前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同学们,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电压和电源两端电压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能否利用电压表测量并得出结论?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走进今天的新课《用电压表测电压》。

环节二:新课讲授

同学们我们先来从连接电路的角度思考,需要哪些实验仪器?老师听到有的同学说要用到电源、开关、导线,还有的同学说需要小灯泡、电压表等仪器。

我们已经知道了要用到的实验仪器,那么再来想一想,怎样正确使用电压表?第二排这名男同学你请来说。很好,请坐,他说使用前,要预估待测电压,选择电压表中恰当的量程,使用中电压表要注意正接线柱电流流入,负接线柱电流流出,且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还有哪位同学能来补充?同桌请来补充。她说如有需要,可以直接与电源进行串联,此时测量的是电源电压。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认清所选量程所对应的分度值,进行正确读数。使用后要将仪器整理放回。请坐,看来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已经完全掌握了。

要用电压表进行测量电压,具体步骤是什么呢?老师在多媒体屏幕上展示了一张实验仪器图,同学们试着结合图片说一说测量的具体步骤应该是什么?靠窗的这名女同学你请说。她说先将电压表接在小灯泡的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再将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观察两次测量电压表的示数。很好,请坐,总结得十分全面。

那么同学们,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老师在这里告诉大家实验的注意事项。首先一定要先连接电路,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进行测量。每次想要更改电路,需要先将开关断开,再进行操作。

现在同学们相邻四人为一小组,老师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结合桌上准备的实验仪器进行测量吧。好,时间到,老师通过巡视发现同学们都参与其中,并且分工明确。现在我们找一组同学说一说,他们组的测量结果?第三小组代表请说。第三小组说通过实验发现,两次测量数据是一样的,都是3V。那么通过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他说,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很好,请坐,看来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总结得也很正确。

环节三:巩固提高

同学们,我们现在更换电阻,再次测量,看一看上述实验结果是否正确。老师看到很多同学都已经展示了他们的测量结果,并且得出的结论与上述实验相同。

环节四:小结作业

这节课马上接近尾声了,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我们重温了电压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实验,知道了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一结论。

下课后,同学们试着想一想为什么电压表使用时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同学们,下课!

四、板书设计

(略)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杠杆。

二、方法与过程

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想象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能根据自己制定的分类原则给杠杆分类;学习分类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了解杠杆在我国古代的应用。

【教学难点】

1.设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方案;

2.力臂的确定.

【教学重点】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引导创新。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是阿基米德,已经两千多岁。在两千多年前,我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两千多年来,我没有将地球撬动,这是事实,这并不是我的错,因为我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可是,许多爱嚼舌头的人硬说我是在吹大话,在说谎。我这个两千多岁的人实在受不了这样的委屈。今天,我请大家帮我伸冤,你们愿意吗?不管结果如何,我──阿基米德先在这谢谢大家了!

大家有信心吗?

要想帮我伸冤,实际很容易,只需弄清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可。

二、新授

(板书)第一节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是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机械,许许多多机械的应用改变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从生活中的杠杆说起,了解机械与人的关系。

(板书)1.认识杠杆

让学生展示自带的杠杆(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并说出其应用及特征。

讨论、归纳各种杠杆的共同特征:

(板书)在力的作用下,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物理学中叫杠杆。

出示图片:猿人移动石块

置疑:古猿要把大石块移动,用木棍捅石块捅不动,谁能想法帮帮它?

置疑:古猿用的木棍是杠杆吗?

铁锤、剪刀、轮轴、扳子、钢丝钳、镊子等是不是杠杆?

置疑:为什么人们利用杠杆橇石块时总是把支点放在离石块很近的地方?而不放到离石块远一些的地方?

(板书)2.认识杠杆的几个概念

介绍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结论:动力臂越长、阻力臂越短,越省力;动力臂越短、阻力臂越长,越费力。

所以人们为了用较小的力撬大石块时,就要把支点放到离石块较近的地方,增大动力臂、减小动力。

(1)提出问题大家能否猜想一下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的关系呢?

(板书)3.杠杆的平衡条件

(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充分猜想,同时用橡皮、小刀、直尺、硬币等物示意给学生看,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学生可能给许多种猜想如:

①F1+L1=F2+L2

②F1/L1=F2/L2

③F1-L1=F2-L2

④F1×L1=F2×L2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讨论,实验装置中力的大小、力臂的大小最好能随时知道。实验探究前,应让学生充分讨论他们的探究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实验器材:

杠杆、铁架台、钩码

实验步骤:

①如图,把杠杆的中点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为什么要求杠杆静止时,在水平位置呢?(因为这样力臂的数值在杠杆上就能直接读出或量出.)

※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左沉右旋右沉左旋

②在杠杆两边挂适当钩码,并移动钩码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再次平衡,计算两力的大小,并读出两力臂的值,将力和力臂的数值填入表中;(重复3次)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3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已经成为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作为现代公民应当对数字技术有所了解。但是经过课前访谈,发现学生这方面的知识非常困乏。

调查发现:学生对于类似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这种看不见摸不到的抽象事物学习起来困难较大,不能很好地掌握。尽管学生在高一年级学习了计算机基础,了解二进制,但是“与”“或”“非”三种基本逻辑运算,是与学生学习的二进制和普通代数完全不同的运算。这是本节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引导学生通过学生探究小组课前调查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把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这种抽象的事物在课堂上可视化,降低学生接受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借助电路图作为工具,并通过实际举例和分析设计电路,给学生自主建构的台阶,这样在完成知识构建的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现代数字技术。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是第二章恒定电流的最后一节,同时也是为选修3-2传感器的教学做准备,是新增加的知识,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同时本节内容与实际联系紧密,紧跟时代的发展,体现了时代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生情况:通过课前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分析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比较熟练,对逻辑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学生对于模拟信号、数字信号这种抽象概念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对逻辑电路尚不清楚,这是本节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教学方式:探究式、归纳式

教学手段:运用新闻视频、测量汽车电脑板输出波形视频、CoolEdit录音软件、门电路演示板、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技术准备:计算机、投影、PPT演示文稿、话筒、视频

三、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2)知道三种门电路的逻辑关系、符号及真值表;

(3)会用真值表表示一些关系;

(4)会分析、设计一些电路;

(5)初步了解集成电路。

能力目标

查小组(1)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

通过简(2)单的逻辑电路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设计报警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设计一些电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以及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四、教学流程示意图

1.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2.基本逻辑运算

3.逻辑门电路

4.提高

拓展训练:设计报警器并画出电路图

演示试验:验证报警功能能否实现

介绍:集成电路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

【展示】

播放新闻联播视频(关于美国全国停播模拟电视信号的新闻)

【提出问题】

什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数字信号?

探究小组交流调查结果:

第一组介绍模拟信号:介绍模拟信号的由来、概念、并利用CoolEdit录音软件现场录制并展示本班同学声音的波形

第二组介绍数字信号:介绍数字信号的优点、A/D转换、概念,并展示汽车电脑板输出数字信号波形视频

通过课前小组调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观看信号采集过程和视频,为学生搭建台阶,让抽象的概念可视化,使学生易于掌握概念。

新课讲解

【介绍】

(1)信号从产生、传输到输出的转换过程。(以电视信号为例)

自然界的物理量-传感器-模拟信号-A/D转换器-数字信号-处理或传输-D/A转换器-模拟信号-输出

(2)常见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波形图

(3)数字信号中“0”“1”代表的一般意义,着重强调他们并不代表大小。

了解信号传递的基本过程,进一步加深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知道“0”“1”还可以表示物体所处的状态,知道与普通代数的区别。

澄清模糊认识,对信号传递过程有较全面地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学习简单逻辑电路作准备。

【介绍】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不同的数字产品因为功能和用途不同,所以具体电路差别非常大,但他们都具有几乎相同的功能框图。

,《电路》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什么是逻辑关系?

总结:输入(或条件)与输出(或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展示】电路图1

提出问题:开关状态与灯的亮暗之间的关系?

介绍:与逻辑概念及真值表

提出问题:请举出生活中符合与逻辑的例子?

引出:与门电路

介绍:与门的逻辑符号,引导学生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强调与普通代数的区别,它是用来处理逻辑关系的,并非加减乘除。

【展示】电路图2

介绍:或逻辑并引导学生得出真值表

提出问题:请举出生活中符合或逻辑的例子?

引出:或门电路

介绍:或门的逻辑符号,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强调读法,再次提醒学生。

【展示】电路图3

介绍:非逻辑及其真值表

引出:非门电路

介绍:非门的逻辑符号和逻辑函数表达式。

展示:与门电路示教板(用白纸将逻辑符号遮盖上,让学生看不见)

实验探究:请同学们列出真值表并分析这是什么门电路?

了解功能框图,知道数字电路内部基本工作过程和组成。

回忆生活经验

分析开关与小灯泡之间的关系,理解新概念。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观察真值表,思考给出与门电路的逻辑函数表达式

巩固真值表表示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

学习三种基本的简单逻辑门电路及其功能和表示方法。

记录实验现象,练习使用真值表,分析逻辑关系。

通过功能框图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对数字电路有个了解,并通过此教学让学生对为什么学习简单逻辑门电路有个较全面地了解。

在学习门电路之前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它是处理逻辑关系的。

利用图形作为工具,降低难度,帮助学生理解与逻辑概念,并为学习与门电路搭建台阶。

通过举例巩固概念。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举例加深理解巩固概念。

运用所学能够判断门电路,并亲身感受利用数字电路可以实现逻辑运算功能。

拓展提高

【提出问题】

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拥有一票否决权,假设设计一个表决器,常任理事国投反对票时输入0,投赞成票或弃权输入1,提案通过为1,通不过为0,这个表决器应该采用什么门电路?

总结:与门电路

在一场举重比赛中,有三名裁判,其中一名主裁判,两名副裁判,当主裁判和至少一名副裁判认为运动员上举合格后,才可发出合格信号。请问这个表决器应该采用什么门电路?

总结结论:复杂逻辑关系可以通过三种基本的逻辑门电路相互组合实现。

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回忆刚刚学过的知识,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得出结论。

借助素材,让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突破障碍,将课堂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从门电路到设计出组合逻辑门电路,让学生体会复杂逻辑关系可以由刚刚学习的三种简单逻辑门电路组合实现,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提出问题】

这是一个简易路灯控制电路图,R0是光敏电阻,有光线照射时阻值会显著减少,R是可调电阻起分压作用,J是一个路灯开关控制的继电器,图中未画路灯,请问框内应选用什么门电路?

【实验设计】请利用热敏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阻值降低)设计一个火警报警器并画出电路图,要求有火情发生时电玲响报警。

【演示实验】

利用传感器示教板验证学生设计的电路报警的效果。

回顾已有知识,在具体电路中综合应用本章知识进行分析问题

综合运用本节所学的知识通过讨论设计实验电路图。

通过具体电路的分析,让学生从前边的宏观分析回归到具体电路,同时让学生学会分析含逻辑门电路的电路图,并为设计火警报警器作铺垫。

通过设计一个火警报警器,巩固本节所学到的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通过观察报警效果,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知识扩展

介绍:集成电路的内部结构图

集成电路的现状

了解现代数字技术发展的水平。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思考留疑

课后分析电路

通过分析电路了解门电路是如何实现逻辑功能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

1)学生意见征集

教学后对学生进行以访谈形式的意见征集

2)其他教师意见

本节课作为宣武区高二年级的研究课,在全区进行展示,并收集听课教师的评价意见。

评价量规:

1)学生意见征集

学生总体反映教学过程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变得主动,主干知识印象比较深刻、理解到位,对现代数字技术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2)其他教师意见

教学设计比较有新意,课堂教学学生活跃、主动,学习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对于学生学习过程能够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准确的指导。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用“运动有快慢”的观点观察和分析身边事例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的公式。

难点:

1.速度概念的建立;

2.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什么是机械运动?

2、什么是参照物?

(设计意图:回顾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以参照物作为标准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增加前后内容的联系,引出详细学习运动的相关知识)

二、新课教学

模块一:引入新课,建构速度的概念。

【环节一】引入新课

在实际生活过程中,运动的快慢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多媒体展示:出游时,人们希望最快到达目的地;刘翔比赛时,第一个冲到终点;草原上,猎豹追捕鹿。

此时,运动的快慢决定的不只是是否快捷或者荣耀,而关系到生死的角逐。

演示实验:

将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剪去不同大小的扇形后粘贴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比较这两张纸锥从相同高度下落的快慢,然后汇报观察到的现象。

问题:如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设计意图:初中学生思维活跃,用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来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快慢很重要从而提出问题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引出新课)

【环节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前面三个事例,结合生活实际分析比较物体快慢的方法;

2.交流总结;

3.展示各组讨论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并总结: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①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所用时间的长短;(用时短的就快)②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看路程的大小。(路程大的就快)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结合生活实际总结规律,培养小组合作精神。)

【环节三】创设情境,建构速度概念

教师提出新问题: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那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

1.创设情境

学校的百米冠军的成绩是12s,而24届奥运会一万米比赛冠军的成绩是28min,怎样比

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教师启发:时间和路程都不一样,我们可不可以把他们其中一个量设置成一样呢?

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计算两位冠军每1s内运动的路程,每一个相等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的物体运动的就快。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在时间相等情况下进行比较。

2.速度

我们平时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称作速度,用符号v表示。它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也就是,路程用s表示,时间用t表示,所以。物理量都有单位,那么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什么呢?

学生数学中学过路程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时间的国际制单位是秒,所以会很容易想到速度的国际制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教师补充在交通运输中我们还常用到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1m/s=3.6km/h。并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并强调常用的几个。

【环节四】速度应用(多媒体展示)

例题1: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物理计算,规范计算步骤:①要把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来。②如果相同的物理量单位不同,要统一单位。③把已知量代入公式时,数字后面要写上正确的单位。

例题2:火车提速后,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1453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长时间?

强调公式变形,用速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3:一位百米赛跑运动员跑完全程用了11s,一辆摩托车的速度表指示为40km/h,哪一个的速度比较快?

学生自主解答。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速度概念;例题展示规范学生解决物理题的步骤并学会速度公式的变式,同时注意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模块二:匀速直线运动

【环节一】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频闪摄影”

多媒体展示两个网球运动时频闪照片,提出问题:①哪个球运动的时间比较长?

②哪个小球运动的速度(即运动快慢)基本保持不变?③哪个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提示可以用两种比较快慢的方法)

第一个网球任何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也就是运动快慢不变,并且一直沿着直线运动,并且运动方向不变,我们成这样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设计意图:用频闪摄影形象直观的向学生展示物体的运动情况,加深学生记忆;提出问题,学生自主讨论思考,引出匀速直线运动)

【环节二】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注意:运动路线是直线,运动快慢不变即速度不变)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平均速度

物体沿着直线快慢改变即速度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运动基本上都是变速运动。物体做变速运动时速度时快时慢,怎样描述它的运动情况呢?

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如果只做粗率研究,也可以用来计算,这样算出来的就是用以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平均速度。此时s是某段的总路程,t是某段的总时间,v表示的就是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例题:火车从北京行驶1小时到天津,通过的路程是140km,求火车的平均速度.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给予总结提升,构建本节知识网络。

(一)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计算公式是v=

3、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千米/时(km/h).1m/s=3.6km/h

(二)变速运动中,v=求出的是平均速度。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能画出杠杆的五要素。

2、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生活中的&39;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突破】首先认识杠杆,能抽象出杠杆的定义,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创造一种探究气氛,通过用杆秤称物体,提出猜想,激发兴趣。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人们在生活中、劳动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同学们想一想你使用过哪些机械?或你看到别人使用过哪些机械?

同学们想起很多人们常用的机械,这说明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在同学们说出的机械中有的比较复杂,有的比较简单。例如:镊子、钳子、锤子、剪刀、瓶盖起子等都属于简单机械,播种机、缝纫机等是复杂机械。复杂机械也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这一章我们学习几种简单机械。

同学们在你们的桌上放着钳子、锤子、瓶盖起子分别试着用一用,看会有什么发现?

(各小组同学分别进行操作,有的用钳子剪断铁丝,有的用锤子起木板上的钉子,有的用瓶盖起子起瓶盖,有三个小组用钳子分别把铁丝弯成了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约2分钟后平静下来。)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结构简图,元件符号。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通过探究活动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思考观察实验、对比、探究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热情。

【教学重点】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

【教学准备】

滑动变阻器、示教板、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入:学生上台用调速器调出不同转速

问题1:两次电流大小?大小是如何改变的?

引导分析:总电压不变,调到旋转改变了接入电路的电阻——变阻器

(二)进行新课

问题2:类似的变阻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调光灯,展示后设问:我们是否也来设计一个调光灯电路?

问题3:根据所给的`器材,你能否也来设计出一个调光灯电路,并调出两个不同的亮度?

一、变阻器的原理

学生:上台演示利用器材改变灯泡亮度,并分析原理。

教师:引导归纳分析出变阻器的原理——改变接入电阻丝的长度而改变电阻以控制电流。

问题4:如何让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范围调整更大?→增加电阻丝的长度。

问题5:如何让调节滑动头更方便?→绕成螺旋状。

问题6:电阻丝每一周都紧挨在一起,如何保证不出现短路?

问题7:如何保证滑动片与电阻丝之间能接通?

教师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边分析边演示逐步揭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二、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三、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问题8:任何器件接入电路需用到几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有几种接法?→边分析边出示图片在黑板上张贴。

教师演示:AD接入电路,学生上台协助记录→现象:P→右:灯变暗,电流↓

问题9:根据你对变阻器的现有认识,分析为何会出现上述现象?

学生猜想:根据刚才的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其他5种接法接入电路,P滑动时可能出现的现象?并用铅笔记录在书上表格内。

学生实验:验证刚才的猜想并修正表格中的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问题10:哪些接法才能起到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作用?有何共同点?

1.接法①“一上一下法”②串联

问题11:刚才的四种接法,根据变阻的效果再把它们分成两类,你如何分?又有什么发现?→有效电阻取决于下端接线柱

问题12:观察滑动变阻器上的铭牌“20Ω0.5A”表达的物理意义?

问题13:刚才的实验中有两种接法,不能改变电阻?如何理解?

问题14:为保证电路安全,在开关闭合的瞬间,希望电流越多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教师引导归纳使用注意点(结合开关使用的注意点):

2、注意点:断开开关——连接电路——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

四、利用滑动变阻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展示电位器并简单介绍其构造并提出新的问题。

问题15:如何把电位器接入电路并保证顺时针转动,电风扇风速变大?

问题16:刚才的所有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是通过手动控制而实际生活中很多变阻器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教师展示:①风力表电路②油量表电路…….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三)教师引导学生并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四)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加深对知识巩固理解。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7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一节的内容。电压是在学习了电流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电学基本物理量,是历来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下一章学习《欧姆定律》和进一步学习电功率的前提和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记住干电池及家庭电路电压值。

3、知道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能识别和选择电压表量程,会正确读数。

过程与方法:

1、在初步认识电源、电压、电流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推理方法。

2、通过电压表使用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电压表,并能准确读数

教学难点:认识电源、电压、电流关系,以及电压表量程的正确选择、连接和读数。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实验法、观察法、类比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知识迁移法

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联系实际——演示实验——对比学习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尝试探究——拓展应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学会使用电压表,获得成功,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

五、教学过程分析

课堂结构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生疑;(二)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三)合作互动,交流分享;(四)实践体验,当堂内化;

(五)迁移拓展,提高素养。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生疑

设计活动:

老师提问生活中与电压有关的一些现象,如有时家里灯泡忽明忽暗,是什么原因?同学们知道生活中哪些有关电压的知识呢?引入本节课主题。

设计意图:

从生活中现象入手,激发学习兴趣,既自然地过渡到课题,又体现出物理学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整体感知学习电压的概念,单位,常见的电压值。

设计活动:

1、幻灯片演示起电机的高压放电现象,

2、水果电池,让学生认识到水果在这里扮演了“电源”的角色。

3、分组实验:学生观察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供电时,灯泡亮度的不同。

4、利用水压和电压进行类比,从而分析电源的作用以及和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的作用。得出: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设计意图:

电压的准确概念,对于初中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水平无法理解,所以在初中阶段没有过高的要求。因此,我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干电池的电压,家庭电路的电压,高压电线的电压,以及水果电池概念中直接提取电压这一物理量。然后通过分组实验,观察灯的亮暗,分析原因,引出电压的作用。再通过与水压进行类比,体会出电源、电压、电流的关系,从而来理解电压,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知道纷繁的科学现象与电压的关系,感受到对于电压的认识有趣且有用。

第三环节:合作互动,交流分享

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自学电压的测量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

设计意图:

学生已掌握了电流表的构造,电压表与之相似,学生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举一反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小组合作,互助互学意识。然后总结电压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很好的掌握了新知识。

第四环节:实践体验,当堂内化

设计活动:学生应用桌面实验器材,结合课本图16.1-5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进行试验。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同时通过实验得出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相等。

设计意图:

检验学生对电压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等等;而教师则起到了帮助、引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第五环节:迁移拓展,提高素养

设计活动: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展示7道由浅入深有梯度的习题,巩固本节所学内容,达到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体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重于实践的意识。

第六环节:归纳小结,提炼概括

设计活动:

1、课堂小结:电压的概念,电压表的使用与读数

2、练习反馈:练习册部分题

六、板书设计

传统设计模式,两个主题,一个是电压的概念,包括电源、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电压的单位及单位间换算关系。另一个是电压表的使用及读书,总结成口诀便于学生记忆。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8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2.能够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3.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摩擦的研究结果。

科学知识:

1.知道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

2.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压力(物体的重量)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知道一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

什么是摩擦力以及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学难点:

怎样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教学准备:

1、教师演示用:一块木板,火柴盒、石头、木块、橡皮、放大镜、砂纸、线绳、VCD光盘、橡皮泥、水槽。

2、小组:每组记录纸1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感知神奇的摩擦力

1、老师借学生两本科学书,相互一页一页交叉

2、你们能把这两本科学书分开吗?

3、请学生上来试试

4、为什么会拉不开呢?是什么力量在起作用呢?

学生说说道理-引出课题(摩擦力))

5、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哪儿有摩擦力?学生举例

6、你能利用身边的物体制造一点摩擦力吗?

学生尝试(用手、书本、笔盒、脚、身体:用手擦桌子、脸等)

7、在制造摩擦力的观察中,你说说摩擦力是一种什么样的力?

学生谈自己的发现(主要讲摩擦力发生的条件:静止的物体没有摩擦力,当物体运动或将要运动时会产生摩擦力,一个物体不能产生摩擦力,两个物

体且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摩擦力,能产生热等)

9、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的秘密――板书.

二、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1、教师演示:一块木板一端放上火柴盒、石头、木块、橡皮(试验后再定)

2、猜一猜:把木板一端抬高,那块物体先滑下来?

学生猜测

3、教师演示抬高一端,不掉下来时,问:这时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吗?(有)继续抬高,观察哪样先滑下来。

4、为什么它们滑下来有快慢说明什么?

学生说出理由(物体和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有大小)

你们认为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提出看法:(如:物体接触面的大小、接触面的光滑、物体的轻重、运动速度

速度、用力的大小、物体的材料等)

5、谁能证明你的看法是正确的呢?(学生提出建议:实验)

三、实验验证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假设,每组选择一个假设通过实验来验证是否成立。

2、假如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摩擦表面的关系,你们认为实验该怎么做?

3、学生发言提出意见(先提出假设:物体摩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摩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再做对比实验,加以验证)

我们研究的问题是: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和有关。

我们的假设:当,摩擦力越大;当,摩擦力越小。

4、各小组讨论:确定研究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附:小组记录表)(学生小组活动情况预设: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假设,做必要的归类合并)

5、小组交流实验方案(抽一组交流)

6、分组实验,教师巡回

7、实验完成,分类交流数据(教师在课件上记录学生数据,听取学生结论)

附课件记录表:(不完善,也可实物展示学生的记录表)

四、研究如何减小固体间的摩擦力

1、出示古埃及金字塔,平均每块巨石2.5吨,最重160吨,依靠人力他们怎么搬动这些巨石的,猜一猜,他们是怎么搬巨石的?

2、你们的猜测是不是正确呢?你们能利用老师提供的小木块、圆杆铅笔、测力计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吗?

3、学生设计实验并验证假设。

4、讲述滑动摩擦变滚动摩擦,人类从这里得到启示,发明了什么?(轮子)。

五、研究如何减小空气的阻力及水的阻力

1、提问:当我们坐在摩托车上前进的时候,空气对我们会不会产生摩擦力呢?(讲述:这种摩擦力叫阻力)

2、除了在空气中,我们在哪里运动也会产生阻力呢?(水里)

3、出示四块不同形状的橡皮泥,问:你们认为水对什么形状的橡皮泥的阻力最小呢?

4、学生讨论

5、师生共同完成验证,用等重量不同形状的四块橡皮泥同时放入水中,比较下沉的速度。

6、讲述:液体对流线型的物体的阻力是最小的。大家学习了《人类的老师》一课,知道海中的游泳健将是谁啊?(鲸)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结果。

7、生活中有没有不在水中运动的物体也采用了流线型的外形设计呢?(车、飞机、导弹、火箭、子弹头等)实用且美观。

六、拓展延伸,发展兴趣

1、同学们,生活中有时摩擦力会给我们带来好处,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摩擦力会给我们带来坏处,需要减小摩擦力,下图中哪些地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人们是怎么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人们又是怎样减小摩擦力的?

2、小结:摩擦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现象,我们只有恰当的运用好摩擦力,才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七、播放VCD光盘《摩擦力的秘密》

板书:

摩擦力的秘密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9

《比热容》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本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基本信息作者

2、教学内容

1)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2)年级或模块:九年级

3)所属的章节:第十六章第三节4)教学时间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比热容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2、内容分析

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由于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3、学情分析

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部分探究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4、设计思路

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

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探究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独立寻找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对课本提供的探究方案进行大胆的改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探究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体验成功的愉悦。为帮助学生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努力使本节的教学活动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助学生构建“身边的物理”,从而顺利突破教学难点。

四、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设法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设计此课时,从老百姓极为关心的天气预报入手,引入新课;紧接着让学生联系着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探究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两个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这些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物理知识,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纵观本节课的设计,不难发现每个环节都由提出问题入手开展教学的,这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组成一个步步攀升的台阶,带领学生走向科学的殿堂。

3.在不违背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探究方案的设计等等。这些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10

(一)教学目的

1.初步理解力的概念。

2.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

3.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教具

弹簧、钢锯条、气球、磁铁、磁针、大头针、铁块。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在这一章中要学习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个概念。也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力的一些知识。

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我们常常提到“力”这个字,但是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要比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狭窄、确切得多。

人推车需要力;人把水桶提起来需要力;马拉车需要用力。这些有力出现的实例中都伴随有肌肉紧张。所以力的概念最初是由肌肉紧张而来的。

但是在大量的情况下,虽然没有出现肌肉紧张的情况,仍然有力存在。因为产生了和肌肉紧张相同的效果。大家看,用吸铁石吸引这些大头针,尽管没有肌肉紧张,不是也有力存在吗?

请大家举出有力存在的实例。

(学生举例,教师选择适当的例子写在黑板上。教师也可补充具有启发性的实例)

教师:火车头拉着车箱前进,运动员踢足球,吸铁石吸引铁钉,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等等。

以上实例中都有力存在。请大家考虑,当有力存在(或出现)时有几个物体?

教师:有力存在时,一定有两个物体发生了某种作用。吸引、拉、举等等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

吸铁石吸引铁钉,吸引就是吸铁石对铁钉的吸引力。运动员举杠铃,举就是运动员对杠铃的力。火车头拉车箱,拉就是火车头对车箱的力……

上述的例子说明,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现在我把上述有力存在的实例中的物体分为两组,请大家分析这两组物体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答:一组物体是施力的,另一组物体是受力的)

教师:对一个力来说,有施力物也有受力物。现在请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教师出示小黑板。

汽车对拖车的拉力

推土机对土的推力

起重机向上吊起集装箱的力

(学生回答)

教师: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对力的理解应注意以下两点。这里所说的作用指的就是力。当有力出现时,应分清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尤其是注意认清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

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实验:吸铁石吸引大头针。

2.演示实验:铁块吸引小磁针的一个极。

教师:吸铁石对铁钉有吸引力,这是大家熟知的。但是我们也看到铁块对小磁针也有吸引力。这说明磁铁吸引铁,同时铁也在吸引磁铁。

3.演示实验:把钢锯条固定在台钳上,用弹簧将锯条拉弯。

教师:用弹簧把锯条拉弯,弹簧对锯条有一个拉力,同时弹簧也被拉长,这说明锯条对弹簧也有一个拉力。

可见,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物体对乙物体有一个力,同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有一个力。

四、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那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哪些效果呢?

(1)实验:用手将弹簧拉长。

教师:弹簧受到拉力时变长了。

(2)实验:手用力使锯条变弯曲。

教师:锯条受到力时变得弯曲。

(3)实验:手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教师:气球受到手的压力时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教师:足球静止在地面上,脚踢它时给它一个力,足球受到这个力由静止变为运动。汽车关闭了发动机后,由于汽车受到阻力,速度逐渐变小,最终停下来。可见力可以使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大,也可以使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小。

(2)教师;乒乓球向自己飞来,我们挥拍打去,球的运动方向变化了,又向对方的球台飞去。可见力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不论是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改变,还是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所以,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练习

1.用手将弹簧拉长,弹簧受______力,力的效果是______。

2.用力推桌子,桌子动起来,力的效果是______。

3.玻璃杯落在地上,杯子给地一个力,同时杯子也会破碎,原因是______。

六、作业

1.复习课文。

2.章后习题1、2。

(四)教学后记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11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本活动是从蒙氏工作中红棒的延伸——红棒十字架引出的。我发现孩子在用两根红棒中问交叉叠放后,红棒向一边倾斜,孩子就用教具往一侧放,并告诉我:“我想让它们平衡”。蒙台梭利教具目标单一的特点,使孩子们获得的经验是严谨有序的。但孩子利用红棒进行平衡实验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何不利用这一契机来开展科学主题教育呢?于是,“平衡”主题由此而生。

在“平衡”这一主题活动中,已经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了什么是平衡、探索了通过改变支点使红蓝棒保持平衡,并引导幼儿探索了使平衡的红蓝棒“4”两端要添加同样块数的积木才能让红蓝棒保持平衡的现象,此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如何改变红蓝棒“3”两侧的重量让红蓝棒达到平衡。

活动目标:

1、尝试改变两端积木的重量,探究红蓝棒平衡的方法。

2、根据验证结果,发现操作规律,培养科学的和态度。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红蓝棒“3”四根、红蓝棒“1”四根、记录纸、铅笔、橡皮、大记录板、黑色水笔、积木。

2、经验准备:进行三次活动:第一次活动引导幼儿在搭建红棒十字架中,初步感受平衡的概念;第二次活动引导幼儿通过改变支点使红蓝棒保持平衡;第三次活动引导幼儿感知在平衡的红蓝棒“4”两端要添加同样块数的积木才能让红蓝棒保持平衡。通过i次试验,幼儿掌握了试验的基本规则和记录的初步方法。

此次活动让幼儿探索如何改变红蓝棒“3”两侧的重量,让红蓝棒达到平衡。

重点、难点:

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的条件:短的一边的积木数要多于长的一边。

活动过程:

1、回忆并巩固上次实验结果与经验。

教师:上次我们做的平衡实验得到什么结果了呢?

幼儿:在红蓝棒“4”的两边,要放一样的积木才能平衡。

老师出示红蓝棒“4”,一个小朋友往两边各放两块积木,红蓝棒平衡。

2、介绍本次实验。

教师:今天我们换一根红蓝棒3,我们要将支点放在红蓝棒“3”的“2”和“3”之间,你们猜猜会怎么样?(教师边介绍边演示放的位置)

幼儿:那肯定不平衡。

教师:我们来试试看啊。(把红蓝棒“3”摆在支点上)呀!不平衡!那怎样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

幼儿:要在短的那边多放积木。

幼儿:要在长的那边多放。

幼儿:应该是在短的那边多放吧?

教师:为什么你认为是在短的那边多放呢?

幼儿:那我就不知道了。

幼儿:我觉得是要在长的那边多放,因为那边长。

幼儿:你没看见那边沉啊?肯定得少放。

教师:你们想不想亲自试一试呀?

3、介绍实验规则和记录时的注意事项。

教师:到底怎么才能让这个不平衡的红蓝棒达到平衡呢?我们做试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幼儿:积木的两边要对齐。

教师:你是说积木的边要和红蓝棒的边对齐吗?

幼儿:对,要不就不准了。

幼儿:要放在支点的中间,要不就不稳了。

幼儿:要把“2”和“3”的那个线和红蓝棒“1”那儿对齐。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这些规则大家都同意吗?积木两端要与红蓝棒的两边对齐,支点(红蓝棒“1”)放在蓝色段内,它右侧的&39;边缘与红蓝棒“3”的“2”和“3”的分界线对齐,而且要放在支点的中间,还要记下真实结果。

幼儿:同意。

4、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边实验边记录结果。

第一组:幼儿①把三角积木对着2、3之间的线放好,幼儿②歪着头看了看:“行了。”幼儿①拿一块放在长边,幼儿②拿一块放在短边,幼儿①又拿一块放在短边,红蓝棒的短边翘起来了,两边基本平衡了,幼儿②在记录表上记录下结果。接着幼儿①就在长边放两块积木,幼儿②往右边放两块积木,还是长边低,她们俩说:“怎么回事?”于是又拿??

块往长边放,长边更低了。幼儿②说:“不对,长边太沉了,得往这边放。”说着拿起长边的一块积木放在了短边上,红蓝棒平衡了……

第二组:幼儿③和④都操作积木,不断地在两边放积木,平衡了再添加积木,没有记录结果。教师:“你们发现什么结果了?”幼儿⑧:“短边总是比长边放的多一块。”幼儿④:“不是多一块。”教师:“到底多几块?”幼儿③:“就是多一块。”幼儿④说:“不对。”教师:“你们为什么会记不住了?”幼儿③:“忘了记录了。”教师:“你们发现了一个规律,也挺好的。不过还是要将结果记录清楚,才能验证你们的发现呀。”

5、分享实验结果,规律。

老师请每一组幼儿把成功的积木的数量填写在大的记录表板子上。

教师: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和你们最开始猜想的一样吗?

幼儿:和我猜想的一样,长的那边积木少。我猜想对了。

教师:那为什么长的那边积木少呢?如果我再往长的这边多放会怎么看,本来长的这边就沉下去的,你要是再放,不就更沉?

教师:可为什么长的这边会沉下去呢?

幼儿:因为这边木头多,就重呗。

教师:今天我们又发现了平衡的方法,谁来说一说?

幼儿:红蓝棒短的一边放的积木多,长的一边的积木少,红蓝棒“3”就平衡了。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这是一个没有采用标准测量工具的平衡活动。材料来源于蒙氏班幼儿每天都接触的红蓝棒和积木。虽然不是那么精确,但从幼儿不断的探索和严肃认真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幼儿敢于实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

2、活动中的不足:

经过实际操作发现:由于支点的受力面积比较大,积木也不完全等重,所以得出的结论不会完全精确,只能是模糊的描述:红蓝棒短的一端添加的积木多,长的一端添加的积木少,才能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所以工具的严谨性稍微差了一些。

主要内容:

1、活动的生成来源于蒙氏班的教具操作,突破蒙氏教具单一的目标特点,将蒙氏教具固有的操作灵活运用,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红蓝棒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平衡实验”,使它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究的工具。幼儿通过实验探索两边各放几块积木,可以使红蓝棒平衡,在操作、记录和经验整合中,他们获得了关于平衡的相关经验。

2、科学实验中的数据应该是严谨的,在这个活动中数据是“块数”而不是“重量”,所以回避了“支点”的干扰。幼儿获得了如何使杠杆两边平衡的方法,并不是两边要放多少量的经验。

综合评析:

活动来源于蒙台梭利班级日常的教具操作,提高了教具的使用价值,活动大胆创新、有实效;其次,活动目标明确具体,在主题活动中围绕关键经验进行探究,层次清晰,发展性较强;再次,活动设计及组织过程表现了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和适宜的指导策略。同时,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营造了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为幼儿提出了有挑战性的探究问题,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培养了幼儿合作探究、分享经验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12

教学目标

1.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

2.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4.通过实验与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教材首先提出了"如何将两个灯泡连在电路中,要求一只灯泡亮时另一只也亮,一只熄灭时另一只也熄灭"以及"两个灯泡,要求各自开关、互不影响"两个问题,作为讨论两种最基本的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出发点。初中阶段只学习简单电路,这是学生学习电路知识的开始。能辨认出实际的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会画出合乎要求的电路图以及根据电路图来连接电路,这对刚学电路知识的学生来说都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习题,并通过教师的示范及学生亲自动手等,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技能。要注意教给学生连接电路的方法,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演示实验最好利用示教板进行,将平铺在讲台上的器材悬挂在示教板上,边讲解,边操作。教师的演示将对学生起示范作用,因此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

教法建议

教学中不要引入混联电路知识。对于串联电路及并联电路的定义,不必追求严谨,只要指出电路元件的连接特点,即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通过一个电路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再分支而分为两部分(两路并联的情况),一部分流过第一条支路中的元件,另一部分流过第二条支路的元件。对于串联电路要强调"逐个顺次",对于并联电路要强调"并联在两分支处"。不要简单地把串联电路说成是连在一串,把并联电路说成是并排连接。教材中介绍的电流的流向特点,是判断串联或是并联的重要依据,要多举实例介绍。

电路连接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作为实例,教材列举了节日装饰用的小彩灯、家用电器及电冰箱内的压缩机和照明灯泡。如果这些实例在当地不常见,教师应联系当地的常见实例来讲解,不要硬讲一些学生不熟悉的实例。

对于初学电路的学生来说,正确画出电路图和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都是不容易的。因此建议把教师的讲述和学生自己的动手紧密结合起来,如介绍串联电路后,就让学生做串联电路的实验,画串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介绍完并联后,就让学生做并联电路的实验,画并联电路的实物连接图和电路图,使学生有较多的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练习的`机会

教学设计方案

1.复习提问:

(1)用磁性黑板上如图4-6的电路,复习上一节电路的知识。

(2)利用投影仪、投影胶片,复习电路元件的符号。

(3)请同学画图4-6的电路图。

(4)找出几个错误的电路图,指出不合要求的地方。

2.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在图4-6的电路里,我们只用了一个用电器,可是在一个实际电路里,用电器往往不只一个有时有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那么怎样将它们连入电路呢?

(2)让学生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用一个电池阻,两个灯泡L1和L2,一个开关和几根导线组成一个电路。要求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亮,开关断开时,两灯都熄灭,想想看,有几种连接方法,画出电路图(可画在玻璃纸上,以便于在投影仪上进行分析和订正)。

(3)分析几位学生所画的电路图,引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题

3.进行新课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

练习1:如图4-19(事先复印在投影胶片上)。请同学们用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串联电路,画出它们的连接图,并画出它的电路图。

(2)讨论串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请一位同学在磁性黑板上把图4-19中的元件连成串联电路。

①合上、打开开关S,观察现象。

②提问:看到什么现象了?--两灯同时亮,同时熄灭。

③调换开关S的位置对串联电路有无影响?可能有学生说:"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灯之间才起作用,若将开关放在灯和负极之间,即使开关打开,灯也能亮,因为电流已经流到灯泡那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实验操作证明一下?。

小结: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另一个;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且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想一想,你日常生活中见到哪些电路属于串联电路?教室里的灯能用串联的方法吗?

(3)讨论并联电路:

练习2:将图4-19中的笔迹用湿布擦掉,再用新的笔迹代替导线,将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开关S同时控制两盏灯,画出它的实际连接图。(可将几位同学所画的连接图,在投影仪上进行评析。)

练习3:找出几个存在短路、部分短路、导线交叉等错误的电路连接图,指出电路连接图中的错误和不足。

实验:找一位同学到磁性黑板上连接课本上图4-20的并联电路。

①闭合、断开开关,观察开关S控制几盏灯?

②熄灭一盏灯,观察另一盏灯的发光情况。

③分析电流有几条路径。

④利用投影片,在并联电路图上标出电流方向,找到分、合点。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没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开以后的路径叫支路。观察实验2中的开关S是在干路上还是在支路上?若想方便地控制使用每一盏灯,应该怎么办?(做课本上在干路和支路上都有开关的演示)

小结: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有两条(或多条)路径;

②各元件可以独立工作;

③干路的开关控制整个干路,支路的开关只控制本支路。

试分析教室里的灯是怎样连接的?

指导学生看①课本中家用电器的连接图的和电冰箱内的电路图。

探究活动

有一个电路,电路连接有电灯L1和L2,开关S1和S2。已知当开关S1和S2都断开时,L1和L2都不亮;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L1亮L2不亮;当开关S2闭合,S1断开时,L1和L2都不亮;当开关S1和S2都闭合时,L1亮L2不亮。试根据上面的情况,画出该电路的电路图。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13

一、神奇的实验,设疑激趣,引入课题

“踩鸡蛋”实验,设疑“不会轻功,可是把脚踩在蛋上时,蛋却没有破,为什么?”

二、实验导航,手脑并用、新课讲授

(一)压力

1、从“踩鸡蛋”实验中,分析鸡蛋的受力情况——鸡蛋受到压力。

2、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用F表示。

3、压力与重力的关系。

(二)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设疑“由以上现象猜想:如果一头大象站在那盘鸡蛋上,结果会是怎么样呢?如果一个人站在一个鸡蛋上,结果又会是怎么样呢?”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得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有关。

3、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在图中图(a)、(b)受力面积相同,但压力不同;图(a)、(c)压力相同,但受力面积不同。

②由实验观察可知,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_大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_小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三)小结压强

1、定义: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做压强。

2、公式:

3、单位:F—压力—牛顿(N)

S—受力面积—平方米(m2)

p—压强—帕斯卡(Pa)

4、单位:帕斯卡(Pa),1Pa=1N/m2

(四)压强的计算

(五)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

①分析生活例子:

②结论

增大压强的方法:

(1)__受力面积__一定,增大___压力_

(2)___压力__一定,减小__受力面积_

(3)既__增大压力__同时又___减小受力面积___

减小压强的方法:

(1)___受力面积___一定,减小___压力____

(2)___压力___一定,增大__受力面积_____

(3)既__减小压力_同时又_增大受力面积_

③讲练结合,有机拓展、回归生活: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例子

(见下页图)

④小结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例子:沙发、席梦思、双肩书包、滑雪板、雪橇、图钉钉帽、骆驼宽大的脚掌、拖拉机坦克车宽大的履带、铁轨铺在枕木上等。

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例子:针类、钉类、刀类、锥类;蚊子和蝉的口器等。

(六)回顾小结,课堂小结,解疑——原来如此。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14

课前准备:

一、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但我们的同学们,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二、具体步骤:

(1)布置同学们课前复习归纳。

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三态是固态、液态、气态,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转化、液体和气体之间的转化都已学过,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让同学们自觉体会和产生固态与气态之间是否会转变的疑问,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2)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图书,收集有关人工降雨的资料,弄清人工降雨的常用方法、使用材料和原理等。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在学习了前面关于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物态变化之后,观察日常的生活中有没有固态与气态之间直接转化的过程,并做好记录、与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培养同学们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最后在课堂上引导同学通过小组活动完成课本中设计的实验,并通过实验归纳课本中的重点知识。同时,再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一些前面讨论的现象和问题。然后,对学生收集的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并给予一定的评价和指导。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2、知道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3、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4、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探求知识的欲望。

5、通过小组活动、课外和课堂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具、学具、实验仪器:

1、学具:收集的文字资料、实物、图片。

2、教具:实物投影仪、照片、铁架台、烧瓶、酒精灯、细线、碘

五、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

2、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3、了解升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前学习的内容:

1、归纳前面所学的物态变化并了解其吸放热的情况。

2、查阅有关人工降雨的资料,了解其中的原理和涉及的物态变化情况。

3、观察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了解那些发生在固体和气体之间的。

4、与同学交流观察学习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并做适当的记录整理。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学指导、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3分钟)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情况。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

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3、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熔化?哪些属于凝固?

4、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5、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6、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转变呢?举例说明。

学生1答:固态、液态、气态。

学生2答: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3答:如冰化成水、铁变成铁水等是熔化;水结成冰、油变成固态油脂、蜡烛油变硬等是凝固。

学生4答: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5答:蒸发和沸腾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温度条件不同;发生地点不同;剧烈程度不同。

学生6答:能;如: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干了;冬天的雪人变小了;雪花的形成等。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老师要帮助学生整理纠正一些不正确的答案。

二、教学过程(35分钟)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观察物质在固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

1、先装置好实验仪器

2、观察瓶中碘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移去酒精灯,然后观察瓶中的变化。

4、棉线上析出的碘像什么?

5、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活动中发现的一些现象。

(1)碘是怎样变成气体的?

(2)什么是升华?

(3)升华时我们必须给碘加热,这说明这是一个什么过程?

(4)什么叫凝华?它吸热还是放热?

6、课前同学们收集的物态变化中,哪些是升华?哪些是凝华?

学生活动:在锥型瓶中放入少量的碘粒,在靠近碘粒的上方悬挂一段棉线,用酒精灯微微加热。学生观察:瓶底有紫色的碘蒸汽冒出,但没有看到液态的碘。学生观察:瓶中紫色的碘蒸汽消失,瓶中细线上出现针状碘固体,非常漂亮。

学生1答:像雪(人造雪)

学生2答: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学生3答: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学生4答:吸热学生答: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它是一个放热过程。

(说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小结(7分钟)

四、作业布置、教师引导:

1、同学们在课前收集了有关人工降雨的一些资料和图片。下面请同学们分别交流。

(1)在这种方法中涉及哪些物理原理和现象?

(2)人工降雨的第二种方法是什么?涉及哪些学过的知识?

(3)人工降雨的第三种方法是什么?又涉及哪些学过的知识?

2、除了人工降雨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升华、凝华,它们帮助人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1、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内容。

2、归纳出物态变化的网络图或循环图。

(1)食物保鲜(2)舞台制造白雾(3)利用卫生球除虫

(说明活动鼓励同学们质疑、提问、补充,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多向思维。老师提一些问题让学生解决或有的同学不太清楚的问题请学生帮助解决,使学生体会成功和帮助人的喜悦。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另外,通过对日常现象的观察和比较,使同学们体会到生活、物理、社会的关系,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服务的欲)

板书设计:

升华和凝华

一、活动:

1、过程

2、观察、记录现象

3、结论

二、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三、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四、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及应用。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会用伏安法测电阻,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能正确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3)学会正确选择电压表量程,并用试触法确定电流表的量程。

(4)理解小电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过程与方法:

设计实验电路图,并且比较各个电路图的优缺点,从而确定本实验用哪个电路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的热情,产生探测未知电阻阻值的欲望,积极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做好实验的科学态度,感受用物理知识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

二、设计思路

用伏安法测电阻属于欧姆定律变换式的具体应用,对于加深学生欧姆定律和电阻概念的理解有重要作用,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综合使用初中常用电学器材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本节课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如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问题后,由学生设计实验,通过交流和讨论发现,应该用有滑动变阻器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好处是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并设计出实验表格;第二部分准备需要哪些器材,了解实连接图如何连接,并根据实物图说出实验中的注意点,为下面的实验做好准备;第三部分开展实验,先进行定值电阻阻值的测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为什么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了,通过它的电流也变了,电阻几乎没变?第四部分,仿一仿,开展实验测量小电灯的电阻的测量,讨论为什么小灯泡阻值变化比较大?从而分析出小电灯不需要求平均值。两个实验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够设计电路和表格。

2、难点:分析出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四、实验器材:

每组配备干电池两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各1件,待测电阻一只(5欧或10欧,其电阻值用不透明白胶布粘封,并标以Rx字样。要求学生暂不揭开。),导线若干条,小灯泡(2、5V)。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忆一忆”)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电学中的一条什么重要规律?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如何写?(学生回答略)

(“想一想”)

师:怎样利用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引出本节。板书:(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测电阻)

(二)进行新课

(“动一动”)

1、设计实验

(1)测量电阻的方法

师:同学们说说看,你准备如何测量电阻的阻值?板书:(一)测未知电阻Rx

答:用电压表测电阻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通过它的电流。

(2)问:实验的原理是什么?板书:实验原理

答: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计算出它的电阻。板书:R=u/I

(3)问:根据同学所说的方法,你们能否设计出实验电路图?板书:实验电路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几张电路图实物投影,师生共同评价。

师:这是同学们设计的电路图,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哪幅电路图更好一些,好在哪里。(提醒:实验中总是有误差的,为了减小误差,我们应该怎么办?联系前面学的一个重要的器材,如何改进?)投影正确的实验电路图

(“考一考”)

师:滑动变阻器起到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投影:①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多次测量取平均植,减小误差。②保护电路

(“探一探”)

2、实验准备

(1)需要哪些实验器材?板书:实验器材

电源(干电池2节)、电流表、待测电阻R、滑动变阻器、开关、电压表、导线若干(投影)

检查和认识自己小组的实验器材。注意认清哪个元件是待测定值电阻Rx。

(2)设计表格板书:设计表格

提醒:要测哪些物理量?计算什么?表格需要几列几行?

学生设计,教师巡视,实物投影并作出评价,强调表格的规范,并让学生完善自己设计的表格。

问:三次测量的平均值放哪里?

引导学生在表格后加一列平均值,为了计算方便,可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为整

数值(投影完整的实验表格)

实验次数电压

U/V电流

I/A电阻

R/Ω电阻平均值

R/Ω

(3)连接实物图(根据所设计的电路图连接)

师:请一位同学到屏幕上将电路图连成实物图,其他同学在下面观察是否正确,若有错误的地方,请同学们纠正。

(4)实验注意点板书:实验注意点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实验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学生要进行讨论,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的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断开(2)滑动变阻器应该一上一下接,实验前将阻值调到最大处(3)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择(投影)

(5)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步骤?板书:实验步骤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是断开状态。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要放在最大电阻值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要连

接正确。电压表使用0~3伏量程,电流表用试触法确定量程。

②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观察电流的示数为0、1A,0、2A,0、25A时电压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③根据记录的三组实验数据分别算出未知电阻的三个值。为了减小误差,算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被测电阻的阻值。

④实验要求:积极动手,按要求操作,记录数据、计算结果要实事求是。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

以上内容,边讲边投影

(“做一做”)

3、实验探究(伏安法测电阻)

教师巡视,指出学生在操作中有问题的地方

(“比一比”)

哪个小组的实验规范准确迅速

4、分析与讨论

实物投影学生的测量结果。揭开定值电阻Rx上的封条,核对自己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思考:你测量的电阻值为什么和定值电阻上标出的数值不完全相同?

答:由于实验电路和仪表造成的误差。

(“议一议”)

分析:1、为什么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了,通过它的电流也变了,电阻几乎没变?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不随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仿一仿”)

小电灯也有电阻,将待测电阻R换成小电灯,仿照刚才的实验测小电灯的电阻。

注意:加在小电灯两端的电压不要超过小电灯上所标注的电压

实验时,观察小电灯的亮度并用手摸一摸它的温度

板书:(二)测小电灯的电阻

汇报测小电灯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然后带领学生进行分析:

2、为什么小灯泡阻值变化比较大?

这似乎与刚才的实验结论优点矛盾,谁来分析一下这是什么原因呢?

小电灯的灯丝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工作的,电灯越亮,灯丝的温度就越高,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有的材料受温度影响较大,有的几乎部首影响)

问:对于小电灯的灯丝,他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那么求出小电灯阻值的平均值是否有意义?表格中还有必要写平均值吗?

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检查仪器是否收拾好,按要求摆放。

(三)课堂小结

(“谈一谈”)

师: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懂得了如何去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和小电灯的电阻,并且根据所测出的实验数据机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了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四)布置作业:完成本节实验报告。

(五)说明:本节实验要引导学生按实验的目的,完成电路设计、器材选用、实验步骤、设计表格等项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六)板书设计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测未知电阻Rx

1、原理: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u/I

2、电路图

3、实验器材

4、设计表格

5、实验注意点

6、实验步骤

(二)测小电灯的电阻

方法:伏安法测电阻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16

一、教材分析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浮力概念贯穿本章始末,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所以浮力概念的建立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对物体浮沉和浮力产生的原因的研究,需要综合应用旧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因而对理论分析和推理论证能力要求提高了。而初中生侧重于对直观现象进行具体、形象的思维来获得知识。因此这两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浮力的方向。

(3)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4)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收集,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

(3)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认识浮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初步建立应用浮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

浮力现象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奇、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方法

作为自然科学的规律课,教材的编写思路一般是无论从方法论的角度还是对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获得信息的分析,都表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因此,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在探究中学习”。这节课综合应用目标导学、分组实验、直观演示实验、讲授和讨论并辅以电教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已列为《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初中物理教学目的之一,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中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参与实验设计,边动手边思考。从实验数据总结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17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要求

学习组装滑轮组和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三)教具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刻度尺、钩码、弹簧秤、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长约2米的细绳。

(四)教学过程

1.提问:在学生预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回答问题。

(1)本次实验的名称和目的;

(2)为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每个量怎样测量?

2.做好实验的几点说明。

(1)钩码的重由钩码的质量用g=m·g算出。

(2)匀速拉动弹簧秤使钩码g升高。注意“匀速拉动”。测课本图14—10(甲)和(乙)两图中的拉力时,拉力f的大小由弹簧秤上的示数读出。

(3)钩码上升的高度(h),可用竖直放置在钩码旁的刻度尺读出。

(4)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的测定,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可事先在细绳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用色笔在细绳上做个记号,再拉弹簧秤,用滑轮组提升重物。用刻度尺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后,再量细绳色点到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的距离,就是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s)。

(5)在测完课本图14—10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后,只要将钩码取下,把整个滑轮组颠倒过来重新固定就是图乙的装置。没有必要重新拆下组装挂线。这样可节省一些时间。

(6)实验要严肃认真参照课本实验按要求去做。要实事求是地记录所测得的数据,将数据记录在课本上的表格中。不能凑数,更不允许自己不动手实验,不记数据而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和结果。

(7)实验完毕,要整理好仪器,放回原处。

3.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在全班讲解。

4.学生实验完毕,由几组报告实验结果。组织讨论课本上的“想想议议”。

(五)布置作业:写出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器材、步骤、记录有实验数据的表格、实验结果(参照课本实验内容)。

实验: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教案示例之一

初中物理教案2024篇18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电阻的测量》。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电阻的测量》是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七章第三节内容。从编者的编写意图来看,《电阻的测量》安排在欧姆定律之后,是欧姆定律的应用,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正确、安全的使用电路元件,是对前面学习使用电路元件方法的巩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从整个初中电学体系看,本节内容是继规律型实验,如: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的特点,探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电阻的.关系之后的第一个测量型实验,是后续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高中学习伏安法测电阻的基础,因此本节是初中电学的重点,是高中物理知识下移的良好载体,处于电学实验的核心位置,是中考热点。

2、学情分析及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实验表格等,并要求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已经有了探究的经历,有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但考虑到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少,学生在本节内容的学习中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

(1)不能很好的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表格

(2)实验操作中,出现一些电路故障不能迅速排除。

(3)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存在一定的困难。

基于存在的困难,我将整个教学分为三个板块,一是探究前的准备,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步骤。二学生自主探究。三是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三个环节是层层递进的。

实验探究,一般可以分为七个环节,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的,为突出重点,将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三个环节作为重中之重。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道测电阻的原理,会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

(2)理解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电阻有不同的特性。

(3)在测量过程中,体验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的重要性,让学生逐步养成安全操作的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目标的确定依据:

(1)按照物理课程标准。

(2)本节的中心任务是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教材中并未对是否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提出要求。由于物质种类不同,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明显,学生对此难以理解。为降低难度,让学生知道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我利用测出实验数据让学生类比思考的方法将测量灯泡电阻融入到本节课中。

教学重点:自行设计完整的实验操作方案,完成伏安法测电阻。

重点设置依据:经历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过程,为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做好铺垫。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正确理解影响小灯泡电阻的因素。

三、说教法

说教法: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谈话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探究前的准备,要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仪器选择、电路图、表格、注意问题等,采用启发引导、谈话讨论、师生互动的教法。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当然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可以适当的指导。第三个环节是数据处理。

四、教学流程

1、探究前的准备

实验原理的确定:让学生回忆欧姆定律,由导出公式联系实验的原理。

实验仪器的选择:教师提问:

(1)测量电压和电流需要什么仪器?

(2)为确保电路元件不被烧坏,应选择什么仪器?(引出变阻器限流式作用)只测量一组数据可以吗?进而让学生思考如何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引出变阻器分压式作用)。

电路图的确定:通过所选仪器的作用,引导学生设计出本实验的电路图。

实验步骤的确定: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实验是如何进行的。提问学生,然后让其他组的学生补充,最后教师总结。

实验表格的确定:表格设计的要领是:明确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计算的物理量有哪些?为提高实验结论的普遍性,还应该注意什么?在学生展示了自己设计的表格后,

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明确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连接电路应注意什么?

提示电压应该拉开距离,第一次取1V,第二次取1.6V,第三次取2V。虽然在实验前做了准备,但考虑到学生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少,这一环节我计划用15分钟。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学生在连接电路中出现的问题,不要急于给学生回答,先让学生自己思考。

3、实验数据的处理

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不易突破。我计划用10分钟时间。我设计了以下一组问题:

(1)让学生先算出自己电阻的电阻值,并且上去展示。

(2)三次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变化大吗?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对电阻的理解达到一个全面的认识。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灯泡与定值电阻受温度影响阻值变化不同呢?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5、板书设计

实验原理:R=U/I

实验电路图:

实验表格设计:

次数

电压/V

电流/A

电阻/Ω

电阻RX平均值/Ω

10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