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反思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物理教案反思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快来看看物理教案反思,本文为你提供物理教案反思写作技巧和示例!
物理教案反思篇1
一、教材分析
首先介绍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进而分析系统在单纯的热传递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变化,自然引出热量与系统内能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研究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系统内能上的异同。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2.知道热传递是改变系统内能的一种方式。
3.能区分热量与内能的概念。
4.知道热传递与做功对改变系统的内能是有区别的
过程与方法
能举例说明热传递能够改变系统内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感受能量的转移,增强我们学习物理、探索自然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热传递对内能的改变。
难点:热量与内能的区别
四、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稍简单,易于学生接受。
五、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讨论、讲解
六、课前准备
铁丝、布、酒精灯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基础知识提问:
1、焦耳的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2、什么是内能?内能于什么有关?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想一想,使一段铁丝的温度升高有哪些方法?
回答:将铁丝来回多次弯折,用布摩擦,将铁丝放在火上烧,与高温物体接触……
教师:可以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今天我们来学习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热传递。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热传递?
(2)热传递有几种方式?举例说明。
(3)热传递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1.热传递
(1)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到低温部分,叫做热传递。
(2)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3)热传递的实质:能量的转移
①热传导:不借助于物质的宏观移动,而靠分子、原子等粒子的热运动,使能量由高温物体(或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物体(或物体的低温部分)传递的过程,这种过程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
②热对流:流体依靠宏观流动而实现热传递的过程,在对流过程中伴随着大量分子的定向运动。热对流又分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自然对流——当流体内部存在温度梯度,进而出现密度梯度时,高温处流体的密度—般小于低温处(水在0~4oC时的反常膨胀现象除外),这时如果流体的密度由小到大对应空间位置的由低到高,在重力作用下,流体便开始作宏观的定向流动,密度小处温度较高的流体向上运动,而温度低处密度较大的流体填充过来,行成了流体的对流,从而使能量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强迫对流——靠外来的作用使流体在高温处与低温处之间作循环流动而传递热量的过程,例如制冷系统内工作物质的循环流动就是靠压缩机的工作强迫实现的。
③热辐射:不依赖于物质的接触而由热源自身的温度作用借助电磁波传递能量的方式。温度的高低决定着辐射的强弱。温度较低时,主要以不可见的红外线进行辐射,温度较高时,热辐射的成分在可见光区。如太阳就是通过热辐射的形式将热经宇宙空间传给地球的。
2.热和内能
对于一个热力学系统,单纯地对系统传热也能改变系统的热力学状态。
热量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
当系统从状态1经过绝热过程达到状态2时,内能的增加量等于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Q,即。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3页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1)怎样理解热量?能否说某一物体具有多少热量?为什么?
(2)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满足什么关系?
(3)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有何不同?
回答:
(1)热量表征物体间内能转移的多少。只有在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中,说热量才有意义。所以,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2)传递的热量与内能改变的关系
①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增加多少。即ΔU=Q吸
②在单纯热传递中,系统向外界放出多少热量,系统的内能就减少多少。即Q放=-ΔU
(3)热传递,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即内能从物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或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做功,是物体的内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如内能与机械能、内能与电能等发生转化。
物理教案反思篇2
教学目标
体验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蒸发的吸热本质,了解蒸发可以制冷的应用;了解沸腾现象;知道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现象,记录数据,描绘图象,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物理变化的方法。
2.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双边活动、实验操作、探究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通过对“坎儿井”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达,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四、教学器材
棉球、铁架台、温度计、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硬纸板、。
五、课时计划
课时安排3课时
六、教学设计与过程
一、创设物理情景,引入新课
1、你知道水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学生回答、并举例,教师总结:)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2、指导学生活动:把水擦在手背上,用嘴吹(用书扇)。
教师演示:将棉球蘸少许酒精在黑板上写好“大家好”三个字,请同学们观察酒精的变化.
3、提问:有什么现象?有什么感觉?(水不见了,干了,比较凉。)
水和酒精到哪里去了?(变成气体跑掉了。)
二、新课教学:
(一)、汽化:像水或酒精这样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二)、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提问:你们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现象也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
说明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像酒精由液态变成气态在物理上称做蒸发;一种像水烧开后会变少的现象叫沸腾.
下面我们一起先来探讨有关蒸发的知识。谁能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关蒸发的例子吗?
(天热了在教室里洒水;晾晒衣服…)
2、由晒衣服猜想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板书学生的猜想)
(三)、蒸发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问:同学们思考:在晒衣服时,要使衣服干的快些,怎么办?为什么在阳光下,通风处摊开晒,衣服干的快呢?
小结:通过以上研究谁能总结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A:表面积
蒸发:影响因素
B:温度
C:空气流动速度
2、蒸发的特点:同学们夏天温度高,水能蒸发,那么冬天温度低,水能蒸发吗?这说明了什么?
3、蒸发吸热
小实验:在学生手背上涂酒精,有何感觉?
用蘸些酒精的棉花包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四)、沸腾
二、观察水的沸腾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汽化中的沸腾现象.水的沸腾是我们常见到的现象,谁能描述一下水沸腾有什么现象?
1、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有什么现象?继续加热水温如何变化?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实验装置?如何设计实验方案?
2、教师请设计好的学生讲解设计方案.
3、将记录的数据若放入表格中,则很直观明了,那怎样设计表格呢?
4、在学生实验的同时,教师讲述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温度计,用酒精灯时注意安全;
切勿碰翻烧杯,小心烫伤!
读数要迅速准确.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束后,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结果.
5、分析:
(1)、定义:通过观察哪位同学起来描述水沸腾时的现象?水沸腾发生在液体的什么位置?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提问:在实验中测到水沸腾时的温度多少?其他小组有不同的数值吗?为什么不完全相同呢?
(3)、介绍:图像法可形象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由于初二的学生对函数图像没有接触,教师先用两个作标点举例,后让学生画图.
(4)、特点
观察水的沸腾图象,你能得到哪些信息?特点: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5)、条件
水沸腾的过程中,你们是否对水加热?停止加热,水还沸腾吗?说明了什么问题?
条件:水沸腾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且继续吸热.
(6)、沸点:水在一定的温度下沸腾,我们把液体沸腾时温度称做沸点.
请同学们阅读几种液体的沸点表,你们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思考液体沸腾需要哪些条件?
物理教案反思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间存在着力的作用
(2)知道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定性关系
(3)会用分子间作用力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一:本节教材先由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析二: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斥力减小得快.如上图所示,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得快,所以表现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所以表现出引力.
教法建议
建议一:为形象起见,可以用两个小球间的弹簧来比喻分子力.
建议二:要充分利用图象说明好分子间的作用力关系,重点强调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而已.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知道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教学难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及其变化规律
一、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由实验现象得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分子间作用力与距离的关系
1、分析图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只不过减小的规律不同,斥力减小得快.如上图所示,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引力等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增加得快,所以表现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斥力、引力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所以表现出引力.
2、填表
vAlign=topwidth=145>
分子间距离
作用力vAlign=topwidth=84>
小于
平衡距离
vAlign=topwidth=91>
等于
平衡距离
vAlign=topwidth=83>
大于
平衡距离
vAlign=topwidth=118>
大于10倍
平衡距离
物理教案反思篇4
【教材分析】
《科学之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的开篇,是学生学习物理的第一课。序言为科学探究奠定了基调,让学生了解物理课程性质、内容、学习方法、以及物理学的重要性是一个主要任务。“科学之旅”主要由有用有趣物理和怎样学习物理两部分组成,教材安排了很多实验,通过几个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验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的基础,对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培养他们创新精神有重要意义。教材设计演示实验和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在活动中,让学生初步了解物理研究的范围;了解观察、实验是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动手、密切联系实际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手段。增加了“伽利略对摆动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课本渗透了STSE思想,强调科技的社会意义、科技人文意识和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和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物理现象,但学生没有把这些现象和物理知识联系起来,也很少或没有尝试用物理知识去解释这些现象。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初一生物课等学习上已经接触科学探究,对科学探究环节有所了解。物理实验对刚接触物理的初中生而言,既新鲜,又神秘,这正是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好时机。
【教学目标】
1、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培养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通过观察和实验,正确认识科学的本质,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3、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问题,初步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
4、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感受科学家科学精神。
【德育目标】
1、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2、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热爱自然,珍惜生命,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难点: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赏性,达到预期效果。
【教学准备】
PPT课件、视频
教师演示器材:特斯拉线圈+环形灯管+灯泡一套、矿泉水瓶+钉子+笔一套、空气压缩引火仪
学生实验器材:漏斗+乒乓球+纸巾12套
【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领略物理之美】
环节1:阅读章首图内容,大海究竟是怎样一个世界,需要我们去发现,物理是怎样一个世界,需要我们去探索。
环节2:科教微视频:物理学研究什么?
总结:物理学研究内容:物理是研究力、热、声、光、电、磁、核等物理现象和规律的自然科学。
【板块二:感受物理之趣】
有趣实验一:隔空也能点灯是真的吗?---------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实验
1、提出问题:老师也像同学们一样喜欢上网,最近老师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说法,隔空也能点灯是真的吗?
2、让学生猜想是真的吗?
3、将已经通电的特斯拉线圈藏于展示台下面,将灯泡和或环形灯管靠近,灯亮。
4、同学想知道是什么神秘道具吗,老师拿出神秘线圈(特斯拉线圈)
有趣实验二:水不会从窟窿里流出来是真的吗?-----------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实验
环节1:老师提出问题:如果用针或钉子扎个孔,将针或钉子拔出会发生什么现象?
学生猜想:流出/不流/流一会不流……..等猜测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
环节2:老师在原来上面实验步骤换更粗的笔扎孔,再次实验
环节3:老师在瓶子四周扎孔再实验
学生观察现象,第一次实验现象:水流一会不流;第二次实验现象:水不流;第三次实验现象水仍然不流
环节4:教师打开瓶盖,一个漂亮的小喷泉流出,盖紧瓶盖,喷泉不喷。教师可以打开盖子再拧紧盖子几次,一个律动的喷泉形成。
(设计意图:该实验打破学生已有最常见认知:水会从窟窿流出现象,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简单的现象蕴含着神秘的科学道理,等待他们去探索。老师通过环节的巧妙设计,让学生感受物理之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_。)
图1:盖上盖,钉子扎孔图2:拔出钉子图3:换用粗笔扎孔后拔出图4:四周扎多空,打开瓶盖形成小喷泉
有趣实验三:空气压缩引火-----教师+学生参与演示
活动1:老师拆开空气压缩引火仪,给同学展示看构造,让后让一个同学将棉花放入引火仪中,快速按下活塞,棉花燃烧。
活动2:再让其他同学重复实验
(提示注意:该实验现象棉花燃烧时间比较短,需要学生认真观察,第一次实验部分学生会没有看到现象,需要再次实验,部分学生击打活塞较慢,不易燃烧,需要改进击打方法)老师借助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要学会认真观察,学会改进方法,不怕失败,一定成功。
有趣实验四:吹不走的乒乓球------------教学方法:学生分组实验
活动1:四个组同学,用漏斗口向上托起乒乓球,比赛看哪组同学能把乒乓球先吹吹出去?
活动1图活动2图
活动2: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用力向下吹气,并将手指移开,乒乓球会下落吗?
(提示注意:实验前让学生先猜测结果,实验结束后,看结果和同学们的猜想是否一致。提醒同学们不仅要善于思考,还要勤于动手)
以上述实验和活动基础上,启发学生列举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和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不要停留在好奇层次上,鼓励学生向更高的探索求真的目标前行。
总结:人类创造了文字,发明了汽车,登上月球,在各个领域不断探索着,究竟是什么东西驱动着我们探究着未知的世界呢?人们会对特定的事物感到好奇,一定有某种东西激发着我们,将我们引向各自而着迷的对象-------答案:就是物理,万物之理。
【板块四:认识物理之用】
环节1:微视频物理学与人类文明-----认识物理在生活生产中巨大作用。
环节2:学生交流讨论物理在生活中的利用和带来的环境问题,认识到科学在发展过程利和弊,引导学生用科学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STSE思想渗透
环节3:自制玩具:小魔术:手指控制陀螺--------教学方法:教师演示
这个小制作,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物理,让物理为我所用,再次激发学生学好物理的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自制的可自动控制的手指陀螺(目前中学生比较喜好的玩具之一),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励学生要学好物理的愿望,也为下一板块学好物理方法做好铺垫)
【板块五:体会学好物理之法】---------教学方法:阅读法、讨论法
环节1:阅读课本第5页,怎样学好物理?
环节2:阅读课本第7页,伽利略对摆动研究,初步体会科学家探究科学的过程和科学精神
讨论回答问题:
(1)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摆动,发现值得注意现象?
(2)提出什么疑问?做出什么猜想?
(3)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猜想?
(4)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历程?这说明了什么?
环节3:视频中学生发明故事:中学生索楠卓玛发明指顶式创可贴(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新闻故事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细细体会科学家探究问题的历程,感受科学探究精神,通过观看同龄学生发明故事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勤于动手,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
总结学习物理方法:
1、实验需要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2、规律总结: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3、回归应用: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板块六:体验物理之乐】------课后实践活动
1、【查一查】:
(1)查阅资料:物理科学家故事,感受物理学家研究问题方法,物理学家探究问题的科学精神
(2)查阅资料:物理学发展历程
2、【做一做】:
(1)观察实验:冰棍“冒”出白气向上飘还是向下落?为什么?
(2)动手实验:技术宅---两分钟科学小实验
(3)动手制作:推荐“技术宅小制作”视频
物理教案反思篇5
高三物理教案原子核结构
原子核结构
新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核的组成,知道核子和同位素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初步学会探究的方法;
(2)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学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
(2)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和世界观。
教学重点:原子核的组成。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磁场区分质子与中子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1、原子核的组成
问提:质子:由谁发现的?怎样发现的?中子:发现的原因是什么?由谁发现的?(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发现原因:如果原子核中只有质子,那么原子核的质量与电荷量之比应等于质子的质量与电荷量之比,但实际却是,绝大多数情况是前者的比值大些,卢瑟福猜想核内还有另一种粒子)
小结:
①质子(proton)带正电荷,电荷量与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相等,
中子(nucleon)不带电,
②数据显示: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十分接近,统称为核子,组成原子核。
提问:③原子核的电荷数是不是电荷量?④原子荷的质量数是不是质量?
提示:③不是,原子核所带的电荷量总是质子电荷的整数倍,那这个倍数就叫做原子核的电荷数。
④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单个核子质量的整数倍,那这个倍数叫做原子核的质量数。
小结:③原子核的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④原子核的质量数=核子数=质子数+中子数
⑤符号表示原子核,X:元素符号;A:核的质量数;Z:核电荷数
一种铀原子核的质量数是235,问:它的核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是多少?(核子数是235,质子数是92,中子数是143)
2、同位素(isotope)
(1)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因而互称同位素。
(2)性质:原子核的质子数决定了核外电子数目,也决定了电子在核外的分布情况,进而决定了这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因而同种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提问:列举一些元素的同位素?
提示:氢有三种同位素:氕(通常所说的氢),氘(也叫重氢),氚(也叫超重氢),符号分别是:。
碳有两种同位素,符号分别是。
物理教案反思篇6
授课题目3.5~6核裂变核聚变第1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星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知道核裂变现象,理解核裂变放出巨大能量的道理
2.能根据质能方程计算裂变放出的能量
3.知道什么是链式反应,什么是临界体积
4.知道聚变反应,理解聚变放出巨大能量的道理
5.知道可控核聚变反应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情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结合能的学习和计算,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计算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查阅资料,了解核反应堆的原理及核电站的作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核裂变与核聚变的应用,体会物理学的价值和威力。
2.通过了解核武器、核电站等诸多核知识的应用,体会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科学既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类带来灾难。教学重点核裂变和核聚变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核裂变的两个应用及核聚变的点火难度教学方法讲授法,举例法,练习法,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设备板书或板图设计
教学过程环节检测内容检测结果
及补救措施针对
教学
重难
点的
当堂
检测
反馈
教反思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引入1.复习引入:原子核的结合能如何计算?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原子核蕴含了巨大的能量,今天我们学习原子核能量的两种应用核裂变和核聚变。2.核裂变1.概念:重核分裂成几个中等质量的原子核的现象称为核裂变。
2.练习。哪些属于核裂变反应。
3.核裂变能放出巨大能量,核燃料与煤释放能量的对比。(具体计算留作作业)
4.链式反应、临界体积的概念
物理教案反思篇7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有两个知识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一开始比较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提出两者之间的明显区别,引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问题,紧接着通过观察一些常见的现象,得到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且质点在某点的速度方向是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再结合矢量的特点,给出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材从实验入手得到,再通过实例加以说明,最后从牛顿第二定律角度从理论上加以分析。本节教材的知识内容和能力因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重要补充,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进一步理解和完善,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l.、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理解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
2.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的合外力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过程与方法
?1.体验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的区别.
?2.体验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及它的速度方向的变化.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曲线运动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2.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中.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什么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二)教学难点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四、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五、教?学手段: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斜面、小钢球、小木球、条形磁铁.
?六、教学活动
[新课导入]
(展示问题)
师:前面我们学习过了各种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下面来看这个小实验,判断该物体的运动状态.
(演示实验)
(1)演示自由落体运动.
师:该运动的特征是什么?
生:轨迹是直线.
(2)演示平抛运动.
师:该运动的特征是什么?
生:轨迹是曲线.
师:这里我们看到一种我们前面没有学过的运动形式,它与我们前面学过的运动形式有本质的区别.前面我们学过的运动的轨迹都是直线,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我们把这种运动称为曲线运动.
概念: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师:其实曲线运动是比直线运动普遍的运动情形,现在请大家举出一些生活中的曲线运动的例子.
生:微观世界里如电子绕原子核旋转;
宏观世界里如天体运行;
生活中如投标抢、掷铁饼、跳高、跳远等均为曲线运动.
[新课教学]
(一)、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
师:在前面学习直线运动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任何确定的直线运动都有确定的速度方向,这个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现在我们又学习了曲线运动,大家想一想我们该如何确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如图6.1—l、6.1—2).
?
师:观察图中所描述的现象,你能不能说清楚,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的微粒.飞出去的链球,它们沿着什么方向运动?
生:擦出的火星是砂轮与刀具磨擦出的微粒,由于惯性,以脱离砂轮时的速度沿切线方向飞出,切线方向即为火星飞出时的速度方向.对于链球也是同样的道理,它们也会沿着脱离点的切线方向飞出.
师:刚才的几个物体的运动轨迹都是圆,我们总结曲线运动的方向沿着切线方向,但对于一般的曲线运动是不是也是这样呢?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看一看,一般的曲线运动是什么情况.
(演示实验)
如图6.1—3所示.水平桌面上摆一条曲线轨道,它是由几段稍短的轨道组合而成的.钢球由轨道的一端滚入(通过压缩弹簧射人或通过一个斜面滚入),在轨道的束缚下钢球做曲线运动.在轨道的下面放一张白纸,蘸有墨水的钢球从出口A离开轨道后在白纸上留下一条运动的轨迹,它记录了钢球在A点的运动方向.拿去一段轨道.钢球的轨道出口改在图中B点且同样的方法可以记录钢球在轨道B点的运动方向.观察一下,白纸上的墨迹与轨道(曲线)有什么关系?
生:墨迹与轨道只有一个交点,说明了墨迹所在的直线为轨道所在曲线在该点的切线,也就是说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师:很好.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总结出了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一点的速度方向。
明确了曲线运动的方向之后,我们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运动过程中,曲线运动的速度和直线运动的速度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生:在运动的过程中,直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不发生变化,而曲线运动速度方向时刻在变.
师:很好.那我们由速度的性质知,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在匀变速运动中,速度大小发生变化,我们说这是变速运动.而在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我们也说它是变速运动.
实际上这个过程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速度是矢量→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变化→具有加速度→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题目.
[课堂训练]
l.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不断地变化。但速度的大小可以不变
C.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
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同时改变
2.对曲线运动中的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曲线运动中,质点在任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总是与这点的切线方向相同
B.在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方向有时也不一定是沿着轨迹的切线方向
C.旋转雨伞时.伞面上的水滴由内向外做螺旋运动,故水滴速度方向不是沿其切线方向的
D.旋转雨伞时,伞面上的水滴由内向外做螺旋运动,水滴速度方向总是沿其轨道的切线方向
参考答案
1.A
解析:对于曲线运动来说,在运动的过程中,物体速度方向始终在变化,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速度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并不影响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因此,速度大小可能变化,也可能不变.所以本题应该选择A
2.AD
物理教案反思篇8
一、说教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沉和浮的现象之后,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课文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水的浮力;第二部分指导学生研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第三部分指导学生了解水的浮力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水的浮力。
(2)认识“在水中沉着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第一个实验,让学生感知水的浮力。
(2)通过第二个实验让学生知道沉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3)联系实际了解水的浮力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水的浮力。
四、说教学难点:
理解“在水中沉着的物体也受到身上的浮力”。
五、说课堂设计理念:
1、科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
2、通过实验探究引导策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合作、交流,并让学生亲历水的浮力的科学探究过程。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六、说学法:
1、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通过亲身探索主动寻求真知,自主获取知识。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1)我们曾经学过“浮和沉”一课,谁能举出三种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三种浮在水面的物体。
(2)这是一块包装用的泡沫塑料,把它放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回答后,演示一下。)
2、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关于物体在水中浮和沉的问题。
(二)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1)讲述:每组的实验桌上都有一块泡沫塑料,把泡沫塑料放入水槽中,用手向下按一按泡沫塑料,再抬一抬手,反复几次,手有什么感觉?每个同学都试一试。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讲述:再用气球做同样的实验,手有什么感觉?
(5)学生分组实验。
(6)汇报实验结果。
(7)讨论:
①用手按浮在水上的泡沫塑料和气球,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②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8)教师小结:以上实验说明,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教师板书课题)
2、实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1)讨论:
①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水的浮力?你是怎样想的?
②怎样证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受到水的浮力?
(2)讲解:要想知道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水的浮力,我们先来做一个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实验。(以下内容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首先用皮筋提起一个钩码,我们会看到皮筋被拉长,用直尺量一量皮筋的长度;然后用手将钩码向上托一托,观察、测量皮筋的长度有什么变化?
(3)学生分组实验,适时记录实验结果。
(4)汇报实验结果。(用手将钩码向上托时,会看到皮筋的长度变短。)
(5)讲解:我们通过皮筋的长短变化,可以看出钩码受到了一种向上托的力,猜猜看,如果我把钩码放入水中,假如皮筋的长度也发生了变化,那它说明了什么?如果皮筋的长度没有发生变化,那它又说明什么?
(6)猜想结论。
(7)实验探究。(分小组进行,边做实验边记录数据,通过数据得出结论)
通过具体的数据变化说明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8)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9)讨论交流: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向上的浮力。
(10)总结概括: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教师板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进行成果共享,在争论之中启发灵感,在辨析之中提升自己,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三)学以致用
1、谈话:水的浮力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2、看课文中的插图。
3、观察、讨论:
(1)图中是什么物体?
(2)它们是不是利用了水的浮力?利用水的浮力做什么?
(3)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水的浮力?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教师小结:水的浮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如救生圈利用水的浮力承载人的体重,各种船只利用水的浮力承载人和货物的重量,此外,渡河用的浮桥,海上采油的钻井台,浮在水上的航标灯等,也都应用了水的浮力。
(四)总结交流
1、教师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2、巩固练习:
①什么是水的浮力?水的浮力是向着哪个方向的?
②为什么在水中能把一个人托起来,而在岸上却托不起来?
3、谈话激趣:
科学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认真思考,身边的科学一定能为我们所利用,一定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我们服务。
通过谈话,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五)思维拓展
既然各种物体在水中都能受到水的浮力,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沉下去,而有的则浮在水面上?
这里,我为学生提出了一个新颖的问题,虽然学生很难在课堂上解答出来,但它能够评价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它不是学生在课堂上背得滚瓜烂熟的知识,而是一个需要凝思,需要创造性地完成的任务。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途径也不尽相同,这正是我们所说的表现性评价。
八、说
1、由于学生在前面一课中已经认识了沉和浮的现象,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泡沫感知水的浮力这部分内容所花时间较少,而且很容易就理解了浮力的概念,为后面的教学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2、在教学“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水的浮力”时,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为学生主动提供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然后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出结论。
3、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了实验探究引导策略,不仅帮助学生获取了科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4、美中不足的是,有个别学生学习之后对“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难以理解“既然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沉下去而有的会浮在水面上?”这个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在上课时还没有把知识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兼顾个别差生。
物理教案反思篇9
一、绚丽多彩的运动世界
充分运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全方位、多角度展示这个运动的世界:人在林道上行走;汽车在公路上奔驰;飞机在天空中翱翔;小鸟在树林中飞翔;月球绕地球转动;地球绕太阳转动;整个宇宙的成千上万个星系都在运动。
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这里让学生再列举自己认识的一些运动现象,结合多媒体展示和学生举例自己得出:世界是运动的。
二、人文视野中的运动世界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总是不断地用不同的方式感知和描述这个运动的世界: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画家用形态和色彩描绘运动;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充分鼓励学生说出描述运动的诗词、音乐、绘画、词汇等。
例如在诗词方面举出他们学过或看过的各种诗句。教师可依据学生说出的一些诗句用多媒体展示出来(如绝句·登天门山等)。
在音乐和绘画方面学生可能举出得少些,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古曲《流水》、梵高的《星夜》、毕加索的《沐浴的玩球者》或祖国的传统国画等。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音乐和绘画所表现出的运动情景。
在词汇方面学生可以说出“上升、下落、跑步、转动、飞奔”等。
教师活动:展示诗词、音乐、绘画等,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情感去体验运动的各种形式。
学生活动:讨论和交流,说出描述运动的`诗词、词汇等,能说出古曲《流水》中是如何描述运动的,能描述绘画中表现运动的各种方式。
三、科学视野中的运动世界
科学家又是如何来描述这个运动的世界的呢?
科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及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
同学们,你们对科学上所说的运动是如何认为的呢?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能说出物体位置的改变就称为运动。
教师指出:物理学中所说的机械运动(mechanicalmotion)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这里说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referenceobject)。
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rest)的。用多媒体展示动画:一女孩站在树的对面静止不动或从同学身旁飞驰而过的火车等。
学生说出树木是静止的。但教师在这里要激起认知矛盾(或者有学生主动提出矛盾的观点):地球是运动的,树木在地球上随着地球一起移动,按理说树木是运动的,但平时我们看起来树木是静止的,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从女孩这方面来看,树木和她自己的位置关系没有改变。(可再展示运动和静止的概念)
教师点明:看来判断树木是否静止,是拿树木和女孩自己比较,看树木的位置发生变化没有。再用多媒体展示动画:另一个男孩向女孩走来。问:男孩是运动还是静止的,为什么?
引导学生用参照物、位置改变等概念去描述:以女孩为参照物,男孩和她之间的位置在不断改变,所以说男孩在运动。顺势提出:如果男孩来观察女孩,以男孩为参照物,女孩和他之间的位置在变化吗?可不可以说在男孩看来女孩是运动的?还可不可以认为在男孩看来,树木也是运动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看来说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是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来说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了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反之,就是静止的。
因此,我们描述物体运动或静止时都要特别说明是以什么为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结论常常会不一样。
物理教案反思篇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二、实验器材:
激光笔、小喷壶、亚克力板、火柴、蜡烛、纸杯(两个没底。一个有底)、塑料膜、牙签、盛水的大烧杯、果冻、少量牛奶、粉笔(10支)棉线。
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景,课前启动
(1)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光影世界》宣传片。
(2)活动:同学们伸出双手盖住双眼,睁开眼睛,仔细体会你眼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慢慢拿开双手,你眼前看到的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美丽的风景图片。
2、导入新课
同学们欣赏了美丽的风光,正是有了这色彩斑斓的光,世界才变的如此美丽,如此迷人。对于光,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光的直线传播》。
3、新授
(1)光源
1、结合图2.1-1天然光源和图2.1-2常见的人造光源,阅读课本。然后讨论交流。
2、学生举例:哪些物体能够发光呢?太阳、星星、月亮、火柴、蜡烛、日光灯、电视机屏幕…
3、教师解析总结:月亮是不能发光的,星星当中也只有恒星能够发光,行星和卫星是不发光的,我们晚上能看到星星几乎都是恒星,也几乎都比太阳大比太阳亮。我们把这些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之为光源。像太阳、萤火虫、水母这类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像点燃的蜡烛、霓虹灯、白炽灯这类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2)光的传播
1、提出问题
A手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射向天花板。
B老师提问:光从激光手电发出来之后是如何传到天花板上去的,它的路径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经验或感性认识提出自己的猜想。
2、猜想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设计并进行实验
A老师先做个示范。
实验一:用激光笔照射抻直的棉线,现象是棉线变成一条闪闪发光的棉线。
实验二:用激光笔照射墙壁,用小喷壶顺着光的方向喷水雾,会看到一条发光的水柱线。
B同学们利用课桌上这些简单的器材(激光笔、果冻、亚克力板、大烧杯,牛奶)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光在液体中和固体中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C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D找一组做得好的演示实验。
E教师实验:将亚克力板插入水中再次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光的传播不再同一直线。
F教师实验:把牛奶倒入水中,未等到均匀,用激光笔照射,学生观察现象,光的传播也不再同一直线。
G总结论生: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线
知道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那我们如何描述光呢?
1、教师讲解:我们用一条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用箭头代表光的传播方向。我们把它具体地抽象成物理模型,就叫做光线。这样的简单的表示方法就是我们物理学中的常见的模型法。
2、学生练习
(4)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我们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呢?
1、影子
游戏:手影游戏
2、日食月食
观看多媒体图片,解释日食月食。
3、小孔成像
A观看小孔成像视频
B学生利用课桌上的器材(火柴、蜡烛、纸杯,两个没底一个有底,塑料膜,牙签)自制实验器材做实验:将塑料膜放在两个没底的纸杯中间绷紧,将两个纸杯插紧,用牙签将另一个纸杯底部中间扎一小孔。关灯点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
C实验结论:倒立的实像,多媒体作图讲解。
像这种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我们把它叫做实像。实像特点,能在光屏上
4、激光准直:
A多媒体图片:在开掘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现偏差。
B学生活动: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讲粉笔立在课桌上成一条直线。
C教师巡视观察,找学生示范
5、打枪射击:多媒体图片解释在射击的时候,战士让缺口、准星、靶心这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称为“三点一线”这样就能命中目标。
6、站队:多媒体图片。
(5)光的传播速度
1、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36页,读完之后能说明老师为什么在打雷的时候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
3、光年:距离单位,它等于光在1年内的传播距离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讨论交流。
五、练习与作业
物理教案反思篇11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上节实验课程“探究加速度、质量与力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探究和总结,在知识上要求知道决定加速度的因素、理解加速度、质量、力三者关系;要求经历探究活动、尝试解决问题方法、体验发现规律过程。牛顿第二定律将力学和运动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是动力学中的核心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通过上一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知道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些都为本节学习准备了知识基础,牛顿第二定律通过加速度把物体的运动和受力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前三章构成一个整体,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应使学生明确对于牛顿第二定律应深入理解,全面掌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加速度与力和质量间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定律的确切含义。
(3)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答有关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认识到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培养学生严谨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教学策略】
回顾与思考→创设物理情景→分组讨论→老师讲解→总结规律。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和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
回忆上节课探究的a与F、m关系。向学生提问:回忆上节实验探究课内容,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我们研究了哪几个物理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能用公式反应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回忆上节课知识,集体回答。回忆上节课探究的a与F、m关系。【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问题1、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返回时为何要打开降落伞?
问题2、赛车在开出起跑线的瞬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2个问题。
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赛车比起一般的家用汽车质量上有什么不一样?这一设计是为什么?同学间分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容易联想到质量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所以加速度和物体质量、合外力有关。【新课过程】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ma?
设问:力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它是如何规定的呢?构建物理模型,提出关注的细节。
讲解:K是比例常数,那k应该是多少呢?
教师总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的国际单位是1N=1kg.m/s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
学生自己总结后作答,不完整的地方由其他同学补充。通过上节探究的a与F、m关系,运用实验数据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尊重物理事实的精神3、对该定律的特性进行说明,这样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才会有进一步认识。
六大特性①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GB3②矢量性(a、F都是矢量,a的方向由F决定,力的分解和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3GB3③瞬时性(合外力消失,即a消失),=4GB3④相对性(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系),=5GB3⑤独立性(物体的各个力都能产生独立的,=6GB3⑥同一性(a与F与同一物体某一状态相对立)。提问:牛顿第二定律有哪些特性?
在相对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对表达式F=ma的六大性质结合形象例子进行探讨。
根据学生的提出的相关特性的疑问举例说明。学生讨论,尝试并且回答老师提出的特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提出相关特性的疑问。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特性进行探究,能够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本质上的理解,使前面所学知识连贯起来,这对牛顿定律的解题或是实际运用过程中有很大的帮助。4、做题需要方法,按照一般的做题思路,授予学生解题步骤。①确定研究对象;②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或是运动情况进行分析;③根据公式并结合题给条件(注意发现挖掘隐含条件)解出所求的物理量。
例题:一个物体,质量是2kg,受到互成120°角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都是10N,这两个力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大?
课堂训练P104习题1、2、3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得出解题步骤,并做适当的补充说明。
物理教案反思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热辐射及热辐射的特性,了解黑体与黑体辐射
(2)了解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了解黑体热辐射的强度与波长的关系
(3)了解能量子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比较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教学重点:能量子的概念
教学难点: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教学过程:
材料鉴赏:
19世纪末,牛顿定律在各个领域里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机械运动方面不用说,在分子物理方面,成功地解释了温度、压强、气体的内能。
在电磁学方面,建立了一个能推断一切电磁现象的Maxwell方程。
另外还找到了力、电、光、声----等都遵循的规律---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当时许多物理学家都沉醉于这些成绩和胜利之中。他们认为物理学已经发展到头了。
1900年,在英国皇家学会的新年庆祝会上,著名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作了展望新世纪的发言:
“科学的大厦已经基本完成,后辈的物理学家只要做一些零碎的修补工作就行了”。
--开尔文--
也就是说:物理学已经没有什么新东西了,后一辈只要把做过的实验再做一做,在实验数据的小数点后面在加几位罢了!
但开尔文毕竟是一位重视现实和有眼力的科学家,就在上面提到的文章中他还讲到:“但是,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令人不安的乌云,----”
这两朵乌云是指什么呢?
一朵与黑体辐射有关,另一朵与迈克尔逊实验有关。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这两朵乌云发展成为一埸革命的风暴,乌云落地化为一埸春雨,浇灌着两朵鲜花。
普朗克量子力学的诞生、相对论问世
然而,事隔不到一年(1900年底),就从第一朵乌云中降生了量子论,紧接着(1905年)从第二朵乌云中降生了相对论。经典物理学的大厦被彻底动摇,物理学发展到了一个更为辽阔的领域。正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热辐射现象
1、热辐射:固体或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在辐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这种由于物体中的分子、原子受到激发而发射电磁波的现象称为热辐射。所辐射电磁波的特征与温度有关。
固体在温度升高时颜色的变化
例如,铁块随着温度升高:
现象:
直觉:
低温物体发出的是红外光
炽热物体发出的是可见光
高温物体发出的是紫外光
注意:
热辐射与温度有关
激光日光灯发光不是热辐射
2、特点:
①辐射强度及波长的分布随温度变化;
②随着温度升高,电磁波的短波成分增加。
3、热平衡状态:物体的温度恒定时,物体所吸收的能量等于在同一时间内辐射的能量,这时得到的辐射称为平衡热辐射。
二、黑体与黑体辐射
思考与讨论:
一座建设中的楼房还没安装窗子,尽管室内已经粉刷,如果从远处看窗内,你会发现什么?为什么?
几点说明:
①黑体是个理想化的模型。
例:开孔的空腔,远处的窗口等可近似看作黑体。
②对于黑体,在相同温度下的辐射规律是相同的。
③一般物体的辐射与温度、材料、表面状况有关,但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三、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研究黑体辐射的规律是了解一般物体热辐射性质的基础
1、测量黑体辐射的实验原理图:
加热空腔使其温度升高,空腔就成了不同温度下的黑体,从小孔向外的辐射就是黑体辐射。
三、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2、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从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发射的各种波长的总辐射能,称为辐射强度。
特点:随温度的升高①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在增加;
②绝对黑体的温度升高时,辐射强度的最大值向短波方向移动。
三、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3、经典物理学所遇到的困难
解释实验曲线——一朵令人不安的乌云
1)维恩的半经验公式:
短波符合;长波不符合
2)瑞利----金斯公式:
长波符合;短波荒.唐----紫外灾难
四、能量子:超越牛顿的发现
1、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2、辐射物体中包含大量振动着的带电微
粒,它们的能量是某一最小能量的整数
物理教案反思篇13
教学目标
1、观察振动的偏振现象
2、知道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
3、知道偏振光和自然光的区别
4、能运用偏振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光现象
重点难点:知道光的偏振现象及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
复习提问:
(1)什么是横波?什么是纵波?
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横波,抖动水平软绳时产生的波就是横波,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叫纵波,像水平悬挂的弹簧一端振动时形成的沿弹簧传播的波。
引入: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光具有波动性,那么光波究竟是横波还是纵波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节:光的偏振。
新课教学:
我们先通过一个实验来看看怎么判断一种波是横波还是纵波。
视频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波传到狭缝时的情况,看波能否通过狭缝传到木板的另一侧。
实验现象:绳上形成的横波,当狭缝与振动方向一致时,波不受阻碍,能通过狭缝,而当狭缝与振动方向垂直时,波被狭缝挡住,不能通过狭缝传到木板另一端;对弹簧上形成的纵波,无论狭缝怎样放置,弹簧上疏密相间的波均能顺利通过狭缝传播到木板另一侧。
思考与讨论:在横波传播过程中,当狭缝既不与振动方向平行也不与振动方向垂直时,波能通过狭缝继续传播吗?
实验观察:有部分振动能通过狭缝。
横波的偏振:横波能够通过与波源振动方向不垂直的狭缝的现象称为偏振现象。
受这个实验的启示,我们可以利用类似的实验来判断光波是横波还是纵波。
光波的偏振
仪器介绍:
1.偏振片:由特殊的材料制成,它上面有一个特殊的方向(透振方向)。只有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平行的光能够完全通过偏振片。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不垂直的光可以部分通过,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垂直的光,完全不能通过。
实验1:让太阳光或灯光通过偏振片P,在P的另一侧进行观察透射光的强度。旋转偏振片,观察透射光的强度是否变化。
现象:可以看到偏振片是透明的。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旋转偏振片P,透射光强度不变;
实验2:偏振片P的后面再放一个偏振片Q,观察通过两个偏振片的透射光。什么时候最亮?什么时候最暗?
现象:当Q和P的透振方向平行时,透射光强度最大,但是,比通过一块偏振片时要弱。当Q和P的透振方向垂直时,透射光强度最弱,几乎为零。
实验现象分析:
物理教案反思篇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2.了解透明体的颜色由它能通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不透明体由于它们对不同色光的反射和吸收情况不同,所以看上去有不同的颜色.
3.认识三原色,在此基础上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混合原理不同.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对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本节涉及的生活实例比较多,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乐观主义精神,由热爱生活出发,继而热爱科学探索.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是选学内容,教材通过光的散射实验,介绍白光的组成,进而由实验说明透明体和不透明体呈现不同颜色的道理,说明色光混合和颜料的情况.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经常见到用到,是科学常识,也是很有趣味的知识.
教法建议
本节是选学内容,介绍的知识都是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经常见到用到的,是科学常识,有很强的趣味性,可用实验法将各种光的色散现象展示出来,在日常生活现象的分析上可采用启发式教学.为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三原色的不同,教师可采用实验教学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设计示例
一、新课引入
方案一:教师可向学生讲述牛顿分解色光的小故事,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学生实验:太阳光通过棱镜分解成色光.
这个实验学生在小学自然课中知道,对于这个实验,教师可稍加指导.在学生兴趣被激起后转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学生实验:太阳光分解成的色光经棱镜混合成白光.这个实验学生是生疏的,为保证实验质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注意以下两点:
(1)两个棱镜要靠得很近
(2)承接混合成白色的屏不要离第二个棱镜太远,避免能量损失太大,亮度过弱,看不清楚.
2.物体的颜色教学应分为两部分.
(1)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太阳光通过棱镜和红玻璃在白屏上得到一条红色光带,启发学生解释此实验现象的原因.如果此实验现象不明显,可适当增加几块红玻璃或多层红玻璃纸.
再用蓝玻璃重复上面的实验步骤,启发学生分析总结玻璃是蓝色的原因.
总结学生的发言,得出: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
(2)不透明体的颜色
演示实验: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屏上只有被红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其他地方是暗的;换用一张绿纸,屏上只有被绿光照射的地方是亮的.
总结实验结论:有色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
3.色光的混合
首先说明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利用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让三种色光各自所占比例不同,就合成形形的各种色光.
演示实验:用手摇转台装上红、绿、蓝三色盘进行演示.调整三色比例,旋转时就看到三色盘呈灰白色.对于红、绿色光的混合,可调整三个色盘,使其只露出红色和绿色部分,改变各色比例,旋转时就会观察到随着红、绿比例不同,会依次出现橙红、橙、黄和绿黄几种颜色.各种色光的混合不必都给学生演示,只演示其中几个即可,其余可由学生在课下完成.
4.颜料的混合
方案一:向学生展示课本彩图颜料的三原色,使学生明确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混合原理不同.
方案二:由学生用各种颜色的颜料画画,对比展示颜料的三原色与色光的三原色不同,并指出混合原理不同.
三、课堂总结
建议由学生发挥主动性,讨论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可在课前准备好板书演示,配合学生的总结发言.
由于本节是选学内容,可适当创造机会,发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探究活动
【课题】实验分析光的三原色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演示太阳光束经玻璃棱镜发生光的色散实验、色光合成实验.
【备注】
物理教案反思篇15
二力平衡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
2.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认真观察什么是力的平衡及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时的平衡;观察物体受两力平衡时力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平衡所需满足的条件。
3.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物理现象时,往往同时要用到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在表达过程中要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二力平衡条件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树立用实验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对待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生活中的静止和匀速运动现象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没有解决的问题: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建立了平衡状态、平衡力的概念;并进一步指出最简单的受外力平衡的情况是二力平衡,随后通过实验分析总结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二力平衡条件以后,利用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知识得出物体受到的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使学生的认识从理论上提高一步,同时初步建立平衡力的合力为零的印象.再联系具体事例,让学生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材通过“想想议议”使学生进一步完善“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知识体系.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本节的重点是研究总结物体平衡的规律,规律教学应首先通过观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研究问题,再对实验结果概括、总结得出规律.因此做好实验是本节课的重点和关键.
教法建议
1.本节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进一步深化理解,充分展示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从牛顿第一定律中“不受外力”的特殊现象出发,针对已经建立的规律提出质疑,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勤思勤问的良好品质.
2.平衡条件的得出是本节的重点知识,不能只强调结论,而要加强过程教学.做好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为了更容易从实验得出平衡条件的二力共线的结论,可采用如图9-3-1所示的实验装置.取一块薄木板在边缘开几个小孔,用细线系住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悬挂钩码.
3.平衡条件的应用是对教学的检验,要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最后的小结应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加以补充,使其更完整.
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学好这一部分将对初中物理力学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这一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从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概括出二力平衡的概念,通过实验与思考的观察与分析,得出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与日常生活中现象为基础加以运用,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在教学中我以同学们每天都要见到的讲桌、课桌、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列车为例,首先让学生判断其所处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让其分析受力情况,从力的三要素分析受力特点,让学生理解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含义,进而引出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这样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时时有物理、处处有物理,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拉近了物理与学生的距离。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我觉得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把活生生的世界提供给学生理解和体验,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使他们不断领悟人生的意义,了解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人应该怎样活着,使他们在与大自然的相处中感受生命的崇高。
多给予肯定和赞扬,给一个孩子以同样的表现机会,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多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曾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让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