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物理教案 >

怎么写物理教案

时间: 新华 物理教案

编写教案时,教案中教学步骤要具体、明确,各步骤衔接要自然、紧凑。优秀的怎么写物理教案要怎么写?下面给大家整理怎么写物理教案,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怎么写物理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现象;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3、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教学资源】

1、学生分组:激光笔、自制空心玻璃柱、装了水的水槽(水中加入了少量牛奶)、蚊香、果冻、玻璃砖、自制半密封水槽。

2、教师教具:自制小孔成像演示器、激光笔、水槽、浓糖水、水等。

【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课前播放PPT:

同学们,我们要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要有什么?哪些物体能够发光呢?

观察

思考、讨论

联系实际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起注意。

进行新课

1、光源

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有很多能发光的物体,它们都是光源,谁能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呢?

讲解光源的分类

2、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请看老师手中的小激光器,它发出的光在远处的墙上产生一个亮点(演示)。请大家看图片,猜想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呢?

怎样才能看到光传播的路径呢?

到底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就用桌子上这些简单的器材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比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教师巡视。

下面我们请各小组展示一下自己的实验,请把你们通过实验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各组学生展示实验,并分析得出的结论。

演示不均匀糖水中的光的传播

让学生讨论、归纳后,老师启发、引导学生补充完整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板书:)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讲解怎样表示光线

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学生做手影游戏

引入:影子的形成;

讲解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演示并讲解小孔成像及其原理。

同学们,你们能够列举一些有关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吗?

游戏引入:站队时怎样站直?

PPT:开凿隧道时怎样确定掘进方向呢?

4、光的传播速度

光速究竟有多大呢?请大家看课本71页。

现在公认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3×108m/s。

5、小结

请大家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6、动手动脑学物理

PPT展示课后小练习。

太阳、火把、手电筒等都是能够发光的物体。

太阳、闪电、电灯、蜡烛、萤火虫……

是沿直线传播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灰尘、喷水、薰烟等。

小组实验(合作)。

讨论、交流。

对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补充完整

学生用器材模拟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学生做游戏并回答站队的原理

阅读并回答: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回顾并归纳总结出本节课的重要内容。

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

以生产和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为对象。

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并得出结论,加深印象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用科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怎么写物理教案篇2

一、教学要求

本学期继续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一物理》教科书,这套教科书是在我区原《高中物理学生学习讲义》的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新大纲修改而成的。《高中物理学生学习讲义》在我区连续试用了11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形成了我区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特色。经过修改后的这套教科书,保持了原《高中物理学生学习讲义》的基本特点,并且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和《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精神,对教科书的内容、教学要求以及课后的习题等都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注意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有助于高一学生的学生学习。

根据新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的精神,在使用该教材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学生学习新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树立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思想,根据各校、各班的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计划和和教学目标要求,满腔热情地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

2.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生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方面。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生学习中的不良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

3.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生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基本素养。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

4.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二、本学期教学进度安排

本学期共20周,实际安排授课时间17周,按每周3课时(未计入可安排的选修课一课时)计算,共51课时。期中练习安排在第11周,期末练习安排在第21周。建议各章的教学时数为:

第一章力力的合成和分解6课时;

第二章直线运动9课时;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6课时;

第四章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6课时;

期复习与练习;

第五章物体的平衡4课时;

第六章圆周运动6课时;

第七章万有引力6课时;

第八章功动能定理5课时;

学生实验7课时;

期末复习与练习。

三、几点说明:

1.建议期中练习前教学进度控制到第四章结束。

2.在教学中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是会考要求与高考要求的关系,高一学生的文理倾向并不形成,因此不要过早的向高考要求靠拢;第二是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关系,特别注意九、十两个月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一定要适当,这套教科书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希望在教学中认真体会,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教学;第三是知识的形成过程与讲练习题的关系,切忌以讲练习题替代学生的认识过程。

3.对于学生实验,教材中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作用放在了实验的起始位置,请任课教师有计划地安排实验内容与进度,注意从一般的实验知识和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以形成良好的实验素质和实验习惯。

四、主要教研活动

本年级教研活动的重点是对新大纲的学生学习和落实,特别是最近几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和刚开始在高中任教的教师更要加强研究。全体的教材教法分析与介绍,一般每月一次,对新高一教师则准备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专项活动内容,包括集体备课、经验介绍、研究课等。具体活动安排见每月的《进修活动日程安排表》。

怎么写物理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亲自体验,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体会物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光的反射定律、光路的可逆性

【难点】

光的反射定律

三、教学方法

提问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分组谈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通过生活中穿衣照镜引出本节课的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实验猜想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光的反射规律。

学生进行猜想回答。

(二)设计实验

教师通过激光手电、平面镜和纸板初步演示光的反射传播路径,引导学生观察并介绍入射光线、法线、反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引导学生完善确认实验方案。

(三)分组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四)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反射定律。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光路可逆实验得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环节三:巩固提升

师生通过生活实例巩固反射知识。

环节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对本节课学习归纳总结。

环节五:作业设计

练一练:回顾本节课知识点,完成课后练习题。

找一找: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作一件简易的潜望镜模型,并说明它的光传播途径,下节课随机挑选两组同学来为大家分享你的发现。

五、板书设计

光的反射

一、光的反射概念

二、光的反射定律:两角、三线

三、光路是可逆的

怎么写物理教案篇4

一、对教材的分析:

本节课是在已有的电学知识和简单的磁现象知识基础上,将电和磁对立统一起来。本节课是初中物理电磁学部分的一个重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物理学习的必要基础。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个重要的知识点:通过奥斯特实验明确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培定则,是一节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的课。但是这节课的优点是知识结构上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本节课有两个实验,并且都有着直观的实验结果,相对较为生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对学生的分析

初四学生是初中的毕业年级。学生的心智较为成熟,认知水平比起刚接触物理时有了很大提高,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与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进步。

但是一分为二去看待,初四的学生往往是不爱发言,不主动表现自我,课堂气氛比起初一初二的学生沉闷。需要教师的积极、灵活的调动。

三、教学理念:

(1)实现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和谐发展。

感动不了自己的演员就演不出感动观众的戏,同样感动不了自己的老师也感动不了自己的学生。教师不是千人一面,也都有自己各自的风格。教师的多样性会给学生新鲜的感觉,但是不管是什么风格的教师都要有自身的魅力。一个有魅力的教师首先要品德高尚、业务精通,钻研教材,学识广博,热爱学习和生活,喜欢和学生的交流和思想碰撞;如果能够做到这些,不管这位教师是慈爱的还是严肃的、是幽默的还是平易的,都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现在很多的教育者都能够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但是,落实到实际当中,很多学生依然还是学习的奴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班级教学的模式依然还在,考试和作业的压力依然还在,老师的框框依然还在,学生被逼迫学习的往事记忆还在。如果老师一味做秀,强迫学生非要表现的很活跃,也是不现实的。那些有创造性的学生即便处在填鸭教学中,他们也是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那些不爱思考不爱表现的学生,即便处在民主的环境中,也不愿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不是说课改无益,只是说明了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才是更好的尊重人性。因材施教才是为师的根本。

教材作为一种学习的必要资源和导航,是人类很好的朋友。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积累和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读书千遍,其意自现”虽是一句古话,但是在现代教育中也还是适用的。一些时髦的教育者常常让学生在网上查找资源,很少看到公开课中教师让学生看书。其实教师给学习必要的阅读指导恰好体现在对教材的阅读指导上。至于网上查找资料应该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的环节。尽管如此,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可以不必完全遵照教材的设计。同时也要让学生敢于质疑教材,深入思考,不去尽信。

有的教师常常觉得要好好珍惜课堂四十五分钟,一定要尽力多说一点,把自己知道的全都告诉给学生,这样心理才会塌实。学生探究一节课没探究出个结果来,有的老师就会想这节课上的失败了,还浪费了时间。其实,学生真的学会了多少和老师说了多少是不成正比的。结果并非不重要,但是过程永远是重于短期结果的。过程会有更长期的影响。

另一种类型的教师会让学生做一切工作。整节课一直是学生在实验、学生在滔滔不绝侃侃而谈;教师成了大道具、大摆设,调整出一个最美丽的笑容站在一边。做为教育者都很明白这样的课,学生也不是主人,而是主演。这样的课很是热烈,但是不够和谐。

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和谐发展十分必要。苛求结果不见得就会得到好的结果,和谐自然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2)优化教学过程,用教学反馈调节课堂。

结构决定功能。教师对课堂的设计是对教学结果的无形的力量。同一节课,同样的教学环节,将顺序调整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反应可能就是截然不同的。本人曾经很精心地设计了一堂课,后来又听取老教师建议根据试讲的情况进行了修改,觉得设计的比较完美了。正式讲课那天,学生们很紧张,失去了往日的活跃。我依然按部就班着那套几经修改“比较完美”的教学过程,最后的效果是完全背离了我“快乐物理”的初衷。这节课的失败让我知道,化的教学过程指的就是获得教学效果的过程,化的教学过程体现的也许是教师的理性智慧但是更体现的是临时对教学过程的运筹帷幄。

教学反馈是课堂教学里重要的一环。好比打铁,高温加热,然后锻打出一个需要的形状来,只有淬火才知道真成败。打铁不是打给围观的人看,而是真的要打出好铁器。及时的反馈,及时的评价,及时的纠错,这样才会让学生从一团混沌中拨云见日,同化知识,加深理解,联系生活,学会运用。

(3)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万物莫不相异。孔子对他的学生有这样的评价“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也就有自己的长处。有的学生喜欢回答问题,有的学生喜欢做计算,有的学生擅长实验,有的学生擅长作图。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以及时的鼓励。一个积极正面的评价,很可能就是一个重要的契机。

(4)实验和教学媒体在物理课堂中的作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结论的得来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比如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比如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都需要做实验。教学媒体如实物投影仪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也有重要的应用。比如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用铁屑排步的形式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效果的。如果没有实物投影仪,那么学生只能是到实验操作台参观一下(容易造成混乱),否则就看不清楚。所以实验和教学媒体都是教学的得力助手。

(5)给学生以思想教育

杨振宁教授曾经说过物理的极至是哲学。物理教材中渗透着许多辨证唯物主义思想,诸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发展变化的,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以及实践的观点,真理的客观性,物质的可知性等。而这些深刻的思想并不是通过形象的描绘而是通过逻辑思维,通过推理,通过实验的出的。然后这些深刻的思想通过抽象、概括上升到理论。

寻求科学之路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旨在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对科学的追求也唤起了人们的蒙昧,激发了人们的情感,使人更加高尚。如果教材中没有思想教育的因素也不必牵强附会画蛇添足。但是如果有思想教育的因素,教师就应该深层发掘,并且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2.知道通电螺线管对外相当于一个磁体

3.会用安培定则确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性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1.奥斯特实验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3.安培定则

难点:安培定则的使用

教具:实物投影仪、奥斯特实验器材、通电螺线管

五、教学过程

1)复习:1.电流的效应?2.简单的磁现象

2)新课

实验1:使每个同学用一组实验器材:电源、小灯泡、导线、小磁针、磁铁来做实验。

看看能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学生发现:在磁体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

在通电导线周围,小磁针也发生偏转。

改变电流方向,小磁针反向偏转

也就是说: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电流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给学生讲述简单的物理学史

在历,人们对电和磁现象的研究是分别进行的,认为电和磁互不相关。19世纪初,一些哲学家和科学家开始认为自然界各种现象之间相互有联系。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用实验的方法寻找电和磁之间的联系。起初他的实验都失败了。直到1820年4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时,终于发现通电导线周围磁针的偏转。他看到这个现象后,做过几十个不同实验,成为发现电和磁之间关系的第一个人被载入史册!今天所进行的实验正是当年奥斯特的实验,所以同学们非常了不起!

奥斯特的发现激发了科学家的探索热情,他们让电流通过弯成各种形状的导线来研究电流的磁场。其中有一种是把导线绕成螺线管再通电。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呢?

实验2:在螺线管的两段各放一个小磁针,并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通电后观察小磁针的指向,轻敲纸板,观察铁屑排列情况。改变电流方向,再观察一次。

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极,它们的极性可以从实验中小磁针的指向来确定。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

安培发现通电螺线管的极性跟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手来表示,这就是安培定则。

你们也来试试,看看能不能找出这种方法!

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3)反馈:

4)想想议议:如果条形磁铁磁性减弱,你能用电流来使它加强吗?应该怎么办?

5)小结

怎么写物理教案篇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体验目标

使学生具有眼保健意识。

二、教学设想

1、重点、难点、疑点

(1)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

(2)了解近视眼与远视眼的调节。

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课型:新授课。

基本教学思路: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制作眼睛模型,通过讨论、观察实验的方法了解眼睛成像原理以及眼镜的矫正方法。

三、教具学具准备

凸透镜、烧瓶、水、牛奶或墨水、平行光源或多媒体课件、凹透镜。

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什么?

2、为什么有的人要戴眼镜才能看清物体?

(二)进行新课

1、整体感知

眼睛能看到物体是由于眼球相当于一架照相机,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近视眼是由于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而看不清,可以用凹透镜来矫正。

远视眼是由于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而看不清,可以用凸透镜来矫正。

2、教学互动

互动1

眼睛就好似一架照相机,你知道是如何看物体的吗?

明确利用眼球模型(或多媒体课件、挂图)观察分析,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上时,我们就看见物体了。

互动2

我们是如何看清远处与近处的景物的?

明确讨论分析,看远处与近处景物通过调节晶状体形状,使景物的像始终落在视网膜上就看清楚了。

互动3

探究探视眼的矫正。

明确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使晶状体变凸,或睫状体调节能力降低,远处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前面,形成近视眼。引导学生设想用凹透镜将光线发散,使远处景物传来的光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能看清远处的景物。

互动4

探究远视眼的矫正。

明确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近处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后面而看不清。引导学生设想用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使近处物体传来的光线仍能会聚在视网膜上,从而看清近处的物体。

互动5

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各自的度数不同,镜片相同吗?

明确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出眼镜度数不同,眼镜的凹凸程度不同。度数越深,焦距越小。

3、达标反馈

(1)眼睛就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像是倒立的。(填“正立”或“倒立”)。

(2)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需利用凹透镜来矫正。

(3)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远视眼需要利用凸透镜来矫正。(远;近;凸透镜)

4、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了解了远视眼与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2)方法归纳

本节课通过制作眼球模型了解眼睛结构及成像原理,观察了远视眼与近视眼的矫正方法,运用了讨论的探究方法。

(三)布置作业

1、目前,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小红到医院做了治疗近视的准分子手术,摘除了戴了几年的眼镜,你知道准分子手术是怎么回事吗?

2、老花镜的“度数”等于它的焦距的倒数乘100,你能替爷爷测出他的老花镜的度数吗?

怎么写物理教案篇6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题引入

确定问题

探究活动

展示结论

教学环节

1.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   施力物体:地球。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评价总结

在线检测

提出问题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作业 

2.“假如没有重力”

<p

怎么写物理教案篇7

知识目标

1、知道涡流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涡流对我们的不利和有利的两个方面,以及如何防止和利用;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事例,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本节是选学的内容,它又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在实际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等.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讲,或者知道学生阅读.什么是涡流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涡流和自感一样,也有利和弊两个方面.教学中应该充分应用这些实例,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方案

一、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可用事物或图片)

提出问题:为什么它们的铁芯都不是整块金属,而是由许多相互绝缘的薄硅钢片叠合而成?

引导学生看书回答,从而引出涡流的概念:什么是涡流?

把块状金属放在变化的磁场中,或者让它在磁场中运动时,金属块内将产生感应电流,这种电流在金属块内自成闭合回路,很象水的旋涡,因此叫做涡流.

整块金属的电阻很小,所以涡流常常很大.

(使学生明确:涡流是整块导体发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同样遵守电磁感应定律.)

二、涡流在实际中的意义是什么?

⑴为什么电机和变压器通常用相互绝缘的薄硅钢片叠合而成,就可以减少涡流在造成的损失?

⑵利用涡流原理制成的冶炼金属的高频感应炉有什么优点?

电学测量仪表如何利用涡流原理,方便观察?

提出上述问题后,让学生看书、讨论回答

三、作业:让学生业余时间到物理实验室观察电度表如何利用涡流,写出小文章进行阐述.

怎么写物理教案篇8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整理静电场的规律、概念,建立静电扬的知识结构。利用场的思想、场叠加的思想认识和解决电场问题,加深对静电场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静电场部分的内容概念性强,规律内容含义深刻,是有关知识应用的基础。但由于概念和规律较抽象,对掌握这些概念和规律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恰当地建立有关的知识结构,处理好概念之间、规律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复习困难的有效方式。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一、对规律和概念的回顾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复习静电场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原来学过的规律和概念都有哪些?(将学生分组,进行回顾和整理)

学生活动

学生按组,回忆已学的有关知识,相互提醒,相互启发。

在教师的安排下,每组学生选择一名代表,将他们整理的知识内容写在黑板上。(安排3个,由于内容基本相同,其它组再做一些补充。)

学生代表上台。

建立知识结构:

从同学们整理出来的知识内容上看,基本上能够把静电场的有关内容列举出来,但一般来说,每个同学在整理知识时,方式方法又有所区别。为了使知识在我们头脑中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建立一个适合于自己的知识结构网络是必要的和有效的。下面,我们来共同构造这个静电场部分的知识结构网络。

(带领学生整理和建立静电场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图表见附图)

二、静电场概念的几个问题讨论

1.场概念的巩固

[问题1]带电小球A、C相距30cm,均带正电。当一个带有负电的小球B放在A、C间连线的直线上,且B、C相距20cm时,可使C恰受电场力平衡。A、B、C均可看成点电荷。①A、B所带电量应满足什么关系?②如果要求A、B、C三球所受电场力同时平衡,它们的电量应满足什么关系?

学生读题、思考,找学生说出解决方法。

通过对此题的分析和求解,可以加深对场强概念和场强叠加的理解。学生一般从受力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利用库仑定律求解。在学生解题的基础上做以下分析。

分析与解:①C处于平衡状态,实际上是要求C处在A、B形成的电场中的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

既然C所在处的合场强为零,那么,C所带电量的正或负、电量的多或少均对其平衡无影响。

②再以A或B带电小球为研究对象,利用上面的方法分析和解决。

答案:①qA∶qB=9∶4,②qA∶qB∶qC=9∶4∶36。

[问题2]如图3-1-1所示,在方框区域内有匀强电场,已知UA=2V,UB=-6V,UC=-2V。试用作图法画出电场中电场线的方向。

学生读题、思考。找学生在黑板上作图。

通过此题的分析和解决,使学生对匀强电场的理解更深刻。

分析和解:据题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8V,A、C两点间的电势差为4V。所以,先将A、B两点用直线连接,则A、B两点间的中点的电势为4V,与C点的电势相同。将这两点连起来,就是电势为-2V的等势线,电场线应与该直线垂直,且由高电势点指向低电势点。(如图3-1-1所示)

[问题3]我们知道,公式表示点电荷Q的场中的某一点的电场强度,得到的单位为N/C;公式表示匀强电场中的场强。大小,其单位为V/m。那么,单位N/C能否用在匀强电场中?如果能,其物理意义是什么?单位V/m能否用在点电荷的电场中,如果能,其物理意义又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请学生谈他们的认识与理解。

通过对此问题的讨论,使学生准确理解电场强度的物理含义。

2.问题的是非讨论:在静电场中,

①场强较大处,电势也一定较高吗?反之,电势较高处,场强一定也较大吗?

②场强为零处,电势也一定为零吗?反之,电势为零处,场强一定也为零吗?

③场强相等处,电势也一定相等吗?反之,电势相等处,场强一定也相等吗?

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请学生谈他们的认识与理解。

讨论中应提示学生,如果要__一个结论,只需举出一个反例。

分析与解:①以点电荷(正和负)的电场为例。②以等量异号电荷的电场和等量同号电荷的电场为例。③以匀强电场和点电荷的电场为例。

3.电场叠加问题的讨论

[问题1]如图3-1-2所示,半经为r的硬橡胶圆环上带有均匀分布的正电荷,其单位长度上的带电量为q,现截去环上一小段AB,AB长为l,(l<

学生思考、讨论,可以请学生谈他们的认识与理解。

通过本题的求解,使学生加强对电场场强叠加的应用能力和加深对叠加的理解。

分析与解:

解法之一,利用圆环的对称性,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果,即圆环上的任意一小段在圆心处所产生的电场场强,都与相对应的一小段产生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叠加后为零。由于AB段被截掉,所以,本来与AB相对称的那一小段所产生的场强就成为了整个圆环产生的电场的合场强,因题目中有条件l<解法之二,将AB段看成是一小段带正电和一小段带负电的圆环叠放,这样仍与题目的条件相符。而带正电的小段将圆环补齐,整个带电圆环在圆心处产生的电场的场强为零;带负电的一小段在圆心处产生的场强可利用点电荷的场强公式求出,这就是题目所要求的答案。

答案:,方向:指向AB

[问题2]如图3-1-3,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a,在它的顶点B、C上各有电量为Q(>0)的点电荷。试求三角形中心处场强E的大小和方向。

学生自己练习求解,以巩固概念。

通过此题的求解,进一步巩固对场强矢量性的认识和场强叠加理解。

答案:

三、电场中的导体、电容器

1.电场中的导体

组织学生整理、复习。

(1)什么是静电感应?

应明确:静电感应是一个过程,是导体内电荷重新分布的过程。

找学生描述静电感应过程。

(2)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有哪些性质?

①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②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是一个等势体;

③净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

应让学生逐一说明这些性质的含义。

(3)巩固练习

[问题1]观察与解释。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配合演示实验)①与毛皮摩擦过的胶棒靠近一个不带电的静电计上的小球,可以使静电计的指针张开,解释原因,此时静电计指针上带何种电荷?②若在此情况下,胶棒与小球接触,指针会带何种电荷?③若胶棒不与小球接触,而是用手接触一下小球,指针闭合,然后将胶棒拿开,指针又张开,解释这个现象,并说明此时指针带何种电荷?

学生可以互相讨论,然后给出解释。

[问题2]如图3-1-4所示,绝缘的导体球壳P上有一个小孔,用一根导线将球壳内的小金属球a和球壳外的小金属球b连接起来,P带正电。静电平衡时,金属球a、b是否带电?分别带何种电荷?

学生通过思考回答,如果有不同的解释,可以讨论解决。

通过对此题的分析,可使学生对静电平衡的性质的理解更准确。

可提示学生:小球a和小球b与球壳P等电势,小球a可看成是球壳内表面的一部分,而小球b应是球壳P外表面的一部分。

2.电容器

复习要点:

(1)电容的定义;单位:法拉F。

(2)电容器是一个储存和释放电能的元件。

(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由哪些因素决定?(重温平行板电容器的研究的演示实验)

让学生做整理工作。

学生应知道在演示实验中,静电计指针指示的是指针与外壳之间

的电势差,也是电容器两板之间的电势差。

学生读题,思考后回答。

问题讨论:

[问题1]如图3-1-5所示,金属板A、C平行放置,且均接地,设金属板B带有正电荷3×10-6C,将B插入A、C之间,并使,则A、B间和B、C间的场强大小之比E1:E2=?A、C板各带电量多少?

,则A、B间和B、C间的场强大小之比E1:E2=?A、C板各带电量多少?

此题可以巩固静电平衡和电容的有关概念。

答案:E1∶E2=2∶1;QA=2×10-6C,QC=1×10-6C。

[问题2]如图3-1-6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E=18V,电容CA=20μF,CA=10μF。

学生读题,思考后回答。

(1)开关S先接1,再接2,则QB=?

(2)在此基础上,开关S再接1,然后又接2,则QB=?

通过此题的分析和求解,加深对电容器储存和释放电荷功能的理解。

答案:(1)QB=1.2×10-4C;(2)QB=1.6×10-4C。

教学反思:

怎么写物理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具有的力叫重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重力的概念、方向和大小

难点:

重力方向的应用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

1、通过观察水往低处流、物体从空中落下、抛向空中的物体最终落回地面等现象,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引出重力的概念,培养学养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经历探究过程得到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培养学生的.实验、归纳能力

3、由实验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结论对实际问题做出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预习导入:

通过阅读“重力的由来”回答:

①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________

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②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_________.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________的作用。

通过阅读“重力的大小”回答:

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______成正比。

②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________,二者关系可用______来

表示。重力用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质量用______,单位是_____.

通过阅读“重力的方向”回答:

①重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的,是指地球的_______。

②重力方向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阅读“重心”回答:

①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_______.

②方形薄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_______,球的重心在_____,粗细均匀的棒的重心在它的_______.

学习导入:

(4)重心

提出问题:什么叫物体的重心?

学生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重力的作用点叫重点

规则:几何中心。不规则:可根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来找重心。

课堂达标:

1、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所含的物质多少成正比

B.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因此物体的质量与它的物重相同

C.质量相同的木块与铁块相比,铁块所受重力比木块所受重力大

D.重力为1N的所有物体,其质量为9.8kg

2、人站在一个竖直上下的电梯上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梯匀速上升时,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

B.电梯匀速下降时,支持力小于人的重力

C.电梯匀速上升或下降时,支持力都等于人的重力

D.电梯没有开动时,人的重力才可能等于支持力

怎么写物理教案篇10

一、说教材分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运动第六节,本节内容是运动学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基础之上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总结,又是以后学习动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说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刚刚学习过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有一定的了解;已经有了采用观察、归纳、讨论、公式、图象等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学生对物理新内容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发展不够均衡。

三、说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克服以往“重知能、轻情感”的缺点,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所有目标都较为具体,这样做是为了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也利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思想。

四、说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

本节教学重点是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建立速度和位移公式。突出策略: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探究使学生对两个公式的建立过程有深刻的认识;通过例题训练使学生知道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本节教学难点是平均速度公式,突破策略:运用具体实例,使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有较多的感性认识,Flash课件辅助,使学生理解可以由v-t图象导出位移公式,再回头印证前面的感性认识是正确的。

五、说设计的特色或亮点

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让学生先认识再探究进而掌握运动的规律;勤动手、善用脑进行再创造,使能力获得全面培养。

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制作Flash课件,动画展示v-t图象推导位移过程中2等分时面积差异大,4等分较小、8等分更小、16等分比8等分更小、推到无穷时没分别,帮助学生理解这种无限分割,逐渐逼近的方法,突破学生思维障碍。学案的设计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思想,探究规律部分有提示,给学生以引导作用;课堂练习部分选用了与课本例题相似的题目,在题目之前有特别提醒,提醒学生解答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课后练习选用课本上的例题,题目之后有提示,提醒学生完成后与课本例题对比,寻找不足,规范解答,充分利用课本例题的示范作用。最后的阅读题利用课本阅读材料上一个小小的印刷错误设疑,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示中用到一些语气词,目的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板书体现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及方法,层次分明,对学生归纳总结起到示范作用。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实例引入让学生观看“神六”起飞、汽车刹车体会什么样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丰富感性认识。

第二环节由汽车加速实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两种推导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环节用同样的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这里方法一因为平均速度是难点,所以教师要用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平均速度的公式,再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和刚刚所学的速度公式就可以推导出位移公式。对于方法二用v-t图象推位移公式,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出关键词组提示学生,在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的基础生,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展示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无限分割逐渐逼近”的思想,理解可以用v-t图象上图线下方围成的面积计算位移的数值,由学生自己计算,得出位移公式及平均速度公式。再次体会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环节由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与方法,教师点评。第五环节课堂练习本环节给出两个例题(例题2为备用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再点评,提醒学生解答这类题必须先画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再选择公式求解;解答过程的书写格式必须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怎么写物理教案篇11

新课

一、冰雾霜的形成,

(一)雾与液化

讲述: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称为凝固,在通常的情况下,冰的熔点为0℃,在0℃时,冰,水,水蒸气共存,高于熔点,冰变为水,低于熔点,水变为冰。水的低于熔点,水变为冰。问:同学们思考: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有什么关系呢?

讲述: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非晶体由于没有熔点,所以也没有凝固点。引导:请同学们观看课本第13面信息窗的内容,了解冰雹的形成过程。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课本图10-28所示的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问:这个实验里面有几个物态变化过程?

你体验到哪个过程吸热?哪个过程放热?

问:生活、生产中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二)雾与液化

讲述: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

问:生产和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液化现象?

在学生回答时老师补充完善。

演示实验:演示课本图10-31所示的实验,

回答:在什么条件下这种尾气才容易制成?

为什么水蒸气刚喷出时不是白色雾状?

教师补充完善。

(三)霜与凝华

讲述:深秋或初春,当夜间气温低于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不导热的叶子和木、瓦等物体上凝成白色晶状的小冰粒,这就是霜,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固体冰晶,那么,什么是凝华呢?

讲述: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问: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凝华现象吗?

怎么写物理教案篇12

《光的偏振》教学设计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浙江省富阳市二中方霞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一、新课引入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实验演示:教师将一块偏振片在笔记本电脑前转动,请学生观察屏幕的变化情况。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电脑屏幕随着偏振片的转动,发生明显的明暗的变化。如图1所示。学生观察到这一奇妙的现象时,都不由地发出惊叹声,不禁问道: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图1

教师告诉学生手中的这片圆形薄片叫偏振片,这种现象称为偏振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是本堂课要解决的重要内容之一,希望大家在观察接下来的实验现象和现象分析后都能知道其中的原因。

二、实验过程、现象解释

波有横波和纵波之分,光是横波还是纵波,是否所有的波都有偏振现象,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偏振现象,对我们的生活有些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探讨。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解释光的偏振现象,我们从直观、具体的机械波的分析入手。

(一)机械波的偏振实验演示

实验1:取一软绳和中间有一“狭缝”的硬纸板,使软绳从“狭缝”中穿过,请两位同学分别控制绳的两端,其中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的同学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绳波。调节狭缝的方向,第一次与绳波的振动方向相同,第二次与绳波的振动方向垂直,观察绳波经过狭缝后的现象。

现象:绳波的振动方向与狭缝的方向平行时,传播情况正常;振动方向与狭缝方向垂直时,绳波经过狭缝后消失。现象如图2所示。

图2

实验2:用一弹簧经过“狭缝”,轻拨弹簧,形成一列弹簧波。旋转狭缝方向,观察弹簧波的情况。

现象:无论“狭缝”如何,弹簧波均正常传播,如图3所示。

图3

结论:横波的振动方向与狭缝方向垂直时,波的传递受到影响,这种现象就是偏振现象,偏振是横波特有的现象。

光波是横波还是纵波,也可用类似的方法检验。

实验3:利用偏振片检验自然光是横波还是纵波。

偏振片介绍:偏振片由特定的材料制成,每个偏振片都有一个特定的方向,只有沿着这个方向振动的光波才能通过偏振片,这个方向叫做“透振方向”。偏振片对光波的作用就象“狭缝”对机械波的作用一样。

偏振光介绍:只沿着某个特定方向振动的光。

自然光介绍: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发出的光,包含着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如图4所示。

图4

重复实验1的演示实验,再次观察实验现象。

电脑屏幕本质上是一片偏振片,圆形薄片是另一片偏振片,当光束通过第一片偏振片P(起偏器)之后(如图5所示),旋转第二块偏振片Q(检偏器),可以看见光斑亮度周期性变化。当两个偏振片平行时,透光最强。当两个偏振片垂直时,透光最弱。如图5所示。

图5

通过分析,请学生尝试类比机械波的偏振来解释上面的实验现象。

当激光通过第一片偏振片P后,相当于被“狭缝”卡了一下,只有振动方向跟“狭缝”方向平行的光才能通过,激光通过偏振片P(起偏器)后虽然变成了偏振光,但由于沿各个方向的振动情况相同,无论偏振片透振方向如何,都会有相同强度的光透射过来,再通过第二块偏振片Q(检偏器)时就不同了。无论旋转哪块偏振片,当两块偏振片透振方向相同时,透射光最强,当两偏振片透振方向垂直时,透射光完全消失,最弱。

上面的实验表明,光是一种横波。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

怎么写物理教案篇13

教材选用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4·第十三章第三节。

教学内容分析

(一)作用与地位

本节是在《机械波》的基础上展开的,上承几何光学,也是后面学习《光的衍射》等知识的基础,本节揭示了光的波动性,促使人类对光的本性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与选修3-5《光电效应》共同构成光的波粒二象性,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课程标准

1、观察光的干涉现象;2、知道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

(三)课程特点

课程标准是课程的宏观结构,教材是课程的微观结构。从教材特点看,本节通过提出猜想:如果光真的是一种波;随后进行杨氏双缝实验,通过得到干涉图样,进而证明光是一种波;最后讨论路程差与半波长的关系,得出明暗条纹出现的条件。

但教材中并没有突出“空间”干涉;双缝干涉实验的示意图并没有采用形象化的展示,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光的干涉机理的理解;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所以我对教材做了以下的处理:

1.增加创新演示实验,利用丁达尔效应展示干涉通路,有助于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深刻理解;

2.通过演示光波直观图示,形象的展示光波的干涉机理,化抽象的光波为直观;

3.增强教学中的逻辑性,注重知识的构建过程;

学生情况分析

(一)思维特点

按皮亚杰的理论,高二学生正处在形式运算的思维阶段,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直观到抽象的认知规律,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常常会需要具体的表象或类比于相似的具体经验来支持思维过程。

(二)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学习了机械波的内容,对机械波的干涉和波的叠加原理有一定认识。

(三)认知困难

但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相对薄弱,且光的干涉机理比较抽象,加之对光干涉无本质的认识。

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产生干涉的条件,知道光是一种波;

(2)知道光的干涉现象和干涉条纹的分布特点;

(3)知道路程差与明暗条纹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光的干涉与机械波干涉的类比,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了解杨氏双缝干涉实验,培养学生的物理学史情怀,增加对物理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光的干涉特点和产生条件

重点:明暗条纹产生的原因

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实验法、讲授法、并辅以提问法等教法,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吹肥皂泡实验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和已有知识为基础,以“为什么肥皂泡表面的条纹始怎么形成的?”等问题为主线的师生对话活动,

实验法

通过探究杨氏双缝实验,观察光干涉的特点,得出光是一种波;通过创新演示实验,利用丁达尔效应显现干涉通路,展示光干涉的空间性,进一步理解光的波动性;通过演示直观图示模拟波在空间P点的三种叠加情况(峰峰、谷谷、峰谷),理解光的干涉机理。

(2)讲授法

通过已熟悉的机械波干涉,迁移到光干涉问题的新情境中来,加强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

二、学法指导

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引导学生合作实验探究,观察思考,多自主讨论,重视分析归纳,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提高合作意识,独立思考,易迁移,领会物理学的思想。

教学准备

教具:肥皂水、激光笔、双缝、支架、水槽、清水、牛奶、自制教具等。

多媒体:PPT、图片、图示模型、动画、视频等

实验创新

本节课除去导入新课使用的趣味实验和双缝实验外,设计了两个实验。

实验1传统的双缝干涉实验不能明显的展示干涉具有空间性,但通过往清水中加入牛奶,利用丁达尔效应显示干涉通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光波动性的认识。

实验2课本中光干涉的插图并没有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干涉的机理,通过利用演示实验,制作两列波在空间某点P的三种叠加情况(波峰与波峰叠加、波谷与波谷叠加、波峰与波谷叠加),直观展示光波叠加的实际过程,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明暗条纹产生的原因。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介绍器材:肥皂水、塑料圈

演示实验:吹泡泡

二、创新演示实验展示空间干涉

1.学习物理学史,增强对物理学的热爱

介绍以牛顿为代表的物理学家认为光是粒子性的,以惠更斯为代表的物理家提出了波动性及托马斯杨实验。

2.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器材:绿色激光、双缝片、光屏

介绍实验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

观察实验,总结现象:中间是明条纹,并且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光干涉条件:频率、相位差、振动方向相同。

实验结论:光是一种波。

干涉图样特点:出现中央亮纹,亮度往两边变暗;明(暗)条纹的宽度相同。

3.演示创新实验,展示空间干涉

前后移动激光笔,引导学生观察干涉图样。

实验器材:单色激光、双缝、牛奶、水槽、水。

利用丁达尔现象演示光干涉通路。

更进一步地认识光的波动性。

得出结论:光在整个叠加空间区域内都发生干涉。

三、演示形象图示,理解干涉原理

通过演示直观的光波叠加图示:通过类比机械波的叠加图示,在空间某点P,恰好两列相干波波峰与波峰叠加,由于波峰的振幅最大,且振动方向相同,叠加时振幅更大,则相干加强,以此迁移到抽象的光波,在光屏该处则为明条纹,同理波谷与波谷在此处叠加也为明条纹,波峰与波谷则为暗条纹。

(同理谷谷叠加也为明条纹,没有展示叠加图示)

光波峰谷叠加相消为暗条纹

怎么写物理教案篇14

1.(甘肃省兰州市20__~20__学年高一上学期部分中_考)如图所示,若有一个小孩从滑梯上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匀加速下滑。当他下滑距离为L时,速度为v,当它的速度是v2时,它沿斜面下滑的距离是(A)

A.L4B.2L2

C.L2D.3L4

解析:由题意知:v2=2aL

(v2)2=2ax

解得x=L4,A选项正确。

2.(河北省唐山一中20__~20__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甲从A地由静止匀加速跑向B地,当甲前进距离为S1时,乙从距A地S2处的C点由静止出发,加速度与甲相同,最后二人同时到达B地,则AB两地距离为(B)

A.S1+S2B.?S1+S2?24S1

C.S214?S1+S2?D.?S1+S2?2?S1-S2?S1

解析:设甲前进距离为S1时,速度为v,甲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有vt+12at2-12at2=S2-S1,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2aS1,解得t=S2-S12aS1,则AB的距离S=S2+12at2=S2+12a?S2-S1?22aS1=S2+?S2-S1?24S1=?S1+S2?24S1,B正确。

3.(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20__~20__学年高一上学期月考)目前我省_部门开展的“车让人”活动深入人心,不遵守“车让人”的驾驶员将受到罚款、扣分的严厉处罚,如图所示,以8m/s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一老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车头距离停车线8m。该车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如果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t=2s时,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2m

B.如果在距停车线6m处开始刹车制动,汽车能在停车线处停下

C.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4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下

D.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2s,汽车刚好能在停车线处停下

解析:若汽车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的时间t0=0-v0a=-8-5s=1.6s<2s,所以刹车到停止的位移x2=-v202a=6410m=6.4m,汽车离停车线的距离为8m-6.4m=1.6m,故A错误;如果在距停车线6m处开始刹车制动,刹车到停止的位移是6.4m,故B错误;刹车的位移是6.4m,所以车匀速运动的位移是1.6m,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t=1.68s=0.2s,故C错误,D正确。

4.(山西省太原市20__~20__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汽车在路上出现故障时,应在车后放置三角警示牌(如图所示),以提醒后面驾车司机,减速安全通过。在夜间,有一货车因故障停驶,后面有一小轿车以30m/s的速度向前驶来,由于夜间视线不好,小轿车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50m的物体,并且他的反应时间为0.6s,制动后加速度为5m/s2。求:

(1)小轿车从刹车到停止滑行的距离;

(2)三角警示牌至少要放在车后多远处,才能有效避免两车相撞。

解析:(1)从刹车到停止时间t1=0-v0a=0-30-5=6s

反应时间内做匀速运动,则x1=v0t0=30×0.6=18m

从刹车到停止的位移为x2,则x2=0-v202a=0-9002×?-5?=90m

(2)小轿车从发现物体到停止的全部距离为x=x1+x2=18+90m=108m

小轿车驾驶员只能看清前方50m的物体,所以三角警示牌距车的最小距离:Δx=x-d=58m

答案:(1)90m(2)58m

【二】

1.(北京交大附中20__~20__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为A、B两只棕熊在野外沿直线散步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在这1h(小时)内,B熊的平均速度较小

B.在t=10.0min时刻,A熊的速度较大

C.在这1h(小时)内,B熊始终在加速

D.在这1h(小时)内,A熊始终沿着一个方向运动

解析:根据x-t图象中,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知在1h内、B熊的位移大于A熊的位移,则B熊的平均速度大于A熊的平均速度,故A错误;位移—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在10min时刻A的图线斜率大,则A的速度较大,故B正确;根据斜率表示速度,可以知道,在这1h(小时)内,B熊以不同的速度分段匀速,故C错误;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则知A熊在40min时刻和50min时刻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故D错误。

2.(多选)(山东省德州市20__~20__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如图所示的x-t图象和v-t图象中给出四条图线,甲、乙、丙、丁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甲车速度不变,乙车速度逐渐减小

B.t1时刻,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C.丙、丁两车在t2时刻相遇

D.t2时刻,丙的加速度大于丁的加速度

解析:“x-t”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可判ABD正确;“v-t”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故t2时刻丁的位移大于丙的位移,所以选项C错误。

3.(湖南省长沙一中20__~20__学年高一模块检测)一种比飞机还要快的旅行工具即将诞生,称为“第五类交通方式”,它就是“Hyperloop(超级高铁)”。据英国《每日邮报》20__年7月6日报道,HyperloopOne公司计划,将在欧洲建成世界首架规模完备的“超级高铁”(Hyperloop),连接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和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速度可达每小时700英里(约合1126公里/时)。如果乘坐Hyperloop从赫尔辛基到斯德哥尔摩,600公里的路程需要40分钟,Hyperloop先匀加速,达到速度1200km/h后匀速运动,快进站时再匀减速运动,且加速与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则下列关于Hyperloop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加速与减速的时间不一定相等

B.加速时间为10分钟

C.加速时加速度大小为2m/s2

D.如果加速度大小为10m/s2,题中所述运动最短需要32分钟

解析:加速与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由逆向思维可得:加速与减速时间相等,故A错误;加速的时间为t1,匀速的时间为t2,减速的时间为t1,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由题意得:2t1+t2=t,而t=40分=2400秒,2×12at21+vt2=x,而v=10003m/s,x=6×105m,v=at1,联立:t1=600s=10分,t2=1200s=20分,a=59m/s2,故B正确,C错误;如果加速度大小为10m/s2,解得:t=55003s=30.5min,故D错误。故选B。

4.(湖北省宜昌市长阳一中20__~20__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公路边每隔15m有一棵树,如图所示,汽车通过AB两相邻的树用了3s,通过BC两相邻的树用了2s,求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和通过树B时的速度为多少?

答案:1m/s26.5m/s

解析:汽车经过树A时的速度为vA,加速度为a。

对AB段运动,由x=v0t+12at2有:15=vA×3+12a×32

同理,对AC段运动,有30=vA×5+12a×52

两式联立解得:vA=3.5m/s,a=1m/s2

再由vt=v0+at

得:vB=3.5m/s+1×3m/s=6.5m/s

怎么写物理教案篇15

一、说教材: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沉和浮的现象之后,指导学生学习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课文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水的浮力;第二部分指导学生研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第三部分指导学生了解水的浮力的应用。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什么是水的浮力。

(2)认识“在水中沉着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第一个实验,让学生感知水的浮力。

(2)通过第二个实验让学生知道沉在水中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

(3)联系实际了解水的浮力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水的浮力。

四、说教学难点:

理解“在水中沉着的物体也受到身上的浮力”。

五、说课堂设计理念:

1、科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

2、通过实验探究引导策略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合作、交流,并让学生亲历水的浮力的科学探究过程。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六、说学法:

1、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通过亲身探索主动寻求真知,自主获取知识。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1)我们曾经学过“浮和沉”一课,谁能举出三种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三种浮在水面的物体。

(2)这是一块包装用的泡沫塑料,把它放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学生回答后,演示一下。)

2、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关于物体在水中浮和沉的问题。

(二)实验探究

1、实验探究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

(1)讲述:每组的实验桌上都有一块泡沫塑料,把泡沫塑料放入水槽中,用手向下按一按泡沫塑料,再抬一抬手,反复几次,手有什么感觉?每个同学都试一试。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讲述:再用气球做同样的实验,手有什么感觉?

(5)学生分组实验。

(6)汇报实验结果。

(7)讨论:

①用手按浮在水上的泡沫塑料和气球,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②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8)教师小结:以上实验说明,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教师板书课题)

2、实验探究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1)讨论:

①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水的浮力?你是怎样想的?

②怎样证明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受到水的浮力?

(2)讲解:要想知道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水的浮力,我们先来做一个与这个问题有关的实验。(以下内容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首先用皮筋提起一个钩码,我们会看到皮筋被拉长,用直尺量一量皮筋的长度;然后用手将钩码向上托一托,观察、测量皮筋的长度有什么变化?

(3)学生分组实验,适时记录实验结果。

(4)汇报实验结果。(用手将钩码向上托时,会看到皮筋的长度变短。)

(5)讲解:我们通过皮筋的长短变化,可以看出钩码受到了一种向上托的力,猜猜看,如果我把钩码放入水中,假如皮筋的长度也发生了变化,那它说明了什么?如果皮筋的长度没有发生变化,那它又说明什么?

(6)猜想结论。

(7)实验探究。(分小组进行,边做实验边记录数据,通过数据得出结论)

通过具体的数据变化说明问题,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8)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9)讨论交流:实验结果说明什么?

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向上的浮力。

(10)总结概括: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教师板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与交流,进行成果共享,在争论之中启发灵感,在辨析之中提升自己,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三)学以致用

1、谈话:水的浮力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2、看课文中的插图。

3、观察、讨论:

(1)图中是什么物体?

(2)它们是不是利用了水的浮力?利用水的浮力做什么?

(3)在生产和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水的浮力?

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教师小结:水的浮力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很广,如救生圈利用水的浮力承载人的体重,各种船只利用水的浮力承载人和货物的重量,此外,渡河用的浮桥,海上采油的钻井台,浮在水上的航标灯等,也都应用了水的浮力。

(四)总结交流

1、教师简单概括本课教学内容。

2、巩固练习:

①什么是水的浮力?水的浮力是向着哪个方向的?

②为什么在水中能把一个人托起来,而在岸上却托不起来?

3、谈话激趣:

科学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只要我们善于观察、认真思考,身边的科学一定能为我们所利用,一定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我们服务。

通过谈话,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五)思维拓展

既然各种物体在水中都能受到水的浮力,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沉下去,而有的则浮在水面上?

这里,我为学生提出了一个新颖的问题,虽然学生很难在课堂上解答出来,但它能够评价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它不是学生在课堂上背得滚瓜烂熟的知识,而是一个需要凝思,需要创造性地完成的任务。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途径也不尽相同,这正是我们所说的表现性评价。

八、说

1、由于学生在前面一课中已经认识了沉和浮的现象,因此,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泡沫感知水的浮力这部分内容所花时间较少,而且很容易就理解了浮力的概念,为后面的教学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2、在教学“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水的浮力”时,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为学生主动提供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空间,然后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出结论。

3、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了实验探究引导策略,不仅帮助学生获取了科学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4、美中不足的是,有个别学生学习之后对“在水中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的理解还不是很透彻。难以理解“既然各种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沉下去而有的会浮在水面上?”这个问题。由此可见,教师在上课时还没有把知识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兼顾个别差生。

1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