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学科教案 > 物理教案 >

物理教案的

时间: 新华 物理教案

编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优秀的教案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什么才算好的物理教案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物理教案的,供大家参考。

物理教案的篇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能说出功率的物理意义,并能写出功率的定义式及其单位。

2.能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功率的含义。

3.能应用功率的定义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设计测量生活中的功率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人体的输出功率的过程,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通过资料认识常见运动物体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实际应用的重要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测量活动的组织安排,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2.进一步形成乐于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习惯,增强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在学习机械功之后,从做功快慢的角度认识功这个物理量。功率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续学习电功率等知识的基础。

教科书通过对生活、生产实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义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要求学生明确功率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测量生活中的功率的大小。对功率概念的认识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功率与功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与距离的关系相似,学生在学习速度概念的基础上容易进行知识的正迁移,所以,可以结合实例采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认识与记忆,也可以渗透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对功率意义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

与速度、密度和压强的定义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教学中通过人上楼的实例创设情景,让学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时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问题,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铺垫。类比速度是表征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决于相同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来完成,它的大小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物理教案的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2、会运用楞次定律和左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会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切割法、磁通量变化法)。

4、通过电磁感应综合题目的分析与解答,深化学生对电磁感应规律的理解与应用,使学生在建立力、电、磁三部分知识联系的同时,再次复习力与运动、动量与能量、电路计算、安培力做功等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感应一章的重点。另外,电磁感应的规律也是自感、交流电、变压器等知识的基础,因而在电磁学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2、在高考考试大纲中,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都属II级要求,每年的高考试题中都会出现相应考题,题型也多种多样,在历年高考中,以选择、填空、实验、计算各种题型都出现过,属高考必考内容。同时,由电磁感应与力学、电学知识相结合的题目更是高考中的热点内容,题目内容变化多端,需要学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又有一定的解题技巧,因此在复习中要重视这方面的训练。

3、电磁感应现象及规律在复习中并不难,但是能熟练应用则需要适量的训练。关于楞次定律的推广含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在应用中何时用其计算平均值、何时要考虑瞬时值等问题都需通过训练来达到深刻理解、熟练掌握的要求,因此要根据具体的学情精心选择一些针对性强、有代表性的题目组织学生分析讨论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4、电磁感应的综合问题中,往往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闭合电路计算等物理规律及基本方法,而这些规律及方法又都是中学物理学中的重点知识,因此进行与此相关的训练,有助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回顾和应用,建立各部分知识的联系。但是另一方面,也因其综合性强,要求学生有更强的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成为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5、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也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中的体现,因此,在研究电磁感应问题时,从能量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往往更能深入问题的本质,处理方法也更简捷,物理的思维更突出,对学生提高理解能力有较大帮助,因而应成为复习的重点。

教学过程设计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以上表述是充分必要条件。不论什么情况,只要满足电路闭合和磁通量发生变化这两个条件,就必然产生感应电流;反之,只要产生了感应电流,那么电路一定是闭合的,穿过该电路的磁通量也一定发生了变化。

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电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个表述是充分条件,不是必要的。在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用它判定比较方便。

2、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条件。

感应电动势产生的条件是: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这里不要求闭合。无论电路闭合与否,只要磁通量变化了,就一定有感应电动势产生。这好比一个电源:不论外电路是否闭合,电动势总是存在的。但只有当外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会有电流。

3、关于磁通量变化

(1)在匀强磁场中,磁通量=BSsin(是B与S的夹角),磁通量的变化=1有多种形式,主要有:

①S、不变,B改变,这时=BSsin

②B、不变,S改变,这时=SBsin

③B、S不变,改变,这时=BS(sin2-sin1)

当B、S、中有两个或三个一起变化时,就要分别计算1、2,再求1了。

物理教案的篇3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楞次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

2.培养观察实验的能力以及对实验现象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能够熟练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4.掌握右手定则,并理解右手定则实际上为楞次定律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活动,观察得到的实验现象,再通过分析论证,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2.通过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同学们直接参与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体验了一次自然规律发现过程中的乐趣和美的享受,并在头脑中进一步强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楞次定律的获得及理解。

2.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3.利用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

教学难点:楞次定律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手段

灵敏电流表、外标有明确绕向的大线圈、条形磁铁、导线。

教学过程

引入:铝环在通电的线圈上方漂浮。

一、复习提问

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

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二、实验设想: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我们可以探究感应电流的磁场和原磁场的关系。

1.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

(1)选旧干电池用试触的方法查明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

明确:对电流表而言,电流从哪个接线柱流入,指针向哪边偏转.

(2)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的情况:

实线箭头表示原磁场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感应电流磁场方向.

分析:

(甲)图:当把条形磁铁N极插入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反.

(乙)图:当把条形磁铁N极拔出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

(丙)图:当把条形磁铁S极插入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加,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反.

(丁)图:当条形磁铁S极拔出线圈中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减少,由实验可知,这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磁铁的磁场方向相同.

在两种情况中,感应电流的磁场都阻碍了原磁通量的变化.

学生填写下表:

图号动作原磁场B0的方向原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磁场B’的方向B0与B’方向的关系甲插入N极乙插入S极丙拔出N极丁拔出S极2、实验结论:凡是由磁通量的增加引起的感应电流,它所激发的磁场一定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增加;凡是由磁通量的减少引起的感应电流,它所激发的磁场一定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减少.(让学生上讲台表述自己的结论,然后教师引导得出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物理教案的篇4

【教学设计思想】

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景,引出生活难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去解决问题,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极大的兴趣,

【教材分析】

教材出处: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

摩擦力是力学中的三大性质力之一,是高中力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正确认识摩擦力对整个力学知识框架的搭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摩擦力这节课中,重点是研究滑动摩擦力,要求会计算其大小和判断其方向;难点是静摩擦力,尤其是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教师要试图将学生初中学过的相关概念与本节的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学中要力图从两种摩擦力的区别与联系出发,让学生从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范围及其计算来理解两种摩擦力的异同,通过探究实验去加深巩固。

本节课也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从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引入,以探究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两种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关系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教材的编写突出了这一点。在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学情分析】

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级学生,目前还没有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相关知识,只是在初中阶段简单的了解了一下摩擦力的性质。所以在讲述新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要让他们在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学习新课程,避免跨越式教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静摩擦、滑动摩擦力,和它们的产生条件及其作用效果,会判断它们的方向。

2.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简单地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

3.能运用滑动摩擦力公式来计算滑动摩擦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参与和亲身体会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演示实验和学生参与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1.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以及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3.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以及方向的判断。

难点:1.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和静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2.静摩擦力大小的简单计算。

三、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实验探究、体会参与、练习巩固

四、教具准备

木板、弹簧秤、物块、毛巾、泡沫板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展示图片引出问题导入课题展示两组图片,引出摩擦力课题。

图片一:带花纹的轮胎和鞋子。

问题:轮胎表面和鞋子底部的花纹有什么作用?

图片二:身体表面光滑的鱼。

问题:鱼类身体表面分泌的粘液对自身有什么作用?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陶冶情操。

3.能初步明确课堂所要研究的任务。1.利用生活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观念。设置情景

认识不同

类型的摩

擦力情景一:小明同学需将一个很重的箱子从A处搬到B处,经尝试,小明很难直接搬动它。(要求:小明独自完成任务,使用力气最少。)

问题一:小明该如何去做?

情景二:在上述背景之下,小明尝试推动箱子,发现箱子不容易推动。

问题二:小明怎样改进方案,能让箱子更容易推动?

情景三:发现浇油不环保,也很浪费。

问题三:能否有更轻松的办法?

老师对上述三个场景对应提出的三个解决方案进行小结,对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做出肯定,并同时介绍学生,解决方案中涉及的三种摩擦力分别是: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1.请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三个问题:

回答问题一:推箱子。

回答问题二:给地面浇油。

回答问题三:给箱子底部放木棒。

3.学生跟随老师的分析,深刻思考,总结规律。

4.学生进行观察,从中发现: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条件,与初中的知识进行比较,归纳出两种不同类型的摩擦力。1.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发散思维,不再只受物理条条框框的公式限制,尽可能的发散思维,考虑解决方案,自己引出三种常见的摩擦力。

3.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

4.以师生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用学生对实例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摩擦力,为下面的探究打基础。

探究滑动摩擦力

1.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对另一物体滑动时,会受到另一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产生的条件:

a.直接接触

b.接触面粗糙

c.两物体间有弹力

d.有相对运动

扩充: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物体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会有所不同,进行思考: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A.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跟物体间的压力(正压力)有关

C.跟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根据以上几条猜测,设计实验去进行验证探索。(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探究)

压力FN

摩擦力Ff

作出FN——Ff图象,寻找其中规律。对实验过程和结论进行评估和交流。

3.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其比例系数由接触面的材料决定,称之为动摩擦因数(μ)即:F=μFN

“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还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没有单位。

4.方向: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跟物体的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相反”是指相对接触的物体,而不能相对别的物体。

所谓“相对运动”,指的是两个物体分别以对方为参照物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而不是相对地面或其他物体的运动。

观察A在B上滑动时的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理解相对运动含义。1.学生小组讨论后提出问题。并确定探究的方向。

2.学生进行对比学习,得出滑动摩擦力的特点。

3.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探究过程,并分享其他同学的成果,修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4.学生对成果进行分析论证,得出它们的特点。

5.就此结论进行实验探究。

6.鼓励学生在学习完静摩擦力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行更深层探究。

7.师生一起对问题进行初步的评价和筛选,确定合理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就此进行猜想和假设,设计出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

8.学生进行实验时进行个别指导,使得后进生能完成实验进展。

9.分析论证后形成结论: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②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正压力)成正比。

10.学生就实验结论进行分析、深层拓展,达到最优。1.培养学生在观察物理现象或物理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有初步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胆量。

2.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研究的计划和实验方案。完成对知识的初步探究和理解过程。

3.鼓励学生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并能书面或口头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认识到实验、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4.培养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5.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6.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让学生能从中了解到解决问题的规范和过程的重要性,养成良好习惯。

反馈练习

例题:在东北的冬季伐木工作中,伐下的木料常装在雪撬上,马拉着雪撬在冰道上滑行,将木料运出。一个有钢制滑板的雪撬,连同木料的总重量为4.9×104N。在水平的冰道上,马要在水平方向用多大的力,才能够拉着雪撬匀速前进?(已知钢与冰之间的μ=0.02)学生运用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F=μF来解答问题。

通过例题,使学生深刻理解和熟练运动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

物理教案的篇5

1、知道平抛运动的定义及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

2、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4、树立严谨,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5、渗透物理学“建立理想化模型”、“化繁为简”“等效代替”等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平抛运动的规律。

难点:对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引入

通过柯受良飞越黄河精彩视频和生活中常见抛体运动的图片引入到抛体运动,在对抛体运动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回忆以前学过的抛体运动;对抛体运动进行分类。由抛体运动引入平抛运动。

(一)知道什么样的运动是平抛运动?

1.定义: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方向上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

(1)有水平初速度,

(2)只受重力作用。

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平抛运动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让学生体会研究问题时,要“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思想。

(二)实验探究平抛运动

问题1:平抛运动是怎样的运动?

问题2:怎样分解平抛运动?

探究一: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学生演示,提醒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同时释放两个相同小球,其中一个小球从高处做平抛运动,另一个小球从较低的地方同时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现象:在初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两个小球都会撞在一起(学生回答)

结论: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师生共同总结)

探究二: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分组探究,提醒:a小球是带有小孔的小球;b装置靠近水槽;c观察两小球落到水槽中的情况)

【分组实验】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时,前方小球向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而同时后方小球被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

现象:两小球球同时落地。(学生回答)

结论: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师生共同总结)

物理教案的篇6

初二下学期开始,学生需较多的进行物理的定量计算,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这方面的解题能力较为薄弱,在此浅谈本人在物理计算教学中采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及体会,

一、从物理基础知识着手培养良好学习习惯。首先,物理的定律和公式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每堂习题课前必掌握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从5个方面(公式名称、公式、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进行全方位复习。其次,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教学中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基础知识,并通过对基础习题的解答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题的基本方法及运用物理量时单位必须统一的要求,进而使学生形成解答物理习题的基本模式,培养学生牢固掌握解题的规范和程序,为进一步深化做好准备。

二、认真钻研教材精选习题。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和解题能力是核心任务,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对习题的选择是关键。

1、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例如,在运用密度公式解题时,编了这样一些题目:(1)估算你身体的体积?(2)孙悟空的金箍棒“重一万三千无百斤,有二丈长,碗口粗”合体积约0.2m3,质量约6750kg,你能推测出它是什么材料制成的?这些习题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既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

2、注意一题多解扩展学生思路。“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密度应用练习,选用这样的一道题:实验室需要购买4kg的酒精,用容积为4.5L的容器够装吗?先让学生解答,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用求4kg酒精体积的方法来判断。为了起到一题多解的作用,笔者进而启发学生从4.5L的容器能装多少kg的酒精和4kg的某种液体体积为4.5L,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等思路引伸扩散思考。通过练习,促进知识迁移,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注意一题多变诱导学生思路。“一题多变”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精化。

三、加强数学计算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弥补学科间衔接的不足。在教学中,同行们常抱怨现在的学生计算能力实在太差,我自己也深有同感。一方面不少学生在小学的计算基础确实很差,另一方面物理和数学在计算方面的要求也有差异,例在物理计算对含有指数的乘除运算就要求学生要非常熟练,同时由于教材编写的改革,很多时候会造成脱节的状况,例如物理中密度公式及图像的实质就是质量和体积的正比关系,而此时数学上还未学到正比例函数,这些都形成了计算障碍,

因此在教学中,要耐下心来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与物理有关的数学运算,逐步提高学生解答计算题的综合能力。

物理教案的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静电的利用和静电的防止;知道静电的利用原理.

2、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对有害静电提出有效的防止措施.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能力,以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联系实际,关心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是选学内容,教师在讲解时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比较常见,教师可以通过录像、图片等方法让学生更多的了解静电现象,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对有害静电提出有效的防止措施;另外针对静电的利用,重点讲解静电的利用原理.可以讲解静电复印机、或静电除尘.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联系实际,关心社会,让学生意识到用所学回报社会是社会公民的义务,这也是我们教学的目标.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节静电的利用和防止

1、静电的利用

教师讲解: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我们也学习了电荷运动的一些规律,还研究了一种储存电荷的装置——电容器,人们通过各种装置来利用电荷,但是一些电荷还是会给人类带来麻烦,有时甚至造成危害.

教师出示有关静电的图片;

人们通常通过控制电极、利用各种物体特殊的光电性质来产生对我们有利的电荷加以运用,服务我们的生活.例如

(1)静电除尘(教师讲解)

(2)静电复印:(学生自学)

(3)静电喷漆(学生自学)

请同学思考:能否举出你知道的静电利用示例,你觉得,在哪些方面我们也可以利用静电?

2、静电的防止:

教师讲解: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的时候,我们会看到静电现象,在干燥的北方秋季,静电现象也较为明显.静电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危害,甚至造成事故,同学们在看过书后,想一想,你的周围是否也有一些有害的静电现象呢?你能象到什么方法来避免呢?

3、总结

教师讲解:学过电场知识,尤其学过了本节内容,我希望同学们了解: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大家去学习、发现、还有很多东西可以通过我们的改造并让它为我们服务.关爱社会、学以致用,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是我们每个人的社会责任.

物理教案的篇8

【教材分析】

本节为《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共同必修模块“物理2”中第六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量子世界”从热辐射的规律入手,提示经典物理学理论与实验结果的严重背离,阐述普朗克的“量子假说”,初步认识玻尔理论的重要意义,同时让学生认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通过实例,初步了解微观世界的量子化现象。

【学情分析】

本节学习内容是学生已通过一年的物理学习的最后一节内容,可能会出现学习不够重视、不够认真的局面。关键是本节内容也比较抽象,相关知识网又没有建立,所以本节内容的讲述和学习可能会流于形式。为了让学生引起兴趣,所以必须补充一些科学发展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普朗克“量子假说”的背景,体会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知道普朗克“量子假说”的主要内容。

初步了解爱因斯坦“光量子说”的含义,了解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之争,知道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认识到发展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认识到在科学理论建立过程中猜想和假设的重要性,以及科学争论和自由争鸣对科学发展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相像能力。

能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领略到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发奇心与求知欲。体会辩论和质疑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养成敢于发表自己观点,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培养有根据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判断大众传媒等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量子化的概念。

教学难点:物质的波粒二象性概念。

【教学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的方式、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教师讲授法结合。

【教学建议】

1.本节从世纪之交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黑体辐射实验”的“紫外灾难”,引出普朗克的“量子假说”产生的历史背景,体会物理问题的研究往往是从模型的建立和假说入手。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的方式,完成对学习过程的体验。

2.认识科学问题的研究总是经历: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践论证→修改理论……最终提示自然规律的过程。

3.关于光的波动性、粒子性及量子理论初步等内容的教学,应强调科学真理发现的道路并不平坦,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习中应认真体会辩论和质疑在科学研究中所起的积极作用,通过典型的实例让学生充分认识量子理论的发展如何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理解科学对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4.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物理学史知识,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教师不要局限于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充分利用多煤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5.由于本节知识带有科普性质,所以无论是补充的内容还是原来课本的内容,都不宜也不可能讲得很深,尽可能把抽象问题形象化,能达到学生有一定的继续学习的兴趣即可。

【教学过程】

1.让学生阅读全文,允许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并提出问题。(约20分钟)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正面的回答,尽可能把抽象问题形象化。(至少20分钟)

3.预计且建议可补充的内容有:

a:关于黑体的相关知识;

b:光的本性发展简史;

c:光电效应;

d:能级的相关知识;

e:课程资源:

1.普朗克及其对物理学的贡献

2.光电效应和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

(1)光电效应的规律

(2)经典物理理论对光电效应解释的困难

(3)爱因斯坦光子说及其对光电效应的圆满解释

3.玻尔对原子结构学说的贡献

4.光的本性——光的波动说和微粒学之争

5.德布罗意的物质波观点

本教案设计过程简单,只是给出一个授课过程的框架性建议,以及一些补充建议,实在不是本人想偷工减料,只是因为教材处理灵活,至于要补充什么,第一课时讲到哪里,相信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及学情,不应受到束缚。从这点意义上讲,这样的教案设计或许符合课改的精神吧?

物理教案的篇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探究过程,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领略色彩斑斓的光之美,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教学难点: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式教学法

二、实验器材:

激光笔、小喷壶、亚克力板、火柴、蜡烛、纸杯(两个没底。一个有底)、塑料膜、牙签、盛水的大烧杯、果冻、少量牛奶、粉笔(10支)棉线。

三、教学过程

1、设置情景,课前启动

(1)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光影世界》宣传片。

(2)活动:同学们伸出双手盖住双眼,睁开眼睛,仔细体会你眼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慢慢拿开双手,你眼前看到的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同时播放多媒体课件:美丽的风景图片。

2、导入新课

同学们欣赏了美丽的风光,正是有了这色彩斑斓的光,世界才变的如此美丽,如此迷人。对于光,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光的直线传播》。

3、新授

(1)光源

1、结合图2.1-1天然光源和图2.1-2常见的人造光源,阅读课本。然后讨论交流。

2、学生举例:哪些物体能够发光呢?太阳、星星、月亮、火柴、蜡烛、日光灯、电视机屏幕…

3、教师解析总结:月亮是不能发光的,星星当中也只有恒星能够发光,行星和卫星是不发光的,我们晚上能看到星星几乎都是恒星,也几乎都比太阳大比太阳亮。我们把这些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之为光源。像太阳、萤火虫、水母这类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像点燃的蜡烛、霓虹灯、白炽灯这类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2)光的传播

1、提出问题

A手拿着一个激光手电射向天花板。

B老师提问:光从激光手电发出来之后是如何传到天花板上去的,它的路径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经验或感性认识提出自己的猜想。

2、猜想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设计并进行实验

A老师先做个示范。

实验一:用激光笔照射抻直的棉线,现象是棉线变成一条闪闪发光的棉线。

实验二:用激光笔照射墙壁,用小喷壶顺着光的方向喷水雾,会看到一条发光的水柱线。

B同学们利用课桌上这些简单的器材(激光笔、果冻、亚克力板、大烧杯,牛奶)去大胆设计实验,验证光在液体中和固体中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C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D找一组做得好的演示实验。

E教师实验:将亚克力板插入水中再次实验,学生观察现象,光的传播不再同一直线。

F教师实验:把牛奶倒入水中,未等到均匀,用激光笔照射,学生观察现象,光的传播也不再同一直线。

G总结论生: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线

知道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那我们如何描述光呢?

1、教师讲解:我们用一条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用箭头代表光的传播方向。我们把它具体地抽象成物理模型,就叫做光线。这样的简单的表示方法就是我们物理学中的常见的模型法。

2、学生练习

(4)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我们知道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够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呢?

1、影子

游戏:手影游戏

2、日食月食

观看多媒体图片,解释日食月食。

3、小孔成像

A观看小孔成像视频

B学生利用课桌上的器材(火柴、蜡烛、纸杯,两个没底一个有底,塑料膜,牙签)自制实验器材做实验:将塑料膜放在两个没底的纸杯中间绷紧,将两个纸杯插紧,用牙签将另一个纸杯底部中间扎一小孔。关灯点蜡烛做小孔成像实验。

C实验结论:倒立的实像,多媒体作图讲解。

像这种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像,我们把它叫做实像。实像特点,能在光屏上

4、激光准直:

A多媒体图片:在开掘隧道时,工程师们常常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现偏差。

B学生活动: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讲粉笔立在课桌上成一条直线。

C教师巡视观察,找学生示范

5、打枪射击:多媒体图片解释在射击的时候,战士让缺口、准星、靶心这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称为“三点一线”这样就能命中目标。

6、站队:多媒体图片。

(5)光的传播速度

1、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36页,读完之后能说明老师为什么在打雷的时候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真空中的2/3。

3、光年:距离单位,它等于光在1年内的传播距离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学生:讨论交流。

五、练习与作业

物理教案的篇10

《曲线运动》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道曲线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它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在曲线这一点的切线上。

2.理解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所受合外力与初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1.重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2.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前边几章我们研究了直线运动,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什么是直线运动?

2.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新课学习

展示图片:卫星绕地球的运动人造地球转弯的火车

这几幅图中物体的运动轨迹有何特点?

(轨迹是曲线)

请大家举出一些生活中的曲线运动的例子

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1思考:曲线运动与直线运动除了运动轨迹不同,还有什么区别?2.观察课本P32图6.1-1和图6.1-2

思考:砂轮打磨下来的炽热微粒。飞出去的链球,它们沿着什么方向?

3.讨论或猜测,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应该怎样?

4.是不是象我们大家猜测的这样呢?让我们来看一个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课本P32演示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测,从而得到结论:

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切线方向

5.什么是曲线的切线呢?

结合课本P33图6.1-4阅读课本P33前两段加深曲线的切线的理解。

6.阅读课本P33第四段,试分析推理曲线运动是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

速度是________(矢量.标量),所以只要速度方向变化,速度矢量就发生了________,也就具有________,因此曲线运动是________。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提出问题:既然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那么由

可知具有加速度,又由可知受力不为零,那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2.实验探究

器材:光滑玻璃板小钢球磁铁

演示:小钢球在水平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问题:给你一磁铁,如何使小钢球①加速仍做直线运动。②减速仍做直线运动。③做曲线运动。制定你的实验方案。

实验验证:请两名同学利用他们的方案来进行验证。演示给全体学生。

分析论证:

直线加速: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同

②直线减速:的方向与的方向相反

③曲线运动:的方向与成一夹角

结论:当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4.实践应用:

飞机扔炸弹,分析为什么炸弹做曲线运动?

讨论题:结合本节所学与前面知识体系来分类归纳力和运动的关系。

三、小结

同学们根据自身特点,各自进行。曲线运动是轨迹为的运动.

一、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1.曲线运动的方向是的

2.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在曲线上这一点的

3.曲线运动一定是运动

二、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上。

课后习题

课堂练习

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能不变

B.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能不变

C.曲线运动的速度可能不变

D.曲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2.关于曲线运动的条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变力作用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受恒力作用也可能做曲线运动

C.物体所受合力为零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D.物体只要受到合外力就一定做曲线运动

3某物体受同一平面内的几个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撤去其中一个力,而其它力不变,则该物体()

A、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一定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其轨迹可能是曲线

D、其轨迹不可能是直线

4.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所受的合力一定不为零

B.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C.速度方向一定时刻改变

D.受的合外力方向有可能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参考答案:1.AD2.BC3.C4.AC

物理教案的篇11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

(2)知道什么是多普勒效应;

(3)能运用多普勒效应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知道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知道多普勒效应是在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

教学难点: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的区别。

教学方法:读、讲、练与分析相结合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叙述火车向你驶来时,汽笛本身的音调如何变?人听到的汽笛音调如何变?火车离你而去时,汽笛本身的音调如何变?人听到的汽笛音调如何变?同是汽笛发声为什么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现象呢?

多普勒效应。

(二)新课教学

1、波源的频率与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

问题:什么叫频率?声音的音调由什么因素决定?

提示:波源的频率--单位时间内波源发出的完全波的个数。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单位时间内观察者接收到的完全波的个数。

如果波源和观察者相对于介质静止,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与波源的频率相等,如果波源或观察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时,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与波源的频率不相等,这一现象就叫多普勒效应。

2、多普勒效应的成因

例1:波速为V=100m/s,波源的频率f=100Hz.可算得:波的周期T=0.01s,波长λ=1m。

(1)波源相对于介质静止,观察者相对于介质静止在时间t=1s里有100个波传到观察者所在的A处,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与波源的频率相等,音调不变。

(2)观察者相对于介质静止,波源以速度V源=10m/s相对于介质运动,第一、波源向观察者运动则对观察者来说感觉到的波速为110m,他在1秒钟内接收到的完全波数为110个,所以观察者感受到的频率f&39;=110Hz比波源的频率f=100Hz要高,因而音调变高。

注意:波速实际并没有改变,但在相同的距离中却多了10个完整波,是由于波在介质中被均匀挤压,使之波长变短的缘故。第二、波源远离观察者,由同学自行分析。

(3)波源相对于介质静止,观察者以速度V人=10m/s相对于介质运动。第一、观察者向波源运动;第二、观察者远离波源,由同学自行分析。

(4)波源与观察者同时相对于介质运动又如何呢?多普勒效应更加明显

3、多普勒效应的应用:学生阅读课文的最后一段,并加以总结。

巩固练习

(1)关于多普勒效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普勒效应是由波的干涉引起的

B.多普勒效应说明波源的频率发生了改变

C.多普勒效应是由于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而产生的

D.只有声波才能产生多普勒效应

物理教案的篇12

一、教学目标

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

(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

(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摩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因素。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摩擦力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渗透物理学方法的教育。在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部分。重点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f=μN。

2.难点是学生有初中的知识,往往误认为压力N的大小总是跟滑动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因此必须指出只有当两物体的接触面垂直,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滑动时,压力N的大小才跟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

3.在教学中要强调摩擦力有阻碍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性质。

三、教具

1.演示教具

带有定滑轮的平板一块、带线绳的大木块、小木块、玻璃、毛巾、测力计、砝码。

2.学生实验材料

每两位学生一组:物块一块、测力计一只。

3.投影仪、投影片。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是重力、弹力、摩擦力。对于每一种力我们都要掌握它产生的条件,会计算力的大小,能判断力的方向。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两种力:重力和弹力。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种力——摩擦力。在这三种力中摩擦力较难掌握。

(二)教学过程设计

1.静摩擦力

演示实验:

javascript

:if(this.width>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当定滑轮的绳子下端悬挂50g砝码时,物块保持静止状态。

提出问题:物块静止,它受板的静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你是根据什么原理判断的?

当悬挂的砝码增加到100g时,物块仍保持静止状态。

提出问题:物块此时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如何变化?设想一下,如果将砝码B摘去,静摩擦力又将如何变化?

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归纳出:一般静摩擦力的大小没有一个确定的值,类似上述情况,当物块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时,静摩擦力的大小随拉力大小的变化而变化,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跟拉力的方向相反,或者说跟物体间相对滑动趋势方向相反。

提出问题:当悬挂在绳子下端的砝码为150g时,物块才刚开始相对于桌面板滑动,这时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叫什么?它的大小和方向呢?

教师讲解:静摩擦力增大到某数值后就不再增大了,这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叫做最大静摩擦力,用fm表示。最大静摩擦力的方向,也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跟使物体起动的外力方向相反,或者说跟物体间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明确: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两个相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着静摩擦力的作用,则并不一定处于最大静摩擦状态,最大静摩擦力等于使物体将要开始运动所需的最小推力。

2.滑动摩擦力

边演示边提问:一旦物块滑动后,我们只要挂130g砝码,就能使物块维持匀速运动。这时两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多大?方向如何?

再做演示实验,在刚才的大木块上再放一块小木块,发现要挂140g的砝码,才能使物块维持匀速运动。这又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变化遵循什么规律?

教师讲解:这说明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两物体间的正压力N成正比。

演示实验,将木块依次放在玻璃上,木板上和毛巾上,用测力计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观察测力计的示数,发现三种情况下,测力计示数由小到大,说明物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摩擦面的材料和光滑程度有关,与相互之间的压力(弹力)成正比,可以写为f=μN

μ是动摩擦因数,因摩擦面的材料和光滑程度决定。动摩擦因数是无单位的,它表示摩擦力跟正压力之比。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且跟物体的相对滑动方向相反。

3.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指导一组学生实验,其他各组同时操作: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住物块,开始用较小的力拉,记下测力计读数;慢慢增加拉力,再记下测力计读数;继续增加拉力,使物块刚好开始滑动,记下测力计读数;然后保持物块匀速运动,记下测力计读数。

用投影仪打出投影片,让学生填下表:

数据测力计读数拉力方向摩擦力的大小摩擦力方向

物理教案的篇13

一、偏振现象

1.偏振现象

如图13-6-1所示,机械波是横波时,当质点的振动方向与狭缝平行时,机械波能透过狭缝传播(图甲),反之,则不能传播(图乙).

对纵波而言,不管什么情况,纵波总能透过狭缝而传播(图丙).

图13-6-1

学法一得横波只沿着某一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称为波的偏振.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而纵波没有偏振现象.所以,光是一种横波.

2.自然光和偏振光

(1)自然光

从普通光源直接发出的天然光是无数偏振光的无规则集合,所以直接观察时不能发现光强偏于哪一个方向,这种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的光叫自然光.

如图13-6-2所示,普通光源S发出的光经过偏振片时,后面的光屏是明亮的,说明光透过了偏振片;若转动偏振片,光屏上亮度不变,说明透过光的强度不变,由此可知,自然光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

图13-6-2

联想发散偏振片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其“狭缝”用肉眼不能看见,它只允许振动方向与“狭缝”平行的光波通过.

深化升华通过偏振片后,自然光就变成了偏振光.

(2)偏振光

只有一个振动方向的光叫偏振光.如经过偏振片后的自然光.若偏振光再经过一个偏振片后,情况会怎样呢?如图13-6-3所示,当两偏振片的“狭缝”平行时,光屏上仍有亮光.当两偏振片的“狭缝”相互垂直时,透射光的强度几乎为零,光屏上是暗的,如图13-6-4所示.

图13-6-3

图13-6-4

深化升华光的偏振现象并不罕见.除了从光源(如太阳、电灯等)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

(3)偏振光的另一种产生方式

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如果光入射的方向合适,使反射光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且偏振方向相互垂直(如图13-6-5).

图13-6-5

二、偏振现象的应用

1.光的偏振现象有很多应用.如在拍摄日落时水面下的景物、池中的游鱼、玻璃橱窗里陈列物的照片时,由于水面或玻璃表面的反射光的干扰,常使景象不清楚,如果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一片偏振滤光片,让它的透振方向与反射光的偏振方向垂直,就可以减弱反射光而使景象清晰.

2.夜晚行车时,对方照射过来的光很强,若加一个偏振片,可减弱对眼睛的照射.

3.立体电影也是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

典题·热题

知识点一偏振和偏振光

例1有关偏振和偏振光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只有电磁波才能发生偏振,机械波不能发生偏振

B.只有横波能发生偏振,纵波不能发生偏振

C.自然界不存在偏振光,自然光只有通过偏振片才能变为偏振光

物理教案的篇14

教学目标:

1、知道平抛运动的定义及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

2、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4、树立严谨,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5、渗透物理学“建立理想化模型”、“化繁为简”“等效代替”等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平抛运动的规律。

难点:对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引入

通过柯受良飞越黄河精彩视频和生活中常见抛体运动的图片引入到抛体运动,在对抛体运动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回忆以前学过的抛体运动;对抛体运动进行分类。由抛体运动引入平抛运动。

(一)知道什么样的运动是平抛运动?

1.定义: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方向上抛出,仅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

2.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

(1)有水平初速度,

(2)只受重力作用。

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平抛运动是一个理想化模型。

让学生体会研究问题时,要“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思想。

(二)实验探究平抛运动

问题1:平抛运动是怎样的运动?

问题2:怎样分解平抛运动?

探究一: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学生演示,提醒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同时释放两个相同小球,其中一个小球从高处做平抛运动,另一个小球从较低的地方同时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现象:在初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两个小球都会撞在一起(学生回答)

结论: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师生共同总结)

探究二: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什么样的运动?(分组探究,提醒:a小球是带有小孔的小球;b装置靠近水槽;c观察两小球落到水槽中的情况)

【分组实验】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时,前方小球向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而同时后方小球被释放,做自由落体运动。

现象:两小球球同时落地。(学生回答)

结论: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师生共同总结)

课后小结

物理教案的篇1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可以引起物体的形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力的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质疑精神,提高科学素质。

二、教学重点: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

三、教学难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突破难点方法:列举大量事例,精心设计实验,使学生对难点问题有深刻的感性认识。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引入课题:

“力”字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在物理学中,力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主要研究自然、生活、生产中的力的现象。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有关力的知识。

二、力是什么?

1、请学生列举自然、生活、生产中有关力的事例。

我们日常生活中做什么事的时候需要用力?

其它物体之间是否也产生力的作用呢?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也存在力的作用呢?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2、分析上述事例,得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二、在上述事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1、教师演示力的作用效果

2、学生上台演示力的作用效果

3、学生谈生活中力的作用效果

归纳: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演示实验:磁铁吸引铁块,铁块吸引磁铁。

2、请两名学生上台演示实验:拉弹簧

3、请同学们用手拍桌子。

4、请同学们谈日常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的例子。船离岸时竹篙点岸;手拉橡皮筋;

归纳: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初步学习了有关力的知识,知道了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知道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