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创新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资源,使教学过程有序、连贯。如何才能写出优秀的初中物理创新教案?这里给大家分享初中物理创新教案供大家参考。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1
问:(l)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棗速度。)
(2)怎样比较力对物体做功的快慢?(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棗一功率。)
例:电流通过洗衣机的电动机,通电半小时做功180000焦;电流通过公共电车的电动机,通电2秒钟做功10焦。问:①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多?(通过洗衣机电动机)②电流通过哪个电动机做功快呢?
告诉学生,电流做功的快做,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须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跟比较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
分别计算出电流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电车电动机每秒钟做的功:i00焦、60000焦。结论:电流通过电车的电动机做功快。
指出:日常生活中,不仅要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还需要知道电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学中是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①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字母P来表示。
1瓦=1焦/秒=1伏·安,
l千瓦=1000瓦。
⑤导出计算电功的另一公式W=Pt和电功的单位干瓦时。
W=Pt=l千瓦×I时=1千瓦时=1000瓦×3600秒=3.6×106焦。
⑥例题(本节课本上的〔例题〕):通过该例题的讲评,向学生强调要正确使用W=Pt这个公式,注意公式中各量的单位。公式与单位:W=PtW=Pt焦瓦秒千瓦·时干瓦时可再做一些W=Pt的口头练习
手拿一个“220V40W”的灯泡提问:通常我们说这是一只4D瓦的灯泡,那是一把60瓦的电烙铁,是什么意思?
介绍实验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的电路。
实验过程:a.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表的示数为2.5伏,在下表中记录U、I读数和灯泡的亮度。b.移动滑片P,使表的示数为2伏,记录。C.移动滑片P,使表的成数为2.8伏,记录。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2
初中物理弹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2.通过实验,探究并验证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3.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
2.通过对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探究,培养学生乐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科学道理的情感、培养学生探索新器件的能力。
3.通过对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
与弹力有关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见到,弹簧伸长与外力的&39;关系又是制作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是进一步学习重力、浮力、简单机械等知识的必备技能。对弹力的概念只要求了解它是怎样产生的,不必分析它的三要素,重点放在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让学生边探索边思考边试着应用,为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遇到新器材,需要探索其使用方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三、教学策略
通过前面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一些力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学生对弹力的感性认识较多,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弹簧随处可见,弹力的应用也很多,因此能很自然地通过实验或实例引入弹力的教学。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第一节的内容。电压是在学习了电流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电学基本物理量,是历来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下一章学习《欧姆定律》和进一步学习电功率的前提和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2、知道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记住干电池及家庭电路电压值。
3、知道电压表的用途与符号,知道正确使用电压表的规则,能识别和选择电压表量程,会正确读数。
过程与方法:
1、在初步认识电源、电压、电流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推理方法。
2、通过电压表使用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使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电压表,并能准确读数
教学难点:认识电源、电压、电流关系,以及电压表量程的正确选择、连接和读数。
四、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实验法、观察法、类比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知识迁移法
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联系实际——演示实验——对比学习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尝试探究——拓展应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学会使用电压表,获得成功,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
五、教学过程分析
课堂结构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生疑;(二)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三)合作互动,交流分享;(四)实践体验,当堂内化;
(五)迁移拓展,提高素养。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生疑
设计活动:
老师提问生活中与电压有关的一些现象,如有时家里灯泡忽明忽暗,是什么原因?同学们知道生活中哪些有关电压的知识呢?引入本节课主题。
设计意图:
从生活中现象入手,激发学习兴趣,既自然地过渡到课题,又体现出物理学从生活走向物理这一理念。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整体感知学习电压的概念,单位,常见的电压值。
设计活动:
1、幻灯片演示起电机的高压放电现象,
2、水果电池,让学生认识到水果在这里扮演了“电源”的角色。
3、分组实验:学生观察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供电时,灯泡亮度的不同。
4、利用水压和电压进行类比,从而分析电源的作用以及和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的作用。得出: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设计意图:
电压的准确概念,对于初中学生,利用现有的知识水平无法理解,所以在初中阶段没有过高的要求。因此,我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干电池的电压,家庭电路的电压,高压电线的电压,以及水果电池概念中直接提取电压这一物理量。然后通过分组实验,观察灯的亮暗,分析原因,引出电压的作用。再通过与水压进行类比,体会出电源、电压、电流的关系,从而来理解电压,又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知道纷繁的科学现象与电压的关系,感受到对于电压的认识有趣且有用。
第三环节:合作互动,交流分享
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自学电压的测量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说明书。
设计意图:
学生已掌握了电流表的构造,电压表与之相似,学生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举一反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小组合作,互助互学意识。然后总结电压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既巩固了旧知识,又很好的掌握了新知识。
第四环节:实践体验,当堂内化
设计活动:学生应用桌面实验器材,结合课本图16.1-5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进行试验。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同时通过实验得出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相等。
设计意图:
检验学生对电压表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等等;而教师则起到了帮助、引导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第五环节:迁移拓展,提高素养
设计活动: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展示7道由浅入深有梯度的习题,巩固本节所学内容,达到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
锻炼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体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重于实践的意识。
第六环节:归纳小结,提炼概括
设计活动:
1、课堂小结:电压的概念,电压表的使用与读数
2、练习反馈:练习册部分题
六、板书设计
传统设计模式,两个主题,一个是电压的概念,包括电源、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电压的单位及单位间换算关系。另一个是电压表的使用及读书,总结成口诀便于学生记忆。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4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2.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3.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三.教学过程
1.上节复习
随机检查概念;
2.导入新课
(1).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听到声音.请同学们讨论:如果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突然
变成一个无声的世界我们的学习生活又是一个什么样子?
(2).引出课题“声音是什么”.
3.探究“声音的产生”
(1).提出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实验:将一只长尺沿着桌边放好,拨动直尺露出桌子的一边,然后再使其停止
振动.
(3).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总结发声物体的共同特征。再看一看图1-1(a)、(b)两个实验,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结论。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介绍什么是声源?并让学生举出哪些物体是声源。
4.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
(1).提出问题:“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吗?”
(2).教材图1-2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3).教材图1-3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4).教材图1-4所示的实验,可以初步总结得出: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但不能
在真空中传播.
(5).小组讨论:还有哪些实验或事实支持上述结论?
5.声音是一种波,声具有能量
(1).由水波的产生类比得出:声音是一种波。
(2).教材图1-7所示的实验,总结得出:声具有能量。
(3).指导学生阅读“用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石头”
6.小结(让学生归纳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7.课堂练习:
(1).教材P10
(2).将拨响的琴弦用手一按,响声立即消失原因是()
A声音被手挡住了B声音被手吸收了
C琴弦的振动变小了D琴弦的振动停止了
(3).在月球上宇航员,对着对方“大声说话”,对方也不能听到声音.这是因为
()
A说话时声带没有振动B月球上没有传声介质
C产生的声波被月球吸收了D耳朵失去听觉
(4).下列实验与实例,不能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条件的是:()
A用手机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BP机,BP机显示手机号,却听不到BP机呼叫B下雷时,人们先看到闪电,隔一段时间才听到远处的雷声
C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看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
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
(5).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
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
A大声呼救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6).人说话、唱歌时发声靠的是_____________的振动,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____________传播的.
(7).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能传声.
(8).歌中唱道“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隔墙有耳”这句谚语主要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
四.布置作业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5
学情分析
本校新课程研究始于20__年9月,初期目标是构建具有"探究性的学习、问题式的教学、合作化的课堂"等特色的课堂教学。本届初二学生经过近一年半的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近一学期的物理新教材的学习,已基本领悟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同时也具有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及操作能力,但科学探究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学生还不甚明了。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中力图体现:"知识学习"是一种"探究的活动",知识并不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
结合教学实际对本书内容进行更为合理的重组,以更利于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在探究中创新,从而学到真正的知识和掌握相关的技能,并领悟科学探究的意义,从探究的"程序操作"走向"实质探索"。
并以"探究卷"为"桥",引领师生共同走向这一"变薄的教材"。
教材简析与处理
《电阻》是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本书主体内容由"电阻"、"变阻器"组成,编者的实施建议是使学生通过探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认识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电阻,通过实践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为尽可能体现出"探究的意义在于发现与创新",并尊重编者的建议,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做如下处理:
第一环节:打开探究之门。
教师组织学生收集、观察家用电线并提出思考:普通导线为什么多用铜制成?
第二环节:探究与发现。
通过探究未发现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与导体材料、长度的关系。在完成"电阻"的知识建构过程中打开创新之门:如何制作可变电阻器件?(至于横截面积与温度因素对电阻的影响的探究仍按课标建议安排在课外实践活动中。)
第三环节:创新与实践。
重组教材内容,通过设计变阻器件和操作实践,变单一的技能培养为创新意识的建立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四环节:拓展与延伸。
补充介绍"半导体"以开阔学生视野;多维度建构课堂小结,并对下一步探究方向做出设想,使课堂得以延伸……
教学目标
1、采用实验、观察、对比分析、设计创新等多种方法探究电阻及滑动变阻器,知道电阻及其单位,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并会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2、通过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开阔视野。
3、领悟探究的意义。
教学准备
电池组、小灯泡、开关、导线、自制电阻比较装置、铅笔芯、滑动变阻器、自制滑动变阻器模型、"探究卷"及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师语)请同学们观察所带来的各式电线,谈谈你们的"发现"并提出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1、一般电线内部是金属丝,外部包有一层塑料。
2、为什么普通电线内部的导线多用铜制成,可否采用其他常见金属材料来代替铜。
(师)结合1再联系旧知及实物重新加深学生对导体、绝缘体概念的理解,并指出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
结合2引思;能用铁或普通不锈钢材料来代替铜吗?从而打开课堂探究之门。
("导入"中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
二、探究与发现(15分钟)
1、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不锈钢丝的导电情况。
过程:
①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操作(参考装置见图1);
②教师补充探究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碳钢丝、康铜丝及镍铬合金丝的导电情况。
(学生)通过观察灯泡的明暗去推断电流强弱,并发表见解。
发现小结:粗细、长短都相同的不同金属丝导电能力不一定相同,换言之它们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可能有所不同。
(师)组织讨论本次发现的意义。
意义概述:①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金属丝导电能力跟导体的种类有关;②不同导体的电阻可能不同。
(此步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确认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并且使学生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从而初步突破"电阻"这一教学重难点。)
2、研讨与发现。
目的:了解电阻。
过程:组织学生研读"电阻"框,并积极鼓励合作探究和对有效信息进行收集。
(学生)可能性的发现和提问:(摘选)
①电阻表示异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电路图中的符号"",单位:欧姆(Ω);
②对第13页框表中所列的几种导体在一定条件下的阻值数据提出猜想:导体电阻除与材料有关外,是否可能还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
(此种教学安排的目的有二,一是放手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突破"电阻"这一教学重难点;二是打开新的探究之门。)
3、实验与发现。
目的: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限它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过程;
①学生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操作(参考装置见图2);
②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
(学生)发现:导体长度越长则电阻越大。
(师)组织讨论本次发现的意义:
①某段电路中的电阻可以改变,做法之一就是改变导体接入电路中的长度。
②可根据导体的这一特性制作"可变电阻器件"。
三、创新与实践(20分钟)
创新课题:设计一种可以改变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器件。
设计依据:上述实验的发现。(原则上应由学生给出)
设计选材:师生互动探讨材料选择。
主要材料选择:
1、可选择金属电阻丝,因为它的韧性和可塑性好;
2、为便于使用,又不影响导体电阻,需用绝缘体制作配套的固定装置。
设计过程:师生合作"制作"变阻器模型(见图3)。
1、绕线(目的:减小空间范围)
2、抽头。(目的:取不同阻值)
3、设滑片。(目的:可任取相应阻值)
4、装固定架。(目的:便于操作)
(师)组织学生观察实际的"滑动变阻器"并探究有效接法与变阻情况。
学生讨论得出:
1、接"A、B阻值最大,接C、D阻值几乎为零,且均无法变阻。应接A(B)和C(D);
2、若接A和C(D),则P向A移动阻值减小……
(师)提醒学生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操作实践;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
注:实验过程由学生完成(略)。
(师语)由于选材和变阻方式不同,变阻器会有很多种类,课后请同学们也试着设计一种变阻器,并了解实际生活中的其他变阻器件的应用。
(师)组织讨论本次创新的意义:
1、学会了设计制作滑动变阻器,并为了解其他变阻设备的原理打下了基础。
2、应用滑动变阻器可(根据需要)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电压。
(本环节中重组了教材内容,让学生经历"探究——设计——实践"这一个性化的过程,去主动突玻"变阻器"这一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所以然。"充分体现了本课的设计理念:即"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并不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
四、小结与延展(5分钟)
师生共同构建多维度课堂小结,并对下一步探究方向做出设想。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6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光在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
3、知道光路可逆。
4、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二、重、难点:
1、理解光的反射规律的内容。
2、利用实验现象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前提测评:
1、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现象,说明光是沿传播的。
2、闪电与雷声虽然同时产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了什么?
2、、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②学生探讨: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为什么也可以看的见?
五、进行新课:1、任何物体表面都可以反射光。
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角i角r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器材:有什么器材?如何使用
方法、步骤:如何做?
结果:填入左表
结论如下:
3、光的反射规律:
(1)、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练习:物理套餐P30作图题
4、试验:两种反射,得到定义如下
(1)、漫反射:表面凹凸不平的反射(反射光线朝各个方向)
(2)、镜面反射:光滑镜面的反射(平行光线射入,光线平行射出)
探讨:在漫反射中,是否遵守上面的反射规律?
(学生讨论后,作图证明)
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5、光的反射的应用:学生举例(注意黑板反光问题)
6、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六、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七、教学后记:
在探究活动中,应给出较具体的指导,避免学生的盲目性。
前、后的练习要补充。
八、完成时习在线作业,并做好训练题。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7
复习目标
1.能说出力的概念、单位、作用效果、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画力的示意图。
2.能阐明弹力的概念,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知道其原理。
3.知道重力概念、方向,能说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记住G=mg。
复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基础巩固
1.自学指导:阅读本章教材,完成“中考新突破”54、55页“考点解读”部分。(15分钟)
2.学生自学
3.教师精讲与点拨:(5分钟)
二、典型事例,抽取规律(25分钟)
考点一:力及其作用效果
例1:用手拍桌子,手会感觉到疼,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
练习1:在湖水中划船时,使船前进的动力是:()
A.桨对水的推力B.水直接对船的推力
C.人对船的推力D.水对桨的推力
考点二: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例2: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C.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练习1: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是常见的测力计
B.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就是它的量程
C.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D.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根据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原理制成的
考点三:重力:
例3: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__比.公式G=mg中g表示物体受到重力与___之比,约等于___N/kg.在要求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10N/kg.甲、乙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10:9,甲同学重为540N,乙同学重为_____N.
练习1: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__。
练习2: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物体将失去质量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8
课前准备:
一、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但我们的同学们,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二、具体步骤:
(1)布置同学们课前复习归纳。
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三态是固态、液态、气态,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转化、液体和气体之间的转化都已学过,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让同学们自觉体会和产生固态与气态之间是否会转变的疑问,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2)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图书,收集有关人工降雨的资料,弄清人工降雨的常用方法、使用材料和原理等。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在学习了前面关于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物态变化之后,观察日常的生活中有没有固态与气态之间直接转化的过程,并做好记录、与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培养同学们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最后在课堂上引导同学通过小组活动完成课本中设计的实验,并通过实验归纳课本中的重点知识。同时,再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一些前面讨论的现象和问题。然后,对学生收集的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并给予一定的评价和指导。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2、知道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3、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4、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探求知识的欲望。
5、通过小组活动、课外和课堂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具、学具、实验仪器:
1、学具:收集的文字资料、实物、图片。
2、教具:实物投影仪、照片、铁架台、烧瓶、酒精灯、细线、碘
五、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
2、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3、了解升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前学习的内容:
1、归纳前面所学的物态变化并了解其吸放热的情况。
2、查阅有关人工降雨的资料,了解其中的原理和涉及的物态变化情况。
3、观察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了解那些发生在固体和气体之间的。
4、与同学交流观察学习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并做适当的记录整理。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学指导、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3分钟)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情况。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
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3、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熔化?哪些属于凝固?
4、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5、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6、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转变呢?举例说明。
学生1答:固态、液态、气态。
学生2答: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3答:如冰化成水、铁变成铁水等是熔化;水结成冰、油变成固态油脂、蜡烛油变硬等是凝固。
学生4答: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5答:蒸发和沸腾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温度条件不同;发生地点不同;剧烈程度不同。
学生6答:能;如: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干了;冬天的雪人变小了;雪花的形成等。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老师要帮助学生整理纠正一些不正确的答案。
二、教学过程(35分钟)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观察物质在固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
1、先装置好实验仪器
2、观察瓶中碘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移去酒精灯,然后观察瓶中的变化。
4、棉线上析出的碘像什么?
5、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活动中发现的一些现象。
(1)碘是怎样变成气体的?
(2)什么是升华?
(3)升华时我们必须给碘加热,这说明这是一个什么过程?
(4)什么叫凝华?它吸热还是放热?
6、课前同学们收集的物态变化中,哪些是升华?哪些是凝华?
学生活动:在锥型瓶中放入少量的碘粒,在靠近碘粒的上方悬挂一段棉线,用酒精灯微微加热。学生观察:瓶底有紫色的碘蒸汽冒出,但没有看到液态的碘。学生观察:瓶中紫色的碘蒸汽消失,瓶中细线上出现针状碘固体,非常漂亮。
学生1答:像雪(人造雪)
学生2答: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学生3答: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学生4答:吸热学生答: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它是一个放热过程。
(说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小结(7分钟)
四、作业布置、教师引导:
1、同学们在课前收集了有关人工降雨的一些资料和图片。下面请同学们分别交流。
(1)在这种方法中涉及哪些物理原理和现象?
(2)人工降雨的第二种方法是什么?涉及哪些学过的知识?
(3)人工降雨的第三种方法是什么?又涉及哪些学过的知识?
2、除了人工降雨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升华、凝华,它们帮助人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1、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内容。
2、归纳出物态变化的网络图或循环图。
(1)食物保鲜(2)舞台制造白雾(3)利用卫生球除虫
(说明活动鼓励同学们质疑、提问、补充,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多向思维。老师提一些问题让学生解决或有的同学不太清楚的问题请学生帮助解决,使学生体会成功和帮助人的喜悦。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另外,通过对日常现象的观察和比较,使同学们体会到生活、物理、社会的关系,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服务的欲)
板书设计:
升华和凝华
一、活动:
1、过程
2、观察、记录现象
3、结论
二、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三、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四、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及应用。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密度的初步概念、单位、计算公式.
2.过程与方法
学习以物质本质特征来定义概念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教学重点:
理解密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自制幻灯片、天__、石块、木块、水、量筒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
二、新课教学
1.建立密度的概念
(1)实验:用天__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数据如下:
质量(克)体积(厘米3)质量/体积(克/厘米3)
木块15100.5
木块210200.5
石块11042.5
石块220__.5
(2)分析数据
A.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B.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
C.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从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
A.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
B.密度公式:ρ=m/V;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C.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03kg/m3
(4)例题:一铁块质量是1.97吨,体积是0.25米3,铁块密度多大?
已知:m=1.97t=1.97×103kg;V=0.25m3
求:ρ
解:
答:铁块的密度是7.9×103kg/m3
2.密度物理意义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3.思考与讨论
(1)对同种类物质,密度ρ与质量m和V的关系。
(2)不同种类物质,密度是否相同?这说明什么?
(3)公式的物理意义。
4.巩固练习:幻灯片出示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第三节密度
1.密度的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ρ”表示
2.密度公式:
3.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
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1
03kg/m3
4.密度物理意义:ρ水=1.0×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它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因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10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具
1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节拍器(或秒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由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进行练习。
教师口述:0.2千米=______厘米。(答:2×104厘米)
500微米=______米。(答:0.0005米)
对学生所答进行讲评。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本______1—5甲______中木块的实际长度。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测量。由同学说出测量结果。巩固上节所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读、记测量结果和减小误差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
1、新课的引入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板书:“第二章简单的运动
一、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运动是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组织同学看课本______2—2,提问:______中的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答:______2—2中运动员、足球、列车、地球、人造卫星、太阳系、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
问:______中的铁轨,地球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是运动的吗?
答: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他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小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板书:“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组织学生看课本______2—3,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
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
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
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板书:“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①: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②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提问:看课本______2—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答: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
教师追问:在甲______中如果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在乙______中如果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答:另一物体是静止的。因为它们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教师小结:像卡车和收割机这样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则称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
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
教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举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4、匀速直线运动
(1)自然界中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演示实验:启动节拍器,使两响之间间隔1秒钟(如果没有节拍器,可由学生读秒表)。将1米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放在黑板上。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从零时刻开始,在每个节拍时,在气泡所在的位置旁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短横线(以气泡的上沿或下沿为准),这些横线由下到上等距离排列。
改变节拍器摆锤的位置,增大(或减小)摆的周期,重做上述实验。此时要平移玻璃管在黑板上的位置,每组记画横线不可重叠。
用刻度尺测相同的时间间隔内,气泡通过的距离。
提问:你认为气泡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教师讲述:运动的气泡经过的路线是直的,并且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距离相等,即快慢是不变的。这种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板书:“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在自然界中并不多见,但是许多运动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提问:百米跑运动员,从起跑线起跑,跑到终点,他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吗?(答: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5、小结本节知识要点
三、布置作业
课本P2—4,练习1、2、3、4。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11
引入新课
1.找学生回答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
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如果将电压变为10V,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多少?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5A,因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在一个10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20电阻的电流为1A,因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阻大小成反比,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启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复述,指出这个结论就叫.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节两个实验结果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的这种关系首先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得出,所以叫做,它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
2.介绍《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3.中的电流是通过导体的电流,电压是指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电阻是指这段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
如果用字母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用字母R表示导体的电阻,字母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那么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呢?
(二)公式
教师强调
(l)公式中的I、U、R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
(2)单位要统一I的单位是安(A)U的单位是伏(V)R的单位是欧()
教师明确本节教学目标
1.理解内容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计算有关电学问题.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欧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运用计算有关问题
【例1】一盏白炽电灯,其电阻为807,接在220V的电源上,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指导
(1)要求学生读题.
(2)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3)找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图
(5)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已知V,求I解根据得(板书)
巩固练习
练习1有一种指示灯,其电阻为6.3,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练习2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通过练习2引导学生总结出测电阻的方法.由于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利用就可以求出电阻大小.所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则定电阻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伏安法.
【例2】并联在电源上的红、绿两盏电灯,它们两端的电压都是220V,电阻分别为1210、484.求通过各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引导
(1)学生读题后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2)I、U、R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电路中有两个电阻时,要给“同一段电路”的I、U、R加上“同一脚标”,如本题中的红灯用来表示,绿灯用来表示.
(3)找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简明电路图.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了解认识二力的平衡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解释物理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器材:
视频光盘、木块、带滑轮的长木版、细线、勾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思考:凡是静止的物体就不受力吗?凡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不受力吗?举例说明。
(1)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的粉笔盒
(2)吊着的吊灯
(3)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那为什么生活中的这些物体受力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这节课的学习,探究其原因。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力的&39;平衡
1、实验: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
2、提问:如果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为什么?(因为只受重力的作用)
3、思考:那为什么现在没有落地,而是静止?请画出受力示意图(1)。
4、讨论:因为除了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还受竖直向上的拉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受力一样,所以书包静止。
同样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在水平方向上牵引力和阻力,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有受力一样,所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实际物体往往同时受多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结论:象这样,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问题: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
举例: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电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问题:如果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只有两个,且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应该满足什么样的条件呢?
(1)猜想:二力平衡需具备什么条件?
(可能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2)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
(3)提示:研究一个因素对二力平衡的影响,要控制其他条件不便,既“控制变量法”。
(4)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a、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观察现象。(此时小车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b、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不同的勾码,使木块受到的力大小不等,观察现象。(小车象勾码多的一端加速运动)
c、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将线移到一端,使木块受到两力方向相同。
d、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转动木块,使木块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根据实验请同学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
(5)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与参照物而言的。
3.知道自然界中的机械运动类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的道理。
教学重点:
参照物的选取与判断问题。
教学难点:
运动相对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飞机、鸟儿在空中飞翔,船只在江河湖海里航行,车辆行驶,行人再陆地上行走......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运动,宇宙万物都在永不停息地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我们要怎么判断汽车、轮船、飞机等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运动与静止的知识。
二、新课学习
1.参照物
观察书上的图片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景,提出问题:火车窗外的树木等景物真的向后退了吗?江两岸的青山真的向后移了吗?这些现象怎样解释呢?怎样来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标准又是什么?我们要怎么样准确地描述这些运动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看看能不能从中找到答案。
播放视频:参照物
通过观看此视频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明白要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一个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看一看要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体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如果位置发生变化,说明是运动的,反之是静止的。
①以公路边的树或楼房为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改变的汽车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的汽车时静止的。
②相对于岸边的码头位置改变的轮船是运动的,相对于岸边位置不变的轮船时静止的。
③相对于飞机场的候机大厅位置改变的飞机是运动的,相对于飞机场的候机大厅位置不变的飞机是静止的。
通过观看此录像和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理解,当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时,“静止的物体”就会运动起来。
①乘客座在行驶的列车上,通过窗口看到窗外的树木风驰电掣般的向后运动,是相对于行驶的列车窗口而言的。
②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巍巍青山两岸走势相对于漂流的竹排而言的。
③看到张开的伞带着运动员是漂浮的.,是相对于随着张开伞的运动员下落的摄像机而言的。
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通常简称为运动。选择的另一个物体为假定不动的物体,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播放动画:相对运动与参照物
总结归纳机械运动及参照物概念,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与我们所选的参照物有关。选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就有可能不同。所以,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2.机械运动分类
物体的运动按照经过的路径可以分成哪几类?物体从一个位置运动到另一个位置,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做曲线运动。汽车的直线行驶、拐弯行驶;轮船的直线航行、拐弯航行;飞机的直线飞行、空中俯冲表演等。
3.布置实践活动
通过观看电影、电视剧或观看有关机械运动的录像片,记录有关机械运动的现象,用机械运动的相对性进行解释。说明分别选择什么物体为参照物,摄像师怎样操作才出现这样的效果。
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机械运动相对性的资料,并作解释,整理一篇小报告。
三、小结
①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必须选择参照物,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
②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有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四、板书设计
第一节运动与静止
一、参照物
在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假定不动的物体。
二、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三、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14
一、学习目标:
1、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2、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会运用速度公式解决生活问题
二、【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运动的快慢
【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理解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一)自学互动一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一.知识回顾
1、长度单位国际单位为______,1nm=m,1微米=米;时间的国际单位为________,其它的单位有_____________。
2、正确使用刻度尺方法:(1)选:观察刻度尺的和,根据测量的选择合适的刻度尺。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的程度是由______决定的。(2)放:在使用厚刻度尺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_______,且尺的______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3)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要估读到分度值的。(4)记:测量值分为_______、_______两部分,如测得结果为23.32cm,则此刻度尺分度值为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择的______而言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有的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相对于参照物的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
5、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2).
6、速度:(1)定义: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叫做速度;(2)计算公式:速度=,用符号表示;(3)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物理意义是。1km/h=m/s.
7、匀速直线运动:快慢______、经过的路线是______的运动。
8、平均速度: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等于________与_____的比值。
二.考点点击
考点1:时间和长度的估计与单位
1.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接近1s的是()
A人眼睛迅速一眨B人心脏跳动一次C人正常呼吸一次D人打一个哈欠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1)教室每层楼高约32____;(2)课桌高度大约70________;
(3)一张纸厚度约75_________;⑷脉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约为0.015_________。
3.某物体直径为125nm,该物体可能是
A一个篮球B一个乒乓球C一根头发D一种病毒
考点2:刻度尺的使用
4.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5.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1.65mB.1.75mC.1.85mD.1.95m
6.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你能读出测量值吗?
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
考点3:误差与减小误差
7.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B.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
C.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D.只要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
8.一位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长度,各次测量结果分别是5.43cm、5.45cm、5.46cm、5.44cm,则此物长应是()
A、5.44cmB、5.45cmC、5.46cmD、5.445cm
总结:
考点4:长度的特殊测量
9.要测量1分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佳的选项是()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分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分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分硬币的厚度
10.如图2-2-3所示的方法常用于测量圆柱体直径,则图中圆柱体的直径应为cm。一根细铜丝如图缠绕
在铅笔上,该铜丝直径为mm.
总结:
考点5:静止与运动的判断
11、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若说她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B.路旁的树木C.小红骑的自行车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
12.坐在长途汽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他越来越远.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_______的,长途汽车是_________的.
13.在《刻舟求剑》的故事中,行船时,乘船的人在船上刻下了剑落水时的位置;当船停靠到岸边后,在所刻记号下方的水中寻找剑,却找不到,这说明。
14、通过电视,我们看到“神舟七号”飞船中的一个情景:翟志刚放开了手中的飞行手册。绿色的封面和白色的书页,在失重的太空中飘浮起来并悬停在空中。这时的飞行手册相对于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_是运动的.
15.位于市中心的商业大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总结: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择,然后看研究对象相对于是否有变化。同一研究对象,由于选择的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不相同,叫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考点6: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
16.《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说的是兔子瞧不起乌龟.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B.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
C.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D.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
考点7:速度的计算
17.单位换算:20m/s=__________km/h;
108km/h=___________m/s.
18.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6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6km。则:()
A.小张速度大B.小王速度大C.小李速度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
19.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为20m/s的是()。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
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747飞机
20.图2所示的是一辆桑塔纳小轿车的速度表,从表中可知该汽车此时的速
度为______km/h,按照这个速度走完255km的路程需要______h.
21.观察如图3所示的出租车票,可知:乘车人在乘坐该车的时间内,该出租车运行的平均速度是米/秒(车票中里程的单位是千米)。
22.从哈尔滨东站开往北京的K18次列车,全程运行1288千米,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由表可知,K18次列车从哈尔滨东到北京需要多少小时?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考点8: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运动
23.由匀速直线运动公式V=s/t可知,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A.与路程成正比B.与时间成正比
C.随路程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与路程和时间无关
24.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4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其理由是。
(2)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25.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2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和______;经过5s,跑在前面的小车是______。
27.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关系的图象,从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v甲大于v乙B.v甲小于v乙C.v甲等于v乙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8.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在前50m-定用了6.25s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
20.斜面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试按图填写下列表格(1)由此可知,物理学里所说的平均速度必须指明是在内的平均速度。
(2)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为了·
初中物理创新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结构简图,元件符号。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通过探究活动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思考观察实验、对比、探究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
(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使学生乐于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热情。
【教学重点】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
【教学准备】
滑动变阻器、示教板、电池、小灯泡、开关、导线。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入:学生上台用调速器调出不同转速
问题1:两次电流大小?大小是如何改变的?
引导分析:总电压不变,调到旋转改变了接入电路的电阻——变阻器
(二)进行新课
问题2:类似的变阻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调光灯,展示后设问:我们是否也来设计一个调光灯电路?
问题3:根据所给的`器材,你能否也来设计出一个调光灯电路,并调出两个不同的亮度?
一、变阻器的原理
学生:上台演示利用器材改变灯泡亮度,并分析原理。
教师:引导归纳分析出变阻器的原理——改变接入电阻丝的长度而改变电阻以控制电流。
问题4:如何让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范围调整更大?→增加电阻丝的长度。
问题5:如何让调节滑动头更方便?→绕成螺旋状。
问题6:电阻丝每一周都紧挨在一起,如何保证不出现短路?
问题7:如何保证滑动片与电阻丝之间能接通?
教师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思考,边分析边演示逐步揭示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二、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三、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问题8:任何器件接入电路需用到几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有几种接法?→边分析边出示图片在黑板上张贴。
教师演示:AD接入电路,学生上台协助记录→现象:P→右:灯变暗,电流↓
问题9:根据你对变阻器的现有认识,分析为何会出现上述现象?
学生猜想:根据刚才的理解,滑动变阻器的其他5种接法接入电路,P滑动时可能出现的现象?并用铅笔记录在书上表格内。
学生实验:验证刚才的猜想并修正表格中的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问题10:哪些接法才能起到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作用?有何共同点?
1.接法①“一上一下法”②串联
问题11:刚才的四种接法,根据变阻的效果再把它们分成两类,你如何分?又有什么发现?→有效电阻取决于下端接线柱
问题12:观察滑动变阻器上的铭牌“20Ω0.5A”表达的物理意义?
问题13:刚才的实验中有两种接法,不能改变电阻?如何理解?
问题14:为保证电路安全,在开关闭合的瞬间,希望电流越多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教师引导归纳使用注意点(结合开关使用的注意点):
2、注意点:断开开关——连接电路——阻值调到最大——闭合开关
四、利用滑动变阻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展示电位器并简单介绍其构造并提出新的问题。
问题15:如何把电位器接入电路并保证顺时针转动,电风扇风速变大?
问题16:刚才的所有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都是通过手动控制而实际生活中很多变阻器可以实现自动控制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它们是如何工作的?
教师展示:①风力表电路②油量表电路…….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三)教师引导学生并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四)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加深对知识巩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