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要怎么写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1
教学内容:
p53--54练习十一1,2,3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天平演示,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 使学生能够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并能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教学重点:
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课前准备:
课件,习题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一些数量关系,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已知我们学校有88位同学,再加上所有老师,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师生一共有多少人吗?(板书:88+ x)。学得真不错,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来研究这些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所隐藏的数学奥秘,想知道吗?请你用饱满的姿态告诉老师!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三、学习过程。
(一)认识天平
(二)新课学习
自学指导(一)。
自学p53, 分别说一说图1,图2,,显示的信息。
图1天平两边平衡,一个空杯重100克。
图2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后天平不平衡了。
自学指导(二)
再看图3说说图3 显示的信息。
天平1杯子和里面的水比200克法码重
天平2杯子和里面的水比300克法码轻
自学指导(三)
请用算式表示图3数量关系。
天平1、100+x>200
天平2、100+x<300
自学指导(四)
再看图4说说图4 显示的信息,请用算式表示图4数量关系
100+x=250
自学指导(五)
观察比较下列算式说说你的发现
观察比较
100+x>200
100+x<300
100+x=250
前面两个算式两边不相等,后面一个算式两边是相等的。
教师总结:像这样两边相等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等式。(板书)
课堂练习(一)
写出几个等式
自学指导(六)
请学生把这里的等式分类,并说说你们是如何分类的?
20+30=50
20+χ=100
50×2=100
14-8=6
3y=180
78× 3=234
100+2y=3×50
学生汇报后让学生说出分类的理由。(有的含有未知数,有的没有未知数)
教师总结: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板书)
课堂练习(二)
请大家写出几个方程。
四、小结:回答什么是方程?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2
一、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的表格:
给一点时间观察该表,问,你想到了哪个关系式?(单价=总价÷数量)
分别列式:9。6÷312÷55。7÷6
昨天已预习过小数除法,这三题你都会么?
分别请认为会的学生上黑板板演。
讲评(可能存在的问题):
题一:注意小数点对齐问题
题二:注意整数部分除完后,要添上小数点补上0之后继续除
题三:注意商0后,不会乘、减、移
除法竖式中间过程中是不出现小数点的。
也可结合具体的`金额来说说算理。
指出:小数除法在除的时候,先除整数部分,除完整数部分添小数点继续除小数部分。除到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商;不够商1的时候就商0;除到有余数的时候需要补0继续除。
2、检查自己的预习作业,订正错误。
老师也可挑一些典型错误集体讲评。
3、指名完成试一试。可挑巡视中有错误的学生板演。
强调:商到哪一位不够商1要商0。
4、练一练: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指名说说错在哪里。其中前两题可在原题上加小数点,第3题需要另外写竖式后计算。
二、布置作业:
1、口算第1题上面的3题。
2、作业本上完成第1题剩下3题,第2题,第3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思想完全遵循课程大纲按课时要求编写教案,它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采用现代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力求做到重难点突出,精心的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在学习了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小数除法后,学生再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不会感到太困难。教师尽可能的创造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讨论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位学生突破自己,展示自己,同时应重点引导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正确地分析,选择正确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数。同时,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发现求商的近似数的简便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意义。
(2)掌握“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正确的按题意求商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求近似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意义,掌握“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求商的近似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0.63÷70.24÷0.30.65÷0.13
72÷1441.44÷0.65.6÷0.0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1.4835.3478.7852.864
3.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7.6024.0035.8973.996
做完第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二、探索新课
1.教学教科书P23页例7.
(1)出示例题7.(提问学生:一打是多少个羽毛球?)
(2)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列式19.4÷12
(3)依据单价=总价÷数量
(4)依据题意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值,保留时,一般只除到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三、巩固练习:
1.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3.81÷732÷42246.4÷13
2.做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1)教师让学生独立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教师问:你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2)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1)提问:今天我们学了那些内容?你有那些收获?(出示课题:商的近似值)
(2)求“商的&39;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将学生分成6组,每组4人,合作探究,互相交流,探讨真知。
然后让各小组汇报交流,达到生与生的交流,师与生的交流。
随后,教师进行总结。
相同点:都要用到“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且都要看要保留的那一位的后一位.
不同点:求积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积的准确值再求近似数,求商的近似值不需求出商的准确值,只要求出要保留的下一位就可以了
五、布置作业:
练习四第10、11、13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秩序来维护,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2.明确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人人有责,积极参与公共生活。
3.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现象,尝试用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树立共生活需要秩序的观念。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个人、社会、国家的角度综合思考如何共建有序生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公共场所是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学习、工作的地方,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公国里人们愉快地游玩,需要公共卫生秩序……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
二、说一说
1、你到过哪些公共场所?你知道这些公共场所的秩序吗?
2、议议、做做:同学们常去公共场所,请你照例子用有关的规则提醒大家,明确有关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
a.上车时;b.到影剧院;c.到游乐场;d.在商店
3、同学们说得很好,有了规则的约束,我们的生活可以更加和谐有序。
4、除了这些规则外,生活中也有很多规则,上节课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去观察生活,收集我们身边的规则了,谁愿意把自己收集的规则与大家分享一下。
5、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身边的规则。
6、教师引导:听了同学们的发言,你有什么感受?没有规则,我们连走路都不安全,看来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三、认识公共标志
1、(出示课件)你在哪些公共场所见过这样的标志?(出示:请安静、请依次排队、请勿吸烟…)
2、当你看到这些标志时你是怎样做的?
小结:公共标志的设置一方面有利于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利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更多关注社会生活中的公共标志,在理解公共标志设置意义的基础上,形成有序参与公共生活的态度情感。
四、深化认识
1.出示图:
(图画内容:小明等几位同学在一个车站停车场里打闹,小刚劝他别这样做,他不听,正在这时,一辆客车从车站开出,另一辆正要进站,小明他们不让道,在两辆客车间追打,司机来了个急刹车,才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发生。)
问:
①几个小学生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扰乱了哪里的秩序,结果怎样?
②哪位同学的行为是好的?他做了什么事?
师小结:不遵守公共秩序害处大。
2.下面这些说法正确吗?请用事例说明理由。
①有的同学说:“如果不要公共秩序;大家随随便便,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是更好吗?
②一个人不遵守公共秩序没有关系。
师小结:遵守公共秩序是必要的,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遵守公共秩序可以使公共场所里被服务者心情舒畅,服务者满意,公共场所井然有序,展示我们自己的文明程度。
五、守规才有序
1、教师引导: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离不开规则,无处不在的规则约束了社会每个成员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
2、说一说,我们在不同的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办?
师再问:当你见到不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该怎样办?(启发学生答出:要阻止、批评等)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只有大家共同遵守规则,才能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正如学者莱蒙特所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矩秩序各就各位。”
六、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对《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什么?
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一步谈话:生活中有许多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实际上都同社会的主产、生活乃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工作、学习、生活密不可分,如果一个社会的公共秩序受到了破坏,这个社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也就受到极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就会颓败,反之如果一个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学法、懂法、守法、护法,拥有一个良好的公共秩序,那么社会就会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公共秩序,是我们大家的迫切希望,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遵守公共秩序吧!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5
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在生活情景中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过程与方法:知道可以在平面上用两上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根据“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仪等有关内容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 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图片:一位教师到图书馆借书,询问图书管理员工具书所在位置,然后图书员告诉他图书所在位置。
2、 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听教师讲解,初次接触位置这个概念。
3、 引入本课学习并板书课题。
4、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某物体的位置,确定它们的位置,联系具体生活场景和经验,进入到下面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直观演示以及具体的情景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例题展示:
1、投影出示例1的内容。
(1)学生读题,了解已知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来思考这个问题。
(2)问:已知张亮同学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你能指出谁是张亮同学吗?
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图中张亮所在的列数的行数来确定张亮的位置,教师给予肯定。
(3)如果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吗?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2、引导学生用刚才的方法小结:先从前往后确定第几行,再从左往右确定第几列,这样就能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同学们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第几行和第几列的判断方法,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情景。组织学生观察情景,思考教师的提问。
2、引导学生利用在例题中学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来回答问题。
3、组织学生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学生思考后可交流讨论,最后全班汇报。
四、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19 页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位置
竖排叫列 横排叫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课后小记与反思:
第二课时 位置(二)
课型:讲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20页及相关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在生活中如何根据示意图找到位置。
过程与方法:理解可以用一组数来确定位置关系,通过确立一个坐标图形来找准方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数学的亲切感,把位置关系的学习与生活场景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通过示意图找到物体的具体位置。
难点:理解用一对数来确定位置的方法,并把它用于实践中。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和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等。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学生回顾在生活所见的示意图,回答教师问题,。
2、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对前面知识的复习,以及具体的直观演示和具体的情景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例题展示。
1、出示例2。
学生读题,明白示意图,初步了解题目中的每个位置是用一个坐标的形式来表示的,每一个游览区和一对数相对应。
2、学生可提问质疑,可小组讨论,可互相回答问题。全班交流。
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示意图,知道它们是如何标示各区域所在位置的。
小结:横排和竖排所构成的区域就是整个动物园的范围。
每个小区域所对应的数值就是整个动物园这个大范围的一个坐标点。通过这些坐标点,我们就能够确定某个游览区的具体位置。
3、组织学生说说其他场馆的位置,同时教师板书。
4、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场馆位置与坐标中各点对应的关系。
5、练习:在图上标出这些场馆的位置。
6、小结:通过例题我们把一个区域的示意图用坐标的形式表示出来,通过对应的坐标位置就可以确定所要找的地方的位置。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知识。
出示练习,引导学生完成练习。
四、反馈练习。
五、课堂总结。
在练习中,要紧紧把握图形,从题目入手,寻找位置与坐标数值的对应关系,明确它们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互相判断对方。
六、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位置
第三课时 位置(练习课)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P21——23练习五2、3、5、6、7、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表示、确定位置的能力。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用数对表示、确定位置的能力。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 基础性练习
1、填一填,再回答
⑴、用数对表示平面图中的位置时,我们规定:竖排叫做( ),横排叫做(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 )往( )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 )往( )数。
⑵、○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 , ); 用数对表示是(2,7),那么它在第( )列第( )行,(8,7)在图中表示第( )列第( )行的位置。 2、动物园的平面图。
①、动态生成方格图,渗透坐标思想
②、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位置吗?请生汇报,说理。
③、游戏:猜景点
任选你想去的一个景点,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小组内同学看数对说地名,看看说得对吗?全班交流。 如果想去的景点是在( ,4),可能是哪里?
得出:一个数能准确说出一个地点的位置吗?数对中的两个数能帮助我们很快在平面图上找到某个具体的地点。
④鳄鱼潭在(2,4),请标出。图上(4,2)和(2,4)表示的位置相同吗?为什么? 得出:数对表示位置时不仅要用两个数,还要注意两个数的顺序。
⑤小强的位置在(3,1),他要去的地方位置在(6,5),你能沿着方格线画出他的行走路线吗? 过渡:数对能表示一个人的具体位置,平面图上一个地点,利用数对还能准确描述图形的具体位置。
二、巩固性练习:
书本第2、3、5、6、7、8题,学生先独立练习,老师再有选择、有重点地加以点评,指正(为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这部分练习可以课前布置)。
三、发展性练习
1、移动图形
⑴、在格子图上画一个直角三角形ABC,并构建一个平面示意图,确定列和行,用数对表示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⑵、把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两格后的图形用A’、B’、C’标出对应的点,并用数对表示A’、B’、C’的位置。
⑶、把三角形ABC绕B点逆时针90°,得到的图形用A”、B”、C”标出对应的点,并用数对表示A”、B”、C”的位置。 2、五子棋
明明和小强下五子棋:
明明执黑子先下,小强执白子后下。 明明和小强的落子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明明:1、(4,5) 2、(5,6) 3、(6,7) 4、(7,8) 5、(4,7) 6、(5,7)
小强:1、(5,5) 2、(6,6) 3、(3,4) 4、(8,9) 5、(4,4) 6、(7,7)
⑴、请你根据所给的信息,画出一个简单的棋盘,并在棋盘上画出黑子和白子。
⑵、你认为谁赢的可能性大?如果你是明明,你的下一步棋子准备放哪?请用数对表示。 3、涂色游戏
根据下面给出的数对给方格涂上相应的颜色,并说说涂出的图形是什么。
红色:(3,4),(4,5),(5,6),(6,7),(7,6),(8,5),(9,4),(4,4),(5,4),(6,4),(7,4),(8,4)。
蓝色:(4,1),(4,2),(4,3),(8,1),(8,2),(8,3)。 黄色:(8,6),(8,7)。
绿色:(7,10),(8,9),(8,11),(9,9),(9,11),(10,9),(10,11),(11,10)。
四、课堂总结:
用数对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说说在哪些领域会用到这个知识?我们学好这个知识对于大家以后指导自己的生活,工作都有重要的作用。我们今天练习的这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有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相遇时间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并能正确解答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找到与求路程应用题的内在联系.
2.正确分析解答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掌握求相遇时间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出示复习题
小东和小英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东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经过3分钟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远?
1.画图,列式解答.
2.订正答案
3.小组讨论:试着改编一道求相遇时间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例4.两地相距270米.小东和小英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东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经过几分两人相遇?
1.讨论:复习题的线段图该怎样改一改.并试着画一画.
2.联系复习题的解法,尝试解答
3.订正思路
想法一:两人相遇时,所走的路程是270米.几分走270米,就是几分相遇.
270(50+40).
想法二:根据复习题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依据乘法的因积关系可得:
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
三、反馈调节
两人同时从相距64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一个人骑摩托车每分行600米,另一人骑自行车每分行200米,经过几分两人相遇?
1.学生独立分析解答.
2.订正答案.
3.质疑:对于求相遇时间应用题还有什么问题?
4.教师提问
(1)要求相遇时间题目中需告诉我们哪些条件?
(2)例4与复习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四、巩固练习
(一)从北京到沈阳的铁路长738千米.两列火车从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北京开出的火车,平均每小时行59千米;沈阳开出的火车,平均每小时行64千米.两车开出后几小时相遇?
(二)两艘军舰同时从相距948千米的两个港口对开.一艘军舰每小时行38千米.另一艘军舰每小时行41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艘军舰可以相遇?
教师提问:怎样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三)两个工程队合开一条670米的隧道,同时各从一端开凿.第一队每天开12.6米,
第二队每天开14.2米.这个隧道要用多少天才能打通?打通时两队各开凿多少米?
(四)长沙到广州的铁路长726千米.一列货车从长沙开往广州,每小时行69千米.这
列货车开出后开往广州,每小时行69千米.这列货车开出后1小时,一列客车从广州出发开往长沙,每小时行77千米.再过几小时两车相遇?
五、课后小结
我们今天所学的相遇问题与以前学习的行程问题有什么主要联系和区别?通过学习你有什么体会?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系列“春游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初步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学生的独立、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会“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
学会解决旅游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时,学生能选择较合理的策略。感悟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活动表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引出春游的课题
1、诗歌欣赏:《春天来了》,这是一首学生在语文考试中自己创作的诗。这么优美的诗,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这美好的春天里,同学们最想做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引出“春游”的课题。 2、你喜欢旅游吗?在旅游中要注意什么?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一起去感受旅游的快乐,但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问题,要同学们一起解决。让我们出发吧!
二、合作探究春游中的数学问题
1、选择合适的租车方案
(1)出示租车信息:一共有40人参加春游活动,有两种型号的车可供选择,大车租金每辆160元,限坐乘客18人,小车租金每辆120元,限坐乘客12人。请你算算怎样租车最省钱?
(2)先让学生估估、猜猜。与小组同学讨论后把租车方案填在课本上。
(3)租车方案 怎样租车最省钱?
大车 | 小车 | 可坐人数 | 租金(元) | |
方案一 | 3辆 | |||
方案二 | 2辆 | |||
方案三 | 1辆 | |||
方案四 | 0辆 |
(4)汇报结果后总结方法:最省钱的策略是,车的座位如果不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一些。因此,租1辆大车和2辆小车的方案最合适。
2、快餐店用餐
师:到达目的地,同学们玩得真开心,转眼到了吃中饭的时间了。导游把大家带到一家快餐店用餐,这里的食品真丰富,有凉菜、热菜、主食、饮料等。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你最喜欢的食品。
(1)与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再把自己的选择填在课本的表格里,算出你的午餐一共花了多少钱?(提醒学生别浪费。) (2)汇报结果,看看大家都选了哪些营养又美味的食品。
3、买纪念品回家
师:在快乐的游玩中时间过得真快,到了该返回的时间了。导游把大家带到一家纪念品商店,让同学们买些纪念品带回家。
(1)与小组同学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淘气遇到的问题怎么解决?为什么先给爷爷买拐杖?
(2)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问题。并提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再解答出来。
(3)如果你有20元钱,你准备带什么纪念品回家?说说理由。
三、写数学日记
师:同学们,愉快的一天结束了,你一定玩得非常开心吧?而且用你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你是最棒的!你是不是希望把你的快乐与大家一起分享呢?那就请你把它记下来吧。你这一天是怎么过的,在游玩的过程中解决了哪些数学问题?有什么感受?请按下面的格式写一篇数学日记。
_____年___月____日 星期( ) 天气:
四、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延伸:清明节到了,如果学校要带六年级的同学们去茅家岭烈士陵园扫墓,你能不能设计一个旅游计划?(填在课本第38页),下节课在班上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请你试试吧。
板书设计:
旅游中的数学——春游
1、租车 2、用餐 3、买纪念品 4、写数学日记 5、设计扫墓计划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的例5、例6、“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二的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小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改写时应该怎样想
教学难点:改写时应该怎样想,如果位数不够,要用“0”补足。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教学小数除以整数
1、学生共同研究相同的对象。
(1)、出示例5:21.5乘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21.5÷10、100、1000的商
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照下面的样子板书:
21.5÷10=2.15
21.5÷100=0.215
21.5÷1000=0.0215
(3)引导观察、比较:每次除得的商与被除数21.5比较,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
把一个小数除以10,就要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
(4)充实感性材料: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2-3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并在小组里交流。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刚才的发现的规律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
2、指导完成“练一练”
第1题:学生应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注意:在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时,如果数里原有位数不够,要用“0”补足,要指导学生怎样补“0”,弄清楚补在哪里,补几个“0”。如果小数点向右移动,原来数的小数部分缺少几位,可以在小数末尾添几个“0”;如果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数的整数部分位数不够,可以在整数部分的最高位的前面补“0”。
“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再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算法和结果。
三、应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进行计量单位的换算。
1、ソ萄6
(1)、口答20__米=()千米、5000米=()千米
在这些简单的问题里体会只要除以10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2)、出示例6中的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
求喷气式飞机每秒飞行多少千米,只要怎么办?
(3)提问:500米=()千米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从较大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小单位的&39;数量要乘进率和向右移动小数点,推理出较小单位的数量改写成较大单位的数量应该除以进率和向左移动小数点。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500米改写成以“千米”作单位的数,可以用500除以1000;计算500除以1000时,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你是怎样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的?愿意把你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吗?
2.教学“试一试”
完成后说说你是怎样移动小数点的?
适当指导改写30米的写法
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4、5两题。
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6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有谁知道为什么同样的物体在月球上会轻很多呢?适当介绍相关的知识。
3,指导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
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根据“每10吨铁矿石可以炼铁6.05吨”能求出什么问题?
四、全课总结(略)
教学后记
教学中要注意逆向思考,全面地掌握规律。反过来,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说如果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相当于这个小数分别除以多少?)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9
教学目的:
1、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
2、能比较两个(含)循环小数的大小。
学具准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主动回顾,知识再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1、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完成P30.1
全班练,指名板演,哪些题的商是循环小数,如何判断的?
2、进一步掌握循环小数的写法,完成P30.2。
你如何表示商?(自己选择表示方法),全班交流校对。
3、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完成P30.3。先请学生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深化练习。完成P30.6先观察这些小数的特点,再试一试.
请学生说出判断大小的过程,教师适时评价。
1、想到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
2、2、1.23O1.233,只还原到第三位小数。
师小结:需要先观察,再比较,比较方法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同。
四、独立练习:P304、5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10
一、教学思想: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旨在使小学数学教育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实践能力;在不改变教科书的基本结构和题例的前提下,尽量体现近年小学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些新理念、新措施,以便使修订后的教科书能更好地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创造有利的条件,尽快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二、教学内容安排:
本册教科书共安排八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4个单元)
第二单元—小数乘法
小数点位置变化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第四单元—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计算和两步计算的小数混合运算,求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相遇问题和简单三步计算的应用问题,整数、小数三步混合运算,认识中括号。
第七单元—分数的再认识
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通分和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最小公倍数,异分母分数加减和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平移、旋转,在方格纸上画对称图形和将图形平移或旋转90°,利用对称、平移、旋转设计图案。
第六单元—土地面积
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和单位换算,解决关于土地面积和种植方面的问题,借助计算器研究人均面积问题。
第八单元—多边形面积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和应用,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
(三)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
第三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设计游戏规则,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综合应用(5个活动内容)
繁荣的菜市场----结合“小数乘法”单元设计。用菜市场购物的几组镜头,呈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丰富学生数学应用的经验,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巧测一粒黄豆的质量----结合“小数除法”单元设计。通过如何“测量一粒黄豆的质量”这一活动素材,使学生获得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经验。
旅游费用----结合“混合运算”单元设计。选择“十一”长假人们外出旅游的问题情境,进行“旅游费用”的估算。给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
估算玉米收入----结合“土地面积”单元设计。选择秋天农民估算玉米收入的问题,给学生创造综合运用空间与图形、数与代数等方面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素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公交车上的数学----结合“分数的再认识”单元设计。通过公交车发车时间、买票收入等问题,给学生提供从周围环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综合运用时间、数的运算、最小公倍数等知识解决问题的素材。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几条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
3.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等变换方式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在探索图形变换以及设计图案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对周围环境中与图形变换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图形变换的美妙;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第二单元、小数乘法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运用规律进行小数乘(或除以)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
2、会笔算简单的小数乘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值。
3、会进行小数乘加、乘减两步混合运算,能解决生活中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在探索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5、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6、体验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发现计算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第三单元、统计与可能性
1.经历猜测、实验、数据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并能用语言描述;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2.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能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3.在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4.能通过实验、列表等方法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
5.通过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并可以用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
第四单元、小数除法
1、会笔算简单的小数除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2、会进行小数两步混合运算,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小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在探索小数除法有关计算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果的正确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能借助计算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和循环小数中的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能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有借助计算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1.结合现实素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两、三步的四则混合运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对问题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能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第六单元、土地面积
1、结合实例,体会并认识测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知道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能解决有关土地面积的简单问题。
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土地面积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在解决面积单位换算和有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3、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
4、对周围环境中与土地面积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体会用数据说明问题的客观性,培养用数据说话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祖国、关心国家环境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第七单元、分数的再认识
1.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会进行整数和假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的互化。
2.认识通分,了解公倍数、最小公倍数,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分数、小数互化,会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在进行异分母分数通分、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5.在解决异分母分数比较、加减等问题的过程中,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6.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第八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1.利用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计算图形面积。
2.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组合图形面积以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索图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能探索解决面积问题的有效方法,感受有些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
5.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体验公式推导过程的科学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11
学习目标:
1、我能在认识长方体的基础上,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并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我能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探索出长方体的具体特征,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我有信心学会本节所学内容,我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重点:掌握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和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难点: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过程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幻灯片,让同学们从长方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球体、圆柱、圆等图形中,找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然后在立体图形中找出长方体。
2、孩子们,你能找出长方体吗?
☆学海探秘探究一:火眼金睛
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是()形。指一指哪些面是相同的?
2、长方体有()条棱,指一指哪些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个顶点。
4、你还能发现什么?
探究二:制作长方体框架图我发现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几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探究三:借助“产品”我能认
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和()。
2、我能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
☆走进知识大本营填一填
1、长方体有()个面,都是()形,特殊情况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形,相对的面的面积()。
2、长方体有()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3、长方体有()顶点。
4、相交于长方体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和()
辨一辨
1、长方体的6个面不可能有正方形。()
2、长方体的12条棱中长宽高各有4条。()
3、一张长方形的纸是一个长方体。()
4决定长方体的大小是长、宽、高。()
☆拓展延伸:我能自己制作一个美观的长方体玩具箱。
☆谈收获、写反思(梳理成数学日记)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初步体会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仍然适用。
2、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观察能找出正确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能找出正确的简便算法。
教学准备:
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算:5×=×=125×=×=×=×80=×20=250×=×=
2、简便计算:
32×25×12579×21+21×21
二、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呢?
2、出示:观察并计算,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
×+×○(+)×3、通过观察、计算、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规律: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4、揭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5、你能用这些运算定律来巧算吗?__×+×(+)×4
a.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b.让学生汇报:你应用哪条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三、分层练习:
1、将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的积或两个数的差:
=8×()=0.8×()=×()=10-()=100-()=1-()
2、下面各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25×125×99+64×3、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并说说理由。(书P17—练一练)
4、你认为怎样算简便?×
四、课堂总结: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五、思考题:
判断是否正确(机动)
×+×38=×(+)=×10=83
六、板书: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13
1.小数乘整数。
动物名称长颈鹿大猩猩企鹅
体重/千克50022540
2.提出问题。
教师:大家认真看图,谁能告诉我表格中显示的信息内容是什么?
(学生积极讨论,教师指名让举手最快的学生回答)
学生:表中显示的是长颈鹿、大猩猩和企鹅三种动物的体重。长颈鹿的体重是500千克,大猩猩的体重是225千克,企鹅的体重是40千克。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你对表中信息把握得很准确,其他同学也要多向这位同学学习。现在我们知道了三种动物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如果换作吨作单位,那么长颈鹿的.体重是多少吨?
3.讨论分析。
(让学生在下面分组讨论,教师指名让两名学生回答)
学生甲:长颈鹿的体重是500千克,要化成用吨作单位的数,只要用500除以1000即可,即500÷1000=0.5,所以长颈鹿的体重是0.5吨。
学生乙:根据我们刚才学的小数除以10、100、1000……的得数的规律,我们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即500千克=0.5吨,所以长颈鹿的体重是0.5吨。
教师:你们两个的答案都是对的,但第二个同学很好地运用了我们刚才学过的知识,他的方法更为简便些。其他同学还有别的看法吗?同桌之间相互交流,把你的想法说给对方听听。
4.练习巩固。
教师出示教材第61页的“试一试”。
大猩猩和企鹅的体重各是多少吨?
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师最后统一订正。
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前后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用“直接尝试法”探究“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39;能力。
教学过程:
一、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⑴出示情境图。
⑵介绍解决方法。
1:251.2÷3.14=80(米),因为c=πd,所以只要用周长除以3.14,就可以算出直径了。
2: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X×3.14=251.2,然后解方程。
⑶沟通两种方法间的联系。
师生一起解方程:x=251.2÷3.14,x=80。
观察解方程的第二步“x=251.2÷3.14”和算式“251.2÷3.14”比较,感悟算术方法解答和列方程解答相通的地方。
⑷联想。
想:算出圆的直径有什么价值。
可以算出半径,80÷2=40米;还可以算圆的面积;根据圆的直径找出圆心;画出圆。
二、多种练习,内化知识。
⑴独立完成试一试和练一练。
⑵解答练习十八第6题。
独立解答,班级交流。注重解答方法的思路交流和作业格式的指导。
⑶解答练习十八第8题。
学生解答中出现两种答案:一是21棵,二是22棵。引导学生画图验证,理解确认正确答案是22棵。
三、作业,练习十八第7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的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简单了解数的产生过程,对人类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计算工具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简单了解一些计算工具计数的方法,接受数学事实的教育。
2、认识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
3、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同学们,大家都去过广润发吧?它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员会算得那么快呢,你知道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
1、 认识计算器
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
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最常用的一些键,熟悉加减乘除等运算和运算顺序。
2、用计算器计算
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会操作他吗?现在咱们就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请把计算器准备好。
3、教学例4
要求李芸一共用了多少元应怎样做,先把算式列出来。
你会在计算器上按出买铅笔的钱数吗?同桌交流按键的方法。
你会用计算器算出结果吗?核对结果。
同桌之间说说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的。
4、完成“试一试”题目
你怎样求应找回多少元?
可不可以把刚才的计算结果用起来?
试着求出结果。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了我们的计算,当然也方便我们检验了,你会检验吗?怎样判断你的计算是正确的呢?
5、巩固练习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
完成“练一练”的第1、2题
提醒学生看清数目和运算符号,认真按键进行计算,对正确率较高的同学给予鼓励。
6、完成练习九的第8题
先示范计算出“小明开学缴费”后的余额,使学生明确计算每次收支后余额的方法。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其余各栏的余额。
合计支出数怎样算,合计结余数呢?最终余额是多少?与刚才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1、我们已经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了,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在计算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学生小组讨论发现计算的规律,再集体交流。
2、自主探索: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再出示:111111222222÷333334=
111…122…2÷333…34=
2004 1002
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
完成练习九的第7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
教后记
通过对计算器的运用,体验它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