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五年级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

时间: 新华 五年级教案

教案中需要注重教学过程的安排,包括导入、授课、互动、练习、总结等环节,确保教学过程有序。想知道如何写出优秀的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吗?这里为大家分享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快来学习吧!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悠闲、松弛、尴尬、气氛、感染、笨重、熟视无睹、彬彬有礼、冲锋陷阵、翩翩起舞、摇头晃脑”等词语。

2.了解泰国的独特风情与文化,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

3.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人与大象的亲密关系。

2.比较本文与《威尼斯的小艇》的写法上的异同,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泰国风情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上节课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奇特小艇,今天我们要去美丽的泰国游玩。泰国是亚洲重要的旅游国家之一,迷人的热带风情以及独具特色的佛教文化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国家,这个被称为“白象王国”的美丽国度,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泰国别称“佛之国”“黄袍佛国”“大象之邦”,首都是曼谷。

二、合作交流

大家在课后收集到有关泰国的资料,小组交流,小组派生汇报。

学习课文,我们要扫清文字的障碍,提示以下读音:

1.“驰”(chí)和“绅”(shēn)的声母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摩”(mó)不要读成一声;“彬”(bīn)的韵母不要读成后鼻音;“氛”(fēn)不要读成四声;“尴尬”(gāngà)

2.词句解析。

熟视无睹:指对客观事物不关心,虽然经常看见,却跟没看见一样。

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原形容军队勇敢善战。文中指一头大象抵得上十个人、一百个人,为泰国人做工服役作用巨大。

驯服:使顺服。

按摩:用手(文中指大象用脚或鼻子)在人身上推、按、捏、揉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皮肤抵抗力,调整神经功能,也叫推拿。

尴尬:文中指神色、态度不自然。

彬彬有礼:形容举止文雅。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三、品读体验

1.了解课文大意,说说课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概述了在泰国大象对人群熟视无睹,与人关系亲密和谐。

第二自然段:讲大象是泰国的国宝。泰国最初的发展和兴盛,和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三自然段:通过描述大象的样子与表情来表现泰国人与大象之间没有距离。

第四自然段:讲述了一些实例来说明象是一种很聪明而有灵气的动物。

第五自然段:讲最使作者难忘的是看大象跳舞。

2.课文写大象,抓住大象的什么特点来写?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外貌:性格:

神志:聪明

动作:善于表演:

3.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的?

先概述后分述的顺序叙述的。

4.课文2—5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每一个自然段都有一个明确的表明该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并且都放在该段的开头,是非常典型的先概述再具体叙述的方式。

师小结:这样,大家读起来就能比较快地抓住课文的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巩固延伸

说说《威尼斯的小艇》与本文在表达上有哪些共同这处?

课堂练习

1.说说学习这课后,你有什么感受?

2.人与大象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

3。你还了解哪些异国风情,说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与象共舞

不慌不忙

聪明有趣善于表演

人象共舞

人——————和谐相处—————象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本着略读课文的教学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边读边思考独立完成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学习和搜集资料,了解到有关泰国风情,增长了知识。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篇2

卖炭翁(节选)

教材说明

〔解题〕

《卖炭翁》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新乐府诗。

全诗较长,本课只选取前8句。后面的内容是: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下邽(今陕西渭南县)人。德宗贞元十五年中进士,曾作过翰林学士、左拾遗等官。白居易生活的时代,是唐王朝封建统治日趋没落,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白居易大胆揭露与批判社会现实,把现实主义诗歌创作推向高潮。现存白居易诗2806首,共集有75卷,是唐代诗人中存诗最多的。他的诗分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卖炭翁》属于讽喻诗类。

中唐统治者,在剥削掠夺人民的做法上有许多“独创”,宫市制度便是其中之一。统治者派出宦官,用极少的代价甚至不用代价到市场上去强夺民财,美其名曰“宫市”。这种“宫市”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也引起一些封建士大夫的_。白居易在《卖炭翁》中,通过一个卖炭老汉的遭遇,以及卖炭翁与宫使的矛盾,揭露了“宫市”的本质是掠夺,给人民造成极大的痛苦,鞭挞了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迫害。

〔结构分析〕

本课选取《卖炭翁》的前8句。从内容上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1~4句),写卖炭翁的炭来之不易。前两句写老翁烧炭的地点,后两句写老翁烧炭的艰辛。

第二层(第5~8句),写老翁卖炭是为了养家糊口。第5、6句,指出老翁卖炭为买粮食和衣服,最后两句承接5、6句,写出老翁家境贫寒,盼望炭能尽快卖出,多卖几个钱,希望天气再冷点。

〔语意理解〕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薪”,可以砍伐了当柴烧的树木。“伐薪”就是砍伐当柴烧的树木,本诗指砍伐能烧炭的树木。“炭”,木炭,是对木柴进行特殊烧制,使其发生变化而成的燃料。“南山”,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这两句的意思是:卖炭的老汉,在终南山中砍柴烧炭。这句点明老翁烧炭的地点。“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南山山高林密,荒无人烟,豺狼出没,在这样环境中烧炭该多么艰苦。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苍苍”,黑白相间的颜色,本诗指老翁头发花白。这两句的意思是:由于烟熏火燎,老翁已经满面灰尘,两鬓花白,十指变得黑黑的。这两句画出卖炭翁的肖像,也表现了卖炭翁劳动的艰辛。联系上两句,我们可以想象出老翁烧炭的情景:他在恶劣危险的环境里烧炭,披星戴月,凌霜冒雪,一斧一斧地伐薪,一窑一窑地烧炭,炭中渗透老翁的心血,炭中凝聚着老翁的希望。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营”,经营,谋求。“食”,指人吃的东西。这两句的意思是: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卖炭的钱用来买穿的衣裳和吃的食物。诗人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介绍了老翁卖炭的目的,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老翁为温饱而辛劳,在贫困线上挣扎的处境。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忧”,担忧,担心。“炭贱”,炭的价格太低了,不值钱。“愿”,心愿,希望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寒”,寒冷,温度很低。这两句的意思是:可怜老翁的身上正穿着单薄的衣裳,但他却担心炭价钱太低,只盼望天气再冷些。这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身上衣正单”,本该希望天暖。然而这位老翁却不然,他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卖炭得钱”上,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之时,还一心盼望天再冷一些,以便人们更需要炭取暖而尽快卖出炭,卖个大价钱。“可怜”表现了诗人对老翁深切的同情。

〔写作特点〕

1.用叙事的手法突显主题。

这首诗写了一个有头有尾的小故事,情节完整。通过对事件的描述,以及对人物外形与内心的刻画,塑造出一个勤劳、善良的卖炭老人的形象。诗中描述了老人伐薪烧炭的艰辛,细致地刻画了“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矛盾心理,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统治阶级与不合理制度的愤怒与_。这是本诗的主题。

2.通过形象来表现主题。

这首诗叙事简洁,形象鲜明,结构完整。诗人没有用“卒章显其志”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爱憎,而是通过人物形象本身显示立场。对老翁的极端穷困,诗人没有出面向读者作介绍,而是采用外貌刻画的方式,让人读了后自然得出结论。

3.语言朴实、通俗。

白居易诗歌大多语言朴实、通俗,有很强的音乐性。语句朗朗上口,便于诵读,用词平实无华,朴实易懂。

悯农

〔解题〕

《悯农》是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历任县丞、国子博士、常州知州、秘书少监等职。杨万里在南宋诗坛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合称“中兴四大家”,在文学引人注目。杨万里一生写诗逾两万首,现存四千余首。

本诗诗题中的“悯农”,“悯”是可怜的意思,“悯农”即可怜农民。本诗是杨万里写的反映农民生活的诗。诗人描述了农民的不幸遭遇:由于天气不好,农作物没有好收成,只能准备忍饥挨饿过残冬了。全诗渗透出诗人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结构分析〕

全诗共4句,可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1、2句),描述田地里农作物长势不好的情景。农作物长势不好的原因是气候不好,风不调,雨不顺,又过早下了霜。

第二层(第3、4句),写在歉收之年,农民只能忍饥挨饿了。先写因歉收必定受饥寒,再写今年是闰年,又多了一个月,受饥寒的时间也更长了。

〔语意理解〕

“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

“稻”,稻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狭长,花白色或绿色。子实叫稻谷,碾去壳后叫大米。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不雨”,不下雨,指天旱。无论水稻还是旱稻,雨水不充足是难以生长的。如果夏天时节,雨水不足,稻便难以成熟。“不多黄”,稻穗黄的不多,说明成熟的不多,自然收到的稻谷也不会多。“荞麦”,子实磨成粉供食用。荞麦也是一种农作物。“空花”,不结果实的花。“早着霜”,早早地被秋霜打了。这两句的意思是:老天有云却无雨,田里的稻子黄的很少,丰收希望不大了。而荞麦只是开了不结果实的空花,并且已经早早地被霜打了,收成更是没有什么希望的。这两句诗,勾画出遭灾图景,为后两句表现农民的疾苦与忧愁打下基础。

“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

“分”,是料定、早知道的意思。“已分”,就是已经料到。“岁”,即“年”。“残岁”,就是一年中剩下的时间。“堪”,是忍受的意思,本诗句的“堪”是“不堪”“何堪”之意。“闰”,指闰年,农历有闰月的一年叫闰年。每3年一闰,5年两闰,19年7闰,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叫闰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就称闰某月。有闰月这一年为13个月,即383天或384天。本诗指农历的闰年。“添长”,增加了一个月,这一年变得更长。这两句的意思是:农民已经料定自己必定要忍饥挨饿去度过残冬了,然而,更为不幸的是今年又是闰年,更无法忍受延长了的艰难岁月。

〔写作特点〕

1.展现正直诗人的忧民之心。

杨万里是一个刚正廉洁和爱国的儒者。他自诩“谁言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因此,他的诗虽多从自然景物吸收题材,但他也写下不少表现忧国忧民情感的诗,本诗与他的《插秧歌》《竹枝词》等都对农民的痛苦深表同情。本诗先写年成不济,谷物歉收,继而用农民的语言道出歉收之年,只能忍饥挨饿。诗人为强化“悯农”之情,又设定这一年是“闰年”,天数长,因而痛苦更甚。“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字里行间渗透出诗人的忧民之情。

2.于平淡中见新奇。

诗中没有写重大事件,也无慷慨的愤世嫉俗的语句,只写一个极为平凡的农村现象:雨水不调,庄稼歉收,农民生活会更苦。写庄稼歉收,也只貌似平淡地写稻子不黄,荞麦空花。但细一读,就能体会到诗人愁苦的情绪及对统治者不关心农民的愤懑不平,使人仿佛看到诗人正望着歉收的庄稼叹息。

3.活泼自然的语言。

杨万里继承了民歌的朴实之风,以及白居易、张籍和杜荀鹤等人的语言传统,写诗时力求语言浅近,并大量吸收俚语谣谚入诗。给当时诗坛注入了新鲜的空气。本诗除第3句的“分”,第4句的“堪”稍生涩外,其他都平白如话。

赤日炎炎

〔解题〕

这是宋元时代的一首民歌,摘自《水浒传》。选入教科书时后加的标题。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深刻地揭示北宋末年梁山农民起义军成长、壮大以至失败的过程。一百二十回本第十六回题目为“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一回写梁中书收买十万贯礼物,差杨志带队押送给京城太师庆贺生日。途中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好汉设计将蒙汗药投入酒中,药翻杨志和押运军士人等,智取了十万贯生辰纲。这一回小说中有个挑酒上山的汉子叫“白日鼠”白胜,他挑酒上山时口里唱着一首歌,第一句便是“赤日炎炎似火烧”。

《赤日炎炎》本是民歌,并无题目。诗中描绘在炎热的夏季里农夫与公子王孙两个不同阶级的人的不同的生活,表达了两种人不同的思想感情。诗歌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愁苦与辛劳,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不公平与不合理的制度,抨击了统治者好逸恶劳的本质。

〔结构分析〕

本诗共4句,从内容上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1、2句),描绘在盛夏里烈日狂晒下的田野景象。先写烈日,再写稻子等农作物被晒枯萎了。

第二层(第3、4句),写面对禾稻被晒枯萎的情景,农夫与公子王孙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与表现。农夫焦虑万分,公子王孙毫不在意,照样悠闲自得。

〔语意理解〕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赤日”,火红的太阳。“炎炎”,势猛的样子,这里形容夏天阳光强烈,如火焰燃烧,天气极热。“禾稻”,这里泛指地里的庄稼。“枯”是失去水分。“焦”是物体受热失去水分,呈现黄黑色,并发硬、发脆。“枯焦”,就是干枯了,变焦了。“半枯焦”,在本诗中写稻子的禾苗在烈日暴晒下,有一半枯死了。这两句描画出盛夏干旱下的田野图。诗一开篇,便展现出一幅残酷的图景,天上烈日当空,地上禾苗枯萎。1、2句为因果关系,因为烈日暴晒,才会禾苗“半枯焦”。这是写景,也是提出一个问题,面对禾苗枯萎这一情况,人们作何感想?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汤”,热水,开水。“汤煮”,用开水煮。“公子王孙”,泛指旧时的贵族、官僚或皇亲国戚的子弟。这两句的意思是:面对半枯焦的禾苗,农民心里十分焦虑,好似被开水煮烫一样;而公子王孙们毫不在意,仍然悠闲自得地轻摇着扇子。诗人写完大自然和田地,一下子把视线拉到人的表现上,对比着写了两类不同阶级人的表现,一类是劳动人民———农夫,一类是剥削阶段———公子王孙。由于阶级地位不同,生活处境不同,自然表现出不同的心态。农夫靠土地种出粮食以维持生计,自然对庄稼的长势十分关注。丰年,可能日子好过些;而灾年,则要饱受饥寒。当他们见到赖以生存的禾苗“半枯焦”时,就知道灾难来了,当然焦虑万分。而公子王孙则相反,他们靠剥削劳动人民来生活,衣食无忧,自然不关心禾苗。在他们看来,丰年、灾年,一样能衣食无忧、尽情享乐,所以,他们不急、不焦、不虑,仍然“把扇摇”。

〔写作特点〕

1.语言简单朴素。

民歌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诗歌或歌曲,多为集体创作。它用人民大众的语言,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表达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从语言上看,都平白如话。比如写太阳照烤用“似火烧”;写内心焦虑不安,用“如汤煮”;写剥削者“把扇摇”。这些词语都是百姓口中平时常说的话,又通俗,又晓畅,又流利。全诗只有“赤日”略有点文言味,其余26个字都十分简单朴素。

2.恰当而生动的对比。

本诗第二层采用对比手法。先在1、2句提出一个现象,就是出现了灾情———旱灾,接着对比写两个阶级的两种人物面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心态。农夫———劳动人民,对旱灾忧虑不已,心都像放在开水中煮一样备受煎熬;公子王孙———剥削阶级,对旱灾置若罔闻,心情平静依然逍遥玩乐。两相对比揭示出两种人不同的生活与思想感情。通过对比,抨击剥削阶级不关心劳苦大众的罪恶,批判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制度。凡读此诗者,都会产生农民太值得怜悯、公子王孙太令人憎恨的情感。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三首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并能背诵三首古诗。

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的写法。

4.认识2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背诵三首古诗并能简述诗意。

2.理解三首古诗表达的含义,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

〔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⑴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包括背景、作者介绍、注释、评析等,让学生筛选。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选择资料的能力。课上用交流资料的方法,帮助理解诗句的意思。

⑵创设情境导入。

出示《卖炭翁》或《悯农》的图片,或以李绅的《悯农》古诗,或以简介时代背景导入新课。

⑶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放手让学生采用自读自悟、讨论交流的形式自主学习。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注释,结合查字典和自己搜集的资料来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对贫苦劳动人民悲惨境遇的深刻同情,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①初交流,质疑难。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预习所得,再将小组内疑而未解的问题提出来班内交流。教师再引导筛选提炼问题。此过程是个去粗存精的过程,每首诗视其情况,留一至两个问题,待深入学习时给予解决。

②谈理解,释诗意。

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比较恰当地表述出来。教学时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让学生互相启发。然后,老师有针对性地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叙述诗句的意思。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其他同学给予适当的纠正和补充,引导学生分析疑难和有异议的地方。

③引导读,悟意境。

教学时,先指导学生把诗句读正确,读出节奏和韵律。再引导学生抓住诗人写意上的重点词句,展开联想,体会情感,激发共鸣。可以适当配以音乐把学生带入情境。

2.积累内化。

⑴自选佳句。由学生独立完成。

⑵有感情有韵律地朗读课文,最后背诵三首诗歌。

3.识字写字。

⑴认读生字,进行扩词训练。

⑵指导书写生字,重点指导“伐”“裳”“堪”的写法,注意不可多画或少画。

4.迁移练习。

⑴有能力的同学背诵《卖炭翁》全诗。

⑵选择一首诗编成故事或续写故事,也可以写一写读这三首诗的体会。

⑶分别选出三位诗人的另外一首诗来读一读。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受到教育,明白考虑问题要全面的道理。

3、通过熟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会换角度审视问题。

4、积累阅读资料。

教学重点:

从故事中受到教育,明白考虑问题要全面的道理。

教学难点:

从故事中受到教育,明白考虑问题要全面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个题目会想到什么问题?把你想到的问题和同桌交流。

板书课题:(两个农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两个农夫各自有怎样的盘算,结果如何?

3、你怎样看待这两个老农?

三、巩固课文

1、练讲故事指名讲故事。

2、小组内交流。

3、选出课文好的.部分,全班交流。

四、讨论

组织讨论:这两个农夫最后都受到了很大的损失,为什么?他们还应该想到什么?

小组内交流:选出好的全班交流

五、写一写

根据讨论中大家提出的意见,分别给两个老农提建议,然后写下来。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篇4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巴迪的父母亲的不同评价对孩子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2、通过反复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引导学生体会巴迪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题,质疑导入

同学们,黑板上写了两句话,谁愿意读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指名读)“精彩极了”、“糟糕透了”这两句话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指名说并试读)板书“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就是——请同学们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指名说)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打开语文书101面。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下面请同学们快速流览课文,说说通过预习你已读懂了什么?(指名说: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为哪几部分?课文主要讲了作者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妈妈说“精彩极了”,爸爸说“糟糕透了”,作者在这两种不同的评价中成了有名的作家。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分“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

可见同学们预习得很认真!那么对于自己在预习中还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同学们解决。

三、品读“童年的故事”

1、现在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走进他“童年的故事”!和作者一道来分享他童年的喜怒哀乐好吗?(出示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1-14自然段(童年的故事),边读边思考:

(1)、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

(2)、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

(3)、画出有关描写母亲、父亲及作者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并在旁边写一写你的体会。

2、请同学们按要求自学。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学生汇报)

(1)、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指名说并出示灯片:“母亲一念完……”)(板书:母亲)请女同学一起读读这句话:从这儿你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母亲特别开心,赞美我的诗精彩极了)你能读出母亲兴奋地赞美我的语气来吗?(指名读)

(2)、听了母亲的赞美,“我”的表现怎样?(指名说并出示灯片: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腼腆”是什么意思?“得意扬扬”又是什么意思?)

(3)、父亲又是怎样评价的?(指名说并出示灯片:“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请男同学读读这句话:)(板书:父亲)

(4)、听了父亲的评价我当时有什么反应?(指名说并出示灯片:请同学们读读这句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5)、作者听完母亲的赞美还有点腼腆呢,为什么听了父亲的话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呢?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谈谈你的理解。

(6)、对我写的第一首诗父母的评价竟截然相反,为此还发生了争吵,有关作者父母争吵的这部分对话我想请两个同学分角色来读读。(指名读对话)

(7)、听了父母的争吵,我当时有什么反应?(指名说并出示灯片:指名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师:此时作者的心情可以用什么词形容?

生:失落、伤心、难过、没面子……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读读这句话。(生读、齐读)

4、学习课文写法,进行课堂小练笔。

师:同学们,作者通过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已让我们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这种写法真不错,我们也来学学这种写法好吗?

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语言,辨析人物的心情,续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指名口述)

(1)听到“营训”这个好消息,我——————————————。

(2)看到妈妈买回的生日蛋糕,我——————————————。

(3)等了半天,他还没来,我————————————————。

四、研读“后来的认识”

1、同学们,对巴迪写的一首诗,母亲和父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评价?父母不同的评价对孩子分别起了什么作用?请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读课文15-17自然段(即后来的认识这部分)。(出示灯片:自学要求)

认真自读课文15-17自然段,先独立思考,然后分学习小组讨论:

(1)、对巴迪写的一首诗,母亲和父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评价?父母不同的评价对孩子分别起了什么作用?

(2)、划出文中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读一读,并在旁边写上你的理解和体会。

2、学生自学、讨论,师巡视指导。

3、全班汇报、交流(指名说)

(1)、母亲赞扬他只是想鼓励他,母亲的赞扬不是对诗,而是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诗的这种行为,是对孩子的激励和鼓舞。(板书:热情鼓励)父亲的评价是针对这首诗的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的评价,是对孩子的严格要求。(板书:严格要求)

请女同学读读课文15自然段。

师:是啊!正是因为有母亲的鼓励,我才热爱上了写作;也是因为有父亲的警告,我才能从严要求自己,使自己成长为了一名作家。

(2)、请同学们一起读读课文最后两段,好好体会文中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待会儿我要请同学说。(学生齐读)

指名说:(随机出示句子点拨理解:)

出示句子:“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幸运”?作者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指名说)

我们应带着什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请男同学读读)

文中“两种声音”指的是哪两种声音?“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生活的小船,使她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出示句子::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为什么?

(指名说:“精彩极了”是母亲对作者的鼓励,是一种慈祥的爱;“糟糕透了”是父亲对作者的批评,是一种严厉的爱。只有母亲的慈爱和父亲的严爱融合在一起,才能使作者茁壮成长,最后成为了一名大作家。))

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句话,把自己理解和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

(3)、同学们试想: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又会怎样呢?(指名说)

五、拓展延伸:联系自己生活,体会不同的教育方式

师:确实如此,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不同的爱,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被父母、师长鼓励、赞扬、批评、训斥,甚至责骂的事,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讲一讲你喜欢母亲这种鼓励的方式,还是父亲的这种严格要求?(指名说)

六、总结全文: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学了课文,我认识了严父与慈母的爱,正是他们的爱让巴迪成为了大作家。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的看待不同的爱。)

师:有一首诗,正说明了这一点:(出示灯片)

敌视伴随着孩子,他学会争斗;嘲弄伴随着孩子,他羞愧腼腆;

鼓励伴随着孩子,他信心倍增;赞美伴随着孩子,他鉴赏有方;

认可伴随着孩子,他爱心常存;分享伴随着孩子,他慷慨大方;

诚实与公正伴随着孩子,他领悟出真理与正义。

师:是呀!同学们,爱有许多种,他会产生不同的力量。一个人能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他童年所受的教育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

七、作业:小练笔

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巴迪后来的成功,与他童年时所受的教育分不开。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好好翻看一下记忆的匣子,(出示灯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习本文的写法,写一写自己曾经历过的爱的故事,以及你从中汲取了怎样的力量。)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篇5

教材说明

〔解题〕

这是一篇在加拿大的中国留学生写的记叙文。文章真实地记叙了在加拿大学习期间遇到的两次募捐的情景,以及自己受到的启发教育,说明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是一个人应有的美德。

〔结构分析〕

本文共4个自然段,按内容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要地讲“我”在加拿大留学期间遇到两次难忘的募捐活动。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具体描述“我”在加拿大留学期间遇到的两次募捐活动的经过。第一次,在渥太华的大街上,孩子们用给行人擦皮鞋的方式为患小儿麻痹的孩子募捐。第二次,在“我”外出的时候,看见老军人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死的烈士遗属及伤残军人募捐。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讲“我”受到的启发和感受。

〔语意理解〕

“我在加拿大学习期间遇到过两次募捐,那情景至今使我难以忘怀。”

加拿大是北美洲北部的一个国家。由于经济发达,文化教育比较先进,吸引了许多外国青年到这里留学。“募捐”,为帮助灾区、灾民或有困难的某项事业、某个人而募集钱款或物品。“忘怀”,与“忘记”同义,把值得怀念的人或事忘记。这一句话自成一段,概述在加拿大“我”遇见两次难忘的募捐活动。“难以忘怀”这个词语强调这两次募捐活动的重要和特殊。募捐,对成年人来说并不陌生,遇到募捐是常有的事。“我”所以“难以忘怀”这两次,并不在于它们发生在国外,而在于它们使“我”大受教育。用这一句作为文章的开头,设置了悬念,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

“一天,我在渥太华的大街上被两个男孩子拦住去路。”

渥太华是加拿大的首都。这一句交代了“我”第一次在加拿大遇到募捐活动的地点———加拿大的首都,募捐者———两个小男孩。

“他们十来岁,穿得整整齐齐,每个人头上戴着个做工精巧、色彩鲜艳的纸帽,上面写着‘为帮助患小儿麻痹症的伙伴募捐’。”

“精巧”,精细巧妙,本句指孩子戴的纸帽的制作者技术高超,纸帽做得完美。“小儿麻痹”是幼儿得的一种病,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身体某一部分知觉能力丧失,使运动机能出现障碍。本句交代了两方面事,一是募捐的原因,二是募捐者的形象。从募捐者的打扮可以看出,这种募捐不是个人行为,而是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募捐的孩子们也十分重视这次活动,把活动当做庄重、严肃的事,都以积极的行为和良好的心态参加募捐。这种打扮还有醒目、引人关注的作用。

“其中的一个,不由分说就坐在小凳上给我擦起皮鞋来,另一个则温文尔雅地发问。”

“不由分说”,不由分辩、解释与说明。“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两个男孩分工明确,“硬”给行人做擦皮鞋的服务,另一个与人交谈。两个人态度与方式相反,一“武”一“文”,配合默契,显现出小男孩独特的募捐策略。他们不是一般地劝说动员,也不“硬要”,而是为人提供一定的服务,同时通过谈话,让人明了募捐的目的、意义,使“捐”者“悦服”。这是孩子们独创的颇有新意的募捐手段。作者写这种募捐办法,活现出孩子的天真、可爱、调皮。

“同行的朋友告诉我,这是为二次大战中参战而伤残的军人和烈士遗属募捐,每年一次。”

“二次大战”,即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1939年9月爆发,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伤残”,因负伤而落下残疾。“烈士”,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遗属”,死者的眷属。这一句交代了老人募捐的目的。这些烈士与伤残者是为世界和平和祖国独立而牺牲与伤残的,是为后人幸福与自由而牺牲与伤残的,因此,他们是功臣,理应为人们敬仰与爱戴。为伤残者与烈士遗属募捐,不单是为改善他们的生活,也是表达人们对曾经为今天自由与幸福做过贡献的人的敬爱。“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忘记为后人幸福与自由而曾经流血牺牲的功臣,更是背叛与犯罪。加拿大人没有忘记他们,“每年一次”为他们募捐,说明这已成为一种传统。

“我两次把那微不足道的一点儿钱捐给他们时,心里却只是想对他们说声‘谢谢’。”

“他们”,指募捐者。“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本句写的是“我”的内心活动,表明两次参与募捐后自己的感受。用“微不足道”修饰“钱”,极言捐得少。一般地说,受捐者对捐者说“谢”。但是,这次却是“我”这个捐助者要谢这些募捐者,说明这两次募捐意义特殊。第一次的募捐者是两个孩子,那么小的年纪尚且知道关爱小伙伴,而且视关爱他人为神圣的、无上荣耀的事。第二次遇到的募捐者是一些老人,他们是“二战”的参加者,为了战友而募捐。这些募捐者的人格值得尊重,他们的行为值得赞赏。对他们说声“谢谢”是发自内心的表白。

〔写作特点〕

1.独特的立意。

第一,作者选择两次有代表性的募捐活动,募捐者是孩子和老人。一般地说,募捐活动大多由青壮年去做。这两次募捐活动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第二,作者篇末点题,说应谢募捐者,这种不平常的认识,反映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不要以为捐几个钱就该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的谢意,更应从“募捐”与“捐赠”之中看到更深更远的意义,那就是人人都应把爱献给社会与他人,这是应该受到人们尊敬与感谢的。

2.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写。

文章十分注意个性化的记述。第一次遇到的募捐是以儿童为募捐者,作者写他们庄重而活泼的打扮,极富孩子味的募捐策略,着实令人心动、喜爱。第二次遇到的募捐是以“二战”幸存的老军人为募捐者。作者写他们穿“各式军装”,“挂许多徽章、勋章”,手拿鲜花。这身装束显示了他们令人尊敬的身份,无言地宣布了这次募捐的内容和意义,所以他们不用打标语,不用宣讲,他们的出场就具有极大的感召力。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意识到同情弱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帮助有困难的人的时候,自己的心灵也会受到陶冶。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最后一自然段的深刻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准备〕

相关的文字、背景资料。

〔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

〔操作要点〕

建议采取独立阅读、自主感悟、交流反馈的方式阅读本课。

1.谈话导入新课。

如:你在有困难的时候,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吗?你有什么体会?你帮助过有困难的同学或其他人吗?有什么体会?学生交流后可导入本课,设问:作者捐了钱,还想对募捐者说声“谢谢”,这是为什么呢?

2.默读课文,自主感悟。

⑴让学生认真默读,整体把握全文内容。

理清全文脉络———全文写了两件事,一次是儿童募捐,另一次是退伍老兵的募捐,由此引发了“我”要对这些募捐者表示感谢的心情。

⑵认读生字新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

⑶引导学生讨论读了这篇文章的体会,对于如何理解作者要感谢募捐者的想法,教师要做适当引导。

3.交流反馈。

引导学生交流阅读体会,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真善美的美好人性教育。

4.扩展延伸。

说说自己今后应该如何去帮助别人和接受别人的帮助,或者写几句阅读这篇文章的体会。

5.检查识字。

注意氛(fēn)的读音,区别与“募”相关的形近字“幕、墓、暮”等,巩固对“募”的认识。

着课题主要写了什么事?同时理清文章的结构。

4、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五、引导学生学习第1至13自然段,通过课文中具体的描写初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1、默读老人精心呵护海鸥的部分,想一想老人和海鸥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做一做简要批注。

2、根据学生汇报进行交流、点拨,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1)喂海鸥:抓住描写老人动作的“放、退、撮”,描写海鸥的“应声而来、扫”,感受老人喂海鸥的动作娴熟,他们之间那种默契的配合。联系上下文想象重点句描写的画面,感受到作者的比喻是恰当、形象的。(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练习朗读。(出示课件)边读边想象翠湖边这道美丽的风景,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这份真挚的感情。鼓励学生把这句话背诵下来。

(2)唤海鸥:

①学生可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这部分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②指名朗读4至9自然段。

③三个人为一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这部分,老师在行间中听听哪组最能表现出老人与海鸥之间的这份亲昵之情。

(3)谈海鸥:

①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说起海鸥,内向的老人滔滔不绝。十多年了,每逢冬天,老人都到翠湖边喂海鸥,风雨无阻。老人和海鸥就像是?(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亲人一样,板书)

②齐读第13自然段。

六、达标测评:

1、看拼音写汉字

sùpǔyìcuòxiējí

()料()写()扬顿()()息()祥

2、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说说你从所填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

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飞成一篇()。

我体会到()。

板书设计:9、老人与海鸥

喂食说话

老人—————————————→海鸥

亲人一样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题,引入新课。

二、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浏览课文,回忆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出示课件(老人喂海鸥的图片、海鸥送别老人的图片配乐)引导学生说出课文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过渡:这样的情景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难怪作者说:()的事情发生了。学生填写。(意想不到)能换个词语吗?(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始料未及等)

三、合作探究,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整体感受海鸥对待老人具有怎样的情感?

2、进行二次默读,边读边批画: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感情的?一会儿将自己体会到的准备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3、师生共同交流:选取最令你感动的一组镜头,和同学们交流自己体会到的。

(1)镜头一: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①为什么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平时海鸥会以高兴的语调欢迎老人,见到老人是无比快乐的。而此时老人不见了,只剩下遗像,海鸥惊恐、疑惑更感到悲伤。)

②师生对读“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2)镜头二: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排。

①海鸥为什么要这么做?(为老人守灵,与老人做最后的告别,已经把老人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②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3)镜头三:收起遗像时,海鸥向遗像扑来。

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①它们为什么要扑来?(海鸥不舍得老人离去,希望老人留下来,永远和它们在一起,哪怕只是老人的一张像也好。)

②请你结合文章所描写的相关语句,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如果你当时在场,在这白色旋涡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海鸥与老人的感情太深了。)

③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评读。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这一组组镜头,让我们深受感动,让我们为之感概。我们不禁要问:海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异常举动呢?你能联系课文中相关的语句谈一谈吗?默读全文思考。

五、小结全文:

多么诚挚的语言,多么动人的情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感动了很多很多的人,后来,人们在翠湖公园里建立了一个雕塑(出示PPT),师解说:老人依旧满脸慈祥的笑容,周围,海鸥翩然翻飞,多么和谐的场面!同学们,这就是那位老人,让我们用最神圣的队礼向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表达出少先队员们最崇高的敬意!

生活中,像老人一样爱护动物的人还有很多,有你,有我,有大家,我们现在来听一首歌:《丹顶鹤的故事》,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来关爱动物,都和动物和平共处吧!

六、检测反馈

指出下面各句分别属于哪种描写方式。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2.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3.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

4.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

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

板书设计:9、老人与海鸥

翻飞盘旋瞻仰遗容

深厚感情

教学反思:

我清晰的记得当我第一次读完《老人与海鸥》时,我的双眼湿润了,这篇文章令我感动,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怎样才能让学生也有同样的感受呢?我想让学生自主阅读,反复、仔细地品读,边读边画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是最好的办法,因此教学本课时我大胆放手,先让学生自主习,然后学生在组内汇报,最后全班交流,学生们能抓住课文描写的两个场景体会到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情谊,进而体会到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保护动物人人有责的道理。

2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