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班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好最新小班音乐教案要注意什么?小编给大家分享最新小班音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扭动字体,练习|X|X|的节奏型,感受洗澡后的快乐。
2、初步学习洗澡的正确方法,产生喜欢洗澡的情绪。
活动准备:毛巾每人一条;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伴奏部分),自由洗澡。
师:孩子们,真能干!天气这么热,干活这么累,现在我们一起洗个澡凉爽、干净、舒适一下吧!音乐起,幼儿随音乐自由洗澡,老师在这里参与幼儿洗澡的引导活动,如:可以说某某小朋友在洗头;某某小朋友在搓背;某某小朋友在搓胳膊……让幼儿在引导中初步了解洗澡的过程。
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洗的真细致,有的洗头了,有的搓胳膊了,有的搓后背了,还有的搓腿了……现在,我来检查一下,那个小朋友洗的最干净!逐一检查,并说:"这个小朋友没有洗头;某某小朋友没有搓胳膊;某某小朋友没有搓后背……
二、幼儿随音乐和老师一起徒手洗澡(有歌词音乐)师:洗澡要从头到脚都要洗,让全身都干干净净,洗澡还要抹什么东西,让身体香香的?香皂。现在,咱们一起先洗澡,再抹上香皂洗澡好吗!
音乐起,老师和孩子随音乐一起洗澡,前奏可以加上开水龙头,第二遍前奏加上摸香皂的动作。
三、和孩子一起讨论洗澡的相关问题。
师:孩子们,这次和老师一起洗的真干净,用手摸一摸,滑滑的,小鼻子闻一闻,哦香香的,洗完澡,一定要休息好,请小朋友们找小椅子休息吧!待孩子们坐好后,提出问题。
A、洗澡需要什么东西?
B、妈妈给小朋友洗澡时,先洗哪,再洗哪?老师,根据孩子的回答,利用嚓嚓嚓的节奏逐一练习动作。
如:|嚓嚓嚓洗洗头|,嚓嚓嚓搓胳膊,嚓嚓嚓搓搓背,
C、洗澡后,你的感觉会是怎样的?
四、老师和孩子随着儿歌,一起洗澡。
师:孩子们,现在,老师来做妈妈,你们做宝宝,我们一起来随着儿歌洗澡吧!
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脖子,搓搓背,滑溜溜的泡泡的满身跑;嚓嚓嚓,嚓嚓嚓,搓搓胳膊,搓搓脚,亮晶晶的泡泡满屋飞,扑腾腾,扑腾腾。
孩子们,取毛巾做洗澡工具,进行洗澡,激起孩子更高的洗澡的热情,伴随音乐。
师:孩子们,现在都会洗澡,现在我们一起到浴池去洗澡吧!(孩子再次拿起毛巾,随音乐自由舞动洗澡。)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语言区:很凉快活动经验能根据图片内容说一句完整的短句。
活动材料风扇、空调、扇子、裙子、短衫等夏天的物品;哇洗澡、游泳、夏日服装图图片;小布袋一个、小玲一个。
区域规模设2个区,每个区4——6名幼儿。
活动指导:
1、引导幼儿看一看布袋的卡片,完整练习"夏天干什么很凉快"的句式。
2、交代游戏玩法:
3、教师敲铃,幼儿传布袋,内有各种卡片。铃声停止时,布袋传到谁手里,水边摸一张卡片,并根据卡片内容说一句话。如:卡片上面是电扇,便可以说"夏天开电扇很凉快";卡片上面是西瓜,可以说"夏天吃西瓜和凉快"等。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2
计划思绪:1、本运动指向工具为小班上学期的孩子,思量到“听辩音的崎岖”是孩子们应当具备的最根基的音乐本领之一,以是以此作为本次运动的目的。
2、在运动历程的摆设上,本着“从易到难”、“循规蹈矩”的原则,从听辩一个八度以上音的崎岖,到听辩五度、三度等音高相差较小的音,再加进音色的滋扰身分,听辩差别音色的音的崎岖,末了,经由过程游戏,鉴别音高的转变,开端感知音的上行与下行。一步一步,环环相扣,引诱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音高的摸索。
3、在教诲要领的应用上,思量到孩子们的年事特色,只管即便接纳直不雅形象和游戏的情势。好比,音的崎岖对孩子们来说是个异常抽象的观点,有些孩子大概便是不克不及明白,然则高人、矮人的视觉形象就很轻易明白,当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相接洽时,抽象的工具也变得形象了,孩子们很轻易就能应用行动把本身感觉到的音高表示出来。幼儿园教案同时,在运动历程中充实应用游戏的情势,也有助于耽误孩子的留意时候,进步孩子们到场运动的努力性。
目的:进修听辩音的崎岖。
预备:高人、矮人图片,《小手爬》灌音带
历程:
一、经由过程视觉形象,引诱幼儿感知听觉形象,听辩一个八度以上的音。
1、出示图片,引诱幼儿用行动表示高人、矮人的形象。
2、听高人、矮人唱歌(琴声),问:你能听出那句是高人在唱?那句是矮人在唱?高人和矮人唱歌的声音有什么差别?
3、引诱幼儿用行动表示声音的崎岖。
二、训练听辩音高相差较小的音。
1、听歌曲《田鸡唱歌》,问:大田鸡和小田鸡谁的声音高?谁的声音低?
2、用身材行动表示。
三、训练听辩差别音色的音的崎岖。
1、引诱幼儿谛听碰铃和大鼓的声音,问:应当用哪种乐器为大田鸡伴奏,用哪种乐器为小田鸡伴奏?为什么?
2、演出唱《碰铃和大鼓的歌》,并用行动表示声音的崎岖。
四、音乐游戏《小手爬》,鉴别音的崎岖,开端感知音的上行与下行。
1、边唱歌词边做行动。
2、用“啦”音演唱,并随音高的转变做出响应的行动。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3
目标:
1、幼儿熟悉音乐,了解旋律中出现休止符的地方。
2、能根据音乐的旋律通过想象,创设小老鼠的活动。
准备:图片:小老鼠、美食、猫音乐《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
过程:
一、导入
师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方老师请了很多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请你们来听一听,老师请了谁呢?(播放音乐)
幼儿根据音乐来想象回答.引出小老鼠。
二、过程
师:今天,方老师请来了小老鼠,来我们班做客。那请你们告诉我,刚刚小老鼠是怎么出场的呢?(偷偷摸摸的、很小心)
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来模仿小老鼠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来猜猜小老鼠们偷偷的爬出来干什么呀?(找吃的)
师:对呀,他们爬出来要去找吃的了。那他们今天有没有找到吃的呢?我们再来听听看.(播放音乐)
幼儿回答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它们找到了好吃的东西的。(幼儿回答)
师:那他们发现了几种食物呀?我们来听听。(播放音乐)
教师跟幼儿一起听旋律中的休止符。一个休止符代表一种食物。并出示图片。
师:原来它们发现了五种食物,那我们跟小老鼠一起去搬美食把。我们先来听一听,它们是怎么搬的。(一个音搬一样东西)
老师跟幼儿一起搬美食
三、结尾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发生什么事了,谁来了。
幼儿回答
师:小猫来了,我们接下来听,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呢?
幼儿回答。
师:小猫来了后,老鼠把手里的食物全扔掉了,老鼠跑,小猫追。那最后有被追到吗?
你们来猜猜看。
幼儿回答。
师:你们说的都有可能发生,现在,我们来完整的听一遍音乐。
等下老师请小朋友们来表演。
小朋友们,老师下次再带你们玩好吗。
反思:
首先拿到这首歌,给我的感觉就像老鼠出来找食物,反复的听了几遍,我用一个故事来把这首歌进行了欣赏。开始是老鼠偷偷的出来看看有没有人,看了没有人之后,就找了自己的同伴出来,一起去找美食,它们找到之后,就跟老鼠们在分享美食。之后猫来了,老鼠与猫有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斗争。
这首歌我主要是让孩子自主,让他们自己听,自己去感受,感受这个时候老鼠在那里做什么事情。通过它们的感受和表演,老师的引导。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
不足的地方时,在听这首歌时候,我并没有把歌的一节节剪切出来,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这个时候老鼠在干什么,让他们有点混乱。并且自己在准备动作上还不足,回应孩子的话不专业。孩子们做动作上让他们不够自主。希望下次上课我能做好这些小细节的问题。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多彩多姿的小娃娃和《小娃娃》歌曲,喜欢美丽可爱的小娃娃,萌发爱心。
2、体验歌曲和娃娃玩具的造型、色彩美、发展美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请家中有玩具娃娃的幼儿带娃娃来园;不同造型,不同颜色的玩具娃娃若干。
2、《小娃娃》歌曲录音带和录音机。
活动重难点:
欣赏多彩多姿的小娃娃和《小娃娃》歌曲,喜欢美丽可爱的小娃娃,萌发爱心
体验歌曲和娃娃玩具的造型、色彩美、发展美感。
活动过程:
1、教师用玩具娃娃的口吻,引出内容。
2、让幼儿自选娃娃。
将幼儿家中带来的和教师准备的玩具娃娃摆放在幼儿的前面,鼓励幼儿大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娃娃。
3、听音乐、边欣赏音乐、边欣赏手中的玩具娃娃。
提问:
(1)小娃娃长得怎么样?
(2)你喜欢小娃娃的什么?(如眼睛、头发等)让幼儿用手指着玩具娃娃说。
4、边听音乐、边指娃娃相应部位。
5、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拍娃娃睡觉。
6、带娃娃去散步。教师边哼唱歌曲,边带幼儿抱着娃娃去散步。
活动反思:
《小娃娃》是托班宝宝第一次接触听旋律进行的律动活动,此活动如果一下子就请宝宝听音乐或模仿老师抱着娃娃做动作,宝宝的积极性不会很高,因此在一开始教师富有童趣的讲述律动所表现的内容相关的故事就是激发幼儿兴趣拓展的好办法,当宝宝被故事的小娃娃吸引后,请宝宝们以小娃娃的角色来和老师一起进行表演,宝宝们就会自然的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抱着小娃娃做抱着娃娃转个圈、双手送给别人的动作,等宝宝都愉悦地进入表演的状态后再加入小娃娃的旋律带领宝宝们表演,宝宝们自然会体验音乐的快乐和旋律的美,宝宝们随着音乐在涌动成了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在反复的表演中宝宝似乎听懂了音乐,随后的活动就开展的很顺利,虽然有些宝宝还不能做到手口一致,做了动作就忘了唱歌,唱了歌就不做动作,这可能是有些宝宝的年龄偏小,动手能力弱的缘故吧,相信以后会改变的。
小百科:娃娃,指小孩子、婴儿,或特别可爱像动物的玩偶。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5
小班音乐游戏教案《洗手绢》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激发爱妈妈、爱劳动的情感,体验亲子活动的快乐,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能大胆用动作、乐器表现歌曲内容,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洗手绢》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能大胆用动作、乐器表现歌曲内容。
2、激发爱妈妈、爱劳动的情感,体验亲子活动的快乐。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手绢若干、音乐《洗手绢》、播放器、各种乐器。
【活动过程】
一、播放《洗手绢》歌曲,请幼儿与妈妈合作表演各种动作进入活动室。
引导语: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和妈妈一起做游戏,开心吗?
二、分组讨论,感受歌曲旋律。
分组讨论:平时妈妈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事?
请幼儿边听歌曲边按节奏给妈妈捶捶背、揉揉肩。
三、引导妈妈教幼儿洗手绢。
请妈妈出示手绢,引导幼儿学习洗手绢的方法:脏的地方用力搓,不太脏的地方轻轻搓。
四、引导妈妈和幼儿为歌曲创作新动作并表演。
引导语:我们听到比较快、节奏感比较强的音乐时,还可以用什么不同的动作洗手绢呢?请妈妈和幼儿一起试试看。
五、引导幼儿和妈妈一起,边听音乐边尝试用乐器为音乐伴奏。
六、鼓励幼儿和妈妈一起跳舞,表现快乐的心情。
引导语:今天小朋友学会了洗手绢,你们高兴吗?谢谢亲爱的妈妈!让我们和妈妈跳个快乐的舞,一起抱一抱吧!
教学反思:
洗衣服、洗手绢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小朋友们看到时,也是跃跃欲试,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也为了让他们上小学时能自己洗自己的红领巾,所以我设计了这一活动。老师演示时,有些孩子都已跑上来把手伸进盆里玩泡泡,所以场面有点混乱,但演示结束时,他们都玩得很开心,也基本掌握了方法及步骤。这节活动,我主要是想让幼儿回到家时能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特别是自己的事情能自己做。通过活动,我相信已达到这一目的。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4拍子乐曲的节奏和速度。
2、学习随着乐曲旋律的快慢调整自己的动作。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欣赏歌曲《妹妹背着洋娃娃》,在琴声的伴随下,幼儿一起边拍手边哼唱歌曲。
二、指导幼儿观察音乐,动作符号等。
三、在幼儿会歌唱的速度之后,引导幼儿进行即兴的换词歌唱,或者让幼儿变换唱歌的速度,让幼儿感受歌曲节奏的变化。
四、玩“送娃娃”游戏。请几位幼儿将塑料圈放在脚下,手里抱着娃娃从指定的起点线出发向重点线走去。
五、引导幼儿将这两种音乐体能游戏结合起来,玩游戏《妹妹背着洋娃娃》。
——一部分幼儿站在圈里,手里抱着娃娃,准备“送娃娃”:另一部分幼儿变换速度、节奏、歌词,演唱歌曲《妹妹背着洋娃娃》。
——“送娃娃”的幼儿要根据歌曲节奏、速度、内容的变化,变换自己的动作。
——两部分幼儿交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区域活动:
请教师准备不同速度的歌曲录音带,提供铃鼓等打击乐器,请幼儿随着乐曲旋律的快慢敲击或创编动作。
活动评价:
1、能根据音乐节奏的变化自然地调整自己的动作。
2、能基本合拍的做动作。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歌表演,尝试表演小鸡出壳时的惊喜。
2、感受歌曲的趣味和表演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磁带及录音机。
2、蛋壳的道具。(可用吹塑纸画好大鸡蛋,然后剪成齿轮状的两半,分别贴在两只小椅子上,小椅子并拢或分开,表现鸡蛋和“小小蛋儿把门开)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教师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请幼儿说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教师范唱,幼儿拍手感受歌曲节奏。
教师弹奏曲,幼儿听着旋律,按节奏说歌词。注意“把门开”“小鸡来”、胖乎乎的附点音符节奏。
3、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完整演唱,幼儿轻轻跟唱数遍。
幼儿边唱边表演动作。
4、学习表演。
幼儿观看歌表演:出示“大蛋壳”(请一幼儿扮小鸡,躲在里面)。前奏起(准备),演唱歌曲第一句“小小蛋儿把门开”(移开小椅了蛋壳破了),歌曲第二句“走出一只小鸡来(里面的幼儿扮小鸡露出脑袋),歌曲第三句“毛茸茸、胖乎乎”(用双手做翅膀,左右扭动),第四句“叽叽叽叽叽叽叽叽唱起来”(用手做小鸡的尖嘴巴走出蛋壳)
听歌曲录音,请几个幼儿扮“小鸡”,躲进“大蛋壳”表演小鸡出壳。
幼儿将自己的小椅子背后,表演“小鸡出壳”数遍。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8
活动名称:虫虫历险记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很熟悉故事中的小动物。
物质准备:CD、故事图片、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进行故事引导
冬天的天好冷啊,宝宝着凉感冒了,只好在家休息,他的布偶玩具小熊、兔子、松鼠、青蛙都在身边陪伴着他,宝宝想,要是这些玩具能动起来,来陪他一起玩该多好啊,想着想着宝宝睡着了,梦见一个小仙女手拿魔棒轻轻一点,哇!动物们真的动起来了。
2、听辨音乐,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分段放音乐(师分别一段一段放音乐,让生感觉听到的音乐形象是什么动物。若幼儿听辨有困难,师还可变化语气,代表小动物说话,提升幼儿识别能力。由此,幼儿会知道,缓慢笨重的音乐代表的是体型较大的动物,比如熊、大象等,在本音乐情境中是指狗熊,欢快轻巧的音乐可能是兔子、青蛙、松鼠等小动物,以此种方法类推出其他五种动物形象)
你听音乐中是哪种小动物呢?
这种动物怎样走路?请你来学学它们的走路。
3、情景带入
小动物好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那样一定会很开心。
给幼儿分发头饰,请他们模仿动物走路。听音乐,根据音乐律动。4、活动延伸
根据听到不同的音乐,想象出其他的动物进行模仿。
活动名称:月儿圆
活动目标:
1、学习感应圆滑乐句。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难点:愿意参与活动大胆表现。
三、教学准备:软垫、三角铁、
四、:
(一)、故事引导,引发兴趣
宝宝替受伤的萤火虫包扎伤口,他和宝宝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约定中秋节时再见面,中秋节要到了,请小朋友们观察月亮月亮的变化
(二)、认识圆形
认识中秋节,找圆形物品
1、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十五的月亮——圆圆的月亮,并说说中秋节我们会做什么?
2、说说圆形的物品,并尝试用肢体画出圆形,如:用脚在地上划圆,用双手抱成圆
引导幼儿回忆中秋节的经历,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找出圆
(三)、分辨圆形
找圆形—————在地上画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游戏时,老师拿着铃鼓摇起来,铃鼓声一停并发出指令——圆形,小朋友立即寻找并站进圆形里。
(四)、感应圆滑乐句
学唱歌曲,做出圆形(按乐句做出“圆”的造型)
老师清唱一遍,并按乐句做出动作
第一句:双手比圆高举过头
第二句:两手拇指相接或食指相接成圆形放在嘴边做吃饼状
第三句:两手相捧着脸蛋上举过头打开摇动回至身体两侧
第四句:双手胸前抱圆成桌子状
第一句歌词:月儿圆圆挂天边
第二句歌词:饼儿圆圆甜又甜
第三句歌词:脸儿圆圆笑翻了天
第四句歌词:桌儿圆圆庆团圆
活动名称:雪花仙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和道具感应圆滑和断奏;
2、乐于跟随教师利用肢体表现出圆滑和断奏;
3、在特定音乐情景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塑料带人手一个2。手摇铃人手一个3。沙巾人手一块、黑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入情景
二、音乐律动,感应圆滑与断奏
1。视觉感应,第一次体验音乐边放音乐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流畅线和点,分别表示圆滑和断奏2
2。肢体感应,第二次体验音乐圆滑:手于空中画出圆滑线条;断奏:手与空中或肢体点触圆滑:
脚于地板画出圆滑线条;断奏:脚于地板跳出断奏
3、利用道具感应,第三次体验音乐
每位幼儿的一只脚穿上塑料袋,只能穿一只脚,防止摔倒
圆滑:溜冰状;断奏:在地板点跳
三、利用肢体表现圆滑和断奏
1。激发幼儿创编舞蹈动作
2。师幼共舞,体验肢体表现带来的快乐
圆滑:往上抛沙巾/拿沙巾转圈;断奏:沙巾在身体或空中点触
四、利用乐器操作体验圆滑和断圆滑:摇奏;断奏:敲奏
奥尔夫音乐教案《雪人之舞》
活动名称:雪人之舞
活动目标:1、感应乐曲圆滑与断奏。
2、舞蹈的创编。
活动准备:CD塑料袋各种材质的球铃鼓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请幼儿自由舞蹈:
断奏:手指/肢体点触
圆滑:手掌/地板滑
断奏:脚尖/点跳
圆滑:脚掌/滑动
二、两名幼儿一组手牵手
断奏:脚尖/走或原地轻跳
圆滑:脚掌/滑动
三、溜冰
一名幼儿一个塑料袋
断奏:用手拍塑料袋
圆滑:套在脚上在地板上滑动两名幼儿一组,活动同上
四、出示道具
断奏:用手拍软球
圆滑:两名幼儿一组滚、踢软球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及身体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初步学唱歌曲。
2、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木偶小猫、老鼠。小猫头饰2~3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运用身体语言和声音进行表达。
1、音乐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播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演唱。
3、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身体动作,集体练习2~3次。
“除了动作,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4、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音节,集体练习2~3次。
“除了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二)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1、教师操作木偶清唱。
“这首好听的曲子还能唱成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吗?”
提问:这首歌唱的是谁的故事?
笃笃笃,笃笃笃是谁在敲门?
一敲敲到了谁的家?
一只一只小老鼠听到小猫的声音怎么做?怎么叫?
2、幼儿合伴奏朗诵两次。
“我们一起把小猫敲门的故事说一说吧!”
3、木偶表演,边学唱歌曲两次。“我们一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唱出来吧!”
(三)游戏“小猫敲门”。
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边唱边模仿老鼠偷吃东西的样子。扮演猫的幼儿在圈外绕圆边唱边走。唱到“命”字时,猫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赶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师当老猫进行游戏两次。
2、请一名幼儿当小猫进行游戏两次。
3、结束:让我们都来当神气活现的小猫,去找找哪里还有偷吃东西的老鼠。(唱《大猫和小猫》出教室)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10
音乐活动计划
班级:小(三)班
一、活动内容:歌曲《小小雨点》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活泼和欢快。
2、随音乐即兴表演,大胆表现。
三、活动准备:
1、表现歌词内容的挂图,小雨点贴绒。
2、录有歌曲《小小雨点》《春雨沙沙》的磁带
3、花园、鱼池、田野环境创设。
四、指导要点:
(一)复习歌曲《春雨沙沙》
1、教师带动幼儿大胆歌唱,鼓励幼儿大胆表演。
2、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
(二)欣赏歌曲《小小雨点》
1、放录音,幼儿欣赏歌曲,师提问: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
2、教师清唱,幼儿再次欣赏。
(三)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结合图片,依照歌词顺序提问:
1、小雨点来到什么地方,落到哪里?花儿怎么样?
2、小雨点又来到什么地方,落到哪里?鱼儿怎么样?
3、小雨点还落到了哪里?苗儿怎么样?
(四)游戏《小小雨点》,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
要求:
1、小雨点落到哪,就扮演哪里的角色。
2、边念歌词边跟音乐做动作。
(五)随音乐即兴表演
1、教师创设情境,幼儿扮演小雨点表演歌曲。
2、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11
一、说教材分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自然界,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但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却又是陌生的。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重在让幼儿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有些幼儿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但孩子有时会对事物现象凭主观臆断,缺乏科学性。通过学习,希望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培养幼儿对现象能进行客观描述,以事实为依据得出推理,懂得科学存在于客观事实之中。因此在活动中,我有选择地选取了孩子们身边的一些废旧材料,如铁制的月饼盒子、冰淇淋盒子、纸盒、纸杯、矿泉水瓶子等,通过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让他们在一种宽松的氛围中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声音产生的原因,并获得相关的经验。另一方面,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说话声音也越来越大,有时,有的幼儿甚至喜欢故意大声尖叫。为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活性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让幼儿能在轻轻松松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成为活动中真正的主人,我设计了这个尝试性、操作性、探索性都比较强的科学活动《奇妙的声音》。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考虑幼儿对声音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制订了以下几个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各种常见物体发出的声音。
2、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3、能大胆表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目标1和目标2综合了认知和能力两方面的目标。幼儿的科学教育重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给予幼儿正确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所以重点目标定位在认知和能力两方面。其中,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目标3是社会情感目标,通过大胆表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这三个目标蕴含了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主动探索的经验获得和对事物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可能,在科学活动中材料的结构及投放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能否构成问题情境的探究点,有时甚至影响到活动的成败。我为活动做了以下的准备:
一是经验准备:幼儿熟悉日常生活中常听到的声音。
二是物质准备:
1、录有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笑声等声音的录音
2、铁制的月饼盒子、冰淇淋盒子、纸盒、纸杯、矿泉水瓶子等废旧材料
3、鼓、小珠子
4、录有乐音和噪音声音的磁带
5、录音机
四、说教学方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活动操作法:所谓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是幼儿建构经验的基本方法。本次活动,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探索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2、观察指导法:针对科学探索活动的随机性,以及幼儿的自主建构过程,采取观察指导法是比较合适的,教师通过敏锐地观察,能针对地进行指导,还能在观察中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3、体验交流法:在探索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探讨、交流,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了师生互动,幼儿与幼儿的互动。
五、说教学过程
本次活动的设计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引发兴趣,感知声音。让幼儿听一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声音,如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笑声等,以激发孩子们对声音的探索欲望,从而引出声音这一主题。第二部分操作体验,探索声音。我提供了多种废旧操作材料供幼儿自由操作,从而在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中得出“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结论。此结论是由幼儿自主探索得出的,更易被幼儿接受。第三部分回归生活,听辨声音。此环节通过让幼儿听听乐音和噪音两种声音,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有好听的声音,也有不好听的声音,多听了不好的声音,有害人的健康,从中教育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要说悄悄话,避免产生噪音,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进一步丰富孩子们对声音的认识。下面,我具体讲一讲活动的过程。
一、引发兴趣,感知声音。
“请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教师播放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笑声,让孩子一一说出这是什么声音。
“我们在生活中听到过这么多的声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发现声音里的秘密。”
(兴趣是幼儿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因此我请孩子们来听一听生活中的各种各样声音,如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笑声等,以激发孩子们对声音的探索欲望。)
二、操作体验,探索声音。
1、幼儿第一次操作,在玩中知道当物体发生碰撞时就会发出声音。
老师这里有铁制的月饼盒子、冰淇淋盒子、纸盒、纸杯、矿泉水瓶子等废旧材料,请你们去玩一玩,怎样让这些材料发出声音?
幼儿自由实验、交流,教师观察指导。
自由探索结束后,引导幼儿共同交流:“你用了什么方法,使什么材料发出了声音?”
“那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教师鼓励孩子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这一环节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废旧材料,着重让幼儿通过自主的探索,让幼儿在玩中知道当物体发生碰撞时就会发出声音。首先,我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自由,让他们任意选择材料,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孩子们操作兴趣非常高,每位孩子都在认真地探索,并和同伴相互交流、分享着自己的发现和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其次,在指导幼儿活动时,我有意识地鼓励他们进行多种尝试:“除了这种材料,你还能使桌上的其他材料发出声音来吗?”“你用了什么方法,使什么材料发出了声音?”“除了这种方法,你还有别的方法让它发出声音来吗?”通过孩子们的自主探索,我提出了在此次活动中最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声音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下面教师的实验操作作了铺垫。
2、教师实验操作,让幼儿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师用鼓棍敲击鼓面,可以看到鼓面上的小珠子在跳动。
提问:小朋友们,小珠子是真个奇怪舞蹈家,她跳舞要用大鼓做舞台,还要有用大鼓为她伴奏她才肯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实验——鼓面上跳动的小珠子,使孩子们感知振动,从而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师的直观演示,引导幼儿感知鼓棍必须和鼓面发生碰撞,鼓面才会震动而且会发出鼓声,从而让幼儿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3、幼儿第二次操作,尝试让所有的物品发出声音。
小朋友,想一想除了这些材料能发出声音,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东西能发出声音?请你去找一找,试一试,让这些东西也能发出声音。
自主探索结束后,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现,教师小结。
(本次操作是幼儿运用获得的已有经验进行实践活动,让幼儿知道只要通过振动就能让物体发出声音,进一步巩固了声音产生的原因。)
三、回归生活,听辨声音。
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听的声音,也有不好听的声音,要是多听了不好的声音,有害人的健康,所以我们在游戏活动中要说悄悄话,要懂得保护好自己的嗓子,避免产生噪音,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3、我们一起用刚刚找到的会发出声音的物品配上这段好听的音乐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应服务于生活,作为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儿童将科学带到生活中。我把声音引申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帮助孩子们了解我们身边的噪音与乐音,进一步丰富孩子们对声音的认识。通过比较,让幼儿知道噪音有害身体健康,从而养成说话轻、走路轻的良好习惯。活动的最后,我请孩子们一起用刚刚找到的会发出声音的物品配上这段好听的音乐一起来表演,使孩子们的兴致更是达到了最高点。)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培养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要使一个科学活动获得成功,需要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为此,我将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和孩子们一起探索,一起成长。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12
活动设计背景
因幼儿对自己的身体不是很了解,这节常识教育课,主要是让幼儿观察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保健常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自己和同伴,让幼儿了解人体的各部位的情况。
2、在看一看,动一动,摸一摸的活动中体验人体有许多部位会动。
3、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表现音乐的节奏,做出各种造型。
4、会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身体的各部位。
难点:会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自我。
活动准备
1、一些键子、篮球、跳绳等体育用具。两张字卡。
2、活动用的音乐曲《头发、膝盖、脚》、《我们是机器人》。
3、每人一本适应性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
老师做几个动作,让小朋友说说老师在干什么,什么地方在动。
二、出示字卡:“会动的身体”。
三、让小朋友观察自己和同伴,说说人的身体是什么样的?
四、游戏:看谁快又准。(略)
五、感受会动的身体。
1、提问:师:“小朋友平时是怎样锻炼的?”让几个小朋友来示范动作。“他们身体折哪些部位在动?”
2、游戏:出示体育用具,幼儿说出名称。然后老师出示一样体育用具,小朋友就做出相应的动作。
3、小结:(略)
4、保护我们的身体。
(1)出示漫画图。让幼儿了解图中的人是怎样受的伤,平常我们应该怎样注意保护自己。
(2)小结:(略)
六、老师弹曲,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情境,用身体各部位表现音乐的节奏,用形体创造性地做出各种动作和造型。
七、完成练习。
把书发到幼儿手里,老师讲解以后,幼儿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本主题是以观察自己和同伴,了解人体的各部位的情况为主线,在看一看动一动摸一摸的活动中,让幼儿去体验人体有许多部位会动。并会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学习处理一些生活中的突发事件,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13
大班健康活动:会动的身体 活动目标: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活动准备:纸盒制作的木头人;各种图案标记;音乐《眉飞色舞》、《兔子舞》等。活动过程: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请出木头人,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木头人出现提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问问他。木头人讲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动)2、幼儿帮木头人脱掉“外衣”。请部分幼儿帮助木头人脱掉身上用纸盒做的“外衣”。3、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听音乐表演。二、探索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1、观察并讲述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表演时,教师提醒幼儿观察: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跳舞的时候他身体的哪些地方在动?表演结束,提问:你看到他跳舞时身体的哪些地方动了?(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2、幼儿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贴标记。教师巡回指导。师:其实,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一动,按顺序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贴上你喜欢的标记。(幼儿自由探索)3、幼儿相互交流,并把有标记的部位动给对方看。师:找一个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动给他看一看。4、请个别幼儿展示,让有标记的部位动一动,并启发别人模仿。5、听音乐,幼儿自由做动作。师: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部位都能动,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让你的身体动起来吧。三、通过讨论,知道多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1、讲述运动后的感觉。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贾老师运动后觉得好舒服呀!(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2、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强壮、健康、不生病、棒棒的……)3、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你看到人们做过什么运动?(做操、打球、打太极拳、跳舞、健身广场锻炼、跑步……)4、小结:为了健康,小朋友们从小要喜欢运动,经常运动。四、表演《眉飞色舞》1、幼儿表演《眉飞色舞》2、邀请其他教师一起表演。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14
一、教学内容:
早期阅读与识字《小金鱼》。
二、教学目标
(一)语言角度
1、学习并理解字词:金鱼、美丽。
2、理解记忆儿歌。
3、幼儿能积极思考,发散思维,会用普通话朗读儿歌。
4、认识、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环境。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
1、准备实物:小金鱼。
2、教学中的字词卡:金鱼、美丽。
3、教学挂图、教学CD。
四、教学过程
(一)教师带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室,并做课前律动
(二)导入儿歌
1、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小金鱼,引起幼儿兴趣,并导入儿歌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位朋友,他想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他呀?(想);教师作神秘状慢慢地出示"小金鱼",吸引幼儿兴趣。
2、让幼儿观察小金鱼,导入挂图
师:小朋友们看到了什么?(小金鱼),它生活在哪里?(水里),我们看了水里的小金鱼,那么我们现在来看一看图中的小金鱼是什么样子的?他们一样吗?教师出示挂图。
3、教师让幼儿观察图中的小金鱼,他们也一样美丽
导出儿歌语句:小金鱼,真美丽。
4、师:那你们说说金鱼长什么样子呢?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导出儿歌语句:圆圆眼睛,大肚皮。
5、师:小朋友们真棒!那么金鱼生活在哪里?小金鱼也很喜欢跳舞,它们跳舞时怎么做的呢?
导入儿歌语句:摇摇头,摆摆尾,一串水泡吐出嘴。
6、我们来给这首儿歌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导入儿歌题目:《小金鱼》,带领幼儿朗读。
(三)带领幼儿理论,记忆儿歌
1、教师带领幼儿听CD两遍,幼儿轻轻跟读。
2、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3、教师边做动作边带领幼儿朗读。
4、教师带领幼儿拍手朗读。
5、教师与幼儿一起朗读儿歌。
(四)识字游戏,引出字宝宝
1、游戏一:字宝宝捉迷藏
师:今天,在这首非常好听的儿歌里,有些字宝宝要来和小朋友们做朋友,我们一起把它请出来,教师教幼儿念:字宝宝,字宝宝,快出来,然后教师拿出字卡做敲门状:叮咚,我来了,我是__字词卡,将卡面对幼儿,教师教读。
2、游戏二:摸摸字宝宝
教师把字词卡拿在手里,走到幼儿面前,让幼儿逐一摸,并用普通话把所摸字卡的词语读出来,读对的幼儿字宝宝亲亲他,以巩固幼儿对字词的认识。
3、游戏三:给字词卡照相
教师把今天所学的字词卡贴在黑板上,让幼儿用手势作出照相机状,为字宝宝照相,进一步让幼儿认识字宝宝。
4、游戏四:把字宝宝送回家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金鱼》这首儿歌,也认识了词语宝宝,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金鱼宝宝,一起来跳舞吧!
玩法:教师把"金鱼"、"美丽"两个字词宝宝贴在黑板上,让幼儿随着音乐在教室里学鱼游泳状,一边游一边找到地上的字词卡片,并把自己手里的卡片贴到黑板上相同的字卡下面(把字宝宝送回家)。
(五)教师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表现真棒!我们学习了儿歌《小金鱼》,认识了字词宝宝:金鱼、美丽,并且知道了小金鱼它的样子,知道了小金鱼的家在水里,回家念给爸爸、妈妈听,好吗?现在,和老师一起到外面接着玩游戏吧!
(六)教师带幼儿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出现了一个细节的问题——座位的安排。本来应该是两个半圆状的座位形式,但后面又临时改成了一个大圆,这样就导致幼儿比较分散,注意力也比较不容易集中。再加上这次是我们班的孩子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客人老师,所以在第二个环节的重点讲解中,孩子的注意力不是很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两旁的孩子他们老爱往后看。这让作为新老师的我,心理那个急呀,但是后面的临场发挥——让孩子起来发"鱼"这个音,这个活动让他们有了兴趣,所以后面的过程就比较顺利。整堂课有惊无险。这也让我反思到,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小小的座位安排也会影响到一节课的发挥。会后在园长和老教师的一起反思下,存在着这些不足:比如:
1、多鼓励孩子,多肯定孩子。正面的力量更能带动孩子。虽然我在活动中有表扬,但是都是集体的,个别表扬会比较少。
2、多关注孩子。教师的眼睛要放在孩子的身上,抓住他们感兴趣的。新教师容易跟着教案走,一般都是教师在讲课,孩子在底下听。在这节活动中,我太注意整节课的流畅性,而在让孩子回答问题时会比较少。
3、在讲解诗歌时比较少,在讲解完后,没有让幼儿在朗读一遍,没有做到了巩固和让幼儿理解。所有导致后面幼儿在朗诵儿歌时不能很好地朗诵出来。所以在教学目标——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初步记住儿歌的内容没有很好的落实到。
整个活动有不足的地方,也有好的地方,比如:
1、课前准备充分,教具丰富,在教态上比较自然。
2、新教师的表情比较夸张,能很好地吸引幼儿。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15
活动意图:
-只蚂蚁在洞口看见一粒豆,用力搬也搬不动急得直摇头。
小小蚂蚁想一想想出好办法,回洞请来好朋友搬着-起走。
通过幼儿园音乐教案表演的形式不仅让孩子感受音乐表演的快乐也能体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乐趣。活动的重点是孩子们随着乐曲进行歌表演,难点是能根据歌词内容邀请朋友进行表演并表现出“搬不动”的肢体动作。
活动目标:
1、愿意用语言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
2、初步感知对比鲜明的声音长短高低特征。
准备材料:歌曲《小蚂蚁》磁带、蚂蚁头饰、小蚂蚁图片。
重点难点:听音乐能够区分声音的长短、高低。
活动地点:活动室。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幼儿与老师一起边拍打节奏边唱歌曲。
3、讲故事“搬豆”。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述,引导幼儿自然进入故事情节。
4、小朋友们,他们是谁,一只蚂蚁在洞口看到了什么?它想把豆搬到洞里给大家吃,它用力搬呀搬呀,怎么也搬不动,又来了一只蚂蚁两人搬也搬不动,身体晃来晃去的,三只蚂蚁搬豆,轻轻一抬就搬到洞里去了。
5、欣赏歌曲《蚂蚁搬豆》。鼓励幼儿随音乐拍打歌曲节奏。
6、歌曲表演结束音乐活动:请小朋友当“豆子”坐在椅子上,另一名幼儿当找到豆子的蚂蚁,边唱边动作,唱到“请来许多好朋友”时,另外几名小朋友赶紧跑过去围在豆子周围做抬豆子动作,“豆子”这时也随音乐一起走动。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16
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
活动准备:
纸盒制作的木头人;各种图案标记;音乐《眉飞色舞》、《兔子舞》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请出木头人,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
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
木头人出现
提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问问他。
木头人讲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动)
2.幼儿帮木头人脱掉“外衣”。
请部分幼儿帮助木头人脱掉身上用纸盒做的“外衣”。
3.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听音乐表演。
二、探索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
1.观察并讲述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
表演时,教师提醒幼儿观察: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跳舞的时候他身体的哪些地方在动?
表演结束,提问:你看到他跳舞时身体的哪些地方动了?(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2.幼儿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贴标记。教师巡回指导。
师:其实,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一动,按顺序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贴上你喜欢的标记。(幼儿自由探索)
3.幼儿相互交流,并把有标记的部位动给对方看。
师:找一个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动给他看一看。
4.请个别幼儿展示,让有标记的部位动一动,并启发别人模仿。
5.听音乐,幼儿自由做动作。
师: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部位都能动,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让你的身体动起来吧。
三、通过讨论,知道多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
1.讲述运动后的感觉。
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贾老师运动后觉得好舒服呀!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
2.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强壮、健康、不生病、棒棒的……)
3.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
你看到人们做过什么运动?(做操、打球、打太极拳、跳舞、健身广场锻炼、跑步……)
4.小结:为了健康,小朋友们从小要喜欢运动,经常运动。
四、表演《眉飞色舞》
1.幼儿表演《眉飞色舞》
2.邀请其他教师一起表演。
:孩子们在动静交替的教学中更能快乐的度过一节课,并享受了课中所学到知识的快乐,通过对音乐的感受力,了解到身体各部位都能动起来,对孩子们最好的课堂就是开心的去接受,直观教学尤为重要。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17
教学目标:
1、熟悉音乐,感受ABA三段体的音乐结构。
2、能跟着音乐合拍地做蹦跳步和挥手动作,并表现花的不同造型。
3、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教学准备:
1、音乐。
2、图谱。
3、头饰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讲故事导入:
1、老师讲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兔捉迷藏》:有一天,小兔子一蹦一跳地出了家门想到花园里去玩,一路上小兔跳三次挥一挥手和好朋友打招呼,来到了花园里。花园里的花真美呀,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大有的小,小兔可高兴了。这时,兔妈妈来找它。小兔想和兔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于是,它就变成一朵小花的样子,一动也不动地躲在花园里。果然,兔妈妈怎么找也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后来,小兔玩累了,就和妈妈又一蹦一跳地回家了。
二、幼儿初步倾听音乐。
1、师:今天老师讲的故事藏在了一段好听的音乐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的时候可以想想哪里的音乐讲小兔一蹦一跳地去公园,哪里的音乐是讲小兔变成了一朵小花。
2、听后提问:听音乐的时候感觉怎么样?音乐可以分成几段?
3、教师引导语:接下来,我们再来仔细听音乐,听听哪里的音乐讲小兔一蹦一跳地去公园,哪里的音乐是讲小兔变成了一朵小花。
三、分段欣赏,跟着音乐合拍地做蹦跳步和挥手动作,并表现花的不同造型。
1、听A段音乐猜什么事情。
2、出示图谱,幼儿跟着音乐练习A段节奏,然后跟着音乐合拍做蹦跳步和挥手动作。(强调幼儿要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跳,针对幼儿情况进行再练习。)
3、听B段音乐猜什么事情。
4、创编表现花的造型。
指导语:小朋友都认识很多的花,谁来说说你知道什么花?会用什么动作来做出这种花的样子。(个别幼儿回答并表现花的造型)
5、请全体幼儿表现不同的花的造型。(坐在椅子上)
四、完整游戏。
1、幼儿完整地跟着音乐做蹦跳步和变花,教师提醒小花不能动,以及提醒幼儿音乐变化时要马上变成花。小兔子要先想好你要变成什么样子的花。
2、老师或小朋友做兔妈妈,分角色表演。
五、结束。
随音乐离开活动室。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18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课的兴趣,喜欢上音乐课。
2.让幼儿对《开火车》这首歌的旋律有初步印象,并愿意和小朋友一起学唱这首歌。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玩具小火车一个。
2.《开火车》的伴奏录音。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小火车,吸引幼儿注意力,导入主题-------《开火车》。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幼儿回答:"火车"。
教师:"对了,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首关于火车的歌,叫做《开火车》。
2.幼儿欣赏歌曲《开火车》,激发幼儿学唱这首歌的欲望。
教师:"你们知道,开火车时会发出怎样的声音吗?"。幼儿回答:(略)。
教师:"那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幼儿仔细听。
教师先请小朋友回答并总结,火车开的时候会发出轰隆隆的声音,那就让我们先来听听《开火车》这首歌吧!
3.幼儿学唱《开火车》。
(1)教师唱一遍,幼儿唱一遍。
(2)教师一遍做动作,一边教幼儿唱歌,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4.音乐游戏《开火车》。
(1)教师先讲解游戏规则:老师会请一个小朋友做火车头,剩下的小朋友一个拉着一个做火车尾,当音乐响起,我们就一边唱歌,一边开火车。
(2)播发《开火车》的.伴奏录音,幼儿游戏。
活动反思:
《开火车》这节音乐课上完后,我个人感觉节奏有点快。正如李老师所说,我可以将"轰隆隆"这个拟声词,多教幼儿练习几次,让幼儿能清楚的说出这个词;也可以像陈老师所说的,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开火车这个动作,让幼儿边做动作边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在幼儿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再教幼儿唱、幼儿做游戏,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19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初步唱清歌词,唱准曲调。
2、观察蜜蜂飞舞、采蜜图片的基础上,探索边唱歌边做蜜蜂飞的动作。
3、懂得爱护小蜜蜂,学习小蜜蜂,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认识小蜜蜂。
2、PPT。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用清楚、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能够根据歌词内容情境,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的表演活动。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大树妈妈》。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优美的音乐,进一步学习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二、熟悉歌曲旋律。
1、猜声音,观察春天和蜜蜂采蜜的图片。
教师: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儿都开了,小动物们闻到了花的香味,也都飞来了。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种小动物来做客呢!它的声音很特别,请你竖起耳朵听一听它是谁?
教师:小蜜蜂飞到了花园里,猜猜看它喜欢干什么呢?
2、欣赏音乐,创编动作。
教师:小蜜蜂采蜜的时候可开心啦!嘴里还长着好听的歌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教师:小蜜蜂有一对翅膀,谁能来模仿一下小蜜蜂飞舞的动作?
三、教师范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小蜜蜂唱的歌真好听,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教师范唱一遍,请幼儿仔细听。
2、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掌握歌词内容。
教师:你听到了哪些歌词?
3、帮助幼儿理解"匆匆"、"兴味浓"、"春暖花开"等词的含义。
4、在歌曲旋律的伴奏下,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念歌词。
四、完整学唱歌曲。
练习过程中,注意唱准曲调,唱清歌词,唱歌时的坐姿。
五、边唱歌边表演。
六、讨论:你喜欢小蜜蜂吗?为什么?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教育幼儿要爱护小蜜蜂,要像小蜜蜂一样不懒惰,爱学习,爱劳动,做个勤劳的好孩子。
总结:小蜜蜂们很勤快,很爱劳动,为人们采了很多的蜜。我们要保护小蜜蜂,还要学习它勤劳,热爱劳动的精神。希望小朋友们在学校能乐于帮助老师,小朋友做事情,在家也乐于帮助爸爸妈妈,做他们的小帮手,他们一定会很开心的!
活动反思:
每当音乐响起,我总能看到孩子们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手舞足蹈。虽然小班的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还显得格外稚嫩,但通过系统的训练,相信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会不断增强。《蜜蜂做工》的乐曲节奏明快,并富有一定的情节,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节奏图谱的引领以及教师的启发下,幼儿能够比较快的理解《蜜蜂做工》的乐曲所蕴含的情节,并在音乐的渲染下有节奏的做出动作,初步培养了他们的节奏意识。
当孩子们有了一定的“节奏意识”后,再以《蜜蜂做工》的乐曲为背景,尝试用打击乐器进引导他们进一步感受并表现音乐的节奏,从而实现了从“节奏意识”到“节奏感知”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能力一步步得到提升。
整个活动,从选材到活动目标的界定,再到活动的实施,都充分体现了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也充分展示出本班幼儿较强的综合的素质。在活动的实施中,也存在了一些问题,比如说应进一步突出重难点,指导幼儿怎样从:__节奏变换到____等。
最新小班音乐教案篇20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的音乐感。
2、培养幼儿的表现能力和创造性。
二、活动准备
1、一个呼啦圈
2、电子钢琴
三、活动程序
1、提问:小朋友有没有见过小鱼在水里是怎样游的?
2、学唱音乐一《小鱼歌》,边唱边做动作。
3、在会做小鱼游泳动作的基础上,引出音乐二的游戏。
a、先用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b、介绍游戏的名称。
c、教幼儿倾听游戏中音乐二上的.音乐,让幼儿注意听,这音乐象小鱼在做什么?什么地方像小鱼在游水,什么地方像小鱼在吃鱼虫,什么地方好象一个大鱼网来捕捉小鱼了。
d、请幼儿当小鱼,一位老师扮演捕鱼者。先唱小鱼歌然后随着音乐二做动作捕鱼者可用呼啦圈当鱼网。另一位老师可随时用语言提示。如:听到小鱼吃食的音乐时,可以问幼儿:现在小鱼在做什么啦?最后鱼网来捕捉小鱼时,可提醒幼儿赶快跑回自己的位子上,不让鱼网捕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