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有计划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课堂上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避免出现混乱和无效性。怎么写好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大小顺序将3以内的物体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2、乐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排序方法,并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体验数学排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排序
2、教具:苹果树一棵、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图片2套、2张有小红旗标志的操作卡
3、每个幼儿一套操作材料;草莓、香蕉、桔子、西瓜、菠萝、梨子、石榴大中小各一套,分别放入7个盒子中。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出示苹果树,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瞧,果园里苹果树上的苹果成熟了,哪个小朋友想来摘苹果呢?
2.分别请2位幼儿上来摘苹果,引导幼儿比较苹果的大小。
提问:这2个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呢?哪一个小?哪一个大?(小的、大的)
3.教师再摘一个,引导幼儿比较说出最大的。
教师:老师也来摘一个苹果,小朋友看看我摘的这个苹果和他们比一比是怎么样的?
(最大的)
4.师幼共同小结:3个苹果大小都不一样,他们一个小的,一个大的,还有一个是最大的。
二、学习将3个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1.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小的--大的--最大的。
教师:这些苹果想学小朋友们排队开火车的游戏呢,他们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请把最小的苹果当排头,站在第一个,其它的苹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沿着这个小红旗所指的方向排在这个苹果的后面,应该先排谁呢?
(请1--2位幼儿上来排)
2.幼儿和教师一起说排序的规则:小的--大的--最大的。
3.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将苹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练习排序,边排边说:
小的--大的--最大的。
三、幼儿探索从大到小的顺序将苹果进行排序。
1.继续出示3个大小不一的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你们瞧,这里又摘了几个苹果呢?他们也有什么不一样吗?(大的、小的、最小的)
2.师介绍排序要求:这一次,这3个大小不一样的苹果想请小朋友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请小朋友继续在操作卡上试一试,排一排呢!
3.幼儿操作活动,探索从大到小的排序方法,教师指导幼儿边排边说:大的`--小的--最小的。
4.请1--2名幼儿上来边展示自己的排序方法。
四、师幼共同小结: 今天,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啊,学会了给3个苹果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还会一边排一边说:小的--大的--最大的;大的--小的--最小的。
五、游戏:送水果。
1.介绍送水果的游戏规则:
教师:送水果前先请小朋友选好自己要送的水果,然后和拿相同水果的两个好朋友一起
比一比3个水果的大小,最后再按照从小到大或者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排队,
开着小火车送到我们班,好吗?
2.幼儿自由找水果,相互比较并协商按一定顺序排队送水果,结束活动。
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AB式交替重复的排列规律。
2、通过操作活动,发现和探索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体验操作活动的快乐。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幼儿操作的苹果图片及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和听课的老师打招呼。
园长、老师早上好!欢迎你们!
二、示范讲解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东西,你们猜猜看可能会是什么?(幼儿自由猜测)教师一个一个出示穿好的珠子,让幼儿发现它的排列规律。(幼儿能说出是按照一个红珠子、一个绿珠子来排列的。)
三、刚才小朋友们表现的非常好,今天天气也不错,老师奖励咱们一起去郊游吧。(播放音乐)
1、咱们先到动物园,咦!小朋友们快看它们是谁?在干什么呀?噢!原来它们在排队,看看猴子和长颈鹿是怎样排队的?(幼儿能说出它们是按照一只猴子和一只长颈鹿的顺序来排队的。)
2、(播放音乐)咱们又来到菜园,快来看看它们是谁?在干什么呀?噢!原来是红、白萝卜,它们也在排队,看看它们是怎么来排对的?
3、(播放音乐)现在到果园了,看看水果宝宝们它们又是怎么排队的?
四、幼儿动手操作
刚才在果园的时候,苹果宝宝悄悄的告诉我,想请咱们小四班的小朋友帮忙给它们排排队,你们想不想帮呀?
幼儿分组动手操作,按照一定的规律来给苹果宝宝排队,并说出自己的排列规律。
五、结束活动
咱们也学学它们来排队吧,小朋友们说说可以怎样排?今天咱们先按照一个小女孩、一个小男孩的顺序来排队一起到户外做游戏吧。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运用课件,孩子能很清楚的看到物体的排列规律,孩子非常感兴趣,课堂气氛也很好,通过带孩子去郊游这个主线来贯穿整节活动,使孩子很自然的就理解了排序这个概念,另外这个课件里面我加入了孩子郊游的照片,这样孩子就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
2.能用语言“__多、__少或__和__一样多”来表达操作过程。
3.愉快主动地参与活动,体验帮助蚂蚁一家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蚂蚁家图片1张;毛绒玩具4个,椅子5把;花瓶5个、花4朵,大排序板1块;小鸡图片4张、虫子图片5张,大排序板1块;
2.学具:
一组(坐椅子):每套材料有贴好4-5把小椅子图片的排序板1块,6种不同的小动物玩具各4—5个。
二组(给小动物送食物):每套材料有排序板1块、6个小动物图片、相关联食物图片各4—5个。
三组(玩具点子匹配):每套材料有排序板1块、汽车、飞机、轮船布娃娃、史迪奇、小熊娃娃各4—5个。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1.出示蚂蚁家图片,引出蚂蚁家请客的情境。
师:这是谁啊?今天蚂蚁家请客,请小朋友们去帮忙,你们愿意吗?
2.请动物坐椅子,感知、比较两组物体的一样多。
(1)师出示5把小椅子,提出操作要求。
师:瞧!客人来了!都有谁啊?蚂蚁弟弟想请好朋友们都坐在椅子上,请一个好朋友坐一把椅子,谁来帮帮他呢?一边帮忙一边要说---__X坐一把椅子。
(2)请个别幼儿操作
(3)幼儿集体观察、交流,学习比较。。
师:一共有几个好朋友啊?(5个)仔细看一看,好朋友和椅子---?(引导幼儿用“__和__一样多”来表达操作过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好朋友是怎么坐椅子的?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引导幼儿讨论一一对应的方法:一个小动物坐一把椅子)。
3.插花,感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1)师:蚂蚁姐姐今天也给我们准备了一些花,一些花瓶,还有一张排序板,她想请我们干什么呢?你们猜猜看!(幼儿自由表达)对,帮佩奇插花。
蚂蚁姐姐说,要按她的要求插花,从排序板小红旗的地方开始,先把花瓶排排好,排在线上,然后再插花,一边插花一边说:“一个花瓶插一朵花……”把花全部插完。
(2)幼儿说操作要求,请一名幼儿插花。
师:听明白了吗?怎么排?谁来试一试?
(3)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师:看一看,比一比,花瓶和花一样多吗?花瓶和花谁多、谁少?(引导幼儿用“__多、__少”来表达操作过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些花是怎么插的?(引导幼儿主动说)
4.给小动物送食物,继续感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1)出示小鸡吃虫的操作材料
师:还有谁来蚂蚁家做客啦?蚂蚁爸爸和蚂蚁妈妈给小鸡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呀?一只小鸡吃一条虫子,可是蚂蚁爸爸和蚂蚁妈妈不知道准备的虫子够不够,我们来帮帮他们吧!
(2)幼儿讨论操作要求,个别交流,请一名幼儿操作。
师:我们在排序板上应该怎样排才能很快知道食物够不够呢?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我们要从小红旗这儿开始,先把小鸡排排好,然后再送食物,一只小鸡吃一条虫子,把虫子送完,送完后看一看,比一比,最后别忘了还要告诉蚂蚁爸爸和蚂蚁妈妈谁多谁少,虫子够不够哦!)
(3)观察比较交流
师:蚂蚁爸爸和蚂蚁妈妈准备的虫子够不够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小鸡和虫子谁多?谁少啊?要怎么给小鸡喂虫子啊?(引导幼儿说出“一只小鸡吃一条虫子”一一对应的方法)
5.师小结:我们刚刚帮忙的时候呀,都很细心,先从小红旗的地方开始排,排在线上,排好后再一一对应好,最后看一看、比一比,就知道谁多谁少啦!
二、小组游戏,尝试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一样多,并用语言来表达。
1.介绍小组游戏内容及玩法:
一组:请小动物坐椅子。
二组:给小动物送食物。
三组:收拾玩具。
2.师交待操作要求:一边操作一边说;操作后将原材料放入篓中。
3.幼儿操作活动,师随机指导。
(师指导幼儿游戏,玩过后去其它组玩,一定要一边操作一边说一说谁多谁少。)
4.集体检验、拓展经验。
看操作照片,集体检验
师:飞机和点子一样多吗?有什么好办法能将飞机也变得和点子一样多呢?(添上一架飞机/去掉一个点子轮船),你还有什么发现?我们回去分享一下吧!
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这段时间对方位词的概念含混不清,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指认总是用这里或那里来表达,加上孩子们这段时间特别喜欢看《黑猫警长》动画片,对黑猫警长特别崇拜,为此我以黑猫警长这个故事情节为主线设计了这节《区分上下》的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区别物体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2、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黑猫警长和一只耳的头饰、老鼠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游戏:小朋友,你们听过黑猫警长的故事吗?你们喜欢谁?那今天老师来当黑猫警长,小朋友们都是白猫警士。好了,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森林里转一转,看看有什么新任务。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森林里有许多的动物,看看都有谁?(幼儿自由回答。)
小鸟在哪里?还有谁在树上?
那小朋友再看看小狗在哪里?还有谁在树下呢?
小结:小猴、小鸟、小松鼠它们都在树上,小狗、小猪、小猫咪它们都在树下。
2、我们又来到了小河边,看看都有谁?(幼儿自由回答。)
小熊在哪里?谁在桥下?
三、在情境游戏中指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1、“接电话”进入情境,黑猫警长刚才接到兔妈妈打来的电话,说它们家有老鼠偷吃粮食,老鼠很狡猾,藏在兔妈妈家的各个地方,我们先侦察一下敌情。记住:大家轻轻地走过去仔细看老鼠藏在什么地方,然后回来向我报告你们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老鼠?
2、白猫警士进入创设的情境中,侦察后坐回椅子向警长报告敌情。
提问:你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老鼠?(幼儿自由回答。)
如:桌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沙发下面(上面)有老鼠。
椅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柜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3、黑猫警长:“竟然有那么多老鼠在捣乱,情况十万火急,白猫警士们,我们快去抓老鼠吧!
(所有白猫警士听到命令后立即到布置的场景中去抓老鼠。每位白猫警士抓住一只老鼠后回到座位上向警长报告,游戏在音乐背景下活动。
4、老鼠抓到了,现在请告诉我自己是在什么地方抓到老鼠的?(提问个别小朋友,并要求幼儿用完整的话表达。)
如:我在桌子上抓到一只老鼠。
我在椅子下抓到一只老鼠。
我在窗台上抓到一只老鼠。
小结:我的白猫警士都很能干,都抓到了老鼠。
四、进一步理解和运用方位词。
1、师:但是最大、最坏的老鼠“一只耳”逃走了。你们想把它抓住吗?“一只耳”很狡猾,要抓住它,先要锻炼我们的眼睛。(听口令,眼睛看上面,眼睛看下面,眼珠转一转。)
2、另一位老师扮演“一只耳”出现,东张西望,然后藏在桌子下,警长一声令下“不许动,哪里逃?”
五、结束活动。
我们的白猫警士都很能干,晚上我们共度老鼠晚餐,let’sgo。(警士们胜利完成任务,在音乐声中走出活动室。)
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5
有益的学习经验:
1、复习认识1―4的点卡。
2、能按其数量从少到多给点卡排序并匹配实物。
准备:
1、贴绒卡片:1―4的点卡一套。
2、每个幼儿1―4的点卡和实物图片10张。
活动与指导:
1、利用多种感官巩固对1、2、3、4各数的&39;认识。
(1)复习认识1―4,逐张出示点卡,问幼儿每张卡片上有几个圆点,让幼儿点数后说出总数。
(2)听声音举点卡。如:老师学几声鸟叫,幼儿举起相应的点卡或看点卡做动作,如老师举起一个点卡,幼儿就拍几下手等等。
2、幼儿操作活动。
(1)将点卡按数量从少到多地排列。
事先让幼儿思考:4张卡片,要按照圆点由少到多的顺序排队,怎么排?引导幼儿讨论,说出将最少的1的点卡放在最前面,比它多1的2的点卡跟在它的后面。3比2的点卡多1,排在2的后面,4的点卡比3的点卡多1,排在最后面。幼儿排好后,要求幼儿观察比较,说出自己发现了什么?(每一张点卡比前面的点卡多1个圆点)
(2)幼儿对实物图片分类计数。让幼儿将实物图片摆在桌子的另一边,观察并操作:实物卡片中哪些东西是相同的,将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数一数,每一种东西有多少?
(3)幼儿给点卡和实物卡片配对。让幼儿思考:点卡上的圆点是几,就和数量是几的东西交朋友,应该怎样做?指导幼儿在点卡下面摆上相应的数量的实物卡片。
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2、学习按数量分类。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小虫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
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
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1只瓢虫。
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
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
让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39;数1个斑点的瓢虫,
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教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
教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
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
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教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
宝宝去抓害虫吧。
(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教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
(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
(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7
【设计意图】
“大”和“小”是通过比较得来的一组相对概念。幼儿不仅要在学习中获得这些相对的概念,还要让“大”和“小”的概念应用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本设计以系列游戏的活动,使幼儿在“大”和“小”的惊喜探索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学会目测有明显大小差异的物体,懂得物体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来认识的。
2、通过游戏使幼儿初步体会到由大到小和由小到大之间的转变,初步发展幼儿的多向思维。
3、激发幼儿探索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硬纸鱼20条(有大小差别)、钓鱼竿若干、用大积木围搭成一个“池塘”。
2、吹泡泡用具:装有肥皂水的&39;塑料瓶人手一份,吸管(单孔、多孔、粗细不一)数量多于幼儿人数,气球若干。
3、可变大或变小的食物若干种,如饼干、水果、青菜、木耳干等。
4、照相机、白纸和画笔,幼儿自带小时候的照片和近照。
【活动过程】
游戏一:钓鱼
1、每次请一名幼儿来钓鱼,要求钓“池塘”中所有鱼中最大的一条和最小的一条。鱼钓上来后,分别放在大鱼筐和小鱼筐里。
2、尝试:请幼儿自由地钓鱼,仍旧要求钓最大的和最小的鱼。
游戏二:超级比一比。
1、请幼儿将手放在眼睛前当望远镜,大家一起来找找教室里的“大”和“小”。
2、将幼儿分成两组,玩超级比一比的游戏:比比谁的鞋子最大?谁的头最大?谁的嘴巴张得最大?谁的手最大?谁穿的衣服最大?……
游戏三:大人和小人
1、教师讲述故事《大人国小人国》。
2、照片分享:小时候的我……(小手小脚,坐在推车里,不会自己穿衣裤和穿鞋袜、吃饭。)
3、提问:如果有一天你变大了,你是什么样的?(个子高了,胖了,力气大了,穿大鞋,跑得很快,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上学等。)
4、启发幼儿运用想像力随意表现身体某部位的变化。将幼儿表现的身体轮廓印在纸上。(可将胳膊伸长,两脚分开来表示大人;用蹲下,胳膊、腿、脚收紧或绻起来的动作来表示小孩。)
游戏四:吹气球
1、引导幼儿想一想:有哪些能够变大和变小的物体?(游泳圈、气球、蹦蹦床、折叠床、扇子、被子、雨伞。)
2、幼儿尝试让气球变大的方法。
(1)、请几名幼儿用口将气球吹大。
(2)、用口吹难度太大,可以用气筒打气。
3、思考用什么方法让气球变小。
(1)、用自己的身体部位(用手戳破、用脚踩爆、用屁股压破)。
(2)、借助外力的方法(用针刺破、用锤子或砖头砸破、用钉子戳破)
(3)、将绑紧气球的绳子解开,直接放气。
4、幼儿自由地到户外玩气球。
游戏五:食物变变变
1、大家围坐在桌前,观察饼干、水果、青菜、火腿、干木耳、面粉等食物。
2、提问:怎样使食物变大、变小?:
(吃一吃、炒一炒、切一切、剁一剁、摘断、真空包装、晒干、浸泡、油煎。)
3、分享食物,把好吃的东西变小、变没有。
【活动延伸】
1、继续收集如望远镜、放大镜、充气椅、蹦蹦床、吹泡泡等材料,让幼儿主动探索以进一步加深对大和小变化的认识。
2、展示如蝴蝶的成长变化过程等各种动物的成长资料(书、图片、录音故事),帮助幼儿初步理解“长大”的概念。
3、充分挖掘一些潜在的、隐性的游戏。如从“拔河”可了解力气的大和小、从“独木桥”可比较胆子的大和小、从“大雨和小雨”可体验到声音的大小。
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能直观比较两物(或人)的高矮。
2、能直接操作图卡直接比较图卡人物的高矮。
活动准备:
高矮不同的玩偶数个。
人物图卡数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准备数个能站立的玩偶,拿出两个(高矮差异大)提问:说说看__和__,谁高?
2、幼儿直观比较两玩偶的高矮,并回答。
3、教师请两位幼儿到前面比较高矮。(先找两位身高差异较大的,再找两位身高差不多高的。第二种情况时,幼儿如果回答“一样高”也可以。)
4、教师将幼儿每三人分成一组,请幼儿两两互相比较(以背对背站在一起的方式),另一个人轮流练习判断。(教师可以到幼儿旁边询问谁高谁矮)
5、教师那出两张大型的人物图卡,展示在黑板上(两人的距离放远一点,不易直观地比较出来)。教师提问:这两个娃娃,谁比较高?
6、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代表地面,并说明:你们和其他同学比身高的时候,都是站在地上比的,所以娃娃图卡要比身高,脚也要先对齐,再看谁比较高。
7、教师重复5、6的操作,那出其他的人物图卡重新布题。
8、请幼儿看幼儿用书。教师提问:有3个娃娃要比身高,猜一猜,手上拿故事书的娃娃和拿积木的娃娃哪个比较高?
9、请幼儿拿出娃娃图卡,将手上拿故事书的娃娃和拿积木的娃娃图卡放在框框中比一比。
10、教师提醒:比身高时,娃娃的脚要对齐框框中的底线。
11、幼儿任意选择2个娃娃图卡,重复练习判断高和矮。
12、教师可以在角落摆放身高不同的玩具数个,让幼儿不断练习比较。
小结:让幼儿了解和同学比较身高的方法,以及操作娃娃图卡比较身高时,脚要对齐底线的做法。
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点卡匹配相应数量食物的图片。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1-5点卡、毛毛虫贴画、纱巾各若干条。
2、大图书一本,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今天天气真好,毛毛虫们快到草地上来玩吧!
2.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模仿毛毛虫快乐地在草地上爬行。
二、寻找食物,感知5以内的数量。
1、教师:宝宝们肚子有点饿了吧?我们去找些东西吃。
(1)师生在草地上边爬边寻找食物,教师依次向场地撒小图片。
(一个苹果,两只梨,三根香蕉,四颗葡萄,五片树叶。)
(2)根据幼儿在场地上聚集的情况,可不断变换着方向向空处撒小图片,
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2.提问:你找到了什么?数数有几个?
教师:赶快把这些好吃的食物吃掉吧。
幼儿“啊呜啊呜”,将图片放进胸前的兜兜里。
三、欣赏故事,拓展对数量的认知。
1.教师:宝宝们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
有一只有趣的毛毛虫,它也出来找东西吃,它找到了哪些好吃的东西呢?
2.师生共同阅读大图书
让幼儿在看看、说说、数数、猜猜中,巩固对数量的认知。
四、点卡找朋友,匹配相应数量的食物。
1.出示点卡,点子数代表第×天
提问:毛毛虫第一天吃了什么?第二天又吃了什么?第三天……
2.操作活动。
幼儿每人取一张点卡,将兜兜中的小图片,按数量匹配到卡片中相应点子下面的空格里。
五、活动评价。
操作正确的小朋友在其额角上贴上毛毛虫贴画以示奖励,在同伴和教师帮助下完成的幼儿
同样在其额角上贴上毛毛虫贴画以示鼓励。
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的重量,知道物体有轻重之分。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感知并分辨物体轻重。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天平的介绍
2、一筐实物(纸球、积木、铁片、雪花片棉花、积木、玻璃球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轻重
1、出示两个沙袋
大小相同,一个轻(棉花),一个重(豆子)
引导幼儿观察并猜一猜,哪个重?哪个轻?
2、请个别幼儿上来掂一掂,再说说,哪个沙袋重?哪个沙袋轻?
让幼儿摸一摸,掂一掂,正确感知棉花和豆子的轻重。
二、初步认识天平
1.课件演示
告诉幼儿天平器是衡量两个物体轻重的一种工具。
2.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想一想:哪个重?哪个轻?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观察天平的变化
1、让幼儿观察天平的变化,并说说:天平有什么变化?
天平翘起的&39;一边表示什么?天平沉下的一边双表示什么?
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物体的轻重。
2、看图分辨轻重
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想一想:哪个重?哪个轻?
你是怎么知道的?
四、比较体轻重
请幼儿每次拿两上筐中的实物玩一玩,掂一掂,感知两物体的重量,说一说:__轻,__重。
五、评价
鼓励幼儿大胆地说说自己同时玩了哪两样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提高幼儿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教学反思:
幼儿对轻重已经有一点了解所以本次活动我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探索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验证问题.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体验采用不同方法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和成功感.
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11
小班数学活动:比较多少
活动由来
小班幼儿对于数量的比较,没有一定的方法,多数是通过直观的观察得来的。而要将两组物体的数量在头脑中进行比较,这对于小班幼儿而言是不现实的,而一一对应的排序方法是比较物体多少的最简便、最直接的方式。因此本次活动我们让幼儿通过实物操作来判断出两种物体之间多、少的关系。通过活动初步引导幼儿感知理解“多少”,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活动目标
1。能找出较多的物体,比较多少。
2。知道一一对应的方法,并能运用在活动中。
3。体验抢凳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图片3张、纸偶2个、记号笔、铃铛、凳子
2。经验准备
抢凳子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情景表演,出示汪汪狗、跳跳兔,引出课题。
师:“大家好!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两位新朋友,一个是汪汪狗,一个是跳跳兔。”
二、出示礼物,感知物体的多少。
师:“今天是汪汪狗和跳跳兔的生日,他们收到了许多许多礼物。”
1。出示图片①:“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萝卜有几个?我们伸出小手数一数?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几颗?请幼儿想办法比较谁的礼物多?”
2。出示图片②:“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汪汪狗收到了什么礼物?
哪个小朋友知道3个蘑菇多,还是4个苹果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3。出示图片③:“跳跳兔收到了什么礼物,有几块饼干?汪汪狗收到了什么,有几根骨头?请幼儿比较,谁的礼物多?你是用什么好办法知道的。”
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12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a、按特征分类。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说:这里有哪些图形?它们有什么不同?教师在黑板上画三个方格作为图片的家,启发幼儿将相同的图片送进一个方格中。请一位幼儿上来送图片回家,边送边说:什么片片,我送你回家,……
b、制作特征标记。
——教师指着一个格子中的圆形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说说:这里是什么图片?它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什么标记来表示?(引导幼儿用画圆来表示)
——接着引导幼儿制作三角形,方形,大、小标记,指导方法同上。
2、操作活动。
a、第一、二、三组。
——制作大小标记: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大小分别将大动物或小动物圈在一起,再在方框中画出大、小标记。
b、第四、五、六组。
——制作形状标记: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将相同形状的物体圈在一起,并在旁边的方框里画出形状标记。
——观察各种形状的积木,请你给三角形的积木涂色。
3、指导幼儿操作,并进行活动评价。
活动目标:尝试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制作形状或大小标记。
活动准备:1、教具:大小三角形各一个,大小圆形各一个;大小方形各一个。
2、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支笔。
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13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一条围裙,小兔、小狗、青菜、肉骨头图片;
2、矿泉水瓶、茶杯、书、盘子、小桌子;胡萝卜、鸡蛋。
3、音乐
活动过程:
(1)看看,我变成谁啦?(师穿围裙)妈妈穿上围裙要做事情啦!
(2)(出示小兔)咱们家养了小兔子,妈妈要给小兔喂青菜,一只兔子一棵青菜,一只兔子一棵青菜,咱们家有几只小兔子?(两只)
妈妈喂了几棵青菜?(两棵)
让我数一数,看宝宝数的对不对。
(3)听听,谁在叫(播放小狗叫的音乐)
是谁呀?(出示小狗)
小狗也饿了,它们也想吃东西了,宝宝们,小狗爱吃什么呀?(肉骨头)
那妈妈要准备几根肉骨头呀?请一个宝宝来说一说为什么?为什么要准备三根?那妈妈要准备几根肉骨头才能让每只小狗都有一根肉骨头呢?(三根)
你们都叫我准备三根(出示肉骨头),那好,那请你们帮我数一数啊!正好这里有三根肉骨头,那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每只小狗都能得到,一只小狗一根肉骨头。
小百科:
数量,指事物的&39;多少。是对现实生活中事物量的抽象表达方式。从远古时代开始,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人们就需要创造出一些语言来表达事物(事件与物件)量的多少。
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14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中能用目测和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长短,体验自己发现结果的成功感。
2、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二、活动准备
1.篮子(人手一只)、吸管、彩带、(每人两件,一件长的,一件短的)
2.录音机、音乐《小鸟飞》《娃哈哈》《小兔跳》
3.小兔、小猴头饰(都带上尾巴,其中小兔是短的尾巴,小猴是长的尾巴)
三、活动过程
1、出示物品,引起幼儿兴趣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好玩的`东西,但是请你们玩之前呢,老师有个要求,就是你们在玩的时候仔细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你觉得它们是怎样的?
2、每人一个袋子,里面装着准备好的物品,幼儿自由尝试发现问题。
3、2分钟后请幼儿讨论发现的问题。
4、提出要求,引导幼儿再次尝试现在请小朋友从你们的袋子里拿出相同的东西,玩一玩,比一比,看看这次聪明的你们又能发现什么?
5、幼儿把发现结果说出来。
四、出示带子刚才小朋友都很聪明,说出了自己发现的问题。现在看看老师袋子里面又有什么东西呢?。
看棍子,幼儿说出自己看到的情况。
教师小结:多出来的这里是长的,出示字:长。幼儿唱读。
这边没有的是短,出示字:短。幼儿唱读。
五、结束活动
1、游戏:听信号做动作教师说长,幼儿用两只手比长,开始时带着幼儿做。教师说短,幼儿用手比短。
2、游戏:看表演现在呢,有两只小动物要给小朋友表演,大家一起去看,好吗?幼儿听音乐《娃哈哈》离开位置,到前面。
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要看清楚等下出来的小动物谁的尾巴是短的?现在请小朋友准备好啦,小动物要表演了。
教师带上头饰扮演小兔小猴。
幼儿回答是小兔后,放音乐《小兔跳》带领幼儿学小兔跳。
小朋友都很棒,现在我们一起做小兔去拔萝卜啦。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下来,发现幼儿之间在能力上还是有差异的,大部分幼儿能很好地进行比较,但在表达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儿不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在这点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引导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想法,并帮助他们梳理总结。
在活动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动反思,所以在准备学具和提要求时更谨慎了。引出“一端对齐法”的概念,对幼儿能较快地理解还是有帮助的。相信对将来三个以上的物体进行比较有一定的帮助。
整个活动让幼儿在魔术中开始、游戏中结束,整体感觉孩子们能尽快地融入整个活动的氛围,都还挺开心的。
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15
活动目标:
1、感知4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总数。
2、学习按照数量对应取物,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愉快心情。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小动物头饰若干、挂图、数字点卡、小礼物若干等。
活动过程:
1、认识动物宝宝,说出它们数量。
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课题>。请出去参加春游的动物宝宝们和小朋友认识,然后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每种动物宝宝的数量,并用动作表示出来。(如,一只猫就学小猫叫一声,两只小狗就学小狗叫两声)
2、和动物宝宝去春游:
让全体幼儿唱着>的儿歌,做着小律动,开始出发去春游。引导幼儿说出春天有什么景物,然后出示>的图画,让幼儿看画面上有些啥?(一个太阳、两只小鸟、三棵小树、四朵花儿)。
3、游戏比赛:
小朋友欣赏了美丽的自然,为了让家尽兴,请动物宝宝和小朋友来进行一场比赛。请幼儿分组比赛送点卡,看谁送点卡又快又准。
4、春姑娘送礼物:
春姑娘特别欢迎小朋友和动物宝宝来到自然中,为了表达她的谢意,她要送给每一位小朋友一份小礼物,但小朋友需凭点卡票获得相应的礼物(幼儿操作:每一位幼儿按点卡取相应的小红花或小绿叶)
5、小结:
小朋友今天玩得开不开心呀?你们欣赏了美丽的自然,收获了春姑娘的礼物,还认识了这么多动物宝宝。
教学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