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一年级教案 >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 新华 一年级教案

编写教案时,教案中教学步骤要具体、明确,各步骤衔接要自然、紧凑。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怎样写才正确?接下来给大家整理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生词,会写“转、每、讲”三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友情的美好可贵,学习礼貌待人、热心助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青蛙是怎么帮助小鱼了解岸上的故事的。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读悟情。

教具准备:

1.课件

2.插图、头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由图引出课题

师: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这是一个美丽的池塘(在黑板上画一个池塘)。清澈见底的池塘里有碧绿的荷叶(贴上两片荷叶图案)。有一条小鱼(贴小鱼的图),在水中游来游去。岸上有一只小青蛙(贴出青蛙的图片)。这两个好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这篇课文——池塘边的叫声(板题)。

(二)复习巩固。

过渡语:昨天咱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和词语宝宝,今天,小鱼要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还认不认识它们。瞧,它们来了!

游戏:小鱼考考你。(多媒体出示词语,男女生接读词语)

池塘边 连连 去过 岸上

干什么 好奇 背上 背着

转了一下 亲了亲 谢谢 半天

从此 每天 讲故事 趴在

(三)品读课文,感悟情感。

1. 学生自由读,读顺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这条好奇的小鱼想到知道岸上是什么样,但是,鱼儿离不开水,这可怎么办呢?现在请孩子们自己读一读第三到六自然段。(学生自由读)

2.小组分角色读,读通课文。

师:青蛙大哥有没有帮小鱼想办法呢?(有)想了几个办法?(两个)分别是什么办法?现在请同桌共用一本书,你读一段,同桌读一段。

3.精品细读,读出感情。

(1) 师:谁来说说青蛙想的第一个办法是什么?(抽生读)

师提问:小青蛙想出这个办法时做了一个什么动作?(转了一下)师:谁再来读一读这个办法。(抽读)

师:我们一起来当当这只爱想办法的青蛙。全班一起。

(2)师过:这个办法行吗?(不行)

师:为什么?(因为小鱼会干死)是啊,真让人着急,从哪个动作可以看出小鱼很着急(连连摆着尾巴)让我们加上动作赶快去告诉青蛙吧。(全班齐读)

师:老师看到了某某小朋友,不停的摆动着自己的小手非常着急的样子。孩子们,我们人有手,可是小鱼却没有手,它只有尾巴。假如你是这条着急的小鱼你会怎么说?(抽生读)

师:全班一起来。(齐读)

(3)师过:是呀,这可怎么办才好呢?这个时候,青蛙又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呢?(指名回答)青蛙在想这个办法时做了一个什么动作?(转了两下)跟刚才想的第一个办法有什么不一样?说明这次青蛙想的办法比第一次想的时间还要长。

师:青蛙呀,通过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师加动作),终于想出了第二个办法。

师:这时它的心情一定怎么样?(高兴)

师:谁来试试,读出青蛙的高兴来。(抽生读)

师:它想了这么好的一个办法,真为青蛙感到高兴。全班一起高兴的读一读。(齐读)

(4)师过:小青蛙把这个办法告诉了小鱼,小鱼高兴的游到青蛙身边,亲了亲青蛙的白肚皮,说:(一起)“太好了!谢谢你啦!”

师:小鱼为什么要亲青蛙的白肚皮呢?(感谢)

师总:这是它表达感谢的一种方式。就象我们人握手一样。

师:老师来当这只乐于助人的青蛙,谁来当当这条懂得感谢的小鱼?(抽生读)

师:全班一起读。(齐读此段)

(5)师:孩子们,你们听。(课件:青蛙叫声)原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小鱼的梦想一步步的实现了,“从此,每天傍晚,池塘边就响起了“呱呱”的叫声,那是青蛙在给小鱼讲岸上的故事呢。”

(四)想一想:你还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小鱼?

师过:可是冬天的时候,青蛙要干吗?(冬眠)

师:是呀,那小朋友们还有什么好办法来帮助小鱼了解岸上的事情?

(五)说一说:你喜欢故事中的谁呢?为什么?

(青蛙:热心、聪明、乐于助人。小鱼:可爱、好奇、懂礼貌。)

(六)演一演。

师过:老师看到了一群非常懂事,有礼貌的小鱼。咱们一起来演一演这条有礼貌的小鱼,当当这只热心的青蛙大哥。

男女生表演。

师:男生当青蛙大哥,女生当小鱼。带上你的动作。

(七)写一写。

师:今天我们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来写写生字。

(出示“转、讲、每”三个生字)

1.观察字形,归类识字。

“转”和“讲”都是左右结构的生字,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每”字,上小下大,下面的“母”字中间的横要写得长而平稳。

2.学生在生字书写本上练习写。

3.反馈

(八)总结。

小朋友们,青蛙和小鱼要回家了。让我们用美美的读书声来欢送它们吧!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够自己独立设计出小雨点的旅游线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介绍。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4、正确、美观地书写“海、洋、跃”,并能够组成词语。

教学重点:

1、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雨点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动态,并能设计出小雨点的旅游线路。

教学难点:

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

教学准备:

挂图、小黑板、录音机、生字卡片、小红花小蘑菇等小奖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昨天,老师带着小朋友们去见了一个好朋友,它是谁呢?让我们一起喊出它的名字好不好?

板书:雨点

今天老师还要把小雨点请出来跟我们一起玩,现在小雨点要检查一下小朋友们昨天的学习情况了。

1、默写生字:落 觉散 步 跑

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练习本进行听写,并请四位小朋友到黑板上默写。

2、认读课文中的词语:池塘 睡觉 小溪 散步 江河 奔跑 海洋 跳跃

个读,小组读,齐读,看谁读的又准又清晰。

二、初步把握课文

1、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小雨点非常满意,让我们打开课本,看看小雨点今天 要带我们去哪里玩?

2、原来小雨点今天要带我们去旅游,但是它缺少一条旅游线路图,很苦恼,小朋友可不可以帮帮小雨点呢?

下面请小朋友们结合老师的挂图和课本上的图画,边读课文边思考,并设计出小雨点今天的旅游线路图。

3、板书

开始→( )→( )→( )→(海洋)→结束

4、请两个小朋友到黑板上设计,其他小朋友小组进行讨论,帮助他们进行修改,设计一个最完美的旅游线路。

5、设计好的线路图

开始→(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结束

三、细读品味课文

1、下面我们就拿着这个线路图跟着小雨点去旅游吧。

第一站:池塘

(1)描述一下小池塘的样子(像一个摇篮,很平静)

(2)下雨点在池塘里干什么的呢?

小雨点像一个宝宝在池塘里睡大觉了,谁能把小池塘睡觉的感觉读出来呢?

(3)指名读,并加上小朋友的动作,老师范读,全班齐读。

第二站:小溪

(1)描述一下小溪的样子(小溪的水是缓缓流动的,很清闲)

(2)小雨点在小溪里干什么了呢?

什么叫“散步”呢?你散过步吗?和谁一起散步的?心情怎样?

看书上的图:雨点跟随着小溪的水,在自由自在地散步呢!请你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这句话,并用动作表现出来(像一个老爷爷,手背在后面,悠闲的散步)。

(3)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老师范读,齐读。

第三站:江河

(1)江河是什么样的呢?(波涛汹涌,奔腾不息)

(2)小雨点在江河里做什么呢?(奔跑)

小雨点在江河里为什么要奔跑呢?它跑到哪里去了呢?

(3)你来读读雨点奔跑的句子,指名读,小组读。

第四站:海洋

(1)雨点在江河里跑啊跑,跑到了海洋里,海洋是什么样子的呢?

(2)雨点在海洋里干什么?

什么是跳跃?看书上的图,小雨点是怎样跳跃的?你来学学小雨点跳跃一下。

小雨点跳跃时多开心呀,谁来读读这个句子?读出小雨点的开心来。

(3)想去海洋旅游的小朋友读读,齐读。

2、教师总结雨点落入不同地方时的状态,由静及动,由小及大。

四、有感情地品读、背诵课文

1、根据你自己设计的旅游线路图,尝试着讲述一下小雨点的旅游经过。

2、这么快乐的小雨点,你能把它用动作表现出来呢?

自由练读,加上动作。

指名读,范读,齐读。

3、小雨点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能不能把小雨点记住呢?

自由背诵,指名背全文。

4、休息时间:一起来听听一首儿歌《小雨沙沙》,放松一下。

五、学写生字

1、今天,雨点还要送给你们三个生字呢!

出示:海 洋 跃

2、逐字指导

(1)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2)观察田字格中的位置。哪些笔画和横竖中线有关?

(3)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六、完成学案上的达标检测。

板书设计:

雨点

开始→(池塘)→(小溪)→

(江河)→(海洋)→结束

↓ ↓ ↓ ↓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由(静)及(动)

由(小)及(大)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3

《石榴娃娃笑了》教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石榴成熟时的特征,感受秋季景物的变化。

2、让学生在“快乐读书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喜欢阅读。

3、认识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

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秋天石榴成熟时的特征,感受秋季景物的变化。

教具准备:

石榴,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读书兴趣

谈话引入:

听说今天果宝特工们都去水果商场开会了,他们啊正准备一场演出呢。也巧,老师在来的路上就遇到一个水果宝宝,他呀,听说小朋友们在这儿上课,也想来听听。你们想不想见见他?用什么方式欢迎他呢?(生鼓掌)

师出示:石榴。你们认识他么?他叫什么?(石榴)你吃过石榴么?味道怎么样?

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二,来学习一篇和石榴有关的儿歌。

师板书课题。

二、读文感知

1、看拼音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看着拼音多读几遍。

2、圈出本课要认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3、看着汉子再读儿歌,把句子读通顺。

4、有位魔法师听到了同学们的读书声,也想和同学们比试比试,想不想听听他的声音?(想)放范读录音。

5、魔法师读得好不好?你敢不敢向他挑战?

指名1读。

不仅吐字清晰,而且声音洪亮。谁能读得比他还好?指名2读。

6、读得真不错,我们一起来试试,生齐读。

三、识字

1、同学们刚才读得这么认真,不知道文中的生字宝宝你认识了没有?现在它们可要出来考考你们了。(认字高亮)

第一关:带着拼音读一读词语。指名读,读对其他跟读。齐读

第二关:摘掉小帽读一读。开火车读词语。

第三关:一带多,对比读。

2、现在把这些生字宝宝送回文中,你还能认识他们么?指名读文。

四、解决疑难

1、你读懂了什么?生交流。

2、老师有一个问题还没弄明白,谁呢帮帮老师呢?

这个问题就是:石榴娃娃什么时候露出了小小的红牙?(秋风亲了亲石榴娃娃的脸颊后)为什么是秋风而不是春风呢?(秋天石榴才成熟)

你可真善于思考!

3、说话训练:秋风还会亲谁的脸呢?(出示片:丰收高梁、稻子、玉米、白菜)

例句:秋风亲了亲石榴娃娃的脸颊,石榴娃娃就笑了,露出一排排小小的红牙。

秋风亲了亲,就了,露出。

说得多好啊,想象力多丰富啊。要不怎么说想象是诗人的翅膀呢,看来咱们同学真有诗人的天分呢。

五、指导有感情朗读

1、片出示石榴树。

看,这就是石榴树。石榴树美么?(美)

上面红色的果实就是石榴,石榴什么样?(红红的,大大的,圆圆的)能用“又、又、”说一说么?(又大又圆)

你用词很准确很形象。

2、这么多又大又圆的石榴可不可爱?(可爱)所以作者把它们称之为娃娃。你喜不喜欢这些石榴娃娃?(喜欢)

(1)能带着你的喜爱之情读一读吗?一生读。

不错,要是能读得再慢一点就更有儿歌的味道了。谁再来试一试?指名2读。

(2)男女生轮流读。各读一句。

(3)读得真好,仿佛大家都是小诗人了。

六、拓展阅读与赏析

1、简介:

有一个老朋友想来看看这里是哪班的小朋友表现这么好,你们想见见这位老朋友吗?

出示:王宜振照片

他叫王宜振,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呢。出示简介。

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我国当代的儿童诗诗人。在全国一百多家刊物发表诗歌2000多首、童话50多万字。有40多篇作品入选教育部审定通过的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正式教材。代表作有儿童诗集《笛王的故事》、《中国彩色童话》。

2、他呀,把咱们今天学的这首儿歌进行了改编,我们一起读一读。

你觉得王爷爷改编的和我们教材中的儿歌相比哪个更好?

应该说各有特色,但是我更喜欢第二种,因为句式更简短一些,而且4句一节的形式读起来更有韵律。可见,同样的题材,表现形式不同,效果也就不同。那么平时我们在写作、说话、做事时也要注意表达的方式。

看来王宜振爷爷还真挺了不起,不过大家不用羡慕,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将来也一定能像王爷爷一样,成为一个不起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田老师在这里祝愿大家都能梦想成真。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谢谢同学们。下课。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4

设计说明: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本篇课文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读文中9个生字,学会“放、点”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感悟菊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写本课9个生字。

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

1.“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的指导朗读与理解。

2.“放”的笔顺。

教学准备:

1.课件。

2.周末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公园去看菊花。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1.导入  :今天我们学校迎来了许多客人,虽然天气很冷,但校园里盛开的菊花就像我们此时的心情一样,在热烈的欢迎客人们的到来。你们喜欢菊花吗?喜欢它什么?

2.课件出示小芳一家出门去的画面:瞧,星期天早晨,芳芳一家也出门了,他们去干什么呢?

3.揭题,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书写课题“8.看菊花”,小朋友们把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写题目;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个“看”字?师做手势帮助理解

4.指导读题。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过渡:看菊花?芳芳看到了什么样的菊花呢?下面请小朋友们借助汉语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生自由读文,师行间巡视,了解学生朗读情况。

3.初学生字。

(1)课件出示一组生字(都会读了吗?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生字掌握得怎么样了)。

(2)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3)去音节读,课件出示一组词语:菊花爸爸妈妈紫红的开放离去许多一点儿

(4)开火车读;齐读。

4.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节读文,师相机正音。

三.细读课文,品味语言。

(一)第一自然段。

1.谈话: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去公园玩,你的心情怎么样?瞧你说得多开心呀!能不能把这种愉快的心情带到第一自然段中呢?你来试试。

2.指名读第一段;自由练读;再指名读。

(二)第二自然段。

1.过渡:要到公园看菊花了,多高兴呀,让我们赶快出发吧!

2.课件出示一大片菊花及文字_________呀,公园里的菊花_________。

公园到了,看到菊花,你想说……指名说。

老师也想说了: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画面出示: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3.指导读,你也想这样说吗?指名读,说一说“好看极了”什么意思;再读读看。

4.课件出示:黄、白、淡绿、紫红色的菊花。

师:是呀,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它们都穿着五彩的衣裳,有黄的,有白的,有淡绿的,有紫红的,真漂亮呀!谁愿意来试着读读看。

5.扩展:你还看过其它颜色的菊花吗?

6.指名读,齐读。

7.导入  下一句:它们穿得那么漂亮,在干什么呢?……的菊花可真多呀,让我们来数一数吧。

8.课件出现一组画面,板书“朵”,请学生上来用“朵”数最上面一幅;再数下面一幅,数不过来呀,怎么办呢?板书“丛”,别着急,老师送你一个词,再数;数第三幅,一丛丛也数不过来了,那我们只能用“片”了,板书“片”。是啊,菊花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数都数不过来,让我们发挥集体的力量一起来数吧,齐读。

9.谈话:咦,这儿怎么只有菊花?其它的花都到哪去了呀?原来它们都怕冷,有的谢了,有的……只有菊花,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指名读: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10.看着这么美的,这么不怕严寒的菊花,人们怎么舍得离去呢?指名读: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舍不得离去。

11.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齐读。

12.尝试背诵(师范背,你能学着老师这样吗?)。

(三)三、四自然段。

1.人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走,他们会想些什么呢?指名说。

2.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内容,我们来听听爸爸是怎么说的,放录音。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4.听了爸爸的话,你有什么感想?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内容。

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指导读好“更好看了”。

四.学写生字,掌握写法。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认读,读后用生字口头组词。

2.自学书后笔顺,指名说,课件出示笔顺,帮助记忆。

3、师范写生字,讲清书写要求。

4、在书上描红。

5、完成《习字册》。

自我评析: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语文,要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我觉得我的教学设计中就注重了新课标的这种精神,能够让学生经历这种学习的过程,让他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学习。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5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记叙了一家人在周末去公园看菊花的情景,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竞相开放的高洁品质,文中的“我”两次赞美菊花,第一次是第二自然段开头:好看极了,第二次是第四自然段结尾“更好看了”。“我”两次赞美菊花的原因和程度各有不同,第一次是因为“我”看到了菊花的颜色美和数量多,不怕寒风开放着,所以引得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其中“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在数量上不断递进,这是个重点,可利用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第二次是因为“我”听了爸爸的话,对菊花有了更深刻了解,对菊花的品质有了更深刻感悟,这篇文章的重点段落是第二自然段,从整体结构看,第一句与第二句是总分关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能正确书写“许、听”两个生字,认识一种笔画横折提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们喜爱菊花不仅因为它好看,更因为它有不怕冷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指导朗读课文,感悟菊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

2、“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的指导朗读与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这节课,我们和小作者继续去公园——看菊花。板书课题:看菊花。请同学们把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写题目,齐读课题。那我们去公园看菊花,你心情怎样?

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课题。(齐读课题)

2、我们都去过公园,有些公园的景点都需要——门票,公园里的售票阿姨说了:只要我们小朋友闯过两关,就可以拿到门票。有没有信心拿到门票?

(1)、第一关:

公园开放一点儿不怕冷

也许听了看菊花紫红的

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开火车读。小朋友们读得真不错。

(2)、第二关,考考小朋友的记性:

你还记得:什么时候,谁带着小作者,去哪里看的菊花吗?谁来?

星期()()晨,()()()()带我()()()看菊花。

(指名完成填空,齐读。)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很轻松地拿到了门票,接下来,就跟着老师一起去欣赏菊花吧。

民主导学: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菊花图:走进公园,看到这满眼的菊花,你最想说什么?

2、是呀,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出示句子: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好看极了”是什么意思呀?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非常好看、特别好看、十分好看)

②谁来夸夸菊花?指名读。

3、菊花好看在哪里?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画出来。

颜色美:

(1)出示“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

谁能来读一读?(指读)这表现了菊花的什么美?(板书:颜色美)其实呀,菊花的颜色可多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还有什么颜色的菊花?出示一些其他颜色的菊花的图片。是啊,菊花的颜色多得说也说不完。所以说,引读——“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

④这么多美丽的颜色,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色彩斑斓、色色俱全)

谁愿意用朗读来表现菊花的颜色美?(指名读,男女生读)

过渡:你还从哪儿感受到菊花的美?

数量多:

(1)出示句子“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这说明了什么?(板书:数量多)数量多也展现出菊花的好看。

(2)讲解“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①(逐一出示图片)你来看,这是一朵菊花,把它们放在一起就是一朵朵菊花。这一朵朵菊花聚在一起就是一丛菊花,一丛又一丛的菊花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丛丛菊花。一丛丛菊花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片菊花,一片又一片的菊花汇集在一起,向四周蔓延开去,就成了一片片菊花的海洋。

②菊花可真多呀!你愿意用朗读来体现菊花的多吗?读之前提一个小建议,你可以随着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声音逐渐升高来体现。(指读,分组读)

(3)讲解叠词,拓展运用

①像这样两个重复的词语叫做叠词,叠词表示数量多。你还记得在哪课见过类似的词?

如:

小河里的鱼特别多,我们可以说——

桌子上的书特别多,我们可以说——

森林里的树特别多,我们可以说——

同学们很聪明,很快就掌握了叠词的用法,希望在以后的写话中,你也能运用到。

品质美:

这么好看的菊花,什么时候开放呢?

出示: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①菊花是在什么时候开放的?深秋是什么时候?

(秋天即将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这时候的天气特别冷。

小朋友们都戴上了帽子,把手插在衣服口袋里,不愿意伸出来。

2、但是,菊花怎么样?

(1)理解“迎”字,做动作理解

①“迎”是什么样子的?做一做动作(生做动作)面对寒风,昂首挺胸,不退缩,这就是迎。

②从这个“迎”字你体会到了什么?(板书:勇敢、坚强)

我看到了某某菊花抬起了头,某某菊花也挺起了胸,想做一个不怕冷的小勇士!你比菊花还勇敢!

男女生赛读。

评价:看来,我们班的男生和女生一样勇敢。

3、这么美的菊花人们喜欢它吗?引读:人们……(出示句子:人们边看边走,边走边看,舍不得离去。)

4、齐读第二自然段

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一下这美丽的菊花。

5、指导背诵

①(出示第二自然段填空)相信这美丽的菊花已经印在了你的脑海中,你能把它补充完成吗?(教师引,学生填空)

出示:公园里的菊花。的,的,的,的,一朵朵,,,它们正迎着的寒风开放呢。人们边看,边走,舍不得离去。(二)第三、四自然段

1、从你们的背诵中,我感受到大家舍不得离去,大家舍不得离去不仅是因为菊花颜色美、数量多,更因为什么?(坚强)

2、爸爸和你的感受一样,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爸爸的话(出示第三自然段,教师范读)

3、爸爸的话说得真好,让我们把它记在心中。(齐读第三自然段)

4、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引读第四自然段)(板书:更好看了)

(三)生字教学

今天我们欣赏了美丽的菊花,感受到了它的坚强、勇敢,希望同学们也像它一样,你能做到吗?菊花姐姐听了你们的话很高兴,带来了2个朋友,我们一起看看是谁?(出示生字:许、听)

分析字形,学习新偏旁

1、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左右结构)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2、记忆结构、笔顺。

3、师范写,边说注意点:“听”字“口”偏左上;“许”右半部分第二横偏长。

4、生描红临写,提醒写字姿势: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2、喜欢画画的同学把你最喜欢的菊花画下来。

板书设计:

8、看菊花

美不怕冷

(喜爱)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6

《小溪笑了》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流利地背诵课文。

3、读认生字,利用分析法和联想法记忆生字。

4、体会小溪变化的原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思。

教学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意。

教学难点:了解小溪的变化与动物行为变化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器。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昨天我们都被春天的景色迷住了,就是因为春天中有美丽的颜色、悦耳的声音和感人至深的微笑——池塘在笑,小溪也在笑,它们怎么会笑呢?让我们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小溪笑了》这篇课文。

二、学习生字。

1、请学生们试读课文,找出文中不认识的字。

着往医生仔细都

溪扔屑猪些臭病

2、请学生根据拼音试读这些生字,然后老师订正。

3、结合上述情况,指出应注意的生字。

着、都、病、

4、跟老师认读这些生字,特别注意刚才指出的几个。

5、学生练习读。

6、检查。老师点同学认出所出示的生字卡片,并及时订正。

7、你记住这些字的读音了吗?想不想和它们成为亲密的朋友?那么就有必要记住它们。

8、进行自学,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注意对难字指导。

9、学生练习写,教师具体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流利地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读课文。

4、体会小溪变化的原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思。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小溪的变化与动物行为变化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语

1、上节课我们已经掌握了课文的生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3、学生观看灯片投影,说说这四幅图的情景。

图一、一条河水清清的小溪,正唱着歌快乐的流向远方。

图二、小兔、小猪、小猴正往小溪里丢垃圾,溪水变得黑黑的。

图三、动物们聚在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大家都互相提醒着不要再往河里扔垃圾。

图四、小溪又唱着动听的歌流向远方。

这几幅额头画是本篇课文所反映的内容。请同学们试读课文,想想小溪开始是怎样?

4、请同学们读第一段,你认为在读第一段时应该怎么读?(高兴的心情)

5、分小组读,看哪组读得,

6、小溪后来变成了什么样的了?是什么原因?

(小兔、小猪、小猴正往小溪里丢垃圾)

7、这部分应该怎么样读?(读出不满)

8、读到这里,你心里有什么感受?请说说。

9、那怎么样才能变回原样呢?(先找原因,再治理)

10、动物们怎么样做?

11、结果怎样?

12、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来读这一段。学生试读这一部分。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评出优胜者,进行鼓励。

四、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身边的小朋友们说些什么样?

(鼓励学生发言)

五、全文小结:

本文主要写小溪前后变化,旨起我们思索——这是什么原因?原来是动物们不保护环境造成的。在生活中由于人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的恶果造成的。想一想,你见到的有哪些,请同学们说一说,看谁说得好。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7

一、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读中识字。在自主语文实践中学会阅读,培养语感,感受阅读的乐趣。

二、设计流程:

(一)看图,逐步揭题

1、教师板书“梅花”后问:“见过梅花吗?能描述一下吗?”

2、点击课件显示梅花图,学生观察。然后在“梅花”后面板书“山”。

3、同学们读读“梅花山”,你能想带些什么?

4、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谈话。

5、春天到了,满山的梅花开放了,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师生共同板书课题)

(二)认读课文,把握内容

1、先听老师读课文(配乐)请大家边听边想象,听后说一说你看到些什么。

2、生练读课文

(1)你想跟老师一样美美地读课文?吗生自由练读。(出示读书要求)

(2)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发现哪些字比较难读,请你再读一读,然后请会读的小朋友做小老师来带领大家读。

(3)点击课件,显示生字:

盛晶莹透涌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4)这些生字娃娃我们都认识了,在课文中,这些生字娃娃和好朋友在一起组成了词语,请大家读读课文,用笔把生词画出来,读一读。(点击课件显示生字)看生字,说词语。(生说出词语时,师点击生字,显示词语,学生读)

(5)读课文时,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大家的?(学生提示后,小组间练读)

(6)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录音轻声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读中体验

1、指导读课文第一小节。

(1)“无穷想象读中来”,让我们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梅花山中尽情地看一看,闻一闻,谈一谈吧!

(2)品读课文想象情景。

(3)小组交流后汇报学习情况。

(4)看到了什么?从学生谈话中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再次展开想像加深感受,如: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A.读这句话时,同学们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美景?

B.学生交流后,相互演示情景,动态地感受梅花亲密无间尽情盛开的情景。

C.多媒体播放梅花盛开的场面,学生面对美景朗读句子体验感情。

(5)闻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A.阵阵清香扑面而来,置身其中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交流感受。

B.闻着这醉人的花香,如果让你闭眼想象,你的眼前回出现什么情景?学生闭眼后想象后交流。

C.教师相机出示句子“一朵一朵梅花晶莹透亮”,点拨学生抓住“晶莹透亮”展开想象:清早花瓣上沾着小露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是什么样的?再闻闻阳光中梅花的香味,是什么样的感受?飘到你的心里了吗?

D.在梅花丛中,看着美丽的梅花,闻着淡淡的清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2、指导读第二小节。

人们喜欢梅花,一有空就到梅花山去踏青、赏美。到了休息日,人就更多了,请你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那么多人。你到了梅花丛中,除了看到满眼的梅花,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赏梅的人们会有哪些表现呢?(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花海人潮的热闹场面)

3、赏读全文,积累内化。

(1)我们随作者到梅花山游览了一番,你想把看到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别人吗?

(2)在舒缓的轻音乐中,学生听读欣赏。

(3)你认为文章哪儿写得最精彩?把你最欣赏的内容背一背。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本课的8个生字。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了解看菊花的内容,了解人们喜爱菊花,不仅因为它好看,还因为它具有不怕冷的品质。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四线生字格。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课

1.你们喜欢花儿吗?喜欢什么花?

2.你知道吗,有一种花喜欢在秋天开放,它就是——菊花。

3.板书:菊花(带拼音)

识字:“菊”

方法:菊花的花瓣真多呀,“菊”字的笔画也很多,让我们用这个方法记住这个字。

4.过渡:秋天是赏菊的最好的季节,老师今天就带着大家去“看菊花”。

板书:看。

方法:“看”字下面有一个“目”,我们用手势一起记住这个字。

5.小结:做动作、数笔画都是认识生字的好办法。

6.读课题

(1)谁来读课题?(真不了不起,借助拼音能读的准确。)

(2)能得更响亮些!(老师真喜欢你的声音,希望多听到你的发言。)

(3)我们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圈划生字

1.这么一会儿就跟2个生字交上了朋友,想认识更多的生字朋友吗?它们都藏在课文当中,拿出铅笔,打开书——一边读一边把生字圈出来。读完了放下笔就坐好。

2.你们读得真认真,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了,小手指,伸出来,指着书,认真听。

3.老师范读课文。

三、认字识字

生字朋友跳到大屏幕上了,还认识它们了吗?

1.单个出示,自己拼一拼,读一读。

2.(单个出示)认识它,就大声的读出来。

指名拼读——他读的对吗?跟着他来读。

3.(全屏出示)生字朋友亲密的聚在一起啦,能读对吗?

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

4.(摘掉拼音)我们来开火车读——理解:开放(用手势帮助理解词语)

4.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字“不”,它藏在句子中,你还会读吗?

5.生字朋友很开心的回到课文中。谁能读一读课文?

(请同学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四、理解课文

1.星期天,爸爸妈妈带你去看菊花,你高兴吗?

你能高兴的读一读这句话吗?

(指名2人)

过渡:看你们都美滋滋的,我们快进入公园看看吧。

2.看菊花录像

3.菊花开得怎样呢?

(好看、漂亮、美丽)相机板书:美,多,好看

第一层:美

(1)指导朗读: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好看极了——拓展)

(2)看到这么漂亮的菊花,我拿起相机拍了好多张照片。

【图片】好多种颜色呀,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菊花?

【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指名读——谁再来说说菊花的颜色?

(3)拓展练习:公园的菊花颜色可真多呀,你还看到了哪些颜色?

(4)谁来美美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第二层:多

(1)菊花被你们夸得真开心,。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菊花好吗?一朵,两朵,三朵……

啊!那边还有啊,一朵一朵地数要数到什么时候啊,我们换个词儿来数,一丛一丛地数。一丛,两丛,三丛……

啊!远处还有那么多啊!一丛一丛地也数不过来了,再教你们一个词儿,一片一片地数。一片,两片,三片,四片,五片……菊花多不多啊?

(板书:多)

(2)过渡:老师听到我们小朋友数菊花的声音是一次比一次激动,眼睛也是一次比一次瞪得大!

(3)真激动啊,见到这么多菊花,我们再来数一数(出示: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4)同位一起来数一数——指名同位合作——哪一组同学愿意来数一数——愿意数的一起来数一数。

第三层:不怕冷

(1)引读: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

(2)哎呀,天冷了,深秋的寒风吹起来了,菊花你们怕吗?

(3)有的同学像菊花一样小腰板挺直了,有的同学像菊花一样把头昂起来了。

(4)你们个个都是好样的!你快告诉人们,我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你也来告诉人们——你也来——我们一起告诉人们。

(5)菊花真勇敢呀!它不怕冷【板书】

(6)小结:老师希望你像菊花一样不怕冷,做勇敢的孩子,好吗?

第四层:舍不得

(1)时间过的好快呀,可是你舍得离开菊花吗?我也不舍得,大家都不舍得离开,引读:人们……

(3)这么美的菊花,我们再来细细地欣赏一番吧。——齐读。

3.真是舍不得离开呀,人们一边看,一边会说什么呢?

爸爸怎么说呢……

4.听了爸爸的话,我觉得菊花更好看了。【板书】

五、指导书写

1.菊花仙子听到同学们这么喜欢她,她开心地带着生字朋友来了,我们一起读读他们吧。

2.有朵菊花特别开心,想考考大家。它问:我是谁呀?

“公”,怎么记住它的?(交流)

3.用写的方法记得更牢。

4.认真观察“公”。一笔撇、二笔捺、三笔撇折、四笔点,四笔写成一个“公”。

5.老师想把它写到黑板上,哪位同学来提醒老师怎样写好它?

6.老师示范——请学生评价——请学生先描红再写一个字。

7.展示评价。

8.菊花仙子非常高兴,同位互相看看,写得好,就画朵小花奖励他。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相信学完了课文,颜色美、开得多又不怕冷的菊花一定盛开在你的心中,回家后,把菊花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和好朋友,好吗?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新词。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树木对于人类健康和环境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具准备:

挂图、录音、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师:同学们,春天已经悄悄来到了,看,我们的黑板报就在向我们传递着春天的讯息呢!你想到了哪些关于春天的词语呢?(春光明媚、春寒料峭、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柳暗花明、草长莺飞、莺歌燕舞、万紫千红、花团锦簇、花红柳绿、姹紫嫣红、满园春色、含苞欲放、柳绿花红、鸟语花香、百花齐放 )

2、是的,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也是植树的好季节(板书:植树)知道我国的植树节吗?(3月12日)在那一天,许多人都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去植树,其中也包括我们少先队员,他们迎着和煦的春风,迈着轻快的步伐,相互喊着:“走,我们去植树”。(出示课题)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路。

1、这是一首诗歌,共6小节,有信心读好吗?(指名分小节读,注意正音,同桌读)

2、读得挺流畅的,不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听要求:(1)、一小节一小节地认真读文,想想每小节都写了什么。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作上记号。(2)、尝试给课文分段。(生自由读文)

三、组内交流,概括段意

1、说小节的意思

2、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1-2)讲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的活动。(春日去植树)

第二段(3-5)讲植树的重要性。(植树好处多)

第三段(6)表明少先队员植树的决心。(号召多植树)

3、分段读文

四、精读第一段 理解内容

1、看看课文插图:观察三位少先队员的动作表情,猜猜他们当时的心情。(愉悦、自豪、激动)

想想他们都会到哪些地方植树?文中是怎样写的?读好四个词语(板书:滩、渠)关注省略号。

2.、我们就应该带着这样的感情读好第一段。(指名读)

3、读文的过程中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和煦”(与照比较)伴随金色童年的……

4、全班齐读:读出轻快、有力的语气,读出少先队员的蓬勃朝气。

五、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课外采蜜:搜集关于树的古诗、对联、成语、谚语或者歇后语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教师引导背第一段

二、组内交流,学习新知

1、是呀,一棵棵青翠的小树,将和少先队员们一起茁壮成长,变成参天大树,带给人们绿色。同学们,在读课文时,你有没有发现文中出现了好几次“绿色”这个词语,找找有关的句子读读吧。

2、交流:绿色的工厂 绿色的希望 绿色宝库(板书)能读懂他们的含义吗?

3、学习“绿色的工厂”句子。

(1)、指名读第3小节

(2)、绿色的工厂指什么?(树木在光合作用下会放出氧气,净化了空气。就像一座“绿色”的工厂。)

(3)、体会比喻用法的妙处。

(4)、小结:植树的好处

4、植树还有什么好处呢?读第4小节,并概括。理解“染”你种一棵树,我种一棵树……每个人都行动起来,献出自己的以份微薄之力,总有一天,我们能染率祖国的版图,为大地披上一件绿色的衣服。

5、学习“绿色的希望”

(1)、理解“绿色的希望”指什么?实指小树,虚指美好的愿望,即希望祖国山清水秀。

(2)、理解“风沙乖乖点头”说说植树的好处,土地沙漠化、鸟儿等动物因失去家园而日渐消失等问题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难题,而植树造林却可以解决这些难题。于是种下一棵树,也就等于埋下了一个愿明天的世界更美好的愿望。

6、学习“绿色宝库”

(1)、表明了植树造林对人类有巨大的好处。

(2)、体会首尾呼应的写法

三、朗读背熟

1、联系课文内容,(结合板书)说说植树的好处。

2、植树造林是造福子孙万代的千秋大业,我们国家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号召全民植树。同学们不仅要积极响应还要动员其他少年朋友。怎么动员呢?这首诗就是的动员材料。现在我们一起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能背的就背。

四、课后总结

植树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用你的微薄之力,为世界增添一份绿,集大家共同的力量,还地球一件绿色的衣裳。

五、拓展延伸:

选择学校的一种树木,查阅资料,按名称、外形特征和作用三个方面向同学们作介绍。

板书设计:

1、走,我们去植树

绿色工厂——健康、幸福

增添新绿——染绿祖国

绿色希望——沙退鸟舞

绿色宝库——建设“四化”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理解青蛙和小鱼是怎样成为朋友的?生活中怎样和朋友相处?

2.了解青蛙既可以在水里游又可以在岸上跳,而小鱼只能在水里游。

3.学会编故事,模仿青蛙的语调给小鱼讲故事。

4.认识本课15个二类字,并熟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兴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哪些动物,你能模仿出它们的叫声吗?

学生积极发言。小狗:汪汪。小羊:咩咩。小牛:哞哞。青蛙:呱呱……

2.点题。

师:今天,咱们来学习《池塘边的叫声》。

板书课题:池塘边的叫声。

3.请学生第一次质疑:池塘边的叫声是谁发出的?

师:想知道这个问题,读了课文后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认字。

1.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查二类字表,可以猜字,还可以问同桌。)

2.教师把二类字打到大屏幕上,等学生读完课文后,检查他们的认字情况。

3.听课文录音,进一步熟悉课文,巩固生字。

检查生字:找来很多小动物的图片,每张图片背面写上一个生字,正面投射到大屏幕上,学生想要哪种动物,必须得认识背后的生字,然后把动物图画奖励给学生。

4.看动画,进一步熟悉课文。

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听教师复述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熟读了课文后,学生自然而然地知道叫声是青蛙发出来的,原来这叫声是青蛙在给小鱼讲故事呢。

(但是读完了课文,学生会有新的问题提出。)

三、学生第二次质疑。

1.青蛙眼睛为什么转了一下(两下)?

2.青蛙为什么不怕累,每天都会给小鱼讲故事?

3.青蛙会给小鱼讲什么故事?

4.小鱼为什么叫青蛙为大哥?

5.小鱼为什么会亲青蛙的白肚皮?

6.小鱼为什么一上岸就会死?

(学生提出的问题真是五花八门,但是都能围绕本课的内容。)

四、讨论。

学生就以上问题分小组讨论(四人小组)。

五、学生汇报(精选其中一段)。

1.学生说:“小鱼称青蛙为大哥,青蛙要背小鱼上岸。当小鱼说自己上不了岸时,青蛙说他把岸上看到的故事讲给小鱼听。小鱼听后,亲了亲青蛙的白肚皮。从此以后,青蛙每天给小鱼讲故事。在整个过程中,小鱼很有礼貌,青蛙很讲信用,所以他们会成为好朋友。”

2.表演和分角色朗读结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学生表演青蛙给小鱼讲故事(用时较长)。

表演到最后,演青蛙的小朋友必须给演小鱼的朋友讲一个岸上看到的、听到的故事。

(1)一个学生把一年三个季节的景色描述给小鱼,惟独没有描述冬季。教师问他为什么没有冬季,学生说:“冬天青蛙都冬眠了,怎么给小鱼讲故事呢?”

(2)另一个学生说:“青蛙对小鱼说,你每天晚上可以出来看天上的星星。”

4.至于“小鱼为什么上岸后就会死”这些涉及生物科学的问题,教师鼓励学生去查资料解决,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六、课后练习。

________只能在水里游。

________能在水里游,也能在岸上跳。

________很讲礼貌,________很讲信用。

七、总结拓展。

师:学了这篇课文后,我们知道了如何交朋友,朋友之间如何友好相处。请你们好好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是如何跟朋友相处的?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一点水的变化常识,激发学生观察、认识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引导体会小池塘的美丽,激发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初步诱发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导入课题

二、揭示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先学后教流程

(一)字词学习

1.自学导航:A、自由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B、和同桌比赛读读,谁更棒! (时间三分钟左右)

2.自学(或者合作学)

a.学生自由读 b.小组合作读

3.反馈点拨

a.抽读生字卡片。

b、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c.口头组词、扩词。

(二)初读课文

1.自学导航

A、自由读课文三遍,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漏字。

B、和同桌比赛读读,谁更棒!

(时间三分钟左右)

2.自学(或者合作学)

3.反馈点拨

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评议、正音。

b、师生比赛读课文

(三)生字教学

1.自学导航

读一读,认一认,想一想,下列生字(只,边,阳,红)该怎么记住,怎样写才好看。

(时间3分钟,完成任务不说话请举手。)

2.自学(或者合作学)

3.反馈点拨

观察一下生字表中的这4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

(四)学习小结(对照目标)

四、当堂训练(本课重点巩固,可以使用配套练习册相关题)

1、组词。

边( )  波( )   红( )

进( )  破( )   江( )

2、说话。

用“像”说一句话。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为课文的动画片配音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现在老师就来弹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老师的琴一起唱,好吗?(教师电子琴弹奏歌曲〈小松树〉)刚才我们唱的歌的名字是什么

?对,是〈小松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就与小松树有关系,课题就是〈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2、检查学生自由朗读情况。指名读——指名评价

3、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要求: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顺。

三、品读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配乐默读课文。要求:看看文中共有几个角色。

2、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教师随机将“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图片贴在黑板上)

3、“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他们的位置分别在哪儿?(指导学生读课文的第一段话)

4、学生再大声朗读课文,看看自己喜欢这三个角色中的哪一个。

5、集体分角色朗读课文。(喜欢小松树的同学读小松树的话,喜欢风伯伯的同学读风伯伯的话,全体同学和老师都读旁白的话)

6、在集体分角色的过程中,教师随机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并且做到声情并茂。同时师生共同解决“惭愧”一词的含义。(在朗读第三段话的时候,指导学生表演这段话)

四、配音朗读、再次激趣

1、全体通读课文。

2、让学生观看〈小松树和大松树〉动画片,仔细观察,然后给动画片配音。

五、发散思维、升华情感

1、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为什么会惭愧的低下了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会对大松树说些什么?大松树又会对小松树说些什么呢?

2、教师送给学生一句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教育学生在今后的学生和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13

《秋天到了》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科版课程标准教材第一册。《秋天到了》这篇课文抓住了秋天的特征:树叶黄了、落了,天空又蓝又高,大雁南飞,田野里丰收了。体现了秋天景物的美好,使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为出发点,以促进学生互动、探究、拓展学习为基本形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学习的乐趣,让课堂充满创造力为境界。

教学目标:

1、认识“秋”、“到”、“凉”、“红”、“收”、“季”六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树叶、生字卡片。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2、谁能根据自已的观察说说外面的景色?

3、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描写秋天的文章,你们想不想知道课文里是怎样描写秋天景色的?

板书课题时教师对“秋”字和“到”进行字形讲解,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拼音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做到不丢字、不加字。

2、拼音汉字对照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如果不认识,借助拼音朋友读一读。

3、出示生字卡片(“秋”、“到”、“凉”、“红”、“收”、“季”六个字),学生认读生字(齐读、男女生互读、开火车读)。

4、看汉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5、指导标出自然段,画出喜欢的句子,同桌之间读一读。

6、指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想一想:这篇课文描写了秋天的哪些特点?

7、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一段?用你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给同桌听。

三、精读感悟、深入体会。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感悟秋天天气的特点。

(课件演示:许多树叶从树上纷纷落下的情景,让学生感受秋天景物的变化)

2、课件演示第二自然段内容。

(课件演示: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一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伍不断的变换队形,向南飞去)

(1)从这美丽的画面上你看懂了什么?知道了秋天的哪些特点?

(2)请同学们仔细看树叶。小组内探究:秋天的树叶和夏天的树叶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出示实物树叶)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读文,小组讨论、探究。

①田野里有什么样的变化?

②看到这么多的变化,你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

③除了我们刚刚课文里讲的这些变化,你们还知道秋天有哪些变化?

(2)全班汇报,教师引导。(课件演示: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

四、诵读积累、延伸结束。

1、指导朗读。背诵自已喜欢的段落。

2、根据课件演示复述课文内容。

3、秋天的景色是美丽的,秋天的景色是迷人的,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多彩的画笔,画出你心目中的秋天。

4、课后请同学们留心观察外面的秋色,回到家里给家人讲讲秋天天气有什么变化。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14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识字内容主要是看图识字。

教材呈现了两幅图画:第一幅是生活场景图。图上画着三个小朋友赏花的情景,对应的是5个表示人体部位名称的词“口、耳、目、手、足”;第二幅是京剧表演场景图,呈现的是两个京剧人物表演的“站”和“坐”的标准动作,配合是“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的两句俗语的学习。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初步学会借助图画来认识汉字、理解字义,还能学会生活中规范的礼仪动作,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卧的生活习惯。

二、学情分析

这一课的识字与儿童的日常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课文的学习遵循这一阶段的儿童的学习规律,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图出发,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身上的身体部位名称词。再从生活中的俗语学习,引导他们学习规范的生活习惯。

简单明了的图画,有助于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各身体部位的名称以及表示的意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说身体各部分的名称的时候,一般都是用双音节词语来表达的,如“嘴巴、耳朵”,而教材中是用单个的字来表达的,如“口、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注意两者之间的转化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图画认读7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难点:“目”容易与音近字“木”混淆,教师要重视“目”字义的理解,尝试在不同语境中运用理解。“坐”是一个动词,在生活中学生容易与“座”混淆。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做动作、看图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

五、课时

2课时

六、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有关本课7个生字的字卡。

2.有关“口耳目手足”的图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学过的生字:天 地 人 你 我 他 一 二 三 四 五 上 下

(指名读——开火车带读)

2.复习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金木水火土》。

(男女生对背──全班齐背)

3.下面的句子,你会读吗?试试看,把学过的字读准确。

◆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上到高山上。

◆上天了,入地了,我和你都笑了。

4.谈话:今天我们继续要来学习新的生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生字,都藏在图画当中,我们要仔细看图。

(二)观察图画,集中识字

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给插图中的三个小朋友,分别取名叫小美、小丽、小刚)小眼睛仔细看图,想一想小美、小丽、小刚在干什么?

2.学生反馈。(学生反馈时,教师要注意聆听,及时纠正读音错误的字。)

3.根据图画,教师讲故事,随机出示要学习的生字。

花儿开了

校园里的花儿开了,有红的,有黄的,好多的小蝴蝶纷纷来花上跳舞。小美和小丽站在花前看花。(出示:足)小美伸出手指,(出示:手)嘴里开心地数着(出示:口):“一朵,两朵,三朵……”这时,小刚听到小美数花的声音(出示:耳),也跑来了。他的眼睛盯着每一朵花,(出示:目)说:“我们种的花终于开了,太好了!”

①上面的5个生字,你认识哪一个字?请你自由地读一读。

②指名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重点正音:“手”是翘舌音、“足”是平舌音。)

4.看图了解生字所指的身体部位。

①(出示:5个生字“口耳目手足”和5张相关的身体部位图片)

②“口、耳、目、手、足”,分别指图片上所指的哪个身体部位?说一说,给生字和图片配对。

(强调:“目”指的是眼睛,不是“木头”。“足”指的是脚。)

③给“口、耳、目、手、足”分别组词。

(重点词语朗读:人口耳目手上足下)

5.想一想,说一说:我们的口、耳、目、手、足,能做哪些事?

例:口可以用来喝水、吃饭、唱歌……(板书:喝、吃、唱)其他的类推。

6.举字卡游戏。

老师做动作,学生举字卡。要求举得又快又对。

师:我眨眼睛。生:我举:“目”。

师:我摸耳朵。生:我举:“耳”。

师:我张嘴巴。生:我举:“口”。

师:我拍小手。生:我举:“手”。

师:我踏小脚。生:我举:“足”。

(游戏中加强反馈:字卡有举错的学生,要及时指出和改正。)

【设计说明:学生都喜欢听故事,以故事为切入口,与本课的生字学习相结合,落实《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的“在情境中识字”的建议。并以学生喜欢的游戏,进行巩固,识字教学实现提效目标。】

(三)认识笔画,书写生字

1.学习正确书写“口”字。

①(出示:田字格中的“口”字)认识关键笔画“横折”。“横折”只有1笔。

②观察“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口”字居中。

③教师示范写,学生跟着书空笔顺。

④学生先描红,再尝试独立写。教师巡视,及时表扬。

⑤讲评“口”字书写要诀:“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

⑥学生再尝试写一个更端正、美观的“口”字。

2.学习正确书写“目”字。

①出示:田字格中的“目”字。

②观察“目”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目”字居中,字形瘦长,里面的两横,第二横在横中线上。

③教师示范写,学生跟着书空笔顺。

④学生书写。

一看:笔顺、每一笔的位置。

二描:描一个红字。

三写:自己独立写一个字。

四比:和范字比一比。

⑤讲评“目”字书写。

【设计说明:写字是识字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为了使学生能写一手好字,在教学中要“细化指导”,学生要“精化练习”。逐步让学生养成观察、临写、改进的书写习惯。】

(四)作业设计

1.用“口、目”各说一句话,让爸爸妈妈帮忙记录下来。

2.猜一猜。

①红门楼,白院墙,里面坐个胖二郎。(  )

②上边毛,下边毛,中间有颗黑葡萄。(  )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生字复习:口耳目手足

(指名读——开火车读)

2.出示身体部位图,说出对应的生字。

3.词语复习:人口耳目手上足下

4.谈话: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5个表示人的身体部位的词语,大家读得很准确。这节课我们将要来跟身体部位有关的一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认识新字

1.通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①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打开书认真聆听。

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至少3遍。在不认识的字上画上圆圈。

③指名分句读。教师及时正音:“松”是平舌音;“钟”是翘舌音。“卧”字,学生不常见,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读几遍,组词理解加深印象。

2.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古语的韵味。

①老师示范朗读课文,尾字“松”、“钟”、“风”、“弓”读出押韵的味道。

②学生模仿老师朗读课文的方法,自由朗读课文,读出韵味来。

③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设计说明:朗读体现低段语文教学的层次性,先读通、读顺课文,再读出韵味来,循序渐进,以读为主。】

3.理解课文的含义。

①理解“站如松,坐如钟”。

认读生字:站(翘舌音)、坐(平舌音)

生字扩词:站立、站直;坐下、请坐(注意“坐”与“座”的区别,“坐”是一个动词。做动作,让学生体会其表示的意思。)

(出示:课文中的京剧人物插图)分辨哪一个人物是“站”?哪一个人物是“坐”。将“站”和“坐”贴在对应的京剧人物旁。

“如”的意思是什么?

说一说“站如松,坐如钟”的意思。(配合出示:挺拔的松树图、古老的铜钟图)

动作体验:“站如松,坐如钟”的动作。

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人“站如松”的?哪些人“坐如钟”的?

学生边做动作,边有感情朗读“站如松,坐如钟”,读出精气神来。

②理解“行如风,卧如弓”。

同桌互相说一说“行如风,卧如弓”的意思。

反馈交流句子的含义。

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人“行如风”的?什么人“卧如弓”的?(配合出示:竞走运动员的图片、卧佛的图片)

有感情朗读“行如风,卧如钟”,读出精气神来。

照样子,说一说。

明如(  )。甜如(  )。

白如(  )。粉如(  )。

③小结:“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说的是我们站着要像松树一样挺拔,坐着要像座钟一样端正,行走要像风一样飞快,睡觉时要像一张弓一样绷直身体。在生活中,同学们也要这样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坐立行卧的习惯。

4.师生合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师引读:

站如——

坐如——

行如——

卧如——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渗透“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将理解外化为动作的展示,促进对俗语的体会与领悟。】

(三)认识笔画,书写生字

1.学习正确书写“耳”字。

①学生看书第10页,了解“耳”的笔顺。

②观察“耳”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③教师示范写“耳”,学生跟着书空。

注意四个横的长短变化各不相同。第一笔横为中横,要平且稳。最后一横是长横,要稍稍向上斜。

④学生练习正确书写。

一看:笔顺、每一笔的位置。

二描:描一个红字。

三写:自己独立写一个字。

四比:和范字比一比。

⑤讲评“耳”字。

2.学习正确书写“手”。

①(出示:田字格中的“手”字)认识笔画“撇”和“弯钩”。

②观察“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③教师示范写“手”,学生跟着书空。

注意第一笔撇要横撇。两横有变化,中间一横短,第二横长,弯钩要略带点弯。

④学生按照“四步骤”练习正确书写“手”字。

⑤讲评“手”字,强调“弯钩”的正确书写。

3.看拼音,写词语。比一比谁写的字又正确又漂亮。

(四)作业设计

用“手”、“耳”口头组词,爸爸妈妈帮忙记录。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读文中9个生字,学会“放、点”两个生字。

3.激发学生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感悟菊花不畏严寒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写本课9个生字。

3、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刚学完了《秋姑娘的信》,谁能说说秋天有什么特点?

生答(略)

2、大家掌握得真不少!秋天天气凉了,很多花花草草都凋谢了,可是有一种花,到了秋天开得最多、最美,这就是(板书——菊花)。今天,我们就随着小作者,一起到公园里——(板书:看)

3、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1、师:进公园看菊花可是要有门票的哟!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门票,谁能把门票上的生字词都读准了,就能到公园欣赏美丽的菊花了!

读生词。(略)

2、大家一起来读,都读对了,我们就一起去看菊花了!

三、初读课文。

1、同学们读得真棒!让我们一起和小作者去看菊花吧!

2、打开课文,请大家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读顺,要求:不加字,不减字,并且边读边写上自然段序号。

3、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四、品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出示句子:星期天早晨,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

3)你看,小作者多能干,用一句话就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交代得很清楚,我们能不能像小作者这样说一句话呢?

说话练习。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句,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板书:好看极了

问:什么叫“好看极了”?还可以怎么说?

感情朗读。

2)指名朗读第二句。

A、思考:这里具体写了菊花的什么美?

B、比较词语:一朵一丛一片

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C、“深秋”是什么时候?深秋的天气是怎样的?

菊花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是怎样开放的?(迎着)

“迎”是什么意思?

D、谁能读好这句话?

E、读到这里,你喜欢菊花吗?谁来夸夸菊花?

3)引读:正是由于菊花又好看,又勇敢,人们才会

4)指导感情朗读第二段,师范读,生练读。

5)读了这么多,我们试试能不能把这段话背下来。

练习背诵。

五、写字练习。

1、出示生字“放、许、听”

菊花姐姐想看看小朋友们能不能把这三个字写好。

2、思考:菊花姐姐为什么要拿这三个字来考验小朋友呢?(都是左右结构)

3、范写,认识“横折提”

4、描红。

六、布置课外作业。

收集有关菊花的诗歌、句子、文章。

1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