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一年级教案 >

一年级语文简短的教案

时间: 新华 一年级教案

通过编写教案,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如何才能写出优秀的一年级语文简短的教案?这里给大家分享一年级语文简短的教案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语文简短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精炼含蓄的语言,学习文中运用排比、反复的手法进行场面描写的方法。

(二)情感态度目标:

1.感受文章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美。

2.体会安塞腰鼓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感受生命的律动,感受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

(三)过程方法目标:

1.朗读理解—诵读品味—精读赏析,以悟代学,领会文章的意蕴美。

2.讨论探究。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课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

1.精读赏析重点语句,理解排比、反复的作用。

2.丰富朗读形式,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文章恢宏的气势,品味文章的主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思路】

课型:朗读品味型

教学思路:这是一篇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文章,应引导学生读清节奏、读准感情、读出气势,在朗读中,学生通过形象生动、铿锵激越的语言并借助媒体的视觉镜头,加深对安塞腰鼓恢弘场面的认识,领会作者对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赞颂。

【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充分诵读,整体感知文意,学生主动探究、师生互动交流,研讨课文主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场景,学生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如:激越昂扬的安塞腰鼓)

2.渲染情境,学生谈感受,交流查阅了解的“安塞腰鼓”的资料。

(奔放、动感的画面,热烈、铿锵的音乐,让学生直观、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一下子就渲染烘托出激昂的课堂氛围,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课前热身,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注音:

亢奋晦暗羁绊搏击烧灼蓦然冗杂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各造一个句子。

①叹为观止②戛然而止

三、整体感知,研讨主旨

(一)朗读感知,初步理解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初步感知文意及感情基调

2.指导学生集体朗读,体会文章的语气节奏。

(朗读指导:鼓声响起之前,沉稳、期待,中速不乏力量;中间主体部分,语调激越、昂扬、饱满、迸发,稍快中注意层次;鼓声落,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稍慢)

3.学生归纳朗读后的整体感受,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

(二)诵读品味,揣摩内涵

1.学生分组品读,体验作品的情感、语调,然后推荐代表,比赛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2.学生组内讨论,疏理文章脉络

①文章的叙写顺序是什么?

(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

②文章反复出现哪个句子?出现几次?有什么作用?

(“好一个安塞腰鼓”4次,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③学生反馈,教师引导理清文章结构

(三)研读探究,揭示主旨

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质疑探究。

2.教师集中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展开交流讨论。如:

①“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

②“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

③“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为什么听到这样的“鸡啼”?

3.学生反馈,教师点拨。

4.请学生在朗读及理解重点语句的基础上,谈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5.教师引导归纳文章主题思想

四、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播放歌曲《黄土高坡》片段,谈谈自己对大西北的感觉。想想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而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内容及方法小结

2.作业:摘抄并熟记文中精彩句段。

【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

搏击前:(安静)鼓声——令人震撼

动作——奇伟磅礴

搏击中:(奔放、火烈)舞姿——阳刚之美

节奏——粗犷雄劲

戛然而止:(出奇的寂静)渺远的鸡啼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赏析课文美点,体味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学习反复、排比手法的运用。感受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

一、复习导入

1.请学生朗读文章片段,检查朗读情况。

2.师生齐声诵读全文。

二、精读赏析,体会意蕴

1.本文大量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请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使用排比和反复的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2.学生诵读所勾画的语句。

3.男女生分组,比赛诵读所勾画的语句,仔细品味。

示例:第9-11自然段中“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

(这个语段运用排比句式,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学生根据范例分组品味语句,相互交流,教师参与指导。对共性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给予点拨和补充,达到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的效果。

4.请学生诵读自己喜欢的片段,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5.学生分组品读,组内讨论:

(1)就课文的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用“______好,好在_________”这样的句式简要评述文章美点。

(2)学生反馈,教师引导归纳

如:①词语方面“‘茂腾腾’好,好在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情奔放。”

②句式方面“短句的运用好,好在营造了激越的气氛。

③修辞方面“综合运用排比和反复的手法好,好在增强了气势,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④结构方面“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好,好在使文章具有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

三、拓展延伸,迁移巩固

学习课文,使用排比、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短句,进行合理的想像,描写一个令你难忘的场面,200字左右,并把它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内容小结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腰鼓其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底地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

2.方法归纳

文章用语激昂、酣畅淋漓、大气磅礴,让人激情澎湃。作者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笔力,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歌之、颂之,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3.作业

抄写课堂上勾画的句子,反复诵读品味。

【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

蓄势待发——壮阔豪放——回味无穷

(反复、排比、比喻)

一年级语文简短的教案篇2

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5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笔画“レ竖提”并能与“亅”进行区别。

2.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用句式“……像……”进行说话。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验在海边沙滩玩耍的乐趣,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

教学重点:

结合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在意境中识字、指导学生正确美观地进行生字的书写。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识字5》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有序观察

1.在倾听中导入。

(多媒体播放海边海浪拍岸,海鸥鸣叫的声音。)学生安静倾听,并猜测即将来到什么地方。

2.在观察中感受。

(多媒体接着出示课文中的主题图。)学生观察主题图上的内容,交流时引导学生要进行有序观察。

二、理解词语,体会说话

(一)图片欣赏,理解词串“沙滩贝壳脚丫”

1.引出词串。在近处,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读词串:沙滩贝壳脚丫

2.认识沙滩。(多媒体出示“沙滩图”)。教师介绍:这就是沙滩,这么大、这么美的沙滩,你想干什么?想象一下踩在这样的沙滩是什么感觉?指导学生用这种感觉来读词语。

3.欣赏贝壳。教师导语:沙滩上有什么呢?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多媒体显示多种贝壳的种类)(1)引导学生用“……像……”的句式说说图上的贝壳的形状?(2)学生说一说贝壳的颜色,并学习使用一些表示颜色多的词语进行概括。

4.再认脚丫。我们的小脚丫踩在软软的沙滩上捡贝壳,身后留下了一串小脚印。谁来读好这组词?出示词语认读。复习背诵小诗《小脚丫》。

5.感情朗读词串。师生评议。

(二)观察体会,学习词串:海风海鸥浪花

1.出示图(大海),你看到了什么?一阵阵海风吹来了,轻轻地柔柔地吹着我们的小脸蛋呢!

2.瞧,一群海鸥在干什么?浪花也跑来欢迎我们了。多有趣啊,谁想读读这一行?出示“海鸥”“海风”“浪花”。

3.比一比,看谁先把这几个词读会。个别读,评议。

4.把看到的大海景色说一说,用上这三个词。先自由说一说,再个别说,其余学生闭上眼,看是否能在他的话中,看到大海的景色,比一比,哪个的大海最美?

5.看图填空。(多媒体显示海面上的景色)

(1)海面上()在吹,()在飞,()一个连一个。(2)海鸥有的(),有的(),还有的()。

三、认读字词,整体认读词串

1.出示一二行词串,指名朗读。

2.打乱顺序认读词语。请小老师带读。

3.认读生字:滩沙贝壳风浪

四、指导写字“风贝”

1.在这么美的海边,我们不仅欣赏到了优美的风景,而且还做了一回小诗人,现在就让我们静下心来,写好我们今天新认识的汉字朋友吧,我先来舒展舒展我们的小手(做写字操)。

2.出示“贝”

(1)(指小黑板),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

(2)别着急,带着小眼睛仔细看。(师一一出示贝的汉字演变。)

(3)这是一个美丽的贝壳。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奇妙,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图画,古时候人们用它当钱币呢!那时的贝壳可真是一件宝贝。让我们一起写好这古老的汉字“贝”吧!

(4)师板书:写在田字格的中间,横折,折要比竖长一点,注意不要写得太窄,撇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是竖撇,要有撇脚,最后一笔是点。最后一笔不是捺是点,跟我写。

(5)学生描红,练写。

3.出示“风”

(1)强调后鼻音。

(2)谁给它找个朋友?小的风叫微风,大的风叫狂风,柔和的风叫和风,凉爽的风叫凉风,暖和的风叫暖风,寒冷的风叫寒风,从北边吹来的风叫北风。风还有很多朋友…………

(3)怎么写好这个字?上边窄,下边宽,外面框要搭好,尤其是第一笔的竖撇不能写成斜撇,横斜钩不能写成横弯钩。撇和点略往里边,交叉点在中点。老师范写。

(4)学生写字。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进入情境

上节课,我们一起来到海边,欣赏了美丽的海边景色。这些词语你还记得吗?学生美读一二行词串。

二、学习第三行词串:珍珠、海带、鱼虾

1.出示插图:满载而归的渔船上装满了什么?(相机出示字卡:珍珠、海带、鱼虾)指导认读:读准前鼻音。教师介绍珍珠和海带的使用价值。

2.请你们想一想:这时渔民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3.大海是这么的富饶,渔民是那样的高兴,在小组里再读一读这些词,体会一下渔民们的心情。

4.大海里还有哪些丰富的物产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多媒体出示海底世界的图片)看!前面谁来迎接我们了?(海豚

)我们继续往下潜,大家看,那一片五颜六色的是什么呀?(海葵)…能向大家汇报一下你探险的结果吗?

用上句式:大海深处有(),有(),有()还有()。

5.你能用上看到的物产,也来创编一个词串吗?

三、学习第四行词串:港湾渔船晚霞

1.看图理解词语。(出示:晚霞图)渔民们满载而归,不知不觉,太阳快要落山了,阳光把天边的云染成了红色、黄色、紫色。我们把这些彩色的云叫作——晚霞。你们看这一只只渔船回家了,它们的家在哪里?(港湾)指导朗读:港为后鼻音,湾为前鼻音。渔民们唱着渔歌,摇着渔船,驶进了港湾。什么样的地方叫港湾呢?(能让船只躲避风雨、安全停靠的地方。船可以在港湾里休息,所以说港湾就是船儿的家。如果说我们是一只只船,那么家就是我们的港湾。)小朋友们,停在港湾里的船很多,渔船是用来做什么的吗?捕鱼用的船就是渔船。

2.辨析字形。我们还学过这个“鱼”,多了三点水,意思就不一样了。你能说说有什么不同吗?比较:“渔”和“鱼”在音、形、义上的区别。(多媒体课件出示:鱼:鱼的图片渔:捉鱼的图片)这里的“渔”就是捕鱼的意思。由渔组成的&39;词很多,比如:捕鱼的人,叫渔夫;捕鱼用的网,叫渔网;捕鱼的人唱的歌,叫什么?渔歌。巩固:()村金()()火()头

3.太阳公公下山了,渔船也回到了港湾的怀抱,大海的傍晚静悄悄,让我们漫步沙滩,一起轻轻地读:(出示词串:港湾渔船晚霞)

四、朗读韵文,综合应用

1.多形式朗读三四行词串。

2.通读全篇韵文,形成整体认知。

小朋友,美丽的海边之行就要结束了。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什么美丽的景象呢?我们一起再来美美地诵读全文。

3.创编韵文美丽的大海让我们回味,有一个小朋友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用儿歌表达了出来:

金沙滩花贝壳小脚丫

吹海风数海鸥追浪花

亮珍珠活鱼虾长海带

大港湾停渔船赏晚霞

(1)谁来读?

(2)你也会像这首儿歌加上一个字或者词,为大海作一首小诗么

(出示句式)

()沙滩()贝壳()脚丫

()海风()海鸥()浪花

()珍珠()鱼虾()海带

()港湾()渔船()晚霞

五、认读生字,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港湾晚霞渔

打乱顺序读。小老师带读。

2.学写生字:浪沙渔

(1)你们发现这三个生字娃娃哪儿长得像?

都是三点水。(板书:三点水)写时注意弧度。还有哪儿长得像?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你真会观察!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2)谁有好办法记住这三个字?

(3)我们在田字格上找找“沙”的位置。(师生一起书写。)小朋友们,书空时很认真,那考考你们,沙的第四笔是什么?(竖)撇的位置安排好。

(4)“渔”字,下面的横不要太长,要稳稳托住鱼的上部。

(5)“浪”,有新的笔画要认识,这是竖提,一起说:竖提。谁愿意帮助我?好,你们说笔顺,我来写。我写浪,浪花的浪。注意竖提靠近竖中线。

3.学生练写。下面轻轻地打开你们的习字册。(师生共说儿歌),小铅笔拿好了,小眼睛看清了,小身体坐直了,我们开始写字了。

4.反馈。将优秀的小朋友的字用投影仪出示,进行评价。

六、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年级语文简短的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发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思维、大胆想象的能力。

2、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鼓励孩子的发明创新。

4、培养学生借图画看懂故事,并能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5、能根据情境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自己设计的桥(图或实物),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同音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进行朗读训练。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自己大声地朗读韵文,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如:“千”和“口”合起来是“舌”;

“舌”和“甘”合起来是“甜”;

“土”和“里”合起来是“埋”;

3、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汉字的部件在桌上摆一摆。

4、交流所摆生字:舌、甜、埋、棉、闪、闯、闷、拿、掰、跌。

5、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记生字:甘、埋、闯、掰、跌。

日积月累

1、我会填。

⑴(出示字卡)学生认读并说说每组字的异同点(音、形、义)。

⑵选择适当的字填在书上的()里。

⑶集体订正。

⑷扩展练习。

坐座圆园声生

()位公()学()

请()()形()病

2、我会读。

⑴自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⑵小组合作学习,将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⑶指名读,并说说这台机器有什么用处。

⑷说说自己读了短文后的感受。

一年级语文简短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奇、怪、今、闷、很”5个生字,理解“奇怪、水面、今天、有空、下雨、田边、为什么、空气、许多、夹子、这样、明白”等词语的意思,认识大字头。

2、初步会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知道“鱼游水面燕于低飞”这一自然现象,是夏秋季雨前的征兆,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揭题,理解课题

出示课题后,教师用手遮住“要”字,问:

(1)“下雨了”与“要下雨了”有什么不同?(“要下雨了”是说雨还没有下。“下雨了”是说雨已经在下。)从课题上我们知道说的是什么事呢?(下雨前的事或情况)。

(二)教师范读。想一想下雨前有哪些现象?

(三)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注意读准多音字:让学生对有空的“空”与“空着手”的空进行区别、认读。

(2)看田字格里的生字,在课文中划出带生字的词,读一读。

(3)给课文按自然段标上号码。

(4)指名分段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四)图文对照,讲读第一段

(1)看第,幅图,看图读文,想想说说,小白兔来到河边,看见了什么?(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2)课文哪一段在写这幅图的意思?(第1段)

(3)边读课文边思考:小鱼为什么都游到水面上来?指名回答。

(4)教学“闷”。什么时候你会感到很闷?这个“闷”字谁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5)填空:

因为,水里,小鱼为了到来透透气,所以。

(6)平时,小鱼是怎样的?常游到水面上来吗?你从哪句话中看出来?教学“今天”。

(7)练读小白兔的话,读出奇怪、疑问的语气。

(8)分角色朗读第1段。

小结:这一段写了下雨前鱼出水面的原因。

(五)课堂作业

抄写生字。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游、今、闷”3个生字。

一年级语文简短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认识2种笔画,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按笔画记忆字形,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了解生字的意思。

2、注重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3、借助拼音正确地读儿歌,结合插图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4个生字的音、形、义,能正确书写“水”和“火”两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水”和“火”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山、石、田、土”这几个字早在很久以前不是这个样子,是古人根据事物的形状创造了象形字。后来为了便于书写,就把弯曲的笔画拉直,成了今天我们学的字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样的字。老师又给你们请来了一个新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呀?(太阳)喜欢吗?太阳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太阳与我们学习的汉字又有什么联系呢?想知道吗?老师告诉你们,在很久以前,古人也非常喜欢太阳,那么古人是怎么记录太阳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电脑演示)古人就是用这个符号来记录的,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便于书写,就把这弯曲的笔画写成这样这样的字了。(出示“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字,你们觉得有意思吗?这一课还有几个生字也是从图形变化来的,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打开书54页,看看这些生字是怎样变化来的?

二、读儿歌

1、自己借助拼音读儿歌,把读不准的音节画上小问号。

2、学生质疑读不准的音节,其他同学帮助解疑。

3、同桌同学互读小儿歌,相互纠正读音。

4、指名读儿歌,其他同学听听读音是否正确?

5、通过读儿歌,你知道了什么?借助插图理解句子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的音。

1、学生借助拼音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2、小伙伴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3、教师抽读卡片,顺读,逆读,打乱读。

4、巩固生字的读音,做贴字游戏。教师出示音节卡片请学生读,读后把音节卡片贴在黑板上。再指名读生字卡片,读对的就把卡片奖励给他,让他把生字贴在拼音下面,其他同学当裁判共同参与。如:拿着“火”字卡片的同学如果贴在huǒ的音节下面,下面的学生说:“火火贴对了,请你回到座位上。”如果贴错了,学生齐说:“火火贴错了,请你想一想。”

四、了解字义。

1、这些生字大家读得真棒,那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这些字吗?想想,一会儿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们说得真好,能试着用()月()日说一说吗?

(六)月(一)日(十)月(一)日

你们知道得真多,“日”和“月”可以用来表示时间,说的真不错!

五、记忆生字的字形

1、教案 导语:这些生字你们不仅认识了,而且在生活中学会了运用,真不简单!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呀?

2、先认识2种新笔画“竖钩、横折撇”,学生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3、请同学们看书上的笔顺跟随,先写哪笔?再写哪笔?看看是怎样一笔一笔写成的?伸出小手试着在桌上按笔顺写一写。

4、请同学跟着电脑博士一边书空笔顺一边说笔画。

电脑依次出现:日、月、水、火

5、请同学拿出铅笔,把这4个生字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按笔画记忆字形。

一年级语文简短的教案篇6

教学片断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晴朗的晚上,天上有什么?你看,今天,老师把月亮带进了教室。(师出示一个弯弯的大月亮)

这是一个怎样的月亮?伺机出示:弯弯的月儿

这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今天我们就把它当成一艘小小的船。揭示课题:小小的船

二、走入情境,感悟诵读

(一)学习第一句

1、现在,谁再来说说这弯弯的小船像什么?

出示: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指导读

2、这艘小小的船真特别。你看,它的两头——(让学生看着教具理解“尖尖的”)

小朋友,说说看这“尖尖的小船”是什么样儿的?

伺机认识理解:两头尖

指导读: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3、那位小朋友能像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教室里的这个“月亮”?

4、说后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诗

(二)学习第二句

1、小朋友,谁想来坐一坐这艘小船?

2、你怎么告诉大家已经坐上了小船?

出示:我在小小的船里坐(自由表演说)

3、小朋友,坐上小船上哪儿去呀?(太空)好,小鹏坐稳了,我们现在就出发,可要注意看哦,你在航行中看见了什么?(播放音乐《月亮船》,请学生边看板画边想象)

4、指导说:我看见了。

5、出示: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指导看着版画想象表演读

6、在太空中飞行的感觉真好,哪些小朋友也想来坐坐说说?

自由表演读第二句诗

(三)美读整首诗

三、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让所有的小朋友都坐上月亮船,伴着音乐,边表演边诵读全诗,从而达到感情背诵。

评析

《小小的船》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首美妙精巧的儿童诗,这首诗描述的是晴朗夜晚一个小朋友仰望一弯明月所看到的情景,展现了孩子飞上月亮、遨游太空的美好愿望。全诗形象优美,韵律和谐,充满儿童情趣。本课的教学教师能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把美丽的星空“移到”黑板上,把月亮“搬进”教室,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使他们走入情境学习,让他们坐上“月亮船”,面对“美丽的星空”自由想象,自由表演,自由体验,自由诵读。本课教学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一、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我们知道小学语文教材都是“情景交融”的产物,但对于学生来说,它是一个未知的领域。在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特点,运用艺术手段的力量,创造性地把天上的月亮“搬”进了教室,把晴朗的星空“移”到了孩子们的面前,再现了教材内容的相关情境,使情境直接诉诸于儿童的感官,使他们对教材由“近”感到“真”,由“真”感到“亲”,从而引发学生的共鸣,使之如临其境。这样的教学情境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且与他们的思维、想象力相协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把学生引入渴望尝试的情境,使他们跃跃欲试,以致积极倾吐自己的感受,释放自己的感情。

二、激活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哈姆雷特”都不尽相同,因为每一个读者都给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赋予了独特的情感色彩。小学生尽管生活阅历浅,认识理解能力欠缺,但他对周围的每一样事物都有他自己的独特见地。课堂上,“美丽的星空”、能载人的“月亮船”以它神秘的色彩、无以伦比的美感,成为对学生特别富有魅力的场景;坐上月亮船,遨游太空这种全新的体验,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加贴近,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在角色体验的驱动下,这种“有我之境”可产生一种巨大的无形的导引效应,使他们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扮演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考,去表白:我看到了星星在对我眨眼睛;星星在和我说悄悄话呢;星星与我玩捉迷藏的游戏;蓝蓝的天空好美、好大、好静呀!……

三、引导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朗读。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课堂上让学生置身于美丽的星空,聆听着美妙的音乐,坐在神奇的月亮船上之时,这种需要顿时被强烈地激发起来,孩子们大胆地发现着,快乐的诵读着,自由的探索着,尽情地体验着……今天的孩子有今天孩子思维的敏锐;今天的孩子有今天孩子看问题的视角,为此,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朗读,读出各自独特的体验。摇头晃脑地读,行;眉飞色舞地读,好;个人读、小组读、配乐读、表演读均可自由选择。多彩的形式,释放了学生的内心情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同的语调,不同的感受喷涌而出,教学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我需求的活动。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多姿多彩的个性在自由诵读中飞扬。

一年级语文简短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会四个生字“目、耳、头、米”,会认“静、夜、床、光、举、头、望、低、故、乡”十个二类字。

2、有感情的朗读全诗并背诵。积累收集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背诵全诗,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说出来。理解诗人的写作意境,体会作者思乡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每到中秋节,人们总是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从各个地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有的一家三口,吃团圆饭,有的一大家子欢聚一堂,月亮圆了,人也团圆了。同学们说说你们都是怎样过中秋的?

学生:……

教师:月儿圆了,人团聚了,这是人间最温暖的时候。可是,有一些人却由于各种原因回不了家,李白就是其中一个,只好借一首古诗表达他心中的感受。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本课的相关资源,引领学生一起走进李白的《静夜思》,去感受他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教师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通过播放媒体资源和学生一起掌握本课生词的读音,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为下面的词句理解做好准备。

三、诗词赏析

1.理解课题的意思。

(1)引导学生说说“静”、“夜”、“思”三个字的字意。静,安静。夜,夜晚。思,思念。

(2)教师播放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静夜思”就是诗人在什么时间怎么样?(在静静的夜晚引起对家乡的思念。)

2.理解第一行诗句。

说说明月是什么意思?(明亮、皎洁的月亮。)板书:明月光

说说这一句的意思。(床前地面上一片银白色的月光。)

3.理解第二行诗句。

(1)“疑是地上霜”这一行诗句中你哪个字不理解?重点解释“疑、霜”二个字。疑本义是怀疑的意思,在这里是好比、好似的意思。霜,引导学生查字典。(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所含的水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2)谁说说这行诗的意思?(好似地上结了霜)板书:地上霜

(3)教师启发学生把一、二行诗句的意思合起来说一说,并给予学生及时肯定的评价,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出自己的理解。

4.理解第三行诗句:

教师播放资源并定格在此画面,

请学生看图思考:诗人在干什么?(抬头看天空中的月亮)。诗句中哪个字是抬的意思?(举)。板书:举头望。进而启发学生说出这行诗的意思。(抬头看天空中的明月。)抬头望()的明月。把这句话的意思说具体。应是:抬头望着高挂在天空中的明月。

5.理解第四行诗句。教师将资源定格在此画面上,引导学生看诗人的表情,说说他在想什么。

(他思念起家乡来)读第四行诗。板书:(思故乡)指名说说思故乡的意思、谁能说说这行诗句的意思?(诗人看见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思念起故乡来。)

四、教师小结

教师:明月照在李白窗前,也照在家乡的土地上,他多么想立刻飞到亲人们的身旁啊,哪怕听听亲人的声音也好啊,可在古代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孤独地写下了这首静夜思,然后对着月亮深情朗诵,希望明月能带去他的思念,与祝福。你也来当一回李白吧,出示明月图,请小朋友也来对月朗读,齐读。

教师:大家真像小李白啊,你能完整地给我们讲讲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吗?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教师:月圆人团圆,李白孤身一人,客居他乡,望着皎洁的明月,思念故乡的情感就像潮水一般,迅速淹没了他。让我们完整的欣赏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欣赏课件后再次齐读全诗。教师播放本课资源中的古诗词背景音乐,让学生在优美恬静的音乐下,诵读这首思乡诗,进一步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感情。

五、课后思考

教师:古时候和我们不一样,没有电话、电影可以看,在晚上,特别是有明亮月光的晚上,朋友们、亲人们会一起坐在月光下,说说话,聊聊天,还会在月光下看风景,游玩。可是,今夜,诗人已远离家乡,回家的路是那么长,更没有我们今天的汽车、火车、飞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亲人们团圆。是啊,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可是,诗人的心情已经不是那种心情了。小朋友,当晚上月亮爬上树梢后,对着月亮公公你有什么话想对它说吗?把你想说的心里话画出来吧!

29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