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一年级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

时间: 新华 一年级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规划教学时间,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以确保教学过程有序、连贯。要怎么写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仿照“我会读”的句式说句子。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识字,掌握生字发音、字形及意义。

2、抓住标点符号及重点词语,在理解标点符号作用和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尊重学生独特的朗读体验。

3、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明白雨点儿滋润了万物,向往美好的心境,关心自然和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__年版)》建议“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一年级的基本任务是识字学词,读通、读顺、读好课文,注意积累语言。因此本课以学生原有的识字经验、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抓住标点符号及重点词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认识汉字,激发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角色,明白雨点儿滋润了万物。

4、本课适合分角色朗读,增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中的儿话音)

2、老师来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把书拿好,眼睛看着课文,认真听。(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3、同学们,请你们自己读一遍课文,在书中标画自然段,圈画会认字。(五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多种方法学生字词

1、学习认读字。

(1)大屏幕上有许多词语,请你借助拼音读一读。(课件出示认读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这些词语去掉拼音了,谁想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看图举词卡游戏: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请你们在词卡中迅速找到相应的词语并举给老师看。

(4)认读字从词里跑出来,你们还认识吗?(开火车读认读字)

(5)之前我们识记新字有哪些方法?(加一笔,减一笔,换偏旁)

(6)今天老师再来介绍两种新方法,加一加,减一减。

2、学习会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会写字)这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三个生字,谁来读一读?

(2)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记字方法记字)

(3)仔细观察这三个生字的字形,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4)同学们先看老师写这三个生字。

(5)自己在书上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一个。

(6)反馈讲评。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让生字多次复现,渗透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

(三)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你们知道雨点儿是从哪儿来的吗?自己读一遍课文,要求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不破词。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理解“数不清”。

①有一天,天上的云彩越来越多,不一会天空中下起雨来了。(师在黑板上画云朵和两滴雨)

②回忆一下课文,数不清的雨点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老师这样画对吗?(不对,应该有很多雨点)

③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表示雨点儿数量很多。(数不清)

(2)指导朗读。

①课件出示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这句话怎么读才能表示出雨点很多呀?自己练一练。

②指名读。

(2)理解“飘落”,指导朗读。

①雨点很轻,也很小,风一吹,雨丝都变得斜斜的,然后慢慢地从天空落到地上。书上用了一个词,是怎么落下来的?(飘落)

②“飘落”是指雨点轻而慢的下落。读“飘落”这个词的时候,可以读得稍微慢一点、轻一点。再来练练这句话。(学生练读)

③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句子)

2、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1)大雨点儿说了什么?小雨点儿又说了些什么呢?自己读读二至四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大雨点儿、小雨点儿的话:你要到哪里去?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看看屏幕上的三个句子,出声读一读,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

②谁来读一读?小结:在读问句的时候,语调要有一点点往上扬,读出问的语气。

③左右两个同学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④分角色朗读。

⑤我们读了大雨点和小雨点说的这些话,知道了他们要去的地方,他们要去哪儿?(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小雨点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⑥为什么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小雨点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有花有草的地方需要雨水,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更需要雨水,每一种花草树木的生长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

3、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图片)小雨点来到有花有草的地方,经过雨水的冲刷,这里的花草颜色更鲜艳,更美丽了;大雨点来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在雨水的滋润下,这里长出了绿绿的草,红红的花。请你们想象刚才美丽的画面,美美地读第五自然段。

②(课件出示图片)雨过天晴,大地上的变化可大了!你能把括号里的内容填完整吗?(指导学生说完整语句,包括括号前内容)

有花有草的地方,_______。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________。

③你们说说,这么美丽的景色都是谁的功劳呀?(雨点儿)

小结:雨点的功劳远不止这些,雨点儿唤醒了万物的生长。

④请你们想一想,假如你是雨点儿,你要到哪儿去?为什么?

农田,让禾苗喝足水,结出更多的庄稼。

果园,让果树喝足水,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花园,让花朵开得更美丽。

小结:同学们的愿望有很多很多,也很美好,如果你们是雨点儿的话,你们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4、回读课文。

回想雨点儿的功劳,带上你美好的愿望,就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再来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读好人物对话。运用分角色朗读,增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雨前雨后情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独特感受、体验,用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角色,明白雨点儿滋润了万物。

(四)拓展练习,仿照句式说句子

1、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真的盼着春天早点儿到来,雨水快快降临,来唤醒自然万物。你们还记得课文第一段告诉我们雨点儿从哪里来吗?

课件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2、雨过天晴了。

课件出示句子: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亮亮从屋里跑出去。

3、请你读一读这三个句子,看看有什么发现吗?

4、像这样的句子你们会说吗?

课件出示句子:_________从_________。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发现句子规律的基础上,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仿照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话,进行语言积累。

(五)总结全文,课后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读了关于雨点儿的故事,知道雨点儿为万物生长做出巨大的贡献,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相信你也喜欢上了雨点儿。

2、今天回家后,把小雨点儿的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延伸,回顾、整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促进学生积累、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4、能用一些优美词语来描绘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二、养成教育训练点:抓住文中抒情这条线索,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去感知语言之美,感悟秋意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具准备

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教师)

3、秋天树叶的实物。(教师)

4、大雁图片。(教师)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并能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稍带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初步理清诗歌的条理,并学习第一小节。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始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两个字的位置)。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明序号可以帮助我们来分清每个自然段。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3、教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4、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得是否准确。

三、随文识字,品读课文

(一)品读第1自然段。

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

(1)学习生字“气”。

区分“气”与“汽”

(2)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1)学习生词“树叶”。认识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2)课件播放树叶由绿到黄的变化过程。

(3)指导学生朗读。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1)比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4、齐读第1自然段。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4)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

(5)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6)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5、初步感受“一”字的变调。

(1)课件出示词语:一(yí)片片一(yì)群一(yí)会儿“一(yī)”字

指名读,请小老师领大家读,齐读。

(2)小结:这是“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汉字可真有意思呀!

6、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1、指导读好感叹句。

2、创设情境,激发朗读兴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画面,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道——啊!秋天来了!

(2)此时此刻,看到这样的秋天,你是怎样的心情?

(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学习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秋”字。)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古代庄稼收割后,人们往往在田间就地焚烧禾草。这种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烧杀害虫。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组成的。组词:秋天、秋季。

了:运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识记“了”,也可和“子”对比来识记。强调“了”由两笔组成,注意“了”的笔顺。

4、齐读第3自然段。

四、引导观察,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本节课要书写的四个字“了、子、人、大”。

2、学习“了”字的书写。

(1)出示课件,学生跟随课件演示书空“了”的笔顺。

(2)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每一笔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自己练习写两遍“了”字。

(5)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师生评议,教师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相机指导。

3、运用迁移法学习“子”的书写。

(1)教师先示范“子”的书写,教师示范并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再示范横的写法,强调最后一笔横从横中线写起,略微向上倾斜。

(2)学生描红,练习书写。

(3)投影展示,师生评议。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现在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为下一节课的“画秋天”“说秋天”做铺垫。

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朗读诗歌。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学习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百鸟朝凤》片段,让学生说说仿佛听到、看到了什么。

2、导语揭题:

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鸟类可是一个繁盛的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鸟类的身影。那么鸟妈妈是怎样把他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

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字就多读几遍。

2、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再读课文。自由读或同桌互读互帮。

4、指名在全班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议。学习其优点,纠正其缺点。

5、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此环节体现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在语文教学中把识字和阅读有机整合;同时注重了课堂的及时评价,让学生和学生之间直接交流,体现了评价的生生互动。〕

三、结合语境,识记生字

1、学生在课文中圈出生字,读读,想想,有什么好的记字方法。

2、同桌或小组交流:有哪些记住生字的好办法。

3.用多种方法识记。

做动作识字:“取、捧、抬,连”

联系生活常识识字:“蛋、凉、轻”

找反义词识字:轻

说话识字:“仿佛、定”

做练习题,区分“向”和“像”,学习“向”

(设计意图:针对不同生字的特点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识字更能提高识字的效率。同时在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

4、把生字放回课文——生自由读课文。

5、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读后指名评价

6、分小节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小组内表演读,全班表演读。

〔设计意图:朗读训练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训练。课文的内化是孩子们学习书面语言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时通过组织学生多形式,有层次的朗读训练,让他们不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同时起到巩固生字的作用。〕

四、细读课文,促进感悟

1、学生自由读全文,想想每一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2、全班交流,分小节学习课文。

第一小节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这一节写了什么?当你看到或摸到这小小的、凉凉的鸟蛋时,你有什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

3、指导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引导学生把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我"拿着鸟蛋"真好玩"的感觉读出来。

第二小节:

1、指名读。说说学懂了什么。(如: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讨论:为什么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2、指导朗读。

1)此时的鸟妈妈发现鸟蛋不见了,会怎么样?(读词语:焦急不安)

2)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鸟妈妈,你会怎么做?

练习读出鸟妈妈焦急不安的语气。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以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为基础。因此,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习惯,使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在和同学的互帮互助中,提高发展。)

第三小节:

学生朗读理解后,让学生边读边演,师生共同评议学生表演中出现的闪光点及不足之处,并加以指导或引导(教师范读),读出"我"送还小鸟时小心翼翼的样子。

第四小节:

1、学生读理解后,质疑。(如:为什么"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启发想像:假如你就是课文中的我,当你的耳边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抬头仰望蓝天,能看见什么?

2、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生评议

(设计意图:这是全文的高潮段落,也是学生本课学习中的难点,通过让学生质疑问难,启发学生想象,指导学生朗读逐渐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

五、总结

从这篇小课文里我们看到了一位可爱的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让我们再一次对这位小男孩儿投去敬佩的目光吧。(出示文中插图)

六、作业

把课堂上收获说给你的家人或好朋友听。

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篇4

【内容简析】

本篇课文写了“我”看见一只小鸟在阳台上躲雨,便阻止妈妈到阳台上收衣服的事。课文图文并茂,语言亲切,感情自然真挚,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于激发学生关心弱小的愿望。

【设计理念】

本文设计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内心世界,着力通过图文结合,引导学生朗读,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体验感悟,培养想象能力、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

1比鲜15个生字;会写8个字;学习“双耳”“女字旁”“走之儿”3个新部首。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碧寤帷拔摇蔽雨中的小鸟担心的真挚情感,学会关心弱小。

【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关心小鸟的。

【课前准备】

小鸟标本、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1(出示小鸟标本)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上的是什么动物?(小鸟)今天,小鸟很开心,它飞呀飞,来到了你的桌子上,你会怎样做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表扬关心小鸟的孩子是好孩子。)

2飞到一个小朋友家的阳台上了。这个小朋友会不会像我们班的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他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3卑迨榭翁猓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识量挝模用笔标出生字,把难读的生字多拼读几遍。

2碧老师范读,注意听清楚自己不会读的生字词。

3背旧字、生词卡片认读,再去掉拼音认读。

4痹僮杂衫识粒要求读正确、流利。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内容

1朗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一想各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事?哪个自然段告诉你小鸟落在阳台上?

朗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小鸟为什么要落在阳台上?结合第一张插图理解。

3薄拔摇笨吹绞漉漉的小鸟,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请学习小组合作学习2至5段。小组长带领大家朗读并讨论答案。

4(1)“我”看到小鸟想到它很可怜,同情小鸟。让学生找出写“我”的想法句子,指导学生读出感叹的语气,体会“我”内心充满同情、关爱的情感。

(2)“我”看到小鸟,阻止妈妈到阳台上收衣服。(结合第二张插图理解)让学生找出表示“我”的动作的词:悄悄地瞧、连忙拉住、轻声说、高兴地说。指导学生读“我”轻轻地说,高兴地说的句子,让学生体会“我”是个有爱心的人。

(3)朗读课文,请所有像小作者一样有爱心的学生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本篇课文,你觉得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你喜欢他吗?你能说句赞美他的话吗?

2你们能说你是怎样爱护小动物的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小朋友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朗读全文,加深理解

1比生自由朗读,把“我”关心小鸟的`经过有感情地读出来。

2比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

3该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评评谁读得好。

4带标点的句子,请学生看准标点,自由朗读,读准语气。

5背鍪久淮标点的句子,先指名朗读,读准确的当小老师带全班同学朗读,并给句子加上标点。

三、小组合作,自学识字

1复习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的读音,说说记忆生字的方法,提出难记的生字,全班探讨记忆方法。

2会写的生字,请小老师给大家指出哪些生字最容易读错,并带领大家认读。

3用生字口头组词,并选几个词说句子。

(1)认识3个部首“阝、女、辶”。

(2)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较难写的生字,老师指导书写。

(3)学生独立书写生字。

(4)老师检查订正,评价谁写得好。

四、积累词语

1把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篮里。

2组几个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篮里。

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篇5

(我的发现)

这项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学习自主识字,并认识七个生字。

(日积月累)

这项活动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练习读、写基本功、巩固识字。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挤等七个生字。

2、正确地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地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简单地了解短文意思。

复习第一单元生字、课文。预习语文园地一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读,说说上面三行有何规律,下面两行有何规律?

3、分男女生读

4、巩固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词说句。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齐读词语

b、出示春天公园图,用上词语说一段话。(师范说,指优等生说)

2、我会写

a、先自己读一读拼音,想想是什么句子。

b、指名读句子。

c、写句子,注意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d、同桌评比,谁写的句子又对又美。

3、读读背背

a、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忙。

b、四人小组赛读,谁读得准确又流利。

c、指名读,说说短文写的是什么?

d、齐读,注意不要唱读。

e、小组赛背

三、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古诗去读一读、背一背。

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第二教时)

教材在安排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是对前面课文熟悉的基础上,穿插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口语交际更有凭借,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使学生对这单元的知识更深有感触,更有话可说,激发学生对春天的无比热爱之情。

唱一唱、说一说、画一画美丽的春天,激发学生爱春天之情。

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图片。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歌唱春天

1、放一放收集到有关春天的歌曲

2、唱一唱你会唱的春天歌曲

二、我看到的春天

1、指名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仿照《嘀哩嘀哩》句式说说: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大地上

2、四人小组交流收集到的图片、资料。

3、派代表全班展示、交流

三、我听到的春天

自己找伙伴介绍自己听到的春天的声音,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我画的春天

1、自由画春天

2、小组交流你画的什么,为什么这样画。

3、评一评谁画得好,讲得好

4、派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

5、放入自己的成长袋中

五、识字擂台

1、四人小组赛

2、优胜者赛

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篇6

一、故事导入,了解课文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加上适当的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边记忆。

2、用自己的语言在小组里讲一讲刚才听到的故事。大家相互补充,比比谁讲得完整又准确。

3、教师要对表达有困难的学生特别关注,搞清楚困难的原因,是没集中精力听故事还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指导这部分学生。

4、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并标上记号。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普遍认读有困难的生字。

三、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小组交流——全班师生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个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疑难所在,以便具体指导。

4、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下列语句。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孤单”是什么意思。树和喜鹊为什么会感到孤单?

(2)你有过这种经历吗?自己一个人,周围没有朋友,也没有家人,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觉如何?

(3)“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让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是什么原因使树和喜鹊变得快乐起来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句话。

四、书写生字,巩固生字。

1、书写

(1)学生自己书写。

(2)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3)教师根据情况具体指导

2、通过编故事,复习、巩固生字。

学生随意挑选一些学过的生字、词语,用这些生字、词语编故事。

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

你有过像树和喜鹊这样的经历和感受吗?展开讨论交流。

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篇7

《架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做事要有实际行动,不要光说不做。

重点难点

1、认、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

2、理解“因为他的桥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桥架在河上”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多媒体课件: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河上没有桥……

这是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河上没有桥,怎样才能过河呢?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

(生自由发言)

2、师小结导入。

是啊!如果在河上架一座桥,那就方便多了。我们的朋友小猴和小熊也是这样想的。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己读读课文,画出生字。

2、学习生字

(1)师带读生字,齐读,比赛读。

(2)师重点提示“森、便、划”的读音。

(3)说说音节的特点。

(4)游戏巩固。

课件出示架桥游戏:将木板上的词语读出来,读对一个就在桥上架一块木板,全部读对就架好了一座桥。

(5)将生字宝宝带入课文,比一比谁能将课文读得更流利。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2、小组内说说字的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

3、将你认为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轻轻地提醒你的同桌。

4、师重点指导“桥、要、没”,师范写,生描红。

5、展示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做事要有实际行动,不要光说不做。

重点难点

1、认、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

2、理解“因为他的桥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桥架在河上”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课件出示词语,认读。

(二)熟读课文,情境学文

1、播放课文录音。

思考:谁和谁想要架桥?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3、读句子,谁来说说,他们为什么要架桥呢?

4、理解:方便。

5、学习第2自然段。

(1)要是有了桥,过河就方便多了,那么小猴和小熊又是怎样架桥的呢?谁能给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3)继续出示课件。

读一读,想一想:如果你是小熊,你会准备些什么东西来造桥?

(4)表演读上面两句话:男生读写小猴的话,女生读写小熊的话,边读边演。

6、学习第3、4、自然段。

(1)课件出示:河上架好了桥,是谁架的呢?

(2)课件出示:大家都在夸奖小熊,只有小猴很不好意思地站在河边。

此时此刻,小猴心里怎么样呢?为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你想向谁学习?为什么?

(三)再读全文,总结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了课文,我想对小熊说什么?想对小猴说什么?

3、师小结。

我们做事情,不能光说不做,要有实际行动。

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篇8

一、连线式板书。例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

鱼尾巴掌握方向

牛尾巴拨水

燕子尾巴赶蚊子

这种板书在阅读教学中主要通过让学生连线,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了解作者写作思路或弄清事物间内在的联系。

二、填表式板书。例如《快乐的节日》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快乐的节日:

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

这种板书,常留下很大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读,把它填充完整。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根据提示及课文内容自己填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选填式板书。例如《棉花姑娘》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这则板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一般可先设计好一个框架,并提供一些内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选择一些相关内容填入板书,成为一副完整的板书。

四、对比式板书。例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这种板书对比鲜明,易于操作,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并根据板书中的提示完成填空内容,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为理清层次,掌握中心打下了基础。

五、图画式板书。例如《四个太阳》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绿太阳红太阳黄太阳彩色的太阳

这种板书以直观的图画代替抽象的文字,图文并茂,形象具体,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排列式板书。例如《称象》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错误排列:正确排列:

1.称出石重──大象重量

2.赶象上船──沿水画线

3.象下装石──船沉到线

这种板书是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学生对错误顺序的重新排列,重点引导学生弄清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七、模仿式板书。例如《两只小狮子》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两只小狮子:

一只狮子滚、扑、撕、咬成为真正的狮子

另一只狮子:

这种板书,给学生留下很大的思维空间,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自己动脑、动手,根据前面的板书进行创造性的模仿,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

八、提问式板书。例如《乌鸦喝水》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这种提问式板书通过设疑、激趣,提高学生阅读、解疑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这样一则探究图表,先体会问号所代表的意思。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钻研课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篇9

《会飞的图画》

一、认识邮票,激发兴趣。

1、猜谜语:小画片,镶边边,五颜六色真鲜艳。没长翅膀它会飞,天南海北都走遍。(邮票)

2、请学生谈谈对邮票的认识。用课件展示多枚邮票,学生观察邮票,说说邮票的外形特点,师小结(一张方方纸,长着细牙齿,图画很美丽,上面印邮资)。老师相机简要介绍一些邮票常识(邮票的产生、作用、分类、基本特点),解决学生的疑惑,如:邮票真的会飞吗?为什么贴上邮票就可以把信寄出去?邮票是什么样的?

3、师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邮票,观察欣赏邮票。

你看到的邮票上有些什么图画?指名描述。

用“图画上有……有……还有……”说一说。

1980年6月1日,我国发行了第一套童话邮票《童话——“咕咚”》,出示课件中的这套邮票,师生共同欣赏,请学生说一说看后有什么感受,体会邮票的美。

二、切入课文,感受“图画”。

1、过渡:小明也和我们一样正在欣赏这美丽的图画呢!看课件(课文插图)他看到了些什么?

2、学习句子:图画上有雄伟的长城、奔腾的骏马,有五彩的蝴蝶、多姿的小花,还有拖着长尾巴的哈雷彗星呢!(理解词语:雄伟的长城、奔腾的骏马、多姿的小花、哈雷彗星;进一步体会图画的美,指导朗读。)

3、小明从哪里发现这些美丽的图画的?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指导学习生字。检查生字读音,纠正不准确的发音,学生识记十六个要认的生字。

(小明是从爸爸来信的信封上发现的这些美丽的图画的。)

他可真是个喜欢观察的孩子!可他还不明白这些图画有什么作用呢,小朋友能告诉他吗?请几名学生对“小明”说说这些图画的名称和作用。

指名朗读“妈妈”的话和小明的话。指导读好小明的话,读出喜悦,读出恍然大悟。分角色读这两句话。

三、课中休息:将准备好的本课生字卡片拿出来,和小伙伴一起玩一玩“送信”的游戏。拍手念儿歌“叮铃铃,叮铃铃,邮递员,来送信,小小信封谁收到,请你念给大家听!”收到“信”的学生带读生字。

四、想象延伸,设计邮票。

(1)过渡:读到这里,你想对邮票说什么吗?

邮票上的图画使得它不但有实用性,还有了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有很多邮票还有纪念意义呢!所以有很多人喜欢“集邮”,小明也对神奇的邮票着了迷。出示第五自然段图文,齐读。

(2)你想自己设计邮票吗?动手画一画,在学习小组内讲一讲自己的设计。

(3)指名在全班讲,评选设计、最漂亮的邮票、口才。

五、小结。

小朋友和小明一起,通过对邮票的了解,知道了很多的知识,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和邮票成为好朋友。

六、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认读要求书写的8个生字。

2、请学生分别说一说这8个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教师适时点拨。

3、学生书写生字,并口头组词。

七、作业。

收集邮票,写一两句话介绍你选的邮票,在班上开一个邮票展。

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篇10

《海水》

预习提示

1、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处理。

2、用“——”画出向海水提问的句子。

3、那么海水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到文中画出来读一读。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海的美丽富饶,体会打鱼人的辛苦,激发学生探索大海、探索自然的积极兴趣。

2、学习并掌握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掌握新的&39;笔画“撇折”。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勤学好问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具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欣赏有关大海的图片)

2、喜欢大海吗?那你们了解海水吗?你知道它为什么是蓝色的,你知道它为什么是咸的吗?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海水》。

3、板书:《海水》。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手指课文,听老师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不认识的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这些字。

4、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5、全班齐读课文。

6、小组比赛读。

7、师生问答读。

三、随文识字。

1、出示词语,学生自己先认读。

(1)指名读。

(2)跟老师读。

(3)指名开火车读。

2、试一试把词语回到课文,指名读。

3、齐读全文,在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

4、出示字宝宝。

(1)自己试着读。

(2)同桌互相考一考,认读字宝宝。

(3)出示字卡抢读识字。

5、师生接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读课文,用“———”画出作者向大海提出的问题。

指名回答,指导朗读。

指名读,强调“么”要读得轻而短。

师示范读,读出疑问的语气。

全班齐读。

2、师问:“那么海水是怎么回答的呢?”请大家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3、为什么海水的怀里抱着天,海水就那么蓝呢?

4、那么“渔人”是干什么的?,你们知道吗?

5、师小结:捕鱼人的汗水居然把一望无际的海水变成咸的!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6、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自由认读。

2.学习新笔画“撇折”,指导书写。

3.指导书写“回、因”。

4.师范写,生书空。

5.指名说笔画顺序。

6.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⑴生描写,师指导。

⑵指导书写“问、为、什、么”。

⑶说笔画,说要点。

⑷描红,练习写字。

⑸师个别辅导。

⑹展示作业。

六、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收获真大,收获了词宝宝、字宝宝、读熟了课文、还学会了写字,了解了大海的知识,你们真棒!老师奖励你们一首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七、课堂检测。

1看拼音写字。

wènwèishénmehuíyīn

()()()()()()

2.给句中带点的字选音节

zhǐzhīshǔshù

(1)一只()小羊在吃草。

(2)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3)天上的星星多的数()不清。

(4)我喜欢学语文,也喜欢学数()学。

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能够读准字音,学会前音不拖,词儿连读,字正腔圆。重点理解“艄公、撑船、脚蹼”。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做到读通句子,理解句意。

3、了解课文大致内容,知道鲁班是怎样发明橹板的,感受鲁班爱观察、善思考、勤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第四自然段。

教学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游戏:看图猜人物

(1)中国古代有一个伟大发明家,受亭子的启发发明了伞;看到树叶的锯齿、虫子的利牙联想发明了锯子。

(2)(出示锯、墨斗、曲尺等工具)他一生还发明了许多工具,让人们工作、劳动起来更加省力。猜猜他是谁?

读读他的名字“鲁班”(词儿连读、读准边音)他就是人们常说木匠的祖师。

2、(出示:橹板),这里有个词读音和“鲁班”有些相似。(第三声读饱满)

看看偏旁,观字形明意思,橹板可能是什么做的?(正确,橹板是一种木头做的工具。谁来读读书中的这句话)

出示:人们把这种摇船的工具叫做“橹板”。指名读

评价:读书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句子的意思,橹板是用来干什么的(手指“摇船”)再读读(指名读)评价:我听明白了,橹板是一种摇船的工具。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3、(鲁班和橹板)齐读课题

鲁班和橹板有什么关系?把书打开,听老师讲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双手捧书,书外斜)

2、同学们听得仔细,看得认真。让我们自己也来读读这个故事吧!

学生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词儿连读不拖音、连词成句读通顺)

3、故事读完了,你知道鲁班和橹板有什么关系?(鲁班发明了橹板)

4、鲁班是怎样发明橹板的?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细细地读一读,想一想。

三、细读课文

1、鲁班是怎么想起来发明橹板的呢?个别读第一自然段。

■读得好,听出来了,老艄公(老船工)用竹篙撑船船很吃力。我们来感受一下。

读得不好,注意读清楚:鲁班看到谁在干什么?(个别再读)

■点拨

竹篙读读这个词——竹篙,看看字形就知道竹篙是什么做的?篙上面的竹字头表示……,下面表示读音。竹篙就是用竹竿做的撑船工具。

用竹篙撑船看“撑”字,左边是一只手(要用力),右边是手掌的掌(伸出右手),两只手握紧竹篙,用力抵到河底,用这个力量让船向前走。你们试着用手掌撑着桌子,让自己身体离开板凳撑一撑。什么感觉?(费力、很用力)老艄公撑一下,船向前走一点,

■难怪,老艄公用竹篙撑船……。(读词:十分吃力)等把船撑到……满头大汗(指着三点水,两个字里都有三点水,汗水真不少啊!)。

用你的朗读让我们看到老艄公吃力撑船的画面。指名读。男生读。

2、看到这些,鲁班想——(引读)

(1)个别读——“有什么好办法……省力呢?”

■嗯,鲁班正在思考呢,读出了一种疑惑。

■注意这里还有一个小问号,鲁班正在思考呢。范读,再读读。个别读

(2)鲁班想得很投入,引读“两眼盯着”?

——生:一直地看

“盯”的左边一个“目”旁,右边就是一个形象的“钉子”。视线像被钉子钉在了船上,眼睛眨都不眨,……你能学学鲁班此时的.神情吗?(生模仿……)

师点评:瞧,眼睛眨都不眨,而且还微微皱着眉头,就带着这样的神情读——---生:“有什么好办法……”

(注意点拨:是在心里“默默地想”啊,轻轻地,再读——)

听出来了,鲁班想找一个好办法,让人们驾驶起来更加省力

3、正在鲁班想的入神时,鲁班又看见……

■(图片)齐读课文

一群可爱的鸭子游过来,它们轻快地向前滑行。

■滑行,有水滑溜溜,滑冰,滑水,又轻又快地游过。靠什么?(出示脚蹼图)瞧,这就是鸭子的脚蹼,它们的脚趾间是有一层薄薄的皮膜连着的。

难怪鸭子能——(手指着引读)轻快地向前滑行。

■带着你的理解,再读读这句话。(女生读:只见它们——滑行。)

4、鲁班出神地想着,

“出神”,就是第二自然段说到的两眼——盯着,默默地——想,发愣的样子。

忽然眼睛一亮,他……(想出办法来了)

读(有了灵感,再读)

■鲁班是怎么做的?个别读读第四小节。

■边读边画(一人读、一人协助老师画)

学生指图解释:削、上半截、下半截

削:用刀斜着把木棍削细,削薄。

■再读,把鲁班制作鲁班的过程读清楚。

5、橹板的效果怎样?(齐读)

我仿佛听到了艄公爷爷的笑声,男生读。省力就是……(吃力的反义词)女生也来开心的读一读。

比较着读。

6、鲁班为人们发明出了这么省力的工具,所以(读第5节)。用鲁班的名字命名(橹板)

四、指导写字

1、手指操

2、写字要求

3、(出示:已)

“已”字就像一个趴着的娃娃,脑袋小小,身体长长,小手伸出来。

(范写)横折收收紧,竖弯钩伸伸长,竖弯钩里藏小圆。

4、(出示:安)

“安”字一个女子住在房子里,安定舒适,好像我们能干的妈妈。

(范写)女字长横稍稍拉长,像妈妈有力的臂膀托起我们的家。

5、(出示:等)

“等”古时候就是将官署里的竹简放整齐。(范写)竹字头两边不相同,左小右大。横画距相等,竖钩稍右偏。

板书设计:

鲁班和橹板

看竹篙撑吃力

盯想鸭子蹼、拨水轻快

(有什么办法)

圆形

找削橹板扁形省力快

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引导学生懂得遇到问题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謎语吗,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则謎语,看谁猜得准:身穿黑袍子,有时在天上,有时在树上,是个好孩子。(乌鸦)对,出示乌鸦图。同学们,你们见过乌鸦吗?你们了解有关乌鸦的一些故事吗?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只聪明能干的小乌鸦。

2、活动:出示乌鸦喝水图,引导学生用一句简短的话说出这幅图的意思。比一比谁说的最简洁,最准确。

板书课题:

乌鸦喝水

本课我是随着课文的进展,随时进行生字的认读的&39;。课题里的“乌”和“喝”两个生字在出示课题时进行教学。

一年级的小学生会把乌鸦认作喜鹊,于是我特意准备了一只乌鸦标本,让学生看清乌鸦的毛全身是黑的,连眼睛也看不出,所以“乌”字与“鸟”不同,“乌”字上半部里面没有一点。乌鸦口渴了想喝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口,所以“喝”字是口字旁。学生懂得“渴”和“喝”的字形区别,就能牢固地记住,不易混淆。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看得出小朋友非常喜欢乌鸦的故事,那就请你们自己去读书吧。

2、自己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3、自己划出要求认识的字,同座位互认。

4、小朋友,瞧,这些生字宝宝都跑到大屏幕上来了。(看幻灯片)

(1)自由读一读

(2)谁愿意和它们交个朋友来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3)老师任意指看谁能读出。

(4)齐读

5、去掉拼音敢不敢读?去掉拼音读。

6、找学生说一说你和哪些字交上了好朋友的?你是怎样和它们做好朋友的?把你的方法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喝”和“渴”看偏旁想意思。喝水要用口,口字旁的是“喝”;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点水旁。

师:这是通过形近字比较认识生字,找一找生字中还有那些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字形相近?你能用这种方法学习其他生字吗?

生:乌——鸟、为——办、右——石、瓶——饼

师:我们用形近字比较认识生字,谁还能用其他方法记生字?

生:“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我们找东西,都要用手,所以“找”字是提手旁。

生:“想办法,要动脑筋,要用力气,用力气就会出汗,所以‘办’字旁边的两点千万不能丢。”

生: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生字:瓦片层层并一起(瓶);水车千斤重(渐)。

7、巩固识字。

(1)组词竞赛。

法——办法、法院、法律、方法、法规,多次重现“法”字,便于学生记忆。

(2)游戏认字。“击鼓传花”鼓停花传到谁的手中,谁上台读生字,并组词。

(3)观察事物辨字。如:老师做喝的动作、渴的表情,拿瓶子和石头,学生举起相应的生字卡。

(三)写字指导。

1、想一想我们以前学过的笔顺规则有哪些?(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中间后两边等)

2、出示“我会写”的生字,认读、领读。

3、指导观察田字格中生字,所在的位置。

4、“法、找、许”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的字?(左右结构)

提示:写“找”字时,不要丢掉最后一笔“点”。

比较“找”与“我”的字形。

5、“可、石、办”这三个字又应该怎样写呢?小组讨论、

6、教师示范写生字。

7、学生先描红,再临写。

(四)、指导读课文。

(五)、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的回顾总结。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乌——鸟、为——办、右——石、

瓶——饼、喝——渴

法找许可石办

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篇13

《柳树醒了》是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在孩子的面前的,题目就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课文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春雷把柳树从沉睡中叫醒了,她睁开了睡眼,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跟她做游戏,孩子们也醒了,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中。教学这篇课文,是在春寒料峭的初春,没有花红柳绿、姹紫嫣红的春天美景;没有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动人场景;没有草地碧绿、莺歌燕舞的美好景色;所以教学垂柳迎风摇曳,春雨沙沙沙、春风暖人、柳絮飘飞显得有点单薄,有点远离孩子们的生活,但在教学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课前精心准备,自我感觉以下两个片段颇为成功,值得回味。

片段一:

1、小朋友请你自由读课文,仔细想想柳树的好朋友们是谁?他们是怎么帮助他醒的?

(我边问边在黑板简单画了一棵柳树,树干上一张沉睡的脸)

2、生动形象的简笔画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激发了他们朗读的兴趣,第一时间投入到大声朗读中。

学生读文后轻松回答: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小朋友

2、你喜欢谁,你想成为谁来帮助小柳树,选一个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是春雷,春雷跟柳树说话了,柳树醒了,发芽了。

(师生对话:你怎么知道柳树发芽了?柳树醒了,就要开始发芽,长大呀。)

生2:我是春雨,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柳枝弯了,在风中飘来飘去。

(师生对话:你怎么知道春雨给柳树洗澡,柳枝就弯了,书本上不是说软了吗?软了就是弯了。扮春雨的小朋友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形象地比画着,我也顺势在柳树上画上弯弯的垂柳。)

生3:我是春风,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柳树绿了。

生4:我是春燕,春燕跟柳树捉迷藏,春天过去了很长时间了,柳絮飞了。

生5、我是小朋友,我们和柳树玩耍,玩着、玩着,我们长大了。

孩子们在解读中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准确、真实、可爱,让人不由得赞叹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3、真是一群可爱的好朋友,那么谁用美妙的声音唤醒柳树呢?请你先美美地读读课文,再用我们的朗读来唤醒柳树好吗?

于是教室里再一次掀起了朗读的高潮,当孩子朗读的优美动听时,我就把沉睡的柳树脸换成了笑脸;而当孩子朗读的不够动听时,柳树依然沉睡着,同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让柳树醒来。

反思:

这一片段,我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环境,让他们觉得不是让他们去读课文,而是让觉得自己就是文本中的一员,然后融入文本中,正在感受其中的美,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理解课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同时黑板上那棵沉睡的柳树自然让童话来到了我们眼前,让柳树走进我们的课堂,以此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为了让柳树睁开沉睡的眼睛,孩子们可谓花尽心思,极尽本领,期望自己动听的声音唤醒柳树,迎来它的笑脸。

片段二、

课外拓展:在春天里,还有什么也醒了呢?

美美地读了课文,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当我让孩子们说说,春天还有什么也醒了时?他们纷纷说了蛇呀青蛙呀狗熊呀等一些冬眠的小动物,也说了小草呀小树呀等植物。当我引导孩子们能不能也模仿课文的语句说一说呢?刚开始,课堂一下子静了下来,但随即就有孩子说出了“……青蛙呀,跳了跳了。”顿时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纷纷说出了:

“……草地上的雪人呀,化了化了。”

“……春风呀,暖了暖了。”

“……桃花呀,红了红了”

…………

反思:

真没想到,孩子们不仅诗模仿的好,而且,思维能更深一层,让我一扫之前孩子们课外知识贫乏的感慨,你看,孩子们能够抓住季节中有代表性的事物,一句“青蛙呀,跳了跳了”就让人仿佛看到了池塘里蝌蚪群游的景色,“……草地上的雪人呀,化了化了。”让人不由地想起,今天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雪,草地上的积雪确实没有融化完的事实”,“……风儿呀,暖了”“……桃花呀,红了红了”……真不敢相信,这一句句富有诗意的话,竟出自我班小朋友的口中,着实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心中忍不住提醒自己;只要引导有方,孩子们的无穷潜力将会激发。

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篇14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字形

教师背儿歌(课文最后两行)。

出示老朋友“日”字。

点明今天所要认识的新朋友都是在“日”的基础上“加一加”。(板书课题)

以“加什么呢”激趣。老师先用活动卡片组成“旦”、“电”,剩下的新字请几个同学上台摆一摆。同学讲解自身的摆法。

二、质疑读文,掌握字音字义

只加一笔就变出了这么多的字,而且模样还真有点相像,那它们的读音,它们的意思相同吗?以此问质疑,引导同学自身借助拼音读课文。

检查同学自学效果。

通过请小老师、“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字音,注意强调区别“由”、“甲”、“旧”的读音。

同学说说书上的组词,小组讨论交流词义,指出哪些还不太理解,集体交流,老师适时点拨。

同学口头扩词。

拓展:给“日”字加一笔,还可以变成什么字?(田、申、目、白)

三、朗读短文,明确构字规律

小结方法:一个“日”加上一笔就变出了这么多个形不同、音不同、义不同的汉字,大家觉得汉字有趣吗?齐读书上短句。

谈谈读后感受(引导同学归纳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

四、指导书写,掌握汉字结构

在课后的田字格中书写这6个生字,注意“日”的位置和变形。

记忆组词中引出的生字的字形。同学先自身记忆,然后全班交流难字。

完成课后第二题的`组词。

五、自主实践,迁移识字方法

运用本课学到的“加一加”的构字方法,进一步给学过的简单的汉字(如:大、土)进

添加笔画组成新字的游戏。

一年级语文下册简洁教案篇15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图画导入。(用时:5分钟)

1.设疑:你们知道“咕咚”是什么吗?

2.教师导言:东西掉进水里会发出咕咚的响声,可就是这个响声却把兔子、狐狸、猴子、小鹿吓得撒腿就跑,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咕咚》。师板书课题并教读:咕咚

3.认读生字“咕、咚”,师相机讲解:这两个字可以组成“咕咚”一词,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词叫象声词。1.生边听老师导言边思考

2.齐读课题,认读生字“咕、咚”。并举例像这样表示声音的象声词。

1.认读生字。

dōnggū

咚咕

2.我会说象声词。

例:咕咚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15分钟)

1.引导自由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不会读的想办法解决。

(2)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

2.组织同桌互读,互相帮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并评价。

4.组织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5.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自由读课文,完成初读要求。

2.同桌互读课文。

3.分自然段读课文。

4.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5.全班汇报生字学习情况。

(1)说一说用哪种方法,识记了哪些生字,哪些生字可以用同一种识记方法。

(2)积极参与课堂识字活动,巩固识记。

3.给下列生字注音。

()()()

熟鹿命

()()()

野拦领

4.我会组词。

掉:

吓:

跟:

羊: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用时:10分钟)

1.引导齐读课文,启发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组织同桌互相说一说。

3.组织全班交流。

1.齐读课文,回答问题。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5.看课文插图,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指导写字。(用时:10分钟)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1.认真观察要求会写的生字,交流书写要注意的问题。

2.仔细观察教师范写,跟着书写。

3.描红、临写。

4.全班展示。

6.我会写。

家象都

7.写笔顺。

家:

象:

教学反思

兴趣是学生的&39;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形象有趣、富有悬念性的东西最能吸引其注意力。于是,在这节课前,我采用了实物做了一个实验,把木瓜从高空扔进水桶里,发出咕咚的声音,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声音?你想知道吗?接着板书:咕咚。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33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