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一年级教案 >

一年级教案范本

时间: 新华 一年级教案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预先设计师生活动和教学资源,制定实施教学的具体方案。如何写出优秀的一年级教案范本?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一年级教案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教案范本篇1

教学目的: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唱、赶、旺、旁"等8个汉字,认识1个偏旁"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学前准备:布置学生课前读通课文,为不认识的字词注上拼音,并标上段落。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激趣

1、板书"孩子"教认"孩"字,再出谜语让孩子们猜一猜:说是花,不长叶子不结果,没有树根没有杈,漫天遍地都是花。得出答案,再补上雪字。

2、激趣:雪孩子是什么样的

猜谜语:雪花飘,他就到,站雪里,戴草帽。身穿一件白皮袄,不怕冷来就怕热,只能站岗不能跑。

3、课文说了什么事?今天我们学习21、雪孩子(孩子们读题)

二、看图自读课文

1、仔细看图,想想图上画了什么?

2、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组词:

累(劳累)(累了)

添(添加)(增添)

柴(砍柴)(柴火)

旺(兴旺)(旺盛)

渐(渐渐)(逐渐)

冒(冒尖)(冒雨)

奔(投奔)(嫦娥奔月)

冲(冲突)(冲向)

烫(烫手)(滚烫)

终(终于)(始终)

浑(浑水)(浑然)

淋(淋雨)(淋湿)

激(激动)(感激)

1、指名接读课文,互相评价。

2、正音后同位互相接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

这天早上,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去。小白兔嚷起来:妈妈,妈妈,我也要去!

兔妈妈说:好孩子,妈妈有事,你不能跟着去。

兔妈妈在门外的空地上给小白兔堆了个雪孩子。小白兔有了小伙伴,就不跟妈妈去了。(交待雪孩子的来历)

小白兔跳舞给雪孩子看,唱歌给雪孩子听。他玩累了,就回家去睡午觉。

屋子里真冷,赶快往火堆里添把柴吧!

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的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一会儿就睡着了。

火越烧越旺。哎呀,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小白兔睡得正香,他一点儿也不知道。

不好啦!小白兔家着火了!雪孩子看见从小白兔家的窗户里冒出黑烟,蹿出火星,他一边喊,一边向小白兔家奔去。

小白兔,小白兔!你在哪里?雪孩子冲进屋里,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哇找哇,终于找到了小白兔。他连忙把小白兔抱起来,跑到屋外。

小白兔得救了,雪孩子却浑身水淋淋的。

这时,救小白兔的雪孩子不见了。他已经化成水了。

不,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它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1、议论: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变成了什么?先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

(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后自己化了变成水)

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还会回来吗?(让学生看黑板的简图,为孩子们了解水蒸发到空中形成云的过程,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2、指导朗读

本课朗读中要注意读准字音,还要正确处理轻声的读法。

如:房子上、树上、地上的"上"

休息的"息"

不,雪孩子还在呢!瞧,太阳晒着晒着,它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要读得慢些,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

你喜欢雪孩子吗?用一句话夸夸他。

五、想想说说

1、看图,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你想对雪孩子说些什么?

这么可爱、善良、勇敢的雪孩子,我真希望他能再回来。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来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有创意的表达。这部分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求证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

六、续编故事

《雪孩子又回来了》,想像小白兔与雪孩子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回答课后练习题: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小结:一个多么可爱的雪孩子啊,他纯洁善良,助人为乐,舍己救人。危急时刻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小兔子,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分小组自学生字

三、复习巩固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

雪孩子变成了水汽,很轻很轻的水汽。

2、布置作业:

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一年级教案范本篇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熟练计算1~5的加减法,能够运用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观察情景图,说出题意,列出算式。

(二)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情境图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认识大括号和虚线圈,并能将符号和语言表述建立起练习;在解决一组情境图中,感受加法与减法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感受数学语言的魅力,渗透函数的思想。

二、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初步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能运用加、减法意义根据情景图列出算式,能计算1~5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更熟练的计算1~5的加减法计算,在加减法的对比中强化学生对加减法的意义的认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1~5的加减法;正确观察情景图,说出题意,列出算式。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读懂题意。

教学难点:正确观察情景图,说出题意,列出算式。

四、教学准备

课件、算式卡片、写有口算的信封和写有答案的信筒等。

五、教学过程

(一)巩固基础,提升计算速度

1、练习数的分与合

(1)学生自己边打手势边说1~5的组成与分解。

(2)师生互动巩固数的分与合。

师:我出3和1。

由学生回答出3和1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

师:组成5,我出2。

由学生回答:我出3,2和3组成5,5可以分成2和3。

2、巩固1~5的口算

(1)老师出卡片,学生用手势作答。

(2)火车。由一组同学逐个出口算题,全班抢答口算。

(3)在送信游戏中练习口算。

出示第29页第9题。让几位学生拿着写有算式的信封,根据结果送到相应的信筒中,其他学生来做小老师,看看是不是每封信都送对了。

【设计意图】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1~5以内的口算训练,使学生在多种形式中,手、脑、口、耳配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提高口算的兴趣,加快口算的速度,提高正确率。

(二)在计算中发现规律

1、完成第28页第2题

(1)学生独立计算并反馈答案。

(2)引导学生纵向观察算式,发现规律。

①观察第1、2组算式。

每组算式交换了加数的位置,但计算结果相同。

②观察第3组算式。

2+2=□和1+1=□,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算式没有变化,计算结果也没变化。

(3)总结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2、第28页,第4题。

(1)先观察算式,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竖着观察,每组的.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

(2)学生独立完成,边做边思考,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3)汇报:发现了每组第一题的减数就是第二题的差,第二题的减数是第一题的差。也就是每组减数和差交换了位置,而被减数不变。

3、完成第29页第7题。

(1)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习。一个人拿着+1,再找四位同学分别拿着1、2、3、4,让他们组成算式进行计算。教师板书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一个加数不变,和会随着另一个加数的变化而变化,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

(2)完成减法计算,所用方法同上。

被减数不变,减数变化,计算结果也随着减数变化。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计算的基础上寻找规律,直观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景算式互相转换

1、把语言转变成数学符号

(1)出示第28页第1题。

①教师先出示1把扇子,由学生图题意。再出示2把扇子,由学生图题意。

②让学生依据扇子图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教师板书问题。

③针对问题,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把两部分合并起来。之后,教师边口述问题,边出示大括号。告诉学生,求一共有多少把扇子,还可以用这样的符号(指大括号)来表示。让学生书写大括号,加深对大括号的印象。

④让学生再次看图,说出图表示的意义。列出算式,追问学生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⑤完成第28页第2题,重点理解大括号表示的意义,完整描述图意,列示解决问题。

(2)出示第28页第3题。

①逐一出现情境图,在学生的描述中教师出示虚线圈,告诉学生虚线圈表示去掉的意思。让学生完整的表述图的意义。

②列式计算,并说明用减法计算的道理。

2、完成第29页第6题

(1)逐次出现四幅情景图,让学生说题意,提问题,列算式。

(2)隐去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四个算式,引导学生横看、竖看,发现规律。

(3)再出现情景图,让学生尝试结合情景说一说道理。

(4)完成第29页第8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在汇报第2幅图时,要说清楚5-2=3的意义和5-3=2的意义,随着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出问题:还剩多少条黄瓜和摘了多少条黄瓜。(学生只要能提出一种问题即可,不要求全掌握。)

3、算式与情景建立联系

(1)看图提出问题,并与算式连线。

以上各图学生可以提出用加法计算或者用减法计算的问题。

(2)课件出示第28页第5题中的左部分。

①让学生说一说从1+4=□这道题中,看到了什么。

②用自己的方式表示出算式的意思(学生用画一画、贴一贴、写一写等方式表示出1+4=□的意思,写在方框里)。

(3)学生之间交流想法。

(4)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或者让其他同学说一说图的意思。

(5)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发现数字和符号的神奇与作用。

4、小结

刚才我们是观察图意,列出算式,现在我们是根据算式来表示它的意思。看来图和算式,我们可以互相转化,既可以用算式来表示图意,也可以用图来表示算式的意思。

【设计意图】

让学生体会符号大括号和虚线圈的作用,并将语言表述与符号建立起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符号化的表述意义,一个算式可以有很多情景(整体与部分关系)与之联系。逐渐培养学生理解与表达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个符号,说一说这个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一年级教案范本篇3

【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

【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1。

【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2。

【教学设想】

以多媒体画面切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他们自己感悟诗意。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秋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秋天的景色或秋天的诗引入)。

二、诵秋

1、请一个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准确。

2、生评。

3、师读生听(听节奏、听感情)。

(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

4、生评,师随机点拨。

5、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

6、向同桌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7、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所知道的描写秋景的诗文。

三、品秋

1、以4人为一组,探究全诗。可以研究老师揭示的问题,也可互问互答(出示问题)。

2、汇报探究结果。

3、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由学生朗读)。

4、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头脑中浮现的画面。

四、写秋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者画一幅画(出示音乐)。

2、请同学们读出自己的诗或展示自己的画。

3、请同学们伴着音乐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乐画面、生齐背诵)。

一年级教案范本篇4

《两只小狮子》

教学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会写“练、习”等6个字。学习积累“懒洋洋”这一类的词。

2.通过自主识字、交流等多种形式熟练地认、写生字。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扩展想象等加深对不同角色的理解,体会狮子妈妈的话。初步学会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内心喜欢阅读类似童话故事,愿意阅读更多的童话故事。通过学习,喜欢文中的勤狮子,为懒狮子担忧,希望他能改正缺点,刻苦学习,渴望自己也是刻苦的“勤狮子”,长大成为“真正的狮子”。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小就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进行识字教学,了解“刻苦、懒洋洋”等词的意思。弄清懒狮子的不练功的原因,读懂狮子妈妈的话。

教学难点:有些生字音不容易读准,有些生字的字形易与熟字混淆。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3.朗读课文的录音。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知道“辛巴”是谁吗?(针对学生回答简要介绍一下狮子王中的辛巴勇敢、自信、独立、坚强的形象。)

2.说说你对狮子的了解?(学生畅所欲言)

3.那今天我们要学习27课《两只小狮子》,看看这又是两只怎样的小狮子?

出示课题,随机学习“狮”的读音和字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认识生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朋友用喜欢的符号画下来,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

2.4人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每小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请小组长领着小伙伴学习生字,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归类总结,教给孩子识字方法。)

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检查自学:

a、屏幕出示生字:

自由大声读。

和同桌比一比谁读得更好,然后讨论一下哪些字的读要注意。

开火车读。

出出金点子,帮助大家记住这些字。

b、这些生字藏在了词语中,你还会读吗?同桌同学一起读,看读得快又对。当个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谁能从这些词语中找出abb的词语?再举几个这样类型的词语。齐读。

同学们数清楚了吗?课文一共有几小节?指名分节读。评议读得怎么样。(提出进一步的要求。)

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随机指导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5.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想和哪只小狮子做朋友呢?

三、创设情景,朗读感悟1、2自然段

1.出示图片,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图中两只小狮子的表现?

2.自由练读,读写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的句子。

指导读第一句: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1)指名读。

(2)说说这小狮子整天都练些什么本领?谁能用动作来演一演“滚、扑、撕、咬”的动作?

(3)学生再读,边读边想象小狮子练功的情景。

(4)什么叫“整天练习”?小狮子没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那样去练习,而是整天在练习,真辛苦!请带着自己的感受再读。

(5)为什么这小狮子要整天练这些呢?说出自己的理解,指导读第二句:另一只却懒洋洋地晒太阳,什么也不干?

(1)指名读。

(2)让学生演一演“懒洋洋”的样子,并把这个词贴到懒狮子的旁边。

(3)看着图,图中的小狮子眯着眼睛,翘着二郎腿,懒懒地躺在草地上,把它懒洋洋的样子读出来。

3.指名学生把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读出来,其余小朋友配合着配上动作表演。

4.学到这儿,你想分别对这两只小狮子说些什么吗?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四、巩固生字,指导写字

1.用生字组词读。

2.游戏巩固生字。

(本课生字较多,用一课时解决,任务较重,学生识字快,忘得也快,必须把识字任务分散快,每课都识字,每课都巩固,这样就容易扎实的掌握。)

3.指导书写“练、习”

学生先观察,说说注意点等。

教师范写,重点讲解“练”。“练”字第六笔是横折钩,不要少了横。“习”字中横折钩的折笔不能太向左斜。

学生描红,练写。

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师生讲评。

五、作业

从本课中找到喜欢的词句,并记住它。

一年级教案范本篇5

教材分析:在儿童的美术活动中,纸是他们最常接触和使用的材料之一,它造价低廉,触手可及。纸工练习对于培养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大有益处,在小学阶段的美术课中,纸工练习是遵循着由易到难、由低到高的规律设计的。《一张大纸》就是一节最基础、最简单的纸工练习课。

这是一节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随意“玩纸”的课,教学重点在于让儿童在“玩纸”的过程中激发对纸材的兴趣,全方位地感受纸材的特性,并练习简单的纸工技法。本课的纸工创作是无主题创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运用剪、撕、折、卷等方法,不断改变纸的形态,把一张普普通通的纸变成各不相同的形象,体验纸造型活动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为今后开展系列性的纸造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通过玩纸的游戏活动感受纸材特性。

2、能利用折、撕、剪、卷等基本方法做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3、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感受美术学习的乐趣。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16开以上报纸、挂历纸、包装盒、包装纸、皱纹纸等。

教学方案: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准备上课。

二、讲授新课:

1、师出示自己带来的各种纸,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把自己带来的纸摸摸、撕撕、卷卷、折折,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师示范,做一些简单有趣的纸工作品,欣赏评价。

三、学生创作:

1、欣赏教材中的学生作品,说一说他们各用了哪些手法?

2、提问:你想把自己的一张大纸变成什么?用什么样的方法使它变成你想要的形状?

3、自由创作。(也可以分小组合作)

三、展示

1、让学生将作品张贴、摆放或悬挂,进行集体评价。

2、教师总结学生本节课表现。

3、提示:平时注意收集各种材料。

一年级教案范本篇6

1、复习学过的单韵母和三个复韵母。

2、看情境图,编小故事,引出新授内容(故事中藏着带有ɑoouiu)。

3、逐一学习ɑoouiu三个复韵母,要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拼读简单的声母和ɑoouiu组成的音节,会拼读三拼音节。

4、在日常生活中运用ɑoouiu(你想用ɑoouiu或由它们组成的音节说什么。)

5、通过小游戏巩固所学的知识。

一年级教案范本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四、五”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字。学习笔画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数字儿歌的特点。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韵文内容简单。本节课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书写,因此教师的书写指导必须到位。

3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四、五”等7个生字,会写“一、二”等4个字。学习笔画横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数字儿歌的.特点。

4教学过程

4.1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金木水火土》

师:小朋友喜欢儿歌吗?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介绍一首小小的儿歌。不过,小朋友要见到儿歌,得闯一个小小的关。

活动2【讲授】识字、读文、写字

师:闯关游戏谁最棒?(生:我最棒)

师:老师这儿有几个字宝宝想跟小朋友打个招呼,想看看那些小朋友最先认识他们。(老师教读生字卡上的生字,每个3遍。)

师:小朋友们记住它们了吗?(师出示生字卡,生每个齐读3遍。)

师:我请一个小朋友来当小老师。(请一个孩子到台前当老师教读。(把掌声送给她)

师:这些字宝宝觉得太孤单了,想找到他的好朋友,现在请一组的小朋友拿着桌上的生字卡,一起商量商量给每个字宝宝组组词。(小组活动)每个字宝宝都组好了,就静息。

生:(小组展示:请一小组小朋友上台,台上说一个,台下重复两遍)

(二)读文

师:小朋友的“识字关”闯得可真棒。老师奖励大家看大屏幕。(课件出示)

师:小朋友们太厉害了,完整的儿歌出来了。(PPT出示完整儿歌,1、小朋友齐读。2、男同学读一行,女同学读一行。3、再齐读)

(三)指导书写,掌握笔顺

1、认识田字格:

(1)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练习写字了!我们先来认识一个写字小助手,它的名字叫田字格。

(2)动画展示田字格,学生一边观察PPT,一边倾听田字格的自我介绍。

我叫田字格,我中间的横线叫“横中线”,横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上下两部分。我中间的竖线叫“竖中线”,竖中线把我均匀地分为左右两部分。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叉,又把我分成了“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四部分。

(3)请小朋友用手指一指田字格的每一部分,再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4)教师小结:写字时,要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指导书写“一、二、三”

师:老师要给小朋友介绍一个新笔画“-”(出示PPT),请举起右手跟老师书空~~~~

师:PPT出示(“一、二、三”),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三个字,你发现了什么?(都是由横组成)

师:小朋友真聪明!再观察每一横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样吗?

生说到“一”:起笔稍微重一点,渐渐向右倾斜一点点,收笔的时候顿顿笔。

生说到“二”:上短下长,两横饭别再横中线上下。

生说到“三”:第二横最短,写在横中线上,第三横最长。

(每写一个,生也写一个。最后再把这三排写完。

(四)奖励做找一找的游戏。

(五)布置作业下课。

一年级教案范本篇8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童话。课文通过“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三种现象,介绍了下雨前燕子、小鱼、蚂蚁这些动物的活动特点以及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课文共9个自然段,篇幅较长,但层次清晰。学生可以图文对照读故事,在朗读中了解下雨前动物们的一些活动现象,同时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直、呀”等13个生字,学写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空”的读音,积累词语“弯着腰、阴沉沉的、潮湿、闷得很”等。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故事情境中分角色朗读,读好对话中问句与感叹句,并联系生活尝试运用。

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或图片理解词语,如“坡、伸腰、潮湿”等。

2.读好对话中的问句和感叹句,体会二者的不同并联系生活尝试运用。

教学片断(一)联系生活或图片理解词语

一、理解“阴沉沉的”“坡”“伸腰”的意思。

1.出示句子,读句子:

天阴沉沉的,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2.观察课文插图,结合图片的天气和兔子的动作,说一说什么是“阴沉沉的”?“腰”在哪里?怎么做“伸腰”的动作?

(天上没有阳光,有很多乌云)(学生指出图片中腰的位置,并做动作“弯腰”和“伸腰”两个动作,理解“伸”的意思。)

3.出示山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山坡,理解山坡的意思,结合“上坡”“下坡”进行读词。

4.学生读小白兔和燕子的对话,指导朗读,读好句子。

二、理解“潮湿”

1.老师出示“潮湿”一词。引导发现都是“三点水旁”。

2.再说说生活中潮湿天气的具体现象有哪些,进一步理解词语意思。(空气湿度大、地面湿滑、室外物体表面有水珠,室内部分家具上有水珠等)

3.说一说,联系生活,哪些地方容易“潮湿”?(洗手间、池水边、厨房等。)

教学片断(二)读好对话中的问句与感叹句

1.以两个标点符号为导入点,介绍问哈和感叹号的使用方法以及带来的语言效果。

2.读好问句

引导学生体会读问句的技巧:

(1)要读出疑问的语调,要有高低起伏。

(2)词与词之间要注意做好停顿。

(3)表示疑问的地方要读重音,如“为什么”“怎么”等。

老师范读:以课文《要下雨了》中的问句为例,学生认真听并模仿读出问句的疑问语气。

学生练习,联系生活,以五个问句进行练习,学生尝试读好问句。

3.读好感叹句

介绍感叹句的作用,学生体会感叹句的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读好感叹句的技巧(先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以课文《要下雨了》中的句子为例,引导学生先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再听老师范读,最后尝试自己模仿来读好感叹句。

(1)我正忙着捉虫子呢!(读出捉虫子的着急之情)

(2)妈妈,妈妈,要下雨了!(读出要下雨的兴奋之情)

(3)你瞧,夏夜多美呀!(读出对夏夜的赞美之情)

4.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小结读好问句和感叹句的要点。

以两组练习引导学生尝试自己把握好读问句和感叹句的技巧来读好句子。

小练习

第一组:

(1)我们一起去爬山吧!

(2)我们一起去爬山好吗?

第二组:

(3)阿姨做的饭真好吃啊!

(4)阿姨做的饭好吃吗

教学片断(三)学写句子:谁(怎样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1.比较句子

(1)小白兔割草。(师问:小白兔在干什么?)

(2)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师问:小白兔在哪割草?)

(3)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师问:小白兔怎么样在山坡上割草?)

引导学生体会,一个完整的句子是:谁干什么。一个完整具体的句子要写出:谁(怎样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学生读好长句: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

3.学写句子,尝试把句子写具体生动。

我看书。(师问:我干什么?)

我在房间看书。(师问:我在哪看书?)

我认真地在房间看书。(师问:我怎样地在房间看书?)

学生小组练习,尝试自己说句子。全班分享,互评。

一年级教案范本篇9

复习目标:

1、复习汉语拼音,基本上能做到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根据拼音写出要求学会的汉字。

3、复习巩固大写字母。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复习重点:

复习巩固大写字母。

复习难点:

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复习过程:

一、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关于拼音,我们复习的形式可以有:

1)按顺序默写声母表或填写声母。

2)找出音节中的声母或韵母。

3)分解音节或合成音节。

4)看图把音节补充完整。

5)给音节标声调。

6)在音节中找出整体认读音节。

7)看图选择正确的音节。

8)分别找出声母、韵母、音节。

二、复习大小写字母表

1、出示字母表,认读

2、“找朋友”游戏,找出相对应的大小写字母。

3、尝试背诵字母表

三、复习音序查字法

1、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2、复习“音序”

3、出示部分生字,使用方法进行实践。

一年级教案范本篇10

教学课题:

十几减9。

教学内容: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理解算理,学会“破+法”“连减法”,掌握“想加算减法”,感悟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

9+3 9+7 9+4 9+6 9+9 9+2 9+5 9+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 )=12 9+( )=13 9+( )=14 9+( )=15 9+( )=16 9+( )=17

二、探究交流,展示汇报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算法的多样化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或在直观图中圈一圈的方法理解算理。]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想加算减法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连减法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破+法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连减法

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

[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

(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 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

[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检测与反馈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2.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

10-9=1   9+6=15

1+5=6   15-9=6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教学本课时引导学生从情景入手收集信息,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理解+几减9的不同算法,在比较中发现想加算减法是计算又快又对的一种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一年级教案范本篇11

一、基础过关

1.抄写

平、生、千、门

2.注音

满()

雪()

轻()

言()

语()

二、综合训练

1.写出带有雪、门的&39;词语三个

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列词语造句。

门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应用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1.《咏鹅》一诗中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咏鹅》的作者是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

一年级教案范本篇12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计算方法。

2、在教师和同伴的鼓励下,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礼物,看!(出示实物糖球,左手三串,右手两串)。

2、教师举起左手的糖球,提问:老师左手拿着多少个糖球,你是怎么知道的?右手呢?

小结:一串糖球有10个,三串糖球就是3个十,是30,两串糖球是2个十,是20。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学例题。

提问:看着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一共有多少个糖球?左手比右手多多少个?右手比左手少多少个?)

求一共有多少个糖球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0+20=?

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谈话:你想怎样算?

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可以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讨论,然后说给全班同学听。

小组内讨论后,组长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板书算式的得数。

(学生可能会说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十是50也可能会说因为3+2=5,所以30+20=50。)

谈话: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整十数,(板书课题)同学们的算法都很好,我们的好朋友也来了,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

课件显示以下情境(图画加声音)

小萝卜:我是十个十个地数,30,在数两个十,是40,50。

小蘑菇: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

小辣椒:因为3+2=5,所以30+20=50。

小结:我们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样,在以后的计算中,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就用哪种方法算。

2、教学“试一试”。

提问:刚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计算?你会列式计算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30-20=10。

提问: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学生可能会说因为3-2=1,所以30-20=10;也可能说3个十减2个十是1个,就是10。)

小结:同学们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同学合作,学会了一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后做题时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

三、练习巩固,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第一组、第二组题让学生按组计算。

出示第三组的第1题,让学生自己写出相应的第2题。

让学生自己出一组这样的题并进行计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题情况。

3、“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请大家把书翻到第5页,看第4题,小鸭子20+20找到了它的妈妈40,其他小鸭子找不到妈妈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吗?在书上画线连一连,连好后同桌同学互相检查。

4、“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请看第5题,我们来做开火车的游戏。仔细看图,你知道火车怎么开吗,说给大家听听。学生在方框里填数后,一人报得数,全班学生一起订正。

5、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6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与小伙伴讨论,学到了很多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教学后记:以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性高。

一年级教案范本篇13

活动目标:

1、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2、丰富知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一、问题引出

下雪了,下雪了我,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猜猜它们是谁?

他们在雪地里留下了什么呢?(学生自由想象发言)

二、学习诗歌

1、出示图片(逐一出现小鸡、小狗、小鸭,分别在雪地里留下的脚)

它们的脚印象什么?(小鸡的脚印象小草、竹叶.....;小猫的脚印象梅花、饼干........;小鸭的脚印象枫叶、雨伞......; 学生大胆想象)

这些脚印就象一幅画,我们画画要用笔、颜料,可小动物画画是不用颜料,也不用笔的,那它们的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呢?(在地上走几步就成了一幅画)

我们怎样夸它们(真不错、顶呱呱、小画家......)

小狗问:“小鸡小鸡,你们的好朋友青蛙呢?”小鸭说:“是呀,青蛙怎么没来”,小鸡、小鸭说:“我们也不知道”。

小青蛙上哪去,孩子们,你们说说,青蛙怎么不参加呢?(冬眠去了),原来,小青蛙躲在洞里睡着了。

你们说说还有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动物呢

“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夸夸这些雪地里的小画家吧!”

2、学生学习诗歌

小画家的本领真大,我们一起来夸夸雪地里的小画家们。

三、延伸活动:仿编诗歌

活动反思:

以孩子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为学习载体,用PPT的形式来学习儿歌,使孩子学得自主,学得热情。

活动存在一定的不足:

孩子的前期经验还不够,所以在活动中有一点冷场。在PPT出现的小动物可以用各种形式出现,如猜猜是谁、听听谁的声音等。那样孩子们会更加的投入。最后一个环节,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其他动物的图片和脚印,有利于孩子仿编诗歌。

一年级教案范本篇14

一、概述

1、本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第一册中的《gkh》。

2、本课所需课时三课时,120分钟。

3、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三个声母g、k、h,配有一幅图,图上的和平鸽、蝌蚪和两个小孩喝饮料分别提示了g、k、h的音和形。第二部分是g、k、h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是g、k、h的书写格式和笔顺。第四部分是三拼音节。第五部分是认字,配有图画和一首儿歌。通过以上五部分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自主编声母的顺口溜来记忆字形和读音。

4、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各种资源,在进行拼音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并鼓励学生进行网上阅读。还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表达,自主编写顺口溜和儿歌,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目标分析

1、学会g、k、h三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读准g、k、h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

3、初步掌握三拼连读的拼音方法。

4、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

5、能够自主编顺口溜和儿歌,并在留言版进行打写。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是刚入学三个星期的学生,对于课堂常规还需要进一步训练。

2、学生掌握了基本的pc机操作,但还不熟练,对于在网络中浏览资料还不熟悉,在留言版中打字的速度也很慢。

3、学生对网络环境下的拼音学习、生字学习和儿歌学习很感兴趣。

4、学生初步知道了编写顺口溜和儿歌的方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策略,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开火车、编顺口溜和儿歌等方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和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创新表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五、资源

1、本节课是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完成的。

2、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

3、专门为本课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4、拼音卡片(教师一套大号演示卡片,学生每人一套小的卡片),生字卡片和配套图片。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复习学过的声母和单韵母。

2、出示g、k、h,学生通过课件自主学习g、k、h的发音和字形,教师通过开火车的游戏检查。

3、教师引导学生口头编顺口溜和儿歌来记忆g、k、h的发音和字形。

4、仔细观察g、k、h在四线格中的位置,知道笔顺,书空或练写几遍。

5、创设情景教学g、k、h和单韵母组成的音节,学生在课件上学习拼读,并进行组词练习,教师指导检查。

6、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以上音节的四声的读音,老师开火车检查。

7、进入资源平台进行拓展阅读。

8、学生在网络留言版中打写自己编写顺口溜和儿歌。

一年级教案范本篇15

教学目标:

1.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方法;

2.根据具体情境,会正确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运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教法:

学生已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是一致的,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教学本课时,我采用“巩固旧知、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激发兴趣——自主发现、方法探究——趣味游戏、强化练习”的教学方法,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我看下哈,咱们同学今天的精神气十足啊,怎么丁老师给你们上课很高兴啊?生兴奋答道:是!听你们这么说,我的心里比吃了蜂蜜还要甜!我听说人在心情好的时候记忆力是最好的,我们要不要借这个高兴劲发挥下我们的聪明呢?

2.背诵九九乘法口诀

集体背诵乘法口诀,看谁背的好!完后我会说:我发现同学们背诵的都非常棒,只有个别同学还不是很熟练,下去一定要熟背乘法口诀,倒背如流。为什么一定要背熟呢?因为它不仅可以帮我们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还能帮我们解决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今天我们就继续接着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复习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求商的?

24÷6= 想:( )六二十四

二、引导发现,探索新知

1.出示教材第37页主题图。

谈话:快要过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大家预想一下怎么装扮教室,在装扮的过程当中也会有许多的数学问题。现在仔细观察“快乐的节日”这幅图,看看你能发现了什么?说一说图上的小朋友都在做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

交流反馈

第一组做了一些红旗,要挂在教室里。

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

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

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做适当提示或引导。)

(1)第二组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平均每组有几颗?

(2)第三组带来了27个心形气球,每9个摆一行,可以摆几行?

2.出示例1。

课件出示小旗,先出示一行,让学生看清每行有7面小旗,知道一行是一个7,接着一行一行的出示,共出示8行,也就是8个7,问共有多少面小旗?也就是求8个 7是多少?这个可以用乘法解决7×8=56(面)。然后同桌讨论:看图编应用题,引导学生说出 “有56面小旗,挂成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

(1)谈话:求“平均每行挂几面?”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展示课件例1图。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

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像这种求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列式是56÷8。

(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并板书(想7×8=56,口诀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

(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根大家说一说,师板书。

56÷7=8 口诀:七八五十六。

(5)刚才我们计算56÷7和56÷8时都是用的哪句口诀?(七八五十六)

发现:除数是几,就想关于几的乘法口诀。

3.小结:算除法想乘法,除数是几就想关于几的乘法口诀,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除法算式。

三、趣味练习,巩固新知

装扮教室的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那么下面这些练习题对我们来说就应该不是问题了。这部分设计了4个练习题

1.小小接力赛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1题。

2.填方框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2题。

引导学生认真读题感受方程思想。填空并说说思路,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只要合理,教师均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3.吹泡泡游戏

课件出示课本第38页做一做第3题。

4.分一分

课件出示课本第40页练习八第2题。

(三道题都是帮助学生巩固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同时第一个练习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形成了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的认知结构。最后一题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总结归纳,交流体会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本节课大家的表现很不错,在解决装扮教室的时候学会了知识,走出教室又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了。希望大家在以后多观察,多思考,其实许多的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设计:

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56÷8=7(面) 56÷7=8(面)

口诀:七八五十六 口诀:七八五十六

答:平均每行挂7面。 答:平均每行挂8面。

34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