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一年级教案 >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教案

时间: 新华 一年级教案

教案应该突出教学重难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要怎么写人教版语文一年级教案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人教版语文一年级教案,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教案篇1

《有趣的汉字》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表、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太”7个字。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猜字

(1)出示课件。(甲骨文的“马”字)

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这是“马”)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字。谁知道叫什么?(甲骨文)

(2)出示“甲骨文”课件,教师适当讲解。

2、课件出示教材p20中的图。

请你们看一幅图画,发现什么了?

(1)我发现图上有两个人在走,旁边的字像两个“人”字。

出示课件“从”叠在两个人身上。

(2)我看见一个小孩靠在树旁休息,旁边的字像一个人靠在树旁。我觉得那个字像“休息”的“休”。

出示课件:“休”,“亻”叠在小孩身上,“木”叠在树上。

3、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

4、读课题,说说“有趣”是什么意思。

二、读文识字

汉字怎么有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自由读课文、识字。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记住这个字。

(2)找找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看看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3、利用课件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

①小老师教读

②学生轮读

(2)课件出示本课的认读生字。

①学生轮读

②游戏巩固生字

三、读文,初步了解汉字有趣的造字规律。

1、这课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老师。

2、请四名同学读课丈,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汉字怎么有趣?

3、小组交流,说说汉字怎么有趣。

4、集体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理解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读、议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

①从第一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写字象画画。

②从第二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是用图画出事物的。

③课件演示“山、羊”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象形字很有趣。

④教师贴用图画出事物

⑤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⑥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知道古人“用图画出事物”的还有哪些字?

(2)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

①通过读、议学生知道有些意思画不出来的时候,古人就把两个字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字。

②演示课件“鸣、休”的造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会意字也很有趣。

③教师贴把两个字合在一起

④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⑤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这样造出来的?

(3)小结谈话,齐读第四自然段。

(4)总结谈话,分角色朗读全文。

①通过元元和爷爷的对话,我们知道了两种有趣的造字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教师指板书)

②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进一步感悟汉字的有趣。

四、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毛”字。

(1)课件出示“毛”,让学生仔细观察“毛”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竖弯钧从竖中线的左边起笔。

(3)学生练习书写“毛”。

2、指导书写“笔”。

(1)出示实物毛笔。问:笔头、笔杆都是什么做的?然后课件出示“毛”“竹”。

(2)让学生说“笔”字怎么写?课件出示“笔”。上边竹字头,下边是毛,合在一起就是毛笔的“笔”。

(3)学习新偏旁“竹字头”。

课件出示“”,和“竹”比较,哪些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

(4)课件出示“毛”和“笔”,让学生观察“毛”和“笔”这两个字里的“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习书写“笔”字

3、指导书写“元、太、字、写、示”。

(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

(2)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把这几个字写好看。

①“元”和“示”进行比较。

“元”字第二横稍微向右上斜一点,“竖弯钩”从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又处稍向上一点起笔。

②“写”与“字”进行比较。

a、“写”的偏旁是“秃宝盖”,提醒学生注意“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区别。

b、“写”的第四笔是“竖折折钧”,注意这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练习书写。

4、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字,并进行评议。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教案篇2

《小小的船》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8个会认字,会写“天、只、儿、两、见”5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6课。本课是一首短小优美的儿童诗,诗歌描绘了孩子在晴天的夜晚看到的天空景色。诗画相配,内容生动,诗句优美,更富有想像力,读起来朗朗上口,饶有趣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的积累,很适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理念

本课是叶圣陶先生的名作,诗歌以简洁明快、丰富有趣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美丽、静谧的夜晚,也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大自然的妙趣及夜色的温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入丰富、生动的画面之中,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想像世界,培养他们的想像能力和朗读能力,通过他们的画笔展示脑海中的夜景,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难点:理解“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之间的联系,发挥想像,体会晴朗夜空的美丽景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课件,激发兴趣。

屏幕显示:配乐出现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小女孩儿张开双臂坐在月亮上非常高兴地看周围一闪一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空……看了这幅图,你有什么感觉?用自己的话说说。

评:利用直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展现美丽的画面,把学生带入晴朗夜空这一优美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继续探究的欲望。

2.揭示课题。

你们看,这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像什么?(小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小小的船》。

3.读课题。

看到课题,齐读,然后师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师再问:课文真的是写船吗?请同学们看课文、看彩图,读课文找依据,释题:实际上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小的船。

评:让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或想知道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自信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停下来,借助拼音多读几次,再往下读,把要求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画出来,把生词多读几遍,不会的向同学、老师请教,再多读几遍。

评: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互相检查读,当个小老师,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3.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卡片认读,去掉拼音认读,通过开火车读,当小老师带读,及时表扬。

4.四人一小组为单位,轮流读一遍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认真听、仔细评。

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培养学生合作精神。这样做,引导学生互帮互学,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和合作,让学生当小老师,形成生生互动。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范读全诗。启发想像: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2.用自己最喜欢的朗读方式朗读课文,你想怎样读就怎样读,想读多少遍就读多少遍。然后想一想:课文共有几行,由几句组成?

评: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3.挑战读。谁愿意来读读课文?后问:谁向他挑战?

评: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体现学生的主动性。

4.齐读。边看课件边模仿着读,要求读流利。

5.小组比赛读。由4人学习小组合作读,学生评议,评出读得好的小组,奖小红花。

评:有助于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6.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那句诗读给大家听,喜欢读哪句就读哪句。

评:表达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留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7.说话训练,填空。

()的月儿()的船,

()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的船里坐,

只看见()的星星和()的天。

评:加强语言的感受和积累,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四、书写生字,指导识记

1.做采蘑菇的游戏。

(1)每个蘑菇都有一个名字,一定要叫出它的名字,它才真正属于你,知道吗?谁愿意来采?

评:用采蘑菇的游戏来促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生字的兴趣。

(2)在三个蘑菇的后面分别贴上本课的五个生字中的三个“天”、“只”、“儿”,然后请3名同学到前面来做采蘑菇的游戏,其他的同学可以唱《采蘑菇的小姑娘》这首歌。(边采蘑菇边播放歌曲。)

(3)采完之后,师问:呀,你采的蘑菇真大呀!请你告诉同学们,你采到这个蘑菇的名字是什么吗?告诉大家:“我采到的蘑菇叫某”。这个蘑菇想让大家一起来喊一喊它的名字,它就会笑了,一起来喊,再喊一声。

(4)师问:你是怎样记住这个蘑菇的名字的?告诉同学们好不好?其他同学有更好的方法来记这个字的,也可以到前面来说。

评:让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游戏中识字,增强识字的兴趣,体现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

(5)给蘑菇找朋友。想想生活中,有哪些朋友可以和这个字组成词语呢?如果你不能组成词语,或者你想到的词语让别的同学说了,那你可以用它说一句话,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说得又多又好!

评:练习组词说话,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写字教学分散在两个课时安排,可以调节学生身心,也可以落实写字要求。

(6)让学生观察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笔顺,然后老师示范,让学生描红,独立书写,评讲,看谁写得美。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谁来告诉大家,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请同学们再认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同学们,上节课,你初步学习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什么?

2.配上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一边想像,一边学着飞的样子。老师描述:让我们飞起来吧!飞到美丽的蓝天上。看,许多星星一闪一闪的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快飞吧,飞吧!飞上蓝天坐在小船上。(贴出小女孩的图片)

评:让学生回忆课文,再现情境,使学生集中精神,配上音乐闭上眼睛,可以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合作学习

1.学习一、二行诗。

(1)师问:我们坐在哪儿了?(小船上)这小船不是真的船,它就是月儿。(贴出月亮的照片)师问:你们看,这是一张月亮的图片,你们说,图片上的月亮像什么?大胆的想想看。

(2)自由读,个别读,当小老师评。

(3)指导划出写“月儿”、“船”的词语。

(4)设疑:为什么用“弯弯的”、“小小的”,而不用“弯的”、“小的”?

投影句子比较弯的月儿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评:加强对词语的理解,促进语言的积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指导朗读。

“小小的”、“弯弯的”读出小和可爱。

(6)这月儿除了是“弯弯的”,还是怎么样的?指导学生自读自画,画出月儿的形状——两头尖。屏幕出示月儿的形状,并引导学生知道,这里把弯弯的月儿比作了小小的船,写的是月儿的形状,而不是真的船的样子。

评: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7)齐读。读出月亮的可爱,以满怀喜悦的心情去朗读。

2.学习三、四行诗。

(1)我们一起划船在蓝天上面到处走走,哟,你们看到了什么?(星星、天空)张贴:星星、蓝天

评:这样说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兴趣浓,热情高。

(2)课文写的星星是怎么样的?(闪闪的),天空呢?(蓝蓝的)

(3)设疑:为什么用“闪闪的”和“蓝蓝的”?

投影句子比较只看见星星和天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

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比较记忆有较大的优势,这样教使学生便于理解,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激活学生的思维。

(4)指导朗读。

读出星星、天空的美丽可爱。

3.语言训练,感受夜空的美。

课件出示:

星星很像,多美呀!(钻石、珍珠、小眼睛、明亮的灯)

月亮很像,真好看啊!(小船、眉毛、镰刀)

蓝蓝的天空像。(写比喻句)

评:通过设计练习,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促进了学习思维的扩展。

4.语言激情:夜空真美啊!闪闪的星星、弯弯的月儿、蓝蓝的天,我看着、想着,入迷了,陶醉了,在我的眼里,那月儿弯弯的,两头尖尖的,突然间就像一只小小的船,(音乐声起)教师范读课文后叫同学向老师挑战。

5.自由读,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

6.学生表演读。

评:以读为主,学生通过自主理解、体会、设计动作,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提高了能力。

三、感情朗读,展开想像

1.配乐唱《小小的船》,加动作。

2.讨论“只看见……”的“只”是什么意思?“只看见”和“还看见”有什么不同?

3.我们继续往前走吧!你们又看到了什么?进行说话训练。“我看见了”。可引导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说话。例:我看见了校园、北京、外星人、嫦娥、玉兔……

评: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充分练习说话,尊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情感体验。

4.指导背诵。

让学生伴随着轻松、愉快的乐曲学会唱、学会背。

四、指导学字,积累词语。

1.复习生字词。

2.做采花的游戏。

(1)每朵花都有它的名字,要叫出它的名字,才真正属于你,谁愿意来采?

评: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两朵花的后面分别贴上“两”和“见”字,然后请同学来做采花的游戏。

(3)采完花后,在讲台前站好。师:呀!你采的花真漂亮!那你告诉同学,你采到的是什么花?出示生字某,你知道这朵花的名字是什么吗?告诉大家:“我采到的花叫某”。这朵花想让大家喊一喊它的名字,它就会开了,一起来喊,再喊一声。这位同学,你是怎么记住这朵花的名字的?告诉同学们,好不好?(也可以叫别的同学说)

评: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识字,增强趣味性,使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同时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

(4)帮花找朋友,找到朋友后用它说一句话,比一比,哪个小组。

评:以小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5)师示范写字,讲明字在田字格的位置,笔顺,再指导书写,你认为自己哪个字写得很好,就请你对这个字笑一笑或对同桌夸一夸。

评:突出人文性,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

(6)把你喜欢的词语采摘到你的词语花篮里。

评:字离不开词,识字教学必须同积累词语结合起来,这样做,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语。

(7)想想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评: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

五、总结全文,陶冶情感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同桌互相说说。

评: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既丰富了课文内容,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2.小结。

师:大自然是美丽的,太空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现在,我们中国也有人登上了太空,我们小朋友多学知识,掌握本领,将来也可以到太空邀游、旅行,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3.如果请你来到月亮上,你猜猜月亮上面会有些什么呢?你想对月亮说点什么呢?

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和其它学科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延伸拓展

1.背诵课文。会背了,把月亮涂上颜色。

2.回家把儿歌背给家长听,表演给家长看。

3.完成书后练习第3题。

连一连。

弯弯的天

小小的船

闪闪的月儿

蓝蓝的星星

4.回去进行实践活动:夜晚出去看看月亮,说说它像什么。你还看到天上有什么?

评: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学语文。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教案篇3

《小池塘》教案

教材分析

《小池塘》是一篇文字优美、形象生动、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散文。描写了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美丽景象,是一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美文。

全文意境优美,如诗如画。作者大量采用了比喻来表现这种意境。全文共出现了六个比喻:把池塘比作眼睛;把芦苇比作睫毛;把白云比作白鹅;把太阳比作气球;把月牙比作小船;把星星比作珍珠。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种静态中的动感和生命之美如何使学生领会,这是教学本篇课文的一个难点。

对照南通市小学语文十二字学习方针,课堂中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给生字找朋友,交流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并积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引领学生一同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鲜红”“闪亮”等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2、借助画面,联系生活,体会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丽,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敢于想像、大胆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识记二类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借助课文理解“倒映”这个词语。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春天已经悄悄地来到了,她来到竹林里,春笋乐得伸了个懒腰,钻出了地面;她来到花园里,花儿乐得摇摆着身子,张开了笑脸。你还在哪儿找到春天了?

2、春天真美呀!让我们再到池塘边去看一看吧。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看课文听录音朗读,边听边想:春风姐姐是怎么做的呢?小池塘有什么变化呢?

2、谁来告诉老师,春风姐姐是怎么做的?小池塘有了什么变化呢?

3、刚才小朋友听得很认真,醒来时的小池塘又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按要求自读课文。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1)爱护眼睛,摆正读书姿势。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在小组内多读几遍。

(3)标出课文自然段的序号。

4、检查自读情况:

师:下面我来检查小朋友生字、词学得怎样了,愿意接受挑战吗?我们一起来闯关吧!

第一关:读词语

⑴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姐姐 吹 水波 一只 明亮 池塘边 芦苇 倒映 太阳 鲜红 珍珠

①自由读。

②交流注意点。

③小老师领读。

④咱们都来当回小老师,同桌两个小朋友合作,一个读一个听,互相检查一下,都读对了请举手。

⑵去掉拼音读词语。

师:生字娃娃的拼音帽子藏起来了,你还能认出他们吗?

①生自由练读词语。

②谁想站起来读?老师提个建议,如果他读对了,我们就跟他一起读,如果他读错了,我们就赶紧捂住自己的小嘴巴,怎么样?

第二关:读句子

出示句子: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

①范读。

②自由读。

③男女生赛读。

第三关:读课文

分自然段出示课文,小组内互读互听,评出“小小播音员”

师:闯过了三关,让我们一起进入第四关——“智慧关”。

再读课文,说说被春风吹醒了的小池塘里有些什么?

理解:倒映。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师:现在让我们进入最后一关——写字关,只要我们闯过它,就能成为智慧小博士,准备好了吗?出发吧!

还认识它们吗?

1、出示生字。

姐 吹 波 红

指名读。

2、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吗?看谁的方法又巧又好。

3、交流。

4、刚才我们小朋友用了非常好的办法记住了这些生字。同学们,在田字格里写的时候,你们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小结:你们真是细心的孩子,听了你们的提醒,我发现一个规律,左右结构的字,大部分情况下,是左窄右宽。左高右低。有了刚才的小朋友的提醒,相信我们一定不会写错。

5、这儿有几个字,老师还想再提醒你们注意一下他们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点击出示生字笔画位置)。

6、看清楚了吗?现在就看你们的了。我们先来练个写字操:闭眼,吸气,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睁眼,握笔。在描红栏里描红。

7、(播放音乐)生练习写字,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作品,课堂小结

1、(展示写得好的学生的字)师:这些小朋友写得怎样?

2、我们请他们说说自己是怎样写字的。

这节课我们闯过了四关,摘得了智慧果,还欣赏了美丽的小池塘。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棒!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教案篇4

《西柏坡》教案

设计理念:

西柏坡,山窝窝,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革命精神代代传。本文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自主朗读、背诵儿歌的活动中识字、写字,在语言文字的陶冶中感受祖国语言的趣味,从而增强识字、写字的兴趣,在主动识写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并写得正确、工整、美观。

2、自主背诵儿歌,感悟从西柏坡流传至今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字里行间感悟从西柏坡流传至今的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有关西柏坡的课件(图片及文字介绍)。

学生:通过收集图片,或查阅资料,或向他人请教,了解碾子、石磨的特点及有关西柏坡的知识。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新课

1、出示课件,师描述:西柏坡是一个坐落在河北太行山麓的小山村。解放战争中,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来到西柏坡。在这里,毛主席指挥了三大战役,吹响了全国胜利的号角。同学们,了解了西柏坡,就了解了这段历史。

2、请学生齐读课题,认读生字“柏”、“坡”,并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二、初读课文,认读文中的生字

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4、利用生字卡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可抽读或开火车读)。提示“磨”是多音字。

5、猜字游戏。

在黑板上出示本课生字,请一生上台遮住眼睛。师任指一字,请同学们提示记忆方法,再请该生猜教师指的字。生问:“是不是X字?”若不是,其余学生继续提示别的记该字的方法,若是,其余学生便拍手答:“对对对,请回位。”

6、学生自主选择给生字扩词语,重点指导“坡”、“起”、“行”,并读一读第二题中的词语。

三、指导朗读,体会文意

1、出示课件(西柏坡风景,石头、碾子、磨),师范读课文。

2、请学生自己读课文,数数有几句话。

3、指名读这3句话,其余学生仔细听,听后评议。

4、请学生自己读文体会,提出不懂的问题。

(1)(出示课件)让学生了解石碾、磨。

(2)可适当介绍发生在这里的抗日故事(“消息树”、“麻雀战”、“地雷战”等)。

学生交流的同时,借助(1)(2)两项内容,让学生在体会中了解西柏坡,热爱西柏坡。

5、指导朗读。请学生读,分组读,齐读。

6、练习背诵。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齐读。

2、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叫、行、坡、得),仔细观察,再说说该怎样写才能把它们写得美美的。教师指导写“得”。学生仿写一个。

3、教师示范写“多”字,强调上下部分要竖起来。

4、学生练习写。注意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与写字习惯。

5、学生先自己评价,再利用展示平台评价学生的作业(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教案篇5

《蜘蛛织网》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用自己的研究方法来学会13个生字、理解“织网、重新、终于、结实”等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3、理解蜘蛛织网时所碰到的困难,并能赏析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描写蜘蛛织网时碰到的困难的句子。

2、通过赐予的赏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的能力。

3、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生字词,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探究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蜘蛛的图片)小朋友,你们认识它吗?

2、教学“蜘蛛”这两个生字,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它们都是虫字旁)

3、在你们的印象中,蜘蛛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它有什么本领?

4、教学“织”,读准音,那么你知道蜘蛛织网是为了什么?你见到过妈妈织毛衣的样子吗?(教师边说边扮演织毛衣的样子。)所以,“织”是绞丝旁的字。

5、那么,小小的蜘蛛它是怎样织网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这篇课文。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猜猜课文会写些什么呢?(三方面问题,教师总结。)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导入: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小问号来听老师朗读课文,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2、听教师朗读。

3、讨论交流。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理清层次。

1、激趣导入:对刚才我们还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答案都藏在课文中,只有当你会正确朗读课文了,你才能真正明白,所以老师想请大家自由的按要求读读课文。

(1)自己认识一下课文中的生字。

(2)看一看课文有几小节,请标上小节号。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一阵大风、丝、刮断、重新、打破、冰雹、灰心、终于。

自由并大声朗读——指名读,评议——小组合作:组内读议(出示第二组词语)——师生赛读。——师生互评——齐读。

(2)全幕显示课文。你最喜欢哪一节?请你大声的读给我们听,好吗?

四、细读课文,品词赏句。

课文写了蜘蛛几次遇到困难?那起笔把文中写蜘蛛碰到困难的句子用“——”划出来。

1、反馈,交流。

2、出示(练习)

(1)请你选择合适的词语填一填。

(2)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填?

(3)请你画一画“刚织了几下,刚织了一半,眼看快要织成了”三幅不同的蜘蛛织网图,并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画?

3、“大风、雨点、冰雹”各是怎样的?哪一种自然现象对蜘蛛织网破坏更大?

4、根据“大风、雨点、冰雹”这三种事物的特征,想想为什么要相应的运用“刮、打、砸”这三个动词呢?能不能调换顺序呢?(教师板画演示蜘蛛织网被大风、雨点、冰雹破坏的情形)

5、你能根据当时“刮着大风,下着大雨、落着冰雹”的情况来读一读这些话吗?你们想要练一下吗?自己选择合作伙伴,讨论,练读。

哪位同学愿意给大家读一读,读后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评议。

6、面对这些困难,蜘蛛心里会怎么想呢?如果你是那只蜘蛛,你会对大风、大雨、冰雹说些什么呢?

7、小结:课文学到这儿,你觉得你有什么收获?面对那么多的困难,蜘蛛是不是也像我们小朋友那样不怕困难,它又是怎么做的,让我们到下节课去讨论解决。

五、书写指导,完成练习。

1、书写指导:请你们仔细观察课文中田字格中生字的位置,你觉得有没有困难?

教师重点示范:断、蜘、重。

2、练习。

34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