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一年级教案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

时间: 新华 一年级教案

编写教案的过程也是教师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如何写出优秀的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篇1

教学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检查能力;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和学习的自信心,渗透爱科学的德育教育;认识6~10各数,能正确数出6~10的'物体个数;正确读、写6~10各数;顺数、倒数0~10各数;通过学生的动手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体验实物、符号、数字的联系;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6~10各数的书写

教学难点

8的写法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田字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文具,你能说一说文具里都放些什么吗?(复习1-5各数。)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文具请大家观察一下:图画上画了些什么?

2、知道怎么做了吗?每一种文具各有多少/分别用数字几来表示?连线,指名说。

3、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数量可以用6-10这几个数来表示?

4、6-10的写法。

形象记忆:6象哨子,7象镰刀,8象葫芦,9象q。

重点讲9一笔写成,8从右上角起笔,上圆稍小,下圆稍大,10是由1和0组成,0从右上角起笔向左下角运笔,回到起笔处。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练一练,第一题:看图画线,学生独立完成。

2、第二题,数一数,写出数,再画圈。

3、第三题;填数,发射火箭倒计时,从10写到0。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6-10各数,并会写6-10各数。

板书设计

610的认识

6 7 8 9 10

作业设计完成课后练一练1、2、3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篇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64~65页及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感受10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

2.全面认识和掌握10的数数;认、读、数10;比较大小和组成以及10的写法。

3.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全面掌握10的组成。

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计数器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 “数字王国里,数字9总是认为自己最大,常常欺负比它小的数字,特别是0。小朋友们,你们能帮0想想办法吗?”

2.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办法:让1和0做朋友比9大,让2和0做朋友比9大……

3.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数数和认数。

(1)课件显示本课主题图:和平广场 教师提问:图上画了什么?请同学们数一数。

(2)学生分组交流,汇报数的结果。 学生说出有10个人,其中9个小朋友,1位老师。还有10只鸽子。

(3)课件显示学生说的结果:10个人,天上飞的10只白鸽。加强学生对数字10的直观感受。

(4)让学生观察第64页的点子图,并数出圆点的个数。教师这时板书:10,并引导学生读数10。

(5)学生动手摆学具:摆出10朵小花。

2.教学“拨珠图”。

教师拿出计数器,请学生上来先拨9颗珠子,拨完之后,老师提问:再拨几颗是10颗?学生说出再拨一颗。让学生明白:9添上1是10。

3.教学“尺图”。

在屏幕上出示直尺图,直尺图上只填上0、1、2、3、4、5、6、7、8,请学生将9和10准确的填在直尺图上。引导学生小结:9在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后面,10比9大。

4.教学“比大小”。

(1)引导学生数出第65页上两幅点子图上的圆点。

(2)数完之后,让学生自行在底下完成框内的数及在○里填上“<”、“>”。

(3)小组汇报交流自己填写的过程和理由。教师巡视、指导。 5.教学“10的组成”。

(1)出示教具:一棵大树上,挂了10个果子。

(2)请同学们数树上的果子,然后让学生们将这棵树上的果子摘下来,放进老师事先准备的两个篮子里。问:将这10个果子分别放进两个篮子里,一共有几种分法?

(3)小组讨论交流之后,请小组派代表上来说出几种分法来。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

(4)教师进行总结并且板书:

(5)学生分组进行摆放学具:10的组成。 学生可以边摆边说,或者是一个人摆,一个人说。

(6)学生根据摆的'过程,记忆10的组成,并且在书上独立的完成框内的数。 根据学生在书上填好的这几个组成,提出问题:不用摆,看到这几组,你还能想到什么吗?学生马上联想到由可以想到另一组,以此类推。

6.教学“10的写法”。

(1)引导学生说出:10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字不一样,它是由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

(2)教师示范,边写边讲解,写10要占两个“日”字格,左边格子里写“1”,右边格子里写“0”,先写“1”,再写“0”,两个数字不能离太远。

(3)学生在田字格离练习写10,教师巡视指导。

三、游戏

1.准备数字卡片1~9两份。 请部分学生上来手拿卡片,让他们找伙伴。手拿数字卡片合起来是10的两个小朋友站在一起。

2.小组游戏(同桌的为一组)。 其中1个学生随意的拿出一个数字学具,另一个学生马上拿出另一个学具使两个数字学具合起来为10。

3.完成第65页“做一做”练习。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九第1题。 课件显示:数轴图,请学生上来独立填数。其余的同学在下面完成。进一步巩固10以内的顺序。

2.练习九第2题。 课件显示:卫星发射情景的录像。 显示根据录像上指挥员的发射命令填框内的数。让显示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练习九第3题。 显示独立在表格里填10的组成。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篇3

活动目标:  1、学从多种颜色的物体中找出同一种颜色的物体,并进行归类。

2、促进幼儿比较,综合能力的发展。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创设春天花园的情景,花园里有红、黄、白、三种颜色的花若干朵。

2、物质准备:花篮若干个,红、黄、白蝴蝶头饰各幼儿人数的三分之一,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幼儿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园里参观。

提问:花园里有几种颜色的'花?都有哪几种颜色?

(二)教师讲诉故事《三只蝴蝶》(经过改编)

提问:1、故事里有几只蝴蝶?她们是什么颜色的?

2、她们喜欢什么颜色的花?

(三)引导幼儿进行按颜色分类。

1、以“送花”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颜色的分类,并请幼儿自行检查是否送对了花。

(1)请幼儿给红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请幼儿给黄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3)请幼儿给白蝴蝶送它喜欢的花。

2、以“避雨”的游戏,引导幼儿进行把颜色分类。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玩法: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蝴蝶的头饰,扮演蝴蝶,在花园里自由飞翔玩耍。当听到打雷的声音后,赶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颜色的花朵避雨。当太阳出来后,蝴蝶高高兴兴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戏。

(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是否找到对颜色。

(四)幼儿在游戏中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活动通过幼儿自己亲自操作、游戏等的一系列串联的活动,让幼儿掌握了如何按颜色分类,几个活动的目的虽都是让幼儿按颜色分类,但幼儿并不感到枯燥,而且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将本来单一的活动变得丰富起来,目标完成的很好。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篇4

加 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23页例题及做一做,27页练习三第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加 法。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加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 、5个圆片、5根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出示数字,读数。

3.按顺序填数:

( ) 3 ( ) 5。

[设计说明:通过复习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设计说明:通过演示,加上手势,初步渗透加法的含义。引导学生交流,培养交流的意识。]

2.学习加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

(2)教师说明: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小学数学教案《加 法》。

(4)教师进一步说明: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

(5)读加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设计说明:由直观图抽象出数的计算,使学生感知加法的含义,并知道认识加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3.发散联想

(1)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1+2=3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2)(再指纸鹤图)问:这幅图还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

①有2只蓝纸鹤,有1只红纸鹤,合起来是3只纸鹤,2+1=3。

②有2个小朋友,又来了1个小朋友,合起来是3个小朋友,2+1=3。

③有2个男同学,1个女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2+1=3。

④有1个女同学,2个男同学 ,一共有3个同学,1+2=3。

[设计说明:通过观察,得出1+2=3,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散联想,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 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

(2)做一做的右图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②学生操作。

③汇报交流

4+1、1+4、3+2、2+3、1+3、3+1......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述,边摆边说,学生独立操作,从中体验加法的含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体验成功的快乐。]

2.看图,体验加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23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3.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通过看算式,摆小棒,进一步理解加法含义。]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设计说明:让学生借助于熟知的生活事例学习数学,使学生初步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释周围的事物,从而充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四、全课小结(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篇5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意识。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学生回答春天)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也该出来活动了,你们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课件显示情境图)

谁能把这幅美丽的画面编成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学生讲故事说图意)

原来是小兔在请他的小伙伴们吃果子呢!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评析教师与学生情感接触,以谈话的形式自由交流,并正确灵活地运用情境教学,使学生融入想像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探索加法的计算方法

(1)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思考后,可能会提出下列问题:

①一共有几盘果子?②一共有多少个果子?重点解决“一共有多少个果子”的问题。

(2)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好吗?学生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加减法的表象。)

(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果子”怎样列算式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0+30=或30+20=

(4)师:那20+30等于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会算的学生想一想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其他学生可用学具代替果子摆一摆。)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算法,可能出现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先摆2捆小棒,再摆3捆小棒,合起来是5捆,也就是50根小棒,所以20+30=50;

②因为2+3=5,所以20+30=50;③因为2个“10”加3个“10”是5个“10”,所以20+30=50;④用数一数的方法10,20,30,40,50;⑤在计数器十位上先拨2个珠子,再拨3个珠子,合起来5个珠子表示50,所以20+30=50。

师: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你的小伙伴听一听。(学生交流。)

(评析通过情境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时,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方法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能充分尊重这些差异,并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39;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较好地体现了算法多样化。)

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请看发生了什么事情?(课件显示第二幅情境图,学生说图意。)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把你的问题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试着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好吗?

(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引导帮助。)(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10=40或50-40=10。)

(评析在学生已探索出加法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很容易由加法类推到减法,由此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3.学习加、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师:在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中,每一个数都和你们一样,有自己的名字,想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如果有的学生知道,就让学生介绍。)

边说边板书如下:20+30=5050-10=40

加加和被减差

数数减数

(教师再次举例说明。)(评析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再次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师:吃完了果子,小兔子还给同学们出了几道题呢!(课件显示下图)

(学生口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2.师:小猴子、小兔子、小刺猬玩得非常高兴,又来了几只小动物,他们做起了找朋友的游戏,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朋友吗?

3.师:它们做完了游戏,高高兴兴地去参加森林联欢会,许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看!它们正在布置会场呢!(课件显示情境图)它们在说什么呢?

(学生叙述图意,并解答。可能出现的算法有:80-30=50(张);30+(50)=80(张)。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

师:开完了联欢会,小动物们也该回家了,你们看(课件显示)。

师:这两辆车够坐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说思考过程,只要说得合理,都应给予肯定。)

(评析以故事的形式贯穿练习,生动、有趣、层次分明。这样设计既符合儿童的特点,又为学生的思维提供足够的素材、足够的空间,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发展,特别是“乘车”这个开放性的问题,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2掌握计算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今天是森林里松树爷爷的生日,小白兔和小鸟一大早就来为松树爷爷庆祝生日。同学们看,他们俩在哪?在干什么?你能根据图上小鸟和小白兔的位置把他们贴到黑板上吗?(生板:小白兔、小鸟图)

2、小鸟和小白兔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他们站的位置不一样,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一起来认识位置与顺序中的“上下”。板:上下。

二、掌握新知、合作探究。

1、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主题图。

(1)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小鸟和小兔的位置,说说小鸟在哪里?小兔在哪里?

(2)引入松鼠。

①松鼠也是松树爷爷的好朋友,他也赶来为松鼠爷爷庆祝生日,你们看,松鼠在哪里?

②你能根据图上松鼠的位置把他贴到黑板上吗?(生板:松鼠图)

③小组合作交流。

④谁能用“上”“下”说说松鼠的位置?

(3)小结:小松鼠如果和小鸟比,那他在小鸟的下面;如果和小兔比又在小兔的上面。所以三个动物进行比较的时候,小朋友就要表述完整了。

(4)如果小蝴蝶也落在这棵松树上,该怎样描述这些小动物的位置呢?大家小组合作,一起讨论。

(5)指导看书、书写。根据小朋友判断的各个动物的相对位置,把书本主题图的填空补充完整。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集体反馈。

2、亲身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

(1)小朋友们,观察过你的同桌吗?你能发现他身体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吗?,

(2)同桌交流。

(3)指名说说身体各个部分的位置关系。

3、感受上下的`相对性。

(1)按小组长的要求摆放学习用品。

(2)分组活动。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说说书架上物品摆放的位置。

(1)课件出示书架和物品,请同学们用“上”、“下”相互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2)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

(3)集体反馈。

(4)谁说得好,为什么?

2、老师想考考大家,请看图(说一说59页3题)。

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上下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吗?

3、分房子。

(1)动物园里建了一栋新房子,准备分给小狗、小兔、小猫和大象,请你给它们分一分,并用“上”、“下”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

(2)同桌相互交流。

(3)集体反馈。

4、第59页的5题:小红住在小英楼上,小英住在小兰楼上,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

(1)分组讨论,交流。

(2)集体反馈。

(3)指名板书图。

四、故事。

(1)观看《狐狸和乌鸦》动画。

(2)用上下编一个故事。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观察”“说一说”“想一想”等活动,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小动物及其物体上下的位置关系,也已经体验到:一个物体的上下位置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并且还可以变化。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这样上下关系的例子,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我们身边的数学吧!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篇7

活动目标:

1、对数学活动感兴趣,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

2、学会区分上下。

3、能区别物体及自身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

活动准备:

水杯、球、玩具架一个、玩具娃娃2个、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藏猫猫”,引出主题。

(1)教师事先布置场景:一张桌子,桌上放一个玩具娃娃,桌下一个玩具娃娃,并用布盖住。

(2)请幼儿猜猜玩具娃娃藏在哪里?(幼儿猜测。)

(3)教师小结:一个娃娃藏在桌上,一个娃娃藏在桌下。

2、通过游戏“找找看”,感知上和下。

(1)教师出示桌子,桌子上面是水杯,下面是球。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说,什么在桌子的上面,什么在桌子的下面。

(3)请个别幼儿说自己的观察结果,师幼共同检验结果。

3、通过游戏“我会放玩具”,进一步感知上和下。

(1)教师展示玩具架,和幼儿一同确定上、下位置。

(2)请小朋友按要求将玩具放在指定的上、下位置。(如:小狗、小猫放在上面、小兔、小牛放在下面)

(3)教师对幼儿的玩具摆放结果,进行检验。

4、自由取玩具,学会区分上下。

请幼儿从玩具架上取玩具,放在另一教师处,并说明是从什么地方(上或下)拿来的。

5、感知活动室内物品的上下位置。

鼓励幼儿发现活动室里,什么物品在桌子的上面,什么物品在桌子的下面。

活动延伸:

户外活动时,带领幼儿排队玩滑梯,引导幼儿说出谁在滑梯上面?谁在滑梯下面?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篇8

复习内容:20以内的数

复习日期: 年 月 日

复习要求:

通过复习20以内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

复习重点:

20以内数的组成。

复习过程设计:

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

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练习二十三的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

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

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

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

4、学生做教材第118页的第2题。

5、师生对口令 (11一20各数的组成)

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几?十二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等。

三、复习序数的含义 ’

1、出示教材第116页的.第3题,先让学生口答,再在书上填写。

(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四、复习加减法的含义

1、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 ○○○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3+4=7 4+3=7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五、课堂练习

总复习的第1、2题。

1、先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并针对情况讲解。

2、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第1、2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所出物品列算式,进一步理解加号、等号的含义。

2、体验共同游戏的愉悦。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重点难点

6的加法算式 难点:能例举一两个简单的6的应用题

活动准备

实物卡、看图列算式卡。看图列算式卡、数字卡、实物卡、记录卡、看图分类计数等。

活动过程

1、碰球游戏。

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球的游戏,我和你合起来是5,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2球碰3球。

师:我和你合起来是6,嘿嘿,我的4球碰几球?

幼:嘿嘿,我的4球碰2球。

2、出示实物卡,复习6的`组成,引出6的加法

师:看,这张图片上有几只小猫啊?

幼:6只

师:上一次啊我们帮这些小猫分过类了,现在我们来动动脑筋,怎么样用算式表示

一、引出新游戏

出示看图列算式卡,请幼儿操作

二、分组操作

(1)看图列算式(实物卡、数字卡)

(2)6的组成卡

(3)看图分类计数或用算式记录

(4)看实物用算式记录 (5)算式接龙

三、总结评价

集体验证部分幼儿的操作卡。

表扬认真操作的幼儿,鼓励其他幼儿。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篇1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84页的内容。

学情分析: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和象形统计图,对已经分好类的事物进行计数,填写统计表不太困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和整理数据,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决定,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过程。

2:让学生通过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和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在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

2:难点:会把统计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

教具准备:

卡纸、口算题、彩笔。

教学方法:

以情景教学为主,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生活情景,以组织学生出游为导学和学生活动的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3尊重学生,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激趣。

师:同学们“六 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大家想去什么地方玩?(播放公园、淘气猫乐园、香陈湾游乐园的美丽景色。)

生:答┄┄。

师:刚才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只能去一个地方,怎么办呢?为了让去的地方使大多数同学满意,我们必须对大家的想法进行调查。(板书课题:统计)。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了解大家都愿去什么地方游玩?谁帮老师出出主意?

(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意见和想法)

师:大家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真了不起!

二:引导交流,探究新知。

师:下面发挥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探究,小组长记录调查结果并汇报调查的方法,大家比赛一下哪一组讨论的好,回答的正确,速度快。注意每人只选一个地方。

师:听到小朋友们的精彩的发言,老师感到特别高兴。动动小脑筋想一想你们用什么方法来调查小组成员的意见呢?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调查小组成员的意见的!

(得出:逐一问、做标记、举手表决、“正”字统计法等)

师:大家真是爱动脑筋的小机灵,向同学汇报你们组的讨论结果吧!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就挑出你们最喜欢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说说吧。

师:同学们的统计方法有很多,今天,咱们学习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一个统计图。让我们先欣赏别人绘制的漂亮的、规范的统计图。(播放课件)

实验小学一年级(2)班春游情况统计图

公园

淘气猫

香陈湾

森林庄园

人数

8

6

9

12

三:自主练习 巩固深化.

师:让我们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画有条形统计图的纸,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刚才你们组统计结果绘制漂亮的条形统计图。注意绘制一格代表一人。

(教师巡回辅导)

师:让我们欣赏小朋友们的作品吧!

(在投影仪上展示小朋友们制作的统计图。边欣赏边评价,鼓励小朋友们学习的自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师:小朋友看到的这些统计图都是用条形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我们叫它们什么统计图呢?

生:条形统计图。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下面和老师一起制作班级六一出游情况条形统计图。

(根据班长对出游情况的统计结果在电脑上绘制,.

双龙小学一(1)班六一”出游情况统计图

地点

公园

淘气猫乐园

香陈湾游乐园

人数

14

12

6

师:你从统计图上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1:我们班共有:14+12+6=32(人)

生2:去公园的比去淘气猫乐园的人数多:14-12=2(人)

生3:去香陈湾的人数最少只有6人。

生4:小朋友们大多愿去公园玩。

生5:去公园的比去香陈湾的人数多:14-6=8(人)小朋友们可以去公园玩。

……

师:小朋友们回答的可真精彩,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尊重大家的意愿尽情地欣赏公园的美景吧!

(播放公园的风景,带领小朋友尽情地欣赏。)

四:应用拓展,实践创新.

师:“六一”儿童节到时,我们班还要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小朋友们认为举行什么样的活动好呢?请小朋友们应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帮助老师出出主意,解决这个难题好吗?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这个任务,比一比哪一的方法好?制作的统计图漂亮、美观。

(教师巡回辅导,参与其中和同学们一块完成统计图并展示统计结果。)

师:从这幅统计图中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小组合作并交流解决数学问题。

……

师:看大屏上的数学问题小组对照是否和老师想的一样。

出示:相关的数学问题和算式。

师:小朋友们,你们可真棒!你们今天这么爱动脑筋,而且做事有计划,有主意,并且学会了统计数学信息能创作优美的条形统计图。特别可爱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相互帮助,团结合作。老师相信你们是最棒的。下面同桌有条理的交流今天你都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篇11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教材先通过主题图,让学生分类数一数1~5五个数,接着用算珠表示数量1~5,对应着出示数1~5,让学生认识并写数。用算珠直观表示出1添上1是2,2添上1是3……可以使学生感知1~5的联系,体会这五个数的数序排列。通过数数、画画、写写等活动,加深学生对1~5各数实际意义的认识,提高写数、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数的过程,认识1~5,会读、写1~5各数。

2、培养学习兴趣,能按顺序用数描述物体的个数并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物体的个数,体会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谈话: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我们一起到动物园游一游。(屏幕出示:猴子5只、斑马3匹、熊猫1只、鸵鸟2只、孔雀、4只),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

数清你所喜欢的动物的个数,用相同个数的小圆片表示、出来。、(学生动手摆圆片)

与组内的小朋友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你是用几个圆片来表示这种动物的只数的、(学生小组内讨论)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说说你喜欢的动物有几只、(学生在实物展台上摆出相应的圆片,学生边说边摆,全班进行简单的评价。)

小结:小朋友们所摆出的圆片都在1~5之间,今天我们一起认识1~5。

[评:教师根据小朋友喜爱小动物的特点引入,创设了儿童喜欢的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操作中巩固了用圆片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

提问:你能根据所摆圆片的个数,从你的学具卡片里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找一找,看谁找得对、(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组内同学相互评价摆得是否正确,请每组的一名代表上台摆出圆片和数字卡片,全班交流。

2、拨一拨。

讲述:小朋友们摆得很正确,下面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新的学习伙伴——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拨上1个珠子)

提问:我在计数器上拨了几个珠子、(1个)又添了几个、(1个)现在是几、2添上1是几、3添上1是几、4添上1是几、

下面请大家在自己的计数器上依次从1拨到5,再从5拨到1,好吗、(学生拨珠,边拨边说)

如果任意给你一张数字卡片,你能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吗、、、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3、5、2、4、1,学生一起操作)

谈话:像老师一样,一个小朋友出示卡片,组内的`其他小朋友来拨一拨。(学生组内进行拨数活动)

3、写一写。

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自己先来试一试,把这些数写在自己的本子上,从1写到5。看谁写得、最好。、

写完后,小组内的小朋友相互评价,最后教师评价。

教师示范书写1~5,重点指导写5,第2笔,在斜竖靠上的地方写横,注意要平。学生练习书写。(学生重点练习书写数字5,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说一说。

提问: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见到过1~5这几个数、

随着学生想到的事物,屏幕出现实物图。

场景图:看,那是几路公共汽车、(2路)

丁丁家住几号楼几单元、(4号楼3单元)

[评: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操作,初步感知1~5这几个数,每拨一次,珠子的个数就增加1个,实际渗透了1~5各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在写一写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已有的写数水平上,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写数,然后再重点讲解,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针对性强。同时,教师给了学生自主交流的空间,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三、巩固新知

1、小朋友知道教师节是几月几日吗、

教师节这天,小朋友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看!(屏幕出现庆祝教师节图)

提问:仔细观察,与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哪位同学能用数说说你所看到的事物、(1个男孩拉琴,3个女孩跳舞,4个不同颜色的气球……)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学生所指的事物旁,依次出现数1、2、3、4、5……

2、抢答:看图说数。

出示图:3根黄瓜,5个西红柿,2段藕,4个萝卜,1棵、白菜、。(随着实物图的不断出现,学生站起来说数,比比谁说得又对又快)

3、猜数游戏。

(1)2后面的数是几、

(2)3和5之间的数是几、

(3)4前面的数是几、

你们也可以与同桌互相玩一玩猜谜的游戏。

4、你们爱吃水果吗、

屏幕出现水果图:1个西瓜,2个菠萝,3个梨,4个草莓,5个香蕉。这些水果分别有几个、

5、出示花瓶图。

在这幅图中,每个花瓶里都缺少几朵花,用水彩笔画出花瓶里缺少的花。(画完后,用实物投影将图画展示给全班学生看)

[评:练习设计形式新颖,层次清楚。特别是第3题猜数的游戏,实际是对今天所学知识的巩固,学生练习时思维活跃,兴趣、浓厚。]、

[总评]

本节课的设计重视学生通过学具操作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主动参与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大量的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了观察、交流、合作的时间和空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面向全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教师用学生喜爱的小动物,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整个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计的动手操作、看谁写得最好、猜数游戏、找找生活中1~5各数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让学生在操作、交流中自主学习。

教师在这节课中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体现了儿童“智慧长在手指尖上”的特点。在拨一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了1~5各数以及它们的顺序,实际也渗透了这几个数是由几个一组成的,学生对这五个数的认识是深刻的。通过“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等形式,不仅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人人参与了学习的过程,真正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如练习中的猜数游戏,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互相提问、互相解答,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增进了积极参与学习的意识。

3、结合生活实际,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知识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学习完1~5各数之后,教师让学生找找生活中1~5各数的应用,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举出各种实例。此时,教师又将与1~5有联系的生活中常见的几楼几单元等实例呈现给学生,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体会到原来生活中与这五个数有联系的事物还有很多,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篇12

十几减9

教案点评:

教案首先通过复习不仅为学习十几减9在知识上做好准备,而且在计算思路上做好了铺垫.

教学例1时以“扶”为主,通过直观图和加减法算式的对比,渗透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用加算减的计算思路.

教学例2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依靠直观让学生思考问题,得出结论,真正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由例3的借助实物图想出得数到例4的脱离实物图看算式来思考计算过程,注意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教师敢于放手让学生积极思考,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探究活动

找伙伴

游戏目的

复习9加几的知识.

游戏过程

1.选择8位学生起立,扮演数字娃娃.

2.教师分配角色(教师扮演“9”,8位学生分别扮演“11、14、12、16、17、13、15、18”).

3.教师分别走到8位学生面前,说:“我和谁相加才能得到你?”相应的学生回答后,根据答案的对错,全体学生给予掌声鼓励(答对了)或正确答案(答错了),并一起说出算式.

帮小白兔回家

游戏目的

巩固十几减9的计算

游戏准备

1.用纸板或其他材料制作8座小房子,在窗口处分别写上算式:“11-9”、“12-9”…“18-9”.

2.制作8只小白兔,小白兔身上分别写上:2,3,4,…,9(如下图)

游戏过程

1.将房子和小白兔分别悬挂在黑板两侧(顺序打乱).每个学生手中都拿着一套数字卡片(2~9).

2.教师任指一座小房子(上面的算式)问:这是谁(哪个小白兔)的房子?学生想好答案后,举起手中相应的卡片.然后教师将写有相应得数的小白兔和小房子配在一起,直到全部搭配好为止.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篇13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作息,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读,写半时;

2.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读写钟表上的半时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导入:前面我们学会了认整时,那么你们会认其他时刻吗?

2出示拨到10时半的实物钟,问:知道它是什么时刻吗?

3板书课题:认识半时

(二)自主探索,认识半时

1.出示显示为3时半的钟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时针指向什么位置?分针指向什么位置?与表示整时的时针和分针有何不同?

2.听汇报后讲解:当时针指向3和4之间,分针指向6,就是 3时半。板书3时半。

3.出示显示为8时半和10时半的钟面模型,提出要求:独立观察钟面,认出钟面时刻,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认时刻的方法。

4.听汇报,板书:8时半,10时半。

5.知道电子表半时是怎么表示吗?

6.介绍电子表半时的.表示方法:中间写两点,点左边是几时就写几,点右边写“30”就是表示几时半

7.提出要求:听老师念时刻,自己拨钟。

(四)实践应用,加深对半时的认识

1.提出要求:结合生活经验,独立完成第93页“做一做”

2.评讲“做一做”

3.实践练习:请大家说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下午2时半,5时半,晚上9时半都在做什么?

4.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

(五)全课小结

今天小朋友都学会了认识半时,你能把认识半时的方法给大家说一说吗?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篇1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6页例6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减法估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减法的估算,能解释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和估算的合理性。

2.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能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解决简单的估算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通过数学活动,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导探究

情景导入:(课件展示或出示挂图)星期天,妈妈给了张强326元去买学习用品。他高高兴兴地来到商场的.学习用品柜台。一会儿他就看中了两件,一件是随身听,标价为187元;一件是复读机,标价为525元。

二、合作交流,探究方法

(1)看着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估算进行计算的数学问题?

(2)学生自由汇报。(教师板书)

①随身听和复读机一共大约需要多少元?

②张强有326元,如果买1台随身听大约还剩多少元?

③如果买1台复读机,大约还差多少元?

(3)谁能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汇报)

(4)其余两个问题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思考好了的同学把你的解决方法和同桌或自己的学习小伙伴交流一下,比一比谁的方法好,哪些组的方法多。(让学生充分交流,教师参与、巡视、指导学生的讨论)

(5)把你们组的想法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比一比哪些组的方法好,为什么好?

(6)学生汇报。

①学生1:估算326-187时,把326看作300,把187看作200,结果大约是100。估算525-326时把525看作500,把326看作300,结果大约是200。

②学生2:我们组估算326-187时,把326看作350,把187看作200,结果大约是150。525-326中把525看作530,把326看作320,结果大约是210。

(7)能说一说你们组为什么这样估算吗?

(8)学生:因为买东西的时候要带足够的钱才能买回你所需要的物品,如果你带的钱不够,那就麻烦了。所以我们在进行减法估算的时候都把被减数看大一点,这样才有足够的钱去买东西。还有其他的估算方法吗?……

(9)总结:我们在进行减法估算时,最好采用被减数、减数同补(被减数补上的不小于减数补上的)或被减数、减数同去(被减数去掉的要小于减数去掉的),这样估算的结果才比较符合实际生活的需要,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10)把你最喜欢的估算方法说给小伙伴听一听。

(11)初步练习:6页“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

(1)完成课堂活动。注意让学生说一说估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七相关的习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解决哪些生活中的问题?还有什么遗憾?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设计篇15

活动目标  1、复习7以内的点物匹配,巩固对7以内数量的认识。

2、尝试根据数量及颜色两种特征进行分类摆放。

3、乐意参与到情境活动中,愿意与同伴交流。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7以内的点物匹配

教学难点:通过颜色、点数与水果的对应进行二维的匹配与分类

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小纸盘,上面贴有不同颜色的点卡(7以内)

活动过程

(一) 参观果园:按图示点数找相应的水果

1、教师带领幼儿去动物果园游玩:秋天来了,果园的水果丰收了,谁想跟我去果园玩,好,出发吧!

(播放PPT,幼儿跟随音乐进行身体律动)

2、幼儿根据点数找出相应的水果,并大声说出“----快开门”。(请幼儿说说为什么是这种水果)

①师:果园到了,咦,门怎么是关着的?

播放点子宝宝的PPT声音:请你看看我是几个点子宝宝,找到跟我一样多的水果,大门就会打开了。

播放课件:点5:6个菠萝、5个苹果、7个草莓

师:有几个点子?5个点子就和5个水果宝宝做朋友。

5个点子宝宝的水果朋友是谁呢?数一数就知道了。

(师带领幼儿依次集体点数水果数量,并出示相应数量的数字)

找到点子宝宝的朋友吗?一起把它的名字喊出来:苹果苹果快开门。

师:大门开了,看到什么了?那我们一起来摘苹果吧!

(师带领幼儿做摘苹果的律动)

②师:苹果摘完了,我们继续往前走吧。哎呀,门又关了,原来又要我们回答问题了。

播放点子宝宝的PPT声音:请你看看我是几个点子宝宝,找到跟我一样多的水果,大门就会打开了。

课件:点6:5个梨子、6个桃子、7个西瓜

师:有几个点子?6个点子就和6个水果宝宝做朋友。

--小朋友,有几个梨子呢?一起来数一数?

--小朋友,有几个桃子呢,数数吧。

所有的小朋友,大家一起来数一数,你们看到了几个西瓜呢?

师:点子宝宝的朋友是谁啊,一起喊出来:桃子桃子快开门。

(师带领幼儿做摘桃子的律动)

③师:前面还有一片果园呢,想不想去看一看?

播放点子宝宝的PPT声音:请你看看我是几个点子宝宝,找到跟我一样多的水果,大门就会打开了。

课件:点7:6个苹果、7个香蕉、5个橘子

师:我们来看看,点子宝宝有几个呢?

7个点子和哪个水果做朋友呢?为什么?

(师请个别幼儿带领全体幼儿依次点数水果数量,并出示相应数量的数字)

(二)分水果(按颜色及数量两种特征进行匹配)

教师:我们摘了那么多的水果,都吃不完,请小猴子也来吃好不好?我们问问,它想吃什么水果呢?

播放小猴子的PPT声音:这是我最爱吃的.水果,并且它的数量和点子是一样多。

(幼儿发现按数量、喜好或数量、颜色两种特征找出相应的水果,并请幼儿说说理由)

(1) 课件:点6、小猴子:6个苹果、5个香蕉、5个桃子

(2) 课件:红色的点7:7个香蕉、6个桃子、7个苹果

师:

播放小狐狸的PPT声音:我想吃和点子的颜色、数量一样的水果。

师:你听到小狐狸说什么了呢?

(三)送水果礼物(按颜色及数量两种特征进行分类)

师:老师觉得我们小朋友特别的聪明,给小猴子、小狐狸都送了水果,但是我们还有好多好多水果呢 ,让我们再把水果分给小猪,小狗,小兔,小猫,小熊尝一尝,你们同不同意?好了,第一组给小猪分水果,第二组。。。不过,这些小动物都有要求的 ,都要吃喝篮子上的颜色和数量一样多的水果,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宝贝儿一定能分对的。

①请幼儿观察盘子,发现盘子上的带颜色的点,知道要根据颜色及数量分装水果。

②幼儿操作:将水果放入相应颜色及数量的果盘中。一起看看水果是否与相应的盘子上的颜色及数量匹配。

(四)幼儿跟随音乐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第一环节中应该注意:

1、 教师要有充分的角色感,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把幼儿引入活动,在活动中要及时给予幼儿鼓励,激起他们打开门的兴趣。

2、引导幼儿进行细致地观察,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及理由,在集体点数时,可变换多种形式,如老师带领点数、个别幼儿带领大家一起点数等。

分水果的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在这个环节中,部分孩子会只根据一个条件来选择,例如只根据颜色或只根据数量,教师可引发幼儿说说自己的理由,并引发幼儿讨论“都是7个,为什么要选苹果,不选香蕉?或“都是红色的,为什么要选苹果,不选草莓?从而让幼儿发现要选符合颜色和数量二个条件的水果。

幼儿操作送水果的环节中:

1、教师要给幼儿观察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发现盘子上的秘密——带颜色的点,从而为操作活动作铺垫。

2、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注意退后自己的位置,更多的是当好观察者的角色,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幼儿,支持幼儿个体的自主性学习与幼儿与同伴的互动性学习。

37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