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小学教案 > 一年级教案 >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

时间: 新华 一年级教案

教案通过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教师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指导。什么才算好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篇1

《尖尖的草帽》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小主人公在尖尖的草帽下微笑着等待蜻蜓飞落的心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关爱万物生灵的感情。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小主人公在尖尖的草帽下微笑着等待蜻蜓飞落的心情,从而产生亲近自然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前可找一些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认读生字卡片或课件;课文配乐。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那你们平时都跟哪些小动物亲近过,玩耍过?当时的心情怎么样?有这样一个小朋友,他也特别渴望和小动物亲近亲近,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2、提示课题:《尖尖的草帽》

二、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眼睛认真看,耳朵认真听,如果哪个字不认识可以标上拼音,一会儿多读几遍。

三、初读感悟,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把生字画出来,反复认读,把不懂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最后标出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课文(引导学生互评、正音)

3、读带有本课生字的句子。

4、开火车认读词语、生字。(可以用课件,也可以用生字卡片。)

5、再读课文,这次要让学生充分读,力求读的通畅,同桌两人还可以互相合作,练习朗读。在反复的读中感悟语文。

四、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1、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教师提问: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发现小蜻蜓的?在哪儿发现的?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它的翅膀亮得像镀上了一层金子”。这里教师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你见过小蜻蜓吗?在哪儿见过,它是什么样子的?”从而理解句义。

2、“看到这么可爱的小蜻蜓,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展开想象。

过渡: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从文中找找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3、课件出示:“我停住了。我在草帽下微笑着。我等待着它落在我尖尖的草帽上。”

引导学生想象“我为什么要微笑?”

“我在等待时会想些什么呢?”

这个问题继续发挥学生的想象,在全班交流感悟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亲身的情感体验去谈。

4、学生配乐朗读全文。

在此基础上,教师适时引导:“此时此刻,你们想不想和小蜻蜓亲近亲近,那我们把它叫下来吧!让它飞下来,和我们玩一玩。”

五、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有没有类似于文中的小朋友这样的想法或经历?你是怎样和小动物亲近的?

六、识字教学

本课有6个生字:尖、以、着、怕、要、把

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在识字过程中,力求引导学生自己识字。

七、作业

1、讲一个你和动物的趣事。

2、扩展阅读:童年书架里的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仿照“我会读”的句式说句子。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识字,掌握生字发音、字形及意义。

2、抓住标点符号及重点词语,在理解标点符号作用和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尊重学生独特的朗读体验。

3、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明白雨点儿滋润了万物,向往美好的心境,关心自然和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__年版)》建议“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一年级的基本任务是识字学词,读通、读顺、读好课文,注意积累语言。因此本课以学生原有的识字经验、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抓住标点符号及重点词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认识汉字,激发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角色,明白雨点儿滋润了万物。

4、本课适合分角色朗读,增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中的儿话音)

2、老师来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把书拿好,眼睛看着课文,认真听。(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3、同学们,请你们自己读一遍课文,在书中标画自然段,圈画会认字。(五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多种方法学生字词

1、学习认读字。

(1)大屏幕上有许多词语,请你借助拼音读一读。(课件出示认读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这些词语去掉拼音了,谁想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看图举词卡游戏: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请你们在词卡中迅速找到相应的词语并举给老师看。

(4)认读字从词里跑出来,你们还认识吗?(开火车读认读字)

(5)之前我们识记新字有哪些方法?(加一笔,减一笔,换偏旁)

(6)今天老师再来介绍两种新方法,加一加,减一减。

2、学习会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会写字)这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三个生字,谁来读一读?

(2)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记字方法记字)

(3)仔细观察这三个生字的字形,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4)同学们先看老师写这三个生字。

(5)自己在书上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一个。

(6)反馈讲评。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让生字多次复现,渗透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

(三)自主探究,学习课文

你们知道雨点儿是从哪儿来的吗?自己读一遍课文,要求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不破词。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理解“数不清”。

①有一天,天上的云彩越来越多,不一会天空中下起雨来了。(师在黑板上画云朵和两滴雨)

②回忆一下课文,数不清的雨点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老师这样画对吗?(不对,应该有很多雨点)

③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表示雨点儿数量很多。(数不清)

(2)指导朗读。

①课件出示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这句话怎么读才能表示出雨点很多呀?自己练一练。

②指名读。

(2)理解“飘落”,指导朗读。

①雨点很轻,也很小,风一吹,雨丝都变得斜斜的,然后慢慢地从天空落到地上。书上用了一个词,是怎么落下来的?(飘落)

②“飘落”是指雨点轻而慢的下落。读“飘落”这个词的时候,可以读得稍微慢一点、轻一点。再来练练这句话。(学生练读)

③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句子)

2、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1)大雨点儿说了什么?小雨点儿又说了些什么呢?自己读读二至四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大雨点儿、小雨点儿的话:你要到哪里去?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看看屏幕上的三个句子,出声读一读,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

②谁来读一读?小结:在读问句的时候,语调要有一点点往上扬,读出问的语气。

③左右两个同学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④分角色朗读。

⑤我们读了大雨点和小雨点说的这些话,知道了他们要去的地方,他们要去哪儿?(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小雨点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⑥为什么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小雨点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有花有草的地方需要雨水,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更需要雨水,每一种花草树木的生长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

3、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图片)小雨点来到有花有草的地方,经过雨水的冲刷,这里的花草颜色更鲜艳,更美丽了;大雨点来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在雨水的滋润下,这里长出了绿绿的草,红红的花。请你们想象刚才美丽的画面,美美地读第五自然段。

②(课件出示图片)雨过天晴,大地上的变化可大了!你能把括号里的内容填完整吗?(指导学生说完整语句,包括括号前内容)

有花有草的地方,_______。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________。

③你们说说,这么美丽的景色都是谁的功劳呀?(雨点儿)

小结:雨点的功劳远不止这些,雨点儿唤醒了万物的生长。

④请你们想一想,假如你是雨点儿,你要到哪儿去?为什么?

农田,让禾苗喝足水,结出更多的庄稼。

果园,让果树喝足水,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花园,让花朵开得更美丽。

小结:同学们的愿望有很多很多,也很美好,如果你们是雨点儿的话,你们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4、回读课文。

回想雨点儿的功劳,带上你美好的愿望,就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再来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读好人物对话。运用分角色朗读,增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雨前雨后情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独特感受、体验,用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角色,明白雨点儿滋润了万物。

(四)拓展练习,仿照句式说句子

1、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真的盼着春天早点儿到来,雨水快快降临,来唤醒自然万物。你们还记得课文第一段告诉我们雨点儿从哪里来吗?

课件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2、雨过天晴了。

课件出示句子: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亮亮从屋里跑出去。

3、请你读一读这三个句子,看看有什么发现吗?

4、像这样的句子你们会说吗?

课件出示句子:_________从_________。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发现句子规律的基础上,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仿照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练习说话,进行语言积累。

(五)总结全文,课后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新词,读了关于雨点儿的故事,知道雨点儿为万物生长做出巨大的贡献,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相信你也喜欢上了雨点儿。

2、今天回家后,把小雨点儿的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延伸,回顾、整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促进学生积累、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感情和振兴国粹的责任感。

2、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3、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4、以了解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二、活动重点:

以了解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三、活动前准备:

1、课前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戏曲的资料、感受戏曲的魅力,可

以去图书馆查阅,也可以以网查网。

2、要求学生搜集有关潮汕地方戏潮剧的资料,平时在家多听听戏曲,看看

戏曲表演,和长辈聊聊戏曲方面的`知识。

3、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推选一位组长,准备表演一段地方戏曲,画一张

脸谱,自行制定竞赛口号和组名。

4、教师准备好多媒体和设备,没条件地区可以准备好录音机,戏曲磁带、

投影仪。

四、活动时间:

二课时

五、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3分钟)

教师课前播放《唱脸谱》歌曲,调动学生活动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漫谈中国戏曲

(一)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形式。

教师提问: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是一门古老的艺术,那么你对她的起源和形成了解多少呢?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自由作答。

教师归纳:中国戏曲的起源很早,在上古原始社会的歌舞中已经萌芽了,但它发育成长的过程却很长,经过汉、唐、直到宋、金才形成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形态,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的艺术形式综合形成的。

(二)几种常见的戏曲种类。

教师提问:中国戏曲是一种传统艺术,它的种类多种多样,同学们,你们听过哪些种类的戏?能说出名字来吗?

学生自由作答,以自己了解的戏曲种类说说

教师小结:中国戏曲种类繁多,几种常见的戏曲种类有京剧、越剧、昆剧、黄梅戏等,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戏曲种类。比如我们潮汕地区的传统戏曲就是潮剧(这一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从感情和知识等走近戏曲,为下面活动的展开作好铺垫。)

三、中国戏曲名段赏析

教师播放几首不同种类的戏曲名段,让学生在欣赏后分别判断出它们的戏曲种类来,并自由谈谈它们各自不同的艺术特点。

(一)京剧《苏三起解》(旋律优美、婉转,节奏鲜明,唱腔流畅明快,被称做“东方歌剧”。)

(二)越剧《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朴素高洁,细腻动人的真实感和深沉含蓄,清丽典雅的艺术美。)

(三)黄梅戏《女驸马》(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它是民间的山歌小调发展而成,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

(四)豫剧《花木兰》(生活化,平面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

(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充分地欣赏感受不同风格的戏曲,培养他们高雅的艺术情趣。)

四、我和戏曲

导入:刚才大家谈得很好,对中国戏曲这门古老的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

趣,现在让我们继续走近戏曲。

(一)教师展示脸谱

师:脸谱是戏曲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脸上涂满的油彩代表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大家现在看老师展示的这几张脸谱,现在请你猜猜这些人物分别是谁?(各小组进行竞赛抢答,答得多答得对的为优胜组)

关公孙悟空包公程咬金

(二)学生展示脸谱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一张张韵味十足的脸谱,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把你们尝试去做的几张脸谱也拿出来展示一下吧!(各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展示脸谱作品,并作简单介绍,介绍作品代表的人物和展示的性格特点,师生掌声鼓励)

(三)学生自由畅谈感受

第二课时

一、爱我们家乡戏——潮剧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所展示的脸谱,都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中国戏曲的高

超艺术天赋,同学们的热烈反应,可见已对中国戏曲这门古老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现在就让我们继续走近戏曲。进入我们潮汕地区传统戏剧——潮剧,相信在潮剧的天地中我们同样能得到美的享受。

1、教师简介潮剧的起源

潮剧又名潮州戏,用潮州方言演唱,是形成于广东东部、福建南部的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潮剧历史悠久,属元明南戏的一支,在明代称为潮腔、潮调,唱腔以轻婉抒情见长,清丽悠扬,著名潮剧演员有张长城、范泽华、姚璇秋、方展荣等。

2、欣赏潮剧名段《荔镜记》《苏六娘》《柴房会》

3、我来唱一段

师:刚才我们已听了几段精彩的潮剧名曲,同学们已经能深深地感受到潮剧的唱腔,独特韵味了吧。潮剧的起源较早它向来以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潮风潮韵深受潮汕人民的喜爱,俗话说得好:“哪里有潮人的足音,那里就有潮人的锣鼓。”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同学们的戏曲联唱吧。

学生上台表演戏曲选段,表演前介绍选段名称,大致内容和扮演角色。(师生鼓掌)

(这一环节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戏曲的亲和力,并同时培养他们对家乡戏的热爱,提高艺术修养。脸谱制作,戏曲排练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适当作指导。放手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充分给学生信任,给学生表现的舞台,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学到了知识,并和素来很陌生的戏曲拉近了距离,为下一步戏曲擂台赛的进行酝酿了感情。)

二、戏曲知识擂台

师:同学们,刚才的戏曲联唱很成功,大家都表演了自己喜欢的戏曲。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考一考大家的戏曲知识(记分员,记时员就位)赛前各小组宣读竞赛口号,显示本小组必胜的信心,活跃现场气氛。)

1、必答题

答题规则:每组连续回答四题,每题十分,答题不扣分,时间30秒。

⑴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希腊悲喜剧、印度剧,中国戏曲)

⑵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

⑶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⑷中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⑸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京剧)

⑹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法?(手、眼、身、发、步)

⑺戏曲表现在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⑻黄梅戏是哪些地方的剧种?(安徽)

⑼请说出经典潮剧《柴房会》的男主角叫什么名字?(李老三)

⑽绿脸代表什么性格人物?(草莽英雄)

⑾“净”这个角色以可以分为什么?(大花脸和二花脸)

⑿请说出潮剧一个著名演员的名字(陈学希或郑健英等)

⒀京剧诞生于什么时候?(清代乾隆时期)

⒁梅兰芳是哪一种戏曲的著名表演艺术家?(京剧)

⒂“变脸”是哪一种戏曲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川剧)

⒃请你说出潮剧两个经典剧目。(《杜王斩子》《换偶记》或《彩楼记》《三篙恨》)

2、抢答题

答题规则“听到开始后才可以抢答,否则取消本题答题资格。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时间30秒。

教师出示不同脸谱,要求学生根据脸谱猜测人物。

张飞曹操猪八戒孙权

3、连线题

红脸代表猛智

黑脸代表凶诈

绿脸代表忠勇

白脸代表草莽英雄

小结:中国戏曲艺术就是一门综合了音乐、舞蹈、文学等各种文学角度进行欣赏。

(一环节意在检查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了解有关戏曲的基础知识,领略戏曲的艺术之美)

三、我为戏曲出一策

师:现实生活中,随着流行歌曲的火爆、影视文化的传播,戏曲艺术日趋衰弱,曾经人才辈出的剧团青黄不接,曾经广为传唱的曲子曲高和寡,那么,戏曲的出路在何方?我们如何来振兴中国戏曲?请大家出谋划策。(小组讨论,为戏曲的振兴出谋划策。全班交流。)

师:刚才大家纷纷对如何振兴中国戏曲提出了自己的点子,让我们一起努力,迎来中国戏曲的春天。

(新课标重探究,重体验。这一环节让学生讨论如何振兴中国戏曲这一沉重的话题,就是要让学生有一种使命感,一种社会责任感。结果的可行性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参与了,收获了。)

四、我要“写一写”

师:下面再来看“写一写”的要求:从以下话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一)介绍你所知道的某一种剧种(最好是家乡戏)的历史发展概况和基本特点,要做到条理清楚,言简意明。

(二)选择你喜欢的一出戏,就其主要情节发挥想象,编写一个小故事。

(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些感受,把它们写出来吧。

五、活动结束语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来唱《唱脸谱》,大家一起来感受传统和现代的融

合效果!学生齐唱)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篇4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树和喜鹊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才能享受快乐的生活。

本课的一个重点是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孤单”的意思。在学习这一段时,我首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的非常好:有的说是没有朋友玩,有的说是孤独,有的说是寂寞,有的说无聊,没意思。看来,学生能懂得这个词语的意思。那么联系上下文怎么理解?让学生读课文,从哪些词语看出“孤单”的意思?学生在老师启发下,找出了“只有,一只一棵一个”,看出树和喜鹊真的很孤单。看来,一年级的孩子也真不简单。在理解课文时,我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没有伙伴和朋友的生活是孤独的。理解了“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这句话,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们的生活才会很快乐。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篇5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形声字的特点。

2、丰富语言的积累,感受读书的乐趣。

3、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和探究识字方法。

4、提供学生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己的空间。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形声字的特点,丰富语言的积累,感受读书的乐趣。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和探究识字方法,提供学生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己的空间。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形声字的特点。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和探究识字方法。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形声字的特点。

2、丰富语言的积累,感受读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和比较,感受到汉字的有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今天,同学们经过了这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一起到语文乐园去转一转吧!

读一读,想一想

师将每组字制作成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比一比,看看每组字有什么特点。

生自由认读字、词,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加深对字型的感性认识,尝试找出规律:

第一部分的字都有竹子头,与竹子有关。

第二部分的字都有木字旁,与木头有关。

全班反馈,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你还能为每组再找几个同偏旁的.字吗?

你能再举其他的形声字的例子吗?

读一读

生自由朗读。

通过朗读,训练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初步了解“的”与“地”的不同用法。

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验,读中感悟。在读中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读一读,想一想

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两段对话。

指导学生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懂。

在学生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好,抓住关键词“比不上”、“不及”、“又不象”让学生体会。(让学生感悟到要正确认识自己,既不应该自卑,也不应该自大。)

采用读演结合的方式,将小画眉先前的自卑、难过与后来的自信对比,注意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自由表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丰富语言的积累,感受读书的乐趣。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和探究识字方法。

教学重、难点:丰富语言的积累,感受读书的乐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规律和探究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读故事,交流读书感受

生结合插图读一读故事,大致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试着讲一讲故事,引导积累语言。

小组交流读书感受,讲一讲小牛找朋友的故事。

采用扮演角色的方法,在小组里讨论:如果你看到这则征友启示,你愿意当小牛的朋友吗?

全班交流:小牛能找到朋友吗?引导学生体会到小牛的征友启示太为自己的需要考虑,没有考虑到朋友的需要,没有替对方着想。小牛如果在第2个、第3个、第4个“一起”前面加上“或者”二字,也许会找到许多朋友。

让学生续编故事。

探究与发现

放手让学生观察图画,读一读泡泡语中的提示,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观察和思考。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学习伙伴进行交流,在全班进行交流。

让学生利用字卡动手实践,开展“我来摆”、“我来说”的活动,从中感悟规律,发现规律。(注意在教学中,可提示学生有的字作偏旁时,有些笔画会发生一些变化,如“地”字)

课外积累,积累生字第三课时教学目的:提供学生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己的空间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充满个性的名片,提供学生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自己的空间教学过程:激发兴趣教师把学习的时空让给孩子,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乐于表现自己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大胆创造,自信表现。提供展示的空间学生认真完成各自的作品之后,开展“名片交友”的游戏,让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增进对彼此的了解。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篇6

《快乐的节日》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儿童在祖国的关怀和培育下生活幸福美好,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长大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3.进行革命理想教育,结合课文第三节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教学难点

1.训练学生朗读诗歌,要读出语气。

2.要让学生知道理想的实现不是等来的,而是要从立志这天起就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否则远大理想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录音机、小黑板

课时安排:2课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1、老师写出课题后让学生齐读,课题中的“节日”指的是什么?

2.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小声地自己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3.说说诗歌共有几小节。用1、2、3、4标出序号,标在每小节第一行的前边。

4.请四个同学每人读一小节,要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

二、合作交流

1.老师指导学生读小黑板上的词语(老师要在课前写好):抚 摩、鲜艳、美丽、小溪、流淌、祝贺、充满希望、感谢、培养、幸福、成长、羽毛、丰满、勇敢、飞翔、理想、快乐时光。

2.让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问题细致观图。

(1)图上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他们为什么这样高兴?

(3)图上还有哪些景物?

这几个问题,老师事先可以写在小黑板上,也可以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时,要结合课题来回答。可以问学生:“快乐的节日”指的是谁的节日?是哪一天?不光让学生知道是因为过“六·一”儿童节,所以他们非常高兴,还要引导学生知道:他们生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爱护,在祖国的怀抱里幸福生长,过着美好的生活,所以他们非常快乐。

3.指导学生一小节一小节地朗读,要读得亲切,表达出快乐的心情。通过声音的轻重,声调的高低、停顿时间的长短不同,读出本课的语气。

4.这首诗歌是根据歌词改编的,放这首歌的录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5.学生分小组练习朗读。

6.全班开展比赛,看谁读课文最有感情。

8.学生分小组练习朗读。

9.全班开展比赛,看谁读课文最有感情。

第二课时

三、品读领悟

每年的六月一日,是少年儿童兴的日子,是你们的节日。在我们的国家里,少年儿童受到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怀,被称作祖国的花朵。这首歌表现了少年儿童在节日里的愉快的心情。

1.一个同学朗读全文,其它同学体会一下少年儿童的心情。

2.边默读课文边找一找哪小节写出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一、二、四小节)请三个同学每人读一小节。

3.第一小节写了哪些景物?画在书上(小鸟、风、花园、草地、红领巾、衣裳)学生边回答,老师边板书。老师指着板书说:在小鸟的带领下,在微风的吹拂中,少年儿童来到了什么地方?(花园,草地)这里景色非常优美,少年儿童们打扮得什么样?(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穿着美丽的衣裳)老师板书:鲜艳、美丽。让学生说这两个词的意思。接着问:少年儿童像什么?(一朵朵美丽的鲜花。)

齐读第一小节,边读边想:这一小节作者是通过什么写出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创设情境,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4、默读第二小节,想:谁向我们唱歌?谁和我们说话?(花儿、小溪)老师板书这两个词。

少年儿童在欢度自己节日的时候太高兴了,所以看到花儿在微风中摆动就觉得是在向自己点头祝贺。看到小溪哗哗地流淌,就觉得是在唱歌,在和自己说话。

5、齐读最后一小节。问:“快乐的时光”指什么?(六·一儿童节)在这欢乐的节日里,少年儿童尽情地唱啊、跳啊,和老师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这一节更充分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以上三小节贯穿一条线——快乐。读课文时一定要表达出这种感情。男生读第一小节,女生读第二小节,全班齐读最后一小节。

6、学习第三小节,畅谈自己的理想

小声读第三小节,看看有几句话?每句所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1.感激之情;2.报答之情。)老师板书后问:为什么要感谢祖国?(党和祖国就像妈妈一样,哺育着少年儿童幸福成长,没有祖国妈妈的培养、爱护,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怎样报答祖国呢?齐读第二句。这一句里把少年儿童比作什么?(小鸟)“羽毛丰满”是什么意思?(小鸟的羽毛长大,长全才能飞得高,飞得远。本课的意思是:学好知识,掌握本领。)小鸟的成长靠的是妈妈的哺育和自己刻苦地练习飞翔。少年儿童的成长靠什么?(靠祖国的培养,更要靠自己的努力学习,增长知识,长大才能为祖国服务。)

7、说说每小节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①通过对美丽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②通过对花儿和小溪的描写,表达了少年儿童的喜悦心情。③少年儿童要用实际行动报答祖国的培养。④少年儿童在节日里尽情地欢乐。)

四、巩固延伸

1.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说一说你的理想是什么?分小组讨论一下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什么样的本领?这些本领你现在还没有,应该怎么办呢?

再请两个同学分别读第三小节,要读出感激之情和报答之情。

2.老师小结: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认真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长大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3.齐读全文,要读出感情。

4、发现生活,分享快乐:

师:听出来了,也看出来了,你们现在的心情一定很愉快。

师:可爱的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当我们感到快乐时,别忘记身边亲爱的小伙伴。回忆一下,班里哪位同学还有烦恼没解决,还有困难等待你的帮助,你愿意对他说什么?是祝福,是鼓励?写在这张美丽的卡片上,加上你的一颗爱心送给他。相信这小小的卡片也会为他带去快乐! (学生活动,写一句话,送卡片。)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你的快乐?(指名读卡片上的话。)

5、“我是艺术家”

同学们,老师你们带来的这个礼物非常神奇,它不但读起来好听,而且唱起来也非常好听,想听吗? 让我们一起看着诗歌,来听! 同学们,除了用歌声来表达我们节日的喜悦外,你还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节日的快乐呢? (学生回答自己喜欢的方式)同学们真是一个“小艺术家”,那好,下面就让我们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度过这个快乐的节日吧!可以画(可以到黑板上画也可以在下面画),可以读,可以唱,可以跳。

6、“我爱我的祖国”

同学们,“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样快乐的节日里,我想起了一个朋友,他的名字叫三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的遭遇(多媒体展示《三毛流浪记》片断)

今天我们能过上快乐幸福的生活,你有没有想过是谁送给我们的呢?(学生回答)

师:对,是祖国妈妈。是我们的祖国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没有祖国妈妈的培养、爱护,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那我们怎样报答祖国妈妈呢?请你对着我们的党和祖国的说说你的心里话。(学生畅谈理想)

刚才同学们都谈出了自己的理想,希望同学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在快乐的节日里,百花盛开,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这正像你们,亲爱的孩子们,老师真心的祝愿你们:健康、快乐地长大!

板书设计

25 快乐的节日

小鸟 花儿 祖国 老师

快乐的节日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

《小青蛙》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规范书写七个生字,学会一个新偏旁:病字旁。

2、能辨析“清、晴、睛、情、请”等同音字,学会自主识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青蛙是益虫,培养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能规范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青蛙是益虫,培养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大家猜猜是谁?(课件出示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2、(学生回答出答案后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朋友就是小青蛙。(板书:小青蛙)

3、为什么说它是“绿衣小英雄”呢?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绿色的意思呢?(出示“青”字,注意下面的“月”字第一笔是竖不是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并说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3、小组选一个说的的同学全班交流。

4、填空:(课件出示)小青蛙住在(  )的河水里,长着一对(  ),专吃害虫,(  )庄稼,小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5、老师范读课文。

6、学生自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反复练习。

(1)带着拼音读;

(2)去掉拼音读;

(3)单独生字打乱顺序读;

(4)多种形式练习。(开火车,跳青蛙,摘苹果)

2、请同学们找一找“青”字家族的字,老师随机讲解。

(1)用“汉字加一加游戏,让学生知道:

清水”要有“水”,所以“清”是“三点水旁”;“晴天”有太阳,所以“晴”是“日字旁”;“睛”表示“眼睛”,所以是“目字旁”;“情”和心情有关,所以是“竖心旁”;要用嘴说“请”,所以“请”是“言字旁”。

(2)老师还给这几个字编了一首儿歌呢,不信你们瞧一瞧:“日出天气晴,河水清又清。眼睛明又亮,事情要分清。来客要说请,从小讲文明。

(3)这些字不但读音像,而且长得像,但它们的意思却不同,为什么呢?偏旁不同。像这样的字我们把它们叫作形声字。如“睛”,我们把“青”叫作声旁,帮我们记住读音;“目”我们把它叫作形旁,它帮我们辨字义。(出示小儿歌:形声字,好识记,音形义,有联系。声旁帮着辨字音,形旁帮着辨字义。)领着孩子们朗读,并让孩子们细细体会。

(4)让孩子们回忆象形字、会意字。

3、指导书写。

(1)注意:“气”共四笔,不要写成“乞”;“晴”的左边是“日”字旁,不要写成“目”字旁。注意偏旁要写得小一点。(具体范写到哪个字再单独去说。)

(2)教师指导书写"青"。

A、认真看一下:"青"字共几笔,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B、教师边范写边强调:竖在竖中线上,下面“月”的“丿”变成“丨”,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C、学生书空跟写

(3)教师指导书写"请、清、晴、请"。

A、想想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B、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C、学生书空跟写。

(4)学生描红、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延申。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3、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保护它的生存环境,保护大自然。

五、布置作业。

1、正确规范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

《火烧云》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习课文,知道火烧云名字的来历;

3、整体感知全文,知道课文从变化多与快两方面来写出火烧云的特点;

4、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5、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重点】

1、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2、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难点】

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观察过云吗?请说说。

2、揭题。

二、通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

2、读书检查:

请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三、学习第2节

1、请找出课文中写火烧云名字来历的.句子。

2、学生回答。

3、自由读:

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为什么叫火烧云。(烧、着了火)

4、火烧云是真的在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红彤彤)

5、如果不用“烧”,而用“一直红到”好不好?为什么?(“烧”字不但写出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

6、这一句还写出了火烧云的什么?(范围广)

7、朗读练习。

四、整体感知

1、那么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思考。

2、学生回答,讨论交流。

(变化多、快)

五、学习第3节

1、学习第3节:

⑴读第3节。

⑵这一节写了火烧云哪一方面变化?

(颜色)

⑶学生再读第3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与快。

(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多,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快?)

⑷朗读练习。

⑸火烧云就只有这些颜色吗?从哪里看出来?

2、学生想象其他颜色。仿照课文的构词方法来说。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

《春的消息》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诗歌特点和儿童情感的特点,采用“寻找春天——欣赏春天——感受春天——赞美春天”的教学思路。首先以“寻春启示”为导入,激起寻找春天的兴趣;接着引导学生初步读文,从整体欣赏春天的美;然后在不断的品读中引导孩子们品味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流淌着的喜悦之情,感悟春天的美丽,让课堂成为感知美、欣赏美、品味美、探讨美的自由空间。在拓展中,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春天,让课堂无限延伸,让孩子们在课后还能去寻找春的消息。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理解“消息、漂白、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拼读“漂、禁”两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3、合理展开想像,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解摇绿、漂白等重点词语,感受春的美好及孩子们的喜悦之情。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与态度

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体会孩子们看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春的气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寻找春天—寻春启示

我们听说过寻人启示,寻物启示,你听说过寻春启示吗?(出示寻春启示)

寻春启示

春姑娘,在冬爷爷走后悄悄来到人间,身穿花衣服,走到哪,哪就充满生机和活力。你看见春姑娘了吗?如果有她的消息,马上与我联系。谢谢。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帮上我的忙,你有春的消息吗?(学生试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感谢同学们给我带来这么多春的消息,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到诗中继续寻找《春的消息》。(齐读课题)

二、欣赏春天—初步感知

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从哪小节收到了春的消息,用笔勾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

3、交流:(学生边汇报教师边画)同学们找到这么多春的消息,嫩绿的枝条、青青的小草、鲜艳的花朵、美丽的蝴蝶、清澈的溪水、雪白的鸭子,看来,春天真的已经来到,风,摇绿了树的枝条……(出示第一小节,学生跟随教师读)

三、感受春天—品读课文

引导学生自由读第一小节: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在汇报交流中理解“摇绿”、“漂白”用词的精妙,感受春天的美。

指导朗读:春风春水,绿树白鸭,多么美丽的春景啊!这是我们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啊!

第二小节:

这么美的春天,想不想出去玩?那就让我们换上春装,出发吧!(投影出示第二小节,学生边读边悟。)

飞过树林,飞上山冈,到处有春天的欢笑,孩子们在树林里、山冈上跑得多欢哪,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读一读吧!

第三、四、五小节:

到处有春天的欢笑,孩子们到底看到了什么,自由读三、四、五小节。

第六小节:

在学生谈体会时,引导学生抓住“牵引”“爱怜”体会对蝴蝶的喜爱之情。

指导朗读:带着对蝴蝶的爱读一读这一小节。

第七小节:

指导学生谈体会,在交流的过程中抓住“禁不住”、“雀跃”体会孩子的快乐心情。

指导朗读:那你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

第八小节:

春天的田野,到处充满春的气息,一切都那么新鲜、有趣,看,孩子们又在干什么?(读第五小节)

在春天的田野上玩,多有趣啊!谁能将这三小节美美地读一遍,让我们也来分享孩子的快乐!

第九小节:

同学们体会得多好啊!看来,你们都是用心在读书,用心去感受,才会有这么深刻的体验!是啊!畅游在春的原野,看蝴蝶飞舞、雏菊绽放、枝头吐绿,听溪流歌唱,和它奔跑,多惬意啊!就连走累了,也是一种享受,(投影出示,学生读)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是谁瘙痒了我的面颊?啊!身边又钻出嫩绿的小草……

从这个省略号你体会到了什么?(还有许多春天的消息)

四、赞美春天—拓展延伸

我知道同学们课下收到了很多春的消息,那么,拿出笔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吧,可以写一段话,也可以写一首小诗。(学生书写)

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总:是啊!走进春天,就像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春天就是如此美丽。

五、作业

1、继续寻找春的消息,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2、找一找相关描写春天的儿歌、古诗、歌曲读一读,背一背,唱一唱。也可以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美丽的春天。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

《松鼠和松果》课件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公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1个生字,会字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难点:书写“以、更”。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你们知道松鼠是什么样的?谁愿意说一说?[板书:松鼠]你们对松鼠有些什么了解?[板书:松果]

齐读课题。

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生字词的情况,通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小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学习生字词

1、出示以下生字词(带拼音):(指名读)

[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如果、总有、以后、主意]

2、学生认读去掉拼音后的词语。(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

3、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挂图)说说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

2、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指导读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指导写字“以”、“后”、“更”

1、注意观察“以”:哪些笔画落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一点。

2、注意观察“后”的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3、注意观察“更”的.“竖撇”,要先“竖”后“撇”。

4、学生描红,教师范写“以、更”。

5、写字练习,展示作品,评议。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1、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香甜的果子,忽然,小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出示投影)引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学习自由读句子)

讨论: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担心、惊讶的语气。

大家想一想,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到处是(读词)光秃秃的,小松鼠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3、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导朗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松鼠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好主意了。

(出示投影3)你们看小松鼠在干什么?

如果你是小松鼠,你还会怎么做?

2、齐读第四自然段。

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到了春天,小松鼠种下的松果怎样了?

(出示投影4)小松鼠成功了吗?我们用欣喜的语气来读第五自然段!(师范读,生自由读。)将来这里会怎样?(齐读最后一句)

2、讨论:小松鼠在这松树林里生活得怎样?

写字指导“主”、“意”、“总”。

1、注意“主”在田字格中笔画的位置。

2、区别“意”与“总”心字底的不同。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写字展示,评议。

扩展活动:小松鼠和其他的小动物们在松树林里生活得怎么样?动手画一画未来的森林。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篇7

教学目标:

1. 通过运用生活中认识的字,以及请教老师同学或猜读等方式方法,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韵文的韵律美;通过图文对照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

2.正确认读“对”等7个生字。

3.认识笔画“提”“撇折”“竖折”,和知道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继续学习在田字格上写字,正确书写“虫”等3个生字,注意笔画在田字格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

1.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正确认读“对”等7个生字。

3.继续学习在田字格上写字,正确书写“虫”等3个生字。

教学难点:

通过图文对照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

教学准备:

教师:“对”等7个生字字卡,课文插图PPT,有关的词卡。

学生:每人一套“对”等7个生字字卡。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教学目标。

(一)复习:

1. (PPT示)认读以下生字。

目 日 耳 月 口 田 站 坐 石 足 水 禾 手 火 山

2.听写以下生字。(听写后PPT示,同桌互批互改。)

日 目 耳 口 田 禾 手

(二)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四篇课文,已经会认读了35个字宝宝了,会写12个字宝宝,还了解了不少知识。今天,我们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五篇识字课文,再认识一些字宝宝,了解一些新东西,好吗?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三)板书课题,要求学生留心观看。(板书:⑤ 对韵歌)

(四)学习读课题。

1.出示任务:这个课题由3个字宝宝组成,同学们看看这3个字宝宝,有哪个字宝宝你会读,轻声读一读。

个体尝试读。

2.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如有学生不认识的,教师直接范读带读。

3.带读课题:⑤ 对韵歌

4.齐读课题,要求注意停顿。

(五)小结:对韵也叫对对子,是我国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语言形式,要求把同类的事物用相同的字数对应起来,读起来抑扬顿挫、节奏感强,很适合我们识字读文。刚才我们学习了读课题,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学习读课文继续学习生字宝宝了。

二、集中识字,学习朗读。

(一)学习朗读课文和会认读的字。

1.出示任务:翻开课本第13页,自己读读课文,除了刚才在题目中已经会读的3个字宝宝外,看看自己还会读哪个字宝宝,不会读哪个字宝宝。在不会读的字宝宝下面点上小圆点,然后请教同桌。

个体尝试读文,同桌互教。

2.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

学生不认识的,教师直接范读带读。(相机出示字卡:对、云、雨、风、花、鸟、虫,并带读)

3.小结:这7个字宝宝,就是我们通过这篇课文要能认读的字宝宝了,课文下面用两条横线告诉我们,让我们把它们再读一遍吧。

4.看黑板字卡,指名读,齐读。注意提示正音:“风、虫”后鼻韵母。

5.会认字的音难字教学。

(1)出示任务:刚才我们已经读准了课文的7个生字宝宝,下面请你将课文读给同桌听,要把会认的字的读音读准;同桌要留心听,如果有哪个会认的字宝宝读不准,你就在哪个字宝宝下面画个三角形,同桌读完后告诉他正确的读音。

同桌互读互纠。

(2) 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帮助同学读准的字。

预设:音难字:风、虫。

相机进行音难字教学。

用多种形式认读7个会认读的字。

6.读准课文。

导语:同学们真用心,很快就把7个生字宝宝读准了,那么你们能把课文读准吗?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宝宝的读音。

个体练读。

(2)反馈指导。

指名朗读课文,相机指导读准会认读的字和课文。

(3)个体自由练读,注意纠正指出的错误。

再反馈检查。

7. 会认读的字认读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

①我说号码,你读字。(将生字编上序号,老师说序号,会读的学生站起来读。通过是否站起来或站起的快慢观察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没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认读。)

②我举字卡,你读字。(老师举起呈示字卡,会读的学生站起来读。通过是否站起来或站起的快慢观察学生掌握的情况,对没有站起的或站起慢的,指名再认读。)

8.学习有节奏朗读课文。

(1)出示任务:“对韵歌”顾名思义,读起来就应该像歌唱那样有节奏。同学们能不能像读课文《金木水火土》那样,一边击掌一边朗读课文,看看自己能不能有节奏地读这首儿歌呢?

个体尝试击掌有节奏读文。

(2)反馈指导。

指名击掌读文,相机指导。

(3)一齐击掌有节奏朗读课文。

9.口头组词,继续学习7个会认读的字。

1.出示任务: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还知道这7个字宝宝还会与哪个字宝宝做好朋友,组成词语呢?(贴出字卡)

个体思考后,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

(1)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2)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3)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4)小结:通过刚才的组词,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这7个字宝宝的意思。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三、了解课文意思,背诵课文。

(一)了解课文意思。(采用边读边说、边说边读的策略进行。)

1.了解第一句。

(1)(PPT示第一句)出示任务:有节奏朗读句子,想一想,这个对子中的“云、雨、雪、风”是属于哪类现象的事物的?

个体朗读思考。

(2)反馈指导。

预设:“云、雨、雪、风”属于自然现象的事物。

2.了解第二句。

(1)(PPT示第二句)出示任务:有节奏朗读句子,想一想,这个对子中的“花、树”和“鸟、虫”分别属于哪各种类的事物的?

个体朗读思考。

(2)反馈指导。

预设:“花、树”属于植物类,“鸟、虫”属于动物类。

3.了解第三句。

(1)(PPT示第三句和改造过的插图)出示任务:有节奏朗读句子,观察图画,想一想,这个对子中的“山清、水秀、柳绿、桃红”分别指的是图画中的哪个部分?

个体朗读思考。

(2)反馈指导。

指名分别在PPT图画上指出对应位置,指对了,显示对应词语。

4.小结:这首对韵歌从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对起,然后是对动植物的“花、树、鸟、虫”,最后是美景“山清水秀、柳绿桃红”的对子,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大自然美丽的画卷。让我们美美地把课文朗读一遍吧。

5.击掌齐朗读课文。

(二)背诵课文。

1.出示任务:同学们,现在你能把课文背诵下来吗?自己边击掌边试试。

个体击掌试背,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检查;齐背诵。

四、会认读的字认读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方法见上。)

五、写字指导。

(一)复习。

1.复习田字格。

导语:上一课,我们了解了能帮助我们把字写好,写漂亮的好帮手——田字格。(PPT示田字格)谁能说说田字格表示各个方位的名称?

指名说,边说边用PPT示田字格各方位名称。

2.(PPT示写字姿势图)说说并练习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先撇后捺”的笔顺要求。

4.指名说说“横、竖、横折、撇、弯钩、捺、点”的书写要领,并用食指在书桌上按要领书写。

(二)认识笔画“提”“撇折”,指导写“虫”“云”。

1.认识笔画“提”“撇折”及书写“提”“撇折”。

(1)(PPT示教科书“虫”“云”田字格学写部分)导语:“虫”和“云”这两个字共有两个新笔画我们要学习,它们分别是“提”和“撇折”。“提”和“撇折”怎么写才能写好呢?看老师写。

(2)范写“提”,边写边解说书写要领——轻按成点,往右斜上方行笔,笔尖顺势离开纸面。

(3)学生在桌面用食指按要领尝试写“提”。

(4)范写“撇折”,边写边解说书写要领——轻按成点,行笔成撇,再轻按成点写折,最后轻按从横中收笔,形状变“提”。

(5)学生在桌面用食指按要领尝试写“撇折”。

2. 指导书写“虫”“云”。

(1)出示任务:观察这两个字,数数它们的笔画,说说它们的笔顺。

个体数和说。

(2)反馈指导。

预设:

虫:笔画数:6;笔顺(从上到下):竖、横折、横、竖、提、点。

田:笔画数:4;笔顺(从上到下):横、横、撇折、点。

(3)出示任务:观察“虫”和“云”字各笔画在田字格的起笔和收笔位置,说一说。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4)分别反馈指导。反馈一个,范写一个;边范写边提示。

虫:竖从左上格右下方横中线上方起笔,左下格左上方收笔,稍斜;横折的横稍斜,在右上格左下方转折,折在横中线收笔,稍斜;竖压竖中线,在上面中部起笔,运笔到下部中部靠上收笔;提在左下格中部起笔,与横平衡;点要稍长。

云:短横位于竖中线上部中间,稍斜;长横在横中线左部中间起笔运笔到右上格横中线中部上方收笔,与短横平衡;撇折在长横中心起笔,运笔至左下格接近中部转折,运笔到右下格左上方收笔,点稍长,与撇折形成一个三角形。

(5)学生先描后写。(学生动笔写字前,先提醒执笔和写字姿势,做好后才让动笔写。以下相同,不再说明。)

(6)反馈指导。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错误,然后学生修改。

(三)认识笔画“竖折”和笔顺“先中间后两边”,指导写“山”。

1. (PPT示教科书“山”田字格学写部分)导语:“山”有一个新笔画我们要学习,它是“竖折”。“竖折”怎么写才能写好呢?看老师写。

2.范写“竖折”,边写边解说书写要领——轻按成点,往下行笔,提起笔尖轻按成点再写折。

3.学生在桌面用食指按要领尝试写“竖折”。

4.学习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1)导语:写“山”字,有一个新的笔顺要求,它是“先中间后两边”,也就是说要先中间的笔画,然后才写两边的笔画。(学生跟老师读一次“先中间后两边”)。

(2)范写“山”,边写边解说笔画和笔顺;然后学生分别边说边书空。

5.指导书写“山”。

(1)出示任务:观察“山”各笔画在田字格起笔和收笔的位置,说一说。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2)范写“山”,边范写边提示:竖从竖中线上部中间起笔,压竖中线运笔,至竖中线下部中间靠上收笔;竖折在横中线左部中间起笔,左下格中间靠右上转折运笔到右下格右上部收笔,稍斜;最后一竖在横中线右部上方起笔,过竖折的折收笔,约突出三分之一。

(3)学生先描后写。

(4)反馈指导。

示有毛病的例子,指出错误,然后学生修改。

六、总结:(总结本课知识能力点以及学生学习的课堂常规、守纪、读书握笔等情况)

七、写字练习。

作业设计:

(一)向家长汇报朗读课文。

(二)请家长用字卡考考自己对7个生字宝宝的认读。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篇8

一、以情导入:

1、播放从中央1套录制的天气预报全段录音。

2、询问学生最关心哪儿的天气,并说出为什么。

3、导入语设计:“老师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家人,他们天天都看天气预报,并且在看的时候还会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心焦。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板书课题:《天气预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儿歌有几节组成?

2、互相读一读课文,纠正读错字的读音。

3、出示词语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4、指名汇报读书情况。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指名朗读第一节。问:全家人为什么要天天看天气预报?

3、小组讨论学习:“家里的哪些人在关心爸爸,怎么关心的?”

(用笔画一画是哪些人,读一读是怎么关心的)

4、汇报学习成果:

课件上红点标出人物,指名分节读读大家是怎么关心爸爸的。

5、指导读书,问:你喜欢文章中的谁?读一读。读得好,表扬,还问一问为什么这样读?

A、指导读第二节。

(1)、视觉感受哈尔滨的寒冷,为理解句子做铺垫。

播放寒冷的哈尔滨图片,问:学生的感受。

(2)、听觉理解句子:

播放奶奶说话的录音带,帮学生体会“念叨”。

(3)、读出关心之情:

比较句子:A、奶奶直念叨爸爸没带棉袄。

B、奶奶念叨爸爸没带棉袄。

(4)、延伸:“奶奶会念叨什么?”

(5)、比赛读句子,评出朗读之星。

B、指导读第三节。

(1)、播放海南天晴时的图片,问:爸爸出差到了这儿,你们感觉这里怎么样?

(2)、老师渲染:听到海南这么热,妈妈又担心起来了,你们能学学妈妈来关心爸爸吗?

(3)、小组内互相听听对方读得怎么样,选一个读的的,等会读给全班同学听。

(4)、老师采访读的好的同学,问问他把哪个词读重了,为什么这么读?

(5)、全班再读此节。

C、学生自读第四节。

用打擂台赛的方式充分读这一节。

突出读“千万”、“大”。

6、再次合作学习:“全家人为什么天天随着天气预报,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心焦?”

(实为学生自由再读儿歌)

四、齐读儿歌。

五、拓展:

1、学了这首儿歌,知道了什么?

2、画一画、说一说,或写一首小诗,表达家人之间是怎样互相关心的?

3、同唱一首自编的“幸福”歌。

歌词:我的家庭真幸福,爸爸、妈妈、奶奶和我,大家相互都关心,每天过得很开心。

板书设计:

天气预报

爸爸

奶奶 妈妈 我

关心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篇9

《柳树醒了》是以诗歌的形式展现在孩子的面前的,题目就运用了拟人的写法,课文是一篇引人入胜的童话。春雷把柳树从沉睡中叫醒了,她睁开了睡眼,春雨给她洗澡,春风给她梳头,春燕跟她做游戏,孩子们也醒了,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中。教学这篇课文,是在春寒料峭的初春,没有花红柳绿、姹紫嫣红的春天美景;没有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动人场景;没有草地碧绿、莺歌燕舞的美好景色;所以教学垂柳迎风摇曳,春雨沙沙沙、春风暖人、柳絮飘飞显得有点单薄,有点远离孩子们的生活,但在教学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课前精心准备,自我感觉以下两个片段颇为成功,值得回味。

片段一:

1、小朋友请你自由读课文,仔细想想柳树的好朋友们是谁?他们是怎么帮助他醒的?

(我边问边在黑板简单画了一棵柳树,树干上一张沉睡的脸)

2、生动形象的简笔画立刻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激发了他们朗读的兴趣,第一时间投入到大声朗读中。

学生读文后轻松回答:春雷、春雨、春风、春燕、小朋友

2、你喜欢谁,你想成为谁来帮助小柳树,选一个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是春雷,春雷跟柳树说话了,柳树醒了,发芽了。

(师生对话:你怎么知道柳树发芽了?柳树醒了,就要开始发芽,长大呀。)

生2:我是春雨,春雨给柳树洗澡了,柳枝弯了,在风中飘来飘去。

(师生对话:你怎么知道春雨给柳树洗澡,柳枝就弯了,书本上不是说软了吗?软了就是弯了。扮春雨的小朋友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形象地比画着,我也顺势在柳树上画上弯弯的垂柳。)

生3:我是春风,春风给柳树梳头了,柳树绿了。

生4:我是春燕,春燕跟柳树捉迷藏,春天过去了很长时间了,柳絮飞了。

生5、我是小朋友,我们和柳树玩耍,玩着、玩着,我们长大了。

孩子们在解读中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理解,准确、真实、可爱,让人不由得赞叹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3、真是一群可爱的好朋友,那么谁用美妙的声音唤醒柳树呢?请你先美美地读读课文,再用我们的朗读来唤醒柳树好吗?

于是教室里再一次掀起了朗读的高潮,当孩子朗读的优美动听时,我就把沉睡的柳树脸换成了笑脸;而当孩子朗读的不够动听时,柳树依然沉睡着,同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让柳树醒来。

反思:

这一片段,我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环境,让他们觉得不是让他们去读课文,而是让觉得自己就是文本中的一员,然后融入文本中,正在感受其中的美,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理解课文,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同时黑板上那棵沉睡的柳树自然让童话来到了我们眼前,让柳树走进我们的课堂,以此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为了让柳树睁开沉睡的眼睛,孩子们可谓花尽心思,极尽本领,期望自己动听的声音唤醒柳树,迎来它的笑脸。

片段二、

课外拓展:在春天里,还有什么也醒了呢?

美美地读了课文,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当我让孩子们说说,春天还有什么也醒了时?他们纷纷说了蛇呀青蛙呀狗熊呀等一些冬眠的小动物,也说了小草呀小树呀等植物。当我引导孩子们能不能也模仿课文的语句说一说呢?刚开始,课堂一下子静了下来,但随即就有孩子说出了“……青蛙呀,跳了跳了。”顿时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纷纷说出了:

“……草地上的雪人呀,化了化了。”

“……春风呀,暖了暖了。”

“……桃花呀,红了红了”

…………

反思:

真没想到,孩子们不仅诗模仿的好,而且,思维能更深一层,让我一扫之前孩子们课外知识贫乏的感慨,你看,孩子们能够抓住季节中有代表性的事物,一句“青蛙呀,跳了跳了”就让人仿佛看到了池塘里蝌蚪群游的景色,“……草地上的雪人呀,化了化了。”让人不由地想起,今天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雪,草地上的积雪确实没有融化完的事实”,“……风儿呀,暖了”“……桃花呀,红了红了”……真不敢相信,这一句句富有诗意的话,竟出自我班小朋友的口中,着实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心中忍不住提醒自己;只要引导有方,孩子们的无穷潜力将会激发。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醒、雷”等8个生字,会写“说、话”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通过朗读去感知和感悟春天的美。

3.能展开想象,用自己的眼光发现春天里事物的变化。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和词语卡片,自备田字格,游戏题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板书“春”字,说说你看见这个字想到什么?

2.做“一字开花”游戏,看谁说得多。

3.出示课文插图,老师这儿也有一幅美丽的图画,想看看吗?你看到了什么?(感受春天大地复苏的情景)。

(二)初读,了解短文

1.同学们,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天的气息,你们看这幅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寻找春天;有的在唱歌。)

师总结:是的,他们唱呀跳呀,在歌唱春天,歌颂美好的大自然,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课文第1课。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字词卡片,反馈读音。

(1)板书课题:1.柳树了

(2)谁来读课题,柳树怎么啦?(醒)谁能从字卡中找到“醒”字贴上去?(补题后让这位学生带着大家再读课题)

(3)除“醒”字外,你们还会认儿歌中的哪些汉字?下面老师考考大家,请看字卡。(老师出示字卡,请学生读字并组词)

3.分节读文,了解内容。

(1)读第一节,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春雷跟柳树说话,柳树就醒了)教师板书:说话醒了

①柳树在谁的帮助下醒了?(春雷)教师板书:柳树春雷

②春雷怎样跟柳树说话,小柳树睡醒了又是什么样?你能想像着再读一读第一小节吗?

(2)春雷的朋友们还和柳树在一起做什么啦?分小组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①以小组形式汇报,老师板书:春雨洗澡柳枝软了

春风梳头柳梢绿了

春燕捉迷藏柳絮飞了

(3)春天里的景物那么可爱,让我们一起读读最后一个小节,看看着急了的柳树在干什么?

①齐读第五小节。

②请同学说一说又知道什么啦?教师板书:柳树玩耍小朋友长高了。

③哪些同学愿意跟柳树做朋友站起来,看着板书背一背。

(4)同学们,春天万物都在生长,除了柳树醒了,还有什么也醒了呢?

(学生自由说)

(5)春天真的是太美了,让我们再欣赏这美丽的图画,读一读课文吧!(自由读)

(三)巩固生字,写好字

1.看板书再读词。

2.指导书写。

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写好两个相同偏旁的汉字,你们看田字格表里是哪两个字(说话)

②这两个字的偏旁谁认识?(言字旁)

③写言字旁时第一笔点起笔不能太低,横要向上斜一点,折要向左斜一点,注意左边偏旁窄一些,右边部分宽一些。

④描红。

⑤自己练写,老师巡视。

⑥成果展示。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抽读字卡:醒、雷、澡、枝、软、梳、梢、耍

2.完成课后说一说。

3.请同学领读词语:(老师出词语,同学领读)

(二)读背课文

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学生齐背。

(三)实践活动

仿照课文编诗句,说一说。

(四)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说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书写,师生评议。

(五)课堂作业设计

1、完成练字作业。

2、词语连线练习。

春雷说话柳树醒了

春雨洗澡柳枝软了

春风梳头柳梢绿了

春燕捉迷藏柳絮飞了

柳树玩耍小朋友长高了

《柳树醒了》是一篇优美的,学生极易朗朗上口,所以上这样的课文应该是生动而活泼的。在这节课的开头,我采用了一个一字开花的游戏来揭示课题,使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而后播放录音,优美而动听的配乐朗读使得学生陶醉其中,情感领悟也在逐渐渗透,可初步培养学生体会美、欣赏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操,之后让学生根据大组来分配朗读,引出要学习的生字词,寓字于词,会使学生掌握得更加快速,不足之处在于调控课堂的氛围以及环节连接处的语言,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加以改进。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篇11

一、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文章所讲的故事。

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探讨、沟通等过程,感受课文情感。

培育学生珍惜友情,信守承诺的良好品质,体会人和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趣味以及体会鸟与树的友情。

感受鸟儿对树的真挚情意,体会鸟儿对树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入时,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讲一讲他们熟识或喜爱的童话故事,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童话故事的爱好;另一方面是为了熬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实力。(板书标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一两个即可)

2、学生朗读课文思索: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

①写了一只鸟儿为了实现自己去年的诺言,去找寻好挚友“树”并为它歌颂的事情。

②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树与鸟儿是好挚友,鸟儿每天为树唱歌;其次部分(第2~4自然段)鸟儿离开树到南方过冬,答应明年春天接着为树唱歌;第三部分(第5~17自然段)写鸟儿飞回时不见树的踪影,四处找寻,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

1、这共出现四次对话。第一次对话,鸟与树,约定明年春天相见时鸟再唱歌给树听,其次次对话是鸟与树根,鸟向树根询问树到什么地方去了,树根告知鸟“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了,拉到山谷里去了”。第三次对话是鸟向门打听树的去处,门先生告知她树根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卖到村子里去了。第四次对话是鸟与小姑娘打听火柴的下落,小姑娘告知她“火柴已经用光了”,只剩下用火柴点燃的灯光。这四次对话,分别就是本作者运用了“切、做、运、卖”四个动词描述了树的动向。表达了作者对树变成火柴的不幸遭受的惋惜之情,体现出一种感伤。

3、“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和“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两个句中出现了两个“看”字,请谈一谈你对两个“看”字的理解。

明确:前一句中的'“看”字,是鸟儿历经艰辛,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好挚友,鸟儿心中在想,树啊,我最终找到你了,我的挚友,让我来为你唱歌吧。后一句中的“看”字,是鸟儿实现了诺言,鸟儿心中在想,挚友啊,你听见我给你唱的歌了吗?以后再也没有机会给你唱歌了。体现鸟儿无尽感伤。

(四)拓展延长,理解难点

鸟儿飞走后会想些什么呢?尽情畅所欲言吧!

提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五)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可依据时间进行删减)

读完本课对你有什么启发?

明确:要向课文中的鸟儿一样,珍惜友情,信守诺言。

(六)课后作业

写作练习: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想对鸟儿说什么,请写下来下节课和同学们一起沟通共享。

四、

本篇课文是童话,在教学时应当更多的将学生带入文本当中来,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应当让同学们进行分角色朗读,通过学生的朗读体会鸟儿四处找寻树的艰辛,进而理解鸟儿与树的感情真挚,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应当多让学生参加到课堂当中来。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篇12

教材简析:

《影子》这篇课文以简洁、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影子和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读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宗旨在体现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质疑讨论交流,提高读书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飞、马、鸟”3个字。认识1个笔画“——┐”和5个偏旁“彡、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揭题,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

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就像一条小黑狗,阳光下面跟你走。

谜底是什么?(影子)

2、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有关“影子”的知识吗?这节课我们学习《影子》,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上面的问题,学生自学课文。

(1)读准字音,把不会的字圈上。

(2)识记生字,运用学过的方法,并小组交流。

(3)理解课文内容。

2、认识笔画“和偏旁“。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字卡,开火车读。

(2)朗读课文。

三、质疑讨论,把握重点。(鼓励学生质疑)

(1)影子为什么会有时在前,有时在后,有时在左,有时在右呢?

(2)为什么说影子是小黑狗、好朋友呢?

全班讨论,教师可利用活动挂图帮助理解。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同桌互读。

(4)指名读。

(5)全班分三组进行朗读比赛,评出优胜小组。

(6)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课下仔细观察,什么情况下影子在前、在后、在左、在右?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篇1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谜语,培养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

2、通过自编谜语,学习观察与思考,抓住事物的特征。

3、在猜谜语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与人交往合作,同时认识新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猜谜语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与人交往合作,同时认识新字。

难点:清楚地表达自己猜谜时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过程

㈠、了解准备情况,复习,导入本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开个猜谜会。小朋友的谜语卡片准备好了吗?检查。

2、你们准备的是哪一方面的谜语呢?

小朋友准备的谜语真多,我们这里都像个谜语王国了。今天我们就在谜语王国里游玩,看看谁是猜谜能手。

3、你会猜谜了吗?

㈡、教师示范,说说收集谜语的过程

1、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自己收集到的谜语,介绍自己收集谜语的过程,并念出谜面。2、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自编谜语,介绍自编谜语的过程,是抓住了什么特点(不说出谜底),并念出谜面。

3、在老师念谜语的过程中,你认识了几个字?

4、同桌互相介绍谜语的收集和制作情况。

㈢、师生对话,作猜谜示范

1、我读你猜。老师主动交流:走到一个同学面前,有礼貌地说:“请你猜猜我的&39;谜语吧。”

2、师生对话。了解猜谜时的思考过程,或指出猜谜时考虑得不对的地方,不断提示,最后猜出。

3、你读我猜。出示另一张谜语卡,请一生上来示范怎样去猜别人的谜语。这时,该怎样说。

4、老师请猜出的小朋友在猜中者一栏中签名,并夸奖说:“祝贺你猜对了。请签上你的名字吧。”还可以怎样夸奖别人?

㈣、开展猜谜活动

组织猜谜活动,播放轻松欢乐的音乐。

参与部分猜谜活动,进行个别指导。

㈤、评出猜谜能手

根据签名情况,评出十个猜谜能手,发给标志。

㈥、教学效果测评

自己评价学习的效果:猜出了多少谜语,跟多少人主动交往,认识了多少个新字,夸奖自己。

对认得多的给以表扬。

㈦、拓展性学习

1、课后与同学交流,继续猜谜、识字,签上自己的名字。谁的收获大,进行奖励。

2、认为哪个自编谜语最有意思,说说自己的意见。语文组长收集意见向老师汇报。然后对这些谜语的作者给予表扬。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篇14

教学目标:

1.识写本课生字,掌握识写方法。

2.感受乌鸦由找水的着急到喝着水高兴的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4.喜欢这只遇到困难能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乌鸦。

教学重点:

1.识写生字

2.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味道,体会出乌鸦的感情变化。

教学难点: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读出乌鸦的感情变化。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乌鸦头饰,问:这是谁?有谁认识它,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新朋友吧!

板题:乌鸦喝水

问:看着课题,你知道课文会讲一件什么事吗?

二、检查预习:

(一)检查认字:

1.出示带拼音要认的字,指名读

2.同桌介绍自己的记字方法

3.汇报记字方法,强调形近字的区分方法“喝、渴”

4.去拼音开火车读

5.齐读

6.认读生词

(二)检查读文

1.问: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同桌检查自然段序号标记是否正确。

2.指名段读,其他同学纠正字音。

三、指导写字:

1.课文中一共有几个要写的字?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

2.分类指导

3.书写展示

四、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测:

1.读词卡。

2.找朋友游戏——连字成词。

二、提出问题,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读文

2.小组内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问题?

三、读中感悟喝不着水的原因(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思考:乌鸦为什么一开始喝不着水?

2.朗读指导。着重指导“到处”、“水不多”、“口又小”,读出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语气。

3.学生自我评价朗读。

四、合作探究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过渡语: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办呢?现在你们就是这只乌鸦,你们来想想办法。

2.学生自读二、三自然段。

3.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乌鸦是怎么喝上水的?边研究边做实验。

4.交流合作结果。

5.理解“渐渐”一词的含义,能用它说话。

6.指导朗读二、三自然段,学生自我评价。

7.发散思维:如果旁边没有小石子,你们该怎么办呢?同桌讨论、汇报。

五、拓展训练:

1.你们喜欢这只乌鸦吗?写一句话夸夸他。

2.学习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传统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演示,让学生理解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4人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呦,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反思篇15

第二课时

一组:放牛

敌人扫荡迷失方向

开始:一点儿也不听话(陌生)

一、由找引入课题:

15月亮和云彩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长出后腿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

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第三课时

一、看图、读全文,小结课文内容。

1.拿出己打乱顺序的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照片、卡片或图片依次排列,小声说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2.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分析生字、识记字形、组成词语、指导书写:

1.请学生在黑板前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2.注意指导学习以下生字。

塘:左右结构,13画,第8画右边要出头,第十画上下都要出头。

迎:半包围结构,与“柳”字相比较,里面的“卬”要看清,不要多写一“撇”。龟:共7画,下边是不是“电”。

裳:共14画,下边是“衣”不是

鼓:13画,第九笔是“一”,右边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碧绿:青绿色。碧:第四笔是“提”

三、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这一课的小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的抄写。

2.朗读课文。

3.在实践中观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37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