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教案设计 > 音乐教案 >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

时间: 新华 音乐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什么才算好的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供大家参考。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感受春天的美丽,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通过演唱和表演《大树妈妈》感受摇篮曲轻柔、连贯的旋律特点。

4、理解歌曲内容,用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对小鸟的关心、爱护、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界,爱护树木的情感。

5、认识“0”,并能准确的拍击出带“0”的节奏。

教学内容:欣赏《嘀哩嘀哩》表演反复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歌曲《郊游》进教室。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呢?(生:春天)春天是个郊游的好时候,今天窦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去郊游好吗?

春姑娘知道大家要来郊游,特意和大家玩儿了一个捉迷藏的游戏。请小朋友听,春姑娘到底藏在哪里了?我们一起从歌曲中找找看。

二、欣赏《嘀哩嘀哩》

1、初听歌曲(课件录音)

师:哪位小朋友能告诉我春姑娘藏到哪里去了呢?

2、复听歌曲(教师演唱)

师:让我们再来细细的听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首歌曲唱出了一个怎样的.春天?(生:美丽的春天、快乐的春天……)

3、让再次听着这首歌跟着美丽的春姑娘一起跳起来吧!

三、歌表演《大树妈妈》

故事导入:美丽的春天到了,许多小鸟都从南方飞回来了,可是有一只小鸟却掉了对,于是,他就停在了一棵大树上着急的哭了起来,这时候大树听到了,就对小鸟说:“别哭别哭,我就是你的妈妈。”大树妈妈用树叶作成了一个温暖摇篮,随着风轻轻的摇啊摇,在大树妈妈的怀抱里,小鸟很快的进入了梦乡。风来了,雨来了,大树妈妈用树叶编织成小伞为小鸟遮风挡雨,听!大树妈妈还微笑着给小鸟唱起了歌,多么温柔,多么好听!

1、初听歌曲(教师范唱)

师:听完了这首歌,你能说一说大树妈妈是个什么样的“妈妈”2、复听歌曲

师:我们随着大树妈妈一起摇一摇。(这一环节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熟悉旋律,同时,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歌曲八分休止处摇摇篮的时候,有顿挫感,而不是连起来的)

3、歌词学习

(1)提出节奏X0__X—拍念

(2)领读歌词(用轻柔的声音,在八分休止处要引导学生读出顿挫感)

(3)变换形式读歌词

4、跟琴用lu音轻唱歌曲旋律。

5、跟琴分句教唱歌词。

6、跟琴轻声唱歌词。

7、听录音范唱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8、让我们用优美的歌声来唱一唱“大树妈妈吧”!

9、分角色表演《大树妈妈》。

四、拓展歌曲

1、(大树妈妈歌曲为背景,音乐响起)师:我们在妈妈怀抱里享受着幸福,妈妈就像一棵大树,我们就像树上的小鸟,你想对大树妈妈说些什么呢?

生:谢谢大树妈妈,是你保护了人类的朋友——小鸟!

师:你真是只懂事的小鸟,请接受大树妈妈送给你的小树叶,把你的话写下来贴在这棵大树上好吗?

生:我愿做片小树叶,陪伴在大树身边。

……

师:让我们把祝福用歌声传递大树妈妈吧!唱《大树妈妈》。

小结:通过这次郊游,老师感受到同学们都很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迷人的景色,可这些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保护才会有的。我希望同学们都行动起来,去爱护、保护大自然、去争做“绿色小标兵”,让我们的校园、祖国、世界变得更美丽。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反复游戏中学会唱歌曲,能注意弱拍起唱,唱出句首重音。

2、圆圈行进走时,注意与前后的同伴保持适当的距离。

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4、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5、熟悉歌曲的旋律,学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幼儿站成内、外两圈的对形,学习内外圈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走。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1、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听乐曲《幸福拍手歌》边律动。

2、什么是幸福的事?(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大胆表达)

3、小结:是呀,生活中有许多让人觉得幸福的事,尤其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二、学唱《逛公园》

1、倾听师边范唱歌曲,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教师用较慢的速度范唱歌曲,边唱边按歌词的内容依次指图中每个角色,并按音乐节奏轻轻摇动。教师要特别注意在唱到弱起后的重音时,用较大幅度的动作暗示幼儿此处的&39;唱法。

三、学玩音乐游戏

1、师边讲解边与部分幼儿合作,示范请朋友的方法。

2、教师:现在我来当爸爸,我要邀请小朋友和我一起逛公园了,我请到谁,谁就跟在我后面走。教师边唱第一段歌词,边在幼儿围坐的半圆形内侧,按顺序时针方向有节奏地走动,当唱到第一段的最后"爸爸逛公园"的"园"时,用左手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请他扮"妈妈"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当唱到第二段结束的前一句时,教师停下来提示幼儿:该"妈妈"来找小弟了。然后帮助"妈妈"在唱到第二段的最后一拍时,请一个身边的小朋友扮"小弟"跟在自己的身后走。当唱到最后一段开始时,扮"小弟"的幼儿任意指一个人扮"小猫",大家停下脚步,一同对着"小猫"边唱边表演。

3、教师引导幼儿想一下:在唱到什么地方时,就要请下一个小朋友了?

4、当幼儿熟悉游戏后,可讨论增加其他人物,如大哥、大姐、小妹等家庭人员同去逛公园,以增强游戏的趣味性。

执教反思

应该来说经过详细的改动以后,这个活动在执教过程中,我心中比较有数,能更好地把握各个环节的侧重点,活动环节清晰、层次清楚,孩子们也都兴趣高涨积极参与,和我之间的互动也比较到位。在学唱歌曲这一环节,开始幼儿对于弱起小节开始歌曲有点不熟悉,经过多次练习后,孩子们能够很好掌握歌曲的弱起小节。课后我反思,在对“弱起”这个技巧的掌握上,可以将图谱设计得更加有趣些,练习的次数也需再增加一次,有利于幼儿掌握其演唱的方法。

但是在课后我发现我花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二十五分钟,而是用了差不多三十几分钟,时间把握上没有精准,原因是什么呢?我思考了一下,在一节音乐活动中,首先要充分考虑活动的侧重点,可将活动的重点放在学习歌曲上,音乐游戏则可以简单的进行一两次就可以。因为一节活动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能太多,否侧孩子们接受的信息量过于大,也会造成学习倦怠,或者缺失主体性的现象。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3

1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音乐的美。

2、感受和理解速度变化与乐曲性质的关系,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能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美。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渔舟唱晚》。

2、古筝一架,老师熟练弹奏乐曲。

3、各种小乐器及纱巾、彩带等。

活动过程:

一、整体感受部分

古筝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古筝音色悦耳动听,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完整欣赏乐曲《渔舟唱晚》。提问: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二、分段理解部分

1、老师完整弹奏乐曲,幼儿进一步完整欣赏,为乐曲分段。

2、分段欣赏,跟着乐曲打节拍,感受乐曲速度的变化。分辨乐曲三部分特点:先缓慢优美,然后逐渐加速,最后回到缓慢优美。

3、结合多媒体课件,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充分感受乐曲的美。

三、艺术同构活动

1、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找找哪张图给人的感觉和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2、听第二段音乐(同上)。

四、创造表现部分:

1、简单介绍小乐器和舞蹈道具,请每人选一件自己喜欢的道具。

2、自由讨论。请拿相同道具的小朋友围在一起,试一试怎样使手里的道具随音乐发出优美好听的声音?有几种方法?拿丝巾类材料的小朋友试一试优美缓慢的音乐怎么表现?逐渐加快的音乐怎么表现?

3、幼儿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美。

2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音乐,能分辨轻快、缓慢的音乐变化。

2、愿意用手创编各种动物造型来表现音乐。

3、愉快参与音乐活动,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森林舞会》音乐带、录音机

2、《手的造型》PPT

3、纱布一块(上面画有许多的树)、即时贴碎片若干

4、知识经验准备:会用手做出各种动物造型。

活动过程:

一、手指节奏游戏《虫虫飞》进入

师:小朋友看,森林里有许多虫子在飞来来去。(老师钢琴伴奏,音乐速度有快、有慢。)

二、感受乐曲《森林舞会》

(一)播放《手的造型》课件,引入音乐。

1、师:“有一群小手,它们有很多本领,这一天,森林里要举行舞会,小手一早就化好妆,准备去参加舞会了。我们来看看小手变成什么?

2、欣赏手的各种动物造型,不同的动物造型伴随不同性质的乐曲出现。

(二)创编手的造型

师:“哇!这些手好厉害哦。我们也把自己的小手变成小动物去参加森林舞会,好吗?”引导幼儿用手变出不同的动物造型。

(三)倾听音乐、感受乐曲中轻快、缓慢的旋律

师:我们来听听这首曲子里有哪些小动物在参加“森林舞会”呢?

1完整欣赏乐曲。师:你听到的这段音乐是怎么样?有什么动物来了?(每当幼儿说出一种动物,老师引导幼儿用手做出相应的动物造型及动作)

2、分段欣赏、创编各种动物造型表现乐段。

A段(轻快):师: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出示字卡:轻快)什么动物来了?

B段(缓慢):师:这段音乐变得怎样?(出示字卡:缓慢)

3、整体表现音乐

(1)师:小朋友想不想把自己的小手化个漂亮的妆,去参加森林舞会呢?老师与幼儿一起把即时贴碎片贴在手背上进行化妆。

(2)幼儿站在森林里(纱布后面),在老师的提示下,跟随乐曲的变化,用各种手的动物造型动作表现乐曲。

重点:小手除了作出各种动物造型,还要随音乐动起来。

四、结束

师:“森林舞会到此结束,小动物跟我回家去吧!”幼儿跟随《森林舞会》音乐出场。

小班欣赏活动:玩具兵进行曲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4

目标:

1、练习听辨打击乐器的音色及模仿节奏型的能力。

2、练习快速地反应及准确地表达。

准备:

卡片、不同声音特点的乐器、如三角铁、响板、串铃、铃鼓,每人一件。

过程:

1、请小朋友自由敲击手中的乐器,并看看听听别人的乐器,熟悉一下它们的名称及声响。

2、每个小朋友依次从教师手里抽取一张卡片,在全班面前,用手势及声音模仿等方法,表演出卡片的乐器,让其他小朋友猜自己表演的是什么乐器。

3、全体幼儿手持乐器在场地间自由走动,同时敲击教师所指示的节奏型。

4、听教师口令,全体幼儿迅速躲进四周的屏障,可指定躲得最慢的幼儿留在中间。

5、教师暗里选定一件乐器,敲出一个简单的节奏型,如(__)或(____),这时拿相同乐器的小朋友就要迅速做出反应,模仿这个节奏敲奏,留在中间的小朋友要凭听觉指出这些声音在哪里。

6、互换乐器,游戏可反复进行。

建议: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幼儿不要使劲敲击乐器,以免发出很强烈的声音。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愉悦的节奏型。

2.通过间奏做不同的表演动作,体验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3.教育幼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储蓄罐。

活动准备

储蓄罐一个,《储蓄歌》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储蓄罐,让幼儿说说它的作用。

(1)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可以用来做什么?

(2)你平时是否有养成储存零钱的习惯?

2.幼儿欣赏歌曲《储蓄歌》。

(1)师:你们听到歌曲说了什么?

(2)谁养成了储存零钱的好习惯?它的心情是怎样的?

(3)为什么你说它很欢快?(感受到乐曲欢快的节奏)

3.幼儿进行歌曲演唱,并可采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师:我们怎样唱歌曲才能让大家感受到欢快的节奏?

(2)师:歌曲间奏时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

(3)幼儿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4.小结:教育幼儿养成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并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储蓄罐。

活动拓展

可进行打击乐演奏。

附歌曲:储蓄歌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6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1-8小节,双手做捋胡子的动作,向右边亮相。

9-10小节,做低头找的动作。

11-12小节,双手做小花状随节奏左右摇晃,“全”这个字的时候双手打开,最后做亮相动作。

游戏玩法建议

幼儿围坐一单圈,分配好白云角色,通过传递脸谱找出山魈,被选中的幼儿

站起来演唱“咿呀咿呀唱起来”唱完坐下继续演唱,演唱结束后并让白云闻声识人。白云和山魈互换角色再继续游戏。

圈上游戏的规则:幼儿围坐—单圈,边传递脸谱边演唱歌曲,当唱到层层油彩脸上抹的抹这个字的时候,脸谱在谁的手上谁就是会唱京剧的小猴子,被选中的幼儿把脸谱放在自己的面前单独演唱“咿呀咿呀唱起来”,被选中的幼儿演唱时,其他幼儿能控制住不发出声音。

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初步学唱京歌《山魈》,能独立大胆地表现“咿呀咿呀唱起来”,了解山魈这种猴

2、能通过观察与思考,理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3、能安静倾听同伴独自唱歌,并给予鼓励。

【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引导幼儿大胆独立演唱“咿呀咿呀唱起来”

(1)师:“森林里有一只奇怪的猴子,唱了一首很特别的歌,你们想不想听?仔细听。咿呀咿呀唱起来”(教师清唱第四句)

(2)师:“小猴子唱的什么呀?你们是不是也会唱呀?”(教师做听的动作,幼儿演唱完及时鼓励表扬孩子)

(3)师:“请女孩子们唱唱看,男孩子们仔细听,给我们点鼓励吧。…。男孩子们你们想不想来唱唱看?女孩子仔细听。”

(4)师:“谁能愿意一个人唱一唱。”(1-2个个别幼儿演喝)

2、倾听歌曲,尝试用动作表现并体验歌曲的内容及风格

(1)教师:“猴子是在哪里唱歌的呢?”教师范唱,引导幼儿带着问题第一次倾听歌曲。(一遍)

(2)教师:“这只奇怪的猴子脸上有什么特点?”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幼儿带着质疑第二次倾听歌曲(二遍)

(3)验证“层层油彩脸上抹”(三遍)

(4)教师:哎,又是层层油彩脸上抹,又唱着“咿呀咿呀”你们觉得它得可能是京剧的`哪一类角色?一—花脸

(5)教师:“我们知道,花脸有什么特殊的动作?…‘亮相时向手腕花的方向亮相。(捋胡子三下+向右亮相)。教师:“白云和小花小草都做了什么动作?”我们一起来用花脸动作来表现—下。(四遍)

(6)教师引导幼儿一起用动作感知整首歌曲。(五遍)

教师:我们现在都来做小猴子,比比看哪只小猴子的京戏最有味道!

3、圈上游戏“白云猜唱京剧的小猴子是谁”(教师清唱)

(l)教师扮演唱京剧的猴子,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做的什么事情。

教师:“小猴子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在我们中间呀要选出一只最幸运的猴子,它可以带着脸谱唱京剧。(边讲边出示脸谱)猴子姐姐好想做这只幸运的猴子呢,我先试试看可以吗?…‘请小猴子们仔细听仔细看,猴子姐姐做什么事情啦?”(交代游戏规则:被选出的人起来唱咿呀咿呀,唱完坐下。)

(2)介绍游戏中白云的角色(配班老师当白云)

教师:“白云听见小猴子唱京剧了,它要用自己的耳朵找一找是谁。小猴子们不能泄密哦!白云猜出来后才能睁开眼睛哦!(幼儿独自演唱,教师观察并给与及时的鼓励和支撑)

(3)完整游戏2次(可帮助“白云”了解猜声音的策略)

教师:“白云有没有猜对呀?”“白云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这只小猴子唱的真清楚,声音真好听。…‘请会唱京剧的小猴子当下一轮游戏的白云。”(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在同伴独自唱歌时要给予支持和鼓励)

4、通过游戏选出会唱京剧的小猴子,鼓励幼儿独立大胆地演唱歌曲。

(1)出示京剧脸谱,提出用传递游戏的方式找出会唱京剧的小猴子

教师:“小猴子们谁想当幸运的猴子,哎呀这么多呀,那这次戒们用传递脸谱的方式选出这只幸运的猴子,好不好?

(2)讨论传递的规则

教师:“瞧瞧猴子姐姐我是怎么传的哦。”“每一句话的哪个字传出去?”(引导幼后一个字)

(3)把脸谱给教师左手第三个幼儿,完整练习,教师在“咿呀咿呀唱起来”的时候起立唱,唱完坐下,不传脸谱,继续做后面两句的动作。

教师:“刚才谁是那只会唱京剧的猴子?谁会是下一只幸运的小猴子呢?”

(4)完整游戏3-4次。(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演唱歌曲,创编亮相动作)

游戏中帮助“猴子”思考如何不容易被猜中

5、反思评价并介绍小猴子“山魈”

(1)出示山魈的图片。

教师:“这只奇怪的猴子它有个名字,他叫山魈。”“你们想不想看看他长什么样子呀?”

(2)出示脸谱,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教师:“山魈的脸和我们的京剧脸谱怎么样啊?”“难怪它要站在树上唱京剧呢,真有意思。”

(3)反思评价

教师:“这个猴子叫什么?我们用好听京剧给客人老师介绍他?”(完整演唱歌曲)

(4)结束部分

教师:“这只山魈真有趣,周末请爸爸妈妈带你们一起去动物找找他吧。”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感知歌曲中优美,富有幻想的意境,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2、启发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节拍,唱出优美、舒缓的韵味,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通过学习演唱3/4拍歌曲,使幼儿初步了解朝鲜族歌曲的特点。

4、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内容,学唱歌曲。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准备:

歌曲课件、音乐教学磁带、录音机、自制长鼓、朝鲜族服装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请幼儿听两段不同的音乐(曲一:活泼欢快的二拍子歌曲;曲二:《小白船》伴奏音乐),自由表演动作。

二、展开:

(一)帮助幼儿掌握歌曲节奏特点、熟悉歌曲旋律。

l、提问幼儿:刚才的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哪段音乐是三拍子的?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出三拍的强弱规律。

2、组织幼儿跟随歌曲音乐练习三拍子节奏。

(二)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并学习歌词。

l、教师介绍歌曲名称并示范演唱歌曲。

2、通过提问及课件演示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提问: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歌曲里唱到的小白船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小船有什么不一样?歌里还唱了什么?

3、幼儿看课件完整欣赏歌曲。要求幼儿记住歌曲中最喜欢或是最优美的歌词。

4、根据幼儿分别说出的歌词,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歌词。

(三)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1、请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小声完整跟唱歌曲。

2、幼儿集体完整演唱歌曲。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进行反思,并有重点地练习演唱:我们还有那句唱得不够好,还需要再练练?

4、通过歌曲接龙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歌曲。

5、为幼儿提供场景和“小船、小兔”等道具,分组演唱,激发幼儿的演唱兴趣。

6、请幼儿集体完整地把歌曲演唱给客人老师听。

(四)通过观察朝鲜族服装和欣赏朝鲜族舞蹈,引导幼儿了解《小白船》是一首朝鲜族民歌。

1、启发幼儿通过教师身上的朝鲜族服饰,初步认识和了解朝鲜族,知道《小白船》是一首朝鲜族民歌。

2、请幼儿欣赏教师表演的朝鲜族舞蹈。

三、结束:请幼儿背上“长鼓”,伴随小白船的音乐,与教师一起载歌载舞。

附:教材分析:

《小白船》是一首3/4拍子的朝鲜族民歌。它的旋律优美、舒缓,整首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歌词把弯弯的月亮形象地比喻成小白船,在银河里飘呀飘。把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桂花树、小白兔情景化、动态化,仿佛把人们带到一种梦幻、优美的意境中,歌曲的内容生动形象、富有幻想,易于理解,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这首歌曲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学会正确演唱3/4拍子歌曲。难点是启发幼儿感受并演唱出歌曲优美、舒缓的韵味。

[课后反思]:

此次活动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两点,第一,我这节课为幼儿创设了一种意境,让幼儿在优美、宁静的旋律中去体验和表现歌曲的诗情画意。课堂展示美丽的夜空图,配上声情并茂的语言,让幼儿把教室变成美丽的夜空,培养了幼儿创新意识和独特的创造行为。第二,知识的拓展,激发幼儿插上想像的翅膀,吸引幼儿积极参与,乐于想像,跳了简单唱好一首歌的框框教学。

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第一,在三拍子韵律体会环节初浅不到位,点到却没深入没能达到体会的目的;第二,幼儿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不足,老师和幼儿之间的互动还应该再加强;第三,幼儿“动”得不够,老师在启发幼儿投入的乐曲中让自己随音乐放松,表演方面还应该想更多的办法。

体验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是一个反复实践感觉、不断深化的过程,而“比较”则是这个过程的重要方法和原则。音乐艺术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材料、要素、结构及形象都有非具象性和,需要在反复比较中形成印象和理解,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获得新的认识。比较的方法也会丰富幼儿体验的活动和形式。教学还需要更深刻的分析与反复实践探索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8

教学内容

1、欣赏管弦乐曲《春天悄悄来临》。

2、活动《春光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

2、通过音乐活动《春光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

3、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协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1、在预先不告诉学生曲名的情况下,播放管弦乐曲《春天悄悄来临》

2、让学生为该曲命名。

3、告诉学生曲名。

4、启发学生用语言、动作、图画等来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5、用课本上的插图来引入音乐活动《春光好》。

6、介绍有关“春游”、“春耕”的常识。

7、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如何用声音、语言、动作来表现“春游”和“春耕”。

8、用多种打击乐器模仿“春游”和“春耕”的音响。

9、结合课本上的插图鼓励学生创编以“春游”和“春耕”为主题的音乐游戏。

10用声音、语言、动作等表现“春游”和“春耕”游戏中的情节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9

一、活动目的

1、启发幼儿探索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引起幼儿对声音的注意和兴趣。

2、知道有声和无声,能区分声音的快与慢、强与弱等特性。

二、活动准备

1、录音机一台,各种声音磁带一盘、音乐磁带一盘。

2、小手鼓一面。

3、图片若干张。

三、活动过程

(一)游戏跟着指挥做

游戏目的:集中幼儿注意力,培养灵敏的反应能力。

游戏做法:孩子和老师一起围坐成一个圆圈。根据老师指挥手势的不同,孩子们变换不同的动作。如老师双手放在地上,幼儿就拍地;老师双手放在膝盖上,幼儿就停止动作;老师在胸前屈臂平抬双手,

幼儿就拍手等等,动作规则可以自编。

(二)声音在哪里

1、通过上面的游戏,幼儿的注意力都集中于教学活动中。这时老师放录音,让幼儿仔细、安静地聆听。录音中放出的是各种声音,如不同动物的叫声、小河流水的声音、打雷下雨的声音、钟表的声音、汽车的声音等。

倾听后,让幼儿说出是什么发出的声音,并模仿。然后,出示与这些声音有关的图片,幼儿听录音时,能迅速指出录音对应的是哪张图片的内容。

2、让幼儿动脑筋想一想,除了以上声音,生活中还有什么声音?

3、让幼儿试一试我们身上能发出什么声音?

4、有声和无声:老师拿一面手鼓,有时击鼓,有时不击,这就是有声和无声。请孩子闭上眼睛,听到鼓发出声音时,就把手举起来,没有鼓声就把手放下。

5、跟着鼓声做动作。

(1)首先是非移动式的动作,用手模仿走路,这样能更清楚地听到鼓的节奏。

(2)然后起立,围成一圈,让幼儿跟着鼓声走路。快、慢、停结合起来,让孩子尽量配合鼓的节奏走。

(3)让孩子即兴发挥,可以向前走、向后走、绕圈走、蹲着走等等,只要能跟上鼓的节奏就可以。

注意这时要求孩子们要表现出鼓声的特点:走、停、快、慢、强、弱。让孩子用感官充分感知声音的这些特性(最后可以请孩子当指挥击鼓)。

6、让幼儿倾听“音乐”。

听后告诉他们,音乐可以通过各种乐器演奏出来,也可以由人演唱出来,小朋友以后就可以和老师一起,慢慢地熟悉音乐,和音乐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让音乐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的欢乐情绪。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用拍手动作表现节奏型,了解八分休止符的含义。

3、学看图谱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乐曲,认识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节奏卡片,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图片。

活动重点:

1、了解八分休止符的含义。

2、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并学分组表演。

活动难点:

学看图谱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并学分组表演。

活动过程:

一、准备

随着钢琴伴奏《幸福拍手歌》的歌曲教师边唱边做动作练上次课学的内容,让学生调整情绪开始上课。

二、学新知识掌握节奏型

1、教师说:“小朋友们今天幼儿园来了3个新宝宝,您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啊?”由教师出示图片,认识八分音符和16分音符,一边拍手打拍子,边说唱出拍子例如: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八分音符宝宝出来啦我们怎么迎接他呢?教师作示范”(拍手二次,拍时候口中说大大,两个来回为一拍)接下来教师出示节拍片段让学生练(大大大大)

2、以此类推,教师讲授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如何边拍边唱大大大大)

3、出示休止符的图片,教师带领孩子练休止符打拍子时如何停顿例如:

玩游戏123木头人,引出八分休止符。幼儿听音乐跳舞,当音乐停止后,就要停止运动,由此引出八分休止符的含义。

教师说:“最后一位宝宝登场了,他啊,叫做休止符宝宝!休止符宝宝在唱歌的时候代表停顿,就像刚刚小朋友们的`游戏一样。这个休止符宝宝是八分休止符,当歌曲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时每小节停一拍,当以4分音符为一拍的时候每小节停半拍”

首先,教师演示:在停顿时口中说:空然后,在上一篇段基础上加上休止符大大空空)

给出已学过的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乐曲旋律,感受乐曲欢乐的情绪,再跟着音乐打节拍,或根据进度时间等关系调整成不同方式练例如:

将全体幼儿分成两组,教师指挥幼儿一句一句轮流演奏。男女生分开练有音符和没音符的部分分成两组,体验。

四、成果展示

教师弹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曲,小朋友在伴奏的过程当中边唱边打节拍,在旋律的律动中,走出教室。

活动延伸: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11

设计意图:

这是一首根据云南民歌《猜调》改编的曲子,此曲旋律优美,问答式的歌词充满幼儿情趣。孩子们在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唱。有节奏有韵味地过程中,快乐地编织着他们的金色童年。这些问答歌也叫盘歌、对孩子能够起到增智益睿的作用。还能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可以适合各年龄段的幼儿。如:什么花春天开,哪个花夏天开,什么花开在秋天呀,哪个花开在冬天喽来?

活动目标:

1.会用自然的声音演唱,理解歌词内容。

2.体验边唱歌边用动作表达的快乐。

3.学习用对歌的形式边唱边交流,尝试创编。

活动准备:

1.“猜调”的音乐。

2.课前欣赏旋律。

3.日常生活中学用对歌的形式猜迷。孩子说说哪些是圆形和方形的物体。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引导语: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玩一个闯关游戏。第一关:说名称

1.听音乐说名称

师:这首好听的音乐是云南的民歌叫猜调。(老师放二遍音乐并介绍音乐名称)

2.闯关成功看奖励。出示图谱。

二、第二关:学歌词。

1.看课件你看到了谁?看第一页

2.你看到了谁?这是一首对歌,是轮着唱的,女孩唱的时候男孩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她在说什么?小乖乖来小乖乖,女孩说给男孩猜。

3.她在问什么?什么圆在天上?哪个圆在树上?

4.谁来了?他在答什么?小乖乖来小乖乖,女孩说给男孩猜。太阳圆圆在天上,桔子圆圆在树上喽来。

看图谱念歌词,分男女生练。

5.闯关成功看奖励。老师清唱三遍。第一遍略慢请幼儿帮忙看图唱得对不对、第二遍略响、第三遍带表演

三、第三关:唱歌词

1.你会用什么办法学本领?(跟着老师学,看着电脑学,看着图谱学,听着录音学)

幼儿自主学习(思考什么方法适合小班自主学习)

2.幼儿自主学本领。

3.幼儿闯关看奖励。

四、看风景

1.唱给风景—梯田听要求慢一点

2.唱给风景—白塔听要求响一点

3.唱给风景—泼水节的人们听要求快一点

五、唱给老师听得奖励(思考奖励还可以变什么)

活动延伸:

1.将磁带和图谱投放在表演区供幼儿自由表演。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会圆和方的物体。

附猜调自编歌词:

小乖乖来小乖乖,

女孩说给男孩猜。

什么圆,在天上。

哪样圆,在树上。

小乖乖来小乖乖,

女孩说给男孩猜。

太阳圆圆在天上,

桔子圆圆在树上喽来。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12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的亲情、体会家的温暖。

2、幼儿初步具有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借助手语及图片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4、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二、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学唱歌曲活动

2、难点:掌握歌曲中休止符和符点音符的唱法。

三、活动准备:

钢琴伴奏、图片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倾听歌曲《让爱住我家》,进入活动室,体验家的温馨。

提问:你们听完这首歌有什么感觉?你们觉得什么是幸福?

小结:听到这首歌小朋友很开心,感觉幸福,愿望实现了就是幸福;经过努力收到了收获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很快乐很高兴,爸爸妈妈疼我们、爱我们,全家人在一起相亲相爱就是幸福。

二、通过故事的方式、摆图谱的方式,初步学唱歌曲过渡语:今天有一只猪小弟,它也很幸福,它的幸福是什么呢?一起来听故事。

1、教师利用课件讲故事,幼儿初步感受歌词的内容。

提问:猪小弟的幸福是什么?

利用歌词内容进行小结。(用完整语言说歌词)

2、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倾听。

过渡语:老师把这个故事编成了一个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提问:听到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歌曲里唱了谁什么?它在干什么?

小结:听到这首歌很感动、幸福、舒服、优美。边引导幼儿边出示图谱

3、结合图谱加伴奏说歌词

三、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亲情,体会家的温暖。

1、带领幼儿看图谱,分句演唱歌曲。结合图谱异步跟唱

2、师幼同步演唱

3、带幼儿加动作分句演唱歌曲。

现在我们用手语来表演歌曲,猪小弟是小指,那爸爸呢?(妈妈)

四、升华情感。

提问;猪小弟很幸福因为爸爸妈妈很爱他,我们也很幸福,生活中爸爸妈妈是怎么爱我们的呢?

小结:你的爸爸妈妈也很爱你,那我们怎么爱爸爸妈妈呢?

利用课件进行小结。

结束语:让我们像猪小弟一样,把这首幸福的歌送给你的好朋友,让他们更加幸福吧!

五、活动反思:

总体看,《幸福的猪小弟》这个内容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还是在两个块面,一对于幸福的深入理解,二休止符的演唱。如果放在大班学习可能会好一点。所以,一切的学习都要基于幼儿的经验和能力。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13

活动目的:

1、通过看、找、说让幼儿体验感受风的存在,体验同伴合作成功的乐趣。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能根据歌曲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风来了的事物的变化。

3、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自制ppt课件(被风刮起的景物),及录音《风的声音》

实物:纱巾

幼儿已有风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听声音导入

教师播放风的录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是谁来了?

你喜欢风爷爷吗?喜欢大风还是喜欢小风?为什么?

基本部分:

一、辨别风爷爷

1、欣赏歌曲:

教师:风爷爷的脾气可真不好,生气的时候是什么声音?高兴的时候呢?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听一段音乐,,静静地和风爷爷来个亲密接触吧,让风爷爷来给我们吹吹,感觉一下风爷爷今天心情是怎样的?(我们闭上眼睛)

2、幼儿用语言描述感觉。

教师:刚才风爷爷给我们带来了一段音乐,那么你听出来它是风爷爷心情如何呀?为什么?音乐听上去感觉怎样?

二、唱风爷爷

1、教师:今天来做客的一定是个小风爷爷,那么大风爷爷的音乐应该感觉是怎样的呢?你们怕不怕?

春天,我们北方的城市风沙特别大,你们怕不怕?我也不怕!现在我要用好听的歌声勇敢地告诉风爷爷“我很勇敢!”

2、教师:你们听到我是怎样跟风爷爷说得?(幼儿识记歌词)

3、还有哪些孩子也想用歌声告诉风爷爷:“我很勇敢!”,就请你勇敢的站出来,跟我一起唱吧!

幼儿集体演唱2次。

三、感受风爷爷

1、请幼儿观看演示课件,找风爷爷。

教师:风爷爷会捉迷藏,就是不出来,到底去哪里呢?它走过许多地方,你看…(教师演示PPT)

请幼儿用语言讲述并分别用肢体表现风爷爷到过的景物变化。

2、幼儿用肢体动作分别表演看到的“迎风吹”的变化。

教师:快来跳跳风爷爷来了以后发生的事情吧!用舞姿告诉大家在这些地方能找到风爷爷。(幼儿在音乐与多媒体画面的伴随下,大胆地用动作表现风爷爷到来时的变化:落叶在风中打转;丝巾在风中轻轻移动;树上的叶子在风中哗哗作响;晾晒的衣服在风中翩翩起舞;路上的行人的头发在风中轻扬飞舞;操场上的红旗在风中神气的抖动等情景,重点让幼儿合作表现)

结束部分:

幼儿一起呼唤风爷爷,与风爷爷一起做游戏

1、交待游戏规则:

教师:我们听音乐一边唱歌曲一边用动作告诉大家,风爷爷在哪里?

唱到最后一个字“吧”赶快保持最后一动作静止不动。风爷爷吹到你身上任何一个部位都不动,谁动了就算是被风刮走了,或者害怕风爷爷,回到座位停止游戏。

2、幼儿游戏若干次。

3、结束部分:

到室外找找风爷爷,与风爷爷一起做游戏。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1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笑是高兴的表现喜欢笑

2.学说儿歌,学做笑脸。

3.知道笑的传递。

二、过程:

(一)唱歌曲《笑一个吧》,并且引出笑脸。

师:小朋友们,还记得咱们学的歌曲《笑一个吧》,现在跟着郭老师的琴声,我们大家一起唱一遍。注意听张老师的要求:用你最好听的声音唱歌,注意跟唱老师的琴声。

(二)出示笑脸,并思考都是什么表情。

1、出示笑脸

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小朋友来咱班作客啦,看看他是谁。再看看他们呢?

2、模仿表情。体验表情的快乐

(三)什么时候最开心

1、出示笑脸

说:我喜欢笑,大家都叫我笑笑,你们喜欢我吗?我想听听你们最开心的事情。

2、教师带头说自己开心的事情,引导幼儿说的积极性。

3、幼儿告诉笑脸娃娃自己最开心的事情,也可以说说家人最开心的事,高兴的时候喜欢做什么。

三、学儿歌《哈哈笑》

1、师:小小给大家带来个儿歌,我们来学学。

2、用肢体动作表述儿歌,带领幼儿边说边做动作。

3、我的笑脸:

(1)出示粘贴笑脸,引起幼儿兴趣,出示粘贴材料。演示粘贴笑脸

(2)幼儿进行粘贴

(3)笑脸进行展示,并且说一说你是怎样让别人高兴的。

四、帮助怎样让小哭脸不哭。

1、幼儿想办法,思考,怎样做小哭脸可以笑起来。

情景一:小朋友抢玩具,小哭脸是玩具。

情景二:小哭脸是妈妈,我们怎么让妈妈笑起来。

五、笑的传递

1、分组笑一笑

2、回家做一件让家人开心的事,妈妈做什么事你开心

3、与笑脸再见

4、与客人再见

《哈哈笑》

哈哈哈哈哈笑

你唱歌我跳舞

哈哈哈拍拍手

哈哈哈摇摇头

你也笑我也笑

大家哈哈笑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15

活动目标:

1、了解歌唱的不同形式以及广西壮族人民喜爱"对歌"的风俗。

2、学习对歌,体验音乐给大家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视频快乐颂山歌对歌活动过程:

一、相互问好,以歌舞《快乐颂》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好!你们快乐吗?--哦,看来今天小朋友的心情都不一样嘛。那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会做些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呢?--是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拥有一个快乐心情非常的重要,而唱歌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式。让我们一起拥有一个快乐心情吧。(播放快乐颂,快乐歌唱、舞蹈激起幼儿兴趣!)

二、欣赏视频,感知不同的歌唱形式

(一)回忆平时唱歌情形,感知合唱,独唱等唱歌形式小朋友们你快乐吗?你喜欢唱歌吗?那,我们平时都是怎样唱歌的呢?谁来说说看?(幼儿回答,教师引导)很多的人一起唱叫什么?(合唱)小组几个人,几个人的唱叫什么?(小组唱)一个人唱呢?(独唱)。。。不错唱歌的形式有很多种,但一样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知道吗?在中国有个美丽地方叫广西,那里的壮族民人也很喜欢唱歌,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是怎么唱歌吧?请仔细的欣赏哦!

(二)播放视频山歌,幼儿欣赏。感知领唱,齐唱的歌唱形式1、引导幼儿交流讨论:他们唱歌和我们一样吗?怎样唱的呢?(一个人领其他人跟唱)一个人在前面领着唱叫什么?(领唱)那后面很多人一起整齐的唱呢叫什么?(齐唱)2、教师小结:原来(除了合唱,小组唱,独唱,领唱),齐唱也是唱歌的一种的形式。

(三)播放视频对歌,幼儿欣赏。感受壮族的"对歌"这个特殊的风俗

1、欣赏视频:广西的壮族人,不但喜欢唱歌还把唱歌当成话来讲哦,一起去听听吧,听听他们都在说些什么?(播放视频)

2、教师引导,幼儿交流讨论:这次他们是在领唱,齐唱吗?--那他们是怎么唱的呢?一个问一个答,能用简单的两个字来说吗?他们一个问一个答的对着唱叫什么?对唱!在视频里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是广西。在哪里每年的三月三他们都会举行"歌会",家家户户都来唱歌。很多的问答他们都能用唱歌来表示呢。我们再一起看看他们都问了些什么吧

三、欣赏对歌的音乐

《什么水面打筋斗》

四、学习对歌

(一)欣赏"对歌"感受对歌形式,熟悉旋律

(二)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歌中的内容。如"什么水面打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雨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三)学唱歌曲《什么水面打筋斗》

结束部分幼儿用绸带,围裙扮演壮族娃娃对唱,充分感受对山歌的乐趣。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16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对音乐活动有很浓的兴趣,对音乐的旋律、结构、音色、速度和力度方面有一定基础,但在表现能力方面发展是不均衡的,往往是女孩子优于男孩子,孩子对韵律柔和优美的作品表现优于激烈有力的作品表现。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师选择教育内容时过于片面。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孩子在下棋、打扑克或体育竞赛中表现出不服输的样子,这种竞争意识的萌芽,如果培养得当,能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于适应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有益。我利用幼儿好动、好模仿和喜欢带有比赛性质游戏的特点,选择了“斗鸡”这一韵律活动。旨在培养幼儿争强好胜、不怕失败,努力向上的品质。

此作品的音乐旋律颇具广东地方音乐特色,而且节奏鲜明,情绪激烈,可表现性强,很适合于我班的孩子。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按音乐的节奏、情绪、乐句的变化表现斗鸡舞蹈,并能用眼神和面部表情与同伴交流。

2、培养幼儿必胜的信念和勇于向强者挑战的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斗鸡的录像带和录音带。

2、白公鸡与黄公鸡的头饰及奖牌各两个。

活动过程:

1、幼儿跟随教师在有鸡鸣的乐曲伴奏下做公鸡的动作进场。鼓励幼儿按音乐节奏、情绪饱满地做动作。

2、课程导入

(1)幼儿观看录像。

指导语:公鸡是怎样斗的?

(2)讨论:公鸡斗的时候嘴巴、脖子、翅膀和脚是怎样的?

(3)教师小结,强调公鸡双脚“往上蹦跳”的动作和公鸡不服输的样子,并要求幼儿用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

3、熟悉斗鸡的音乐,引导幼儿感受到音乐的第1、2乐句和第5、6乐句是相同的。

4、鼓励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按自己的意愿用动作表现斗鸡。提醒幼儿按音乐的节奏做动作。(教师适当用语言指导)

5、教师将幼儿编的动作与教师编的动作串起来,随音乐完整示范给幼儿欣赏。

6、鼓励幼儿与老师同时表演,激发幼儿敢于竞争的意识。

指导语:斗鸡是两只公鸡一起斗的,谁愿意跟我—公鸡大王一起斗?

7、幼儿跟教师学分解动作,注意难点。

(1)指导幼儿向上扑,向前攻,左右攻等动作。

(2)教师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创编最后结束的动作。

8、教师用形象的语言将动作连串起来,指导幼儿完整地跟音乐表演一次。

9、幼儿分成两组,分别与教师进行斗鸡比赛。

提示幼儿注意节奏并用眼神、表情与同伴交流。

10、幼儿结对进行“斗鸡”,鼓励幼儿获得成功。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17

演唱部分动作建议

前奏随乐做拍手的动作

1-4小节,随音乐节奏做“走”的动作,并在最后一个音符时拍手。

5-6小节,背对背扭扭屁股。

7-8小节,面对面做鬼脸。

9-10小节,同5-6小节。

11-12小节,同7-8小节。

一、游戏玩法建议

1、合乐做动作模型:幼儿自己随乐做动作。

2、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两名幼儿游戏。

3.大公鸡来了时(低八度音乐响起间奏):幼儿定住,摆一个造型静止不动,“大公鸡”在其中来回走动,以多种方式逗毛毛虫。

二、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能合乐做出“扭屁股”、“做鬼脸”的逗乐动作,并保持造型不动。

2、迁移故事情境,与同伴合作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空间方位,并创编不同的鬼脸动作。

3、享受运用肢体、表情动作与同伴玩诙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剪辑好的音乐、电脑播放器、幼儿人手一只手腕花。

2、经验准备:幼儿有站双圈跳集体舞的经验。

【活动过程】

1、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活动。

师:一天,在草地上,毛毛虫们在找朋友做游戏,他们找到了一个好朋友,扭扭屁股做鬼脸。玩得正高兴,一只爱吃毛毛虫的大公鸡来了,毛毛虽立刻一定不动,大公鸡以为是石头就走了。

2、创编“扭屁股”“做鬼脸”的动作模型。

师:我是一只毛毛虫,我要去找朋友了,扭扭屁股,每个人都扭一扭,还要做鬼脸,怎么做?

3、初步感受音乐,并合乐做动作模型。

师:现在,毛毛虫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坐在椅子上玩一玩。(2遍)

师:毛毛虫们轻轻起立,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站在椅子前玩一玩。(1遍)

4、探索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

(1)师:毛毛虫要和朋友背对背扭屁股,还要面对面做鬼脸逗乐。你们可以怎麽做?

(2)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找个空地方试一试。

(3)请个别幼儿示范。

(4)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随乐做背对背扭屁股,面对面做鬼脸的动作。

(5)幼儿随乐游戏。

5、创编不同的做鬼脸逗乐的动作。

(1)师:还可以怎样做鬼脸逗乐?请你来试试。看看他的&39;鬼脸是怎么做的?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他的手是怎么放的?

幼儿听音乐变换鬼脸造型进行游戏。

6、迁移双圈舞的经验,换朋友进行游戏。

(1)讨论换朋友的方法。

师:我们在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

师:现在男生站在里圈,女生站在外圈,男生不动,女生换朋友,怎么换?

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的?拍手时又是和好朋友在做什么呢?

(2)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站双圈尝试换朋友。

(3)幼儿听音乐完整游戏。

7、戏剧游戏:毛毛虫与大公鸡。

(l)师:这回啊,毛毛虫们,可能在玩游戏的时候真有大公鸡要来做我们哦,我们要怎么样?能不能动?我们先试一试,我来挠挠这只毛毛虫,嗯,他没动,是个小石头,这只呢?

(2)邀请客人老师扮演角色参与游戏。

三、友情提示

1、在游戏活动环节组织过程中,教师遵循团体律动的傻瓜教学流程:放事一一动作一一音乐一一游戏(动作方位、游戏、交换舞伴等等),采用逐步累加游戏元素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幼儿创编、熟悉动作模型,在初步熟悉动作模型和音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探索背对背扭屁股及面对面做鬼脸逗乐的动作空间方位,接着再引导幼儿创编不同的鬼脸造型并游戏,最后再加人大公鸡逗引的游戏玩法。

2、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可调整游戏难易度,如,降低难度时,可在音乐的第2、第4小节时,不必强调幼儿在乐句句末拍手。

我的小花园

大班音乐——《我的小花园》

一、目的:1、通过图谱教学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2、唱准弱拍起唱的歌曲,发展幼儿的节奏感。

3、感受歌曲清新、优美的特点。

二、准备:1、花园情景图一张,节奏谱若干,图谱一张;

2、录音机一架,磁带一盒,钢琴一架。

三、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律动《新疆舞》入室

2、发声练习《逛公园》,要求愉快地演唱并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节奏练习:

我的花园种满了什么?(鲜花)

(二)结合图谱,理解内容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

2、师有表情地示范清唱一遍歌曲,表现歌曲清新、优美、舒畅的特点。

3、提问:听了刚才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歌词,掌握节奏。

1、幼儿完整跟读。

2、分句朗诵并根据歌词用体态节奏表示。

3、幼儿根据图谱按节奏完整朗诵歌词。

(四)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按旋律朗诵歌词。

2、提醒幼儿注意休止符,唱准弱拍起唱的乐句。

3、认识图谱中“”(连贯)“”(放声唱)“”(弱拍起唱)的符号。

4、重点练唱弱拍起唱的句子,引导幼儿利用打拍子的方法帮助掌握并唱准音。

5、幼儿练唱,采用合唱、轮唱、分组唱、个别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五)幼儿复习舞蹈《拾豆豆》。

(六)律动《兔子舞》出室。

有关幼儿音乐的教案篇18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感受、表现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均匀节奏。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苹果歌》音乐磁带、苹果实物。

1、情境讲述,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熊伯伯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它邀请我们去帮它摘果子呢。来,开上小汽车,我们一起出发喽!

2、摘苹果,放入果篮中。

师:果园到了,看看有什么?(苹果树)苹果树上结满了什么?苹果熟了,我们把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放进老师的果篮里,好不好?(请幼儿来摘苹果)

3、尝一尝苹果,深刻理解“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这句歌词。

师:苹果摘下来了,真香真甜呀!喜欢吃吗?老师这里也有苹果呢,来,我们尝一尝。

吃的过程中问一问幼儿:苹果的味道怎样?你们喜欢吃苹果吗、高兴吗?

教师小结:苹果吃起来甜甜的,而且它非常有营养,多吃苹果,我们的身体就很健康,不容易生病。

1、观看图谱。

教师:老师把刚才小朋友摘苹果、吃苹果的经过都画了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谱,教师带幼儿认识图谱。

2、学习歌词。

师: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我来念一念。(按歌曲节奏朗诵歌词)好听吗?我们一起学一学。

3、学唱新歌。

师:小朋友念得真好听。老师还能把它唱出来呢,你们想听吗?(教师边做动作边范唱)

我们一起唱唱吧。(教师和幼儿学唱歌曲)

1、出示梨子、桃子等水果的黑板画,引导幼儿创编歌曲。

教师:果园里还有许多苹果的好朋友也来了,你们看看有谁?(出示梨子、桃子等水果)刚刚你们唱得太好听了,可是没唱我,我们都等不及了。说说看,想唱谁?这个是什么颜色?它长在什么地方?我们应该怎么唱?

2、学习歌词,把水果替换进去,和幼儿说一说。

3、尝试把创编的歌曲唱出来。

师:今天小朋友真棒,我们唱了苹果歌,还编了梨子歌、桃子歌。现在我们帮熊伯伯把这些果子都摘回家吧!(个别幼儿摘果子其他幼儿唱歌曲。)

宝宝们,我们帮熊伯伯把果子运回去吃水果喽!坐上小汽车,我们回去喽!

《苹果歌》是小班的一个音乐活动,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让幼儿学得生动有趣,并获得更多的发展。我参照课程教案结合我们班幼儿年龄特点,对一些活动环节和细节进行了修改,活动开展的很顺利,在此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

活动导入,随着音乐伴奏进入活动室,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欲望和新鲜感,在音乐的伴随下,孩子们很快进入了状态。借助图片、动作的帮助孩子们很快理解熟悉了歌曲内容。从活动的实施中,我观察到孩子们不但学说了歌词,而且在描述苹果多少中,理解了1和许多,各领域内容整合得比较自然。在熟悉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对小班的孩子来说简单、易懂、易唱,在配上相应的动作幼儿很快就唱会了歌曲。在鼓励幼儿进行创编歌曲时,创编歌曲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演唱的趣味性,丰富幼儿关于水果的知识,初步积累改编歌词演唱的经验。第一次我是引导的,第二次,幼儿想水果,我就在黑板上画水果,提问:这种水果是长在哪里的?什么颜色的?我们连起来唱一唱,出乎我意料的是孩子们的表现很不错,都能完整的唱下来,尤其是唱到紫葡萄,孩子们还说“一串一串摘下来”,真的很不错,创编很成功。

11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