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教案设计 > 音乐教案 >

小班教案音乐

时间: 新华 音乐教案

编写教案时,教案中教学步骤要具体、明确,各步骤衔接要自然、紧凑。写好小班教案音乐不是那么简单,下面给大家分享小班教案音乐,供大家参考。

小班教案音乐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欢快节奏,初步提高审美的能力。

2、尝试根据歌曲内容给音乐进行舞蹈动作的创编。

3、掌握短语“高兴”、“哈罗”、“圆圈”。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碟子《说哈罗》、录音机、钢琴

2、较宽的活动场地,即我班的大教室

活动过程:

(一)发声练习。

以《在农场》为发声曲目,在练声时,要求幼儿学小动物的叫声,提醒幼儿张开嘴巴,并不时通过言语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欣赏音乐《说哈罗》两遍。

1、一遍后,提问:在这段音乐里,你听到了什么?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欢快节奏。

2、两遍后,提问:这次,你听到了这首歌说了些什么?

你很(高兴),你就说(哈罗)!我们一起(唱)呀,大家一起(跳)呀,围个(圆圈)尽情欢笑说(哈罗)。

引导幼儿听出歌词中括号的词,便于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

(三)边听音乐边学习歌词两遍。

(四)根据音乐进行舞蹈的创编。

1、谁能给这首好听的歌伴舞?

(1)你很高兴你就说哈罗,该怎么给它伴舞?

(2)我们一起唱呀,大家一起跳呀,又该怎么伴舞?

(3)围个圆圈尽情欢笑说哈罗,怎么给这句歌词伴舞?

在这个过程中,请创编舞蹈较好的幼儿上来示范,并请幼儿跟着学习。

(4)放音乐,请幼儿跟随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伴舞。

2、你自己还能给这首快乐的歌曲伴什么舞蹈?请你用自己创编的舞蹈给它伴舞,好吗?

(五)师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歌舞表演,并做小结作为结束。

小班教案音乐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让幼儿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

不同的声音。

2、愿意用完整的语言讲述探索的结果。

3、发展听觉分辨能力,激发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准备:请家长在家引导幼儿注意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钟声、电铃声、喇叭声等。

2、物质准备:

(1)、每组桌面上分别放置小鼓、三角铁、木鱼、小铃、圆舞板、铃鼓等各种乐器以及瓶盖等。

(2)、和幼儿一起收集纸盒、纸杯、线、牛皮筋、牛奶瓶等物品。

(3)、录有各种悦耳及刺耳声音的磁带、录音机一台。

活动过程

1、通过探索,感知声音

(1)自主玩耍桌面上的乐器,让幼儿了解乐器发出声音的方法。

教师:今天来了很多小乐器,你们试一试,应该怎样演奏他们呢?

请幼儿自由玩乐器,并探索使乐器发出声音的方法,可以敲、摇、碰、拍、弹、晃等。

教师小结:乐器都可以发出声音,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不同,发出声音的方法也不同。

(2)通过操作,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师介绍小实验方法:将瓶盖放在小鼓上,边敲打小鼓边让幼儿理解物体

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幼儿自由地再次玩乐器,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物体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了解人发出声音的原因。

教师:我们人站着不动,为什么会发出声音说话呢?

请小朋友用手摸自己喉咙,喊“啊——”。然后请幼儿说一说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知声带的震动)。

师幼共同小结:不论什么东西,振动了才会发出声音,不动它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2、自主尝试,探索声音

(1)请幼儿尝试让活动室里的物品发出声音。

(2)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现。

教师:小朋友,你刚才使什么物品发出了声音?用的什么方法?鼓励幼儿大胆讲述他的探索以及探索结果。

(3)教师小结: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发出声音,发出声音的方法是各种各样的。

3、听听玩玩,辨别声音

(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说一说,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教师小结:有好听的声音,有不好听的声音。好听的声音叫音乐,大家都喜欢听。不好听的声音叫噪音,听多了会有害人的健康。从中教育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说悄悄话,避免产生噪音。

4、想想做做,自制玩具。

指导幼儿利用收集回来的物品来自制玩具,如纸盒琴、纸电话、七音瓶等。然后玩一玩自己制作的乐器,体会声音的奇妙。

小班教案音乐篇3

教育目标:

1、能听辨音源的方向,提高听音能力。

2、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参加游戏。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育准备:

一个音乐盒、小动物头饰若干。

教育过程:

一、听听故事

1、有一天,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得开心极了,不知不觉天黑了,森林里一片漆黑,看不见回家的路了,怎么办呢?大家都非常着急……

2、教师出示音乐盒,拨动发条,发出好听的音乐,请幼儿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二、玩玩游戏

1、挑选一个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然后在教室里和朋友玩。

2、幼儿可以做自己所拿头饰动物的动作,当听到老师说:“天黑了”。就把头饰拉下来,遮住眼睛表示天黑了。

3、教师播放音乐盒里的音乐,慢慢向前走,请幼儿听声音的来源跟随着“小仙女”前进,寻找走出去森林的路。

4、音乐停下来,幼儿摘下头饰高兴地欢呼“谢谢小仙女”。

5、重复游戏3—4次,熟悉规则后,可请个别幼儿来扮演手持音乐盒的小仙女。

教学反思:

在《小仙女的音乐盒》这次活动中,我采用了情景化的游戏方式,因为我班孩子人数太多,因此我设计了多个角色,如大树、小动物、河流、小石头,孩子们在活动时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表演,喜欢动的孩子和喜欢静的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有所释放,参与到其中。

通过这次感官训练,我发现游戏化、情景化的表演确实很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喜欢演绎不同的角色,模仿不同的声像。

在活动中,“小动物们”能够按照游戏规则参与进来,并能够较准确地听辨声源的位置。但孩子们只能听辨出音源的前后左右,并不能很好的听出音的高低位置,这有待于我们以后的训练。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还可根据幼儿情况设置三个或四个音源让幼儿听辨,加大了声音的干扰,为听辨制造更大的困难。

小班教案音乐篇4

目标:

1、了解五官的作用,爱护自己的五官。

2、学习歌曲,并且动作表现歌曲内容。

3、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过程:

1、练声《小动物的叫声》

2、谈话引出课题:请幼儿说一说人的五官长在那里?应怎样保护好自己的五官?

3、学习歌曲《五官歌》。

(1)欣赏《五官歌》2~3遍,提出要求:认真倾听,歌曲唱的五官是什么?

(2)告诉幼儿这首歌的名称。

(3)教幼儿念一遍歌词。

(4)教师完整地教幼儿唱歌曲《五官歌》1~2遍。

(5)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唱歌,并边唱边做动作正确的指出五官。

4、复习歌曲《办家家》。

小班教案音乐篇5

活动目标

1、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小小鸡和鸡妈妈的喜爱之情。

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小小鸡》。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材料和环境创设

1、小小鸡一群,供幼儿观看。

2、区域活动中,幼儿自由听赏过歌曲的旋律。

3、创设在游戏中学习的氛围。

4.准备鸡妈妈头饰一只,音带、录音机。

重点与难点

激发幼儿喜欢小小鸡和鸡妈妈的情感,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流程

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听歌曲、表情感、讲规则—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

活动过程

(一)看小鸡,听节奏、做动作。

1、幼儿看小鸡,听歌曲的旋律。(听觉感受)

2、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学做小小鸡。(动作感受)

(二)听歌曲、表情感、讲规则。

1、教师表演小小鸡。(老师边唱边带“小小鸡”去草地)

2、幼儿听歌曲用动作模仿小小鸡。(背小包、戴小帽等动作体验)

3、老师表演鸡妈妈找小鸡。(初步感知游戏规则)

4、告诉幼儿这是一个音乐游戏,游戏是有规则的。

(三)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

1、分弟弟,妹妹做游戏。(体验游戏规则)

2、听音乐跟唱歌曲。(喜欢跟音乐唱歌,唱清歌词)

3、边唱边做音乐游戏。(再次激发幼儿爱小鸡的情感,强化游戏规则。)

小班教案音乐篇6

一、设计意图:

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vcd、幼儿喜欢的游戏方式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二、说教材:

对于音乐活动来说,选材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幼儿是否能积极参与和获得快乐的情感。《小金鱼》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富有诙谐情趣的幼儿喜闻乐见的动感教材。此外,幼儿对金鱼已非常熟悉和喜爱,再加上为幼儿提供的vcd片上有与歌曲内容相吻合的生动画面,这样能为幼儿创设赏心悦目的音乐视觉环境,给孩子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说目标:

幼儿园的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论是歌唱活动、还是欣赏活动、韵律活动、器乐活动,对幼儿来说都意味着不同层次的学习。为此,在为《小金鱼》确定目标时,就是根据新纲要艺术领域中的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三个方面来制定的。1、引导幼儿欣赏《小金鱼》初步感受歌曲的生动活泼、富有诙谐情趣的生动旋律。2、理解掌握歌词,用发自内心情感来演唱歌唱;3大胆尽情地展开自己的想象创造、自然表现自己。

四、说教法学法:

(一)双主体互动模式

当代教育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幼互动是本活动的教法学法的最大特点,一方面,幼儿是音乐活动的探索者、学习者和创造者,幼儿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带着对音乐教育活动的期盼、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自由地与音乐交流、大胆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体验并主动与老师沟通汲取教师经验获得教师的支持、帮助与鼓励。另一方面,教师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与促进者,也是幼儿音乐表现和艺术创造活动的发现者、欣赏者、学习者。教师带着欣喜、期望自觉不自觉地把暗含的期望传递给幼儿,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和探索的动机兴趣,体验音乐学习和表达的快乐及其由此引起的喜悦、实现音乐教育对幼儿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作用。

(二)电化教学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视听结合感知效果最佳。为此,本活动运用vcd片,通过消唱、分段、定格、重播的观看方法来帮助幼儿感受、理解、掌握歌曲,并且激发幼儿的表现和创造欲望。

(三)游戏法:

教育学家陈鹤琴说过:“学前儿童是情绪的俘虏。”

他们的认知往往容易受到情绪的左右。为此,本活动采用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通过让幼儿扮演小金鱼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为了能有效地运用这些教学法,本活动还借助材料来使这些教育手段发挥它最大的教育功能。1、动作材料:让幼儿扮演小小金鱼,使幼儿更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2、视觉材料:采用多媒体和图片来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歌曲。3、语言材料: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和生动形象的讲解,为幼儿提供可模仿榜样。4、实物材料:小金鱼胸卡、小金鱼图片等。

五、说教学程序:

本活动大体可分为六个步骤。

(一)激趣引题:好奇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契机,而制造悬念能引起幼儿的好奇。为此,活动一开始教师就用vcd定格美丽的小金鱼,并问“这是什么?它住在什么地方?小金鱼在大海里干什么?”激发了幼儿探索求知的欲望,从而自觉自愿、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观看消声动画片片断:之所以消声是为更能调动幼儿的视觉功能,激发幼儿想象,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画面,所获得的知识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强制的。观看完消声动画片后,教师让幼儿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小鱼它在干什么?在说的过程中幼儿无意的掌握了歌词。

(三)边看动画片边听歌曲: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动画片和生动活泼、富有诙谐情趣的歌曲融合在一起,幼儿充分感受到了歌曲的美,激发了幼儿学习歌曲的强烈欲望。

(四)操作教具:通过金鱼吐两个泡泡的形式出示歌曲的节奏难点“x·x︴x—︱”“︱x·__︱”一方面增加趣味性,另一方面使幼儿能突破这个难点,较轻松地跳过这个坎。此外歌词︱努·力游︱努·力游︱的切分音读法通过小金鱼教具演示和幼儿的边读边动作表演,亲身感受了切分音的特点,很快地、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读法。

(五)边看、听vcd边整首轻声跟唱。此时,还为幼儿创设轻松自由的环境,只要你不影响别人,你可以站、可以坐、可以蹲、甚至可以躺着去感受、去表演,而教师应始终饱含激情、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让幼儿获得成功感,无限减少否定,哪怕是非言语性的体态与表情。

(六)游戏:幼儿戴上小金鱼的胸卡边游边表演边唱。这时随着vcd的伴奏,幼儿想象着自己是一条可爱的小金鱼,用轻快的动作非常投入地表演起来,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一下子就将幼儿身心带进音乐的殿堂,群情激动,气氛达到高潮。

小班教案音乐篇7

一、活动目标:

1、学唱儿歌《找朋友》。

2、能用身体动作来表演出歌词的内容。

3、体验到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喜爱参加集体活动。

4、能理解歌词的含义,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

二、活动准备

音乐动画视频《找朋友》,幻灯片

三、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老师:“小朋

友们能不能回答老师一个问题,谁是你的好朋友?”请小朋友用完整句回答:__是我的好朋友。

老师:“哦,__是你的好朋友?”

老师:“小朋友在幼儿园都有好朋友,可是啊老师没有好朋友,老师现在想去找一个好朋友,小朋友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呢?请幼儿回答。

老师:“__说可以这样找好朋友,那我们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找好朋友的呢?我们一起学一下”。

出示幻灯片。

2、小朋友们观看幻灯片并请小朋友回答问题

老师:“小女孩也在找自己的好朋友,看看她碰见了谁?”请小朋友回答:小女孩遇见了小男孩。

老师:“他们找到朋友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呢?”

请小朋友回答:他们敬礼、握手、拥抱、说再见。

3、老师:“哦,原来呀,认识了新朋友要跟新的好朋友敬礼、握手,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现在老师学会了,小朋友们学会没有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找好朋友,其他小朋友跟我们加油,一起念儿歌,好不好?”

4、老师:“我和__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其他小朋友想不想找自己的好朋友,那我们一起去找吧。”。

5、播放音乐视频,让幼儿跟唱表演。

四、结束部分

老师:“现在小朋友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跟好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玩具要不要给好朋友玩,能不能去用嘴巴咬,用手指抓自己好朋友?”请小朋友回答。

和老师约定不能用嘴巴咬,用手指抓自己好朋友。

小班教案音乐篇8

活动目标:

1、粗浅地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会用甜美的声音歌唱。

2、能根据歌词内容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表演。

3、感知春天的美好,在歌唱活动中萌发这种美好的情绪。

4、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曾观察过春天的景色,教师与幼儿讨论过春天的特征。

活动过程:

1、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

(1)听着歌曲欢快的进入活动室。

(2)教师:你听到刚才这首歌的时候觉得怎么样?

幼儿:很高兴;很舒服;心里暖洋洋的;很快乐。

2、学唱歌曲。

(1)幼儿倾听歌曲。

教师:你听到歌里面唱了什么?

幼儿:花儿;柳树;蝴蝶;蜜蜂;小白兔。

(2)观赏课件,根据图片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3)幼儿将歌词与旋律相匹配,跟着老师轻声唱。

3、引导幼儿创编各种形象的动作。

(1)教师:春天真美呀!我们一起站起来一边唱歌,一边做动作,好吗?

幼儿大胆表演,老师观察。

教师:刚才我发现__小朋友做的动作真美,请你上来做给大家看看吧!

教师请幼儿模仿动作,鼓励更多不同的表演动作。

(2)能够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完整表演。

4、结束活动。表演给客人老师看一遍。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情绪很高,心情愉快,活动中积极主动,感受到了歌曲优美、欢快的情绪初步学会了演唱歌曲;但是本次活动的目标多了一个,应该以学唱歌曲为主,创编动作可以放在延伸活动中或者是第二课时。课件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果能够先由老师清唱,并用动作提示,幼儿就能很快理解并记住歌词。

小班教案音乐篇9

教学理念:

声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以听到,好多的声音对小班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喜欢摆弄。对任何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会玩玩、摸摸、看看,对能发出声响的东西就尤为感兴趣。特别对于动听的声音更能吸引孩子的关注,激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本活动通过丰富的活动材料,吸引孩子们用自己的耳朵积极地去感知、去发现声音的奇妙和多样性,丰富已有的知识经验,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

活动目标:

1、知道耳朵能辨别声音,了解保护耳朵的方法。

2、简单区分乐音和噪音,喜欢听好听的声音。

活动流程:

情景导入——感知各种声音——玩打击乐器探索——健康教育

活动准备:

各种声音的磁带、打击乐器、课件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让幼儿感知声音的多样性。

孩子们,动物园里要召开运动会。听听是谁的声音?他是坐什么车来的?(各种动物的叫声,汽车喇叭声、火车发动的声音、鞭炮声、敲锣打鼓声、雨声、雷声)

2、说说自己喜欢的声音。(笑声、妈妈的声音等)

3、让幼儿听一些典型的乐音和噪音,再次感受,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乐音和噪音还有哪些。

小结:教育幼儿听好听的声音,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噪音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少制造噪音。

4、播放课件,医生教幼儿了解护耳常识。

分析:小班孩子的思维和认知是直观形象的,让医生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是比较有效的。让孩子知道不随便挖耳朵,不把东西放到耳朵里,声音大的时候要捂住耳朵或张大嘴巴等。

活动延伸:

学做“小喇叭”。

小班教案音乐篇10

设计意图:

本活动取材于省编教材小班(下)《春天来了》主题下的小主题《小鸡小鸭》。蛋是幼儿非常熟悉的东西,他们对蛋有着浓郁的兴趣。圆溜溜的蛋惹人喜爱,会滚、会转;薄薄的蛋壳一不小心,就会破碎;圆圆的蛋里还会孵出小鸡、小鸭……熟悉、有趣、充满奥秘,这一切都吸引着好奇的幼儿,为学习情景的创设奠定了生活化、情景化的基础。

小班幼儿喜欢游戏性、活动性强、生动有趣的活动。而《小小蛋儿把门开》正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富有诙谐情趣的动感教材。它的歌词像儿歌一样朗朗上口,易记,生动的描写了毛茸茸、胖乎乎的小鸡出壳的情景。旋律中的附点音符的唱法也给小鸡出壳的一系列动作增加了更多的趣味。这样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非常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于是我设计了这次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旋律,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尝试用身体动作愉快地表演,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活动重点:理解歌词,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基本唱准切分节奏,能愉快地参与表演。

活动准备:

歌曲内容PPT、大蛋壳4份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理解歌词

1.(出示鸡蛋图片)我们来看看这是什么?这是一个小小蛋儿

2.小小蛋儿里面藏着谁呀?咱们来听听?(播放小鸡叫音乐)

3.小鸡左摇右摆等不及要出来了,那赶紧把小鸡请出来吧(老师先请:小小蛋儿把门开,小鸡不开门,师幼共叫两次,小鸡出壳)

4.蛋壳开门了,走出一只小鸡来,小鸡是怎么走出来的呢?(集体练习小鸡走的动作)

5.小鸡长得什么样啊?(引导幼儿说出毛茸茸呀胖呼呼)

二、观看图谱,学唱歌曲

1.师:多么可爱的小鸡啊,我真想把它唱成一首好听的歌。你们愿意听吗?

2.师:现在达老师要把刚才我们看见的图片都唱进我的歌曲里面,请小朋友们一边看一边听。(教师结合图谱,清唱歌曲第二遍。)

3.师:这么有趣的歌赶紧来一起学一学吧。(幼儿跟着教师看图谱跟唱歌曲2―3遍,重点指导切分节奏的唱法及小鸡叫声的下行旋律)

4.师:为了让我们的.声音更准确更好听,我请来了我的伙伴钢琴为我们伴奏,请小朋友仔细的听,等到老师说“唱”了以后才一起唱出来。(幼儿跟钢琴练唱2―3遍,教师简单评价。)

5.幼儿分角色演唱,教师简单做评价。

6.师:这首歌曲有个好听的名字,就是我们歌曲里的第一句话:《小小蛋儿把门开》

三、扮演角色,表演歌曲

1.师:我们现在来表演这首歌曲,请两个小朋友躲到大蛋壳后面,仔细听音乐,什么时候该开门,什么时候走出来?请小朋友们看看他们表演的怎么样。(对两个幼儿的表演做评价及集体指导)

2.师:现在有四个大蛋壳了,每个蛋壳后面藏着四只小鸡,请小鸡们自己去藏起来。(幼儿分组,集体在蛋壳后面表演歌曲1-2遍)

四、结束:小鸡宝宝表演的真好,可是我们的鸡妈妈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吧!(结束离场)

小班教案音乐篇11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开始和停止》的音乐游戏,幼儿感知音乐有反复地开始和突然停止的特点。

2、在游戏中,幼儿尝试使用多种形式表现开始和停止这一音乐的特点。

3、通过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与同伴、教师一起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小汽车》、《开始和停止》音乐。

2、方向盘人手一个、红绿灯指示牌、场地布置画一个大圈。

3、《开始和停止》音乐图谱。

4、开始和停止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律动《小司机》开车进教室。

师:今天的天气可真好,岳老师要带小朋友们一起开着火车去郊游,好吗?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起你们手里的方向盘,我们出发喽!——小司机音乐

二、通过谈话启发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开始和停止”的事件。

师:宝贝们,我们的目的地到了。请你们把手中的方向盘轻轻的放在自己椅子底下。

师:刚刚我们小朋友都做了小司机,你们开心吗?(开心)

师:小朋友知道看到红灯(出示)要怎么办吗?(停下)

师:那么看到绿灯(出示)呢?(要开始走)

师小结:嗯,回答的真好,小朋友都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那我们来试一试,我们坐在小椅子上开汽车,看到老师举红灯时,就怎样?举绿灯呢?嗯,真棒!来,我们系上安全带,双手扶好方向盘,开始开咯~看到红灯要停止,看到绿灯可以开始(教师适当的举红绿灯并用语言引导)嗯,真棒,每个小司机都非常的遵守交通规则。

三、感知音乐

1、第一遍欣赏音乐,引导幼儿发现音乐反复开始和突然停止的音乐特点

师:今天岳老师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音乐,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的,认真的来听一听这首曲子和我们以前听过的曲子有什么不用?它有趣在哪里?——(教师播放音乐,在播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随意摆动身体,音乐停止时教师定格不动)

师:这首音乐和我们以前听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儿:没歌词、一会儿有音乐,一会儿没有

师小结:这首歌曲就象我们开车子的时候一样,一会遇到红灯停止下来,一会遇到绿灯又向前进,遇到红灯又停止下来,等到绿灯亮的时候又开始向前开了。

2、第二次感受音乐(出示图谱)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首音乐里开火车的时候遇到了几个红灯啊?(六个)

师:我们现在,跟着音乐学小司机在座位上开车,音乐停止的时候我们要怎么样呢?

师小结:原来跟着音乐做游戏是这么的有趣。

四、表现音乐

1、木头人游戏(请幼儿示范,走路,摆造型)

师:你们玩过木头人游戏吗?(玩过)那我们玩一次,“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不许说话不许动,不许露出大门牙。不许动哦,

师:很好,那你会跟着音乐玩木头人的游戏吗?音乐开始的时候你可以走一走,,音乐停止时就摆个好看造型停止在那不可以动哦!音乐又开始时又可以动,停止时呢?(可以找一个幼儿试玩一次)(随音乐玩木头人游戏)

2、幼儿创造表演

师:我们除了可以玩木头人游戏跟着音乐一起走一走,停止时摆摆造型,还可以学什么跟着音乐游戏呢?

幼儿:跳舞、学小白兔………(请幼儿示范)(那你可以跟着音乐试一试吗?)音乐停的时候就不可以动哦,音乐开始就继续)

师:刚刚他表演的好不好?那我们也一起来学一学。

师:小朋友,太棒了

五、跳圈游戏

师:小朋友们看,地上有一个什么呀?(圈)

师:对了,这个圈还可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呢,老师讲游戏规则:待会我们小朋友拿起我们的方向盘围着这个圆圈站好,音乐开始时我们就围着这个圆开一开汽车,音乐停止时,我们就跳进圈内,停止在那不动,音乐开始时再跳出来,继续开汽车。听明白了吗?

师:先看老师示范一次,看清楚了吗?你们会吗?

集体幼儿跟音乐玩跳圈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都会了吗?那我们把椅子底下的方向盘拿出来,围着圆圈站好,开始咯,音乐开始我们就开汽车,音乐停就跳进圈内怎么样?(不动)(师幼跟着音乐一起开汽车玩两遍然后带着幼儿开汽车出教室。)

六、观看视频。

师:小朋友们,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是突然停止又突然开始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教师播放视频)。

师:小朋友们今天回家再去找一找,看一看,除了视频里今天看到这些,还有什么事情是突然开始又突然停止的。明天来告诉老师。

小班教案音乐篇12

大班健康活动:会动的身体 活动目标: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2、知道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3、在大胆探索、自我发现的活动中,增强活动兴趣,提高合作能力,体验愉快情绪。活动准备:纸盒制作的木头人;各种图案标记;音乐《眉飞色舞》、《兔子舞》等。活动过程:一、出示木头人,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1、请出木头人,幼儿与木头人打招呼。师:小朋友们,听,是谁在哭呀?我们一起把他请出来。木头人出现提问:他是谁?木头人怎么了?他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问问他。木头人讲述原因(不舒服、不能动)2、幼儿帮木头人脱掉“外衣”。请部分幼儿帮助木头人脱掉身上用纸盒做的“外衣”。3、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听音乐表演。二、探索自己身体可以动的部位,并做标记。1、观察并讲述扮演木头人的小朋友表演时身体哪些部位在动。表演时,教师提醒幼儿观察: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跳舞的时候他身体的哪些地方在动?表演结束,提问:你看到他跳舞时身体的哪些地方动了?(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2、幼儿给自己身体会动的部位贴标记。教师巡回指导。师:其实,我们身体的许多部位都可以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身体来动一动,按顺序来找一找,在能动的部位贴上你喜欢的标记。(幼儿自由探索)3、幼儿相互交流,并把有标记的部位动给对方看。师:找一个好朋友,把你找到的部位动给他看一看。4、请个别幼儿展示,让有标记的部位动一动,并启发别人模仿。5、听音乐,幼儿自由做动作。师:我们的身体上有这么多部位都能动,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音乐让你的身体动起来吧。三、通过讨论,知道多做运动,身体才会健康。1、讲述运动后的感觉。提问:运动后你有什么感觉?贾老师运动后觉得好舒服呀!(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感受)2、讨论运动对身体的好处。经常运动身体会怎么样?(强壮、健康、不生病、棒棒的……)3、说说人们常做的运动项目。你看到人们做过什么运动?(做操、打球、打太极拳、跳舞、健身广场锻炼、跑步……)4、小结:为了健康,小朋友们从小要喜欢运动,经常运动。四、表演《眉飞色舞》1、幼儿表演《眉飞色舞》2、邀请其他教师一起表演。

小班教案音乐篇13

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儿歌,理解词:孤孤单单。

2.通过儿歌,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快快乐乐的.在一起。

活动准备:1.课件-照片:一条鱼,两条鱼,许多鱼。

2.课件-音乐《HowluckyIam!(我多幸运)》

活动过程:

一、导入猜,引起幼儿兴趣

凸眼睛,阔嘴巴,尾马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象一朵大红花(金鱼)

二、展开

1.课件声音:叹气

你们听到了什么?(叹气声),知道是谁在叹气吗?

2.课件-照片:金鱼

(1)奥!原来是金鱼呀,它为什么叹气呢?

(引导幼儿说出,一条小鱼孤孤单单)

教师: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

(2)你想帮助小金鱼快乐起来吗?怎样帮助它呢?

(引导幼儿说出,找个好朋友)

课件-照片:两条金鱼

我们帮它找到了好朋友,现在有几条小金鱼了?它们会怎样呢?(教师动作:摇尾,点头)

教师: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3.我们再帮小雨找朋友好吗?

课件——照片:许多小金鱼

(1)又来了几条小金鱼呀?(许多)

(2)许多小金鱼在一起会怎样呢?(丰富词汇:亲亲热热、快快乐乐)

教师:许多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4.欣赏儿歌《小金鱼》

现在,我们来听一首小金鱼的儿歌好吗?

教师完整朗诵一遍。

你听到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呀?引导幼儿跟随老师学接儿歌下半句。

一条小鱼水里游…(孤孤单单在发愁,)

两条小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许多小鱼水里游…(快快乐乐做朋友。)

5.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这首好听的儿歌,好吗?

(教师可演示课件,配合幼儿朗诵)

三、结束请幼儿扮演小金鱼,伴随音乐《HowluckyIam!(我多幸运)》表演,自然结束。

小班教案音乐篇1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放声唱与默唱交替的方法唱歌。

2、用各种水果替换原歌词,并根据歌词自编表演动作。

3、注意倾听他人的歌声和伴奏,努力与集体相一致。

活动准备:

苹果树一棵。

已认识苹果,知道其特征。

活动过程:

1、在歌曲《秋天》音乐的伴奏下,做小树叶飞舞进教室。

2、学唱新歌。

出示苹果图片,让幼儿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做摘苹果的动作。

在音乐伴奏下,老师边朗诵歌词,边做摘苹果的动作。

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念歌词,并边做摘苹果的.动作。

老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学唱歌曲,练习过程中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前奏,并努力与大家的歌声一致。

3、放声唱与默唱交替。

边唱歌曲边拍手。

不唱歌曲,在乐曲的伴奏下拍手。

唱一句,默唱一句,默唱时用拍手表示。

4、创编新歌词。

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其他水果,以及它的颜色、形状和其他有关特征。

老师帮助幼儿把新的水果及特征替换原歌词并唱出来。

5、即兴歌表演。

鼓励幼儿边唱歌边做表演动作,并让做得好的幼儿单独表演,还可以组织幼儿自由结伴,和好朋友一起边唱边表演,表达快乐的心情。

苹果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乐。

小班教案音乐篇15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和表现歌曲风趣、活泼的情绪,体验与同伴表演快乐。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茶壶纸质教具,音乐、小茶杯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

2、对,是小茶壶,这还是一只会唱歌的小茶壶,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评:3~6岁的幼儿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较短暂,因此活动的开始部分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明了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推动活动的开展。)

二、感受歌曲,熟悉歌词

(一)范唱歌曲第一遍。

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二)范唱歌曲第二、三遍。

听一听歌曲里的小茶壶它长什么样?(用动作模仿小茶壶的样子)

(三)范唱歌曲第四遍歌曲中的小茶壶在说什么?

(评:幼儿要想学会歌曲,必须理解歌词,熟悉旋律,教师的范唱是最好的引导。通过多遍的范唱呈现给幼儿的是一种完整的印象,让幼儿逐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熟悉歌词,不同侧重的提问使幼儿更专注于倾听教师的范唱,对歌曲的难点部分,则通过形体动作表现的方式,既增加了幼儿表现的机会,又加深对歌词的内化。在多次的范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自己的眼神、动作、语调等具有感染力的演唱调动幼儿的兴趣,带动幼儿的情绪,使孩子产生积极学习歌曲的愿望。)

三、学唱歌曲,游戏激趣

1、幼儿集体学唱歌曲2遍。

2、幼儿边表演边演唱歌曲。

3、扮演角色表演唱。(师幼互动、幼幼互动)

(评:学唱歌曲反复单调,小班幼儿容易疲劳,于是针对歌曲动作性强的特点,可以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孩子们边说歌词边表演,来调动教学气氛,加快学习歌曲的速度。而游戏环节则使得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另一高潮,让幼儿不仅自主演唱而且通过自身的形体动作能大胆表达表现对歌曲的理解。)

活动反思:

作为一个日常的集体歌唱教学,本活动我在多次参与工作室歌唱教学,观摩名师的课堂实践后,对名师歌唱教学模式进行了模仿与尝试。主要通过导入激趣—感受理解—学唱巩固三个环节来实施本次教学。

活动的环节设计思路还是比较清晰,过渡比较自然。整个环节的设置符合小班幼儿学习的特点,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首先感受环节,教师安排的`倾听欣赏歌曲都是在无伴奏的情况下,注重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习惯和喜爱音乐的情感。通过教师的表演以及茶壶图片的展示,抓住茶壶的外形特征“矮又胖”,并初步尝试用动作表示“小茶壶”。为之后的表演环节奠定基础,同时也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学唱歌曲及表演环节中,我把学习歌曲与动作表演进行了整合,给予孩子比较自由的表现空间,幼儿在学唱歌曲的同时,进行了肢体的模仿。因为孩子们是好动的,而通过肢体模仿也是让孩子理解记忆歌词的手段之一,在使孩子进一步熟悉歌曲的同时,也解决了动作表演,可谓一举两得。最后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游戏快乐。先是教师与幼儿分角色扮演茶壶和茶杯,然后是个别幼儿与其他幼儿分角色扮演,最后让幼儿自己找伙伴两两合作分演角色。这一系列的表演歌曲中,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参与演唱表演,尽情体验活动的乐趣。

但活动中我们也发现,幼儿小班的孩子在互动表演的时候,往往只记得表演而忘了演唱歌曲,我想是否可以在的活动中,先从独立的个体表演出发,再延伸到与他人的合作上,也许效果会更好些。

小班教案音乐篇1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磕、弧、袅、肆、虐、皑”6个生字。

2.情感与态度:体验感受课文表达的追求幸福、赞美友爱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与态度。

3.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自主阅读理解,依据个人的感受朗读表达。

教学重难点:

体验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感情,培养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与态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程时数:

二课时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思想:

以感受为基础,引领自主读书,强化感染与体验,注重心灵感悟。

统整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情境,尊重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升华情感。

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

一、导入

预习探究合作交流

1、师生对话交流情感

同学们已度过了十个春天,谁能用语言描述一下你心中春天的样子?

是啊,我们可以用眼睛捕捉春天的色彩,用鼻子去闻春天的气息,用耳朵倾听春天的旋律,我们打开了所有的通道与春天对话,感受春天的美好,然而有个盲童却用心灵触摸春天,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安静,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安静,看看她是怎样触摸春天的。(板书:触摸春天)

2.我们来齐读课题。(生读)轻轻的触摸,轻轻地读。

二、

(一)自由读书,读准字音,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

(三)交流主要内容

三、品读体验

1、在这个春天的早晨,看看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的?在她触摸春天的过程中,我们都看到了哪些奇迹的发生?从中你感悟到安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在让你的心灵怦然心动处,画上“!”(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自读自悟,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一):品奇迹、读课文、悟安静

问题: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发生了哪些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呢?

(1)安静在花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A、说说看,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一个奇迹呢?

B、想象一下,如果你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走路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C、读这句话。根据学生的朗读提问:这可不是一般的流畅——很;不是没有磕磕绊绊,而是——没有一点儿;多么不可思议啊,创造奇迹的是个盲童。

D、安静为什么能走得如此流畅呢?

E.你们能从中感受到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女孩?根据生答:(板书:热爱自然)

3、学生交流汇报(二):品奇迹、读课文、悟安静

问题: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奇迹还在继续……

(1)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A、自由读这句话,你从哪儿感受到这真是个奇迹?

B、结合上下文,结合你的想象,想想看,安静一个盲童,她为什么能够拢住蝴蝶呢?这种神奇的灵性又来自哪里呢?板书:热爱生活

C.现在让我们也一同体验一下安静的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伸出手,随安静一起做动作,一起去触摸,一同去感受。(师读)

D.睁开眼睛,你感觉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所以我们与其说是蝴蝶被安静拢住了,不如说是生命的美好被安静的心灵所吸引而甘愿落入掌心。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安静手中扑腾着,挣扎着,让安静心灵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同学们想不想把这种美好读出来。谁来是试试?

E.这美好的一幕深深感动着每个人的内心,让我们一起美美的读。

4.学生交流汇报(三)品奇迹、读课文、悟安静

问题:谁来说说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是一种奇迹?这段话中的哪个词让你印象最深?

(2)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A.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能看得见吗?她是用什么张望?

B.海伦·凯勒曾说过:“人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特殊的视觉,那可能看得更真实,那就是用心看世界。”你觉得她望到了什么?

C.安静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从这里你又看出安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板书:(热爱生命)

D.安静用心感受了生活的美好,虽然她的眼睛失明了,而她的内心却拥有了一个五彩缤纷的春天,我们可以想象而且完全相信这样的一个热爱生命的人将来会成为怎样的人物?

第二课时

一、品读欣赏

1.蝴蝶被安静神奇的灵性所慑服,我们也被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所震撼。请同学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力求边读边把文中所描绘的情形在眼前浮现出来。

2.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读出体会与感受。(教师引导读的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还要引导听的学生进行评议或提问,如为什么读这部分,为什么这样读)

3.把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二、巩固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

2.课下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读后感想。

3.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

17触摸春天

奇迹

热爱自然

教学反思

《触摸春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故事很简单,这篇课文讲述的是盲童安静在春暖花开的美景中,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慢慢伸出双手,悄然拢住一只逗留在花间的蝴蝶。小女孩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许久,小女孩子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安静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教学难点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采取朗读感悟的方法,让学生走进安静的内心,感受她对生活的热爱;走进作者的内心,感悟他对人生的思考。在开课前,我布置学生进行了一次盲人的体验活动,让他们闭着眼睛拿书本,写字,走路,使他们感受到眼睛对生活的重要性,从而更深地体会到盲童安静能拢住一只蝴蝶多么不易。体会她对生活充满热爱的可叹之处。在整体朗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谈出自己的感受;在体会到作者的惊叹之后,我要求学生想象安静拢住蝴蝶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在理解“从未体验过的地方”时,我让学生想象那个地方会有些什么,安静此时的心里会有怎么样的感受。这些想象既丰富了课文内容,让学生更具体地感受到安静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又能披文入情,展开心灵对话,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安静对生活充满了热爱。

小班教案音乐篇1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学习,寻找春天的秘密,认识春天的特征,对幼儿进行季节教育。

2、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大胆、自信。

3、通过感知、体验让幼儿从中得到安全教育并对春天有新的发现。

活动过程:

(一)室内谈话活动:

1、出示第一幅挂图,幼儿观察后启发他们回答问题,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师:孩子们,瞧多美的一幅画!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这个季节有什么特征?从画面上你还会发现哪些小秘密?

幼:春季。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春天来了,感觉怎么样?

幼:小草绿了,花儿开了,小鸟在树上做窝,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春天吹到脸上暖洋洋的。

师:是啊,春天真棒,春风吹到脸上好像妈妈的手抚摸在孩子的脸上,暖洋洋的,春天太美了,整个一片绿色的世界。孩子们,除了景色外,你知道春天有哪些小动物在活动吗?

提示:启发幼儿想象哪些小动物冬眠后或冬天消失后,到了春天又活跃在大地上?

幼:蜜蜂、蝴蝶、蚂蚁、蚯蚓、蝌蚪、小燕子、小鱼、小蜗牛……

2、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认识是哪些小动物在活动?

小结:(加强幼儿对小动物的爱护教育。)孩子们,春天来了,小动物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又活跃起来了,它们畅快的呼吸着春天的新鲜空气。你瞧,蜜蜂和蝴蝶边采蜜边游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告诉人们春天来了。蝌蚪、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寻找自己的妈妈。蜗牛也背着自己的小房子在绿色的草地上安家。蚂蚁招呼着同伴忙碌着找食物,蚯蚓在忙着为庄稼松土,小动物们辛苦劳动着,咱们可要保护好它们呀!

师:春天来了,有哪些花开放?

幼:迎春花、春梅花、蒲公英、油菜花、月季花、杏花、桃花、梨花。

3、出示图片:让幼儿认识各种花。

小结:春天来了,各种花争先开放,教育幼儿花儿好看不能摘,要爱护校园,爱护花草树木。

师:春天来了,小朋友们都穿什么衣服?新鲜的水果有哪些?

幼:毛衣、毛裤。樱桃、草莓……

4、出示挂图:春天来了,小朋友们不但穿毛衣毛裤,还要注意天气变化,随时脱穿衣服。春天天气干燥,要注意卫生。吃水果时,洗洗小手,洗净水果后再吃。

5、出示挂图,观察,在老师的带领下,小朋友都看到了什么?

幼:农民伯伯在耕地、播种。孩子在放风筝,挖野菜,春游。小结:春天是春游的好季节,多吃野菜,身体健康。春天也是耕种的季节,农民伯伯在忙碌着播种,多辛苦呀。小朋友,不要浪费粮食,不要随便乱丢吃的东西。春游时要注意安全。

(二)室内寻找春天。

1、引导幼儿从上述现象的变化中发现春天来了的秘密,引导幼儿观察事物、感知事物。

2、幼儿根据室内布置的春景回答问题。还发现了哪些秘密?启发幼儿想象力。

(三)欣赏儿歌《春天来》。加强对春天的认识。

春天来了喜洋洋,春天来了喜洋洋,

小朋友换上新毛衣,柳树换上绿衣裳。

草儿发绿了,燕子回北方,

花儿争开放。鸟儿齐歌唱。

黄牛铁牛遍地走,歌唱春风吹大地,

农民伯伯春耕忙。歌唱春天好时光。

(四)你为什么喜欢春天?

幼:天气暖和,柳树发芽,桃树开花,河水流淌。小鸟歌唱,蜜蜂采蜜,蝴蝶舞蹈,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水,放风筝……

小结: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加以总结,加深幼儿对春天的认识。

延伸活动:带幼儿到室外寻找春天,观察春天还有哪些秘密。

小班教案音乐篇18

活动目标:

1.探究发现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并尝试用多种方法记录自己的探索结果。

2.感受分享区分生熟鸡蛋活动的乐趣,激发幼儿持续探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

电子白板;实物投影仪;透明量杯二只;放有生熟鸡蛋的托盘、记号笔、记录表人手一份;带盐水的容器、手电筒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究鸡蛋的兴趣。

1.导入:看,我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二只鸡蛋,并分别标上了数字1和数字2。请你们不打破鸡蛋,去玩一玩,看一看,会有什么发现?

2.交流:

①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

(个别幼儿讲述后,征求全体幼儿的意见,当意见一致后教师记录)。

②谁有不同玩法?

(个别幼儿讲述后,征求全体幼儿的意见,当意见一致后幼儿尝试记录)。

师幼小结:我们用转和摇的玩法发现,1号鸡蛋转的慢,摇时有声音,2号鸡蛋转的快,摇时没有声音。

二、引导幼儿猜测与验证生熟鸡蛋的不同。

1.提问:怎么二个外观差不多的鸡蛋会有这些不同呢?(可能一只是生的一只是熟的)

猜猜,哪一只是生的,哪一只是熟的?为什么这样认为?

2.把1号蛋和2号蛋打开看看就知道了。(师幼各打开一只鸡蛋验证)

师幼小结:现在我们知道1号蛋是生的,它转的慢,摇时有声音;2号蛋是熟的,它转的快,摇时没有声音。边说边点击按钮“生”字和“熟”字。

3.为什么生熟鸡蛋会有这些不同表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幼儿的讲述中,教师帮助归纳提升:生鸡蛋能看清蛋清和蛋黄,是流动的液体,所以它转的慢,摇时有声音;熟鸡蛋只能看到蛋白,它是固体,所以它转的快,摇时没有声音。)

三、鼓励幼儿根据记录表探究与记录生熟鸡蛋的.不同。

1.我们用转转、摇摇的方法学会了区分生熟鸡蛋。有没有信心加深点难度继续去玩?难度就是要看懂这张记录表。

看到什么?(手电筒)怎样用手电筒玩鸡蛋呢?(照照)照了以后生熟鸡蛋会有什么不同表现呢?请把你的发现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

第二行呢?(把生熟鸡蛋放入水中看看它们谁会沉浮)教师补充:这是一桶加了些盐的水。同样,请把你的发现记录在这张表中。

2.谁来把你们的发现介绍给大家。(幼儿将记录表放在投影仪下介绍自己的发现与记录)

师幼小结:用手电筒照,生鸡蛋是发亮的,熟鸡蛋是发黑的;放在盐水中,生鸡蛋是沉在水下的,熟鸡蛋是浮在水面上的。

四、拓展延伸,引发幼儿持续探究的兴趣

如果在这个盐水中再加入一些盐,生熟鸡蛋又会有怎样的状况呢?请到科学区去试试吧。

活动反思:

活动题材来自餐桌,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有熟悉感,无形中激发幼儿探究讲述的兴趣。

活动目标定位明确具体,在于培养幼儿最基本的科学素养。

活动环节层层递进,从自由玩中发现鸡蛋的不同→猜测验证不同的原因→借助电筒等材料区分不同,体现“做中学,玩中学”的幼儿学科学理念。

活动中的问题简练到位,易于幼儿理解,每环节的小结严谨科学。教师的介入适时适度,体现了幼儿学科学的后续探究性和发展性。

1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