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教案设计 > 音乐教案 >

幼儿音乐的教案反思

时间: 新华 音乐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以便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写出优秀的幼儿音乐的教案反思?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幼儿音乐的教案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音乐的教案反思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唱准附点音符和跳音。

2、在教师的提问和动作的&39;帮助下记忆歌词。

3、感受歌曲带来的愉悦体验。

教学重点:

教幼儿学会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教幼儿准确唱附点音符和跳音

教学方法:

愉快教学法、情景表演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配套CD、钢琴、幼儿用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组织教学

2、谈话引题。

二、基本部分

1、发声练习

12345—54321—

12345432131—

2、节奏练习

3、教师范唱歌曲一遍,引导幼儿认真听。

4、教师提问:

歌曲里唱了谁?她去干什么了?结果怎样?

如果是你,你会不会也像袋鼠妈妈一样?

5、朗诵歌词一遍,加深对歌词的记忆。

6、教唱歌曲

教师先分句教幼儿唱歌,后分段教唱。

7、师幼集体唱歌,激发幼儿兴趣。

8、幼儿集体唱歌,教师弹琴。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总结课情。

教学效果分析:

1、幼儿对所学内容掌握好,课堂效果明显。

2、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

3、在课堂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幼儿音乐的教案反思篇2

1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途径,感受音乐的美。

2、感受和理解速度变化与乐曲性质的关系,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能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美。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渔舟唱晚》。

2、古筝一架,老师熟练弹奏乐曲。

3、各种小乐器及纱巾、彩带等。

活动过程:

一、整体感受部分

古筝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古筝音色悦耳动听,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完整欣赏乐曲《渔舟唱晚》。提问: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二、分段理解部分

1、老师完整弹奏乐曲,幼儿进一步完整欣赏,为乐曲分段。

2、分段欣赏,跟着乐曲打节拍,感受乐曲速度的变化。分辨乐曲三部分特点:先缓慢优美,然后逐渐加速,最后回到缓慢优美。

3、结合多媒体课件,再次完整欣赏乐曲,充分感受乐曲的美。

三、艺术同构活动

1、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找找哪张图给人的感觉和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2、听第二段音乐(同上)。

四、创造表现部分:

1、简单介绍小乐器和舞蹈道具,请每人选一件自己喜欢的道具。

2、自由讨论。请拿相同道具的小朋友围在一起,试一试怎样使手里的道具随音乐发出优美好听的声音?有几种方法?拿丝巾类材料的小朋友试一试优美缓慢的音乐怎么表现?逐渐加快的音乐怎么表现?

3、幼儿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美。

2

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音乐,能分辨轻快、缓慢的音乐变化。

2、愿意用手创编各种动物造型来表现音乐。

3、愉快参与音乐活动,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森林舞会》音乐带、录音机

2、《手的造型》PPT

3、纱布一块(上面画有许多的树)、即时贴碎片若干

4、知识经验准备:会用手做出各种动物造型。

活动过程:

一、手指节奏游戏《虫虫飞》进入

师:小朋友看,森林里有许多虫子在飞来来去。(老师钢琴伴奏,音乐速度有快、有慢。)

二、感受乐曲《森林舞会》

(一)播放《手的造型》课件,引入音乐。

1、师:“有一群小手,它们有很多本领,这一天,森林里要举行舞会,小手一早就化好妆,准备去参加舞会了。我们来看看小手变成什么?

2、欣赏手的各种动物造型,不同的动物造型伴随不同性质的乐曲出现。

(二)创编手的造型

师:“哇!这些手好厉害哦。我们也把自己的小手变成小动物去参加森林舞会,好吗?”引导幼儿用手变出不同的动物造型。

(三)倾听音乐、感受乐曲中轻快、缓慢的旋律

师:我们来听听这首曲子里有哪些小动物在参加“森林舞会”呢?

1完整欣赏乐曲。师:你听到的这段音乐是怎么样?有什么动物来了?(每当幼儿说出一种动物,老师引导幼儿用手做出相应的动物造型及动作)

2、分段欣赏、创编各种动物造型表现乐段。

A段(轻快):师: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出示字卡:轻快)什么动物来了?

B段(缓慢):师:这段音乐变得怎样?(出示字卡:缓慢)

3、整体表现音乐

(1)师:小朋友想不想把自己的小手化个漂亮的妆,去参加森林舞会呢?老师与幼儿一起把即时贴碎片贴在手背上进行化妆。

(2)幼儿站在森林里(纱布后面),在老师的提示下,跟随乐曲的变化,用各种手的动物造型动作表现乐曲。

重点:小手除了作出各种动物造型,还要随音乐动起来。

四、结束

师:“森林舞会到此结束,小动物跟我回家去吧!”幼儿跟随《森林舞会》音乐出场。

小班欣赏活动:玩具兵进行曲

幼儿音乐的教案反思篇3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笑是高兴的表现喜欢笑

2.学说儿歌,学做笑脸。

3.知道笑的传递。

二、过程:

(一)唱歌曲《笑一个吧》,并且引出笑脸。

师:小朋友们,还记得咱们学的歌曲《笑一个吧》,现在跟着郭老师的琴声,我们大家一起唱一遍。注意听张老师的要求:用你最好听的声音唱歌,注意跟唱老师的琴声。

(二)出示笑脸,并思考都是什么表情。

1、出示笑脸

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小朋友来咱班作客啦,看看他是谁。再看看他们呢?

2、模仿表情。体验表情的快乐

(三)什么时候最开心

1、出示笑脸

说:我喜欢笑,大家都叫我笑笑,你们喜欢我吗?我想听听你们最开心的事情。

2、教师带头说自己开心的事情,引导幼儿说的积极性。

3、幼儿告诉笑脸娃娃自己最开心的事情,也可以说说家人最开心的事,高兴的时候喜欢做什么。

三、学儿歌《哈哈笑》

1、师:小小给大家带来个儿歌,我们来学学。

2、用肢体动作表述儿歌,带领幼儿边说边做动作。

3、我的笑脸:

(1)出示粘贴笑脸,引起幼儿兴趣,出示粘贴材料。演示粘贴笑脸

(2)幼儿进行粘贴

(3)笑脸进行展示,并且说一说你是怎样让别人高兴的。

四、帮助怎样让小哭脸不哭。

1、幼儿想办法,思考,怎样做小哭脸可以笑起来。

情景一:小朋友抢玩具,小哭脸是玩具。

情景二:小哭脸是妈妈,我们怎么让妈妈笑起来。

五、笑的传递

1、分组笑一笑

2、回家做一件让家人开心的事,妈妈做什么事你开心

3、与笑脸再见

4、与客人再见

《哈哈笑》

哈哈哈哈哈笑

你唱歌我跳舞

哈哈哈拍拍手

哈哈哈摇摇头

你也笑我也笑

大家哈哈笑

幼儿音乐的教案反思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的欢乐情绪。并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2、用拍手动作表现节奏型,了解八分休止符的含义。

3、学看图谱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悉乐曲,认识八分音符及十六分音符,节奏卡片,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八分休止符图片。

活动重点:

1、了解八分休止符的含义。

2、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并学分组表演。

活动难点:

学看图谱进行打击乐器演奏。并学分组表演。

活动过程:

一、准备

随着钢琴伴奏《幸福拍手歌》的歌曲教师边唱边做动作练上次课学的内容,让学生调整情绪开始上课。

二、学新知识掌握节奏型

1、教师说:“小朋友们今天幼儿园来了3个新宝宝,您们想不想认识他们啊?”由教师出示图片,认识八分音符和16分音符,一边拍手打拍子,边说唱出拍子例如: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八分音符宝宝出来啦我们怎么迎接他呢?教师作示范”(拍手二次,拍时候口中说大大,两个来回为一拍)接下来教师出示节拍片段让学生练(大大大大)

2、以此类推,教师讲授十六分音符的节奏以及如何边拍边唱大大大大)

3、出示休止符的图片,教师带领孩子练休止符打拍子时如何停顿例如:

玩游戏123木头人,引出八分休止符。幼儿听音乐跳舞,当音乐停止后,就要停止运动,由此引出八分休止符的含义。

教师说:“最后一位宝宝登场了,他啊,叫做休止符宝宝!休止符宝宝在唱歌的时候代表停顿,就像刚刚小朋友们的`游戏一样。这个休止符宝宝是八分休止符,当歌曲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时每小节停一拍,当以4分音符为一拍的时候每小节停半拍”

首先,教师演示:在停顿时口中说:空然后,在上一篇段基础上加上休止符大大空空)

给出已学过的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乐曲旋律,感受乐曲欢乐的情绪,再跟着音乐打节拍,或根据进度时间等关系调整成不同方式练例如:

将全体幼儿分成两组,教师指挥幼儿一句一句轮流演奏。男女生分开练有音符和没音符的部分分成两组,体验。

四、成果展示

教师弹奏《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歌曲,小朋友在伴奏的过程当中边唱边打节拍,在旋律的律动中,走出教室。

活动延伸: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幼儿音乐的教案反思篇5

目标:

1、能跟随伴奏表演戏曲或有戏曲风格的歌曲,感受戏曲曲调的特点。

2、丰富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认识。

3、知道寻找空处进行动作表演,动作的幅度不影响周围的同伴。

准备:

1、邀请有戏曲表演特长或对戏曲表演感兴趣的家长志愿者来园,参与音乐区戏曲表演的指导。

2、选择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学习过的戏曲表演视频资料,如京歌《戏说脸谱》《龟兔赛跑》《大吊车》、豫剧《锄草》等,添加到音乐区ppt节目菜单中,便于幼儿自主播放。

3、提供扇子、面具、手绢等表演道具,如有条件可提供戏曲表演的服装。

玩法说明:

幼儿自行播放想要表演的戏曲视频,选择道具及服装,在家长志愿者的指导下,尝试跟随伴奏进行戏曲表演。

指导要点:

1、教师要提前与家长志愿者沟通,让家长志愿者了解大班幼儿在戏曲表演方面的学习内容及其学习特点,以便在指导时提高幼儿对戏曲表演的兴趣,丰富幼儿戏曲表演的经验。

2、家长志愿者可根据幼儿的表演情况进行适当的示范,引导幼儿表现出戏曲拖长腔的特点,并注意演唱的合乐性。教师要鼓励幼儿仔细倾听、认真欣赏、积极模仿。

幼儿音乐的教案反思篇6

一、音乐游戏的价值取向应该更加多元

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幼儿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游戏,幼儿在音乐游戏中通过听听、唱唱、动动,增强节奏感、提高辨别音乐的能力。在一线教学中,教师对音乐游戏的上述价值取向耳熟能详,也习惯把这些内容作为音乐游戏教学的重点来定位。本人认为,音乐游戏的价值取向不应该只是上述内容,而应该做到更加多元。

例如:有一些音乐游戏设计了一定的情节和角色,在玩这类音乐游戏时,教师如果给幼儿提供一些自主的空间,孩子们通过自主表现这些角色就可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游戏中有多个角色,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幼儿之间相互商量怎么分配这些角色或者谁先玩谁后玩等来锻炼幼儿与同伴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在一些成功的音乐游戏教学案例中,我们还发现教师做到耐心倾听每个幼儿的音乐想象、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表现、使每个幼儿都感到自己在活动中很重要,孩子们在发出自己“声音”的同时获得了自信;至于音乐游戏给孩子带来的快乐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就更不用说了,在音乐游戏中,孩子们会不时地发出欢乐的笑声,玩了一遍还想玩的现象也很普遍。

由此可见,音乐游戏的教育价值不应该只局限于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音乐游戏在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上都有着综合性的作用,其蕴含的教育价值还有待于我们每一个教师深度思考和挖掘。

二、音乐游戏的组织应该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在传统的音乐游戏教学活动中,教师喜欢直接按照教材上提供的玩法,手把手地教幼儿玩游戏,很显然,这种模式不符合《纲要》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幼儿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自主性无法发挥。我认为,音乐游戏活动是一个幼儿积极发现探索的过程,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不是完全受控于老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学习。

因此,在开展音乐游戏教学时,教师应该给予孩子自主发挥的空间,教师要多听听孩子的需求。当音乐游戏中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条理清晰、层层递进,每一位孩子都较好地掌握了音乐游戏的内容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退位给孩子,给他们更多自主表现的机会,比如:让孩子来创编新的动作、创编新的情节、让孩子来商量角色的分配等。此外,关于音乐游戏中的规则,其制定不能单由教师来包办,以幼儿对于游戏的理解,教师可以以支持者的身份引导孩子自己去尝试制定规则。例如:在音乐游戏《逛公园》中,大家都要扮演花,可是只有几个花的头饰,怎么办才好呢?有的孩子说:“老师再做几个。”又有孩子说:“现在游戏呢,老师哪里有空再做啊!”于是又有孩子提议道:“这一次让我玩,下一次再给他玩。”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这个办法好吗?”结果孩子们一致赞成。我又说道:“好呀!这个办法不错,大家轮流玩,音乐连续放,当听到间奏音乐时,请小朋友相互交换头饰,再次游戏。”在接下来的游戏中,幼儿再也没有为了头饰争抢了。可以说,由幼儿自己制定、理解的游戏规则才更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和遵守。

由此可见,音乐游戏也可以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正如阿恩海姆所说:“在艺术及其教育中,最出色的老师并不是将自己的所知倾囊相授,也不是滴水不漏,而是凭着一个优秀园丁的智慧,观察判断,在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

三、音乐游戏需要创设动静相宜的课堂氛围

在听课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在组织音乐游戏时会遇到两种情况,一种是课堂活动气氛太high,甚至于失控,具体表现是:幼儿在游戏中只关注游戏的情节和自身的表现,完全忽视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在游戏的变化处,教师则需要不停地以高于音乐的声音来提醒幼儿,课堂吵闹不休,沸腾一片。另一种是课堂活动气氛过于安静,活动没有高潮、幼儿没有兴奋点,具体表现为:教师很热情,幼儿表现平淡,玩了几遍就不想玩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是一种最理想的课堂氛围,音乐游戏的最理想状态应该是课堂节奏动静交替、张弛有度,幼儿既有适度的兴奋,又能主动地遵守规则。要想创设出这种最佳的状态,教师就要注意课堂节奏的把握。例如:孩子太兴奋了,教师就要放慢课堂节奏,给孩子兴奋的情绪浇点冷水,教师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暂停游戏,大家不玩了,并告诉幼儿为什么不玩,刚才哪里不好,接下来要是还想玩,应该怎么改进和调整,这样一来,孩子们躁动的情绪得以安静,游戏的效果就会更好。

四、音乐游戏的实施需要行之有效的规则保障

一说到音乐游戏中的规则,很多教师就担心其会影响幼儿的自主性发挥,其实规则和自由并不矛盾,音乐游戏的特性决定,游戏中孩子们容易出现过度兴奋,而制定有效的规则是保障音乐游戏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音乐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自由表达,但是一旦进入集体游戏环节,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幼儿之间就会出现互相干扰,从而最终导致自主性活动也无法顺利展开,可见音乐游戏离不开规则,这是音乐游戏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因为音乐游戏中幼儿需要倾听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如果缺少规则,课堂很容易乱成一锅粥。在一线听课中,我们发现,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中,恰恰是教师合理地运用了规则,让游戏进行得井然有序,幼儿在这种井然有序的游戏中,能够安静地倾听同伴的经验,表达自己的声音。因此,我认为,音乐游戏需要有效的规则做保障,教师不用担心规则会束缚幼儿的自主活动,重要的是制定了什么样的规则,是更多地考虑教师教学的方便,还是注重幼儿的需求。我们认为,一套行之有效又符合幼儿需求的规则,能有效地保障音乐游戏的成功开展。

幼儿音乐的教案反思篇7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愉悦的节奏型。

2.通过间奏做不同的表演动作,体验不同形式演唱歌曲。

3.教育幼儿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储蓄罐。

活动准备

储蓄罐一个,《储蓄歌》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储蓄罐,让幼儿说说它的作用。

(1)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可以用来做什么?

(2)你平时是否有养成储存零钱的习惯?

2.幼儿欣赏歌曲《储蓄歌》。

(1)师:你们听到歌曲说了什么?

(2)谁养成了储存零钱的好习惯?它的心情是怎样的?

(3)为什么你说它很欢快?(感受到乐曲欢快的节奏)

3.幼儿进行歌曲演唱,并可采用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师:我们怎样唱歌曲才能让大家感受到欢快的节奏?

(2)师:歌曲间奏时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

(3)幼儿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

4.小结:教育幼儿养成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好习惯;并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储蓄罐。

活动拓展

可进行打击乐演奏。

附歌曲:储蓄歌

16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