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教案设计 > 音乐教案 >

活动音乐教案ppt

时间: 新华 音乐教案

好的教案应该考虑所需教具的准备,如教学用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如何写出优秀的活动音乐教案ppt?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活动音乐教案ppt,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轻松,愉快的情调,并理解歌词内容。

2、能初步创编树的造型并随乐曲节奏表演。

3、结伴表演大树和小鸟,表现角色间相亲相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已学会了鸟飞的律动。

活动过程:

1、练声

(1)复习歌曲《两只小鸟》。(要求幼儿在音乐伴奏下,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并且有正确的演唱姿势)

(2)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小鸟和大树妈妈相亲相爱,小鸟把家安在了大树上,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沙沙的声音好像在为鸟宝宝唱摇篮曲。下雨了,大树妈妈那长着叶子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2、基本部分:欣赏曲子《大树妈妈》(重点部分)

(1)通过课件,引起幼儿兴趣,引出主题。

知道吗?今天小鸟也飞到小(2)班,飞在一棵大树枝上筑了巢,大树妈妈随着风轻轻摇动树枝,摇起了小宝宝。哎呀,不好,刮风了、下雨了,你们猜猜小鸟怎么啦?(请幼儿自由讨论发言),别着急,有大树妈妈在呢,树妈妈那长满枝叶的手臂就像撑起的一把伞,为鸟宝宝挡住风雨。

(2)欣赏歌曲《大树妈妈》

请幼儿边看课件、边欣赏歌曲《大树妈妈》一遍。今天李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叫《大树妈妈》,讲的就是大树妈妈和小鸟的故事,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等一会儿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

(3)提问:这首曲子的'名称叫什么?你听到些什么呢?

3、第二次欣赏曲子。

(1)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大树妈妈长得怎么样?它为小鸟做什么事情呢?

(2)提问:大树妈妈长得怎样?它为小鸟做了什么事情?

小结:因为有了大树妈妈的爱护、关心,小鸟们快乐的成长,所以这首歌曲的旋律优美,听上去很轻松、愉快,让我们再听一遍。

(3)欣赏第三遍。提醒幼儿边听边摇晃身体。

(4)在音乐伴奏下自由表演大树妈妈和小鸟一遍。

4、结束部分:复习律动《碰一碰》

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跳舞,提醒幼儿在唱到“碰哪里”这一句时,能马上找到朋友,两人做动作。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引导幼儿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

2、引导幼儿会看歌词图谱学认歌词,能理解歌词。

3、复习认读词组:蜜蜂、蝴蝶、捉迷藏、热闹。

活动准备

1、热闹的大街的照片、歌词图谱

2、字卡:蜜蜂、蝴蝶、捉迷藏、热闹

3、磁带、录音机、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听《郊游》音乐进活动室。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到大街上去看一看。

二、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1、出示大街上的照片,提问:

这是什么地方?

上面都有什么?

人们看起来怎样?

街上的人很多,车也很多,看起来怎样?

2、学习歌曲《热热闹闹的大街上》

(1)欣赏歌曲一遍。

提问:这首歌听起来怎样?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2)再次欣赏,幼儿跟音乐拍节奏。

提问:为什么说你们是小太阳?

(3)出示歌词图谱。

复习认读学过的字、词。重点复习:蜜蜂、蝴蝶、捉迷藏、热闹。

按节奏朗诵歌词。

(4)整体跟唱。

提醒幼儿用较小的声音跟唱。

要求幼儿会边看图谱边唱,提醒幼儿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

3、鼓励幼儿根据歌词大胆地边唱边表演。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3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大班音乐欣赏"摇篮曲",这首歌曲有三段,这是一首东北民歌,曲调优美,节奏缓慢,歌曲有三段歌词其中渗透着妈妈对宝宝的无限疼爱和殷切希望。教材所含的知识点是:摇篮曲的节奏特点及情绪色彩。由于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音乐作品的基础,能完全较为正确的来辨认音乐作品的情绪及节奏特点。因此只有掌握了摇篮曲具有的缓慢轻柔的节奏特点,优美抒情的情绪色彩。才能更进一步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内容,为教学地顺利开展做好铺垫准备。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在整个知识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音乐教学的意义中所提到的:对幼儿来说音乐活动的意义决不应局限于音乐本身,它同时也要有益于发展幼儿的智力和体力,陶冶幼儿的情感、品格,形成幼儿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个性,使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制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1、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浓浓的母爱、享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2、发展幼儿的音乐理解力、想象力及表现力,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3、引导幼儿了解摇篮曲的性质特点,知道这是一首东北民歌,启发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对歌曲内容的理解。

教学重点是:引导幼儿注意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制订的依据是: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形象是通过各种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速度等而塑造出来的。而音乐又是一门时间艺术,是在时间中流动的,稍不注意就会流失过去,作为歌曲的欣赏幼儿可以借助于歌词来理解歌曲内容。大班幼儿注意力的发展比较好,也具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因此只有聚精会神地倾听正确理解歌曲的内容,才能使幼儿与歌曲产生共鸣。

教学中的难点是:引导幼儿运用语言、动作表达情感体验与联想。难点制定的依据是:欣赏音乐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幼儿的认知程度具有感性大大超过理性的特点。因此在音乐感知的基础上,产生情感体验及联想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入理解,对幼儿来说及具挑战性,就象一个跳一跳就够得到的果实,借助于教师的引导帮助,幼儿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

二、教学方法

针对教材内容和分析依据纲要的精神:音乐教育不是用说理的方法,而是通过幼儿对音乐的审美感受,陶冶情操,丰富幼儿感情,启迪幼儿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我主要运用了欣赏法、启发联想法和情绪感染法进行教学。

第一种欣赏法,这是音乐欣赏教学不可缺少的方法。在欣赏法中又分为完整欣赏和分段欣赏两个层次。整首欣赏,其目的就是保持作品的完整不割裂,给幼儿一种完整的感受。分段欣赏的目的是引导幼儿进一步深入地理解歌曲的思想内容,感受摇篮曲的性质。因此教学中的第一遍欣赏是完整欣赏,给幼儿初步的音乐印象;然后再分段欣赏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再完整欣赏,这是幼儿对摇篮曲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赏析。在运用欣赏法时为幼儿创设安静温馨、有利于倾听的教学环境,借助于动感的多媒体、教师声情并茂的的演唱。在听觉和视觉上给幼儿积极的刺激,使幼儿对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绪有充分的感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美好情感。

第二种启发联想法,音乐是表现人们的思想,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它会给人以美的享受、思想感情的陶冶,在美的享受中能使听众产生联想与想象。这首摇篮曲表现出的优美、温柔的情绪,妈妈对宝宝无限的疼爱与期望都会引发起幼儿的联想。比如在完整欣赏后启发幼儿:"你想想妈妈在唱着摇篮曲哄宝宝睡觉的时候脸上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在分段欣赏时教师启发幼儿联想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从而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产生爱妈妈的情感。在引导幼儿开展联想时我注意给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如语言和动作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第三种情绪感染法,因为音乐是一种表情的艺术,很容易使幼儿受到情绪的感染,它在引导幼儿欣赏歌曲的过程中起到了示范榜样的作用。在活动中除了欣赏录音外,我特别注重让幼儿欣赏我的演唱,因为通过声情并茂,面带微笑的演唱,和幼儿面对面能将歌曲柔美的情感和妈妈对宝宝的爱传递给每个幼儿,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另外在孩子安静欣赏录音时,我会用温柔的目光注视每一个幼儿,用轻柔的动作适时给予提示,与幼儿之间进行无声的情感交流。

以上三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技术在活动中交替使用、相互补充,使教学活动动静交替。注意发挥了音乐作品的情感教育功能,重视了幼儿活动过程 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

三、学法指导

教学中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学法指导,一方面是引导幼儿养成注意倾听的良好习惯。音乐是时间艺术,要想获得良好的音乐欣赏效果,注意力集中是先决条件,只有认真地去倾听才能正确地感知作品的旋律、节奏、速度和表达的思想内容。为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我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指导帮助:1、根据新纲要中"幼儿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这一指导思想,我在活动中特别注意了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比如在导入  部分,用动感的多媒体课件"美丽的夜空"为背景,运用大型软积木搭出颜色鲜艳的房子、花朵、月亮船,引导幼儿在环境中集中注意力进入美好情境。让其心情放松,没有任何压力的去欣赏。2、在重复倾听的时候,设计提问"仔细听一听,妈妈在摇篮曲中唱了些什么?"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听。

第二方面的学法指导是引导幼儿初步学习怎样欣赏一首音乐作品的方法。首先,我采用了视听欣赏的形式帮助幼儿感受、理解和记住音乐,视听欣赏的形式能调动起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目有所见、耳有所闻,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喜悦、好奇之心进入作品的美好境界之中。其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欣赏过程也在不断地暗示幼儿,应从哪里入手,从哪些方面去欣赏一首音乐作品。另外,利用与音乐相符的动作来感受理解和记住音乐的方法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动作使音乐内容具体化、形象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随音乐作模仿动作,能加深幼儿对音乐的印象。这样,幼儿初步学习了欣赏的方法还会激发幼儿再次欣赏音乐作品的兴趣,促进了其情感的发展,陶冶了性情。为幼儿今后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另外,由于幼儿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和实际生活经验都有所差异,每个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通过音乐产生的联想也都不会一样。在学法指导中我注意了让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使其在活动中获得自主权。说说自己的感受、听听别人的想法,这样既有利于自我的发展又有利于幼儿间的相互学习;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经验又富于音乐作品更丰富更丰满的思想内涵。这也符合了纲要中"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四、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以音乐情景表演"小白船"导入  课题。在这里用了多媒体课件和软积木两种教具。教师制作出动感的夜空美景课件作为背景,再用大型软积木摆成各种可爱的房子、花朵、弯月亮的造型,让孩子们乐在其中进行表演唱,引导幼儿进入夜晚的美好情景。教师同时运用描述性语言引起幼儿的注意:"天黑了,整个大地变得静悄悄的,月亮姑娘来唱歌了,星星来为他伴奏,他们的歌声让静静的夜显得更美丽,你听--。"然后请幼儿边演唱边表演,这样可以稳定幼儿的情绪,以便进入摇篮曲的欣赏过程。第二部分全面展开欣赏,包含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完整欣赏,运用引导语 :"夜晚真美呀,就在这时不知从那户人家的窗子里传出了优美的歌声,仔细听--。"接着大屏幕上出现了窗子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放录音伴奏教师进行演唱引导幼儿进行第一边完整欣赏(教师演唱),通过欣赏教师的演唱,引导幼儿感受摇篮曲缓慢轻柔的节奏特点和优美抒情的情绪色彩。接下来运用提问:"这首摇篮曲有几段?妈妈都唱了些什么?"进行第二遍完整欣赏,运用了课件演示。第二个环节分段欣赏,这一环节要完成重难点的突破。根据歌词将歌曲分为三段每一段都分别欣赏两遍。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运用了启发联想法,在提问上下功夫,力求问得巧、问得妙。设计了两种提问,第一种是再现性提问,如:"歌曲中唱了些什么?小宝宝做了一个什么梦?"一种是启发联想式提问,如:"你想想妈妈会怎样哄宝宝睡觉?宝宝为什么会在梦中露出微笑?"用这样的提问激发幼儿的想象,帮助幼儿理解三段歌词反应的三层意思。除了用语言表述外,每一段都引导幼儿进行动作表演。比如第一段妈妈是抱着小宝宝轻轻的摇;第二段为了表达妈妈对宝宝的殷切希望会轻轻的拍拍宝宝,抚摩宝宝;第三段看到宝宝睡梦中都露出了笑容,妈妈会情不自禁的亲亲小宝宝。层层深入引导幼儿体会歌曲中那浓浓的母爱。充分发挥了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德育的影响功能,自然的将重难点一一突破。第三个环节是情境表演,孩子们每人抱一个宝宝通过扮演妈妈或爸爸,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去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第三部分结束,让幼儿在摇篮曲宁静温馨的意境中,教师引导幼儿:"看宝宝睡的多香啊,让我们一起轻轻的把宝宝放到床上去吧。"教师和幼儿轻轻的走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另外,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获得的各种情感体验、知识能力和学习方法我又设计了延伸活动,请幼儿欣赏几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摇篮曲,组织美术活动为妈妈亲手制作"爱心卡"表达对妈妈的爱。体现了各课教学的整和性。

在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节奏速度,在提问时,注意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幼儿回答。当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灵活的教育机制,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4

q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下面是_小编为你带来《凤阳花鼓》教案及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凤阳花鼓》教案

教学内容:花城版广东教育出版社音乐第六册第三课多彩的乡音(二)第一课时《凤阳花鼓》。

教学思路:

教学分析:

《风阳花鼓》一曲选自安徽流传已久的民歌旋律优美动听易上口。歌曲还表达当地老百姓以歌抒情,即兴演唱讨生活的一种心情。歌曲演唱形式是通过边歌边舞的形式进行,歌曲充满安徽风阳地方民歌的风味特色,节奏平稳,略带有跳跃性,衬词非常有韵味特色。

教学目标:

1、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能唱背这首民间小调,并能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适当的乐器和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通过新旧两首《凤阳花鼓》的对比,感受不同的情绪及风格,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欣赏《花鼓新声》,感受作品的情绪,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学唱歌曲学习歌曲《凤阳花鼓》,让学生了解安徽民歌的风格,并能流利的歌唱与表演。

2、歌曲中衬词部分的学唱。

教具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鼓、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唱民歌互动。

(1)师: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

(2)生:江苏《茉莉花》;新疆民歌《哇哈哈》

(3)师:旬阳民歌《兰草花》。

师:你们还听过哪些旬阳民歌?生答:

2、师:民歌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纯朴生活感受的那种歌曲。反映当地的乡音之美,乡情之浓。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多彩的乡音》,(板书:第3课多彩的乡音)让我们了解不同地方风格的民歌。

师:这节课,我们将一同走进安徽,欣赏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3、了解旧歌的历史背景,分析歌曲情绪。

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凤阳花鼓。(出示凤阳花鼓图片)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县,却有样东西很出名,那就是"凤阳花鼓",这是凤阳民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也很有影响。凤阳花鼓又叫双条鼓,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一人口唱小调。锣鼓相间,歌词都是教为悲切的内容,旧时凤阳旱涝灾荒不断,,许多人家离开家园,以打花鼓唱曲为生,凤阳花鼓成了贫困讨饭的象征。我们一起欣赏安徽民歌《凤阳花鼓》。(板题:凤阳花鼓)

(课件放音乐)

老师:听了这首歌曲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

学生:悲愤痛苦难过同情……

板书:速度较慢

二、新授歌曲《凤阳花鼓》

师:如今,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甚至走出了国门,受到外国友人的赞誉。我们不妨先听为快吧!

1、欣赏歌曲《凤阳花鼓》。(课件:范唱)

师:说说新的《凤阳花鼓》与从前的《凤阳花鼓》在速度、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生:速度,较快。情绪:喜庆、欢快、热情。

板书:速度较快情绪欢快qq

师:(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或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请听老师范唱一遍。)

2、教师范唱。

3、听音乐律动,学生用手拍出音乐中的强拍。

4、听唱歌曲。(1遍)

5、教唱歌曲。师唱曲谱。

师:你对哪个部分的唱词最感兴趣?

6、学习衬词部分。

生:得儿另当飘一飘……

师:这是模仿打击乐器发音的衬词,

操练:

A教师用小镲示范一遍。

B有感情的唱出这一部分。(唱出喜庆之气)

师:让我们怀着喜悦之情,跟着老师的琴声来唱一遍。

7、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歌曲表演

1、不同形式演唱。

师:老师用了独唱的形式,你们用了齐唱的形式,还可以用哪几种演唱形式?(男、女生对唱;领唱、)

2、为歌曲伴奏。

师:不错!不错!同学们唱的真不错!如果我们能为歌曲配上伴奏,那就更好了,我们一起来吧!

用小锣、小鼓、双响筒为歌曲编创伴奏。(每样乐器请学生出来单独编创节奏,然后学出编的最好的,一起为歌曲伴奏)

师:听了这首欢快的歌曲,我们一起舞起来吧!

3、表演。

四、拓展(欣赏)

师: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张图片,再欣赏《花鼓新声》舞蹈片断。

五、小结

今天,我们和凤阳的人民一起走过了苦难的昨天,一起分享了今天的幸福,我们衷心地祝愿凤阳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凤阳花鼓》反思

从选择教学内容,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等等,围绕教学目标我不断的推敲教学过程,虽然真正上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但是准备的过程确实非常的漫长。(想必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上完公开课以后,感觉紧绷的思维总算有了释放,所以静下来,不断自我反思:

1、就教学目标而言

我把重点放在通过学唱歌曲《凤阳花鼓》,学生能基本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歌曲旋律的特点,感受安徽民歌的风格。课下听课老师们反映这一目标基本达到。但是通过简单节奏伴奏,学生能用常见的打击乐器为歌曲《凤阳花鼓》伴奏这一目标相对过于抽象,没有具体化,这也使得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没有重心。

2、就教学过程来说,

(1)教学时间把握,相对不够好,之前在中有有关新,旧《凤阳花鼓》的对比这一环节,相对用去较多的时间,所以感觉在后面拓展环节有一些草草结束。

(2)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环节,我采用“节奏式提问”的方式,主要用途是为了: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引出今天学习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也无形中让同学们掌握到《凤阳花鼓》中较难的一句节奏型。(__________X-)可能是刚开始上课,学生们看到很多老师来听课,有点紧张,所以热情不是非常高涨,我也没能完全带动起学生,这也是我教学经验不足的体现。

(3)在教唱中,解决难点时,如果能让唱好的学生领着小组一起练,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课前,我对歌曲进行了分析,认为歌曲的难点在最后一句衬词“得儿飘得儿飘飘铃铛飘飘飘一飘”的演唱,所以在教唱环节,我给学生设计了分局卡片,请学生模仿我的演唱。一开始学生有些胆怯,在我多次范唱下终于有学生敢大声摸唱出来。课后评课的老师对我说我在教唱中能够找到重点难点进行教唱是可取的,但是在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还不够有效。大家建议可以请唱对的学生纠正唱错的同学;或者请唱对的学生领他们自己的组进行练习从而进行整组过关。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通过以点带面更好的解决了歌曲难点。

(4)演唱的形式如果能多样些,给学生多一点表现和互相点评的机会,学生的主体性就能更好的体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唱《凤阳花鼓》,了解安徽民歌风格。对于课堂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对于课堂形式还是有欠缺的。在教唱环节中演唱的形式只有全班唱,师生轮唱两种,个别学生对歌曲的掌握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所以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3、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环节,我觉得时间不够充裕,因为学生学习热情非常高,小组合作也非常认真,如果能让更多的小组有表演的机会将更好。

凤阳花鼓曲艺简介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凤阳花鼓主要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汉族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一绝”和“东方芭蕾”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5

活动目标:

1、幼儿乐于学习歌谣,感受歌曲优美,轻柔的旋律、

2、能够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3、看图理解歌曲的歌词的含义,尝试用优美的声音唱歌。

活动重点:

看图理解歌词的含义,尝试用优美的声音唱歌。

活动难点:

能够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虫儿飞》歌词的相应图片,歌曲音频《虫儿飞》

活动过程:

1、问题导入

小朋友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呢?(幼儿回答)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它呀藏在儿歌里,我们一起听一听,找出它。

2、播放音频《虫儿飞》

这个可爱的小动物是谁呢?(幼儿回答虫儿)

听了这首歌,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是欢快的,还是柔和的。

3、分段欣赏,学唱儿歌

这首歌里除了儿歌还有其他的东西,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虫儿飞的场景。教室总结图片内容,朗诵并清唱,幼儿学唱。

过渡语:那虫儿在思念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天上的星星低垂,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风吹的场景,因为孤独,虫儿来找他们了。教师朗读并清唱歌曲,幼儿学唱。

(3)虫儿来陪玫瑰了,这会是一个怎么的感觉呢?我们换种方式,听一听歌曲的最后部分,你们告诉老师。

教师总结:天黑了,虫儿来陪伴玫瑰了。他们两个相伴,再也不会孤单了。当我们我们在家里时有爸爸妈妈陪着我们,在幼儿园有好朋友,还有老师陪着我们,所有我们是不孤单的。因此不管我们在哪里,都有人陪着我们,我们都是幸福的。

4、播放歌曲,完整学唱

(1)我们的儿歌学完了,我们一起跟着音乐,用我们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过渡语:小朋友唱的真不错呀,那老师想问我们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呢?(幼儿讨论,回答)

(2)三个部分,小男生第一部分,小女生第二个部分,最后一个部分我们一起开唱,比比看男生厉害还是小女生厉害。唱完进行评价,以鼓励为主。

5、活动延伸

利用区角时间画一画歌曲场景

幼儿可以自编舞蹈进行分享。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6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手指肌肉动作和协调能力。

2、学习6的形成,区别5、6两数之间多1少1的关系。

3、幼儿乐于参与活动,感受游戏在学习过程中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黑板夹子若干自制教具(蝴蝶、蜜蜂、花、数字卡片)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带领幼儿做小律动

二、比赛夹夹子游戏

1、出示教具花夹子数字卡片

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呀?(花)老师还准备了(小夹子数字卡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玩个夹夹子的游戏。

2、出示小鼓,教师讲明游戏规则,当鼓声响起开始,鼓声一停小朋友也马上停下,然后我们来比一比谁家的夹子最多。

1)第一轮游戏请小朋友夹夹子,夹完数一数自己一共夹了几个。

2)第二轮教师讲明第二轮游戏要求这次用数字卡片来告诉老师夹了几个。

3)第三轮这次的要求比上次的还要难,请小朋友夹比4个多1个的夹子。

4)第四轮夹比5少1个的夹子。(教师小结)

三、听力比赛

1、这次要考一考小朋友的小耳朵,请小朋友挺好了(教师拍手6下);请小朋友也用拍手的方式来告诉老师你听到了几声?(6声)

2、继续听,老师跺脚6下;请小朋友用数字卡片来告诉老师你听到了几声?(6声)

教师出示数字6小结:凡是像刚才老师拍手跺脚的数量我们都用数字6来表示;

请小朋友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一下数字6,请幼儿表演

四、出示黑板、花请幼儿点数

1、今天我也用小花来玩游戏,请小朋友数一数我这里有几朵小花?(5朵)那我想让它变成6朵怎么办?(加上1朵)

刚刚是5朵,又加上了1朵变成6朵了,那我们一起来说5添上1是6。

2、拿下来1朵剩几朵了?(5朵)

我们一起来说6去掉1是5

五、利用教具蜜蜂、蝴蝶来做游戏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今天香香的小花还引来了许多的小蝴蝶和小蜜蜂,它们都要和小朋友做游戏,请小朋友把操作纸平放到桌子上。

听老师指挥:

(1)请在第一行格子里飞进4只小蜜蜂,再想办法让小蜜蜂变成5只,再想办法变成6只。

(2)请在第二行格子里飞进5只小蝴蝶,现在请小朋友看看谁多谁少?再想办法让蜜蜂和蝴蝶变的一样多。

六、结束部分

今天你们玩的开不开心,那我们今天就到这里跟客人老师再见吧!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7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唱歌曲《童心是小鸟》,用轻快有弹性的歌声表现出学生愉快、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2、在歌曲演唱活动中感受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节奏。

3、运用打击乐伴奏并表演唱《童心是小鸟》,让学生体验四季的欢乐情绪,进行创作表演。

教学重点:

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

教学难点:

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和休止符的演唱方法。

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由展示:《小白船》。

二、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正处在最快乐的童年时光,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快乐的故事。一年四季中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生: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互相说说心中的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的生活太丰富了!老师真羡慕你们!想一想今天我们该学习哪一首歌曲了?

生:《童心是小鸟》

三、看书并聆听歌曲《童心是小鸟》,放教学课件。

师:请同学们听后,说一说对这首歌的感受。

生:听了这首歌曲感觉很高兴,也很快乐。

四、学唱歌曲《童心是小鸟》。

1、师:这首歌是二拍子还是三拍子?

生:三拍子

师:介绍三拍子歌曲特点,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子,声音的特点是强弱弱的规律。

2、播放《童心是小鸟》音乐

学生带着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一起再欣赏音乐。

3、朗诵歌词。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4、教师按节奏读歌词,学生对比跟同学们读的有哪些不同?

生:老师是按节奏读的。

师:老师有节奏的读出了歌词,注意了节奏中的休止符停顿。

5、划三拍子指挥图示,注意休止符停顿

6、学生边划拍边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可用吸气代替(看书)

师:同学们知道知了是怎么叫得吗?模仿一下

师:为什么知了的歌声会这么动听呢?因为在它的歌声里,有一位好朋友叫附点四分音符,它让知了的歌声更有韵味,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

7、学唱附点四分音符

8、教师范唱前四句,学生学唱前四句,强调休止符和附点节奏。

9、师:请同学们找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乐句,说一说它们相同或相似之处并试唱。

10、学生找出相同或相似的乐句,教师范唱,学生模唱,解决八分休止符的唱法。

11、学生随琴用“la”哼唱旋律,在有错的地方教师引导提示。

12、让学生自己说出反复记号意义和作用,老师分乐句教唱反复记号以内的曲调。

13、加上歌词演唱歌曲《童心是小鸟》。

14、播放录音示范演唱,学生可轻声跟着录音哼唱,体会歌曲欢快、喜悦的情绪。

五、伴奏与表演

教师出示打击乐器(手铃、三角铁)。

师:大家还记得这些打击乐的名字吗?

生:略(学生尝试为歌曲伴奏)。

师:请这些同学来为大家的演唱伴奏吧!

师:同学们唱的真棒!

师生讨论后创编简单表演动作,展示表演唱。

六、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共同努力,我发现同学们的歌声越来越美了!心中不禁感到十分欣慰!让我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在音乐的天空自由飞翔吧!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旋律及其欢快活泼的性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2、培养幼儿在打击乐活动中,进一步学会控制和协调并用自己固定的节奏随音乐演奏,始终保持自己的声部。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

活动准备:

1、已学会唱《小牧民》。

2、立体玩具小马,脖子上套一串小铃。

3、指导幼儿认识有关牧民的生活及劳动内容。

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小牧民》。

2、学习掌握__|__|节奏型。

(1)教师用双响筒敲击__|节奏型,另一幼儿操作玩具小马,让其他幼儿注意倾听“小马”跑时脖子上串铃发出的响声。

(2)启发幼儿说出是谁来了?怎么来的?

(3)幼儿将自己听到的马蹄声节奏拍出来。

(4)全体幼儿随着音乐拍“马蹄声”节奏。

(5)幼儿用模仿马蹄声“哒哒哒哒”或“的个的个”。

3、教师在幼儿拍__|__|节奏声中唱《小牧民》歌曲。

4、探索17小节到20小节与其他旋律节奏的`不同。

(1)让幼儿体会小牧民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原,心里是怎样想的?怎样表示?

(2)用欢呼声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

(3)用动作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

(4)教师帮助幼儿归纳出节奏型x—|x—|。

5、组织幼儿二声部语音节奏,教师一个声部,全体幼儿一个声部,分别念马蹄声的节奏和串铃的节奏,欢呼声齐念。

6、讨论配器。

(1)小牧民骑着马跑来,用什么乐器来表现?集体探索并尝试演奏。

(2)小牧民看到草原很高兴,用什么乐器表示?

(3)在速度较慢的琴声伴奏下,在教师的语音提示下,幼儿打击乐器。

(4)在录音机里的音乐伴奏下,进行演奏。

(5)交换乐器演奏。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9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能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大胆地合作,尝试用肢体语言或乐器表现音乐喷泉的千姿百态。

2、感受音乐喷泉给人们带来的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美。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

观看音乐喷泉的视频,了解音乐喷泉的千姿百态。

了解各种小乐器的特性,并能熟练地使用各种小乐器。

2、教玩具:

截取音乐“动物狂欢节”

小乐器:小铃、三角铁、圆舞板、沙球、铃鼓、串铃、锣、鼓、钹。

活动过程:

一、音乐喷泉的千姿百态

1、你见过音乐喷泉吗?谁来用你的动作表演一下音乐喷泉是怎样的?

重点指导:知道喷泉有高低、起伏、旋转等各种姿态。

2、教师一边哼唱音乐,一边随音乐舞动。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观察教师的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3、讨论喷泉是怎样听着音乐跳舞的。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发现喷泉与音乐的高低起伏是相匹配的。

4、小结:

1)当轻柔的音乐响起时,喷泉的舞蹈就会变得慢而优美;

2)当强烈的音乐响起时,喷泉的舞蹈就会变得快而激烈;

二、音乐喷泉的双重美

(一)理解音乐:动物狂欢节

1、完整欣赏音乐第一遍。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发现音乐中有三种不同的感受(优美的、欢快的、热闹的)。

2、完整欣赏音乐第二遍。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思索用什么样的动作可以分别表现这三种不同的感觉,请个别幼儿示范。

(二)音乐喷泉的视觉美

1、自由组合成6人一组,围在一起协商:怎样用好看的动作表现喷泉随着音乐跳起舞来?(有音乐背景)

重点指导:教师个别指导小组,了解各组的队形以及动作组合。

2、每一组分别上前表演最满意的一段音乐喷泉。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发现每一组幼儿用了不同的队形以及动作表现音乐喷泉。

3、小结:我们可以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用身体表现出音乐喷泉的千姿百态,让人们看了觉得音乐喷泉是美丽的。

(三)音乐喷泉的听觉美

1、出示乐器若干,自由选择一种乐器。

2、讨论与音乐相匹配的乐器。

重点指导:

1)前面的音乐适合与哪几种乐器做朋友?为什么?

2)中间的音乐适合与哪几种乐器做朋友?为什么?

3)后面的音乐适合与哪几种乐器做朋友?为什么?

3、根据乐器分组,教师指挥,幼儿常使用乐器表现音乐喷泉的高低起伏。

重点指导:根据所选乐器分组,引导幼儿看老师指挥为音乐喷泉配乐。

4、教师指挥,幼儿合作表现音乐喷泉。

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合作,根据音乐完整地表现音乐喷泉。

5、小结:我们还可以用各种美妙的声音来表现音乐喷泉的姿态,让人们听了觉得音乐喷泉是美丽的。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10

说教材

《春江花月夜》是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一篇。这个单元学习重点是要求“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即通过把握意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春江花月夜》作为首篇,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美的特点。诗人通过对春江月夜美景的描写以及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引入一个情思浓郁的诗境,引领读者感受游子、思妇两地相望、相思之情。全诗景、情、理完美融合,既描绘了一幅月夜的美丽画面,又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情韵悠长而又不乏深刻。

说学情

学生对诗歌是不陌生的,对学诗也有一定的经验体会,但对诗歌鉴赏方法并不能系统的掌握。本诗作为选修内容,重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积累诗歌鉴赏的经验方法,所以教学过程要注重学法指导,让学生全程参与。

本诗内蕴丰厚,学生难以轻易把握,教学时我将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想象和大胆质疑。

说教学目标(根据前面的分析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张若虚,在诵读中初步感受诗歌。

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意境,体验诗情,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单元主要就是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本课也不例外,要求学生随着诗篇的进度,循着月光的扩散,展开丰富、奇妙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一幅幅美丽的月下风景变幻图,同时还要细细品味画境中缥缈、朦胧的情思,感觉诗人感情节奏的变化和诗歌跌宕起伏的音乐美。因此设置以下重点和难点:

重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意境。

难点:理解景、情、理如何有机地融合的。

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这就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情境是个很好的引子,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能够深刻体验情感、闪现思维火花、发现疑难问题、交流、激发创新思想,实现主体性的角色本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依据以上分析,预设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为:

情境导入法、自主探究法

说课前准备

本诗意蕴丰富,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算是长诗了,学生必须要课前预习才能一节课完成教学计划,根据教师的预设问题学生预习,学生能在上课前初步读懂诗歌。

预习任务:了解作者,初读诗歌,根据注释疏通诗歌了解大意,阅读课文后面的赏析示例,要求学生在欣赏时,展开想象,把语言文字还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绘又带有学生自己审美情趣的画面。

初步感受写了何景?蕴含了何理?抒发了何情?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学生回忆有关“月”的明诗,教师投引收集的名句。学生品味诗句,思考这些诗句通过写月表达什么情怀。学生基本能答出是思乡、相思之情。教师因势利导,导出本节课学习内容。)月是古典诗歌的经典意象,诗人们或在月中寄托自己的情思,或因月引发哲理思考。在唐代,有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他就是张若虚,这首诗就是《春江花月夜》。(从古诗切入,引出月这一诗歌意象,创设情境,自然亲切。向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鉴赏热情)

二、整体感知:(10分钟)(投影展示问题)(学生自主探究,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1、一读播放朗诵。(播放,展示图片和配乐)

学生倾听范读,体会感情和节奏。哪一种意象贯穿全篇?

明确:月。写月的诗句最多。月是一条生命纽带贯穿全诗,将景物和情感联系起来,春、江、花、夜都只是作为月的陪衬。

2、找出写有月的诗句,品读这些诗句,思考全诗写了月的几种状态?

明确:写了月的四种状态,即初生的月(海上明月共潮生)——高悬的孤月(皎皎空中孤月轮)——西斜的月(江潭落月复西斜)——落月(落月摇情满江树)

从月生到月落,这是一条时间线索。

3、随着月的变化,作者写了哪些内容,感情的起落是怎样的?

明确:全诗围绕月的变化这样一条时间线索,写了月下美景、作者的哲理思考、思妇怀人、游子梦乡、梦醒后的情韵几方面内容。诗情从高亢逐渐平缓,又走向低回、哀怨,最后是梦醒后的孤寂。结尾情韵悠长,让人回味无穷。这首诗虽然带着些许感伤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展示了大自然的美,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种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真挚的探索,也有着深长的意味。

作者简介(教材注释①)

知人论世,主要是了解作者生活在盛唐时期,从而深刻感受诗歌的感情旋律,诗人的情绪哀而不伤,我们听到的不是哀怨和绝望,而是青春、热情的盛唐之音在诗人心中的回响

“孤篇压倒全唐”

“诗中之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

问题的设置主要涉及对诗作内容的理解。教师预设的问题具有连贯性:

问题1的“月”意象是本诗的主要意象,一切夜景正是因为有了月才能看得见;

问题2主要是明确本诗中月的几种变化状态,景物也在月的变化后发生变化;

问题3是月景变化后作者的感情也随之变化。

由“月”的导入直接进入本诗主要意象更有思路上的连贯性,文本解读是基本的,学生自主解读、自主把握,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为后面的赏析作基础。

三、合作探究:(22分钟)

二读学生齐声朗读

教师向学生明确诵读要求:进一步感受诗歌内容和感情旋律,因声求气,涵咏诗韵。学生在录音范读后展开诵读,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所要赏析的内容,并在诵读中感受诗篇的音韵美。

学法指导:总结诗歌鉴赏方法。

学生自主总结学习诗歌的方法。学生自主总结,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也利于学生的学习经验积累。同时符合新课程理念。

明确:朗读、想象和联想、意象分析等。

全诗三十六句,四句一转韵,共九韵,每韵构成一个小的段落。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联想力,深刻感受和创造性地体味诗歌意境,分九组探究“春江花月夜”风景图,用散文般的笔触,优美的语言表述出来。从而更好的领会诗人的情感和意图。

成果展示:

1、学生自主思考,把诗歌内容用优美的语言表现出来。

2、小组交流讨论,每小组遴选出比较优秀的篇章。

3、教师主持,请每小组的代表朗读优秀的改写片段。

4、提示学生从片段中领悟蕴含的哲理,体会作者的情感。

5、教师总结归纳,收集学生的思维成果。

此环节要求学生置身诗境,进行联想和想象,再现画面,谈美在哪里(注意语言的优美性),学生可能只描绘画面内容,此时我将引导学生缘景明情,体会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还可提醒学生从语言、表现手法、结构等角度赏析诗歌。赏析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赏析,调动学生积极体验和感受诗歌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情感。想象和联想是赏析诗词的一种方法。学生描述有助于其对内容的把握和理解,并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生赏析的基础上,我提供下面赏析示例,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学会鉴赏方法,形成鉴赏能力。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诗一开头先点出题目中春、江、月三字,但诗人的视野并不局限于此,第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就已把大海包括进来了。第二句“海上明月共潮生”,告诉我们那一轮明月乃是伴随着海潮一同生长的。

诗人在这里不用升起的“升”字,而用生长的“生”字,一字之别,另有一番意味。明月共潮升,不过是平时习见的景色,比较平淡。“明月共潮生”,就渗入诗人主观的想象,仿佛明月和潮水都具有生命,她们像一对姊妹,共同生长,共同嬉戏。这个“生”字使整个诗句变活了。三四句:“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滟滟是水波溢满的样子。江海相通,春潮涣涣,月光随着海潮涌进江来,潮水走到哪里,月光跟随到哪里,哪一处春江没有月光的闪耀呢?

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5分钟)

诗歌是情景交融的,本诗情景理三方面完美融合。

(一)写明月照耀下的江水花林的绚丽景观,为下面对景抒情打下基础。景物美

(二)由写景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明月长照对照人生短暂,抒写心中的感叹。哲理美

(三)由感叹人生进而抒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情感美

春江月夜(景)

宇宙人生(理)完美融合

相思愁情(情)

五、拓展练习:(1分钟)(作业)(学生课后自主完成。教师检查)

①学生搜集诗句,探究“江水、落花、春”等诗歌意象。

②背诵全诗。

(拓展鉴赏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并积累鉴赏方法。)

六、三读师生共同诵读(3分钟)

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诵读全诗,在含蓄、隽永的美妙旋律中结束这节课(仅仅一节课,不一定能领略这首流传千年的经典之作的意蕴。师生共同诵读,加强理解。在诵读声中结束本课,令人回味。)

板书设计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月生——月照——月斜——月落

春江月夜(景)

宇宙人生(理)完美融合

相思愁情(情)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11

教材内容:人音版初二一单元歌曲

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在各种爱心故事、演唱、表演等活动中体验、感受:爱------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

2、在学习中,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注意保护啜子。

教学内容:《让世界充满爱》

教学重点:

1、探索学唱新歌的方法,练习自然而有感情地演唱

2、能全身心投入各种表演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索并积极参与活动

教具:多媒体、手式卡纸、小品道具、钢琴

教学过程 :

(一)爱心故事导入  

创设情景

1、展示四幅有关爱心的多媒体画面,教师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旋律中动情解说(A非典事迹B抗洪抢险C美国9.11救灾现场D希望工程)

2、师:这四幅画面共同说明了一个怎样的情感主题?

3、师小结,展示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二)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1、展示多媒体画面介绍音乐人----郭峰并简单的介绍《让》作品。

2、播放MTV《让》学生欣赏

3、师提供三种学习新歌的方法让学生按自己学习习惯选择学习(A跟钢琴演唱歌词B跟钢琴演唱歌谱C跟钢琴哼唱旋律)

4、跟钢琴练习,要求找到自己感觉演唱比较困难的地方

5、请学生提出问题,全班同学帮助解决并提出OX节奏与X---在演唱时应如何把握。

6、再次跟钢琴练习,要求声音柔和、抒情,有感情地演唱

7、尝试用领唱、合唱的方法练唱。

要求:(1)声音统一气息通畅(2)节奏准确充满感情

(四)爱心感悟

1、分析讨论:四人一组合作分析表格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2、得出答案:曲名速度演唱形式表情风格内容主题《让世界充满爱》慢板领唱、合唱柔和、抒情现代流行

2、提问:通过分析你知道音乐情感与人的情感有什么联系?为什么?

3、出示多媒体,爱心感悟:

A音乐的情感来源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

B音乐形式千姿百态,爱------人类永恒的主题永不改变。

(五)爱心创作

1、展示多媒体:爱心小天使的爱心创作任务,画面上有四个爱心宝盒,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任意选择并点击其中一个爱心宝盒,爱心宝盒弹开并显示爱心创作的任务。A请你们小组成员群策群力做一个爱心礼物B请你们小组成员按教师提供的道具编一段爱心情景剧,加油哦!C请你们小组成员集思广益写一首爱心小诗,努力哦!D请你们小组成员在爱心演出中表演一段歌舞,你们一定很棒!2、在音乐声中学生活动

3、展示各组爱心创作作品,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

(六)教师小结,在《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声中结束课堂。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12

活动目标:

1、运用不同技能表现各种乐器。

2、启发幼儿利用黑色塑料袋制作出不同造型的摇滚小人。

3、体验多人参与美术绘画活动的乐趣,并在活动中懂得相互合作。

活动准备:

1、黑色塑料袋、报纸、衣服、铃铛、毛线

2、各色颜料,双面胶

3、教师范例品

活动过程:

一、欣赏摇滚小人图

1、导入:多媒体《摇滚小人》

师:(1)你在图片上看见了什么?(小人、乐器、音符)

(2)摇滚小人的身上有人么呀?

小结:每个小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是不一样的(颜色、款式等等)

2、播放各种《摇滚小人》的图片

师:(1)图片上的小人在做什么呀?(在弹乐器、唱歌)

(2)摇滚小人的造型有什么特点?

二、整体出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

师:(1)你在这幅作品上看见什么了?

(2)画里的摇滚人在做什么?

幼儿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

师:这幅作品上有大大小小的摇滚人在玩音乐,有很多的音符。

三、引导幼儿再次完整的欣赏作品,介绍制作材料

1、师: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摇滚人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还有摇滚人身上的衣服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幼儿观察后回答

小结:摇滚人的头是用报纸制作出来的哦,身体是用废旧的衣服粘贴出来的,他们手里的乐器是用硬纸板做出来的。

2、教师讲解师范

(1)先做出小人头,在做衣服

(2)制作摇滚小人

(3)运用多种材料进行装饰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13

一、活动目的:

圣诞节是徒纪念耶稣的诞生的节曰,是一个西方的节曰,但是近年来,他却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所接受,并且渐渐被赋予了许多中国式的特色和内容。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了解和体验到圣诞节的气氛,结交新朋友,促进沟通,增进彼此感情,并且度过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圣诞节,我们营销策划研究会策划了此次活动。

二、活动主题:

圣诞之夜PARTY

三、主办单位:

营销策划研究会

1、时间:20__年12月25曰19:00~20:30

2、地点:师生活动中心

3、对象:

①营销策划研究会全体会员,以及,愿意参加的全体成大师生

②营销策划研究会全体会员,以及嘉宾(如其他社团骨干)

4、活动步骤:

A、19:00前的等待时间,播放圣诞歌曲,营造圣诞气氛,如《叮叮当,叮叮当》《平安夜》《听,天使报佳音》,活动要求每位参与者携带一张圣诞贺卡,在入场时交给工作人员。

B、19:00活动准时开始。

C、19:00~19:05首先由主持人致词,内容为圣诞祝福,圣诞由来,以及世界各地的圣诞风俗等。

D、19:05~19:30,进行第一个活动“拍七令”,目的是为了炒活现场的气氛,让所有人都参与到其中来。

活动规则如下:多人参加,从1-99报数,但有人数到含有“7”的数字或“7”的倍数时,不许报数,要拍下一个人的后脑勺,下一个人继续报数。在所有到场者中循环3~5次。如果有人报错数或拍错人则给予一定的处罚。

处罚方式:每循环一次的所有出错者一起出一个表演,可一起合作,也可选派代表。

兴奋点:没有人会不出错,虽然是很简单的算术。

E、19:30~19:50,第二个活动:“椅上功夫”。先不宣布活动内容,邀请多名到场者参与,并把参与者按人数分为多组,然后进行比赛,若比赛中人数不够,可再邀人加入。

概要:在一张椅子上站最多人的游戏

方法:

1、各组互相商量要如何才能站上最多的人。

2、依照号令比赛,哪一张椅子上站最多的人。

3、可以规定一个时限,如3分钟。

奖惩方式:对于人数最多并且站到椅子上的每个人给于一份小礼品;对于人数最少的一组且站到椅子上的人,则给于相应惩罚(即,头顶2~3本书学模特走台步一圈,若掉了,则表演一个节目。)。

F、19:50~20:10,第三个活动:祝福传递,将开始前收到的所有圣诞卡片放到一个大的布袋里,让每人抽取一张,把美丽的圣诞祝福带给每一个人,在抽取卡片时,播放圣诞歌曲,适当缓解一下刚才激动的心情,最后邀请嘉宾把自己抽到的贺卡上的内容念出来。

G、20:10~20:20第四个活动:圣诞老人,即派送5份礼物,采取抽签的形式,抽中者站出来,但是有次小小的考验,有三种形式可以选择:

a、先大笑5秒之后,忽然又大哭5秒钟,反复2-3次。

b、面对墙壁或其他物体,大声地喊三声:“我爱你!”

c、把礼物抱在胸前,闭眼睛,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再睁开眼睛,走回自己的座位

H、20:20~20:30,由主持人主持,所有人一起做一次互动,临近的人相互说:“MerryChirsmas!”并且致结束词。然后播放圣诞歌曲,参加者可以相互交流。

四、宣传:

1、12月20曰在各宿舍楼张贴栏上张贴POP海报,23曰再次于主要教学楼一楼张贴处张贴海报,需要海报约15张,由宣传部负责海报的制作。

2、12月20曰前后,在寻知、寻梦桥头悬挂横幅,如“(赞助者)预祝营协圣诞之夜圆满成功”云云。

五、奖品设置:

六、会场布置:

1、入口:放圣诞树

2、玻璃:白色的喷雪,写为MerryChristmas,其他颜色的喷雪,画成各种图案

3、墙壁:张贴一张雪白大纸,上面绘上松树等装饰,请到场者写上在圣诞节最想说的一句话,活动结束后,可作为协会活动的纪念物,可悬挂气球、彩带等具有节曰喜庆色彩的物品

4、空中:放20个氢气球,在线上挂上有一定重量且赏心悦目的小物件,让其悬空在距地面1、6米处

5、椅子:

七、资金预算:

宣传:海报:3元/张×15张=45元

横幅:

会场布置:圣诞歌曲的CD:20元/张×1张=20元

氢气球:1、5元/个×20个=30元

纸张(最想表达的一句话):2元/张×2张=4元

油性笔:3元/支×3支=12元

奖品:

总计: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14

《凤阳花鼓》是安徽民歌,在导人新课时我用多媒体出示安徽地区的一些景物和人物,让学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新歌教学时,我先指导学生随录音拍节奏,找出较难唱的乐句反复练唱。在巩固歌曲时我拿出一些打击乐器和腰鼓、手鼓让学生去感受歌曲的情绪、速度和力度,然后我让学生自找伙伴为一小组,根据歌曲的内容自编简单的舞蹈。学生在反复练唱中学会演唱歌曲,在合作表演中了解了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教学效果非常好。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15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能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示乐曲的变化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学会十六分音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

二,欣赏《春到沂河》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师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3、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4、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5、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6、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三、学习《嘀哩嘀哩》

1、导入: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A、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的长短B、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6、学习曲调:分两部分学唱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8、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

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16

教学目标:

1、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3、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能力。

4、增加古典诗词积累,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赏析诗歌的哲理美和情感美。

教学难点:

景、情、理如何过渡与融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位诗人,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孤篇横绝,竟成大家”,闻一多先生把这首诗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知道这个人是谁?这首诗又是哪首诗吗?(初、盛唐之交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今天,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张若虚笔下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致吧。

二、听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三、赏析诗歌:

(一)欣赏诗的景物美:

(1)在文中找出题目中融合的五种意象的句子,美美地读。

(明确:开头十句。)

(2)鼓励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图景,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3)教师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画面,将学生带入情境。

(明确:这首诗就是从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笔的,由远及近,由大及小,描绘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此番景致给人的感觉是:空灵、清幽、纯净、博大。)

(二)领悟诗的哲理美:

(1)师导:诗人在感受无限美景的同时,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对宇宙人生的思索,找出诗句起止,并齐读。

(2)齐读第二层中间六句,从“江畔何人初见月——但见长江送流水。”

(3)作者对宇宙人生有着怎样的思考?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诱导学生重点理解“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明确:在诗人看来,人生是一代一代的无穷无尽,江上的月亮年年看上去总是相像的。于是引起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是永恒的,而生命呢?就个体而言,何其短暂,但就整个人类而言,则又代代相传,无穷无尽,与日月共存。所以,张若虚在这里,面对明月与江水,也想到了人生的短暂,也有所感慨。但和苏轼“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流露的更多的是人生失意的惆怅)相比,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相比,却并不颓废和绝望,而是流露出了热爱人生的积极豁达情感,哀而不伤。)

(三)鉴赏诗的情感美:

(1)师导: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开始作者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学生自由朗诵剩余的二十句。

(2)学生朗诵。

(3)具体而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三层:先总写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再分写思妇怀远、和游子思归的情绪。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为第二层,写思妇怀远。作者是如何写思妇的无限悲苦的?

(明确:“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还拂来。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天上孤寂的明月仿佛找到了楼上思妇这个“同病相怜”人,它踱上楼台闺阁,徘徊着,不肯离去,也照在了她的梳妆台。月光照在闺房的门帘上,卷也卷不走;照在曾为丈夫捣过衣服的衣砧上,拂去了却又回来。“卷不去”、“拂还来”这两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描写,表面上是写月光,实际上是渲染思妇心中挥遣不去的离愁。鸿雁不停地长飞,仍然飞不出无边的月光去,水底鱼龙泛起阵阵波纹,思妇只好托月华来遥寄相思了。由此我们自然想到一句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落月摇情满江树”为第三层,写游子想家。全体男学生诵读。

(5)男生诵读。

(6)最后这几句诗写闲潭落花,写春光欲尽,写江潭落月,除了表现春天将尽,一天将尽的意思之外,你还读出什么隐含的意思?

(明确:人生如此短暂,青春如此美丽,可思妇和游子就在这思念的煎熬中,青春将逝,真是令人感伤之至。)

(7)引导学生分析“尽”、“复”、“沉沉”、“无限路”“摇”等字词。

(明确:人有情而江水绝情,江水滔滔向东流啊,春光快被流“尽”了,一个“尽”字真是痛心极了;人有情,而月绝情。月却又一次西斜,将要坠下去了,一个“复”字,说明天天相思,夜夜想念。斜月何以“沉沉”,那不是游子的心情折射吗?。“无限路”表面是写路,暗指游子遥遥无归期。在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几许游人能乘月而归。此时明月西下,游子思妇的一腔离情伴随月影洒在江边的树上,两地相思永恒。)

(四)“赏”月诵诗:

1、这首诗歌主要描绘哪些意象?

(明确:春、江、花、月、夜。)

2、最主要的意象是什么?为什么?

(明确:月是整首诗的灵魂,春江美景需要月的朗照才可以发现,诗人对宇宙的感叹,也是借助月引发出来,思妇游子的思亲怀乡之情,也是受到月的触动。所以,月在诗歌中就成为最重要的一个意象了。)

3、诗歌中各处的月有什么不同?怎么读法?

(明确:月初升迷离美妙(高亢)——月中天诗人的遐思冥想(平缓)——月西斜楼上思妇的愁情(低回)——月落游子想家的哀怨(哀伤)。)

4、自由读这首诗,读出这种美来。

四、课堂小结:

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衬托离别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低落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五、作业:

1、搜集与“月”相关的诗句。

2、背诵全诗。

《春江花月夜》是高中语文第三册读本上的一篇诗歌,其作者是张若虚,他的一生只写了两首诗,此诗恰恰成就了他在诗歌史上的千秋美名。后人曾评此诗为“孤篇盖全唐”。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的以文本为载体,从文本出发,通过听、读、品、写,把朗读、美品、探究融为一体,让学生真正领悟课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从而最终学会鉴赏诗歌。

反思这堂课,有得也有失,感受颇深。

成功之处:

巧妙新颖的导入语。人们都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导入语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同一般。本课我将导入语设成一副画面,让学生回顾有关月的诗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带动了学生对月的意象的思考,从而为本课月的象征意义做热身。

写作环节的设计。在学生两次阅读后,对内容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此时让他们选取感兴趣的有关月的诗句进行扩展训练,无疑为了让他们通过想像描绘出作者在诗中创设的优美意境,进一步把握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且此环节也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唤起了他们积极思考探讨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不足之处:

诗歌读的过少。诗歌教学以读为主,以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尽管我将教学环节设计为朗读教学,可是在实施过程中,我未能采取多种朗读方法引导学生去品味诗歌,因为读的较少,学生思考的就过少过浅,师生生生互评的也就少了。

课堂环节未能达到“有序与无序”的完美结合,未能引导好学生吃透文章难点。本文的难点意在理解本诗的景情理如何交融的,尽管学生在课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回答,但课后我问及此诗为何能“盖全唐”,学生依旧说不清楚。现在想想,我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将此诗中月的不同象征意义和其他诗进行比较,从而难点解决。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17

《听音乐画感受》教案

教学目的:

1、欣赏音乐,学习用点、线和色彩画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听音乐,画感受,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点、线和色彩表现欣赏音乐的感受,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前准备:CAI课件、角色头饰四个。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1、游戏“幸运大比拼”

同学们,江阴电视台科教频道的“活力课堂”,你们看过了吗?精彩吗?我校代表队经过层层角逐,已进入最后的决赛了!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项游戏:“幸运大比拼”。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参赛方队:齐白石方队,贝多芬方队,徐悲鸿方队,刘天华方队。

我们的口号是:“幸运大比拼,爱拼才会赢!”(学生复述)

2、游戏抢答

师:下面让我们进行第一项活动——听音乐

听这些音乐是由哪种乐器演奏出来的?

生:(1)古筝(2)二胡(3)琵琶(4)笛子

3、揭题:

师:刚才我所欣赏的音乐属于听觉艺术,美术又是一门视觉艺术,怎样才能把听觉艺术变成视觉艺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听音乐,画感受》。(板书)

二、讲授新课

(一)点、线表现音乐

1、听一段打击乐,学习折线表现音乐

师:老师请问同学们一段音乐(播放),同学们,听这段音乐你想干什么?

生A:我想跳舞,想用脚步声模仿。

生B:我想把音乐画出来。(请这名学生上黑板画音乐)

师:为什么你要把这段音乐画线,这样的折线呢?请你说一说好吗?(分析折线表现节奏)

生:音乐的节奏慢快、强弱不同。

2、听笛子独奏,学习波浪线表现音乐(播放),这段音乐你认为该如何表现呢?请你画一下好吗?

生:(略)

师:你为什么把这段音乐画成这样的波浪线呢?

生:(略)

师归纳: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每段音乐都存在着节奏,点、线可以表现各种音乐的节奏,那么色彩是否也可以表现音乐呢?

(二)听《好汉歌》,你们可以跟着唱一唱。

师:下面请同学们听一段豪放的音乐(播放),听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

生:梁山好汉的豪迈洒悦,风风火火热闹的场面。

师:这种心情又让你想到了哪些色彩?(说一说学生的体验)

生:黄色的土地,红色的战场,绿色的山林。(暖色多还是冷色多呢?)

师归纳:点、线可以表现音乐,色彩也可以表现音乐。老师根据这首《好汉歌》画了一幅画,你能从这幅画中感受到些什么?

生:跳动的红色和黄色让我兴奋、激动……

2、尝试用点、线和色彩表现音乐。

师:下面我们再听一段优美抒情的音乐(播放),听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一条小河,美丽的白塔,还有小朋友们在划船。

师:这首歌又让你想起了那些色彩呢?你觉得冷色多呢?还是暖色多?

生:红色——小朋友们玩的很开心,绿色——小河两岸的绿树成荫,蓝色——蓝天与清澈的小河。

师:这首歌的旋律很优美动人,老师小时候就喜欢听、喜欢唱,你能不能用点、线和色彩把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浆》画出来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2、学生尝试画音乐

3、组织学生自评

(1)提出要求:画好后,请同学们把画放在课桌中间,同学间相互看一看,交流一下,评选出一幅你们方队中最好的画,参加方队间的评比,注意!一定要选出你们方队最好的作品,因为如果不是最好的作品,会影响方队的成绩。评选时要公平、公正。

(2)学生自评:

师:请你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画?

生:(略)

师:你们为什么要推荐这幅作品呢?你能不能再提点修改意见?为什么?

生:(略)

师点评:指导修改意见节奏:点、线的粗线、形状

旋律:色彩的冷暖

(三)用画来联想音乐

1、出示《迪斯科舞曲》的画(多媒体课件)

师:一段音乐可以表现出一幅画,那么一幅画能表现一段音乐吗?下面请同学们听三段音乐,找出你们认为与画相符合的音乐。(各队抢答)

生:(略)

师: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段音乐呢?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谈对画面与音乐的理解。(加分)

2、出示《春天来了》的画

师:这幅画与那一段音乐可以相联系呢?

生:(略)

师: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段音乐?请你说一说。

生:(略)(加分)

3、唱《春天来了》

师:看着这幅画,想一想以前我们学过哪首歌与这幅画相符?想不想唱一唱?那就唱吧。

(四)听音乐,画感受

1、听一听,说一说

师:刚才同学们唱也唱过了,画也画过了,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名曲,听一听这是首什么曲子?它表现的是什么?

生:(略)

2、练习:请同学们跟着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运用点、线和色彩把这首《赛马》画出来。

3、学生主评

师:请各队同学看一看,评一评,倒底想推荐谁的画代表你们方队参加评比呢?

师: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你的画,欣赏到你画中的美,请你说一说好吗?

生:(略)

师:你们为什么要推荐这幅作品呢?你觉得这幅画应该打多少分?(展开辩论)为什么?其它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略)

总结:好!请同学们把得分牌举高点,让后面的专家也看一看,你们方队得了多少分!优胜队是,老师这里有一件小小的奖品,是艺术大师米罗的画册,看……我们祝贺他们,不过胜利不能骄傲,失败也不能气馁!我们的口号:幸运大比拼,爱拼才会赢。<p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18

《让世界充满爱》

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二、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音乐艺术在人类生存发展所发挥的作用,让学生在音乐中发展爱,体验爱,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美好的未来。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用真挚的情感及圆润的声音来演唱《让世界充满爱》,并且能够尝试学唱二声部合唱。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欣赏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和平发展。

三、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实践,处理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难点

弱起小节,小切分及二声部学唱

五、教学用具

电子琴、多媒体教学

六、教材前分析

《让世界充满爱》是一部献给1986年“国际和平年”的组歌,由四部分组成,教材中选用了第二部分,其音乐为典型的aba三部曲,a部温馨抒情,b部在调性上与a形成对比,最后四个乐句完全再现。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感受爱,发现爱:播放幻灯片1——(背景音乐),教师用诗化语言动情解说,导入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今天就随老师一起走进爱的乐章,学唱一首充满爱的歌曲。

2、新课:

(1)歌唱爱,抒发爱。欣赏幻灯片2——《让世界充满爱》mtv。

(2)教师提供三种学习新歌方式,①跟琴唱歌词,②跟琴唱歌谱,③跟琴哼唱旋律。

(3)跟琴演唱,节奏训练,幻灯片4——节奏型。

(4)跟琴唱二声部旋律。

(5)介绍作者郭峰,幻灯片5——简介

(6)爱心感悟,幻灯片6——感悟爱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因为有爱所以我们幸福着,感动着,下面老师想把表现爱的方式交给你们,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诠释爱,各组同学开始准备!

3、总结:

幻灯片7——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师生全体演唱。

此时此刻,看到大家出色的表演,想必你们一定在歌声中找到爱,并感受到爱,此刻让老师想起韦唯演唱的一首《爱的奉献》中的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片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再次高唱这首《让世界充满爱》来结束这节课。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19

课题:大树妈妈

教学目标:1、理解歌词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爱妈妈的情感。

2、感受摇篮曲优美的抒情风格,学习用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3、创编动作,用以表达情感。

教学准备:相关歌曲录音、头饰、图片

教学过程:

1、我们到了,这里是哪里?你去过菜场吗?菜场里有些什么?(幼儿自由谈论)

2、小结:菜场里有各种各样的菜。今天我带来一首买菜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听听看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二)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

2、t:听到这首歌,你有什么感觉?

3、t: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小朋友买了些什么菜?鸡蛋、青菜、母鸡、鱼儿都是怎么样的?

4、引导幼儿一起根据节奏学念歌词

(三)再次欣赏

1、鼓励幼儿根据图片,尝试跟唱歌曲

三、创编歌词

(一)情景:买菜

1、请幼儿去买一种蔬菜,然后回到座位上。

2、说说看,你买了什么菜?它是什么样的?(鼓励幼儿用节奏念出,如,洋葱圆鼓鼓呀,丝瓜细又长呀)

四、结束:歌曲:扮家家

活动音乐教案ppt篇20

一、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月儿弯弯》。

2、复习歌曲《闪烁的小星》《闪亮闪亮的小星》。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根据音乐做出合适的情绪反映,在轻松愉快的音乐情景中感受星空的美丽、奇妙。

2、学生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自然大方;能较准确地用肢体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自己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3、能自觉地用自然的声音整齐的演唱,不喊叫。

4、能积极与同伴合作,并从中得到快乐。

三、教材分析

《月儿弯弯》是一首采用五声羽调试写成的具有民歌风格的儿童歌曲。旋律与歌词结合自然,给人以如歌如诉的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统一的深切期盼。

四、重点、难点:能用自然的声音、吐字清楚的,整齐的演唱歌曲《月儿弯弯》,并能将少年儿童对祖国统一的深切期盼在歌声中表现出来。

五、教学准备:钢琴、收录机、磁带

六、教学过程:

1、音乐律动。(律动音乐《闪亮闪亮的小星》)整队,带领学生进教室,随音乐节奏变换动作,感受其欢快活泼的旋律。

2、复习歌曲《闪烁的小星》《闪亮闪亮的小星》。

3、歌曲新授:

①这个小朋友坐在弯弯的月亮上想些什么呢?(出示幻灯片)

②老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歌词。

③听录音范唱《月儿弯弯》歌曲。

④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⑤让学生伴着《月儿弯弯》录音跟老师做划船律动。

⑥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4、课堂小结。(学生在歌曲《月儿弯弯》的音乐声中离开教室。)

25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