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吧 > 教案设计 > 音乐教案 >

小班音乐教案活动

时间: 新华 音乐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每节课制定的教学方案,其中包括每节课的重点、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等内容。怎么写好小班音乐教案活动?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班音乐教案活动,方便大家学习。

小班音乐教案活动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挪威舞曲的曲调》,通过小树生长及小精灵跳舞的情节、动作,感受舞曲的ABA曲式结构。

2、创编小树生长和小精灵爱护小树的动作。

3、体验合作表演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树和小精灵的胸饰若干、《挪威舞曲》音乐碟片。

【活动过程】

导入

(一)讲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春天来了,魔法森林里的小树开始生长了,听!”(音乐A)

“听到刚才的音乐,你觉得小树它是一下子长大的?还是慢慢慢慢长得?”

那一开始的小树苗是什么样子的呢(哦~是小小的)

你能做一下小树苗的动作吗?

那小树要开始长喽!“慢慢长,慢慢长,慢慢慢慢往上长,慢慢长出小枝桠,()慢慢开出树杈来,慢慢长成大树啦,迎着风儿摇摇摇!(背景乐轻A,歌谣按音乐节奏来)”

魔法森林里的小树长得都不一样,想一想你的小树会往那边长?(···)

那现在我们听音乐做一做(音乐A)小朋友们找空位蹲好~

魔法森林里还住着一群喜欢小树的小精灵,他们经常会来照顾在生长的小树,听!他们来了~(音乐B)

你们觉得这是一群怎样的小精灵?(··)小精灵和小树是好朋友,他会怎样照顾小树,和它玩呢?(···)

你们觉得小精灵是怎么出现的?再听一遍音乐(B)(····)

我们再来听一次,做一做小精灵出现和爱护小树的动作吧!(音乐B)

故事还没结束呢···天黑了,小精灵回家了,小树又开始生长了···(音乐A,教师动作)我们一起跟音乐来做吧!

故事结束了,你们知道一开始小树要怎么样吗?小精灵是什么时候才出来的吗?

(出示精灵图示),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听音乐,按照音乐贴顺序,()到什么时候小树出现,什么时候小精灵出现。(音乐ABA)

老师现在要请一个小朋友当小树,一个小朋友当小精灵,上来表演(精灵小树的胸饰)

他们演的真棒,我们也一起来试一试吧!(椅子下面已分好精灵小树的胸饰)音乐ABA(小树找好空的位置,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开始喽!!)

A时教师跟小树做B时跟小精灵做

再来一遍音乐,小朋友自己做!然后再交换角色玩一次!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活动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律动游戏、乐器伴奏、动物扮演等活动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2、了解音乐的两种不同节奏并感受音乐的强弱。

3、在乐器伴奏活动中提升节奏感,掌握恒拍。

4、感受音乐的欢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目标重点:

听辨音乐速度(节奏),音乐的强弱。

目标难点:

对恒拍的掌握和合奏乐器表演。

活动准备:

道具:军鼓,碰铃若干,大小贴纸若干;

音乐:《鞋匠之舞》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师:小朋友们,今天大森林里要举办一场森林舞会,你们想去参加吗?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我们先来听一听今天舞会上的音乐。

播放音乐《鞋匠之舞》。(教师编舞步),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跳。

2、分析音乐的强弱

师:音乐已经结束了,那我来问个问题,你们听到了几段音乐?

这两段音乐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谁来说一说?

师:我们发现了,第一段音乐听上去沉重一些、浑厚一些,那我们用大的音符来表示;第二段音乐听上去明亮一些、轻松一些,那我们用小的音符来表示。(教师分别在黑板上贴大小音符各一张,表示两段音乐。)

第一段音乐:

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这段音乐的声音比较沉重、浑厚,那我请小朋友来猜猜这段音乐适合哪些动物来跳舞呢?(请小朋友表演,可表演多种动物。先是个别表演,然后教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听着音乐表演)

第二段音乐同第一段

3、乐器伴奏(分析音乐的节奏)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听出来两段音乐的其他不同的地方了吗?(回顾第一环节中的律动游戏,让小朋友想起两段音乐的节奏不同,同时听音乐贴大小贴纸,辅助幼儿掌握节奏。)

用不同的节奏,拍身体各个部位

师:沉重的一段音乐速度比较慢,是__的节奏,明快的一段音乐速度比较快,是__的节奏

师:今天舞会上为你们准备了好多乐器(军鼓、碰铃若干),小动物们想邀请你们来为他们伴奏,你们愿意吗?

师:小朋友们请拿出你们座位后面的乐器来。你们知道怎么伴奏吗?

军鼓的声音是怎样的?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碰铃的声音是怎样的?)

那跟前面两段音乐中的哪段音乐有一样的特点呢?

师:那么在待会儿的乐器伴奏中我们就邀请拿军鼓的小朋友听着第一段的音乐伴奏,拿碰铃的小朋友听着第二段音乐伴奏。

师:那现在我请拿到乐器的小朋友分为两队(播放音乐)

(强化幼儿对声音强弱的感知,使懂得不同的乐器对应不同的小动物跳舞的音乐)

4、森林舞会

师:舞会即将开始,我们需要十位小小音乐家,其余的小朋友就一起来模仿小动物跳舞吧。(选出十个小朋友,请其余的小朋友模仿小动物)

师:森林舞会开始。

音乐响起,小小音乐家们听着音乐敲打自己手中的乐器,其余小朋友听着音乐模仿动物跳舞(要求踩准节奏)

在欢乐的舞会中结束活动。

小班音乐教案活动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唱儿歌《找朋友》。

2、能用身体动作来表演出歌词的内容。

3、体验到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喜爱参加集体活动。

4、能理解歌词的含义,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

二、活动准备

音乐动画视频《找朋友》,幻灯片

三、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老师:“小朋

友们能不能回答老师一个问题,谁是你的好朋友?”请小朋友用完整句回答:__是我的好朋友。

老师:“哦,__是你的好朋友?”

老师:“小朋友在幼儿园都有好朋友,可是啊老师没有好朋友,老师现在想去找一个好朋友,小朋友能不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呢?请幼儿回答。

老师:“__说可以这样找好朋友,那我们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样找好朋友的呢?我们一起学一下”。

出示幻灯片。

2、小朋友们观看幻灯片并请小朋友回答问题

老师:“小女孩也在找自己的好朋友,看看她碰见了谁?”请小朋友回答:小女孩遇见了小男孩。

老师:“他们找到朋友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呢?”

请小朋友回答:他们敬礼、握手、拥抱、说再见。

3、老师:“哦,原来呀,认识了新朋友要跟新的好朋友敬礼、握手,这样才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现在老师学会了,小朋友们学会没有呢?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找好朋友,其他小朋友跟我们加油,一起念儿歌,好不好?”

4、老师:“我和__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其他小朋友想不想找自己的好朋友,那我们一起去找吧。”。

5、播放音乐视频,让幼儿跟唱表演。

四、结束部分

老师:“现在小朋友们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跟好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你的玩具要不要给好朋友玩,能不能去用嘴巴咬,用手指抓自己好朋友?”请小朋友回答。

和老师约定不能用嘴巴咬,用手指抓自己好朋友。

小班音乐教案活动篇4

活动背景: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杏树、桃树、梨树都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还带着淡淡的甜味和清香呢!野花遍地都是,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花丛中蜜蜂正在忙着采蜜,蝴蝶们翩翩起舞。小燕子也被这迷人的春色深深吸引,从南方飞了回来,它们自由自在地飞着、唱着,是那么地欢快,那么地动听!

《小燕子》这首歌曲是一首传统经典的歌曲,旋律十分优美动听,歌词也比较简单易懂,很多幼儿都听过也会演唱。歌曲虽以燕子切入,实则要表达的是春的美,抒发的是对春天的热爱。如何透过这优美的旋律,简单的歌词,来帮助幼儿理解个却的深层含义,春天的美丽和多姿?对此,我们进行了实践研究,我带领幼儿跟随着可爱的小燕子一起去寻找、发现和感受美丽的春天。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并尝试用各种动作来表现。

2.在寻找春天的情境中,感受春天的美,萌发对春天的热爱。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幻灯一套

2.场景布置:柳条、桃花、小河、草地等

3.《小燕子》音乐(纯音乐和有歌词的音乐)

活动过程:

1.提问引起幼儿的兴趣

(1)听,谁来了?为什么要来?(第一遍欣赏单遍)

(2)小燕子为什么要来呢?我们再来听听(第二遍欣赏)

(3)原来小燕子觉得我们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它才飞来的。

2.欣赏音乐

(1)我们跟着小燕子一起去寻找春天好吗?看看春天什么地方很美?(欣赏幻灯,播放音乐)

(2)你觉得春天美吗?哪里最美?(着重引导幼儿用语言讲述)

(3)从色彩、形态等方面讲述,运用一些优美的词语或句子。

3.尝试创编动作(通过动作来感受)

(1)小燕子看见这么美的春天,它会做什么事情(动作)呢?

(2)请个别幼儿上前来学学小燕子飞翔的动作(根据幼儿的动作加以引导和讲解,教师哼唱歌曲)

(3)美丽的小燕子,我们一起去找找春天吧?(播放音乐,自由表演)

(4)你刚才看到什么美丽的东西了?你是怎么做的?(请个别幼儿表演,教师提升并美化动作并哼唱歌曲)

(5)小燕子们,我们再去找找美丽的春天吧!(鼓励幼儿找空地方飞翔,不要碰撞,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表演,如:花朵、大树等)

活动反思:

1.我们都知道,活动目标的制定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并在活动中分解和细化。我觉得此次活动的目标制定的还是比较恰当合理

的,活动中我也能注意到把目标渗透在各个环节中,从幼儿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上给予相应的引导。

2.活动中创设的春天情境很能吸引幼儿,从幻灯的欣赏和现场实物的布置,再加上优美的歌曲旋律,让幼儿深深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绚烂多姿。活动中我还引导幼儿以“小燕子”这一身份去寻找、感受和表现春天的美,始终投入在这一情境中。在这种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方式下,幼儿学得

很轻松、愉悦,就像在玩一样。

3.在幼儿用动作表现春天中美丽的事物和小燕子飞翔等动作时,我没有及时地加以引导和提炼,而导致了幼儿两次表演都停留在同一水平上,没

有提升。可以再进一步地引导,用语言提示或是自身的动作演示,让幼儿的动作有所提升,也更具美感、更为丰富。

4.在后面的表演环节,幼儿的动作比较随意,没能听着音乐表演。在这里老师可以提醒幼儿听着音乐的节奏来做动作,而不是丢弃音乐,这样也更能让幼儿注意到动作的优美性。

小班音乐教案活动篇5

教育目标:

1、能听辨音源的方向,提高听音能力。

2、能遵守游戏规则,愉快地参加游戏。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育准备:

一个音乐盒、小动物头饰若干。

教育过程:

一、听听故事

1、有一天,小动物们在森林里玩得开心极了,不知不觉天黑了,森林里一片漆黑,看不见回家的路了,怎么办呢?大家都非常着急……

2、教师出示音乐盒,拨动发条,发出好听的音乐,请幼儿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二、玩玩游戏

1、挑选一个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然后在教室里和朋友玩。

2、幼儿可以做自己所拿头饰动物的动作,当听到老师说:“天黑了”。就把头饰拉下来,遮住眼睛表示天黑了。

3、教师播放音乐盒里的音乐,慢慢向前走,请幼儿听声音的来源跟随着“小仙女”前进,寻找走出去森林的路。

4、音乐停下来,幼儿摘下头饰高兴地欢呼“谢谢小仙女”。

5、重复游戏3—4次,熟悉规则后,可请个别幼儿来扮演手持音乐盒的小仙女。

教学反思:

在《小仙女的音乐盒》这次活动中,我采用了情景化的游戏方式,因为我班孩子人数太多,因此我设计了多个角色,如大树、小动物、河流、小石头,孩子们在活动时自由选择角色进行表演,喜欢动的孩子和喜欢静的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有所释放,参与到其中。

通过这次感官训练,我发现游戏化、情景化的表演确实很适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喜欢演绎不同的角色,模仿不同的声像。

在活动中,“小动物们”能够按照游戏规则参与进来,并能够较准确地听辨声源的位置。但孩子们只能听辨出音源的前后左右,并不能很好的听出音的高低位置,这有待于我们以后的训练。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还可根据幼儿情况设置三个或四个音源让幼儿听辨,加大了声音的干扰,为听辨制造更大的困难。

小班音乐教案活动篇6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能跟着音乐合拍地拍打节奏。

2、喜欢音乐活动,乐意跟着老师做简单的身体动作。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钢琴乐曲《拍手点头》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1、《日常生活模仿动作》

2、《我们大家做得好》

3、《我爱我的小动物》

4、《我爱我的幼儿园》

二、熟悉乐曲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美妙的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

2、教师弹奏乐曲旋律,幼儿欣赏。

3、提问:小朋友听了这首歌曲,心里有什么感觉?(引导幼儿感受乐曲欢快的旋律。)

三、拍打节奏

1、听了这手快乐的歌曲,你们想干什么?

2、刚才老师看见__小朋友跟着音乐在高兴地拍手,我们一起来学学吧。

3、教师带领全体幼儿跟着某一幼儿随音乐拍手一拍一次。

4、教师弹奏旋律,幼儿随音乐拍打节奏。

四、探索身体动作

1、刚才老师还看见有的小朋友听见了这首好听的音乐在点点头。我们也来学一学。

2、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手叉腰点头一拍一次。(左右各一次。)

3、教师弹奏乐曲旋律,幼儿随音乐叉腰点头。

4、小朋友们表演的拍手和点头的动作都非常好看,我们也可以把这两种动作一起表演,拍两次手就点两次头。就像这样:教师示范完整表演拍手点头。

5、好看吗?那小朋友们也来学学《拍手点头》吧。

五、学习表演动作

1、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拍手点头。(老师哼唱旋律,速度开始可稍微慢一些。)

2、教师弹奏乐曲旋律,幼儿集体表演律动。(教师放慢弹奏速度,咳根据幼儿掌握情况,用语言指导幼儿进行表演。)

3、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上前带领全班幼儿表演。

4、鼓励幼儿上前表演律动,并对表演好的孩子奖励。

小班音乐教案活动篇7

游戏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能配合音乐指认五官的位置。

2、学习有节奏地唱准歌曲,喜欢和老师一起做音乐问答游戏。

3、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游戏准备:

1、音乐录音磁带。

2、请一名大班幼儿与教师配合对唱并表演。

游戏过程:

1、复习游戏,听口令指五官:

教师即兴说出五官的名称,并不断地变换口令,逐步加快速度,幼儿听完口令立即用手指点五官,如:教师说"眼睛",幼儿就用手指自己的眼睛。

2、幼儿欣赏教师和大班幼儿表演的游戏:

(1)在音乐得伴奏下,教师和大班幼儿表演游戏:

"我们现在做的游戏和刚才大家一起做的游戏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再次欣赏表演,幼儿拍打节奏。

3、幼儿学习音乐游戏:

(1)请全班幼儿跟着大班幼儿和教师对唱,边唱边拍手,手口同步。

(2)师生一起做音乐游戏,唱到"在这里"时,用手指点五官的位置。

(3)提醒幼儿注意唱准。

小班音乐教案活动篇8

设计意图:

我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想以动作、游戏等形式进行活动,让幼儿通过听、唱、做、演等形式感知和体验音乐中音的强弱变化,运用恰当的力度演唱歌曲。在活动中激发孩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活动中敢于表现。

活动目标:

1、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大雨和小雨》。

2、大胆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3、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力。

物质准备:

歌曲《大雨和小雨》的音乐磁带、雷雨声。

活动重点:

能唱出大雨、小雨时的强弱力度。

活动难点:

能够大胆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活动过程:

一、产生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随《高人和矮人》的音乐入场,音乐停,幼儿入座)

1、“轰隆隆,雷公公发怒了,打雷了,下雨了!”(教师随即播放打雷下雨录音)

2、“刚才我们听到了打雷下雨的声音,你们知道下雨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吗?”(引导幼儿用声音模仿下雨)

二、熟悉歌曲

1、“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好听的歌曲,请大家先来听一听吧。”(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安静地欣赏歌曲一遍)

2、“录音机里下雨的声音真好听,它的名字叫《大雨和小雨》

3、请你们再欣赏一遍,这一次你们要仔细听一听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时候声音是怎么样的?”(教师第二遍播放音乐,幼儿回答)

4、教师清唱。提问:“听了杨老师唱的歌中,你们发现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时候有什么不同?”(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下大雨和下小雨的状态,及时肯定幼儿的动作)

5、“哇,你们真是太棒了,杨老师刚才看见你们都做得特别好看,现在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边唱边表演吧!”

(1)第一遍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表演唱;

(2)第二遍教师伴奏,幼儿自由表演唱)

三、音乐游戏:大雨、小雨

刚才你们的表现非常棒,老师要奖励你们做一个游戏,要听好游戏的规则哦:

1、教师朝幼儿大声喊“下大雨喽”,然后弹奏旋律,幼儿边唱边表现下大雨的状态;教师轻声向幼儿说“下小雨喽”,然后弹奏旋律,幼儿边唱边表现下小雨的状态。

2、幼儿游戏若干遍。

3、“哎呀哎呀,又打雷下雨了,赶紧躲雨去吧。”

小班音乐教案活动篇9

活动时间:20__年__月__日

活动名称:袋鼠妈妈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2.学唱歌曲。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1.钢琴。

2.音乐教材。

3.PPT图片、音频。

4.袋鼠头饰、狼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老师今天请来了一位朋友和大家认识一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

2.播放PPT袋鼠图片。3.介绍袋鼠。

4.这只动物名叫袋鼠,你们看它长得特别高,休息的时候它们爱站着。它平时最爱吃草,你们看它正在爬下吃草呐。所有的袋鼠,不管长多大,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长着长长的退,而且很有力,它平时是用脚跳着走路的,就像这样(教师示范)。你们看下一张图,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袋鼠妈妈的胸前有一个袋袋,那袋袋里面就装着一个袋鼠宝宝。你们看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多么的相亲相爱呀。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袋鼠妈妈的歌。

二、有节奏的读歌词。

1.教师分句教读。

2.边读边加动作。

学唱歌曲。

1.分句教唱。

2.完整演唱。

四、音乐游戏。

1.准备:“大灰狼”躲起来,“猎人”藏在树后面架起枪。2.第一遍音乐:幼儿戴着头饰跟老师一起学袋鼠妈妈跳,围着桌子转一圈。唱到最后一句时,一起相拥蹲下藏起来。这时候“大灰狼”走出来做找袋鼠的样子,这时候“猎人”开枪打跑了“大灰狼”。猎人说:“大灰狼跑了,袋鼠们可以回家了”。

3.第二遍音乐:袋鼠们一起蹦蹦跳跳回了“家”。

活动小结:

可恨的“大灰狼”想要吃掉我们袋鼠,“猎人”及时的救了我们。“猎人”的做法非常正确,我们也要学习“猎人”那样要保护动物,我们一定要做一位爱护动物的小朋友。

活动反思:

本节课内容非常有趣,幼儿们吸收的还不错,尤其是在音乐游戏时候,幼儿们好像融入到了剧情里面,幼儿们学袋鼠跳的非常开心,应该在这个环节上多让幼儿在进行一下。还有应该适当鼓励幼儿。

小班音乐教案活动篇10

幼儿大班歌唱活动《走路》教案

【设计意图】:《走路》这一音乐活动,它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表现四种小动物走路的不同姿势的音乐教材。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音乐图谱、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游戏活动,以鼓励、引导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初步学会歌表演的动作。

2、培养幼儿边唱边表演的兴趣。

3、让幼儿知道歌曲中的小动物都是怎么走路的?并可以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头饰人手一个,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课题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个神秘的地方,认识一些小伙伴们。现在请带上你们的小眼睛,小耳朵认真看仔细听,想想你们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小兔子,小鸭子,小乌龟,小花猫;听到了他们走路的声音)刚才你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到那么多小动物们,还有听到他们走路的声音。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学习一首快乐的歌曲《走路》。

老师一起去认识他们。教师操作多媒体课件说:瞧,向我们走来的是谁啊?“小兔子去散步,走起路来跳呀跳。他碰到了小鸭子,小鸭子走起路来摇呀摇呀摇。它们一起继续走,碰到了小乌龟,小乌龟走路慢慢爬。最后它们碰到小花猫,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2、教师将唱歌曲《走路》完整的演唱一遍。

(1)师:“现在老师想把这首歌曲唱给小朋友听。请小朋友认真听。然后来用歌曲中的语言来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弹琴唱歌。请幼儿认真听。

二、.教师组织幼儿模仿动物走。

(1)师:“小兔子走路是怎么走路的?小鸭子是怎么走路的?小乌龟走路是怎么走的?小花猫走路是怎么走的?”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同一动物走路姿势。

(2)让幼儿听音乐,根据音乐节奏模仿小动物走路。

(3)教师演唱歌曲,幼儿根据歌词模仿动物走路,鼓励幼儿尝试边跟教师唱歌边做动作。

三、教师带上头饰示范,拍打节奏,幼儿认真观察

师:现在,请你们认真看老师的表演,仔细听老师的节奏。小兔子(带上头饰):小兔子去散步,走起路来跳呀跳。

小鸭子(带上头饰):他碰到了小鸭子,小鸭子走起路来摇呀摇呀摇。

小乌龟(带上头饰):它们一起继续走,碰到了小乌龟,小乌龟走路慢慢爬。

小花猫(带上头饰):最后它们碰到小花猫,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四、幼儿复习歌曲,唱歌表演提供上述4种小动物的头饰,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头饰进行表演。

今天我们班这么热闹,听,好多小动物都唱起了欢快的歌。(幼儿们带上各自的小头饰)

1、“小兔子去散步,走起路来跳呀跳”歌曲复习,用好听的声音唱。

2、“他碰到了小鸭子,小鸭子走起路来摇呀摇呀摇。”

3、“它们一起继续走,碰到了小乌龟,小乌龟走路慢慢爬。”

4、“最后它们碰到小花猫,小花猫走路静悄悄”。

五、活动延伸:

请幼儿说出其它小动物走路的样子。教师并请幼儿一起来把新的小动物填到《走路》的歌曲中。再和幼儿一起唱自己编的`《走路》。

六、歌曲演唱提示:

(1)这是一首描绘几种小动物走路姿态的幼儿歌曲,曲调简短、精练、形象,具有一定的律动性,词句工整,易学易唱。

(2)这首歌曲中运用“蹦蹦跳”、“摇啊摇”、“慢吞吞”、“静悄悄”生动的表现出小兔、小鸭、小乌龟和小花猫四种小动物走路的姿态,歌唱的时候要正确把握这些重点词例如:“蹦蹦

蹦蹦跳”要用跳音的歌唱方法,要表现出小兔的活泼好动,“摇啊摇啊摇”要用连贯的方法歌唱来表现小鸭一步一步稳稳地走路形象。“慢吞吞”要放慢速度歌唱来表现小乌龟的慢性格。“静悄悄”则要用弱音的方法去歌唱表现小花猫走路的特点。

(3)注意用形象的语言绘声绘色的歌唱,并根据作品的特点,来编排一段简单的、边歌边舞的律动操。

六、全班幼儿再次唱歌表演,教师进行指导,结束活动

1、刚刚我们知道了很多小动物的走路姿势,那我们小朋友是怎样走路的呢?

2、现在让我们到外面寻找更多的走路姿势

小班音乐教案活动篇11

教学目的:

1.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感受作品的意境美。

2.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根据画面进行联想的能力。

4.能掌握儿歌,会背诵儿歌。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儿歌挂图,音乐。

3.教学用书。

教学过程:

一.请幼儿听蛙声,并告诉老师你们听到了什么?由此请幼儿展开联想。

二.请幼儿欣赏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提问,幼儿举手发言。

1.小朋友都看到了什么?

2.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

3.小青蛙用什么做话筒,用什么做舞台。

4.夜晚黑黑的,小青蛙们用什么当灯笼呢?

5.小青蛙们是怎么唱的呢?出示挂图

三.引出儿歌----青蛙音乐会。

1.老师有表情的朗诵儿歌,请幼儿回答问题: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2.出示挂图,带领幼儿一起念儿歌。(播放音乐)

3.发给幼儿教材用书,让幼儿自己看书并读儿歌。

四.老师请小朋友完整背诵儿歌。

五.在小青蛙的音乐背景下,带领孩子游戏,活动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活动篇12

《辣翻天》

【活动设计】

《辣翻天》是一首曲风欢快、具有浓郁湖南地方特色的乐曲,体现了湖南辣文化的民俗民风。基于原曲的独特风格,我设计了大班音乐游戏《辣翻天》。活动以烧辣菜、吃辣菜为主线贯穿整个过程,通过故事引入——讨论、学习做辣菜、吃辣菜的动作——厨师和辣菜合作表演让幼儿感受富有湖南地方特色的乐曲欢快的旋律,在合作表演的过程中体验参与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表演做辣菜、吃辣菜的过程中,感受富有湖南地方特色的乐曲欢快旋律,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2、尝试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创编与音乐节奏相匹配的做辣菜、吃辣菜的动作,并大胆的表演。

3、通过与同伴的协调、合作尝试分角色进行表演游戏。

【活动准备】

音乐CD《辣翻天》

【活动过程】

1、故事情境导入,激发游戏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吃过辣椒吗?辣椒是什么味道的?请你学一学被辣椒辣到的样子。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做一道辣菜,你想做什么辣菜?你知道这道辣菜是怎么做的吗?现在就让老师来教你们做一道辣椒鱼吧!

2、以学做辣椒鱼为主线,引导幼儿学习游戏。

(1)教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游戏的过程:煮鱼——剁辣椒——放辣椒——吃辣鱼——辣翻天。

(2)教师随音乐完整表演,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旋律与动作匹配,初步了解游戏玩法及规则。

(3)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游戏中厨师的动作,随音乐进行练习。

(4)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游戏中鱼的动作,随音乐进行练习。

3、分角色完整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1)教师和幼儿分别以鱼、厨师的角色身份在座位上初步尝试随音乐完整游戏。

(2)分角色玩游戏2-3次,引导幼儿感受游戏的快乐。

(3)讨论: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怎么样才能让我们的游戏更好玩?

4、邀请客人老师一同游戏,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活动篇13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韵律活动,体验边唱歌边做动作的快乐。

2、乐意根据歌词做动作,并能随着歌曲形象的表演。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理解歌词,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老虎胸饰、录音机、磁带、幼儿已会唱《两只老虎》的歌曲。

活动过程:

1、幼儿戴好胸饰听音乐进入活动室。

2、幼儿与老师一起复习歌曲。

师:你们这些小老虎真可爱,我知道你们还会唱《两只老虎》的歌呢,你们愿意唱给我听听吗?

师幼一起演唱。

3、引导幼儿为歌曲创编动作。

师:小老虎你们喜欢跳舞吗?那我们今天就来跳《两只老虎》的舞好吗?可是我还不会跳呢!怎么办呀?那我们今天就一起为《两只老虎》的歌编一些好看的动作,编好以后我们就能跳舞了。

(1)引导幼儿逐句创编动作。

师:想一想“两只老虎,两只老虎,”可以做什么动作?(鼓励幼儿与别人做的不一样)

师:我知道小老虎有很多本领,现在请你把跑的本领做给我看看。那“跑得快,跑得快,”我们怎么做?除了往前跑还可以怎么跑?

师:这两只老虎很奇怪的,它们一只没有什么?还有一只没有什么?那,没有眼睛怎么做?没有尾巴呢?

师:你们说这两只老虎奇怪不奇怪?那“真奇怪,真奇怪,”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做?

4、完整表演

(1)引导幼儿完整表演

师:我们编了这么多动作,那我们一起连起来跳一遍好吗?

谁还会用不同的动作来跳一遍?我们用他的动作也来跳一遍好不好?

(2)创设情境,用不同的动作完整表演两遍

师:小老虎真能干会跳舞了,妈妈现在带你们去几个好玩的地方跳好不好?看!现在我们到了什么地方?(草地)请你们用最喜欢的动作来表演一下!

再出现树林景象,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跳。

5、创编歌词及动作

师:这两只奇怪的老虎,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那如果还有两只奇怪的老虎,你猜它们会没有什么?(幼儿边说边做动作)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演唱创编的歌词边做动作。

6、结束活动

师:奇怪的老虎可真多,那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找还有没有更奇怪的老虎好吗?

师幼一起听音乐走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音乐教案活动篇14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的欢快的旋律和愉悦的情绪,学习有表情的演唱。

2、对改编歌词有兴趣。

二、活动准备:

田地一块、小鸡、小鸭、小狗图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清情景谈话

1、出示图片(小鸡、小鸭、小狗)

师:小朋友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幼:田地

师:王老先生在这里养了许多的小动物。我们来看看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

2、教师一边唱,一边贴图片。(边学习节奏)

师:这首歌曲好听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3、教师引导幼儿边指图片边学唱歌曲,(2遍)

(二)、分角色演唱;

师:宝宝们真聪明,把这首歌曲学会了。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好吗?

1、师幼分角色演唱歌曲。

师:我来扮演歌曲中的王老先生,请宝宝们来唱歌曲中的小动物。

2、师幼共同做游戏。

(三)、仿编歌曲;

师:宝宝们的声音真好听,引来了许多的小动物,它们也想来唱歌,我们来看看它们是谁呢?

1、出示图片。

师:哎!是____,它是怎么叫的。(鼓励幼儿给小动物打招呼。)

2、哎呀!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小动物是谁?“同上。”

3、教师做听动作。(杨老师听到有一个小动物在说:“小朋友你们唱完了么,该轮到我了吧!请小动物出来,并让幼儿一起表演动物的叫声。)

4、好了,我们宝宝真是聪明,都会自己来编歌曲了,我们一起把这些小动物也唱进我们的歌曲吧!

小班音乐教案活动篇15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初步学唱歌曲。

2、感受和表现歌曲风趣、活泼的情绪,体验与同伴表演快乐。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茶壶纸质教具,音乐、小茶杯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

2、对,是小茶壶,这还是一只会唱歌的小茶壶,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评:3~6岁的幼儿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较短暂,因此活动的开始部分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明了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推动活动的开展。)

二、感受歌曲,熟悉歌词

(一)范唱歌曲第一遍。

你听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二)范唱歌曲第二、三遍。

听一听歌曲里的小茶壶它长什么样?(用动作模仿小茶壶的样子)

(三)范唱歌曲第四遍歌曲中的小茶壶在说什么?

(评:幼儿要想学会歌曲,必须理解歌词,熟悉旋律,教师的范唱是最好的引导。通过多遍的范唱呈现给幼儿的是一种完整的印象,让幼儿逐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熟悉歌词,不同侧重的提问使幼儿更专注于倾听教师的范唱,对歌曲的难点部分,则通过形体动作表现的方式,既增加了幼儿表现的机会,又加深对歌词的内化。在多次的范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自己的眼神、动作、语调等具有感染力的演唱调动幼儿的兴趣,带动幼儿的情绪,使孩子产生积极学习歌曲的愿望。)

三、学唱歌曲,游戏激趣

1、幼儿集体学唱歌曲2遍。

2、幼儿边表演边演唱歌曲。

3、扮演角色表演唱。(师幼互动、幼幼互动)

(评:学唱歌曲反复单调,小班幼儿容易疲劳,于是针对歌曲动作性强的特点,可以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配以简单形象的动作,孩子们边说歌词边表演,来调动教学气氛,加快学习歌曲的速度。而游戏环节则使得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达到另一高潮,让幼儿不仅自主演唱而且通过自身的形体动作能大胆表达表现对歌曲的理解。)

活动反思:

作为一个日常的集体歌唱教学,本活动我在多次参与工作室歌唱教学,观摩名师的课堂实践后,对名师歌唱教学模式进行了模仿与尝试。主要通过导入激趣—感受理解—学唱巩固三个环节来实施本次教学。

活动的环节设计思路还是比较清晰,过渡比较自然。整个环节的设置符合小班幼儿学习的特点,激发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首先感受环节,教师安排的`倾听欣赏歌曲都是在无伴奏的情况下,注重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习惯和喜爱音乐的情感。通过教师的表演以及茶壶图片的展示,抓住茶壶的外形特征“矮又胖”,并初步尝试用动作表示“小茶壶”。为之后的表演环节奠定基础,同时也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学唱歌曲及表演环节中,我把学习歌曲与动作表演进行了整合,给予孩子比较自由的表现空间,幼儿在学唱歌曲的同时,进行了肢体的模仿。因为孩子们是好动的,而通过肢体模仿也是让孩子理解记忆歌词的手段之一,在使孩子进一步熟悉歌曲的同时,也解决了动作表演,可谓一举两得。最后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游戏快乐。先是教师与幼儿分角色扮演茶壶和茶杯,然后是个别幼儿与其他幼儿分角色扮演,最后让幼儿自己找伙伴两两合作分演角色。这一系列的表演歌曲中,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参与演唱表演,尽情体验活动的乐趣。

但活动中我们也发现,幼儿小班的孩子在互动表演的时候,往往只记得表演而忘了演唱歌曲,我想是否可以在的活动中,先从独立的个体表演出发,再延伸到与他人的合作上,也许效果会更好些。

31976